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数据通信方向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引言
中心承担的任务配套信息系统建设成果显著,涵盖了场景监测、目标识别与定位、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显示等领域,增强了信息获取手段,丰富了信息获取量和种类,同时也带来了各类信息共享、交换和综合利用的需求。已建的多个信息系统采用不同的硬件、软件技术和体系结构进行构建,各信息系统的数据采用独立存储方式,传统的对数据直接进行访问和存储的数据交互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数据共享和交换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来之不易的数据,从中挖掘、分析隐性数据规律,本文提出了一种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的设计思路,以主数据管理为切入点、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思想为总纲,在不改变现有系统的基础上实现跨平台数据访问,实现各类信息系统的数据统一和共享,为数据复盘、数据综合利用提供方法借鉴。
二、概念分析及关键技术
1、主数据管理。主数据是用以表述试验核心内容的信息,比如个体身份信息、装备身份信息、个置信息、轨迹信息、监测信息等,是具有高数据价值、存在于多个异构的信息系统中并且可以在数据处理系统内部跨越各个不同的模块被重复利用的数据。主数据管理通过对现有的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或新建系统来同步各信息系统的最新数据。主数据管理仅从字面理解它的重点在于管理,并不创建新的数据,而是通过描述一组技术、协议和解决方案,保证所有信息系统创建并维护数据的相关性、一致性、精确性及完整性,保证能够有效地在各个系统中管理存储的数据。
2、SOA技术。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是一种开发的方法论,在本质上是一种策略、是一种通过整合服务来解决系统集成的思想,是传统的面相对象的模型的替代。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通过单元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其中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独立于实现功能单元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功能单元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三、系统设计
3.1系统概述
主数据被各信息系统所使用,需保持为内部惟一的、共用的核心数据版本。建设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各个信息系统的主数据管理、主数据共享与交换,提供标准的数据处理及存储服务,是解决共享与交换问题的关键,是推动和实现资源整合和应用的必要基础设施。系统关系如图1所示,系统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
3.2系统架构
3.2.1系统总体架构
根据软件工程的总体需求,系统建设时应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搭建一个通用的信息化基础架构,令现有信息模型及数据流程具备良好的集成、共享和协作能力,以灵活快速的方式适应将来日益复杂的需求,因此,需建立一套统一的应用数据规范与系统集成规范。
3.2.2系统应用架构
(1)系统主要职责。实现各个应用子系统的主数据管理,实现主数据的提取、共享与交换,提供灵活的数据接口,提供统一的标准化的数据处理及存储服务。
(2)系统功能需求。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系统的功能如图3所示。
(3)系统性能需求。对于简单的实时数据交换,数据交换系统的业务从接受请求到处理完成需控制在1秒内完成。数据交换系统稳定性相对较高,连续请求处理无故障应达到10万次以上。支持至少10个对实时或批量的主数据交换业务请求予以响应,拥有大并发量处理机制,具备实时与批量数据的均衡调度。对大数据包的处理,录量在1万条左右,完成交换从接受请求到处理完成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
3.2.3系统技术架构
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即SOA,通过Web Service技术,搭建数据交换技术平台,实现面向服务架构的综合数据交换业务,从而为跨平台和跨系统的数据资源整合、数据共享、数据交换提供接入、转换和流程监控等基础服务。实现高效数据库实时复制。
3.3系统主要功能设计3.3.1主数据管理功能
主数据管理(MDM,Master Data Management)主要关注于研究、分类和访问平台内的重要数据,为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视图和数据服务等,同时能够实现数据提取、数据管理、数据利用以及数据存储等。
(1)数据源管理。主数据分布在多个不同的系统,以及单个数据表、文档和桌面数据库等,数据源管理通过对上述主数据数据源的管理来实现主数据的获取,同时可获取主数据所在的系统、数据存储介质(结构化/非结构化)等信息。(2)统一的数据编码格式。系统提供统一的标准数据编码格式供所有应用子系统进行参考,并在数据获取时进行数据编码格式检验以及标准数据编码格式转换。(3)数据质量管理。持续性的数据质量下降是对数据管理永久的威胁,数据质量管理必须遵循完全性、符合性、一致性、准确性、重复性、完整性的原则制定数据质量改善计划,通过标准化、验证、纠正和增强主数据,从而实现对数据的清洗和解析。(4)数据维护。用来实现对主数据的导入、导出及对主数据的维护和管理。(5)数据审核。通过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完成对主数据质量的评审,从而保证主数据的高质量和准确性,包括定期审核和不定期审核两部分。(6)数据监控。通过智能化的消息监控和日志进行分析,从而保证数据获取与提供的过程平顺与稳健。监控管理可以取代人工的监控管理工作,能快捷准确地发现问题并支持多种警示手段。包括数据量监控、服务过程监控、服务应用监控、数据存储状态监控等。(7)数据共享交换。很多情形下存在同一数据由多个系统来产生和维护的情况,因而在主数据管理过程中,会形成共享数据。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通过分发整合后的主数据,以确保在相互集成的信息系统中主数据的质量。(8)数据报表。数据报告是通过统计主数据,自动生成各种数据的统计报表。常见的报告内容包括:1、主数据的使用频度与提供效率统计,可分析出数据的重要性与数据提供的效率;2、主数据获取的错误率统计,可专项分析出某主数据获取时常见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调整;3、核心主数据增量统计,可专项分析出数据异动,并进行确认,从而监控异常的数据变动。(9)业务流程整。主要通过工作流引擎来实现流程管理,工作流引擎作为应用系统的一部分,为workflow提供对各应用系统有决定作用的、并根据角色分工和条件的不同决定的信息传送路由、内容级别等。(10)主数据存储。主数据存储阶段流程如图5所示。
3.3.2数据交换功能
(1)管理控制台。Web管理控制台是基于RIA技术而开发的Web服务应用。提供了完整的系统管理、开发和控制页面。能够部署在Tomcat、WebSphere、Weblogic等多种应用服务器。
(2)系统服务。1、组件服务。组件服务是一个业务流程定义的数据交换,提供了基本的功能组件服务,包括ETL引擎、传输、错误处理、监测、元数据提取和其他系统组件。ETL引擎负责ETL过程映射模板定义,实现数据提取、转换、清洗、加载等功能的实现。在跨地域分布式环境数据交换过程,通过传输模块将被提取的每个数据源的数据发送到指定的目的地。2、任务引擎服务。控制和监测系统任务运行,提供数据上传,加载任何自定义的数据迁移、交换任务控制、监控和管理功能。3、BPEL引擎服务。提供BPEL引擎的管理控制、任务中BPEL流程的执行监控等功能,并封装BPEL产品引擎功能的服务。
3.3.3数据分析功能
数据分析平台利用在数据交换平台处理好的数据进行数据的深度利用,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实现数据资源的综合利用。
结束语:本文通过对SOA基础框架中核心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基于SOA思想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系统构想。系统是根据各分散的信息系统建设现状为基础,以向指挥中心和决策系统提供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且以数据支持为目的的架构,通过ESB,Web Service等技术实现应用层面的决策数据在不同子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参 考 文 献
数字数据网可以说是数字数据传输网,主要是利用卫星、数字微波等的数字通道和数字交叉复用。分组交换网又称为X.25网,它主要是采用转发方式进行,通过将用户输送的报文分成一定的数据段,在数据段上形成控制信息,构成具有网络链接地址的群组,并在网上传播输送。帧中继网络的主要组成设备是公共帧中继服务网、帧中继交换设备和存储设备。
(二)无线数据通信
无线数据通信是在有线数据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通常称之为移动数据通信。有线数据主要是连接固定终端和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依靠有线传输进行。然而,无线数据通信主要是依靠无线电波来传送数据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移动状态下的通信。可以说,无线数据通信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计算机与个人之间也实现无线通信。这主要是通过与有线数据互联系,把有线的数据扩展到移动和便携的互联网用户上。
二、数据通信的应用前景
(一)有线数据通信的应用
有线数据通信的数字数据电路的应用范围主要是通过高速数据传输、无线寻呼系统、不同种专用网形成数据信道;建立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组件公用的数据通信网等。数据通信的分组交换网应用主要输入信息通信平台的交换,开发一些增值数据的业务。
(二)无线数据通信的应用
无线数据通信具有很广的业务范围,在应用前景上也比较广泛,通常称之为移动数据通信。无线数据通信在业务上主要为专用数据和基本数据,其中专用数据业务的应用主要是各种机动车辆的卫星定位、个人无线数据通信、远程数据接入等。当然,无线数据通信在各个领域都具有较强的利用性,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移动数据通信又分为三种类型,即:个人应用、固定和移动式的应用。其中固定式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无线信道接入公用网络实现固定式的应用网络;移动式的应用网络主要是用在移动状态下进行,这种连接主要依靠移动数据终端进行,实现在野外施工、交通部门的运输、快递信息的传递,通过无线数据实现数据传入、快速联络、收集数据等等。
中图分类号:TN919 文献标识码:A
数据通信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融合,是一种新兴的、高科技的通信方式,针对不同的传输媒介,可以将数据通信分为有限数据和无线数据两种,在通信的多个层次和多个领域之中,能够实现数据、语音和图像的广泛应用,最终推动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快捷性和方便性,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实现技术革新,有助于推动我国数据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1、数据通信的适用范围和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指的是相互通信的终端或者计算机在通信的过程中使用相同的物理链路,同时,排斥其它的终端和计算机在相同的时刻对上述链路的数据通信进行共享。在一些公用电话网、电网和数据网等通信网络之中使用电路交换,因为电路交换是具有专用性的数据网络,因此,在通信过程中具有均衡性、延迟性小和实时性高的条件,在接通效率、工作效率和用户距离等方面,都比传统的电话网具有优势,在较长时间的通信过程中适宜使用。文交换指的是在交换机中首先储存使用者的文,在输出电路之中产生了空闲的现象,应该将用户的文向交换机和终端上发送,文交换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使中继线和电路的利用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文交换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在多种速率、多种协议和多种代码的终端都能够使用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数据通信,但是,上述的方式具有延迟性较大的特征,会占用很大的内存空间和外存空间,因此,在一些对网络的安全性和延迟性具有较高需求的数据通信之中,文交换不具有优势。分组交换指的是将使用者发送的文件分为若干个具有固定长度的数据包,之后将数据包使用转发存储的方式在数据网中进行传输,在进行分组交换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用户使用动态的传送方式,具体来说,在相同的链路之中,在相同的时间之内,可以有多个用户进行数据的传输,因此,使用分组交换的传输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使用效率。
2、数据通信的发展前景
数字电路能够为专用网、寻呼系统、图文系统、高速数据传输、电视会议和ISDN等提供高效的数据通道,同时,能够向大客户提供租用线,最终实现银行、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公安局等用户的局域联网,可以使用DNN将部门和企业之中的多个终端进行连接,最终在局域网内部实现指挥和调度的统一。电子数据的交换业务将通信技术和管理技术相结合,是无纸贸易的一种,使用电子的凭证取代了以往的纸面凭证,转变以往点对点的联系方式,使用了点对多点的信息传递方式,成为了电子化商务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真转发业务指的是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传真网络,使用计算机的转发和存储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交换业务的核心指的是传真交换机。可视图文技术指的是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服务体系,在公共数据库和专用数据库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帧中继技术在局域网和高速主机的网入口中使用,是将通信网络向ATM之中过短的重要手段,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前景。首先,应该建设帧中继的公共网络,为用户提供相关的帧中继等服务,同时,将其接口在交换机上进行安装,降低向用户提供具有较低成本的服务,在局域网的桥接器、路由器和控制器上安装帧中继的接口,使用寻址功能,降低治理工作和配置局域网工作的难度,最终实现了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链接,提高城域网的连接速度。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具有覆盖面广和发展前景大的优势,有助于不断推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数据通信可以分为基本数据和专用数据业务等两个种类,后者包含移动通信、计算机辅助、全球定位系统汽车卫星定位和远程数据的接入等,前者包含电子信箱、传真、广播信息和局域网的接入等。无线数据通信能够适用于固定式应用、移动式应用和个人应用之中。固定式应用是在公共数据网之中,使用无线通信方式接入的固定部分,移动式应用多运用于勘探部门、施工部门、设计部门、船队、运输车和快递公司,使用移动数据,实现业务调度、数据访问、通知联络和数据发送,上述方式在中国的刑警和巡警等部门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个人应用是具有较高专业性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外地办公的过程中,使用无线数据的终端进行打印、传真、访问主机、查询数据库和查证数据库等工作。
结语
总之,随着交换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据通信的应用规模和应用范围不断增大,涌现了更多的新业务,网络开始向综合使用、数字传输、宽带和高速的方向发展,为了和移动通信的发展相吻合,应该不断推动数据通信的发展,随着系统规模和网络规模的发展,多种类型的系统和网络应该不断加强联系,随着协议标准的不断增加,协议工程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的数据通信不断向综合业务的方向发展,在通信的多个层次和多个领域之中,能够实现数据、语音和图像的广泛应用,最终推动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快捷性和方便性,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实现技术革新,有助于推动我国数据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季翔,陈志东,王炜.浅析数据通信的发展前景[J].工业建筑,2003.(9):27-29.
随着数据通信企业的快速发展,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和手段也远远的不能满足现有模式的管理和发展的需要,所以,为了实现科学规范的现代化管理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使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过从我国现今的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中看,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我们也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从而实现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高效化、科学化管理模式 。
一、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及理论分析
1、相关的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理论。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就是在信息网络资源管理的角度去分析,以自身实际的发展条件为依据,从而对整个社会中的数据通信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整合处理,使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的信息能够正常的传输,并安全可靠。而在我国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对数据通信中存在的基础信息数据处理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数据通信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而有利于数据通信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因为,目前数据通信技术的网络资源管理还没有明确的系统管理要求,所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其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也不相同。因此,这也就成为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中的阻碍。
2、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也在不断更新。其中,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主体框架就包括:网络文件服务器,主机终端模式,网络客户服务端等。这些不同的应用模式在实际的操作使用中都与企业中的数据通信网络资源进行系统数据信息整合,并与系统中正常运行的数据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在使用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其使用性能,并合理选择ASP、NET技术与MS、SQL、SERVER技术。
二、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1、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分析。目前,我国的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包括三大类数据通信专网:固定语音通信、宽带互联网通信技术、数据专线等,而网络资源的拓扑结构也为星形拓扑结构。它的核心设计理念就是负责企业设备的数据信息交换,汇聚层设备转发及管理接入层设备数据信息,路由器,接入层设备与传输资源系统为客户端设备与汇聚机房设备中的数据进行通信控制。而从整体数据的信息网络中分析,通信网资源管理的系统结构就包括:数据通信设备和相关的信息传输设备,而通信设备中的光电缆类资源则包括:电信号的传输设备,连接光电缆的系统设备。并且,数据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也可分为三个模块,包括:传输数据资源管理模块、数据信息管理模块和客户端资源管理模块,并且,在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中,它的使用可在现实工作中实现网络机房数据设备资源与设备连接情况的管理,从而有效的降低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管理难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效率。
2、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结构设计的理念。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的设计结构有一独立的形式为概念理论结构设计。它是数据库中DBMS的独立支持系统,它可以认为是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发展的媒介,它可以充分的反应现实世界的环境,包括:信息实体与信息实体之间的联系性。同时,这种联系性也有利于数据信息向网络资源信息的模型转变,如:其中的网状、层次、关系等。这种概念性的设计在使用的过程中,方便用户理解,方便与不熟悉电脑网络应用的客户进行意见的交换,从而使更多的数据通信网络用户参与到资源管理系统当中,有效地提高其使用的效率。
3、数据通信资源的逻辑管理设计。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的设备主要包括:ERP编码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地、软硬件的编码、设备的配置信息、入网时间、机房的编码号等。数据通信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包括:端口的编码、名称、ERP的编码及类型。还有传输设备的端口信息包括:传输端口的名称、编码、所属设备的ERP编码及类型等。
结语:总之,我国目前的数据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在发展中势头良好,有利于企业对其数据信息的管理与应用。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有利于对数据通信信息的采集与处理,从而达到数据通信网络资源信息共享的效果。虽然,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依然对其不断完善,从而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创新能力更强。
参 考 文 献
2高职院校中通信专业的核心技能的改革方向
面对上述的问题,通信专业就需要改革,转变专业的核心技能——数据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简言之,就是利用常用通信接口在计算机之间或者计算机与其他工业智能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信息传输的一门技术。在工程应用上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利用数据通信技术(如:开发环境是VB,通信接口是串行接口或网络接口),可以使计算机与某种工业设备(如:智能仪表)互连,采集设备中的数据传回计算机,计算机可以发出数据控制设备动作,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设备的信息、远程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通过数据通信技术,还可以把普通的功能单一的仪表设备变成有通信功能的智能的设备,让通信技术渗透到仪表设备中去。可以看出这项技术,更加的贴近工程应用。这项技术理论易懂,实验设备较为便宜,实践性很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项技术就业市场很广泛,各种工业中均可用到。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通信专业在保持传统的专业基本能力之余,可以把专业的核心能力转变到数据通信技术上。这项能力不但容易上手,而且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档次。
3通信专业的核心技能改革的实施方案
3.1数据通信技术在其他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没有把数据通信技术作为通信专业的核心技能,只是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VB语言、通信接口技术等课程,但是VB语言只注重语法格式、计算方法和编程技巧,通信接口技术只注重接口原理,并不注重如何通过接口进行通信。所以VB语言和通信接口彼此独立,鲜有结合。即便结合,也没有合适的教材,对于利用通信接口进行数据通信的教材往往都是工程案例,都是笔者根据自己在某项工程应用中的使用情况和所得经验来编写的,对高职学生来说,难度很大,难以入门。有些教材内容不够全面,要学习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往往要在多本教材中选取相关内容进行学习。教材东拼西凑,自然无法形成完整的培养数据通信技术的这一核心技能的教育模式。
3.2在我校数据通信技术作为核心技能的优势
在我校,经领导和老师的认真研究决定,在保持专业基本能力之余,把数据通信技术作为通信专业的核心技能。努力做到利用VB的开发环境,通过串行接口和网络接口,实现在计算机之间或者计算机与其他工业用智能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信息传输。优势有4方面:(1)VB语言是通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有使用VB编程的基础;(2)工业用智能设备,应用广泛,具备该能力后,就业面更广。(3)目前工业中常用智能设备大多数都有串行接口,一些有网络接口。(4)在学习中,可以不购买工业用智能设备,可以用单片机技术模仿电器设备,单片机技术也是通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们可以自制简单的电器设备,所以在实验环节上,可以节省很多资金。
3.“3一主一次,软硬结合,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
1.1系统集成企业在系统集成企业中可从事网络项目的销售、设计、施工或维护等工作。系统集成是指为实现目标而将某一子系统或多个系统有机结合,生成能够涵盖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和信息共享能力的完全系统。集成的含义是指从客户的应用需求出发,将与系统相关的各个分立的硬件、软件进行改进和改造,使之组合成为一个统一、实用、高效、可靠的整体。客户的网络项目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设计而来的,能够符合企业的相关业务需求。在系统集成企业工作除了要具备相应的数据通信知识外,还需要相关的产品知识、软件应用、现实使用案例等。系统集成企业对数据通信专业学生的需求最为广阔,对应聘者要求较高。
1.2中小型企业在中小型企业中从事设备安装、维护、技术支持,在企业建设信息化项目的时候能够提出专业指导意见。我国99%的企业是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的特点是一个员工身兼数职,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员工不但要懂得基本的设备操作和维护,还要负责提高企业其他员工信息化水平,让大家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设备,提高工作效率。中小型企业对数据通信人才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对公司基础网络、存储备份与计算机进行维护工作。基础网络维护的主要工作是保障公司网络畅通,建设拥有一定信息安全防护的基础网络,防止广播风暴,对员工上网行为进行有效管理。企业在运行中每一天都会产生许多重要数据,例如财务数据、生产数据库数据、对外服务数据等,这些数据要集中保存在存储阵列中,防止单硬盘损害或者是灾害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完整地将数据恢复回来。
1.3数据通信产品企业在数据通信产品商中从事产品的销售、方案设计和售后技术支持工作。高职类院校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对理论知识掌握的要求不高。在数据通信产品销售中注重的是学生的沟通技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要求并不高;而商的售后支持工作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可以在学校的实验室中对数据通信产品进行操作练习,在实际操作中将课堂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相应的职位能力要求。
1.4运营商、服务提供商企业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企业中从事相关技术的服务工作。运营商将许多技术的服务外包给相关合作单位。合作单位为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包括两方面:一个是硬件设备的安装、调试、巡检与维护;另一个是增值业务的开发。其中硬件设备包括数据通信设备中的交换、路由、存储、防火墙和小型机等相关产品,目前设计的数据通信专业相关课程能够涉及大部分的产品知识,学生毕业后到运营商或相关合作单位从事数据通信服务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1.5大中型企业、设备生产厂家在大中型企业从事数据通信设备维护、技术支持和研发;在设备生产企业从事产品生产、测试与研究。这些企业注重的是应聘者的综合素质,高职类院校的优秀学生同样能够进入大型企业去工作。应聘该类企业的学生需要掌握更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设备操作经验。
2.培养目标和规格
2.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数据通信基本原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具备对数据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检测、调试、组装操作技能,能够从事数据通信网络建设、工程管理和运行维护岗位工作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2.2能力结构(1)基本能力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的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基本操作能力。(2)专业能力具有数据通信设备的安装、操作维护能力;具有计算机网络的组网、操作、维护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组建数据通信网的能力;具备从事数据通信骨干网、接入网的运行维护技能。(3)专业素质具有该岗位特定的专业基础,可持续性好;具有较高的专业实务操作技能,在实践工作中灵活运行;具有较全面的通信技术知识,具备工程施工管理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数据网络运行指标进行分析。(4)综合素质具备一定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较强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创新和管理能力。
3.专业课程结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以教授技能为主线,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来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专业课程结构融入企业工程师培训理念,体现“教、学、做”统一。把实践操作过程提炼为“典型工作任务”,采用“项目+任务”模式构建课程设置,将真实的“项目、任务、案例”转化为教学产品,引导学生进入岗位训练角色。
3.1专业基础课:数字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子电路和通信工程制图。
3.2核心课程:数据通信、路由交换机技术、光传输技术、宽带接入、程控交换、NGN技术、通信电源、综合布线、电信工程施工。
4.配套实训环境
4.1计算机网络通信实训环境网络技术试验实训;综合布线实训;局域网组建与安装实训;思科网络工程师认证实训。
4.2现代通信综合实训基地光传输技术实训;宽带接入实训;程控交换实训;通信工程综合实训;数据通信实训;NGN实训。
5.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采取多种途径,积极探索高素质的数据通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引培并举,注重校企合作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数据通信专业真正贴近市场、贴近社会。
5.1培养数据通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注重团队各成员分工协作能力培养,提高团队内涵建设。
5.2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共同参与数据通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1)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提高数据通信专业的实践能力。(2)鼓励专业教师与数据通信相关企业进行教科研联盟,加强数据通信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和科研能力。(3)与企业共建专业实验实训基地,从而为教师自身实践的锻炼提供保障。
5.3引进行业专家或名师,将企业理念融入到数据通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当中。(1)邀请企业专家或高职高专名师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为教师营造学术氛围,调动教师参与数据通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主动性。(2)高薪聘请企业专家到学院工作,积极推进数据通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
5.4加强国内外各院校之间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国外许多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很多成熟的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应该加强与国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1)派遣教师出国培训与交流,通过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从而提高数据通信专业教师的素质;(2)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达到数据通信专业教育方法、理念的互融。
6.技能考核体系为强化数据通信专业学生技能考核,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技能水平,制定如下专业技能考核体系。
6.1数据通信工程师、光传输工程师、宽带接入工程师认证;
6.2思科网络工程师或H3C网络工程师认证;
随着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获取通信数据已成为获取数据的主要方式。由于互联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用网络传输信息,但由此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日渐关注的话题。不少企业在建立通信网络系统时,多数是通过局域网获取各通讯数据。数据通信网络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不排除存在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问题和网络维护问题。
一、数据通信网络与网络安全的定义
1、数据通信网络的定义。数据通信是计算机通过光纤或电话等传输途径与客户之间进行数据传递,借助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同时客户还可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更改与处理等操作。按地理位置分,数据通信网络包括国际网、广域网及局域网[1]。如,学校、企业及单位建立的网络是局域网,虽覆盖面积小,但网络较稳定,在方便单位或企业管理的同时,也利用做好数据信息加密处理。
2、网络安全的定义。网络是由多个服务器终端与节点构成,每一段的信息和数据传递都理应收到保护,网络传输数据时,多数信息与数据都是极为私密的,不可对外共享。网络安全是确保传递数据与信息不受泄露基础上,网络系统仍可稳定运行。如,企业的局域网络遭受不良攻击,企业易受到商业泄密等问题困扰。
二、数据通信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1、通信网络的稳定性。缺乏稳定性的数据通信网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极易导致数据丢失或延误等情况,这样的丢失和延误易导致企业出现决策上的延误,让企业面临重大损失的风险。
2、通信网络的安全性。不少企业数据通信网络存在漏洞情况,不法分子利通过漏洞,可对企业局域网展开恶意攻击,这给企业大量重大经济损失风险。为保证自身用户信息和财产安全,需确保整个网络的安全。因此,需切实制定有效可行的数据通信维护措施,及时修补漏洞,在减少漏洞出现的同时,提升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三、数据通信网络维护网络安全的途径
1、安全性进行妥善评估。为实现数据通信与信息资源共享,很多企业、单位构建自己的平台,为确保其安全性,需对其网络安全性进行妥善评估。网络完全性评估主要包括检查局域性的数据通信网络、评估网络系统内部是否存在安全系数和安全威胁及制定相关维修工作。由专业评估维修人员对数据网络中的硬、软件数据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并作出详细且全面的评价。
2、并分析数据通信网络中的漏洞与威胁因素。在评估某一局域网安全性时,如发现该网络安全系数较低,需对该网络的硬、软件设备和数据通信信息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查找出网络可能存在的威胁与漏洞。
3、核实重要数据通信信息。评估人员需对重要数据进行有效检查,查看其是否存在被入侵情况,如有入侵情况,需提升网络安全等级,可通过增设访问权限、限制访问IP等方式解决。
4、对网络内的硬、软见进行详细检查。主要检查网络内各硬软件是否存在干扰信息与隐藏病毒,同时对设备的性能也进行有效评估。对网络内部系统进行整体评估,准确找到安全漏洞与网络威胁,并进行能合理维护,可有效提升数据通信信息的安全性。
5、修复漏洞、消除威胁因素。查找到相关网络威胁与安全漏洞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修复和消除措施。如利用服务器对数据的分析作用,将具有漏洞查找出来,并进行及时修补;为预防或消除病毒攻击,可利用专业或有效的杀毒软件;为增加病毒的可靠性防御,可设立防火墙。
中图分类号:TP30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3-0020-01
信息,数据和信号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分别涉及到三个不同层次的通信问题。通信的目的是交流信息,而数据实体则是信息的传输,它涉及到事物的具体形式:信息是对数据的解读,是数据的内容和含义,它可以有数字,文字,声音,图形,以及各种形式的图像,信号是数据的表示,也被称为电磁或电子编码数据,它允许数据在媒体上以适当的形式被传送。
1 模拟数据与数字数据
数据一般分为两大类: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模拟数据被连续地改变由传感器采集而获得的值,如温度,压力,是目前在电话,广播电视中的声音和图像,数字数据是模拟数据之后,在由量化获得的离散值,它采用了一系列符号代表信息,前面的每个符号只可以取采取有限的值。
2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信号通常是以时间为自变量,在数据(振幅,频率或相位)作为因变量的参数表示。是否信号其连续因变量的值可分为模拟和数字信号。
(1)模拟信号是与完全可变信号的变化连续地变化的信息信号的结果。模拟信号的自变参数可以是连续的或也可以是分散的,但它必须是一个连续的因变量。电视视频信号,语音信号(PAM)信号的脉冲相位调制(PPM)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也属于模信号。(2)数字信号是指表示该数字信号的信息是一个离散因变量,自变量的值是离散时间的标志,数字信号是有限的变量状态,通常表示为x(nT)。数字电话,计算机数据和数字电视等都是利用数字数据,可以是一系列电压脉冲或光脉冲来表示的断续变化。
3 数据通信方式
至少由三部分组成的通信系统,发射器、传输介质,接收机。发送器产生信息,通过传输介质发送到接收机。在数据通信系统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3.1 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
根据双方通信的分工和信号传输的方向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单工模式:双方的通信设备中发射器与接收器明确分工,只能在发送器向接收器单一固定的方向传送数据。如早期的计算机的读卡器就是采用单工通信的典型发送设备,象打印机就是典型的接收设备。半双工模式:通信两方面既是接收器也是发射器,两方设备可互相传送数据,但有时候也只能往一个方向发送数据。如,步话机在某一时该只能一方说话,故此也是半双工设备。全双工方式,通信两方面的设备既是接收器,也是发射器,两方面的设备能同时向对方传送数据。如,双方可以同时讲话的电话就是全双工设备。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都采用全双工模式,但局域网采用半双工方式。
3.2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
根据通信使用数据的信道数,可分成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通过传输线逐位传输数字代码的为串行通信,两方面都以数据帧为单位传输信息。用串行方式通信时只要在收发双方建立一条通信通道。对远程教学来说,串行模式通信的造价低,可以采用。并行模式的通信方式是要用一组传输线多位同时传输数据,收发两方之间要建立多条并行的通信通道,要让并行的各条线路都一至,因此便要传输定时和控制信号,但并行的各条线路的信号经过转发和放大处理时,会有不同的延迟与变型,所以也很难做到并行同步。要是采用很复杂的技术,线路和设备这样成本会很高,在远距离数字通信中不适合使用。
3.3 同步技术
发送者和接收者必须在同一时间上的通信过程进行同步,一方保持码元之间的同步,在另一方,必须保持起止时间的安全符号或符号组成的数据块之间的同步。实现字符之间的常用方法或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同步有两种,异同传输和同步传输。每一次只传输一个字符,每一个字符以一位起始位为向导,一到两个停止位结束。收接方要衣据“1”至“0”变跳来辨别一个新安符的开始,之后收接字符的所有位。异步传输是指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和字符是可变性的。也不用来格地规定它们的时间关系。起始位为“0”,代表了时间,停止位为“1”,代表的1-2位的持续时间。发送方可以在没有数据传输时发送连续的停止位也称空闲位。这种通信方法简便,如计算机和调解器之间的通信就是使用这种方法,它的缺点是每个字符有2-3位开销,降低了通信效率。在同步传输模式中,一般以数据块为传输单位。为了使接收机能够确定该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需要在每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处各加一个帧头和一个帧尾,只有加有帧头和帧尾的数据才称为一帧,帧头与帧尾取决于数据块是面向字符(字符同步)还是面向位(dit synchronons)的。
如利用面向字符的方法,这个数据块以一个或多个同步字符作为起始位,一般被称为SYN,控制字符的位方式与传送的任意数据字符有着明显的区别。帧尾是另一个独特的控制字符ETX。则可以更快地接收数据,直至帧尾字符ETX的末端被发现。然后,接收器确定下一个字符的SYN。
面向位的方法是把数据块作为位流面而不是作为一个字符流处理。除了帧头和帧尾的原理有些区别外其它基本一致。在面向位的方法中,因为数据块可以具有任何一种模式,因此不能保证帧头和帧尾标志出现在数据块中,为此帧头和帧尾使用的是特殊的比特序列标志“01111110”,为了避免这种序列存在于数据块中,发送方所传输的数据中当出现5个1后就额外插入一个0。当接收方检测到5个1的序列时,只检查最后的一位数据就行,如果该位是0,接收方删掉这个附加的0,象这样的规程就是零插删除法。在高级数据链路控规程HDLC和IBM公司规定的同步数据链路控制规程SDLC就是采用这种技术。这是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规定的的。
参考文献
短波通信技术自诞生以来,逐渐应用在多个领域。短波通信技术最早应该在军事通信领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短波通信开始产生了技术升级和新型技术并用,例如信道自适应技术、差分调频技术和宽带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短波通信的技术升级中,通过信息化技术引进,实现了信道编码技术和信道均衡技术的创新。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新发展后,短波通信技术取得本质上的进步,短波技术与数字处理技术相结合,运用微处理器,实现了数据传输的高速度和高精神度。美国、瑞典、澳大利亚都实现了短波电台的现代化管理。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个领域对短波通信的利用率,在不断的应用实践中,推出了符合各个行业需要的硬件设备系统和软件操作规程,又一次提升了短波通信的应用地位,保障了短波通信的行业地位。在实践中发现,短波通信的可靠性、稳定性、通信质量和通信速率都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 短波通信的发展趋势
2.1 短波通信由单一自适应转向全自适应技术
自适应技术主要应用的设计理念就是通过连续测量信号和系统变化,利用环境对自动系统的改变结构和参数变化,达到系统能够适应必要的干扰。短波通信依靠选频和信道建立技术,同时辅以功率自适应技术和传输速率自适应技术,合并调制解调技术和分集、编码技术,将多种技术综合起来应用,实现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结构上的完美设计。单一自适应向全自适应的发展是短波技术的必然道路,能够更多体现短波技术的价值。
基于短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单一自适应已经难以满足短波通信的要求,从单一自适应向全自适应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保证短波通信质量的关键措施。基于这一特点,短波通信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将从单一自适应向全自适应发展,以满足短波通信的需要,达到提高短波通信质量的目的。因此,正确分析短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并认真研究单一自适应和全自适应的差异,对把握技术升级和整体质量有重要意义,也是推动短波技术更新变化的重要推动力。
2.2 短波通信由低速数据通信向高速数据通信的发展
短波通信需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受电磁干扰现实特点和规律的影响,短波通信中保密的内容一般隐蔽性不强,通常通过对短波通信进行电子防御技术的使用,就可以规避信号传输中的这一矛盾。在传统的短波跳频电台中,传输以模拟话音为主,语音质量差,通信距离短。短波通信由低速向宽带高速数据通信发展,就是为了实现短波扩频技术,更好地提高通信内容的隐蔽性。
在短波通信初期,短波通信在数据传输效率上处于较低水平,无论是通信内容的隐蔽性还是通信的整体效率都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在这一状况下,短波通信将如何解决电磁干扰问题和避免电磁干扰成为重点发展内容。在这一理论支持下,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有效提高了通信速度,达到了规避电磁干扰和提高电子防御效果的目的。因此,短波通信在经历了低速数据通信以后,朝着高速数据通信的方向发展,既保证了通信的整体质量,也提高了通信整体速率,满足了通信的实际需要。因此,由低速数据通信向高速数据通信发展,是短波通信未来发展的重要特征。
(二)采用计算机网络数字数据通信技术可靠性高在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数据的传递模式以帧传输为主,即使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某些部分数据发生错误代码或者机器出现故障都可以通过传输的数据帧的变化情况来找到问题的源头,而且还可以根据传输数据的异常情况来判断数据的错误与正确。在此基础上,当发现数据帧出现类似的问题之后该技术还能够对错误数据给予改正并且重新发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为数据出错而导致传输问题的发生。在人们的正常使用当中使用计算机网络数字数据通信技术可以很好的降低数据传输错误的频率发生,因此可以避免不少的不良后果。而且采用数字传输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相关的辅助检验,找出错误数据并及时改正。所以在实际的使用当中,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计算机网络数字数据通信技术是一项新型的通信技术,该技术能够对社会的进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篇文章将对于计算机网络的数字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的讨论,这样方便人们对于该项技术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
(三)计算机网络数字数据新技术完整性更高通信数据通常情况下都会出现需要在较长的距离内进行传输,而相对于传统的信息传递过程来比较,因为长距离的传输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数字变化。因此这会对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造成很大的干扰,我们都知道,短距离的数据传输当中,这样的问题是不会出现的。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长距离的数据传输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因此这就对于通信技术有了新的挑战,计算机网络数字数据通信技术就应运而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信息传递过程中长距离传输数据失真这一问题的出现,因为计算机网络数字数据通信技术,运用了更为先进的继电器技术该技术能够在最大化的减少外界的干扰,比如噪音的干扰等等。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技术自从采用了继电器设备之后,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传输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样避免了出现数据的失真以及信息的丢失甚至破坏的可能性。
(四)计算机网络数字数据通信技术具有节省成本的优势我们传统的通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较多的电路来支持其传输的过程,并且还需要大量的电路设备来供数据进行传输,而自从采用了计算机网络的数字数据通信技术之后该技术融入的较多的集成电路思想,这样使得大量的电路被转化成更为简单和高效的集成电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大型设备的使用频率,间接的减少了传输设备的使用数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相关的企业减少了在各方面的支出,降低了企业经营的成本。在此基础上,由于所使用的传输设备数量减少,这也为环境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每一个电路和每一个设备在使用中都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且产生较多的废气与废物,因此随着电路设备的不断减少,这对于保护地球环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符合当前社会所提倡的绿色主义新风向。
二、计算机网络数字数据通信技术的现状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该技术的使用量也非常的广泛,它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的生活需求,同时还对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通信行业也不例外,可以说在通信行业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促进了其质的发展,其宣告着通信行业发展新阶段。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呈现为成熟化的状态,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此项技术进行应用,衍生出许多和其相匹配的新技术,像GPS技术、GSM技术等。此外我们最熟悉的4G技术可以说是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技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生活中对于通信的需求,极大的促进了信息的传递以及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技术还具有其他的一些优点,比如传输的速度较快,传输的数据安全性较高、传输数据的可靠性较高而且传输过程较为稳定等一系列的优点。在此基础上,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数字数据通信技术还可以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拍摄的照片,视频等等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转化为图像数据,并且能够长时间的保存。计算机网络书的数据通信技术,是一项较为完善,并且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得技术想在未来的几年内,会有一个更好的前景。
三、数字数据通信中的技术指标
一是,速率指标。数字数据通信过程中的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代码的传输量,其计算公式为S=1/T*log2n。在这个公式中,T是代表脉冲的宽度,也就是脉冲重复周期,n指的是调制的评估次数。因此,在调制器中,每个独立调制转换时间对应于相应的代码,并且以与信息传输速率相同的调制速率实现。二是,误码率。误码率是评估数据传输系统中信息可靠性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具有足够的科学水平,在具体的计算公式中可以表示为P=Ne/N.在公式中,Ne表示传输中发生错误的代码,N表示整个传输过程中二进制代码的总数。三是,信道容量参数。在数字数据通信技术中,信道容量是决定数据通信速率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检测信息通信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比特用作二进制的公共测量单位,并且还用于信道容量参数的表达,每秒可以传输的比特数是信道容量的基本度量。
四、数字数据通信技术的传输方式
(一)基本通讯方式数字数据通信技术的基本通讯方式有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两种。对于短距离的数据传输,并行传输较为适合,在发送方和接收方进行信息和数据交互时,多个数据位可以在多个不同的行中传输。相应的串行传输模式更适合于远程信息通信,并且在该过程期间传输数据信息。单工,半双工,全双工结构中的逐位传输。具体地,在单工结构中,仅支持单向数据传输;半双工结构可以适应两个方向的传输,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单个数据传输;全双工结构完全是两个方向的数据通信。
(二)多路复用传输多路传输模式可以主要分为两种特定的信息传输方法:分频和时分。在频分复用传输中,信道的总容量被分解为多个独立的子信道,并且每个子信道所拥有的带宽表现出相同的特性。它独立地承担信号传输功能,并且可以在操作期间并行操作以提高通信效率。时分复用,根据传输时间的推进将每个独立信道分解为多个时间段,并进行多信号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每个信号所占用的时间段是不同的,从而实现同一时间多个数据同时传输的效果。
(三)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在通信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信息传输和接收的同步和完整性,并且在每个代码编号中也继续这种级别的同步。数据模块以及角色的开始和结束应该及时同步。实现这一目的,就要通过同、异步传输来实现。通过添加同步字符来实现同步传输,并及时进行有效判断,以确保相同级别的数据传输开始时间和终止时间。然后对数据传输的同步效果进行确认。异步传输一般适用于低速传输设备,因为在数据中添加字符的速率很低。因此,相应的传输效率也受到影响,并且结构更加简化。
五、常见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
(一)电路交换电路交换过程通常包括三个阶段:连接建立,线路占用和连接移除。您需要在沟通之前连接线路:响应请求从源站点发送到目标站点之一,以便在通信方之间建立专用信道以实现数据传输。发出请求后,它将通过其间的多个中间节点传递到目标站点,在传递过程中,将优先级分配与空闲物理线路进行比较,并且主叫节点呼叫另一个被叫节点以进行连接请求。然后传递到下一个节点,整个过程继续这样。其次线路占用:也就是说,在数据传输和交换阶段,基于建立的物理电路,执行站点和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任务。再次连接拆除:在原始站点和目标站点之间成功连接并完成两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任务后,需要删除已建立的路由。该行已释放,行资源将返回到新响应。电路交换具有许多优点,例如线路专用,数据直接,在两个站点之间建立线路和线路释放之间的时间,整条生产线不会交换任何数据,也不会与其他网站共享资源。
数据一般分为两大类: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模拟数据被连续地改变由传感器采集而获得的值,如温度,压力,是目前在电话,广播电视中的声音和图像,数字数据是模拟数据之后,在由量化获得的离散值,它采用了一系列符号代表信息,前面的每个符号只可以取采取有限的值。
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信号通常是以时间为自变量,在数据(振幅,频率或相位)作为因变量的参数表示。是否信号其连续因变量的值可分为模拟和数字信号。
(1)模拟信号是与完全可变信号的变化连续地变化的信息信号的结果。模拟信号的自变参数可以是连续的或也可以是分散的,但它必须是一个连续的因变量。电视视频信号,语音信号(PAM)信号的脉冲相位调制(PPM)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也属于模信号。
(2)数字信号是指表示该数字信号的信息是一个离散因变量,自变量的值是离散时间的标志,数字信号是有限的变量状态,通常表示为x(nT)。数字电话,计算机数据和数字电视等都是利用数字数据,可以是一系列电压脉冲或光脉冲来表示的断续变化。
3数据通信方式
至少由三部分组成的通信系统,发射器、传输介质,接收机。发送器产生信息,通过传输介质发送到接收机。在数据通信系统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3.1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
根据双方通信的分工和信号传输的方向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单工模式:双方的通信设备中发射器与接收器明确分工,只能在发送器向接收器单一固定的方向传送数据。如早期的计算机的读卡器就是采用单工通信的典型发送设备,象打印机就是典型的接收设备。半双工模式:通信两方面既是接收器也是发射器,两方设备可互相传送数据,但有时候也只能往一个方向发送数据。如,步话机在某一时该只能一方说话,故此也是半双工设备。全双工方式,通信两方面的设备既是接收器,也是发射器,两方面的设备能同时向对方传送数据。如,双方可以同时讲话的电话就是全双工设备。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都采用全双工模式,但局域网采用半双工方式。
3.2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
根据通信使用数据的信道数,可分成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通过传输线逐位传输数字代码的为串行通信,两方面都以数据帧为单位传输信息。用串行方式通信时只要在收发双方建立一条通信通道。对远程教学来说,串行模式通信的造价低,可以采用。并行模式的通信方式是要用一组传输线多位同时传输数据,收发两方之间要建立多条并行的通信通道,要让并行的各条线路都一至,因此便要传输定时和控制信号,但并行的各条线路的信号经过转发和放大处理时,会有不同的延迟与变型,所以也很难做到并行同步。要是采用很复杂的技术,线路和设备这样成本会很高,在远距离数字通信中不适合使用。
3.3同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