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关于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对现行高考的看法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已30多年,30多年来,高考扛起了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任,虽然社会上对现行高考的非议比较多,但是,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高考起到了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作用,在不断的改革中,逐渐走向成熟。在高考招生中通过不断自我革新,在招生机制和招生工作的透明度上,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在制度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打破了社会上人为的等级划分,为每一个考生都提供了展示自我学识水平的平台。由此看来,关键不是对现行体制的改革,而是自我完善,在现有基础上,使之更加透明,让更多的考生、家长及全社会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高考招生过程,消除他们内心深处对招生的误解。
二、为什么要对高考进行改革
1.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直接和招生相结合。这样高考和招生就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矛盾,二者紧密结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2.在选拔过程中高考额外肩负起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使命,对求学路上的学子做“终结性”评价。真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为自己招来不少非议声。3.和基础教育有机结合。作为基础教育的终结者,必然会成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在此过程中肩负了另一个使命“塔台”的作用,指引基础教育向前发展。基础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塔台”的指令为主,否则是要付出“代价”的。基础教育放弃了自己的使命,自己的发展方向,而紧紧盯着“塔台”,时刻关注“塔台”随时发出的指令,担心因错过“塔台”指令而误入“歧途”或“落后”于同行。4.作为广大学子一心向往的“象牙塔”,招揽“人才”过程就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也失去了自我,唯成绩是从,尤其是稍有名气的高校,每年高考招生结束后,以招收了多少名状元为荣,而不考虑在这个熔炉中能否历练出宝剑,考生更加不顾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名校“趋之若鹜”。5.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紧盯高考升学率,学校对教师的考核紧盯中、高考升学率和每学期的期终统考成绩。在这种情况下,校长给一线老师施压。不管是职称晋升还是外出培训,学生的成绩成了唯一指标,必然导致一线教师紧盯考试,因为学生的成绩决定老师的“命运”。然而,所有一切带来的不利因素最后都指向了高考,高考成了替罪羊。
三、对教育部1+5方案的认识
“教育部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1.外语一年多考,能否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考试结果分等级还是分数,在招生过程中占多大比重?如果考试结果是实际分数,就必然会出现一年组织多少次考试,学生就会参加多少次考试的情况,这样肯定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分等次则情况会好很多,考试成绩在规定区间内等级是一样的,学生会结合平时的情况对考试成绩作比较,只要是正常发挥就不会再考试。只有极少数发挥欠佳的学生会参加下次考试,这样既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又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2.综合素质评价能否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高校招生过程中,是否和现在一样只看高考成绩?一线教师的评先、晋职及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年终考核只要和高考挂钩,就必然导致综合素质评价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素质评价成为表面文章,表里不符。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过程中能否起作用?在整个招生中占多大比重?这些将决定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性。3.考试招生违规处理,能否做到考试的绝对安全,能否保证招生过程的完全公平、公正和透明。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63-03
我国教育事业自恢复高考以来稳步前进,但当前以科举制为雏形的应试教育弊端渐出,高考教育异化现象显现,其制度不合理现象增多。实行高中教育串联化,高考评分百分比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异化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深入挖掘学生潜能,便于有效识别千里马。
一、历来高考制度研究及现状
由于我国高考制度尚未完善,历来有不少研究者探讨高考制度改革问题,其中有关于高考制度历史发展的陈述,如陈彬莉《高考制度历史演变轨迹探析》;有关于高考制度改革的原则问题的阐述,如王静的《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以江苏高考改革制度为例》;还有关于中国与他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比较,如杨继龙、但昭彬的《中韩两国高考制度改革之比较》。
1.历来高考制度研究。对于高考制度改革问题,众说纷纭。在李雪岩和龙耀的《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新思维》中主张分专业高考制度,取消公共科目,这是依据学生发展特点的不平衡性和独特性而采用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满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鉴于高考竞争的激烈性,部分人主张通过增加高考次数来弥补其残酷的实质,即分两次高考。不言而喻,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的机会,这主要便于高考选拔的公平性,减少高考机制的竞争性,体现了高考公平性的原则。杨继龙和但昭彬的《中韩两国高考制度改革之比较》中指出较韩而言,我国高考制度要走的是组织形式多样化、录取标准多元化、高考招生自主化的道路。这一方法恰好做到了国家和地方二者的统筹兼顾,有效地考虑了城乡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这符合高考制度制定中的本土性的原则。上述三种建议都有其合理性,但似乎治标未治本,未从本质上解决高考忽视学生兴趣和专业特长的弊端。不少学生因科目中拐角马而无力驰骋,更有甚者,为占领一席之地而品德低劣。他们都是从单个角度或从某一方面来改善高考制度,并未对高考教育和高考制度实行整体性和全面性的改革,缺乏系统性,这将不利于高考机制有效优化。对此,高考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
2.高考改革现状。据新华社消息,2016年,北京将出台新高考策略,即调整高考中英语和语文分值的比重,语文分值由原来的150分提升至180分,英语分值则由原来的150分将至100分。这是高考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即一年两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考带来的竞争压力,这表明中国高考在进一步迈向公平公正。但正如北京即将调整专业科目分数的比重一样,高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上述研究皆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我国高考制度中的不足及其改善措施,为我国高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打下了基石。但历来研究多以教育历史或中外对比角度来探寻高考制度改革,而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高考制度改革的则较少。目前各省对英语的态度不一,对英语听力的看法也不一致,浙江省高考政策不变,山东省将在2014年取消英语听力。然而,北京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高中教育异化现象
高等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专业潜质的人才,而高中教育是介于培养学生各方面兴趣爱好的初等教育和发展学生专业技能的大学教育的过渡阶段,其在选拔栋梁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应试教育带来的竞争机制致使高中教育在某种层面上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中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初衷,而走上了异化道路。所谓“异化”,即人的物质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1.题海战术,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高中教育原则上是致力于使学生向专业爱好方向靠拢,为大学教育培养有专业潜质的学生,但高考往往使学生为学习而学习。学生每日接受题海战术,寒窗苦读,只为越过高考这座以智取胜的独木桥。不少学生熬夜奋战,素日缺少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急剧下降。高考倒计时来临时,试卷和练习堆积如山,学生们更是身心兼惫。
2.公共课程,忽视个体的兴趣学习。如今我们的高考模式,狭义上语文+数学+英语是高考的公共课程,除此以外,广义上说文科的历史+地理+政治以及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实则也是公共课,这使得学生难以施展拳脚,高考中我们常见的则是“拐角马”,这使得不少学生失去了展现自我的舞台而不得不踏上社会的征途。除此之外,高考中,各专业分配比例不均衡,语文作为中国的母语,却与外语所占的比例相同,这是否不利于母语的学习,这是否会使得学生对母语产生排斥心理,也是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然而,不难发现,许多学生英语偏科,但英语和语文的所占比例相同,皆为150分。不少学生虽有较好的专业潜质,但因偏科严重而达不到高考筛选标准。然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在某种程度上,高考模式是与大学教育相脱节的,有待于改进。
3.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内涵培养。学生成日埋怨,激烈的竞争、接连不断的应试训练使学生麻木厌烦而难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舞台。不仅如此,不少学生因压力过大、方法错误而死读书,尤其是文科生多以记背为主,有些甚至成为所谓的书呆子。暂且不论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压力,其使得学生一味地专注于应试的内容,求高分,求过。学生除学习考试内容外,课外书籍的阅读则难以有时间保证。由于城乡差距,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图书馆,类似于《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真正读懂读透的学生寥寥无几。
这些都是高中教育使人异化的具体表现。如何使学生远离畸形发展道路,缓解高中教育偏离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轨道,这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三、基于北京高考改革的思考
北京高考政策的制定体现了高考制度的一方面,高中教育仍有不少违背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宗旨的现象,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分析高中教育的问题以不断改善高考制度和教育机制。
1.高考评分百分比制。针对高考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我们可将评判标准改为百分比制,即德与体的基本素质、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及跨学科的驾驭水平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而好的身体是从事一切的保证,德与体二者综合占20%,因本专业基础知识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重点,故占60%,跨学科的水平即对其他课程的兴趣爱好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其他能力的重要途径,故占20%。高考制度是高中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高中机制达到优化,还需将高考制度和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配套式改革,为高考制度的实践提供切实的保证。从目前教育问题来看,高中教育改革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高中教育串联化。对于高中教育改革问题,前人实行高中学习专业化,即按专业划分为文史、理工、医农、体育等是有一定科学性的,我们要取其精华,但更需完善其局限。其改革主要是从高中阶段入手,是横向的改革,然而教育的不同阶段具有其联系性,我们也应关注其纵向的发展特点,实行高中教育串联化。高中教育串联化这一方法主要考虑高中处于初中和大学的过渡阶段,着眼于“初中培养综合性人才+高中培养专业兴趣+大学培养专业性能力”这一主线,将高中的部分知识移至初中,增加初中年制,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这则更利于基础和应用性知识的传递。而高中则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大学则在前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挖掘专业知识中的精髓,提升学生整体专业知识技能。从纵向思维改革高中教育和实行高考评分百分比制将更加灵活和人性化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兼顾学生基本素养和学习能力,将德智体美有效合理的结合。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准确有效地挑选有专业潜质的人才,便于消解教育制度带来的异化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王一川.文学理论[M].第1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杨继龙,但昭彬.中韩两国高考制度之比较[J].滁州学院学报,2007,(1).
[3]陈彬莉.高考制度历史演变轨迹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2007,(1).
[4]赵长林.社会分层、文化传统与高考制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5]付嫦娥贺良.基于考生诉求的高考制度改革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2013,(2).
[6]李木洲.高考模式改革趋向探究――基于多元智能理论[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4).
[7]王静.我国高考制度应遵循的原则――以江苏高考改革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08,(6).
[8]闫建平.构建新世纪高考模式的思考――“311”高考模式再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中图分类号】G633.7
教学质量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改进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研究问题,每一次教育教学改革都是基础教育的突破和发展。而对于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而言,改革的重心应该放在继承传统的优势,改进不足之处和努力创新的层面上。
一、 传统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的弊端
物理学科是一门极具趣味性和操作行的课程,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同学们对该科目学习的积极性,弊端分析如下:
1、 教学目的单一:教学中更侧重知识的综述而忽略了物理情形的论述和物理教学过程的解释。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习题知识的掌握,但却没法彻底帮他们理解知识点。
2、 教学方式单一:课堂上一般都是老师在讲课,学生很沉默;老师备课很认真,学生课上吸收的知识却很少。
3、学习效率较低:课堂上学生听课人数少,学习效率不高。课堂上大多数都是老师在授课,学生只负责听和写,基本不参与讨论和发言,知识的接受非常被动,甚至有时候老师讲到哪里学生都不知道。
4、技术应用不足: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课堂上,学生大多当成是在看影片,对画面的关注多于知识的学习。
5、实验操作较难:很多实验都是老师演示给学生看,学生真正动手操作的情况比较少,因此实验课难以达到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6、复习效果较差:复习课大都采用"题海战术",注重数量却忽视了质量,效果不明显。
由于高中物理教育教学存折着这些漏洞,使得学生慢慢变成被动学习,严重缺乏自主学习和分析的能力。在知识面逐渐加深时,学生掌握知识点的难度越来越大,情况严重下就会导致厌学。因此,传统的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方法急需进行改革。
二、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1、改变教育思想,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中物理新课标明确要求:让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清楚知道物理知识和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较好的思维学习方式;能利用物理知识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难题;培养学生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从此可见,进行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首先应该是改变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摒弃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验操作、多媒体教学等方式综合授课,让学生更深入掌握知识点。
2、 结合高考改革制度,确保教学改革方向的正确性
高考成绩是目前社会判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依据,因此学校的教学内容也都是根据高考的考试大纲而定。怎么样才能让学生获得高分,是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们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尽管以高考成绩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判定依据是片面的,但要是忽略了学校的高考的成绩,教育教学改革也就失去了最大的意义。因此,在进行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中要将高考教学制度考虑在内。
三、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1、保留传统教育教学的优势,重视"双基"要求
在传统的物理课程教育思想中,提升课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水平,要求教师要进行多次授课,加强实验练习,培养出一批课程基础充分掌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清楚掌握新课标的"双基"要求,在进行课改时,不但要分析传统物理教育的思想,还要保留传统教学的优势,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双基"教学执行过程中,要将教师单一的授课方式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双基的教学思想。总的来讲,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的改革应该预防形式化,在加上高考的出题都是以双基为主,因此教育教学的改革策略也要从这方面入手,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考得更优良的成绩,也才能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2、 高考制度应该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参照物
不管高中课本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怎么改变,其目的都是希望学生能在高考获得好成绩。因此,要让教育教学制度真正的改善,就要以高考制度为参照物,帮助学生从海量的题库中解脱出来,不断激励他们积极投身于科学实践和应用中。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的高考考题大多都和生活、科学、技术等方面相关,对学生的社会考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足以证明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该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技术的探索和学习。
3、 物理教育教学改革应和整个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同步
教育教学改革并不仅仅是针对某个科目的改革,它应该是可以适应于任何课程的教学思想中。因此,在进行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时要将它和高中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实现二者之间的同步发展。
四、 完善教育教学评定准则,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要更改传统的教育教学评定准则,制定新的完整制度,从而完善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制度,提升教师教学的主动性,让新的教学方式成为教师主动的教学行为,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评定标准中,其判断依据还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而教学方式则是将老师定位为核心人员,是学生知识学习的主要指导者和灌输者,因此教学评定的主体也就被定位为老师。当前,教育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模式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其最终目标都是希望能够培养出一批更有学科素养的学生,重点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在教育教学评定中,学生也应该是作为主体对象。
五、总结
在进行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全面对教育教学进行综合考量,包括传统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整个高中教育教学制度、高考制度等。结合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郭乐伟.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
[2]安忠,刘炳.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3]张民生.中学物理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4]赵凯华.对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1)物理教学探讨2000,4(1)
[中图分类号] G40-05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1-0048-05
在大众传媒中,报纸以其“能够直接、定期地到达绝大多数人手中”① 的特点在今天的依旧成为各种资讯传播的途径之一。北京普通高中课程改革2007年1月召开启动大会后,新课程成为2007年北京基础教育的一大热点。课程是什么?课程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基本话题成为理解本次课改的关键,也是广大公众了解、关注课程改革的难点。一年中,在京不少都市报围绕高中新课程展开大量资讯报道,不仅有助于面向公众推介课改,也让普通人走近课改,以参与、建设、对话的多种方式表达对新课程的多元理解,进而形成着积极、平和、务实的新课程社会氛围。
一、资讯传播的共时性、
阶段性与课程理解的动态延伸
共时性,体现为各大媒体针对高中课改的资讯都会聚集在一个相同的一个时间段上,只要一家报纸有报道,都会迅速成为多家报纸的信息素材,引来一连串的同步反响。这一点在2007年各大报纸对北京课改的跟踪报道中极为突出。诸如课改启动、教师培训、课堂实施、模块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会考改革等方面的动态,不同报纸几乎都在统一时间做出及时反应。阶段性,体现为报纸针对课改的相关报道,都与北京高中课改在不同阶段的工作步骤密切相关,表现出报道的专题性。共时性与阶段性并存是北京高中课改第一年媒体舆论跟进的突出特点。
例如,2007年1月19日北京市召开启动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大会,在京多家报纸都在第一时间做了及时报道。(见表1)
在这一首次集中报道北京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媒体报道中,突出特点就是力求抓住高中课程的“新”之所在进行披露。特别是针对144个毕业学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划分学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较为显见的变化向公众做了引介。而对于这些变化所以发生的深层意义的追问和阐述在各家资讯中都是欠缺的。这也反映出在课改起始阶段的关报道多体现为一种事实性传播,起到告知、介绍的作用。因为对于即将开始实行的高中新课程,媒体与广大公众一样,都面临着新的学习。
再如,在2007年11月份前后,正式高中课程第一学段结束、陆续进行模块考试的关键时段。针对模块考试、学分认定等问题的报道自然成为媒体的重点。(见表2)
以模块为单元进行课程学习是高中新课程的一个突出变化,如何把握教学的难度与水平、如何应对教学变化的挑战,是新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一环。各大报纸都引用来自家长、学生、教师、管理者、专业人员等人员的不同说法,将高中课程第一学段在语、数、外等学科的第一个必修模块的考试与学分认定作为聚焦的“看点”,从内容与难度把握上、测试题目编制上、题目考察意图上以及学生体验上都给予报道,将新课程的变化以及疑问一并抛出。显然,把握好模块教学的难度与内容、认识和体现模块考试作用、合理认定学分等都是新课程持续探索的问题,也是学校、教师包括学生直接遇到的真实疑惑。当报纸将这些课改具体动态不断向公众展示、传递时,也就增进了公众对课改进程的初步感知和进一步关注,当然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不解或担忧。
正是有了各大报纸集中跟进高中课改,广大公众可以了解到北京高中课程在2007年不同时段所采取的行动策略,由此对高中课改有了感性认识,接纳着有关信息,形成着自己看法。在报上不断呈现关于高中课改的多种资讯,将课改拉入大众视野里,从陌生到熟知,从无视到关注,从被动到对话,高中新课程实验由此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世界。课改因此有可能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主要内容。
二、资讯传播的多端性、模糊性与
课程理解的多元复杂
高中新课程之所以“新”,在于整体教育追求体现的时代性、发展性、均衡性与选择性,“学分管理”、“必修课”、“选修课”、“学习领域”、“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模块”等诸多新术语、新概念的频繁使用就是具体表现,同时也给各界人员准确理解课程改革带来了难度。为此,北京各都市报纸紧紧跟随课程实验变化的多个视角展开报道、提问和“曝光”,藉此反映课改动向以及公众的看法和疑问,为不同理解与表达提供机会。
众多报道在关注话题、事件上具有的多端性,是指不少资讯都纷纷从各方面的变化中捕捉显现课改动态的“新闻眼”,无论是政府、行政部门的举措、制度、要求,还是学校、班级、学生的具体活动、方法;无论是事件描述还是观点阐释,都相继纳入资讯内容,使关于新课程的传播是立体化、多开端的。
各种资讯表达又在内容与取向上存在模糊性。课程是制度化教育的基本途径,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理解课程不仅是看重外部表面的现象本身,更需要透过现象找寻背后的本质意义。而对于这一点,单靠媒体自身力量显然是不够的,缺少教育专业思维的深入挖掘和阐述,也易导致一些报道对问题的解释是含混不清甚至误导。如在一些报道中存在着学分管理与学分制混用、选修课与校本课程边界不清、模块与教材课标的关系割裂、导师制与走班制泛化、模块考试与会考高考密切关联等现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理解新课程的混乱。
因此,课改资讯的多端性与模糊性,直接要求受众应具有信息识别与评判耐力,在课改资讯面前逐渐培养起一种甄别、分析和自主的理解力。
根据表3的统计,可以看到,在高中新课程实验开始的第一个年头,相关报道涉及的内容与范围是较为广阔的,有来自行政部门的宏观部署,也有区县及学校层面的具体操作;有关于事实的介绍,也有关于可能性问题的预测与提问。可以让人们看到北京课改的全面探索,也不乏对一些问题存在担心。
应该说,课改传播具有的多端性,既有助于公众从多角度认识、了解新课程实验的多个切入点和全面性,展现出不同区域、学校之间的个性化探索;也存在着因资讯传递方式的孤立、割裂而容易造成对课改理解的零散、片面,不利于形成对课改的整体认识。课改传播具有的模糊性,既说明了在课改初期人们必然存在着对课程实验过程的各个方面的不同见解,存在着面对变革难以避免的茫然和陌生,也说明了对课程的理解必然是在对话、开放的平台中不断走向科学的过程。每个人既可以成为吸纳不同声音、形成信息理解的受众,也可以成为发出自己的声音、影响他人话语和意向的力量。这个过程,就是新课程的真实理解过程,也是建设课改良好社会舆论的必经阶段。
三、资讯传播的参与性、差异性与
课程理解的主体建构
在报纸的相关报道中,一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学者以及教育管理者都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融入高中课程改革的探索之中,阐述自己对课改的不同认识,表现出各界人员关注新课程的广泛参与性和参与过程的差异性。
例如针对课改与高考的关系这一热点话题,报纸就传递出不同人的不同表达。
――《高中课改:做好与高考衔接了吗?》,是以某学者的声音,阐述高中课改要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在高考改革的配套上有“实质”改变。要实质性地在高考改革上跟进,必须事先在总体部署、时间安排、阶段性策略等方面做好计划,万万不可疏忽大意、摸索试错,输在操作细节上。
――《课改成败,系于高考改革能否加速》,以评论者的声音,提出这次北京市课改是否成功,高考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高中课改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与高考对接、高考模式如何改革等等是当前必须思考的。
――《课改关键不在“从盒饭到自助餐”》,以社会人士的声音,强调此次课程改革要想真正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必须考虑两个关键因素。一是高考,如果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的根本问题不解决,那么课改充其量只能算是“戴着镣铐跳舞”。二是教材质量和教学方式,“自助餐”固然好,但是如果本身可选的“菜”不多,质量也没有多少改进,那么“盒饭”和“自助餐”就没有什么区别。
――《高中有“选修”高考也要“选考”》,以旅美学者的声音,提出针对高中的选修,高考应该“选考”才能与其相对应。建议借鉴美国大学入学学术能力测验的模式,“必考”和“选考”相结合,既保证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上述不同声音,可以折射出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也显示了课程是在继承与创新中逐步深入。当更多的人介入对新课程的关注和讨论时,课程问题就不再仅仅是局限在教育内部的话题,而是关系到所有人理解教育、体验教育的社会性话题。
面对新课程的推进,透过媒体所反映的来自不同人员的声音,也体现出人们在课改第一年所形成的不同理解水平。
以北京V、W两家报纸为例,在有关高中课改的报道中,就包含了来自学生、家长、教师、学者、官员等多个主体的话语表达,既体现资讯的大众性,也体现出话语权的差异性。(见表4,表5)
从表4、表5看,处于课改话语权优势的是官员,其次是校长,之后是教师、家长、学生、学者等。可见,高中新课程作为一项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声音理应成为人们了解课改、把握课改的最强音。同时,校长作为学校层面的课程领导者,具有较大的权威性与自,也成为话语的主要体现。教师是直接落实新课程的一线人员,有着最直接的实际感受,当教师的话语不断传递时,其体验、感受是具体真实的,也是充满个人化的。而作为一项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改革,也需要了解和倾听学生的感受和想法。从表中反映的情形看,学生的话语有所体现,但需要进一步加大学生的话语权,来充分显现课改带给学生的生活体验。
从各种人员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态度和理解看,可谓各不相同差异明显。
例如:学者有认同,也不乏担忧。有学者提出“课改实施是否仓促”的疑问。在某报《“此次课改实施较仓促”》的文中,引用某学者的观点,指出这次课改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课改进行得比较仓促,政策不配套;提升学生主动性方面还有待努力;课改的标准与操作之间还有距离。
又如:校长有信心,也不乏顾虑。针对课改加重“学生和教师的负担”的问题,有校长认为高考对课改仍然起关键作用,要推进课程改革则经应该尽快推出考试与评价的配套方案,否则就会给学生和老师都带来很大的负担。高中课改实施模块教学后,对任课老师的要求更高,要求老师要对三年所教课程有整体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再如:学生有新体验,也难免无奈。学生在课程中有着不同的体验,兴奋、快乐、新颖、无奈、痛苦等多感受并存。有学生认为“刚刚迈入高一的校园,对新课改是充满了向往和期待的。听说课改能更加张扬我们的个性,使我们的高中不仅是学、学、学,令我十分兴奋”。也有学生认为“新课改后,将旧教材中的有些知识删去了,并把很多的知识点简化了。而在考试中,却又着重去考这些。这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慌乱和不知所措。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很迷茫,不知该讲不该讲。讲吧,大纲没要求,不讲吧,考试又考。这就是新课改的弊端之一。”
从不断发出的不同声音中,更具体地显现出不同人群之间对于课程的不同理解。这种不同,显示出社会各界人员因各自经历、经验的不同,也体现出加强课程理解的必要性与艰巨性。当更多人、更多视角参与对课程的感知、解释和讨论时,可以丰富社会各界人员的课程理解,看到不同层面、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对待课程问题的多种看法。这个过程本身,就能够促进社会各界人员对课程的理解,大家在了解他人课程的同时,也从中看到自己在建构着新的课程理解。因此,报纸的课程传播过程是受众的意义解码、共享的过程,每个人都在制造着对于课程的意义理解,也在别人的意义制造中继续建构着意义。因此,关于课程的不同声音既是差异,也是资源。
总之,2007年北京高中课改启动引起了都市报纸的高度关注,以多内容、多主题、多人员的资讯报道搭建起公众与新课程对话、互动的一个传播平台,使课程改革不仅是基础教育内部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公众不断获得了课改进程的知情权和建议权时,高中课改这一政府行为逐渐成为全社会关心、参与和受益的行动。在此过程中,每个参与的主体――学生、家长、媒体工作者等各方人员与教育工作者一同积淀着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力,也弥合着社会不同层面对于课程理解上的“知沟”③,从而促进高中课程改革在和谐稳妥中推进。
注释
①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二、题型研究
搜罗自1990年至2013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用题,可以发现:语用题的题型既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而且是主观题占主导地位,这主要是体现语用题的应用性。客观题的语用题,主要是考查连贯衔接,这是大部分省市命制语用题的选择。下面主要就主观题型的语用题作探讨研究,试作分类以下:
1. 写作方式类。这类包括仿写、扩写、补写、续写、析字、就某一情境写话等等,如2005年广东卷仿“智者的思索、庸者的奢谈”写另一组句子,2000年前后各地试题多采用这种形式;2006年江苏卷“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扩写一段情景交融的不少于40字的话”;2008年山东卷关于一位诗人上台阶不小心摔倒,要求“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2013年广东卷为寓言“磨心对磨盘”续写不少于50字的话;2010年浙江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2010年湖北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等等。
2. 应用文种类。如:1991年的公函、1992年的广播稿、1995年的便条、2003年全国卷改写提示语、2004年广东卷的对联、2004年全国卷天气播报过渡语、2004年全国卷I的广告词、2005年全国卷1的请柬、2005年福建卷人物介绍、2005年全国卷的提取关键词、2005年福建卷拟新闻导语、2005年江西卷的节日或生日贺卡、2006年北京卷的新闻点评、2006年广东卷的图书推介、2006年安徽卷的手机短信、2006年北京卷的建言献策、2006年福建卷的欢迎辞、2006年天津卷的解说词、2006年安徽卷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比较、2006年重庆卷的邀请语、2007年安徽卷的人物评介、2008年安徽卷的拟写一句话新闻、2008年北京卷的拟展板标题、2008年福建卷的晚会开场白、2008年湖北卷的文段点评和电影脚本、2008年福建卷和2013年重庆卷的宣传标语、2009年广东卷的致谢词、2010年广东卷的晚会串台词、2010年山东卷的稿约、2010年浙江卷的海报、2011年湖北卷颁奖词、2012年广东卷的招聘启事和摄影作品展前言、2012年湖北卷的为《楚辞》和《史记》两本书中任选一本写一则阅读宣传语、2013年全国大纲卷和天津卷的书信,等等。
3. 图文转换类。这类包括图表图文转换、漫画图文转换、徽标图文转换、方位趋向图图文转换等。如2004年广东卷关于图书状况调查的表文转换、2008福建卷“阅读图表,就我国粮食问题写一条宜传标语”、 2009年广东卷“据图表说明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情况”、 2010年广东卷据图表进行信息推断、2013年广东卷就调查统计表“对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进行概括、2012年天津卷就“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写调查结果,2005浙江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2006辽宁卷“欣赏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写出你对这幅漫画的感想”、 2006山东卷“说明下面漫画的题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 2012年江苏卷就父子对“是非”之地的选择写合适的话、2013年湖北卷的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并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2007年广东卷的徽标联想写话、2008年北京卷就“北京2008年残奥运会会徽‘天地人’的图形概括说明画面内容”、 2009年全国卷就“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说明标识的创意、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I的就“‘中国环境标志’,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和全国新课标卷Ⅱ的就“‘国家节水标志’,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2006年和2010年广东卷的科学知识增长模式与数学活动中心的变动,等等。
4. 表述变换类。这类包括转述、句式变换、重组句子等。如1992年小李对小王说,小王对郭老师女儿、郭老师转述,2005年江苏卷就“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2012年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 2003年全国卷“提取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2006年湖北卷“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 2009年江西卷将三个句子整合成一个单句,2005年广东卷将长句改写成四个短句;1999年全国卷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句子,等等。
5. 情境对话类。这类包括对人说一段赞美的话,如2006年四川卷;向人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如2006年浙江卷;向人询问的话,如2012年安徽卷安晴同学想参加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向转会组织委员李华同学询问相关情况,补写他们交谈的部分内容;据特定语境补写得体的话,如2010年重庆卷就负背囊老师婉拒、学生坚持的对话,2012年重庆卷“小张含蓄的批评说,小李幽默的回应说”;对不同的对象说劝阻、反驳的话,如2007年山东卷劝阻游客文物上刻字、2013年安徽卷扮演的志愿者对路萍扮演的违规行人进行耐心劝导,2007年四川卷反驳随地吐痰和上公交不排队的人;与陌生人交往的话,如2013年四川卷的向陌生人设计三个访谈问题,等等。
6. 观点阐述类。这类包括对理趣的阐明、对事件现象的看法等。如2005年北京卷举出两个带有“半”字的常用语并对其中蕴含的理趣作简要说明、2006浙江卷“以一种标点符号(省略号除外)为描述对象,写一个比喻句,形象地阐发某种生活道理”、 2008年福建卷续写一个含“明”字的成语并解释、2008年安徽卷的“言外之意”、 2008年江苏卷对有些高中生上学和放学仍由家长接送的现象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2010年福建卷对国人过洋节日和洋人参与中国节日这种现象的看法、2010年湖南卷对《水中的倒影》一文中关于“在运动中能否清晰地辨认事物或认识自我,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见解”、 2011年福建卷对国名翻译的看法、2012年浙江卷对高中生“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结果有关“代沟”发表看法、2012年福建卷“对纸笔书写与电脑输入你有什么看法”、 2012年湖南卷对中国在英国伦敦开书展的消息拟写标题及阐述理由和据此写新闻短评、2013年福建卷的关于校门建筑的看法,等等。
以上分类,由于分类标准不同,或许会存在个别交叉的情形,但基本可概括这些年来高考语用题的考查情况。那么,语用题的考查呈现什么特点呢?
1. 关注人文热点。从全国卷及各省市高考自主命题卷来看,语言运用题愈来愈趋向于生活化,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的热点,关注国计民生,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当年省市内或国内发生的大事,基本上能进入命题者的视野,如“正能量”、“中国式过马路”、“蛟龙入海”、“廉租房”、“纸笔书写与电脑输入”、“低碳经济”、“招聘”、“志愿者”、“环保”、“磁悬浮列车”、“南水北调”等素材的选用充分体现了“关注热点”这个特色。这些内容直接联系考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所有的实用文体拟写都直接照应社会生活的具体内容,还有其他众多的命题形式和材料或多或少地与现实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与此同时,命题人也非常关注历史人文,如湖北卷2010年和2012年为漫画补写韵文或配诗文,2010年为“《红楼梦》诗词鉴赏读书交流会”拟写开场白,2012年为《楚辞》或《史记》写阅读宣传语,都考到了考生的阅读积累和人文底蕴;2006年广东卷关于书法艺术、湖北卷的端午节日、全国卷的二胡介绍,2007年广东卷的粤剧介绍、2009年湖北卷王羲之介绍、各省的对联命题等等,都体现了关注人文历史的特点。
2. 兼顾综合考查。早年的语用题单项考查的居多,近年来趋向于综合考查。如:仿写兼顾修辞、句式选用的考查;应用文种的写作,兼顾语病、别字、连贯、得体的考查;压缩兼顾选用、仿用、变换等的考查;图文转换兼顾压缩概括、简要评述的考查;串台词兼顾连贯、生动、得体等的考查;情境对话兼顾简明、连贯、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的考查。
3. 重视修辞运用。语言表达要求生动,积极修辞的选择也就顺理成章。修辞手法中的比喻、排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比拟、夸张等经常考查。
4. 轮考传统题型。书信、对联、续写、补写、连贯、变换压缩、图文转换等都是传统题型,都是早年常考的内容,但命题者并不回避,每隔一段时间,即重新考查。如对联,2004、2005年各地普遍有考查,近来又再出现,比如2010年重庆卷、2012年四川卷;应用文体考查别字、病句是早年的题型,2013年的全国大纲卷、福建卷又重新出现;近几年广东卷的图文转换题、压缩概括、句式变换等更是如此,甚至于连年出现。
5. 稳定中求创新。语用题板块,被称为高考改革的试验田,一直保持着“在稳定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的特点,体现“迈小步,不停步”的命题思路。
6. 体现地域特色。各省市分别命题后,命题者都追求体现地域特色。如2004年广东卷以岭南佳果拟写对联、2010年重庆卷以“重庆”拟写对联;2012年湖北卷“湖北省‘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正式启动。为配合这次读书月活动,请从《楚辞》和《史记》两本书中任选一本,写一则阅读宣传语”;2007年广东卷的粤剧介绍等。
三、备考策略
基于上述分类和特点的把握,考虑到语用题的异彩纷呈,对于语用题的备考,我们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
1. 关注生活,强化素养。语文高考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是当前的总体趋势,而把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现象作为命题的材料,是实现这一联系的基本手段。见多才能识广,这就要全方位地拓展学习语文的空间,做生活的有心人,广开视野,接收来自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信息,街头巷尾的标语、广告,店铺的招牌,节日庆典的对联,乃至商贩的叫卖,都可引入课堂,学生占有了这些新近发生的生活事件、社会热点的材料,相信会占很大的便宜。在此基础上,强化素养,这些素养包括文学、艺术、心理学、宗教、历史等多个领域。这是因为语用题的考查,归根到底是对基本素养和写作基本功的考查,努力提高学生的总体文化素养、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眼界,提升思维的境界和层次,扎扎实实提高能力,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2. 分门别类,把握特征。语用题异彩纷呈,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但只要我们能分门别类,把握特征,就能闻一知十、举一反三,提高备考效率。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题中,实用文体一直是个热点,每年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试卷中有这类题目。如果学生对一些实用文体的基本格式、语体特征不清楚,考场上必定束手无策。因此分门别类、强化训练、把握特征至关重要。如可把便条、留言、通知、启事、请柬、自荐信等作一类,广告词、宣传语、颁奖词等作一类,欢迎词、解说词、串联词等作一类,下定义、新闻压缩、写总起总结句、提取关键词等作一类,进行精细训练,在异中求同,在训练中把握其特点。
3. 沟通联系,学会迁移。高考备考最忌学一得一,正确的方法是沟通联系,学会迁移。如高考中考查新闻点评,这种能力,其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训练和运用,如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的评价。2013年湖北高考语用题中有结合文本解读的题目,熟悉文本内容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基础,主要人物、基本情节、人物性格及评价、人物关系、各类描写等可和平时的教学沟通联系。再如上面说到分类把握特征,其实,如果清楚了书信的格式,其他的如便条、留言、通知、启事、请柬、自荐信等格式问题即可实现迁移。
4. 科学训练,掌握技巧。语用题命题,出新是常态,因此要训练一些高考卷中未曾出现的创新题型,可找最近出现在各地模拟卷中比较新颖的语用题穿插训练,在训练中要掌握技巧。做语用题,掌握技巧,运用思维策略,就能找到做题的突破口。常用的思维策略主要有五条:一是抓关键词,明确题目要求;二是抓结合点,激活知识储备;三是抓信息点,连接社会生活;四是抓迁移点,获取作答灵感;五是抓想象点,营造意境氛围。
5. 活用修辞,美化语言。语用题考查承担着落实考试说明提出的检测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任务。尽管有些语用题往往很少直接有修辞要求,但不用修辞,语言难以鲜明生动,表达无从形成个性。因此对考纲中要求掌握的八种修辞手法必须逐一过关,灵活运用。运用积极修辞(修辞手法)就可以有效地美化语言。
6. 强化审题,准确作答。
正确审题是正确作答的前提,而要按照命题者指令作答,首先就要弄清题目的指令和限制,把准其明示或暗示的各种信息,这样所作的答案才有可能靠近命题者要求的答案。审题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仔细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二是认真阅读材料,把握作答内容。这两个方面要兼顾,不能有所偏颇。在答题时,要有切题意识。切题应注意两个方面的符合:一是形式上要符合句式特点、符合修辞手法、符合字数要求;二是内容上要符合特定的对象、事物、情境。
四、命题预测
要精确预测高考命题是一件吃力而不讨好的事,但我们可做的是一个方向性的评估。根据上述的研究,似乎可以把握几点:一是紧贴学生生活的事件、社会热点,二是突出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思维能力、解决问题,三是扎实练好传统题型,应对轮考题,迁移知识和能力,解决新题型。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押赌注式的猜题、押题是不可取的。
高考是我国选拔高水平人才的根本性制度,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通过高考已为国家输送了数千万人才。高考制度既关系到个人的前途,也关系国家的未来。数年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考制度历经多次改革,然而时至今日,现行高考制度依然有很多争议。当前关于高考最受瞩目的议题无疑是“异地高考”政策,所谓“异地高考”,是指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政策。2012年8月,四部委联合颁布《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原则上应在2012年底前出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至此,异地高考实现似乎顺理成章,然而事实上,除了山东等少数省份,各省异地高考政策实际效果都不大,这其中备受关注的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更是没有触及实际问题。
异地高考不仅关系教育制度改革,更关系到户籍制度、财政体制等深层次的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异地高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不免遇到各种可以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如何有效的识别并应对这些风险是政策成功实行的关键。本文试图利用项目风险管理方法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管理,以求推动政策实行,促进教育公平。
1.从项目管理角度思考异地高考政策
项目管理是指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项目管理主要包括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等。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它包括将积极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最大化和使消极因素产生的影响最小化。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及风险跟踪四个过程。
异地高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改革,根据四部委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时间、资源、成本、质量等多重因素,因地制宜的制定与实施相关政策。笔者研究了异地高考的相关内容,认为异地高考具备项目的一般特征,可将异地高考政策的实施看作一个项目,运用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对异地高考进程中的风险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对异地高考政策提供可能的参考。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分析项目管理体系如何应用于异地高考的风险管理中。
2.异地高考政策实施风险识别
项目风险识别是项目管理的基础与重要内容,一般来说,项目风险涉及原因多,潜在性强,需要借助一些技术与工具进行识别,这样不但识别效率高且操作规范,不容易产生疏漏。常用的项目风险识别方法有专家访问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SWOT分析法以及流程图法等等。本文将使用头脑风暴法对风险进行识别。
头脑风暴法指通过营造一个无批评的自由会议环境,使与会者畅所欲言、充分交流、互相启迪,产生大量创造性意见的过程。这种方法以共同目标为中心,参会人员在他人的看法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它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风险识别的正确性和效率。通过头脑风暴法,笔者总结了异地高考进程中的几大风险。
(1)资格风险。异地高考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资格的问题,即谁有资格参加异地高考。受制于有限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异地高考必须要设置一定的门槛,那么问题便在于这个门槛有多高,如果门槛设置过低,则必然会涌入大量的异地考生挤占当地教育资源,侵害当地考生的利益,而如果门槛设置过高,则可能让异地高考成为一纸空文,不能切实落实。
(2)指标风险。异地高考是指随迁子女就地高考,实际上,在当地上学并参加高考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其后的高考录取问题,这涉及到录取指标由谁来给的问题。如果录取指标由迁入地提供,那么毫无疑问会挤占当地考生的录取资格,引起他们的不满;而如果录取指标还由考生原籍所在地提供,那么又会因为试题不同无法排名而产生新的不公平。
(3)资源风险。资源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我国整体上教育资源有限,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高校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与英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有限的资源表明,一旦发生大规模的异地高考,迁入地很可能会苦不堪言。第二点是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许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资源也很发达而考生数量相对较少,而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贫乏但考生人数却特别多。这样的情况将可能导致高考群体持续往一个方向迁移而导致社会、经济等其他一系列问题。
(4)制度风险。我国目前高考录取与户籍和学籍同时挂钩,通常要同时具有户籍和学籍才能在当地参与录取,异地高考表面上是教育制度的改革,但实际上不可避免的要与户籍制度的改革相联动,而户籍制度改革又会与经济制度改革相联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国是人口大国,国情复杂,各种制度也很复杂,任何一项制度改革都可能会带来难以预计的风险,一旦这些风险发生很可能会影响异地高考政策的实行。
(5)经济风险。经济发展关系到教育的投入,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教育也相对发达。经济发展状况对异地高考政策实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如果地区经济发展持续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差距持续拉大,那么异地高考实现的风险就会更大;其次如果整体经济增速放缓,那么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也会相对减少,相应的异地高考的难度就会更大。
(6)高考移民风险。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录取率高,录取分数低,而如河南、安徽等教育欠发达地区却录取率低,录取分数高,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北京、上海等地区的考生素质较低,这是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异地高考放开后,中西部地区的考生可能会为了高录取率成为东部发达地区的高考移民,而他们带来的竞争压力又可能会造成教育发达地区放弃素质教育而重新回到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来。这样多年素质教育改革的成果将会受到破坏,同时大量高考移民也会带来社会、经济等新的问题。
3.异地高考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定性分析是对已识别出的风险的过程和影响进行描述,而定量分析是具体量化每一个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产生影响的严重性,以此作为制定风险对策的依据。风险评估的量化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主观评分法、决策树法、层次分析法等。本文将对识别出来的风险先进行定性的评价再用主观评分法对风险进行评估。
3.1 定性评估
上文识别出的六种风险可以再进行进一步的分类识别。资格风险与指标风险实际上都属于异地高考政策实行过程中的操作风险,而资源风险、制度风险和经济风险属于宏观层面的风险,高考移民则属于异地高考政策实行结果所导致的风险。
目前从各省已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来看,多数省份将具备完整的高中三年学籍作为认定考生具备异地高考资格的标准,而少数省份则只需要一年学籍甚至不用学籍,通过学籍认定考生资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并非唯一标准,各地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标准。录取指标由谁提供的问题涉及考生迁入地和原籍两个地方,目前出台政策通常由迁入地提供指标,但是我国高考录取指标的分配并不合理,所以不宜实行统一的异地高考指标供给政策。异地考生资格认定与指标供给是异地高考政策实行首先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如果资格认定不清,指标供给不明,异地高考将很难进行下去。
教育投资是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2012年我国教育投资约占GDP的4%,并且逐年向教育欠发达地区倾斜,丰富且平等的教育资源是异地高考顺利实行的保证,如果教育投入跟不上,异地高考会面临很大风险。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总体上经济状况很平稳,稳定且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会带来财政收入的增长,进而也会带来教育投资的增大。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各项制度上的改革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在户籍制度上,城镇化使得农转非速度加快,而收入分配制度也在努力改变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状况。户籍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异地高考政策的实行,但如果其他制度改革进展不够,单独的高考制度改革也难以彻底实行。
最后是有关于异地高考移民的风险,在异地高考政策之前,就已经有少数考生铤而走险,走上高考移民的道路。可以预见,异地高考政策实行以后,高考移民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很多考生家长可能会钻政策漏洞,带着孩子一起高考移民,高考移民的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异地高考也恐怕难以实行。
3.2 定量评估
根据对异地高考风险的识别及定性评估,系统权衡各项因素,对每个风险进行量化,从而整体评估异地高考的风险。我们采用主观评分法,成立专家打分小组,根据打分结果,对风险进行排序,形成风险列表(见表1)。
在表1中,可能性表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得分越高,表示风险越可能发生;严重性表示风险一旦发生所带来的后果,得分越高,表明后果越严重;不可控性表示风险发生后的不可控程度,得分越高,表明风险越不可控。风险级别是可能性、严重性与不可控性得分的乘积,得分越高,表示风险级别越高,越要重视。我们将得分在100分以上的风险列为II级风险,而得分在100分以下的列为I级风险。从评估的结果看,制度风险、资源风险和高考移民风险是异地高考最主要的风险,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监督和应对,当然对其他风险也不能忽视。
4.异地高考风险应对
项目风险应对可以有多种策略,常用的几种策略是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
风险回避是指通过主动放弃项目目标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避免风险的策略。风险回避是一项消极的决策,因为它同时也放弃了风险可能带来的收益。通常在风险级别较高且没有其他策略可用的时候考虑使用风险规避策略。风险减轻是指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措施减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严重程度。风险减轻是一个积极的应对策略。风险转移指在无法通过上述策略应对风险的时候,通过合约或协议将风险转嫁给第三方的策略,风险转移并非嫁祸于人,因为有些风险给你能造成损失,但是对于他人未必会造成严重后果。最后是风险接受策略,这种策略是指在觉得可以承受风险所带来的后果时,主动接受风险。
根据风险发生的程度、时期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加以应对,下面我们具体阐述下减轻各项风险的建议。
资格风险和指标风险是在异地高考政策实际操作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风险。面对资格风险,我们首先要做到资格审查过程的规范化、流程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具备异地高考资格的要求;其次,采取多样的方式确定资格,比如不仅可以将资格与学籍挂钩,也可以将资格与工作年限、居住证、社保年限、是否有住房等因素相连接。对于指标风险,首先可以采取灵活分配的方式确定指标,比如对于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可以由迁入地提供录取指标,而对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则还由原籍提供录取指标;其次可以采取新的高考方案,比如探索“统一考试+高校自主测试”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分配录取指标,统一录取等。
资源风险、制度风险和经济风险是宏观方面的风险。资源风险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应对,首先是应继续加大教育投资,确保教育资源的规模与质量,其次要逐渐向教育欠发达地区加大投资,以缓解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的现象。对于制度风险,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制度改革,切勿盲目冒进,在制度改革之前,要注意做好充分的调研,征求各方意见,以此减轻制度改革的风险。近年来我国经济整体上发展迅速、健康,经济风险对异地高考政策的影响较小,但是我们依然要注意观察经济动向,防范因经济过热导致的通货膨胀等现象的影响。
最后有关高考移民的风险,高考移民由来已久,可以预见,异地高考政策实行以后,高考移民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对于高考移民,首先应该完善相关政策,防止有人钻政策的漏洞当高考移民,其次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对相关行为进行处理,最后还是要进行疏通,通过重新资源配置避免更多的人走向高考移民的道路。
5.总结
异地高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政策,如何顺利实行政策、防范风险是关系民族未来的大事。我们采用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对异地高考实行的风险进行分析,建立风险模型、提出应对策略,希望能更规范化、流程化的对异地高考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斌.异地高考的利益博弈、困境分析与对策建议[J].教育与考试,2012(3):10-14.
[2]吉多,克莱门斯.成功的项目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翟月玲.“异地高考”的根源、理念探究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2(7):25-29.
[4]詹静.新车型导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商学院,2007.
[5]肖军飞.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异地高考SWOT分析及政策设想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32):17-20.
最近听到沸沸扬扬的关于高考英语降分的新闻,关于这一措施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有人极力支持,认为母语本来就该放在第一位,英语的受重视程度不应该超过了母语,我们也不需要人人都会英语。也有人反对此举,认为英语作为我们与世界交流最重要的工具,我们应该给予它足够的重视。中国人为什么要普及英语呢?目前的英语教学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呢?英语为什么要降分呢?英语的普及会影响汉语的地位吗?英语的降分举措又能捍卫母语的地位吗?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习英语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我敢自豪地说,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也是最富有内涵的语言。我们是炎黄子孙,是华夏儿女,汉语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也是全民族的一种凝聚力。而英语作为其他国家的语言,不管是从文化的角度还是民族发展的角度都不及母语。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英语呢?因为我们的国家需要发展。要发展就要与其他国家交流,交流必不可少的就是语言。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国家,我们可以从生活的飞速变化感受到祖国飞速发展的过程。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美国、英国为首的很多欧美国家都是以英语作为母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他们的语言去和那些发达国家沟通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理念,用以改变和发展自身的技术,更好地改变人民的生活。中国人普及英语,有利于跨国公司的建立,增加了我国与他国的经济贸易合作,也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留学生出国深造,会有很大部分人学成归来,将自己吸取到的先进东西贡献给祖国。08年的奥运会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了中国,也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当时我们倡导全民学习英语,就是为了更好地迎接外国游客,让奥运更成功。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传统文化,如今有很多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开设,向他们介绍我们的儒家文化。
总之,我们学英语,不是崇洋,抬高他国的、贬低自己的,而是为了用语言去建造与他们沟通的桥梁,更好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理念来发展自身,同时也更好地将中国文化传递展现给世界。
二.目前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很多专家学者批评英语教育的应试性,批判中学英语只注重语法和笔试成绩而忽略了它作为一门语言的工具性及功能性。[1]这些问题是确实存在的,也是我们不可否认的。很多学生都是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但是学了十几年,仍然不能与外国人进行基本的对话交流。有很多理科思维很好的学生,因为英语太差劲而与梦想的大学失之交臂,失去了接受先进教育的机会。也有很多大学生因为英语四、六级焦头烂额,用来背英语单词的功夫甚至超过了专业的学习。面对这样的令人堪忧的现象,英语教育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英语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此次调整高考分数的改革也是针对这一问题,认为英语学习应重在应用,而不是考试分数。所以此次改革是一种探索性的改革,想要以此逐渐改变度量英语学习的标准,逐渐过渡到英语交流技能的考查等,为了培养真正地能够运用英语的人才。[2]这一改革正确与否,不可一概而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改革的出发点是好的。不管目前的改革能够取得怎样的效果,至少英语教育的问题得到了重视,也正在探索改进。
三.高考分数的调整对英语及汉语学习的影响
专家们呼吁:中小学重英语、轻母语的现象非常严重,所以要改革。试问:母语被轻视的现象,真的改一下高考分数就能改变吗?如果高考语文成绩上升了,就是母语的地位得到捍卫了吗?降低英语的高考分数,就可以促进母语的学习吗?外语热的原因,真的只是高考分数吗?
汉语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忽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电脑的普及,我们写得更少了,更多地是运用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办公交流,这无形中减弱了汉语的运用。很多常用的字我们写不出来了,因为平时多是用电脑或手机打字。所以,我认为汉语的弱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电子产品的影响,因为用得少了,所以我们对母语生疏了。所以,我认为捍卫母语是必须的。但是首先,捍卫母语不是指一个单纯的分数的提高。高考语文分数提高了,学生们就要花更多时间学母语,母语就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了吗?分数的提高可能会对汉字书写等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也无法避免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而失去了母语本身的吸引力,变成了强制性的负担。其次,降低英语的分数,就能捍卫母语的地位吗?调整了高考英语分数后,学生们对两门课的关注度可能会有改变,但是这样真的能捍卫我们需要的传统文化的根吗?学好传统文化固然重要,但是不一定要以抵制英语为代价。英语学习仍然重要,只是我们在学英语的同时,不能丢了母语。母语需要我们积极学习,捍卫它的地位,但是如果只单纯用一个分数去衡量,似乎欠妥。
高考分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向,但是单纯的一个分数的调整,就能改变母语的现状吗?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与他国进行贸易等多方面合作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大学生为了让自己的就业前景更加明朗,还是会学习英语。而且很多的经济发达国家都是以英语为母语,我们要通过英语与他们交流。电脑还有很多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懂适当的英语。我们还需要通过英语的翻译,把我们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传统文化传递给西方国家,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即使英语在高考分数上被拉下“神坛”,它仍然被社会所需要,它的作用和它所扮演的角色仍然不可小觑。一门语言的存在有它的原因,社会对这门语言的需求不会因为高考制度、高考分数的改变而改变。它存在则有它的理由,有必要的市场需求。
汉语和英语在中国扮演的是两个不同的角色,汉语是我们的民族文化,英语是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其他文化的工具。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牢牢捍卫民族的文化根源,但是对多元文化的吸收也是必不可少的。改革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它是我们在发展自身同时的一种探索和追求,希望能在快速发展地同时又不迷失自我,失去我们本民族本身拥有的优良文化。
随着考试制度改革和考试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式和路径,文献研究在考试理论研究中的价值、地位和功能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一批以考试文献研究为内容的科研论文相继推出,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考试文献的学术刊物。考试文献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是我国当代考试制度改革和考试理论研究推进与发展的标志;同时,考试文献研究的深入推进,也必将进一步推动考试制度改革实践和考试理论研究的科学、持续发展。为此,我们需要对方兴未艾的考试文献研究现象给予关注,并对这一科学研究现象本身进行深入的反观和深刻的反思。
综观已有的考试文献研究,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拓展考试文献研究的领域和范畴。如前所述,在现有的考试理论研究中,考试文献研究成了一个重要的内涵和形式。但是,在已有的关于考试文献研究成果中,所涉及的多是关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及其相关方面的内容;而对我国当代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丰富的考试文献的涉猎和研究,则显得十分薄弱。对于当代考试文献,除了少数研究者就某一方面的考试文献做过比较简单的综述性介绍之外,这方面的研究还基本上是空白。因此,对于改革开放30多年形成的极为浩繁的各类考试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和发掘,应该是我们考试理论工作者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无论是基于考试制度方法的改革实践,还是从考试理论研究的需要出发,对当代考试文献的整理、研究和发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笔者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意向,即现有的关于我国高考制度和方法的改革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人们在这一问题上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甚至多有分歧与论争。但是,只要深入地研究关于高考改革的各种意见及其纷争,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人们在对待高考改革问题上,总体的意见和看法并无根本的差异或冲突,只是在不同的语境下,或者是强调的问题和内涵有所侧重,或者是基于不同的学科理论和研究视角罢了。而之所以出现这类现象或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当代考试文献研究方面没有及时跟进,考试文献研究对于考试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资讯和引导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改革开放30多年来考试制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探索实践,形成了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既具有重要的文化纪实功能,又是我们推进考试制度、方法改革,丰富和发展各类考试文化的重要的信息资源。对于这些考试文献,亟待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研究,包括做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传播、推介和利用。同时,致力于当代考试文献的整理、发掘的科学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考试理论研究的视域,促进考试理论研究的繁荣发展,对于打破目前考试理论研究比较沉闷的局面尤其重要。总之,积极做好当代考试文献研究,是推动考试制度改革、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考试理论研究质量与水平,推动考试理论研究科学、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和重要保障。
考试文献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它需要研究者科学的态度以及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作风,更需要研究者的理论功力和关注现实的敏锐目光;只有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真正推出具有学术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考试文献研究的功能与效应。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考试理论工作者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的考试理论研究作出努力和贡献。同时,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这一研究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扶持,并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机制和方法对其实施积极的引导。考试类学术期刊在这方面更是可以有所作为。笔者期待,有更多学者及著作在推动考试文献研究的进程中,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引领和导航的作用、功能。
一、语文高考命题的新思路
新时代的语文高考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以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为考查目标,这种高考理念更为贴近我国教育目标,也能够与我国社会发展步伐及人才需求呈现良好的一致状态。因此,这种素质考查首先落在了对语境、语篇的考查上。通过对现有文章的考查,能够反映出每个学生的不同理解,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标题概括能力、鉴赏评析能力、词汇量等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考查。因此,学生阅读、思考及总结能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高考作文也必然成为新高考理念下的重头戏。首先,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必然会接触并应当树立掌握议论方法、叙述类别、描写注意事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说明文、抒情方式等众多知识点;其次,在对这些知识点实现融会贯通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更是对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验。可以说,众多知识点是学生共有的,而在作文中体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则是学生自己学习运用的结果,只能归属于自己;此外,在高考时,对于作文题目的拟定及问题形式的选择,也需要学生自身能力的支撑。这种通过一个题目,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查的考试形式是有其合理性的,也能够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高中语文教学适应高考新思路的重要性
(1)有利于革新传统的学习模式,发挥人文学科应有的向导作用。如今,从外观上看,高考是一种应试教育,而其内在发展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多数高中学校并未给予学生人文素养应有的重视。因此,高中创新语文教学理念和模式有利于打破原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让人文气息带动学生自身素养的变化,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习生活变得更为丰富。从本质上看,高考考查目标的转变是高中进行语文进行创新的引玉之砖。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有效提升。高中生已经具备属于自己的鉴别能力和欣赏能力。因此,当面对高考语文试题时,不再是简单的读读看看,不再习惯这种被动式的接受,往往会从审美角度去对学生进行考评。可见,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去用心体会相关试题的深刻涵义,去体会段落篇章的真正用意,去挖掘其中的美,并形成自己的想法或看法,为自己的解题过程确立一个方向,进而游刃有余的进行答题。因此,高考新的考查目标,客观要求高中语文进行教学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高中进行语文教学创新,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作品鉴赏评析能力等综合素养,从而为社会提供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尽量满足现今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特别是部分学生大学毕业后有可能进入文化部门工作,较强的语文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三、语文高考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首先,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社会科学说明文与自然科学说明文占据很了较高分数。然而,这道试题多数情况下并没有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考查目标,还是停留在文字游戏上,利用文字陷阱来进行考查,只是单纯的为了考试而考试,而学生却能够通过与文字内容做以比较对照,很顺利的选取正确答案。
其次,每年的高考作文总是给人一种有失新意的感觉。作文话题并没有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所考查的内容有时是高中生无法理解的消化的,原因在于出题者并没有充分考量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分析年龄,使高考作文难得“惊艳”。
四、高中语文教学适应高考发展的突破性措施
高中语文教学使希望提升学生是各项语文能力,形成较强的语文综合素质,以便适应新理念下的高考考查活动,实现学生的好成绩,获取师生及家长的认同。因此,应当着力改革创新高中语文教学,使其跟紧高考新理念的律动,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并能在应试中拿取高分的人才。
(1)教师大力提升知识理论,加强学科业务学习。教师是使知识的传播者,是落实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的直接执行者。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高效的业务素质。否则,势必会导致语文教学的无目标性和盲目性,直接导致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无效劳动。同时,教师应当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哲学、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学习哲学,可以更好的指导教师形成正确的观点,使其在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答过程中不致偏颇。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确保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2)以语篇为基点,塑造学生的文体感、语境感和语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加强。这些能力主要集中体现在学生对具有语篇的整体把握上。因此,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应当使学生体会不同的语境,培养学生的语感。掌握了以上各种能力,学生就能够游刃有余的进行语篇分析,对某个关键词语进行深刻理解,对某个段落的作用进行探讨,对语篇的中心思想与核心内容进行到位的判断。
(3)切实加强写作思维能力与创造表达能力的训练。高中学生更多的语文能力多数体现在作文环节,体现在文章题目的审视方面、内容的写法方面、语法修辞的拿捏方面。由于高中生还没有十分缜密的思维能力,因此影响了语言表达能力,致使作文写作时往往固定了思维,无法实现突破,只能用肤浅的思路看待问题。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格外注重对学生的日常读写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学生在此遇见类似的作为题目,不至于抓耳挠腮,脑海空空。
如今的语文高考已经转变了原有的陈旧理念,注重对学生各种综合素质的考查,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也应当及时调整目标,适应崭新的高考理念,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并通过高考获得较高的分数,实现应试教育下的好成绩,并能够提升学生素质,实现双丰收。
参考文献:
[1]胡俊生.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J].学语文.2010(2)
二、复习策略的展开
复习《》时,笔者曾尝试在深入理解概念的同时还能准确把握史实。按阶级斗争史,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所做的挣扎。如今遵循新史观,中学教科书则表述为“迈出了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为了全面认识,在学生自主梳理基本史实基础上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时期(19世纪60-90年代)东西方的主要国家情况如何?
(2)奕䜣、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作为传统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为何选择?
(3)对于中国经济结构具有怎样的影响?
(4)为什么以前的历史研究对的研究难以引起重视?
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以英国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建立起来,同时为了取得掠夺原料和获取销售市场,积极对外扩张。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也在积极开展。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创造了强大的生产力。曾经先进的东方文明在封闭的等级社会中没有发展进步,先后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在学生回答之后我提供如下材料: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经过两次
传统“经世致用”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师夷长技”的思想不断传播。
西方大量商品涌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科举考试仍然是身份提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但是没有背景的人往往失意而归。
在展示这段材料之后我设计一个小问题:你还有哪些资料可以补充?学生经过讨论又补充了达尔文进化论等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尝试从全球的角度审视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
第二、三两个问题,学生给出了两种答案:一是洋务派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借用西方的科学技术,采取“中体西用”的策略;二是认为是统治者对世界形势发展的被动反应,顺应世界潮流的不二选择。第一种回答传递出学生对课本主体知识的熟练掌握,第二种回答显示部分同学开始从文明史和现代化史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了深入剖析,紧接着追问一个问题:“洋务派为什么要采用近代工业的形式?如果不这样做会怎么样?”面对这个问题,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讨论后,最终得出结论:机器生产在当时是最先进的生产方式,产生了远远大于传统农耕生产的生产力;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两次中的船坚炮利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虽然传统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但是面对外来冲击,自身从应变的角度出发,选择工业化生产也是历史的必然。面对假设性的问题,有位同学表达:“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我也想谈谈假设后的看法。即使洋务的开展不能挽救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现实,但毕竟努力了,如果没有洋务派这样的努力,我们是否会在中连“战”的机会都没有呢?”。在此老师做出小结:“是否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是中国近代必然的选择?答案已经很清楚了。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来看,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此我们引入关于史学界对研究的态度变化。“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给贴上地主阶级的标签,因此影响到我们对历史作出真实的客观判断,往往采取片面否定或严重怀疑的态度看待,这种戴着有色眼镜的研究制约了我们研究的视野和高度,于是把社会历史的发展放在简单的阶级理论斗争当中,得出部分偏颇的结论。”
为了让学生对史观本身有全面的认识,最后设计一个问题:阶级斗争史观是否应该完全退出历史的舞台?学生回答:“阶级斗争史观还是有用的,老师不是经常还提到地主阶级、农民阶级等一些词语吗?所以阶级斗争史观作为分析历史的角度之一,不可完全摒弃,也不可无限放大,需要同多种史观配合,多角度、多视野看待历史问题”。最后老师总结:“对各种史观的看法就像我们对待的看法一样,也要站在全局的、动态的角度去认识和运用,决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这样我们就真正学会了辩证地看待问题。”
新课程改革与历次的课程改革相比,具有明显的变化,首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地位与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课程高考文综地理试题更具开放性,侧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即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使高考成为各学校省份内的事情,命题自主与独立,高考命题的变化也促进了地理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一、适应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新课程教材更注重于学生对地理现象以及地理事物的分析,注重于学生对地理技能以及地理方法的掌握,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习的训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把课堂中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探究新问题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身的个体探究或者合作探究,最终掌握地理技能与方法。
另外,在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过程中,笔者比较倡导师生间的互动,反对学生独霸课堂或者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两者之间的积极互动,而又不失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教授高中地理“板块构造学说”一节时,就曾积极鼓励学生把教材中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移动图》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课件中,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都要向连续相同的方向移动,让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这样大陆边缘褶皱隆起,从而引发火山地震。在笔者指导下,学生做出来的作品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这一过程,既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促进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
二、面对新课程高考,挖掘教材基础知识
新课程高考更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题目比较灵活,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挖掘教材基础知识,建立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地理思维,让学生在新课改高考中游刃有余。当前我们使用的新教材也是如此,比较注重基础知识,因此地理课本中出现的许多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或基本规律,叙述简洁,点到即可。但是出现在课本中的“案例”以及“问题研究”难度就比较大,需要教师铺垫基本的必知的地理知识。因此,地理教师要认真研究地理教材,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在理解透、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再向学生灌输教材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探究。另外,在地理教材知识挖掘的广度上,要结合新课程高考要求,这样可以减少无用功,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用新课程理念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在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树立新课程观念,克服传统的旧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用新课改理念武装自己,以便于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新课程高考比较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地理思维能力的锻炼,因此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如此以便获得新知。在此基础上获取新知识,更有利于被学生理解与消化,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在进行地理必修1第二章关于“大气运动及形成”等内容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易于理解教学内容,笔者在课堂上进行了模拟实验――一个电热锅烧开水,先用较小的火加热,逐渐调大火力,水温上升越来越快,当接近烧开时,再将火力略为调低,但水温仍然继续升高并达到沸腾。为什么在火力降低之后,仍然沸腾,而火力最大时没有沸腾现象?通过学生思考将答案与课本联系起来,紧接着分析了每天的午后两点左右是气温最高的时间,而非正午。这样不仅提高了效率,将课本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还巧设疑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的大脑,在分析研究教材、做教案的过程中,善于将书本内容问题化,用问题引出新知识,用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创造思维,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探究“问题”的形式,把书本内容变成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连续性问题,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主动、自觉学习,在一系列的问题中产生探求答案的愿望。学生通过课堂问题的解决,通过思考和探索活动,自主地建构知识,锻炼地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迪,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促使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动脑,激发学习地理兴趣。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课程高考逐渐变得灵活而富有生气,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立足高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理念及其实质,要改变传统的陈旧的教学观念,还要坚持自己的教学信念,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使得高中地理教学既适应高考需要,又体现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地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