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交通运输规划原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5-0000-01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Zheng Fuchuan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
Abstract:Since the computer used in the transport industry,the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get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pplications,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and road traffic system simulation applications.
Keywords:Computer technology;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Road traffic system simulation;Application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20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逐步被应用于交通运输业,由于它既能同时处理大量数据,又能实现实时通信,特别是在智能运输系统和交通仿真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与传统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分析方法相比,计算机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二、计算机技术在智能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一)智能运输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意识到利用这些技术把车辆、道路和使用者紧密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解决交通过程中的阻塞问题,对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环境保护以及资源的节约都有显著的效果。于是,人们引进系统的原理,对道路交通运输系统进行重新审视,促进了交通运输智能运输系统的诞生。交通运输智能运输系统,是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运筹学、人工智能等各种先进的技术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从而加强了车辆、道路和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形成一种精准、高效、智能的综合运输系统。
(二)计算机技术在智能运输系统中的应用。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在道路交通智能运输系统中得到了十分重要的应用,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智能运输系统需要处理各类信息进而建立各类信息系统,所有信息系统均要依靠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建立有关领域的数据库、知识库,方法库等。其次,智能运输系统中信息的流通、信号的通信需要依靠计算机网络加以实施。最后,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吸收交通监视、通信、控制等技术,成为交通信息流的载体,最终形成一个计算机管理网络,实现对道路交通运输的科学化,精确化、实时化管理。
目前公路收费站综合管理系统,很多都是以常规监视和计算机为基础,根据各具体收费站的实际要求和各自特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构成。收费站综合管理系统由收费站监控系统和收费站计算机管理系统构成。其中,收费站计算机管理系统由车道控制系统、数据库系统、票据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组成。系统能提供实时、全方位、多层次的多媒体信息数据,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与管理,从而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现代化综合管理的目标。
三、计算机技术在道路交通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一)道路交通系统仿真。道路交通系统仿真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采用计算机数字模型反映复杂道路交通现象的交通分析技术。从试验角度看,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仿真是再现交通流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模拟技术。随着汁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计算机仿真方法研究道路交通问题已成为国际交通工程界的研究热点。道路交通系统仿真是以相似原理、系统工程和交通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工具,利用系统仿真模型模拟道路交通系统的运行状态,采用数字方式或图形方式来描述动态交通运输系统,以便更好地把握和控制该系统的一门实用技术,对于道路交通运输管理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
(二)计算机技术在道路交通系统仿真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交通仿真系统正在日趋优化,为完善的智能化管理的交通运输系统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例如,可视化仿真、多媒体仿真、虚拟现实仿真等新的仿真技术的开发应用以及对网络系统采用并行计算机系统等均对计算机仿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使以计算机为基础的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仿真进一步优化;计算能力的增强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强大支持下,微型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得到大大提高;近年来,计算机编程方法的完善使得软件工程学得到快速的发展,而且程序设计理论本身的研究也有了较大的进展。除了并行算法,现代编程方法也加速了仿真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了道路交通系统仿真的完善。
与传统的交通分析技术相比,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它的运用使交通仿真技术的优点更加明显。首先,模型机制更具有灵活性和柔软性。其次,交通分析借助于计算机技术,通过良好的用户输人输出界面,模型的运算结果可方便地与用户交互,增强了模型应用的实用性。同时,仿真结果动画演示的直观性使得即使是非专业人员也很容易理解。最后,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它具有强大的路网动态交通状态描述功能。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是否便利通畅,而是希望在道路规划与管理过程中达到安全可靠、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等各种交通要素的协调统一,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优化。而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完善使得人们的期望得以完成。本文着重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在交通运输智能运输系统和道路交通系统仿真中的应用,它的应用使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更加成熟与完善,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安全。
参考文献:
交通运输工程是以整个交通运输系统(包括铁路、道路、水运、航空、管道和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为对象,主要介绍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运载工具的运行特性、交通流特性、交通运输工程规划、轨道工程、道路工程、港口工程、机场工程、交通控制与管理方面的内容。
一、《运输经济学》课程的性质、目的与研究内容
《运输经济学》课程的性质与目的:该课程属于物流工程专业本科的学科教育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期间了解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主要设备、组织与管理、规划与设计、配置与协调以及交通运输工程的现代化发展趋势。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交通运输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树立宏观系统工程思想。
该门课程主要讲授道路工程、机场工程、轨道工程、港口工程、交通规划、管理与控制等。《交通运输工程》的参考教材很多,如人民交通出版社,刘舒燕主编的《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郭晓汾,王国林主编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等。各种教材所包含的核心内容都相同,上海海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课程所采用的是:人民交通出版社,姚祖康主编的《交通运输工程导论》。该课程主要讲授的内容有以下几部分。(1)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主要内容:运输的性质和作用,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和特点,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括,城市交通运输系统。(2)载运工具的运行工具。主要内容:载运工具的类型,轨道载运工具,道路载运工具,水上载运工具,空中载运工具。(3)交通流特性。主要内容:交通流要素,通行能力分析,排队和延误分析,服务水平分析。(4)交通运输工程规划。主要内容:规划的特点、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需求预测,方案设计与评价。(5)轨道工程。主要内容:轨道工程中线路和站场的基础知识。(6)道路工程。主要内容:道路分级和设计准则,道路路线设计,路基和路面,道路排水和桥涵构造物。(7)港口工程。主要内容:港口的类型和组成,港口水域,码头,港口陆域作业区。(8)机场工程。主要内容:机场系统的组成,飞行区平面布置,跑道系几何设计,滑行道和停机坪几何设计,航站区布局。(9)交通控制与管理。主要内容:轨道交通控制与管理,道路交通控制与管理,水上交通控制与管理,航空交通控制与管理[1]。
二、《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实践环节
该课程包含了四种交通运输方式:轨道交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上海海洋大学采购了实验仪器:秒表、交通流量计数器、米尺,用以开展道路交通方面的实验。课程中的实验环节如表1所示。
(一)实验计划
(三)实验原理
(1)路段流量调查。采用人工观测,调查时分车型、分方向、分车道进行调查,调查时间选择上班高峰时间(早晨8:00-9:00),调查统计的时间取每5min统计一次。
(2)区间车速调查。在调查路段的起终点设置观测点,观测人员记录通过观测点的车辆类型、牌照号码(后3位数字)、各辆车的到达时间。测完后,将两处的车型及牌照号码进行对照,选出相同的牌照号码,计算通过起终点断面的时间差即为行程时间,路段距离除以行程时间,得到行程车速。起终点断面各配2名观测员,1名观测车型、牌照号码及经过本断面的时间,另1名记录,观测时只需要配备秒表即可[2]。
(3)交叉口延误调查。用牌照法,通过测记一定车辆的牌照号码、特征和通过引道延误调查段两端的时刻,进而获得引道实际耗时的方法。引道实际耗时减去引道自由行驶时间,即为引道延误。引道自由行驶时间通常也采用牌照法调查,但如果根据以往资料,已知入口引道自由行驶车速,则利用引道延误长度便可计算出引道自由行驶时间[2]。
三、教学基本要求
该门课程主要讲授载运工具的运行工具、交通流特性、交通运输工程规划、轨道工程、道路工程、港口工程、机场工程、交通控制与管理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基础理论在这门课中要做系统地分析。通过本课程的教授应让学生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能用系统的思想进行分析。
四、教学方法
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划分为九个部分,每个部分再由理论授课、实例分析、研讨、作业等方式构成。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E-MAIL形式)。
成绩的考核包含三个部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考查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考查数据调查的正确性、对数据分析的合理性;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考试是对本大纲要求掌握和了解的内容的考查,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结语
本标准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分解、剖析之意。先静态理解在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站点、交通线路、综合交通网)影响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以此为基础动态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一般过程,掌握其影响的一般规律及本质原因;某个城市在某个时期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发生兴衰变化,必然会带来相应城市空间形态的扩张或者停滞甚至萎缩。从形成条件(即组织商品和聚集消费人群)认识商业与交通运输的关系,理解交通运输是影响商业网点区位、规模、密度等的重要因素,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带来商业网点布局的新形式和新变化。分析的结果都要落实到地域联系上,城市空间形态的改变是交通带来的人员和物资流动体现的地域联系,商业网点布局的变化也是如此。理解交通是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经济、历史人文都是影响因素。
本标准的行为条件是“结合实例”,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要求分析过程应从实例中来,分析得出的结论要能运用到实例中去。教师要选取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典型实例,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实例,发现规律,认识本质。训练学生掌握从分析实例到概括规律再到认识本质的学习方法,逐渐学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式。
二、知识体系分析
常见的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在前一内容标准中已经涉及,因此,在实施本内容标准时可以将这五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适当处理,按照运输线路所处空间将其分为三类,即陆路运输、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这种划分方法能更直观地通过空间属性,将运输方式与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联系起来。三种运输类型的比较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三种运输类型的区别在于线路所处空间不同,共同点是站点所处空间都在陆地上。由于聚落和商业都是布局在陆地上,因此,聚落的空间形态与三种运输类型的站点、陆路运输和内河航运的线路所在位置及布局密切相关,这是分析其影响过程的知识基础。陆路运输的站点、线路和内河航运的线路对聚落空间形态有影响,海上运输和航空运输只有站点能影响聚落的空间形态。有一个特殊的例外,即管道运输的线路是封闭的,它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不大。
聚落空间形态按方位划分为水平形态和垂直形态。商业网点按空间位置可分为城区的商业街和商业小区、郊区的购物中心和乡村的零售商店。
在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众多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中,交通运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商业形成的两大条件――畅通的顾客流和商品流,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最具地理特色的因素,体现了地域联系。
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包括站点和线路以及综合交通运输网带来的影响。受单一交通站点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呈点状(在小比例尺地图上观察),多属于城市发展早期,可见于部分欠发达的村镇聚落。受单一交通线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呈条带状(在小比例尺地图上观察),多属于城市发展中期,可见于部分小城镇聚落。受综合交通网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呈面状或星状。它们在发展中综合,在变化中体现影响。既要从某一时刻的静态去把握,又要从时间演替和空间差异中去分析。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中,“变化”表明了两层含义:一是指时间变化,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和主流运输方式,受其影响的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特征不同,交通繁忙时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呈扩张状态,交通衰落时则呈停滞甚至萎缩状态;二是指空间变化,即空间差异,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不同,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生产力水平和主流运输方式也不同,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特征各异。“变化”的产生还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自发的变化,一是人为的变化即规划。这两种情况下的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特征也不尽相同。在这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是“因”,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特征是“果”。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都属于人类活动的组成部分,它们都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即要达到先天具备条件、满足人类需要、保护自然环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能力层次分析
“结合实例,分析……”,意味着落实本标准的认知方式是从特殊到一般,即先有实例,后有规律原理。这样要求,不仅降低学习难度,还培养地理学习兴趣。
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遵循的一般规律是:其影响过程是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发展,即城市空间形态首先是在交通站点(也称节点)形成点状形态,然后沿交通线延伸成线状形态,最后在多条交通线和多个站点的引导下发展成面状,在形成面状之前还可以形成放射状或星形的形态。在城市发展的自发状态下,这一过程体现十分明显。遵循的原理是:交通通达性提高,土地价值增大,土地利用方式由乡村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城市空间形态随之改变。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捷交通带来的大量消费人群和商品流。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遵循的一般规律是:商业点一定是布局在交通便捷的位置,交通越便捷,商业点规模越大,交通网密集,商业网点也密集。布局商业网点要遵循交通便利原则。遵循的原理是:交通为商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商品和消费人群,是商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规划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时,除了要适应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外,还应遵循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点线面”规律和商业网点布局的交通便利原则,选择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前提,布局好城市交通运输的站点和线路、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是方便人们生产生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现实需要。
四、教学价值分析
本标准的教学价值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对现实世界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解释价值;二是对聚落空间形态未来发展的规划价值;三是科学合理选择商业点区位的实用价值;四是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教育价值。
对于任何一个城市的空间形态,都能解释其由来,理解一个城市为何会形成现在的空间形态。关键是掌握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的方法,主要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角度着手,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居民出行和货物流通,提高土地价值,变乡村用地为城市用地,形成城区。理解一个商业中心或商业点为何选择现在的位置,也要从便利的交通能够带来大量消费人群和商品流的角度去分析。
1GIS在交通运输规划中应用
1.1交通运输规划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的加快,这就对交通运输规划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进行规划时不仅需要满足当前的需求,而且还要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所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对交通运输进行规划,使其不仅要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还要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进行提供优质的服务。所以需要根据现有的交通运输资源,来对具体的目标进行设定,从而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达成目标的实现。一个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规划,其不仅能够使未来的交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而且还会确保人和物在位移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还达到有效的保护环境的要求。所以需要对现有的交通系统状况进行了解,同时还要清楚土地利用情况,对未来的运输需求进行预测,从而提供具体的改进措施,确保规划能够有效的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所以一个合理的交通运输规划不仅要对现有的交通资源有足够的了解,而且还要对未来的运输需求进行准确的分析,二者缺一不可。但这两个方面不仅具有较强的空间特性,同时还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属性,这就需要对大量的空间和属性数据进行分析,单独依靠人工来实现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处理不仅效率低,而且也不现实,而利用GIS技术的数据综合处理能力,将大大的简化工作量,使繁重的工作更为简化,而且处理的数据更为科学和高效。1.2基于GIS技术的交通运输规划1.2.1数据来源。交通运输资源数据库数据来源有如下几种:基础制图数据。包括地形数据和人文景观数据,主要取自现有地图条例,其产生有两种基本格式:即图形结构和拓扑结构。自然资源数据。主要是指与现有运输资源相关的各种自然资源数据。调查统计数据。包括与运输资源有关的各种统计资料数据,研究区域中的海、陆、空运输网络。包括铁路、水路、航空、管线和航海线网络。其它有关规则知识数据。1.2.2数据的加工整理。在建立数据库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即是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工作,这就需要确保数据要具有统一的格式和标准,同时还要确保方法的合理性,这样有利于数据的顺利加工,否则,则导致困难的产生,无法顺利完成数据的加工整理过程。1.2.3数据的输入与输出。上述数据源中的所有数据可分为两大类:空间数据和与之相联系的属性数据。数据输入方法有:键盘输入、坐标几何、手工数字化、扫描和现有的数据文件输入。输出方式有硬拷贝、软拷贝和电子输出。这就需要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检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所以对于输入进计算机的数据,需要逐一的对其进行检查,及时发生误差并改正,而对于输出来的结果,也需要与原始材料进行逐行比较,避免出现误差,当数据没有出入和误差时,则再向介质内进行存贮,同时还要确保介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2.4数据的组织。在进行数据组织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空间数据组织和数据的结构方式来进行,然后才能进行数据库的建立。目前数据结构可分为矢量结构和栅格结构两类,而对于数据库数据模式的建立其可选类型有三种,即层次数据库模型、网络数据库模型和关系数据库模型。当交通运输资源数据库建好后,则可以对其进行相关的操作,如查询、检索、统计、分析等,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了解清楚现有运输资源和土地的使用情况,从而为具体的规划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1.3模型库的建立与交通运输规划运输问题可以大致归并为运输需求与供给,运输需求具有如下特性:需求的高度数量化和分散化、特定的空间分布及强烈的动态特性。运输供给主要具有服务性与路网设施的空间分布的网络特性,运输问题的解决(比如进行运输规划)同样需要借助于模型。根据交通运输规划的需要,我们可以建立如下模型:运输需求预测模型、网络分析与评价模型、路径选择和物流模型、分区定位模型。模型可按下面步骤建立:提出问题并进行适当简化处理,提出恰当的假设,并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刻划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并求得相应的解。模型库建好以后,就可以同资源数据库集成,最后形成交通运输规划的系统。1.3.1模型标定。一般常用现状数据按最小二乘原理求解模型参数与系数的方法,得到模型的参数与系数后,应先检查一下用模型计算的数据是否与现状观测的数据相一致。1.3.2运输需求预测。利用中的运输需求预测模型,结合现场采集的数据对该区域的运输需求进行预测。具体有交通量的产生、交通量的分布、交通方式的划分和交通量的分配。1.3.3路网规划。利用中的网络分析与评价模型,可以对现有路网进行总体规划,并可以动态模拟车流量的变化情况,测试路网效率,以实现运输资源的最佳配置。1.3.4路径选择、运输方式选择。利用中的路径选择和物流模型,按给定的限制条件(时间最省、路径最短、运输费用最低)进行自动、快速地选择行驶路径。1.3.5道路建设与维护。利用上述系统还可以进行新线的自动化选线与设计,方便道路建设,还可以利用交通路网的属性数据库,对路网设施进行管理与维护。
2结束语
交通规划如果单纯的从空间角度或是地理角度对其进行理解和认识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所以只有充分的利用GIS,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对交通流数据和交通设施数据实现采集、存贮、管理和分析,从而更为简化、清晰的抓住问题的实质,确保使用者更为便捷,同时也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所以在今后和未来的发展过程中,GIS交通运输规划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作者:唐颖 单位:庆安县客运站
2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和能力需求
在国家“十二五计划”、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和自治区“8337计划”指导下,近年来,自治区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完善,为实现自治区公路网、铁路网全面覆盖自治区十二个盟市,“村村通”计划顺利完成,交通运输管理更好的完善以及交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利保障。同时我区培养的专业人才就必须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要“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上手快,后劲足,针对性强”,既要掌握交通运输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能胜任各种交通运输岗位,又要熟练地掌握对新技术的原理和操作。与此同时,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对针对自治区特殊地理环境、地貌深入了解,发展自治区特色陆路通商口岸交通事业,坚定对行业的信心。
3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自治区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国家、自治区政府和国内交通运输专业方面高等学校的大力帮助,长安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大等著名高校每年不断向大量输送专业人才和吸收大量学生进行培养,使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师资力量显著提升,队伍建设初具规模,教学科研力量加强,实验设备不断更新,开启了自治区本科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1交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交通专业性人才培养,根据自治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学校培养人才要立足于学校教育,利用学校、社会优质资源,依托自治区交通运输以公路、铁路为主,满洲里、二连浩特陆路通商口岸特色,努力培养具有自治区特色,有一定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公路、铁路运输领域从事管理、规划、设计、开发等方面工作,能适应自治区经济与现代交通事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同时具备交通运输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新型创新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3.2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加强自治区交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派遣年轻老师到国内外交通事业发达地区高校学习,深入学习了解其现代交通运输专业最新科研、教学情况,教学相长,借鉴学习,以补充自治区交通专业发展的不足。
2)加强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教育模式。目前自治区大批年轻教师理论能力很强,但实践能力不容乐观,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只有理论知识,遇到实际问题便无从下手。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否则,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交通发展要求,无法立足于交通事业。
3)优化教学方法,避轻就重,“细致”定向教学,办特色交通。学校教学同时要依托自治区交通运输特点,发展自治区交通特色,如满洲里陆路通商口岸,着重发展公路、铁路建设相关学科。
3.3强化理论实践相结合,科技创新综合体制
1)借鉴其他学校教学模式。开办自治区交通专业特色教学模式,如本科实行“1+2+1”人才培养计划,1年基础学习,2年理论与实践学习,1年社会实践应用。具体到“细致”定向教学,划小专业范围,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目标,结合自治区交通发展实际情况,培养自治区可用的人才。
2)不断改善教学体系,实行综合素质教育。自治区交通运输事业现在发展缓慢,需要大量人才,自治区可以与高校联合计划培养特定专业人才,实现人才不外流,同时学校也可以为部分优秀学生提供留校机会,使学校教学体系实现良性循环。
3)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体制的改革。在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也要对人才队伍体制进行改革,实行人才队伍责任制,人才流动制度,管理人才聘用制,人才激励制度等,切实激发人才的创新思维与实干能力,多方位、高层次培养人才。
4)建立自治区交通运输人才信息平台。着眼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为人才搭建服务平台,建立交通人才储备和需求情况信息库,有的放矢地搞好人才服务,促进人才与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目前,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的各项科研成果及设备,年轻高学历师资队伍已具备建立高等人才信息库,并能专门对交通行业人才信息进行管理及统计,有能力培养符合自治区交通发展的专业通人才。
一、安徽城市交通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城市交通管理机构构成。可以从省政府管理层面和市政府管理层面上分析安徽城市交通管理机构构成,见表1所示。
表1 安徽城市交通管理机构构成及其相应职责
层面 隶属部门 职责
省
政
府
管
理
层
面 省交通厅 负责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编制综合运输体系规划;负责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和管理;负责拟订公路、水路行业战略、方针和投资规划;承担道路、水路运输市场和安全的监管和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引导交通运输行业优化结构、协调发展。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属于决策部门,负责重点工程的决策和管理,负责社会发展综合平衡。
省公安厅 负责省城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省环境保护厅 对全省机动车排放污染监督管理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拟订城市建设规划,指导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市
政
府
管
理
层
面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研究提出投资和建设领域重大政策和投资计划,负责重点项目的计划和管理。
市公安局 管理城乡道路安全,维护交通秩序。
市交通局 负责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行业管理。管理交通运输市场,引导交通运输行业优化结构、协调发展。负责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管理和规费的稽征及通行费的收支管理。组织重点交通工程建设的实施,对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市场实行行业管理。负责市出租汽车行业和城市公交的管理,负责城乡客运的管理。
市规划局 组织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负责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等公用事业市场的培育和监督,负责城市市政设施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负责铁路、公路、水路、集装箱、管道运输的衔接和协调工作
市城市管理局 负责容环卫公用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市环保局 机动车污染防治和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备注 从市政府管理层面看,安徽17个市所有市政府交通管理机构设置都是大致相同的,但是职能的划分却有较大的差别。机构职能划归主要的差别在于:合肥、铜陵、马鞍山、蚌埠、淮南已经将城市公共交通划归城市交通局管理,宿州市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划归城市管理局,其他的十一个市都将公共交通纳入城乡建设委员会管理。
2.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安徽各市的城市交通管理体制是多部门交叉模式到城乡一体化管理交通模式的过渡阶段:首先,从传统的多部门交叉模式方面看,交通部门负责公路运输、水路运输、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管理和规费稽征及通行费的收支管理等,大部分城市的公共交通管理由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市经委负责铁路、公路、水路、集装箱、管道运输的衔接和协调工作,公安局负责市城乡道路安全;其次,从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方面看,所有城市的出租汽车行业管理职能都归属于交通局,有一部分城市已经将原理由城建部门负责的城市交通管理职能整合到交通部门,这更加有利于交通部门对交通的综合管理,是向“大交通”管理模式迈出了一步。
二、安徽城市交通管理体制与交通政策决策建议
(1)改革的基本思路
1)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实行政企分开,加强运输市场的宏观调控,建立公开、公平、竞争和有序的运输市场秩序。政事分开从事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应逐步转为行政机构,由财政保障其行政经费。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分开,充分发挥交通相关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行业服务、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
2)精简机构,责权一致。交通管理管理体制改革中,机构设置应该尽量精简,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宽度,实现交通管理从分散走向集中,提高管理效率。确保有权必有责、依法监督、违法必究,做到责权一致。
3)强化综合协调的职能。强化交通部门对铁路、公路、邮政、通信航空等综合运输协调的职能。实现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决策的统一,消除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不利影响,整合交通资源。
(2)改革的建议
1)实现城乡道路交通运输管理一体化。现在安徽大多数城市仍然沿用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即城市市区和郊区的公共客运由城建部门管理,城市市区和郊区以外的道路客运由交通部门管理,城市出租汽车由交通部门管理。这种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阻碍了城乡交通的有效衔接和城乡交通一体化。因此安徽省城市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各市逐步实现城乡道路交通运输管理一体化,将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客运和出租汽车统一划归交通局管理,这也是当前国内较普遍的城市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目前安徽省已经有合肥、铜陵、马鞍山、蚌埠、淮南5个市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交通管理职能的调整。
实行城乡交通运输管理一体化,不仅要改革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另外还需要完善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法律、法规,规范城乡交通管理。在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城乡交通的有机衔接,实现城乡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在城市交通综合规划中要将城镇交通规划纳为整体统一规划。
2)实行“大交通”的管理模式。“大交通”管理模式,是较先进的政府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并且大大提高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有利于不同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提高整体交通运行效率。“大交通”管理体制,是未来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也是安徽城市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方向和目标,由于现在安徽城市交通改革主要是向实现城市交通一体化的方向推进,所以要实现“大交通”这一目标是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的。
[参考文献]
二、我国道路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
1.道路交通运输规划理念落后与管理不合理
(1)道路交通结构不够合理
我们的道路交通运输结构相对于改革开放以前已经得到了飞速发展,不管是道路交通运输结构的设计原理,还是道路交通运输结构设计理念,但相对于欧美国家特别是发达的欧美国家,我国的道路交通运输结构性矛盾还没有真正解决。①全国综合性道路交通运输系统还没有完全形成,不同形式的道路交通综合运输系统的效率还比较低。②城市道路交通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吸引力不够。③我国道路交通建设中出现了一些“断头路”“瓶颈路段”等,已成为影响高速公路、国道和城市道路网络效应的主要制约因素,道路运输整体化、规模化、系统化、集约化程度相对来说还比较低。④在道路交通运输建设和养护中使用的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例还很低,还没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土地利用问题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基础,也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土地利用在全球变化中起主导作用。它的利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其对全球生态系统、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以及富裕程度的好坏,其影响将远远超过气候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道路交通建设和维护中过程中利用土地时,不仅要考虑到经济效益,更加要考虑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道路交通运输中的土地利用,要按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来指导。我国道路交通建设以前往往是只注重经济效应,却忽视了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了大量的土地浪费,也没有考虑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有可能产生影响居民环境方面的噪音﹑振动﹑空气污染,交通事故的潜在性﹑日照﹑景观电波妨碍等。此外,交通方便性及土地价格也需要考虑。这些都应该在道路交通规划的前期及整个过程中需要考虑。我们以前在道路交通建设中的土地利用往往不是特别重视对当地自然生态的保护,在道路交通土地利用过程中,没有完成处理好道路交通与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的关系,往往只考虑短期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对土地的综合利用和保护。
(3)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发达国家,这些往往是一个整体,道路信息完全资源共享,各部门之间共用一个道路信息系统,做到各道路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的道路信息完全公开,共同发展道路交通。我国往往把道路交通规划交给各级交通运输规划部门,交通设计是各级交通设计院或研究院,交通施工又是各交通施工单位,交通维护又是各道路养护单位,而他们之间往往没太多的道路信息共享。一方面,没有一个道路信息共享的平台;另一方面,他们之间由于各自的利益关系,有些道路交通信息也不太愿意共享.因此,我国道路交通运输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和道路建设制度。这样无法使道路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达到系统最优、规模最优,也无法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2.道路交通建设与运行中的能源的利用效率低
在道路交通建设和维护中,需要消耗大量物力和财力,包括木材﹑水泥﹑钢材﹑砂石等。道路交通运输建设和管理需要消耗大量的有限化学能源,发达国家特别是发达欧美国家的能源的利用效率高,其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耗占国家总消耗的30%左右,而我国的石油的80%以上都被用在交通运输业上特别是道路交通运输上。虽然近些年以来,我国道路交通运输的能源利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益还偏低。图1为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强度对比图,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能源效率比发展中国家的要高很多。
3.道路交通运输对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
现在的道路交通建设和运行中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造成北京﹑上海﹑西安﹑南京等多地阴霾的主凶,它还造成了噪音震动等污染,这些都没有得到很好得防治,道路的生态与可持续通发展也没有得到落实。
三、解决我国道路交通运输问题的办法
1.加大对道路交通建设的投入
在全球经济竞争加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势必会带来道路交通需求的持续增长。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一个能够支撑本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持续发展,提高其国家竞争力的交通系统,特别是道路交通系统。因此,要纷纷加大对交通系统研究的投入,升级原有的道路交通网络,改善运输基础设施。只有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性道路交通的基础上,加大对道路交通的投入,才能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才能够走出一条绿色环保的道路交通发展之路。
2.采用智能化道路交通运输
采用智能道路交通系统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性“绿色交通”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它能节约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节省材料、减少人力,而且科学安全;另一方面,它也能减少污染,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和对生态的破坏。我们在道路交通发展中采用智能化道路交通系统,提高了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也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水平。我国应该以本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我国实际的道路交通智能化发展方向,把发展智能道路交通作为今后道路交通科学发展的重点研究领域。
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公路的建设为例,公路交通建设能够有效地带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备又能刺激当地企业及居民的消费,公路交通建设的投资有限的,而其产生的经济效应却是巨大的。公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而易见,区域经济得以发展的前提在于资本的积累以及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在于周边环境的改善等。著名的经济学家韦伯认为“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和生产集聚力是工业区位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交通运输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也说“对于中心地区提供的服务和货物的需求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由于交通费用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增加,所以随着距离的增加会出现对于中心市场需求为零的区域”。众所周知,区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环境以及健全的基础设施,政府积极的政策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然而健全的交通运输系统才是直接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能够有效的改善当地企业生产条件、全面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区域经济的吸引力,加强企业与周边地区之间的联系,为加速地区间、跨地区间的交流创造条件。
(二)调整产业结构
交通运输系统对社会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起到积极的作用。所谓的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市场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精,因此产生了很多相关的生产部门。相关生产部门受到各种种原因的影响和制约,其生产的速度、就业的人数、所占经济的比重等等方面体现出很大的区别和差异。我国的社会经济分为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而第三产业又分为四个具体的层次,其中运输业就位列其首。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使得三大产业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按照一定的梯度由高向低发展,而产业结构也会呈现出梯度变化的差异,梯度理论的原理本身就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将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业向经济水平较低地区转移,这样的转变过程就有使得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伴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各个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不断的区域优化,实现了资源的优势互补,使得产业资源的分布趋于合理化。
(三)加速城市化进程
交通运输的建设和运营通旨在提高沿线地区和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联系,而这种建设发展本身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交通运输使得地区和城市之间的经济地理位置发生巨大的变化,调整区域发展,是趋于分布发展趋于优化。更重要的是交通运输的建设和运营也促进了交通建设沿线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更为合理,有效的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发展以及加速工业化进程,为加速城市化发展创造前提。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经典的增长极理论,其内容是“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这些行业常常集中于区域内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增长极再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其中交通运输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增长极的扩散”。而这种扩散本身就是城市化发展的过程。著名的点轴开发理论也能够有效的表现出城市化发展的过程,点轴开发理论认为中的轴是沿着交通干线形成的,而交通经济带理论也明确指出了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交通经济带的产生也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二、社会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经济活动不断地加强,而这必然影响到人们对生活、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产品的需求量增长,而这些原材料和产品的产地却分布在不同的地区,产品原材料的需求及人员的流动就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是刺激运输建设以及促进区域交通发展的信号。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会直接作用于交通运输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交通运输的建设上来,使得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交通运输发展更为合理,其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直接作用于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经济的发展直接作用于交通运输的发展,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为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有效的确保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为交通运输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当今科技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而随着时展的需要,道路交通建设本身需要技术来保证其建设的质量。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物资前提,是保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条件。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通运输紧密相连。一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用、行都离不开交通运输,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理念不断发生着变化,这就使得商品贸易的往来日益频繁,地区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以往的交通运输能力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于是交通运输便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活动顺应经济变化的趋势蓬勃发展,不同的生产活动要求大量不同的原材料,这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又创造了前提。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交通运输发展趋于合理
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和建设的发展并不是一蹦而就的,而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这种变化发展的过程由于社会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以城市道路建设为例,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城市的规划更为合理,而城市规划的重点就在于使交通运输系统趋于合理化,设计合理的交通运输系统就变得顺理成章。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交通运输趋于合理化。
[关键词]
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特点;培养规格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振兴工程教育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自2010年6月以来,共超过200所高校、1200多本科专业加入了教育部“卓越计划”。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和专业特点,探索合理可行的“卓越计划”培养模式。交通运输专业具有服务面宽、工程与管理复合性强等特点,不同学校的专业发展历史、办学条件、内涵与培养特点差异较大。本文探讨交通运输专业在“卓越计划”顶层设计中的培养规格问题。
一、交通运输专业特点
(一)不同学校专业定位差异明显据“中国科教评价网”2014年统计,全国共有121所院校开设交通运输专业。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大类行业,交通运输专业主要是面向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领域,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运输工程师”。由于办学历史、行业背景不同,各校的专业定位、服务的具体面向差异较大。多数学校以培养道路运输人才为主,部分以汽车运用为主,少数以铁路、水路或航空运输为主。国内高校的交通运输专业,虽然在通识课程上具有一定共性,但是不同运输方式在基础设施、载运工具、组织方式上差异明显,决定了各校在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实践内容等设置上各有侧重,从而体现了不同学校的专业特色。
(二)运输工程师复合型特征明显交通运输是一个由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输参与者、运输组织等多要素组成的,受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政策体制、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大系统,运输工程师主要从事客货运输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运营组织与调度、管理决策与分析、运营设备与技术管理、运输市场分析与决策等工作。而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与管理,已远远超越工程技术问题本身,是以交通运输工程为主干学科,涉及土木、机电、信息、管理、经济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协同集成。因此,交通运输专业是典型的工学与经济管理学综合交叉专业,涉及面宽、专业性强、复合性强。与很多工程类专业培养的研发工程师(Research&DevelopEn-gineer)、设计工程师(DesignEngineer)、生产工程师(ProduceEngineer)或服务工程师(ServiceEngineer)目标相比[1],运输工程师应该属于“设计+服务”复合型工程师(Design&ServiceEngineer),或者“技术+管理”复合型工程师(Technology&Man-agementEngineer)。
(三)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高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行业,社会关注度高,科技进步快速,知识更新快。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战略任务是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四个交通”发展。适应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战略,高校应培养一大批具备现代管理思想、富有开拓与创造精神的高质量卓越运输工程人才。因此,培养卓越运输工程师是高校交通运输专业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二、卓越运输工程师培养规格
基于交通运输专业、运输工程师的特点和卓越工程师要求,笔者认为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学生事业发展需求,面向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培养具备坚实工程知识、较强工程能力和较高工程素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要的优秀运输工程师后备人才。围绕培养目标,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卓越工程师通用标准,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特点,提出了卓越运输工程师“工程知识、工程能力、工程素养”的三维度培养规格。如表1所示。
(一)工程知识维度要求
1.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是一切现代科技的基础,主要指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和物理学。其教学目标并不只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了解科学原理、掌握科学方法、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建立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
2.人文社科知识。人文社科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其内容广泛,是研究人的主观精神和人类社会的客观现象的科学,具有典型的人文特质和社会品性。掌握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可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育良好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更为重要的是,将工程素质与人文素质有机融合,是实施工程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工程人才的根本途径。工程文化是工程活动潜在的灵魂,是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有关理念、思维、决策、行为的规则,包含工程科学文化、工程思维文化、工程生态文化、工程伦理文化、工程价值文化、工程艺术文化等形态。树立工程文化理念,把握工程文化的规律和特征,大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和内涵,并在未来工程与管理工作中自觉融入人文精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交通运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3.工程基础知识。工程制图、电子电工、工程力学、信息控制基础、计算机语言及应用技术等工程基础知识,是所有工程专业教育的基础,其教学目标是理解工程科学、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掌握一定的工程技术方法论。
4.经济管理知识。交通运输行业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社会性、服务性、公益性、生态性特征,与其它工程专业相比,运输工程师须掌握更为全面的经济管理知识。经济管理知识以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分析、管理决策方法论为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管理学、运筹学、工程经济、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预测与决策,以及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知识。
5.专业知识。将专业知识分为共性和特色两大类,是适应行业发展和培养“宽口径、特色化”交通运输人才的需要。我国已经进入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各种运输方式融合交汇、一体化、集约化、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共性专业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着基石作用,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建立起“大交通运输”概念,掌握交通运输规划、技术、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特色专业知识是各校根据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突出学科专业特色,体现不同运输方式特点(如客货运营组织、港站枢纽规划设计等),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沿(如交通运输信息系统、交通运输前沿等),针对性地设置的专业教学内容。
(二)工程能力维度要求
1.基本工程能力。基本工程能力是对所有工程师的基本要求。终身学习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交通运输是一个多领域技术与管理协同集成、发展快速的行业,终身学习能力是运输工程师适应行业进步、未来事业和职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基本技能。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是各行各业优秀工程师必备的基本职业能力,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是一个人知识、素质等基础条件的外在综合能力表现。现代运输工程师工作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交通运输系统,绝大多数工作都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每个人都承担着一定的组织管理任务。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协调关系能力、资源调配能力、善于用人能力、领导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沟通合作能力包括交流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良好的表达能力是沟通和团队协作的桥梁和纽带。运输工程师的大量工作就是在技术基础上的管理、沟通、协调具体工作。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工程师,可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运输工程师除具有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和文字交流表达能力外,更要强调掌握工程图纸、技术文件等专业交流表达方式,以及熟练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
2.专业工程能力。专业工程能力指运输工程师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和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包括运输系统规划设计、运行、分析和维护等初步能力。专业工程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专业能力,是各校人才培养优势与特色的集中体现。如以道路运输为主的学校侧重道路运输系统规划、道路运输枢纽场站设计、道路运输组织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以轨道运输为主的学校侧重轨道交通规划、轨道交通枢纽与场站设计、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以水路运输为主学校侧重港口生产组织、航运生产组织等能力培养,以航空运输为主的学校以航空旅客运输组织、航空货运输组织、机场运营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3.综合工程能力。综合工程能力主要指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优秀标准,体现了各校办学优势特色。批判性思维是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技能,也是一种求真、公正和反思的思想态度和精神气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维教育,批判性思维被诸多国际知名大学确立为工程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唯有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工程师才能具有创新活力的根本源泉,才能独立地思考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改革趋势。教育和事业成功都是个性化的过程。在多样化、快速化发展的新时代,学位不再等于工作,具备专业技能、创业素质、自身独特资源的大学生应是工作岗位的竞争者,还应成为工作的创造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中提出,创业教育是与学术的、职业的通行证并重的“第三张教育通行证”。笔者认为,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延展,是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培养,也是终身教育时代的核心要素。创新能力是一个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的重要标志。创新能力是一种复杂能力,主要是由知识视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素质等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综合能力[3]。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指了解各国文化、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在跨文化环境下善于交流沟通、具备竞争优势、能够团队合作[4]。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强化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训练,以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引进国际化的课程和教学内容,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交通运输行业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运输工程师,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交通运输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也是“卓越计划”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要求。危机应对能力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交通运输是公共安全和危机事件多发的行业,重大交通运输安全和灾害事故常造成人员与财产的巨大损失、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引发社会利益群体的冲突。掌握突发事件和险情预防与应对的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已成为交通运输工程师必备的基本能力。
(三)工程素养维度要求工程素养指现代工程师应该具备的工程精神、工程意识和工程文化等综合素质,是体现“全面工程”和“大工程”教育理念、在继承传统工程师基本素质基础上提出的更为全面的综合素质要求。现代工程的综合性、交叉性、创新性、社会性特点愈加突出,工程教育内涵也向工程科学、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等方面拓展,并与工程精神、工程意识和工程文化融合发展。
1.工程精神素养。工程精神是人们在工程活动过程及成果中,凝炼和升华出的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特质,它从根本上影响工程师对工程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工程精神是工程活动的精神动力,是卓越工程师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也应当是高等工程教育的灵魂。工程精神是永恒的,具有时代特色,并蕴含着社会责任与使命,最集中的体现就是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追求卓越。运输工程师是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在工程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工程伦理准则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与利益观和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以公众安全、健康及福祉为最高价值,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对社会公众、生态环境、行业可持续发展及人类未来负责。
2.工程意识素养。工程意识,是人们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对自我和客观世界、工程规律、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的认知程度、觉察水平等自觉性的意念、思维和精神活动。工程意识是来自于真实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来自于真实的工程背景。工程意识是工程师最重要、最基本的素养素质之一,也是目前高等工程教育的薄弱环节。只有具备较高工程意识素养的工程师,才能辨析复杂多变的实际工程问题的主要矛盾,提出合理、可行、经济、简便的解决方案,具备自我思考、学习、创新的职业持续发展能力。工程意识的内涵极其丰富。在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代社会中,卓越工程师应该具备现代工程意识素养,主要包括创新意识、人本意识、全局意识、效益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职业健康意识等。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起点。人本意识要求工程师应当具有人本情怀和人道精神,在工程实践和管理活动中,要尊重人的价值、权利和利益,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局意识要求工程师要有大局观、整体观、长远观和战略眼光,追求系统整体优化。效益意识要求工程师要在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树立成本、效率、责任理念,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安全意识反映了工程师在生产活动中对自身、他人和设备安全的重视程度。交通运输是安全生产的重点领域,发展“平安交通”直接关系到重大公共利益。交通运输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行业,又是服务公众便捷出行的消费行业。良好的质量和服务意识,是运输工程师追求卓越的前提。良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是工程师重视环境保护、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发展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交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良好的职业健康意识是工程师预防职业疾病、保持身心健康、乐观向上和能在各种环境下顺利开展工作的主观条件。
3.人文身心素养。人文素养、身心素养与科学素养同等重要。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人文精神,即对人的价值追求,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的内在精神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思想情感、健全的人格修养、成就事业的自信心、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当今时代背景下卓越工程师人文精神的集中反映,也是支撑大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身心健康状态是大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生活、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了解健康的常识、培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51-60.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2-23.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1-0085-04
0 引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要求,教育部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借鉴国际上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成功经验,对高等教育实施了重大改革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要求高等院校转变办学理念、拓新人才培养思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深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各行各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优秀工程师后备军。
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中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我国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是我国工程教育界多年努力的结果。
所谓的卓越工程师并不是说其专业知识很丰富,也不是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而在于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扎实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及自我获取知识、社会交往和组织管理能力[1]。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是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是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增强毕业生竞争力的重要议题。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实践,实现课程体系的模块化重构、课程内容的多样性整合、课程顺序的合理性调整,为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参考模式。
1 课程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前身是1982年创办的“交通运输管理”和1984年创办的“汽车运用工程”两个原交通部重点本科专业,1997年合并为交通运输专业。2008年被评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建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专业,2012年、2013年先后获批重庆市、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该专业所依托的“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历史悠久,行业特色鲜明,在道路运输规划、运输节能与污染控制、交通运输安全、载运工具运用、物流工程等领域优势突出,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交通运输工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山地城市交通畅通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为专业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办学30年来,交通运输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保持了道路运输的特色与优势。近年来,为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综合化、信息化、网络化、集约化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不断调整培养方案,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专业内涵向现代物流、综合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等方向延伸和拓展。
交通运输专业具有显著的工程特点,实践性强,与运输生产活动的联系十分紧密,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上强调专业技能、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以及运输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对交通运输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为强调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年来,按照学校统一要求,执行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部分组成,除课内实践外,另配有实践环节,包括各类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从学分分布来看,公共基础课占44.17%,专业基础课占30.83%,专业课占8.33%,实践环节占16.67%。这样的课程体系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契合度较低,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明显偏少,而且公共基础课所占比例偏高、专业类课程设置方面也有不合理之处,见表1。
表1 课程体系中各部分学分所占比重
课程 学 学分 比
类型 时 理论 实践 例
公共 必修 1128 63.75 6.75 39.17%
基础 选修 144 9 0 5%
专业 必修 576 33.75 2.25 20%
基础 选修 312 15.5 4 10.83%
专 必修 64 4 0 2.22%
业 选修 176 9 2 6.11%
实践环节 必修 480 0 30 16.67%
合计 2880 135 45 100%
通过对先前课程体系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对其体系下培养的工程师或毕业生的实况、社会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力不强,工程素养不高,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等。进一步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尚存在很多的不合理之处,在此基础上,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并结合专业自身特点,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和重构。
2 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及内容
“卓越计划”的提出首先是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每门课程的知识内容体系要体现计划的要求,围绕创新能力培养的主线,树立工程教育服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观念[1]。深度研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提出背景、指导思想、主要目标,确定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识体系、实践体系,基于当前的课程体系,提出改革的具体内容。从学生应当具备的科学、工程和人文三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切入,紧跟就业市场和升学需求,在知识、能力、人格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课程体系改革中重视层次间、平台间、课程群间的衔接性、关联性和逻辑性,每部分有各自的教学目标,有着对“工程素养”共同目标的贡献度。
2.1 结构上实现分层次构建,形式上采用模块化 编排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一种能较好协调和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结构,模块的数量和大小没有约定俗成,尤其适用于有多个目标、多项功能要求的复杂课程体系构建[2]。在课程整合和教学内容调整中,突破原有课程体系的限制,以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贡献度为依据,形成基于平台和课程群的18门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打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形式,以工程素养培养为主线,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EC2000国际专业认证标准为参照,整合教学内容,整体优化课程设置,形成层次性、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3个层次”、“6个平台”、“4个课程模块”,实现工程实践环节占比超过35%。3个层次为基础课程、专业支柱课程、专业课程层次,层次间强调递进契合关系;6个平台为科学与工程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外语课程、运输基础课程、经管基础课程、物流工程课程平台,平台间优化结构,增强交叉知识传递;4个课程模块为汽车运用、运输工程、物流工程、交通信息模块,模块间搭建专业知识框架,形成综合适用效果,目的是突出道路运输特色,适应现代运输行业人才需求,培养学生宽广深入的交通运输专业理论与技能。汽车运用课程模块强调汽车原理及检测、维修等车辆技术管理知识和能力,针对运输低碳环保发展趋势,开设“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国家精品课程)、“交通运输环境污染与噪声”;运输工程课程模块与国际物流发展趋势接轨,从客货运输角度掌握道路运输的理论和能力,适应城市综合交通的发展趋势,将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租赁等纳入到城市公共交通的教学内容中来,开设“现代综合运输系统”、“公共运输服务与营运规划”;物流工程课程模块突出物流理念的更新和物流工程的发展,开设“物流运作管理”、“现代物流工程”等课程;交通信息课程模块注重培养与交通运输工程相关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知识和能力,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开设“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交通物联网”等课程,见图1。
2.2 内容上形成系统性整合,总体上体现区域性 特色
在课程内容调整上,加大整合力度。为了突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保证英语学习四年连续递进,将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缩减为1年,二年级开设“英语听说”和“跨文化交流”课程,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开阔国际视野;三年级开设“智能交通工程”双语课程,四年级开设“交通运输科技英语”课程,强化学生科技英语翻译应用能力。在专业课程教学、学术讲座、科技创新活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中,融入英语外文文献查询、翻译和交流等能力的培养,引进国际知名大学原版教材和课程资源,强化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现课程内容和教材选用上的国际化。为了加强课程改革,将核心课程重新调整整合:适应新形势下综合运输系统的发展趋势,将原有的“交通运输工程学”、“运输组织学”、“交通项目评估与管理”、“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运输政策与法规”的部分内容整合为“现代综合运输系统”课程;为了突出管理过程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特征,在“管理学”的课程中增加组织行为学的内容,并融入居民的出行行为分析,开设“管理与组织行为”;考虑学生在深造方面对应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专业的培养要求,开设“交通工程学”、“汽车运用工程”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为了强化实践创新,实践融入课程教学,原有的课程设计、实验、实习等对应到四个课程群,并在课程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穿插授课。增加实验室开放项目,增加学生企业实践教学比重,开设创新能力拓展项目,由学生根据“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追求实效”的原则自行安排。包括:各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科与专业竞赛、到企事业单位做实习生、当公益活动自愿者、专题社会调查、校外(含国外)高校知识进修等等。从学生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全面加强工程实践锻炼,形成“3+1”的人才培养形式,高度契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
为了体现区域性特色,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增大以重庆为代表的山地城市、西部地区的相关案例,力求增加课程的实用性,保持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融会贯通。如“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以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的恒通客车、长安汽车等大型汽车制造商生产实践活动为例,采用现场观摩、企业教师专题授课、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学生工程素养的提升;“公共运输服务与营运规划”将当前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运输服务均等化、多模式运输体系构建及协调合作等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并将重庆市快速公交系统的规划、运营服务、效益评估、退出市场的整个过程展示给学生,力求阐释运输方式的适应性及公共运输服务的独特性等问题。
3 培养模式创新助力工程素养提升
3.1 校内培养强调学生参与
对于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工程知识密集的课程,应以课程涉及到的工程案例为教学背景,或结合工厂实际讲授,或在企业培训期间对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强化[3]。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偏重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需要突出这两个方面。校内培养主要是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善创新”的总体要求,优化设置教学课程体系,采用知识、案例、实践、考核传递链完成培养方案的落实。课堂教学改变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手段,以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式,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激发起来,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创新、要求创新的意识。如“现代综合运输系统”及时地补充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学科的发展趋势,站在全球视野搜集工程案例,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对国际性问题开展研讨;“汽车构造与原理”将“汽车构造”与“汽车原理”两门课程内容整合,加强车辆结构及其运用检测方面的问题分析和探究,以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验教学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渠道、多方式演示设备、软件的功能原理和操作流程,以引导、讨论、自主的方式为主,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运输组织学”采用集中演示、分组实验、分项指导的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课程考核方面,逐步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重对调过来,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增加随机性考核环节,并以大作业的形式优化考试成绩结构,使得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低于40%,变注重考核结果为注重考核学习的过程,以更加真实地反映教学效果和学生习得。
3.2 校外培养加强联合指导
校外培养以工程实践为主,开设36周合计一年的各类工程实践项目,其中重庆市各类企业结合自身经营范围合计提供18周的实践项目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依托国内大型道路运输企业新国线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校外实训针对校内理论课程展开,对应设置机电工程、专业认知、汽车运用工程、运输设施设备、道路客货运输组织、交通枢纽与场站、物流系统等内容,覆盖交通运输专业的主体专业知识领域和技能要求。为了避免工程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因重视实践,而大幅减少理论的极端现象[4],学校与合作企业联合成立工程实践指导小组,共同制定实践项目教学目标及内容,结合具体实践项目开设理论课时,实行双导师制,工作计划细化到以“天”为单元的学习安排。校外培养阶段,通过在企业的生活、学习、实践等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等。
4 结束语
作为以道路运输为特色的交通运输国家特色专业,特别是依托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分层次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一种先试先行的探索。经过课程体系的优化,内容整合的课程比例达25%,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比例达43%,实践环节学分共增加3个,课程设计全部融入到校外综合实训中,使得学生校外实习时长达到36周。新课程体系以明晰的层次结构和多元的模块内容,凭借紧密的知识链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强化实践、培养能力的全新格局,不仅改革了课程结构,而且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幅整合,吸取了国内外先进教学改革理念,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引导教师转化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内涵提升的目的。新的课程体系属于创新式的搭建,还需要经过更多的时间检验和实践验证,今后需要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薛铜龙,王小林,巩琦.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3,(3):57-59.
1 前言
当代社会,交通运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是连接不同地方之间运输的重要手段,因此,确保交通运输的有效、规范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交通运输对促进不同区域经济文化交流有着重要作用,是智能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体现,因此,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水平是目前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基本要求。一直以来,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交通运输管理过程存在的交通堵塞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改变传统的交通运输模式,对交通运输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认真探究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完美融合于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从而在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将现代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为高效的具有现代化、科学化与信息化的高端领域。
2 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重要性
现代信息技术是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产物,具有高效、高渗透及高集成的特征,为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带来技术支持,强化了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促进了交通运输管理的智能化发展,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交通运输管理水平。
2.1 强化了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
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交通运输资源的配置。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合理建立科学的交通运输资源信息系统,不仅仅能够为交通运输管理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同时也能够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提供交通运输信息,确保交通运输管理过程中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立交通运输资源开发机构,由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各种性质的交通运输企业联合组成交通运输资源开发委员会,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宏观指导交通运输资源的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盘活交通运输资源存量,避免出现交通运输资源紧缺的现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联合各个交通运输企业,实现资源互补、共享,从而达到共同受益。
2.2 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主要体现在城市车辆的明显增加,因此对交通运输管理有了更高的新要求。如果不能对交通运输进行科学化、合理化及高效化的管理,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交通运输行业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交通拥堵已经最为严重的交通运输问题。将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于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的自动性与智能化,实现交通运输管理的全面系统化管理,同时实现多层次的交通运输管理现状分析,特别是体现在需求、承载力等等方面,及时发现与处理交通运输过程承载力不够或者是运输能力过剩等情况,有效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效率,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2.3 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智能化发展
智能化发展趋势是现代社会经济的一种发展趋势,特别对于交通运输管理方面,更是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交通运输中,降低了运输时间的基础上还节约了运输成本,并且使得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变得更加自动化与智能化,提高了运输者、交通道路与交通运输设备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使得交通运输向智能化持续发展,同时也将交通运输管理努力打造为“科技管理”。
3 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 智能化的车辆管理系统
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的车辆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车辆收费管理、车辆导航管理以及车辆调度管理,有助于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向信息化发展,对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Electronic TollCollection , 简称ETC)是车辆管理系统的基础,其优点主要体现在电子自动化收费,为交通运输管理带来了便利,同时也节约了人力资本。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路测天线跟车载电子标签相联系的专业通讯系统,自动完成车辆整个收费过程而不需要任务人员操作以及停车操作,为车辆管理带来了便利。(2)车辆调度管理系统。车辆调度管理系统决定了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效果,直接影响着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车辆调度管理系统使用的是先进的、现代化的高科技信息通讯设备,在交通运输道路上收集各个方面的交通信息情况,同时对这些交通信息进行实时分析,从而根据分析结果科学的安排车辆的行驶路线以及出行时间,能够充分利用交通运输资源,提高车辆的使用率,在充分了解车辆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强化车辆的交通运输管理。(3)车辆导航管理系统。现代信息技术的一大成效就是GPS系统的应用,通过GPS车辆导航管理系统,管理者就可准确查看到车辆位置,如车辆之间发生碰撞事故时,管理中心可以对事故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及时赶到现场进行相关处理,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车辆导航管理系统可快速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相关车辆信息,对远距离交通运输情况实现导航监测。GPS定位系统有效降低车辆的管理难度,能够随时导航车辆的具置,GPS定位功能实时跟踪车辆的运行轨迹、行驶方向和速度,是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强大帮手。
3.2 智能化的交通运输监管系统
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交通运输管理中,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交通运输监管系统实现了智能化管理。比如说,交通信号灯的管理是交通运输管理的基础,是实现交通运输有序进行的保障,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交通远程监测系统的建立,全方位的对整个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有序管理。交通信号灯的主要用途就是在十字路口为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进行有序指挥,维持交通运输的运行秩序。交通运输监管系统中的报警监测系统,监测着交通道路上的任何事情,其是由交通道路上大量的自动电子监测设备相互衔接,对交通故障或交通事故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还会自动报警,将相关信息及时的反馈到交通运输管理中心。管理指挥中心的相关负责人根据电子定位系统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时的交通运输情况实行救援或事故处理。例如现在大部分警车都配备有流动电子眼,可以对交通运输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与拍摄,特别是针对违法行为进行监测与拍摄,同时根据电子信息技术及时的将相关信息进行搜索,查看有关交通信息情况。如果车辆在系统上有过违法行为记录,车辆在进行车检与交易过户时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交通巡逻车上不仅配备有带有自动拍摄功能的雷达测速仪,也可以遥控摄像头进行拍摄。
3.3 智能化的交通事故处理系统
当交通运输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时,传统的方法是绘制事故现场图,而现在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交通运输管理中,可以直接用计算机对事故现场进行快速绘图,严格按照国家现有技术标准与规范进行绘制,不仅提高了速度与准确率,同时也节约了事故处理时间,及时保证交通的正常运行。处理交通事故的关键依据就是对交通事故过程进行实时现场模拟,利用现代高科技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车辆之间的实际接触模拟试验,以此为依据,结合事故现场的实际信息情况,建立交通事故中车辆之间接触的相关力学等方面的模型,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解决交通事故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交通运输事故现场的处理需要通过多方面进行分析处理,有车辆情况、道路情况、事故痕迹、环境情况以及人员伤亡状况等等。传统事故处理方法主要是人为进行现场勘测并通过分析得出事故原因推断,这不但浪费大量时间,而且也缺乏事故分析的精确性,带有强烈的主观因素,直接阻碍了交通事故处理的效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输事故进行分析处理,利用图像信息处理系统以及摄像技术,对事故现场直接进行还原,另外通过计算机分析技术对模拟出来的事故现场还原图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判断,最终得出最可靠的结果。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化与信息化已经成为交通运输管理的关键技术支持。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体现的是提高交通运输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有效应对交通运输过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能够有效解决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交通事故等问题。但是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应该保持客观的态度,在具体应用时要考虑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分析其对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影响,从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管理完美结合,从根本上为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水平提供重要条件,也是强化交通运输管理的科学化发展的关键途径,有助于交通运输管理不断向智能化发展,也对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闫翠林.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8):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