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碳中和的主要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绿色为帆 乘风破浪
“我们一直关注环保”。
上世纪70年代,国际济丰在美国成立,主要从事纸张贸易。成功的起步,为其远赴香港办厂夯实了基础。“办厂初期,我们自觉投入资金,解决工业排污、排废等问题。”回忆起国际济丰的发展历程,这位碳中和项目负责人记忆犹新,“那时候我们就拿过香港政府颁发的第一届环保工作贡献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济丰开始进驻我国内地市场。市场更宽阔了,行情更复杂了,但绿色环保的理念却始终清晰,“地球上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绿色化道路是世界趋势”。这位碳中和项目负责人已在国际济丰工作了12个年头,她说早在进公司第一天起,环保理念就已植根心中。“不仅是我,公司的每一位员工早将这一理念烂熟于心了”。
伴着“绿色”的船帆,国际济丰踏浪前行。如今,国际济丰作为上世纪80年代首批进入我国的外资包装企业,已经拥有近10家瓦楞纸箱厂。更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国际济丰开始尝试从包装制造向包装服务转型,创立了1家专业整体包装服务公司,即济丰包装(上海)有限公司,专为客户提供整体运输包装设计与制造服务。
绿色环保包装的先行者必有先见。作为供应链重要环节之一的运输包装,“将来的竞争力主要将体现在设计、服务方面,开拓服务市场是有必要的”。拓展市场,国际济丰开始从“被动”接受客户的要求完成包装转为“主动”引导、影响客户逐步认可绿色包装。
为在包装服务上有所突破,国际济丰在江苏昆山建有国际安全运输协会ISTA认证的包装研发测试中心,在以纸代木、环保包装设计流程的研究和应用上卓有建树。国际济丰的设计研发重在追求更轻量、更适度的环保材料,探索更合理、更紧凑的包装结构。“我们通过技术研发,使得包装能适度就绝不过度,以求环保。”
谈及设计、服务供应链上的绿色化,这位碳中和项目负责人向我们列举了国际济丰推出“以纸代木”的案例。为了提供优质的服务,国际济丰在为客户提供重型瓦楞纸板包装的方案时,会具体分析其产品性能和物流环境的需求,考虑纸箱在使用简易、拆包便捷、抗压承压等方面的性能,论证其是否能够真正做到取代木箱、实现绿色包装。
“如果我们的产品比别人的更环保、更经济,就是一种效率、一种贡献。”国际济丰通过研发适度包装、轻量包装,在降低终端用户物流成本的同时,其增值效应也创造了自身品牌信誉度价值。“我们将在各个领域推出拳头产品,或是包装材料的节省,或是其他方面的改良,这是我们设计、服务发展的方向。”
国际济丰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用绿色为企业创造价值,还体现在用绿色理念培育人才。2011年,国际济丰开始与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合作,共同举办“济丰杯”校园包装设计创意大赛,得到来自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学生的积极响应。“谁的包装能够更好地体现绿色理念,我们就选择谁”。通过这种方式,国际济丰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传递给莘莘学子。
碳中和:企业环保新模式
说到国际济丰,“碳中和”是其最有力的标签。从最初的降污减废,到先减排、后消除,“碳中和”成为国际济丰“绿色梦”的点睛之笔。
2009年,济丰人逐步意识到即使是正常的生产活动,也会对地球造成不小的影响。“既然产生了影响,我们就有责任消除它。”
消除?——“企业产生多少二氧化碳,就中和多少”。就这样“碳中和”项目开始着手实施,即通过统计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计算抵消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自愿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从而达到环保的目的。
如果说,环保的概念此前一直暗藏于济丰人的心里,那么,2009年国际济丰成功完成碳中和交易,则让环保的信心彰显在每一位员工微笑的脸上。这一内地首笔碳中和交易,不仅是国际济丰自己的里程碑,更是开创了我国包装企业参与环保的一种全新模式。
关键词:低碳旅游 产品生命周期 环境影响评价
研究背景
世界旅游组织2008年出版的《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应对全球挑战》的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旅游业的CO2排放量为13亿吨,主要来源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占人类活动CO2排放总量的4.9%,在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为5%-14%。虽然旅游业和其他产业活动相比,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及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相对较少,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将以2.5%的年均速度增长,至2035年,旅游交通及住宿业CO2排放量将分别达到2436Mt和728Mt,对全球变暖贡献率将进一步增加。因此,旅游业产生的大量碳排放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而旅游产品是旅游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主体,是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如何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旅游业低碳发展的基本途径。目前的低碳旅游学术研究主要着眼于酒店、景区、交通等单独的一个旅游行业,缺乏对旅游行业低碳行为的整体研究。本文以综合性低碳旅游产品为切入点,将旅行社、酒店、景区、餐饮等旅游行业整合为一体,并利用生命周期评价及其简化方法,结合旅游业的特性,初步构建低碳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及生命周期评价,以期对旅游业的低碳发展提供系统的可行性路径,使旅游业通过低碳化的系统整合达到节能减排最大化、低碳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生命周期评价(LAC)理论及其在低碳经济中的运用
(一)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及其标准结构
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 Assessment,简称LCA)是一种客观评价产品、过程或者活动的环境负荷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识别与量化所有物质和能量的使用及环境排放,来评价由此造成的环境影响,评估和实施相应的改善环境表现的机会。生命周期评价包括产品或活动从原材料加工、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再循环到最终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生命周期评价的标准结构包括3个阶段:目的和范围的确定、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以及每个阶段都要开展的结果解释。每个阶段的结果解释可以指导开发潜在的改进措施,这些改进措施反过来又影响LCA的各个阶段,因而LCA是一个反复交互的过程(见图1)。
(二)LAC在低碳经济中的运用
生命周期的全局观念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和评价方法,碳的减排目标、碳限额排放贸易机制、碳交易、碳税等等机制都与生命周期评价紧密相关。LCA作为一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基准调查工具,已经在世界广泛运用,美国乳制品管理的行业协会(Dairy Management Inc)投资一百七十万美元进行牛奶及其各种包装品,奶酪的LCA研究,并以2007年排放量为基准,到2020年要达到减少25%的目标。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总理提到我国将运用LCA进一步完善对减排信息的统计以及监测和考核办法。当前LCA主要解决制造业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服务业还较少涉及,但耶鲁大学的Elizabeth Bennett和Thomas Graedel运用LCA对特定服务业和产品进行了评估,并认为服务业取得的环境效益,并非来自于其服务活动的本身,而是来自于其生产过程。LCA至今还尚未出现在旅游业的实践运用和理论研究中,但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基准调查工具,其基本理念对旅游业的低碳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低碳旅游产品概念及其生命周期评价构建意义
(一)低碳旅游产品概念
低碳旅游产品是指基于“基于减排、微排、中和”的技术经济原理,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按照“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要求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品和服务。一个完整的低碳旅游产品是由低碳交通、低碳旅游设施、低碳旅游餐饮、低碳服务等基本要素构成,这样可以推进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降低旅游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为旅游者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游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构建的意义
为低碳旅游产品生产提供系统的标准结构。旅游产品是整体性产品,是由跨部门、跨行业企业共同生产完成的,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需要旅游企业坚持低碳经济的基本原理,协调统一其经营理念和行为,才能真正让旅游业减少排放。生命周期评价对各旅游企业的产品生产提供系统的标准结构,在此框架之下的经营活动才能确保企业将采取环境优先的经营策略,促进企业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对低碳旅游产品的各生产环节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在低碳旅游生产过程中,运用生命周期评价对旅游企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指导开发,并提供内部改进和程序改进的措施,最终促进旅游业降低碳排放,如旅游航空交通中餐具的提供,原来使用的是耗能较大、污染重的塑料或纸质餐盒、筷子等,对这一环节进行环境评估,由于其对环境具有较大负面影响,最终使用玉米淀粉等天然生物降解材料制作的一次性水杯、刀叉用具和垃圾袋,以减少碳排放。
低碳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建立
2004年,Stefan Gossling等人建立了旅游业碳排放的计算方法,旅游业中的交通、住宿、餐饮和旅游活动都会产生一定量二氧化碳,研究结果对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产业提出了挑战。但基于旅游业组成的复杂性和排放的多元化,要制定低碳生产标准满足所有的企业难度较大,因此,旅游企业应该借鉴生命周期评价这一基准调查工具,将其经营行为分为面向环境的产品设计―低碳营销―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碳中和4个阶段,形成不断循环发展的低碳生产过程(见图2),才能构建低碳旅游产品体系,从而达到“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要求。
(一)第一阶段:面向环境的产品设计
专家普遍认为,一个产品大约80%的环境成本在设计阶段就确定了,在产品开发后期的改进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因此,旅游企业在生产之初应该坚持面向环境的设计(DfE)的理念,即将各种环境因素全面纳入产品设计的过程。在景区、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品开发过程中,应以低耗低排、保护生态环境和建立和谐人地关系为前提,采用“反规划”、“自然规划”等生态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从源头上建设低碳旅游产品;引入设计禁忌清单将有可能对环境产生严重破坏及高排放的设备设施及旅游活动审查,获取其环境信息,进行严格限制或禁止。如景区开发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哪些行为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并由第一道门即较大环境负面影响的活动开始,逐步向环境负面影响度较低的活动进行审查,并可以继续延伸下去,最大可能的减少景区经营导致的碳排放(见表1)。
(二)第二阶段:低碳营销
低碳营销是在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状况和低碳经济逐渐形成的驱动下产生的,并日益深化成为21世纪的主流营销模式―绿色营销。旅游企业的低碳营销需以两个条件为基础:一是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旅游企业生产出系列低碳产品,并以更加环保的方式去销售这些产品;二是旅游者环保意识的提升,其消费行为也逐渐过度到“低碳旅游消费”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弘扬环保理念,倡导低碳消费,旗帜鲜明地打出“绿色环保”、“低碳旅游产品”的品牌,树立企业新的低碳形象。
在旅游产品的具体营销方式上,减少传统的高成本、粗放的、高耗能的营销模式,如景区“节、会、展、演、赛”的传统营销方式;酒店的广告营销和人员营销等,充分利用当前的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营销。旅游企业可以适当选择数据库营销、网络营销等新的营销方式,通过互联网打造新的精准营销平台和散客营销平台。如景区与中国最大的景区门票销售公司“驴妈妈”合作;酒店和汇通天下(HUBSI)合作;航空公司和携程旅行网合作,通过这些手段实现旅游产品供需双方的无缝连接,从而降低营销运营中的资源浪费和高耗能排放,促进企业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协调发展。
(三)第三阶段: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
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即旅游服务的提供过程,是以旅游者来到旅游目的地消费为前提的,与旅游消费具有同步性,旅游者在消费的同时也参与了生产的过程,因此,低碳旅游产品的生产应该坚持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的同一性。
旅游业的清洁生产是指旅游企业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改善管理和服务程序等措施,将节能减排的压力消解在生产全过程,从而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我国旅游企业10多年之前已经开始了清洁生产的尝试,如峨眉山、九寨沟禁止机动车进入景区,改以电瓶车替代;酒店通过安装“空调末端控制装置”,来限制室温过热或过冷;长沙酒店取消六小件等,但这些措施对于正在摸索低碳旅游可行性措施的旅游业界来说,尚无法改变现有的整体上比较粗放的旅游发展方式。要彻底转变为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还需通过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引入低碳生产指标对旅游企业进行常规考核和管理;注重运用新材料、新能源和新技术,严格控制能源,减少或禁止温室排放较高、对环境影响大的原材料和原料;注重公共技术平台的利用,建立旅游目的地系统、饭店管理系统等新型信息管理系统,采用联网方式构建跨区域的管理平台;改进管理和服务程序等措施,严格控制能源消耗与资源损耗,为旅游者构建优质的低碳环境,促进他们的低碳体验。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与消费方式对旅游目的地的碳排放也具有很大影响,绿色消费要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节约、自律、简单生活,从而降低碳排放。绿色消费虽然是一种主观消费态度,但其强化来源于旅游企业的不断引导,因此,除了加强全社会环保观念和知识的推广之外,旅游企业应该加强游客的环保教育,引导其参与绿色消费,如锦江之星、如家快捷鼓励顾客自带洗漱用品,并可以兑换低碳积分;景区免费向游客提供自行车,倡导游客徒步游或自行车游等,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四)第四阶段:碳中和
碳中和(Carbon-neutral)指二氧化碳总量的中和,即旅游业根据碳排放量进行等量补偿,达到零排放,以维持生态平衡。碳中和涉及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仅凭旅游者的个人行为难以控制排放,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才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旅游企业自愿抹掉碳足迹才能真正达到减排目标,因此,需对其经营行为进行“测量―减排―补偿”:第一步是测量,计算出旅游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实际碳排放量,如酒店计算运营过程中使用的水、电、燃气等总量,通过国际统一的换算公式,计算出所有能量消耗产生的碳排放;第二步是减排,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并严格执行禁止清单,采用碳硬度较低的材料和原料,并对旅游企业能源来源进行重组以提高其生态效率;第三步是补偿,通过植树或碳汇方式进行补偿,如广元剑门关景区从景区门票中拿出2元,转向用于碳汇造林,以冲抵旅游活动中游客在景区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低碳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一)简化生命周期评价
有目的地对LCA 进行某种程度简化的方法叫做简化生命周期评价(streamlined lifecycle assessents,SLCA),其详细程度和实施成本不断减少,其中多采用矩阵法来评估多个生命周期阶段潜在的环境影响。本文引入T.E.Gradel(1993)年在美国AT&T公司开发的评估系统,其核心是一个5*5矩阵,即产品环境表现评价矩阵(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product assessment matrix)。实际运用时,评估人员研究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使用和可能的最终处置方式,并给矩阵中每一个元素赋予适当的评分,从本质上讲,评估人员是用一个数值评分来估计那些正式LCA中的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阶段的结果。
(二)低碳旅游产品环境表现评价矩阵的建立
借鉴产品环境表现评价矩阵,建立低碳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矩阵(见表2),对低碳旅游产品生命周期4个阶段的环境影响具体表现进行合理评价,并相对简单的从中找到解决影响的具体方案,对低碳旅游产品的生产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矩阵元素的第1项表示低碳旅游产品4个生命周期阶段,第2项表示与低碳旅游相关的环境影响因素。实际运用时,评估人员通过自身经验、对旅游产品生产每个阶段的元素选择、能源使用和服务流程以及这些经营行为导致的固液体残留物和气体残留物(主要是碳排放)进行观察和评估,并进行相关排放的测量和计算,最终对旅游产品生产的各周期进行评价,给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赋予适当的评分。评分可以借鉴李克特量表调查满意度进行赋值(0,1,2,3,4,5),其中0代表影响最严重、最差的评价,5代表影响最小、最好的评价。但由于碳中和是一种清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活动或机制,能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对环境是一种正面行为,因此不予考虑。
在评估中,应提供统一的核查清单和评分规则,保证评估小组对产品总体评分的差异小于15%。一旦给矩阵每一个元素赋值后,旅游产品总分评分指数即是各元素评分制的总和:
由于该矩阵有18个因素,所以旅游产品环境表现最高评分为90分。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环境评价结果直观明了,能够针对旅游企业生产中的具体环节或问题进行评估判断,为旅游企业改进环境提供量化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结论
旅游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并由此形成了深层次的利益机制,低碳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经济行为,为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发展指向。低碳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对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将其分为面向环境的设计―低碳营销―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碳中和四个阶段,形成一个不断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以指导旅游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行为,从而减少旅游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是产业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旅游业仍具有较强的潜在应用价值,但涉及到生产中的所有环节,需将低碳化的思想落实到每一个细节,这与旅游经营者追逐高利润的理念形成一定的冲突与矛盾,如何规范他们的行为,将低碳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灌输到所有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去,以及如何实施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等问题还有待于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UNWTO and UNEP.Climate Change and Tourism:Responding to Global Challenges[R]. Madrid,2008
2.T.E.Gradel,B.R.Allenby.产业生态学(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Elizabeth B.Bennett,Thomas E.Graedel.“Conditioned Air”:Evaluating an Environmentally Preferable Service[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0
4.Stefan Gossling, Paul Peeters, Jean-paul Ceron. The Eco-efficiency of Tourism[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5
这套碳管理软件叫做“企业碳排放计量管理平台”,可以让企业登录对自己的碳排量进行量化、分析、管理以及报告。除了企业购买软件使用服务之外,计算会议产生的碳排量,并提出弥补方式也是碳阻迹提供的服务之一。
6月初,由联合国驻华系统,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4可持续消费与生产论坛”上,碳阻迹受邀为此次论坛提供“绿色会议”技术支持,计算会议产生的碳排放。本次论坛通过减少印刷纸质资料,提倡低碳出行等方式降低碳排量,最后计算出碳排放1.23吨,以购买碳汇实现了会议的碳中和。
不过,对于公众而言,这家公司的名字依然拗口,应该首先得让人理解碳足迹。至于为什么要成立这家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晏路辉已经讲过很多次这个故事:来自江西小镇的晏路辉大学毕业后先是在一家IT公司工作了两年,然后出国深造。在英国牛津大学读完计算机科学硕士之后,他选择了一家叫做Best Foot Forward的企业。这是全球最早开展碳足迹咨询业务的公司之一,主要面向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碳足迹管理的产品和服务。在那里,晏路辉真正接触到了碳足迹的管理工作。2011年年初他回国创立碳阻迹。
2012年他参加了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的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了解到社会企业这一概念,这使得企业运营方式上发生了转变。而更直接的收益是,借助这项培训活动,碳阻迹找到了更多的合作方。环保蛙便是其中之一,2013年为环保蛙计算再生纸本子的碳足迹,确定产品生产的碳足迹计算边界,现场调研纸的生产过程并收集生产和印刷过程中的碳排放活动数据。经过科学的计算,确定了每个12页32开作业本的碳足迹信息。每个本子的碳足迹约为139.54g,这让购买者在使用时也增加了环保意识。
从大环境来说,碳阻迹的市场前景充满想象力。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中国对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的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这是一个强制性的碳减排指标。而从国际上来看,近年来高排放企业面临政府和市场的压力,必须进行碳排放信息的管理和披露。例如沃尔玛提出2015年碳排放量比2010年要降低2000万吨。而这些国际品牌也逐渐要求它们的供应商在环境方面也需要有良好的表现,所以很多企业面临的压力来自于客户――对方要求企业必须通过碳排放认证,提供碳排放报告。
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行为的基础行为载体,在探索旅游目的地转型的过程中,“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旅游目的地”、“园林旅游目的地”、“环保模范旅游目的地”等旅游目的地发展理念相继产生,传达出人类对建设一个“清洁、绿色、健康、和谐”的旅游目的地的美好向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愈演愈烈,“低碳旅游目的地”成为新一轮关注的焦点,引导着旅游目的地发展方式的转型。
一、低碳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内涵解读
基于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层面要求,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首先应该是节能减排、倡导低碳旅游的典范,应该率先进入低碳旅游目的地的行列。因此,低碳旅游目的地是基于生态文明导向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模式的创新,应以更少的旅游碳排放量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的发展方式转型。
低碳旅游目的地是指基于“减排、微排、中和”的技术经济原理,在充分揭示和认知旅游目的地“碳源、碳汇、碳流”机理和现状的前提条件下,按照“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三低三高”要求,全面改造和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等级和质量水平,促进旅游目的地成为生态宜居、产品供给低碳化与体验环境畅爽的新型旅游目的地。建构低碳旅游目的地要关注五大要素。
一是建构倡导低碳旅游的公共服务体系。低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最关键的是要根据旅游目的地个性化特点,创新或编制旅游目的地低碳化的技术经济原则和政策体系,指导和保障旅游目的地转型发展的低碳化指向。二是促进旅游吸引物体系的低碳化改造。对旅游目的地自然生态景区,要引导其自然生态的保护和进一步提高其碳汇能力,增强其中和或吸纳旅游目的地旅游温室气体排放的自然净化能力,要努力提高旅游目的地自然生态景区或公共绿地在旅游目的地用地中的比例。三是推进旅游目的地接待设施的低碳化。接待设施包括旅游交通、旅游住宿等。低碳旅游目的地应推进这些设施能源供给的技术装备进步,大力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的比例,推进使用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运输工具,推进宾馆酒店减排或微排的低碳经济能力。四是营造畅爽的低碳旅游体验环境。旅游目的地旅游体验环境既有硬环境,也有软环境。公共游憩场所、旅游景区、宾馆酒店、餐饮娱乐场所、公共卫生系统等许多硬环境都与节能减排相关,要努力促进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景观建筑、能源供给的低碳化,特别注意营造基于自然碳汇机理所形成的高质量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体验环境。五是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一种旨在减少旅游目的地旅游者个人碳足迹的新型旅游消费方式,如徒步旅游。建设低碳旅游目的地应引导旅游者在实现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活动过程中开展低碳公益行动,通过对个人旅游碳足迹的“碳中和”、“碳抵消”等行为以消除或降低旅游目的地自身所产生的碳排放影响。
二、低碳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路线图
低碳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行动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重新认识与反思,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水平的进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低碳旅游目的地着眼于控制旅游目的地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一种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旅游目的地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建设低碳旅游目的地主要强调在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控制和旅游目的地自身发展质量的提升两个层面。其意义是在于旅游目的地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系统。 低碳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发展路线可以从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娱、购着手。
(1)低碳饮食。低碳旅游目的地应该以尽量选择本地食材为目标,避免因外来品运输、包装、存储等环节所造成的能量消耗和碳排放。选择绿色食品,避免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和添加剂的使用;选择素食,降低肉类生产加工的能源消耗;选择自备餐具,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所消耗的石化产品量。(2)低碳住宿。目前,酒店的高品质往往以高水平的碳排放量为代价。因此,低碳旅游目的地应以低碳酒店设施为主,提倡游客入住“绿色标签”酒店,并且在酒店内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提倡旅行者在住宿时自带洗漱用品,节约用水用电等,培育高素质旅游群体,推进旅游目的地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进程。(3)低碳交通。低碳旅游目的地的景区内实行交通管制,可采用自行车、牲畜等作为交通工具,景区之间的换乘可安排中巴或电瓶车定时接送客人,并鼓励步行游览,将因运输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最低。同时,鼓励旅行者选用碳排放量低的交通工具,如放弃飞机,选用火车、汽车、轮船等作为出行工具,短途旅行者可徒步或骑自行车,既达到环保的目的又有益于身心健康。(4)低碳游览。到达低碳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应该讲文明,不随便丢垃圾并自带垃圾袋,将自己产生的垃圾带走。鼓励游客参加植树造林、购买绿色电力等活动进行“碳补偿”,以弥补因为交通运输、旅游消费所造成的碳损耗,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有效减少旅游目的地的人均碳排放量。(5)低碳娱乐。低碳旅游目的地建设更多低碳旅游吸引物,保持自然生态环境,让游客更多地亲近大自然,感受原生态景色;提供低碳、环保旅游娱乐项目,倡导低碳绿色娱乐方式,让游客体验低碳旅游的乐趣,也减少了因娱乐带来的碳排放量。(6)低碳购物。游客通过购买旅游目的地的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惠及当地经济,可以减少当地人为了谋生而砍树、采石、挖矿等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另外,旅游目的地配备专业的低碳导游,在旅游引导的同时融入低碳知识;标示“低碳营业商店”,出售低碳旅游商品,简化商品包装;倡导游客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培养良好购物习惯,理智购物,减少浪费。
三、结论
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的转型发展,不仅要朝着最佳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转型,更要朝着低碳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迈进。在未来2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低碳旅游目的地将成为旅游目的地旅游品牌重要的战略竞争高地,谁在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方式上转型,在构建低碳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层面上拥有主动权,谁就能在全球化旅游竞争格局中拥有发展机会和立足之地,拥有发展的话语主导权。
参考文献:
[1]马勇,颜琪,陈小连. 低碳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经济地理,2011(4)
[2]蔡萌,汪宇明. 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 旅游学刊,2010,25(1):13 - 17.
[3]汪宇明. 倡导低碳旅游,推进发展方式转型[J]. 旅游学刊,2010(2):11 - 12.
[4]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Z]. 国发[2009]41号,2009 - 12 - 01.
[5]侯文亮,梁留科,司冬歌. 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J].
类比思维在学生的学习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关键词则是打开学生知识储备之门的钥匙。将二者有效结合,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知识的有效记忆。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类比能否顺利实施开展。只有以相关知识为基础,才有进行类比探究的可能,也才能让关键词在学习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学生往往由于对知识点理解不到位,因此容易将各个相似的概念弄混淆。笔者将高中有机化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关键词进行了整理,运用分类对比,以便学生更准确快速地掌握知识要点。
1.与Br■有关的反应。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区分所用试剂为液溴还是溴水。高中阶段,只有苯与液溴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其他反应一般可以直接与溴水进行。含有碳碳双键与碳碳三键的物质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醛基的物质能被溴水氧化;而含酚羟基的物质,邻、对位上有氢原子,可以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请见表1)。通过类比,分析各个反应的异同,由关键词“Br■”,提取到下表信息,对反应类型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实现知识储备的有效运用。
2.与H■相关的加成反应。能与氢气发生加成的基团包括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醛基及酮羰基,羧基与酯基常常作为干扰条件。将各个能与氢气加成的基团及所耗氢气的最大量进行类比,学生才能进行准确计算。
3.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反应。对于氢氧化钠水溶液这个常遇到的情景,学生需要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考虑:(1)显酸性的基团:羧基与酚羟基,这两类官能团与氢氧化钠溶液直接发生中和反应;(2)能在氢氧化钠水溶液条件下发生水解的基团:酯基、卤原子、肽键。它们都遵循先水解的原则,然后考虑水解得到的产物是否含有显酸性的羧基、酚羟基及卤化氢,这三类物质再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4.关于卤代烃的反应。卤代烃的两个反应条件很相似。由“卤代烃”这一关键词,联想到它的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通过类比,准确地把握水溶液与醇溶液的不同,从而将两类反应相区分。
5.关于与浓硫酸有关的反应。以浓硫酸作为关键词,识记各个温度的特征,从而将这部分易混淆的反应相区分,实现知识的有效提取。
6.与无机试剂相关的几个反应。高中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考查,常常会出现钠、碳酸钠、碳酸氢钠这三种试剂,主要集中在几个“相似”的官能团上。与钠的反应,学生需要注意把握断裂氧氢单键;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考查则重在酸性大小的比较,羧基>碳酸>苯酚>碳酸氢根。
7.关于苯环上的取代反应,高中教材对苯、甲苯及苯酚这三种物质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做出了重点要求。苯环上通常为一定温度下的一取代反应。而甲苯与苯酚的苯环上通常发生三取代。通过三者在反应条件与产物的类比,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反应的本质,从而实现有效记忆。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其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为核心,以市场机制、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为先导,以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标志,以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和谐为目标的新型发展模式。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2.1、将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低碳经济的理念需要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发展型”社会作为国家战略理念和战略目标。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应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来考虑,着眼于未来30~40年的国际竞争力来培养。应制订国家战略层面的低碳经济发展体系,制订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将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指标下降纳入考核体系之中。
2.2、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
我国产业结构应该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要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低碳行业,一方面,现代服务业是一个能耗低、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的低碳产业,它包括金融、保险、物流、咨询、广告、旅游、新闻、出版、医疗、家政、教育、文化、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我国现代服务业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不仅要关注“中国制造”,更应该关注“中国创造”,先进制造业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 设计制造品牌” 三个环节,我国仅仅拥有中间的制造环节是不够的,中间制造环节正好是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大、排放大的环节。制造业前端产品的技术设计和开发是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后端的品牌是与产品的物流和销售网络平台的搭建密切相关。而先进制造业的前后端都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属于高附加价值的环节。另一方面,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属于低碳行业,如信息产业的能耗和物耗是十分有限的,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
2.3、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我国化石能源的 “富煤、贫油、少气” 的资源结构特征,决定了煤炭是能源消费的主体。当前,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接近70 %,比国际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虽然石油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只能以满足国内基本需求为目标,不可能用来替代煤炭。因此,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难以在近10年得到根本改变。这就需要碳中和技术,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在此格局下,加速发展天然气,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深入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方向。
2.4、构建以点带面的低碳经济试点区
低碳经济也需要一些有条件的地区作为发展模式转型的试金石。可以考虑按照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特点,选择试点区。比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各选择低碳经济试点区,采取相关政策吸引研发及高端制造业投资,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示范区。也可以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率先试点,通过低碳技术的引入和改造,成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2.5、设立碳基金以激励低碳技术的研发
碳基金设立主要可采用政府基金和民间基金两种形式,前者主要依靠政府出资,后者主要依靠社会捐赠形式筹集资金。目前,我国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政府基金)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民间基金),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但是,现有的这两个基金主要资助碳汇的项目,还未将基金用于低碳技术研发的支持和激励上。碳基金的目标应该除了关注碳汇的增加外,还需要更加关注通过帮助商业和公共部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从中寻求低碳技术的商业机会,从而帮助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社会。碳基金的资金用于投资方面主要有三个目标:一是促进低碳技术的研发;二是加快技术商业化;三是投资孵化器。我国碳基金模式应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按企业模式运作。碳基金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找出碳中和技术,评估其减排潜力和技术成熟度,鼓励技术创新,开拓和培育低碳技术市场,以促进长期减排。
2.6、积极参与低碳化的国际合作
一方面要强调我国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合理转让等方式提高国内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尽快缩小与先进低碳技术方面差距。在《京都议定书》的执行框架下,相应的减排技术产业及市场正逐步形成,我国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全球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力争在清洁和高效能源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在国际碳减排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挑战催生了低碳经济理念,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经济指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缓气候变化。
1.引言
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三高一低难循环”发展模式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生态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减弱已成为事实,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企业和公众参与到应对环境恶化的行动中。据报道[1],在过去的100年中,由二氧化碳等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0.3℃―0.6℃;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8℃―4.0℃。全球变暖的后果使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将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发展低碳经济将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作为迅速崛起的经济实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中国也同样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严峻挑战,并已积极地作出回应,在危机中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总理向世界作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庄严承诺,这意味着中国从此进入了低碳时代。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应率先垂范,领风气之先。当下兴起的低碳之风无疑给正在进行的节约型校园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建设新型高校低碳校园毫无疑问将是未来高校校园建设的方向。
2.低碳校园的概念
低碳技术的研发与高校本身的科研使命,决定了创建高校低碳校园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低碳校园就是高校校园的基础设施和日常运营是低碳环保的,师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是低碳环保的,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为实质,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为核心。
3.目前我国高校低碳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相比[3],我国许多大学低碳校园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3.1能源缺乏多样化和转化效率低
我国高校校园能源主要依赖于电能,而我国电能主要由火力发电产生,在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重高达69.5%。煤炭消费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自然就高,而且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致使我国校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其次,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低碳校园的发展,我国的能源平均利用效率大约为35%,比发达国家效率大约低10个百分点[4]。
3.2技术水平低和观念落后
碳生产率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受资金限制和其他传统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相当多的高校校园仍存在高能耗、高浪费、低效率的问题,要彻底淘汰那些落后的设备和改变落后的观念,必须以提高低碳技术生产水平和加强低碳宣传为前提。虽然近几年,我国从上到下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可持续科学的发展观,但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还处于初步阶段,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还没有形成完善、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其次,由于缺乏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我国低碳技术项目特别是大规模的示范项目的研究资金需求远远不能得到满足;最后,相当一部分高校师生的低碳观念还有待加强。因此,努力探索出一条促进我国高校校园低碳转型的建设道路非常迫切。
4.对策及解决措施
4.1加强舆论导向
高校应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校内舆论阵地,宣传当前严峻的生态形势与发展趋势,强调建立低碳的生活理念、建设低碳校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发放倡议书、开展以建设低碳校园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教育师生员工要懂得低碳环保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更是做人的一种社会责任。引导师生员工逐步形成“人人讲低碳、事事讲低碳、时时讲低碳、处处讲低碳”的良好风尚,并贯穿到工作和生活当中。
4.2降低能源需求和节约能源
低碳和零碳能源供应是昂贵的,有较大的实现难度。因此,使用简单、无成本的措施减少能耗便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比如在不需要的时候及时关灯和关电脑;注意节水、节油、节气;少用纸巾,少坐电梯等;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多利用网络资源,等等。另外,学校和建筑设计部门需消除能源损耗,确保校园里任何使用能源的东西都是尽可能低能耗、高能效的。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的数据显示[5],每节约1度电,就相当于节约0.4Kg煤的能耗和4L净水,同时还可减排1Kg二氧化碳;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减排0.2Kg;少开1天车,减排8.17Kg;用手洗代替1次洗衣机洗衣,减排0.3Kg;少买1件衣服能减排6.4Kg;少生产1000个塑料袋,减排0.1Kg,点滴节约,积少成多。
4.3能源消耗的脱碳化
对于低碳校园的建设,能源供应脱碳化是一个重要方法。要实现零碳的目标,仅靠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是有限的。研究显示,按照目前的建筑节能规定,最多能实现减碳目标的20%至40%。因此,使用排碳量最低的设备来满足能源需求就很重要。另外,等量的能耗,电的碳排放量要高于燃料,但电能通常是唯一合适的能源,比如照明和信息通讯技术。因此,校园内应尽量利用地热、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如利用地热代替煤或天然气锅炉烧水,采用太阳能路灯代替传统路灯等,达到既保护环境又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的一举两得的效果。
4.4碳中和
碳中和也叫碳补偿,是指中和碳量的释放,通过排放多少碳就作多少补偿措施来达到平衡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仅仅通过节能减排措施是无法完全消除碳排放的,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其他措施来实现碳中和。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植被面积以补偿碳排放是一种有效途径,保护校园内的绿色环境,科学合理地引进不同植物种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
4.5校园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创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校园/社会信息交流的平台,将二氧化碳减排的信息和技术共享。这样可以在高校的带动下,提升居民对二氧化碳减排的总体认识,并从行动上对居民给予指导,以实现高校与社会的协同进化。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5],华南理工大学完成了南北校区总计129栋100多万m2建筑的水、电、冷等能源的楼宇计量工程,建立了节能监管平台,实现了能耗数据实时监测,对课室空调、照明系统实行精细化管理,节能达30%以上,并将该成果在国内外40多家单位推广应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构建绿色社会,树立低碳行政理念,提升政府职能中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地位。从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转向主要依靠经济支持与校园/社会技术合作等手段解决节能减排的问题。此外,政府还要建立环境管理的新模式,坚持以“防”为主和广泛参与的原则,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各项制度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1)制定并完善高校/社会节能减排互惠互利体系。(2)健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层面规范校园和社会方式的转变。(3)建立监控机制和绿色考评体系。
5.结语
虽然我国的低碳校园的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不断探索低碳校园生活方式,我国高校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实情的低碳校园之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好表率作用,为我国的低碳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5,(11):79-87.
[2]王岩,李武.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3):27-33.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7-12-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7.002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大面积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形成堰塞湖,大面积地表覆盖被摧毁,动植物生存环境被破坏。地震间接影响气候环境。地震及由其造成的次生灾害毁坏作为碳循环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植被,造成灾区CO2吸收能力下降,碳循环失衡。地震中死亡的大量动植物残体在腐败过程中,滋生大量生态流行病虫害,比如炭疽、疟疾、鼠疫等等,排放出大量CO2,生态均衡被打破。地震成为自然灾害中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破坏最强烈的灾害类型之一。在全球气候剧烈变化的大背景下,加上频繁的地震灾害,生态的健康发展成为了全球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造成了巨大破坏。本文将针对汶川地震生态结构表现出的高碳化问题,运用生态碳循环理论,采用统筹方法,构建灾后生态低碳均衡模式,通过实施生态重建工程,实现灾区生态系统的低碳化目标。
1 灾区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1.1生态要素系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汶川、安县、绵竹、彭州、什邡、北川、都江堰、茂县、平武、青川、文县、理县、江油、崇庆等14个重灾县的遥感数据显示了汶川地震对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造成了大面积的破坏(见表1)。
1.1.1森林生态系统
汶川灾区森林资源丰富,植被种类多样:该地震带南端的云南省有“植物王国”和“植物区系的摇篮”之称;四川的被子植物、蕨类植物种类数量居全国第二,裸子植物数量居全国第一。与其他植被组成相比,由于树木生活周期较长,形体更大,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占有较大的生态位置,具有较高的碳贮存密度,能够长期和大量地影响大气碳库,因此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与碳蓄积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调控作用。汶川大地震使四川林业受损严重(见表2),全省林地损毁493万亩,受损林木蓄积1947万m3,森林覆盖率下降0.5%。
1.1.2草地生态系统
四川草地面积约为0.2亿hm2,占全省幅员面积的42.0%,是四川省绿色植被生态环境中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四川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盆地四周边远山区,其中80%以上分布在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四川草地分布区正是汶川大地震主要区域。草地植被固定了大气中相当大一部分c02,对调节全球气候发挥重大作用。草地生态系统地上碳库不明显,其碳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土壤中。地表土层的破坏将会摧毁草地的根系系统,会导致土壤中有机碳的大量释放。地震是影响内陆草原土壤碳储量最为剧烈的自然活动因素。汶川地震造成的滑坡分布区域面积约48678km2,滑坡总面积711.8km2。大面积滑坡破坏草地的根系系统,使原来固定在草被中的碳素全部释放到大气中;滑坡破坏了原来的土壤结构,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充分暴露在空气中,促进了土壤呼吸作用,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1.1.3农田生态系统
受灾地区共有农田20504km2,其中旱地11018km2,水田9486km2。由于灾区农田总面积70.23%分布于东南部的平原区,因此本次地震对农田的破坏不大。直接损毁农田33.59km2,其中旱地损毁28.94km2,占损毁农田面积的86.16%,水田损毁4.65km2,占损毁农田面积的13.84%。受损农田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其中北川县和平武县农田损毁比较严重,农田损毁面积占了灾区损毁农田的70%。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碳库是全球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是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生态系统碳流动过程。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CO2,一部分合成有机质,以食物、饲料等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然后通过人和动物的消耗排放到大气中;一部分成为工业原料储存起来;还有一部分直接用于植物的呼吸消耗、残体腐烂分解释放CO2到大气中,形成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
1.1.4湿地生态系统
四川湿地总面积42089.57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7%。四川省大于1km2自然湿地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面积20518.22km2,占全省湿地总面积48.78%,是本次地震的主灾区。四川湿地植物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兼有灌木和乔木,共有68科150属299种;湿地动物主要包括122种鸟类,224种鱼类,12种兽类,36种两栖类,15种爬行类。湿地是地球上生物产量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特殊栖息地,是重要的碳汇,被破坏的湿地会释放大量的c02等温室气体。湿地生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碳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生态环境参量
灾区地形地貌复杂,山高谷深,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或上游区。地震引起地质滑坡、泥石流增加,泥沙与砾石滑入河流,淤塞河道水库,抬高河床,破坏水体与水库容量,削弱区域防洪能力。灾区气候环境复杂、山体滑坡规模大、水体存在隐患、森林破坏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1.2.1气候参量
在全球的陆地气候环境中,除典型的赤道雨林气候和极地冰盖气候外,受纬度带谱和垂直带谱影响,该地震带上涵盖了多种气候类型:暖温带季风森林草原气候,暖温带季风半旱生落叶阔叶林气候,北亚热带季风落叶常绿阔叶林气候,高原高山寒温带气候,中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气候,高原高山亚热带季风气候等等,构成了复杂多变的独特气候环境。
1.2.2山体参量
汶川大地震诱发的大规模滑坡受地震烈度、地形结构、土质及构造运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四川、陕西和甘肃山区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表3显示,地震烈度越
高,造成滑坡体面积越大,但滑坡个数却不是最多;地震烈度在9度时,造成的崩塌滑坡个数最多,占整个滑坡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地震重灾区汶川县境内产生滑坡体206.5km2,151.08km2林地、16.13km2草地、5.11km2耕地遭破坏,崩塌的滑坡体填充的河流面积3.45km2,各类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损失22646万元。
1.2.3水体参量
汶川大地震产生近200个堰塞湖,较大的有35个,其中33个在四川。从短期来看,3―5年的时间里,这些堰塞湖不稳定,余震、雨季都有可能造成溃堤,对生态带来次生灾害。地震造成398座水库出现险情,库堤开裂受损,附属设施受到破坏,水库排水不畅;山崩和大量泥石倾泻到低洼地区的水库中,抬高水库的水位,考验堤坝承受能力。地震引发放射性元素活跃性增强、重金属分布被打破以及化工原料泄露等事件,径流、湖泊水体质量受影响。
1.2.4森林参量
森林具有二重性:当森林发挥稳固水土资源、调节气候的功能时,森林属于环境系统要素之一;当森林特指林木,作为食物链上的生产者时,森林属于生态系统要素之一。5・12地震使受灾区森林植被毁损严重,不少地方昔日青山如今满目疮痍。据四川省林业厅统计,地震造成四川地区泥石流堆积灾害迹地达343万亩,堆积量达42.96亿m3,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降低30.24亿t,水土流失潜在条件将使进人长江的泥沙达到10.74亿m3;森林碳汇储备能力每年损失78.1万t,损失价值2.5亿元,森林释放氧气能力降低67.38万t,损失价值2.7亿元。
1.3生态系统整体特征
灾区生态系统要素和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在灾区开展生态系统恢复重建,需要结合国际生态发展趋势和国内生态发展战略。这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生态重建工程,涉及到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包括灾后恢复的保障系统、环境系统等各个子系统。因此,灾区生态系统是与国内外发展环境息息相关的开放复杂巨系统,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涌现性、开放性、复杂性、巨量性,如图1所示。
1.3.1余震不断,熵值增大化
汶川大地震受灾面积大,受灾情况严重,受灾地区地形复杂、山体植被损毁严重、水资源受污染、农耕田大面积破坏等复杂的情况,导致生态恢复过程中不断涌现新的问题。余震不断,土壤中存贮的CO2被释放出来;山体、植被、水资源被反复破坏,泥石流掩埋了大量生命体,这些生命体在分解过程中向大气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自然生态的碳平衡在余震中不断被破坏,新的平衡重建过程必然伴随人类使用大量石化能源,对灾区进行能量的输入,造成碳排放增加。这些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打破了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有序性,系统内混乱程度加大,熵值增大。要克服熵值增大,就要以生态低碳为目标重建灾区碳循环模式,减少系统熵值,实现整个生态系统有序化。
1.3.2环境开放,结构高碳化
生态系统不断地与其所处环境发生物质一能量一信息交换,体现了系统的开放性。地震释放出地质深处大量有害气体,增加了大气中高碳气体总量;地震损毁大片地表植被,削弱了灾区植被固碳能力;重建资金主要投向城乡住房、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重建,对林木、草地等植被的重建资金投入不足。灾后人类生产和生活快速恢复,但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缓慢,灾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失衡,生态结构高碳化。灾后生态恢复,应该以人工生态高碳结构调整为主,发展高技术、低能耗的产业,使用可再生能源及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宣传低碳生活,鼓励低碳消费,构建生态系统的低碳结构。
1.3.3物种多样,生态复杂化
灾区地势上属青藏高原边缘昆仑山―祁连山―龙门山―大凉山向海拔1000―2000的中级台阶四川盆地的垂直过渡区,其物种多样,生态丰富:植物种类占全国的85%,滇北、川西有大量原始森林;动物种类多达1000种以上,其中兽类近200种,占全国的1/2,鸟类776种,占全国的66%,爬行类和两栖类有600多种,鱼类200余种。地震后,动物行为方式是否发生转变,物种基因是否发生突变,食物链是否发生改变,物种生存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等等不确定性,使灾区生态变得更加复杂化。因此,生态重建要对灾后生态具体情况展开调查,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如受灾地区的岩石、土壤、空气质量、水质等多方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分析,植物群落、动物群落以及人类社会震后的相互关系分析等等。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需要在灾后恢复中妥善处理,重新确立生态均衡关系,避免灾后生态系统失衡。
1.3.4对象太多,系统巨量化
灾后生态重建的低碳统筹复杂巨系统包括自然环境、生物群落和人类社会三个子系统,而各子系统又包括其各自的子系统。其中,自然环境子系统包括水、空气、岩石、无机盐和有机质;生物群落子系统涉及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人类社会子系统包括低碳农业系统、低碳经济系统、低碳制度系统、低碳文化系统等等。可见,这一系统是一个具有很高维度的复杂巨系统。面对这样的复杂巨系统,应该按照统筹方法,对灾后生态系统的巨量性化繁为简,以简驭繁,实现生态系统整体协调发展。
2 灾区生态重建的模式框架
灾后生态重建,是面对结构遭到重创的生态系统,按照生态碳循环理论实施的一项以建设低碳均衡结构为目标的生态重建工程。在灾区开展生态重建低碳工程,比在其他地区打破原有生态系统再重建低碳生态更节约成本。这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灾区生态的各个层次,需要按照统一的指导思想,遵循生态碳循环的规律,在多方协调与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生态低碳均衡结构。如图2所示。
2.1统筹思想
低碳重建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恢复方式,就是在灾后重建的实践中运用低碳均衡理论组织生态重建,实现生态恢复的低碳发展模式。这一创造性的重建模式,必须基于综合集成与统筹优选的思想,对灾后生态系统进行统筹恢复重建,寻找新均衡,实现灾区生态从简单恢复提升为科学发展式修复重建。灾后生态重建,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为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统筹兼顾为方法,对灾区脆弱的生态系统重塑均衡,建设和谐生态。低碳统筹模式从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两个维度展开,针对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碳循环的不同特点,以自然生态的增汇和人工生态的减源作为实践方向,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为前提,在灾区发展典型的生态统筹重建模式。基于生态碳循环的观点,从碳源和碳汇两个角度人手,通过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的碳中和,实现低碳均衡。碳中和的实现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在源上的替代、减少、提高效率,二是在汇处的吸纳、中和、末端处理。碳源处理,一般是通过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来实现的,而碳汇则更多依靠制度手段,如制订优惠政策,鼓励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是生物固碳、扩大碳汇、减缓温室效应,减少CO2排放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途径
之一。
2.2生态循环
生态碳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认清楚这种循环规律,并改善生态碳循环,将有利于解决生态高碳化问题,建立生态均衡结构。生态碳循环过程中形成了许多CO2、CH4和N2O构成的碳源和碳汇。碳源对应碳排放过程,碳汇对应碳存储过程。碳存储和碳排放是两个具有相反运动方向的过程,构成封闭的碳循环。如图3所示。通过对碳存储和碳排放过程的人工干预,可以改变碳存储和碳排放的速度,从而影响作为环境参量的大气CO2混合比例。
从地球空间角度来看,不妨将存在大气中的碳统称为碳气圈,存在于地表土壤和岩石中的碳统称为碳壳圈,存在于地表以下的碳(比如煤炭、石油等石化资源)统称为碳核圈。那么,碳从碳气圈碳壳圈碳核圈的过程,即为碳存储;反方向的运动过程即为碳排放。这样就构成了碳在生态地球空间的循环,如图4所示。地球生态碳循环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碳循环和人工生态碳循环两个部分。
自然生态碳循环过程中,绿色植被在光合作用下从碳气圈吸收CO2,将空气中的碳固定在碳壳圈,碳壳圈的碳经过地质运动,被深埋入碳核圈,经过生物地球化学反应,形成石化资源。这样完成了自然生态的碳存储过程。煤层自燃、天然气溢出等自然作用,将会把碳从碳核圈释放到碳气圈;林木燃烧、腐烂等自然作用,将把碳从碳壳圈释放到碳气圈:这些都是自然生态的碳排放过程。在当前自然生态碳循环中,碳存储速度快于碳排放速度,碳存储规模大于碳排放规模。
人工生态碳循环过程中,人类大量开采碳核固的石化资源,并燃烧石化资源向碳气圈排出大量CO2;人类劈山开路、开垦荒地,破坏了碳壳圈,释放出CO2。这就是人工生态碳排放过程。人类通过CCUS(CO2 Capture and Using/Storage)技术,将生产、生活、运输等过程产生的碳捕获下来,进行二次循环利用或封存到碳核圈,这就是人工生态碳存储过程。当前人类对石化能源依赖很强,消费很大,而碳处理技术尚不成熟,碳排放速度远远快于碳存储速度,碳排放规模远远大于碳存储规模。
由此可见,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两个子系统内碳循环不协调,子系统间不均衡。因此,有必要综合统筹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两个子系统,构建生态系统均衡结构。
2.3均衡结构
生态碳均衡就是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碳循环间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都能够健康发展,任何一个系统的碳循环发生改变都会威胁到整个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碳均衡可以从人工生态子系统和自然生态子系统两个方面来阐述,如图5所示。在人工生态子系统内,社会、经济、文化和制度相互作用,相互制衡,并决定人类的能源消费模式和人类向大气的碳排放量。人工子系统碳循环以废物、废气、废水的形式向外排放出大量碳,通过垃圾站、污水站以及碳捕获站等方式将碳收集起来,集中排放到自然生态子系统。自然生态子系统通过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物理一化学作用,构成子系统内碳循环,同时降解和吸收人工生态子系统排出的废物、废气、废水,尤其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CO2,减少温室气体。排出人工生态子系统循环外多余的碳排放和自然生态子系统循环富余的碳存储合在一起,就是碳中和。碳中和的结果有三种:一是碳排放量多于碳存储量,碳中和后仍有多余的碳排放量;二是碳排放量少于碳存储量,碳中和后仍有多余的碳存储量;三是碳排放量与碳存储量相当,人工生态子系统和自然生态子系统形成完全碳中和。如果生态系统碳中和的结果长期处于第一种情况,那么多余的碳排放量将随时间累积起来,发挥累积效果,形成温室效应;如果生态系统碳中和的结果长期处于第二种情况,那么多余的碳存储能力将吸收以前排放的温室气体;如果生态系统碳中和的结果是第三种情况,那么生态系统实现碳循环平衡。
在低碳均衡结构中,人工生态子系统通过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文化和低碳制度改变人类的物质和能源消费方式,减少子系统的碳消耗,减少排放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高碳废物、废气、废水;运用CCUS技术,增强子系统内的碳存储能力。自然生态子系统通过增加生物群落中的绿色生产者,增强碳吸收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减少子系统内的碳排放。通过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合理调节,可以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碳均衡。
3 生态重建工程的运行模式
生态系统作为典型的开放系统,在受到地震破坏后,可以通过自身动态调节达到平衡,但时间非常漫长。低碳生态重建是以低碳方式定向加速生态系统改善并达到生物群落和谐共存的演替过程。这种演替过程是不可逆的,但可以在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性的进展,加快演替速度,缩短演替进程。
3.1运行演化
地震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碳均衡结构,土壤、动植物残骸、人类社会等排放出大量CO2,生态系统瞬间跃迁高碳区间振荡。如图6所示。在3―5年内,生态将处在高碳区间振荡。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将形成新的生态有序结构。通过低碳技术对生态进行重构,将引导生态系统朝着低碳均衡方向演化,逐步形成低碳均衡生态新结构。因此地震灾后的生态恢复,是一个生态混乱程度不断降低,系统熵值不断减小的过程,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树木尚需十年,动物的回归、食物链的修复、生态系统的恢复、低碳生态均衡的建立,则是一个更长久过程。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开展生态低碳重建工程,将会大大缩短生态系统结构调整时间,加速实现生态系统低碳均衡结构。
3.2重建工程
生态重建系统工程就是基于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及背景,充分发挥已经确立的或潜在的社会经济优势,对灾后重建过程中的社会物质和能量投入进行统筹优化,达到灾区生态系统效果最优化。它是以灾区人类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的,通过在关键环节投入物资和能量,对灾区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进行整理和重组,形成一种有利于人类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的过程。如图7所示:灾区的植被、动物活动、人类生产生活规律被地震打破,生态系统的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远远大于CO2吸收量;通过植被恢复工程、节能减排工程、城市改造工程,建设低碳生态工业、低碳生态农业、低碳生态城市,实现灾区生态环境、生态社会、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的重建,最终达到灾区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低碳均衡。
3.2.1生态城市低碳化
生态城市是建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关系。生态城市低碳化是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经济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
式及方向、政府公务管理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化进程。地震给四川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灾区的重建又是一次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参与重建的政府、企业等各方单位都需要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平衡,使得新建的城镇更加能够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四川广元位于川陕甘三省交汇处,是5・12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是明确提出低碳重建的城市。依靠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广元提出了能源转化行动,35家大中型企业的能源供应将逐渐从煤转化为天然气,预计每年可减少CO2排放123万t。到2015年,广元九成的出租车和公交车动力能源也将采用天然气。为增加碳汇,广元市计划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09年的48%增加到53%,未来的产业结构也将向旅游业、茶产业、电子业等低碳产业转型。广元市对污水处理重建采用了蚯蚓生物滤池,数百条经过特殊培育的蚯蚓“清洁工”对进入滤池的污水和污泥进行生物净化,净化后的清水排入江河,处理后的污泥则变成了无害的蚯蚓粪,用作农田肥料。
3.2.2生态工业低碳化
生态工业是模拟生态系统的功能,建立起相当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工业生态链,是以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为目标的工业模式。生态工业低碳化是在生态工业的基础上,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的工业生产模式升级,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生态工业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灾区工业百废待兴,其建设成本远低于工业发达地区。在重建过程中,应该顺应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大力发展低碳工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灾区政府应该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导灾区工业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抓好节能减排技术、绿色和气候友好技术,尤其是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节能环保和装备的推广应用。
3.2.3生态农业低碳化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低碳化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以低碳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低碳能源为建设动力,将传统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到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在灾区发展低碳生态农业,应该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并注重生态环境经营,同时积极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低碳化调整、优化和升级。安全优质农产品应该满足国家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标准。有机农产品不施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绿色农产品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化肥农药,少用化学合成物,多用有机肥。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化石燃料、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对灾区发展低碳生态农业十分有利。
3.3政策保障
生态低碳均衡模式的着眼点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核心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低碳均衡,本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灾区开展低碳均衡模式实践,应该结合灾区生态的实际情况,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重建为辅的原则,制定相关政策制度,保障低碳生态的实现。
(1)总体规划,综合恢复,实施低碳政策。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把灾区江河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从自然、社会、经济综合考虑低碳化进程,统筹安排、综合治理、宏观调控;建立相应的碳汇管理和经营体制,引导灾区群众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过低碳生活。
(2)退耕修养,还林还草,实现低碳生产。阿坝州、山州、甘孜州、雅安、广元等灾区山多坡陡,在坡度大于25度的陡坡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应坚决杜绝开荒,已开垦的地段应尽快退耕还林;在绵阳、德阳、都江堰等成都平原西北部地区,土壤和水利条件较好、坡度较缓、水土流失潜在威胁较小,应实行林业和农业综合规划,推行农林复合经营体系,实行低碳生产。
(3)发展林木,建管结合,构建碳汇基地。大力发展灾区林木业,林木建设和管理相结合。对灾区,主要是尽可能多地保护现存森林碳库,改变天然林的采伐机制;在无林地上营造人工林;促进次生林的天然或人工更新,并加以保护;在农田和牧场上增种树木,发展农林综合经营系统;扩大人工植树造林,提高森林碳汇功能;发展速生丰产林,加强人工林的集约经营、提高生产力、增加碳汇,增加耐久木材产品;开展群众性的造林绿化,加快防护林和公益林建设。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峻,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趋势,许多学者针对低碳经济展开了研究。本文从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基本模式、技术条件、区域发展动因及未来发展趋势五个方面对学术界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低碳经济 基本模式 发展趋势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碳排放大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已刻不容缓。低碳经济倡导以较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强调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围绕低碳经济的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很多具有价值的见解,本文针对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基本模式、技术条件、区域发展的动因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五个方面的观点加以综述,以期为低碳经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低碳经济理论内涵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指出低碳经济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的日益破坏,不仅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重要影响,更引起各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
国内学者庄贵阳(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人文发展水平和碳生产力同时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低碳发展的过程。低碳经济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鲍健强、苗阳、陈锋(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 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他们从大时空跨度和能源利用方式上,分析了人类经济发展形态演变历程;探讨了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而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关注导致了低碳经济产生与发展,指出碳排放量成为衡量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议孕育了低碳经济。
张鹏飞(2009)指出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创新和制度创新。低碳经济要求提高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产业结构和低碳技术体系,转变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其向高效能、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张平、杜鹏(2011)认为低碳经济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低碳经济是指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目标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发展中所有资源的有效利用,为长期目标;狭义的低碳经济是指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从而产生较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目标是应对当前气候变暖问题,为短期目标。
低碳经济发展基本模式研究
付允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在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在对国内外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综述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方法, 即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 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 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
朱四海(2009)认为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包含三方面的内涵:首先,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而言的,是相对于基于无约束的碳密集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其次,低碳经济是相对于新能源而言的,是相对于基于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第三,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是一种为解决人为碳通量增加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发展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经济体摆脱碳依赖,摆脱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高碳能源依赖,使经济发展转向既满足减排要求、又不妨碍经济增长的低碳轨道,使经济发展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轨。
侯军岐(2010)认为低碳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 以低碳发展为目标, 以节能减排为方式, 以碳中和技术为手段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在分析当前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严峻形式的背景下,通过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进行比较,提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模式:技术带动型,项目带动型,企业带动型,非政府组织带动型,资本推动型,消费引导型,政府推动型,法律约束型八种模式。
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条件研究
低碳经济实质上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王文军(2009)指出,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就是实施“立体式”控制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循环经济的改进、深化和创新,而技术、制度与公众参与是其体系开发的主要内容。而低碳经济的实现,首先要依靠技术,只有以过硬的技术作保障,才能从源头制止更多污染物的产生。其次要依靠制度,尤其是要制定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等富有经济效率的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
赵卓、肖利平(2009)认为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低碳是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指引,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内在驱动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然要求技术创新朝着节能、减排、增效的方向发展。倘若仍然停留在已有的技术水平上或者偏离低碳经济要求的方向,将不可能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
任力(2009)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措施,主要表现为: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型清洁能源;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减碳;加强国际范围内的减碳协作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出建议:必须尽快提出低碳经济战略,建立起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群,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等。
杨芳(2010)认为,技术创新对于推动新能源产业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技术进步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并指出我国可以在汽车、建筑等领域的技术上进行突破。牛桂敏(2011)指出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制度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因此应当从法律制度、经济政策、产业及其他政策方面进行创新,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动因研究
胡宗义、刘亦文(2009)尝试借助动态CGE模型来模拟分析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产出影响,在Chingem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被应用于分析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Monash模型的递归动态机制开发出MCHUGE模型,该模型能够比较精确地运用国内经济信息和经济数据研究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低碳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会导致企业削减就业岗位;对我国各产业影响不尽相同, 能源密集型产业对能源需求的减少是降低能源强度的主要原因。低碳经济将起到不错的环境保护效果,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均有显著的降幅, 但随着经济结构的动态调整, 污染排放量均有所回升。
李娜等(2010)利用中国动态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 模型,模拟了低碳经济时代实施碳税政策对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如果各地区实施同一碳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能源富集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损失较大,对发达地区则产生正面的影响,因而将扩大区域经济差异。如果实施差别碳税,对能源富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影响有所减轻,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针对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有利于兼顾公平和效率,使中国走上低碳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的双赢之路。
管军、刘晓明(2011)针对区域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路径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以及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技术创新、政策法规等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路径及对策。
低碳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根据中国“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要求,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内在要求,一些学者深刻揭示低碳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为中国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庄贵阳(2009)认为低碳经济,不仅可以成为度过目前经济困难的有效方式,而且是确保在中长期经济持续增长最可行的手段之一。在当前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全球如何向低碳经济转型,并且在怎样的规模上快速促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问题是未来研究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谢军安(2009)在介绍了以英国、日本、德国等国际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向与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以及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促进人类生产、消费方式的转变,绿色技术的发展及能源结构的改变及国际间贸易与碳博弈将成为低碳经济发展及演变的趋势。
韩冬、韩立达(2011)认为在当前创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势在必行,应当从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以及政府考核创新等四方面加以完善,以夯实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由内而外体系架构。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J].世界环境,2008(2)
2.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3.张鹏飞.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J].科学与管理,2009(5)
4.张平,杜鹏.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和研究难点分析[J].商业时代,2011(10)
5.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3)
6.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J].发展研究,2009(5)
7.侯军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调研世界,2010(8)
8.王文军.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与路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9(4)
9.赵卓,肖利平.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瓶颈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0(6)
10.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9(2)
11.杨芳.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政策选择[J].福建论坛,2010(2)
12.牛桂敏.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创新思路[J].理论学刊,2011(3)
13.徐冬海.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与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6)
14.李娜,石敏俊,袁永娜.低碳经济政策对区域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基于动态多区域CGE模型的模拟分析[J].地理学报,2010(12)
现有的文献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尚无统一规定,我国学者对低碳经济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说明。周生贤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付允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将低碳发展作为其发展方向,将节能减排作为其发展方式,将碳中和技术作为其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一、低碳经济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样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气候变暖所造成的全球性气候灾难让世界重新思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传统的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高碳经济模式所产生的碳排放及其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己经危机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的总体福利,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逐步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选择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成为全球的共识。
(二)国外研究现状
“低碳经济”产生于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作为一种应对气候变暖工具,其一诞生便背负着明确的历史使命,其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升华,对其研究也首先立足于各国的具体实践,然后进入学术研究领域。“低碳经济”概念产生于英国2003年的《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该白皮书目的是实现《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确保本国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受到国际社会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视。2007年3月英国《气候变化法》草案,从法律角度明确低碳经济社会建立,为本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法制依据。通过政策与法制措施,低碳经济概念开始深入人心,其内涵也得到不断丰富与完善,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其理论研究也逐渐得到学者们重视,其影响也扩展到了其他国家。如美国尽管没有签订《京都议定书》,但在低碳经济理念影响下,其意识到高碳经济的不可持续,人类必将迈向低碳经济,为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全球制高点,美国从实践层面加大低碳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此外,日本、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等国都从实践角度建立起各具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欧盟委员会于2007年通过了立法动议,要求修订欧盟现行的《燃料质量指令》,为生产和运输燃料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标准,以有效减少碳排放,使空气质量能够达到欧盟2005年制定的《空气污染主题战略》标准等,可见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低碳经济。
二、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为了实现低碳,停止发展与低速发展都不可取,惟有加速发展,同时提高我国在低碳经济与技术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不仅仅是需要去郑重承担起来的一份责任,它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机会,必须在转型、转变中培育和创新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第一个规模达50亿元的杭州市“低碳产业基金”就是政府主导的典型的低碳产业,其投资方向是三大类:即为“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高碳改造包括节能减排;低碳升级包括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升级原有设备;无碳替代包括新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
(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工业部门对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工业的发展必须由能源的密集使用作为支持,造成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因此需要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和出口的前提下,避免重工业迅速发展带来的物耗高、能耗高、碳排放高的问题,发展低排放高效能的低碳产业。对诸如钢铁、电力、化工、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优先制定碳排放标准和标识制度,增加行业准入门槛,对高排放行业,尤其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化工制品制造业的能耗和排放水平进行限制。
(三)缩小区域差距,全面发展低碳经济
对于我国不同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特点,针对不同区域应有不同的政策。对于东部沿海以及东部经济发达省市,应该改变过度重视经济发展的目标,将经济发展、温室气体减排和人类发展三方面共同发展作为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将三者结合的总体表现作为考量发达区域发展的基础。
(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参与低碳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但是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造成生活能源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能源消耗产生的 CO2排放呈上升趋势,因此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和创造低碳消费的环境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在社会生活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加大低碳生活的教育宣传力度,开展关于低碳生活的公益活动,从意识上自觉地建立起低碳消费和生活理念。政府应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来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并举行低碳经济的相关知识讲座,使公众学习到在生活中如何进行低碳生活,学会如何进行节能减排。
三、结论
低碳经济是一种时尚,也是以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从政府的政策和全民的意识来有效提高低碳经济的实施,使我国在低碳经济的潮流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以此来提高全民节约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永红,梁星.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J].环境保护,2009(11).
1。四种基本类型
在初中阶段,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和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用A、B、C、D或其组合表示物质,这四类反应可简单表示为A+BAB(化合),ABA+B(分解)、A+BCAC+B(置换)、AB+CDAD+CB(复分解)。在化学教学中,这种分类方法对掌握单质、化合物、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形成初中化学知识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化学反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四种基本类型只是对化学反应的初步分类,不能概括全部学过的化学反应,例如最常见的生铁冶炼Fe2O3+3CO高温2Fe+3CO2和甲烷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都未能包括在内。
2。离子反应和分子反应
随着溶液导电性的研究和电离理论的发展,人们又根据参加反应的微粒把化学反应分为分子反应和离子反应两大类。分子之间发生的反应称为分子反应,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生分子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H++OH-H2O就最常见的离子反应。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有两大特点:一是略去了未参与反应的离子,揭示了离子反应的本质,书写也更加简明。二是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前述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就能表示所有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
3。氧化还原与非氧化还原反应
自19世纪末发现电子到20世纪初形成原子结构理论,人们逐渐认识到化学反应实质上是反应物之间对价电子的你争我夺,最终导致价电子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于是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又提出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和非氧化还原反应。这样分类可以概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分类的着眼点从原子、分子、离子到价电子,步步深入,是一种较基本类型更深层次的分类方法,也更加深入地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
在这种分类中,“氧化”已失去了字面上的意义,所以历来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明确氧化还原的辩证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发生转移,在反应中电子有得必有失,而且得失相当。因此,氧化与还原相互依存。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多,容易相互干扰而产生负迁移。要明确概念的范围,理清概念之间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可表示为: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得到还原产物和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表现还原性得到氧化产物。
电子得失是氧化还原的微观本质,化合价升降是宏观表现,被氧化、被还原是指发生了什么变化,“剂”“性”针对反应物而言,产物即生成物。
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还原总是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发生反应生成弱氧化剂和弱还原剂,这与酸碱之间的强强反应规律是一致的。氧化还原的另一规律是化合价升降相等,电子得失总数守恒,这是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和氧化还原计算的依据。
③氧化还原与非氧化还原没有严格界限
在化学上金属与非金属、酸与碱、离子键与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等都没有严格界限,中间都存在着某种过渡状态,从量变到质变。氧化还原与非氧化还原也是逐步过渡的。即使在非氧化还原反应中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电子偏移,只是这种偏移未能引起宏观上化合价的改变。例如中和反应H++OH-H2O,在反应物中H+与H原子相比少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OH-中相对多一个电子,有成对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但在生成物H2O中,电子对是共用的,也就是说H+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电子,可见,在中和反应中电子仍有一定程度的偏移,氧化还原反应与非氧化还原反应并非“势不两立”,“是”与“非”是根据化合价是否改变人为界定的。
分类方法的演变反映了化学科学的发展,无机反应的三种分类方法依据不同,其结果各异。应注意把握彼此之间的联系。如金属与酸溶液的置换反应是离子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而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是离子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离子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也包括非氧化还原反应。
二、有机反应的分类
有机化学为什么能够自成体系?一方面是因为有机物是构成生物体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含碳化合物在结构上的特殊性。碳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周期第ⅣA族,原子半径小,最外层的4个电子可形成4个共价单键,碳原子之间可以共价单键或双键、三键连接成碳链或碳环,因此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数就可以成千上万,而当分子中原子种类数目相同时,又可能具有不同的结构,所以碳的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硅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4个,但由于半径大,Si-Si键长远大于C-C键,使之键能小,硅链难以形成,即使形成也不稳定。因此,在地球的演变过程中,“造物主”选择了碳原子构成有机物的骨架是必然的。由于有机物组成、结构上的特殊性,使得有机反应的分类不再沿用无机反应的分类方法,而是另立门户。
1。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
无机物的性质主要决定于元素组成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机物的组成简单,其反应基本都发生在官能团上。在中学阶段,有机反应也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取代、加成、消去、聚合。同样,由于有机物的多样性,这四种基本类型也不能概括所有的有机反应。
①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如甲烷在光照下能与卤素单质反应。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逐一被碳原子代替。
CH4+Cl2光CH3Cl+HCl……
值得注意的是取代与置换不同,二者是不同范畴的概念,取代被限定为有机物的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参加也有另一单质生成,而取代则与单质是否参与或生成无关。在有机化学里取代是有机反应中的一大门类,包括卤代、磺化、硝化、酯化及酯的水解等,以酯化为例:
CH3COOH+C2H5OH浓H2SO41CH3COOC2H5+H2O
这一反应的机理是羧酸失羟基;醇失氢原子,即羧酸分子中的羟基被醇中的烷氧基所取代。其逆反应酯的水解也属于取代反应之列。
②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们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乙烯使溴水褪色就是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发生加成反应的主体是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物,被加成的物质可以是非金属单质(H2、X2等)或小分子化合物(H2O、HX等),加成反应的主体可以是不饱和烃,也可以是含氧、含氮的有机物(发生在CO或CN上)。三键的加成可分步进行,也可一步到位。如CHCH与X2加成可得二卤烯烃和四卤代烷两种产物。小分子化合物与不饱和烃加成时,氢原子和羟基或卤原子可分别加到不同位置的碳原子上,其加成规律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并未涉及,如在高考试卷中出现,则可分析试题中的新信息确定。
③消去反应
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叫消去反应,例如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CH3-CH2Br+NaOH醇1CH2=CH2+NaBr+H2O。对于消去反应需注意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条件是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若改成强碱的水溶液则发生取代(水解)生成醇,对此要强化记忆,避免混淆。另外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还需符合一定的结构条件,与连接卤原子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一定连有氢原子,否则不能发生消去,如CH3Br、(CH3)3C-CH2Br都无法发生消去。实验室用乙醇脱水制乙烯属于消去反应,这一反应温度应控制在170℃,若温度为140℃,则发生双分子脱水2C2H5OH浓H2SO41140℃C2H5-O-C2H5+H2O,此时未生成不饱和化合物,不属于消去反应,而属于取代反应。消去的逆反应是加成,但不能认为消去与加成是一对可逆反应,因为二者的反应条件完全不同。
④聚合反应
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叫做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必由之路。在聚合反应中,相互结合的小分子称单体,反应后得到的高分子称聚合体。聚合反应又分为加聚和缩聚,不饱和小分子的聚合实质上是大规模的加成,这种聚合简称为加聚。如由丙烯制取聚丙烯:nCH3-CH=CH2催化剂CHCH3CH2发生加聚的单体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如丁二烯与苯乙烯混聚,这种混聚产物往往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另一种聚合叫缩聚,其单体至少是两种甚至更多。聚合时也未发生在不饱和键上,而是通过失去小分子而彼此连接成高分子。如脲醛树脂的制取nH2NCONH2+nCHO催化剂NHCONHCH2+(n-1)H2O这种缩聚反应可以看成是大规模连续发生的取代反应。蛋白质就是20种氨基酸按一定顺序、一定数目缩聚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2。有机反应中的氧化还原
烃及含氧衍生物的燃烧属于氧化反应,当氧气充足时产物为CO2和H2O,当氧气不足时,也会有CO生成。通过测定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量可以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并写出分子式。此外,在有机化学中,把醇、醛、羧酸的相互转化也称为氧化或还原:
醇氧化1还原醛氧化1还原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