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历史遗迹的意义大全11篇

时间:2024-02-29 14:45: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历史遗迹的意义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历史遗迹的意义

篇(1)

我想就此问题提出两位艺术家的作品:菲利普・费尔南德斯(Philippe Fernandez)和塔奇塔・迪安(Tacita Dean)。他们的作品从外形和展出形式都不相同:菲利普・费尔南德斯是位导演,他的电影接近作家电影,在大厅中展示;塔奇塔・迪安是来自英国的艺术家,他在画廊或博物馆中展示他的装置、泥灰岩桌,艺术书等。他们的作品形态是如此的不同,但都是在讲述如何描述回归历史,如何在记忆、遗忘和怀旧中被当代的人所接受。

菲利普・费尔南德斯(Philippe Fernandez)的哲学电影

我们看到的菲利普・费尔南德斯的电影,结构紧密。这些电影结合了超现实和荒诞。 电影中的人物被描述成怪诞与奇特,并热衷于细小的细节。菲利普・费尔南德斯第一部电影《哲理故事》于1998年摄制完成,直接从柏拉图的哲学中借鉴。在一个横梁装饰“LUX”文字的房间内,“柏拉图”的形象被阴影笼罩。投影的形状为独特形状,作者喜欢将投影操作程序记录下来,并拍摄其中的光感、光线、建筑等。观众在离开电影放映室的时候可以惊奇地发现这些布景是固定的。菲利普・费尔南德斯这一部电影采用三维图的方法,这样暴露了电影散场出口。这样看来,我们今后观看电影也可以在投影室里面了吧。

第二部电影《沉思》则描写了一个总认为世界末日就要到来的作家,一个钟情于不对称艺术的画家。他们在离奇荒诞的场合不期而遇。第三部电影《认识世界》的主人公是地质学协会会员。他发表了对复活岛塑像的观点,相信曾有外星人来到岛上。他在岛上探查外星人的踪迹,最后在自己的白日梦中失踪。

菲利普・费尔南德斯最近的电影是2008年制作的《大气层前景》,该片暴露了偏离社会的行为(社会画家代表天空大气的变化,一个汽车爱好者,迷恋征服空间的儿童)受到跌落陨石的震动。影片展现的是战后50年代气候失常的法国:水泥掩体,人造现代化管道,战后重建的城市,复活岛的雕像,掉落在乡野的陨石,见证了电影中的现实诱惑。影片多次描述了无用的行为或者注定无用的花费。但我们不需要对这些电影中离奇的情节感到奇怪。孤僻的人、可笑的人参加科普与兴趣爱好活动:钟情于真实的风景画家变成蹩脚的画家,汽车爱好者欲改进其汽车性能而没有成功,一个人在目击飞碟后入睡。故事充满了超现实感觉:或者发生在荒凉野外,地点显得很偏僻。

历史已经过去,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过去事件中或在被遗忘的废墟中发现新故事。

作者存档:

艾里克・布罗,出生于1963年,毕业于阿尔勒国立高等摄影学院。现为法国布尔日国立高等艺术学院的电影与影像教授。

他的作品介乎于艺术影片与个人电影之间,本期专栏中介绍的是其近期作品。这些作品曾参加各种的电影节并被多家美术馆收藏,如巴黎jeu du pomme美术馆,马德里La Enana Marrón美术馆,日内瓦Biennale de l’image en mouvement展览。巴塞罗那le CCCB美术馆等等。

塔奇塔・迪安(Tacita Dean)的怀旧艺术

塔奇塔・迪安向我非常小心地展示他的作品。装置中的投影机、16mm胶片以及其他设备都可以带来雕塑般的效果,同样也具有浓烈的怀旧情怀(这也是艺术家工作的动力来源)。

篇(2)

关键词:壁画;历史遗迹;文化底蕴

引言

壁画是古代一种常见的艺术方式,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墙壁通常都是空白的,于是当时的寺庙和宫廷,便聘请当时著名的画家,在墙壁上作画,由于壁画所在地点的不同,蕴含的意义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大多数的壁画,都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今天看来这些壁画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朝代都有很多壁画流传下来,其中一些壁画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历史进程中,受到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很多壁画也发生了损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在近代时期,我国的很多文物流传到了海外,甚至在国外的博物馆中展出。

1.我国现存壁画的情况

我国现存的壁画很多,在我国的很多省份都有大量的壁画,据相关的数据统计表明,仅山西的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中,就达到了27000多平方米,其中芮城的永乐宫壁画最具盛名,不仅是我国壁画的伟大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现在人们能够看到的壁画,超过了一千多平方米。永乐宫的壁画主要创作在元代,壁画很好的体现出了当时的生活条件,由于其绘画在道教宫观内,因此具有一定的教义,从创作的时间上来看,还要比欧洲文艺复兴还早,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我国壁画艺术成就很高,几乎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现在能够看到的壁画,不仅题材丰富,而且画面非常具有美感,不但结合了唐、宋时期的绘画技巧,又具有独树一帜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著名的壁画,使得很多人来观看,希望能够看到历史遗迹的同时,可以从中领会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除了山西境内的壁画外,我国还有敦煌壁画等,也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虽然其中很大一部分损坏和遗失,但是从现存的壁画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当时创作人员的用心,这是历史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

2.壁画呈现的历史遗迹分析

2.1壁画呈现的历史背景

壁画的创作通常以人物为主,几乎没有全是风景的壁画,而人物的描述,必然要涉及到穿着和生活的环境等,由于壁画的创作,主要是为了给当时的人们观看,尤其是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中的壁画,需要蕴含一定的教义,只有按照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来进行创作,人们才能够体会的更深,因此分析现存壁画的年代,就可以从壁画的内容中,明显的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等,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背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壁画的创作,大多都是比较宏伟的,如著名的永乐宫壁画,纯阳殿中的壁画,就描述了吕洞宾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艺术形式,更接近于现代的漫画,以讲述故事为主,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我国的壁画主要存在与寺庙和宫观中,而不同时期人们的信仰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壁画的数量上能够很好的反应出这点,如当代时期佛教寺庙的壁画数量明显增加,表明当时的人们大多信奉佛教,这也是呈现历史背景的一种方式。从壁画的内容上来看,我国现存的壁画大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壁画创作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宣传当时的教义,因此很多壁画并不是写实的,而是心中的一种幻想,理想生活条件的性质,当时的政治背景越是黑暗,那么这样的手法表现越是明显,由此可以看出,从壁画的内容也可以知道当时的政治背景。

2.2壁画呈现的历史价值

对于现在生活的人们来说,如何感受到古代的历史,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文物,但是文物毕竟是死的,只能从侧面体现出当时的工艺水平和生活条件等,并不能具体的反应出当时的生活状态,而壁画的存在,可以很好的呈现出这点,利用视觉上的直观性,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生活的场景,尤其是一些写实的壁画,不仅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穿着,甚至可以看出人物的表情。由此可以看出,与文物相比,壁画的历史研究价值更高,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壁画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描绘的通常是宫廷的生活,无法很好的反应出当时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只能呈现出历史好的一面,没有体现出生活疾苦的一面,尤其是在战乱的年代,壁画的创作很少,因此现存的壁画中,几乎没有呈现战争画面的作品。现在发现的壁画,都是作为历史遗迹,被国家和地区保护起来,经过必要的修复后,人们才能够进行观赏,与其他的文物一样,壁画也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除了壁画自身的艺术价值外,使用的材料和创作方式等,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尤其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很多创作方式没有被流传下来,如果通过分析壁画的创作特点,就可以从中发现一些艺术手法。

3.壁画呈现的文化底蕴分析

3.1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两河流域孕育的文明在东方独树一帜,与西方文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壁画作为古代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从中可以很好的呈现出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首先是创作的方式上,西方现存的壁画也有很多,其中大多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单丝西方壁画更喜欢单个人物来呈现要表达的内容,而我国的壁画喜欢用宏大的场面,配合表情各异的人物,来传达出一种精神。从壁画的内容上来看,图画中的建筑和人物,都是传统的东方人,无论是富贵奢华的宫廷生活,还是得道成仙的传说,都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西方壁画的主要目的,是要表达出宗教的神圣性,而在东方文化色彩的熏陶下,壁画中的神话故事等,通常都是一些励志故事,教导人心向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等,人们在看到壁画后,能够被其内容所感召。

3.2特色鲜明的主题思想

我国现存的壁画有很多,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其主题思想却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改变一定的表现手法,如有些壁画利用写实的特点,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作为壁画创作的主要内容,而有些壁画利用虚拟的神话故事,来表达中心的思想,由于现存的壁画,主要集中在寺庙和宫观中,都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因此其主题思想大多是教人向善、感化人心。在实际的生活中,去寺庙和宫观中拜见的,大多是虔诚的信徒,这些信徒在看到壁画后,原本向善的心将会更加坚定,甚至会成为一个传教士,向周围的人们宣传教义,事实表明壁画这样的艺术方式,很好的体现出了其宣传教义的目的,从现存的壁画中依然可以看出,当时宗教信奉的理念,其中很多值得现在的宗教借鉴。

4.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我国现存的壁画有很多,不同时期的壁画,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都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从壁画描绘的人物和建筑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西方国家现存的壁画也很多,但是受到文化底蕴的影响,壁画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壁画的创作,大多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内容是感化人心、教人向善。(作者单位:中北大学艺术学院)

山西省社会科学课题:太原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篇(3)

1从历史文化遗产定义谈起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定义。顾名思义,它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在改造自然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智慧结晶,记载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主流文化、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它不仅饱含在物质层面上的体现,也作为精神的载体而存在。在1972年颁布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其次,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历史文化遗产不单单指那些文物、建筑群和历史遗址,还包含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历经不同朝代的积累,所形成的城市空间布局和街巷记忆,也就是说,这包括空间上的尺度和时间上的维度。这些因素与文物、建筑群和历史遗址不同,它们不能在短期内被破坏和毁灭,只会随着人们意识形态和生活环境的转变而消逝,而且一旦失去将不可重现。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文明的灵魂,在城市的设计中忘记这一点,就无法去谈建立具有健康形象的城市个性。

2再从城市的“显性”设计角度谈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的“显性”设计是指以一般人所感知的物质空间为基础的设计,由城市中较直观的要素设计组成,是形成城市物质层面的主要手段和控制措施。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是以古建筑和遗址存在形式为主。它们历经战火硝烟和时代的变迁保留了下来,记录着城市的产生、繁荣和衰落。

不断地探索反思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层因素,在城市的“显性”设计中是非常必要的。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构成城市最重要的肌理之一,主要包含古建筑、历史街道以及空间系统和景观界面。这些要素对于现在的城市设计与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1挖掘中国古建筑潜在内涵

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说,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是文化的大宗遗产,是展示城市地域文化的纪念碑,在城市的显性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人们认识一座城市、阅读它的历史文化,通常是由古建筑开始。因为它是现实的视觉因素,也是区别该城市与世界其他城市的美学标准。在城市的“显性”设计中,古建筑除作为城市肌理细胞存在以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正在建设和以后即将建设的建筑起到控制性的作用(图1)。

从历史地段的建筑方案的形成来看,设计者会自觉不自觉地从立面、屋顶、墙面材料、结构、外观色彩、空间形成和建筑构件等方面与古建筑相统一,力求在风格上保持一致,并在构成人的视觉感受方面延续历史,传递文化信息。在这种思想中完成的设计,一般都有较好的社会反馈。例如吴良铺先生在北京菊儿胡同的建设改造中,对过去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等各项要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特别是四合院生活空间的保留。使改造后入住的居民依然能感受到老北京融洽的邻里关系(图2)。

即使在非历史地段的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也往往会采用古建筑中的理念和符号,试图用现代的手段诊释建筑中的民族内涵民族内涵:这里指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以及城市的审美倾向。当然,这需要我们对古代匠人构筑思想真正意义上的解读,而不是细枝末节的模仿。

城市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受特定时期的建筑思潮影响,有其内在发展的规律。当代建筑师和规划师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发现并发展这一规律在城市“显性”设计的运用。城市的建筑是一个时代经济与文化风貌的凝固的表征。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必然体现时代的文化取向和艺术品位,并且以自己的形象流传后世。对我们现代人来讲,除了有责任保护本土的文化历史遗产外,更应在建筑的再创造过程中,注重将自己民族或所在城市的文化特点及辉煌历史融人其中,即在继承中不断求发展。因为,精美的建筑所折射出来的艺术魅力,能给人以力量和启迪。

但是,现代城市“显性”设计由于长期受西方诸多流派的严重影响,建筑师也由起始的排斥到如今的近似于祟拜,导致本土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古建筑研究的逐渐淡化,城市的个性也在“国际形式”中丧失。20年前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主席帕白森(Ewart Parkinson)先生对我国城市规划建筑界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在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趋向同一种模样,这是很遗憾的。我希望你们研究中国的文化、城市真正原有的特色,并保护、改善和提高它们。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传统太珍贵了!不能允许它们被西方来的这些虚假的、肤浅的、标准化的概念的洪水所淹没。我确信,你们遭到了这种威胁。你们要用蜘智慧、决心和洞察力去抵抗它。”这是一位西方规划界老人对我们的恳切忠告,我们应当有所感悟!

2. 2寻找历史街道格局的延续

历史地段的街道格局是构成城市纹理并体现该地段乃至整个城市“显性”设计个性的重要要素之一。它是经过不同朝代不同时期逐渐演化而形成的,主要包含街道网的平面特征、主次街道的相互连接关系、街道的分层体系和街道的空间层次关系。作为社会文化的历史沉淀,街道格局在尺度和空间上维持着人们的街巷记忆(图3)。与古建筑不同是,街道格局一般只有通过完整的步行体验或高空鸟瞰,才能得以显现和感知。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历史街道格局对城市的形态影响在城市“显性”设计中容易被忽视。

由于现代城市飞速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街道格局鉴于功能的要求需要重新梳理。但是我们要在尊重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科学地对其进行改造和建设。一般来说,城市“显性”设计中历史地段的城市布局与形态不应改变,同时历史地段街道的功能也应该在原有的主体功能上予以扩展。历史地段的尺度、界面和空间标志物作为城市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应该给予保持和保留。由于现代交通的需要而必须改造或辟新的规划道路,其尺度、走向、线形等空间要素,也必须考虑与该地段的乃至城市街道格局的关系,以延续市民心中的街巷记忆。无论进行旧城改造还是新城建设,我们都应该充分的考虑历史街道格局对城市大局的影响,这是世界各国在城市设计中的多年经验教训的总结。

在协调城市历史街道格局和城市整体发展关系的案例中,北京旧城改造无疑是比较成功的。作为中国古代名都,北京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其中轴线历经元明清的改造和演变具有今天的规模,壮观程度可以和巴黎的城市轴线相媲美(图4)。虽然“梁、陈”设计的那种“双城”形态“双城”形态:在建国初期的北京首都建设中,梁思成和林徽因提出在老北京城旁新建北京新城,形成新城与老城并存的形态。这样可以完整的保留北京城的街道格局和城市特色,但由于历史的政治和经济原因而没能得以实现。今天己经很难再实现了,但是“梁陈方案”所传递的战略性思想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设计人员和政府把闻名于世的中轴线摆到了城市设计的重要位置,新建设的街道格局及功能布置围绕其展开,使中轴线得以延续和发展(图5)。也许经过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之后,再回头看这个历史名都,那时的人们会赞叹今天设计者们的远见卓识。

2. 3构建城市空间系统及景观界面

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中所形成的空间系统及景观界面是区分本城市与其他城市的个性标准,是体现一个城市风貌的重要部分,也是组成城市肌理的重要元素。空间系统由城市的各个层次的关系与形态、各种空间在城市空间系统及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其中的活动等要素构成。景观界面包括开放空间周围的界面、主要景观视线所及的建筑、自然界面以及街道界面。它们不仅集中表现了一个城市的精华和特点,同时也展示着城市的文化。本地的居民和外地游客通过对城市空间系统及景观界面的感知而在意识中形成该城市的映像。在城市“显性”形态的设计中要明确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空间系统和景观界面中的定位,关注街道、广场、建筑、园林、雕塑等元素的相互关系,确立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并将它们的个性美体现出来,表达出来。从威尼斯的荡舟美景到苏州的迷人与园林,历史文化遗产通过特有的民族和地方审美观的升华营造宜人的景观、尺度空间,让人流连忘返(图6,图7)。忽视了历史文化遗产和现念的融合,往往使城市“显性”设计缺乏人文关怀,造成城市的冷摸和模糊的城市个性。

我们在城市“显性”设计中要注意,在整合城市空间系统及景观界面时,谨慎地对待对城市文化有巨大影响的古建筑、敏感历史地段以及标志性景观。设计师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精髓和将西方有关城市设计的理论“本土化”,从视觉和感觉尺度上加以呼应。而不是单纯进行的中国古建筑或外国著名建筑拷贝,建造所谓的“明清一条街”或“巴洛克山庄”。美国著名建筑师沙里宁对此颇有体会:“如果把建筑史中许多漂亮和著名的建筑物重新修建起来,放在同一条街道上,如果只靠漂亮的建筑物就能组成美丽的街景,那么这条街将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街道了。可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因为这条街将成为许多互不相干的房屋所组成的大杂烩。如果许多最有名的音乐家在同一时间内演奏最动听的音乐—各自用不同的音调和旋律进行演奏—那么其效果将跟上面一样,我们听到的不是音乐,而是很多杂音。”

3现实的反思

城市,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我们不会也不可能用一种或几种“显性”设计方案将其定格,这是客观的事实。但是那种对历史文化遗产中城市个性的追求的理念都应贯彻始终。

篇(4)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年发展历史文明古国,具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而社会总是向前发展进步的,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与问题,而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必定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产生矛盾。通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与建筑规划设计相结合,就能有效的协调他们间产生的矛盾。城市现代建筑的建立是需要空间的拓展,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则需要的是保留原有的建筑或者建筑风格形式。现代化的城市要建立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也要同步进行,可以说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难以相容的,却必须要协调好找的更好让他们相容的方法。这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和规划师们在建筑规划设计时从多方位思考,让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建筑结合,既体现出这个城市历史文化韵味,又不失现代城市的美感。

1.现代城市建筑与历史文化遗产规划设计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立足于与建筑规划设计中,如何让这种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对于设计师来说是建筑创作中富有挑战意义的命题。

(1)在建筑规划设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时,应尽量保持原筑的原始完整性,让其原有的面貌得以展示在人们的视野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设计,使其整体艺术性更突出。所以我们在规划设计前期,就要对该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认真考察,实地了解。特别是那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遗迹,即使是一面残墙,我们都必须认真的对待。在规划改造时,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的技术为历史文化遗产还原色彩或者以某种形式突出,这样的突破都能出现既传统又现代,更能够体现出该文化遗产的内涵。

(2)在建筑规划设计历史文化遗产时,由于种种原因原有构筑物并不能保留下来的时,我们要更多的考虑其原有风格的延续,以另一种形式让该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展现,因为有时这种场所保留了太多人们的记忆和感情,跟能展现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印记。所以我们在建筑规划设计时要把这种情况考虑在内,在建设新的建筑物时融入原有构筑物的风格,保持风格上的延续性,从而使人们能够很快的接受和认可它。

2.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是一个新老文化交汇之地,而城市的建筑则是文化遗产的载体,是这一个时代一个时代不同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人们了解历史变迁与展现人类文明进程的一道窗口。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如何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与建筑规划设计的结合,使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具有中国本色与当地特色,这是建筑师们必须承担的工作。

首先我们要清楚在城市建设中我们能享受利用的权限。才能科学合理的保护文化遗产,深刻发觉和保护它们具有的文化传承、社会意义、经济价值及环保等方面的多重意义。并与现代建筑规划及人居环境结合起来,以保证其意义具有可以持续生存发展的生命力。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为保护而进行保护而已,更应该科学的认识到保护具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重要意义,因为其是中华文明的传承另类展现,更是中华精神的载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而是应该把其范围影响扩大,把点与点连接,让名城、名镇、名村的价值意义充分体现出来,更能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面貌。在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结合规划时,必须先研究清楚该最基本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个性特点,以便更好的保护文物古迹风格,使其的 精华得以保留及体现在古迹中。同时要注意历史文化遗迹周边的环境要与之协调的问题,在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时,就要考虑到当时历史文化街道与当时的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规划一条老街风貌,每一个历史文物的形成,都是有特定的环境,例如:一个小吃老街的形成,是因为除了那里的小吃较多较好吃,而且当时周边有片空地,可以方便停车。而在新的规划时,由于该地段处于黄金地段,周边的地段基本都建立了高楼,停车的地方较少也不方便,到大厦的地下停车场停车费用又太高,导致该小吃街渐渐的落寞了。同时也要保持历史文化遗产的风貌,风貌是反应城市形态的一种形式。研究历史文化遗迹的基本要素就是要把握住历史文化名城有了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周边环境以及传统风貌。

3.树立正确的建筑规划设计理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的脚步也越来越快,针对城市恶化了的旧城区环境也被提上了城市建设的日程。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是保证其能与建筑规划设计结合在一起能有后续发展。并要明确: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的目的是保护,而不是利用。所以在规划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时,要树立正确的建筑规划设计理念,科学理性合理的规划,并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证历史文化遗产保留原有的民族特色并让其可持续发展。

(1)在现代的城市建设中,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就必须从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做起。我国通常是以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来划分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容。合理对历史名城进行城市规划应冲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长期的规划、合理的保护原则及有效的措施、保护范围大小的确立及历史文化街区。注重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以主次原则区分保护程度,在主要部分要有核心内涵在里面。例如: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可以划分为若干个主次区域,历史文化街区周边次要区域的建设就可以是该街区历史文化风貌要的延续,在主要核心区域则必须保留突出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2)在对城市规划布局的时候,要理性合理的对待老区的升级及新区的统筹开发,根据及社会、经济、人居环境等发展的需求合理的规划布局,严格控制城市向外扩张过快的总体趋势。合理规划建设用地,提高其使用率。并保护好基本农田,推荐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使公共交通的发展更有序。合理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使历史文化得以良性的发展。

(3)在一些地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保护整治历史文化遗产的规划中,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同于旅游资源过渡开发,本末倒置不仅没有能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还使其因过渡开发而受损或者流失了原本的内涵,并且在实际上也给历史文化遗产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一些城市打着开发保护的名义,把原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拆了重建新的,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经济效益,致使全国很多地方竞相模仿出现了开封的“宋街””,承德的“清代一条街,沛县的“汉街”等等,但是也导致了这些原有许多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沦为“假古董”,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误入歧途。甚至有些地方将历史街区的原居民全部搬迁出去进行老城区改造,以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方式进行运作,以取代经济效益和利润为目的,但是改造历史文化遗产目的是在保护,而不是以盈利为目,这种方式终究是难以奏效的,不能混淆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目的。

4.结语

总之,在社会快速现代化的建设中,我们必须坚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持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因为其是一个民族发展印记的体现,是增进民族团结及国民教育基地,更是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与建筑规划设计的结合是势在必行。

篇(5)

分 类 中图法 f301.24

未来环境变暖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何影响,是当前普遍关心的问题。利用我国丰富的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历史相似型分析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可能途径之一,也是我国在世界上独具优势的领域。全新世暖期期间我国普遍温暖,其鼎盛时期我国东部平均温度较现代高 2.5℃[1],是未来变暖的可能相似型之一。全新世暖期也是我国原始农业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本文根据大量考古资料复原了全新世暖期中的仰韶—龙山文化期间(7000~4000abp)我国东部地区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并从历史相似型的角度对全球变暖后对我国农业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新疆、青藏高原、西南及东北地区由于资料限制没有列入讨论。

1 全新世暖期土地利用的区域差异

我国新石器考古始于本世纪 20 年代,建国后获得了重大发展,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发现、发掘,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也有了重大突破,其中一部分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地层学、类型学研究和动物骨骼鉴定与植物孢粉分析,不少地方还进行了区域性史前农业研究[2-10]。虽然有些细节问题还有待深究,但利用考古资料重建我国全新世暖期的土地利用格局已有可能。

对于已发现作物遗存的遗址,其作物遗存明确地指示了当时的土地利用状况,对没有发现栽培作物的遗址,其生产和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从出土的生产工具、陶器有无及房屋建筑等特征来分析。

1.1 前仰韶时期的土地利用概述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原始农业文化出现于 8000abp 前后,8000~7000abp 的前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相对较少,但已可看到北方旱作与南方稻作的土地利用格局。以黄河流域的磁山—裴李岗文化及陕西关中平原的白家—李家村—老官台文化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均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水平[2、5、6]。磁山遗址灰坑粮食储存量估计达 5万kg[5],表明农作栽培已发展到方修琦等:全新世暖期我国土地利用的格局及其意义。相当水平,裴李岗、沙窝李、许昌、大地湾及北辛遗址等也发现了粟的遗

存[11];辽宁新乐下层发现了作物遗存,内蒙古赤峰亦出土了石锄、石磨盘、石磨柱等农业用具,但较黄淮地区要粗糙,渔猎采集文化占相当重要的地位[9]。长江流域发现的栽培作物都为水稻,如彭头山、罗家角[12]等。稻作遗存向北可分布到河南舞阳贾湖、汉水流域的西乡李家村、何家湾等地[11],其北界大致在 33°n。华南地区渔猎采集居主要地位,并可能存在种植块茎、果树类植物的园圃式农业[13,14],但迄今还没有直接的证据

1.2 仰韶—龙山文化时期土地利用的区域差异

原始农业文化在 7000~4000abp 的仰韶—龙山文化时期得到重大发展。表现在文化遗址的数量大增,规模增大,农业生产工具制作更加精良等多方面。以仰韶—龙山文化时期原始农业文化最盛时的状况为标准,忽略在此期间文化波动对分布范围的影响,可以大致地勾画出该时期我国东部地区土地利用的基本轮廓:仰韶—龙山时期的土地利用继承了前仰韶时期北方旱作与南方稻作的土地利用格局,但旱作区和稻作区的北界都进一步向北推进;在北方旱作区之外为渔猎文化为主的地区;南方稻作区之南的华南沿海以渔猎经济为主,内地则可能继续维持薯类栽培。

黄淮地区及长江流域的农耕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继续保持了其领先位置。文化遗址分布密集,龙山时期黄河中游遗址分布密度已同现代村庄分布差不多,安阳市洹水沿岸 7.5km 的地区内就发现了 19 处龙山文化村落遗址[15],龙山晚期黄河流域已出现城市[16-18]。以黄河中下游为核心,仰韶、龙山文化影响的范围北达内蒙[19],西到甘青地区[20-22]。根据考古证据,农业文化遗存北界的大致位置为:从绥芬河至宁安镜泊湖南岸,经农安左家山、通辽,沿西拉木伦河北侧向西南延伸,至化德、商都,沿阴山南麓、大青山南麓至包头、乌拉特前旗,向南经东胜以西,鄂克托旗、杭锦旗以东,向西经宁夏固原沿河西走廊北界至嘉峪关、玉门,再折向东南,沿祁连山北麓,

向南经青海湖东岸至贵南、泽库(图 1)。

在很多遗址中发现的栽培作物遗存表明(图 1)北方为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其次还有黍,其它的如小麦、大麦等也有发现,但只是个别现象。发现粟遗存的遗址中赤峰、北票、熬汉旗大甸子墓地、兰州白道沟坪、临夏东乡林、民和、乐都柳湾等,都是位于旱作农业北界附近的遗址,发现黍遗存的文化遗址有临潼姜塞、山西万荣荆村、新郑裴李岗、甘肃秦安大地湾、甘肃临夏东乡、青海民和、沈阳新乐等,黍的分布区大致与粟相当,是一辅的旱作作物[9,26,27]。因此,粟的分布北界基本就是旱作的北界。

北方在旱作农业区之外的文化为渔猎采集或畜牧为主。青海只有共和盆地约 6700abp 的拉乙亥遗址,出土的石器均为打制,动物骨骼种类多为羊、雉、兔、旱獭等[21]。西北的巴吉丹林沙漠地区的乌科靠海遗存中细石器占绝对优势,并与少量陶片和其它石器共存[28]。呼伦贝尔草原出土物以细石器为主,石器的打制反映当时人们过着畜牧狩猎的生活[29]。松嫩平原出土的石器多为压制,有石镞、刮削器、尖状器、网坠、骨刀等渔猎用具,密山县兴凯湖边还发现 10 座大型鱼窖[30]。

长江流域良渚文化的玉器制作工艺高超,品种齐全,造型生动[31]。河姆渡第四文化层在 400m2 的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迹或稻谷与谷壳、稻秆等混在一起的堆积物,厚度达 40~50cm,表明了当时粮食之丰富[32]。整个黄淮地区,或为稻、粟混作区,或为稻栽培区,很少单一的粟、黍栽培区。从黄淮地区发现的作物遗存的数量分析,粟作 26 个,稻作 17 个,但在 36°n 以南,稻作 16 个,粟作 18 个,稻作与粟作遗址的数量已大体相当,显示黄淮地区稻作已很普遍。当时稻作栽培的北界大致推进到了 35°n 附近的扶风—户县—华县—渑池—洛阳—郑州—衮州—日照一线(图 1),较现今偏北 2~3 个纬度。稻作区南界的具置目前尚难确定,大致在南岭北侧至福州以北。

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的狭长地带上,发现的文化遗址多为贝丘(或沙丘)型,其生产方式有别于邻近的内陆地区,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发现了大量堆积很厚的贝壳或大量的鱼骨,还有两栖类、陆栖类、飞禽类等骨骸,农业工具很少或者没有,以渔猎采集为主要食物来源[33,34]。华南内陆地区大部分时间可能仍以薯类栽培为主,直到距今 4000 多年前的石峡文化时期,稻作农业才发展起来[11]。华南地区发现新石器时期稻作遗存的有广东区江石峡、泥岭、福建南安[23]、东张等,石器以石锛、石斧最普遍,但真正磨光的并不多[35,36],农业生产水平仍明显仍落后于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2 全新世暖期土地利用区域分异的意义

2.1 对降水资源的反映

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形式与当地的自然资源相适应,在技术尚不发达的人类社会的早期更是如此。处在全新世暖期之中的仰韶—龙山文化时期的土地利用格局应与当时的环境相适应,土地利用的边界应是某种资源制约作用的反映。我国许多农作栽培主要受降水的限制,古人由于生产力水平限制,没有灌溉或灌溉水量很小,一些作物分布的界线在反映降水量方面的意义具体明确。

2.1.1 旱作农业北界对降水资源的反映

在我国大兴安岭以西的半干旱地区,降水是限制农业分布的主要要素。我国现代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降水 350mm 以上的地区,降水 250~350mm 的区域内有少量的农业,250mm 雨量线是现代旱作的最西、最北界线[37]。

粟是一种耐旱、适应能力强、生长期短、易保存的旱作栽培植物,其全生育期 120~140d(春谷),粟生育期需水量为 290~310mm[38],在农牧交错带内生育期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 80% 左右,生育期间内降水等于粟需水量时对应的年降水量为 362~387mm;在 250mm 雨量线附近地区,谷子一般年份灌水定额为 60~70m3,根据灌水量与降水量的换算表,相当于降水约 100mm[39],转换成年降水 130mm 左右,则粟作要求的最低全年降水约 380mm。

根据粟对水分需求的特点,以及现代农业的分布特征,可以把 350~400mm 降水量看作是现代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北界的临界值。考虑到史前农作的原始性,没有灌溉或灌溉水量极小,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也不大,仰韶—龙山文化时期以粟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北界的降水量应与 350~400mm 相当或略高。将仰韶—龙山文化时期旱作农业的北界与近 40 年平均的等雨量线相对比(图 2)发现,暖期时旱作农业的北界在甘肃白银以东、克什克腾旗以西与现今雨量线 300mm 吻合

很好,意味当时降水高出现在 100mm 左右;河西走廊地区的农业北界分布到现今降水 150~200mm 以下的地区,当时降水最多较今多 200mm 以上;在克什克腾旗以东直到东北地区,农业北界与现代 350~400mm 等雨量线差异不大,在此区域内降水对作物分布的限制已不十分显著,此段的农业界线可能并不反映降水变化。

2.1.2 稻作分布北界对降水资源的反映

现代“南稻北麦”的分界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此界线在指示降水资源方面的意义有二:第一,水稻(单季稻)生育期(5~9 月)内需水量 600~650mm,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以南同期降水均在 600mm 以上[40],折合年降水量为 900~1000mm。秦淮一线常年降水量与此相当,基本可满足单季稻生长的需求,秦淮以北也有零星水稻种植,但降水不足,一般得益于现代灌溉渠系的水源保障及优良抗旱稻种的培育推广。因此,水稻分布的北界大致与 900~1000mm 降雨量线对应。第二,作为“南稻北麦”的分界线秦淮线也是我国伏旱区的北界,线南春雨伏旱,宜种水稻,线北春旱夏雨,宜种小麦[41]。伏旱区是副热带高压作用的产物,因此,由伏旱区的位置可以进一步推断副高的位置。

二熟制的耕作制度在汉代才发展起来,因此,史前人类种植的水稻是单季稻,全新世暖期水稻北界北移到 35°n 左右,从渭河和黄河沿岸向东直到连云港附近。与现代对比,年降水量在济宁以东较现今高出 100mm 左右,济宁以西、郑州以东高 200mm 以上,郑州以西可能大约高 300mm,反映出在大暖期内陆比沿海降水量增加更多的趋势。相应地,古伏旱区的北界较现代偏北约 2~3 个纬距,黄淮之间地区降水的季节分布形式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呈现春雨伏旱的特征。由伏旱区的北进可以进一步地推断,古副高(相应地,古副高脊线)也向北移动了 2~3 个纬距。

2.1.3 与自然证据的对比

以农作界限推算的降水资源状况可能受许多因素影响而产生误差,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古今位于边界位置上的作物类型的差异的影响,如全新世暖期时旱作农业北界上的作物为粟、黍,而现代农作北界上作物组成较复杂,有春小麦、谷、糜、马铃薯、玉米和高粱等[37],因而用 350~400mm 的降水量来标定全新世暖期时的旱作北界可能存在一定误差。此外,农作物需水量的确定较为困难,同一作物现在与全新世暖期的需水量指标可能不一致,农作栽培也有可能受到局地因素影响等,这些都有可能增加复原结果的误差。判断复原结果可信程度的一个可行途径就是利用多方面的证据进行综合校核。

根据旱作农业的北界推测的全新世暖期时甘肃白银以东、克什克腾旗以西一线的降水高出现在 100mm 左右的结论与许多根据自然证据复原的结果相近[42~45]。河西走廊地区的农业北界反映的当时降水最多较今多 200mm 以上,与根据水量平衡、孢粉组合推测的青海湖地区全新世暖期相当[1,46]。

在稻作北界附近,定量地反映降水变化的资料不多。全新世暖期时稻作的北界与安芷生等[47]根据以花粉、古土壤等多种代用资料重建的全新世最佳期 1000mm 雨量线吻合较好。在西安、武功地区,根据水稻分布北界推测的降水量与当地中全新世发育的棕壤所反映的降水量比较接近[48],而高于据古磁化率复原的年降水量[49]。

根据旱作农业北界和稻作北界所反映的降水可以推断,全新世暖期时,我国北方旱作地区内的年降水量一般较现代多 100~200mm 左右,最多可能接近 300mm。在北方旱作区内,根据鄂尔多斯和陕北地区黄土—古土壤系列的磁化率复原的降水高出现在 100mm 左右[49];根据水蕨等指示性孢粉和孢粉组合推测,河北平原降水增加 150~250mm[50];它们与根据农作物界线推断的结果相吻合。

在南方稻作区内,以浙江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为依据,恢复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全新世温暖期鼎盛期 (6000~7000abp) 的年降水量为 1500~1800mm,较今多 200~400mm[51]。在江苏宁镇丘陵宝华山(32°n,119.3°e),根据所发现的中南亚热带成分山龙眼推测 5000abp 的降水量较今高 200mm[52]。以上结果与根据稻作北界推测降水量可以相互对比。

以上对比结果表明,根据作物界线复原的降水结果与根据其他资料所复原的结果基本吻合,即在全新世暖期我国北方地区降水普遍较现代增多 100~200mm 以上。

2.2 暖期对我国的影响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在全新世暖期的高温多雨环境之下,农耕区范围显著扩大,相应地可耕地面积也将增加

,水稻种植区向北扩展。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增暖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历史时期也是这样,历史上暖期一般都是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

3 结论

根据大量的考古资料,复原出仰韶—龙山文化时期我国东部地区土地利用分区的基本轮廓为:北方旱作南方稻作,在北方旱作区之外为渔猎文化,在南方稻作区之南的华南地区可能为渔猎文化或以薯类栽培为主的地区。旱作区和稻作区的北界都较现代偏北,水稻种植北界达到 35°n,较现今北移了 2~3 个纬度,北方旱作相应向北扩展到现今以畜牧为主或半农半牧的内蒙古长城地带及西北的甘青地区,其中粟是最主要的旱作栽培作物。

稻作北界对应的降雨量为 900~1000mm,粟作北界对应的降雨量为 350~400mm,根据旱作农业北界和稻作北界所反映的降水可以推断,全新世暖期时我国北方旱作地区内的年降水量一般较现代多 100~200mm 左右,最多可能接近 300mm。以上结论与根据其他代用资料所复原的结果基本吻合,显示出全新世暖期我国北方地区降水资源普遍增加。

根据稻作北界推断,古伏旱区的北界较现代偏北约 2~3 个纬距;进而可以推断,古副高(相应地,古副高脊线)也向北移动了 2~3 个纬距。

全新世暖期时暖湿的气候有利于原始农业的发展,因而农业界线向北扩展,从历史相似型的角度看,未来环境变暖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是有利的。

图 1 仰韶 - 龙山文化时期的粟、稻遗存与土地利用的区域分异

篇(6)

在呈现艺术的时候,景及情互相融合,故而可以找出最深挚的情感。此外,也挖掘出了最高层次的景,渐趋璀璨的景,景里面满是浓浓的情,情外在表现成了景。景、情有机融合,景里含情、情里有景,此为弗里克构建唯美视觉景象的最佳技巧。为拍摄到各种奇特、雄伟的景象,搜罗全球最佳的影像风景,彰显事物的外在魅力,他不辞劳苦,舍得花费,领着他的创作团队,远途跋涉,足迹遍及全球几乎每一个角落,用绝妙的摄影技巧传达对电影的挚爱。他拍摄的众多纪电影,深受影迷们及各国影评人士的喜爱,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构建影像的唯美,这需要特别重视创新拍摄技巧。弗里克在掌握每幅图画甚至每个细节的时候,总是在多运动、多视角里不断深挖,力求使每一处呈现的影像场景都达到最佳的状态,构建壮观的视觉盛宴。在《时空》《失衡生活》等作品里,他借助航空拍摄的全景式、大远景影像,将世界上种种美妙的自然风光,诸如名山大川、江河湖泊、云朵岩洞等呈现在观众面前。在视觉感受力上,他重点显示出大自然的大气磅礴。接下来,拍摄出工业时代里的摩天大楼、贫民的生活、冒烟的工厂等景象,并借助光影的推移,暗喻工业时代里冰雪消融、山川风化、河海污染、树木滥伐、种群消失、资源衰枯等情形。影像的镜头非常唯美、一个接一个展示出来,意在告诉大家:对于自然来说,它是我们唯一依靠的环境、不容破坏的家园。一定要跟它融洽相处,不然的话会遭受报复,失掉彼此间的平衡,丢掉将来美好的日子。[1]在《天地玄黄》这部作品里,其图景相当唯美而空寂,弗里克进一步拓展了视角,将镜头推向了全世界。伴随影片的进程,观众欣赏了尼泊尔帕苏提神庙、杜巴广场、喜马拉雅山脉;领略了以色列圣墓大教堂、耶路撒冷哭墙等;感受阿根廷伊爪苏瀑布、巴西雨林、夏威夷火山等;来到美国的大苏尔海滨、印尼的巴厘岛等。不管是哪幅图画,都彰显了大自然的雄奇、壮观,他借助影像手段,体现出了人类的壮举及自然的魅力,呈现出人类跟自然要和谐共生的意蕴深刻的哲学思想。就像影评人士罗杰・艾伯特对这部作品评论时所说,“这是我感受最为深刻的影像,为了观赏这一部电影,你完全有必要去购买一部蓝光播放器”。[2]

创造唯美的影像含义,目的就是改变过去的封闭,以求积极进取。实际上就是这样,弗里克老是力求离开录下“复原物质环境”的方式,除了变革拍摄技巧之外,他始终在探索最优良的影像作品。借助于镜头这一潜在的语言形式,渴望传达出深层次的主题思想及内在的力量。体现出了对生命的敬畏,又彰显出对自然的深深挚爱,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力。除这之外,弗里克也非常善于光色,特别重视光影的色彩绚烂感及视觉层次感。借助于镜头,他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心目里的影像,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二、 风格:追求独特

力求别具一格且无可挑剔的影像风格,力求个性十足、独一无二的审美意象,这是弗里克不变的梦。他所拍的众多纪录电影,思想极为深邃,观察非常细致,可以说抓住了社会上单凭肉眼难以观察的景象及精彩一瞬。他的影像哲理意味很浓,意在勾起大家对人跟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辩证思考,显示出作品深刻的审美意蕴。可以说,他拍摄的纪录电影,都是艺术瑰宝,有效借助影像技巧来赢得票房,给观众以启迪,让他们借眼睛来观察,切实深入体会、思考。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其中心思想会深深地隐藏在各种电影符号里面,这也为挑选场景的核心关键。《失衡生活》这部电影,借助美国印第安民族的“崩溃”“疯狂”“混乱”的意思,广泛挑选渐趋复杂、浮躁及混乱现实里各色人等的生活场景,意味深远地传达了人跟自然之间严重的失衡现象。《天地玄黄》这个题目,源于《易经》里面“天玄地黄”一词,指的是神秘、深远的意思。在影片中,选取地球跟人类进化发展这一题材,镜头广泛涉及人文、自然、地理等,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暗含出天道及地道的深远广邃,人跟自然密切联系,感受着自然的千变万化及诸种生命的内涵,并渴求这两者间要永远融洽。《轮回》这个题目,在藏语里是“生命循环”的意思,也就是“人类出生的以前还有死亡的永生”。[3]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面,人生遭际及生死问题,这为人类不可避免的最关键、核心的问题。在影片中,借助于阔大的俯视角度,体现生命萌生及消灭,自生产工业化、山崩地裂、雪崩海啸,繁茂的树木、清澈的湖泊、湛蓝的大洋等,暗含着地球的消灭及万物的复苏,透显世间万物生存于天地间,人生就像车轮一样不停地转动这一“轮回”的哲学观点。

拍摄让人震惊的影像旅行,还一定要挑选具有代表意义的礼仪性典型事例。礼仪性的特别“素材”,这为弗里克拍摄电影的另外一种独特的审美特点。在社会学上,把那些礼仪性的素材传达成举动相当程式化,并不带有功利色彩的集体性举动。很明显,对于宗教来说,这是很早就开展的某一礼仪,彰显出人类不竭的生命力及各自传承的文化。在电影《轮回》以及《天地玄黄》里面,总可以发现极具代表色彩的种种宗教行为,比如伊斯兰徒众的一系列朝觐行为,影像塑造了众多的场景,自雄伟壮观的麦加清真寺教堂至聚集成千上万膜拜的徒众,教堂里小如蚂蚁的众多教徒跟气宇轩昂的教堂间,有一种强烈的反差,让人感觉到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类非常渺小。又比方说在藏传的佛教里面,忽明忽暗的“烛光”之下,那些藏教的喇嘛们在聚精会神地诵经,神情自如,塑造了某一安静、祥和的良好氛围。在印度,恒河被叫做“圣河”,纷繁复杂的宗教神话传说,使得恒河地区风格独特,文化氛围浓厚,地方特征鲜明,就算是经过上千年的历史变迁,这里的百姓依然恪守昔日的良好传统,在生命中最起码到恒河里进行一次沐浴,让这圣河里的水涤荡掉自身的污垢及罪恶,净化心灵,这属于全球宗教礼仪里面不可或缺的内容。在镜头里面,先是对神庙的高大柱子进行了剪影,然后将镜头转移到了恒河边诸种活动场景,沐浴着晨光,有捧着恒河水的斑白老者、裹纱的妇女等在认真地祷告,有活泼天真的少女在洗漱,也有的老人细心地刮脸,多视角地呈现了惟妙惟肖的徒众角色,传达出人类渴望净化心灵,彰显仪式的庄严。在影片里面,也有诸如纪念活动、庆典、表演、节日等各种仪式。比如巴布亚部落的盛装派对、澳大利亚的葬礼舞、阿拉伯的旋转舞等,这些风格迥异、魅力无穷的民族庆典、节日,虽说有不一样的文化渊源,可是都彰显出对自身宗教的崇拜,有的时间以及地点不止一次显现,传承着各民族自身的特色及习俗,其文化底蕴极为深厚。

三、 意境:创设诗意

关于电影“诗意”的辩论早已有之,诗意这一词语深化了电影的美学话语。诗能够被看作画,主要是它的意蕴里富有画意,这自然就有诗意。而诗意也彰显出了弗里克别具一格的美学思想;借助时间的发酵,诗意使反复的中心思想,渐趋发展至深邃且韵味十足的美学境地;诗意是称颂人跟自然相融洽的关键,引领观众们进入他的文明、生命、宗教、环境等影像的美学境地里,创设绚丽多姿的影像诗意天地。

借助多种技巧剪辑画面,这使死气沉沉的纪录电影,变成了生机勃勃的诗意话语。在影片里面,剪辑依靠了众多的对比、并列、交叉等,显示出叙事方式富有诗意,让人钦羡不已。比如在显现“何为文明”的时候,《轮回》里就自古至今;自文化遗址至宗教圣地;自繁茂的树林带至锯子转动大树顿时倒地的镜头等,这段把人类活动跟大自然景象、信仰及宗教、生活及工业化等密切融合、剪辑的内容,暗含着“文明冲突”的意味,其诗意极为深远。又比如,在《天地玄黄》里,剪辑了众多的象征性话语,从而让观众的眼球深受吸引。在描绘战争的时候,挑选了历史上的遗迹,像诺曼底登陆战场、古罗马战场、旧址等,借助特殊的诗意象征技巧,借助于影像这一传达方式,让大家想象古代那些让人心惊肉跳的战争画面;在传达当今都市画面的时候,镜头自原始族群至宗教圣地,最终转换至大城市里面,上海高耸入云的大厦、青岛港堆积如山的集装箱、借助山势建起的巴西贫民窟、水深火热的伊拉克民众、越来越多的污染垃圾,尤其后者,表明了工业发展给自然带来的巨大危害,人们的生活范围减轻变窄,显现出人跟自然要和睦融洽的诗意象征意味。[4]针对这,许多影评人士觉得:《轮回》及《天地玄黄》,均反映出人类状况的优秀o录片,这样内涵深厚、别具一格的影像诗意传达,不管在哪一个国家上映,都会是好评如潮。

篇(7)

医院绩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客观反映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的医疗改革提供必要的借鉴;有利于加强医院绩效与挖掘员工潜力,通过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医院战略结合,提升医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改革和创新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绩效。

一、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客观反映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公立医院的经营宗旨是不断满足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比较低廉的价格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对医院进行绩效管理,可考评医院的各项业绩,判断其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准确反映公立医院的整体运用状况,为我国的医疗改革提供必要的借鉴。

第二,有利于加强医院绩效与挖掘员工潜力。著名心理学家德鲁克认为,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通过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医院战略结合,提升医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是意在加强医院绩效与强调对员工的干预的结合,进一步挖掘员工的工作潜力,努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同时,把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多维交叉的人员激励体系来实现各种激励手段的结合,以满足不同员工的需要,如物质激励手段,包括工资、奖金和各种津贴福利;另一种是精神激励手段,如有计划的工作轮换,激发工作热情等,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并大胆实施。

第三,有利于改革和创新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通过对公立医院绩效管理进行研究,进一步拓宽现代医院发展的管理思路;丰富与发展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方法与和科学的管理工具;进一步推动现代医院管理水平。随着医改的进行与不断深入,对公立绩效管理的需求也逐步规范。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考核评价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医院管理,为医院选择医院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可为政府的医院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全面、可靠的信息,使公立医院管理更加规范、合理,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绩效,使医院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第四,有利于改善员工和管理者关系。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串联起整个系统的工具就是贯穿始终的持续不断的沟通。沟通的成败决定绩效管理的成败,其作用在于使与绩效管理有关的每个医院员工包括管理者都获得自己必须的信息,信息在医院管理者与员工间充分共享,自由互通,使医院管理者获知员工信息,及时了解其工作状态和进展,及时调整、解决问题;同时,为员工通过所需信息,了解管理者思想,及时调整自我,使两者步调一致。

二、改进和完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对策

第一,正确编制公立医院绩效管理计划。绩效计划是确定医院对员工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平衡计分卡将公立医院绩效划分为四部分,即财务表现、市场表现、内部运营表现、学习与成长表现。四方面的表现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财务表现来源于市场表现,市场表现又来自于内部运营表现,而持久的上述优质表现来自于学习与成长表现。平衡计分卡的优点在于能较好地平衡了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当前绩效与长远发展绩效的关系。

第二,科学设定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指标在整个绩效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或绩效考核指标在总分中所应占的比重即为权重,权重系数的确定是否合理对后期充分利用数据特征的综合考核方法至关重要。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分配应该以医院战略目标和管理重点为导向,体现出意念引导和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重点。我们应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赋权法来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值。

第三,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加强公立医院的管理;二是为政府选择医院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三是能够有效加强对医院经营者的监督与约束;四是为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提供基础。各个公立医院只有以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为核心,结合医院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开展内部绩效管理。

第四,正确应用公立医院绩效管理考核方法。公立医院发展的远景目标应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建院宗旨,牢固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为实现其远景目标,搭配合理正确的考核方法和工具是绩效管理考核工作成败的关键。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应从医院多维度、多层次为抓手,将医院的战略目标分解成为可衡量、可执行指标。再将考核结果应用于医院日常管理活动中,引导医院各部门及全体员工不断改进其行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执业能力与工作业绩,全面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最终实现医院的绩效目标。

第五,高度重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龙立荣指出:员工行为对于医院的营运至关重要,特别是处于业务活动主导地位的工作者,绩效管理对于员工的行为的影响是显著的。在绩效管理对组织的承诺影响中,绩效奖励、工作支持和目标参与对组织承诺有较大作用,其中绩效奖励作用最为显著;在绩效管理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中,绩效奖励的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工作支持、目标参与和目标明确。因此,要重视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和组织的影响。

篇(8)

1、诗意:一场细雨带来了许多寒意,却没有结成霜冻。庭院前树上的叶子,已经一半青一半黄了。春天离现在立冬没有多少天,哪里的梅花绽开时散发的香气比较香。

2、原文: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摘 要:随着现代城市旅游的发展,人们对历史的怀旧心理和休闲的需要,历史街区其价值越来越重要。西安的历史街区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较高的文化品位,是皇城文化的重要构成。从文化功能视角分析西安历史街区,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展示西安历史街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升华人们对西安历史街区的怀旧感和认同感,探索西安历史街区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历史街区;文化功能;旅游产品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074-03

历史街区是能最好反映城市历史景观的地块,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集聚地和载体,也成为古城保护的重要着眼点。它们营造出特有的场所感和认同感,构成城市魅力与活力的重要部分,史蒂文。蒂耶斯德尔在《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中提到“老城市展示了人的尺度、个性化、人性关怀、手工技艺、美轮美奂和多样性这些在机器制造的、现代造型的城市中所匮乏的一切,后者只有单调重复及尺度巨大的特性”。[1]

随着现代城市旅游的发展,人们对于历史的怀旧心理和休闲的需要,历史街区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吸引物,其价值越来越重要。保护历史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也只有合理的利用,才能充分展示其固有价值,并使他们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保护的目的。本文以西安为例,通过对西安历史街区的文化功能的分析,对其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向民众展示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探索和寻找未来西安历史街区的发展路径。

1 西安历史街区的文化功能

从文化的结构来看,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拥有共同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群体,文化在里面扮演着凝聚这个群体的功能。精神文化具有教化、培育功能。文化的调节、控制功能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层面,人们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有关行为的规则和规范。文化在历史街区的意义在于它给人的精神世界留存了丰富的回忆和信息,升华了人们对街区的认同感和怀旧感。

在六千多年的建城史和一千二百多年的建都史中,西安老城区逐渐形成了居住、商业、旅游等多种社会功能。西安的历史街区集中记载和体现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更多的体现了作为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功能。顾晓伟“保护历史传统不仅仅要保护原有的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还应该保护原有的社会网络结构等所谓的历史文脉”。分析历史街区的文化功能,对于提高历史街区的保护意识、挖掘文化特质、发展以文化作为底蕴的旅游产业都有重要的意义。是进行旅游产品设计的前提。

1.1 民族宗教文化的延续

这点主要体现在以北院门为代表的回坊聚集区的穆斯林文化上。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西安以北院门为核心,形成了独有的街区面貌和穆斯林文化特征。从唐玄宗天宝元年开始到清代,西安回坊有“七寺十三坊”的说法。目前西安世居回族居住的回坊就有13座清真寺,居住的回族有4万余人。这些清真寺多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政府主持修建或者穆斯林由于宗教需要购置房地修建。

宗教是回民内部联系的主要途径,古寺的内外凝聚力,促进了伊斯兰世界的宗教联系。回民离不开清真寺,清真寺是穆斯林的精神支柱,婚丧嫁娶、一日五拜、一周一次主麻都离不开清真寺。像北院门回坊风情街范围内的大学习巷清真寺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寺坊平时来做礼拜的信徒群众有二百多人,主麻日来聚礼的更多一些,最多时有一千多人。西安的清真寺比较保守,对于非穆斯林严禁进礼拜大殿,像化觉巷清真大寺更是在礼拜大殿门口建了一排护栏,且有专人把守监督普通游客,与宁夏等作为景点的清真寺相比宗教气氛更浓厚。西安历史街区内的清真寺是回坊穆斯林群众的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1.2 城市历史发展的传承

西安城区内主要的历史街区基本上沿袭了从唐到近现代的历史。北院门区域的街巷有很多曾是各种贸易的场所,街巷得名多与商贸产品有关。像大麦市街是源于清北桥梓口有大的粮庄,粮食交易多集中于此;西羊市在元朝时,这一代已形成羊只和羊肉交易为主的集市,因此街巷最早得名羊市;大、小皮院皆拓建于明洪武年间,因经营皮业得名;麦苋街清代起以街上出售煤炭、麦草的店铺较多而得名。其他的街巷多与政权发展有关。在这些古色古香的街巷里,仍可以从这些有韵味的名字中,感受到一些历史的气息。很多时候,想象和阅历,会让你走在街巷中,产生在历史中穿越的体验。

1.3 特色饮食文化的聚集

仅在回坊,回族小吃就有100多个品种,而西安本地的特色小吃也很丰富。这些历史街区无形中成为饮食的聚居地,体现出浓浓的生活气息。在以回民街为代表的街巷里,有回族清真特色的如水盆羊肉、羊肉疙瘩等;西安本地特色的有各种面食、锅盔、荞面饸饹、凉皮、肉夹馍、搅团、麦饭、油糕、石子馍等;还有散布全国的中国传统食品。除了各种作为主食和小吃的现做餐点外,各种干果和炒货也及其丰富,如花生酥、绿豆糕等。

陕西省共有27家中华老字号企业,有1家分布在历史街区内,老孙家在北院门有分店;还有6家临近这些老街巷。陕菜虽未跻身于菜系,但八百里秦川黄土地的厚重与历史的渊源仍在此地的饮食烙上浓郁的地域特色。南北咸宜的口味有着很广的适应性,像凉皮、肉夹馍等小吃更是遍布全国。在西安的历史街区北院门等地,与当地人一起吃着羊肉泡馍,是最生活化的西安体验。

1.4 西安传统文化的会聚

书院门、三学街每年都会有大批书画名家会聚西安,在这里举办各种展览陈列数十次。这里集聚了众多爱好书法的人,很多人选择去碑林看各式各样的碑帖,然后在出来时沿街购买一些拓片和字帖带走。也活跃着很多的民间书画组织,如“碑林书画会”、“关中书画院”、“秦风苑画廊”等。卖字画的商家是在这条街上分布最多的,很多店主就在街边研磨挥毫。这些卖字画的店铺名也是颇为雅致,例如“醉默轩”、“雅古尚品”、“赏钓阁”等。还有一些配套的笔墨纸砚、印章、书院门古玩艺术城等分布与此。

除了有形文化外,历史街区还传承者一些无形文化。在大昌吉巷里,一批演奏古乐的古乐爱好者成立了长安古乐社,演奏经过发掘整理的大约2000多年前的宫商曲调。南门护城河边,经常有自发聚集的秦腔爱好者吹拉弹唱。书院门售卖的乐器埙,是秦地的古乐器,也是中国最原始的一种古乐器,最早出土于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这些传统文化是陕西历史文化的沿袭和发扬,也是市井生活的重要构成。在历史街区可以感受到最具文化气息的西安。

2 西安历史街区旅游产品设计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物质和精神上的产品以及劳动等手段,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综合需要的服务的总和。?结合城市旅游的特性,城市旅游产品则是指在旅游者的旅游过程中该城市所提供的衣、食、住、行、游、购、娱产品的组合。

全球一体化时代,人们期望在世界各地所见不同。旅游地的独特性和可识别性变得更加重要。“任何城市都存在着历史传统,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城市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资本之一,这种‘城市文化资本’鼓舞、激励着城市人生存的意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城市人的文化资本和心理文化的结构符号”。[3]除了独特的风景资源外,代表城市的更多的是其文化特色,形象设计成功与否是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表达技巧。城市旅游形象包括原生形象(original image)和公共形象(common image)两部分。原生形象代表城市的个性特征,来自城市的历史、纪念碑(物)、宗教及其建筑、文化遗产和传统、风味小吃、古建筑等;公共形象来自城市的住宿、公共交通、通信、购物、娱乐夜生活、国际标准的医疗服务设施、交流语言等,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应当同时具备这两方面的魅力。

2.1 景区层次

以清真寺为依托发展穆斯林宗教风情游。回民街区有着11座各具风情的清真寺,这些平时供穆斯林参与宗教活动的场所,可以开辟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但要保持穆斯林的原有习惯,做礼拜的地方禁止游客入内,维持其神圣性。其余可开放的空间引导游客参观。

2.2 主题街区层次

以穆斯林饮食文化为特色的回坊街区。分为清真饮食区和陕西地方特色饮食区。将西仓巷自发式的每周二、四的花鸟市场进行规划,形成定制。像云南昆明的斗南花市就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前去游览、交易,同时可以丰富回坊街区的旅游资源种类。恢复承天门遗址。西安现在发展的比较好的大唐芙蓉园就是恢复历史上极富盛名的曾经存在的园林,承天门作为天子曾经检阅凯旋、百官朝贺的场所,如能恢复必定会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2.3 文化小品层次

在对华盛顿西雅图市先驱广场周围的历史街区进行成功整治中,政府就制订了一套“标志性建筑导则”用来规范那些强化这个地区特性的元素,例如街道小品、隔离桩、照明标准和铺路方案,另有一系列“出入口导则”,侧重六个重要的出入口的建设,来强化进入历史街区的感觉。西安老城内的主要历史街区虽然有保留较好的古建筑、石刻及现代人文景观,但一些曾经在历史上意义重大但现在已经消失的建筑等恢复起来难度较大,牵扯到恢复的拆迁及改建的费用、城市的整体规划等诸多问题。所以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现不易恢复的一些有着深刻历史文化内涵的景观,以小型的旅游吸引物、文化景观点来体现。

2.3.1 打造古街牌。不管是回坊内的诸多街巷,还是书院门、三学街的街名来历,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有趣的典故。在街口通过立牌的形式,介绍这些街巷的名称来由。恢复一些古街巷的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例如在红埠街恢复一段红土墙,可供游人感知遥远的历史,并通过一些街巷导引图,使得游客在寻找这些历史遗迹时仿佛寻宝的游戏。

2.3.2 设立纪念碑和纪念馆。这些历史街区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许多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与这些街区结下不解之缘。例如香米园街曾为寇准故居,在香米园街可恢复寇准的花园,并陈设寇准生平的介绍。通过这些文化符号提升街区的魅力。

2.3.3 通过壁画及浮雕等装点。例如广济街,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即是吟诵此街。可通过壁画等形式再现这首诗的意境。洒金桥街可通过浮雕重现唐玄宗洒金钱让官员拾取的典故。使得游客在历史街区内漫步时,被这些元素吸引和提醒,会随时感受到历史的气息。

2.3.4 修建雕塑。西安的大雁塔南广场有很多陕西民俗的雕塑,例如陕西怪的碗盘难分开等,南广场的秦腔雕塑不仅是游客很多本地人也喜欢在前合影留念。但目前还未见有以特色小吃为主题的街头雕塑。例如锅盔最初是用头盔烙制、柿子饼是纪念闯王形成的习惯,这些典故都可通过雕塑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街头的风景线。

4 旅游商品层次

开发旅游商品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体现地方文脉原则。旅游商品的表现物、原材料以及包装方面越具有地方文脉特征,就越能吸引游客的购买,并且使得游客在事后的反馈中,产生“睹物思游”的情感。

设计和售卖能充分体现秦人、秦风的陕西地方特点的旅游商品,这些商品有着较高的辨识度,代表着秦地的特色。例如可在面人馆、皮影院、剪纸馆提供面人、剪纸、皮影供游客挑选。在如特色小吃如柿子饼的包转盒上内,可以静美的卡片或书签、台历的形式简述其典故,增强其传阅性。

历史街区内的各个街巷的名字都蕴藏着久远的历史和故事,可以针对此制作地名典故的旅游商品。印章能为游客的旅行足迹打上个性化的烙印。钟楼邮局临近北院门等历史街区,可推出“汉”、“唐”等特色印章供游客免费盖做纪念;或者以“长乐未央”等瓦当的图形和文字制作特色印章,增强游人的体验性。书院门的店铺可推出一些个性化的特色印章,例如自己店铺的的名字“醉墨轩”等,或让游人自己选取一些文字或唐诗之类篆刻。在印章种类上可推出不同材质和价位,例如橡皮印章价格就非常低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5 结语

历史街区,是一座城市的根,承载着城市居民的情感记忆,体现着历史名城的文化品位。西安的这些历史街区,是这座古城数千年来发展的脉络,是城市文明最好的见证,而传承这种文明是每一个人的使命和责任。作为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着,对于其文化功能的研究,可使得大众提升对其的重要性认识,且为进行旅游产品设计提供挖掘文脉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旅游商品的设计,是对西安历史街区发展路径的探索。

参考文献:

篇(10)

对于过去的、现在的,无论是好的坏的、高兴的烦恼的、值得的不值得的,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些患得患失的事情,让人感慨颇多。被记住的不只是那些经历过的美好,让人难以释怀的往往是那些在生命历程中,被有意和无意中错过的事情,这些事会在记忆中随着时间的逝去越发地清晰起来,成为心中的一种缺憾。

说到“缺憾”我想太多的人都有过体验,细数起来更是有说不完的感叹,事不如意、人不如愿……工作中的、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中的。想想,还真有许多无法弥补的缺憾,尤如陈年旧帐忘也忘不掉,欠自已的、欠别人的。这样的缺憾在生活中,伴随着我们走过人生的路程。

我们每天都在人生的路上奔波,不断地努力,不在乎旅途中的艰辛,不在乎身心的疲惫,只为了成就心中的那份完美。

谁不想做到最好,谁不想自己成为最优秀、最完美的那一个?

究竟什么是完美?怎样做才算是完美,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完美并没有什么标准,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一种观点,也许是一种道德标准,是对人或事物的比较中产生出来的对比结果,是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人、对事作出的一种评判。所以,我们期待的完美只是相对而言的完美,没有比较就不会产生完美,不是吗?

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中的美人鱼为了王子毅然牺牲自己跳入大海,化作泡沫,随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人间而消失在天际。留给王子的只有一抹五光十色变幻莫测的泡沫,永远不会是口角留者鲜血被埋入地下、有朝化作泥土的长久等待,这就是她的选择——昙花一现的生存方式。又曾读过《荆棘鸟》中“胸中带着荆棘的小鸟追随的是一种永恒的法则——为了唱出胜过夜莺的歌,它把自己钉在最长最尖的荆棘上”的美言,也许,生命总是在一瞬间唱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响,且熠现其美的光彩。荆棘鸟亦如此,人何以堪?

曾听过一位哲人讲的故事:一个旅人在路旁看到许多盛开的鲜花,他一边走一边采。沿途的花一朵比一朵大,一朵比一朵美,一朵比一朵香,到黄昏的时候,将近旅程的终点,他看到一朵巨大的奇异的花,在暮色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他喜出望外,抛掉了手中的花,奔跑过去,但他的脚步却因跋涉的疲劳而显得有些沉重。他终于赶到了那朵花的面前的时,那朵花已经枯萎了,他绝望的握住花梗,手一摇动,花瓣一片一片的掉了下来。

没有经历过遗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的一生,擦肩而过的人有很多,但又能有几个是知音?与其众里寻她千百度,不断的在遗憾和懊悔中感叹,不如珍惜那瞬间美好的相遇;无论是怦然心动的瞬间,还是厮守终生的相融,有种感动,就是一种得到。独上西楼,忘尽天涯路,自是一番凄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是一种意境。

人生路上,春暖花开,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但人生的季节不可能总是四季常青,也不可能鲜花永不凋谢;一定会有秋风扫落叶的萧瑟,狂风肆虐大地的残酷。日有东升与西落、月有阴晴与圆缺,繁星有永恒与陨落。苍茫宇宙都不曾拥有过永恒的完美,一介世间的过客又怎么能求来短暂历程中的完美?我想如果真的有十全十美的话,到让人看不到完美的可贵了。

当你错过了花季却又被繁华吸引时,当你孤寂蹒跚而行惊遇红尘知己时,当你扶琴畅想偶遇千古知音时,于是,一见钟情却只能隔山相思,两厢情愿只能望月伤感;虽然心每日为你飞翔,情每日被你拨动,但双方只能各自围绕在自己的轨迹上运行,悠扬凄美的旋律中,唏嘘着银河两岸的相知、相望、相思。

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沉浮,不会永远如日中天,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得到的不一定是幸福,失去的也不一定就是痛苦;因为有了遗憾,人生才有值得回味的东西萦绕心头;因为有了遗憾,就有了永远也忘不了的思念回忆。

遗憾是一笔财富,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熟;人生不可能没有遗憾,但人生不能总沉溺在遗憾之中,回首拾起一丝感悟,轻叹中收获一种豁达。遗憾过后,撷一束思索的鲜花,把遗憾丰富的内涵和唯美的风韵,用一生去品读品味。

有过遗憾,但不后悔,体会遗憾,感悟人生!要相信自已,尽力而为就好,用心去欣赏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错过的即便是一种缺憾,也不必太在意,把它放在心底的一角留给自己慢慢体味。因为完美是一种美,缺憾也是一种美。 人生在世,难免有些遗憾的事,不必为此而耿耿于怀,心存内疚,因为遗憾给你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在某种程度上,遗憾也是一种美!

有遗憾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它凝聚着你真挚的感情,证明了你对事物的执著于专一,说明了你当时是否曾为此付出过汉与泪。因为,只有付出了才会遗憾,才会有所怀念。遗憾源于回忆,为何回忆,只因为有遗憾,有情感,有遗憾的情感。只因为付出太多没有收获而遗憾,只因为渴望得到而付出,只因为非常喜欢而渴望得到。归根到底,这是情感引起的。

遗憾是因为有所期望,能对一件事有所遗憾,那是你的真诚所结的一种赋果。它就像一面反光镜一样,照出了你内心深处最真诚、最纯洁的一面。只有真正的努力过、付出过才会遗憾。那是一种感情深处的疼痛的震动,触及到全身的每根神经;那种失落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由每个毛孔散逸出去。那里凝聚着你曾经的心血和感情,那里有你的努力与汗水,有你的付出与奋斗,有你的瞬间快乐。虽未成功,但你曾痴迷的幻想过、坦诚地面对过,只因为它美丽;虽未成功,但你也会有所慰籍,因为曾经喜爱过、努力过、奋斗过。它会为你的人生画上多彩的一笔,那是一种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一种苦中带甜的味道,一种收获的丢失,是用不磨灭的记忆,是最值得回忆的、最美的!

一个人最值得回忆或印象最深的事,往往不是用完美的句号而画上的,而是用遗憾的省略号结束的。只因为它残缺,所以它才美。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也许这曾经是一种遗憾,但恰恰是这种遗憾造就了“美神”。爱情本身是美的,悲剧的爱情是它的耀斑,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成为世人惋惜的遗憾,也成为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因为它悲而流传,被世人所知,成为美丽佳话。试想一下,如果它完满的结束,是否还会有人记得它,认为它美呢?

单调的美容易让人淡忘,不仅仅是艺术领域,生活中其实也是如此。你可以搜索一下自己的记忆,你会发现你记忆犹新的和自以为美好的实际上并不是那些真正完美的事情,正如当初我们错过了一份美好的感情,如今每每都会想起,时时都会拿出来玩味,甚至到老还会记得曾经有一个多么美丽的姑娘或者多么帅的小伙子偷偷喜欢过自己,却阴差阳错地未能牵手,到了那时候,所有的遗憾都沉淀成了一种美丽的情愫。如果止不住花叶凋零,且让我们记得繁花似锦的景象,珍惜那扑鼻的芬芳;如果留不住生命的逝去,且让我们记得生活里闪亮的瞬间,每滴眼泪和每个笑容一样,都是生命最完美的赐予。虽然遗憾让我们心生无数失落,遗憾却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更多的美,体味到了人生中更为丰富的内涵。

当然,在事业和生活中,人生的缺憾并不是都有机会成为一种美,但它在人类的意志力面前,绝对有变成一种恩惠的可能。我们都知道柠檬又苦又酸,一点也不讨人喜欢,根本无法下咽。可是如果把它榨成汁,加上水,加上糖,倒进蜂蜜,却变成人人爱喝、生津止渴的柠檬汁。如果上天给了我们一个酸苦的柠檬,那我们就想办法把它榨成柠檬汁吧。

不要期望上天赐给我们现成好喝的柠檬汁,事实上,上天总是处处用缺憾刁难我们,这简直让我们憎恨,却又无可奈何。如果你拿到了又苦又酸甚至还有毒的“柠檬”,也不要抱怨,就自己想办法把它剖开、切片、榨汁,细细地加工处理,然后静静坐下来,好好享受历经千辛万苦才得到的宝贵柠檬汁吧。也正因为有了这个过程,你手里的柠檬汁才愈加珍贵,愈加香甜,这时你会感谢上天给你的这个柠檬。

要培养能给你带来平安和快乐的心理,我们就要学会,当命运给我们一个柠檬的时候,我们要试着把它做成一杯柠檬汁,并且对它心怀感恩。因为如果没有柠檬,又哪里会有柠檬汁呢。

人类从一出生就在不断的补足遗憾,追求完美.所以遗憾成为我们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小插曲.这世上的遗憾分两种.一种是一直存在的.比如说做人,人都有缺点,所以我们不断的反省自己,改正自己,使自己更完善.然而我们所有的人,因为总会存在缺点,所以在奋斗一生之后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可不会有人因为不会成为“完人”而放弃人生.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在不断的补足人生遗憾后那种超越自我的感觉.于是人就在不断弥补遗憾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另一种遗憾是转瞬即逝的.比如说一笔生意失败,过后总会有遗憾,但这种遗憾无法弥补.因为无论如何,这笔生意不会再变了.但我们却可以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努力在下一笔生意时不产生同样的遗憾.这无疑也是一次超越。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遗憾等待我们去弥补,让这看似拌脚石的“遗憾”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色彩斑斓的铺路石,利用它成就我们的梦想,实现我们的价值.

能懂得欣赏缺陷和遗憾,要的是勇气和睿智。一生短短的数十载 一晃就过去了 无论你曾经得到过什么,最后也终将消逝于时间的长河里。常常不敢看故事的结局 宁可抱着对结局的好奇,也不要看到那结局,去体验那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许多的故事开始的时候都是那么的灿烂美丽、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当身边的亲人朋友一个个远离这个尘世,当结束的时候都是那样的悲哀无奈,年龄越来越大了,梦越做越小了,或许以后;连做梦都会变成一种奢侈;物是人非,一切成空 再也不能够重来 那落寞的感觉好难受.... ;也许 人就是造物主的玩笑 一个无论怎么挣扎都无法逃脱死亡生命,一个无论做了什么都只能够化为灰尘的存在 人生于世 就是为了体验痛苦,没有人可以逃避得了这世间的痛苦,因为你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而已。

当你接受现实的不完美时,当你为生命的继续心存感激时,你就能成就完整,实现完美人生。

如果你能勇敢地去面对生活,坦然地对待生命中永远不能实现的完美,为别人的幸福慷慨地表达自己的欣慰,理智地珍惜围绕自己的爱,那么,你就能得到别的生命不曾获得的圆满。

完美体现的是一种人生境界,体现的是一种豁达大度、超脱现实的智慧,能抱残守缺,才是真正的圆满。真正的圆满,不是没有缺陷,而是对缺陷的容忍和接受,是心灵对现实世界的态度,是积极健康的,是理解和包容的,就如:父母对待再不好的子女一样,做为父母都不会舍弃,这样才成全一个完整的家。

没有遗憾的人生犹如一张白纸,枯燥乏味,有了遗憾才有了丰富多彩来装饰你的人生。它虽然使你伤心,但是它是你心灵的真实写照,只有真实的才是最美的。所以说,遗憾也是一种美。

生活是一种美!遗憾更是另一种美!

篇(11)

引言

口译实战中,记忆力和笔记起到关键作用,是理解和储存信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以释意理论所述的翻译的三个程序为理论指导,结合同志2004年记者招待会发言中引用的一句古诗,用实例谈谈记忆力和笔记的必要性。

1.释意理论

释意理论是研究口译的理论之一。“释意派翻译理论建立的翻译程序是: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语言外壳(déverbalisation),用另一语言表达理解了的内容和情感”(勒代雷,2001:1)[3]。“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是翻译过程中的核心,也是释意理论的核心概念。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是介于理解和重新表达之间的一个独立的步骤。通过这个步骤,剥离源语语言符号,留下对源语理解后的意义和情感,再通过目的语将意义和情感传达给目的语受众,完成翻译过程。

根据赛莱斯科维奇教授(Seleskovitch 1984:269)[2]的阐释,“意义”仅指说话人想表达的内容,所以译员不应随便做任何解释或评论(Lederer 2003:15-16)[1]。意义是翻译的内容,也是“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目的。它来源于语言,又超出语言。但因受话人的认知补充的不同,意义单位长度也随之改变。

释意理论认为,“……感情和概念可以归纳为认知补充,但又按另一方式将它们分为认知知识(储存于记忆中的语言和非语言知识)和认知语境,后者通过阅读获得,存储于短时记忆中,为翻译文章的其他部分服务”(勒代雷,2001:24)[3]。

由上述内容可知,在口译的实战中,记忆力和笔记的关键在于,将获得的信息,需要在短时间或者瞬间储存于大脑和笔记本中,然后,完整、准确地将信息翻译成目的语,传达给目的语受众。信息储存的质和量是决定译文的质和量的关键因素。下面以同志2004年记者招待会发言中引用的一句古诗为实例,详细讲解记忆力和笔记的必要性。

2.释意理论分析实例证明记忆力和笔记的重要性

口译实战中,口译员需要面对超强的压力、有限的时间和大量的信息等现实问题,但还是要将获得的信息完整、准确地翻译成目的语,传达给目的语受众。有效地运用记忆力和笔记,便有助于完成口译任务。但记忆力须发挥主要作用,笔记起辅助作用,不可逆转,否则会因为专注记录某部分信息的笔记,而无法获取其他的信息,以至于影响整体的口译效果和口译的进程。以下通过实例(选自同志2004年记者招待会发言中引用的一句古诗)讲解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口译实战中记忆力和笔记的必要作用。

以下实例、实例笔记的图片和解释,选自韩刚的《口译入门―韩刚学习法》第十二课的视频(VTS-01-1.VOB 00:39-07:25),由笔者根据光盘内容记录。

例如,[Premier Wen:]……一句是主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诗……

[Interpreter:]...The first quotation is from Chairman Mao.He wrote in a poem,“The strong pass of the enemy is like a wall of iron,yet with firm strides,we are conquering its summit.”...(2004)

这是例子中选取诗句译文的完整笔记的图片,下面将详细讲解。

这张图片的笔记意思是“The first quotation is from Chairman Mao.(这是引用的一句话。)”。

这对双引号,可以表示一句话、专有名词、固定短语等。

这张图片的笔记意思是“雄关漫道”,即译文中的“...The strong pass of the enemy...”。“en”是代指“enemy(敌人)”;“()”是介词“of”;译文中的“The strong pass”是介词“of”的前面内容,存在口译员的记忆里,“the enemy”则记在笔记里。这也提醒在做口译时,需要注意介词后面的内容,不能只关注介词前面的内容,否则,无法了解整体信息的实际意义。同时,这个图片的笔记反映记忆力和笔记的配合使用情况。

这张图片的笔记是译文中的“...is like a wall of iron...(真如铁)”。“W”是指“a wall”,而“(ir)”是指“of iron”,“()”还是指介词“of”。

这是代表“yet(但是)”,转折的意思。

这张图片的笔记是译文“...with firm strides...”(坚定的步伐)的意思;“()”是指译文中的介词“with”;而译文中的形容词“firm”(坚定的)存于口译员的短期记忆中;“”是译文“strides(迈步)”的意思。

这张图片笔记的意思是译文“...we are conquering its summit(……从头越)”。

这个图片中符号的意思是“conquering(征服、跨越)”。

图片中从右上方向左下方(在黑板上板书的方向,若在纸上做笔记,可以从左下方向右上方画线。)划的一条斜线表示一个意群意思的结束。

例子中的的诗只有一句,但我们在记笔记时不能书写诗的原句,第一,时间不允许;第二,若不理解原句的意思,只记忆原句的字词,对口译没有帮助。所以,在听取信息的同时,需要译员在有限时间内,运用自己的认知知识理解、分析和处理信息,然后记录在笔记中。

从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笔记是由符号、字母和线条等组成的,起到提示信息内容的作用。当口译员听到信息后,不是直接把听到的所有信息都一字不落地记录,而是将信息分成若干的“意群”,然后用笔记记录“意群”的意思,同时,在笔记中体现译文的顺序和逻辑。在这个过程中,口译员先要理解信息的内容,其次将信息的语言外壳与信息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分离,即“脱离源语语言外壳(deverbalization)”,最后用目的语将信息重新表达给目的语的受众。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大脑的记忆起主要作用,笔记只起辅助作用。脑记和笔记良好的协调和配合能力,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战获得,并且熟能生巧。

3.结语

口译工作本身决定口译员须在有压力、限时的情况下,不能依靠外援,孤身作战,同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口译任务。这需要有良好的记忆力和过硬的笔记能力,才能确保获取信息的完整和准确,是信息翻译成目的语、传达给目的语受众的必要条件。口译实战的信息量较大,若没有通过理解和处理,直接记忆信息,会事倍功半;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处理信息后,通过短时记忆和笔记将信息记录,才有助于成功地把信息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翻译成目的语,传达给目的语受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