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经济市场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F323.6;G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353-02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为全面了解了新生代r民工发展情况,笔者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石柱县32个乡镇300多位新生代农民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32份,其中有效问卷306份。主要调查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务工单位性质与行业等基本情况及其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本次课题的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
在性别比例上,其中男性比例约为35.14%,女性比例约为64.86%。按照年龄来统计,20岁以下人数占比2.01%、20岁至30岁的人数占比为50.24%,30至37岁人数占比为28.15%,37岁以上人数占比为19.6%。按照受教育程度来统计,小学文化人数占比为11.25%、初中文化人数占比为57.3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比为31.39%。从行业来看,第二、第三产业人数占比分别为36.55%和63.45%,按照单位性质来统计,国有企事业单位占7.80%,个体经营单位占76.01%,其它占16.19%。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困境
1.职业流动性高,“短工化”趋势明显
在个人储蓄情况的调查中,40.20%的调查对象只能攒下极少的工资,21.45%的收支互抵,4.62%的入不敷出。主要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地区、企业甚至行业间“跳来跳去”,工作持续时间短,流动性高,他们思想不成熟,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换工作常常是“一时冲动”,有些甚至在无积蓄也无下家的情况下选择任性离职,这样不仅会导致其收入、储蓄状况的持续恶化,最关键是对其职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成为阻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2. 升职预期过于悲观,发展动力不足
在职业发展动机中,良好的职业发展预期是发展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定信心、克服苦难的基础动力。但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升职前景不明朗,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态度较为悲观。在针对升职希望的调查中,仅有19.36%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在两年内有升职的希望,40.15%没有明确的看法,另有21.32%认为自己难以升职。悲观的升职预期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动机水平较低,阻碍其职业长期良好的发展。
3.创业意愿高,幻想多于行动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所从事的工作大多处于较差的工作环境和更残酷的就业竞争,所以相当数量的调查对象期待通过成功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调查中,43.45%的新生代农民工将创业列为职业发展的目标,创业意愿很高。但实际上,大多数新生代农名工对创业毫无概念,仅停留在设想阶段;还有一些想法很多,但对于具体怎么去创业,对创业政策和环境都缺乏基本的了解。
4.差别化对待,同工不同酬
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可替代性高,处于低级别的从属地位,普遍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而企业在招用新生代农民工时,常常采用模糊化的合同甚至不签订合同,且在执行过程中多存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歧视行为,使得其合法权益难以实现。
5.心理问题较多
在城市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常常处于这样的矛盾境地:他们看到城市的同龄人过着时尚阳光的生活,而自己过着清苦单调的生活;他们正处在一个最爱体面的人生阶段,却常常遭到无数的白眼和蔑视;他们处在培养自尊和自信的关键阶段,却很少得到尊重;他们不满于现状,却又由于文化、能力有限,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总之,这一切因素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且又极其缺少疏通解决的渠道。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路径及策略
(一)政府层面
1.进一步深化改革户籍相关政策
在我国二元户籍制度的框架下,农民工在城市的发展总是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和阻碍,虽然同在一个城市工作生活,同为城市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但是他们不能享受到和城里人同等的待遇和相对平等的权利,这对他们的自尊心无疑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因此,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农民工在城市办理上户等程序,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的落户条件,使农民工也能够获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除了降低农民工入城的基本门槛,还要逐步提升农民工的福利待遇保障,研究将城镇户籍与其关联的福利相分离,设计更为公平合理的福利分配制度,让农民工也能加入到共享发展大蛋糕的分配中来。近些年,重庆在这方面先行先试,其户籍制度改革于2010年8月15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正式施行,目的就是要让农民工穿上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的“五件衣服”,同时脱掉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这“三件衣服”,并着手制定和修订了人口管理、就业养老、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农村产权处置等相关配套政策,使得户籍制度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
2.推进制度创新保障住房需求
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工作,衣食住行样样都是大事,但其中住房问题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因此,应加大对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力度,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首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解决农民工住房需求上进行制度创新,研究出台相应的有利于农民工在城市租房购房的政策。其次,可以借鉴公私合作开发廉租房的模式,以利税优惠、财政补贴、用地审批简化等多种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住房建设;还有可以扩大城市公租房申用对象范围,取消仅限城镇户籍使用的限制,让满足条件的农民工也能享受这一优惠政策。再次是要保障农民工的租住房消费能力,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多种水平和多种层次上设置其参与条件,扩大其覆盖范围,适当将部分农民工纳入其中;同时针对农民工流动性的特点,对其用途范围及提取条件等也可相应放宽,比如公积金用于租房、公积金异地一次性提取等。
3.搭建更有效的就业信息平台
择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常常遇到的问题,择业途径的单一、择业信息的闭塞以及与自身期望和能力不匹配等问题经常困扰着他们。调查中显示有超过六成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有效的就业信息指导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取得更好的成长性,减少其就业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高流动。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更好的择业就业,政府和社会应集中更多力量,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优势以及新媒体全方位、多角度、传播快等特点,充分整合劳力供需双方的信息资源,搭建实时、高效的就业信息平台。地方政府应该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加大服务平台的覆盖面,提升就业信息的传播效率;还要规范职业中介市场,加大对职介所的监督巡查力度,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求职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4.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
众所周知,发展职业教育是把我国劳动力从数量优势转变成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能够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让他们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长远的职业生涯。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他们的工作技术含量低,具有很高的可替代性,而加强职业技术培训,让他们取得一技之长,就可能转向技术密集型行业,突破从底层劳力向上晋升的关键门槛。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为新生代农民工加载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全新属性,使其能够全面“提素”,更好地择业就业,进一步实现其职业尊严。因此,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并加大资金投入发展职业教育,比如创办新型的农民工职业大学、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有效更便利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还要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集中社会各界资源,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规划指导和心理健康疏导,引入有实力的企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较为集中的行业和常见问题进行创业指导。
(二)企业层面
1.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劳动权益
此次调查反馈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问题表现为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同工不同酬、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以及企业拖欠工资等。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应该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劳动权益。首先,在薪资结构设置方面,企业应该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等因素,适当提高新生代农民的工基本工资,调整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的比例,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因基本工资低而不得不加班的窘境;同时还要准时足额支付新生代农民工工资,并设计其它适合他们的福利政策,充分保证其休息休假的权益。其次,企业应该与新生代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以保证用工规范。在劳动合同中应充分体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各项基本权益,除了规定基本工资外,还应该将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保险纳入合同条款,还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将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等其它形式的福利纳入合同中,保证新生代农民工与其他职工同工同酬,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实施,让新生代农民工充分享受到各项应有的权益。
2.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能力
在此次调查中,有超过半数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对自己的升职预期持悲观态度,认为阻碍其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管理能力的欠缺。特别是对于有创业意向的或者正走在自主创业道路上的新生代农民工,管理能力不仅能为其在企业工作时升职加薪铺平道路,还能成为其创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素质。目前,在现有的企业培训管理体系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规划培训都仅限于基本技能的培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位也是熟练的操作工人,这样就使得他们难以走出低层次、低价值的藩篱。因此,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兴趣和实际情况,企业应该在F有的培训项目中,新增一些适合他们的管理方面的培训,提供丰富的管理相关领域的学习资源,创造实践管理能力的平台,为其以后走上管理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3.营造人性化工作环境
工作是人作为生命的基本存在方式,人通过工作获得回报,实现自身价值,而体面工作则体现了人的基本尊严。企业做为用人单位,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工作的场所,应该营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充分体现其人文关怀的主体作用。首先,应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一个良好的、使劳动者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的工作环境。其次,应将企业文化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相融合,给他们提供的不仅是安身立命的工作,更应该是安居乐业的生活,工作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学习、娱乐、生活等需求,尽可能地完善这些方面的场所和设施。此外,还要研究创建学习型工作场所,可通过人力资源的获得和物质资源的获得两种方式来获得。在人力资源的获得方面,可采用导师制、专题研讨、团队学习等形式建立起学习型组织,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帮助;在物质资源的获得方面,企业应建立起在常规工作任务解决中的“常用知识库”,并在学习型组织成熟后建立起适合本组织员工的学习课程。
(三)个人层面
1.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
新生代农民工与他们的上一辈相比较,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消费理念,他们更加认同城市青年的消费理念,追求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并且自我意识更强烈,更注重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与城市青年一样,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喜爱潮流的服饰以及新型的电子设备,并且为此花费巨大,有些甚至远远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新型的消费观念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但是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消费能力形成更加合理的消费观念,一味跟随时尚将消耗很大比例的收入造成少积蓄甚至无积蓄的情况,不利于个人职业的稳定性。新生代农民工应该改变超前的、盲目的、无计划的消费观念,结合工资水平和职业规划发展,合理分配生活、学习、娱乐及储蓄等占自己收入的比例,特别是要改变心理定位和尊严认同的标准,改变只要外在向城市青年看齐,物质上追赶城市标准就实现了自己城市人尊严的想法,应该更多注重于自身能力素质提升和职业长远发展上来,让每一笔消费都用在刀刃上,让自身得到锻炼。
2.培养理性的职业态度
新生代农民工在新的时代、新的农村环境下长大,比其上一辈来说,受过更多教育,但很大一部分在农村时很少接触农活,缺少吃苦耐劳的韧劲。一方面,他们对待工作有着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能力不足又使得现实与预期有差距。他们过于注重内心感受而不考虑社会实际,一些新生代农民工有不合理的职业期待,在面对工作中的不如意时,也就产生了不理性的职业态度,比如不服从领导、爱耍性子、遇事一走了之等等情况普遍存在。理性的职业态度是其职业发展的根基,新生代农民工应该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和自身能力,在职业的选择及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加理性客观,注重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单纯的待遇的多寡,注重职业发展的稳定性而不是自己对工作的喜厌。还要多关注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问题,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个体之间的差距,摆正心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应该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的、理性的认知。
(1)政策研究影响力的下降。在发展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学科的过程中,政策的导向作用比较明显,特别是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针对我国这样的农業大国来说,农业政策的研究人才较为匮乏,农业经济学者的影响力较低,其往往只是对政策的解读,在与其他优势学科竞争生源或资源时,极易处于不利的地位。
(2)其他学科的挤压。对于农业经济学科而言,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是在经济学、管理学及统计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近几年,管理学、经济学、环境学科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已经逐步拓展到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范围内,使农业经济学科生存空间受到很大影响,重要的是,农业经济学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落后于此类基础学科的发展。
(3)对学生的吸引力日渐下降。在学科的延续和发展过程中,人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针对现阶段的具体情况而言,伴随着农业经济学科政策影响力的下降,许多优秀学生很少将农业经济学作为学习和研究的方向,部分院校甚至停止了本专业的招生。长期下去,农业经济学势必会面临严重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2.农业经济学科所面临的长期危机
(1)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萎缩。现阶段,由于农业增长值较为可观,加上农业方面就业的人口较多,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居住在农村,我国对农业的研究工作依然比较重视。“三农问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仅十分重要,而且是我国发展的重点。然而,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农业相关部门涉及范围逐渐缩小,当城市人口树立超过农村人口树立时,政府工作中心就会发生改变,其就会削弱农业经济学科研究对象的重要性。
(2)研究经费和研究人员的持续下降。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经费比较富足,农业科研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多,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后,财政预算则日益变得比较紧张,用于农业经济学科方面的费用逐渐减少,经费的减少,导致科研人员的比例不断下降,对于农业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自然减弱。
(3)优秀研究生的持续流失。当前,农业经济学的整体影响力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就业市场中,对农业经济学科存在一定的歧视现象,致使许多优秀的学生不会选择农业经济作为研究方向,人才断层情况一旦出现,一定会造成农业经济学的发展萎缩,优秀研究生的缺失更是让相关领域的研究人才呈现缺乏之势,难以促使农业经济学科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二、农业经济学科的未来发展之路
1.欧美经验。根据美国主要年度授予的学位及农业经济管理及自然资源管理专业学位的统计情况表明,美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呈现出扩张的趋势,本科毕业生的增幅大约在60%左右,硕士毕业生增长了近一倍,博士毕业生的增幅则超过了三倍。在这个增长过程中,农业经济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增长了37%,较本科毕业生的总体增长率而言比较低,这说明农业经济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正在下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数量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农业经济学专业中涉及企业管理及相关方向的本科毕业生却增长了87.5%,其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本科毕业生总体数量的增长速度。在农业经济管理本科毕业生的总数量中,涉农企业管理及相关方向的毕业生数量所占比例已经达到67.8%,这表明,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主流研究和教育方向中,涉农企业管理正在逐步占据重要位置。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德国的哥廷根大学中,硕士研究生每年的招生人数为200名左右,选择农业经济学专业中的涉农企业管理方向和食品市场营销方向的学生占据总人数比为70%以上。以上这些情况,为我国农业经济学科的及早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我国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要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不断借鉴,将“政策分析”这一研究和教学的中心,逐步向“市场和企业分析并重”的方面予以转移。
2.研究重心转移
(1)食物经济与管理。在传统的农业经济学科中,较多的是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作为现代农业经济学科,应当将研究的范畴不断扩大。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深加工食物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同时对于外饮食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这推动了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由于食品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推动了农业经济学科研究空间的拓展,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食品经济与管理,主要是在食品生产、加工、批发、销售直至消费整个过程中,对经济与商业行为进行研究。农业经济学科同样需要注重在此方面予以倾斜。
(2)生物经济管理。农业在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食物的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生物资源。通过对传统农业经济的分析,对农业经济学科的侠义理解,会不断缩小其研究范畴。针对现代农业经济学科的拓展方向而言,应当立足于食物经济与管理,将其研究范畴不断向与农业资源相关的所有行业发展,也就是将所研究的内容与新兴的生物经济专业相结合。
(3)三个研究重心。在不久的将来,现代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中心势必会发生转移,将市场研究作为重心,在保证政策制定合理性的同时,能够使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得到提升;将行业研究作为重心,能够向农业经济学科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在基础学科学者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将企业研究作为重心,能够实现企业和农业经济研究者的双赢,使企业的市场风险得以减少。
3.教学重心调整
高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高校毕业生面临较大就业压力,为了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方便,作为农业经济学科,应当专注于以学生为培养重心,改变传统的与政策分析为中心的培养机制,注重对学生了解市场以及涉农企业服务技能进行培养。同时还要借鉴欧美农业经济学科转型的经验,在对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应用方面,可以采用分类培养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对多个方向进行选择,既可以选择以政策分析为重心的传统农业经济学,也可以选择以企业分析为重心的现代农业经济学,使学生在取得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伴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社会就业中,企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农业经济学科未来的毕业生而言,企业是其主要就业去向,这就要求,现在农业经济学科在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实际经验的培养。为了保证为企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要注重促进企业和教师之间沟通交流工作的经常性开展。
结语: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让农业经济学科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在极大压力下探索更好地未来发展之路才能够真正促进农业经济学科的进步。农业经济学科也要积极探索更好的转型方式,培养学生重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虎林,刘双.论山西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17,(01):4-6.
尽管我国的科技水平在某些领域早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还不能在农业上得到应用,还有许多先进的技术还不能通过现代化的渠道进入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信息化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
1.农业信息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业信息化不但可以大力推进我国农村改革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丰收,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文明建设。农业信息化是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保证,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保证。
2.农业信息化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农产品的市场体系的发展还不成熟,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业生产还不具备产业化、规模化,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农业信息化就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使现代科技尽快融入农业经济的发展之中。
3.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纽带
目前,城乡之间的差别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的发展,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努力推进农村的农业信息化,可以大力推进农村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建设,实现公共信息的均等化,从而不断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功能完备、运转高效、反应灵敏的城乡经济一体化。
4.农业信息化可以加快新型农业建设人才的培养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新型的农业建设人才,只有加快新型农业建设人才的培育力度,才能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传递到农村建设人才手中,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素质。
二、资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早在1979年,为了监测水土流失,资阳就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遥感技术。1994年,资阳又实施了“金农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2007年以来,先后建成“纵向到乡镇,横向到部门”的电子政务外网“一体化”平台,构建起了以市政府门户网站为龙头的全市政府门户网站群,实现了“市-县-乡”公文无纸化传输和“市-县-乡”无纸化办公。全力推进畜牧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己经成为现代畜牧业建设的重要推手。
目前,资阳市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平台,已经建立起农经网,农村专家电脑系统,农信通短信服务平台等。已经实现了农业环境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等信息化服务,资阳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不但大大推动了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业信息的收集与利用,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
资阳市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减轻了资阳市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资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1.过度依赖政府
在资阳市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起到了主导作用,无论从政策上、资金上还是专家的选派上,都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起着作用,如果离开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参与,资阳市的信息化的实现只能是一个泡影。
2.资金瓶颈限制
资阳市前期的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主要是靠国家和政府的投资,而企业和其他资金相对投入不足。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来看,前期主要靠国家和政府投资,中期或者后期的投资主要依靠企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协会的投资。但是,由于农业信息化在建设过程中投资巨大,并且资阳市是我国典型的西部丘陵农业市,经济水平尚不发达,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力不从心,而企业和其他组织又因为信息化短期经济效益不高而不愿投资,这就造成农业信息化资金短缺。
3.缺乏信息化管理人才
由于资阳市位于我国西部,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再加上丘陵遍布,条件相对落后,同时也缺乏对农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和新型人才有吸引力的政策,因此造成农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和信息人才大量缺乏的现象。
四、资阳市农业信息化问题的应对策略
1.制定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制定农业信息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中长期项目和目标。加强网络建设,通过网络将农业科技信息、农业销售信息传递到农村;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标准化建设,利用相关的农业信息引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将农业信息化和农村宏观调控相结合,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强农业信息化相关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大力开发适合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电子商务、农业企业管理平台等,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推广使用,加强农产品的服务意识,实现农产品的增值。
2.制定优惠措施,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在资金的筹措上,政府要加大市场研究力度,认真分析本地区的特点,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保证多元化投入,拓宽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来源。比如,可以通过适当降低税收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进行投资。
3.大力加强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改善条件,建立人才引入优惠政策,从政策上、待遇上向信息化人才倾斜,吸引农业信息化人才。建立信息化人才培训的专项资金渠道,保证信息化人员培训的经费,保证信息化人才的培训能够正常进行,保证他们从思想上、专业技术水平上都能够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
作为西部地区的代表,资阳市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思路。在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借鉴农业信息化发达地区的建设经验,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体系和服务体系,推进我国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8.040
Thought on the Dire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 of College Agricultural Economics Professional
JIANG Jinqi, QI Diming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866)
Abstract The face of rapidly changing market demand for talent and the severe employment pressure, as a veteran professional by the professional farming faces significant question of how to regain competitiveness in the job market. Combined with the professional's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ctual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s,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of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teaching farming by th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professional settings, and thus give adjust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direction;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 agricultural economics professional
1 专业方向建设是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重要措施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使得很多高校都开始反思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环节。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其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期望和要求,就直接关系到该学生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面对用人单位的多样化需求,各专业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建设就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①
对于一个专业,其人才培养的共同定位决定了不同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的基本框架具有统一性,用人需求的差异性则要求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用人单位对同一专业人才需求的不同要求,二者之间存在统一和差异的对立。因此,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安排要求能够很好地实现二者的协调。从实践来看,利用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来保证基本课程体系的统一,通过弹性专业方向建设及方向教学环节和内容安排的调整来适应差异性需求及需求变化,是实现矛盾协调的基本手段。②沈阳农业大学农经专业近些年也是在不断强化和提升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专业方向的建设及方向课程的调整来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2 专业方向建设、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方向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构成
从学院就业办提供的数据来看,农经专业学生的毕业主要去向是读研、进入企业做管理或销售等,或进入政府事业单位。基于这种就业状况,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调整的指导思想,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农经专业在2010年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对专业方向进行重新调整,确定了三个专业方向:企业管理、农村公共管理和研究创新型。
其中,企业管理方向是个老方向,主要是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方向特色化。根据当前企业管理的新变化,增设了领导策略和艺术、企业文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理论课程。考虑到部分学生将来可能会自己创业,及学生到企业主要从事财务、市场研究和市场推广等工作的需要,在实践教学环节,增设了企业管理模拟实习和涉农企业创业管理两项实践。
研究创新型是原有农村发展方向的调整、凝练和培养定位的明确。它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后续在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虽然农村公共管理是个新设方向,但也是原有农村发展方向的分立,更是原有农经老传统的延续。在实践环节,专业在提升农业经济和农村统计学习要求的同时,辅以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2.2 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工作
在专业方向建设过程中,围绕着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在三个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做了很多深入的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在企业管理方向,针对该方向实践教学课时较少的问题,增设了企业管理模拟实习和涉农企业创业管理实习。在企业管理模拟实习上,目前主要做法是在联系好实习企业后,将学生送到企业去实习1周,这期间要求学生实地观摩企业的整个运营流程,熟悉企业管理岗位的职能,帮助企业完成一些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工作。
在研究创新型方向,主要是依托农业经济前沿课程论文、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来完成实践教学内容。较之以前,实践环节没有增加,实践形式还是采取原有的方式。农业经济前沿课程论文采取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完成文献搜集和阅读、选题和撰写小论文的工作。老师主要是教学生如何查找有用的文献,如何确定论文选题,及农经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注意要点。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通常是整合起来进行,同样也实行导师制。这两个实习是在课程前沿论文上的进一步深化,实践过程除增加要求学生在选题确定后自行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毕业论文所需数据资料外,其余环节如课程论文。整个实践的目的是提升学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分析农业和农村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熟悉运用统计学、计量分析方法的能力。
在农村公共管理方向,整个实践以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实习为主体,毕业调查及调查报告为辅。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实习是将方向的学生送到校外实习基地,要求吃住在农户家里,并在农户所在村庄及周围村庄完成自己感兴趣某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问题的调查,最终撰写出一份调查报告。毕业调查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地点,其形式同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调查。
2.3 存在的问题
(1)部分理论课程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就专业的师资来源和构成来说,专业现有的教师除少部分人是产业经济学等专业毕业外,其余都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教师所学专业的集中虽然有利于提升整个农经专业的整体教学深度,但对于部分专业方向而言,它会影响有些理论课程的早期开课质量和效果。比如,在企业文化与CIS策划、农村公共管理等新开理论课程上,专业虽然能够安排教师去开课,但由于这些教师都是新接触课程,也没有在相关领域系统训练经历,他们在开课初期对课程的理论内容理解不够透彻,这些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内容深度总体都不够好。
(2)现有实践环节设置的针对性不强,研究创新型和农村公共管理方向实践环节设置较薄弱。总体来说,在现有三个方向上,专业除在企业管理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做了一些工作,但其它两个方向都未能新增实践教学内容,实践形式仍是专业传统的实践方式没有突破。在现有设置的实践环节,所有环节除企业管理模拟实习明确针对企业管理方向外,其余的实践基本都没有区分方向来进行。特别是针对研究创新型和农村公共管理两个方向,没有设置特色明显、针对性强的实践环节。也正是实践环节的针对性不强,目前专业方向给人的感觉是无特色。
(3)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实践指导教师力量不足。对于各个方向建设,专业虽在依托实践来形成特色上有些想法,如在企业管理方向增加ERP实习,在研究创新型方向增加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软件应用实习和学年论文,在农村公共管理方向增加在农村公共管理实习,但一方面由于没有相关的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再加上计划学时的总额约束,这些特色实践都没有条件开设,也没有教学时间开设;另一方面由于不少实践要求指导教师在相关领域有较长的从业经历、熟悉该领域的问题,专业现有师资限于所学专业限制没有能力承担起全部指导任务,因此无法开设。
(4)部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实践课程效果不佳。在教学计划调整中,各门课程的知识点、上课时间衔接是否合理关系到教学效果。虽然在近几年的计划调整,专业在课程衔接上做足了功夫,但受于实践课时在四个学期的分配原则,仍有实践课程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比如涉农企业创业管理实习要求是在学生学习完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和投资项目评估等理论课后才开设,但目前该实习只有安排在投资项目评估课以前。从近两年的实习来看,这导致学生在创业计划书写作中无法将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部分写好。
3 适应专业方向建设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整思路
一是在后续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增加农村公共管理、学年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通过加强将暑期社会实践与方向教学实践结合的方式来切实落实和保障这些新增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和效果。二是将现有实践课程按内容大类进行优化筛选,实践形式相同、实践内容相似的实践课程进行集中式管理,共享教学和学时资源,提高实践效果。三是将与理论课程衔接不合理的实践调整学期安排,同时将部分周次安排不合理的实践调整周次。比如在统筹所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关系后,将涉农企业创业管理由当前的第六学期末最后两周调整为第七学期的期中布置、期末撰写。四是依托学院建设的科研平台,通过输出学生到这些机构帮助的形式来实现一些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完成。五是加强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外聘专家的形式增强实践指导师资力量,为各专业方向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提升专业方向的社会影响力,强化专业方向特色。六是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根据专业教师的意愿,在学生选专业方向时,按双向选择原则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学生要求协助老师完成一些科研项目和社会工作任务。通过此途径增加各专业方向学生的实践机会。
项目资助: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40098;UPRP20140975),沈阳农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立项(2011-114;2014-09),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GJX2013Z001)
随着知识和科技的迅挑发展,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后,已进入祈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为了适应祈的经济时代,必须首先正确认识祈经济时代。
一、正确认识新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生产、创新、分毗、应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它以令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不断创祈为灵瑰,以教育为本派:知识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其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知识经济是知识创断型经济。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以土地源为基抽的农业经济和以物质、能源为基拙的工业经济而言的以知识为垂抽的经济,而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这里的知识虽然包括人奥创遗的所有知识.但要强调科学技术知识和啥理科学知识的创断,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推动经济的粉长,只有新创造的知识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最其活力的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主要是东智力、幸知识,特别是知识。因此.知识的创断是知识经济的灵瑰。
2.知识怪济是劳劝招力化径济。创祈是知识经济的灵瑰,而人是创断的主体,这里的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者,而是具有知识创造力的智力劳动者。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智力而不是方体力,知识经济主要强调劳动者的智力化,智力劳动者的比重高于以往任何时期。因此,在知识经济中,智力贵汤即人力资派比贵本、物资、能派等资派更重要。
3.知识经济.位息网络化经济: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的蓬勃兴起,正是以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为基拙的。灸国徽软、时代华纳、稚虎等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领城公司的迅速发展,既使自己成为知识经济的巨大受益者,又极大地推动着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在发达国家信息业乙占其国内生产总位的三分之一,并且其工业生产总位场长的由它带来,信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最大的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己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电子信息通道成为知识经济的基抽设施,而信.息往往与网络录密联系在一起,战着国际互联网的开通。网络越来越成为信息筑重要的获取派。网上交易、网上购物、网上求职、网络金触等蓬勃发展,网络经济现象随寿知识经济的到来应运而生。
4.知识经济是全球一体化经济。当今世界,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信息网络的达挑发展,极大地推动着借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连接世界各国的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各国的经济活动,国与国的界限模栩起来,全球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同时,高断技术的发展领城极其广阔,每个国家都可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在其某个方面获得优势,进而在全球市场占有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既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产生,又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二、转变企业经营观念的现实意义
知识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国家现阶段经济发展特征的一种概括。在发达国家,由于其第二产业的高技术行亚、第三产业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迅速崛起;由于其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对经济场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由于其以电于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一部分发达国家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而目前我国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落后,仍处于工业化的中试期,现代化发展也不完整、不全面,因此,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全面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从宏观上看,我国还雷要德步推行工业化,认弃贯彻党和国家实施的科技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断的主体,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鹅短工业化进程,为我国知识经济的到来做好准备。从徽观上,虽然我国企业离知识经济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的兴起己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咬的挑战,对此,我们不能.多守成规,否到永远革在别人后面,永远落后。我们应积板行动起来,更新观念,立足长远,前好发展。
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经营食理与知识经济不相适应,创晰意识淡薄,创新理念欠缺,在技术上是引进为主,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缺乏创祈的信心和机制。没有技术优势,扰难于形成市场化势,这在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其葬瑞更为明显;在人才上重视不够,故乏高层次的科研人员和市场研究人贝,这样使市场特别是潜在市场的研究能力较弱,导致街产品开发的引导能力不够等等。这些价况不适应国际经济形势,不利于我国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不利于我国走向知识经济时代。
因此,我国企业特变经管观念,迎接挑战,为今后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很好的徽现基殆,这在目前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6而如柯籍吏经营观念,就成为当前我国企业急雷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转变企业经营观念的主要内容
1.以知识创断为企业经,的核心观念。虽然市场现念可以说尧企业经曹的首要经营观念,没有市场的企业将会失去生伞力。但市场雷要不断去开发、挖掘、创造,因此,创断现念应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现念,这足企业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丢前提。只有在不断创断的经管观念的指导和推动下,企业才能真正重视知识和技术,重视科研及其成果的特化和应用。当然,这雷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机制、创祈的理念,而这又必须以深化企业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为基拙,这样,企业才能把当前技术进步的压力特化为动力,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造条件。
2,重视人才的培界与使用。知识经济时代比过去任何时俊更强调入才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哲力已成为一种资本,并且是比土地、物资等更为重要的资木。而当前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魔乏是我国企业创新和发展受限的重要刹约因素,因此,强化人才有力观念,注重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已刻不容缓。企业一方面要针对现状注重培养、选拔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入员、市场研究人员和奢理人员,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人才各学科专业、技术类型的结构平衡。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042-03
[作者简介]马琳(1982-),女,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政策与理论。一、黑龙江省对俄农业经贸合作情况
(一)对俄农产品贸易情况
近年来,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成为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主打产品之一。2002—2012年全省对俄农产品贸易额实现显著增长,出口额呈平稳增长态势,进口额则呈波动增长态势,2004、2006、2007和2012年进口额分别突破千万美元大关。2002—2012年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进出口额累计实现292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661亿美元,进口额137亿美元。2012年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额360亿美元,为2002年对俄农产品贸易总额的两倍,其中出口300亿美元,为2002年的175倍,进口060亿美元,为2002年的974倍(见表1)。
(二)对俄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情况
2002—2012年黑龙江省对俄共出口农产品391种,主要以苹果、大米、鲜或冷藏的番茄、洋葱、马铃薯、黄瓜等初级产品以及蘑菇罐头、饮料、粉丝、糖浆等工业制成品为主;共进口农产品94种,主要以坚果、松子仁、黄大豆、麦芽酿造的啤酒、冻鳕鱼、盐渍鱼、冻鲽鱼、玉米和冻鲭鱼等产品为主。2012年黑龙江省对俄共出口农产品167种,出口额前10位的商品分别为鲜苹果、鲜或冷藏的番茄、柑桔、鲜或冷藏的马铃薯、鲜或冷藏的黄瓜及小黄瓜、鲜或冷藏的胡萝卜及萝卜、鲜或冷藏的洋葱及青葱、鲜或冷藏的辣椒包括甜椒、白瓜子、橙;共进口农产品31种,进口额前10位的商品分别为未列名干或鲜坚果、松子仁、麦芽酿造的啤酒、玉米、冻庸鲽鱼、未列名盐腌或盐渍的鱼、小麦或混合麦的细粉、兽牙粉末及废料、其他种用苗木、其他冻比目鱼。
(三)对俄农业合作情况
目前,黑龙江省已有40%的县(市)组织企业和农民走出去,分别与俄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犹太自治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等远东10个州和27个区政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采取租赁、股份合作、并购、联营等多种开发形式,签订境外农业开发合作协议最长期限达49年,在俄共耕种土地720万亩。发展境外粮食、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293个,过境大型农业机械1万余台(件),每年对俄劳务输出3万余人次,人均创收3万元以上。2012年10月25日由66家企业组成的黑龙江省对俄农业产业联盟在哈尔滨成立,目前该联盟会员在俄罗斯拥有土地逾520万亩,2013年种植土地360多万亩。
二、黑龙江省对俄农业经贸合作模式
(一)华信模式
华信境外农业经济合作区拥有耕地规模60万亩,年产大豆、玉米等粮食8000吨,出栏生猪近万头,园区种植的大豆、玉米、小麦单产连续五年排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第一名,已发展成为中国在俄罗斯进行农业开发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经济合作区。经过多年发展,华信境外农业经济合作区已经形成了 “边贸龙头企业+北大荒集团+中小企业联合社+基金”的颇具代表性的“华信模式”,由边贸龙头企业负责租地、公共关系、市场准入、通关物流等,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农管局提供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技工,中小企业联合社负责集中管理,规范运营,集团化发展,由基金负责为境外农业开发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支持。资本结构由华信集团、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和中小企业联合社组成,资金来源以自筹、银行贷款、财政补贴和发行债券、股票进行融资为主。管理方式采用委托经营或租赁经营,最终实现对俄农业合作开发“六统一”,即: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劳务指标申请、统一办理进口许可、统一回运、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二)东宁模式
近年来,东宁县对俄农业合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对俄农业合作区域已由俄罗斯远东地区扩展到叶卡捷琳堡、莫斯科、黑海沿岸,在俄罗斯农业开发面积已达320万亩,约占黑龙江省境外农业开发总面积的40%,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8万人,在俄罗斯种植的粮食占俄远东地区总产量的59%,蔬菜产量占远东地区的886%,通过深入挖掘境外农业增长潜力与拓展境内特色农业发展空间的双向驱动,2012年东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646元,连续4年稳居全省第一。东宁县逐渐形成了“在俄耕种,回运粮食,本地加工”的对俄农业合作模式,目前累计回运粮食3万余吨,并筹备建设东宁进口粮食集散地,招引北大荒集团等国内大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落户东宁,建成俄罗斯有机食品加工基地,并依托境外农业开发优势,整合现有境外农业资源,成立由牡丹江农管局、投资公司和东宁对俄农业企业合资经营的省级开发公司,逐步做大上市。
(三)逊克模式
逊克县的对俄农业开发始于2003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先后在俄罗斯建立1个农业合作园区,9个合作农场和1个养猪场。2011年播种面积达46万亩,出栏生猪3000余头,实现总产值近11亿元,纯收入超过2500万元,累计对俄转移劳动力3200余人,赴俄务工人员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中国黑河—俄罗斯阿穆尔州农业技术合作示范园区”是逊克境外农业开发的核心示范区,园区经营土地面积4500公顷,有温室大棚和普通大棚50栋,新式大型农业机械60台套,水、电、喷灌等农业配套设备110多套。年可生产优质大豆7000吨,绿色有机蔬菜3700吨。通过经营和实践,逊克县已经形成了“政府搭台、公司运作、农户经营、统分结合”的对俄农业合作模式,由政府搭台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企业统一租赁土地,统一办理涉外经营手续,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组织物资通关,统一结算贸易往来资金,农户分散耕作。这一合作模式促进了政府、企业、农户分工协作,互利互信,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保护了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调动了广大农户发展对俄农业合作的积极性。
三、黑龙江省对俄农业经贸合作模式创新
(一)创新科技合作模式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应共同组织专家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协作研究。围绕黑龙江省农业区域发展战略、资源开发利用等相关重大科技问题,开展战略研究和咨询活动;针对黑龙江省在粮食核心区建设、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重大技术难题,共同研究并开展协作攻关。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食品安全、畜牧养殖、农作物综合病虫防治、农业能源与环境等重点领域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在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应积极开展农业风险管理与粮食供给安全、水土等农业资源评价与利用、农作物产量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合作研究。在农业食品安全领域应重点开展提高农产品及食品溯源能力、原产地监测与鉴定、污染与残留物的快速检测、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评估与管理等方面的合作研究。在畜牧养殖领域应重点加强重大家畜疾病防治、新型病毒和细菌性疾病防治、抗生素抗性检测、病原菌抗病性和病原菌传播与流行机制等方面的合作研究。在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方面应重点开展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合作研究。在农业能源与环境领域应重点开展能源植物、生物质能源、生物垃圾处理与再利用等方面的合作研究。
(二)创新园区发展模式
首先,进一步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提高设施和环境承载能力,努力满足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统筹规划生产设施,利用水利、农业等各种综合手段,统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成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通畅、农田林网健全的现代化综合合作园区。大力发展高效农机装备,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在平整土地的基础上,采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合理耕作等技术,对土壤进行全面改良,重点对农民置换出的宅基地、抛荒地开展复垦复耕,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其次,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快构建体系健全、覆盖全程、运行高效,政府性公共服务与社会化专业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农业合作园区生产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农业公共服务建设,落实农业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对口联系服务园区,切实加强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等服务能力。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发展农资经营、种子种苗、施肥用药、农机作业、产品营销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
(三)创新对外开放模式
首先,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规模。一是要立足优势产品和产业制定好布局合理、方向明确、操作性强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促进规划,为优势农产品出口提供宏观指导。二是要继续落实现有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措施,并根据贸易形势变化积极争取新的有利政策,为优势农产品出口提供财政支持、政策性金融支持以及通关、检验检疫的便利和优惠。三是强化政府对优势农产品国际营销促销的支持力度,重点扶持一批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符合俄罗斯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品牌,加大对俄营销力度。四是要进一步强化农产品国际贸易信息服务,通过政府网站、信息公告、出口指南等形式加强市场研究和信息服务,逐步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农产品进出口信息服务体系,向企业和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有效指导生产和出口。其次,进一步加快黑龙江省农产品企业“走出去”步伐。一要强化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加强与俄政府间的协作力度,促进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企业运营环境,降低投资风险。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推进农业“走出去”的政策扶持体系,争取财政和金融部门支持。三要加大规范管理服务力度,积极拓展为“走出去”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加强对农业涉外劳务人员培训,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投资政策、法律法规、市场动态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四)创新产业结构模式
首先,整合资源,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加大对俄农业合作园区的投入,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农业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二是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农业。出台优惠政策,探索多元化投资的新路子,吸纳民间资本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规模开发。对引进的项目,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和简化审批手续。三是探索与二、三产业互动发展的新路子,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举办各类农业专业市场和农业展会,促进农产品流通。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等,使产业间形成互动效应。 其次,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一是创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形式。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农村供销社牵头领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拓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领域。着力改变目前黑龙江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偏小、生产能力不强的现状,扩大组织规模,使其业务向加工、销售环节延伸,提高市场占有率。三是健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管理机制。严格按章程办事,规范理事会、监事会活动,根据需要配备专业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 赵广飞不断推动农业对外开放上新水平[N]农民日报, 2010-02-25
[2] 倪宇林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N]农村金融时报, 2013-03-04
[3] 陈旭光,张小峰俄罗斯农业发展前景浅析[J]西伯利亚研究,2005(2)
[4] 田慧丽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中俄农业合作前景广阔[J]吉林农业,2010(3)
[5] 倪洪兴开放条件下我国农业产业安全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10(8)
[6] 吕庆革认识上层次 发展上水平 带动上规模[N]北大荒日报, 2010-11-26
[7] 朱瑜馨,刘恒超,张锦宗国外农业发展对比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9(12)
一、研究现状分析
1. 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整体研究方面。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系统的探讨了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近代的江西农业生产、近代江西农业科技发展、近代江西农业的赋税、近代江西农业发展的手工业、近代农村阶级关系的演变、近代农业的自然灾害、近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多个层次的问题。
2. 关于近代江西农、副产品贸易的研究。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学者有万振凡、胡水凤、吴赘、周海华等人。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对这一问题也有所涉及,探讨了农产品的贸易,对农产品的贸易量、商品率、农产品市场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商品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胡水凤对近代江西茶叶、夏布两种农产品进行了一个研究,探讨了江西种茶面积的变化、茶产量的增减、茶价格的变化及夏布的生产和销售等具体问题。关于江西茶业研究,比较重要的还有周付华的研究,他从中长时段出发对九江开埠后,九江茶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九江开埠后带来的九江茶市的发展与衰落。吴赘、周海华等对近代江西渔业进行了研究。吴赘重点探讨了民国时期,鄱阳湖湖区的渔业发展变迁以及鄱阳湖渔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周海华则主要对江西的渔业进行了简单的述论,包括主要渔场分类及其区域、捕鱼方法、鱼产量的加工与贸易。此外,许金华还对近代江西的木材的外销进行了初探,分析了江西木材的外销情况。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主要仍集中在茶叶、渔业的研究上。
3. 关于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的研究。主要的代表性学者有谢庐明、孙桂珍、游海华、白沙、万振凡等。谢庐明研究的重点在赣南,对明清赣南地区农村墟市的兴起、发展、特点以及与地方社会经济变迁关系进行了研究,也探讨了清代时期赣南地区独特的庙会市场、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南农村市场,对赣南庙会市场的地域分布以及客家文化中的庙会、习俗在赣南农村市场中起的整合作用进行了分析。孙桂芳通过对江西农村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江西近代农村市场的嬗变过程、市场体系的特点,得出江西农村市场呈现出商品量及规模增大、市场网络日益形成并逐步完善、商品市场结构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土地市场形成、供求关系及竞争机制发育并其作用的一种复杂态势。游海华则主要研究了赣闽粤边区的市场及市场网络的传承与嬗变。白沙、万振凡分析了农村集市的发展,得出民国时期的农村集市设施普遍增加、规模扩大、周期变短、布局日益合理,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 关于20世纪30年代江西乡村建设的研究。这方面研究是近代江西农村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研究学者有温锐、魏本权、曾志文、吴小彬等。温锐分析了近代赣闽边区的传统乡村民间借债、时期沿海人口、企业的入迁等因素对这一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魏本权则分析了1931至1949年江西农村的合作运动,江西农村合作运动是农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内容。它担负着江西农村经济自治和社会自治的双重功能,是江西农村近代化的重要尝试和努力。经费的不足、理念的背离、环境的恶化制约了江西农村合作运动的开展。曾志文、吴小彬的硕士论文都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民国时期的江西农村建设上来,曾志文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江西地方政府在危机预防、危机应急、危机的恢复等机制;吴小彬则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出现的严重“三农问题”以及针对这一问题江西地方政府为此开展的农村合作运动、设立省农业院、建立农村实验区等一系列措施。曾、吴二者的研究具有许多相似性。
二、 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文对近代江西农村经济问题研究现状的梳理,我们可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的领域得到扩展。21世纪前,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还较低,主要的研究人物就是万振凡、胡水凤,主要研究成果为1998年出版的《近代江西经济研究》。进入21世纪后,游海华、谢庐明等一批学者投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一批硕士研究生也以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相关问题作为研究论文选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队伍得到壮大。研究队伍的扩大,也必然产生成果的增多,领域的扩展。现如今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涉及金融、市场、实验区研究等各个方面;从从时段来看,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民国时期。
虽然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但仍有许多需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 研究的视角急需扩展。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史的视角进行分析,虽有谢庐明从客家文化视角出发对赣南农村市场的研究,但总体仍是研究视角不够全面,更缺少多视角、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学界关于这一问题还需引进经济史、政治史等其他的视角来扩展其研究。
2. 研究时段上忽略了晚清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学界一直将研究时段集中在民国,而往往忽略了其他时段的研究。晚清,受外来经济的冲击、商路的变化、清政府为近代化而实行的改革,其必然也对江西农村经济产生影响,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足。
3. 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研究成果多,但有影响力的成果少。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取得很大成绩,成果虽多但普遍缺乏分量,启发性小,在学界影响力小。对这一领域的学者仍需深入研究,提高成果的质量,出几篇有影响力、高水平、有启发性的学术论文,甚至产生几部相当有分量的大作品。(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 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经济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论近代江西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史》,1998年第3期。
[2] 胡水凤:《近代江西茶叶的种植与加工》,《农业考古》,1998年底期;《近代江西的茶价》,《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略论近代江西r麻业》,《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近代江西夏布的产与销》,《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3] 周海华:《近代江西渔业述论》,《古今农业》,2002年第4期。
[4] 许金华:《近代江西木材外销的历史初探》,《农业考古》,2010年第1期。
[5] 孙桂芳:《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6] 白沙、万振凡:《民国江西农村集市的发展》,《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7] 万振凡、宋青红:《民国时期江西农村发展实验》,《古今农业》,2005年第1期。
[8] 刘白杨:《近代江西乡村实验运动中的人物群体研究》,《农业考古》,2014年第4期。
[9] 万振凡、林颂华:《江西近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 吴燕等:《战争对近代江西传统农业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农业考古》,2009年第6期。
新乡市坐落在河南省北部,南临黄河,北依太行山,地理位置优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驰名的农业及名优特农产品、充足的劳动力,造就了新乡美丽而丰富的休闲农业资源。
近年来,休闲农业在新乡市得到迅速发展,休闲农业模式也不断丰富,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目前,比较成功的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田园农业休闲模式。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成功例子主要有卫辉市唐庄的万亩桃园、封丘县的万亩金银花、新乡县龙泉的千亩黄金梨园等田园农业游,获嘉县花卉、长垣县仪隆观赏林苗圃等园林观光游,牧野区的家庭菜园开心农场的务农体验游等。二是农家乐休闲模式。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等休闲活动。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区和城市郊区。主要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三是科普教育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标准化基地、农业产品和农史展览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成功例子主要有新乡县龙泉村的龙泉苑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封丘县的美日康树莓博览园的农业博览园等。四是回归自然休闲模式。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北太行的山水、绿色森林、黄河湿地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成功例子主要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上乐园、露宿营地、自然保护区。
目前,新乡市已建成以休闲度假、观赏观光、农事参与、农耕文化、高效农业、民俗风情为主的休闲农业点187个,从业人员3227人,年接待游客99.2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利润9530万元,从业农民年均纯收入9750元,较新乡市农民平均纯收入高2000余元。
二、新乡市发展休闲农业的有利条件
(一)市场条件
休闲农业是紧扣时代脉搏的休闲方式,它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享受乡村风情、体验异质文化、购买生态产品的时尚需求,因此发展休闲农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自2004年以来,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介,新乡市域外游客比重由2004年的38%增加到目前的65%。随着新乡太行风采和国际水平攀岩基地为基础的旅游大发展,新乡市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国际游专线,入境游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二)资源条件
新乡市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资源独特、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对市场有强烈的吸引力。其资源优势包括:①丰富的原生态自然资源。②广阔而独特的产业体系。新乡市产业体系涵盖农业、渔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多种行业,并呈现出许多亮点。③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新乡市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内容丰富,原生性强,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垄断性。
(三)社会条件
新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大力支持。其支持主要来自:①政府的支持。政府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来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和辅助解决三农问题,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②金融体系和投资企业的支持。在政府的积极倡导和优惠政策引导下,为了迎合休闲农业迅猛发展的时代契机,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通过投资休闲农业的方式来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③农村居民的支持。发展休闲农业可以让农民脱贫致富,因此农民对休闲农业的支持不言而喻。
三、新乡市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地位不突出
目前,传统农业在新乡农业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休闲农业处于自发状态。虽然近年来新乡积极推进高效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但对休闲农业的发展关注不够,并没有从政府层面确定休闲农业的产业地位,导致休闲农业成为农业和旅游业的“副产品”。
(二)缺乏科学的规划
政府和经营者对休闲农业的开发缺乏市场研究和科学规划,导致休闲农业产品类型单一、产品项目雷同。近年来,新乡开发的休闲农业园区大多为采摘园、观光园和农家乐等有限而雷同的产品形式,创新不足,特色不够,精品极少。
(三)休闲农业保障体系的缺失
休闲农业是一个融农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其经营管理涉及农业、旅游、环境、工商、质检、建设、国土、公安等政府部门,但是这些政府部门并没有一个针对休闲农业管理的统一标准和尺度,经常出现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和尺度不一的现象。新乡市的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是农民。从整体上看素质偏低,服务意识缺乏,文化水平较低,也缺乏管理休闲农业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四、新乡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
(一)做好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组织编制新乡市休闲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并做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和延续性。结合农村沼气、乡村道路、人畜饮水、乡村清洁工程等支农项目,将“农家乐”“休闲度假农庄”等休闲农业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二)着力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
鼓励各类经营主体通过对废弃园地、林地、荒地、荒山等进行开发整理,盘活集体存量土地,发展休闲农业。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以协作、参股、合作、独资、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休闲农业的发展。
(三)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结合本地实际,着手制定休闲农业相关行业标准和运行规则,重点在经营规模、从业资格、经营服务设施、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经营项目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四)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要逐步建立“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休闲农业发展机制。安排休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市级(包括市级)以上的休闲农业示范单位建设。加强金融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简化审批手续,适当扩大担保物范围,满足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急剧增加,在19世纪3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为满足人们对舒缓工作压力,体验乡村生活,享受悠闲宁静的需要,产生了生态休闲农业这一经营模式,随后又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早期的生态休闲农业一词是由农业(Agricuture)和旅游(tourism)两个词组合起来翻译的,即包含农业和旅游两个方面,而现在更大程度上是指在农业景观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经营活动等,并强化农业结构调整、技术提升等内容,从而既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要,又能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发展休闲农业,到现在其规模已经日趋壮大,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8月,我国农家乐的经营数量已经超150万家,较大规模的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各地园区年接待人数超过4-5亿人次;在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方面的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200亿元以上,带动了1500万农民受益。另外在休闲农业的经营类型上也先后形成了民俗村、农家乐、采摘园、特色农庄等多种形式,为进一步加深现代农业产业开发提供了指引。
生态休闲农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这一新型农业经营模式能够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包括农村的土地、劳动力、及经营者的资金、技术等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能够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将农村的山林、草地、水库等,开发成供人休闲参观、娱乐度假的旅游景点,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在此基础上,生态休闲农业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贯通发展,打破产业界限,实现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的有机融合,提高了产业收益,形成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新兴产业。另外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合理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部分产业转移,即通过提供相关的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岗位,实现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这也为农民就业创收提供了有益途径。
1 当前我国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发展思路存在误区,创新理念不足
目前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在利用当地资源推进生态休闲农业,但是在发展思路上存在不足,很多火爆的园区仅仅是拿农业做旅游。如建民俗旅游点、建农业采摘园区、农家乐等,靠门票或饮食收益来发展,却忽视了将生态休闲农业作为新型产业来深入挖掘其经济价值,很多休闲农业园区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和创新而逐渐衰败,更别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这说明当前我国的专家学者对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尚缺,各地政府也普遍缺乏对生态休闲农业经营的实践性指导,从总体上来说,当前各生态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者还缺乏创新思维和开发理念。
1.2 项目设计缺乏规划,重复现象严重
自改革开放伊始,在市场需求拉动下,我国各地的生态休闲农业开始自发发展起来,地方政府希望借助这一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来激发投资者的热情,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普遍看来,各地目前发展的生态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项目多以农家乐、采摘园等为主,项目单一,无特色,内容重复,缺乏个性和文化价值,难以充分调动大众的消费热情。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地基层管理部门缺乏市场研究和科学规划,加上很多前期的投资者缺乏对市场的周密论证和规划,对当地资源优势、区域优势也没有仔细分析,对市场缺乏必要的调查与了解,进而造成了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
1.3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资金投入不足
从表面上看,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先决条件是各地优势的农业资源条件,但是作为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顺利延伸,需要做好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但资金缺乏制约着当前休闲农业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生态休闲农业园区大多采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简单组合形式,还远不能体现生态休闲农业的深层次价值,但就实现这一组合收益而言,经营者在硬件的投入上还比较薄弱,以城郊或农村为据点的多数生态休闲农业园区在交通、水电、食宿等配套设施、安全条件、卫生状况等差强人意,难以形成回返游客群体。从这一点来说各级政府对休闲农业的发展仍需要在食宿设施、安全设施、卫生设施等建设标准上给予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扶持。
1.4 经营管理理念落后,水平有待提高
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生态休闲农业主要以各地农民自主开发为主,有一部分在政府的扶持下正在积极推进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但是由于园区经营者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农民,缺乏管理经验,其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传统农业产业经营的水平上,经营服务理念落后于休闲农业的项目开发,管理方式粗放,市场定位不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项目档次低、产业整合度低,缺乏可持续经营理念,因此,一方面,难以满足市场对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利益要求,另一方面,也难以满足大众对生态休闲农业深层次文化和生态内涵的心理需求。从根本上来说,现代生态休闲农业的经营需要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1.5 开发人造痕迹过重,环境受破坏
生态休闲农业虽然是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增加地方收入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但其本质上是以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化和良性循环为基础的。目前,在某些生态休闲农业园区,忽视其地方化、民族化和特色化的文化内容,而是在追求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味模仿外来文明,过分采用人工技术手段,大兴土木,对生态环境和景观进行破坏性开发,致使城市化和人工痕迹明显,打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有部分园区因为配套设施不完善,游客垃圾四处乱扔,环境卫生状况较差,也因此衰落而停业。
1.6 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效益低
在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下,生态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增收模式,从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三产业,贯通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各类产业之间应相互扶持、共同发展。但就总体而言,当前的生态休闲农业忽视了各产业之间的联动,也没有充分发挥对相关产业诸如农产品种养业、农产品精加工业、手工艺品制造业、农产品物流业等的推动作用。另外就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内部而言,各地的生态休闲农业园区大多采取农户独立经营的模式,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之间合作较少,产业链的整合力度不够,以致对产业经济的拉动作用,还远远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1.7 政府管理机制无序,法规不健全
生态休闲农业虽然是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快速发展起来的,但它作为产业综合性较强的新型经营模式,其宏观调控涉及农业、工商、旅游、环保等多个行业政府部门,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政府部门尚无针对休闲农业管理的统一标准和尺度,经常出现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和尺度不一的现象。另外许多地方政府对发展休闲农业尚未制定统一的全国性休闲农业管理办法。在诸如税收优惠、银行贷款、用地规划、食品卫生、安全保障等政策方面也没有具体政策法规。没有政策和法规,就难以进行常效管理,也难以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2 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 整体布局、分阶段推进原则
生态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当前,各地政府应遵循目标管理的思想,分阶段实施,促使其产业价值逐渐实现。即需要按照整体布局的构思,明确近、中、远期目标,根据目标分解落实建设任务,过程中突出各阶段、各部门的建设重点,组成重点建设项目,再分阶段、分部门组织推进。
2.2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原则
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优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而,在休闲农业的规划发展中,既要考虑到产业发展的经济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到生态环境学的要求,不能以毁坏环境来获取不当的经济利益,即在园区的规划布局中,要进行合理的空间开发和适度的人工建设,一方面在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前提下适度建设,最大程度上保留园区景观的原生态性,各种园区项目的经营活动要与自然和谐共存;另一方面也要确保产业价值的实现,既包括对国民经济收入的贡献,也包括当地政府、园区经营者、农民个人收入的增长。
2.3 突出自身特色
生态休闲农业既然是利用各地生态资源条件发展的农业经营模式,就应该以特色资源作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物质基础,形成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在各地政府在进行生态休闲农业的规划布局中,应强调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以当地自然特色生态资源为中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和服务,凸显本地民族习俗、历史文化特色,科学合理地规划园区项目。
2.4 政府主导,经营者推进原则
在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过程中,政府和经营者应各司其职,发挥不用的作用,对政府而言,需要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科学规划,明晰本地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特色等,加强系统协作,促进生态休闲农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和安排一定的扶持资金来引导和支持,充分激发和调动园区经营者的积极性;对园区经营者而言,要能有效地将当地景观资源、风土文化、生态价值等内容进行整合,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方案,增强生态休闲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3 推动我国生态休闲农业良性发展的相关措施
3.1 全面科学规划发展方案
各地政府的基层管理部门应该从产业整合的角度,做好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在区域建设规划上优化布局结构,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和投资浪费。规划要突出特色,重视区域定位、功能定位、产业形态定位,融入科技、高效、循环的新概念,形成一个清晰明确的战略发展规划。
3.2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过程中,除了要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又要保证农业生产、休闲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将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为一种造福大众、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形态。以“农”为景,而非毁“农”造景,促进生态休闲农业园区整体环境的优化和美化,改善硬件环境设施,增强民众珍惜资源、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3.3 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及季节特点,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各地发展生态休闲农业还要注重特色开发,展示地方特色,反映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及时调查了解大众的消费心理,明确市场定位,优化休闲农业项目的布局和结构。
3.4 积极发挥产业联动作用
所谓“政策金融”,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很多研究者将政策金融定义为公共部门所从事的金融活动,还有人根据金融中介理论,认为政策金融应是指公共部门所从事的金融中介活动。日本学者小滨裕久、奥田英信等人在比较一般的意义上将政策金融定义为“为了实现产业政策等特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金融手段”,也即为了培育特定的战略性的产业,在利率、贷款期限、担保条件等方面予以优惠,并有选择地提供资金。政策金融并不仅仅是由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即狭义的政策金融),商业性金融机构在政府的引导下为特定产业政策提供资金也包括在内(即广义的政策金融)(小滨、奥田等,1994)。基于这种观点,我们认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一个内容涵盖比较广泛的概念,它不仅限于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还包括享受政府政策优惠、享受政府资助和担保的商业性金融机构贷款。从目前我国农业政策性贷款的发放情况来看,农业发展银行提供的农业政策性贷款由于业务范围和业务规模狭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支农政策的需要。充分利用金融市场资源,拓展我国农业政策性贷款实现形式,提高我国农业政策性贷款的支农力度和效果,是当今农业政策性金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当前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运作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主要由农业发展银行承办。采取以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即在政府或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策划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范围、对象,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向特定的群体发放贷款,并对贷款损失给予相应的财政补偿。这种运作模式曾在增加农产品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但随着粮棉油市场化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功能不断弱化,难以满足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1.信贷品种单一,与农村经济的多元化需求不相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政策性贷款的需求逐步多元化,涵盖了农村经济发展生产、流通、居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环节。然而从供给上看,我国目前的农业政策性贷款主要是农副产品收购贷款,贷款对象主要倾斜于流通环节,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虽然农业发展银行于2004年以后逐步开办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业务。但新开办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支持的范围仅限于农村路网、电网、水网、信息网建设、农村能源和环境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支持范围限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改造、农业生产基地开发与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2.信贷方向偏离,与农村经济的需求重点不相适应。从各国农业政策性资金运用规律来看,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业务重点多偏重于农业产前和产中领域,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逐渐将其资金运用向流通领域转移。然而在我国1998年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调整之后,目前在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资产中,除了极少量用于简易建仓等小型基本建设外,其余均投向粮棉油流通环节。从粮棉油收购资金流程中可以看出,以收购贷款的注入形成的粮棉油商品物资运动,其本身并没有体现农民与农业发展银行之间的任何债权和债务关系,只是以间接的资金再循环方式作用于农业再生产过程,使得政策支农贷款实际上脱离了农村系统的资金运动。因而,当前农业政策性贷款的信贷支农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淡化了。
3.信贷效率低下,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具有长期性特征。但农业政策性信贷供给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表现为信贷质量不高。政策性贷款不良贷款占比明显高于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贷款大都缺乏相应的库存商品物质保证或被不合理占用。另一方面,表现为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从期限上划分,农发行现有的粮棉油收购贷款应当属于短期性资产,按农发行现行办理贷款的有关规定,粮棉油收购、调销、储备贷款的期限都不得超过1年。但在实际运营中,由于粮棉企业受收购商品供过于求、销售困难等情况的制约,致使贷款一再展期,形成了短期贷款被企业长期占用,使用效率低下。
二、农业政策性贷款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选择
农业政策性贷款运中面临的各种困境,归根结底是由于当前农业政策性贷款运作模式的过于僵化。改变当前政策性贷款运作模式,实现农业政策性贷款的市场化运作,是当前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转变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农业政策性贷款的市场化运作。一是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的市场化。除财政每年在预算中专门安排相应数量的资金补充农业政策银行资本金外,农业发展银行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拓展资金来源:如国家对农发行实行优惠税收政策,通过免征农发行的所得税、提高税前风险拨备比例等税收激励措施扩大其资本金来源;考虑发行股票由中央财政或有关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定向购买参股,增加其资本资来源;制定有关法规,适当拓展农发行吸收存款的范围,拓展农发行参与同业拆借市场的范围,扩大资金来源渠道。二是农业发展银行资金使用的市场化。首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要利用市场化手段拓展政策性业务。深化对政策性业务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原有的农业政策性业务范围,可将政策性贷款项目分为纯政策性贷款项目和准政策性贷款项目和地方政策性贷款项目,可以对这些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的信贷支持政策。其次,适应市场化运作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拓展商业性业务。当前在继续做好粮食收储业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重点可放在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事业、农村综合开发、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小企业、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开展扶贫开发以及农产品流通加工等方面,可考虑开办农业保险和贷款担保等保障性业务。
(二)通过特定操作或政策组合,推动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业务的结合。在现有金融机构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机构之间的政策搭配来实现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其实所谓的组合搭配,主要是指宏观和微观上的搭配,即宏观上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的或战略目标,但在微观运作上仍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宏观指导作用的主要是政府及财政部、中央银行等政府部门,而微观行为主体就是一般的商业性机构。例如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宏观政策上可以规定各商业性金融机构必须有一定的比例的资金是贷放给中小企业的,至于贷放给哪一家中小企业,则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商业性金融机构进行自主的理性选择。具体来说,可以规定任何商业银行必须把自己贷款的40%贷放给中小企业,超过这个比例的由政府财政给予补贴或奖励,达不到该比例必须交纳罚款或接受其他的惩罚措施(包括在后续时间规定更高的比例)。这就有效地发挥了政策金融的补充和引导功能,市场机制不能完成的,在政策的引导下可以得到有效补充。其实这里并不需要一定由政府来承担政策性金融活动的损失,政府只是给出方向并做好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制度建设,那么一方面可以保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得到足够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各商业性金融机构去选择更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
三、推动农业政策贷款市场化运作的政策措施
农业政策贷款市场化运作的核心在于利用市场机制去自发实现政策性金融目的。在当前农村信贷产品单一、市场化手段较少的情况,通过适当的政策引导,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加大信贷创新力度,推动农村金融市场机制的建立,是当前农业政策性贷款市场化运作模式得以确立的关键。
(一)建立农村资金回流强制机制,增强拓展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压力。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县域商业银行必须将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当地,可将县域经济按照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划分为ABC三类,确定不同类别县域的最低存贷比例。运用经济手段,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未达到存贷比例的县域金融机构实行缴存特种存款,提高准备金率、提高营业税等惩戒措施,对达到最低存贷比例的金融机构实行相应的激励手段。建立国家农业投融资委员会,强化支农资金管理。建议成立国家级农业投融资委员会,将国务院各涉农部门的农业项目财政资金以及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农发行、开发银行、农行、农信社以及其他各商业银行的支农信贷资金统一归集到该委员会统筹管理,确保各项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提高使用效率。通过建立农村资金回流与稳定机制,倒逼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拓展农业政策贷款业务。
(二)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增强拓展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动力。对农村金融机构继续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并在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结合支农贡献给予优惠政策。建立科学的县域金融机构的分类监管制度,建立一套因地制宜、因行制宜的县域银行监管考评体系和指标,适当放松对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例的最高限制,放松对农村信贷创新产品的管制,对农村信贷服务开展较好的机构在机构设置、并购、业务范围、监管费用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支农信贷投入力度大、信贷产品创新多的农村金融机构给予部分税收的减免。
(三)建立风险补偿与分散机制,激发拓展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的潜力。尽快建立政府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发挥对农业经济的补偿作用,对出现因大面积自然灾害等引起的农村信贷风险的金融机构直接给予一定补偿。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农业风险分散机制,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职能,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发农业保险业务,建立银行与保险业在农村金融中的协作机制。健全农村各类信用担保体系,面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设立农业担保机构,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建立担保基金,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积极拓展农村担保业务。
参考文献:
[1]于雷,徐东风等;资金总量与效率:发达地区农业贷款市场研究[J];金融研究,2003第11期。
[2]中国人民银行上饶中心支行课题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理论及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6年第10期。
[3]邓晶;农村扶弱金融的外部效应与市场化运作的制度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12期。
[4]梁栋康,黄秀瑞;拓展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须解决七个问题[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6期。
[6]张令骞;我国政策性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审视与反思[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4期。
【关键词】 河南省 农产品出口 农产品出口数据
一、引言
河南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地理位置优越,且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的设立,不仅大大降低了运输的时间与运输成本,而且吸引大批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入驻河南省,加快农产品工业化的进程。郑州现在是全国运输路线的重要中转点,除此之外,高铁的建立,都为河南省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便利,但是河南省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并不是理想中的庞大,相反是比较小,并且出口比重在所有行业中排名比较靠后。
针对具有这么优越条件的河南省,河南省的农产品出口额却差强人意,不少学者已经对河南省农产品现状做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王鑫根据河南省各类农产品的出口数据与世界上各国所有农产品的进口数据对比分析,运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对数据进行分析,从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结构角度思考,认为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能力弱;车指据世界各国进口河南省农产品的比重来分析,认为河南省农产品的出口应该根据世界市场的需求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满足各个国家的需求,这样可以扩大河南省农产品的出口数量,同时又可以刺激国内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李琰 通过对河南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的比较,认为河南省传统农产品的产品附加值过低,农业工业化比较落后;孙宏岭是从河南省主要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角度分析,运用河南省主要特色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数据,并且利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做研究,认为河南省应该调整本区主要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结构;本文通过对农产品出口额以及各类农产品所占的比重等数据来研究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参考建议。
二、河南省农产品的出口现状
(一)河南省虽然作为农业大省,但同时也出口其他产品下图是河南省2015年河南省主要出口商品的统计数据
从上表可以看2015年出口产品中出口总额位居第一的是机电产品,第二是高新技术产品,,而农产品位居第五,与机电产品相差1877.6亿元,第二相差1624.5亿元;同比增长率位居第一是电话机,第二是高薪技术产品,两者仅相差0.6%,而农产品是12.2%位居第四,与排名第一的电话机相差15.5%,与第二相差14.9%。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在高新技术产品等的出口额要远远大于农产品的出口额,农产品在河南省出口产品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少。
(二)2015年1月~11月河南省农产品出口额高达3143.3亿元,同比下降29.2%。2015年各类农产品出口具体所占的比重,如下图所示:
由上述图表可知蔬菜水果和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占所有农产品出口额的50%以上,谷物及制品、糖制品及蜂蜜等所占份额比较少,其中乳品及蛋品有1%,谷物及制品为2%等加工类产品的出口额都比较少;但2015年,河南省食品农产品出口总额为153.5亿元,逆势增长20.2%,在这153.3亿元的出口额中,食用菌所占的比例最大,高达40%,总体来说,河南省农产品加工制品出口额比较小,主要是因为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比较小,组织化程度比较低,企业实力比较薄弱,农产品加工技术不够先进,防范市场风险和突破各种壁垒等方面的能力不够强,如发达国家对进口的农产品安全意识逐渐增强,河南省农产品经常会因技术性壁垒而无法出口到其他国家,还有其品牌意识薄弱;政府对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不够重视,对农产品的资金投入力度比较小,会导致部分新兴的农产品加工业无法承受国外市场的竞争压力。
三、提出相关的建议
河南省农产品的出口总额处于下降趋势,且在河南省出口产品中的比重逐渐减少,河南省现在拥有国家级的航空港实验区,又是全国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可以利用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农产品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其农产品的产出效率,利用交通发达提高其农产品的运输效益和降低运输成本,对于在所有农产品出口比重比较低的产品和新兴的的农产品类型,应做好其宣传工作,政府应给予相关的鼓励与支持政策;
由于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目前还未达到成熟阶段,企业内部规范能力薄弱,技术不够先进,导致河南省大多数农产品品质低,达不到发达国家的要求,因此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方面,不仅有关的政府监管机构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避免技术性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阻碍河南省农产品的出口额,而且政府要鼓励与支持这些加工业的发展,使更多的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对于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的河南,河南省应抓住机遇,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发挥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的优势之处,这样不仅利于河南省农业的发展,也利于推动河南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琰.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08)
[2] 王 鑫.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能力研究[J].当代经济.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