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国际经济和金融大全11篇

时间:2024-02-23 15:42:5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国际经济和金融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国际经济和金融

篇(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在迅猛发展,但在统一向前的大步伐中,世界各国的发展仍体现出明显差异。为了增强统计的国际可比性,协调世界各国的宏观经济统计制度,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先后制定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国际收支手册》(bop)和《政府财政统计手册》(gfs)等国际统计准则。2008年联合国专家组又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1993)进行了修订,推出了08sna。

sna以全面(综合)生产理论为基础,运用会计账户方法对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进行系统的统计核算,为宏观经济分析、决策和管理提供客观依据。sna作为最为全面和系统的宏观经济统计国际准则,其中包含相当丰富的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

但是,在2001年,经过长期研究和多次修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又颁发了一部专门的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mfs),用于指导和协调世界各国的货币与金融统计。mfs的出版,填补了货币与金融统计领域国际准则的空白,对世界各国的统计、金融事业及宏观经济管理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概念和原则上,mfs与1993年sna保持一致,并与《国际收支手册》(简称bop)和《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简称gfs)等国际统计准则相互协调。

本文尝试从宏观上把握sna与mfs的区别与联系,并以金融工具分类为切入点,细致探讨两者的具体不同。

二、宏观把握sna和mfs的区别与联系

sna是关于整个宏观经济统计的国际准则,mfs则是专门针对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国际准则。仅就货币与金融统计而言,两大国际准则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一)核算目的不同

sna是为了核算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而设计的。它以整个社会再生产为主线,全面核算再生产的条件、过程与结果。全面测定生产、收入、分配、使用和资产负债的总量。在sna中,反映国民经济的综合指标主要有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可支配收入(pdi)等。国民本文由收集整理经济全部活动以账户和矩阵的形式列出。账户形式即会计账户的借贷格式,借贷双方平衡,最基本的是生产、消费、积累和国外(即国际经济往来)四大账户。体系中包括:国民收入计算,投入产出表,资金循环表,国民资产负债表与国际收支表等内容。

mfs是关于货币与金融统计表述方式的国际准则,是为了测定整个社会的金融活动状况、分析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而设计的。mfs范围覆盖了广义金融的各个方面及相关经济活动,内容包括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定义、分类、指标、方法和表式等。它以经济体中的资金运动为主线,侧重于金融性公司部门以及次部门的金融资产负债的流量和存量核算,在金融领域自成体系。

核算目的的不同是sna和mfs最根本的区别。

(二)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不同

mfs和sna两套核算目的的不同导致他们建立的理论基础也不同。sna以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社会生产活动是一个生产-分配-流通-使用不断循环的过程,是一个综合物质运动与价值运动的过程,生产活动是一起经济活动的中心,以此为指导,sna全面核算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流通-使用各环节的价值和实际的流量与存量。其总量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和资本形成总额等。

而mfs以金融理论为依据。金融理论认为:货币供应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货币供给可以制约货币需求,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以此为指导,货币与金融统计全面统计了金融交易形成的流量和存量,根据金融性公司的职能不同,核算了影响经济和金融过程的重要指标,详细描述了金融性公司部门以及次部门的债权和债务。

(三)sna和mfs的主要联系

1 核算主体一致

一国之内的单位、个人和国外的单位、个人参与的经济与金融活动,是sna和mfs核算的主体。

2 核算客体一致

尽管sna和mfs在核算内容上与有关于生产、分配、使用等方面的差异,但是金融资产和负债额流量与存量是二者相同的核算客体。

3 基本概念一致

sna和mfs在经济核算的许多基本概念上取得完全的一致。比如常住单位。机构部门、金融交易、金融资产、负债等,两套核算体系采用了完全相同的定义。

三、sna与mfs金融工具分类比较

mfs的统计标准是以sna的统计标准为基础的,sna的统计标准是组织、计量、处理经济体中非金融和金融活动的完整框架。因此,sna的基本原则决定了mfs的统计原则。但是,由于两者统计的目的不同,因而sna货币与金融统计与mfs无论在体系结构和具体内容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下面就以金融工具的分类为例,具体来比较sna和mfs的不同。

篇(2)

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全球金融业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这种全球化金融模式、能够加快金融行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将造成全球性的负面影响,例如当美国出现次贷危机时,就直接造成了其他国家的金融冲击问题,这种连带的影响力已经极大的影响了各国金融的稳定发展。从金融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到,金融部门在经济波动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当中国出现金融风险时,其将冲击到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金融发展问题,如银行的钱荒现象,基于这一现象,在规划宏观经济的发展时,必须要重视对金融摩擦与金融冲击的深入研究[1]。我国经济学者在进行宏观经济建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金融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从而尽可能降低经济的波动幅度,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1金融冲击概述

企业的经营活动与经济发展将直接受到融资情况的约束,这一论述虽然缺少宏观数据的支持,但仍然拥有大量的研究对这一结论进行了论证。金融摩擦是指在发展不完善的金融市场中出现的金融市场摩擦。再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之后,可以发现我国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比例出现了一定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国内贷款占比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并且在经济周期频率上也出现了显著波动[2]。这一数据波动情况表明,我国企业受到的融资限制越来越严重,相应的能够获得贷款金额也不断下降。而市场中多数企业的借贷与还贷能力直接受到金融部分的影响,当金融部门出现扰动时将直接增加对企业的融资限制,并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借贷能力,这种现象就被称为金融冲击。

2金融冲击与经济波动的研究情况

金融冲击与经济波动情况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当时许多欧美国家的经济学家开始注意到这两者存在的潜在联系,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在深入研读了现有的关于金融冲击与经济波动的文献后,可以发现许多研究都在宏观经济模型中加入了金融市场不完善的因素,并在充分认识这种不完善性在不同机制中的影响作用,同时也分析了金融冲击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的联系对这种影响的削弱作用,这些研究充分奠定了对金融冲击与经济波动研究的理论基础[3]。在国内,我国经济学家也对这研究问题展开了系统的探究,学者们普遍从金融冲击与经济波动周期之间的练习、经济波动特征以及相关约束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3金融冲击对我国企业资本市场运行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市场经济发展与国家的企业市场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企业数量与规模也得到了不断扩大,这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企业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这一良好的企业资本市场环境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在影响我国企业资本市场运行状况的诸多因素中,外部环境中的金融冲击仍然是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国家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集团发展,在企业发展中提供了一定的“交叉补贴”,而实际情况是,当发生金融危机时,企业集团为了维护自身发展、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有效避免自身经营风险,往往会刻意忽略对其他合作兄弟公司的经济与业务援助,这直接导致在金融冲击下,我国企业资本市场就会转变为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而这种现象将给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从历史上几次金融危机中都可以看到,金融冲击将给中国的企业资本市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直接导致企业集团的破产,金融冲击对我国企业资本市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4]。

4金融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的关系

4.1金融市场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一直处于波折上升形式,而发生显著经济波动的阶段主要集中在上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这一时期,在这段发展时期内,我国经历了多重冲击,包括亚洲金融危机、洪水自然灾害以及非典侵袭等,这些灾祸的发生直接造成了我国市场经济增长形式的波折,并严重破坏了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给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并造成了这段时期内社会经济波动幅度过大的结果。从金融发展历史情况中可以看到,我国金融市场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波动情况,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的和谐秩序,能够对控制我国经济波动情况提供有力助力,从而始终保证市场经济波动幅度处于合理幅度范围之内。

4.2金融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之间的联系

在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进行数据分析之后,能够对现阶段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行深入研究。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可以被分为五个方面,包括自筹、外资引进以及国内贷款等,本文将重点对国内贷款进行深入分析。国内贷款就是企事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的贷款行为,而获得的贷款资金将用于企事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对我国的国内贷款数据进行了分析后发现,我国国内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重存在明显下降,这一比例在2015年仅为19%,这一数据表明我国企事业存在借贷困难的发展问题,并面临着巨大的融资约束限制。而根据市场研究结果,金融冲击是造成我国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原因,金融冲击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包括就业市场形势波动、工资波动以及债务增长等,金融冲击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必须要充分重视两者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从而为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4.3银行利率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社会发展形势将影响银行利率的变化,而银行利率又将进一步影响市场价格的变化,并能够间接反映出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银行利率变化将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而银行利率也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市场中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将会随着银行利率的变化出现相应的调整,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而言,银行利率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5]。我国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资金共计方式,而这一方式已经不能较好的满足市场投资中的资金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存储能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因此对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阶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市场经济的投资水平,避免因出现金融冲击时投资者的行为变化而造成的市场经济的剧烈波动。

结论

本文首先对金融冲击进行了概述,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冲击与金融波动的研究情况,同时也分析了金融冲击对我国企业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金融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的关系,从金融市场对中国经济波动影响、金融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影响以及银行利率对中国经济波动影响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当出现金融冲击时,必须要保证较好的市场整体性,并充分掌握金融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制定全面、科学的经济调控策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静,田国强. 金融冲击和中国经济波动[J]. 经济研究,2014,03:20-34.

[2]陈利锋. 金融冲击、企业生存状况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考察[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5,05:1-13.

篇(3)

一、引言

2007年4月,以美国“新世界金融公司”宣告濒临破产为标志,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该危机发端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信用违约,并迅速扩散到整个美国金融市场,2008年3月,摩根大通以2.4亿美元收购贝尔斯登;7月,美国政府宣布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以下简称“两房”);9月,在“两房”被政府接管之后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也申请了破产。以此为标志,由次级贷款所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美国的道琼斯指数大幅下挫,引发全球股市强烈震荡。危机不仅在金融层面扩散,并且在实体经济层面延伸传导开来。2008年下半年美国破产企业数量大幅攀升,美国实体经济大幅下滑,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危机蔓延至全球。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破坏力大,传染性强。短时间内就蔓延到了全球,中国经济也收到了不小的影响。

(一)中国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的直接损失

在危机爆发之前,中国持有了大量的美国债券。危机爆发之后,中国面临大量的坏账无法收回,损失严重。2004年到2012年,中国持有的国际债务证券分别为920亿美元、1167亿美元、2637亿美元、2650亿美元、2311亿美元、1882亿美元、1941亿美元、1180亿美元、1108亿美元(中国外汇总局,2013)。从这些数字上看,中国从2008年开始对外的债务投资规模兑减,这些减少的数量有一部分是由当局主动减持造成,也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在美国债券市场上的坏账损失。仅以中国商业银行业为例,2007年11月,中国商业银行业持有的次级抵押贷款总额为182亿美元,到2008年1月,这一数额却减少到了159亿美元。作为此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比较惨重的中国银行在2007年底的持有次级贷款的数量大约为49亿美元,但是到2008年8月的时候已经冲销了2亿美元,坏账率达到了40.0%。如果以此坏账率来推算中国商业银行业仅2008年一年的坏账就超过了72.8亿美元。

(二)中国对外贸易环境恶化

此次金融危机给欧盟,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不利影响,导致了这些国家的经济衰退和世界的消费疲软,进而减少了对中国的进口总需求,使得中国出口贸易受到了较大影响。2008年11月中国的出口总额1149.9亿美元,下降2.2%,这是十年首次出现负增长,12月份出口总额1111.6亿美元,下降2.8%,2009年的情况更为严重,一整年的出口贸易总额只有13302.6亿美元,相对2008年下降了15.5%(中国统计年鉴,2010)。另外,金融危机所引发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水平上涨,增加了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使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压缩得更小。加之美国为了缓解次贷危机的影响,加速美元贬值,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加大,使得中国的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不断失去价格上的竞争优势,恶化了出口的贸易条件。全球经济下滑导致贸易摩擦增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欧盟、印度等国家纷纷对中国发起各种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贴,技术贸易壁垒等各种贸易保护形式,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国出口贸易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三)中国的外汇储备双重损失

美元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借贷中的使用量最大,流动性强,且美国的证券市场极其发达,因此美元资产成为了中国、日本等国外汇投资的首选产品。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为15282.5亿美元,其中美元资产的比例达到70.0%,而这些美元资产中约有60.0%购买了美国国债和金融机构债券。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中国外汇储备面临了双重损失。第一,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采取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大幅贬值,美元兑人民币的年平均汇率从2007年的7.6:1逐年下跌,2008年为6.9:1,2009年为6.8:1,2010年为6.7:1,2011年为6.5:1,2012年为6.3:1,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相对购买力严重缩水,仅以2008年看,美元对人民币贬值5.6%,若按中国在此阶段持续持有7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计算,则仅仅因此所造成的损失就有391亿美元。第二,美国为了解决赤字问题,大量发放国债,2009年美国政府密集发放国债,使美国国债价格快速下跌,中国外汇储备的原本不高的收益率变得更低。

(四)中国股票市场的震荡

由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联系紧密,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很多权重股甚至在两地或者多地上市,中国股市和国际股市的相关性已经很强。实际上,在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之后,中国股市开始受到冲击。随着危机的演变,上证综合指数显示出前期的大幅下降,后期振动式的上升,但是后力不足,整个股市呈现震荡不定的局面,如下图1所示。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资料显示,上证综合指数由2007年10月的5210.7点跌破1531.8点,2009年上证指数虽然持续反弹,最终收盘价超过3000点,但是在当年1月5日跌破两千点,出现的当年最低点1844.1。(KP-开盘价,ZG-最高价,ZD-最低价,SP-收盘价)

图1 上证综合指数变动图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

(五)中国国内就业下滑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的出口订单大量减少,并且国外进口商拖欠账款的形势更加严峻,导致中国国内亏损企业数量急剧增加。2007年,全中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万的工业法人企业)亏损数为45648个,亏损总额为1970.7亿元,2008年却急剧恶化,企业亏损数量达到了65393个,增长了43.1%,亏损总额达到5295.6亿元,增长了168.7%,2009年略有下降,亏损数依然高达59868个,亏损总额达到3281.1亿元(中国统计年鉴,2010)。接连的亏损让很多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不堪重负,一夜之间纷纷破产,这使得就业岗位大大减少,市场用工需求锐减,失业人口数便急剧上升。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在2007年为4%,2008年达到4.2%,2009年更加严峻,达到了4.3%(中国统计年鉴,2010),这仅仅只是城镇登记的失业率,实际的失业率应该远远不止这些。

(六)中国国内消费预期下降

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悲观情绪不仅仅对境外市场带来消费预期下降的影响,对国内消费市场具有同样的作用。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股市的震荡导致国内消费者当期的个人财富收入减少,同时经济的下滑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未来经济持续下降、个人收入减少的预期。代表着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生活评价的满意指数在2008年第三季度降至90.3低于年初0.5个百分点,而作为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生活变化预测的预期指数,则回落更为明显,从2008年一季度的97.5降至二季度的96.7再到三季度的96.2(中国统计年鉴,2009)。显然,中国消费者目前在对收入、生活质量、宏观经济、消费支出、就业状况、购买耐用消费品和储蓄的满意程度出现了下降,这显示出中国消费者对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还是比较敏感的,这种敏感将直接导致消费者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三、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一)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中国金融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加入WTO以后,为了尽快的和世界金融市场接轨,中国政府一度大力提倡金融创新,特别是对基础特别薄弱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但是,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成熟,没有人意识到衍生金融产品潜在的巨大风险和监管的重要性,所以,没有实行同步的监管措施,更盲目的热衷于金融创新。一旦支撑衍生产品的基础产品出现问题,风险就会在各相关机构之间无限蔓延,使衍生产品运行的各相关方猝不及防、损失惨重。

汲取本次金融危机的教训,不能只沉迷于金融创新带来的客观的暂时性的财富,更要理性的、谨慎的看待金融创新,加强各个监管当局间的协调配合,把监管工作做到位。目前,中国金融市场采取的是机构性监管模式,针对不同的机构设置不同的监管当局,这种监管方式很容易产生“三不管”地带,造成监管真空。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可以考虑根据金融业务的特征和功能来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这样可以明确各自的责任,避免监管真空以及多重监管的现象。稳妥的处理好监管与创新的关系,积极引导银行业进行金融创新,同时注重防范创新风险,坚持“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的监管理念。

(二)处理好金融全球化与资本开放的关系

世界经济处于全球化时代,一国经济的发展不能离开世界这个市场,金融业也不例外。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方面的直接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持有的美国金融机构的债券;二是中国的外汇储备。据各家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来看,中国有多家商业银行持有雷曼兄弟公司的债券。上述五家公布具体数据的中资银行,共计持有的雷曼债券超过5.3亿美元。由于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发行的债券不能正常偿还甚至不能偿还,势必会导致这些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债券的银行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从中国的外汇储备来看,主要以美元为主(不仅中国的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全球外汇储备的60%以上为美元资产),并且连年增加。2006年约1万亿美元,2007年为1.53万亿美元,2008年为1.95万亿美元,2009年为2.4万亿美元。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导致美元贬值的情况下,中国外汇储备缩水在所难免。

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为了兑现加入WTO时的承诺,中国必须要逐步放开资本市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中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防止了短期债券和游资进入中国市场。而现在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放开,大量的短期游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进入了房地产市场。所以,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很有可能对中国的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冲击,这样一来,中国的资本市场处于两难境地。

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的参与和努力。一是中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打下牢固的基础。实体经济强大了,承受各种打击的能力也大了。二是加强对金融市场进入者的监管,只让合格的金融机构进入金融市场。监督机构监督金融机构的活动,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对风险进行控制。三是各商业银行在进行境外投资时要审慎,密切注意投资风险,适时调整投资品种。四是分散持有外汇储备,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持有外汇储备种类以及比例,分散外汇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

(三)处理好对外贸易与扩大内需的关系

据海关每年统计的数据,2011年及之前的年份,中国的外贸依存度都在50%以上,2012年虽然下降到47%,但仍然是同等经济规模的大国中比例最高的,如此高的外贸依存度导致了中国经济较易受到国际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中国是出口大国,国际消费市场的萎靡,对中国出口加工企业的创伤很大。从2007年底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出口加工企业大省广东省出现了两次倒闭潮:第一次是东莞企业倒闭潮,2007年底,东莞虎门一个镇就倒闭了200家企业,2008年以后,工厂的倒闭和迁移逐渐加速;第二次是“珠三角代工企业订单惨淡”,从2008年底开始,珠三角依靠订单的纯代工企业基本难以维持。

2009年以来,在经济形势逐渐好转的情况下,中国出口企业的处境并没有多少好转,原来的经营模式已不再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出口加工业务逐渐转出中国,大规模的依靠出口已经不能带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必须转变观念,寻求一条比较稳定的发展道路,扩大内需能解决危机中的困境,但也是最难做到的。

中国的消费水平之所以这么低,主要是因为居民对未来较高的预期支出信心不足,所以居民的收入大部分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要鼓励居民消费,就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居民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样公众就敢于减少“预防性”储蓄,增加当前的消费。另外,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农村人口没增长1元消费支出,将为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对任何家电产品的普及多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的消费需求。所以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是促进内需增长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中国农民普遍收入低,而且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出务工的返乡农民增多,使得农民务工收入有所减少,加之家庭中的教育、医疗、养老负担仍然较重,所以扩大农村内需的关键在于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关键在于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王波.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和机遇[J].经济研究,2008(6):70-73.

[2]陈继勇,盛杨怿,周琪.解读美国金融危机-基于实体经济的视角[J].经济评论,2009(2):73-85.

[3]孙东琪,朱传耿,周礼.“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迪[J].经济地理,2009(5):722-725.

篇(4)

根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777亿美元,同比增长37.3%;新签合同额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截至2009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3407亿美元,签订合同额5603亿美元。2009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8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其中非金融类对外投资4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截止2009年末,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2200多亿美元。

2009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8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6%;新签合同额74.7亿美元,同比下降1.2%;我国境内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达到48.7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占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的比重则上升到54.69%;而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国外项目营业额开始下降,达到40.38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了1.67亿美元,同比减少3.98%。2009年,全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9.5万人,同比下降7.5%。2009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77.8万人,同比增加3.8万人。截至2009年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648亿美元;合同额674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02万人。

二、当前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对外承包工程以亚非市场为主的传统格局继续巩固

200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以亚非市场为主的传统格局继续巩固。从完成营业额的情况来看,亚洲和非洲地区分别占51.2%和36.2%,两大洲营业额占全国营业总额的比重由2008年的86%上升到87.4%。此外,拉丁美洲市场完成营业额36.4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占营业总额的比重4.7%;欧洲市场占4.1%;大洋洲市场占2.6%、北美洲市场占1.2%。

(二)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国别市场进一步呈现多元化

2009年,我国与36个国家新签合同额超过10亿美元,较2008年增加了10个国家,其中伊朗114亿美元、委内瑞拉以96亿美元的业绩位居前两位。新签合同额排名前十位国家的累积合同额为604.1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47.9%。完成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的国家21个,同比增加了8个,其中在阿尔及利亚和印度两国完成营业额均接近60亿美元。

(三)对外承包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提升,大项目继续增加

200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新签合同金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440个,较2008年增加了93个,合计金额1017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1%。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240个,同比增加了45个。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承接的第纳科一阿纳科铁路项目和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承接的Hormuz炼厂EPC项目,合同额均超过了70亿美元;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签下的印度WCPL6x 600MW燃煤电站和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海上采油钻井平台等项目,合同额突破20亿美元。

(四)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由传统的施工承包向高端的业务模式发展

为应对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企业积极转变传统的施工承包业务模式,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在不断提高施工承包水平的基础上,向高端业务领域迈进。2009年,企业承揽的EPC(设计一采购一施工)项目明显增多,合同额较大的项目,尤其是上亿美元的大项目,几乎都是EPC总承包的形式。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抓住市场调整的机会,积极尝试BOT(建设一经营一转让)、PPP(公私合作关系)等带有投资性质的业务模式,探索产业升级道路。

(五)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专业领域多元化发展

从2009年新签合同额分布来看,中国对外承包专业领域分布更为多元化,交通运输为298.2亿美元,占比23.6%;房屋建筑业,达248.6亿美元,占比19.7%;电力工业达231.9亿美元,占比18.4%;石油化工业达171.6亿美元,占比13.6%;电子通讯业为92.6亿美元,占比7.3%;制造业及加工业为91.3亿美元,占比7.2%;供排水业为32.3亿美元,占比2.6%;矿山建设为14.7亿美元,占比1.2%;其他行业为80.4亿美元,占比6.4%。

(六)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实力大大提高

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继续提升,海外业绩进一步增长。2009年,我国50家内地企业入选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行列,虽然今年入选企业较2008年少了1家,但企业平均营业额达到7.14亿美元。50家企业合计完成海外工程营业额357.14亿美元,同2008年相比增长57.4%,占225强总营业额的比重为9.15%,同比增加1.8%,国家综合排名从2008年的第七位上升至2009年的第四位。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新签合同额75亿美元高居“200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前五十名的企业”榜首。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65.42亿美元成为“200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最多的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环保、公益事业的发展和相关方利益,更加重视社会责任,努力促进东道国经济长远发展,从而塑造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七)对外劳务合作地区市场受到不同影响

2009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在亚洲和非洲市场完成营业额有所增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在欧洲和北美市场出现大幅下滑。亚洲是我国最大的对外劳务合作市场,由于亚洲市场经济复苏的带动,2009年市场年营业额33.6亿美元,同2008年相比略有增长,占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国外业务营业额比重的83.21%。2009年由于我国对非洲工程承包完成项目大幅增加,对非洲工程项下劳务合作业务迅速增长,非洲成为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第二大市场,2009非洲市场营业额同比增长37.93%,达到3.37亿美元,占比为8.35%。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欧洲和北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劳务进入壁垒普遍提高。受此影响,2009年我国在欧洲市场的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同2008年相比下降55.13%,仅为

2.32亿美元,占比为5.75%。北美市场继续呈现下滑趋势,2009年营业额0.42亿美元,同比减少0.11亿美元,占比1.04%。美国市场2009年营业额为0.29亿美元,同比减少23%,占比0.72%;加拿大市场2009年营业额为0.1 3亿美元,同比降16.9%,占比0.32%。

受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影响,我国向对外劳务合作主要市场的派出人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据日本国际研修协力机构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经由该机构统计接收的中国研修生共40861人,同比减少14028人,同比F降25.56%;接收中国技能实习生共47539人,同比减少2432人,同比下降4.87%。韩国市场除渔工合作外基本限于停滞,雇佣许可制下劳务合作尚未启动。新加坡市场也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德国厨师仅派出400余人。外派海员也呈下降趋势,2009年末在船人数39247人,同比减少4333人,降幅10%。

(八)工程项下劳务派出大幅增加

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外派各类劳务人员394833人次,其中工程项下外派各类劳务人员214208人次,占全部外派劳务的54.25%。工程项下劳务外派人员仅包括我对外承包工程项下外派劳务人员,未包括以纯劳务形式外派的建筑劳务,如包括这部分建筑劳务,工程项下外派劳务占整个劳务外派的比重还将上升。

(九)对外投资:并购类投资为主要方式,资源类投资为主要内容

2009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对境外进行的直接投资中,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433亿美元。其中,并购类投资累计175亿美元,占同期投资总额的40.4%。据韩国最大的市场咨询和会汁公司森贞KPMG集团发表的国际企业并购(M&A)市场调研报告分析,中国企业同外并购投资规模逐年迅速扩大,为企业今后快速发展和高速增长创造了条件,同时为扩大国外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了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能源和矿产品的进口渠道,中国企业加人了对能源和矿产品企业并购,如中石化以72.4亿美元收购瑞士石油企业Ad-dax,是迄今为止中国公司进行海外油气资产收购的最大一笔成功交易;中国石油成功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权;中国2009年在矿业和金属业方而的并购交易额为161亿美元,占全球该行业交易总额比重为27%。

三、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发展环境日趋复杂,我国工程承包企业的国际工程管理和运营的能力较低,将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

尽管经历了金融危机并保持较快的发展,但中国承包工程企业在施工环节中参与规划、投资、运营、管理的能力还较低;融资困难仍然是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瓶颈,政策性、商业性融资机构的机制尚不健全,中小企业很难得到资金支持。随着我国工程企业参与国际化项目的增多,我国企业已成为各利益集团关注的焦点,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受到国家间利益的博弈、国力的角逐、资源和市场的争夺、文化和观念的差异等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日趋复杂,这将不断给企业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

(二)境外劳务纠纷问题依然明显

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统计,2009年共发生境外纠纷事件111起,涉及劳务人员7322人。其中规模较大的是罗马尼亚劳务纠纷事件,2000多名建筑工人因雇主拖欠工资等原因罢工并多次向我驻罗使馆请愿。境外劳务纠纷事件的原因复杂、使用法律难以界定,往往需要动用大量行政、外交资源等措施加以解决。在这些劳务纠纷中,工程项下劳务纠纷占相当大的比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对外投资缺乏长远规划。有待进一步法制化管理

虽然制定了对外投资的相关鼓励政策,但缺乏对外投资长远规划和政府支持。对外投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企业的市场行为,又是国家利益的体现,它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的事情,它需要国家的统筹规划及有关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四)企业管理人才短缺影响对外投资

在我国对外投资中,高素质、熟悉市场、精通外语和管理的国际化人才越来越成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制约,这些人才将在未来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活动进展的重要因素。找不到合适的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进程中面临的一大新问题,正在影响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

(五)缺乏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

由于政府各部门各自为政、疏于交流合作,政府相关部门向企业提供的海外市场信息零星过时,不具完整性、时效性和权威性,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中介机构缺失,能对企业的海外业务进行政治环境、社会文化、法律、经济、财务和安全等方面提供咨询的机构更是严重不足。企业获取有效信息十分困难,亦很难做出迅速正确的投资决策,甚至会因投资失误而蒙受巨大损失。

四、对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建议

(一)提高我国工程承包企业的国际工程管理和运营的能力

我国工程承包企业在做好现有的施工承包业务同时,应该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承揽EPC(设计-采购-施工)项目,BOT(建设-经营-转让)及PPP(公私合作关系)等带有投资性质的业务。探索产业升级之路,向高端业务及高附加值领域迈进。中国企业应当深入到规划、投资、运营、管理等领域,提高国际工程管理和运营能力。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努力促进东道国经济长远发展,展现国际化高水平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合理解决境外劳务纠纷问题

应当引导我国劳务人员增强法律意识,采取正确的途径来解决纠纷问题,坚决抵制国际的引诱和煽动,维护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各相关部门应该帮助我国劳务人员鉴别境外雇主资质,明确签订合同需要注意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规范中介机构,并且加强监督管理,以达到减少境外劳务纠纷的目的。

(三)加强对外投资长远规划与法制化管理

篇(5)

金融普惠性联盟执行主席、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阿尔弗雷德·翰尼葛(Alfred Hannig)认为:“金融普惠的目的在于将‘无银行服务’人群纳入正规的金融系统,从而使他们有机会得到储蓄、支付、信贷和保险等金融服务。”这里强调的是一种获取金融服务的机会,正好对应了受到金融排斥的人们获取金融服务的问题。金融普惠概念的提出,就是为弱势群体提供平等地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机会和权利,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群体以及公民提供金融服务。

金融普惠阻止了金融排斥的盛行,金钱指导和教育使人们能够很好地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最大化金钱的使用价值;银行账户增强了存储、保存和使用金钱安全性;电子支付能够使人们通过网络或电话购物买到更便宜的商品,同时银行账户也是人们使用其他服务的一个通道,例如建立信用评级、了解金融、使用促销商品等;负担得起的信贷和储蓄可以在人们遇到收入或支出变化时,甚至是一生中平衡消费支出,应付意外状况时的紧急需求;保险可以补偿在遇到火灾或者盗窃一类危机时失去的财产,或者在旅游时受到保护;债务建议帮助人们管理应对危机。

金融普惠和金融排斥作为金融发展领域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金融排斥从现有问题出发,指出问题的存在性及现状,金融普惠是对现有问题采取补救措施,应对问题解决问题,为解决金融排斥问题做实质性的行动支持。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金融普惠的提升可以有效解决金融排斥。

英国的慈善机构和金融普惠

就应对金融排斥、提升金融普惠而言,需要很多方法共同开展此类工作,该领域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必然首当其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政府之外的第三部门机构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构建金融能力和提供债务建议,改善金融产品的设计和供给,宣传和游说更广泛的金融市场改革等,可以根据部门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这些都为第三部门机构发挥自己力量提供了舞台空间。对慈善机构和捐赠者而言,正好可以利用自己的基金做一些金融普惠的工作,同时由于没有先例可循以及不知道该如何干预工作,因此这些工作又是具有挑战性的。

慈善机构的活动

慈善机构最明智的选择是谨慎分配它们的基金,在应对金融排斥的过程中,按英国经验来看,慈善机构在决定投资何处之前,有必要看一下所选领域目前已有的基金去向并比较各自的效果,从而科学地投资。对于试图将自己定位在金融普惠部门的捐赠者们而言,一般仅仅只针对受到金融排斥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群体开展慈善工作,例如无家可归者或受虐待儿童一类的特殊群体,以开展金融普惠的某一个或几个特定功能,很少有组织能全面兼顾。在英国实际的操作中,有相当多的慈善机构表现出对“金钱指导”之类的问题感兴趣,许多特定组织为受到排斥的群体提供债务建议和货币教育,也有越来越多的住房协会和一些扶贫慈善机构加入进来,主要目标对象是无家可归者或难民一类的受排斥群体。该领域的慈善机构主要帮助客户处理个人金融问题,从技术上来讲,慈善机构在这里几乎没有提供任何产品。许多慈善机构隶属于某一特定的贫困地区,而并未给自己贴上金融排斥慈善机构的标签。

基金情况

如果基金情况反映了慈善机构应对金融排斥的程度,那么对捐赠者而言,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了解基金的情况到底如何。

金融服务产业。评估银行在金融普惠工作中的花费是件很困难的事情,部分是由于无法从公共渠道获得所有的数据,部分是由于银行有时仅通过它们自己的基金会为金融普惠筹集资金。据英国的实践来看,涉及的金额大约几百万英镑,然而,分析人士一直无法将这些花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衡量。在该领域的参与者包括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巴克莱银行,而且英国保诚保险公司已经成为公民建议局的坚强支持者,英国保诚保险公司开展的教育计划为受到金融排斥的人们提供生活上的金融技能的培训。英国慈善基金会常常开展关于提升工作能力方面的工作,而且通常情况下的目标对象是学校和孩子们而不是专门针对受排斥的个体。

金融服务公司也有助于提供债务建议,像消费者信贷咨询服务一类的慈善机构有一个关于债权人支付债务建议的安排,在“公平份额贡献”活动中,不管慈善是否帮助客户偿还任何债务,债权人都同意为慈善捐赠一定比例(通常是10%),通过最大化债权人的贡献,消费者信贷咨询服务的债务建议模型现在是独立进行,通过一两家银行刻画出一个支持第三部门放款人的独特角色。如巴克莱银行通过由信用社理事会发展出来的金融监控和业务规划系统,给予信用社技术和金融上的帮助。此外,设计应对金融排斥的一些机构不仅仅是捐款,例如,汇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巴克莱银行设计出了金融培训资料,并且招募教育和建议工程中的员工志愿者。

慈善信托基金和基金会。慈善信托基金和基金会也致力于为金融普惠问题捐赠资金,但是和银行遇到的情况一样,无法直截了当地确定他们总花费的数目。从整体上来讲,通过英国慈善基金会的影响,使得信托基金和基金会能够比银行获得更广阔的资助,而且资金能相对均匀地扩散在金钱建议、金融教育和第三部门借款人之间,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和评估已经得到了广泛支持。大多数慈善信托基金和基金会对金融普惠活动的开展采取了一个微妙的方法,即通过支持旨在低收入者和特定的受剥削的特殊群体推行金融普惠工作,包含一些高度参与的捐赠者在内的慈善信托,菲尔巴恩基金会等一些基金组织在该领域内已经具备了公认的专业水准。

捐赠者和金融普惠

在英国,捐赠者们选择支持特定组织的一种方式是使用英国慈善基金会的建议,英国慈善基金会的报告会列举许多不同的慈善组织以及他们在应对金融排斥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而且对一小部分基金会自认为特别有效的慈善机构的名字突出显示,在每个领域都尽可能地选出一两个具有优先权的组织,这些组织的名字挂在英国慈善基金会的官网上,而且捐赠者们可以免费下载下来参考。分析员们试图根据英国慈善基金会的推荐、取得这些成绩的能力以及评估这些结果的风险来均衡地选择慈善机构,研究慈善机构的标准是按《成功资助》概括的标准执行,也可以在英国慈善基金会的网站上下载英国慈善基金会评估慈善基金会的方法来参考。尽管英国慈善基金会的推荐并不一定是最权威的组织排名,但从广泛的关注程度来看,他们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英国慈善基金会的在这部分里的推荐将跟随时间进行更新,分析师们也试图定期确认组织的性能,并定期地添加新组织的名单。

当然,英国慈善基金会并不可能访问所有致力于金融排斥工作的慈善组织,事实上这种组织真的是太多了。如果捐赠者想要支持英国慈善基金会没有调查到的慈善机构,也可以利用《成功资助》里概括的标准自主进行审查。

捐赠者们在上面涉及到的金融排斥领域的工作,同时也会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

第一,这个领域是迅速变化的,有许多正在开展的活动,而且跟踪新的政策举措也非常困难,更不用提新兴的实践了。

第二,政府是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资助者,应当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另外一些金融服务公司和基金会也热心于支持有效的或创新的工作。

第三,每个领域的选择范围并不是太宽,许多对金融排斥感兴趣的组织在结构上非常相似——而且大多数是债务建议提供者。

此外,英国慈善基金会发现在金融排斥领域有一些跨部门的问题,需要捐赠者提供更多的捐赠,需要他们在产品设计和供给上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该领域没有组织资助,而且并不单单只在一个独立的部门内部就可以解决问题,还有究竟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做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楚。对这些捐赠者而言,援助可能有时是带来更多的影响、能力、技术和合伙关系,而不仅仅是提供资金。

英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总体来说,再有效的措施都会有些不足之处,而且都有一些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样对基金组织而言总可以找到不参与这类活动的原因,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不足也正好为慈善机构提供了很多投资机会,因此,英国慈善组织参与到金融普惠的工作在带给中国慈善事业一些经验参考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应对危机

在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时,肯定会优先考虑债务建议,主要是因为来自英国慈善机构的报告称这方面的需求太多以至于无法全部满足。涉及到公民咨询处和住房协会以及授信机构之间的关系,两者都是帮助确定性受到金融排斥者的好方法。捐赠者可以支持致力于给出债务建议的机构,而不是只具有“事故和急诊”功能的组织,例如反对贫困的基督徒模型,在债务解决以后仍然持有一个继续进行的储蓄和分期付款的账户,意味着将来客户再度陷入金融难题的可能性更小。混合供给可以有更广泛的影响,消费者信贷咨询服务已经是开发有效的电话和网络建议的市场领导者,而且在已经提供的电话服务的基础上还有一系列更深的计划。

对于中国慈善机构而言,在已知债务建议是一种有效减轻一个人金融压力的情况下,捐赠者在这里可以资助更多的活动,但是应该注意将目标定位于受到金融排斥的人群,同时还需要注意最大化由电话和网络提供服务的质和量问题,以及尽可能多地争取来自政府或金融服务产业的长期赞助。为了达到预防的效果,有关债务的建议应该更有整体性,而且争取做到尽可能早地干预。赞助者还可以改进针对受排斥群体的推广建议一类的申请上的赞助模式,也可以资助更早申请一类的方式。

提升金融能力

英国慈善基金会为捐赠者们找到了一个可以明确发挥作用的领域,包括诸如产品教育一类的产品链接,针对家庭或社会网络的方法。英国的贵格社会行动已经由其造钱计划开创性地尝试了一个试点方法,即同等看待家庭金融和创造性的组织活动及讨论,通过试点发现这种教育方法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目前就英国经验来看,在提升金融能力的领域中金融教育具有优先权,主要是由于提升能力的潜在收益很高。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尚不能恰当地对许多现存的规定进行评估,而且在继续教育学院以外暂时还没有专门为成人使用的小规模的政府资助金。英国的社区发展金融机构的开展的公平金融会给那些正在申请贷款的人们有关建议和教育的资料,但是却不肯给予他们贷款。

对于中国的捐赠者而言,可以支持提供这类服务,并且伴随人们真正使用到的商品一起推广。更一般地说,可以利用特定的教育方法影响的纵向证据进行评估,投资于那些评估中起作用的因素很重要,进而影响政府投资。为成年人开展的货币教育同样也需要达到更大规模,像信贷行动那样通过使用材料教育的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而且目标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慈善机构是惠及金融排斥者,则实施的方法之一可以是通过已经致力于排斥组织的中介机构执行,信贷行动也可以在其他慈善机构帮助塑造员工的信心来教育客户建构能力。对于已经获得过诸如债务建议或信贷一类的金融服务人们而言,他们对金融教育也比较容易接受。还有一个研究、创新和游说改变人们金融违约的方式的领域供捐赠者自由发挥,该领域比较不容易确定赞助什么,因此捐赠者可以参考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自主决定,开拓创新。

设计和供给产品

第三部门放款人更感兴趣是提供更灵活的金融产品,例如信贷、储蓄和银行账户等,这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规模和影响程度。支持应对潜在技术和组织约束,对于解决这些障碍非常重要,捐赠者们可以和个体信用社或借款人一起拓宽可用产品的范围,也可以在行业层面上和主流协会一起协作。像保险、分期付款和储蓄一类的主流产品的供给是明显不足的,慈善机构可以针对主流供给培育出更合适的产品。最后,捐助者可以参与游说金融服务公司改善产品,比如说服分支机构人员更尊重地对待低收入消费者,说服保险公司不对顾客因年龄不同加以区别对待,或反对关闭邮政网点等。

金融服务市场

篇(6)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01

一、前言

在过去约十几年里,为迅速扩大资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和抢占市场份额为,金融机构并购重组的规模越来越大、辐射面越来越广,但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演变为全球的金融危机,金融并购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大背景下,一股空前的兼并大潮也正在发生,如何把握住金融危机催生的并购良机,推动和完善我国金融并购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并购市场一直表现比较活跃,2008年1月到10月份我国企业并购交易量同比增长37%,非国有产权的交易已经超过50%以上,企业并购重组已经涉及到20几个省市的近万家企业,并购活动呈现出纵向并购增加、大量中小企业加入并购大军、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联动并购频繁等趋势。但我国的金融机构大多没有参与全球金融并购,而这一空白也在随后得到填补。在2011年9月26日普华永道了一份最新报告《新兴机遇:亚洲2011年金融服务业并购》,该报告显示:逾75%的中国金融机构正在积极考虑在未来的12个月进行并购,而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重点迅速转移到东方,中国和亚洲的交易数量预计将在2011年后期及2012年加速增长。这表明中国和亚洲的金融服务并购预计将在2011年后期崛起,并在2012年加速增长,中国金融并购市场即将扩大。

二、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并购呈现的主要特点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金融并购呈现不一样的特点:第一,金融机构的并购规模越来越大。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金融机构的大规模并购是为了避免大型金融机构破产带来的损失和冲击,也是为了以大规模并购来实现协同效应或是优势互补的需要。如美国银行以500亿美元收购美林证券。第二,金融机构的跨国并购显著增多。在这一轮金融并购的浪潮中,在金融国际化、一体化的推动下,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并购的跨度由过去以国内并购为主逐步走向跨国并购。据统计,2007年前10个月世界银行业并购金额达到的3700亿美元,其中跨国交易占到55%左右,是上年这一比例的两倍多。第三,金融机构的跨行业并购不断增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行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就给一些有意跨行业发展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机会。如摩根大通收购了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将其最需要的大宗经纪业务和全球交易处理业务收入囊中。第四,金融机构危机救助型并购在快速上升。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国际金融并购多以强强联合为主,然而,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强并弱或以大并小的救助型并购不断增多,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如巴克莱银行收购雷曼兄弟部分业务。第五,金融机构并购出现国有化浪潮。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大批金融机构倒闭或陷入困境,为了促进金融体系的重整和金融危机的化解,减少社会震荡,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干预力度更大的手段,由原来的市场干预变为直接收购,采取政府注资的形式并购或接管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据统计,2008年10月份金融机构的部分国有化总额达740亿美元,占当月全球并购总额的约30%。

三、对推进和完善我国金融并购的启示

近几年,我国金融机构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寻求通过海外并购或没立分义机构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快国际化进程。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形势下国际金融并购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结合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提出推动和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并购的应对策略。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的努力:

首先是政府层面,要努力创造和稳定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并且懂得利用海外金融周期。一方面是要保持国内经济与金融环境的稳定,为跨国金融并购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国际金融周期的利用,充分认识到并购是化解危机的有效手段和实现中国金融国际化的有利时机。利用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跨国并购的交易成本相对较低,适度支持开展跨国金融并购,但同时也要注意选择适合中国金融实力的跨国并购战略。

其次是金融机构自身的层面。金融机构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有效增强金融机构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而且当前国际金融并购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跨行业并购增多,国际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可以让金融机构能够同时提供多种不同的金融业务,充分发挥业务多元化下的风险分散优势和资源共享带来的效率优势,达到规模经济中的“帕累托改进”。中国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跨国并购来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实现综合经营,与国际接轨。而同时跨国并购的成败最终取决于金融机构自身的实力强弱和并购整合的难度大小。因此,要积极推动国内金融机构的改革,增强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提高金融机构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并采用合适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来开展跨国并购,同时可以在国际和国内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以降低跨国并购整合的阻力。

参考文献:

[1]Berger,Allen N.,R. DeYoung,H. Genay,G. F. Udell(2000).Globaliz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vidence from Cross -Border Banking Performance [J]. Brookings -Wharton Papers on Financial Services, 2000

[2]Pilloff Steven J and Anthony M Santomero. The Value Effect of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ons, 1998.

[3]熊良俊.当前国际金融并购主要特征及启示[J].中国金融家,2010(2).

[4]徐涛,刘阳.20世纪末以来美国金融业并购的特征及其效应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11).

[5]孙芙蓉.国际金融并购风云与趋势[J].中国金融,2007(23).

[6]束庆年.日本跨国金融并购的经验与教训[J].NEW FINANCE,2009(1).

[7]何德旭,毛文博.金融并购条件下的金融监管:影响与趋势[J].当代经济科学,2003(2).

[8]傅鹏.全球金融并购动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4).

[9]颜剑英,朱衍强.国际金融并购与中国金融安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2).

篇(7)

这其实是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话题。商业银行本质上就是私人之间的信贷、信用关系,而且中国的经验,无论历史还是现实,也都体现了这种特质。我们的金融机构现在绝大多数还是国有的金融机构,大型商业银行都归国家所有,使信贷变为个人和国家之间的信用关系,不仅容易导致呆坏账,还会将政府陷入一般的信用关系中,加大监管成本,湮没政府的监管执法职能。

既然是国有,最后承担责任的是政府。政府拼命地监管,越管越严,越管越死,管到婆婆妈妈的小事上,这就失去了监管,变成了所有者。政府对私人之间信贷的限制,使商业银行失去了信用基础。现在一提发展金融,焦点都在股票市场衍生工具上,却忘了最基本的产权,最基本的私人之间的信用。惟有减少国家跟私人之间的信用关系,政府才能真正作为第三者,作为执法者。

第二点,我们要发扬法制的精神,才能保证创新活动的发展。法制的精神,就是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不可以做的事情都是可以做的,而不是政府同意你可以做的事情才是可以做的事情。应该由法律规定不能做的事情,而不应凡事凭政府批准。如果要靠政府批准才能做事,我们永远没有灵活的创新体制,包括金融。

再说到一点具体的,资金的基本要素是利率,但利率市场化这件事好像被遗忘了。利率不能市场化,不能按照市场的供求关系调节,怎么消除我们现在仍然用行政权力管制的利率利差?此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责任也与政府责任混为一谈,政府规定了不可变动的利差,而政府监管也必须无条件服从,这个市场是不正常的。从长久来讲,市场的固定利率制度不利于市场竞争的展开,我们的市场也没法形成自由竞争的市场。

这也是中国价格改革的一部分。中国的产品价格已经进行了很多改革,但是要素价格的改革,从能源价格、电力价格到资金的价格,在改革开放30年后如果还不能走向市场化,中国经济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反而要回过头来思考,我们怎么能够进一步发展,使市场竞争更加发展,使中国能够真正拥有在世界范围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

樊纲为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本文根据记录稿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许小年:经济体制刚性阻碍转型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非常动荡不安的时期。国际金融市场上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这些事情从金融角度来讲对中国的直接影响不大,但是对中国的间接冲击是非常大的。如果说国外金融动荡是产生于金融创新过度,风险过度,国内正好相反。在讲中国问题之前,我想强调一个观点,目前以美国为中心的金融风暴,源头到底在哪里,我们总结了很多,却没有总结美联储的运作。

在我看来,这场金融危机总源头是美联储,美国的衍生金融工具,各种金融品种的膨胀,只不过是货币发行过度的一个必然的结果。“9・11”之后,美联储把过低的利率保持了过长的时间,所以,今年格林斯潘说美国碰上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为什么?因为美国有一个百年不遇的美联储主席,就是格林斯潘本人。为了避免这样的危机在美国重新出现,当务之急是约束美联储,当务之急是要监管监管者,不能让中央银行随意发行货币,发行货币的节奏一定要与世界经济保持一致。

那么,这场危机对中国有什么样的影响?对中国的实体经济来说,这场危机使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或者说我们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即将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有两条原则,第一条叫投资驱动,第二条叫低成本的外向经济,现在两者都在发生迅速的变化。外部需求减弱,外向经济碰到很大的困难。在广东、江浙一代,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关门。同时,投资正在减弱,投资品价格迅速回落,钢价格在回落,机械设备价格在回落。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转型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我们必须要把我们过去行之有效的增长模式,行之有效的企业的发展模式,尽快地实现转变,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转型具体来讲是从投资转向消费,这个大家都同意。问题是,怎么转?近几年,我们固定资产投资占到GDP比重已经接近50%,而居民消费仅仅占GDP的35%,美国的居民消费则占GDP的70%以上。我们的经济增长似乎是为了增长而增长,而不是为了老百姓消费而增长。此外,我们的制造业占GDP的50%,可是制造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仅占全社会的27%,服务业虽然占GDP的40%,但是提供了30%以上的就业机会。换句话说,要解决中国未来的就业问题,希望不在制造业,希望在服务业,所以,我们要尽快地实现从投资到消费的转型,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型。

但是,谈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转不过去?原因不是市场的刚性,而是我们经济体制的刚性。受到经济体制限制,我们转型永远是在嘴上,而不能够是在经济上。这个刚性表现在我们对经济的过度管制,这种管制阻碍了转型顺利进行,阻碍了资金在各个行业的流动。制造业的企业关闭了,其所有的资源不能够从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地方和领域去,因为进入壁垒高耸。具体而言,我们重要的服务业是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媒体舆论,这些现代的服务业,都在政府的严格管制下,从制造业游离出来的资源和人力无法进入。

当经济从投资转向消费,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时候,要求我们的金融体系跟着转型。我们现在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体的,基本上是服务于大型制造业的,它不能适应分散的、创新的、多样化的服务业。这给我们经济转型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原因也是管制。监管当局管了很多公司的事情,如开设网点、任命高管等,这都是企业的经营自,却统统收到监管者手里。过度管制造成金融机构产品单一、机构单一,连业务操作都有统一的规范,更别说创新了。

政府应该做的是把市场中出现的新事物、新产品、新的商业模式,及时地总结及合法化,事后追认。

安徽小岗村农民的改革,既不合规也不合法,当时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抵触的,但有了这个违法,才开始了中国伟大的农业改革。政府应该做的,是像小平同志那样,及时总结,认为这是推动中国生产力、发展中国经济非常有利的措施,将其合法化。如果都先要求合规合法,中国经济改革不会到今天这一步。

东南沿海地下钱庄很多,也不宜总是打压。其“非法集资”的原因是因为无法可依。这些金融机构发挥了国有银行无法替代的作用。比如,商业银行现在不敢给房地产贷款,他们也不可能完成任务。反之,要靠孟加拉银行那样的金融机构去发挥作用。这样的机构我们早就有了,而且运作得不错,对当地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政府要做的就是要承认它,合法化,规范管制,政府作用的界定就在这里。

这几年,市场化的改革停滞不前,政府对经济的卷入越来越深,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于政府和市场的分界长期存在着误解,观念上混乱。我们经常把政府在危机时刻的职能,和在常态中的职能混在一起。政府在危机时刻确实有很多事情要做,就像今年的美国政府,就像1929年的美国政府,就像在战争时期的各国政府一样。但危机时期的政府决策,并不意味着要在常态也做这么多事,这两者要区别开。凯恩斯主义的诞生,掀开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序幕。但凯恩斯主义产生于危机时刻,它仅适用于危机时刻,我们现在把凯恩斯主义无限地推广,把它推广到常态中去,这就走得太远了。所以,在这个认识上,我们需要澄清。

篇(8)

一、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竞争力仍待提升

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充分发挥骨干作用,为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作出积极贡献。今年以来,国有企业作为经济回升向好的主战场,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增长,各主要行业实现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创新研发进一步加快。今年前8个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94016亿元,同比增长37.6%;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累计实现利润12644.7亿元,同比增长46.7%;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已交税费16383.7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中央企业表现突出,1~8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5731.2亿元,同比增长40.4%;累计实现利润7235.5亿元,同比增长50%:已交税费总额8883.3亿元,同比增长22.6%。在前不久揭晓的“全球500强”榜单上,中国企业数量不降反增,30家国有大企业迈入“全球500强”的行列,展现出我国国有经济的强大活力。

但是我们的国有企业在竞争能力上和国外企业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智力密集型、劳动附加值高的业务领域差距显著。

例如,ENR(工程新闻)上榜的企业,中国有22家,总收入为14.08亿美元。在前200强收入中占比为2.7%。而美国上榜企业75家,占全球工程市场份额的38%。同时,市场区域上我国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国家。业务领域集中在在亚洲、中东地区和非洲等地,其业务比重占95%以上,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不到5%。在业务环节上,欧美的工程公司做设计和项目管理等智力密集型工作,而我们还是以传统的土建为主。行业上我国集中在房屋建设和交通道路建设领域,国外发达国家集中在电信、石油化工和新能源建设等高利润行业。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国有企业很大,但是竞争力不足,我们赚的钱更多的是血汗钱,大型国有企业在全球资源的重新分配上话语权还不足。

二、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国企现状

自国资委成立以来,国企经历了五年左右的幸福时光,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力、影响力日益剧增。究其原因,与国资委管理加强、企业治理水平提升以及人世后经济的景气都不无关系。正是因为这些成绩,导致我们对国企发展改革的认识出现了较多偏差,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恰恰让国企多年存在的顽疾暴露无遗。

从目前来看,由于政策性因素占据核心因素。市场化需求还未完全打开,企业去库存化的过程还未彻底完成,而且世界经济形势依然没有很大起色。以此判断,中国经济形势虽然总体趋于好转,但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国企下半年的盈利预期依然不容乐观。

(一)外因方面:外部需求持续下降,产能过剩

长期以来,中国很多行业的产能是按照出口量占总产能20%~30%来配备的。但在目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前些年经济高速增长所形成的一部分产能,其所对应的需求已经不复存在,而且很多国企为了稳定就业,没有及时调整产能。产销矛盾进一步拉大。尽管国家刺激经济的措施已收到一定成效,但消失的需求和启动的需求并没有很好地匹配,同时,以大量财政支出和货币投放为主要内容的4万亿元投资政策不具备持续性,其拉动效应已经在逐步减弱。从制造型企业相对占多数的地方国有企业上半年累计实现利润1370亿元,同比下降41%(与整体数据相差14个百分点)的数据可见一斑。

(二)内因方面:国企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大部分国企对自身的资源能力与市场竞争关系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没有建立真正适应市场化竞争的核心资源和能力。另一方面,对国企从一些领域退出,对产业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和结构升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政策机制调整的相对滞后,面对危机的结果自然不容乐观。政府相关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国企的政策性亏损。凡是敢于“政策性亏损”的,基本上属于垄断行业,而垄断之所以为市场经济所不容,就因为“政策性亏损”只是表面的、暂时的,而“政策性暴利”才是根本的、长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国企的政策性亏损是长久以来政策性暴利的必然。

国企盈利能力相对较弱。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利润率水平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但是劳动生产率和资产周转率最低,最终影响了国企的盈利水平。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国企茸业收入的下降远小于利润的下降,这表明国企盈利能力出现下降。而这一数据还是在4万亿投资主要由国企承担的情况下实现的,这更加说明国企创造利润的能力很低。

三、关于危机背后国企出路的几点思考

(一)加大力气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业链,成为企业金融危机之后打造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一些企业因产能过剩没有死在危机中,反而死在危机后。这些现象必须值得企业重视和思考。盲目重复投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痼疾,在经济危机导致需求绝对或相对萎缩的情况下,产能过剩再次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不仅已经从钢铁、电解铝、氧化铝、造船、水泥制造、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蔓延到风能、光伏等新兴产业,而且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压倒一切的应对危机举措客观上加剧产能过剩之势,因为启动消费旷日持久,大规模投资则可立竿见影。

在总体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企业在金融危机之后首当其冲面临由此带来的巨大压力和风险。首先,要有效应对产能过剩、产品结构老化的问题。金融危机后,这类的风险会迅速显现,并且要求应对的时间是短的。其次,可能会面临近几年由于扩张过度、整合能力滞后带来的问题。金融危机后,这类的问题也会由隐性转为显性、逐步显现出来。从本质上看企业过度扩展,是用新的潜在矛盾掩盖旧的显性矛盾。第三,经营模式滞后、资源整合体系落后带来的潜在压力将逐步显现。金融危机后,这类问题会在中长期逐步显现,要求时间不急,但是应对的难度最大。

这些问题的应对和处理,是企业在金融危机之后打造竞争力首先面临的问题。应对的措施大概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积极有效地处理过剩产能,主要体现为落后产能的淘汰和调整、产品结构的优化、资产重组等具体举措。第二个方面是科学地进行产业扩展,优化产业链。主要体现为协同、整合效应的实现。

(二)凝聚变革的动力,有效推进各项改革、革新成为企业在金融危机之后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从企业发展的状况看,金融危机来临之前所推行的各项改革依然处在探索的“路途”中。依然有相当多的改革没有推进到位,甚至还存在部分需要“实质性创新突破”的任

务没有完成,但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市场机会众多的光环下,很多矛盾被忽视了。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几年内,我国企业“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掩盖了不少的深层次问题。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虽然暴露出了一些企业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但是随之被国家“保增长、保就业”大目标下,这些问题没有被足够重视和得到应有的关注。

金融危机之后,着眼于竞争力的提升。企业必须有效地深化各项改革,由此促进竞争力的提升。关键举措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要加大力气进一步推进现代产权制度改革,并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依然有漫长的道路要走。我国企业公司治理体系的完善,既牵涉到体系的完善问题,还牵涉到外部环境的成熟和发展问题,更牵涉到文化层面的问题。另一个方面,积极有效地推进组织变革。组织模式是企业整合内外资源的保障,也是体现企业生存理念的重要表征。我国企业在组织模式上的落后是个不争的事实,由此带来的分工不合理、协作不到位、流程不顺畅、权责不清的现象必须的得以足够的重视。组织变革是一件系统性、复杂性、创新性、艰巨性兼具的一项变革活动,我国企业必须能够有效地推进组织变革,从而实现竞争力的重塑和提升。

篇(9)

全球贸易融资服务项目(GTFP)是IFC推出的一项旨在推动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市场份额,促进南南交流合作的服务计划。根据协议,北京银行将以保兑行和开证行双重身份加入国际金融公司全球贸易融资项目。

渣打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在北京启动

5月28日,渣打银行私人银行全球总部在新加坡成立。除了新加坡以外,渣打银行在6月底之前在全球共10个市场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业务,其中包括香港,上海、北京,首尔、孟买、新德里、迪拜,伦敦、和泽西岛。

6月25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启动私人银行业务。渣打银行在中国推出的私人银行业务,将服务于中国本地的高端客户,为他们提供离岸和在岸的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将专注于流动性金融资产高于100万美元(或等值800万元人民币)的高端客户群体。

民生银行“优质服务节”启动

5月19日,民生银行“优质服务节”在全国24个城市启动,先后有24家分支机构的3000多名员工参加此次活动,近一个月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营业厅分区清晰、“个人综合签约服务”启动、大堂经理职能强化,服务流程再造正在进行,自助设备使用率提高、“流动银行”服务推广。体现了他们“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与客户和谐互动的快乐服务的服务梦想。

汇丰推出新版QDII产品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于6月11日推出新版QDII代客境外理财产品,为渴望参与海外投资的本地居民提供全新的人民币理财工具。

汇丰精选了3只基金供投资者选择:汇丰中国股票基金,汇丰环球趋势基金和美林环球资产配置基金。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方向选择基金,以人民币认购。认购资金将通过英国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发行的结构性票据投资于所选择的基金。

汇丰新版QDII产品的投资起点金额为等值3万美元的人民币,产品损益上不封顶下不保本,投资期为2年,特设灵活赎回机制。自2007年8月3日起,每周均有赎回机会,投资者可以视自身资金需求和市场情况自行决定提前赎回与否。

渣打推出瑞银新兴基建股票挂钩可转换结构性投资QDII产品

6月26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发行最新“聚通天下”QDII产品――瑞银新兴基建股票挂钩可转换结构性投资。新兴基建股票篮子挂钩的非保本QDII产品拥有收益锁高功能和额外投资回报机制,潜在年收益最高可达48%(以美元计)。

投资者可以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苏州5个城市以人民币和美元认购该产品,认购起点为10000美元或等值人民币,产品认购期为6月29日-7月6日。

渤海银行亮相“融洽会”

6月6日,天津市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基金机构以及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千余家企业近5000人参会。

在会上,渤海银行重点介绍了投资银行业务、环球市场业务、中小企业全面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产品、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结算服务等特色内容。

光大银行携手英国使馆助力英国留学

4月底,中国光大银行与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在北京签署了《英国教育推广项目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联合在全国各地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英国留学专题讲座,赴英行前准备会和光大“出国通”俱乐部家长会等,为即将申请赴英留学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留学咨询和留学金融服务。

花旗银行联手中美大都会人寿成为在京首家提供投资连结保险的外资银行

6月21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与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一款新的保险产品“财富精选计划(B款)”。该计划是专为花旗银行客户量身定制的。此产品的推出使花旗银行成为首家在京提供投资连结保险的外资银行。

“财富精选计划(B款)”由中美大都会人寿精选优质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组成。

客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投资喜好和风险承受能力从货币型投资账户、混合偏股型投资账户和股票型投资账户中选择建立自己的账户。该款新产品起售金额为10万元人民币。“华夏银行现金新干线”整合品牌亮相北京

6月12日,华夏银行在北京隆重其现金管理整合品牌――“华夏银行现金新干线”。作为国内首家现金管理整合品牌,“华夏银行现金新干线”包括集算快线、集付快线,E商快线、速汇快线,直联快线,透支快线、银关快线等7大类产品解决方案。

华夏信用卡精彩亮相

6月18日,在德意志银行的鼎力支持下,华夏银行正式发行华夏信用卡。

此次华夏银行首发系列信用卡分为普通卡、金卡和钛金卡3种,在产品功能设计方面有所创新。“轻松周转”计划,银行可依据客户的授权进行转账,偿还消费者的应还账款。另一项“大借小还”分期礼遇则可使持卡人在开卡3个月内任意选择一笔大额消费交易,享受零利息、零手续费分期付款礼遇。而“风险无忧”则为持卡人提供独有的挂失前72小时失卡风险保障服务。

深圳发展银行借记卡ATM日提款金额上限调整为20000元

自5月25日起,深圳发展银行将借记卡ATM每日累计提款金额的上限由目前系统默认的5000元调整为20000元,同时考虑持卡人个性化需求与风险承受度,系统支持20000元以下持卡人在柜台设置的自助设备取款任意额度。

调整内容具体如下一是深发展借记卡持卡人每日ATM累计取款(本代本+他代本)金额不能超过20000元,二是对深发展借记卡ATM现有取款收费政策保持不变,三是系统可支持持卡人在柜台修改设定自助设备每日提款20000元以内的任意额度。

Visa与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携手推动澳门旅游业

6月1日,Visa国际组织推出一项亚太区推广活动――Visa让你体验澳门吃喝玩赏之旅,亚太区不同市场的Visa卡持卡人能够在澳门旅游时享受多种优惠礼遇。该项活动旨在配合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推广饮食、娱乐及顶级消闲等旅游范畴,而且也是Visa的全球策略之一。该活动9月30日截止,澳门当地已有30多家著名商户参与此项推广计划。

华宝兴业行业精选基金首日发行认购即过百亿

6月11日,华宝兴业行业精选基金开始募集,原定募集上限为100亿份,募集截止

日为6月15日。根据华宝兴业的公告,由于在募集首日广大投资者认购踊跃,初步统计该基金累计认购申请已超过募集规模上限,超过百亿大关,6月12日17:00起已停止办理该基金的认购手续。华宝兴业对募集期内的有效认购申请采用比例确认的原则给予部分确认。

大成创新基金1元集中申购

继今年初成功实施基金景业封转开后,6月15日,大成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第二只封转开基金――大成创新成长基金以1元价格开始集中申购。该基金募集上限为100亿份,将通过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邮政储蓄、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和各大券商发行,集中申购期不超过1个月。

首只创新型基金获批国投瑞银拔得头筹

6月26日,证监会正式批准了国投瑞银的创新基金一一国投瑞银瑞福分级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国内首只创新型基金诞生。

该基金通过基金收益分配的安排,将基金份额分成预期收益与风险不同的2个级别,即瑞福优先和瑞福进取。优先级份额的收益现金流将呈现相对稳定、持续的特点,进取级份额则通过对优先级份额基准收益优先分配权的让渡,获取较高比例的超额收益分配权,提高其市场的投资参与度。

国投瑞银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虽然已获监管部门批准,但由于产品设计属于创新,所以公司将进一步投入时间和资源进行产品宣传和投资者教育后再择机发售,让投资者充分了解分级产品的特性,理性选择好合适自己风险偏好特征的基金份额。

中国红基会与太平人寿联手启动“太平人寿爱心天使大行动”

6月19日,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正式签署协议。太平人寿承诺,客户每投保一件“太平阳光天使2007少儿保障计划”,公司即向红十字基金会“小天使基金”捐赠10元,用于专项救助贫困白血病儿童,累计捐赠不少于100万元。双方同意。在条件成熟时,还将正式设立“小天使基金”项下的“太平人寿天使基金”。除根据销售保单进行的公司利润捐赠外,太平人寿还将发动公司员工,客户积极参与该项公益活动。

“太平阳光天使2007少儿保障计划”,是太平人寿一款使用新的重大疾病定义的少儿重大疾病保险,除了提供22种少儿重大疾病保障及人身保障外,还是在国内首次将儿童白血病作为特种疾病提供额外赔付责任。

长城保险与中国再保险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6月8日,长城保险与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与其旗下子公司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人寿再保险业务合作协议。

继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后,长城保险成为与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第3家保险公司。战略协议将通过建立双方高层联席会议制度、双方沟通机制等措施,加强和巩固双方的合作关系。今后,长城保险将作为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优先得到承保能力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长城保险成功举办第4期“长城人文论坛”

6月9日,长城保险在北京金融街富凯大厦4层报告厅举办第4期“长城人文论坛”。本次论坛以。人民币未来走势与投资机遇“为主题,特邀央行金融专家焦瑾璞担任演讲嘉宾。

长城人文论坛是长城保险推出的一项纯公益性活动,主题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关注普通百姓关心、关注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今年5月,长城人文论坛首次走出北京,在河南郑州举办了一场关于孩子教育的讲座。据悉,今后长城人文论坛不但要继续在北京举办,还将在四川成都、山东济南、山东青岛。湖北武汉等长城保险各家分公司所在地举办。

恒安标准人寿北京分公司父亲节“千人宴”成功举办

6月17日,恒安标准人寿北京分公司在嘉里中心大宴会厅隆重举办父亲节“千人宴”,包括该公司领导、优秀理财经理同他们邀请的尊贵客户以及媒体朋友在内的近千人参加了本活动。这是该公司首次尝试在父亲节举办这种形式的“千人宴”,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年龄的父亲以及他们的子女出席活动。每位到场的父亲都佩带上了象征父亲这个特殊身份的太阳花。在答谢宴之余,主办方还精心安排了散文诗朗诵、子女为父亲戴纪念奖牌等环节,助演歌手也为嘉宾们献上了《父亲》、《爸爸的草鞋》、《念亲恩》等歌颂父亲的歌曲,向父亲们献上节日的问候与祝福。

谈到该活动酝酿的初衷,恒安标准人寿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刘英祺表示,举办父亲节“千人宴”答谢活动最大的初衷就是倡导感恩,引导人们超越过“节”本身,将对父亲的感恩、热爱和眷恋,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友邦北京第五届高峰竞赛颁奖典礼完美落幕

6月18日下午,友邦保险北京分公司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盛大颁奖典礼,表彰在刚刚结束的“友邦北京第五届高峰竞赛”活动中业绩优秀的保险营销员。此次共有41 5名保险营销员分别入围高峰及小高峰的业绩竞赛,其中51名杰出保险营销员分获主席、副主席及最佳经理组、最佳襄理组、最佳主任组,最佳个人组、最佳新锐组、最佳PA组巨星称号。

友邦北京分公司通过举办高峰会议,旨在鼓励保险人树立“专业服务、规范服务”的理念,并通过表彰先进,扩大这种积极向上的族群力量,带动整个保险营销员队伍更加积极健康的发展。友邦保险优质产品获大奖

由《新闻晚报》主办,由市民和专家共同参与评选的“上海第三届保险产品博览会暨最受欢迎保险产品”结果于近日揭晓,友邦守卫神重大疾病保险、友邦康爱防癌疾病保险计划,被评为“最受欢迎保险产品”。

友邦守卫神重大疾病保险计划不仅集身故保障,重大疾病保障、残废豁免保险费、满期给付等多种利益于一体,还切实帮助投保者全面考虑费率、年龄等因素,保障周全,充分抵御重大疾病风险。

友邦“康爱”防癌疾病保险计划集高额癌症保障、满期金领取(相当于106%所缴主合同保险费),保险费豁免于一体,可以满足市民既获得保障,又保值增值的需要。信诚人寿投连险再添3账户

日前,信诚人寿的“运筹慧选”投连险又新增3个账户:平衡增长投资账户、策略成长投资账户、积极成长投资账户。加上原来的4个投资帐户,目前信诚人寿可提供7个风险与潜在收益各不相同的投连账户给客户选择,成为目前国内市场上投连险投资账户最多的保险公司。

此次增加的3个账户都是配置型账户,即每个账户都是多种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的组合。其中,策略成长投资账户和积极成长投资账户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分别达到60%和80%。客户可根据自身投资目标期和风险承受度的不同,直接选择合适的账户。昆仑保险“吉祥年”综合意外伤害保险面世

近日,昆仑保险推出了“昆仑吉祥年综合意外伤害保险”。被保险人花费1D0元就可以得到1年期,全面的个人综合意外伤害保险。被保险人在保险期内除了享受意外伤害残疾和身故保险意外,还可享受相当于保险金额4倍的航空意外残疾和身故特别保险金。此外,这款产品还提供意外医疗保险金、意外住院津贴保险金和救护

车费用保险金。

人保财险北分推出直通车“车险管家”服务

6月20日,中国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正式启用4008195518电话直销专线,推出了人保财险直通车“车险管家”品牌服务。

人保“车险管家”将在人保财险直通车原有特色服务基础上,提供专职人员送单上门、移动POS刷卡收费、免费事故车托管,理赔服务专员索赔全程陪同等创新服务。从承保到理赔,消费者只需一个电话,即可享受人保专业团队提供的“全流程精品服务”,拥有让客户投保省心,托管放心,索赔舒心的“车险管家”。

据悉,人保“车险管家”将首先面向人保财险直通车客户提供,即拨打4008195518电话投保的客户均可享受“车险管家”服务。

华泰人寿推出万能险

近日,华泰人寿推出一款万能险产品――华泰人寿财智人生。该产品分为少儿版和成人版,其最低年保证利率为2.25%。该产品投资账户由华泰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运作,初始费用低于市场同类产品,采用寿险精算新生命表{寿险产品定价基于生命表,0-80岁新版生命表保费--收取水平较老版降低7%70%),并放宽追加保费的条件。万能险个人账户价值的累积需要扣除各种费用,因此该产品适宜计划持有5年以上的消费者。

泰康人寿力拓民族市场

泰康“西域金童”少儿保险计划是泰康人寿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多子女家庭现状而专门推出的,主要提供孩子教育保障。著名维吾尔族童星阿尔法签下了该保险计划的第一张保单,并成为泰康“西域金童”少儿保险的代言人。

民生人寿实践“非常6+1”快速理赔服务

6月4日,民生人寿北京分公司将10万元的理赔金送到客户胡先生家中。至此,胡先生成为民生人寿北京地区“上门送赔款”理赔服务的首个受益客户。近日,由于理赔系统正在进行技术升级,民生人寿无法按时正常办理理赔而超出了理赔期限,向客户王先生支付了延滞利息,王先生也因此成为该公司“倒赔钱”理赔服务的首个受益客户。这两项服务是民生人寿近期推出的“非常6+1”快速理赔服务中的两项内容。

海康保险登陆常州首家公开6项承诺

6月21日,海康保险在江苏常州开设第6家营销机构。在其开生仪式上,海康保险公开向常州市民做出6项服务承诺,内容涉及提供多种报案方式、专人指导索赔、一般案件3天结案、明确讲解免责条款、重大案件随时告知进展、困难人群提供特殊服务,并请市民监督。开业即亮出服务底牌,这在常州寿险行业属首家。

中美大都会人寿推出附加少儿长期重大疾病险

近期,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一款附加少儿长期重大疾病保险。此款少儿险专门为0(出生60天之后)~15周岁的少年儿童群体设计的,保障全面,包括多达20个种类的重大疾病,并且可保证续保至25周岁。如果投保人在合同初次投保生效或复效后,因意外伤害导致身故或者全残,或者在合同初次投保生效或复效1年后因疾病导致身故或者全残,公司将豁免保证续保期间内的以后各期保险费。

“历届夏季奥运会会徽和吉祥物纪念章。京城亮相萨马兰奇亲临揭幕

6月25日,奥运会史上迄今为止最全的。历届夏季奥运会吉祥物和会徽纪念章(亚欧版)。在北京亮相,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亲临北京为该套产品揭幕。这也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唯一的一套经由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北京奥组委正式授权的历届奥运产品,包括了自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以来所有在亚洲和欧洲举办的奥运会的吉祥物和会徽。其中吉祥物纪念章11枚,会徽纪念章18牧,每种又分别分为金、银、铜镀金3个系列。其中金章每枚1/10盎司,发行量2万套:银章每枚1/2盎司,发行量5万套;普制章为铜镀金材质,发行量5万套,现已被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总部的国际臭林匹克博物馆正式收藏。该套藏品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铸造发行,中钞国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销。中国银行各网点理财中心,新东安市场、菜百、工美、王府井百货、城乡等奥运特许店有售。

据悉,本次上市的历届奥运会吉祥物纪念章和会徽纪念章(亚欧版)是全套奥运会吉祥物和会徽纪念章的先头产品,美洲版和大洋洲版将稍后上市。

篇(10)

资本账户开放,就是通过放松资本管制实现现货币的自由兑换,并允许居民及非居民持有跨境资产,同时也可以从事跨境资产交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自由化成为必然趋势,各个发达国家开始对本国资本账户陆续实现开放,之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对资本账户的管制采取了放松策略,使得金融发放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在各国对资本账户开放的过程中,关于资本可自由兑换项目的划分也做了一定的限制,由此可见,资本账户的开放是基于有效管理的资本况换与流动活动。

一、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发展现状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目前,国际上对于资本账户的管制被细分为资本和货币市场工具交易管制、衍生品及其他工具交易管制、信贷工具交易管制、直接投资管制、直接投资清盘管制、房地产交易和个人资本交易管制等7个方面。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资本账户已与国际资本市场形成了一定范围的相互交流,并使得资本项下交易规模和流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正一步步得到实现。目前已实现基本可兑换的项目包括信贷工具交易、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清盘等14项,部分可兑换项目包括债券市场交易、股票市场交易、房地产交易和个人资本交易等22项,不可兑换项目有非居民参与国内货币市场、基金信托市场以及买卖衍生工具等4项。从总体上来,我国对于资本的管制程度还比较高,但预计在2020年之前,可以完成资本账户开放的全面开放。

随着我国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日益加大,由其带来的对我国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也体现出了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本账户开放以后,我国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经营水平、规范管理程序得到了有效提高,不仅使我国的金融服务竞争力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还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的进一点完善。第二,资本账户开放以后,在引进国外资金时,明显降低了引进成本,这使得国内外资金进一步实现了自由流动,从而加强了我国资本的合理配置,相关收益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第三,资本账户开放以后,明显加快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为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完全可兑换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然,开放资本账户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资本账户开放后,必然会加剧国际资本的流动性,由此会加大账户开放后对国家经济金融的不稳定性风险。我国在开放资本账户后,资本的大规模流动会在短期内对人民币汇率造成不稳定性的负面影响,如果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而采取央行干预市场的手段,必然会导致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不良影响,使得我国货币的供应量过分依赖外部因素。因此,需要借鉴国际上对于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发展和经济金融不稳定的经验分析,以保证我国在进行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中实现经济的平稳和发展。

二、资本账户开放的国际经验分析

本文以IMF测算的G20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度为样本,对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不同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相关测算样本,进行了有关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划分:

中国、印度、印尼、墨西哥、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度较低。这些国家的典型特点为人口多、经济欠发达,经济支柱主要为农业和制造业,金融业发展较为落后,一般都采取宽进严出的资本流动政策,以实现对外资的大规模引进对本国经济的发展促进。

法国、德国、巴西、沙特、韩国、美国、南非、土耳其、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属于账户中等开放度国家;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则属于高度资本账户开放国家。各国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的差异,与本国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以南非、沙特、澳大利亚为例,由于这几个国家的重要经济增长模式以能源出口为主,需要政府提供更为宽松的对外投资政策,因此在对资本账户的管制方面没有进行严格的限制。而美国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将外国直接投资和非居民投资排除在重要的特殊行业如交通行业以外,因此在整体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上就显得保守一些,处于中等水平。虽然不同国家的资本开放程度各有不同,但从总体形势分析,国家的经济越发达,则资本开放程度越高。

三、对于我国未来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建议

以上对G20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比较和分析,对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提示了我国在进行资本账户开放的相关工作时,应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特点,借鉴国际上的先M经验,与国际经济有机结合、密切接轨,通过制定符合国情的战略措施实现资本账户的有序开放,保证国家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第一,通过对国内企业直投管制的放宽,加快资本的流动性,促进国内资本的对外投资,实现国内外市场的平衡发展,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第二,通过对利率的管制的放宽,进一步加强利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调节功能,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建设,使得利率市场化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通过对资本账户的渐进式开放,保证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避免因仓促开放资本账户而导致国际投机资本对我国经济的破环。

参考文献

篇(11)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机制

(一)需求影响机制

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国民财富缩水,消费支出增长处于停滞。实际上,华尔街的这场危机已经影响到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据《纽约时报》、美联社等媒体报导,全美各地的各行业不同程度面临消费紧缩问题:汽车销售商2008年9月份不得不面对15年来最糟糕的销售纪录;美国航空公司的国内航班9月份航程减少11.7%。美国人借贷消费模式将面临挑战,内需紧缩直接导致美国进口能力下降,而中国正是依靠美国负债支撑着出口制造业,使得中国过剩的产能得以消化。因此,通过需求影响机制的作用,中国的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挑战。

(二)汇率影响机制

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的出台,将通过基础货币的乘数效应,进一步扩大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的流动性,导致美元对外汇率贬值。美元贬值能使美国经济纠正贸易失衡,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美国产品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却造成能源和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加剧全球通货膨胀。就中国而言,尽管近期因全球经济放缓,投资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日益呈悲观态度而使国际原油和其他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但由于价格管制,中国一些可贸易品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所以在物价方面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三)信贷影响机制

美国的金融危机现在已带来全球信用危机,目前全球金融市场表现为资产价格下降、流动性短缺、信贷萎缩。流动性压力、资产负债表压力和信用关注使银行不愿提供期限融资。据高盛估计,仅住房抵押贷款损失就可能在2012年前达到6360亿美元,甚至损失还将由次贷蔓延到优质房贷,从而将会引发银行体系的普遍惜贷。许多其他企业也都发现,它们在短期商业票据市场上的借款成本出现了上升。如果消费者和企业支出进一步疲弱不振,贷款增幅可能还会继续放缓。

(四)竞争影响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达尼・罗得里克认为:“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体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变得越发不友善的时候,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国家不大可能收拾残局,并且提供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相似的产品,即不同加工深度的消费品上进行竞争,因此在政治上,扩大南南贸易要比扩大南北贸易看上去还要困难。”于是,当发达国家的消费乏力,贸易壁垒抬升,新兴国家之间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近几个月来,人民币对欧洲货币也出现升值,这令中国更难同越南等低生产成本的国家展开竞争。过去一年里,由于需求下滑、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已有数千家中国工厂被迫关闭或是迁往其他地区。

(五)政策影响机制

在危机给金融领域造成沉重打击并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之时,美政府采取措施积极救市,美联储也声明降低基准利率。受其影响,包括中国央行在内的全球各央行史无前例联合大降息。截至2008年11月27号,中国央行已连续4次降息。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世界日益感受到中国影响的同时,“全球因素”也应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政策中的重要变量。

(六)投资影响机制

林毅夫提到,发展中国家前期的经济增长与投资有关,现在受金融危机影响,未完成项目因缺钱可能变成“半拉子工程”,已完成项目可能变成过剩产能。发展中国家还可能产生“危机的第二轮效应”。对于中国而言,从利用外资来看,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过多变相进入中国,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随之也会向中国转嫁,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因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动荡,这将加大中国资金调节的难度,影响利用外资的质量。从对外投资看,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会产生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的影响。有利的是,危机有助于中国企业绕过市场准入门槛和并购壁垒,以相对合理的成本通过收购、参股和注资等手段扩大在美投资,加快实现产业国际化布局。不利的是,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入,信贷紧缩、外国政府很可能对中国大规模的对外投资实施限制以及中国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叠加,将危及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海外投资安全性和收益性,经营风险将加大。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总需求4个因素的影响分析

本次金融危机是过去数十年经济全球化遭遇的第1次系统性风险。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美国占据着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此次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将超过发生在东亚和拉美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特别对中国而言,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此次金融危机通过影响机制对中国产生了以下的负面影响:首先,金融危机对中国直接冲击较小,就总体而言,由于中国资本市场未完全开放,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衍生品交易的管制仍然较严,次级债券的投资规模较小,所以,中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直接损失比较有限。但由于中国与美国经济的互补性较强,与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多重影响不可低估。本文简要分析金融危机对总需求中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4大因素的影响。

(一)消费者信心下降

全球许多国家消费者信心造成了严重打击,中国也不例外。股市暴跌和房地产价格下降使消费者在购物之前三思而行。就耐用品消费而言,据麦格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Macquarie Securities Ltd。)估计,中国主要城市的房屋交易量近几个月来下滑了40-60%。消费者的日常用品开支也在放缓,在华运营着2200多家肯德基店的Yum Brands Inc.公布,截至2008年8月31日,同店销售额增长了5%,较2007年同期11%的增速明显放缓。

(二)投资压力加大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境外投资企业的业绩不容乐观。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来,损失主要来自对外金融投资,主要是中国金融机构所持有的次级按揭债券的损失,此外还包括中国已经参股和计划参股的海外金融机构因这场危机股价下跌的损失。就国内而言,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下,加剧了原本的钢铁、原材料的产能过剩,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趋势,也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热情。固定资产投资是反映投资领域状况的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08年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27.2%,增速低于2008年1-9月的27.6%和2007年1-10月的26.9%。当然,政府日前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投资的举措,近期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或会出现反弹。

(三)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压力增大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商品的外部需求带来了压力,我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内容涉及农业补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增加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以及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的财政政策计划来拉动内需,这使得中国连续两个月出现了财政赤字。“不可能三角形”法则揭示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之中,只能取其二。对中国而言,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不能放弃的。然而金融危机却严峻挑战着中国的货币政策。国际上看,由于美国推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这将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助长流动性过剩,中国央行的对冲也将变得更加困难,所以中国应适当放弃资本的自由流动,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流动性增长的局面,同时把汇率稳定也要作为政策目标。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又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予以刺激,所以,货币政策在方向和力度方面存在两难抉择的压力。

(四)出口面临冲击

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出口增势正在迅速减弱,中国东部沿海也出现了出口型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并因此造成一些工人失业。由于美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金融危机可能会对中国未来的出口产生较大的负面的影响。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警示

目前,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待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观察。然而,可以明确的是,在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影响,防止外部环境恶化作用于国内整体经济运行。从长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本次金融风险对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警示。

(一)金融监管和创新须进一步完善

这次危机表明,不受约束的金融市场的危害是巨大,市场需要规则,并且需要有人负责监管。美国已在加强监管和干预方面积极行动。由此可见,面对市场失灵,政府运行行政资源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和干预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中国应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干预和求助,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过度投机,探索新的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维护金融稳定。

同时,中国要把握好金融创新的度,正确认识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推进作用。通过分析本次危机的传导过程,无限制的金融创新则把超万亿元的美元引导进了由最穷的和最低信用等级的借款人构成的次级信贷市场,并通过广泛的证券化分散扩散了美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的风险。所以我们应审慎稳步地开展资产证券化。中国金融业应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认识和防范房贷市场风险,培育健康的风险文化。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须正确处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把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了拉美和东南亚,而将挪出的空间进行业态转移,使本土成为贸易、航运和金融等服务业中心。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金融创新的衍生产品大量涌现,但这些衍生金融产品不是出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要,而是发自金融机构甚至个人逐利之动机。这场爆发的危机表明,金融的发展应立足于市场分工,履行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将产生严重后果。

(三)把握好国际金融与外贸业务的范围和节奏

在外部经济方面,我们应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Huang and Gu基于OLS分析指出,汇率机制转变可以改变通胀的持久性,汇率的变动将对国内价格波动产生深远和长期影响。所以,央行需高度关注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对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稳定的风险需定期评估,密切关注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还可通过与贸易伙伴的以人民币结算和各国央行间货币互换的方式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高中国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虽然国际市场的疲软和欧美消费减少,但是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仍然较高,这就需要我们加快转变外贸粗放型发展方式,坚持优化进出口结构,调整贸易政策,提升“中国制造”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

参考文献:

1、丁刚.华尔街给我们什么警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9-24.

2、林毅夫.林毅夫剖析国际金融危机:“福兮,祸之所伏”[EB/OL].中国经济网,2008-10-25.

3、杨万东.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应对策略[J].理论视野,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