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政治文化的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茶叶企业;员工思想;思政教育;激励措施
1企业激励机制创新的意义
近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造成经济体制不断变革,企业在当前的环境之中也需要予以发展创新,而做好企业员工思政教育的激励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应该对企业员工实施激励体制并对其加以创新。企业激励体制的创新能够使企业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而传统理念在当前的形势下已经日渐难以显示出其优势,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在传统思政理念基础上对员工的思想教育采用激励措施,才能够促使企业得以健康发展。同时,企业激励体制的创新对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传统的经济体制难以跟上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呈现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增多,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积极探索与企业管理体制相契合的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策略,才能够真正从根本上让员工融于企业之中,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保证员工利益在企业的发展中予以协调,让企业的改革日渐平稳。同时,企业思政教育激励措施的应用能够让企业吸纳更多的人才,让人才真正做到“为我所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加大企业对人才的优势利用,提升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
2茶叶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制度安排缺失
在当前我国茶叶企业的管理发展过程中,对于制约企业员工的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安排缺失。在我国的大多数茶企的管理发展过程中,企业的高层领导在进行员工管理的过程中往往“简单粗暴”,对于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缺较少,而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起着重要作用。茶企员工思想上的倦怠则容易让员工的工作热情不高,尤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候,难以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应对,难以让员工的集体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员工所出现的工作懈怠、积极性差等问题都会对企业的后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其制度的缺失让企业的思政教育难以有效开展,对于企业的发展也造成影响。
2.2创新意识不足
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企业中微弱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企业员工容易与社会出现脱节。茶企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为主的环境下,极容易造成茶企发展空间的狭小。茶企在职工思政教育方面的认识度还不够,在依照新形势进行转换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滞后性还比较严重,不能及时地对出现的突况进行处理。企业领导在创新意识方面的缺乏造成思想教育方式的落后,激励措施的方案制定也随之收到影响,难以让激励措施充分发挥作用。
2.3与经济效益联系不紧密
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在茶企实施的过程中排在首位,思想政治工作应该贯穿于企业的整个运营管理过程当中,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茶企管理来说是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对于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茶企在职员工专业能力自己职业道德,也提高了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在茶企现阶段的管理过程中,国内的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纳入到管理体系之中,加上对其应用意识的弱化,都会让思政教育的开展与企业的发展造成脱节,难以让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3茶叶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措施
3.1建立茶企文化激励机制
为了促进茶企思政教育建设,要从茶企文化入手,注重茶企文化对茶企员工的激励作用。首先应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物质文化等多方面来为员工建立良好的茶企文化激励机制,通过好的茶企文化激励机制使员工能够形成一种内在的引导和推动力,诸如茶叶中所蕴含的内涵都可以延伸到员工的思政教育之中,通过这种激励机制使茶企员工在自我认知中形成对茶企的良好认同,使茶叶茶企能够通过茶企茶文化使员工从内心形成对茶企的奉献精神,建立茶叶茶企文化激励机制有效地奠定了良好的茶企文化氛围,激发茶叶茶企发展过程的软实力,使茶企员工形成良好的精神生产力,对于提高茶企的经济效率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3.2完善对经营者和员工的双重激励机制
茶企经营人员是企业的重要人员,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是核心人物,其对于茶企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茶企经营者的激励方式要通过提高年薪、给予股权等形式,来对经营者进行激励,促使其能够对茶企管理发展不断的创新,通过经营者的发展促使员工予以追随,让经营者与员工有效结合,促使经营者能够因为激励措施的应用而感受到荣誉,从而激发经营者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茶企员工在激励措施的应用方面也要有所区别,对于一般的员工,可以从年金、情感、榜样等等方面来予以鼓励,同时还要注重做好精神鼓励;对于科技或者高技术人员则更多地要从目标和奖惩结合方面来予以激励,从而促使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对于员工的激励政策要依照其个性和共性相结合原则来制定,通过多种灵活变动方式的优化来予以适用。对待不同的员工要根据其所在职位以及其需求进行不同的激励机制,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提高茶企的经济效益。
3.3激励要灵活多变、重点鲜明
茶企对于员工的思政激励手段要坚持灵活多变的原则,既需要强调频度和强度的适合,也需要强调适当的调整,通过多方面的激励手段应用达到最好激励效果。首先,茶企在思政教育方面要制定常远的目标,依照目标来进行激励手段的应用和调整,促使员工工作热情的提高。其次,茶企在进行激励手段应用过程中要注重时间、地点的结合,通过不同激励方式的应用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第三,无论茶企所应用的思政教育激励手段如何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坚持从职工的需要出发,坚持从职工可以接受的思想内容出发,才能够真正让员工接受思政教育者的引导,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思政教育效果。第四,在对员工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正确价值观、茶企文化的注入,只有坚持这一鲜明特点,才能够让茶企的企业文化和思想逐渐被员工所接受。
3.4构建激励考核反馈系统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很多的茶企特别容易在注重对员工的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而忽略了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茶企带来的经济效益问题。将茶企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经济价值主要通过两条途径,首先,通过思政教育的形式,让员工接受更为先进思想理念,以及重要的管理知识,让这些内容逐渐被员工所吸收并消化,促使员工形成独具特色的自我工作风格,在培养专业工作能力的同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也能够逐渐提高,同时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其次,让员工的思想境界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员工的道德水平不断提升,既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也让员工的创造能力得以提高,从而让企业的经济性效益获得增长。激励反馈系统的建立可以让员工与企业或者企业的领导者之间予以更好沟通交流,能够就企业员工思政教育中的问题予以充分展现,从而让员工思政教育激励措施予以充分展开,让茶企的运行更加稳定、有序。同时,茶企还要就员工建立相应的“思想档案”,一方面了解员工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激励措施,最终达到促进企业繁荣发展的目的。
4结语
茶叶企业既需要在原本传统文化发展体系下积极寻找更好的员工思政教育的激励措施,通过激励措施的应用让员工真正融入到企业发展过程中来,让员工的内在潜能得以激发,让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田青禾,张磊,邓佳.创新文化建设视角下的军工企业员工思想政治状况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6,(15):6-7.
[2]谢祥云.烟草企业如何加强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J].新丝路(下旬),2016,(03):48.
[3]王宝.供电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7):176.
中华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也是我们民族发展的血脉。我们应当以民族文化为精神依托,将我国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但是,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民族文化正在受到猛烈的冲击,中华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认识到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正确面对新时期中华文化发展中遇到的挑战,继续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
一、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挑战
在现代社会,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他们的文化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很多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已经逐步渗入其他发展中国家。例如,美国在争霸全球思想的引导下,企图将美国文化全球化,使美国文化渗透到世界各国,实施文化霸权主义。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化的世界发展潮流为发达国家文化的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发达国家在世界文化潮流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具体说来,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渗透。例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干涉中国内政,还通过人权问题对我国实施政治渗透。第二,经济渗透。西方发达国家企图通过贸易限制等方式,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他国。例如,西方发达国家会通过经济制裁等方式,将资本主义文化进行渗透和推广,企图破坏一些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崛起与发展。第三,文化渗透。这种渗透方式是一种不太明显的方式,但却是西方国家有意识的行为。西方国家会利用文化产品制作和推广,向其他国家渗透自身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念,甚至包括一些生活方式和人文理念等,使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形态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播和渗透。长此以往,西方国家会逐步挤占本国文化的地位,甚至将本国文化吞噬。
但是,全球化在给我国文化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我国文化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我国的文化发展之路必须,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家庭教育与中华文化相融合
文化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应当从儿童抓起,家庭是儿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家长的思想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思想道德观念。因此,家长应当重视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并在家庭教育中渗透中华文化意识,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中华文化氛围。例如,在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应当通过身体力行,让孩子明白尊老爱幼的道理,注意餐桌上的礼节和待客之道等,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中华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
2.学校教育与中华文化相融合
学校应当开设与民族文化相关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学校应将德育放在重要的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心理,让他们用正确的衡量标准去辨别是是非非,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在中学和大学阶段,也应当开设中华文化的相关课程,让学生继续学习和探寻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形成相应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体系。另外,学校应当大力宣传中华文化,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氛围,从而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例如,要通过向教师行礼和举止文明等行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内涵,并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使他们都能够自觉地行礼,并能够及时制止不文明的举止和行为。当所有的学生都将这些规定视为习惯时,那么学生就会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会让规定变为习惯,能够更加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3.社会教育与中华文化相融合
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也会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重要影响。在社会教育方面,第一,要注重影响良好的网络环境,通过网络德育的方式,形成一种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时代已然来临,网络资源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必须要充分借助网络资源,拓宽文化传播的范围,使中华文化得到一个创新发展的新机遇。第二,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活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并大力推广普通话,并防止少数民族文化的流失;第三,要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资产的立法保护,并将我国文化与文化相融合,推动我国文化在新时期获得跨越式发展。
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但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为此,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得以继承和发扬,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思想,并不断丰富和发展文化的内容与样式,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利用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协同发展的策略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导向功能的协同发展
推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想要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导向功能与其的有效融合,必须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多层次的融合过程,因此,具体进行过程中必须对相关因素实现全面的考虑,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首先,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就是通过思想道德影响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首先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道德功能,对企业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等价值观念进行科学指导,力求促进企业文化的积极上进发展方向。其次,注重推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协调功的有效融合,文化建设具有的协调功能主要是指对企业和个人之间产生的利益冲突进行很好的协调。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存在的矛盾类型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在展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必须对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有效的渗透。最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要实现融合[1]。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的教育功能,推动企业职工形成正确、科学的价值观,积极展开各项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可以通过丰富教育内容的方式来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通过优化职工的思想道德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文化水平。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形式的协同发展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碎片化、断层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进行系统化、持续化的教育方能将高职院校大学生塑造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然而当前高职校园精神文化“缺位”、校园育人环境复杂化、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导致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碎片化、断层化等不良状况。“碎片化”主要表现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内容的零散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为思政课教学,然而这一课程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收效甚微,其所传授的内容难以与高职院校的主体内容对接,内容空泛,碎片化极为明显。“断层化”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缺乏专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教育方法上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模式,难以与时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对接,忽略了高职生的文化需求,导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无法凸显。
二、文化发展观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凸显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最高价值体现,是多元社会背景下实现多元价值观向主流价值观引领的重要保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是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让高职学生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命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式教学和讲座,让高职学生耳濡目染地得到教育指引。其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环节中。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基础。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失位”问题,亟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现对高职学生之理论武装、舆论引导、精神塑造和作品鼓舞。最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建构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本质体现。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碎片化、断层化的状况,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入来实现长效机制建设,以打造起一项系统的、持续的育人工程。
(二)以文化育人环境的优化为主导,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路径在“重科学轻人文”、强调“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的引导下,高职院校采取了一系列疏离人文教育的模式,导致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更为严重的是,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多元价值冲击的背景下,社会上存在的“道德滑坡”“信仰危机”“价值危机”等现象通过网络等方式进入高职院校,对高职大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加大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对此,必须优化文化育人的环境,从文化发展之视角来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路径。首先,坚持“以人为本”之文化育人理念。“以人为本”是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是构建塑造人、培育人、发展人之育人环境的内在需要。一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与其脱离“以人为本”核心育人理念息息相关。对此,必须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来实现高职学生的文化养成和文化自觉,尊重其主体性,发挥其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效能,通过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来实现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促进高职学生自由和全面发展。其次,架设和谐多样、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先进文化代表着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是文化发展观的本质体现。因此,在高职校园文化架设的过程中,必须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引,引导高职学生正确看待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物本价值和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关系,并通过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的有效结合,打造“内涵式校园文化”,发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文化之“正能量”,为提升高职学生道德水准提供帮扶。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进为主线,优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法网络化、信息化是当代社会最为明显的特征。在此背景下,学生信息接收的方式将更加多元化,尤其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体现了高效性、快捷性、海量性、交互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须改变以往“灌输式”的做法,进而转变为“双向互动”的育人模式。因此,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必须发挥网络作为文化传播之主载体的功能,以当前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并旗帜鲜明地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以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制高点,规避校园文化中的低俗、腐朽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在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中,要凸显文化交流之互动性、双向性、动态性,彻底改变传统“单向度灌输”的模式,激活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构起基于“双向互动”基础之上的行动导向、任务型、情景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增强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体悟、互动交流,为良性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打下基础。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关注青年学生的亚文化,将亚文化中的有利因子进行提炼,嵌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并引导他们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和信息媒介素养,塑造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医院文化从实质上讲是人类文化的特殊部分。医院文化是该时代、该社会的文化在职业活动领域的一个缩影和折射。它以具有高度独立性的经济实体为基础,创立了自己的经营哲学和宗旨,以及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和工作方式。它强调精神的意义,用精神力量来武装医院所有成员,在医院内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方向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从而使职工维护医院利益,遵守医院秩序,为医院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认真研究医院文化的本质特征,深刻认识其作用,对推动基层卫生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医院文化所蕴含的先进性、时代性、实践性和兼容性构建了医院文化本质特征的内涵
1.医院文化闪耀着集体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主体意识的先进性。医院文化,首先是一种群体文化,是在一个医院范围内形成的、反映这个特定范围的群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包容了集体主义的内涵,体现了特定群体的整w素质,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它规范着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工作态度,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从而使集体主义精神发扬光大和不断升华。
2.医院文化体现了现代人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由于医院不象整个社会系统那样头绪纷繁,因而医院文化的适应性和转换能力较强,更易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医院置身于社会生存与竞争的行列,最容易感受时展的脉搏。医院文化和医院发展不可分割的特性,昭示医院文化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将时代精神融合到医院文化的主体之中,适时调整对医院人员的目标要求。由此可见,医院文化必须体现时代精神的本质,与社会发展的鼓点同步,才有生命力和号召力。
3.医院文化强调职工是主力军,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医院文化是医院职工为医院建设而奋斗的实践的产物,离开实践,就不可能产生医院文化,它的先进性、时代性、兼容性就无法体现。医院文化还表现在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和个人与集体的统一,而这种统一的基础只能是实践。我们必须坚持实践的原则,因此医院文化来源于实践,同时又覆盖着实践的各个方面,深化在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之中。
4.医院文化遵循规范与创新的统一,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医院文化强调规范性与自由自主活动的统一。一方面,它要求医院内的全体人员形成统一的道德标准、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又积极鼓励人的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而这对人的素质提高极为有利。正是医院文化具有规范与创新的兼容性,才使医院文化日受重视,其主导精神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医院文化所具有的先进性、时代性、实践性、兼容性这些本质特征,充分体现了顾全大局、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拼搏进取、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努力探索、锐意开拓的改革精神。医院文化必须注重培育,因势利导,使之成为促进医院进步的积极因素。
二、重视医院文化建设的效应作用,进一步推动基层卫生院健康发展
1.陶冶效应。人不能没有一点精神,群体也不能没有共同的意志。医院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医务人员的思想情操和道德标准,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医院文化在医务人员心理内化的进程,势必使全体人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坚定的信念,形成一种共识,达到整体素质的改造和提高,使其在工作实践中保持崇高的理想追求,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行为取向,不息的精神动力。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一、文化产业的概述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创造、生产、流通、销售、分配、储存和提供文化服务的市场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这里的“文化”非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指的是一种产品,以文化为资源、产业为手段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与由政府提供文化公共品的文化事业区别开来,它的主体归属于第三产业,富有现代意义,其范围包括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等9大门类,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范围还可能扩大。
(二)文化产业的功能
文化产业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自不必说,除此之外,还具有经济、政治功能。第一,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文化产业以文化资源为生产要素,其投入引起生产和消费的增加,转化资源为生产要素,其投入引起生产和消费的增加,促进就业。第二,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知识密集性、创造性等特点,主要依赖智慧创造,资源消耗少,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生力军。第三,文化产业有利于培育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其产品和服务能够教化公民的观念、思想、意识、行为,并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安排。
二、我国现行文化产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1.增值税政策
现行增值税对于劳务行业人仅限于对加工、修理修配征税,而其他绝大部分劳务被排除在增值税征税范围之外。2009年增值税改革后,增值税征收范围变得更小,而大部分文化产业都征收营业税。就文化产业而言会引发一些问题:一是,现行的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文化产业的重复纳税。文化产业与一般的工业比较,其资本的有机构成普遍较高,其资产多表现为知识产权、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的购买和开发过程中的智力投入往往占文化产品成本的绝大部分,但是这些投入并不能抵扣,获得增值税抵扣,影响了企业对服务的投入。二是,不对文化产业征税也使得增值税环环抵扣的链条机制发生断裂。对于从文化产业购入服务的生产企业来说,对这部分将不能获得增值税抵扣,影响了生产企业对服务的投入。
2.营业税政策
就目前文化业营业税政策而言,无论是税目设置、税率设计和计税依据,都存在着进一步改进的空间。第一,从税目设置看,营业税对课税对象实行列举法,即不在列举范围内不征税。我国文化业营业税不仅与体育、娱乐业混同设计,而且过于笼统、宽泛,无法适应文化产业多型态、多业态发展的趋势,且与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存在着诸多抵牾。文化产业各行业的鲜明特性决定了营业税政策改革必须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发展态势和长远走向。第二,从税率设计看,营业税税率设计未能充分体现行业差别,未能突出应鼓励的文化产业,当然更不能对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型态作出相应的税收政策应对。
3.所得税政策
国家对文化产业的企业所得税政策主要体现在《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千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两个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11号)及补充通知等。分析以上政策法规和政策实践会发现,我国文化企业所得税政策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税收优惠期限不符合文化产业成长周期,优惠周期过短,容易诱发文化企业短期行为。两个通知文件指出,“对于试点新办文化企业、转制企业实行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但是对于影视业、动漫业的大部分企业来说,其公司的运营周期较长,从创意研究到生产,以及开拓市场大部分至少要 5 年。但税法规定“三减两免”政策在高新技术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是在获利年度开始计算,由于免征期不一样,对企业的扶持和优惠力度差距就相当明显。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建议
(一)改革增值税
有步骤、有重点地扩大文化产业增值税征税范围。鉴于文化产业领域增值税征税范围过小,增值税链条断裂、重复征税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建议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呼声越来越高。尽管扩大文化产业领域增值税征税范围,可望达到减轻文化企业税负和公平税负之功效,笔者以为,应有步骤、有重点的扩大征税范围。第二,制定并出台有利于发展文化服务贸易和“走出去”的税收政策,对文化产品出口实行更具激励作用的出口退税政策。运用税收抵免、税收饶让、延期纳税、免税等不同的财税政策,鼓励文化企业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的比例;对进口文化产品继续实行减免税优惠政策。
(二)调整营业税
从2003年开展的文化体制改革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政策松绑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化,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要“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关键是如何界定政府和文化企业的未来身份,而在这两个方面,科学界定政府的身份并正确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及行业引导上的作用极为重要。文化创意产业兴起的背景和历史当代的不同动因,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中政府的作用;总结借鉴国内外政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政府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政策框架,特别是政府职能转变与政策取向的研究,为我国更好地规划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因此切中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关键的政府作用与政策要素,对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制度之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变与产业政策发展的比较,文化创意产业和其他产业政策的比较,文化创意产业不同发展阶段政策的比较,结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和政策支持体系的发展现状,通过政策机理的分析和对未来政策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以期对我国文化创意发展起到较好的启发作用。
二、政府职能转变与政策制定研究。
目前国外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合理界定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与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创意产业是一个融合诸多产业的综合性产业,由环环相扣的产业活动构成,创意产业清晰的行业划分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第二,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发展,有赖于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要着眼于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第三,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应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并推动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发展。
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职能转变转移经历了一个由“政府导向”转移为“市场导向”的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在经历了二战后的发展黄金期后,政府公共管理面临着诸多社会困境和民众指责。由于福利国家理念的推动,西方国家政府权力不断扩张,政府职能范围不断扩大,政府角色的膨胀引起了民众不满。民众认为政府的规模过于庞大,消耗了过多的稀缺资源;二是政府管理的范围太宽,自身陷入过多活动导致资源浪费;三是政府行事的方法不当,公众认为通过官僚体制提供服务导致低效和无效。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M·布坎南等人对“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所导致的政府失败进行分析,提出了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宗旨是要把市场制度中的人类行为与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纳入同一分析的轨道,将公共选择的方法应用于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其关注的重点是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各个领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选择理论重新强调市场的价值,它给政府开出的药方就是要让政府将其不应该做的和做不好的事交给市场来完成。公共服务市场化有着如下三层含义: 1·将决策和执行分开,即政府更多的是“掌舵”(决策),而不是“划桨”(执行)。2·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多元并存,打破垄断,竞争发展。3·公共服务的消费者有在多元的供给者之间选择的权力和用以选择的资源。
简单来说,就是要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给公众以个人选择的机会。
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将竞争分为三类:一是公对私的竞争,即让公营组织和私营组织都来提供公共服务,从而促使其竞争;二是私对私的竞争,即政府要求私营企业彼此竞争,以提供一些公共服务;三是公对公的竞争,即政府促使自己内部组织之间进行竞争,以达到良好的服务效果。
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学术呼声下,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形成了一场“新公共管理”运动,这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形态和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强调公共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经济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根基。各种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产品;必须以企业、社会和公众为主体,政府职能转变为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必须以提供公共服务为核心。在这一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文化逐渐也成为面向市场的主体,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最本质的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为文化创意产业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提供了新的理念。第一,政府提供核心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理念;第二,政府公共管理要有市场效率的理念,新公共行政则将公平与公正放在政府价值体系的首位,新公共管理理论则在政府资金运用要讲究公平与公正的基础上,强调资金运用的市场效率,政府服务的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也越来越多,主要从管理学、产业经济学、艺术经济学、传播学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创意产业状况、发展趋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建议与措施等。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观点主要集中为从办文化变成管文化,要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全能政府是政府对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全面支配与控制,而且这个控制力不受任何限制和制约,有限政府是指作为公共权力机构,政府承认自己的施政范围有一定限度,而且必须受到社会和政府自身内部的严格监督。在已有的国内研究文献中,将文化行政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责定以为制定政策、实施监督和提供服务。
制定政策是文化行政机构进行宏观管理的改革规划和制度设计的过程,具体有四项职能:第一,确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第二,通过不同制度安排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布局和发展方向;第三,根据国际规则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引导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第四,通过立法和其他有约束力的形式规范演出市场,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不法行为。实施监督是因为作为文化宣传系统要有宏观监督,保证文化产业在法制轨道上健康发展。提供服务是政府建构有利于文化产业自主发展的制度。
然而,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研究却要少得多,而且很少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归结为几个方面:第一,关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策体系不够完整,具体政策缺乏承接性和系统性;对文化创意经营机构的管理和调控力度不能符合现实需要;现行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在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方面,现行政策显得不足。第二,关于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建议。主要有:
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因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应有利于调整区域发展结构,促进不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均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应向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支持等方面倾斜。
三、研究的创新与研究内容探讨。
首先,研究角度的创新。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政府职能转变与政策比较,创新性地将政策与产业体系形成相结合进行研究,同时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与其他产业政策之间的不同,阐明文创产业的特殊性,从而以独特的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进行研究。其次,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由于本文作者长期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工作,研究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为密切,提出的政策措施仅仅围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际,因此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更为明显。第三,创新性地引入政策机理的研究,从而对不同方式政策的有效性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深入对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研究,提出具有更加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在研究的几个创新点中,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不同发展阶段政策的比较、对于政策机理的研究等内容,国内外尚无成熟的观点,尤其是针对我国实际的研究更为缺乏。其次,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行业划分和统计标准各有不同,许多现象和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梳理和探究,因此造成数据收集的困难,对研究分析形成不利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07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是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规范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不仅要求企业人才具有一定的学历,更重视人才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面貌,企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2]如大学生道德品行存在问题,走入社会后将很难立足。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及网络的普及,一些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发生扭曲,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纠正大学生错误思想的关键,但当前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并不能获得预期教育效益。很多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方法落后,教育有效性较差,没有根据时展、文化发展要求对教育策略进行适时调整。当代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烈,他们当中的某些人道德观念缺失,个性张扬,价值观多元,金钱至上,个体本位突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想要不劳而获,在就业中缺少职业道德意识,这十分不利于大学生未来发展。因此,各高校应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针对当前社会发展、文化发展趋势,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思路,以提高教育有效性,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文化发展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文化发展对于大学生心理状态和思维模式有着很大影响。大学生处世未深,容易受到大环境影响而形成不良习惯和错误思想。传统教育模式缺乏针对性,而文化发展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则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面来分析基于文化发展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路。
1.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社会环境变化和文化发展是时代变迁的必然结果,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既有负面也有正面,面对不良影响时,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维观念难免会受到影响,仅采用回避教育的策略则难以取得教育效果,也并不可取。[3]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新文化、新气象,大学生充满着好奇和向往,若没有接受正确引导,没有文化自觉,就会受到负面文化影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正确面对文化发展变化,帮助学生养成文化自觉,提升学生的文化辨析能力,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发展内涵,有选择性地接受新文化,以满足其对新文化、新事物的需求,以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做到:有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有无须提醒的自觉,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有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面貌。
2.改革教育思路
时代在进步,文化在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也不能停留在老思路、老模式上,而要随着文化发展而进行改革,才能获得理想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随时代步伐,提升教育的时代性、真实性、针对性,以当下社会中发生的常见问题和文化现象作为教育案例,使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在校期间学生大多数时间在校园内,校园文化对学生影响较大。各高校应重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在校园内传播正能量。同时应加强对榜样作用的宣传,来影响其他学生,发挥榜样在学生间的影响力,使其他学生能够向他们学习。
大学生属于社会高级人才,是推动祖国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当前我国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教育有效性较差,因此,进行教育改革,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10YJC7901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1-0041-04
[作者简介]李玉红(1973―),女,河南三门峡人,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自1996年起,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成为经济增长的推进器。城市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场所,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城市化的质量,因此,研究城市化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城市化水平
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用每年城市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历年的城市化水平,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如图1所示。
本文选取了1996~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来代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该数据来自于《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如图2所示①。相关分析是借助统计软件SPSS16.0完成的。
(二)肯德尔相关分析和斯皮尔曼相关分析
根据图1、图2与图3,我们可以发现1996年至2000年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一直在200亿元上下徘徊,而城市化水平从30%上升到36.22%,文化产业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化水平;从2001年至2005年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稳步增长,从210亿元增长到389.71亿元,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从37.6%上升到42.9%;从2006年至2010年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急剧增长,从446.84亿元增长到1105.2亿元,而城市化水平同时保持快速提升态势,从43.9%上升到49.68%。整体而言,从1996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和文化产业发展均为上升趋势,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根据图3,由于城市化水平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呈现出非线性相关关系,本文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城市化水平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进行肯德尔(Kendall)相关分析和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和表2。
如表1所示,1996~2010年城市化与文化产业的肯德尔(Kendall)相关系数为0.810, P值(即表1中的Sig.)为0.000026,表明城市化水平和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样,如表2所示,1996~2010年城市化与文化产业的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14, P值(即表2中的Sig.)为0.00000185,说明城市化水平和文化产业发展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有显著的、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当城市化水平提升时,文化产业也随之发展,城市化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于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文化产业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正向拉动作用。
二、城市化水平与文化产业
发展之间的协调机制
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产业结构,形成了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职业阶层。城市是文化产业产生、发展的场所和基础。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解决快速城市化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促进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协调与互动机制见图4。
1. 城市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城市是文化产业存在与发展的主要载体,提供了文化活动所需要的环境。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与城市化过程中的文化创意人才、文化资源以及制度与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旧区的复兴、文化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以及开放性、多元化、包容性的文化环境,更多的文化创意人才、资本、文化企业被吸引到城市来,文化与节庆活动、旅游项目和体育赛事等文化活动相继涌现,加速创新的产生。中国城市化为文化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动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升的。
2. 文化产业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知识、文化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文化产业正是提高城市化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生活和人口质量等方面。一是通过文化产业聚集,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文化创意人才的集聚,一般带动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文化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也随之集聚。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展示的作用,可以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播,提高城市认知度。文化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渗透,文化产业可以改造传统产业,拉长传统产业的生命周期及其价值链。文化产业的发展改善城市的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有助于城市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二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功能的升级,推动城市功能再造。文化的价值观和影响力影响城市的发展理念、发展规划、制度设计和实施行为。文化产业整合城市的文化资源、资本、科技,把城市的文化资源逐渐转化为核心的生产要素。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一些国家或地区城市复兴的路径。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推动城市功能再造,为城市规划提供新思路,创造新的城市文化氛围。
三、政策与建议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进程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是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关系。学习、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政策与法规,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中国城市化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制定与实施文化产业带动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首先,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体制。建立城市的文化产业领导小组、部门联席会议和联络员协商等制度,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纳入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指导和规划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及支持方向,及时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指导和协调各部门推动文化产业各项政策的执行。其次,推行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先供地政策。对符合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指导目录鼓励类的项目,实行审批“绿色通道” ,减少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优先安排国家和省政府已经明确扶持的文化产业用地计划和指标。
2. 兴办文化创意园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文化产业在城市空间的布局中,一般以产业集聚的形态出现,即文化创意园区。 政府需积极培育文化创意园区的,实现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借鉴国外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挖掘、开发具有城市特色的名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旅游文化、商业文化等资源,建立文化创意园区,享受经济开发区同等或类似优惠政策。
3. 建立完善文化企业的投融资机制,拓宽文化企业投融资渠道。首先,建立各项专项基金,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文化产业。中国各市政府应设立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以及文化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支持本市文化产业发展,主要用于支持关键共性技术、文化原创产品的创作以及城市文化信息库的建设;支持文化产业基地、文化创意园区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国家和市级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等。其次,积极拓宽文化企业的投融资渠道。支持金融机构对文化企业以重点支持,对文化产业基地、公共平台、产学研项目建设和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等加大扶持力度。文化企业的主要资产是版权、专利权、专有技术、设计图纸、产品外观设计、文化作品创意等知识产权。允许人力资本和文化事业单位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艺术特色、品牌、声誉,以资本投资形式直接参与文化投资。完善文化企业的担保机制,为中小型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各商业银行和担保机构对文化企业的授信、贷款、担保等,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优先、利率下浮和收费优惠。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文化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大力支持文化信息服务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
4. 发挥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中国文化企业主要涉及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府应该降低税率,下调文化企业的增值税适用税率,免除营业税,降低文化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减轻文化企业的税收负担。
5.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实施数字化版权保护战略。创意、创新和创造成为增强文化产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非法盗版必然增加文化产业投资的风险和成本,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力度。鼓励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发展,建立知识产权信用保证机制。建立城市版权数据库和版权交易中心,完善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协作网络。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通报制度,降低文化企业的维权成本。
6. 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文化创意人才保障体系,对引进、聘用的高层次的文化创意人才,在户籍办理、子女入学、入托方面提供支持保障;积极引进海外人才,落实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政策待遇,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创办文化企业。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中国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开办相关专业课程,建立院校与文化企业的人才合作培养机制。鼓励高级文化创意人才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自由流动,使得人才在良性互动中文化创意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保障。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人才激励机制,如设立政府文化创意人才特别贡献奖,并选派一定数量的文化创意优秀人才纳入每年的高层次人才出国培训资助计划等。
[参考文献]
[1]李国平,谭玉刚.中国城市化特征、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1(02):106-110.
[2]厉无畏,王如忠.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5.
[3]丹增.发展文化产业与开发文化资[J].求是,2006(01):44-46.
[4]Hall Peter.Creative Cit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Urban Studies,2000,37(4): 639-649.
[5]胡彬.创意产业促进城市发展的内容与途径[J].城市问题,2007(07):4-7.
[6]申国军.发达国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税收政策及其借鉴[J].涉外税务,2010(04):57-60.
[7] 苗建军.城市发展路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8]Florida R.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125.
[9]Clifton N.The“Creative Class”in the UK:an initial analysis[J].Geografiska Annaler,Series B:Human Geography,2008,90(1):64.
[10] Miles M.Cities and Cultures[M].London:Routledge,2007:122.
① 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数据来自“2010年文化产业1000亿元增加值是如何突破的”,经济日报,2011年10月9日。
Urbanization and Cultural Businesses: Coordination in Mechanism and Policies
Li Yuho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从一个城市的规划可以看到城市的发展和未来。现阶段下的村庄整治工作开展而言,应重点解决当前农村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人居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兼顾长远。
一、村庄整治的意义
据建设部调查,至2007年底,农村住宅约270亿平方米,非永久性(砖木、砖混)结构住宅占10%,其中相当部分是危房。另据部分省初步调查,农村危房比例在1.5%到10%之间,若按5%比例测算,目前全国农村危房面积13亿平方米左右,这些简陋破烂的危旧房,农户仅依靠自身力量,无力新建或修缮,改造任务十分艰巨。
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村庄整治工作,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焕发农村社会活力,有利于改变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
二、村庄整治规划设计的原则
2 .1 村庄整治的基本要求
村庄整治规划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整合各方资源,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组织动员和支持引导农民自主投工投劳,改善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在整治过程中要坚守“四底线”即不劈山、不砍树,不破坏自然环境;不填池塘、不改河道,不破坏自然水系;不盲目改路、不肆意拓宽村道,不破坏村庄肌理;不拆优秀乡土建筑,不破坏传统风貌。
2.2 村庄整治的原则
2.2.1 资源整合利用、落实“四节”的原则。村庄整治规划要贯彻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剂利用的方针。提倡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厉行节约、多办实事。充分体现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的“四节”方针。
2.2.2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村庄整治规划应按照整治村庄的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区位条件、不同经济水平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个模式一刀切。
2.2.3 区别对待,多模式的整治的原则。对散户散村、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村庄、城中村、空心村等不同村庄的整治规划应根据其现实情况,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改造、改建,并应充分尊重当地农民的意愿,确立农民在村庄整治中的主体地位。
2.2.4 保护历史遗存、弘扬传统文化的原则。在村庄整治规划中注重对乡土文化的研究、继承与发扬,深入挖掘村庄发展的历史特征,协调处理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系,严格避免建设性破坏。协调考虑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与村庄生产发展、村风文明建设等工作相衔接,促进村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2.5 创造宜居环境的原则。在村庄整治规划中,对村容村貌的整治要做好“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清理空心房、废弃旧房、猪牛羊圈,实行人畜分居等有效方式整治村庄环境,营造宜人的家居环境的,促进家庭和睦、代际和顺、邻里和谐。
2.2.6 尊重村民意愿原则。村庄整治规划的重点和时序一定要根据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逐村进行村民自行投票来确定。让村民主动提出他们所生活的村庄目前最突出的影响人居环境的问题,切忌从上而下指令性“一刀切”来确定整治建设项目。特别要防止以城里人的观念、把城里人熟悉的办法简单带到农村去。要强调先公后私、以公带私,即要将投资集中在公共品的提供方面,突出解决一家一户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
三、整治规划注意的问题
3.1 立足现有条件及设施,以“治旧”为中心,避免混同于其他建设性规划。整治规划应该找准整治点,不能是环境整治了,但乡村变成了城镇,人工取代了生态。
3.2 以公共设施与公共环境整治、改善为主要内容,采用入户访谈、座谈讨论、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农民意愿,结合当地实际,科学评估,合理确定整治项目、整治措施及整治时序。
3.3 村庄经济基础一般比较薄弱,整治内容应针对村民当前合理需求,保障当地城乡统筹协调。整治经费应符合政府支持的能力和村庄自筹的可能,切忌过于理想化,导致规划成为“纸上画画,墙上挂挂”。
四、 村庄整治规划的内容及成果
4.1 整治的主要内容
村庄整治规划是当前迫切需要的和近期最有实施意义的工作。整治的主要内容包括:
4.1.1 村庄环境卫生和市政设施。环境卫生是村庄整治的首要任务。主要内容包括:村庄道路、给水、村庄垃圾回收点、污水处理等设施的建设,方便村庄居民生活,提高村庄居民生活品质。
4.1.2 村庄公共设施。根据村庄需求,配置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特点相适应的教育、医疗、文体等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村庄的公共活动空间,提升村庄活力。合理安排商业等经营性公共服务设施。
4.1.3 村庄风貌。主要是梳理村庄空间脉络,整理公共活动空间,对保留建筑、拆除建筑和新建建筑区别具体情况提出应对措施,对影响村庄居住品质的各类设施、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进行整治,创造良好的村庄整体面貌。
4.1.4 提出现有住宅改善方案。包括立面、天台装饰,以及宅内炉灶、厕所、圈舍的改造立案,并确定将来新建住宅的方案。
4.1.5 确定整治计划。编制整治工程一览表,制订实施计划,特别是近期行动安排和资金估算。规划成果应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以村民看得懂、村官可以用,政府方便管,无须复杂图纸,用图纸加照片标示以及大样设计即可。
4.2 村庄整治规划的成果
4.2.1 现状图。标明地形地貌、河湖水面、坑(水)塘、道路、工程管线、公共厕所、垃圾站点、集中畜禽饲养场以及其它公共设施,各类用地及建筑的范围、性质、层数、质量等与村庄整治密切相关的内容。
4.2.2 整治布局图。除标明山林、水体、道路、农用地、建设用地等用地的范围外,应根据确定的整治项目,标明主次道路红线位置、横断面、交叉点坐标及标高;给水设施及管线走向、管径、主要控制标高;水面、坑塘及排水沟渠位置、走向、宽度、主要控制标高及沟渠形式;配电线路的走向;公共活动场所、集中场院、绿地、路灯、公共厕所、垃圾收集转运点等公共设施的位置、规模和范围;集中禽畜圈舍、集中沼气池等的位置与规模,燃气、供热管线的走向、管径;重点保护的民房、祠堂、历史建筑物与构筑物、古树名木等;拟拆迁农宅及腾退建设用地的范围与用途;近期拟建房农户的数量及安排;其他有关设施和构筑物的位置等。
4.2.3 主要指标表。包括整治前后村庄人口、农户数量、居住面积指标、基础设施配置及人居环境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
4.2.4 投资估算表。估算所选整治项目的工程量与用工量,估算和汇总投资量。
4.2.5 实施计划表。根据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提出实施整治的计划安排,包括整治项目清单、具体内容、整治措施、用工量、所需资金或物资量,以及实施进度计划等。
4.2.6 说明书。包括现状条件分析与评估,选择确定整治项目的依据及原则,整治项目的工程量、实施步骤及投资估算,各整治项目的技术要领、施工方式及工法,实施村庄整治的保障措施以及整治后项目的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等建议,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等。
五、结 语
城市建设“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新农村建设同样如此。村庄整治可以借鉴城市社区管理的理念,建立村庄环境卫生保洁和绿化养护等一系列长效管理制度,村内绿化环境和设施维护实施承包制,村委负责日常的各项监督、检查和同时拿出部分资金专门用于政策激励,充分调动每位村民的积极性。村庄整治建设既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巩固整治建设成果。
本文基于政策工具理论的视角,重点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以期为现代职业教育政策的优化和完善提供有益借鉴。
一、理论依据与分析方法
(一)政策工具理论
政策工具是“政府赖以推行政策的手段”[1]。作为政策目标和政策执行的中介,政策工具是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解决政策问题而采用的可以控制的手段,其聚焦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将政策制定者的价值选择转变为政策执行者的行动措施。
政策工具的理论与经验性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欧美公共行政学界的关注,中国在21世纪以来逐渐重视对公共政策领域内政策工具的研究。当前,政策工具的分类主要有四种依据。一是依据政策的强制性程度,把政策工具分为志愿性工具、混合型工具和强制性工具;二是依据政府资源的类型,将政策工具分为权威、财力、信息和可利用的正式组织等4种;三是依据政府干预程度,主要有政府直接提供、政府部门委托其他部门提供、政府贩售特定服务3种;四是依据对政策目标人群的影响,将政策工具分为权威工具、激励工具、能力建设工具、符号和规劝工具、学习工具等5类[2]。
本文借鉴麦克唐纳和埃莫尔(L.M. McDonnell & R.F. Elmore)的研究进行分析。麦克唐纳和埃莫尔依据政策工具对政策目标人群的影响,将政策工具分为命令性工具、激励性工具、能力建设工具、系统变革工具和劝诫工具5类。其中命令性工具是强迫性的,政策制定方可以指示目标群体必须服从和遵守,否则会受到惩罚;激励性工具是对目标群体的某些行动进行经费或其他形式的奖励,以产生直接的效果;能力建设工具是政府转移资金用于产生长期的效果;系统变革是在机构或个体中进行权力和责任的重新分配,变革系统内外部环境;劝诫工具是鼓励目标群体优先考虑政策目标和行动,力图改变公民的偏好和行动[3]。由此,5类政策工具的力度和效果呈现从高到低的状态。
(二)样本选择与分析方法
本文以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地方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所对应颁布的“意见”或“决定”文本为分析对象(以下简称“地方政策”),不包括以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颁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规划、职业院校管理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等政策文本。
本文抽取28份地方政策文本的信息,设计分析单元编码表,对地方政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工具进行量化统计。首先,依据国务院《决定》文本,对应不同的政策板块和政策主题定义分析单元,形成的编码表(表1)包括4个政策板块和22个政策主题。其次,依据编码表对各地方政策文本的政策工具进行逐项分析,对应命令性工具、激励性工具、能力建设工具、系统变革工具和劝诫工具,分别赋值5分、4分、3分、2分、1分,把各地方政策在某项政策主题里的主导政策工具相应分值填入分析框架中,进行频数统计、分值排序等量化分析。频数代表某种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频数越高则对应的政策工具使用越频繁;分值代表政策工具的执行力度,分值越高意味着政策工具的执行力度越大,分值越低则政策工具的执行力度越弱。最后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地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在政策工具选择、组织与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政策文本对政策工具的运用往往是交织综合的,政策文本的某一主题可能涉及多种政策工具,为便于量化处理与分析,本文把执行力度大的政策工具作为某一政策主题的主导工具纳入量化分析,忽略力度相对较小的政策工具。例如,福建省在健全企业参与制度的政策主题中提出“建立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制度,支持规模以上企业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逐步建立学生定点实习实训、教师定点实践锻炼制度。学生到企业实习3个月以上的,可享受就业见习补贴3个月,补贴标准每月300~600元”,其中使用的政策工具包含有激励性工具和劝诫工具2类,在本文量化分析中,将政策力度大的激励性工具作为该项政策主题的主导政策工具纳入统计。
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地方政策文本分析
(一)地方政府贯彻落实《决定》的政策工具选择
从政策工具视角对地方政府贯彻落实《决定》的政策文本进行整理,一方面可获知不同政策板块对政策工具选择的倾向性,另一方面,也可了解不同省份对不同政策板块和政策主题的政策力度。
1.不同政策板块的政策工具选择
对应编码表,分别对4个政策板块的政策工具选择频数、分值进行统计,不同政策板块和政策主题的执行情况存在差异。
(1)体系建设
从分值累加及频数统计结果看,整体而言,地方政府在“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上选择的政策工具力度最大,82.1%的地方政府使用系统变革工具执行该项政策;“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次之,57.1%的地方政府选择系统变革工具;“引导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完善职业而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等3项政策主题中,超过50%的省份选择劝诫的政策工具,执行力度相对较弱。
个别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板块的部分政策主题,选择力度较大的政策工具予以推进。如福建使用激励性政策工具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明确“对按规定获得职业培训结业证书或通过社会化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就业专项资金中给予每人350元到2000元补贴”,通过经费补贴的奖励形式促进直接效果的产生;山东提出“从2015年起,用5年左右时间,依托现有各类职业院校认定100所省级规范化社区学院、30所省级示范性社区学院、300个示范性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支持创建20个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通过能力建设工具,推进政府转移资金建设示范点以产生长期的效果。
(2)办学活力
“激发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涉及职业教育的多属性治理,需要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进行跨界合作,政策工具选择的量化数据可获知如下信息。
其一,“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作为《决定》首次提出的主题,60.7%的地方政府政策缺省该项内容,7个省级政府选择劝诫工具进行引导,仅有广西、安徽、黑龙江、吉林4个省份选择能力建设工具,明确建设技术技能积累、民族工艺传承创新基地的数量。
其二,“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2项政策主题在实现中有较强的相关性,地方政府在政策工具选择上也体现出很高相似性,85%以上的地方政府选择劝诫工具执行,亦有部分地方政府选择激励、能力建设等力度较大的政策工具推进。如江苏提出“到2020年,培育形成200个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安徽提出重点建设“100个省级产学研合作联盟”,福建明确“学生到企业实习3个月以上的,可享受就业见习补贴3个月,补贴标准每月300~600元”等。
其三,“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在该政策板块的6项主题中,是政策工具整体力度最大的主题内容,32.1%的地方政府都使用能力建设工具来执行,通过明确职教集团建设的数量以形成长期效果。表明在激发办学活力领域,地方政府对于职教集团建设的关注度最高。
(3)提升质量
在提升质量板块,“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度最大的主题,从政策工具选择的频数统计数据看,近70%省份选择能力建设或系统变革工具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此外,职业精神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内容成为地方政府政策文本中单列的主题。其中,10个省级政府政策中单列实训基地建设的主题,1个省份选择激励、5个省份选择能力建设、4个省份选择劝诫的政策工具进行推进;8个地方政府政策中单列职业精神培养的主题,主要选择劝诫的政策工具进行引导。
(4)加大保障
近90%的地方政府都在“完善经费投入机制”主题上选择能力建设、系统变革等力度较大的政策工具,通过明确中职、高职的生均拨款数额、教育费附加的征收比例来推进政策执行;在“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主题上,超过一半的地方政府选择系统变革的政策工具,提出按照15%~25%的比例提取企业教育培训经费、一线职工的培训不低于60%、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占工资薪金总额不低于25%等具体要求,对企业职工培训的责任进行规划;在“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方面,96.2%的省份选择使用劝诫的政策工具进行引导,力度相对较弱。
(5)不同政策板块的政策力度比较
统计28个省份在体系建设、激发活力、提升质量、加大保障4个政策板块的政策工具分值,每个政策板块的政策主题平均分值越高,代表该领域的政策工具力度越大;反之,政策主题平均分值越小,则该领域政策执行力度相对越弱。
如表2数据显示,在地方政策文本中,《决定》划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4个重点领域政策执行力度从强到弱的排序依次是:加大保障、提升质量、体系建设、激发活力。这一排序区别于国务院《决定》及各地方政策文本的框架,但却真实反映了地方政策对4个政策板块所投入的执行力度,量化数据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现代职业教育政策的关注差异和背后的价值表达,也隐含着政策目标所面临的挑战。
2.地方政府政策工具选择的差异
通过各地方政策文本使用政策工具的总分值,可获知该省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执行力度,总分值越高,则使用的政策工具力度越大;反之,总分值低则说明该省份所选择的政策工具力度弱。统计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策工具量化分值,总分值排在前9位的省份依次是吉林、福建、安徽、黑龙江、广西、宁夏、辽宁、江苏、海南。典型如吉林,共有5项政策主题选择能力建设工具,9项政策主题选择系统变革工具,8项政策主题选择劝诫工具;福建共有3项政策主题选择激励工具,1项选择能力建设工具,7项选择系统变革工具,10项选择劝诫工具。
(二)地方政策的文种选择及颁布时间
对地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文本形式、年度与数量分布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可以为政策工具的量化统计提供辅背景信息。
1.地方政策的文种选择和文本框架
从文本的标题看,28个地方政策文本的文种主要有2类。第一类是“决定”,如湖南、湖北、上海通过“决定”的政策文种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事项及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第二类是“意见”,共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意见”的文种,对应国务院《决定》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问题提出本行政区域的见解与处理办法。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贯彻落实《决定》的政策文本框架有三种类型。一是创新型。典型如福建、浙江、山东、广东等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政策文本,把国务院《决定》中的政策活动要件进行优化组合,或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进行更新替换,使用执行力度较大的政策工具推进政策创新。创新型政策框架约占总数的15%。
二是调整型。约75%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贯彻落实《决定》的政策文本框架主要包含有体系建设、激发活力、提升质量、加强保障4个政策板块的相关主题,但根据地方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情况调整政策主题排列顺序,或增加地方性政策内容,如河北省把“提升质量”置于“激发活力”之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增加“提高党建和思想教育工作水平”的政策板块内容。
三是复制型。约10%的省份基本简单重复国务院《决定》的政策框架,包括政策要件及其排列顺序。
2.地方政府的颁布时间
从地方政府贯彻落实《决定》的政策文本颁布时间看,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北省两个省份最先响应国务院号召,于2014年7月明确了加快发展地方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85%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于《决定》颁布1年内制定了本行政区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2015年下半年颁布地方性文件的福建、山东、北京、新疆等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教育部持续出台的职业教育政策文件导向,在政策创新方面卓有成效。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基于上一部分呈现的数据,地方政策文本在政策工具选择和政策执行成效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层级性执行的政策调适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执行,体现了中国的层级性政策体制:中央出台政策文件,省级根据文件精神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实施意见,市、县级根据政策文件和省级实施意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4]。本文分析的省级政策是自上而下执行体制中的关键环节,这一层级的政策文本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量化分析数据显示,地方政策调适有积极调适与消极调适之分。
积极的调适体现为政策创新,包括增加政策板块或政策主题,调整政策文本框架,创造性地执行和完善政策以最大限度实现政策目标。如新疆等少数民族省份增加“提高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政策板块,通过劝诫工具将规则、权威运用到政策过程当中,促进职业院校中的党建、思政、安全稳定等政策主题的执行;福建、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增加“职业精神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就业创业促进”等政策主题,并通过激励、能力建设等力度较大的政策工具将资金、规则等资源运用到政策过程中。
消极的调适则体现为政策规避,包括对政策板块或政策主题的忽略、政策执行滞后,以及消极不作为地照搬政策等。如17个地方政策缺省“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的政策主题,3个地方政策文本基本简单重复国务院《决定》的政策框架及要件。
地方政策调适的产生具有一定客观性。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政策来说,地方政府面对的执行环境存在差异,东部地区有雄厚的产业经济支持以及持续旺盛的人才需求,在本区域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基础上,仍需要吸纳其他省份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因此能够选择激励、能力建设等力度较大的政策工具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相比较而言,部分经济落后的省份,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未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而区域教育体系本身的有效政策执行资源有限,加大职业教育的资源投入力度意味着挤占本地区其他教育类型资源,同时还不可阻止职业教育资源随着毕业生流入经济发达省份。因此,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政策的过程中具有自由裁量度,政策工具的选择是地方地方政府结合国家政策目标与区域需求所作出的调适与平衡,也是层级性执行在省级政府这一环节对于政策有效性、重要性、有用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技术性处理[5]。
在地方贯彻落实《决定》的进程中,各地在财政资源上的禀赋各有差异,职业教育政策环境基础薄弱的省份在政策执行效力上呈现弱势,需要中央政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使地方政策执行者获得充足的工作经费,支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重要政策要件的执行,并保障职业教育资源流出省份的公共教育资源。
(二)多属性目标的支撑力度不足
从统计数据看,整体而言,地方政策在涉及多部门合作的政策板块或政策主题上,政策工具力度不大,难以推进部门之间的合作并达至公共政策的理想绩效。如在体系建设、激发活力、提升质量、加大保障4个领域中,相比较而言,“激发活力”涉及多部门合作的频率最高,是现代职业教育优势与特色的生发点,但统计数据显示,地方政策在“激发活力”领域所选择的政策工具分值最低,政策执行力度最弱;“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的政策主题是现代职业教育在保就业、惠民生,促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同步发展的重点内容,需要财政、扶贫、人社等相关部门的参与合作,但28份省级地方政策的政策工具累加分值仅为29,有93%的省份选择用劝诫的政策工具来执行该项政策主题,缺乏资金激励、资金转移支付支持能力建设等有力政策工具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