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精细化工与石油化工的区别大全11篇

时间:2024-02-27 16:03:2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精细化工与石油化工的区别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精细化工与石油化工的区别

篇(1)

关键词:

精细化工生产;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安全系统

精细化工产业是化工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较大的行业,使用的原材料大多具有有毒、易燃、易爆性质,原材物料一旦泄漏或发生事故,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安全生产问题是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考虑因素,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是指对精细化工产品的研究及生产过程中了解工艺参数和生产设备和工艺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或因素导致的后果和分析可能出现的偏差,并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操作模式。在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HAZO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系统,它不仅可以帮助精细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分析,也能有效的改善生产计划。有必要探讨安全模拟与HAZOP安全控制系统的研究,并将其应用在精细化工生产过程。

1安全系统工程技术的重大作用

危险与可操作性系统(简称HAZOP),通过该系统,可以找出在生产过程中操作控制和工艺参数可能出现的偏差,并通过研究生产装置等,找出出现偏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种操作系统一般应用于石化或化工工程的设计审查阶段,较少用于工艺生产。通过该系统可以查出潜在的危险与在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对加强生产的安全控制有重要意义。(1)尽可能准确可靠地获得所需资料。由自动分析和推理过程可以完成前因和后果,所以获得的数据将更加安全可靠。(2)有非常高的综合模拟。在一定程度上熟练运用三维建模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以有序高效的改进措施,以及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即使在发生意外时,也可以与链条的保护相联系,减少不良因素的风险。真正使安全系统名副其实。

2生产工艺过程自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2.1生产工艺过程的深层次危险与可操作系统分析

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时,需要将操作程序或工艺的流程节点分为几个节点,研究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和运行参数可能出现的偏差和可能的结果,找出偏差原因。根据国内外现状,在已有的危险性和可操作性分析的基础上,仅在经验和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浅层危害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分析,无需深入思考。符号有向图(SDG),是一种节点连接形成一个网格图,可以表达事件的因果关系,包含了许多潜在的信息。

2.2基于动态符号有向图建模的间歇过程日AZOP

间歇过程中不允许出错,如何使用动态符号有向图建模显示各个环节的直接联系,是基于动态符号有向图建模的间歇过程HAZOP的关键所在。(1)建立间歇过程的状态顺序图。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符号有向图模型,将与任何情况相关联的变量放在一起,它涵盖所有间歇过程中任何状态下的所有变量,并设置了与变量相关联的条件。(2)批处理状态序图。将批处理过程的状态序列图定义为十个连续步骤,来分解整个有向图。(3)建立间歇过程的状态顺序列表。建立间歇过程的关联顺序列表,将关节点与设备失效、阀门信息、与整体符号有向图相关联,将其列成表,在推理过程中,比较了步骤状态和预期状态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没有区别,自动输入进行下一步,如果有差异,根据链接表的信息,自动拉偏对应的符号有向图节点,触发符号有向图的反向推理。

3危险与可操作性控制在精细化工生产过程技术应用分析

一直以来,工业生产中都有多种安全分析技术,近年来,采用动态模拟技术的系统逐渐成为关键性的技术,而三维立体技术的成熟可以模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而导致的后果。因此,其具有重要的技术研究价值。

3.1在符号有向图上面进行的分析

不难看出利用符号有向图分析是一种较深层面的分析,因为生产过程的危险性和可操作性都是根据以往的生产经验和数据,以计算偏差发生的变化,并发现偏差的原因。然而,从更深的层次来看,对风险和可操作性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同时,符号有向图是一个能够帮助风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完成智能推理的过程。符号有向图利用有向线,由一个分支构成网络图。不仅可以把前因后果都有详细的介绍,有大量的表面数据和信息有着极强的包容能力,了解个体出现偏差的原因,选择偏差,可以使用符号推理的逆向选择,找出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后,预测最终结果。实现深层次的分析的必要性。

3.2在间歇的生产工艺上进行分析

生产过程并不是只有一段,而是连续的,所以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都可进行连续的分析,当然也有不利的部分,那就是在危险与可操作性的研究中有很多复杂的步骤存在,因此前后半段如何连接进行分析成为关键的问题,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精细化工的生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间歇的生产,这就需要利用到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1)基于结构化描述工具。结构化的DES描述工具主要是使用Petri,可以更好地通过结构化和全面的逻辑关系来告诉动态或静态的结构和系统的运行和变化。这种模型可以表达前因和后果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因果关系来推断偏差和偏差所带来的后果。结构化描述工具由三个层次组成,分别利用到了离散的配置以及间歇的生产工艺。(2)给予动态建模的描述工具。事实上,没有好的科学数据网格技术可以完成批处理过程,任何一个步骤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都会很可能导致致命的影响,也就是说每一个步骤对于科学数据网格都是不一样的,这样也形成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连续的、不间断的描述间歇的生产工艺并且利用科学数据网格。在这一点上,可以使用动态建模,完成的步骤如下:(1)建立完整的科学数据网格模型。要连接所有变量必须建立一个全面的科学数据网格模型。并重点研究模型内部的设计。注意彼此之间的关系,能够做到只要改变一个初始的作用能就一定可以获得科学数据网格模型的地步。(2)建立序列图。整个批量生产过程分为多个小模块,各模块依次转化为一个步骤。(3)设置序列表。根据已建立的标准将每个步骤处理成一个表,并将其用作推理过程。在推理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一是符合既定标准,然后程序会自动进入下一步。二是不符合既定标准,然后将程序触发推理程序,进行分析,并完成切换。

3.3过程安全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技术需要采用容错和冗余,为了提高安全控制水平,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需要设计精细化工生产过程紧急停车控制系统,发明紧急停车顺序控制相关软件和连锁安全保护软件,以及以高配置控制器作为硬件平台。其中,安全控制系统由连锁安全保护模块、检测控制模块、操作模块组成。连锁安全保护,是指通过事故发生的原因或者事故后果的关联状态,自动形成逻辑控制,从而实现了对事故发生时的连锁安全保护。

4结语

当前精细化工生产多以间歇和半间歇操作为主,工艺复杂多变,自动化控制水平低,现场操作人员多,部分企业对反应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对工艺控制要点不掌握或认识不科学,容易因反应失控导致火灾、爆炸、中毒事故,造成群死群伤事故。本文分析了安全系统工程技术,开展HAZOP的探讨分析,分析精细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在生产过程精细化工安全系统设计的技术方案。以此改进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安峰,夏涛,张贝克,等.化工过程SDG建模方法系统[J].仿真学报,2003,15(10):1364-1368.

[2]牟善军,吴重光,姜春明.石油化工安全仿真技术及应用系统[J].仿真学报,2003,15(10):1356-1359.

[3]王滢,张贝克,吴重光.一种改进的间歇过程HAZOP分析模型[J].计算机仿真,2007,24(2):57-61.

[4]张贝克,郑然,马听,吴重光.间歇过程动态SDG建模[J].化工学报.2008,59(7):1863-1868.

篇(2)

钯碳催化剂是一种常用的加氢催化剂,广泛应用双键加氢、硝基和亚硝基加氢、芳香族化合物加氢等领域。钯碳催化剂的制备一般采用浸渍法,一般包括载体碱化预处理,活性金属通常是氯化钯溶液或醋酸钯溶液浸渍、还原、蒸馏水洗去杂质离子、真空密封包装等步骤,还原过程一般采用氢气、肼、甲醛溶液、次磷酸纳,硼氢化纳还原。

一、钯炭催化剂在精细化工中加氢主要有如下应用

1.双键加氢

双键加氢在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中很常见。收率依据不同的分子有些不同,一般收率多在90%以上,有的收率会在99%,双键加氢的实例有:甲基顺丁烯二酸加氢声成甲基丁二酸,顺T烯二酸酮:加氢生成丁二酸,3一 烯基一2一甲氧基一苯酚加氖生成二氖丁香酚。以及在VE生产巾的中间品法尼基丙酮加氢。王碧玉[1]等人研究 使用钯炭催化剂加氖还原一蒎烯工艺,文献显示在采用钯炭为催化剂,常压,120℃条件下,蒎烯经3 h反应,蒎烷的收率为98%以上。

2.硝基加氢

绝大多数芳胺来自相应的硝基化合物,主要芳胺工业制法有三种,①铁粉、硫化碱或水合肼还原:②磺化氨基反应;③催化加氖还原。,周尽花等[2]人详细研究了5一硝基一1.10一邻菲罗啉还原合成5一氨基一l,l0一邻菲罗啉的化学还原丁岂和用钯炭催化剂氢化还原T岂的区别,其中氯化亚锡一盐酸还原产率为l0.8%,使用铁粉一硫酸还原的收率为36.9%, 使用5%钯炭一水合肼的相转移加氢还原的收率为90.2%,收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芳香族化合物加氢

芳香族加氢包括苯环加氢以及稠环加氢,其中包括芳香族加氢生成环烷,芳香族化合物部分加氢,上成部分加氢芳香族化合物,毗啶加氢生成哌啶。

二、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

主要有催化剂活性金属含量、载体的孔径和孔融、活性组分的颗粒大小、催化剂表面结构以及金属Pd在载体上的分布状况等。上述影响因素主要与浸渍方法、浸渍液浓度、干燥介质和温度、还原方式有关。陈信华[3]指出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浸渍方法、干燥温度是影响催化剂表面活性金属含量的主要因素,还原方法则是影响催化剂上活性金属颗粒大小的主要因素,而表面金属含量和金属颗粒大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三、钯碳催化剂失活原因

目前,烯烃加氢反应工业催化剂都为5%-7%钯碳催化剂,由于该催化剂成本昂贵,因此研究其失活原因对抑制其失活并延长其寿命具有现实意义。在加氢体系中,影响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Hughes[4]则归纳为四类:(1)中毒失活;(2)堵塞失活;(3)烧结失活;(4)热失活。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催化剂失活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将催化剂的失活归纳为活性组分流失、中毒、堵塞、烧结四大类并分别进行了讨论。

1.催化剂活性组分流失

钯碳催化剂的金属钯微晶一般分布在活性炭靠近表面的微孔内,钯在催化剂表面的负载深度只有几十微米。使用过程中任何磨擦撞击都会导致催化剂的磨损,部分变成更加细小的催化剂颗粒,以至于活性组分金属钯流失。因此,随着使用过程中环境的影响,催化剂不断的被物料不断冲刷,活性组分金属钯会逐渐损失,累计到一定程度,催化剂就会失活。据有关资料介绍[5],钯炭催化剂的细炭粉中平均Pd含量可高达7% ,而Pd/C催化剂的平均Pd含量仅0.5% 。钯碳催化剂的磨损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1固定床催化剂在装运和储存过程中,因振动和碰撞,催化剂颗粒颗粒之间以及与盛装催化剂器具之间会发生摩擦,引起催化剂落粉。在生产过程中,因反应器、压力、液位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活性组分在溶液的冲刷下逐渐流失。催化剂反应釜内搅拌死角和局部阻塞,导致反应液流动不均衡,使得催化剂受压不均匀,反应压力的波动造成催化剂颗粒之间发生磨擦,引起载体的破碎。由于进料温度变化过大,引起加氢反应器内的液体“闪蒸”[6],使催化床层“沸腾”[7],也能使催化剂颗粒之间的磨擦加剧。

1.2批式反应催化剂在生产过程中,因反应釜搅拌打击,和釜壁摩擦,引起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流失,由于料液的酸性,会腐蚀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和反应时搅拌的打击和摩擦,会引起催化剂载体的破裂,孔径的塌陷,造成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流失。

2.催化剂中毒

催化剂在活性稳定期间往往会因接触少量杂质,而使活性显著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催化剂中毒。使催化剂丧失催化作用的物质,称为催化剂的毒物。若消除中毒因素后,(原料中的CO、C1),活性仍能恢复,称为暂时性中毒,否则称为永久性中毒。一些催化剂在一些反应中的毒物,其中有些是暂时性毒物,有些是永久性毒物。例如合成氨中用的铁系催化剂,水和氧是毒物,当这种中毒现象发生时,可以用还原或加热的方法,使催化剂重新活化,这种中毒是暂时性中毒,或称可逆中毒;而硫或磷的化合物对于这个催化剂和这个反应也是毒物,当由它们引起中毒时,S与Pd生成硫化二钯(Pd2S)和硫化四钯(Pd4S),催化剂就很难重新活化,这是永久性中毒,或称不可逆中毒.后面一种中毒,是可以通过原料控制和改进加以控制。中毒不仅影响催化剂的活性,造成催化剂的活性下降,也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

3.钯碳催化剂的堵塞

氢化反应产物CAT 中除了有产品和中间产品外,副反应会生成一些高分子有机物以及金属腐蚀产物 [7],这些副产物的粘性较大,它们会沉积在催化剂表面,甚至把催化剂包裹起来,使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比表面积减小和隔离,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和失效。也会随CAT进入加氢反应器,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和微孔内,覆盖了一部分催化剂活性中心,阻碍了加氢反应。

4.钯碳催化剂的烧结

钯碳催化剂的烧结直接会引起钯晶粒的长大和载体活性炭微孔结构的改变:烧结可引起Pd微晶的成长,微晶的颗粒越大则活性越差,当晶粒径平均达到15OA以上即基本失去活性。根据烧结理论,烧结分为热力学烧结和化学烧结:热力学烧结是由于反应温度过高和不稳定,固定床催化剂反应时催化剂床层局部过热会加速晶粒的迁移,增加晶粒之间相遇而被俘获的几率,由此引起的烧结为;化学烧结是由于许多金属(如Cr,Fe,Ni,Co,Cu,A1,Zn,Na等)和非金属(如Br,C1,P,NH3等) 等离子均与钯发生反应。钯碳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既存在热力学烧结又存在化学烧结现象。催化剂的热力学烧结表现为金属钯微晶成长和载体活性炭微孔结构的改变。金属钯微晶只有在催化剂表面高度分散,金属钯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微晶钯发生迁移,成长为大晶粒钯,由此会降低催化活性。催化剂载体活性炭的烧结则表现为比表面积减少,孔容、孔径重新分布,平均孔径增大和总孔隙率降低 J,导致活性中心微晶钯比例减少。催化剂的化学烧结主要是金属腐蚀所产生的金属离子,原、辅料夹杂的金属离子或非金属离子引起的。

四、催化剂再生

固定床的催化剂由于床层堵塞,可采用热水洗涤加对由于金属离子污染造成的催化剂中毒,目前采用NaOH强碱溶液冲洗,把沉积在催化剂表面的有害金属离子脱除,部分恢复催化剂的碱洗的处理方法来恢复活性;对由于硫中毒造成的催化,可以采用先用溶剂洗涤催化剂中夹带的物料,再用10%的甲醛溶液还原,控制温度一般是在70度左右,在钯催化剂碱液洗涤的再生方法中,主要采用过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附着在钯催化剂表面的酸性有机物,从而使钯晶粒具有活性。

五、结论

介绍了钯碳催化剂在精细化工中的加氢应用、影响因素和钯炭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活性炭载体的破碎引起的活性组分金属钯流失活性组分流失、硫等杂质引起的中毒、加氢过程中高分子副产物的集聚引起催化剂的堵塞、物理与化学烧结引起的钯微晶体的长大四大类失活原因,利用甲醛溶液还原的方法可以有效再生失活钯碳催化剂。

参考文献

[1]王碧玉,杜光山,吴燕翔,等.钯炭催化剂用于a一蒎烯.常压加氢制蒎烷的研究[J].福建化工,1997,(4):14―15.

[2]周尽花,吴宇雄.5一硝基一l,10一邻菲罗啉还原合成5一氨基一1,1oI令 菲罗啉的研究叨[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5,34(4):l5-16.

[3] 陈信华.浸渍法制备活性组分不均匀分布催化剂的参数分析[J].石油化工,1992,21(8):557-562.

(4) Hughes Rt Deactivation of Catalyst[J], 3nd,Aca.emic Press,1984.

篇(3)

一、化工英语的特点

随着我国各行业与国外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化工英语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国际一些知名科技期刊每年都刊登一些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论文,推动了我国科技工作者与国际科学技术界的交流。英语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汉语不仅有其发展的悠久历史,也是蕴含信息量非常丰富的语言,同样非常有利于思维。而且英汉翻译的学问很深,当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汉语具有概括性强,内涵丰富的特点,在科技文章中尤其体现的明显。翻译的时候要使译文精练,我们可以把原文中一些功能词或重复词译成较短的单词,更符合我们汉语的习惯。如: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Bituminous中的The Role and Function只需译成“作用”即可。化工专业英语是特定的专业人群使用的,是为化工研究和实践服务的,这就决定了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的区别。

1.文体质朴,语言精练

众所周知,所有科技文献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文体质朴、语言精练,因此,在化工英语汉英翻译中必须做到言简意赅。如:文献中记载着爆炸源产生的正反射冲击波方面的大量数据,这些炸药通常是TNT裸装球形炸药。The literature contains considerable data on normally reflected blast waves from high explosive sources, usually bare spheres of TNT.

2.结构严密

英文结构非常严密,语法词的作用很大,而汉语中的名词之间较少使用连词来连接,多用含有连结意义的词。因此科技论文的译文应做到各成分之间关系明确,主次清。此外,精炼性(Conciseness)和准确性(Accuracy)也是化工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化工专业英语总是希望用尽可能少的词汇来清晰地表达专业含义,这就导致了非限定动词及名词化词组的广泛采用。动名词短语可用来替代条件、时间、伴随状语从句,分词短语可用来取代关系从句,不定式短语可以替换目的状语从句,而名词词组则可以极大地简化句子;至于准确性,因为化工专业知识关注的是客观存在,本身就要求用词(尤其是数词)表达准确。爆炸的破坏性影响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点已被以下事实所证明:人们开始承认大多数的普通爆炸都是被设计和控制用来为人类做有用功的。That the destructive image of the explosion changed is p roved by the fact that people began to accept that the most common explosions are planned and controlled to do useful work for man.

从该译文可看出英文在结构上的严密性,翻译时必须注意关联词that引导的不同从句,弄清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组织句子。

3.表达形式的特点

长句多,被动语态使用频繁,常用It句型结构,专业术语多,缩略词经常出现,插图、公式、数字所占比例大,合成新词多等。例如:It should be made clear that the cumene rout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cetone is more complex but yields another important Petrochemical (Phenol) as well as acetone and that benzene is alkylated with Propylenein the reaction in the same time:C6H6 + CH2 = CHCH3 C6H5CH(CH3) 2benezene propylene cume这是有关石油化工专业英语一个长句,采用It 无人称句式和被动语态,句子长,信息量大,充分体现了化工专业英语的特点,对石油化工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的人,阅读起来很困难。

二、化工英语翻译的基本技巧

1.从句子、段落到整篇文章角度去正确选用专业词汇的含义。例如,In their essential elements Joule’s experiments were simple enough but he took elaborate precautions to ensure accuracy. 句中的element一般有元素、仪器、单体成分四种释义,本句指的是物化中的焦耳实验,故应选仪器之释义,全句的翻译为:从必备的仪器看,焦耳实验是很粗糙的,但他采取了精心的预防措施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 运用语法分析,辨明句子的主干及其分支――各种修饰成分,做到心中有数。For systems more complicated than a simple homogenous substance, the number of properties or state functions which must be arbitrarily specified in order to define the state of the system may be different from two.通过分析不难理解:主语是the number,谓语为may be different from two, which引导的关系从句修饰state functions, for引出的介词短语作状语修饰整个句子,句子成分搞清楚了,理解句义也就容易了。

3.借助专业英语的翻译理论与技巧,可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以下就化工专业英语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被动语态为例,通过四种翻译模式来阐述:①直译为汉语的被动态句子。If nitrogen gas is heated or compressed,we can find its different properties as before. 如果氮气被加热或者压缩,就会发现它和先前具有不同的性质;②因为汉语主动句使用较广,译为更符合汉语习惯的主动句。Petroleum is not normally used today in the crude state. 现在人们一般不直接使用石油;③运用成分转化法将被动语态转化为主语,如60 tons were read from the meter. 流时计的读数为60t,被动语态“were read”转化为主语“读数”,与化工专业特色更吻合;④译为无主句。The amount of work was required per unit mass of water for every degree of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could then be restored by the heat through simple contact with a cooler object.单位质量的水,温度升高一度,就需要一定量的功,通过与较冷物体接触又可回到起始温度。

三、专业术语

专业术语的翻译原则是使用习惯的表达法以保持译文的专业特色。以化工专业为例:密闭爆发器closed vessel;隔板试验gap test;松装药bulk filler,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B炸药composition B;平台效应Mesa effect;沟槽效应channel effect。absorbability吸收性;absorbance吸光度;abs resin abs树脂;abs resins abs树脂;absinthe oil洋艾油;absolute activity绝对活性度;absolute alcohol无水酒精。

四、结论

总之,研究化工英语的翻译方法要在语言上多下功夫。要成为一名称职的译者,还必须熟谙两种文化,这样才能意会“弦外之音”。译者应该能够领会原文的内容,并把它们恰如其分地在译文中表达出来。因此,翻译工作者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以及中文水平、专业知识水平,翻译出高质量的译文。

参考文献:

[1]廖世敬.化学与化工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马正飞.化工英语.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吴松林,江淑娟.石油化工英语.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4]花建丽,陈锋,孟凡顺.精细化工专业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篇(4)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ew district advantage of Songyuan area, undertake an analysis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new area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planning scheme.

Key words: Metro planning; regional advantage;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planning scheme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一、区位优势

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松嫩平原腹地,东南与长春市、四平市为邻,西与白城市和接壤,北隔松花江、嫩江、拉林河与黑龙江省相望。长春市:吉林省省会,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科教文贸城市。哈尔滨市:黑龙江省省会,东北北部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冰雪文化名城。大庆市:我国重要的石油、石化工业基地,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现代化城市,黑龙江省西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另外2005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大齐工业走廊”是指由黑龙江省的省会哈尔滨经大庆到齐齐哈尔,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为837.1平方公里的新型工业经济园区。这三个城市形成一条直线,从哈尔滨到大庆,从大庆到齐齐哈尔,各100余公里,因此辟建于高速公路两侧的是一条约长200公里的工业走廊。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发展六个产业:1、装备制造业2.石化工业3.农副产品深加工4.医药工业5.高新技术产业6、现代物流业。还着重强调肇源镇,肇源镇将发展成为大庆市南部及黑龙江省西南部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市域南部的水运枢纽,扩建肇源码头,充分利用松花江的水运优势,加强与哈尔滨等城市的水上运输联系。我市的雅达虹工业区和肇源毗邻,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和产业承接能力。

二、现状分析

松原市是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腹地,要想参与到哈大齐工业走廊中来,必须要结合实际,做好市场经济预测分析,极力发展下游产品和配套产品。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粮食化工,同时延长产业链,上游至吉林,下游至大庆,实现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加快发展新材料化工、精细化工产业等。

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产业集中群。通过203国道和肇源、扶余两个重要交通节点直接参与到哈大齐工业走廊。充分发挥雅达虹工业区和鲜丰工业集中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运输条件 整合存量资源,、以各产业开发区配套物流系统为支撑的为工业走廊重点产业服务的物流体系,发展物流产业群,同时服务于周边经济带农产品流通、对内辐射长吉都市圈等领域,对外辐射吉林省西部核心枢纽物流系统,推动全省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市有经济开发区,雅达虹工业园区,鲜丰工业集中三个重要工业集中区。无论是在区域优势还是在产业职能上都能很好融入到产业链中去

1、第一产业

松原市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据86年扶余县史志记载第二松花江水生动物资源10科38种,目前这38种鱼在松原流域内部分鱼种罕见。可在滨江新区上游和下游远离核心区的位置,充分利用第二松花江水资源对即将要废弃和有开发价值的滩地或浅水域集中进行渔业养殖和开发,从而带动和促进渔业和与渔业相关的旅游产业发展。

2、第三产业

滨江新区的产业功能定位应以高档居住、旅游休闲、现代服务、金融商贸、行政办公为主的第三产业为主。

目前松原市商业区主要集中在四百货、江北步行街、江南步行街三个区域。目前我市正在着手打造东镇国际城、金钻广场两个商圈。东镇国际城、金钻广场与滨江新区核心区毗邻,另外三个商业集中区的中心正是位于滨江新区核心区。这五个区域是商业经济贸易繁荣的重要区域,但相对分散。缺乏一个核心区来统领和促进这五个区域的协调发展。只能单纯的作为城市的商业中心考虑。它与城市的商务中心有着本质区别。所以要把在滨江新区核心区打造成为未来松原的商务中心,集中发展商贸、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产业。配套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成为松原未来的经济运作管理中心和生产服务中心。

3、文化特色

新城戏的前身八角鼓,是满族民间说唱艺术,曾称“京八角鼓”,流传百年之久。针对松原的语言文化和民间艺术可以考虑在江心岛的小岛上通过园林艺术手法打造成独具特色的风情岛。我们有大小不一的江心岛,但是从没有人对它们合起来加以研究,像黄鱼圈、老钱柜儿等等。关于江心岛名字的传说就是一种文化。

4、生态建设

生态是松原的第一特色松原在江心岛湿地和长达60公里的自然生态长廊三个方面具有区分于其他城市的特色。可以做足、做大文章。打造松原自己的生态特色,第一个扬长避短,充分利用60公里长这样两条生态廊道,规划沿江后退蓝线100米左右做生态长廊。形成松原自己的生态廊道品牌。第二个有众多江心岛资源,尤其是在核心区的正中心有着4.5平方公里的生态岛资源是我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法宝。在这个岛上我们规划建设地标建筑松原星和高尔夫球场等设施。把它建设成观赏性、休闲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旅游岛。通过这个旅游岛建设带动上游自哈达山,下游到三江口的各岛开发。通过对各岛屿名称的来历的考证,诸如黄鱼圈、老钱柜等的挖掘。恢复各岛的历史传说,打造独具松原特色的文化岛。通过水上交通将各岛连接,形成一个具有城市肌理、城市文化的水上旅游轴线。进一步突出以江为轴的规划理念。第三、湿地是我市的重要资源。湿地生态绝不是简单的湿地公园概念,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生态系统,规划上一定要引领恢复生物群落的发展方向,最终实现人、动物、植物等和谐共存的生活空间。

三、规划方案

1、交通

一是将过境交通和滨水地区的内部交通分开布局,滨江新区的对外交通一定要规划快速通道。保证滨江新区的快捷性和通达性。二是将步行系统和车行系统分开,将分隔亲水的城市主干道(就是滨江大道)改为聚集人气群众的生活性大道。将其城市主干道的功能转移到文化路。核心区内通过公共交通系统,组织老城区和滨江新区的交通联系。在核心区内一类居住周边规划一百公顷以上的空间是无车区域,提高滨江新区的空气质量和行人的安全性。最终实现城市道路为人行服务。静态交通规划,坚持向地下要空间的理念。滨江新区的建设必须要有足够的地下或半地下停车场,在商住、行政办公区设置地下停车场。在满足群众生活得基础上,倡导土地利用的经济性水上交通组织规划在各岛间的交通联系以游船组织为主,需要强调的是一桥和二桥之间的江心岛和两岸的交通联系除了应用游船外,还建议修建景观性过江隧道。如果再修 过江桥梁就会严重破坏滨江新区的景观性。

2.核新区

滨江新区核心区居住以高档社区和高端园林住宅为主,降低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一类居住区的容积率控制在0.4以下。核心区内严格控制高层建筑发展,沿江禁止规划高层板式住宅。以生态、智能、宜居,为特色。主要面向中高级收入阶层。为了保障滨江新区核心区夜晚不出现“空城”现象,保持24小时活力,必须布局集中的商业和文化娱乐设施,鼓励公寓和高级星级酒店入住。

3.水利设施

滨江新区规划设计范围是哈达山至三江口。硬质护堤、围栏已从江滨公园修建至龙华大桥。建议在龙华大桥至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段、大广高速公路至三江口段增加驳岸的进深,在满足防洪需要的条件下后退200-500米的范围内做生态型台地护坡。

4.绿化

使用集中绿地和楔形绿地相结合的规划理念,楔形绿地更有助于城市空间的融合,更有利于打造通透疏朗的城市特色。着重强调城市一定要用绿化景观带隔离各功能区。打破传统的用城市道路将功能区分隔的规划手法。

篇(5)

职业技能鉴定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招用从事技术复杂以及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和获得正规的培训合格证书及持有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行业、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现行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最终才能踏入社会。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完善相关的制度和培训考核方式,使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具有权威性,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拓宽就业渠道和扩展办学方向的重中之重。

一、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实行“双证制”,其中一项就是职业资格证书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校生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与考核主要由每个学校的技能鉴定所(站)完成,这样做能够有效利用学校的资源,节约了成本。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地的人力资源部门只负责最基本的监督,缺少行业、企业第三方认证。学生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上岗前需重新培训考核,周期较长。

为了使高职区别于中职,很多地区、学校已经开始在高职院校中进行高级工考核,当地的职能部门也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但依旧存在问题,学生在学校获得的高级工证书,在企业看来,含金量更低,即使获得高一级的证书,进入企业后,相关的工资待遇也得不到体现。

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认识模糊不清。学校将“双证制”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却忽视了行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大多数学生获得的证书仅是从毕业角度出发,并不能真正将职业资格证书与所学专业需要的职业技能要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职业资格证书是“专业”与“职业”之间的桥梁,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生所从事职业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能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的能力,能明确地反映学生自身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资格。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链的调整,用人单位在注重学历证书的同时,同样注重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能让企业选择到合适的人才,对于学生而言,也能学以致用,提高对口就业率。

二、高职化工类专业职业技能鉴定体系改革措施

我们必须认识到,对学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拓宽就业空间的有效途径,也是高职院校适应新形势、确保高质量、办出新特色的重要举措。化工行业属于特种行业,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化工类专业技能鉴定,并积极进行改革实践。

1.考核工种的选择应针对学生专业和就业

化学工程学院现有九大专业,在校生近两千人,本着“宽基础、共平台”的原则,学院将学生的专业分为“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工业分析”三大类,主要组织学生进行“化工总控工”和“化学检验工”工种的中级工技能鉴定。这两个工种在化工行业中应用广泛,它的推广主要用于强化学生的基础操作技能。同时,根据学生所学具体专业不同,学院从现行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出发,结合自身的实验实训设施,先后增设了“塑料注塑工”、“药物制剂工”、“有机合成工”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从学生刚进校,就由专业负责人给学生进行专业介绍,使学生明确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从所学专业出发,更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鉴定工种,强化自身专业技能学习,使学生获得的证书能够与专业紧密结合,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从学生就业角度,每年的9月份,会有用人单位来学校预定下一年的毕业生,学院根据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联系企业的行业标准,在应届毕业生中进行“第二技能证书”的考核工作。让学生结合就业岗位群,在专业大类下相近的专业间选择合适的工种并主动申请鉴定。同一个工种可申请参加高级工工种鉴定,这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受益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得到了专业技能熟练的应用型人才。该项制度已在2012届、2013届毕业生中进行了尝试,得到企业和学生的广泛认可。[2]

2.考核方式的选择

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目前,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均采用理论免考的方式,我们针对不同的工种,以学生所学专业的三门主干课的平均成绩作为理论考核成绩的依据。例如:化工总控工选择“基础化学”、“工程制图”和“化工原理”三门课程;化学检验工选择“基础化学”、“常量组分分析”和“微量组分分析”三门课程。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将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单纯的从题库选择性出题进行理论考核或者利用学校有限的仪器设备进行实操考核,这只是过关性的考试,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解决实际生产一线中遇到的工艺问题,并不仅仅是生产一线的实际操作工人,而是成为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现场工艺工程师,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这种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3,4]

3.利用职业技能鉴定,通过“校企合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的认可与否,是检验高职院校办学成功的关键。学院根据职业技能、职业要求调整专业教学内容,增加针对性,及时了解行业动态。通过定期召开“专家指导委员会”,从行业、企业的专家口中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及时走访学生就业单位,了解学生工作情况,对岗位适应情况以及所学内容在岗位中发挥的作用,建立人才评价反馈机制,最终使学校教育能够和行业需求密切联系。

4.通过政企联合,承办企业职工培训,建立健全考核管理制度

学院的紧密合作企业“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将企业青年职工的培训及职工比武大赛交由化工学院承办,并于2011年由扬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将企业的“化工总控工”高级工的理论与实操培训一起由化工学院教师承担,培训结束后,由扬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进行相应工种的高级工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校企合作,第三方认证”的考核方式严格遵循了“考培分离”的原则,获得的证书具有权威认证性,也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能力和实验实训装置建设的肯定。

学院地处长三角,周边化工企业很多,除了承担类似的职工培训外,学院还根据这些企业要求,陆续开办了“扬农班”、“中石化金陵班”、“中海油沙桐班”等订单班,在为这些班级单独制定教学计划时,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职业技能鉴定部分也应遵循这一原则。本着从企业需求出发,从学生就业出发的宗旨,完善自身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形成职业技能鉴定与企业实际、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三方有机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为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企业岗位需求,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行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5.考评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评员多为学院的专业课教师,除了正常的考评工作外,教师更多时候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因此,教师也要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提高修养。通过参加“访问工程师”深入企业一线密切联系行业产业,通过参加行业协会、省教育厅和高教部组织的技师、高级技师等各项培训,熟悉行业前沿和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知识,丰富专业实践经验。在实际考评过程中,由职业技能鉴定部门随机抽取校外考评员参加技能鉴定工作,杜绝作弊行为。

学院自身也承担同类职业院校教师的“化学检验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考评工作,使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更加成熟、完善,在同行技能鉴定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总 结

从2005年起,国内由化工教育协会牵头,每年在职业院校中组织“化工总控工”、“化工检验工”等化工类工种的技能竞赛,获奖选手可获得相应工种的高级工或技师资格证书,该项赛事得到国内一些大型化工企业的赞助,并已先后得到国家人力资源保障部和教育部认可。但从高职院校自身出发,比赛仅仅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以此为契机,将技能大赛这种考核机制引用到学校的技能鉴定体系中去,这样学校所颁发的技能证书才能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得到企业的青睐。[5]

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各地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视,并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从而保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顺利实施开展,使得高职教育服务行业企业,提升地方经济,促进“企业-学生-学校”三方互惠,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 洪列平.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职教论坛,2012,(10):84-86.

[2] 姜敏.推进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J].南通职业大

学学报,2012,26(2):56-58

[3] 李富香.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模式探讨[J].青海

交通科技,2012,(2):43-44.

[4] 李冬,吕惠芳.职业技能鉴定融于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

篇(6)

1.高职院校实行“双证制”,其中一项就是职业资格证书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校生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与考核主要由每个学校的技能鉴定所(站)完成,这样做能够有效利用学校的资源,节约了成本。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地的人力资源部门只负责最基本的监督,缺少行业、企业第三方认证。学生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上岗前需重新培训考核,周期较长。

为了使高职区别于中职,很多地区、学校已经开始在高职院校中进行高级工考核,当地的职能部门也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但依旧存在问题,学生在学校获得的高级工证书,在企业看来,含金量更低,即使获得高一级的证书,进入企业后,相关的工资待遇也得不到体现。

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认识模糊不清。学校将“双证制”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却忽视了行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大多数学生获得的证书仅是从毕业角度出发,并不能真正将职业资格证书与所学专业需要的职业技能要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职业资格证书是“专业”与“职业”之间的桥梁,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生所从事职业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能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的能力,能明确地反映学生自身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资格。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链的调整,用人单位在注重学历证书的同时,同样注重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能让企业选择到合适的人才,对于学生而言,也能学以致用,提高对口就业率。

二、高职化工类专业职业技能鉴定体系改革措施

我们必须认识到,对学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拓宽就业空间的有效途径,也是高职院校适应新形势、确保高质量、办出新特色的重要举措。化工行业属于特种行业,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化工类专业技能鉴定,并积极进行改革实践。

1.考核工种的选择应针对学生专业和就业

化学工程学院现有九大专业,在校生近两千人,本着“宽基础、共平台”的原则,学院将学生的专业分为“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工业分析”三大类,主要组织学生进行“化工总控工”和“化学检验工”工种的中级工技能鉴定。这两个工种在化工行业中应用广泛,它的推广主要用于强化学生的基础操作技能。同时,根据学生所学具体专业不同,学院从现行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出发,结合自身的实验实训设施,先后增设了“塑料注塑工”、“药物制剂工”、“有机合成工”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从学生刚进校,就由专业负责人给学生进行专业介绍,使学生明确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从所学专业出发,更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鉴定工种,强化自身专业技能学习,使学生获得的证书能够与专业紧密结合,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从学生就业角度,每年的9月份,会有用人单位来学校预定下一年的毕业生,学院根据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联系企业的行业标准,在应届毕业生中进行“第二技能证书”的考核工作。让学生结合就业岗位群,在专业大类下相近的专业间选择合适的工种并主动申请鉴定。同一个工种可申请参加高级工工种鉴定,这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受益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得到了专业技能熟练的应用型人才。该项制度已在2012届、2013届毕业生中进行了尝试,得到企业和学生的广泛认可。[2]

2.考核方式的选择

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目前,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均采用理论免考的方式,我们针对不同的工种,以学生所学专业的三门主干课的平均成绩作为理论考核成绩的依据。例如:化工总控工选择“基础化学”、“工程制图”和“化工原理”三门课程;化学检验工选择“基础化学”、“常量组分分析”和“微量组分分析”三门课程。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将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单纯的从题库选择性出题进行理论考核或者利用学校有限的仪器设备进行实操考核,这只是过关性的考试,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解决实际生产一线中遇到的工艺问题,并不仅仅是生产一线的实际操作工人,而是成为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现场工艺工程师,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这种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3,4]

3.利用职业技能鉴定,通过“校企合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的认可与否,是检验高职院校办学成功的关键。学院根据职业技能、职业要求调整专业教学内容,增加针对性,及时了解行业动态。通过定期召开“专家指导委员会”,从行业、企业的专家口中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及时走访学生就业单位,了解学生工作情况,对岗位适应情况以及所学内容在岗位中发挥的作用,建立人才评价反馈机制,最终使学校教育能够和行业需求密切联系。

4.通过政企联合,承 办企业职工培训,建立健全考核管理制度

学院的紧密合作企业“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将企业青年职工的培训及职工比武大赛交由化工学院承办,并于2011年由扬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将企业的“化工总控工”高级工的理论与实操培训一起由化工学院教师承担,培训结束后,由扬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进行相应工种的高级工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校企合作,第三方认证”的考核方式严格遵循了“考培分离”的原则,获得的证书具有权威认证性,也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能力和实验实训装置建设的肯定。

学院地处长三角,周边化工企业很多,除了承担类似的职工培训外,学院还根据这些企业要求,陆续开办了“扬农班”、“中石化金陵班”、“中海油沙桐班”等订单班,在为这些班级单独制定教学计划时,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职业技能鉴定部分也应遵循这一原则。本着从企业需求出发,从学生就业出发的宗旨,完善自身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形成职业技能鉴定与企业实际、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三方有机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为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企业岗位需求,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行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5.考评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评员多为学院的专业课教师,除了正常的考评工作外,教师更多时候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因此,教师也要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提高修养。通过参加“访问工程师”深入企业一线密切联系行业产业,通过参加行业协会、省教育厅和高教部组织的技师、高级技师等各项培训,熟悉行业前沿和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知识,丰富专业实践经验。在实际考评过程中,由职业技能鉴定部门随机抽取校外考评员参加技能鉴定工作,杜绝作弊行为。

学院自身也承担同类职业院校教师的“化学检验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考评工作,使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更加成熟、完善,在同行技能鉴定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总 结

篇(7)

大学正确引导社会前进的使命能否有效实现,与大学培养的人才、创造的科研成果能否有效推进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大学实现其使命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围绕国家目标,为国育才、进行文化创新和科技攻关,而不是承担直接建设者的责任。就目前而言,大学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将是2l世纪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

与时俱进,高校适应产学研合作新趋势

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教育功能,还具有不断创新知识、创新技术的科研功能,同时还具有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和技术支持的功能,但是其功能的发挥必须适应新时期发展与企业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合作。

市场需求是产学研合作的动力

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全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而市场也将其构成要素的价格、供需关系和竞争态势等市场信息提供给产学结合的实体,引导其科研方向和开发的目标,建立起从市场信息――科研――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生产――市场良性循环的产学研运行机制。

科技发展是产学研合作的基础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由技术进步推动的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多,并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系统中技术进步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只有深入开展产学研,才能更好地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所以技术进步是产学研联合的推动型动力机制。企业在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现代经济条件下,持续不断地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不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则难以生存和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有科学技术研究的能力,但它区别于企业和研究机构,其任务偏重于人才培养,而人才成长需要实践的锻炼和磨炼。大学所提供的氛围、环境和条件,不可能完全满足人才成长的需要。产学研合作弥补了这个缺陷,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以及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深入,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产学研合作新的内涵。

政策支持是产学研合作的保障

政府部门根据当地经济的特点,通过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宏观的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及教育文化政策等,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实现资源、人才、成果共享,引导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这是政府本应肩负的神圣职责,也是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开拓创新,天津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的探索

天津大学从建校开始,就把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作为自己的使命。作为具有雄厚工科背景的高校,天津大学根据自己实际,很早就提出了“办特色、出精品、上水平”的办学思路,突出工科特色,一直以促进天津市企业的科技进步和服务本市经济建设为己任,多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已经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之路,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服务地方经济体系。

坚持市场为导向,为天津市经济建设服务

作为地处天津且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天津大学在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职能,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将自身具备的知识、人才、信息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与地方的资源及产业优势有机结合,促进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快学校向着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前进。

在“十五”期间,天津大学与天津市各企业的合作项目共1453 项,为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持。学校与天津市企业合作的项目分布在700多家企业,涵盖了《天津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能源、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业、都市农业、现代服务业、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城市建设与交通等10个重点领域。

基地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重大应用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的重要基地。天津大学目前拥有9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以及天津大学的4个天津市技术中心,它们作为本地区的公共研究平台,围绕着天津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创新性人才,开展学术交流。随着“天津市超微加工工程中心”、“天津市海水淡化中心”、“集成电路设计平台”等产业化基地的相继建成和使用,使天津大学能够为国家和天津市的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贡献。

在人才培养方面,天津大学在环渤海地区先后举办了工程硕士班,MPA班和工商管理班,共计培养3643人,有力地支持了区域经济建设。

瞄准市场需求,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益明显

近年来,学校围绕市场的需求,选择好切入点,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通过重大创新项目的实施,带动重大工程建设,推动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提高地方的科技创新能力,积累后劲。

天津大学开发的“复方丹参滴丸自动灌装线”项目,设备投产仅一年,新增产值达8420万元,新增利润3257万元。学校的发明专利“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在线实时准直测量装置及校准方法”、“大尺寸三维空间测量的现场标定装置及测温方法”等,成功应用于一汽大众、天津钢管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客车公司等单位的生产线均取得良好效果,该成果获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我校“中间相炭微球制造技术”等两项专利技术以22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铁中煤化工公司天津铁中煤化工有限公司,截至2005年6月,产品销售累计3000余万元,创造利税1100多万元。

此外,学校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天津港改造、渤海油田开发、大港油田开发等天津市支柱产业。

建立载体,架起科技服务桥梁

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是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体现,建立载体与搭建桥梁是大学走向社会中心的必然选择。天津大学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形成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天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地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有入园企业74家,在孵企业46家,成为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二是成立“校企发展与促进委员会”,目前已有80多家企业加入该组织,其中天津市企业25家,密切了学校与天津市企业之间的联系,标志着校企之间的合作与服务已进入组织化、规范化、长期化、制度化时期;三是通过行业技术中心为各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目前依托学校成立了天津市PVC树脂行业技术中心、生物制药与中药现代化行业技术中心、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行业技术中心等行业技术中心;四是我校与北方技术市场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技术中介机构进行成果转化。

抓好源头,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基础科学的原创性研究是科学研究之源、科技发展之本,其成果水平直接决定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与成效。我校拥有13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12个为工科)和30个天津市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研究推广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实验室,9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8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它们围绕天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和重大工程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

每年学校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联合天津市企业联合申报天津市的各类项目。自2001年起,我校每年从天津市获得的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的项目经费均超过2000多万元,通过天津市政府支持的项目引导,使高校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目标更明确,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仅2005年,我校与本市企业签订技术合作项目365项,合同总经费超过8000万元,通过政府对项目的引导,一批天津大学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得以在天津市开花结果。以天津市市长基金的支持和天津大学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机共轨高压电控燃烧系统技术为基础,天津大学与天津市机电集团合资组建了天津北洋油泵油嘴有限公司,制造和销售内燃机供油系统总成及部件。该成果推广计划,被列为天津市重大产业化项目计划,获得了1000万元的资助。天津大学的城市电网规划的模型和方法及电网规划工具的成果,在保证城市电网结构合理、供电可靠、运行安全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成功地应用于包括天津市在内的国内3个直辖市和18个省的62个市的170项规划和评估项目中,成为国内应用最广泛和最成功的城市电网规划系统。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实力方面,高校应该主动面向社会、服务企业和地方。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具有行业齐全、门类众多和综合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技术设备落后,主要技术依靠进口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天津市工业的发展。天津大学通过建立高效、共赢的产学研结合机制,起到了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作用。

天津大学精馏技术“八五”“九五”“十五”均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历年来企业资助项目数达642项,科研经费1.5亿元。近二十年来,天津大学为工业界改造和新建塔器近万座,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近百亿元,仅在天津市推广应用已达到80多家,每年创造经济效益5亿多元。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天津大学的科技成果为基础,由天津大学,天津信托投资公司和天津科技发展投资公司合资组建的“天津市三英焊业有限责任公司”专门生产药芯焊丝生产线和系列产品,年产各类药芯焊丝2万吨,环保型不镀铜实心焊丝10万吨。公司已经成为中国药芯焊丝生产厂中四强之一。

天津大学与天津城建集团联合组建的“大型建筑物顶升、平移研究所”项目是解决新城市规划与原有建筑物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方式。合作双方利用各自优势,分别投入技术和资金,对建筑物顶升、平移全套工程装备进行研发,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国内已成功实施了28项迁移工程,这些项目不仅节省了大量资金,而且社会效益显著。

篇(8)

一、上海都市圈制造业结构趋同研究回顾

我国关于都市圈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且对于都市圈概念的理解缺乏统一。从1988年周一星提出了一套中国城市地域概念体系后,姚士谋、孙一飞、杨建荣、王健、高汝熹等学者都从各自研究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具体到上海都市圈的产业结构和分工的研究,很多学者纷纷实证的方面进行了探索:

以唐立国、赵丽、夏永祥为代表的学者通过测算上海都市圈各城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来揭示同构状况,认为上海都市圈的制造业结构严重同构或者有趋同的趋势。另外一些学者通过深入到产品层面的分析,发现上海都市圈各地产品的差异程度很高,各具特色,区际分工水平较高,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还有靖学青、王志华、陈建军等。

归纳起来,研究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的不少学者认为该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也有学者提出该地区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梯度,存在产业分工的基础。不同的学者从不同方面提出了产业同构问题的应对策略。但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成员城市的合作是大家取得的共识。

二、上海都市圈制造业产业结构趋同的实证分析

1.产业同构测算方法。研究上海都市圈制造业同构问题时采用的测度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相似系数,多数学者采用这种方法来测度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另外一种是克鲁格曼提出的差异度指数来间接反映产业同构程度;第三种是由一些学者对相似系数和克鲁格曼指数进行适当变通,这种有益的变通克服了产品结构相似度计算过程中计量单位不统一带来的不便。采用不同的测度方法计算出的结果往往不同。本文将采用UNIDO提出的结构相似系数测算上海都市圈两省一市,以及主要成员城市之间的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这种方法最早由UNIDO于1979年提出,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Sij:结构相似系数;

i、j:两个相比较的地区或区域;

n:制造业包含的产业数,k=1,2,…,n;

Xik:区域i中,第k个产业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

Xjk:区域j中,第k个产业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

Sij的取值范围在1和0之间。如果值为0,说明两个相比较地区的制造业结构完全不同;如果其值为1,说明两个地区间制造业的结构完全相同;也就是说,Sij的值越大,说明两个相比较地区间制造业结构的相似程度也越大。

2.上海、江苏、浙江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上海、江苏、浙江统计年鉴、以及上海都市圈主要城市的城市统计年鉴的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产值。由于资料获取的难度,在计算城市间的制造业相似系数时只选取了部分主要城市。

要想全面地了解上海都市圈内制造业结构的雷同情况,本文将从三个维度进行考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上海都市圈两省一市的制造业结构变化趋势,有学者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但是他们采用的数据大多是2000年左右,本文将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计算两省一市从1993年~2007年的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从宏观上把握区域内制造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第二个维度将会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城市经济实力,把目光聚焦至上海都市圈的部分城市,计算两两之间的结构相似系数。最后一个维度是将制造业细分,以具体的细分行业为例,考察都市圈该行业的相似情况。

为了更清楚地显示三地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变化趋势,我们把1993年~2007年的计算结构绘制成折线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2003年之前江苏、浙江的相似度最高,除2003年低于0.9以外,之前的年份都高于0.9。1993年~1998年更是高达0.96以上。2003年前,上海和江苏的相似系数介于上海—浙江、江苏—浙江之间,2003年之后一跃成为三者当中相似水平最高的。上海和浙江之间的相似系数在这14年中都是最低的。从整体上看,除了上海于江苏的相似系数在2003年~2005年间有所上升外,三地之间的相似系数虽然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是都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特别是2007年的相似系数较上一年都有所下降。

上海、浙江之间相对较低的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说明了两地间的产业各有侧重,存在有效的产业垂直分工。浙江的制造业基本上是以轻工业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海则重点发展重工业、信息产业等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上海、江苏之间的结构相似系数在2003年出现拐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2003年江苏开始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江苏沿江地区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扬州、泰州、南通6个市区及所属11个沿江县市和无锡、苏州所属4个沿江县市,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化工和冶金三大产业。另外,为了更好地参与产业分工,承接从上海转移出的产业,进而提高配套能力,江苏在原来产业间垂直分工的基础上,加强了同上海之间的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第三,上海作为上海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和经济发展的“领头雁”,随着其成套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等6大支柱产业和光机电一体化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其周边区域的扩散、集聚效应明显增强。一方面上海会将主要产品的元器件、零部件以及各种配套产品扩散到周边的江苏、浙江进行生产和加工,进而带来技术转移和产业转移效应;另一方面上海6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会吸引江苏、浙江发展相关配套产业,这将会直接导致江苏的制造业与上海的相似系数上升。上海都市圈制造业由于经济发展程度接近、资源类型相似,经济联系紧密,导致其制造业结构总体的相似系数较高。

3.上海都市圈部分城市间制造业相似系数。为了进一步了解上海都市圈部分城市之间的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情况,笔者对区域进行了细分,选取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扬州市,浙江省的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来计算城市间2006年的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通过区域的细分,我们发现城市间的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普遍降低了,说明上海都市圈区域内激烈的竞争主要出现在部分城市之间,而不是整体现象。比如上海与江苏的竞争可能主要发生在上海与南京之间,而非上海与扬州之间。同样,上海与浙江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上海与杭州的竞争上,而非上海与绍兴之间。

另一个重要结论是:通过对比同级别相似系数城市的经济实力,发现经济实力或是经济地位相似,城市间的结构相似系数往往比较高;经济实力、经济地位差异越大,相似系数越小。例如上海与南京、杭州、无锡的相似系数都在0.8以上,同时四地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地位也比较相似。从绝对量上看,都市圈内没有一个城市可以从数量与上海相提并论,上海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但是南京、杭州分别是江苏省和浙江省的经济中心,两地的经济实力在省内也都是名列前茅,他们在省内的地位正如上海在整个都市圈区域内的地位,同样扮演着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经济总量上与上海差别巨大,但是经济地位与上海类似。无锡虽不是区域经济中心,但是从经济总量上看,该市2007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省会南京,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经济实力可见一斑。因此,笔者认为四地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地位具有相似性。另一方面,上海与湖州和绍兴的相似系数差异非常大,他们之间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地位也有质的差别。从图2中可以看出,上海2006年的GDP约是湖州的12倍,绍兴的6倍。虽然上海与湖州、绍兴的经济实力差别巨大,但绍兴与湖州两地的GDP却基本属于同一级别,低于2000亿元,为了再一次印证经济实力相似,结构相似系数往往较高的结论,从表2中查得两地间的相似系数为0.845,处于非常高的水平。

在测算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时,都是从制造业内部的大分类层面进行的。这样就暗含了一个假定,即假设构成制造业的各细分行业都是同质的,生产出的产品都一样,没有区别。这与现实状况是不一致的。比如纺织业的产品就有布、纱等不同产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里的汽车也分为轿车和客车,尤其是市场上的产品千差万别,即便是同一类型的产品,生产厂商也想方设法走差异化的路线。但我们在计算时却假定他们完全一样,这势必会高估各地制造业的同构情况。

如果仔细研究同构系数较高的上海、南京、杭州、无锡,会发现竞争主要集中在电子及通信产品领域里的彩色电视机;运输及仪器仪表领域里的电工仪器仪表;机械产品领域里的交流电动机、工业锅炉、内燃机和金属切割机床;金属冶炼及制造产品领域里的生铁、钢、成品钢材、焦炭;轻工产品领域里的家用电冰箱、房间空调器、排油烟机、机制纸及纸板、摩托车、自行车;纺织服装产品领域里的化学纤维、印染布、毛线、服装、纱、布、丝织品;石化及医药产品领域里的9种产品。以上所有的产品加起来共有32种,与数目庞大的制造业产品种类比起来微不足道,由此可见,上海都市圈的同构问题并不严重,仅有很小的一部分细分产业出现了雷同。

三、关于上海都市圈制造业同构的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上海都市圈内制造业同构问题并没有一些学者认为的严重趋同。应该从三方面来看待结构趋同的问题。

篇(9)

中图分类号 TS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232-03

Abstract As the important by-product in tobacco processing, the utilization of tobacco stem is of significant meaning to the total benefit of tobacco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tobacco stem utilization technique was reviewed. The application of tobacco stem in tobacco industry, the research on chemical component extraction from tobacco stem, as well as the utilization of tobacco stem as biomass, had been separately discussed in details. In the end, the authors proposed the possible future directions for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obacco stem.

Key words tobacco stem; complex utilization; active ingredient; biomass

烟草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嗜好性消费品,中国烟草的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位居世界第1位。而作为烟草加工重要的副产物,我国烟梗年产量达到60万t左右,其中只有约40万t(占比67%左右)被有效利用[1]。数十万吨的烟梗被废弃,既污染了环境,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烟梗的细胞壁物质含量较高,在热解时产生较多的低级醛类,在燃吸过程中产生刺激性气味引起呛咳,这是影响卷烟内在品质和风味的不利因素,也是导致烟梗在卷烟行业中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资源短缺的今天,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化工技术,提高烟梗在卷烟生产中的利用率,提取烟碱、植物蛋白、烟酸等高附加值化合物,利用烟梗作为生物质原料加工,将为烟梗的综合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经济价值。

1 烟梗简介

烟梗是烟叶中的粗叶脉,占叶重的25%~30%,将其切丝后可添加到卷烟中。烟梗的化学成分与种类基本与烟叶一致,但总氮、水溶性总糖及烟碱的含量较低。烟梗中细胞壁物质含量较高,占其干重的35%~40%,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和木质素等,且随烟草等级的下降,含量也在增加[2]。

汤朝起等[3-5]研究不同产地的烤烟烟梗,发现烟梗总细胞壁物质含量平均为38.83%,其中果胶含量平均为11.63%,木质素含量平均为2.20%,半纤维素含量平均为3.47%,纤维素含量平均为21.69%,与烟叶的组成存在很大区别(表1)。烟梗中总糖含量低、纤维素和果胶等细胞壁物质含量高的特点,造成糖碱比的失调,影响烟草的感官品质,同时也限制了其在卷烟中的勾兑比例。

2 烟梗在卷烟工业中的应用

2.1 梗丝制造

梗丝是卷烟配方的重要组份之一,梗丝再造技术也是目前烟梗利用的主要途径。卷烟企业出于减害降焦的目的,使梗丝在卷烟配方中的掺配比例逐渐增大,这是由于梗丝焦油释放量低,可明显降低卷烟的焦油量[6],同时也可提高卷烟的透发性和细腻程度[7-8]。烟梗的添加同时也节约烟叶原料,降低卷烟成本。

烟梗加工技术非常重要,科研人员研究最多的是梗丝的大小和长度、梗丝分布形态、膨胀梗丝掺配量等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近年来,林凯[9]、黄天辉等[10]、许春平[11]等利用生物法处理烟梗,改善品质以提高烟梗在梗丝制造中的利用率。

2.2 制备烟草薄片

烟草薄片是利用烟梗、烟末、低次烟叶等烟草加工废弃物作为原料制备的一种特殊烟草原料,也称之为再造烟叶。烟草薄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烟草原料,改善卷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卷烟品质。

目前,国际上烟草薄片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辊压法、稠浆法和造纸法[12]。国内对造纸法烟草薄片生产工艺的研究处于发展阶段,与国外的成熟技术相比,还不够完善[13],生产过程中存在能耗高、得率低、薄片质量差、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造纸法烟草薄片科研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黄思敏等[14]研究造纸法再造烟叶提取新工艺,唐向兵等[15]对造纸法烟草薄片生产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优化改造,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烟草薄片的质量。

2.3 制备复合型卷烟滤嘴

滤棒可有效滤除烟气中的部分有害成分,是连接卷烟与消费者的桥梁。为了增强滤嘴的吸附功能,尽量多选择空隙结构丰富、比表面积大的材料作为复合滤嘴的添加材料[16]。尧珍玉等[17]研究膨胀烟梗颗粒复合滤嘴,为卷烟功能复合滤嘴的开发提供新的材料,也为烟梗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2.4 提取烟用香料

作为烟草制品的重要添加剂,烟用香料可使烟支在燃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感官品质和烟气效果[18]。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将其分为合成烟用香料和天然烟用香料。其中,天然香料是从烟草和其他动植物中提取得到的,而合成香料是通过化学反应由基本的有机原料合成而得[19]。马海昌[20]利用烟梗制备天然烟用香料,提供了烟用香料的进一步研究参考和烟梗利用的新途径。

3 特殊化学成分提取

3.1 提取烟碱

烟碱俗称尼古丁(nicotine),主要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21]和医学生产[22-24]中。以烟梗为原料提取烟碱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烟碱提取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蒸馏分离法、水浸-有机溶剂萃取法、酸碱抽提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

烟碱在医药方面可作为药物中间体,制造心血管类、神经类以及代谢功能类药物,对帕金森综合症[21]、老年痴呆[25]及抑郁症[26]有一定的治疗和缓解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烟碱杀虫剂因其制作简单、取材容易、使用安全而且无残留,在防治果蔬、花卉和农作物的蚜虫、卷叶虫等害虫上效果良好。

3.2 提取茄尼醇

烟草中的茄尼醇(solanesol)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27-29],通常占烟草总重的0.3%~3.0%。

茄尼醇具有较强的抗癌生物活性,是合成治疗癌症、溃疡和心血管病等药物的中间体,并可用于合成辅酶Q10等代谢激活剂,还具有消炎、止血、抗菌等功效[30]。国外从烟草中提取茄尼醇的技术中,工艺较为成熟的是日本的2项专利[31]。国内则以孙心齐等[32]为主率先对烟叶中的茄尼醇进行提取研究,但是都以溶剂提纯为主,由于工艺流程复杂、成本昂贵、难以控制而未能进行工业化生产。

3.3 提取植物蛋白

从烟草中提取的植物蛋白营养价值高于酪蛋白和鸡蛋,可作为人类的替代食物[33]。烟草蛋白在临床上主要是供给肾脏病患者或忌盐性患者使用[34],也可以用于补充体能。据报道,美国佛罗里达生物技术研究所已经成功建立了一条烟草蛋白生产线,从烟草中提取蛋白质供给药用。国内也对烟草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不断的研究[35]。提取蛋白质以后的烟梗仍可以作为卷烟的原料,并不影响卷烟的质量。烟草中总共已经发现了43种氨基酸,含量约为烟叶干重的3%[36],具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37]。为此有人预言,烟草中的氨基酸、蛋白质和多糖类,有可能成为21世纪解决粮食紧缺的重要补充。

3.4 提取烟酸

烟酸(nicotinic acid)是维生素族的一员,主要用于医药[38]、食品行业印染、日化、精细化工和饲料添加剂。在医药上,烟酸是最稳定的B类维生素,能参与体内糖、脂、酸的代谢,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可制备防止癫皮病和维生素缺乏症的药物,用于高血脂[39]、冠心病、脑血栓、中风、动脉硬化、偏头痛等症的治疗。烟酸还可用于食品保鲜剂[40]和饲料添加剂[41]。

4 烟梗生物质的应用

4.1 提取果胶

果胶是一种水溶性植物胶,可用于食品、医疗等行业中,烟梗果胶属于高脂果胶,占烟梗质量的5%~13%[42]。目前,沸水抽提法、酸水解法、微生物法(酶分离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是果胶提取的常用方法[43-44]。

4.2 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

我国对燃料乙醇的需求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基于生物质生产的燃料乙醇广泛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利用烟梗作为生物质的研究越来越多,谢丽萍[45-46]研究利用烟草下脚料发酵制取乙醇,开展了烟梗利用的一个新的方向。利用生物质能源替代煤炭进行烟叶烘烤,就技术而言问题不大,已基本成熟。飞 鸿等[47]利用废弃烟梗、烟杆等生物质烘烤烟叶,降低烟叶生产成本,惠及千万烟农,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3 其他

烟梗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研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例如利用烟梗制造纤维板[48]、制备活性炭[49]、作为发酵原料[50]和有机肥原料[51]。生物质中富含大量的碱性矿物质,其在燃烧过程中将会对煤和生物质产生一定的作用。研究发现K、Na、S、Cl、P、Ca、Mg、Fe、Si等参与反应可以改善煤的燃烧性,减少环境污染[52]。刘 强等[53]研究烟梗和煤的共气化特性,发现烟梗中的碱金属K、Ca、Mg对促进神华煤的气化反应起到重要作用。

5 结论

烟梗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应拓宽其利用途径,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目前,对于烟梗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基本均停留在试验阶段,未大规模生产利用。作为常见的可再生资源之一,烟梗的综合利用不仅仅可以减少污染,同时还可以提高煤等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资源缺乏的问题。但这些研究仅仅处于试验阶段,大规模的利用还有一段路需要走。

6 参考文献

[1] 李晓,纪晓楠,姚二民,等.烟用梗丝加工工艺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3(8):182-186.

[2] 左天觉.烟草的生产、生理和生物化学[M].朱尊权,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371-373.

[3] 汤朝起,盛科,金永明,等.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烤烟烟梗品质评价[C]//上海市烟草系统2012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工程技术类).2011:28.

[4] 刘春奎,蔡佳,杨靖,等.烤烟细胞壁物质与烟叶质量的关系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12):33-35.

[5] 周正红,高孔荣,张水华.烟草中化学成分对卷烟色香味品质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J].烟草科技,1997(2):22-25.

[6] 钟科军,蒋腊梅,黄建国.卷烟降焦综合技术方法与实践[J].烟草科技,2001(2):4-8.

[7] 丁美宙,熊安言,王海滨,等.微波膨胀条状梗丝应用效果评价[J].烟草科技,2015(2):79-84.

[8] 陈兴,申晓锋,巩效伟,等.提升梗丝品质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5):2274-2276.

[9] 林凯.酶法对烟梗丝降解效果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500-6501.

[10] 黄天辉,桂金鹏,郑丽沙.利用酶制剂改善再造烟叶品质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10):102-108.

[11] 许春平,孙斯文,郝辉,等.烟梗果胶酶解条件优化及热裂解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5(4):657-664.

[12] 缪应菊,刘维涓,刘刚,等.烟草薄片制备工艺的现状[J].中国造纸,2009(7):55-60.

[13] 尚善斋,雷萍,吴恒,等.造纸法烟草薄片的研究进展[J].纸和造纸,2015(4):45-49.

[14] 黄思敏,马林.造纸法再造烟叶提取新工艺的研究应用[J].黑龙江造纸,2015(1):1-3,7.

[15] 唐向兵,胡德武,胡丽军,等.造纸法烟草薄片生产废水处理技术优化改造[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78-80+86.

[16] 许保鑫.复合滤嘴吸附性能的热脱附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7.

[17] 尧珍玉,马涛,温东奇,等.微波膨胀烟梗颗粒在卷烟滤嘴中的应用[J].应用化工,2010(9):1432-1435.

[18] 黄映凤.烟用香精香料的分析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19] 刘绍华,毛多斌,李志华,等.天然烟用香料提取技术研究进展[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24-28.

[20] 马海昌.生物法处理烟梗制备天然烟用香料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21] BECK M E, GUTBROD O, MATTHIESEN S.Insight into the Binding Mode of Agonists of the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from Calculated Electron Densities[J].Chemphyschem:a European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and Physical Chemistry, 2015, 16(13):2760-2767.

[22] 佚名.《科学报告》:尼古丁或可治疗神经和精神疾病[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21):4203.

[23] 崔广宾,李晓武,苗建军,等.尼古丁对重度急性胰腺炎保护作用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5(25):3460-3462.

[24] 赵保路.尼古丁预防帕金森氏综合症和老年痴呆症的分子机理研究[J].生物物理学报,2007(2):81-92.

[25] FAGERSTRM K O, POMERLEAU O, GIORDANI B, et al.Nicotine may relieve symptoms of Parkinson's disease[J].Psychopharmacology, 1994, 116(1):117-119.

[26] SALIN-PASCUAL R J, ROSAS M,JIMENEZ-GENCHI A.Antidepressant effect of transdermal nicotine patches in nonsmoking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on[J].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1996, 57(9):387-389.

[27] 陈爱国,申国明,梁晓芳,等.茄尼醇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烟草科学,2007(6):44-48.

[28] 姚建华,肖竦.茄尼醇的提取及其应用[J].广州化工,2015(7):37-38+54.

[29] 杨紫涵.从烟草中提取精品茄尼醇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30] 金凌.废烟叶源茄尼醇的制备及其生物转化产辅酶Q_(10)的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7.

[31] 于华忠.废次烟叶中茄尼醇的提取、分离技术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6.

[32] 孙心齐,赵瑾,王超杰,等.从废次烟叶中提取茄尼醇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37-40.

[33] ZHANG Chen-ming, JACKIE C,DAVID V,et al.Lysozyme purification from tobacco extract by polyelectrolyte precipitation[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5, 1069:107-112.

[34] 郭俊成,苏勇,刘强,等.烟草叶蛋白利用价值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6(1):8-10.

[35] 魏赫楠,谭红,朱平,等.烟草中蛋白质超滤提取工艺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3(11):154-157.

[36] 赵田,史宏志,姬小明,等.不同类型烟草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差异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1(2):13-17.

[37] 杨红燕,杨柳,朱文辉,等.烟草中游离氨基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快速分析及化学计量学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10(3):310-314.

[38] YAROSH D B, GALVIN J W, NAY S L, et al.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skin by biomimetic of Evodia rutaecarpa extract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2006, 42(1):13-21.

[39] GRUNDY S M,CLEEMAN J I,BAIREY MERZ C N,et al.Implications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Guidelin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04, 44 (3):720-732.

[40] 李艳云,尹振晏,宫彩红.烟酸的研究进展[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6(1):59-64.

[41] 王斐英,张伟,谢海蓉,等.2种不同维生素B_3补充物质的理化性状及稳定性对比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3(22):30-34.

[42] 王志勇,邵岩,周清明,等.果胶及其对烟草生理和品质性状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130-135.

[43] 陈熠,熊远福,文祝友,等.果胶提取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3):80-84.

[44] KAJSHEVA N S.Configuration of central metals in polyuronates studied by EPR spectroscopy[J].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Journal,2012,46(8):516-518.

[45] 谢丽萍.利用烟草下脚料发酵制取乙醇[D].上海:东华大学,2010.

[46] 谢丽萍,赵晓祥,杨虹蛟,等.烟草下脚料发酵制取乙醇[J].环境工程学报,2010(6):1417-1420.

[47] 飞鸿,蔡正达,胡坚,等.利用生物质烘烤烟叶的研究[J].当代化工,2011(6):565-567,592.

[48] 刘维涓,周红光.利用废烟梗制造烟草栽培用纸的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CN101871178[P].2010-10-27.

[49] 刘峥.活性炭吸附法净化丙酮和二氧化硫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50] 席宇,高明,郭东衡,等.废弃烟梗发酵生产真菌吸附剂及其脱色作用[J].烟草科技,2012(6):72-75.

篇(10)

第二条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扩大就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章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第四条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料草场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推广绿色渔业养殖方式,发展高效生态养殖业。因地制宜发展原料林、用材林基地,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在生态保护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建设大型煤炭基地,调整改造中小煤矿,坚决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浪费破坏资源的小煤矿,加快实施煤矸石、煤层气、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煤电联营。实行油气并举,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力度,扩大境外合作开发,加快油气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扶持和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鼓励石油替代资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以扩大网络为重点,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优势互补,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加快发展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建设客运专线、运煤通道、区域通道和西部地区铁路。完善国道主干线、西部地区公路干线,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集装箱、能源物资、矿石深水码头建设,发展内河航运。扩充大型机场,完善中型机场,增加小型机场,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完备、协调发展的机场体系。加强管道运输建设。

加强水利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资源调配、控制地下水开采,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以堤防加固和控制性水利枢纽等防洪体系为重点,强化防洪减灾薄弱环节建设,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行蓄洪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城市防洪骨干工程建设,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加大人畜饮水工程和灌区配套工程建设改造力度。

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第六条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装备制造业要依托重点建设工程,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等方式,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特别是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集成电路设备、先进动力装备、节能降耗装备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鼓励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比重。根据能源、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着力调整原材料工业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支持发展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高浓度磷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乙烯、精细化工、高性能差别化纤维。促进炼油、乙烯、钢铁、水泥、造纸向基地化和大型化发展。加强铁、铜、铝等重要资源的地质勘查,增加资源地质储量,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

第七条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制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加快高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按照产业聚集、规模化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群,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等生物产业。加快发展民用航空、航天产业,推进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及机载系统的开发和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民用航天技术和卫星技术。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支持开发具有技术特色以及可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光电子材料、高性能结构和新型特种功能材料等产品。

第八条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强分类指导和有效监管,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就业能力,提升产业素质。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计、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加快教育培训、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规范和提升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

第九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和产品,重点推进钢铁、有色、电力、石化、建筑、煤炭、建材、造纸等行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对消耗高、污染重、危及安全生产、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淘汰制度,依法关闭破坏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调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规模,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约性能好的各类消费品,形成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为重点,强化对水资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的生态保护。

第十条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加快大型企业发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健全公共服务,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有区别的区域产业布局。

第十一条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带动国内产业发展。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增强国内配套能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开放服务市场,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吸引外资能力较强的地区和开发区,要着重提高生产制造层次,并积极向研究开发、现代物流等领域拓展。

第三章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第十二条《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引导投资方向,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订,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行部分调整时,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适时修订并公布。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原则上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其中外商投资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主要依据之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中的政策衔接问题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研究协商。

第十三条《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第十四条鼓励类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采取政策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的关键技术、装备及产品。按照以下原则确定鼓励类产业指导目录:

(一)国内具备研究开发、产业化的技术基础,有利于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有利于提高短缺商品的供给能力,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有较高技术含量,有利于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四)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有利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五)有利于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能源、矿产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等优势;

(六)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限制类主要是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按照以下原则确定限制类产业指导目录:

(一)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工艺技术落后,对产业结构没有改善;

(二)不利于安全生产;

(三)不利于资源和能源节约;

(四)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五)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生产能力明显过剩;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条淘汰类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按照以下原则确定淘汰类产业指导目录:

(一)危及生产和人身安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二)严重污染环境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三)产品质量低于国家规定或行业规定的最低标准;

(四)严重浪费资源、能源;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对鼓励类投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进行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应按照信贷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财政部的《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0年修订)》所列商品外,继续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在国家出台不予免税的投资项目目录等新规定后,按新规定执行。对鼓励类产业项目的其他优惠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对属于限制类的新建项目,禁止投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质检、消防、海关、工商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凡违反规定进行投融资建设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对属于限制类的现有生产能力,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改造升级,金融机构按信贷原则继续给予支持。国家有关部门要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

第十九条对淘汰类项目,禁止投资。各金融机构应停止各种形式的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按规定限期淘汰。在淘汰期限内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可提高供电价格。对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一律不得进口、转移、生产、销售、使用和采用。

对不按期淘汰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企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并采取妥善措施安置企业人员、保全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等;其产品属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有关部门要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督促其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要吊销其排污许可证;电力供应企业要依法停止供电。对违反规定者,要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篇(11)

1、民营科技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和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2007年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已经超过15万家,在国家确定的首批10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有77家,占75%。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民营科技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0%以上。2000年至2005年期间,民营科技企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5项,二等奖115项。[1]据科技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约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中95%以上的民营企业。[2]在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已达4.5万户,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538家,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6.8%,经认定的高新技术转化项目2492项中70%属民营科技企业获得,民营企业申请专利1.05万件,占内资企业专利量的70%。在苏州,70%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建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60%以上的核心技术来源于自主研发,60%以上的企业拥有主要产品开发生产的核心技术,60%以上的省级以上的科技攻关项目由民营科技企业承担。

2、民营企业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依靠的力量。我国企业按所有制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依靠外资企业提升我国的高端技术和核心技术水平是行不通的,一方面,外资企业为了以技术优势占有市场,必然会采用技术垄断和控制技术扩散的战略加强技术保密,而且会想尽一切办法抑制我国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当今高科技时代,高端技术日益政治化,发达国家竭力通过各种手段限制或阻止发展中国家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因此,依靠跨国企业或发达国家的技术转让或引进方式取得高端技术或核心技术是不切实际的,这些技术必须依靠我国自主创新来获得。实施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主导力量是政府,主体力量是企业。在企业主体力量中,国有企业是主要的骨干力量,但不能单纯依靠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否则会延缓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加快我国自主传统关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不仅在数量占了绝对的优势,而且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民营企业规模和实力的增大、创新意识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民营企业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贡献将日益放大,民营企业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可以且必须依靠的基础和重要力量,一定程度上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的创新水平和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变化的企业经营环境等,使得民营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巩固和强化既有优势,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科技创新是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的市场行为。通过科技创新可以不断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改善产品功能,不断开发新产品,使企业效能更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在现代,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美国,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这85%,在我国深圳,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5%,在江苏现代工业园,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这70%。

2、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途径。当前民营企业数量可观,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从结构上看,目前我省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是“三二一”,第三产业比重过大,而且主要是商业、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二产中建筑业占很大比重,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明显不足。从层次上看,民营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生产方式粗放,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末端为核心企业做配套生产或服务的从属地位,产业集中度、关联度低,企业间相互协作配套不够。从产品上看,民营企业产品大都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整体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民营企业要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由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的转变,实现由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都要依靠科技创新。民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将技术和市场、技术创新与资产运营以及投、融资活动结合起来,调整已有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带动整个企业的行业生产要素的重新优化配置,以有限的增量带动大量存量资产的重组,促进企业市场重组、人才重组、资源重组,盘活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集约发展、内涵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

3、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民营企业面临了更为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形势,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高低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民营企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部分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成为了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但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依然是规模不大、结构和层次很低,比较普遍的存在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企业发展动力不足、后劲不足等问题。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全球化挑战中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通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专有技术、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战略制高点,把握企业发展的竞争机会和竞争主动权。因此,培育、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4、科技创新是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化“危”为“机”实现增长的需要。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成为检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的“试金石”,那些处于产业链末端、不重视创新的民营企业,在风浪面前显得十分脆弱,甚至于被淘汰。相反坚持科技创新、加强品牌建设、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民营高新企业不但受冲击不大,而且还能逆势增长。比如杭州娃哈哈集团由于长期坚持主业经营,坚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技术与装备水平,不断研发新产品,2008年实现利润50.54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50.36%。广东格兰仕集团由于在金融危机中成功实现结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有效转“危”为“机”,2009年仍然实现了高速增长。鲍莫尔指出:“如果企业任凭竞争对手在产品和工艺创新方面远远超过自己,那么死亡就离它不远了。企业必须创新,否则便是死路一条”。[3]目前经济形势虽有所回暖,但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外需依然持续低迷,制约内需扩大的因素也比较多,经济内在增长的动力不强等,而且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还面临欠公平的政治、法律和社会环境。因此,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不创新就只有死路一条。

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状况

1、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私营企业专利申请量逐年升高,1995年以来平均年增长率达到30%以上。“十五”期间,私营企业提交的专利申请达到92219件,占专利制度实施以来私营企业专利申请的75%,占同期全国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37%,民营科技企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5项,二等奖115项。作为国内自主创新典型的深圳已经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90%以上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经费来自企业,90%以上的专利由企业申请。全国工商联的调查还看到了另一个90%,即企业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十五末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获奖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17%。[4]“十一五”以来,民营企业越来越关注自主创新,越来越多地投入到自主创新的队伍中来,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这正是民营企业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实现逆势增长的根本原因[5]。

2、涌现出一批有实力科技骨干企业。2007年安徽民营企业百名排序显示,营收总额达亿元以上的有421家,比2006年增加146家,比2006年增加60家,其中安徽楚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营收总额均超过10亿元。缴税达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9家,其中安徽楚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宁国中鼎股份有限公司等纳税总额均超过1亿元。有196家净利润达1000万元,比2006年增加90家[6]。2008年安庆在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排榜中有26家民企入围,其中10强企业1家,50强企业3家,100强企业6家,另有16家民营企业列全省200强。环新集团再次荣获全省纳税前3名入围10强,南翔集团、全力集团、稼仙米业集团入围前50强,安徽鸿润、桐城华猫、安徽天鹅、安徽天馨等6家科技型企业进入百强企业,鸿润集团、恒昌机械等19家科技型企业还入围全省出口创汇百强企业行列[7]。

3、具有区域块状特征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成立于1998年3月的安庆国家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是安徽省第一家国家级民营科技园区和科技部重点联系的民营科技园区之一,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汽车零配件、生化制药、新材料等各类新兴产业。桐城民营企业逐步形成了“一镇一品”的特色块状经济,以双港、新渡和老梅为中心的塑料包装印刷基地,以范岗、青草和挂车河为中心的制刷基地,以卅铺为中心的制盖基地,以大关为中心的鸭蛋生产加工基地等,每个块状经济的年销售收入都在10亿元以上,企业个数都在百家以上,民营企业的聚集度明显加强,都已形成产业集群,其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均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现在桐城80%以上的民营企业集中在省级桐城经济开发区和十个镇工业集中区发展[8]。

4、企业的品牌建设不断推进。据全国工商联2008年上规模民营企业调查,截至2007年底,2950家营收总额在3亿元以上的企业中,有78.24%的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有40.37%的企业通过了ISO14000认证,有466家上规模民营企业的产品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有413家企业的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有1474家企业拥有自有商标。在2950家上规模企业中,收入全部来自自有商标的企业达到了918家,占企业总数的31%;而收入全部来自贴牌商标的企业仅23家,占企业总数的比重不足1%。[9]目前,民营企业成为安徽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主力军,全省4万多件注册商标中,中国驰名商标有30多件,省著名商标有830多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9件,其中,民营企业就占六成。[10]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领先技术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科大讯飞、美亚光电、安科生物等企业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知名度[11]。桐城市民营企业已由过去单纯依靠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赢得客户向品牌经济转变,目前已拥有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各一个,国家免检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8个,省级著名商标18个,安庆市著名商标20个,纳入国家级和省级品牌培育计划的15个[12]。

(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创新意识淡薄。浙江省科技厅的课题报告显示,企业家精神在影响企业成功诸因素中排在首位[13]。企业家不仅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决策者,还是企业科技创新的组织者、指挥者,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然而大部分民营企业家创新意识不强,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家素质不高,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思维方式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经营思想急功近利,满足于企业已取得的成绩,不思进取。二是不少民营企业家缺乏科技专业技术背景,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技术创新是大企业的事,民营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有限,难有大的作为,只肯做些修修补补的小改造,不愿意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上做大的投入,没有意识到运用新技术去改造传统产品和工艺,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并去拓展市场,没有意识到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不少民营企业家风险规避意识过强,使其对技术创新顾虑重重,害怕风险和失败,畏缩不前。在技术方面,民营企业往往只能进行单一方面的技术开发活动,很难同时从事多种途径的替代研究以便相互补充,一旦一种技术开发失败,则意味着整个技术开发的失败。在市场方面,由于民营企业将技术成果商业化的能力有限,即使民营企业在技术开发方面已经成功,在商业化过程中也会遇到资金短缺和缺乏开发市场的经验等困难,很难将技术成果大规模推向市场,实现技术开发的投资回报。

2、创新人才缺乏。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才。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成果主要是由企业来完成,科技创新人才也主要聚集在企业。但在我国大量科技人才聚集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远离企业,远离市场。在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创新人才严重缺乏。通过对安徽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分析,得出有53.46%的企业认为当前培育科技竞争力的最大问题在于科技人才投入不足[14]。2007年安庆市R&D人员仅仅685人,低于17个省辖市平均水平(1925人),万人中从事R&D活动人员比例仅为1.23人,低于全省和17个省辖市平均水平(分别是5.79人、7.16人)。民营企业一方面缺乏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内外部环境有严重影响了创新人才流动和成长。由于90%以上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企业治理结构对外来人才有排他性,影响外部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而且由于民企偏小的企业规模、较差的工作环境、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和较少的教育培训计划,缺乏技术入股、收益分享等有效激励手段,社会对民企又存在偏见,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之外的科技人才给予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政策支持,而对如何支持企业成为吸纳科技人才主体的配套政策体系还未健全,不能有效鼓励企业在人才开发和科技创新中加大投入,使民营企业缺乏吸引创新人才的优势等等,导致民营企业既难以引进真正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又难以留住现有技术人才,大大削弱了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严重影响企业创新的连续性。

3、创新融资困难。一是国家创新扶持政策的欠公平,民营企业难分杯羹。尽管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政府科技投入多向高等院校和政府所属的科研院所倾斜,国家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资金主要受益者是大型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而投入到中小民营企业的微乎其微,基层民营企业很难获得创新发展所需的“真金白银”。二是由于民营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技术落后,产品单一,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抵押物不足,抗风险能力差,资信状况差,加之国家既没有对银行帮助中小企业融资提出硬性的规定和要求,又没有提供特别的政策支持以及融资服务的担保机构,银行从规避风险角度来讲,不愿意为其提供贷款,民营企业银行融资相当困难。民营企业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得到的贷款只占其所需资金的6%[1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七成民营企业认为“难以从银行贷款”[16]。三是民营企业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机会也很小。2005年3月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提出“非公有制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但2006年深沪两地的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占上市公司总数仍不到1/4,75%以上仍为国有或集体企业,而通过IPO融资的民营企业仅为130多家,不到上市公司的10%[17]。2009年10月上市的创业板虽在一定程度上为民营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提供了一条新渠道,但在发行规则、上市规则、交易规则以及股份结构上和主板几乎一样,而且上市“硬”条件苛刻[18],把大多数民营企业排除出了资本市场,民营中小企业能够获得上市机会的可谓凤毛麟角。首批上市仅有28家企业,而相对于中国高达4200多万家的中小企业、690多万民营企业[19]而言,创业板最终无法成为彻底解决根本问题的“金钥匙”。四是民营企业民间融资也困难。一方面由于民间借贷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内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融资行为,甚至有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集资”而受到法律的惩罚,因此国家对民间金融的管制限制了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市场准入“进入难、壁垒多、遭歧视”,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不公平限制了民间资本的发展空间。据2009年中国改革评估报告调查,目前全社会80多个行业中,允许国有资本进入的有72项,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项,而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的只有41项[20]。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扩大生产和研发新产品的最大瓶颈。

4、创新投入不足。国际上对企业创新能力判断有一个指标,即根据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资金占销售额的比例来确定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通行的标准是,在科技类企业中,科技开发投入的比例应该占销售额的5%~8%,有的甚至高达10%以上,低于5%说明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后劲,低于1%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21]。我国政府规定,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应用要达到年销售额的5%以上,但多数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远远低于这个比例。2005年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仅为3.1%[22]。由于创新意识淡薄、风险意识过强、自身经济实力弱小、融资困难等因素影响,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束缚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瓶颈。

5.创新机制不健全。一是企业内部创新机制不完善。大多数民营企业未能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特别是很多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简单,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知识产权从产生到转化或转让,都是在技术部门的独立管理之下,企业大都设置了有形资产管理机构,而没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管理权利集中在所有者手中,没有健全和规范的规章制度,企业内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缺位,不能激活优秀科技人才蕴藏的巨大知识财富,降低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二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法律体系尚未完备。虽然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但该法规中涉及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条款较少,并且实质性鼓励也较少。在中小企业专项法规方面,国家相关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统一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法规覆盖面较窄,例如鼓励出口与投资等方面的专项法规还未出台。此外,现有法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相当薄弱,技术市场的正常秩序得不到较好保护,创新者的正当权益也难以得到妥善保护,保护力度还未能达到激励创新的要求。三是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的中介机构为其提供包括培训、信息、技术、法律等内在的“全方位”社会化服务。服务中介机构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技术创新的质量、速度和成败。当前,我国从事科技咨询服务的中介机构发展还很缓慢,信息市场不规范、不健全,适应不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四是产学研合作机制欠通畅。中小民营企业以从技术市场购买技术或者简单模仿技术者为数众多,相当数量的企业从未有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原因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选择使用对象的时候首先关注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往往够不上对方的门槛。虽然这是正常的市场取向使然,但缺少一种通畅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6、创新能力低。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23]。而民营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世界上公认的标准化技术和享有世界声誉的知名品牌十分缺乏,大型民营企业中只有11.9%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研发经费只占其销售收入的0.71%,而发达国家企业的这一比重一般为3%。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现有技术(包括高新技术)很少是自主研发获得的,大多只是购买直接引进和使用技术,而不去消化和掌握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更谈不上独立研发和创新,很多企业的做法是现有技术落后了就换设备、购买新工艺,始终无法进行研发能力的积累和储备。我国民营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技术贡献率只有33%[24],大多数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少,缺乏更新换代的主导技术产品和支持长期发展的自有核心技术储备,企业专利申请数量不多,而且主要是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所占比例较低。这说明我国民营企业创新和研发能力十分低下,长期成为技术的追随者而不是创新者,民营企业也因为缺少核心技术专利而被扼住了发展的咽喉。

三、加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1、加强创新型民营企业家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建立企业家培训制度,建议人事部门制定民营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中长期培育规划和实施细则,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把民营企业家的培训纳入各级党校、行政院校等培训机构的计划,分批进行轮训,培训内容是民营企业家把握全局的系统创新观,以及企业家战略管理与规划的创新能力。另外,要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实施重点培训。二是要通过开展“创业创新”专题培训,创新能力系统培训,组织企业家参与全国知名的创新企业、创新机构的专项培训,提升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和创新智慧。三是企业要立足现有科技队伍,着力加强企业科技人才的培训,优化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科技创新人员的整体素质。企业要经常性、制度性的选派科技人员到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进修、深造或攻读学位、做访问学者等,经常性邀请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来企业做技术咨询、授课或专题学术报告等,传授科技知识、解决技术难题。四是要抛弃人才选拔和使用上唯亲唯友的家族模式,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建立对企业家、技术研发人员和普通员工的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基于企业绩效设计的企业家、技术研发人员分配制度,企业要给技术人员提供宽松和灵活的工作环境,通过设立创新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全体员工的创新行为。

2、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机制。一要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加大各级财政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强度;提高创新基金的资助强度,扩大资助范围,加强地方财政对创新基金的投入,使其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融资的重要力量;要改革不利于技术创新的税收制度,有效减轻民营企业的税负,更有效地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开发投入积极性;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对中小企业创新予以扶持,允许企业特别是有科技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按其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以弥补科技开发可能造成的损失。二要完善风险分担机制,让民营企业敢于创新。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激励,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创新氛围;积极探索风险投资母基金,对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应实行投资收益税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政策;要通过创业扶持政策推进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制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培育创业孵化机制,吸引创新要素聚集;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知识产权纠纷的仲裁、协调机制,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三要健全创新合作机制,推进开放创新。推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战略技术联盟,促进企业间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的联合研发,让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创新合作中优势互补;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创新能力;完善为合作创新服务的专业化服务体系,为产学研合作和企业间的技术合作提供技术成果交易、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四要建立投入保障机制。要从制度层面确定一个创新投入强度比率值,即硬性规定营业收入的一定比率(2%较为合理)要用作创新投入,这个规定要在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财务制度层面上;设立创新资金管理部门或岗位,其构成成员可由公司高层或财务主管兼任,主要负责申请政府的创新基金和银行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信用贷款,管理和监督企业的创新资金的使用。

3、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是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发挥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各金融机构从民营企业特点出发,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切实发挥银行内设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的作用,改进信贷考核和奖惩管理方式,提高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比重。二是通过成立专门的政府部门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有专家建议成立一家政策性的中小企业银行),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科技创新筹资难的问题。三是完善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政府应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担保金,成立担保和再担保公司,担保公司一但出现问题可以再担保,将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变为真正的贷款担保和再担保资金,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融资。改革现行的银行考评体系,建立硬指标,约束国有银行真正支持中小民营企业。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担保体系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建立一种包括政府、企业法人和自然人等在内的股份制信用担保基金。四是进一步放开资本市场,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在健全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前提下,应该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在上市、核准发审层面上减少对民营企业的限制,同时减少对国有企业的“特权”,认真贯彻“非公经济36条”的精神,降低民营企业上市初始条件;健全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功能,为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创造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到境外上市;增加地方性的资本市场开设的数量;规范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放开民间资本,允许成立个人贷款公司,将富人的存款(现在10%的人口拥有金融资产的80%以上)变为生产资金。

4、完善公共政策,推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一是政府对企业要从管理向引导型转变,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方向。要引导企业制定和完善技术创新的规划,培育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补助,由重具体项目向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倾斜。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发展重点,以促进行业技术升级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及时产品和技术开发导向目录,减少企业重复开发。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跨国公司或国际性公司在本地设立研发机构,扶持有条件的大中型民营企业整合技术资源成立技术中心。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开展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和集成创新,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培育民营科技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二是发挥政府采购对企业技术创新扶持和导向作用。一方面要完善政府采购措施,强化相关配套政策体系的执行力,提高政府采购过程的透明度,降低民营科技企业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门槛,及时提供政府采购信息服务,引导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活动,给民营科技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竞标的机会。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采购活动中,要积极引导政府采购向民营高技术产品和服务倾斜,让政府采购的战略意图真正惠及自主创新的企业。三是构建有利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要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有关科研成果的定价方法、技术成果提成、技术持股、股票期权、职务技术成果的产权归属、技术中介机构的服务管理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的问题要做出相应的法律规范。要公平财税优惠政策,取消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制定的财政区别扶持政策,在技改项目贴息、科技三项费用、专项资金补贴、三产贴息等财政性扶持资金的安排上,民营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四是加快创新平台和中介服务组织建设。要从区域经济、科技的实际出发,依托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构建公共基础创新平台,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评估和咨询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专利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支持和引导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等现有骨干科技中介机构,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为区域民营企业和产业提供创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