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传统文化的利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活动主题
传承经典文化献礼百年华诞
二、活动时间
2021年4月29日至2021年5月7日
三、活动对象
七年级、八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
四、活动要求:
书法作品要求:
(1)软笔书法作品规格为四尺三裁至六尺整张宣纸(46厘米×69厘米至95厘米×180厘米)一律为竖式。硬笔书法作品规格为A4或A3彩色书法纸,学生自行准备。
(2)作品内容要求: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经典诗文、成语、警句或古今名人名言,歌颂建党百年光辉历程,展现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经典作品。
(3)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写清班级、姓名。
(4)每班选送5幅软笔书法作品和5幅硬笔书法作品。
(5)5月6日课间操之前各年级组收齐,七年级交**老师,八年级交**老师,高一交**老师,高二交**老师。
文化旅游资源是否应该大力开发,历来是旅游人类学家争论的焦点之一。争论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是不能随意改变的资源。破坏了这些资源,也就破坏了自然与社会的美好和谐。同时,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精髓、象征和代表。如果被破坏了,也将丧失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极强的带动性,能够给该地区带来极大的经济效应,和“文化复兴”,增强该民族自尊心,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
一、旅游人类学
所谓人类学(Anthropology)是指从人类社会的不同方面和角度来研究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科学。从国内外现有的各种研究成果来看,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和演变,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因此,旅游人类学就是从社会文化和旅游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组织、旅游供给者与旅游需求者之间关系的科学。
1963年人类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的论述,《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是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开端。20世纪70~80年代,研究旅游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文化的影响 是旅游人类学的主流。同时,学者们也越来越关注旅游对西方发达社会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们开始思考如何达到旅游发展与社会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学者研究旅游,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这三个不同视角出发,关注目的地社会的人类学者认为旅游引发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甚至是价值观念。从游客出发,学者们认为旅游活动是一种世俗仪式,是一种人生阅历。所以说,旅游是是依赖于各种社会因素的一种文化。
二、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是一组彼此关联的旅游概念,但它们又是一对差异颇大的概念。广义的旅游文化是指旅游与文化的所有关系,包含了文化在旅游中各方面各层次的体现,,类似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狭义的旅游文化(tourist culture)则仅指由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引起的各种文化现象,强调旅游吸引物的文化性,其重心在文化。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旅游动机都有特定的要求,强调旅游活动是依托文化性的旅游资源而发展的独特旅游类型,其重心在旅游。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概念有明显区别。详见下表。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
(一)文化旅游的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简单来说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仿观者福利的影响。一方面,文化旅游者会更广泛、更深入地与目的地居民接触,直接深入到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文化中,这难免会给当地人的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得影响,甚至是破坏。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对当地文化的“剥削”。另一方面,游客到旅游目的地旅游给当地人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对目的地居民来说是一种“文化复兴”,使当地人产生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文化重创过程、文化复活的过程和传统文化加强的过程。这也是经济学上所说的外部性。
(二)文化旅游者需要“真实性”
文化旅游者需要到旅游目的地的“后台”去旅游、工作。与当地人接触,参与到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中。他们对当地人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刻。有些地方为了迎合文化旅游者的需求,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惜把传统文化当作商品来出卖,这就出现了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商品化问题。只要与文化沾边的资源都进行所谓的“包装”,当然其中也有认真严肃之作,但更多的是哗众取宠,有些根本就是背离其文化内涵的东西;此外,由于商业利益驱使,以“伪民俗”的方式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现象随处可见,甚至创造“伪文化”和“舞台真实”来吸引游客。比如现在流行的《印象…》和“…故里”。这对地方传统文化来说是非常严重的破坏。面对旅游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在实现从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历史文化的严肃性和旅游者需求的通俗性、大众性以及展示手段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正如科恩(Cohen)所说,如果一种仪式被拿来表演,其文化和宗教内涵也就丧失了。因为,这些表演并不是文化旅游者所需要的文化真实性。海南黎苗风情村经营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矛盾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旅游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较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另外,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一种双向性的活动,即目的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产生一些冲突。如文化涵化,文化涵化是指两种文化在碰撞和接触中,相互发生影响,发生变迁,其中一种文化要么适应另一种文化,要么抗拒另一种文化。文化旅游在开发过程中也必然碰到这个问题。游客带来的外来文化必然会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产生影响,进而出现文化适应或文化冲突问题。人类学家把文化适应这种现象称为“帝国主义式的旅游”或“新殖民旅游”。因为他们认为游客每到一个地方去旅游,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那里,并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影响,破坏了当地原生文化。这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矛盾。
(四)“文化价值”与“文化素质”之间的矛盾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其本质把处于原生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因此,旅游资源开发者对文化资源的价值判断便决定和制约了开发的方向、深度和广度。如今,我国许多地区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旅游资源开发者文化素质较低,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使资源失去其固有的意韵和内在魅力,导致低级粗糙的商业化景区泛滥,使文化旅游资源失去了“文化价值”。这就是典型的“破坏性开发”。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旅游者自觉保护文化的意识比较淡薄,保护文化的观念还未形成,高密度的旅游客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文化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比较普遍。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与旅游者和旅游开发者的“文化素质”这一矛盾是旅游目的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所面临严峻考验。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着。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避免“破坏性开发”和“开放性破坏”,在创新中保护原有文化的特色,这样的旅游产品才具有生命力。文化旅游,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利弊。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权衡利弊就成为了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困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双刃效应;全球化;定量分析;统计分析
文化不仅是国家的核心的,更是人类灵魂的一个重要载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快速发展,使得西方文化不断地进入中国,并且也逐步地融入到我国的文化传播之中。本文仅就文化的一个方面节日进行分析,根据当前的调查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更多地接受西方的节日,并且作为重要的节日等进行庆祝,而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传播则意识不够强。这明显表示,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如何才能让大家保持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的对待西方文化的学习机借鉴作用,更好地利用西方文化的优势来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目的,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针对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双刃效应进行分析,为实现趋利避害提供了一些意见。
一、双刃效应
(一)积极效应
首先,对于西方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增强与西方友人的关系,能够促进和谐共处,并且能够更好地实现合作发展。其实,就是在庆祝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丰富了自我的文化内容,加强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同时也不断地通过西方的文化借鉴来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文化学习和发展,就比如西方文化中的一个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都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因此可以借此契机,将中西文化有效融合,增进感情的同时,丰富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体现出文化中的优良品德,丰富人民的精神文明生活。
(二)消极效应
根据调研的数据也显示,有86.88%的人认为现在西方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了,这说明了在目前这个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巨大的冲击,西方文化的各种信息和形式、价值观等都会不断地涌入到我们得生活和工作中。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会带来不利,会淡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减少,不利于我国人民自身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过分地关注西方文化,会丧失自身的优良文化,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西方文化,始终保持一种正确的态度进行对待,取长补短,充分利用西方文化的优势来完善和丰富我国的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深入了解西方文化,为我们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和庆祝西方文化的时候,要加强对我国自身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有效促进,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掘,去传承,因为我们需要在保持自身传统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再来结合西方文化,不能够出现舍本逐末的这种现象,丢失了自身国家的优良传统文化,将会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同时我们需要自己主动地去维护和发扬传统文化。
二、研究方法及定量分析
本文主要采取的是针对学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选取了150个样本。主要是设计调查问卷,然后进行调查填写,有效问卷为150份。本文首先是针对调研的数据对西方节日的庆祝情况,对西方节日的庆祝频率等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再采用对比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分析,采用SPSS的统计软件进行了定量的统计分析,进行西方文化的流行性与渗透性相关性分析、中西方文化的成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
图1样本群体对西方节日的庆祝情况 图2样本群体对西方节日的庆祝频率
根据图1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大家对于西方节日的关注度很高,而且参与到节日的也比较多,除了万圣节仅占11.88%之外,愚人节和感恩节是在40%左右,而圣诞节、父亲节和母亲节则均在60%以上,情人节也占据了50%的比例。
根据图2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样本群体对于西方节日的庆祝程度很高,基本不过的占比为8.13%,虽然每年都过的占比最少,仅为4.38%,但是一般来说都过和偶尔过的分别占比为31.25%,56.25%,所以仅这两项占比就达到87.5%的比例。
从表2成对t检验和表3方差分析的检验可以得出,中西方文化的在调查的样本人群中,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能够得到流行和传播还是因为对于西方文化的好奇和新鲜感所导致的。因此也就出现了大家对于西方文化的崇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就淡化了。
三、结论
在面对国际全球化的形式下,我们要充分地把握、加强和促进我国自身的优良传统文化发展,同时要有效地掌握好西方文化的双刃效应,做到趋利避害,不断地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丰富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跨越式发展,才能让我们有机会更好地了解西方,更多地学习、借鉴并加以利用,最终实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目标。总之,有效地把握机会,将西方文化的双刃效应充分地发挥和把握好,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才能将我国传统文化更多的传承、传播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张朝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自我超越之比较[J].广西社会科学,2008,11.
[2]林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现状、定位与发展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9.5.
当前科技进步与知识发展中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最重要的是创新创造能力,从而创新人才必然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人才。如何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儿童艺术教育有着突出作用。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指出,艺术表现是儿童本能冲动,艺术对激发儿童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有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也证明艺术教育对儿童有特殊意义,能丰富情感与激发创造思维,也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应该成为不可替代的教育内容之一。
一、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进步时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家长们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度也变得更高,特别是儿童艺术教育。一些孩子的父母为了增加儿童的艺术细胞,家长将自己的意愿作为了主导,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期望以次让孩子来接受艺术教育而提升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实际中多数家长与一些教育机构在对儿童进行开发教育时所采用的方式与艺术教育的主旨目的内容却不相符合。这其实扼杀了孩子一些更好的天赋,另外作为家长们的选择,并不一定是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培训班在进行儿童艺术课程教学时为了在短时间产生教学效果,采用的普遍做法是单一且形式化教学方式,这就形成孩子的兴趣得不到有效培养,培训班也无法有效提升儿童艺术鉴赏、创造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儿童艺术教育的作用,提升儿童艺术修养与创造能力,并且轻松愉悦地进行艺术熏陶,在儿童艺术教育的这一现状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于美学思想等精华内容是可以应用于儿童艺术教育中。以此指导儿童艺术教育的着重点,不束缚儿童天赋,鼓励艺术的自由性,强调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开发儿童的创新创造能力,并引导儿童艺术兴趣的培养,开拓想象力、创造力。
二、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和总体,也是进步与创造的源泉。积极的文化对人的创造力发展能够起到推动作用。早在孔子时期就有温故知新,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所反映出人们只认识到儿童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没有注重到儿童艺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与形式才是最核心部分。传统文化在儿童艺术教育中要得到更好地运用,我们需要全面地分析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利弊。
1.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积极影响。儿童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在当今社会儿童的艺术教育就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那就是开发儿童的创造与创新能力,是为了儿童的感性与理性都得到升华。这是新时期全新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新型人才的首要条件。儿童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儿童创新的素质为任务,突破“固步自封”的教育模式,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谐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人和”即社会没有尔虞我诈,“天和”即自然的魅力之美,我们评价一个人的美丽更注重内在美;尽善尽美、至善至美都是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诗书礼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乐可以怡情;诗可以体现文字的美丽与魅力;礼则表现天地人和,体现为人处世的美;书可以修心养性,来引导性格的形成。中国的传统绘画诠释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审美。这些优良的文化可以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基石。将其加入到儿童艺术教育中去可以使儿童自由创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有助于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压制儿童的内心想法。
2.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都根深蒂固。例如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从古代学子科考,到现代高考、国考,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官的官本位思想还在延续。“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也左右着人们对艺术的渴求与发展,传统的文化偏重知识的储存量而忽略了创新创造能力,这些观念都在剥夺了儿童的自由与抑制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其中传统文化“知足常乐”观念对儿童艺术教育的钳制最明显,“知足常乐”,就是不想创造创新,把人们从困扰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对儿童的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消极作用。
三、传统文化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是儿童艺术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由于其双重影响,既对儿童艺术教育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有着不可忽略的消极影响。从而在儿童艺术教育中,需要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将有利于创新创造的部分为儿童艺术教育过程中所用。首先在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与理念上要有清晰的认识,儿童艺术教育是为了激发儿童兴趣潜能,熏陶艺术情趣,最开拓想象力、创造力;其次在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教育内容中以运用积极的传统文化来促进儿童艺术教育;再次是广泛融合和吸收国外的儿童艺术教育形式和教育思想,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为我所用,这也是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文献:
创建于1904年的西泠印社,是国内成立最早的著名印学社团,以篆刻书画创作、研究的卓越成就和丰富的艺术收藏在海内外久享盛誉。自成立以来,其名家荟萃,人才辈出遐迩闻名,为中外时人所称道。西泠印社拍卖公司为春拍的征集活动并不仅限书画印石,而在众多瓷器玉石、竹木牙角等种类繁多的藏品中依旧难觅让人眼前一亮的精品。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305-01
在清王朝从极盛转向衰败的时期,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天下通横、四方杂处的地方,京剧艺术形成之后,受当时经济、文化、戏剧艺术的影响,京剧脸谱形成了。
一、京剧脸谱的介绍
(一)京剧脸谱的定义
在戏曲中净、丑和少数生、旦行当的演员在人物扮演中,会根据各自相应规定的谱式,在脸部勾画各种色彩的图形,这就是戏曲中的脸谱。那么京剧脸谱就是在京剧中净、丑和少数生、旦行当的演员们的化妆样式。
(二)京剧脸谱的发展
京剧的发展在每段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征。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京剧脸谱的谱式格局初步形成,逐步有了装饰纹样;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比较系统的京剧脸谱的谱式基本定型,特别是线条对图形和色彩的分割上,技术已经完全成熟。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后期,京剧名家辈出,这时京剧脸谱在色彩、图形、线条的表现上出现了各有特色的多样化,谱式上也有所创新。
二、京剧脸谱的视觉符号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内容决定形式、本质决定外表”的固化思维,所以自古就有了一种好人仪表堂堂,坏人一脸贼像的人格判断标准理论。京剧脸谱的基本颜色为白、红、蓝、黑、紫、黄、绿、粉和金银色,不同颜色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红色代表忠诚勇敢;黑色代表正义;白色代表残暴、忘恩负义等。
关于京剧脸谱中视觉符号的运用表现很多见,如:包公是一代清官,他刚正不阿、公正廉明,是一位天生脸白的书生,但是白色在京剧脸谱里的视觉符号的象征意义是奸诈、虚伪,所以如果将包公的角色化妆成现实中的那样,就违背了京剧脸谱视觉符号中的象征意义。根据京剧脸谱中的对正义廉洁的视觉符号定位,包公的角色就被赋予了黑色的脸谱,来表现他的人物性格,还在他的额头上添了一个白色月牙,意在包公白天主持人间的公道,夜晚判断阴间的是非,将他铁面无私的外表和正义的内在达成一致。再比如三国中的关云长在民间被传说是曾在枣林中躲避官兵搜捕,由于他长期目睹红枣、食用红枣、饮用红枣水,所以关云长的脸就变成了枣红色。于是舞台上的关云长就被赋予了通红的脸色,但是这不仅是用来表现关云长的外表的,红色还表现了他忠诚、勇敢的性格和庄重、威严的气质,另外京剧中的关于长在五官上也有特别的指定,一对丹凤眼和卧蚕眉,也是庄重威严的象征。
总之京剧脸谱视觉符号的表现,可以使观众对戏剧中人物的性格、背景、剧中角色地位都一目了然。
三、京剧脸谱的视觉符号对当今艺术发展的利弊
客观的说,京剧脸谱这种直观的通过视觉符号来定义剧中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利于对剧情的介绍,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剧情和剧中人物,对于京剧的欣赏来说,是有明显的好处的。同样在当今的电影艺术中,这种“脸谱化”的现象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加强电影的表现力的,但是整体来看,京剧中的“脸谱化”给当下艺术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弊端。
京剧脸谱视觉符号的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夸张、不够真实,这种直观的符号表现法使艺术缺少了美感,降低了观众的欣赏兴趣。比如在早期的电影中,伟人的形象都是高大明朗的,动作设置也是一致的豪迈潇洒,剧情也跟着走向一致化,这种情况重复出现,使观众对影片的欣赏兴趣大大降低,使影片丧失吸引力。
一、科举制的利弊及其影响
所谓科举制,就是用考试的形式选官的制度。科举制为当时的社会选拔人才、稳定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唐太宗时期,一方面大力兴办教育,出现了“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的局面。另一方面开科取士。正是由于通过科举制“选贤任能”,才出现了唐朝的兴盛。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官吏选拔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对中华文明特别是对儒家思想的传播、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科举制的“利”。
1.公正
与世卿世禄的重血缘、察举制的重品德、九品中正制的重门第相比,科举制所创设的公平竞争机制,更利于选贤任能。科举制由封建王朝设科招考,士人“怀牒自进”,自由报考,采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择优录取原则。显然,它比以往的任何选士制度都更为公平和公正。
2.严明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大规模的统一考试,科举制以其严明的纪律和有效的措施确保了它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文化考试要经过层层选拔、淘汰,要求极为严格。历代对考生健康也有要求,如唐代考中后,要由史部组织再“试身”,即考察外貌和健康状况;宋代规定“其有残疾、笃疾并不得予解”,元代规定“患废疾”者不得应试。
3.相对“务实”
科举制的目的是选拔优秀人才,维护封建统治。科举制强调实德实才,按封建官吏的要求,设置考试科目和评价标准。政治理论是最主要的考试科目。文化素养特别是写作的能力是必考科目,同时也注意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知识分子关心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
(二)科举制的“弊”。
1.学而无用
科举考试如同一根魔棒,指挥着广大的士人,考什么就学什么,致使大批的士人受限于科举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的个性的发展,也束缚了人们的心智,使人片面发展。科举制的实施必然扩大“学”与“用”的距离,产生学而无用的后果,这是科举制最终被废除的重要原因之一。
2.败坏学风
科举制背后的优厚利益对士人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为了能够达到其目的,一部分考官、家长、考生及其亲属等急功近利,甚至是不择手段,致使社会不良之风盛行,腐蚀了士人的思想,败坏了学风。
3.损身害体
科举制考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体能。许多士人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读,忽视了自己的身体的承受能力,即使考中了秀才,中了举人,也落得个疾病缠身甚至英年早逝。科举制造成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损害,它还毒害人的心灵,导演了无数“范进中举”喜极而亡的悲剧。
二、改革现代考试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明确考试目的,改革考试内容。
考试的目的一方面是选拔人才,另一方面考试本身不仅是检测知识的手段,而且是不断学习知识的途径。简言之,考试服务于教育,教育又作用于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其终极目标。考试内容应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内容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这样做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同时也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会。
(二)学生评价方式多元化、过程化。
要采取多元的教育评价机制,开发不同的测量手段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要探索并建立有助于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多元化考试评价系统,可考虑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录取的依据之一,同时兼顾考生在校学习情况、校长推荐信、教师评语、个性特长等综合因素进行录取,并逐步增加它们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注重学生评价的过程化,增加学生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加强对学生平时的考核,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改变那种上课记、考前背、考后忘的局面,采取多元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家长、老师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正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打破传统思维。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封建社会科举制推崇儒学,提倡入世,以“建功立业”为其目标;道家提倡出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追求无为的境界;佛家让人摒弃欲望,寻找自性本心。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当今的人才观,进而影响了中国考试作用的有效发挥。反观中国近代的科技落后,甚至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与传统文化中强调内修而不重实践密不可分。所以,文化中要创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来改变当今的人才观念,丰富和完善考试制度。建立多元竞争的文化机制和开放的思维境界,才会创设出现代考试制度的新局面,从根本上,打破考试变革的僵局,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完善自身。
总之,“通古宜知今,有今方成古”。辩证地认识科举,会发现现代考试制度大体上是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的,当然也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应以史为鉴,创造条件,使现代考试制度适应人的发展,以适应教育规律,做到教育科学化,从而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促进人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60.
[2]田澎.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西北师范大学报,2005,(1):74.
[3]王荔.略谈科举考试对应试教育的影响.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0,(4).
[4]郑若玲.科举启示录——考试与教育的关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
[5]苗风.现代考试中的教育哲学观.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6]刘海燕.新人才观视野中的考试改革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6).
[7]刘昕.打破考试改革的思维局限.考试论坛,2006,(3).
最令我动容的家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的《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与妻书》唯其感人,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充满凛然正气,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这是用生命传递的爱的家书,时隔多年,我们如今读来依然动容,欷歔不已!
文章将历史典故、名人事迹加以锤炼,组合运用,是增强文章底蕴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由于大量的文化因子的介入,熔炼的语句显得人文气息浓厚,引用恰当必能使笔下文章底蕴丰富。这篇文章作者以“名人的家书”为题材,巧妙地引用历史中最为著名的几封名人家书,借写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承载了作者对家书的认识和感悟,显示了作者较为深厚的人文积淀,更重要的是,使作者对家书的情感变得更加浓厚凝重,能够引起人的共鸣,赋予本文深厚的人文底蕴。
关键词:高考 英语 改革 利弊
一、引言
为进一步提高首都均衡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切实解决择校、学生课业负担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北京市将从对中高考进行改革入手,出重拳予以破解。据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计划减少英语科目在高考中的分值,从150分下降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这一政策将自2016年起在全国主要城市开始实施。
二、 高考英语改革的利弊
(一)高考英语改革的好处
多年以,我国在语言教学上,大都是“重英语、轻母语”,一方面,随着中国与国外交流的日趋增多,全民学英语的热潮日益攀升,很多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学习英语,英语逐渐成为了不少学生最为重视的一门科目。而与之相对的,由于学习汉语的时间被挤压,不少国民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知识的了解度不够,甚至有些人认为,作为我们日常交流的母语,对于语文的学习学不学都无所谓,这就使得目前社会上提笔忘字、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熟悉的人越来越多。因此,降低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针对语文这一科目所进行的改革措施,无疑会促使人们提高对汉语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全民对汉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
另一方面,高考英语改革能够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考生的差距。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就曾关注过学生的英语能力因地区差异而不同。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的优秀学生,在通过高考进入重点大学后,往往最先感到有差距的就是英语成绩,听力、口语更是他们的软肋;而一线城市、沿海城市的中学生,由于教育环境和生长环境等方面的优势,英语水平较高,特别是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强。
根据俞敏洪对位于北京西北部远郊的延庆县学生英语水平所做的评估,延庆县学生与北京城区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超过20分。因此,下调英语高考分数权重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导致的英语成绩差异。相较于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的师资配备和教学设施明显不及城里,教学效果根本不能与城市学校抗衡。这就意味着,英语分数权重越大对农村学生越不利。因此,下调分数权重,淡化选拔功能,有助于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二)高考英语改革的弊端
对于学生来说,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孩子英语水平不会受多大影响,而广大工薪阶层和农民孩子的英语水平则恐怕只能停留在低水平上。有关降低英语分值就能给学生减负的说法也似乎不太合理,因为英语分值下来了,其他科目分值增加了,学生依然会为取得高分而压力重重。
现在随着中国不断与国际接轨,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外语成为了一门必备的工具。随着英语高考分数权重的下调,学生、家长、教师的观念和中小学的课程设置、考试和评价制度等必将随之发生改变,后续效应不可小觑。北京教育学院督导室专家、曾担任北京教育学院外语系主任的袁昌寰教授就此说道:“当今世界变化之快,发展之多极化,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错综复杂。因此,从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主要态势出发,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出发,从国家人才培养规格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从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出发来认识英语课程的价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英语作为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大语种,已经不是美国还是英国的问题,而是英语作为互联网语言,作为一种通用的世界语言,中国人才国际化,中国世界化必须的一个工具。
三、总结
在高考英语改革的趋势下,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仍需重视,但方法需改变。全球最大的私人英语教育机构英孚教育的2013年《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人数远远超出世界上其他国家,有10万英语母语者现在在中国教学,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教育培训市场之一。如此庞大的英语培训市场却没有培训出一流的英语水平。报告对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成人的英语熟练度进行排名,同时亦首次对过去6年近500万成人的测试数据和英语熟练度的趋势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据该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瑞典仍以68.69的高分稳居第一。中国大陆排名34位,属于低熟练度水平。因此,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仍有待改善提高。
“语言能力的真正形成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积累、练习、实践和运用的过程。现代语言学习理念强调了语言学习不仅应关注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习过程。”袁昌寰教授说,语言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这两个特点也就决定了语言学习不应是一个对英语语言知识体系的学习,不应是靠单纯的讲解和机械的记忆、背诵进行学习的。因为这样的学习不仅单调乏味,也收效甚微,这样的学习方式只能是事倍功半,也让很多学生失去了信心,对学习英语望而却步。所以,学生应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家长和教师要坚持 “做中学”原则,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用英语,从而使他们逐步建构起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育教学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地通过考试改革就能完全解决的,应该从文化土壤和社会氛围上树立大众外语教育的理念和定位,重运用,减少功利之心,重提高综合的人文素养等方面入手。
高考改革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如何改革才真正的能体现高考的价值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学生的兴趣与心灵,而不是学生谋生的工具。“一考定终身”,不得不说现在的高考制度对学生的压力非常大甚至到了扭曲心理的地步。为此,我们不停的改变着,也许过程很缓慢,但我们坚信未来会越来越好的。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人们对于健康与疾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医学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更多心血。中医学作为我国本土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兴起和发展,中医的处境越来越“尴尬”,如何振兴中医事业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振兴的关键在于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1]。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着培养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中医拔尖人才的目的,建立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
1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现状
目前,湖南中医药大学对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主要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即学校在学生完成大一对中医基础课程的学习后,通过对学生的笔试与面试选取对中医有浓厚兴趣的具有中医临床思维的学生进入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与其他班级不同的是,首先,该班级增添了许多如《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心悟》等中医特色课程,并安排高年制老师进行教学。其次,在课余时间,学校给学生安排了一系列来自从事临床工作数十年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名师的讲座。并且对学生本科阶段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配备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即1~3年级一对一跟从基础导师学习,4~5年级一对一跟随临床导师上临床进行学习。
2培养方式的利弊
建立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的成功之处在于,学校把对中医有兴趣的学生聚集起来组成行政班级,对该班级进行统一的管理,可以制造浓厚的中医学习氛围,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人才。处于该班级中的学生也能够获得比普通班级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促使人向上[2]。本科阶段的基础导师可为学生的学习答疑解惑,从而稳固中医基础知识,避免学生走弯路,而临床导师则可带学生上临床,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更完美的结合。任何制度在存在好处的同时免不了有弊端,这种管理体系也不可避免。如,每学期所增加的额外课程太多易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不堪重负;太过匆忙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无法深入体会中医专业知识的内涵,只停留于知识的表面,尤其体现在对于中医经典知识的学习理解上;教育资源的倾斜引起同级学生的不满;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中医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脱节,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学术视野狭窄,缺乏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等等。
3解决措施
3.1明确定位不仅仅局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对于所有中医院校而言,首先是要对自己学校做出一个精准的定位。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清湖教授指出,每个大学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当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本科学制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本硕连读学制的目标是什么,本硕博学制的目标是什么。各个学制之间的目标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学校对各学制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根据自己的学校条件来对学生因材施教,探索出属于各学制的独特的培养模式。
3.2循序渐进在对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的过程中不可追求过快的速度,追求过快的速度只会导致质量的下降,正如金字塔需要将地基稳固,再一层一层往上累积一样,如果地基未垒好就往上添砖加瓦,看似牢固的金字塔实则岌岌可危。中医的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地基,只有将基础理论掌握牢固了,才能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去追求更高阶的知识。因而要合理的安排学生的课程,一步一步地稳固知识。
3.3注重经典中医经典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它们构建了中医药学的理论框架,涵盖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工具。甚者有,不读《伤寒》不知辨证,不读《金匮》不知病源的言论,经典作用可见一斑。但学生目前学的东西过于繁杂,不仅有经典,还有英语、各种西医教材,这样反而导致学生的中医根基不扎实,导致进入临床后茫然不知所措。因而,各大中医学校应立足于经典知识点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发展。
3.4加强临床任何一门医学都离不开临床实践,中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学发展从古发展至今,仍能在医学界中占有一席地位的原因就在于实际疗效。临床实践是中医学的理论根源,更是其发展的核心。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证。而现今的中医院校学生,往往被学业所累,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病人,更谈不上对病人进行辨证论治。学校应通过设置一些中医基本技能训练或者临床各科技能训练,将课堂从教室移至医院,从而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临床,使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应用。
关键词:
“韩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多元文化建设
1“韩流”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双重影响
当今社会,多数大学生都属于“90后”这个群体,不予置否,“90后”这个群体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接受能力,但是由于这个群体自身的特质,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辨别能力并不高,因此,面对“韩流”迅速席卷,大学生不能很好对其进行区分,这导致了“韩流”对大学校园文化将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不同影响。
1.1“韩流”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韩流”作为外来文化,在全球化趋势下,它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青年的发展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同时一定程度上能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1.1.1“韩流”有利于填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韩剧《家门的荣光》,在各演员的言行举止中,无一不渗透着韩国民族对于长、幼、尊、卑的重视,比如见面要相互鞠躬问好,在餐桌上如果长辈没有开动,小辈是不允许先吃饭的。而这些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也是同样作为精华需要被继承和发扬的。因此,在观看韩国影视剧等相关作品时,大学生可以在感受韩国文化传统时,回味中华民族的精髓,使自身更好的坚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填补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匮乏的状况。
1.1.2“韩流”有利于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在韩国影视剧中,多数人物设定为“灰姑娘”与“白马王子”。在女主角的生活中,一定会遇到各种艰难遭遇,但是,她一定不会放弃希望,一定是以最乐观的状态生活,继而遇到生命中正确的那个人。对于广大乐于观看韩国影视剧的大学生而言,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支柱作用。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作为独生子女的“90后”,抗压能力并不是很强大,因此,在遇到生活中的挫折时,往往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迷茫,失去信心。而韩剧中人物展示出来的积极乐观,坚强努力正是广大大学生所需要的。
1.2“韩流”对大学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韩流”如同一把双刃剑,会对大学校园文化以及青年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由于“韩流”背后蕴藏的文化传统以及政治色彩,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甚至是将中国历史进行歪曲。同时,在丰富的物质包装下,它将影响大学生信仰的确立,以至对大学生信仰的坚定产生破坏。
1.2.1“韩流”影响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2013年播出的韩剧《奇皇后》,以中国元朝时期和韩国高丽时期为背景,但整部剧却在各个细节中不遗余力的描绘中国统治的落后,国力的薄弱等等。类似的还有很多剧集,比如:《该隐与亚伯》、《大长今》等等。这些带有主观民族主义色彩的韩剧会极大的误导“90后”大学生的视听,使他们无法正确辨别自己国家的历史,只能一味盲目接纳。
1.2.2“韩流”影响大学生树立人生榜样一个人能否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很大程度上由自身的信仰所决定。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学业负担相对沉重,心气浮躁,不能很好剖析自己,不能明确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而随着“韩流”的广泛渗透,许多大学生将那些由韩国娱乐公司斥巨资打造的明星视为自己的男神、女神。显而易见,这种在树立榜样上方向的扭曲,会对大学生未来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
2正确引导“韩流”,强化“主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正是因为“韩流”对于大学生会产生积极、消极两种不同的影响,所以作为大学生学习成长的所在地,大学需承担责任,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更需要尊重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引领学生对“韩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加强自身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2.1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随着时代不断演进,大学校园更要引导学生继承并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尊重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尊重并学习多元文化,构建以“多元文化”为载体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的思想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借鉴国内外多元文化,还要不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促使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
2.3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构建正确三观明确中韩文化之间的异同,加强并发扬中韩文化中的相同点,严肃并认真对待文化之间的差异处。可以将中韩文化的交界点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致力于创造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力求贴近校园文化生活,符合道德标准,进而,更好的促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
3结语
总之,“韩流”文化有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对学生的成长也如同一把双刃剑,各有利弊。但是,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作为大学生更应该在紧跟时代趋势的大环境中,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坚守内心的文化价值观。本文从“韩流”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以及面对“韩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如何应对的方向论述。这更说明,在“韩流”席卷亚洲的当下,辩证对待“韩流”的重要性,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马丽慧.基于“韩流”背景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学校管理,2015,(11).
[2]杨怡飞.基于“韩流”背景下的“90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时代文学,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