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大全11篇

时间:2024-02-26 15:06:27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篇(1)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6.014

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迁徙过程中衍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在向城市或发达地区流动过程中,由于环境和现行制度的限制,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留守在农村,托给老人、亲戚或其他人来照顾和教养,这就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群体[1-2]。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儿童留守现象相当普遍,最新数据报告,该群体已达5800万人①。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亲子分离的特殊状况,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但结果却有着很大的矛盾和分歧。不少研究主张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总体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但也有相当多的研究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没有差异,其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乐观。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已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献进行调研分析,探讨这两种观点产生的过程及原因,客观而全面地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建议。

1 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评析

1.1 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结果及评析

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的亲子分离而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似乎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声音,不少研究者基于自己的问卷调查也持这种主张。他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心理问题突出[3-5],行为问题发生率高[6-7],有一定程度的情绪问题,如社交焦虑、状态焦虑、抑郁和孤独感等[1-2,8-11]。

1.1.1 对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差异性比较结果的分析

以心理健康综合性评定量表为工具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标上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魏军锋、郑洪冰通过SCL-90的测查认为,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初中生人际关系敏感且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单亲外出和父母在家的学生[11]。但将该结果与全国中学生SCL-90常模[12]比较发现,即便是得分最高的留守中学生在9个因子上的成绩均显著低于国内中学生常模。因此,从现有结果不能得出父母外出打工会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结论。郑显亮、张杰同样用SCL-90对皖北农村展开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躯体化和恐怖两方面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4]。但与常模比较后发现,两群体在敌对、恐怖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说明皖北地区儿童的问题不是源于父母外出儿童留守,而可能是其他原因。黄艳苹等人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对江西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3];但是留守儿童的得分仍远低于该问卷的临界标准65分,说明该留守群体心理健康水平属于正常范围。

一些关于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的调查也主张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徐为民等人的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41.3%,非留守儿童为36.6%,二者差异显著[6],但这两个比率均远高于全国常模12.97%[13],同样说明问题行为不仅仅发生在留守儿童群体。范方等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127名小学生的研究发现,留守组被试(67人)行为问题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4]。由于取样困难,该研究只收集到教师问卷信息而没有家长(或代养人)问卷的信息,因此还需要增大样本量并增加父母/抚养人对儿童行为问题的评估以进一步验证结果。在情绪问题的评鉴方面,刘正奎等运用儿童抑郁问卷(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对重庆、贵州两地667名农村中小学生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抑郁水平及状态焦虑水平上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特质焦虑上没有显著差异[2]。将此结果与常模[15]比较发现,无论是留守还是非留守儿童其焦虑水平都显著高于常模。这一结果同样不支持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于留守带来的假设。袭开国针对留守儿童焦虑的研究也得到同样的结论[9],不同的是他的研究中留守儿童的状态和特质焦虑都显著高于常模,而非留守儿童则与常模没有差异。该结果证实了留守儿童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但解释为什么他们具有较高的特质焦虑尚须谨慎,因为这毕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张顺等人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安徽省491名三至六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留守组社交焦虑的发生率(17.1%)显著高于非留守组(11.7%)[10]。根据孔德怡报告的城乡9~12岁普通学龄儿童社交焦虑问题的13.74%的检出率[16],这些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比率与普通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6,P>0.05)。上述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的差异性比较大多主张,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但通过与常模或正常儿童比较发现,得此结论尚需要更为恰当的统计和比较。

1.1.2 对留守群体内部检出率的有关结果的分析

有研究按照某一临界标准考查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评定指标上的检出率。这些研究大都以留守儿童在某些症状指标上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来证明他们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陈旭等人采用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手册(Prediction Test of Problem Children,PPCT)测得30.64%的留守儿童有问题行为倾向,该研究采用的检出标准为分量表得分C≥6分[17]。但根据量表手册规定,各分量表得分≥8分者才被视为有问题行为[18]。这样,该研究的结果可能就是检出标准过于严格所至。李宝峰的研究显示,中部农村留守儿童在SCL-90中的检出率为31%[5]。但是这个比率并不能说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紧迫性和严峻性,因为采用同一量表针对正常家庭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也较高,分别为31.71%[19]、37.4%[20],甚至77.9%[21]。王良锋等人运用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CLS)对安徽省489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检出86人(17.6%)有孤独感[8]。但该研究没有选取对照组或参照常模进行比较,不知道这17.6%究竟处于什么程度。张悦秋等人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的测查发现,4~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8.7%,高于全国4~16岁儿童常模(10.78%~15.16%)[7],但也没有报告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总之,以上研究都是只针对留守群体内部展开的,所得到的检出率究竟是高是低尚无法确定。

总结上述主张,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其中大部分都忽视了与常模或普通儿童的比较。尽管有些研究进行了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比较,但根据原文报告的数据进一步检验后得到3种结果:第一,留守儿童的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参文[3]、[11]);第二,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得分均高于常模(如参文[1-2]、[4]、[6]);第三,留守儿童的得分高于常模,非留守儿童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参文[9]),这个结果才可能意味着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的某些方面确实不及非留守儿童。另外有些对留守群体内部的研究(如参文[5]、[8]、[17])由于没有参照对比,无法衡量高低,因此根据目前已有的留守群体内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来推论他们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尚需要更有说服力的依据。

1.2 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结果及评析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另一种观点主张,以往集中于留守儿童弱势因素的研究取向存在盲点和误区。这些研究者同样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其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影响不大[22-25],家庭环境的差异并没有导致适应结果的显著不同[26]。

1.2.1 对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差异性比较结果的分析

研究者采用心理健康综合评定工具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并无差异。如同样以MHT为工具,何资桥等人发现,两个群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和总均分无显著差异,且总均分远低于问卷临界标准65分[22];郭少榕等人的结果与此类似[27]。刘璐等人用《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的调查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24]。胡心怡等人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研究也表明,留守与非留守在焦虑、抑郁、偏执、适应不良、情绪失衡、心理失衡及自尊等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23],“留守”似乎并不直接作用于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尽管有些研究没有报告心理健康指标的成绩,但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无差异现象至少说明,留守状态与心理问题之间可能没有明确的联系。

研究者在留守儿童情绪问题的研究上也发现他们与非留守儿童没有差异。周宗奎等人对湖北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孤独和社交焦虑上均未有显著差异[28];汪红烨对四川留守儿童研究的结果与之一致[29]。刘霞等人关于留守儿童孤独体验的研究也同样发现,二者得分均在正常范围内[26]。曹绍平等人对双亲外出打工、单亲外出打工和父母都在家3类儿童的社交焦虑的研究也没有发现差异表现[30]。

1.2.2 对留守群体内部检出率的有关结果的分析

针对留守儿童内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状况,岳慧兰等采用MHT对383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检出标准为总分≥65分或各分量表≥8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0.5%~10%,8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在正常范围[25],总分比一般偏低。

总之,上述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不存在心理问题的研究几乎都是通过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各指标上无差异的结果,来说明“留守”并不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影响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除了留守状况这一环境因素外,亲子关系状况、寄养家庭的教养方式、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当地留守现象的普遍程度以及儿童的个性特征等都可能发生作用。

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2.1 关于“留守儿童”概念界定的标准

尽管都称之为留守儿童,但不同研究者对“留守”的界定不同,有的以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子女为留守儿童[22],有的则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来界定留守儿童[3]。这样,根据两个截然相反的任意一个研究结果都不能明确推断留守状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而且由于被试变量含义的不同,两个研究的结果也无法进行比较。对被试变量合理、统一的界定是保证研究可靠的基础,根据文章开篇提到的定义,农村留守儿童应该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农村儿童,因为“老人、亲戚或其他人”不应该包括父/母;但是,也有研究主张,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父母双方在家庭中具有不同的功能,缺一不可,据此将“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的儿童视为留守儿童[31],这一界定有一点不能自圆其说,因为不能以家庭特殊结构或状况对儿童产生影响来界定儿童是否为“留守”。因此,为了增进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未来的研究对于如何界定留守儿童还需进一步探讨。

2.2 关于被试取样的广泛性与代表性

目前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某一个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这就涉及取样的代表性问题,而取样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可靠性。这可能是使用同样的测量工具却得到相反结果的原因之一。单一地区的取样不能充分证明这些儿童的心理问题是由留守带来的还是由地区差异造成的。鉴于我国农村较为普遍的儿童留守现象与其心理健康乃至社会稳定之间的重要联系,未来的研究应考虑多地区取样以增大“留守儿童”取样的代表性,开展跨地区乃至全国性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专项研究,以便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为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指导,为国家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准确详实的依据。

2.3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选定与界定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确定的问题有两方面需要明确,一是什么程度可称之为有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是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确定。尽管大多数研究采用的都是标准化的测量工具,但对健康与否的筛选有些研究较为随意[17]。另外,有些研究通过留守与非留守的差异性比较来判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分数高于非留守儿童,即为有(某方面的)心理问题。但如前所述,这里涉及与常模和普通儿童比较的问题。因此,若要确定留守儿童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要依照标准化测评工具本身规定的标准进行筛查和检出,更重要的是要与常模或与其他普通儿童群体进行比较。

2.4 客观看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除了亲子分离的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出生和遗传、家庭和教养、学校和社会等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原因同样适用于留守儿童。一般来讲,父母外出打工目的是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当留守儿童感受到因父母外出务工而家境改善时,就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和满足。同样,当儿童留守在当地成为相对普遍的现象、留守儿童感觉不到自己与他人有什么特别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留守在家的境况可能就不会过于敏感。因此,本着从多种影响因素全方位考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则,研究者必须客观看待留守状态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既要切实反映其造成的消极结果,又要看到其中积极的一面,全面真实地反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本来面貌。

2.5 关注留守儿童群体内部分化和纵向追踪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部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负面描述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不良环境的消极作用,忽视了个体发展的积极性和留守内部的差异性。同样环境下,有些留守儿童发展不良,而有些却发展良好。我们知道,是否受逆境的不良影响同个体的认知与人格有关,明事理、乐观、坚强坚韧等特点能够使个体把逆境当作机会和动力,奋发向上,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弹性”或“韧性”现象[32]。以往研究也表明,这些积极的情感可能会成为一种保护因素或发展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平衡、战胜环境的消极影响[33]。然而,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个体因素,例如智力、性格特征、认知风格、韧性、主观感受等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留守儿童并不是一个不分化的群体,他们中间有适应不良的个体,也有适应良好的个体。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内部差异的研究,可以探查该群体分化的原因,进而辨别和区分其中的保护性因素和破坏性因素,为心理干预和辅导提供策略和方法。

此外,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多为横断设计,即探查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的农村留守儿童各种心理问题及其表现。但这些问题是暂时的,还是一直持续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留守时间的延长,已有的心理问题会加剧还是会减轻?这是横断研究不能回答的,唯有纵向追踪才能揭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动态变化。因此,今后应考虑开展纵向跟踪调查,探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留守的不同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发展,为不同留守时期的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辅导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高文斌,王婷,刘正奎,等.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39.

[2]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79.

[3]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0):669-671.

[4]郑显亮,张杰.皖北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21-122.

[5]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6]徐为民,唐久来,吴德,等.安徽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1):852-853.

[7]张悦秋,闫冬梅.连云港市农村4~6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调查[J].中国校医,2008,22(1):8-10.

[8]王良锋,张顺,孙业桓,等.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7):639-640.

[9]袭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66-467.

[10]张顺,王良锋,孙业桓,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441-443.

[11]魏军锋,郑洪冰.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身症状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2):83-85.

[12]刘恒,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88-90.

[13]忻仁娥,唐慧勤,张志雄.全国22个省市26个单位24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独生子女精神卫生问题的调查防治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J].上海精神医学,1992,4(1):47-55.

[14]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15]郑晓华,舒良,张艾琳.状态-特质焦虑问题在长春的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2):60-62.

[16]孔德怡.邹城市9~12岁儿童社交焦虑心理调查[J].中国校医,2002,16(3):266.

[17]陈旭,谢玉兰.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调查及家庭影响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36(6):29-33.

[18]周路平,欧倩芝.岳麓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问题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593-594.

[19]侯振成,贾海涛,郭汲源.1397名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况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9):788-789.

[20]杨建军,张毓洪,戴秀英,等.1137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29(1):41-43.

[21]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6-228.

[22]何资桥,曹中平,刘永刚.湖南农村“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6):421-423.

[23]胡心怡,刘霞,申继亮,等.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5):502-503.

[24]刘璐,屈程,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内外控倾向关系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1):1017-1019.

[25]岳慧兰,傅小悌,张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10):4-6.

[26]刘霞,胡心怡,申继亮.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2008,(1):18-22.

[27]郭少榕.农村留守女童: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J].福州大学学报,2006,(3):94-100,2006,18(9):788-789.

[28]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29]汪红烨.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4):99-103.

[30]曹绍平,陈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4):82-83.

篇(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是关系数千万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分析

1.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障碍,行为易出现偏差。由于长期缺失感情关怀,留守儿童大多内向、自卑、冷漠、交往能力差,表现出冲动、易怒、自私、蛮横霸道等特点,且行为控制能力较低,进而出现逆反、叛逆的心理,甚至有些儿童会发展为仇视社会。而监护人对这些孩子仅是在物质上给予了保障,而在精神层面的需求、道德习惯的养成则少有关怀,致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出现危机,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及孤独感强,容易出现心理疾病。相对于正常家庭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与同伴交往存在一定的障碍,表现为不愿意与人交流、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并且碰到问题与困难时,不愿意向他人求助。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处于散漫的成长状态,迫使他们自身控制能力较差,而且多数留守儿童的心理及精神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促使其内心产生一定的落差,从而使他们容易患上一些心理上的疾病。

3.学习心理问题。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里,留守儿童的监护缺乏应有的家庭氛围,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监护人如爷爷奶奶又不会辅导孩子的学习,加之他们独立学习能力较差,他们对学习往往是应付了事,因而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且极易产生厌学、逃学等不良心理。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以及社会中容易受到“另类”对待,这些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进而对他们的将来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应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之策略

1.重视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家庭教育与心理沟通,因而父母应该履行家庭教育的职责,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做到每周交流一次,除了电话,还可以用书信、邮件等,为留守儿童营造出快乐的心理成长环境。

2.加强学校教育,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氛围。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应该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注重心理沟通,营造出爱的氛围,从而帮助他们对生活与学习都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同时,学校应利用假期家长回家,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形成家校合一效应。再次,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备专兼职教师,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快乐成长。

3.营造社会教育的大环境。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还与社会这个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各级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的新局面。(1)加强媒体宣传,引起全社会关注。(2)建立农村社会化的未成年人教育和监护体系,建立孩子在校由学校监管,校外由农村社区督促监管。

4.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留守儿童也有积极、向上的一面,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及时引导,树立榜样教育,激发其他留守儿童上进的信心和勇气。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和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完善自己的人格。

总之,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涉及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政府各方面,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需要各方面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应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熊磊,石庆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8(6).

篇(3)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进城打工来改善家庭生活状态。然而受到客观环境与经济条件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子女都智能留守农村交由上一辈抚养。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没有父母照顾的环境下,缺乏关心与爱护十分容易形成心理问题,影响其健康成长。

1. 留守儿童概述

留守儿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独立留守儿童。父母均外出打工,儿童无法与父母一同生活,被留守在农村与祖父辈一同成长的儿童;2)完全留守儿童。父母均外出打工,由父母交托他人寄养的儿童;3)半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儿童由另一方坚守生活的。总体来说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其户籍以外区域谋生,被留置在原户籍地6-16周岁的未成年子女。

2.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2.1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偏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农村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急剧下降,价值观与人生观出现严重偏离。留守儿童打架斗殴、偷窃抢劫等恶性事件不断增加。究其原因就是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只能给予孩子物质上的补偿,无法给予心灵上的抚慰,更无法进行正常的价值观教育[1]。

2.2性格缺陷与心理障碍

2.2.1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交由祖父辈或其他亲戚监管,对于孩子来说与父母相比亲戚是种有种距离。因此留守儿童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会变得无助柔弱,不愿意与他人倾诉,导致性格内向,沟通能力差。就学校学校状态而已,儿童十分容易出现互相攀比的情况,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其十分容易产生自卑感,导致无心学习,内向自卑。

2.2.2盲目反抗,安全感低。由于内心的情感无法充分的释放或寄托,留守儿童的心理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总会觉得他人在欺侮他。与人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敌意强烈,对教师、监护人等指导与批评十分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由祖父辈抚养的留守儿童会严重缺失安全感,由其他亲戚抚养的留守儿童会严重缺失归属感。留守儿童没有正常的家庭环境与氛围,会让其变得郁郁寡欢,性格沉闷。当他们在遇到问题时没有人帮助,就十分容易产生心理问题[2]。

2.2.3寂寞无助,怨恨父母。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儿童在平常学习与生活中都会觉得十分寂寞无助,心理十分容易出现空虚的情况,进而进一步出现心理躁动、抑郁,从而走上错误的道路。有的孩子认为父母外出打工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象征,对父母的工作十分不理解,甚至出现仇恨的情况。但是从实质上来说就是孩子内心缺乏父爱母爱。

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3.1社会方面

3.1.1政府承担责任。出现留守儿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农村经济相对不够发达,其父母才需要外出打工获得经济来源。因此政府要尽力的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尽快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解决农村的经济问题,改善农民的就业状况,那么留守儿童将不再留守,有父母在身边得到关怀。政府可以尽快建立城乡二元结构体系,打破城乡在就业、保险、医疗方面的壁垒,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让农村孩子能够与城市孩子享受相同的教育待遇[3]。

3.1.2高校志愿活动。高校学生一般文化素质与思想素质都相对较高,其与留守儿童更加容易沟通。有很多的大学生其自己也是从留守儿童成长过来的,因此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更加了解。因此高校要更多的鼓励、支持大学生开展关心留守儿童的志愿活动,与留守儿童进行更多的沟通与交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3.2学校方面

3.2.1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着重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多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与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多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即使当他们犯错的时候也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而是要用爱与关怀来打动他们。另外,教师还要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掌握心理辅导的技巧,以便随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

3.2.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加以区别对待与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师要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加联系,掌握孩子在家中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以便能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

3.3家庭方面

3.3.1加强与孩子沟通。外出打工的父母要经常联系孩子,与孩子多加沟通。就目前情况来看,有很多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的频率很低,经常一个月也难得通一次电话,还时常不知道说什么,使得亲情关系逐渐疏远。父母虽然外出打工,但是依然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系,不能只在物质上满足孩子,更为重要的是要给予孩子心灵上的关心。

3.3.2提升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是留守儿童的一种成长学习方式。只有当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父母可以与孩子商量,一同设立一个奋斗的目标,孩子跟着奋斗目标的激励可以将主观能动性转化为学习动机,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

4. 结束语

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是需要得到充分重视的社会问题,社会、家庭、学校是妥善处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支柱。家庭教育能够给予留守儿童来自内心的关怀,学校教育能够儿童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社会教育能够作为关怀的补充与延续。只有三者一同对留守儿童加以关注,才能够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让他们能够在正常的环境下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乡差距扩大,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和家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外出打工的农民不得不将自己的孩子留在了农村,一般都交由年迈的(外)祖父母抚养,或者寄养在亲戚家里。这些孩子自小在不完整的家庭中生活成长,缺乏父母的关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家庭和社会问题。、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生活中典型的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健康与教育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3年暑期,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我的中国梦・教育帮扶”实践服务团组织十九名大学生深入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长滩镇开展教育帮扶活动,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带领下,我们实践服务团为当地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民工留守子女提供学业辅导、课程教授、爱心捐赠、文艺汇演等志愿服务,开展农村留守女童生存状况的调查和相关志愿服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教育问题也做了一些调查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现状

调查发现,父母外出打工,51%的小孩与(外)祖父母住在一起,34%的孩子与亲戚生活在一起,11%的小孩与其他人住一起,并且还有4%的小朋友是自己单独居住。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未能达到成功的衔接,因此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学习、生活上也得不到父母及时有效的引导,心理成长缺少一定的关爱,这不仅给学校教育和社会管理带来严重困惑,更影响到孩子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感情脆弱,焦虑自闭;性格内向,人际交往困难;逆反消极,价值扭曲;胆小懦弱,耐挫力低;不理智,行为偏激。下面将对此进行展开论述。

(一)、感情脆弱,焦虑自闭。据调查得知,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留下年幼的孩子在农村家中,尽管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但是相比于其他父母在家的孩子,农村留守儿童得到的感情发面的支持和安抚是微弱的。毕竟爷爷奶奶上了年纪,一些旧的观念和旧的传统束缚着他们,因此他们很难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可能在感情方面给孩子的帮助也是微乎甚微的。再者,农村儿童从小就与父母隔离,少则一年见一次面,多则更久,缺少充足的父爱和母爱,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在感情方面比较脆弱,自私冷漠,与父母情感隔膜疏远,有的甚至十分埋怨父母。此外,他们还会表现出紧张焦虑,忧心忡忡,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二)、性格内向,人际交往困难。以往研究表明,由于缺乏父母的保护和约束,55.5%的留守儿童属于内向型,自卑心严重,胆小怯懦,畏缩拘谨,对人缺乏基本的信任,不愿意与人交流,也害怕与人交往。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他们与爷爷奶奶之间又会存在代沟,因此内心堆积的矛盾或烦恼都无法及时的得到安抚和很好的引导。长此以往,农村留守儿童对社会和他人就更加不信任,安全感缺乏,性格孤僻内敛,不爱与他人沟通交流,渐渐的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人,就更少主动与他人交流了。当一个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的人,谁又有义务来主动联系你呢?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格较父母在家的孩子来说就相对内向一些,再加之留守儿童本身的自卑心理,总觉得不如人,内心就更加容易产生自卑感和受挫感,因此人际交往困难。

(三)、逆反消极,价值扭曲。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消极逆反,价值扭曲,冲动易怒,叛逆任性,总爱和人对着干,易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男孩子有可能存在暴力倾向。农村留守儿童自小独立孤行,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青春期那段时间,更加不听管教,对监护人的教导不理不睬,非常容易与他们发生矛盾,总喜欢和他们对着干,指东偏向西,说话不礼貌。由于缺乏亲情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难以进行自我认定,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缺乏体验爱和施予爱的能力,难以与周围环境形成良好的关系,因此,在价值上出现扭曲。

(四)、胆小怯懦,耐挫力低。由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的影响,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农村留守儿童不仅性格方面怯懦胆小,不敢作敢当,没有坚韧的毅力,很容易放弃,耐挫力低。做事情不果断,缺乏主见,遇到问题常常害怕退缩,不能努力去解决。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是单纯地是由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而引起的孩子情感缺失和心态异常的问题,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下面我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环境因素。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联系,我们调查发现,有50%的孩子平均联系一周一次,有21%不定时与父母经常联系,有20%的孩子每月一次,但是还存在9%的孩子很少与父母联系。农村留守儿童在性格方面比较的内向孤僻,易产生孤独感,特别没有安全感,缺乏自信心。一般孩子都留在家中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监护,爷爷奶奶上了年纪,体力弱,文化知识也积累的不多,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的心理教育完全被忽视了。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天堂,在农村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设施不齐全,条件艰苦,很多的教师都不愿意去那里教书,因此,学校不仅缺乏教师资源,纸质书籍资料也是相当匮乏的,更不用说心理教育方面的资料,也没有多余的资金聘请专门的心理老师,为孩子们上专门的心理课程,做心理辅导。

三、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建议

(一)、强化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影响极大,要强化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要和孩子成为朋友,彼此谦让,相互关心,监护人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采取民主高效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要予以启发性的引导教育,不偏激,不溺爱。为了孩子在外奔波的父母要时常和孩子们联系,常回家看看。

(二)、加强学校心理教育。农村地区教育资源较匮乏,但是还是要极力去争取更多的资金,加强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发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开展心理教育帮扶课堂,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学校还应该多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促使他们融入集体生活,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71-79.

[2]周宗奎,孙晓军,范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119-125+160.

篇(5)

2.留守儿童,基本有这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农村交给祖父辈监护,也就是隔代抚养。二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另一方在家抚养孩子,类似于单亲抚养。三是把孩子寄养于亲戚朋友家。四是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年作出的一份调查表明,留守儿童中56.4%与留守的单亲生活在一起,32.2%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4.1%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0.9%被寄养在别人家里[1]。

根据2005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5800万人。和2000年的2000万数字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

1.情绪消极。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沮丧、孤独、焦虑等不稳定的情绪,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黄爱玲在《“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中,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情绪不平衡的占42.4%,其中焦虑的26.3%,抑郁的24.2%。四川省心理学家游德良对井研县门坎小学近400名留守儿进行心理调查后发现,这些孩子中近八成存在心理问题,其中106人存在焦虑心理,107人有抑郁症状,88人属易怒性格[1]。李宝峰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等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而抑郁、敌对已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

2.认知水平较差。儿童对于公众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主流的行为模式地学习,最早来自父母。学到的价值观念将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最终转化为行为准则。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十分敏感,同时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没有积极引导,导致认知水平较差,甚至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具体表现在自我认知和价值观上,对应的如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烈和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有资料显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认知上偏差程度高于单亲外出打工的,而父母皆在身边的儿童在认知上比前两种情况要好。

3.内心失衡。黄爱玲在《“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中,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心理不平衡的占28.3%。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亲情,得不到同龄儿童应有的温暖,在心理上有失衡的倾向。有的自闭,不愿与人交往;有的虚荣攀比,父母会用金钱补偿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的缺失,在有充足经济来源的前提下,留守儿童用物质来掩盖自己的自卑,在攀比中,获得较多的自信心;有的逆反或者仇世。留守儿童的自卑和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他们把得不到的亲情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和金钱,对社会充满敌意,做出一些逆反的行为。

4.人际交往障碍。留守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扰和疑惑,然而父母常年在外,使得他们得不到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解决,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以及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大多活在自我保护和摸索碰撞的世界里。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相比较与家庭完整的儿童,在心理上有落差,觉得家境不如别人,父母不如别人,没有其他孩子讨人喜欢,进而沉默寡言,封闭自己,在人际关系上不和谐。

以上的各种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根源在于亲情的缺乏。心理学认为,儿童对父母有着强烈的无可替代的依恋,人们出生以后最早接触的是父母,在长期的生活和感情交流中,父母给了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这个过程中,子女对父母慢慢由“依”到“恋”,形成了所谓的亲情。这种亲子关系使得儿童获得心理上最坚强的支持力量,内心充实安全,使得他们面对外界的时候,有基本的安全感。然而姚芸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中调查显示,家长出外后半月或一个月才能与孩子交流一次的占到60%,甚至一年节日见一次的也占到10%。有关数据显示,“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

三、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1.家庭方面。第一,父母应当尽量避免一起外出。如双方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安排在所工作城市,一起生活。如果留守儿童由他人或者一方监护,父母要经常给儿童写信,打电话,加强和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保障上。除了衣食住行外,更需要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以及思想情况,留意其心理变化,给予正确积极的疏导,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留守儿童父母应该摆正工作和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同时社会也要体谅农民工的艰辛,给予他们更多的便利,减少他们工作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精力关爱孩子。第二,家长应该主动加强和学校的联系。如工作有变动,联系方式有变动,应及时通知学校方面。随时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情况,以便掌握心理变化,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疏导。第三,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多和孩子团聚。对于寒暑假,最好把子女接到身边,给他们机会体会家庭温暖、父母关爱以及工作的艰辛。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等场所加强亲子关系。这些场所也需要针对他们减少相应的收费。第四,加强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感。监护人也要随时向留守儿童父母以及学校反馈他们的情况,在监护过程中倾注更多的亲情和关怀,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点,父母在选择监护人时要做好沟通,监护过程中要加强和监护人的联系。

2.学校方面。第一,“教育部门应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入学就读的问题。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能在城市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免除不合理收费,使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2]使农民工子女有平等机会进入公办学校接受教育,这个需要政府在户籍制度方面针对这些特殊人群,稍作调整。对于那些随父母进城的孩子,教育部门也可以加大教育投入,成立专门的民工子女学校,这样家庭既不用担负民办学校的高额费用,孩子们又有着相似的经历和相近的学习成绩,能避免心理上的落差和环境的不适应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教师配备以及课外辅导、校车接送等方面更有针对性。第二,在农村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机构增加教育投入,添加教育人员以及教育设施配置;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为留守儿童配备一定数量的监护老师和心理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以及心理上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第三,建立留守儿童和民工子女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学校应调查留守儿童和民工子女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姓名、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父母工作所在地、家长联系电话、监护人情况、监护人联系电话,要把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随时通报给其父母以及监护人。第四,开设心理辅导课和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安排班主任学习心理知识,以便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帮助解决。

3.社会方面。第一,留守儿童和父母交流见面,社会可以为之提供更多的便利。比如农村当地政府可以探亲,城市可以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一些免费的亲子活动日。第二,社会加大宣传和舆论监督,呼吁全社会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小组,通过有组织有规模的方式,来传递爱心。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十分突出,最根本的原因是亲情缺失,同时也有教育缺失,监护缺失的因素。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监护也主要是学校监护和家庭监护。对于未成年人,亲情、教育以及监护都离不开家庭,学校也负担着部分的教育和监护,而学校和家庭必然离不开社会,所以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系,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温暖的成长环境,解决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隐患,这不是哪一方的问题,需要整个社会对他们倾注关爱,更需要有关部门给出具体的措施。这是可持续发展、以人文本、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扩大,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随之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解占彩.农村“留守儿童”成因及对策浅析[J].经济论坛,2007,(9).

[2]杨晓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中国市场,2007,(2).

[3]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4]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2):177-179.

[5]姚芸.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第25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6]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篇(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却留在了农村,每年与父母相见的时间甚少。这些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家庭温暖,没有父母照料,被留在农村的孩子,被我们称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隔代和断代教育造成过份溺爱,物质上得到满足,心灵上缺乏父母关爱,产生各类不良心理现象。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来看,一般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带养由于隔代人之间的亲情关系,使得监护者在养育和管教方面过分溺爱,缺少必要的限制,容易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其次,由于隔代人年龄相差甚远,老人的文化局限性使他们没有能力去教育孩子。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祖辈们对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错误行为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导致溺爱。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总觉得缺乏心理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因隔代教育与断代教育过分溺爱娇惯造成儿童的任性的现象尤为严重。

(二)人际交往障碍。留守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扰和疑惑,然而父母常年在外,使得他们得不到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解决,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以及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大多活在自我保护和摸索碰撞的世界里。

(三)悲痛、厌恶、焦虑、忧郁 “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

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全社会应该行动起来,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他们存在的不良心理,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入手来解决。

(一)家庭方面。

第一,父母应当尽量避免一起外出。如双方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安排在所工作城市,一起生活。如果留守儿童由他人或者一方监护,父母要经常给儿童写信,打电话,加强和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保障上。除了衣食住行外,更需要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以及思想情况,留意其心理变化,给予正确积极的疏导,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第二,家长应该主动加强和学校的联系。如工作有变动,联系方式有变动,应及时通知学校方面。随时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情况,以便掌握心理变化,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疏导。

(二)学校方面。

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健康发展。留守学生由于心情抑郁,所以教师可利用班队、团队组织的各种活动进行心理教育。针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可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防止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学校可安排专任教师或班主任在平时适当时机对其进行思想工作,让他们知道自己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思想行为,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三)社会方面。

要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首先,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有必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的弥补家庭教育对其关怀的不足,多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其次,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维持社会秩序,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维护社会安定,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多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抓住对社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利时机,呼吁社会成员多关注“留守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热心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觉到国家及政府的温暖。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不在身边直接抚养教育的儿童。根据对江西省乐平市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人数占农村在校学生的41%,有的班级留守儿童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比率达到60%,全国的留守儿童人数仍呈上升趋势。我国虽已关注这些孩子,在政策上给了这些留守儿童很多优惠,但他们的心理健康方面还有不理想的地方。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1)在心理上表现出自卑、孤僻等现象。调查结果显示,57.45%的留守儿童偶尔与同学、父母、监护人谈心,6.38%的留守儿童从来不与别人谈心,甚至有5.32%的留守儿童从没想过与他人谈心。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表现出自卑、胆怯、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2)应试教育的阴影比较明显。当问及农村留守儿童最快乐的事情时,51%的孩子认为,考试得高分是他们感到最快乐的事情;19%的孩子认为,和朋友在一起玩时是最快乐的事情;出人意料的是,只有18%的人认为父母外出务工回家过年的时刻是最快乐的时刻。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在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加上学习的压力,使得焦虑情绪一直困扰着他们。(3)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对同龄儿童存在依赖心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受不到父母的保护与关心,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而同伴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影响确是多方面的。在调查中得出,57.45%的农村留守儿童认为大部分人是可信的,但仍有42.55%的人认为大部分是不可信的。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遇到问题也只能求助于同伴,在心理各方面又比较依赖同伴。(4)自我保护心理和意识不强,不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在调查中发现,当留守儿童受到别人的欺负时,有39.78%的人会选择忍让,只有35.48%的人会和欺负自己的人协商解决,24.74%的人找自己的监护人解决。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家,得不到父母的保护,孩子受到欺负后只能忍气吞声,这种状况长期存在将导致留守儿童不平衡心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坏境方面

农村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以致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很容易影响到不设访的孩子们,这种消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环境的复杂造成了留守儿童心理抵抗能力降低。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的社会环境复杂、良莠并存,农村中小学周围存在许多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对于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来说是一种难于抵挡的诱惑。同时,电视和媒体中充斥着种种暴力和血腥镜头很容易影响到缺乏判断能力和防范能力的孩子们。(2)人类天生的依附感,又使缺乏辨别能力的留守儿童在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走上错误道路。由于父母外出,其他监护人管束又趋于形式,一些学生因心灵空虚转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很多孩子迷上打电子游戏、上网、赌博,再加上网络中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泛滥,严重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学校方面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成才成长的最重要平台,学校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特别是其心理发育。(1)留守儿童心理压力在学校得不到释怀。当前不少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过大,留守儿童在学校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关怀。在各种心理压力下,有的孩子变得焦虑、烦躁、紧张、易怒、嫉妒、猜疑等,产生逆反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使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或障碍。(2)留守儿童在学校缺乏心理教育。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三)家庭方面

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望。(1)家庭教育缺失造成行为偏差。父母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长此以往,必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2)亲情缺失造成心理障碍。亲子关系的缺失,使得儿童无法得到父母完整的爱;父母的缺位可能导致无效的文化传递,无效的文化传(下转第172页)(上接第53页)递的一个显著后果就是造成的人格。这些因素叠加起来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社会与政府方面

社会风气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社会环境。(1)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在农村的普及与宣传力度。通过在农村宣传,普遍增强农村群众特别是教师和家长对心理学、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视,提高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心理问题,使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得以及时的科学治疗,使心理学真正早日走进人们的生活。(2)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政府必须尽快改革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各种制度,从政策层面上鼓励更多的进城务工农民将子女带在身边生活和学习,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遏制“留守儿童”数量迅速增加的趋势。

(二)学校方面

学校作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1)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农村中小学课堂。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开设开展心理咨询、专门的心理教育活动课,多渠道、全方面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坚持教育预防与咨询治疗并重。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性的教育,重点摆在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训练和引导上,通过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及时指导,矫正训练,增强其提高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保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3)大力推进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中选修课、活动课的设置,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会逐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三)家庭方面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并且终生密切联系的重要环境,父母担任着第一任教师。因此,留守儿童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1)留守儿童家长要转变观念,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留守学生家长要从孩子健康成长的长远目标出发,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家长要树立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和全面关怀的健康理念。(2)有条件的父母,应该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其在务工地接受义务教育。若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城市,要认真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找和确立孩子监护人,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权;同时要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

篇(8)

中国农村儿童现象源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庭的贫困,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离乡背井去城里或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打苦工;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的不公平待遇,使广大农民工没有办法和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和工厂生活,这些可怜、孤独的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在14岁以下)只有与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个或者上辈亲人、甚至是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正如五年级学生张蕾在日记中写到:“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孤独无奈的留,丧心失望的守”。她的一位好友在日记后补充说“留守留守,留的辛酸泪水,守的是无奈寂寞”。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城乡差别极大。再由于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同时又在市场经济的猛烈发展的冲击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或背井离乡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打苦工。其中大部分人为夫妻一同外出,他们因经济等诸多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而引发“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在我国广大农村产生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社会群体,他们的物质生活也不很好,精神生活更令人担忧――因为这些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上、心理上都急需关爱和帮助。然而此时此刻,他们的父母远在他乡,不能在思想上认识上和价值上给予引导与帮助。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很容易产生认识上、观念上、伦理上的偏差和个性心理活动的异常。正如失学儿童张小娃的笔记上所写:“妈妈爸爸,你要是在我身边,我的学习成绩也不会这样差,老师和同学们都说我脑瓜子灵。现在我好想读书啊,可我就是读不进去。我这一生完了,谁能告诉我怎么办?我又能怎么办”?孩子们心理活动异常和人格出现偏差,久而久之会导致他们厌学、逃学、迷恋网吧、吸毒、偷抢、杀人等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少年犯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也不想这样啊,我现在才十几岁就成了犯人,这全是我的错吗?爸爸妈妈、老师、叔叔、阿姨请告诉我,难道你们就没有错吗?我一个人伤心过、害怕过、痛苦过、孤独过,也曾想自杀过……根据相关权威机构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超过5800多万人,57.2%的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务工,42.5%的是父母都外出务工,79.7%的儿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13%的儿童只好被迫托付给亲戚朋友抚养,7.3%的儿童是为不确定人或无人监护。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1)亲情的缺失和监护不力而使儿童产生不健康心理活动。

留守儿童大都是在14岁以前就与父母聚少离多,他们幼小的心灵极易存在阴影。某初级中学七年级一班学生在中秋节座谈上,由于全都是留守儿童,会上是异常的安静,孩子们表现出内心封闭、不言不语、情绪低落、自卑怯懦、淡漠,有的人发言也是语言粗俗,女同学也是行为简单粗暴,礼仪缺失。他们根本无视老师和领导在场。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有的男同学性格暴躁,易激惹,情感淡漠。学生陈丹丹说:“爸不管我,妈不管我,爷爷奶奶对我无奈何,我只有自己管自己,我是天地之间一精灵,说完就泪流满面”。这些留守儿童们多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父母监护教育的缺少和祖辈人监护的不力,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隔代教育(指由祖辈们监护孩子)问题在群体中尤为突出:根据相关资料的调查,农村留守儿童中有80%以上由祖父母隔代教育和亲友监护,而他们都年事已高、文化程度低、教育方法简单、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基本无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们学习。再由于农村条件差,办学条件、师资条件、经济条件远不如城市,老师和监护人的教学理念也有局限性等,对孩子们的教育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学生,学校与学生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与沟通,最终导致学生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表现在: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逃学、停学、辍学,而把精力转向上网、游戏、玩耍、赌博等上面。一位叫李艾艾的同学在作文中写到:“学习有啥用?学好了无人夸,学差了无人骂,爷爷奶奶年龄大,爸爸妈妈不在家,早点长大打工吧!”

(2)缺乏爱慰使孩子们产生自卑感和恐惧感

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据不完统计:70%的父母在同一城市打工,一年回家不满3次,50%的父母在不同城市打工,要几年才回家一次,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通话率不足1次/月。由于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孩子们又是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更加渴望父爱与母爱来满足他们情感上的需要。而此时,他们既得不到亲情的呵护,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又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疏导,日积月累极易使孩子们产生自卑感和恐惧感、无助感。严重的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良好人格的形成,还会导致儿童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行为习惯差。严重的右能走上犯罪道路。三年级学生吴昊在日记中写到:“爸爸妈妈,我不要金山银山,只要你们平平安安;我不要高楼大厦,只要一年中有一次与你们一起玩耍;不要汽车别墅,只要爸妈常听孩子倾诉。亲爱的爸爸妈妈,孩儿有时感到好累、好无助、好苦啊!我总觉得自己远不如别人,总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我好象是多余的、无用的人”。

(3)疏于照顾使留守儿童产生不安全感和孤独感

篇(9)

基于这种现象,我对农村的一个小学的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过程如下。

1研究对象

某村一所小学的300名学生,年龄6-12岁。

2方法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份心理问卷调查表,让他们按要求填写后全部收回。调查表以选择题的形式,内容涉及学习态度、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同时结合学校提供的相关信息。

3结果

300名学生中有95人是留守儿童,显示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25人,即将近20%的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厌学、沉迷游戏、自卑内向、冷漠孤僻、叛逆等。

4结论

4.1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分析可能的原因。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不发达。据调查统计分析,留守儿童数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成反比,经济越发达,外出务工的农民越少,留守儿童数量就越少;经济越不发达,外出务工的农民越多,留守儿童数量越多[2]。其他相关原因如下:

4.1隔代教育的缺陷: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3],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更谈不上文化教育,使得儿童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

4.2亲情缺乏: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即使打电话,关注焦点是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4.3学校教育措施不力:农村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不好,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是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

4.4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调研发现,当前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问题的研究仍是空白。当前社会的一些不良习气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相关部门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电影、录像、影碟、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有的商家为了追逐市场卖点,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一些留守儿童甚至逃学光顾电子游戏室,痴迷电游,看碟片,那些不加限制的媒体如凶杀、淫秽等镜头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篇(10)

中图分类号:B82-05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他们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和关爱,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尽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在过去几年就已经存在,但一直未引起家长、学校、社会的重视。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1、生活缺乏安全感

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常常会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到生活缺少依靠,没有安全感。他们喜欢把心事闷在心里,不愿与其他人说。他们时常会感到孤独、苦闷、焦虑、茫然,性格变得内向、抑郁、多愁善感。

2、敏感、早熟

在监护人监护下的留守儿童常常会被忽视而得不到悉心的照料,他们幼小的心灵就产生一种寄人篱下之感,想的事情增多,心理负担加重,变得比同龄人敏感、早熟。一些留守儿童甚至会产生嫉妒甚至仇视别人、社会的畸形心理,导致近几年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不断的上升。

3、逆反心理严重

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很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严重影响了孩子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甚至感觉自己遭到社会和他人的遗弃,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仇视态度。他们对家人和老师的管教都置若罔闻,甚至在公开场合与老师和家长顶撞,以显示他们的反抗和玩世不恭。不少留守儿童在校表现较差、人品较低、经常违纪、目中无人、不太合群、没有集体主义观念,有的还养成了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往往许多留守儿童表面上来看都比其他孩子要更独立、更坚强,然而他们的心灵比其他孩子更脆弱、更不堪一击。他们心态极不平衡,情绪波动很大,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很容易受伤,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和仇恨心理,导致染上不良的习气,有的甚至误人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学习信心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中往往表现出缺乏自信心、上进心、自暴自弃、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爱糊思乱想,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怕学、厌学情绪严重,甚至经常逃学,对老师的批评教育置之不理。第五,人际交往障碍。农村留守儿童一般性格比较孤僻,内心有自卑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不合群,交流沟通能力弱,难以融入集体,在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中态度不积极,缺乏集体荣誉感。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突出教育重点,做到教育全覆盖

要根据留守儿童实际情况和动态变化,有针对性抓好教育管理工作,做到留守儿童教育全覆盖。一是建档案。建立动态的电子管理档案,并分别为每个留守儿童设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并及时予以更新,确保不漏登、不错登、不重登。二是上硬件。一方面进一步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项目建设和托管中心建设,从根本上使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有效托管、统一管理和精心服务;另一方面各级学校要继续配置相关教学设施、活动设施和生活设施,尽力满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所需,尽可能为留守儿童与远方父母的“视频亲情会”创造条件。三是抓协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突出部门联动,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大儿童合法权益的维护力度,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教育、卫生防疫知识讲座和免费体检、法制教育等,并对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少年进行重点帮教。通过联动,拓宽教育领域,丰富教育内容,为实现教育的全覆盖夯实基础。

2、突出学习中心,做到学习全程跟踪

要根据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做好分析引导工作,做到留守儿童学习全程跟踪。首先,要建立完整的留守儿童学习档案,根据他们学习情况变化,做好鼓励和引导工作。对于学习成绩有进步的,要多给予他们鼓励,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对于学习成绩有退步的,要共同分析原因,找出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其次,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对于留守儿童中部分“双差生”、“问题儿”,要为他们找好学习的伙伴,通过结队伙伴的辅导和相互学习,消除这些儿童学习上的焦虑和不安,使他们能正确对待学习上的问题和不足,提高学习能力。

3、充分利用各宣传教育载体,实现全员关注、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1)要通过订阅相关的专业期刊,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其次要通过完善校园教育网络,制作儿童心理教育光盘,制作多媒体动画实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动化。

(2)要多渠道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向适龄儿童学校、班级及家长发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并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如通过黑板报、宣传栏、自编刊物、召开家长座谈会、专题讲座、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使学校和家长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更深入的认识。

4、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制订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达标的量化标准,如心理健康课教师和班主任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培训和心理测查。其次学校要积极开展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同辈团体的心理咨询活动,通过开展同辈心理咨询,让留守儿童了解他们在社交方面的长处和不足,进而加以发扬和矫正,达到熟练掌握社交技巧的目的。第三学校应开展适当的人身安全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正确认识自己,从小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性平等、互相尊重的人类美德。

5、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亲子之间的感情、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教育,对孩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日本学者诧摩武俊曾指出:“不管你立足什么理论,在从婴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人格形成(其别是社会化) 过程中,父母子女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除了面对面,家长还可通过电话、书信等通讯方式实施有效的亲情教育,并在交流过程中渗透教育因素。此外,由于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接触的时间长、影响大,他们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长要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的生活,选择好合适的监护人。同时要时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和交流,以及时了解子女的发展和变化。总之,要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健康成长。

总之,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地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的落后地区。当前要重点关注这些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大力推行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区和学校,尤其要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道德法纪、前途理想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在老师关爱、同学关心、同伴互助的温馨环境中健康成长,让他们在社会支持、学校重视、家长放心的和谐环境中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同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与对策[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03)

篇(11)

一、我国留守儿童现状与存在问题

中国约有6100万留守儿童。其中有15.1%的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调查显示,被迫自己照料自己或者没有父母关怀的孩子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烦乱和焦虑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李亦菲说:“我们可能没有办法直接帮助这些孩子,但通过媒体和社会的影响,通过调动各种资源,我们可以带动间接变化。这些孩子既需要物质捐助,也需要精神滋养。”

在中国的最贫困地区,这个问题尤为严重。

不久前,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刚刚发生了一起5岁到13岁的四兄妹自杀事件,在中国各地引发了广泛同情和愤慨。贵州省毕节市4名儿童服农药自杀令舆论震撼,6月12日,警方披露了自杀者中最大的孩子张启刚留下的遗书。遗书大概内容是:“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知道你们对我的好,但是我该走了。我曾经发誓活不过15岁,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天清零了!”张启刚的同学称,张启刚平时虽然话很少,但同学如果惹急了他,他发起怒来挺厉害。平时他都有钱给妹妹们买零食吃,但妹妹们好像还是比较怕他。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张启刚很有可能是这起自杀事件的始作俑者。这个14岁的男孩为何把死亡当成“梦想”,把自己连同三个妹妹都推向生命末路,目前还是个谜。但从张启刚的怪异想法,以及他在生活中暴露出孤僻、固执的性格看,这个孩子或许早已陷入了严重的心理危机。

张启刚的例子并非个案,近些年来,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屡有发生,2014年,安徽省望江县就发生了9岁留守儿童上吊自杀的悲剧;2013年,江苏盱眙县两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关爱相约服药自杀;2012年,浙江省玉环县6岁留守女童看电影触景生跳海自杀;2011年,西安蓝田县10岁留守儿童喝农药自杀;2010年陕西扶风县5名留守儿童相约自杀的悲剧更是震惊国人。

这些还只是少数见诸媒体的案例,现实中,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曾有过自杀的想法和行为,恐怕难以估计。学者邵福泉、苏虹曾以安徽某农村地区的2230名农村中学的留守儿童为对象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0%,在有自杀意念的人中有5%发生自杀行为。按此推算,全国6000万留守儿童中有数十万人曾经有过自杀的意念。而对于留守儿童,政府和社会之前更多强调的是物质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料,在心理层面的解决办法并不多。这就导致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状况得不到关注,引发了各种问题。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原因: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以及户籍制度的不足

在我国城乡二元制经济背景下,农村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青年为了谋得更高的薪水纷纷涌向城市,导致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落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外出务工人员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则不能顺利享受城市的教育资源,家长们只能把孩子留在家乡,孩子们常年与家长分居两地,享受不到父母的呵护和温暖,导致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

2、学校原因

(1)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我国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学校中老师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们的成绩、分数、排名,而对学生们家庭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几乎不去关注,所以老师关注的普遍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成绩一般甚至是较差的学生几乎不理睬,加之留守儿童比较内向胆怯的性格特征使的他们在遇到困难时也不会主动和老师们说,所以他们就成了老师们自动忽视的一个群体。

(2)学校缺乏心理咨询机制:学校重视成绩、升学率已不是个别现象,农村学校教育资源本身就比较匮乏,能配齐各科教师和学校各项基础设施已经算是比较乐观的条件了,更不要说表面上和学生成绩不太挂钩的心理咨询老师和设施了。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农村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老师,学生们压根不知道什么是心理辅导。学校的领导也表示学校确实需要相应的教师,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是比较奢侈的事情。

3、家庭原因:亲情、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常年与父母分居两地,缺乏父母的关怀和照料,这严重阻碍了孩子的社会化进程。与父母接触时间偏少也会导致孩子在个性形成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对他人的不信任、对社会缺乏安全感、性格孤僻、胆怯不自信等。

4、自身原因

研究表明,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小学时期就开始了“留守生活”,他们从小就体验了自己照顾自己,有的甚至还担起了照顾整个家庭的重任,相比于同龄孩子享受父母百般呵护爱戴,他们与父母见一面都成为了奢望。他们相比于一般孩子更加敏感早熟,而且此阶段没有独立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极易受到外界影响,面临多种心理危机。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1、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从体系建设着手

(1)健全关爱留守儿童的法律和政策体系:立法保障亲子团聚权。针对部分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回家,和孩子联系很少的情况,我们建议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增加亲子团聚权的相关条文,规定每年至少和子女团聚一周以上的时间,并以各种方式和子女加强日常联系,切实保障他们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外出父母应当关心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未成年子女,严重忽视应等同于虐待罪受到惩罚。

(2)完善监护制度和国家救助体系:强化父母法定监护责任。为了减少因父母缺失给儿童造成的有形和无形的伤害,应在法律法规方面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职责,探索监督和保护父母尽职尽责的渠道和办法,切实保护留守儿童。

加快完善国家监护和救助体系。明确政府在留守儿童救助方面的主体责任,建立留守儿童社区保护网络,明确强制报告制度,完善临时监护程序,为困境留守儿童提供临时照料,确保他们得到有效监护和及时救助。

2、加强学校管理,增设心理教育

首先,学校应该提高认识,认识到现今留守儿童心理出现问题的严重性,严格抓好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及研究工作,将政府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其次,对学校应以班主任为主要负责人,以班为单位,建立起留守儿童档案机制,方便管理。学校除此之外还应该组建“帮扶”小组。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促使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各方面得到保障,“帮扶”小组成员除了学校教师之外还可以包括品行兼优的同学、学长学姐、村里的干部、工作者之类,增加孩子们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

3、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现今农村留守儿童精神生活匮乏,业余活动不足,加之学校附近还遍布着黑网吧、游戏厅等不适宜少年儿童出入的场所,这让自制力本来就不强的他们容易误入歧途。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坚决取缔学校附近的黑心网吧、游戏厅及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场所。修建一些运动场、文化宫等可以供留守儿童业余时间娱乐消遣,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我国是一个有着6000万留守儿童的大国,频频爆出的留守儿童自杀事件暴露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觑,它危害孩子健康成长,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必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农村留守儿童建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是整个学校、家庭、社区乃至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单位: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