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大全11篇

时间:2024-02-21 15:35:1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篇(1)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发展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的进步,所以积极的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目前各个县区的重要任务。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历了由乡村主导向城市主导的转变,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经济和非农经济的协调性变得更强。虽然说现在的县域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发展中依然表现出了动力不足、特色不明显等显著问题,所以积极的探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策略意义十分重大。

一、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

从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来看,发展动力不足是其主要表现。就目前的现状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不够深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深化结构调整,促进结构合理性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但是目前的这种调整科学性不足。第二是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没有充分的认识。增长即是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强化对增长极的认识,又可以进一步的分析县域经济的发展潜力,但是目前的这种分析明显不足。

(二)区域经济的特色性不明显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县区的资源优势各有不同,发展区域特色对于县区经济的发展十分的有利,但是目前的县区经济发展,重复化发展模式明显,导致了区域特色的明显性降低。所谓的重复化道路主要指的是大部分的县区发展都在走一些区县的发展道路,这种模式的照搬和应用导致了原有特色的减弱,从而形成了目前的现状,而这种现状对于县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力不足

创新是县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目前的县区经济,创新严重不足,主要有两种表现。第一是在发展模式上,大都照搬照抄其他县区发展的模式,完全不考虑自身特点,导致了县区经济发展的雷同化严重。第二是在自身特色资源的利用上,缺乏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发展理念,依靠的单单是产品或者资源的单一价值,这种无创新的开发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后续乏力,所以县域经济的持续性比较弱。

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结构合理性

为了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结构的合理性是重要的措施。优化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主要从两方面做起:第一是合理规划县域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并制定科学发展规划,使得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会得到强化。第二是要充分的认清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从而从产业间的互补性出发,加强产业间的联动趋势,最终实现县域经济在合理的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

(二)强化创新,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动力

创新是目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要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创新必不可少,所以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持续不断的进行创新培养与运用。就创新能力的强化而言,主要有两方面的措施:第一是理念创新。就经济发展而言,理念非常的重要,有了全新的理念,经济措施才会有相应的突破,所以理念认知必须要在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高。第二是措施创新。措施创新主要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规划执行的时候使用的具体策略。通过措施创新,经济发展规划的作用效果会发挥到最大,而且其性价比也会提升。

(三)加强区域特色开发,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性

就县域经济的发展而言,特色经济是其巨大的竞争力,所以为了将这种竞争优势扩大,必须要强化区域经济特色的开发。区域经济特色的开发主要有两项措施:第一是深化区域特色的分析,加强对其内涵的理解,这样便可以将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等进行有效的融合,在文化特色的推动下,经济的特色性会更加的显著。第二是要加强区域特色资源的整合。资源整合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区域特色资源的整合,区域资源的利用效果更加明显,价值体现也会更加显著。

(四)促进产业化发展,实现县域经济的综合进步

促进产业化发展,实现县域经济的综合进步是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措施。从过去的县域经济发展来看,经济的整体性表现不强,而这种整体性不强的经济发展模式很难带动区域的整体提升,通过区域特色经济的开发,然后在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上下游的建设,这样,特色经济产业化便建立了起来。通过不断的强化和完善,使得特色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并在这种带动下完成县域调整和整合,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的综合开发。这样,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性会越来越明显。

三、结束语

县域经济是我国整体经济的基础,所以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强化县域经济的开发。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动力不足、创新不够的问题,所以积极的进行县域经济创新能力以及动力性提升等方面的探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篇(2)

1.1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互相制约

由于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环境工程的概念主要是有效保护环境,提高环境保护水平。从这一角度来看,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属于相互制约的关系,二者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

1.2环境工程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

环境工程的内容主要是如何保护环境,提高环境保护质量。在这一前提下,环境工程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使经济发展能够拥有较为可靠的自然环境基础,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环境工程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

1.3经济发展为环境工程提供有力的发展基础

通过加强环境工程手段,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而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了,能够为环境工程提供有力的发展环境,使环境工程能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持环境工程的发展。所以,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发展为环境工程提供了有力的发展基础。

2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考虑到环境工程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认真分析环境工程产生的重要影响,提高环境工程的发展水平。目前来看,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环境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环境工程概念的提出,以及环境工程手段的采用,使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满足了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经济发展的综合质量。所以,我们要清楚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3.2环境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通过运用环境工程手段,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经济发展有了良好的环境作为保障,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为此,对于环境工程而言,其影响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保障。3.3环境工程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环境工程的发展是环保效果提高的过程,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满足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因此,环境工程对经济的影响在于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篇(3)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135-02

一、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研究,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与20世纪60年代创立,开辟了人类生产力研究的新领域。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技能和管理能力。人力资本存在区别于传统资本的显著特征,这些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式有别于传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在两个方面改变了资本的经济作用。该理论解释了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人的劳动能力的集合,建立了相应的测度模型,是教育基础论的主要理论支撑。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地区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非均衡发展理论就是源于对这一问题的解释而产生的,最初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由于地区与国家的相似性,使得该理论在地区开发与规划时,经常被引用和借鉴,而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基础。非均衡发展理论强调经济发展中的优势部门和优势产业,提倡把资源投资于经济效益高的产业。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具有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主要依托。因此,高等教育是实现地区经济梯度转移的关键所在。

(三)后发优势理论

后发优势理论最早由格申克龙提出,该理论认为后发展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有着特殊有利条件,这一条件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是先发国家所不具备的,后发国家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实现赶超。但是后发优势是一种潜在性而非现实性的优势,不会自动显现,需要后发国家具备一定条件才能被挖掘出来,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才能最终实现赶超。我国学者在引进该理论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后发优势驱动假说,指出后发地区可以通过引进、模仿和学习获得后发优势,而这种优势的获得需要通过后发地区的自身努力,积极创造吸收条件,才能变为现实。

二、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功能,不论是部属重点高校还是省属、市属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都是其基本职能。高校的人才培养可以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一方面,高校的全日制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种类型的在职教育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而适用性的人才又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源。一些地方性高校,尤其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办学定位的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效应更为明显。部分高校还采取了订单式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培养、培训计划,打造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企业专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高校的科学研发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改进企业的发展模式。当今企业的竞争是创新力的竞争,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阵地之一可以为企业带来智力资源,推动企业的创新进程,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三、高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拉效应

充裕的内部需求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高校对地方经济的需求拉动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效应,高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直接消费,高校的消费需求主要包括衣食、交通、学习和文化等方面,这些需求构成了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动一个地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每位学生的年消费约为2.5万元左右,每位教师的年消费约为4.5万元左右,一所1.5万名学生的高校每年的消费总需求约为4.7亿元左右。这一庞大需求可以很好地拉动地区服务产业的增长。另一方面,高校的消费需求会拉动服务业就业岗位的产生,这属于间接拉动。高校的消费除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求,还存在大量的精神需求,会促使一个地区服务业的转型和多样化化发展,最终拉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地方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地区之间存在差异,高校之间也存在差异,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也会因所在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以江苏北部(苏北)为例探讨地方高校推动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能力偏弱

篇(4)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010-02

“模式”的英文说法为pattern或model,“模式”一词作为一种政治经济概念的基本含义是世界各国家或地区在实行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对政治、经济体制及战略等的选择,我们可以把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模式划分为成熟型、赶超型、转轨型三种经济发展模式。在三种模式中,以日本、韩国、中国为代表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其在赶超中瞩目的经济发展速度,及日本赶超后乏力的表现,而最为引人注目。因而本文通过研究赶超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而得到对未来中国的借鉴。

一、对赶超概念的界定

首先要对赶超型国家经济体制进行界定,参考学者金明善《赶超经济理论》(2001)一书,对赶超的概念进行总结:赶超(catching-up)是建立在后发优势基础上的,以发达国家为目标,政府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产业政策、以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发展就是赶超”,“一些发展国家工业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以欧美发达国家为目标实现经济赶超的历史。”

二、赶超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征

赶超国家经济体制其显著的特征是:东亚各国或地区政府大都具有强烈的经济赶超意识和强大的经济导向功能。他们往往以强国作为经济发展目标,并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一套发展措施和体制结构。具体而言,赶超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1.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管理体制,即“强政府”采取集体行为,建立了权威主义的政治体制,在权威政府推动下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这种政府主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制定经济计划。战后日本政府为了使整个经济有序发展,实行了一系列经济计划,这些计划的形式包括中长期经济计划、年度经济计划和国土开发、地区开发计划。计划的内容主要有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基本政策方针、经济增长速度、国民所得的增长速度等。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日本政府共制定并实施了13个经济计划。以20世纪60年代池田内阁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最为出名。韩国则于1973年制定了包括造船、石油化工、钢铁、电子等几大领域的“重化学工业”发展计划。中国自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到2012年也已经进行到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科技创新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2)政府制定产业政策。西方先行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转换是产业演进和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赶超型国家的产业结构转换有很大的倾斜性。由于政府干预,重心倾向于推动与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日本制定和实施“倾斜式生产方式”,日本在战后经济恢复期、高速增长期、低速增长期,都先后确定并扶持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火力发电、石油化工、钢铁、造船、汽车、家用电器、电子计算机、原子能、通讯机械和知识产业先后成为日本政府所扶持的产业。韩国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方面实行了更为强烈的干预。1974年韩国政府发表了关于汽车工业发展的十年计划,目标是在70年代末使其小型客车的国产化达到90%,到80年代初,汽车工业要成为主要的出口工业。为此,韩国政府对三家主要制造商(现代、大宇、三韩)规定了所要达到的生产规模,同时还要求对其生产计划拥有审视权,并在规定期限内禁止调整产品型号等。

2.技术的引进、模仿、吸收。赶超国家主要依靠国外先进技术作为推动本国技术进步的突破口和牵动点,进行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这种赶超国家技术进步模式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工业化起步时期,技术引进的对象是成熟经济体已在国内实现广泛的商业性应用的技术,是技术的引进模仿时期;第二个时期是经济赶超的起飞初期,赶超国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采取的是垂直技术引进方式,即引进先进国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本国进行商业性开发与应用,并进行技术的改良和革新;第三个时期是经济赶超的起飞时期,赶超国在前两个时期已经完成了以引进为主的被动依赖阶段,转向以创新为主的自主开发阶段。

给日本带来经济繁荣的主要因素则是模仿创新。日本的大约60%的技术是从美国引进的,另外还从大约40个国家引进了先进技术,而自主创新的不足1/3。自主创新可以促成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如果技术的模仿不能向以创新为主的自主开发升级,那么过多的模仿则会造成过度投资。

3.出口主导,贸易立国。出口导向是赶超经济模式的重要特征,“出口主义”发展模式已成为欠发达经济与发达经济共同的选择。推行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将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融为一体,以此来消化国内剩余劳动力、引进稀缺的资金和技术,带动经济增长。日本的出口导向、贸易立国政策直接体现于1950~1975年的25年间,日本出口贸易扩大了67倍,进口贸易扩大了58倍,其中出口贸易尤为突出,每年增长19%。赶超型国家普遍的特征是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导致国内积存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在2010年调查的全球外汇储备排行榜中,中国和日本稳居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在前10位的排名中,亚洲国家(地区)占据了7席。

4.与地区主义的发展共生共荣。传统上,东亚各国产业循环的梯次性发展模式被称之为雁型模式,是以垂直型国际分上为特征、以比较优势为产业转移标准和依据的具有梯次差异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雁型模式意味着东亚区域内存在着高强度的经济发展关联性。

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中国、韩国等部分东亚国家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日本作为带动东亚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领头雁作用在不断削弱。引发了东亚国家和地区产业分工的新变化,已经由过去的垂直型产业循环机制逐渐发展为一种区域性的经济增长模式。赶超国家之间的互助和共生,成为赶超国家之间新的特征。

三、借鉴

中国虽然经历了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通过对发达成熟型国家的学习和模仿,实现自身的经济增长。但中国仍然肩负着赶超和转轨的双重任务,借鉴日本韩国等已经完成了追赶发达国家,并进入到发达国家行列的曾经的赶超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今中国来说尤为重要。

1.赶超型国家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需要转变。20世纪后半期,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美国表现为里根政府的供给主义,在英国表现为撒切尔夫人的市场化改革,而在日本则表现为经济增长模式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驱动型转变。200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日本经济调查的题目是:克服全球经济危机,日本需要一个新的增长模式。可见政府的适度退出将是十分必要的,更多的选择若能由自由市场进行的话,那么将有利于促进长远的经济增长。

2.技术的单纯模仿不能带来经济的超越。赶超国家能否实现真正的超越,主要在于核心和基础的技术能否实现在本国的自主创新。若能够像成熟经济体一样在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那么就可能超越成熟经济体,跻身于世界顶级经济强国。否则若只是技术的引进、模仿、吸收,则很可能赶超乏力,终将处于被动追赶地位。

3.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表现尤为脆弱。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带来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并引起国内消费需求的萎缩。而在萧条经济情况下,更需要依赖国内消费去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杨立冰.“东亚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亚太经济,2000(3)

2.傅新.“新地区主义”: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新要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3)

3.莫翔.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和反思[J].云南财经大学学刊,2008(2)

4.赵春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命运与发展前景[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12)

5.沈红芳.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研究[J].当代亚太,2003(5)

6.邱曼萍,陈洪斌.日本和美国经济发展50年之比较――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研究[J].外国问题研究,1998(2)

7.王文龙,唐德善.新自由主义、东亚模式与经济发展[J].东北亚论坛,2008(3)

8.史龙祥.从比较优势看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J].亚太经济,2006(1)

9.刘厚俊.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模式:体制政策与实践[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3)

10.程伟等.世界经济十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金明善,车.赶超经济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2.OECD.Economic Survy of Japan 2009:Overcoming the global crisis:the need for a new groeth model.2010

篇(5)

财政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经济是财政的保障,财政促进经济发展,财政经济发展是一个地区及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1]。财政主要职能是国家以此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同时它能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自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财政经济就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各个地区纷纷着力增加财政收入、积极防范财政风险,做大做强财政,为地区经济发展打下鉴定的基础。

一、发展财政经济的积极作用

财政是国家或者政府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求的收支活动,以便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公平分配以及经济稳定增长的目的。财政就是理财,财政经济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引导、协调经济发展,从而发挥财政的积极作用。

(一)引导国民经济发展

财政通过宏观调控手段积极引导我国经济向稳定、快速、健康方向发展,对社会物质利益关系调整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引导企业或者个人经济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财政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能够通过合理的财政政策,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目标,财政政策的发挥主要表现在税收、预算等方面,积极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三)协调国民经济发展

财政通过针对性的政策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失衡现象进行调节和制约,协调国民经济发展。目前的财政政策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的结构调整作用比较吃力,投入结构政策有待完善,对企业人才激励做的不够到位,财政投资管理力度不高,财政职能转变不到位等等。

二、我国区域财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财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形象。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必须积极寻找财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才能保障经济快速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实力不强

经济实力是财政收入的最大保障,如果经济发展不好,财政收入无从谈起,所以财源建设是财政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我国很多地区经济实力不够,经济发展速度慢,经济收益低,导致财政收入不高,不能很好的发挥财政的积极作用。经济发展慢的原因首先表现在工农业发展不平衡,没有地区支撑产业类型,工业经济发展项目低,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比较低,没有形成特色经济,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比较粗放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空前好转,但是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也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呈现东部沿海经济一片大好,西部地区经济仍然落后,拉大东西部贫富差距[3]。

具有观数据显示上世纪末全国地方曹正收入亿元县中绝大多数都是沿海县区,而青海、没有出现亿元县,宁夏仅有一个亿元县。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我国 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

(二)财政风险的普遍存在

经济发展在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财政资金受到严重损失,财政支出出现困难,影响地方经济的正常运行。财政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较多风险,造成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灾害、财政预算失误、决策者风险、财政收支失衡等等。财政风险的大量存在,严重影响政府财政调节作用,使财政背负严重的负担,阻碍其积极作用的发挥。

(三)财政监督体系部件权

财政监督是财政机关对财政管理中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而实施的一种有效监督行为,财政监督通过多种监督方式,比如常见的财政机关监督、权力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以及审计机关的监督等。目前,我国的财政监督体系还不够完善,监督方式比较单一,防范、教育功能不能较好的发挥;监督工作松懈,对财政领域的某些问题解决不到位主要表现在财政分配的最终检查结果多,对资金使用跟踪力度不够,外部监督多,而对内部监督比较少;监督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比较之后,同时也没有指定合理的财政监督管理体系。

(四)财政管理不科学

我国财政管理仍然搬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方面忽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没有运用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控制经济,经济发展仅仅利用政府支持、银行贷款等方式,忽略引用外资的发展优势;在资金的筹备方面不积极,一般都是在政府的强行压力上才开始实施,使用财政担保,这种方式影响经济发展的积极性,造成经济发展没有动力;有些地方在经济发展方面表现的急于求成,只重视项目,忽略了对经济发展的管理与监督,导致畸形经济发展,给财政带来较大的压力。

三、关于增加财政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增加经济收入

经济发展是一个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要想发挥财政的积极作用必须提高当地经济发展。首先壮大当地工业发展,工业是财税之源,必须积极发挥工业领头作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着力培植优势较大的工业主体,实现原材料加工向精细化加工转变,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发展低耗能、高利用、低排放的工业形式,走经济持续发展道路[4]。另外,要重点高骨干产业,积极鼓励产业发展,为产业大户制定较大发展优惠政策,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利用他们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积极打造品牌企业,提供工业税收。

另外,要积极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培育新兴财源。有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如果不积极引进外资,很难实现经济迅速发展,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利用多种招商手段,提高招商引资实际效果。把工程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建立招商引资责任制与激励制,调动各级部门招商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其次,要监督好财政发展中不良行为,严格打击弄虚作假行为,把增加地方财政的主要方式建立在经济发展与大工业纳税用户上。税收的管理也要科学、合理,在法律环境下合理应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税收管理的同步发展。在管理的过程中禁止出现有税不收,偷税漏税的情况。对于税收中不良行为应该合理处理,在严格打击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的税收类型,改革税收机制,减轻税收负担,取消一些不切实际的税收种类,建立合理的税收机制,积极鼓励、引导合理纳税,减少不和谐现象,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为提高财政收入打好基础。

(二)防范财政风险,突出财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风险问题贯穿于财政活动的各个环节,要想减少财政风险,首先必须提高工作人员财政风险意识,做好防范规避准备,其次要规范财政管理制度,增加财政分配的透明度,对设计财政分配的透明资金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同时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要有清晰、明确的记载;另外要规范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多种多样,他的运用是有条件和范围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必须与国家或地方经济实力相一致,使其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有效避免债务危机的出现。

税收是财政的主要来源,税收制度的实施对财政有重要的影响,税收制度可以实行税收进度与部门经费、奖金挂钩的制度;另外做好土地、房屋契税的征收工作,尽量不要出现漏洞;强化交通车辆的税后控管,加强工业税后管理制度力度,促进税后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生命之源。

(三)做好财政监管工作

财政工作必须在一个稳定的法律环境下健康运行,否则容易陷入风险,制约经济发展。在财政管理中首先要规范财政支出,其次是严格管理财政相关事务,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速度比较慢的地区,政府财政有限,必须有稳健财政意识。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统一计划、统一管理工作,强化财政的预算管理;再次是做好财政理财工作,增强理财观念,合理整理闲置资金、不良债款,理顺各级财政管理工作;最后是规范用财,坚持走公共财政道路,按照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要求,规范财政行为,优化支出结构,对专项资金实行追踪问责制,严格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真正落实财政管理工作,发挥财政经济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四)科学界定财政供给范围

应根据改革的总体要求及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需要,合理界定财政对事业单位的供给范围,如可以接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程度相应界定财政是否供给其经费,以及供给的项目和比例;应把支持公益性事业发展放在政府的重要位置上,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公益性事业;应依法像障义务教育经费。而对有收人的半公益性事业单位,财政只给定额补助,单位可依法组织一部分收人,如开放高等教育市场,逐步减少刘非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对经营性事业单位,应促其走向市场,与财政脱钩。同时,应改进和加强财政管理,增强财政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越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越要严格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减少经费开支。

四、结语

财政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公共建设的保障,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条件。所以国家或地区必须重视财政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制定各种有力的政策与措施推动财政发展,充分发挥财政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贾新红.完善财政监督体系的理性思考[J].现代商业,2014(04):184-185

篇(6)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全球气候治理的理念进一步确定为低碳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绿色”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色调。江苏省是我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为全国社会、能源及绿色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带动作用。通过分析研究江苏省13地市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分类比较不同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分析导致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能有的放矢地提出政策建议,并为研究其他省市及全国的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经验。

1文献评述

对于绿色经济的内涵不同学者定义不甚相同,如张小刚[1]指出绿色经济发展的内在构成要素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学技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中心对绿色经济提出更深层次的认识,从可持续性出发,强调地球关键资本的非减性发展等等。本研究认为绿色经济是既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对一些不可持续加以约束,又对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给予鼓励,又加强法律法规制度方面的建设以及人才等的投入,多方面联动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目前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层面构建了衡量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的学者对于衡量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理解不同,但是都认为绿色经济发展是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衡量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很多,但是很少对政府制度层面的指标进行衡量,为保证区域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法律法规的保障,同时需要科研人才的技术支持。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环保法规、科研人才数等指标,使得衡量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更为完整。

2江苏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指标选取的原则

指标选取的原则主要有:主导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文献分析法原则。

2.2指标体系框架

结合指标筛选原则与绿色经济的本质特征,笔者选取了包含规模性指标、约束性指标、激励性指标、保障性指标共4项指标,具体指标有19项。部分指标解释:能源消耗强度指标用万元GDP能耗表示,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用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表示,COD排放强度用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表示,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强度用单位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表示,空气质量优良率=空气质量指数达到良好以上的天数/全年有效监测天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地方环保法律条例数主要以地方人大代表公布的环保条例数为准。

3数据来源、评价方法与评价结果

3.1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局、各市环保局、江苏省知识产权局。

3.2评价方法

目前常见的指标权重的方法有主观赋值法和客观赋值法。主观赋值法包括主观经验法、德尔菲法等,其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主观性较强,不能客观地反映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客观赋值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8]。本研究采用熵值法进行赋权,主要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聚类分析是对样本即个体以某种相似性为度量标准进行分类的一种统计方法。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不同样本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几类,找出每一类共同的特点,以便更好地研究和指定相应的对策建议。

3.2.1熵值法

(1)熵值法计算采用的是各个方案某一指标占同一指标值总和的比值,为了避免求熵值时对数的无意义,需要进行数据平移,其中考虑评价效果,平移单位选取标准化后的最小值1:对于正向指标:Xij=χij-min(χ1j,χ2j,…,χnj)max(χ1j,χ2j,…,χnj)-min(χ1j,χ2j,…,χnj)+1,i=1,2,…,n;j=1,2,…,m对于逆向指标:Xij=max(χ1j,χ2j,…,χnj)-χijmax(χ1j,χ2j,…,χnj)-min(χ1j,χ2j,…,χnj)+1,i=1,2,…,n;j=1,2,…,mχij为指标的原始数据,max(χ1j,χ2j,…,χnj)-χij为第n项指标各年度最大值,min(χ1j,χ2j,…,χnj)为第n项指标各年度最小值。n=19,m=13。

(2)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方案占该指标的比重Pij=Xijni=1ΣXij=(j=1,2,…,m)

(3)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kni=1ΣPijlog(Pij),其中k>0,ln为自然对数,ej≥0。式中常数k与样本数m有关,一般令k=1lnm,则0≤e≤1。

(4)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对于第j项指标,指标值Xij的差异越大,对方案评价的作用越大,熵值就越小,gj=1-ej,gj越大指标越重要。

(5)求权数Wj=gjmj=1Σgj,j=1,2,…,m

(6)计算各方案的综合得分Si=mj=1ΣXijWj(i=1,2,…,n)

3.2.2聚类分析

通过SPSS软件将江苏省13地市进行Q型聚类分析。同时选择系统聚类中的Ward法聚类,即离差平方和法,原理是同类离差平方和较小,类间偏差平方和较大。Ward方法并类时总是使得聚类导致的类内离差平方和增量最小,与K-mean聚类相比,K-mean聚类需要事先设定分类的个数,并不适合没有先验知识的条件下的数据聚类。公式:DKL=BKL=XK-XL2/(1/NK+1/NL)递推公式:DJM=(NKDJK+NLDJL)/NM-NKNLDKL/N2M

3.3评价结果

江苏省13地市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得分及准则层贡献度。无锡、常州、苏州3个城市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超过1.6,从总量而言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中苏州、无锡、常州人均GDP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比重与其他地市相比遥遥领先;城市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连云港、泰州、淮安排名后三位,从指标看人均GDP、高新技术产值比重低,连云港的单位产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强度、COD排放强度这些指标都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在这种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作用下,必然导致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失调。从指标的贡献度分析,激励性指标与保障性指标对于江苏省各地市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贡献度最大,说明加大对污染物的治理力度,增加环保、科技投入以及环保法律法规的建设对于推动区域绿色经济的发展具有实践意义。约束性指标对于各地市绿色经济的发展贡献度稍低,说明各地市经济增长仍然存在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模式,节能减排工作仍需要加强,对于落后产能及时淘汰。利用SPSS软件对指标层进行聚类。结合树状图分析,分成三类效果较好,组内间距很小,组间距离较大,具体情况如下:

3.3.1相对均衡型

相对均衡型城市包括南京、无锡、苏州,其特点是绿色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4项指标表现相对均衡。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GDP、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比重、环保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排名前三,这3个城市在规模性指标上表现要优于其他城市,并且政府注重环保的治理投入。此外地方环保法规数量也高于其他城市,说明这3个城市比较注重环保法治的建设。但苏州与南京能源消耗水平、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要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此外南京与无锡在空气质量优良率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几个指标要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说明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仍然离不开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虽然在GDP指标上表现突出,但是仍存在具体指标表现欠佳,在保持现有发展状态基础上注重节能降耗、控制高环境污染的投资。

3.3.2单项指标超强型

单项指标超强型城市包括南通、盐城、扬州、常州、宿迁,其特点是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某项指标表现较其他指标突出,居于单项指标的较高水平。能源消耗强度指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及科研人员拥有量这些指标表现要优于其他类的城市。其中盐城与南通地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及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利授权量比例表现超强,但工业COD排放强度、环保投入占地方公共预算支出的指标表现欠佳,政府应该注重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控制高污染投资。扬州在地区GDP增长率、森林覆盖率两个指标全省排名第一;常州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科研人员拥有量指标排名领先,但是空气质量表现不好。宿迁地方GDP总量、人均GDP、高新技术产值等指标排名最后,其他指标比较均衡,政府部门应努力探索经济效益好、经济附加值高的产业,扩大经济总规模。

3.3.3整体水平偏低且存在单项指标较差情况

城市包括徐州、淮安、镇江、泰州、连云港。特点是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水平偏低。徐州、淮安激励性指标表现较好,但约束性指标表现欠佳,且人均地区GDP占有量较低,这些城市应该注重节能减排与环境治理的同时寻找发展地方经济的新思路。镇江、泰州地区GDP表现较好,但部分约束指标表现不好,在维持现有经济发展情况下,注重污染治理情况。连云港地区经济总量及二氧化硫、COD排放指标较差,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利授权量比例及科研人员拥有量指标表现较好,要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探索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发展道路。

4政策建议

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13地市绿色转型呈现各自的特点,其中只有南京、无锡与苏州在各方面发展都比较协调,其他城市绿色发展与一些指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协调方面。绿色转型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消费者、政府等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相应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完善经济体系、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增加科研投入以及树立新的理念来共同推进江苏省实现绿色经济的长效发展机制,具体建议如下:

4.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对未按期完成的企业,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对绿色产品的开发、研究、生产等采取鼓励性政策,加大对环保科技投入的比重;调动企业、社会各界发展绿色经济的积极性;尽快完善税收、财政、信贷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4.2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通过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运用,促进传统低附加值产业向高端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要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4.3建立绿色科技创新体系

绿色科技创新是摧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江苏省应加大绿色科技的投资及人才的培养,以便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9];积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快对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投资、培养。

4.4加快推进地方环境立法的建设

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管理制度,做到环保行为有法可依并独立进行环境监测和行政执法。抓住政策环评这一实现科学决策、绿色发展的重要机制,同时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政府的支持,落实责任机制。

4.5倡导绿色理念

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不仅要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总和的提高,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新的要求,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自然资本的非减性发展。因此,要避免走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仅不再欠“新账”,同时还要多还“旧账”。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理念。绿色消费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质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10]。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一方面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带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刚.长株潭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5):87-90.

[2]赵彦云,林寅,陈昊.发达国家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测度体系的经验及借鉴[J].经济纵横,2011(1):34-37.

[3]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西南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012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摘编[J].经济研究参考,2012(67):3-96.

[4]薛珑.绿色经济发展测度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2(18):21-24.

[5]向书坚,郑瑞坤.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指数研究[J].统计研究,2013,30(3):72-77.

[6]丁刚,陈奇玲.绿色经济的涵义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1):1-4.

[7]曾贤刚,毕瑞亨.绿色经济发展总体评价与区域差异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4,27(12):1564-1570.

[8]高春玲.基于熵值法的湖北省绿色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9):70-72,82.

篇(7)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又需要按照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实行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30多年来我国经济改革最为深刻的方面之一就是多元所有制的形成。在整个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演进过程中,对于加速经济市场化改革最具决定意义的是民营经济的成长。据统计,截至2011年末全国共有私营企业150万家,从业人员1.3亿,民营经济的投资比重约占全年新增投资的3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占60%。民营经济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顺利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民营经济概念的界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认为是民营经济是一个动态的、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改革初期,民营经济的主力军是乡镇集体经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个体、私营经济逐步成为民营经济的主体;现阶段,民营经济的主体是个体、私营经济。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0多年来,民营经济的兴起,为中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和经济体制转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民营经济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投资总额上近年来都显著增长,己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2001年,民营经济(包括外资经济)占中国GDP的比重已超过一半。第二,民营经济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体制改革的主力军,并且规范化经营程度逐渐提高。第三,民营经济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

二、民营经济发展的宏观制度障碍分析

我国在供给主导型或者强制大型制度变迁中,制度供给过剩的问题就显得比较突出。制度供给的不足与制度供给剩余在现实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我国现实中多表现为二者的混合状态。比如对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限制、行政干预等。本文把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宏观制度障碍分为市场竞争的体制障碍、资金供给的渠道障碍以及产权保护的法治障碍。

(一)市场竞争的体制障碍

所谓体制障碍,指的是我国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与习俗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中的典型表现是围绕行政目标展开行政管制,即各项经济活动(如投融资、市场准入等)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运用行政机制进行审批、监管和处分。

(二)资金供给的渠道障碍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其获得的金融资源极不相称。据调查统计,在民营经济(私有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中,继承家业、劳动积累以及合伙集资即所谓内源融资的比重占65.2%,而银行与信用社贷款等外源融资仅占10.7%。这种内源性融资以一种自然发展的方式,给民营经济奠定了一个能够不断发展并适应进一步改革与市场环境变化的合理资本结构基础,但它同时又在融资规模上限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当民营经济发展进入资本与技术密集的产业升级阶段后,这种融资状况与民营经济进一步大规模发展的融资需求之间的矛盾就更加突出。

(三)产权保护的法治障碍

产权保护的法治障碍主要包括:产权地位不平等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和过渡,我国产权运行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高度集中的权力体制逐步向合理分权的方面转变,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除了继续作为国有产权的具体执行者外,己经有了相对独立的利益要求。二是在传统体制边缘和周围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产权结构。然而,在国家产权运行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作为国家产权基本组成部分的国有企业并没有彻底走出政企合一或政企不分的格局。其次是对个人产权法律保护不够,使民营企业财产权利难以避免各种侵害。

三、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

一个制度向另一个制度转轨的完成,或新的制度替代旧的制度,往往是以新的制度规则的确定为标志的。新的制度规则一般都是基础性的规则,这些基础性的规则通常表现为宪法或重要性法律的修订。

(一)建立产权保护的法治环境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最有效、最关键的激励方式是产权。在缺乏对私有产权的有效保护的情况下,民营经济私有产权的拥有者便会对未来发展产生不确定性预期,结果会使民营经济减少或丧失投资要求,最终导致其增长减缓或停滞,甚至萎缩。如此也将极大地延缓国民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进程。法治意味着任何其他社会规范都不能与法律的效力或与法律相冲突,任何权力的获得和行使都应当具有法律上的依据,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所以,为民营经济确立有效的私有产权保护是保障其不断发展的关键。

(二)健全社会服务的支持系统

民营经济早期的发展主要是以“自发”的方式实现的,政府管理体制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被动适应的特点,并且对民营经济在较长时期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以至于民营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一些社会服务严重匾乏。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的支持系统,是根本解决民营经济社会服务匮乏问题的重要制度保障。

篇(8)

[作者简介] 张 丛(1972―),女,陕西韩城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摘 要] 运输化理论将经济发展中的运输化过程分为前运输化、运输化和后运输化三个阶段,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以运输需求为耦合的交链点,以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为能量传送的影响机制,在运输化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呈现出弱需求与弱支持、强需求与支持、相对弱需求与优化支持的阶段特征。以相关数据进行的量化实例分析一方面支持了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另一方面启示区域交通运输在发展后期应着重准备应对完整运输化和后运输化阶段的不同要求。

[关键词] 运输经济;运输化理论;运输化过程;区域交通运输;弹性分析;耦合

[中图分类号] F5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2)02―0059―06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Based on Transportation Theory

ZHANG Cong1,PENG Hui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61, China;2.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China)

Abstract:Transportization theory divides the transport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o three stages of the pretransportization, transportization and posttransportization. The crosslinking points of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transport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transport needs, the energy transfer influence mechanism is the change process of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s and the diffusion effects, and the pha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hree stages of transportization development are respectively weak demand and weak support, strong demand and strong support, weaker demand and optimized support. Moreover, the paper makes quantified case analysis based on related dates. The results on the one hand support th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transport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show that confronting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the stages of the complete transportization and the posttransportiz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regional transport development.

Key words:transportation economic;transportization theory; transportization process;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elastic analysis; coupling

运输化与工业化相伴而生,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没有运输化就没有工业化。运输化理论是首次跳出仅局限于个别运输方式的分析方法,提出将各种运输方式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的运输发展理论。该理论将经济发展中的运输化过程分为前运输化、运输化和后运输化三个阶段[1]。实际上,这三个阶段也是指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交通运输子系统所处的不同状态。其中,前运输化阶段主要在工业革命发展之前,其特征表现为交通运输条件虽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但从总体上看社会经济对交通运输的依赖比较小;发展到了运输化阶段,交通运输系统进一步扩张,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运输速度和质量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运输需求越发多元化,并会逐步从初步运输化发展至完整运输化;而到了后运输化阶段,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开始让位于信息化,并体现出后运输化趋势。该理论还指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按照运输化的这三个阶段进行划分,这就是经济发展的运输化过程。

在运输化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范围因现代化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因此成为经济快速发展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2]由于仍处于市场经济初级发展阶段,我国的运输化从总体上看也属于初级阶段。探索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能够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运输化初级阶段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决策者和管理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状况很不平衡、基础交通条件也不一致的大国,区域差异及其特征明显,不仅有东、中、西部的局部差异,还有局部之中各省份之间的地域差异,因此基于运输化理论研究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有一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比如:郎志红的研究认为,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经济空间结构及区域市场都会产生影响,我们要注意发挥这些有利因素,促进经济发展[3];周志龙通过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与交通运输结构发展变化关系探讨了交通运输结构的演变规律,分析了不同区域经济因素对各交通方式的影响以及各区域交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情况[4]。但是,基于运输化理论来研究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却不曾见到,本文拟就此做以下探讨。

一 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

的作用机理与阶段特征

在经济发展的运输化过程中,整体上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会推动交通运输的进步,而交通运输的改善又将反过来促进和引导社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两者交替推拉、循环往复,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具体到运输化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应呈现出了不同的阶段特征:在前运输化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表现出弱需求,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表现为弱支持;在运输化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由弱变强,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也由弱支持变为支持;在后运输化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相对于信息化而言相对由强转弱,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则转而表现为优化支持。不论是整体上的交替推拉,还是阶段化的相互影响,也不论是全局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输化过程实际上正是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耦合作用的过程。

湖 南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年第2期 张 丛,彭 辉:基于运输化理论的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所谓耦合,原本是指两个本来分开的电路之间或一个电路的两个本来相互分开的部分之间的交链,可使能量从一个电路传送到另一个电路,或由电路的一个部分传送到另一部分,其中,多个物理场相互叠加的影响问题被称为多场耦合问题。图1为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的作用机理示意。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直观地体现在其主导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上,并最终以GDP来量化反映;区域交通运输的实现需要有移动线路、沿线设施等基础设施和移动设备,并集中表现为整体上的立体式网状布局,以客运量和货运量来量化反映。两者可视为两个电路或一个电路的两个部分,其间相互交链,能量可相互传送,正似上述的耦合关系。而区域交通运输体系中不同的区域A、B、C,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不同的运输方式,客运、货运等不同的运输对象,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中不同的产业分类等,都可以看作是不同的物理场,它们之间相互叠加影响,使得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更似多场耦合,变得极为错综复杂。

不过,运输化理论将各种运输方式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的理念,又使得这一错综复杂的多场耦合关系回转到了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对简洁的两两耦合关系上。正如图1所示,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的交链点是运输需求,能量传送的影响机制为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下文则分别就两者耦合关系的作用机理与阶段特征表现以下分析:(一)耦合关系的作用机理

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它决定着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的建设、结构、布局等都必须服务且受制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它的发展需要对应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另一方面,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动力。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运输发展会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同时必然带来区域内外资源、商品流通数量的增加和速度的加快,这就要求区域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升,从而带动区域交通投资的增加与运输发展水平的提高。换言之,区域经济体系内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对资源、商品的集聚和扩散需求增强,使得运输需求随之不断增强,从而推动了区域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图1 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的作用机理示意

2.区域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反过来,区域交通运输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动脉和联系各行各业的纽带,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和先导作用,区域交通运输为了满足不断增强的运输需求,自身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而运输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也是区域交通运输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同时增强的过程,并会影响和带动区域经济体系内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更直接影响到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产业布局的优化、市场范围的扩大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从而提高区域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具体而言,区域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运输能提高区域可达性,增强区域竞争力。区域运输条件改善,运距缩短,运时减少,运费降低,能够提高区域交通运输和社会经济可达性,改变区域经济地理位置,使区域工农业生产的成本降低,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2)交通运输能促进资源和产业布局的优化。交通运输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的交流更加方便、频繁,促进区域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使产业布局在更大范围内扩展成为可能,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形成更加合理的生产地域分工格局。(3)交通运输能扩大市场范围。交通运输对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区域运输工具速度、运输质量和运输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对外交流的增多与商品流量的增加,进而可促进原有专业化市场的扩大、新市场的形成,以及农村集贸市场的发展。(4)交通运输能优化区域城镇布局,促进城市化进程。交通运输的发展是城市产生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交通运输集聚和扩散效应的作用下,原有城市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城镇迅速形成,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城市功能多样化,城镇体系逐渐成熟,从而大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和沿线地区的发展。

(二)耦合关系的阶段特征

1.前运输化阶段:弱需求与弱支持

此阶段处于工业革命之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方式以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由于能够自给自足,因此经济、生活等都相对封闭,交换、出行等非常有限和简单,对资源、商品的集聚和扩散需求也相当有限,因而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较弱。然而,满足需求的过程才是自身发展完善的过程,较弱的需求自然便无法有力地刺激和推动交通运输的快速高效发展。相应地,由于交通运输的缓慢发展,其对资源、商品的集聚和扩散效应也会维持在较低水平,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对体系内主导产业、相关产业乃至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出的影响也仅是弱支持。而这种弱需求与弱支持的特征表现,实际上并未充分体现出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关系。

2.运输化阶段:强需求与支持

运输化阶段是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阶段,也是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时期。此阶段,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开始步入交替推拉、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快速发展时期。正是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使得集聚、扩散与运输需求三点同时由弱转强,推动了交通运输进一步发展完善,反过来,运输的强需求得到满足,集聚、扩散效应随之增强,基本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对体系内主导产业、相关产业乃至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出的影响也由弱支持变为支持。而这种强需求与支持的特征表现,实际上已基本充分体现出了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关系。

3.后运输化阶段:相对弱需求与优化支持

后运输化阶段最为突出的标志是信息化的发展日趋成熟。虽然在运输化阶段,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已变得较为充分,可以达到交替推拉、循环往复,以至螺旋式上升发展,但是,交通运输在这一阶段能够达到的理想状态也只是整体上的立体式网状布局,即完整运输化。由于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即便有了完整的运输布局,但并非所有的运输都是高效、经济、优化的。经济学讲求最优配置,社会经济也讲求最优发展,因此,后运输化阶段的信息化无疑比运输化阶段完整的运输布局更为重要,所有的集聚、扩散、运输需求以及需求的满足和效应的传送都必将借助信息化来最终实现。相对而言,社会经济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由强变弱了,而交通运输对体系内主导产业、相关产业乃至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出的影响相应由支持变为优化支持。而这种相对弱需求与优化支持的特征表现,实际上最终充分体现出了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关系。

二 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耦合

发展的实例分析

在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的作用机理与阶段特征框架下,本文拟采用相关性分析、因果关系分析、弹性分析等方法来定量研究区域交通运输与其社会经济的耦合发展关系,并基于相关数据进行实例分析,以为有关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参考与依据。

自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陕西交通抢抓机遇,加快调整运输结构,协调推进区域交通发展,交通布局和通行局面得到了根本改善,发展成效明显。“十二五”期间,陕西省的经济结构特点与经济发展形势,又构成了陕西交通发展新的现实需求,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与经济特色的日益强化,对交通运输能力、布局和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5]。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拟选取陕西省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同时,选取客运量与货运量指标来表征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水平,选取GDP来表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选取的相关数据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陕西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用来描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本文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或积矩相关系数)来讨论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r=∑(xi-)(yi-)∑(xi-)2∑(yi-)2 (1)

其中,x和y为相关变量,分别指表示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r的取值在-1和1之间,符号表示两个变量变化的方向,绝对值表示两变量的密切程度。

基于相关数据,采用公式(1),利用SPSS软件分析可得皮尔逊相关系数矩阵,如表1所示。从中可见,相关系数值均大于0.95,表明表征陕西省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客运量、货运量指标与表征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GDP指标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二)因果关系分析

众所周知,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GDP的三驾马车,因此,此处仅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研究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间的单向因果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要求考虑以下回归:

xt=∑mi=1αiyt-i+∑kj=1βjxt-j+u1t (2)

yt=∑mi=1λiyt-i+∑kj=1δjxt-j+u2t (3)

其中,u1t和u2t假定为不相关。式(2)的零假设:α1=α2=…=αm=0;式(3)的零假设:δ1=δ2=…=δm=0。

对GDP与客运量、GDP与货运量分别进行ADF检验,检验值都大于5%临界值,说明以上两对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对两对序列做一阶差分,再进行ADF检验,得出它们的一阶差分均为平稳序列,说明GDP与客运量、GDP与货运量之间具有协整性,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运用EViews软件可得出如表2所示的检验结果,从中可见,检验结果拒绝了零假设,显示出社会经济发展显著影响着交通运输的发展。

(三)弹性分析

运输弹性系数是交通运输量的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比值,运用运输弹性系数可以判断运输与国民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以反映运输发展是否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适应程度的大小,或运输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β=VT/TVE/E=VTVEET (4)

其中,T、VT分别表示某一时期内发生的交通运输量及其增量,E、VE分别表示同时期内的国民经济总值及其增量。如果运输弹性系数大于1,表示这一时期运输量增长速度高于社会经济增长速度;等于1,表示两者发展速度相同;小于1,则表示运输量增长速度低于社会经济增长速度。

首先可计算出所有变量的年增长率,再由公式(4)计算得出运输弹性系数β。为了消除其他不定因素的影响,同时便于比较,本文将陕西省的运输弹性系数划分为2001~2010、2001~2005和2006~2010年三个时段来进行比较,其结果如表3所示。从中可见,在不同时段,陕西省的运输弹性系数显现出增大态势,但整体上均小于1。

表3 陕西省2001~2010年的运输弹性系数

时段

客运量对应的弹性系数

货运量对应的弹性系数

2001~2010

0.5206

0.4693

2001~2005

0.3177

0.4571

2006~2010

0.9420

0.7562

为了对比不同阶段交通运输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或支持程度,本文还选择了运输化和信息化程度均较高的美国,分析了其同时段的运输弹性系数,如表4所示。从中可见,美国的运输弹性系数也小于1,且在2006~2010年小于2001~2005年,显现出了下降态势。

表4 美国2001~2010年的运输弹性系数

时段

客运量对应的弹性系数

货运量对应的弹性系数

2001~2010

0.7805

0.7768

2001~2005

0.8409

0.8017

2006~2010

0.6456

0.7239

(四)结果分析

2001~2010年是陕西省交通运输发展较快的10年,在经济发展的运输化过程中处于中间阶段,按照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耦合发展的作用机理与阶段特征表现,此阶段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应对交通运输有较强需求,而交通运输反过来相应支持着其经济发展,两者之间交替推拉、上行发展。通过上述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的交通运输发展与其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而且社会经济发展显著影响着交通运输的发展,是推动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原因。而运输弹性的实例分析则表明,陕西省的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的强需求与刺激下出现了较快增长,客运量与货运量对应的弹性系数分别由2001~2005年的0.3177、0.4571增大至2006~2010年的0.9420、0.7562,对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和支持程度也随之大幅度提高。综合起来看,现阶段陕西省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的量化指标计算结果支持了两者耦合发展的作用机理与阶段特征。

然而限于发展水平。陕西省的实例分析只能说明在经济发展的运输化过程尚处于初步运输化阶段时的耦合特征,无法验证运输化过程发展至完整运输化甚至是后运输化阶段时的耦合特征。为此,本文以运输化和信息化程度都较高的美国为例进行了运输弹性分析,结果表明,美国2001~2005年客运量与货运量对应的弹性系数已分别达到0.8409与0.8017,处于较高水平,而在2006~2010年则分别下降为0.6456与0.7239,说明随着运输化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开始让位于信息化,在整体式立体布局已经较为完备的基础上,运输已变得更为高效和优化,不再表现为数量上的单纯增长,而是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表现为对经济发展的优化支持。

三 结论与启示

基于运输化理论,本文探讨了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作用机理与阶段特征,指出两者耦合的交链点是运输需求,能量传送的影响机制为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整体而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推动交通运输的进步,而交通运输的改善又将反过来促进和引导社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两者交替推拉、循环往复,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具体到运输化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应呈现出了不同的阶段特征:在前运输化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表现出弱需求,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表现为弱支持;在运输化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由弱变强,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也由弱支持变为支持;在后运输化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相对于信息化而言相对由强转弱,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则转而表现为优化支持。本文还以陕西省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例,采用相关性分析、因果分析和弹性分析方法,对陕西省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的量化指标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支持了现阶段两者耦合发展的作用机理与阶段特征。同时以美国同时段的相关数据为例进行了运输弹性分析,说明了完整运输化或至后运输化阶段时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的耦合特征。

本文最主要的启示在于:区域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耦合发展,交通运输虽然受制于经济发展,但又可以反过来影响经济发展,对于陕西省而言,现阶段仍处于经济发展运输化过程中的初步运输化阶段,交通运输对于经济发展的适应和支持还主要体现于量上的增长,其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基础和先导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有进一步提升的巨大空间,后期一方面应着重准备应对完整运输化阶段的高要求,对交通运输的整体式立体布局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优化,另一方面还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着手进行与交通布局相对应的运输信息化配套建设与准备,为进入以信息化为统领的后运输化阶段奠定应有的基础。此外需要指出,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存在区域差异,但总体上的发展阶段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都应处于经济发展运输化过程中的初步运输化阶段,因此,对于陕西省的上述启示应该同样适用于我国的其他经济区域。[参 考 文 献]

[1] 彭辉,朱力争.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及规划[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王庆云.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J].综合运输,2003(7):4-7.

篇(9)

[DOI]10.13939/ki.zgsc.2017.12.090

1 引 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改变传统的粗放型、低效益、资源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高效益及技术创新型发展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对企业工会组织产生了有效影响。工会是职工的代表性组织,是我国政党联系群众、团结职工、维护职工权益的有效场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会首先对经济发展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走向及效益化调整,企业的政策及发展调整又会进一步影响工会工作的运行及政策实施状况。因此,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形势下,积极探索其对工会工作的影响,对新常态下企业职工更好地应对经济政策变化及更有效发挥工会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2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工会工作的影响

2.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给职工队伍结构带来新的变化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工会工作的影响的第一个表现是,将会给职工队伍结构带来新的变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往往依赖于资源、劳动力优势及出口拉动。这一时期的职工队伍以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为主导,且管理者及知识型员工发展相对不足,总体职工队伍结构呈现出金字塔形的形态。伴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新的主导性产业,企业发展开始向技术型、集约型和创新型方向转变,此时的职工队伍中知识型员工及有效的管理者不断增多,低级劳动者数量减少,职工队伍结构总体呈现出“倒金字塔”型的形态。此外,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职工队伍结构更加复杂,与工会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

2.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对职工技能及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工会工作的影响的第二个表现是,将会对职工技能及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一直是我国的优势资源。这主要表现在制造业领域,我国有众多的产品代加工厂,依靠丰富而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富士康等诸多代产品加工工厂。但总体来看,劳动力素质及水平相对较低,严重限制了劳动力市场的优化及企业发展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员工的技能及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技术型、创新型企业不断发展,并成为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这些企业的发展特征要求职工必须具备良好的技能及自身素质。技能主要表现为业务能力,素质主要体现为道德水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后,企业的发展更多依赖高技能和高素质的能力型员工,使之充分发挥潜能。

2.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改变传统的劳资关系,对职工劳动权益产生新的影响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工会工作的影响的第三个表现是,将会改变传统的劳资关系,对职工劳动权益产生新的影响。传统的劳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雇佣关系,即企业主以一定的代价购买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企业主和员工之g处于对立关系。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了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开始探寻与职工共同发展的路径,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来说,有些企业给予员工一定的股权激励,以股权契约形式将企业所有者与职工权益结合在一起,传统的劳资关系开始改变。此时,企业主从新的劳资关系中获得更多的效益,职工劳动权益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劳资关系更加公平。

2.4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更多涉及外资及涉外经济利益纠纷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工会工作的影响的第四个表现是,工会工作将会更多地涉及外资及涉外经济利益纠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走向开始多元化,职工的就业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合资、外资企业不断增多,并以新的技术及管理方式冲击中国现有的企业机构。由于外资企业具有相对较好的薪酬待遇及职业发展路径,高能力、高素质的职工不断加入到外资企业的队伍中来。但由于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的外生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经济利益纠纷及涉外问题。此时,工会原有的处理企业内部员工的本企业内生性问题,就转变为处理与外资企业相关的经济利益纠纷的外生性问题。

3 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形势下发挥工会作用的有效认知

3.1 在促发展、调结构的发展形势下,要注重发挥工会的引导培训作用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及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工会的引导培训作用。具体来说,工会是维护职工权益,有效发挥职工作用的组织,其在引导员工工作及生活、组织员工培训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工会的引导培训作用,工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工会必须对企业发展的未来愿景有充分的认知,并引导职工向着未来发展的方向努力;第二,工会能够了解职工的需求及发展诉求,包括劳动薪酬、职工福利及员工的精神生活需要等,能以确定的标准及方式来满足;第三,工会必须定期组织职工参加相关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精神力量培训,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业务处理能力,通过精神力量培训培养全体职工的企业认同感,形成发展的合力。

3.2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下,以工会为组织媒介,致力于企业发展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下,要以工会为组织媒介,将职工命运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形成发展新局面。为有效发挥工会的组织媒介作用,要实施多种方式完善工会的组织建设。一方面,从工会管理机构来说,要给予工会更多的自与经费支持,如可以让工会自主决策涉及员工公共权益的事项及安排,并能对涉及员工利益的工资、福利等实施复核权,有效保证员工的利益。另一方面,从工会的内部结构组成来说,要加强工会内部的组织机构建设,如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外员工经济纠纷不断增多的现实状况,在工会内部增设涉外劳务权益纠纷管理部门,专门解决员工涉外劳务权益问题。

3.3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要积极完善和创新工会维权的内容和途径

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经济发展背景下,要根据企业及工会发展要求,积极完善和创新工会维权的内容和途径。工会维权的内容主要是涉及职工的利益问题,如职工的工资及福利待遇等不能满足现有职工诉求,以工会调解等形式满足员工本身的要求。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新常态下,可以丰富工会维权的内容,如赋予工会评价及考核企业主的权限,将对职工的监管及评价体系在企业主身上实施,以实现两者之间关系的对等。此外,还要不断丰富工会维权的途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带来企业发展的一系列变化,如互联网、大数据及云服务等新的概念及形式不断出现,工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创新性路径,建立“互联网+工会建设”、工会服务大数据平台及工会云管家等创新性方式,使工会有效实现维权。

4 结 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带来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提升,也会在一定程度对工会工作产生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新常态的发展契机相承相接。本文通过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下对工会工作影响的探讨,以期在企业未来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工会作用提供借鉴。

篇(10)

一、泡沫与泡沫经济

“泡沫”(Bubble)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富有特色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范畴,中外经济学家在谈论经济问题时都会涉及这一范畴。著名经济学家P・全德尔伯格对经济泡沫问题研究有着独特的贡献,他的著作《“泡沫”的故事―――金融投机历史回顾》就是对经济泡沫状态的深刻描述。在实践中,最早的泡沫经济出现在1720年的英国,当时英国发生了“南海泡沫公司事件”,即当时的南海公司因获得英国政府的默许、支持和授权而对西班牙的贸易进行了垄断,之后就对其利润增长状况进行不符实际的鼓吹,进一步引起人们购买南海股票的热潮。但是,由于这种经济是建立在炒作、鼓吹的基础之上的,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非正常膨胀之后,其股价大幅下跌,导致经济过度膨胀之后的必然破灭。类似的事件还有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事件”和发生在法国的“约翰・劳事件”,等等。

具体来讲,泡沫经济就是指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一种像泡沫一样的状态,表面看起来十分繁荣,但是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内涵支撑,最终会有破灭的一天。并且,泡沫经济还表现为由于过度投机而使得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严重偏离,进而导致经济随着商品价格大起大落,特别表现为暴涨与暴跌的起伏不定。泡沫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过度地集中在某一个部门、每一种行业、每一种商品,在这些特殊领域中反复转手运行,导致部门、行业、商品经济在某一特殊时期内出现扭曲膨胀而致使基础性的生产部门因资金短缺而出现经济衰退。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到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开始大量出现并形成热潮,价值现代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国际化不断增强,泡沫经济形成和发生的几率大大提高,其波及的范围也更为广泛,相应地,这种泡沫经济的危害程度也更大,对其处理难度也更加复杂。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国际化程度的增强,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中国学者对泡沫经济问题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

二、现代金融泡沫经济形成原因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泡沫经济总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虚拟经济过度偏离了实体经济,造成市场中的虚拟经济成为了主体,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挤压、限制,其结果是虚拟资本所产生的虚拟价值远远超过现实资本所产生的价值,经济看似繁荣,实则不堪一击。

在分析现代金融泡沫经济形成发展的原因时,首先应明确两个基本概念: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和现实资本(Actual Capital)。所谓虚拟资本,就是指那些有价证券,包括债券、不动产抵押单、股票等,它是能够给股票等有价债券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和回报的资本形式;所谓现实资本,则是指在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实物形态的资本,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形式和商品形式。其实,经济发展中如果主要以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来运行,那么泡沫经济产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这主要是因为以实物形态而存在的资本形态。而当经济发展以虚拟资本运动为主的时候,泡沫经济就非常容易产生。泡沫经济最容易在金融领域形成,并且由于金融业与房地产业总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土地作为不动产,土地的价格构成特征使得土地的资本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因此,泡沫经济与房地产业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金融经济泡沫与房地产泡沫是一对孪生兄弟。

那么,为什么金融市场上较容易产生和存在泡沫经济呢?在当前金融经济中,泡沫经济涉及不充分信息、交易费用、外部性、非理性预期等众多新概念,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金融创新频繁出现,导致金融市场的运行和交易活动非常容易脱离实体经济。在实体经济中,成本价格是实体经济的基础,而在金融经济中,它以预期定价为经济模型。金融市场上较容易产生和存在泡沫经济,这与泡沫经济本身的双重性有关。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日益现代化、国际化和自由化的今天,一定程度的泡沫经济有利于资本集中,这种集中是对市场竞争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泡沫经济终归是一种虚拟经济,其中主要存在的是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因此,一旦这种经济过度发展,其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具体来讲,严重的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即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出现了经济的整体繁荣和经济宏观环境较为宽松,这种繁荣局面和宽松环境极易为资金炒作提供机遇。所以,泡沫经济一般总会发生在国家对银行政策比较宽松、自由的经济体中。也就是说,在商品经济出现周期性的萧条之后,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主动降低银行利息,放松银根,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以带动经济增长。于是,那些有闲散资金的市场主体就会把资金投放到那些有保值增值潜力的资源上,这就为泡沫经济提供了社会基础。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对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预先调控和及时约束机制不够。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对那些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投机活动进行监控、监督和制止,尤其是对投机过程中的贷款支付活动缺乏监控机制。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监控机制无论是在银行还是在政府都难以有效地建立起来。这是由于银行只是收付中介,而政府又难以对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进行干涉,甚至还容易被这种投机所形成的虚假繁荣而迷惑。

三、当代中国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

通过对金融经济中的泡沫经济的内涵及其形成发展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适当地存在一些泡沫,对于促进经济活跃和繁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经济中存在过多的泡沫,并进一步形成泡沫经济,那么这种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经济必然会有破裂、崩溃的一天,最终造成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致命打击。因此,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对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正确认识中国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对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泡沫问题主要表现为股票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所谓股票泡沫,就是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其内在投资价值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与泡沫绝对额、经济总量、金融资产总量之间的关系有关。同时,股票市场同样遵循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规律,一旦大量资金流向股票市场,那么股价与公司未来业绩就会形成较大差距,盈率也会出现太高态势,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泡沫。这种股市中的资金供给与股价发生波动之间的关系在中国金融经济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只要资金放开,股价立即就会发生变化。加之中国股票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不断崛起并发展壮大,他们对经济学家、股评家以及一些媒体发生日益紧密的联系,这极其容易发生投机行为。因此,确保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规范也是预防中国股票泡沫的一个主要方面。所谓房地产泡沫,这是与金融泡沫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它甚至是泡沫的一个核心载体。尤其是近几年以来,中国政府、学者和老百姓对中国房地产业到底有没有泡沫,如果有,这个泡沫到底有多大等问题都十分关心。随着买房难问题的日益突出,有学者就指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成分很多,人们购房的能力与房价之间的差距过分悬殊,一般工薪阶层要储蓄30-40年才能买到一套住宅。但也有人认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中,由于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有限,房地产价格比较高是必然现象,中国房地产不存在泡沫。但是,房地产价格与金融系统的关系值得深思和重视,中国的房地产需求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的支撑,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与中国金融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对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彼得・纽曼,默里・米尔盖特,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货币与金融大辞典[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篇(11)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和经济时代,与此同时就更加凸显出民商法的社会地位。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国家立足于现实对民商法进行了相应的完善工作,一些诸如《物权法》、《合同法》等民商法开始逐渐颁布、出台并得以实施,为我国法制的健全贡献了必要的力量。但是,因为时代是不断进步发展的,经济也是在不断前进的,所以在此背景下,需要不断的对民商法的现状加以调整,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是尤为重要的。

一、新时期背景下民商法价值体系的相关性研究

(一)民商法价值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民商法价值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民商法所表现出来的基础价值就是安全与效益。从传统的民商法角度来分析,安全问题一直从属于一种派生地位,举例来说:传统的交易中,其交易安全的定义是信息、交付方式和信用安全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在当前的交易中,从整个交易安全的角度来分析,信息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第三方获取到的交易信息对交易是否能够安全进行所构成的威胁也并不明显。而且在传统的交易过程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基本上不会出现交易安全等问题[1]。而在信息时代不断的向前递进的现在,信息的发展为民商法的主体自由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信息时代,互联网为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这种信息交流突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线,行事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要求通过互联网和任何地域的任何人进行信息交易,从事任何民商活动。所以,此背景下的市场早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其具有开放性,这也使得人们可以随意从中获取想要的任何信息,同时也能够将自己的任何信息给任何人。

(二)民商法价值体系的重构是新时期的必然要求

在新时期,民商法的价值体系涉及到更加广泛的内容,其要包含平等、自由、公平、安全等多方面的利益。但是从整体来看,自由依然在价值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其他价值体现来说,这是一项基础。分析平等原则,平等在新时期的要求也和传统民商法中的含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其不仅具备目标性价值,同时也具有工具性的价值。公平一直是民商法中最为本质性的价值追求。而安全,虽然说在新时期其依然是一项基础,也是一项工具性价值,但是信息时代具有其自身的实际特点,所以安全也成为了新时期民商法所要不断发展和追求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效益在民商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定位,其主要是民商法的基础价值之一。仔细分析,安全和效益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因此在新时期民商法的确立过程中,如何定位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平衡,是成为其立法的重要目标。

二、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原则的变化与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坚持平等中立的原则

在新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坚持平等中立的原则,其主要指的是在信息发展的时代,对于交易过程中的不同方的民事个体,民商法参与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相关条件。其中涉及到一些技术性因素,而交易过程中交易平台需要保持中立的态度,杜绝出现偏袒任何一方的情况出现。这种特点主要是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导致的,其属于一种技术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二)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坚持安全性原则

信息时代的安全定义相对于从前,其具有更加广泛和更加深刻的含义,因此安全原则也具有更新的内涵。其主要指所有的民事和商业活动应该将安全列在首位,将其作为一项基础前提,因此其所对应的立法也应该对具体的安全要求有所反应和体现。举例来说,对于电子商务安全的保障来说,其对于电子商务法而言,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实施目标,而且也是电子商务法制定的一项重要原则和根本依据。在当前时代,信息发展的重要表现便是快捷化和方便性,这种高效快捷需要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特别是当今时代,网络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隐匿性,这也导致一定的安全问题凸显出来[2]。在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变化:因为网络欠缺必要的物理环境,这也使得相关的存储额和相关信息容易出现泄漏或丢失的可能性;因为认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因为黑客的袭击和非法拦截等情况产生,其会对相关的存储和传播信息作出修改,进而使得网络安全问题严重。这样也使得相关的商业信息危险性增加。所以,针对于这种情况,其立法也需要通过临界于网络物理安全设置的数字认证和签名的支付方式来实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商法的变化通过安全原则也能够体现出其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而作出的改变。

(三)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坚持效益性原则

长期以来,立法中一直有一个难题,那就是“公平、公正、效益”的问题。长期以来法律都是公正和公平的代名词,而且法律也是为了维持公正而产生的。但是法律同时也是位于经济基础之上的建筑层。所以在进行立法之时,需要理解这两个层面的基本内涵,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的对法律所坚持的基本原则予以定义。在法律制定的不同时期,其所体现出来的基本原则也是存在差异的,仔细分析,其主要是因为法律需要对不同时期的统治阶层的利益诉求进行表达。比如说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民商法效益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民商事的相关立法和相关活动需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并且不断促进效益目标的建设,其主要表现出了当前时代的自由化,同时也凸显出民商法在当前时代的集体效益和集体价值。

三、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范畴和基本制度的变化与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拓宽传统民商事权利体系的范围

成熟且完全的民商事法律体系需要对现如今的民商事主要活动的内容和法律事实所具备的基本条件进行体现。从这方面来分析,这是一种存在着局限性和狭隘性的成熟与完善,其主要体现了一种阶段性。在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之下,传统的民商事在权力体系的范围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首先是信息库取得了专用特权,也就是说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的重要特点便是其为所有的民商事活动提供一个更加便利的加以空间,而且信息的提供也为民商事活动的成功提供了必然的助力效果[3]。基于此,在民商事立法的时候,需要对于这种不具备独创性的但是却对信息库的开发和投资做出过共享的个人或集体予以必要的民商事权利,以此来保护其劳动成果,同时也提升了其积极性。第二个是域名的专用特权。虽然目前民商法对于域名的转筒全并没有准确而完整的定义,但是应该对此做出相关的保障。所谓的域名就是人们通过此而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上的一个虚拟的地址。因此,通过域名能够对计算机所访问过的网络信息得以了解,而且也方便了计算机对于自己的相关信息资源的访问。域名在这个时候是一个商业价值的使用功能的结合体,当双方在交易中发挥了关键域名的使用特权之时,那么其也能够得到该项域名的专用特权。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法的调整对象具有拓展作用

从当前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最典型的发展表现就是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主要是一种依附于网络的交易,但是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这也能够使得互联网的信息来源的渠道更加的丰富和开放。而且开放的特性为信息的交流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易空间。到目前为止,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相当的完善,而且互联网几乎已经普及并且覆盖了整个社会的所有领域之内[4]。所以在信息的传递方面,这体现出了更加完全的改善和变革,而且信息自身的固有价值也发生了变化,其主要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且具有更加明确的现实意义的主体。信息不仅具有明确的财产性利益,同时也具有高效的经济效益,同时信息也能够体现出人格方面的隐私利益。在网络中,信息不仅代表民商事活动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求民商事对不同的主体之间的信息予以重视,故而这需要在立法当中加以体现。并且更好的将民商事不同主体之间所确立起来的信息联系体现出来。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民商法实现全球化统一

民商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其主要是所有的民商事活动以及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调整的总称,因此对其立法需要将民商事活动之间的相关联系当做主要对象。如果国家经济和单个经济市场独立存在时,那么与市场相对应的法律体系也是相应独立存在的。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网络的发展将全世界练成了一个整体,所以全球不同的国家的所有民事活动也都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全球经济活动的统一,也加速了经济的全球化。从全球互联网一体化的趋势和逐步融合的特征方面来说,全民网络民事活动也同时具备了更加广泛的特征和相容性,同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普遍性。在这个前提下,在全球范围之内的法律理念和价值观念下,其相关的执行标准也在逐步统一,这样民商法的发展也将区域统一。

四、结语

本研究中笔者主要就新时期背景下民商法价值体系的相关性进行简要的探究,同时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原则的变化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范畴和基本制度的变化与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民商事法律的自身完善必然会不断跟进,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同时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李杨杨 单位:福州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陆航.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研究[J].商业文化,2015,21(15):41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