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产品营销环境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6-0089-04
近年来,网络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商业机会,对企业竞争战略、商业模式以及买方和卖方的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统的消费行为在网络的影响下发生着改变。利用网络这一平台,组织可以用较少的成本进行营销活动,思科、戴尔和亚马逊等企业均利用网络获得了巨大的直接收益。但对于农产品而言,由于具有易腐、单位价值低等特性,在网络环境下的营销模式、策略都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研究旨在构建适应网络环境的农产品营销新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实施提出初步建议。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从事农业的管理部门、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的经营大户和农民都开始重视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产品的营销,有很多地方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营销尝试,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到1,31亿,占整体网民的27%。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产品营销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一方面,政府不断加大对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信息化发展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消费者也逐渐接受网络商务活动。截至2011年6月底,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了1,73亿,使用率提升至35,6%。但是,与书籍、音像、数码等产品相比,购买农产品的网民比例还很低,这与农产品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相匹配。总之,农产品营销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却并没有突破原有的营销模式,还不能够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一、网络应用对农产品营销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活动中,消费者只能通过销售者的介绍、已有的经验和现场的感知来判断农产品质量,通过销售者的介绍来获取产品信息。对农产品的价格,消费者也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比对,在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另外,传统的农产品的营销活动还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由于网络的双向沟通性和信息搜索成本很低,消费者可以更容易地获取产品信息,农产品销售企业也将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网络开展营销活动,并实现交易成本和信息选择与处理成本的降低以及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网络的应用对农产品营销具有哪些重要意义,本研究将根据传统的4Ps理论加以详细阐述。
(一)对产品(Product)策略的影响
目前,农产品还不能够像服务和数字产品在网络上直接提供给消费者,但是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信息搜索成本从网络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信息。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往往需要大量的产品信息,如食品是否安全、农药含量、产地等等,网络是提供这些信息的最佳渠道,而那些能够及时提供这些信息的农产品销售企业或个人将因此获得竞争优势。同时,使用合理的网络技术,农产品销售企业能够更容易地从消费者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应用网络进行营销调研要比传统的市场营销调研更节省成本,通过低成本的网络调研将帮助企业掌握消费者的需求,进而促使其提高产品质量和开发出新的产品,并更加快速灵活地对现有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需要做出反应。
(二)对农产品分销(Place)渠道的影响
网络是一个完全合格的分销渠道,企业通过网络可以减少交易过程中参与的第二三方数量,实现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但对于农产品来说,通常都有一个非常庞大的供应链,并且农产品不能像数字产品等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下载,所以,一定数量的交易中介还是有存在的必要,需要在农产品营销中将实体店与网络相结合起来。例如,营销活动和订单可以在网络上完成,而送货则可以由消费者临近的实体店完成。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形式,在将网络应用于农产品营销时都必须实现前期、中期和后期交易成本的显著下降,并让消费者感觉很便捷。
(三)对产品定价(Price)策略的影响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网络上为商品定价更为复杂,同时改变了厂商的定价方式。例如,供应商可以使用网络技术对不同的消费者实现价格歧视,当其试图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时,可以针对不同的在线消费者提供不同的折扣。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有着较强的选择性与主动性,使消费者更易在商品间进行选择,消费者的议价能力或者价格谈判的能力对企业产品交易价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网络应用还降低了厂商的经常性费用,提高了全球范围的竞争,从而带来了更大的价格竞争压力。Bickerton等(2000)研究表明,网络将促使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使价格接近边际成本。
(四)对农产品促销(Promotion)方式的影响
Ellsworth(1996)认为,网络应用已经变革了传统的促销方式。对于农产品营销来说,网络中信息流的双向流通能够帮助消费者获取更为丰富的农产品信息,而这一点是非常有用的。中国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消费者对安全、健康和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比以往都要高,消费者需要掌握更多的所购买农产品的信息来增加信心。农产品通过网络进行营销的另一个主要好处是较低的促销成本。通常广告与销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在传统模式下进行促销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对于大多数中小农产品销售企业来说,如果想与已有的大公司竞争并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这将是一个很大的障碍。网络作为一个低成本并具备较强沟通力的媒介,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的与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的机会。
二、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构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进,农产品营销也逐渐从无到有,各类现代营销理论得以应用到农产品营销中,形成多种农产品营销模式,如绿色营销、品牌营销、直复营销和关系营销等均在农产品营销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营销效果。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任何一种营销模式都不能忽略网络对营销所带来的影响。本文构建的农产品营销模式是在考虑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产品营销中,将多种营销模式与网络加以融合,构建新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以目标消费者为核心,虚拟与实体结合,以网络为基础,整合多种营销模式,最终以形成忠诚消费者群为目标而展开(如图-1所示)。
(一)阶段1:目标消费者
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所以理论上任何日常购买农产品的消费者都可以成为农产品营销的对象。但是,一方面,受教育水平、年龄和经济条件等因素限制,很多消费者不能或不会使用网络;另一方面,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并不高,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也仅为36,2%,所以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产品营销还处于初级阶段,不适于针对所有农产品消费者进行营销行为,需要对这些消费者依据其接受度和购买力进行划分,根据不同的目标群体,开展不同的营销活动。目前,“明星消费者”可以作为初级阶段营销的重点,这类消费者对于新事物具有较高的认知度,熟悉网络应用,同时具有较高的购买能力。该类消费者一般为30-55岁,月收入3000元以上,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人群(刘铁民、周静,2011)。
(二)阶段2:网络营销
网络可以将多种营销手段综合应用,这是其他任何媒体都不具备的。通过互联网可进行从农产品品牌推广,到销售、服务、市场调查等一系列的工作,而这些在以往的农产品营销中由于成本过高很少能够开展。在农产品网络营销中,可以通过许可Email营销、网站资源合作、搜索引擎营销、网络广告和网络会员制营销等多种网络营销手段结合来吸引消费者,增加其对某类、某地区或某品牌等特定的农产品产生关注度和购买欲,为下一步直复营销和体验营销提供目标消费群。
(三)阶段3:网络直复营销
美国直复营销协会(ADMA)将直复营销定义为:“一种为了在任何地点产生可以度量的反应或达成交易而使用一种或几种广告媒体的互相作用的市场营销体系。”而网络作为一种交互式的双向沟通的渠道和媒体,能够为农业企业与顾客之间架起交流的桥梁。对于一些标准化和品牌化的农产品,顾客可以直接通过登录网络平台订货和付款,农业企业通过网络接收定单、安排生产后,由物流体系直接将产品配送给顾客。作为一种相互作用体系的直复营销,能够实现营销者与目标顾客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可以克服传统农产品市场营销中,由于农产品供应链过长所导致的单向信息交流方式,使农业企业与顾客之间无法直接沟通的致命弱点。在开放、自由的双向式的信息沟通网络中,农业企业与顾客之间可以实现借助网络平台直接的一对一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企业可以了解目标顾客的需求进行生产和营销决策,在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通过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控制技术分析消费者的重复购买率,可以评价营销活动的效率和效用。
但需注意的是,农产品不同于书籍和音像制品等可以提供网络下载进行试听试看,对于大多数消费者首次购买某一类或某一品牌农产品,仅仅靠网络营销是不够的,他们更习惯直接体验产品,形成对产品品质的实际认知才会形成购买。因此,可以通过建立体验中心,实施体验营销来满足这一类消费者的需求。
(四)阶段4: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是使企业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产品为舞台,以有形产品为载体,生产经营高质量的产品的一切活动(丁原军,2003)。农产品体验营销主要是感官式营销,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与嗅觉建立感官上的体验,它的主要目的是创造知觉体验的体验。感官式营销可以区分公司和产品的识别,引发消费者购买动机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等。如对于蔬菜、水果等需对其产品质量有直接感官的农产品,可将经过严格产品质量控制的标准化和品牌化的农产品送至农产品体验中心,由于在网络平台上已经对产品形成了一定的印象和接受度,而通过实际的体验来促进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安全性、品质或品牌的感知,进而促进其购买。之所以称之为农产品体验中心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销售中心、专卖店或专柜,是因为体验中心是连接于互联网络的实体店,主要以营销为目的而非销售产品,即通过体验中心来体验产品品质、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提供售后服务等,最终的购买可在体验中心或者网络均可。当消费者完成一次满意的购买后,相关信息会通过网络平台反馈至企业,企业可以进一步满足顾客的需求,形成良好的顾客满意度,从而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形成对本企业农产品的重复购买。
(五)阶段5:口碑营销
在本模式下的口碑营销渠道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渠道,即消费者通过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将企业的产品信息、品牌传播开来;另一类是网络渠道,即网络口碑营销(Internet Word of Mouth Marketing,简称为IWOM),是应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技术与平台,通过消费者以文字等表达方式为载体的口碑信息,其中包括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信息,为企业营销开辟新的通道,获取新的效益。以网络为渠道的口碑传播更为方便,而且由于这种传播是用户之间自发进行的,几乎不需要费用,其传播的速度能够更快。据市场研究公司Jupiter Research的一个调查显示:77%的网民在线采购商品前,会参考网上其他人所写的产品评价。在口碑营销模式下,通过前三个步骤形成的满意消费者会与其他消费者通过网络论坛、网络聊天中交流对该企业农产品形成良好口碑,进而促使其他消费者登录到网络平台或到产品体验中心,形成新的营销和消费循环。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这种新型营销模式实现了多种农产品营销模式的整合以及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结合,企业具有了忠诚的消费群体,形成了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实施的关键点
与传统营销环境相比,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农产品营销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实施中需关注以下三个关键点。
(一)信任问题
互联网将农产品消费者与企业联系起来,网络营销一方面降低了农业企业运营的成本,但另一方面也给农产品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并因此产生信任问题。目前,阻碍网络环境下农产品营销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信任问题。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方式下更多的是一对一的营销,消费者可以直接接触和体验农产品;而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不能更多地去接触和体验产品,很多情况下只能通过图片、视频和文字等了解商品。所以,没有信任作基础,网络环境下农产品营销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价格与质量
农产品不同于服装等其他商品,可能同样品质的服装由于品牌、购物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在价格上相差很多倍。对于和消费者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农产品营销关键点还是在于价格和质量。众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何种营销方式,农产品价格和质量因素始终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决策中最为重要的因素(黄祖辉,2004;王战平,2005;何德华,2007;杨庆先,2010)。所以,任何农产品营销模式都要以价格和质量为前提,营销中如果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和相对较低的价格,将会促进消费者重复购买。
(三)政府作用的发挥
由于目前网络环境下农产品营销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买卖双方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和信用管理作为对买卖双方进行约束的基础,那么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必然造成双方的不信任,所以,网络环境下农产品营销必须有法制基础和信用基础。政府应加快对相关的立法,在消费者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征管、交易监督等方面填补法律空白,规范农产品营销主体行为,为农产品营销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个健全的法律平台。同时,政府要积极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执法,政府对诚信行业的监管,对行业自律等方面制定相关法律,为网络环境下农产品营销形成互信的氛围。
四、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实施的建议
基于以上几点,笔者认为,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农产品营销可以大致按以下思路进行(如图-2所示)。
(一)良好的宏观环境是实施的前提
在宏观环境上,政府通过立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普及网络教育,为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良好的环境。政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应该是“裁判员”或“监督者”。应由政府建立消费者数据库和产品数据库,可以有效地避免消费者隐私的泄露,减少消费者对网络安全性的恐惧,从而可以获得消费者更详细准确的信息,而这一点对营销至关重要。基于法律法规和数据保护原则基础上,过滤后的信息将通过网络向企业公开。
(二)建立产品中心和标准化中心控制产品质量是实施的保证
通过设立全国区域农产品标准化中心,对农产品质量在标准化中心进行检验、控制,对农产品规格加以分类,不同质量标准和规格的农产品信息进入到产品数据库中供消费者挑选,产品本身进入产品中心。产品中心类似于各地的产品批发市场,但由于产品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批发商可以通过网络竞拍方式购买,购买成功后直接通过物流配送体系,送至农产品体验中心或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由政府参与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可以增强消费者购买信心。而之所以选择政府而不是企业来设立产品中心和标准化中心,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企业缺乏相应的资金实力,并且企业也缺乏政府的公信力。待体系运转较为成熟后,可考虑转交由第三方管理。
(三)严格控制成本,降低农产品价格是实施的关键
由于农村地区的发展较城市地区比较落后,同时也导致网络在农村的普及率并不是很高,许多农村用户并没有接触过电脑,更不用提互联网方面的知识了,并且由于农村的宽带网速也较慢,也由于电视上一些网络的反面报道,致使许多农村用户抵触网络,许多农民的互联网知识几乎为零,这就使得农产品的标准与国际上的农产品的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种种问题,都使我国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着很大的发展阻碍。
二、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基本策略
(一)提高农村的网络普及率
近些年来,为了使我国的网络事业在农村逐渐普及,政府以及电信企业都在网络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农村的网络设备也比从前先进许多。但是虽然网络普及率提高了许多,但是农村的网速却很慢,使用效率很低,影响了网民上网的积极性。所以,为了充分提高网民的积极性,政府需要加强农村的网络建设,为网民提供更好的网络条件,不断完善农村的网络设备,提高网络宽带在农村的服务能力,加快农村的网络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二)降低农村的上网成本
网络基础设施可以看作是网络营销在农村普及的重要条件。目前,有许多农村住户都没有电脑,也无法接触到互联网,政府就需要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是农村地区享有一些购买电脑的特权,或是在使用网络方面的费用更加优惠,这就能够使农村用户真切地感受到电脑的实惠,乐于接触电脑,掌握互联网知识,有助于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加强农村的公共上网的场所的建设。现今的农村网吧要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网吧,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农村网吧的建设以及管理的力度,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共同努力,改善农村的网络环境。
(三)完善产品配送体系
在网络营销方面,物流配送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客户与厂家之间的关系。它的运输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营销的成功与失败。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物流配送并不发达,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产品营销的发展。针对这种状况,就可以考虑第三方物流公司,有买卖双方共同协商完成,保证农产品的顺利配送,同时,在运输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产品的特性,对于一些容易腐烂的农产品,要运用一些保险措施,注意配送条件的掌握,对于一些易碎的农产品,还要采用一些技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这样才能够使农产品网络营销蓬勃地发展起来。
(四)加强人才的培养
人才,一直都是营销成败的重要保证,但是当今的农产品营销方面,缺少大量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地方级人民政府加大力度,培养出一些专业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加大教育的投资度,建设一些农产品营销的培训班,采用一些先进的培训技术,是网络营销观念逐渐在农民中普及,提高农民的现代化知识水平,进而培养出大量的专业型人才,为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更多有力的保障。只有培育出一只专业的农产品网络营销队伍,才能够充分的利用资源,促进网络营销的发展与前进。
(五)制定农产品的标准体系
为了使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符合当今社会的趋势,政府部门就需要加强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制定一些标准体系,在农产品生产以及销售的过程中,逐渐渗透标准化体系。不断地引进先进的农产品,认真研究与分析,使我国的农产品不断地实现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逐渐与国际的标准化看齐。
我国新时期的农产品绿色营销主要是指的是农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们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自己农产品的销售目标,获取更大的收益以及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在农产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采取各种各样方式方法,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污染和对农产品的污染的过程,注重农业生产、营销过程中的生态平衡,减少在农业种植环节中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在最大程度上对农业资源进行保护和节约,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产期利益及其人类的长久发展需要。农产品绿色营销实质上就是农产品绿色生产和绿色经营的长期过程,同样,对于我国的农产品种植户:、农产品的加工户、农产品的流通企业也希望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以绿色营销作为农产品发展的一项契机,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减轻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过程中对大自然所造成的污染,从而实现农产品消费者满意和提高农产品相关各方的收益的双重目标。。
二、农产品绿色营销过程分析
农产品绿色营销过程一般来说指的是农产品设计、农产品的制造、农产品的生产,以及农产品的消费,在这四个环节中处处都充满了绿色性和环保性,当然这还包括了对农业产品的绿色配送和对消费者使用过后的农产品废弃物进行绿色的回收。
在农产品的绿色营销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要对农产品进行绿色设计,在整个农产品的生长过程之中,优先第一位需要考虑的就是农产品的绿色环保属性,农产品的环境属性是卢瑟营销在设计过程中所要追求的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在农产品进行绿色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环境有可能所造成的污染,努力实现农产品可以进行再次的使用。农产品绿色设计包括:对农产品进行绿色营销、对农产品进行战略规划和产品的营销设计、以及对农产品、原材料的选择。绿色农产品的生产,首先应注意到农产品的自身所具有的基木属性,绿色环保应该从农产品生产的源头做起,农产品在进行种植或者养殖过程中,应该对所种植的土壤进行优化,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不断提高种子的优良率,加大对农产品种植的投资,建立起绿色生产种植的基地,对农产品进行深入的绿色加工,在农产品加工设备的引进上,在考虑设备的加工性能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设备的环保特性。在对农产品加工上,还应该考虑到产品加工的工艺,进一步对原有的生产加工工艺性能进行改造。在确保农产品的产品的性能、产品的质量、农产品的加工成木的前提之下,还要考虑到农产品的加工工艺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农产品生产企业要采取各种可行的方式方法,减少对于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的销售中和农产品消费的过程中,能够达到环保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是对生产、加工后的农产品进行绿色销售,对于绿色农产品的销售一般都要通过专门的绿色通道,确保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会因为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受到不同程度上环境的污染。绿色营销渠通的选择不仅会对农产品销售的成本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且必然会影响到绿色农产品在农产品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和位置。不少绿色农产品企业的销售经验证明:农产品的绿色广告宣传对于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企业会起到很好的促进性作用,绿色农产品广告旋床的中心内容往往都是宣传进行环境的保护以及保持一种生态的平衡。
接下来就是农产品的绿色消费过程了。农产品的绿色消费往往对我们选择率色的农产品的时候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具体要求,它要求我们在选择和购买绿色农产品的时候,多选择绿色,健康和自然的特性,这是我们追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要求。最后是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消费过程中所产生各种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理,要加强在农产品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垃圾,争取在这个环节中将有可能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如果我们可以对农产品个各个环节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与再利用,就可以节省不少的自然资源,使农产品的绿色水平和绿色程度都在大幅度的提升,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同时在对农产品的运输系哦啊手过程中,加强物流运输的绿色化,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到环境的污染以及破坏,
中图分类号:F4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056-01
一、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PEST分析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分析,P指政治环境(Political System),E指经济环境(Economic),S指社会环境(Social),T指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这四项因素是衡量企业所处背景和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中对于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也适用PEST分析法来进行产业内营销影响的宏观分析。
(一)P政治环境
2001年黑龙江省颁布了我国首个地方性绿色食品法规,即《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2013年黑龙江省政府为了推动绿色食品市场推广颁布《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推广工作方案》《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纲要》,2014年6月,黑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建设的指导意见》。
(二)E经济环境
黑龙江省始终将耕地保护、农村土地整治作为重点项目狠抓落实。截至2013年,黑龙江省立项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达721个,新增耕地面积174万亩,增地率居我国第一位,土地总规模达2067万亩,累计资金投入量高达167.98亿元。其中“两大工程”实施的子项目达205个,整治规模达881万亩,新增耕地面积为68万亩,总投资资金量达99.01亿元。
(三)S社会环境
一是人口环境。营销市场的发展受人口、购买力的影响。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营销不仅针对本省内部,更多的是销售到省外市场。截至2014年5月,我国大陆总人口数量达13.6亿人,黑龙江省人口数量为3835万人。伴随着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在市场的认知度被提高,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是人文环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偏向健康、营养、环保的绿色消费,这有助于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根据我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报告得知,被调查的人中73%认为开发绿色产品非常必要,他们支持环保事业,在他们看来绿色产品有助于改善环境状况。根据我国消费者协会市场调查资料得知,76%~84%的消费者愿意主动购买绿色农产品。绿色消费的观念使得传统的消费观念,以及不关注社会环境利益的观念得到改善,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环保意识大大加强,环保作为一种新的消费观念,逐渐被我国公民所接受,这为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提供有利条件。
(四)T技术环境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发展。新型绿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方式能够减少产品流通的环节,降低了销售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网络营销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紧密的联系到一起,通过无纸化贸易、信息贸易、电子广告、网上采购等方式,将产品销售到消费者。绿色农产品网络营销具有全球化、个性化、价格公开化、渠道直接化等特点。
二、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对策
(一)提高绿色营销观念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企业应该树立绿色的营销观念,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生产经营中将绿色营销的意识传承下去,将绿色营销的观念贯穿到经营的全过程,从原料农产品的定价、包装、宣传、服务到销售都需要进行绿化。同时注重培养绿色企业文化,使企业在全社会树立起关心社会、保护环境、对消费者负责的公众形象,提高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拓展绿色分销渠道
营销渠道的通畅对绿色农产品企业的营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绿色农产品的营销渠道依据中间环节方面分类能够分为零层营销渠道、一层分销渠道、二层分销渠道。企业绿色农产品零层营销渠道是指绿色食品企业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主要通过绿色农产品的销售部门、专卖店等实现农产品的销售。零层营销渠道是从产销一体化的方向着手,促进生产与销售的有机结合。黑龙江省在进行绿色农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应注重发展多渠道的营销方式,做好售前宣传、售中使用、售后咨询的配套服务。
(三)提升品牌影响力
黑龙江省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较高,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绿色农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应加大宣传,提高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这是进行绿色农产品工作的重要部分,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得到增强,绿色食品产业日益融入三农工作,成为食品安全工作重要内容,实现现代农业建设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此打造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知名品牌是必然选择。
(四)增强品牌竞争力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整体品牌形象良好,但知名大品牌数量不多,这极大影响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造成产业效益整体水平不高。面对日益竞争的绿色食品市场竞争环境,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应深入发展绿色食品产品,打造具有特色的产品品牌。这需要黑龙江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发展绿色农产品,打造龙江绿色农产品知名品牌。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网络环境;农产品;营销模式
1网络环境对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影响
1.1对农产品分销渠道的影响
企业通过网络这个专门的分销渠道,能够有效减少交易过程中涉及的第三方数量,能够实现直接销售,不经过中间环节使最终消费者拿到货。而农产品与一般的产品销售往往存在很大区别,它并不像数字产品一样通过网络就可以很快进行下载,并完成交易,相反,农产品往往都要一个十分庞大的供应链,这就意味着需要存在一定量的交易中介,在进行农产品营销时,可以实现实体店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无论采用何种营销模式,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产品营销过程中时,能够明显降低交易成本,同时还能让消费者享受到便捷的销售服务[1]。
1.2对产品定价策略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商品定价方式变得日趋复杂,同时厂商的定价方式也正在发生着变化。比如说,供应商可以通过对网络技术的灵活运用,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消费层次进行定价,可以通过为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提供适当折扣。在网络大环境下,消费者的选择性与主动性通常比较强,往往更容易在商品间做出最佳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最终产品交易价格的形成还取决于消费者议价能力的强弱。通过运用网络技术,能够使厂商的经常性费用大大降低,从而使企业竞争力得到增强,但是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价格竞争压力。
1.3对农产品促销方式的影响
在进行农产品营销过程中,通过网络信息流的双向流通,消费者往往能够掌握更为详细和丰富的农产品信息。近几年来,我国发生了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使得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健康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消费者必须通过了解更多产品信息来提高自己购买的信心。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农产品营销,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品促销成本。
2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分析
2.1网络营销模式
依托网路的有利优势,能够实现对多种营销手段的综合应用,能够发挥其他任何媒体都不能发挥的作用。从品牌推广,到市场调查一直到市场销售,这些在过去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中因为成本过高往往很难得到有效开展。通过网络营销模式,农产品销售企业可以借助Email营销、搜索引擎营销以及各种网络广告的方式来达到吸引消费者,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关注度,从而提高使期对农产品产生欲望,能够为网路直复营销和体验营销的有效进行奠定基础[2]。
2.2网络直复营销模式
作为一种交互式的双向沟通渠道或媒体,网络能够在农产品销售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实现无障碍沟通和交流,消费者可以在网络上,直接购买一些比较标准和品牌化的农产品,直接登录网络平台进行订货和付款操作,农产品销售企业在接到网络订单后,就会通过物流渠道将产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网络作为一种直复营销方式,能够实现网络交易双方的信息交流,彻底改变过去农产品营销因农产品供应链过长而导致农产品销售企业与消费者无法直接取得沟通的现状。
2.3体验营销模式
所谓的农产品体验营销指的就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感官体验对农产品产生直接认知,进而吸引消费者购买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比如说,蔬菜和水果这类能够进行感官体验的农产品,可以直接将农产品送至质量体验中心,消费者事先已经在网络平台上产生了对农产品进行适当了解,通过实际感官体验,能够让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等产生直接印象。在这里只是称农产品体验中心,并不指传统销售中心或专卖店,原因在于体验中心其实是与网络相连接的实体店,主要是让消费者体验产品品质,从而给消费者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消费者在体验后可决定在体验中心或者网络进行购买。消费者在完成一次交易之后,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就能获知顾客的实际需求进而通过针对性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方式让消费者更加满意,会进一步提高重复购买率[3]。
2.4口碑营销模式
口碑营销渠道主要分传统渠道和网络渠道两种类型。对于传统渠道而言,就是消费者在与亲朋好友进行沟通交流过程中,能够将农产品销售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品牌信息传播开来,从而吸引亲朋好友购买。对于网络渠道而言,则是通过网络平台,消费者借助文字、图片等多种表达方式,向其他受众传达企业口碑信息,从而为企业开辟新通道,增加企业收益。由于网络渠道口碑传播更加便捷,并且传播是用户自发进行的,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能够大大加快传播速度。在口碑营销模式下,在网络营销、直复营销、体验营销中所形成的满意消费者就会通过各种网络论坛以及其他网络交流渠道让企业农产品形成良好口碑,从而让其他消费者登录网络平台,或者进入产品体验中,从而进行新一轮的营销和消费循环。
3结束语
通过各种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的运用,以及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相互融合,能够帮助企业拥有一批又一批的忠诚消费者,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铁民,周静.网络环境下我国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2,(6).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忧虑逐渐转化为消费过程中的一种自律行为,更加倾向于适度、无污染、保护环境的消费,绿色需求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或正被逐渐唤起,人们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加快开发绿色农产品,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而且对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提升产业层次,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强市场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农产品认证以来,到2005年年底,对2 400多种产品进行了绿色认证,并为农产品初步实现标准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应看到,目前各地的绿色农产品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存在着认识程度偏低、生产经营分散、标准实施滞后、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开拓不强、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
1加强绿色教育,树立农产品绿色营销的观念
绿色营销观要求企业在营销中,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注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防止环境污染。绿色营销强调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等四者利益的统一。不少有识之士早就意识到了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已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然而,对于泱泱中华而言,仅靠少数有识之士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持续的全民绿色教育,在全体国人心目中树立牢固的绿色营销观念。
(1)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与引导,树立农产品的绿色消费观念,使消费者对环境和资源的忧虑转化为消费过程中的自律行为,自觉地接受绿色农产品,抵制非绿色农产品。
(2)加强对生产者的教育与引导,树立农产品的绿色生产观念,使生产者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自觉地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指导,自愿采用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大力开发绿色农产品,实现农产品清洁生产。
(3)加强对营销者的教育与引导,树立农产品的绿色营销观念,使其加快绿色农产品的流转,尽量减少绿色资源的浪费;自觉采用农产品绿色包装与绿色广告,尽可能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4)加强对管理者的教育与培训,培养专业化的农产品绿色管理人才;树立农产品的绿色管理观念,加强对农产品绿色营销的扶持激励、监控管理。
2加强农业生态建设,营造农产品绿色环境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农业污染加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发展绿色农业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把保护生态与发展农业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开展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沃土工程,推广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尽量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减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2)加强绿色农业基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力度,重点是加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关注工业对绿色农产品基地造成污染,杜绝工业企业转移到绿色农产品基地,对绿色农产品生产构成威胁。
3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打造绿色农业产业
发展绿色农产品,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区,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外向化方向发展。
(1)调整绿色产业布局。按照生态绿色优先原则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挥生态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分区规划建设绿色产业,努力扩大优势绿色产业比例,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各具特色绿色农产品基地。
(2)培植绿色拳头农产品。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着力培植发展具有市场优势的拳头绿色产品。
(3)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机制,使土地逐步集中,提高绿色农产品的规模经营效益。
4加强绿色科研开发,推广、应用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
开发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根本,实行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这需要在开展绿色科技培训、推广先进绿色技术、组织标准实施、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1)迅速改变目前农村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体系“破”、“散”的状态,对农村基层科技推广人员全面落实政策,使他们生活有保障,从而能扎根农村作贡献。
(2)调整农业科技推广成果奖励政策,对在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应用、推广方面做出贡献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予以重奖。
(3)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农民培训及“绿色证书”工程,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以适应深化农业结构、实现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4)把技术与地域需求结构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发、引进高新技术、增效技术,加速绿色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5实现绿色农产品标准国际化,规范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
绿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是农产品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入WTO后,大量国外绿色农产品涌入我国,冲击农产品市场,国外对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无疑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大门槛。政府部门应参照国际标准抓紧制订各种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与认证体系。
(1)建立健全农产品的国家标准(包括质量标准、残留物标准等),尽可能地与国际标准相一致,使标准国际化,并得到其他国家与组织的认可。
(2)建立和完善国家统一的、规范的农产品认证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管理、监督机制,使之法制化和制度化,提高认可的权威性,并以此提高和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的信誉与竞争力。
(3)要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以确保标准、管理的统一化,并迅速将标准、管理手段与国际标准相衔接,争取其他国家的认可。
6建设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
(1)做好绿色农产品市场的规划布局。农产品市场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农业产业特色,既要从当前农业生产经营的现状出发,又要注意发现和引导带有苗头性的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重视工商、贸易、农业等部门,根据各种农产品的不同流通特点,区别不同产地的产业规模、交通条件,按照完善市场功能、增强辐射能力的要求,研究制定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规划。
(2)培育和发展绿色农产品市场主体。参与绿色农产品市场活动的个人和组织都是市场主体。绿色农产品市场主体实力和发育水平是绿色农产品市场整体功能发挥的关键。培育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中介服务组织,包括经纪人队伍、商、农产品流通合作社、农民协会、结算机构、仲裁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以“市场+基地+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培育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绿色农产品市场运作网络;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思路,大力培育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辐射广、带动能力强的骨干农业龙头企业,从而为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3)提高绿色农产品市场的现代化水平。推进市场体制创新,不断深化市场运行和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建立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市场的企业化经营;积极引进、配送、拍卖和网络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逐步改变摊位制对手交易模式;加快市场信息化建设,推广普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引进信息技术人才,开发市场内部信息资源,建立完善内部网络系统,逐步实现市场交易、结算、仓储、运输、配送的智能化管理。
(4)实施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申报,获取绿色农产品品牌标志;加大绿色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以品牌拓市场,抓品牌促规模;按照“创名牌、树形象、拓市场、增效益”的要求,组织各地绿色农产品参加各级的评优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农博会、农展会等,不断提高绿色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发挥名牌效应,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力;把推进绿色品牌农产品的经营与市场的标准化管理统一起来,树立市场的良好形象,提高市场的品牌附加值。
7参考文献
[1] 张芳,袁国宏.关于绿色营销的几个关系问题探讨[J].商业研究,2001(11):146-147.
一、农产品品牌化
我国在1995年的时候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按照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和协议,我们国家给予外国农产品相应的优惠政策,使其有机会进入我们的国内市场,但是就目前来看,国外的农产品已经对我国农产品市场带来了很大的竞争。众所周知,中国地大物博,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数一数二的农业大国。我国有着多种农产品资源,这不但给农民的生活水平带来很大的创收,同时也为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其对我国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市场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外来农产品物种的不断冲击,全世界范围内农产品市场显然已经是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让我国的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自己的市场地位,而且让市场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求得以满足,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化营销已经成为了意见刻不容缓的事情。
(一)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本内涵
农产品品牌营销,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农业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生产加工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大众对所需要的农产品的消费市场,用各种各种的方法进行市场营销,并且最终达到一个目的――通过大众购买并且最后逐渐机建立了对于产品品牌的认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要使所生产的农产品可以更加的去适应农产品销售市场环境这样一个整体性的变化,保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品牌在消费者市场上能够站稳脚跟,并且逐步的发展壮大起来,从而增大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其品牌的知名度,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战略性目标。在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不断的塑造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品牌形象,使得农产品的品牌在消费市场中的占有率不断的提升,达到消费者的预期要求,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品牌拥有自己忠实的消费群体,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目标。
(二)农产品品牌营销流程结构研究
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变化,当前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最需要做的是应该近一步对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升级,不断提升农副产品的品牌形象,进行品牌营销,在对农副产品的品牌形象进行塑造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加大对其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改造提升,因此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采用多种营销手法策略并且对农产品进品牌进行全面的整合,从然达到让农产品的销售目标客户熟悉自己所营销的农产品品牌,让品牌深深的植入消费客户的心里,对品牌有更大程度形成一种认可,这是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目的以及意义所在。在对农产品品牌进行营销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对农产品的品牌进行相关的诊断,对品牌今后的发展和农产品品牌定位做一个详细而具体的规划,并且加大力度做好对农产品的品牌促销工作,做好农产品品牌的推广和宣传工作,使农产品市场的消费者,对自己所需要的农产品品牌形成认可。同时销售方应努力做好消费者群体的客户反馈性意见,根据消费者反馈的意见,不断的进行调整和修订,为更好的塑造品牌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农产品品牌化营销流程结构及功能
(一)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品牌诊断
在对农产品进行品牌营销之前,必须要对农产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当确立了品牌的定位之后,农产品的品牌营销才能顺利的展开。农产品的品牌诊断对于农产品的品牌诊断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进行品牌定位前所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工作。我们所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农产品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对农产品所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在今后发展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能够对农产品所具有的竞争力做一个深入的分析,在对农产品使用价值的分析上面,应该详细的分析呢过满足农产品消费者哪些基本性要求,比如农产品所具有的营养性、安全性以及农产品所具备的经济性能等。当然,由于农产品所具有的多样性,不同的消费者面对农产品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对于不同农产品在市场中所占有的份额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其次,我们要对农产品的品牌发展前景多做一些市场的调查研究与诊断,从而达到最终的目,分析研究该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对于其它品牌的农产品是否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和市场发展潜力。
(二)使农产品品牌找到准确的定位
在对农产品进行品牌营销的基础就是对该农产品的品牌进行一个准确明了的定位。根据农产品品牌定位是指相应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在农产品和市场定位的基础之上,对不同的农产品所存在的差异,以及农产品的品牌文化所作出的营销决策。农产品的营销只有对农产品进行正确的产品、市场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样才可以保证该农产品品牌定位的准确性。农产品消费市场的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往往是进行农产品市场定位的首要目标,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农产品,分析自己和同类农产品质监所存在的差异与不同,并且分析出消费者对于自己的农产品最看重的是什么,进而根据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来不断的调整对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最后让农产品的营销活动按照计划有序的进行和展开。让农产品的产品形象在消费者市场内得到认可和被接受。在对农产品的定位过程要更加的具体、更加的细致。我们要具体分析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什恶魔样的农产品才更受市场的欢迎。其次,要对农场品进行一个档次的分类和定位,将农产品分为具有高附加值农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农产品。
参考文献:
[1]张巨勇.台湾农产品营销的启示.福建农业人学学报:社科版,2000, 3 (2) :22-24, 44.
[2]孙剑,李崇光.论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8 (2) :8-2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网络群体迅速扩大,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快速增长的农村网民构成了新增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27.4%。这一群体因其经济基础好、文化素质高、思想创新快、发展潜力大而具有强大的购买力,其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对特定阶层、一定区域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起到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因此这样的一个消费市场是任何营销者都不可忽视的。故在互联网技术下农产品购买行为便迅速成为营销研究中一个重点关注领域。
一、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
我国地大物博,气候丰富多样,适宜于多种农产品生长,农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充足。但多年以来,受传统营销方式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产品存在“卖难”问题。随网络营销的兴起,农产品销路也有了新的扩张渠道,但目前我国农产品在网络上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较低,这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自身特点、农产品市场特征和人才缺乏等原因导致的。
1.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但在我国大部分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家庭收入较少,网络普及程度还比较低,而由于地方财政局限,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够,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甚至欠缺,致使农民很难成为网络营销主体,而专业性的网站或者经济实体又较少,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缓慢。
2.农产品自身特点。由于农产品本身存在周期短、标准化程度低、运输难度大等特点,导致其在营销过程中对物流技术和保鲜水平的要求较为严格,而农产品单位价值又较低,对环境依赖性强,难以承受高额的运输成本,目前我国物流水平发展有限,专业化物流企业和人才欠缺,难以满足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要求。
3.农产品市场特征。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多以家庭为单位,产品分散在千家万户,专业化的农业生产组织较少,农村现有农村合作社水平较低、规模较小,不利于农产品的迅速集中,致使农产品网络营销缺乏规模效应、聚集效应,不利于进行统一快速的网络直销。
4.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缺乏。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还没有适应全球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使得农民难以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工具进行网络销售,农民难以成为网络营销的主体。而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和网络营销人才在农村分布十分稀少,导致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程度一直较为落后。
二、农产品网络购买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1.环境因素。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下,消费者最关心的莫过于账户的安全性和可靠度,其次是进入网站的方便可行性和产品特点。而农产品大多是食品,直接关系人体健康,产品的安全度就尤为重视,相关的法律环境和保护政策也较受关注。目前,我国网络消费者维权中出现救济成本过高、管辖权不明确、责任主体难以界定、立法缺陷等障碍因素,影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严重挫伤了消费者网络购物的积极性。
其次,居民社区环境的网络普及程度也直接影响了网络信息受众人群数量,消费者家庭周边交通的方便性,超市、银行、邮局等的有无对网络营销的影响极大。部分人群由于居住地周围没有大型农贸市场或者超市,购买农产品耗费的时间和交通成本较高,也会选择尝试网络购买农产品。
2.网络营销水平和策略。网站是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重要平台,是农产品网络营销组织提品、宣传产品的窗口,部分地方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高质量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站点。而在线产品或服务质量则是影响消费者购买与否的直接要素。由于实体店铺可以选择最能展示商品特点和美感的商品陈列方式,而网络交易只能通过商家提供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去了解商品,因而商品的图片展示效果和文字描述对消费者就显得至关重要。除此之外,产品的网络宣传力度和促销手段的适时运用也会有效提升产品网络购买力度。
3.消费者网络认知程度。消费者对网络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其对网络购物的接受程度及网上交易的流程。此外,网络购物经验也是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的重要因素。消费者网络购物经验越丰富,进行网络交易时的知觉风险也越低,直接影响其对网络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4.网络消费者特征。目前网络用户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注重自我、有强烈好奇心、追求新鲜事物、崇尚时尚便利的生活方式,网络消费者最早的一批就是被网络这种新鲜事物所吸引,尝试与时尚接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以同样的心理推测,年轻一代更倾向于追求时尚购物方式,用网络满足日常所需农产品。而部分年长者,虽然也在逐步熟悉网络信息时代,但受传统购物习惯和消费观念的影响,难以接受网络的虚拟购物环境。同时,由于消费者职业和文化程度不同,对网络认知程度和接触时间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网购条件、购物理念和消费档次也不尽相同。
三、结论及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农产品网络销售现状,以及对农产品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立足于无站点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考虑到目前我国农产品营销主体自身实力较弱、经营规模小,不主张投资兴建自己的网站,而是优先选择在农业专业网站上供求信息,既节约成本,又实现了网络营销的目的。
2.加强网站建设和宣传力度,采取适时促销手段。
3提高产品质量,产品包装标准化,方便物流配送。
4.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培养。
5.注重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吸引有需求的现代消费者,引导时尚消费理念。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3-0020-02
以往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中,因为农产品通过的环节较多,所以其产地。生产以及物流等信息在到达人们餐桌上时,就已经消失不见了。农产品信息缺失导致了品牌建立的失败与不足,从而不能够获得品牌农产品给予自己的溢价,农产品经营者也随之缺少改进的动力,家庭农场现在已经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体,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借助于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下面将具体介绍下物联网技术。
1 物联网技术分析
1)物联网概念分析
物联网技术的基础是互联网技术,是互联网技术的延伸与扩展,是一种随着社会发展的新型网路技术。这种网络技术下,网络用户端涉及与延伸到了任何物品之间,用户端依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信息交换与通讯。因此可以这样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定义:网络用户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以及激光扫描仪等多种信息传感设备,依照用户之间的协议,将需要交换得到物品与互联网连接,将物品信息进行交换或者是通讯,最后实现对网络用户端的智能化识别、定位以及追踪管理等的网络技术。
2)物联网关键技术
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传递与控制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性技术,第一个就是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的一个很关键的技术,直到现在为止,计算机多数还是处理数字信号的,传感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在计算机中进行处理,传感器中的RFID标签技术是一种综合性技术,它将无线射频、嵌入式技术融为一体,在自动识别、物品管理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与前景。第二个是二维码技术,二维码技术是物联网的一个核心应用技术,帮助物联网从概念走向了实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见到二维码,按照一定规律进行黑白相间分布的几何图形是二维码,二维码图形内含数据资料或者是符号信息。二维码的编制过程,非常巧妙地采用了逻辑基础构成元素“1”或者是“0”等概念,将其中包含的数据信息传达出来通过二进制算法,读取其中的知识则需要进行光电设备扫描,在横向与纵向两个方位表达信息[1]。第三个是M2M平台技术,这个平台具备一定的鉴权功能,为顾客提供一定的终端管理服务,能够将不同接入方式顺利接入M2M平台,然后进行顺利方便地数据传输,它还能够对用户鉴权、数据路由等进行管理,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
2家庭农场实施品牌营销的必要性分析
1)家庭农场在农产品营销竞争中较弱
现在的农产品营销主体是广大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组成的。农产品在国内竞争较为激烈,并且面临着较大的来自于国外的竞争压力,我国仅有一小部分龙头企业或者是外资企业在组织能力与营销上实力较强,大部分农产品生产经营商等的经济实力与营销能力还是不足的,这些实力不足的经营这采取的经营营销方式还是非常传统的,没有形成完整的品牌支持,很容易产生一些矛盾例如农户生产规模小而市场空间占有大,农户在农产品经营方面势必效益较低,新兴的农业经营者家庭农场发展发育还不成熟,市场竞争力不足。绝大多数通过传统营销渠道进行销售,因此市场认可度较低 [2]。
2)传统营销渠道信息不对称弱化了品牌塑造
农产品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例如产地、品质以及用药等等,农产品质量好坏也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传统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流通方向,在最后环节时已经将农产品的基本信息丢失了,在这个销售渠道与过程中,各个农产品经营者的目标是更快更好地将农产品转移出去,在这个过程中重点考虑的是农产品的价格与损耗,关注农产品本身较少。另外农产品优劣、农药使用程度以及种植方法等生产者都是比较清楚的,但是他们通常情况下不会去说。而农产品中间商对于产品的真实信息也不关心,只关心怎样做到低买高卖。而消费者则是根据自己的消费习惯与购买能力进行选购,无法真实准确地获取产品的基本信息。农产品经过这几个环节的转移,农产品的信息基本上都丢失了,从而无法建立起品牌。
3)环境问题影响了农产品品牌的诚信度
现在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河流、地表水以及土壤中重金属超标等因素,对农产品生产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形成了较大舆论环境,这对于那些本来拥有较好声誉品牌产生了较为消极的影响,例如鱼米之乡湖南在2013年不仅被查出了大米镉严重超标问题,并且对其品牌下的其他农产品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在声誉上严重损失,失去了市场优势,质量问题的出现主要来自于环境方面,城市工业生产或者是环境污染等。另外乳业的三聚氰胺、瘦肉精以及福尔马林保鲜等等这些违规违法事件的出现,使得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有了怀疑与恐惧心理,它们的良好形象也在无形中降低了。政府对这个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农产品安全检查力度不断加大,形成了安全检查机制。
3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家庭农场品牌营销的环境分析
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快速先进,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信息产业的出现与快速发展,给传统产业带来了冲击,致使其进行改造或者是被取代,信息产业依赖的信息网络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其中的物联网技术将原本没有关系或者是关系不紧密的物品连接在一起,这种技术已经应用在了农业、物流等领域,为家庭农场生产发展与进行品牌营销创造了好的条件与环境。我国中央政府已经将农业物联网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旨在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也是家庭农场实现品牌影响的宏观环境[3]。物联网是一种互联网技术,需要借助信息化基础设施发挥作用,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就已经开展了关于农业信息的工程建设,这些工程的建设为物联网信息化基础建设提供了资本,也为农村综合信息资源交流提供了载体。普及物联网的第二个条件现在也发展较为成熟,我国的网络环境发展得已经非常成熟,各种信息技术产品等都已经普及,我国使用网络更加广泛与普遍,网民人数增多,城乡之间的网民规模显著缩小,这为家庭农场实施品牌营销策略提供了机遇。我国已经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了农产品的供应链上,对农田的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以及对动植物生长养殖进行远程监控等等,这些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农场均取得了不错的效益[4]。
4物联网技术在家庭农场品牌营销中的应用
1)家庭农场从注册登记自己的商标开始品牌塑造
家庭农场品牌与农产品品牌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是两者又是不同的概念,农产品依据区域内生产产品类别进行区分,同一地区的农产品多数使用的都是同一品牌。家庭农场品牌注册登记使用的是家庭农场企业法人,这些品牌具有很高的唯一性,这些主要存在于相同地区内的多个农产品生产者中,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供给市场。家庭农场与农产品品牌的都是将自己生产农产品转移卖给消费者,从而让消费者了解熟悉自己。农产品的品质质量与家庭农场之间有之间的联系,质量越好,品牌知名度就越高越鲜明[5]。家庭农场目前实施的是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名字的选择就是非常重要了,那些简单好记的名字是首选。品牌名字取过之后,家庭农场有关的多种信息因素都可以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组合构成一个图标,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方式记住家庭农场,还可以维护自己的品牌。
2)在农业生产环节上采用物联网技术培育品牌
品牌塑造是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更多科技性因素加入了进去,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物联网技术,这项技术中的传感设备将各种农场经营的信息采集。存储起来,使用电子标签或者是身份卡将农产品信息记录下来,将家庭农场中农作物生产的各个环节记录下来,并通过全球地位系统、网络技术等将农场质量监管信息进行实时地传送,输送至互联网技术中心,将这种信息录入电子标签中,将农产品与家庭农场个体联系起来。采用智能化技术分析养殖农产品所需要的温度、湿度以及土壤、饲料等各种环境条件。对于动植物病虫害的检测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进行采样,农药使用量也要相应地减少,更多更好的无公害农产品被生产出来,能够塑造出更多的农产品形象 [6]。
3)家庭农场与具有物联网技术资质的第三方物流平台合作
农产品进入市场流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贴标签,之后进入市场流通环节,流通环节中的存储、加工以及分销之后,消费者才能真正地接受到这些农产品,一般情况下农产品的保质期较短,并且容易腐败,因此物流运输工具应该选择那些比较快捷并且温度恒定的。采用冷链技术配送鲜活农产品,物流时间一定要控制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应该与具有物联网技术第三方平台资质的经营方合作,采用定位系统,实时掌握物流车辆动态,对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进行安全监管[7]。
5 结束语
家庭农场品牌营销策略的实施就是要保障产品的绿色安全,将消费者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采用多种市场营销手段让消费者熟悉认识自己,从而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形成双赢局面。物联网技术在家庭农场品牌营销中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大环境与小环境,应该将其充分利用好,做好家庭农场品牌营销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雪峰,张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农场品牌营销策略[J].物流技术,2014(12):400-403.
[2] 张雪峰.家庭农场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研究[J].甘肃农业,2014(17):14-16.
[3] 陈述.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4(19):94-95.
[4] 罗宣,林亚斐.浙江家庭农场品牌创建与应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16(1):101-104,10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网络群体迅速扩大,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快速增长的农村网民构成了新增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27.4%。这一群体因其经济基础好、文化素质高、思想创新快、发展潜力大而具有强大的购买力,其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对特定阶层、一定区域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起到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因此这样的一个消费市场是任何营销者都不可忽视的。故在互联网技术下农产品购买行为便迅速成为营销研究中一个重点关注领域。
一、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
我国地大物博,气候丰富多样,适宜于多种农产品生长,农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充足。但多年以来,受传统营销方式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产品存在“卖难”问题。随网络营销的兴起,农产品销路也有了新的扩张渠道,但目前我国农产品在网络上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较低,这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自身特点、农产品市场特征和人才缺乏等原因导致的。
1.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但在我国大部分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家庭收入较少,网络普及程度还比较低,而由于地方财政局限,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够,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甚至欠缺,致使农民很难成为网络营销主体,而专业性的网站或者经济实体又较少,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缓慢。wWW.133229.CoM
2.农产品自身特点。由于农产品本身存在周期短、标准化程度低、运输难度大等特点,导致其在营销过程中对物流技术和保鲜水平的要求较为严格,而农产品单位价值又较低,对环境依赖性强,难以承受高额的运输成本,目前我国物流水平发展有限,专业化物流企业和人才欠缺,难以满足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要求。
3.农产品市场特征。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多以家庭为单位,产品分散在千家万户,专业化的农业生产组织较少,农村现有农村合作社水平较低、规模较小,不利于农产品的迅速集中,致使农产品网络营销缺乏规模效应、聚集效应,不利于进行统一快速的网络直销。
4.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缺乏。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还没有适应全球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使得农民难以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工具进行网络销售,农民难以成为网络营销的主体。而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和网络营销人才在农村分布十分稀少,导致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程度一直较为落后。
二、农产品网络购买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1.环境因素。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下,消费者最关心的莫过于账户的安全性和可靠度,其次是进入网站的方便可行性和产品特点。而农产品大多是食品,直接关系人体健康,产品的安全度就尤为重视,相关的法律环境和保护政策也较受关注。目前,我国网络消费者维权中出现救济成本过高、管辖权不明确、责任主体难以界定、立法缺陷等障碍因素,影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严重挫伤了消费者网络购物的积极性。
其次,居民社区环境的网络普及程度也直接影响了网络信息受众人群数量,消费者家庭周边交通的方便性,超市、银行、邮局等的有无对网络营销的影响极大。部分人群由于居住地周围没有大型农贸市场或者超市,购买农产品耗费的时间和交通成本较高,也会选择尝试网络购买农产品。
2.网络营销水平和策略。网站是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重要平台,是农产品网络营销组织提品、宣传产品的窗口,部分地方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高质量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站点。而在线产品或服务质量则是影响消费者购买与否的直接要素。由于实体店铺可以选择最能展示商品特点和美感的商品陈列方式,而网络交易只能通过商家提供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去了解商品,因而商品的图片展示效果和文字描述对消费者就显得至关重要。除此之外,产品的网络宣传力度和促销手段的适时运用也会有效提升产品网络购买力度。
3.消费者网络认知程度。消费者对网络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其对网络购物的接受程度及网上交易的流程。此外,网络购物经验也是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的重要因素。消费者网络购物经验越丰富,进行网络交易时的知觉风险也越低,直接影响其对网络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4.网络消费者特征。目前网络用户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注重自我、有强烈好奇心、追求新鲜事物、崇尚时尚便利的生活方式,网络消费者最早的一批就是被网络这种新鲜事物所吸引,尝试与时尚接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以同样的心理推测,年轻一代更倾向于追求时尚购物方式,用网络满足日常所需农产品。而部分年长者,虽然也在逐步熟悉网络信息时代,但受传统购物习惯和消费观念的影响,难以接受网络的虚拟购物环境。同时,由于消费者职业和文化程度不同,对网络认知程度和接触时间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网购条件、购物理念和消费档次也不尽相同。
三、结论及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农产品网络销售现状,以及对农产品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立足于无站点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考虑到目前我国农产品营销主体自身实力较弱、经营规模小,不主张投资兴建自己的网站,而是优先选择在农业专业网站上供求信息,既节约成本,又实现了网络营销的目的。
2.加强网站建设和宣传力度,采取适时促销手段。
3提高产品质量,产品包装标准化,方便物流配送。
4.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培养。
5.注重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吸引有需求的现代消费者,引导时尚消费理念。
参考文献:
在我国的农产品交易中,供需矛盾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农产品的宣传不到位、购买渠道不够完善,是制约农产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的信息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借助网络宣传的力量可以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让农户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一、农产品新媒体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产品新媒体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较低;第二,农产品新媒体的营销意识非常淡薄;第三,新媒体的营销方式缺乏特色;第四,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缺乏系统性。
(一)标准化建设不理想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性较大,使得农产品呈现多样化,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消费方式,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核心就是品质,对涉及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直接影响。农产品生产中主要以散户为主,各家农产品质量存在差异,生产时无法采取规模化措施,直接体现为标准化建设程度不足。产品的品质难以打动市场,不利于品牌的形成,更不利于大规模地进行营销。
(二)新媒体营销意识淡薄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性,农产品的营销已经逐渐脱离信息闭塞、销路不畅的问题。但由于不同区域的受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农户对于新媒体的认识不够全面,甚至对于新媒体的营销模式存在一定的偏见,导致部分人员不愿接受新的营销模式,被动地采用传统的营销模式,对于新媒体营销投入的资金较少,难以充分享受互联网+农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三)农产品新媒体的营销特色不足由于我国新媒体营销的起步较晚,因此各方面的管理还不够成熟,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农户和企业未能充分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农产品实际营销时,存在不能全面分析农产品特色的情况,出现跟风模仿的情况,造成宣传农产品时缺少特色,无法体现自身竞争力。另外,农产品在新媒体平台宣传时,没有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大部分情况下,营销行为难以使消费者产生功能,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四)农产品品牌打造缺乏系统性我国的市场发展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缺少打造品牌农业的意识,不利于建设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大部分地区依然在摸索中前进。同时,大部分农产品企业与种植户缺少品牌意识,欠缺相关运营经验,实际农产品品牌建设时没有融合品牌文化价值与消费者需求,非常不利于新媒体的营销效果,进而影响农产品的销售情况,不利于新型农业的发展。
(五)农产品营销人才欠缺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环境污染,生态保护和绿色化发展逐渐被提上日程,甚至农产品企业的发展也开始朝着保护环境、绿色、有机、生态、可持续等理念发展。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农产品企业或者种植者,因为过度关注自身经济利益的增长而对环保、绿色等发展理念不屑一顾。虽然企业关注自身经济利益的增长也无可厚非,但是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都属于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需要其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予以重视。否则即使获得了短期利益的增长,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污染的加重,其所带来的后果不是简单的金钱就能解决的。所以,各农产品企业需要着眼于未来发展以及综合效益的提升,增大营销管理以及投入力度,在发展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农产品新媒体营销策略
我国“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解决:第一,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体验;第二,因地制宜地打造农产品;第三,多方合作协同推动农产品品牌化;第四,大力培养农产品新媒体营销人才。
(一)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体验当前,消费者体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利用新媒体对农产品进行营销时,应该充分挖掘产品的质量,并根据消费者的体验,为工作的改进提供重要的参考。需要推动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切实发挥其推动农产品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相关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也要发挥自身作用,引导种植人员提升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明确要求农产品各个环节的要求,实现行业标准化发展,切实满足消费者与市场的需求。同时,大多农产品都存在保鲜期的问题,使用新媒体营销时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尽量选择耐存储、保鲜效果较好的产品进行销售,从而保证网络渠道中产品的质量。
(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产品构成农产品通过新媒体营销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域特点与农产品特色,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推进新媒体营销方式与传统市场营销模式的融合,实现提高农产品营销质量的措施。首先,准确定位农产品市场,全面规划新媒体营销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完成市场营销;其次,根据农产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新媒体营销平台,深度挖掘产品本身的故事,结合网络受众群体的特点,做好宣传工作,对产品本身进行包装;最后,在打造农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农产品的生产周期,由于我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农产品,呈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很多农产品更为适合当地市场。利用新媒体平台营销时,要合理运用因地制宜原则,积极做好本土化的设计。由于产品的生产周期和特点存在差异,因此在营销模式的选择上需要做好区别处理。互联网经济的出现,电子商务的发展确实为农产品带来一定的机遇,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农产品的线上营销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因此同类型农产品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农产品要想保证竞争优势,需要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拓宽销售渠道。销售渠道作为核心环节,其丰富性和畅通性,对于农产品的盈利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电子商务农产品在进行营销设计时,还应该积极关注营销农产品的环节,积极进行合作发展,从而保证产品的流通速度,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最后,电子商务相对于实体店的区别,还体现在售后方面,农产品需要在做好线上经营的同时,完善售后服务工作,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还应该提升服务水平。
(三)多方合作协同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对于企业而言,农产品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对于提升市场份额、引导消费及挖掘消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形成合力,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具体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时,政府部门要将各地优质资源进行整合,主动协调,引导各部门交流沟通,打造地标性农产品。发挥新媒体营销平台的价值,提高产品营销质量。同时,推进农产品品牌营销质量的提升还需要科研工作发挥作用,营销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新媒体营销方法,根据农产品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营销模式与方法。同时,农产品品牌化建设要选择合适的着手点,打破传统品牌建设的不足,增加农产品市场营销力度,切实提高农产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