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智慧供应链的应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是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城市交通压力的增加,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公众对城市交通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智能公交系统虽然起步晚,但是近几年发展迅速,将GPS技术、GI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与公交系统相结合,构成了现在智能公交系统,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运营调度、公交信息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交系统的服务质量。
2016年8月,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印发了《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到2018年要基本实现公众可“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及时获取交通动态信息”,享受导航、票务和支付等“一站式”服务。这意味着我国交通运输正在进入综合协调、优化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率、如何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运输服务成为了交通运输发展成了关键问题。
1 智能公交系统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智能公交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及广泛的应用。系统通过GPS/BD卫星定位、无线通信、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网络、计算机、自动控制、软件等多种技术,实现了调度信息管理、运营计划管理、调度执行管理、实时监控、实时调度、公交信息、统计分析决策、视频监控等功能,公交管理中心与公交车之间实现了良好的信息互动。各系统之间的互联和大量的数据交换指挥并协调着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推动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规范化、运行监管自动化、决策支持科学化、运营调度合理化、信息服务一体化,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与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让市民出行更安全、便捷、环保。
2 “互联网+智慧公交”应用平台的功能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为了使公共交通更好的为市民服务,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互联网+智慧公交”平台的建设也势在必行。
2.1 公交查询
用户可以直接选择查看该站点电子站牌所示车辆位置信息来了解线路的到站情况,线路规划结果也会显示用户所乘车辆的到站时间预测。乘客也可以通过公交网站和手机APP或微信平台查询实施的公交信息,包括下一趟车在哪一站、大概几分钟到站。
2.2 最优路线规划
当前的线路规划基本以静态数据为主。智能线路规划功能综合考虑乘客出发的时间及目的地,出发时间的路况预测,公交到站预测等因素,给出最优出行方案,包括所选择线路、车辆,所消耗时间,所换乘次数及所花费费用等信息,同时会对车辆拥挤度做提示。乘客也可以直接输入自己的所在位置、目的地和时间限制,系统将根据目前的交通拥堵情况来规划最佳的路线,使出行更加便捷和高效。
2.3 手机移动支付功能
目前公交系统大部分使用的都是投币或者刷卡系统,但近年来使用移动支付功能,尤其是微信支付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而现金支付和刷卡支付占领的市场比例正在减少。同时,手机自带的NFC功能正在逐渐完善当中,因此,“刷手机”坐公交的想法也正在被实现。
2.4 报警功能
公交车上偷窃、骚扰事件频发,但是很多乘客出于安全等多种因素的考虑选择了沉默,而让犯罪分子更加猖狂。可以在手机APP中加入报警选项直接连接到110报警中心,输入乘坐的车辆,指挥中心根据响应的GPS信息可以连接实时的车内视频监控系统,及时派出警力,保证乘客的财产及人身安全。
2.5 B2B业务
根据不同公司、小区的需要,可以添加以公司、企业、小区、社区、物业等为客户的B2B业务,提供公司员工接送上下班定制服务、市中心接送服务等,也可以添加旅游包车服务等。使公共交通服务更加人性化、更加方便快捷。
2.6 智能广告推送
通过公交客流数据分析挖掘可以辅助解决户外广告无法精准评估广告的到达率及转化率的问题,可以将乘客出行信息、线路信息、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种信息融合挖掘,实时获取公交站点客流量及停留时间,分析出不同渠道广告受众的流量,为广告商提供精准的广告投放。[2]
3 “互联网+智慧公交”新技术的应用探索
3.1 微信公众平台
为了发挥公交系统的优势,并更好地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服务,智能公交系统需要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平台,让乘客可以随时了解路线信息、到站情况等,还可以进行留言,对公交管理系统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3.2 大数据、云计算技术
目前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就是智能化,交通信息来源于直接的交通参与者。利用互联网企业的数据能力,实现“事前预判”, 将“先知”逐渐变为现实,通过信息整合最终为人服务。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大数据信息被合理的利用,在乘坐公交车规划最优路线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节约了时间,还大大提高了交通工具和道路的使用效率。
3.3 NFC技术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之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 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NFC功能目前大家熟悉的主要是应用在手机应用中,主要是接触通过、接触支付、接触连接、接触浏览和下载接触等方面。而自带NFC设备的手机充当公交卡的功能已经实现,坐公交刷手机的方式即将被广泛应用。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公交系统必将逐步完善,“互联网+智慧公交”平台也将逐步建立并推广,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交服务。市民通过查询路线相关信息,可以快速高效地找到最优线路,以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的现代生活[3]。同时,也使公交公司管理中心更好地、更高效地管理车辆,整顿公交运营的客观环境,创新运营模式,强化公交企业自身的监管改革,推行人性化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222-01
灰色关联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由邓聚龙教授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解决信息不完备系统的统计方法。作者试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提出的改进方法综合评价某地2005年至2012年的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资料,并与功效系数和加权秩和比所得排序结果进行比较,为提高职业卫生监督质量奠定基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3 讨论
职业卫生监督可分为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两者关系密切,各有独立的工作内容、程序和方法。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是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新建、改建、扩建和续建厂矿、企业的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所进行的卫生监督,目的在于保证投产后的劳动环境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经常性职业卫生监督是对现有厂矿企业贯彻执行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的情况定期或随时进行的卫生监督,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并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保证作业者的健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该文应用新的灰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某地2005年至2012年的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资料,结果表明各年度的关联度分别为0.38、0.34、0.42、0.46、0.63、0.73、0.76好0.97,其排序为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5年>2006年,与运用功效系数法[1]和加权秩和比法[3]所得各年度卫生监督质量的排序结果完全相同,说明三种统计方法综合评价职业卫生监督质量所的结论均较为可靠,值得推广应用。值得注意的是,不论采用本文所述的关联度还是功效系数和加权秩和比作为综合指数,由于其取值范围均在[0,1]的闭区间,所以可以应用可信区间法[4]或分档法[4]进行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是通过分析比较数列指标变化对参考数列指标的影响来判别其关联度,可根据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不同的评价对象,也可进行因素分析,但参考数列的选择不同。由于参考数列是人为确定的,数值不同关联度数值及其排序可能不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有一定局限。
参考文献
[1] 杨倬.功效系数法用于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551-2552.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Wisdom Industries and Sharing Platfor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LIU Hui-ling,CAI Yan-guang,QIU Xu-qin,LIU Zhi-yong
(School of Automation,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Smart City is the sense of 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means test,analyze,integrate the key information about the city to run the core system,and thus the various needs,including people's livelihood,environmental protection,public safety,city services,including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ctivities to make intelligent response.Its essence is the use of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urban wisdom,thus creating a better life for people in citie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cities,sustainable development,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Smart City;internet of things;cloud comput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public service platform
引言
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使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日益严重。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后[1-3],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信息化日益成为化解城市发展难题的突破口。因此,智慧城市的出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它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信息应用,以加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形态[4-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强调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型的城市发展。
1.总体设计
1.1 总体目标
立足城市发展需求,致力于解决当前城市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满足移动互联、物联网、智慧城市未来发展,通过整合各领域的专业信息系统或平台,集成地上地下三维数据、统一的地理底图信息、以及各职能部门的专题数据等信息资源,建立起应用到全市各个领域的数据平台,随后将数据共享范围扩展到全市各职能部门,搭建起智慧城市多维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地理信息数据为支撑、物联网、三维可视化技术为手段,实现基于真实地理世界的三维景观,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辅助决策,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1.2 总体思路
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设计图
2.建设内容
2.1 公共信息数据库
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据库;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数字栅格图(DRG)数据库;地名地址数据库;地下管线数据库;三维模型数据;人口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等。
2.2 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2.2.1 公共数据管理系统
公共数据管理系统依托公共数据共享平台运行维护管理各种数据库,保证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公共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图层管理、数据编辑、元数据管理、数据转换与输出、数据输出和统计分析等功能。
2.2.2 基础数据服务接口系统
基础数据服务接口系统主要是由一系列数据服务接口组成,提供的数据共享服务主要有认证服务、目录服务、电子地图服务、三维数据服务、多媒体数据服务等。
2.2.3 共享平台运维支撑系统
共享平台运运维支撑系统主要是对共享平台的用户管理、服务的安全认证,各个服务配置、管理以及共享平台的监控进行集成,为共享平台能够稳定地为外部应用提供安全的访问予以支撑。
2.2.4 视频数据管理系统
实现对共享的交警摄像头视频数据、交通部门的视频数据和其他服务大厅的视频摄像头数据的进行管理,并通过共享实现视频资源的互联互通,共享使用。
2.3 行业三维应用系统
依托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开展诸如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食品系统、智慧药品系统、智慧环保、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气象、智慧社区、智慧学校、智慧建筑、智慧油田等诸多方面行业应用。
3.系统功能介绍
3.1 数据导入
功能描述:管线数据自动生成,并生成管线属性。
3.2 信息查询
功能描述:通过输入关键字查询对应信息。
3.3 辅助规划
日照分析: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建筑房屋二十四小时任意时间段的日照效果进行分析。
方案对比:在屏幕中设置了双屏幕对同一地块上,规划不同建筑方案进行效果、参数等对比。
建筑编辑:对建筑模型进行编辑,例如空间位置变化、模型大小缩放等
替换模型:对现有建筑模型进行替换,从而辅助规划决策
3.5 新建建筑
新建建筑:对现有空地进行新建建筑,从而辅助规划决策。
3.6 场景漫游
线路漫游:对特定线路进行漫游,查看线路周边规划建筑效果。
场景定位:查看重点场景。
视点编辑:用户可以添加自己自定义的场景,然后进行定位。
3.8 二三维同步联动
不管当前是二维视图还是三维视图,启动二三维同步功能后,自动切换为二三维双屏,并能实现二者位置同步,以进行对比查看。
3.9 通用功能
地下模式:控制当前三维场景是否是地下模式或者地上模式。
停止飞行:当漫游路线时,用此按钮可以停止飞行。
水平距离:两侧空间任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垂直距离:两侧空间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飞行环绕:选择某一场景,在此场景飞行环绕旋转,查看当前场景周围建筑情况。
放大或缩小:将当前视图范围放大或缩小。
正北:将当前视图转为正北方向。
保存图像:将当前视图数据以图片的形式保存。
鼠标漫游:水平方向移动视图。
鼠标滑动:水平方向移动视图。
查看天际线:在某一场景高度,查看前方天际线情况。
4.结语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为了适应新型城市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智慧城市将极大提高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有效驱动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全方位提升以人发展为本的美好城市生活的感知。
参考文献
[1]侯宇红.基于全景真三维斜射影像的数字城管应用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4,21(1):106-110.
[2]程锋.“数字城管”基础数据普查关键技术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2):159-161.
[3]周迪民,段国云.地理信息系统属性数据不确定性的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19(12):174-177.
[4]陈平.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1):142-148.
[5]陈观林,李圣权,周鲁耀.杭州市“数字城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43-4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61074147,60374062,61074185)。
作者简介:
刘惠灵(1990―),男,广东河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X705;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8-0044-05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Countermeasure for
the Collection and Recycle of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WANG Wen- in1, DA Qing-li2, NIE Rui1
(1.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1189)
A stract:
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status quo of WEEE collection and recycle analysis, the WEEE legislation at home and a road and the response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China are discussed. We point out that the key reason of unsatisfying implementation for WEEE legislation is that the legislation can not considering the whole CLSC, and the CLSC responsi ility with producer’s main responsi ility is reasona le and via le. The structure of WEEE collection and recycle is analyzed ased on CLSC angle, and three feasi le CLSC flow paths are o tained. Then we discussed three incentive mechanisms a out WEEE collection and recycle, especially the premium and penalty mechanism. Guided y them, th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is o tained for collection and recovery respectively.
Key words: closed-loop supply chain(CLSC); collection; recycle ; premium and penalty mechanism; countermeasure
2013年5月,马云大张旗鼓地宣布退休,但仅仅过了十几天,他又高调出现在公众面前。阿里巴巴集团在深圳召开会,宣布建立中国智能骨干网。按照设想,中国智能骨干网将利用建立开放、透明、共享的数据应用平台,为电商企业、物流公司、仓储企业供应链服务商等提供信息服务,让各种社会资源能够高效协同起来。
马云为我们描绘的是一个B2C的智慧物流平台,早在2011年,宁波市政府和IBM公司就开始着手研发B2B的“智慧物流云平台”。如今,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已经在食品快销、家电和危险化学品运输领域均有所应用。
作为交通领域开发“智慧”的先行者,宁波智慧物流是浙江省智慧城市首批启动的13个示范试点项目之一。2011年5月11日,作为宁波“智慧物流”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IBM中国开发中心(宁波)暨IBM中国开发中心物流行业解决方案中心正式落成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设计中融合了最新的技术,跨越云计算、物联网、优化和智能分析以及移动技术,涉及物流运作管理服务、供应链可视化服务、关联方门户服务、供应链协同网络服务、智慧物流移动服务等多个领域。它将企业、物流及服务连成一体,帮助货主企业提升供应链水平,通过产业联动,帮助成长中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优化,智慧的“物流云”还可以将物流行业的闲散资源汇聚起来,以大中型物流企业带动中小物流企业的成长,促成物流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行业的良性发展。
IBM通过对全球29个行业400位企业供应链主管深入调研发现,企业在物流和供应链中存在五大挑战,其中实现物流与供应链全程可视的需求最高,占70%。而对于风险预警和管控、更精准地预测市场客户需求、降低整体物流与供应链成本、实现跨区域的物流与供应链协作整合分别占到60%、56%、55%、43%。
云计算最大的价值是资源共享,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提供的是信息的透明和共享。“我们首先想要提供的是全面的信息交互和感知,我们希望所有业务信息以及其他关联在贸易和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能够在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之间即时传递,这样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更有效地掌握目前的业务运作情况,以便于控制企业风险、降低成本。”宁波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李乐乐说。
公共云加私有云
智慧物流平台目前支持的业务模式分为公共云和私有云,共同打造供应链协同网络,共享公共服务。公共云为物流及供应链相关的供应商、生产商、承运商、零售商、分销商等提供各项共有云服务;而私有云作为专门为大链主构建的个性化专属平台,通过智慧科技公司与大链主企业分别组建专属平台公司,实现大链主平台与智慧物流平台的资本对接;通过私有云的模式,实现大链主平台与智慧物流平台的技术衔接。
私有云平台不但最大程度的为大链主提供个性化定制,而且可以有效进行成本分摊、充分实现服务共享,同时有利于供应链上下游及多领域业务拓展。通过前期大量调研并结合国内物流及供应链的实际情况,私有云将首先对粮油米面、大家电/家具、服装纺织、化工危化品等四个行业提供相关服务。根据企业的物流及供应链上存在的问题及需求,智慧物流平台已开始与其中多家企业提供试点服务,并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比如在化工危险品行业的应用,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毒害、腐蚀等特性,特别是危险化学品运输设备事故不确定性强,是流动的重大危险源。针对这一行业特性,IBM为宁波当地一家大型化工企业的危险品运输领域,提供了一整套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监控与预警解决方案,通过实现车辆司机管理、实时全景监控、主动预警告警、历史轨迹回放、数据优化分析、多渠道访问集成等功能,并结合到电子锁、移动终端等物联网技术,真正实现了从人,车,货,环境路况以及应急处理等多角度,提供危险品运输一体化监控和预警解决方案。
供应链价值延伸
[作者简介】李远远,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140-04
物流专家戴定一指出,智能物流标志着信息化在整合网络和管控流程中进入新阶段,即进入动态、实时选择和控制的管理水平。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指出智慧物流将是信息化物流的下一站。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是提供整合物流服务的协同平台,综合利用集成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智能化地思维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使供应链物流一体化运作,在统一、协同的管理平台上提供高效率、标准化的综合性物流服务。从而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成为能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整合运营商。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能有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物流业务彼此独立运作、缺乏整合、物流业务之间难以无缝连接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规避物流业务主体自建信息化平台的重复投入问题,以高度集约化、功能耦合、以物流电子商务为核心、供应链一体化运作的整合信息平台,为物流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提升物流企业、企业物流以及区域物流的综合竞争力。本文即对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目标、平台功能及系统框架进行系统分析,并以广西北部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进行实例分析。
一、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目标
将智慧物流理念贯穿于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和运营,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实现物流服务一体化、物流过程可视化、物流交易电子化、物流资源集成化、物流运作标准化、客户服务个性化。
物流服务一体化,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对主要物流业务进行整合,消除业务间不能无缝对接的情况,提高不同业务的协同和整合能力,提高物流服务整体效率。
物流过程可视化,应用物联网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移动位置信息服务(MP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无线通信等技术,使供应链物流全程透明可追溯,对运营全面管控和规范化管理,使运作过程的事故率和货损率降低。
物流交易电子化,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物流电子商务功能提升了物流服务交易效率,提高了客户和物流企业的互动效率。降低了物流服务的搜寻和交易成本,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物流资源集成化,智慧物流信息平台通过整合各类物流资源。合理化分类管理和调度,能更有效地调度更多的社会物流资源,实现集约化利用,提升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和成长空间。
物流运作标准化,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对物流运作方案实行全面标准化管理,实现标准化信息管理和物流业务运作,提高管理效率和防范风险能力。
客户服务个性化,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能为客户提供量身打造的专业、细致、个性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提升了物流服务营销能力。此外,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还能进行统一结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管控力度。
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最终将成为社会化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为众多物流企业和客户企业所用,成为一个能提供整合供应链物流服务的运营平台,改变区域的物流生态,使各个物流企业和客户企业之间建立先进的信息沟通平台和规范化、标准化、高效率的物流运作模式,降低整个物流生态圈的运营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同时,更有助于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物流生态圈进行有效管控。制定促进物流生态圈运营发展的政策措施。与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同步并为其提供支撑。
二、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功能规划
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功能规划要基于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供应链物流运营的商业模式。面向区域物流生态圈。围绕提供供应链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目的,设计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
1.运营主体:国内外物流企业、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等。通过平台布局形成供应链物流运营网络。提供国际国内物流业务服务。
2.服务范围:从供应链一体化的角度,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协同供应链各节点成员、物流客户以及平台服务人员,涵盖仓储、运输、配送、货代等物流业务并将各物流业务无缝整合,完成供应链物流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
3.管理体系:智慧物流信息平台通过管理供应链节点企业、管理物流业务、管理客户、管理平台服务人员、智能学习等,实现平台的协同运营。管理供应链节点企业,是平台管理体系中最核心的功能,在各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建立规范、顺畅的信息互通和协同运作机制,稳定并拓展智慧物流生态圈;管理物流业务,对一体化的供应链物流业务进行有机的过程管控和整体绩效管控,服务于整个供应链战略;管理客户,以智慧物流核心理念深度营销客户,充分挖掘客户潜在价值,建立客户服务标准和规范,为客户提供量身打造的个性化服务、人性化服务,维系客户忠诚度,与客户之间建立共同的风险管控机制并将其渗透到物流业务运作的各个环节;管理平台服务人员,将员工绩效、能力提升、薪酬激励与平台价值创造相结合,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平台管理指标相结合。具体落实到物流方案的各个环节;智能学习,平台立足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整合国际国内物流业务。不断创新供应链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
4.输入输出:平台的输入是物流资源(包括平台自有物流资源和能调度的社会物流资源);平台的输出是一体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具有专业化、标准化、个性化、人性化等特征。因此,平台的壮大取决于输入物流资源及输出物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即以优化的物流资源组合,为客户提供满足需要的、个性化、一体化物流服务。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应具有宏观视野,综合利用各种物流资源,创新客户服务价值;具有管理协同能力,提高物流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产出水平。
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从本质上看,其功能体现为人性化的客户服务、有智慧和灵性的协同、“手机+鼠标+车轮”的响应方式。智慧和灵性的协同又分三个层面,即:物流业务之间的一体化协同、供应链一体化协同、物流生态圈的协同。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则实现了这三个层次的协同,形成了良性和谐的物流生态圈,和谐了与供应链伙伴、客户及员工的关系,提高了社会物流运作整体效率,降低了社会物流运营成本,最终提高了整个物流行业的综合效益。
三、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系统框架设计
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实施,需要以智慧物流和供应链一体化为基本理念,根据物流生态圈的要求,建立支持实时信息联通和工作流的信息协同机制;应用智能物流电子商务模型;支持多元化物流业务(含仓储、运输、配送、货代等)并能实现业务协同和管理协同,使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物流企业、客户、平台员工都能在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上目标统一、协同一致地运作。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由图所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四种有机整合:(1)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整合政府部门的物流信息服务,提高政府监管能力。航空、铁路、公路、水运、邮政、海关、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烟草、安全监管、工商、税务、公安、商务等部门的物流信息资源都在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上得以整合和深度开发:(2)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整合重点物流行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等电子单证信息可以在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上有效地协同。促进了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多种运输方式的一体化发展;(3)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整合物流全过程。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在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上开展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服务,物流全程透明化、可视化,并能对物品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推动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科;(4)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整合其他物流信息平台资源。通过与其他物流信息平台形成联动网络,拓展物流信息网络的覆盖范围,促进专业化物流信息服务业的规模化发展。
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主要应用三类技术:(1)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RFID、3S(GNSS、GIS、RS)等通信和信息技术;(2)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云计算等技术;(3)智能交通系统(ITS)、物流信息管理系统(LMS)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将这三类技术应用于物品电子标识、自动识别,信息交换、移动信息服务,可视化服务和位置服务,以及智能交通、物流经营管理等方面;并能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影响和带动一批专业化物流信息服务企业的发展;以信息化带动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创新。
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一种转化:将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等释放的零散物流需求整合起来。通过平台的智能匹配和综合服务功能,输出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所提供的服务按照深度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也代表着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不断发展创新的方向:(1)基于单供应链的一体化物流业务解决方案;(2)基于供应链网的综合性物流业务解决方案;(3)基于物流生态圈的全方位物流业务解决方案。因此,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是以智能化的高水平物流业务解决方案为其核心产品,以物流全程可视化为其提供数据支撑,以物流业务标准化为其实施保障。
四、广西北部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规划实例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性位置及其发展条件为其建成依托海港、连通多区域的国际通道和成为国际性现代物流基地奠定了有利条件。目前广西北部湾物流信息化工作已初具成效,南宁、钦州、凭祥保税物流信息系统已建成并实施:广西电子口岸物流服务信息平台、钦州港国际航运中心电子口岸、南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柳州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正在逐步构建;部分大中型物流企业已开始应用JIT、VMI、SCM等管理系统来提升其专业化能力。
然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物流运作较大部分仍采取单独、孤立的方式,如货代企业、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的各种物流业务之间缺乏整合,无法实现不同物流业务之间的无缝连接,致使整体物流运作效率偏低;物流信息系统也是自成体系、缺乏有效连通,致使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交换。存在重复采集、不匹配、更新速度慢等问题,更谈不上智能信息管理和一体化的供应链物流方案。因此,需要构建广西北部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以信息化建设带动整体物流运作效率提升和物流成本下降。优化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最大限度地盘活物流资源存量。
广西北部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目标:以供应链物流服务为立足点,建设区域性物流服务平台。建立规范便捷的信息交互系统,与公路、铁路、机场、港口高效联接,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接,与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信息进行交换与共享;通过平台交易中心,客户和物流服务商可以自由交易,获得一站式供应链物流服务。广西北部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应成为“国家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成为本区域的物流信息中心和物流服务平台,提供符合本区域特色需求的区域物流信息服务及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广西北部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规划按照“政府引导、行业主导、社会参与;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机制科学、运营良性、开放兼容”的原则。在规划实施中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整合分散的物流信息。虽然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系统中的企业及物流基础设施都在逐步信息化,但是,在信息资源的汇集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以及智能物流运营管理与决策等方面还显得不足,无法满足供应链物流一体化运作的需要,必须首先进行信息整合和有效集成;推进信息采集的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建立依托价值链、各关联主体的物流信息资源开放互联、注重标准化和安全性的物流信息链,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部门与企业之间建立信息互联互通的机制,协调好政府部门、物流重点行业(航空、铁路、公路、邮政等)、物流企业、企业物流之间的关系,做好信息沟通、集中管理及共享的组织与制度保障,逐步营造信息共享的良好环境。通过信息共享也能有效配置和利用运力。避免运力过剩而导致行业发展不稳定的现象发生。
3.建立良性运营模式。平台向会员提供运输配送、货运、物流信息管理、推荐物流服务商等系列服务,实现物流过程人、车、货、客户等信息共享,并通过多重监督系统确保货物安全到达。平台有强大的汇聚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可由政府、协会和企业联合起来统计和区域物流业的权威数据信息,为企业经营者和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因此,政府在平台规划、建设、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平台是公共性物流服务企业,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一定盈利来维持运作。
去年底,京东宣布正式成立京东Y事业部。Y事业部利用大数据和算法,塑造智慧供应链能力。于永利出任该事业部负责人。于永利是IT技术出身,做过ERP实施,担任过CIO,过去几年则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做“智慧供应链”。从CIO到智慧供应链负责人的转型,于永利认为,最重要的是更懂业务,具备精准的专业能力,“不仅要深耕技术,也要深耕业务。”
供应链“无人”体系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到底在京东供应链扮演怎样的角色?
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很火,但实际上京东内部做数据、算法和应用已经好多年了。目前,京东数据总量已达200个BP,每天新增1.5个PB,日处理已达150亿条。“在Y事业部,我们希望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做流程再造,实现供应链效率最大化。”于永利说。
供应链的源头是好商品。现在商品极大丰富,但并不能简单粗暴地把外面的全部商品都搬到京东上卖,要选择最贴合消费者的商品,同时也为供应商输出最适合的产品。“好商品”就是把商品“分好堆”――哪些SKU是消费者最需要的,哪些是要赚净利的,哪些是赚毛利的,哪些是赚流量的。京东目前有300万个SKU的自营商品。如果靠人工,每人管一两百个商品是可行的,但到了500个或1000个,就需要工具介入。“我们希望用数据和算法为商品分好堆,这就是大数据选品”。
“分好堆”后的下一步是要做定价。定价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复杂,像产品的生命周期、竞争信息、促销信息、是优先毛利还是净利、季节因素等。“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就是在其他10多个参数都平衡的前提下,保证其中一个参数最优。”于永利解释说。通过京东的数学专家,智能动态定价被抽象为数据和算法问题,帮助采销找到更合理的价格。
在动态价格研发过程中,找到消费者的“价格弹性”是一个探索和挑战。现在消费者购买产品,放在首位的可能并不是价格。例如,在新米上市季,一些消费者把新米作为首选。而一些住在购物不便地方的消费者,希望第一时间收到商品。京东要找到消费者购物决策因素的真正排序和对价格的敏感度。在这个前提下,再设置合理的价格防护栏。这样,既能让消费者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也能让商品体现价值,让供应链健康可持续。
除了商品和定价,在智慧供应链的探索中,最重头的是要做出“好计划“,这无论在传统供应链还是正在到来的智慧产业链中,都是一个大挑战。现在,京东用人工智能技术应对这个挑战。
“预测技术是整个供应链的大脑,它在我们积累的供应链经验上,加入数据和算法,预先感知消费者行为,提前把商品运到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库,在提高库存转化率、优化库存管理的同时,满足消费者体验。”于永利说。
京东已在供应链计划和预测上耕耘四五年,这是整个供应链中目前做得较深入的环节,也是让其在全球供应链大赛中一鸣惊人的基础之一。“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我们先从图书品类开始测试完善算法,进行覆盖。然后做3C,发现图书的算法不适合3C,于是在垂直领域做进一步研究。四五年才覆盖了所有SKU,过程很艰辛。”于永利表示。
目前,这个人工智能支撑的计划体系,可以预测某个商品SKU当日、7天、14天、28天、半年、全年等不同时间段上,在京东300个仓中各应备多少货。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Y事业部要把库存管得更好,价格做得更好,商品选得更好,这是智慧供应链的大前提。”于永利说,“我认为这还不是未来。智慧供应链应是人工极少参与的未来。机器智能在未来的比例可能是30%、50%、70%,不断提高。”
“命运共同体”
最近,京东把供应链经验开放,京东智慧供应链白皮书。
“白皮书中告诉大家,智慧供应链该怎么做,它的一些逻辑和方法论,希望大家能接触学习到京东的精华部分,让品牌商认识到供应链协同,这是第一步。”于永利说,“下一步,我们会陆续开放一些核心算法,像定价算法、预测算法、运筹学算法,这是技术开放。先有思维,再有技术,希望大家一起打造一个大供应链平台,这是未来的重点。”
在供应链业界已有这样的认识:供应链是开放和包容的,企业发展供应链应实现协同,让供应链上所有企业能互利共赢。“供应链中某个环节亏损了,整个供应链平台不是要降低成本,而是要提升成本,来保证这个环节的健康度,供链要构建命运共同体”。而正在到来的智慧供应链,本质不是利益分配,而是新价值创造。只有这样,供应链才是有生命力的。
2014年,京东与美的开始探索供应链协同,双方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IT系统,要实现“以销定产,达到零库存”。之后,在不同行业,京东与大品牌商分别打造了样板工程,探索行业供应链。
首先从第二产业、即工业制造业的视角看。目前中国制造业虽然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成为了世界制造中心,然而能耗较大,比如2014年我国GDP实现了10.4万亿美元,大约占世界总量的12%,然而我国创造单位GDP所消耗的资源是世界的很多倍,其中钢材是5.6倍、铜是4.8倍、铝是4.9倍,对环境的影响消耗了所创造GDP的7%。此外产业链竞争力不足,高技术、附加值不高等都是目前生产制造业面临的挑战。正是这样的一种状况,使得如何提升产业供应链竞争力成为了生产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而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对产业的变革和影响应当反映在三个方面:形成信息数据嵌入式的全周期技术或产品开发与生产管理、形成自组织的产业生产过程和生态化、拓展的产业服务化网络。
以上三点的实现对于工业制造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这种影响不仅仅是提高了产业制造过程中的效率,即供应链采购、技术管理、生产、分销等活动绩效,而且扩展了产业供应链的长度(即供应链全周期信息数据管理和能量消耗管理)、宽度(即供应链的组织方式从原有的供需双边关系向多边的网络化价值集成关系转变),以及深度(即以核心技术为基点的生产服务化过程)。
除了生产制造领域之外,智慧供应链同样发生在第三产业,特别是商业流通领域的“4.0”。传统的商业流通领域同样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诸如媒介渠道复杂且不融合,流通渠道相对冗长、混乱,物流成本高企,近些年我国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一直在18%左右徘徊,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此外,经营活动对应市场的变化相对迟缓等等,这些都是阻碍第三产业发展的问题,而互联网和物联网却为改变这一状态提供了契机。
事实上,伴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商业云端化的“产业生态链”正在形成、扩大,其商业化应用就是社会化商业新生态,即由社会化媒体、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组成的社交网络,云平台+三屏(手机、电脑、电视)合一+SoLoMo(社交-位置-移动)组成的新商业生态系统。这一新的商业生态系统催生了商业智慧供应链的形成:跨媒体、多要素的无缝整合平台;C2B新商业模式确立,极大地扁平化了经营渠道和参与者;营销/价值智能化。商业流通领域的4.0在于通过现代新型技术的运用,来改变商业供应链的结构、流程和要素,实现营销服务、沟通和物流服务的智能化、系统化和高效率化,真正形成并确立服务为主导的经营,即学术界提出的SDL(Service Dominated Logic)。
二、以问题为导向,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物资计划管理存在以下问题:数据混乱,响应速度慢。物资需求计划的成功申报需要项目的可研批复、项目核准以及下达的年度综合计划等资料,而不同物资的采购标准、采购范围、需求预测等又分布于不同平台,数据混乱,需要人工核对查找,降低工作时效,响应速度慢;人工被动跟踪采购批次节点。不能及时梳理项目所需物资,导致计划管理与项目管理存在脱节现象,存在漏报、错报、迟报等问题;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物资计划管理手段往往依靠人工操作,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度不高,造成工作效率低,易出错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甘肃电力公司结合公司总部现代智慧供应链建设,应用大云物移智现代技术,构建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现代智慧供应链-智能物资计划管理场景。
三、现代智慧供应链
现代智慧供应链按照“专业守正、提升质效”的总体思路,以智能采购、数字物流、全景质控、智慧运营的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为基础,打造专业品牌形象,促进资源共享、数据融通、供需对接、价值创造,形成供应链“+互联网”新模式,实现采购设备质量、采购供应效率、用户服务效果、业务规范水平的全面提升。如图1所示。
(一)现代智慧供应链-智能物资计划管理场景建设
1.现代智慧供应链构建需求计划储备库
该场景通过工程管理模塊维护项目信息,包括项目编码、工程类型、标准WBS结构、可研批复、项目核准等重要信息。设计人员根据采购标准库中的物料主数据、固话ID库、典型方案模板编制项目清册。
此场景的业务亮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结合信息化管理思路,前移物资需求计划提报工作,项目需求单位预先储备项目计划,设计单位结合“三通一标”,根据储备的典型模板进行清册预编制,完成物资需求计划并实现预储备,实现各单位业务协同机制及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工作全程管控。
第二,通过采购标准管理中的物资主数据、物资采购标准管理、技术规范书管理、物资供应周期等数据资源,预先开展需求计划编制工作,多维度提升采购计划申报及时、准确、规范,达到物资需求计划全过程的数据贯通。
第三,引入需求计划储备库理念,工程可研初设结束后,即可一次性全量提报物资需求计划,存储至物资计划储备库中,待采购批次开发后,快速将储备计划转正式计划提交,提升采购计划提报工作质效。
第四,应用信息化手段,依托项目规模、物料清单及技术规范书ID等逻辑关系,实现物资需求计划申报过程中的物料精简智能校验、物料成套逻辑智能校验以及固话ID逻辑智能校验,提高信息系统自动化程度及智能程度,减少业务执行中的纰漏,提高业务运转效率。
2.现代智慧供应链构建采购计划提报智能提醒
采购计划提报智能提醒场景设置申报提醒、批次提醒以及编制提醒。申报提醒功能主要是指采购批次截止日前三天提醒项目单位及时申报采购计划,以免错过采购批次。批次提醒和编制提醒功能主要是指依据公司总部的年度采购批次安排,在采购批次截止期前一个月提醒项目单位准备申报物资的所有资料,包括编制技术规范书、创建储备计划等。
通过采购计划提报智能提醒场景,实现了采购计划“柔性匹配、在线预警、智能提报”,解决了传统物资采购计划提报模式中工作流程传递的逻辑断层以及错报、漏报、迟报等问题,同时也实现了各部门无缝对接、共享采购计划申报数据,从而使人工工作变为机器工作,避免数据交叉混乱、不易管理,提高了物资需求计划提报阶段的管理水平,实现了全过程管控。
3.现代智慧供应链构建采购计划智能审查
采购计划智能审查场景针对省公司层面的集中审查采购计划而建设,主要包括审查会信息维护、审查专家维护、专家信息查看、计划智能审查、审查任务分配、审查结果录入、计划审查管理、预审报告导出、统计分析管理、审查意见查看等10个模块,业务流程为:审查会信息管理专家库建立任务分配管理计划智能审查审查结果录入计划审查管理统计分析管理。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通过向射频兼容的集成电路发射电磁波,实现数据存储和采集的自动识别技术。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数据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随着物联网的发展,RFID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在交通运输、烟草、电力、医疗、制造业、军事等行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目前RFID技术的应用模式与收益状况来预测,RFID技术将在物流领域掀起一轮新技术应用的,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重要的应用模式。
一、单品环节的RFID物流箱
众所周知,沃尔玛一直在全球推动RFID EPC标准,其目的就在于希望通过每个物流单元从单品到包装以及托盘的跟踪,实现供应链全程追踪、追溯与及时响应。
烟草行业基于RFID技术的整托盘出入库与RFID周转箱管理、快消品企业在供应链上采用RFID物流容器与智慧物流箱运输与配送货物、国外的托盘共用系统管理等都是基于RFID技术而开发的。这些成熟的RFID技术的应用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不同行业客户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遇到的难题,真正实现了RFID标签的循环使用,提高了物流效率和信息化水平,降低了运营成本。可以预见,采用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再循环包装容器将迅速在行业内推广。
图1展示了采用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物流箱的物流系统的运行模式。
智慧物流箱的应用,在实现数字化仓储方面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真正实现货物的追踪及管理,大大提高发货效率,解决货物出入库效率低、错误率高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工成本、降低物流费用。
二、数字化仓储
传统的仓储管理是以提高储存效率为中心的储存型仓储管理方式,属于被动的。现代物流中,仓储系统不仅仅起到对货物进行简单的存放、保管等作用,还要对货物的种类、数量、属性、货位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得到准确的货物信息。
RFID具有识别距离远、识别速度快、自身具备信息存储能力、环境适应性强等多种优势,是进行高效仓储管理的有力工具。配合良好的仓储管理系统,RFID能够实现仓储管理的动态化,在系统中可以实时查询、管理仓储货物信息,实现仓储资源的合理调配、高效利用。
在仓储管理中,可在每件货物的固定位置上粘贴电子标签,也可以在料箱、托盘等单元化产品上安装电子标签,然后采用RFID手持终端或固定读写器对标签信息进行采集,对物品进行有效管理。
电子标签在此主要应用干产品及托盘两个环节上,首先电子标签在工厂粘贴在产品上,产品放在托盘上(托盘上已经嵌入RFID芯片),然后将托盘上的货物信息和数量通过读写设备写入到托盘上的电子标签中,并随托盘进行仓储、运输。该过程也可以在仓库或物流中心进行相应操作。
在货物进行出库、八库操作时,通过固定读写器射频覆盖到货物移动的区域,自动读取到标签内的货物信息,固定读写器通过串口将数据上传到与其相连的终端PC上,终端PC再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完成管理货物的相应操作。
采用RFID技术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对仓库物品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可达到以下目标:
1
实现对货物出库、入库、存储、盘点等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仓储运作效率。 2
批量对货物属性信息进行自动采集。
3
对库内的货物进行准确的定位与跟踪。 4
根据需要生成统计报表。 5
对库存进行有效管理。 6
对仓库的空间进行有效管理。 7
通过手持终端对仓库进行盘点,提高盘点的效率。
三、设备资产管理
物流生产设备作为生产资料,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设备管理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目的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积极主动的预防性维护和预测性维护,确保设备资产处于高可用性状态,以提高设备生命周期内的利润率,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
基于RFID技术的设备资产管理指的是将RFID标签粘贴于资产设备上,作为系统管理的识别依据,并且将设备核心信息及相关参数保存在RFID标签中。 采用RFID技术进行资产设备的管理可达到以下目标:
1
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
2
实现关键资产使用率最大化。
3
降低设备运行与维护成本。
4
降低备件库存及备件成本。
5
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
四、智慧物流园区
智慧物流园区是个整体性的概念,它管理的是整个园区的人、车、物。从物流单品到仓储,从车辆出入园区到库内货物调整,从人员考勤到工作作业,都是智慧物流园区的构成元素。
应用RFID技术可真正实现物流园区在仓库、人员、车辆管理上的现代化。
智慧物流园区基于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客户现场实际需求,结合仓库管理系统、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系统,不仅可具备原有的在出入库管理、库区灵活管理、人员作业管理、人员区域动作行为管理、车辆进出/区域引导、车辆任务分配管理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优点,同时还具备仓储作业痕迹化管理、仓库作业任务分配、仓库作业指导、人员绩效管理、车辆管理、资产管理等特点。
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物流园区管理将仓储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资产管理等相关联,可以有效地解决现在物流园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物流资源的重复设置:如果每个企业都要设置仓库、运输车辆、信息系统、管理和作业人员,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是信息的阻隔由于各个企业不能共享有关的信息和需求,从而造成整个供应链的速度缓慢,灵敏度不高。
三是由于库存管理水平不一,造成部分企业库存大量积压,影响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RFID技术在仓储管理方面的应用模式本文第一部分已经做过介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智慧物流园区中采用RFID技术如何实现对车辆与人员的管理。
车辆管理可以划分为自有车辆的管理、外来车辆管理、作业车辆管理三个方面。 在管理自有运输车辆方面,给车辆发放永久的车辆管理RFID电子标签,通过电子标签的数据读写,完成车辆调度、任务分配、任务执行的全过程信息管理。
对于外来车辆管理,则是给车辆发放临时车辆管理RFID电子标签,并通过RFID上的数据读写,实现对其进行不同区域引导、进出物流园区门禁的信息管理。
《中国计算机报》:任何行业都可以应用智慧商务。在前端供应链方面,CPO采购渠道很多,比如购销、代销,原材料,甚至虚拟商品,他们如何实现智慧商务?
Joe Dittmar:采购是智慧商务中重要的环节。我们有一款重要的产品Emptoris,可实现采购生态链管理和合同管理等基础工作。我们还有iLog和Sterling两款产品,iLog会告诉CPO到底要买多少,什么时候采购最合适,Sterling能够帮助CPO和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进行更好的合作。
其实,采购流程和采购能力就体现在战略供应链管理、供应链B2B整合、供应商协作,供应商绩效分析以及合规、库存管理和优化,自动化的应付账款处理、物流运输与仓库的管理等,这些都属于智慧的交易平台,它同企业营销管理一同构成了智慧商务这个整体。
《中国计算机报》:如果周边的供应商与合作企业等生态链企业没有实施智慧商务的话,是否会影响企业智慧商务的效果?
Joe Dittmar:只要这些合作伙伴能够给企业一个机会去接触他们系统和流程里的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就不会影响智慧商务的开展。如果企业确实已经运行得不错,还可能引来合作伙伴的效仿,最后也进入到智慧商务的生态系统当中。
在A&F工作时,为了更好地运营后台系统,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产品,我向制造商们要很多的相关数据。他们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但看到这些数据确实对运营管理有用后,他们也在企业内部收集和使用这些数据。企业数据使用和数据共享从而变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