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互联网思维的定义大全11篇

时间:2024-02-21 14:42:1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互联网思维的定义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互联网思维的定义

篇(1)

1)“Internet+”。中文翻译为“互联网+”,“+”后面是什么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华为提出,互联网的核心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连接”,成为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这意味着,互联网的革命会像电力革命一样伟大。电力革命几乎奠定了整个现代工业和人类现代生活的基础。那么互联网的革命呢?可能其影响真的不会次于电力革命。

2)互联网正在由改变价值传递环节进入价值创造环节。以往我们谈及互联网,就会狭隘的默认为,互联网就是社交、电子商务、游戏,尤其是电子商务,它用互联网的方式大同了传统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但今天不一样了,互联网正在直接进入价值创造(更为直接的是产品创造)的过程中。最为典型的是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的众包模式,以汽车制造为例,我曾经写过的《汽车制造颠覆者》中德国StreetScooter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他们让所有供应商都利用互联网平台,参与到了最后产品的设计流程中来,这对传统汽车制造商是怎样的打击啊?以往都是这些汽车品牌商们说了算的,供应商只有按要求供货的份。

3)经营信息和数据对于企业发展无比重要。这是对大数据力量的充分支持。在互联网环境下,一方面获取信息变得无比容易,但另一方面,你可能获得的数据可能永远只是沧海一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对于企业来说,掌握足够大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将直接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正确与否。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信息化的另一面是“信息垄断”,也就是更高规格的“信息不对称”。如果你还没有把自己掌握的各种信息数据当回事,或者还没有开始注重数据积累,那就要小心了,直觉能帮你做出多少正确的判断?真的很难说。

4)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这与华为倡导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似乎不谋而合。但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围绕客户需求做创新的思维要求更高——从需求收集、产品构思到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生产、营销和服务等,要的是全程参与、全程互动。拥有开放式创新的思维在互联网时代尤其重要,这个时代不相信“一个诸葛亮”,更相信“三个臭皮匠”。感觉跟不上节拍了吗?那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5)未来,如果你不是一家互联网“高科技企业”,就没有生存空间。观点很明确,未来必须全民“高科技”,否则就是死路一条。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今天你可以不用电吗?如果不行,那么明天,你就不可以不用互联网。

互联网对于我们的经济和生活的颠覆性改变不言自明。但是以我个人比较保守的观点认为,互联网的作用无须被过于放大——它是一个工具,一个基础设施,它该改变什么,让它改变好了。再给你一个选择,空气、面包和互联网,你选择什么?答案就像寓言故事里一样简单:你愿意守住一座金山,还是一块农田?对于企业,敞开胸怀拥抱网络时代,但同时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和生存之本。

以下是该趋势报告的全文:

用趋势赢未来,数字化重构新商业

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半个多世纪以来,精彩纷呈的ICT技术,汇聚成了波澜壮阔的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带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人类社会已经步入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但,这仅仅是一个起点,我们正在迎来信息社会的下一波浪潮。信息社会不可阻挡。

“Internet+”驱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引领下一波信息化浪潮

今天,我们已经处在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中,也处于各种各样信息的包围中,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基本上还是平行的,或者说耦合得还不够紧密。信息时代,对任何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Internet+”都会成为创新焦点,或者说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要借助Internet来实现重构,驱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不仅仅是基础设施,更是全新的思维模式。

互联网的核心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连接”,成为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但是,互联网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更大的变革和深远影响来自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变革,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其核心是以“全连接和零距离”来重构我们的思维模式,人和人之间、企业和客户之间、商业伙伴之间,都是全连接和零距离的。

因此,企业的思维模式、商业模式、营销模式、研发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等,都必须以互联网的时代特征为出发点进行重构,不是仅仅把互联网作为工具叠加在传统模式之上,其中,思维模式的重构是第一位的,因为思维模式是行动的指南。

从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渗透,互联网将深度改造传统产业。

商业过程纷繁复杂,概括起来包括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两大环节。在价值传递环节,主要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则打通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并改造了价值传递环节,实现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减少甚至消灭了中间环节,重构了商业链条。

当前,互联网开始向价值创造环节进行渗透,特别是向产品研发和制造等领域渗透。而且这种渗透是全方位的,包括技术的渗透,如特斯拉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重新定义汽车;也包括研发模式的改变,如用户参与的研发、众包模式的研发等等。制造领域也在发生同样的事情,继蒸汽机、电力、IT技术之后,互联网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结合,互联网正在引领工业4.0的发展,实现大规模制造的高效率和手工作坊个性化的融合,这将是又一次工业革命。互联网和ICT技术向价值创造领域的渗透,就是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才刚刚开始。

信息和数据经营成为核心竞争力,互联网将形成更高层次的信息垄断和不对称。

互联网使得信息的传播和获取非常便捷,打破了传统企业垄断知识和信息的局面,靠垄断信息获得高价值的企业和产业,将难以为继。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硬币的另一面是又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了新的垄断和不对称,互联网巨头通过汇集海量的用户信息和交易信息,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充分发掘用户的行为信息,形成了新的信息垄断,对其他的企业和服务商形成新的不对称,从而形成了新的、更高层次的垄断。信息社会,信息成为比基础设施更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信息和数据的经营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更加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权力向用户转移,用户的全流程参与,汇集用户的智慧构建新的制高点。

互联网打破信息不对称,使得信息更加透明化,用户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在新的形势下,要求企业在更高层面上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不是简单地听取客户需求、解决客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客户参与到商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从需求收集、产品构思到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生产、营销和服务等,汇集用户的智慧,企业才能和用户共同赢得未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思维,产品设计、极致用户体验和口碑传播等,都离不开用户的参与。但用户参与并不是简单的建设社区和论坛,而需要整个企业的管理模式、研发模式、技术架构等都适应这种新的模式。

借助ICT技术实现颠覆性创新,重新定义市场,ICT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信息时代,企业ICT系统已经不仅仅是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支撑系统,更是面向客户的业务系统、生产系统,从“管理数字化、IT资产化”向“产品数字化、数据资产化”的方向发展。借助ICT系统实现颠覆性创新,从而重新定义市场,ICT正在成为企业业务发展的引擎和核心竞争力。这样的例子很多,大到汽车制造,小到路边快餐店,都可以借助ICT技术和互联网重新定义市场。未来的企业,无论从事的什么行业,也无论企业的规模大小,首先是一个“高科技企业”,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业务升华和改造的企业,在信息时代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如同今天用马车和高铁来竞争一样。

数字社会将迎来新一波发展浪潮,这个浪潮的标志是互联网从商业的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渗透,数字社会和物理社会走向更加深入的融合,“Internet+”成为传统行业创新的焦点,也是传统产业数字化重构的起点。

数字化重构,用趋势建立优势,赢得信息时代的未来

面对不可阻挡的信息社会,顺应行业的大势,以互联网思维,借助先进的ICT技术,以“Internet+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重构,用未来的趋势建立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成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而且,这种重构是全面的、深刻的变革,并不是简单地把互联网作为工具使用。

思维重构:以互联网时代的全连接、零距离等为出发点,建立新的商业思维。

当互联网随处可得时,互联网化就成为了最根本的商业思维。因此,互联网必须是一种内生的商业思维,以互联网的全连接和零距离的基本特征为起点,重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服务模式等外在形态,并以此驱动管理模式、研发模式、运作模式等内在形态的重构,从而重构整个企业的观念、组织和流程。

思维模式的转变,对于处在新旧时代转换过程中的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是极其痛苦的,但恐怕别无选择,因为当新时代来临时,生存状况与生存质量往往不取决于是否转变,而是取决于转变得有多快。

业务重构:没有云服务就没有未来,云服务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的基本经营模式;借助云计算商业模式的变革,抓住ICT走向云服务的战略机遇,再造一个电信业。

云服务首先是一种商业模式和商业思维,不同企业的业务范围不同,云服务的表现形式也不同,有的是提品销售,有的提供售后服务,有的提供在线的信息服务,有的提供在线游戏,有的提供电子商务和网络银行……;但是,云服务的根本是超越产品经营本身,在更高层面上经营用户以及用户的数据,这是云服务的本质。没有云服务,就失去了经营用户的基础,无论是什么企业、生产什么产品,云服务都是未来的基础,耐克的例子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这样的趋势,给电信业带来了巨大战略机遇,因为企业云服务所需要的ICT基础设施,也自然就成为了最基础的云服务。回顾100年前,1900-1930年是企业拆除自己发电机、购买电厂的电力的30年,同时,企业开始建立打孔机和制表机等IT系统的前身。我们判断,未来的30年,是企业拆除自己数据中心、购买ICT云服务的30年,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借助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变革,企业ICT走向公有云,给电信业带来了数以万亿美元的战略机遇,是再造一个电信业的基础。

运营重构:互联网化运营,实现All Online,On-Demand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内部管控模式转变成外部用户服务的模式。

互联网的全连接和零距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信息不对称,使权力向用户转移,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企业的运营必须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互联网化的运营。首先是给用户以自由,让用户基于On-Demand的方式获得服务,自由是用户最高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其次,支撑用户On-Demand的基础是企业走向Online模式,但是,Online不仅仅只是客户界面的Online,更重要的是以面向客户的Online牵引企业内部运作的所有环节走向All Online,以及建立在All Online基础上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因此,面向互联网时代的运营重构,并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个在线客服和在线销售,而是面向用户On-Demand需求的整个流程再造,其根本的变革是从内部管控的流程模式转变成外部用户服务的流程模式。

ICT基础设施重构:建立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ICT基础架构,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发掘“数字石油”的价值。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其他企业,ICT基础设施都是支撑业务转型和数字化重构的基础。在信息时代,信息和数据的经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数据分析能力成为关键,为企业带来新的智能和智慧。基于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做到深入的洞察客户、精确的产品研发、精准的市场营销、精确的企业管理、科学的管理决策、节能环保等等。企业数据成为新时期的石油,即数字石油,而数据挖掘和数据治理能力则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所有商业活动都将数字化,而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交换,业务的处理和商业的交易等都是发生在数据中心内,因此,数据中心成为ICT基础设施的核心,成为“数字时代的电话交换机”。构建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网络架构和ICT基础架构,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要求。

技术重构:软件定义和Scale Out计算模式,重新定义IT和网络的架构,引领下一波技术变革的潮流。

篇(2)

小米手机没有实体销售店,却通过互联网直销集聚了大量忠实客户,并借此助力于手机的研发;黄太吉煎饼不做广告,却用微博、微信成功吸引10万粉丝促使生意红火;海尔利用互联网整合全球研发资源平台,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收到了100多万台定制冰箱的订单……互联网思维正在无声无息地对企业及公民个人的生产和生活模式进行着重塑,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我这位朋友的话讲:“不以互联网思维思考这个时代,你就OUT了。”

何谓互联网思维

4月20日,中国互联网迎来了自己20岁的生日,奇虎360市场公关副总裁曲晓东说,如果把互联网思维定义为关于互联网的思考方式,那么中国互联网思维20年来则不断地在更新换代。但如何准确理解或定义互联网思维,网络上也存在着不小的争议。仔细阅读后,记者发现,争议主要来自“黄太吉”等营销案例。

“黄太吉”是一家卖煎饼果子的企业,他们没在传统媒体上做广告,却依靠微博、微信甚至陌陌等社交媒体大肆宣传自己“使用无矾手工油条而不用具有地沟油嫌疑的薄脆”的健康理念,在短时间内集聚了10多万粉丝,每天各店门前都会排起长队,还开通了开奔驰送货的业务。这家企业公开表示,要用互联网思维促传统营销模式转型。

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巡视员张新生表示,对互联网思维的认识应该从其意义、价值、市场、精神四个方面综合进行。“黄太吉”案例中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实际上只是其中的市场部分,是在市场上利用互联网平台并吸纳经济学理念形成的营销思路,不是互联网思维的全部。张新生认为,认识互联网思维还必须考虑互联网的“DNA”,即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的体验和感知、不断创新。“互联网思维概括起来有五个词,开放、共享、服务、互赢、创新。”他说。

业内非常火爆的《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一书作者、和君集团高级咨询师赵大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时代的思考方式,“黄太吉的火爆从产品和营销层面体现了互联网思维的作用,但仅仅是互联网思维对生产模式重塑的一个方面”。

互联网思维如何重塑生产模式

赵大伟表示,企业与用户的关系是业务层面,企业与员工是组织层面,企业与企业是战略和商业逻辑层面。黄太吉等案例,以用户为中心关注产品体验,是关于产品和营销的改变,是互联网思维对其业务层面的重塑,但没有上升到组织和战略层面。

“互联网思维对生产模式的重塑是全方位的,但很多自媒体人因为对传统商业理解不透只能从营销角度来看,把这种重塑都归结到业务层面,但事实绝对不止如此。”赵大伟说。

赵大伟举了个例子,除了比较明显的利用互联网聚合用户这一业务层面的改变,互联网思维对小米和海尔生产模式的重塑就已经延伸到了组织和战略层面。在组织层面,小米实行三层扁平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海尔也是,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转型从改变从金字塔架构开始,把8万多人划分成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

在战略层面,小米聚集的大量用户成为其研发团队成员,按用户需要生产产品,仅用了3年时间,市值估值就达到了100多亿美元。海尔同样将用户需求出来,吸引大量科研资源上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说:“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世界就是我的人力资源部。”

赵大伟认为,互联网思维对生产模式的重构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播层面的互联网化,比如利用社交网络口碑传播;第二个阶段是渠道层面的互联网化,即依靠电商在网上卖东西;第三个阶段是供应链互联网化,即以用户的需求倒逼企业产品的研发和设计;第四个阶段是经营逻辑的互联网化,即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价值链,涉及金字塔能否变成扁平模式,领导拍板能不能变成用户导向等等。

“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转型,一定是走完这四个阶段,才算被互联网思维彻底重塑了生产模式。但遗憾的是,我国很多企业目前的探索仅停留在第一和第二阶段。”赵大伟说。

何以重塑:究竟谁改变了谁

海尔、小米、黄太吉等企业的例子已经鲜活地展示了我国生产模式正在被互联网思维重塑的现实,但一个疑问也随之而来,互联网作为一种虚拟介质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巨大的能量来重塑生产模式?究竟是谁改变了谁?

回到记者朋友用微信扫一扫、进而在网上买书的故事,记者原本认为,是互联网的这些功能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但朋友则反问:“难道便宜、快捷的购物不是消费者需要的吗?”接受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及专家均表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在于用户,互联网思维得以重塑生产模式的根源在于用户的需求通过互联网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模式。

赵大伟指出,原来企业的品牌附加价值都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利益分配层层剥皮。比如原来海尔至少有50%的利润放到了渠道环节,但消费者无法了解这些,也不能了解其他人对产品的评价。“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真正实现了去中介化和去中心化。”融360公司CEO叶大清这样说。

赵大伟认为,在以前,用户的意见或建议很难反馈,现在只要发条微博,其他人就会看到,特别是一些大V,其影响更大。比如俞敏洪吐槽东航,罗永浩吐槽西门子,被吐槽的企业都出现了业绩下滑。用户权利大大提高,企业不得不与用户认真对话。现在不少企业都在逐步去掉中间商,通过互联网与客户直接接触,客户的需求直接成为企业生产的依据,这其实是用户在改变企业。

一个行业的消失还是一种生产力的崛起

赵大伟认为,互联网是基础设施而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企业被称为互联网企业的原因是其所在行业较早地被互联网化,比如网易最早是一个互联网化的游戏公司,而京东、一号店则是互联网化的零售企业。未来,所有的企业都将是某种程度上的互联网企业。

篇(3)

看来,营销主流思想似乎已经从“落后的”产品思维过渡到了“先进的”营销思维,显得如此顺理成章和不可逆转。

耳边不是充斥着如此这般的成功故事么?先不说那幼稚的接近于脑筋急转弯的“将梳子卖给和尚”的纯销售思维,只说星巴克、维珍、范思哲等靠营销战略成就的品牌,就可以体会营销思维的极端重要性。大卫奥格威、菲利普科特勒、莱维特、里斯等牛人对产品思维和营销思维之间的关系也不乏真知灼见。

然而,产品思维真落后了吗?我认为恰恰相反,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思维才是真正先进的品牌思维!一定还是营销思维主导么?一定要投入大量广告么?一定要维持一个庞大的营销部门么?这种营销思维还那么坚不可摧么?在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变得不再那么肯定。最近,表现主义的后现代作品“锤子手机”那把愣头愣脑的、见谁砸谁的锤子毫不留情地砸向了传统营销。这面墙现在还没有倒,也差不多得倒了。

实际上,互联网时代的品牌竞争,已经越来越多地从营销思维重回产品思维。产品思维的核心是产品本身,营销思维的核心是渠道。从本质上说,所谓现代营销思维产生于渠道稀缺的时代。以至于许多营销牛人信誓旦旦地宣称:营销就是做渠道!从4P到4C到4S,里面少不了的一个方子就是营销渠道。曾几何时,当你心存疑虑,谦虚地去请教营销大师:“请问师傅,我怎样才能做好营销?”大师往往会对你露出神秘一笑,然后缓缓地说:“渠道”。

此情此景,不禁令我想起某禅宗大师在海外训斥其洋弟子的场景。弟子们虔诚地在地上跪成一排,双手合十,紧闭双目。在做什么?当然是冥想。想啊想,想啊想。大师当然不会闲着,他会悄无声息地缓步走到弟子跟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他光头上猛敲一下,并马上问一句:“Have you got it?”,意思大概是:“你悟了么?”。洋弟子们鲜有说不悟的。否则,会被人讥笑连醍醐灌顶这个禅宗常识都不知道。其实,我倒是很想去问一问他们:你到底悟了什么?

是的,渠道!君不见,江苏浙江一带的服装厂商每年都会在经销商大会上比拼谁的条幅做得更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条幅上一般都会这样写:得渠道者得天下!我将此称之为品牌成长年代的“渠道信仰”。但是,渠道稀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也许一去不复返了。互联网已经将渠道缩短,短到几乎为零;它也将渠道弄得无比细密,细密到几乎无法见缝插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渠道形态已经出现从未有过的重大变化。

淘宝到底是渠道还是供应商?是的,它是渠道,它不是供应商。确切地说,它是供应商们既爱又恨的梦魇――传说中的每个月末躲在房里乐滋滋咧着大嘴数钱的大房东。但是,亲,如果对一个只上淘宝而几乎从来不去实体店买东西的消费者来说,将淘宝、天猫、京东、1号店们理解为一个个大供应商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连本来在价值链中凑热闹的顺丰都推出“顺丰优选”,逆袭美食供应商。这年头的商业真不一样了,渠道感几乎荡然无存。

苹果很少做广告。Facebook几乎从来不做广告。特斯拉从来不做广告。小米和锤子的广告非常有限。海尔已经宣布,不再投放传统平媒广告。这些互联网新贵正在纷纷回归产品思维。他们并未抛弃营销思维,只是在营销之上产品本身的话语权在急速提升。联想还在花巨资大做广告,但公认的大品牌恰恰是不怎么做广告的品牌,而不是其它。不知大卫奥格威看到当今的世界会作何感想?

苹果、Facebook、特斯拉、Google的产品各有金刚钻,才揽得下高精尖的瓷器活儿。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它们的产品在各自所处的品类中都是佼佼者。苹果产品的创新度毋庸置疑。Facebook因其产品的持续创新而获得了极高的客户忠诚,从它豪掷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的壮举,可以再次感受到它对产品的极端重视。特斯拉的产品创新度在汽车行业可说无出其右。Google神秘的Google X部门更是不计成本地只做一件事:产品创新。Google眼镜和Google汽车都出自这个部门。

新经济的提法曾经甚嚣尘上,B2B、B2C、C2C也日渐成为这个经济学流派的标配词汇。但时光进入到2014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经超过24亿的时候,还将B2B、B2C、C2C等术语挂在嘴边,就真有点不合时宜。以后的商家全是O2O。如果还不是O2O,那才真是落后了。如果说苹果这种估值几千亿美元的品牌都对广告不那么热衷,我们还能不好好思考一下产品思维而不是营销思维的重要性?对品牌来说,营销一直很重要,但在极大消解了渠道重要性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为王!

链接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

篇(4)

公开能看到的力挺派里有李善友以及创新研习社的一帮小将;无视派的则有许小年、杨元庆等。力挺派基本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新事物,将对现有产品运作模式等进行彻底的颠覆;无视派则认为这基本上是忽悠加舍本求末,互联网不过是一种新的工具。在否定派里面,许小年的观点最有代表性,他说:互联网思维是很荒唐的提法,本人是不太(认可)。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众多的创新之一,人类第一大创新是蒸汽机,但我没听过有蒸汽机思维,随后是铁路、电子,也没有提到思维,国外根本没有互联网思维,我们经常忽悠别人也把自己忽悠进去。

更进一步力挺派里也是众说纷纭,很多说法里对互联网思维五个字缺乏边界清晰的定义,而只是对现象的简单描述,虽不乏金句和灵光一闪,但分量确实不够。

当然这只是冰山之一角,在各种私人聚会里类似的对立无处不在。这场争论范围之广,层次之深其实是挺罕见的。在今天有多少想干点事的人从来没听过这个词,没考虑过这个词呢?

这种类似于乱战的现实也许和这概念的出处有关,这概念并非来自于学界,甚至也不是来至于方法论专家,而是来自于很多实干家,李善友的推动才使这概念有了一点学术色彩。但偏巧这不是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会重构社会存在形态的一种东西,无比庞大,无比繁杂,其影响范围远不只是商业。极端讲就是大部分谈互联网思维的人群其实并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来谈这么复杂的一个东西。雷军有能力描述他的现象并实践它,但其实并没有能力去定义它和挖掘它。这是思想家和实干家的区别。

这么说也许有点抽象,但我们可以做一点类比。近来看到马化腾把互联网比作第三次工业革命,认可这个人相对也比较多。那我们就可以把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量级的事件提取出来,看看都是那些人主导了这个量级社会变革中的思想。人类最早的一次生产力飞跃应该是农业革命,这个时候来考虑人与人,人与生产间关系的人在中国就是先秦诸子;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考虑这事的是亚当斯密;到第二次工业工业革命时系统考虑这个的则是马克思,在管理上则是泰勒,德鲁克等。

如果互联网确实是一场工业革命,那它就必然重构许多东西,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公司的关系,公司与公司的关系。这样一来就必然会有思想巨擘出现来重新审视现实思考未来。当下谁有这些人的高度与格局?

从这个角度看眼下的争论只是局限在公司应该怎么办上,故事不过是刚刚开始,对互联网思维的思考与投入也还不足。投入不足导致研究不透,研究不透导致逻辑不够严密,逻辑不严密则导致种种误解和喧闹,甚至形不成真正的讨论。这也许与国内的风气有关,实干家不一定懂方法论,但单纯的以成败论英雄必然让大家想当然的认为实干家讲的才是对的。但实际上是实干家更适合讲经验,思想者更适合抓本质讲规则。经验依赖于细节,不可重复,可以直观参考,但规则基于本质,所以可以研究和学习。

如果进行深度思辨就会发现互联网工具论与当下大多提倡的互联网思维并不矛盾。互联网显然是一种工具,但当这种工具带来的改变足以改变社会形态时,那么就会根据这种工具衍生出相应的思想。这并不难理解,用大刀长矛的战法与用火枪的战术思想显然不一样,但对人类而言大刀长矛与火枪确实都是工具。

否定派里最让我惊讶的是许小年,作为学者他的观点并没有体现出一种合适的治学精神。

小米的迅速成功与阿里等互联网企业无法A股上市等事实上提供了足够强的外部刺激,在这种情形下无视或者在旧纸堆里找答案就有点像清朝的遗老遗少们了。

想象下吧,阿里无疑的是一家优秀的企业,但这种企业无法兼容于国内的上市标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已定义的价值标准与阿里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不兼容。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兼容?因为互联网重置了价值两个字的定义。这种巨大的变化还不足以支撑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么?这太后知后觉了。所以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会重构人与人,人与公司,公司与公司,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东西,即使只局限在企业范围内,它也是一种会对产品开发运营模式,人员组织管理模式,甚至财务系统等产生巨大影响的东西。

在西方炼金术催生了化学,但无疑的当化学还在炼金术阶段时必然会遭受更多的质疑,这应该是互联网思维的现状吧。

互联网思维下的进一步反思

即使再反对马克思的人也承认,他的基本逻辑其实无懈可击。如果一种生产组织方式的边际效率持续下降,那这种组织方式必然崩溃,而为边际效率更高的组织方式所取代。

一种新组织方式的胜出总是因为它可以大幅提高生产率,而大幅提高生产率无疑的依赖于科技的力量以及与其配合的组织方式。为使问题变得形象一点点,我们可以把一个组织抽象为一个由众人合体的巨人,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对它而言,必须明确的东西有四个:

1、我何以需要存在?这背后是使命问题。

2、哪里是我要去的方向?这背后是战略问题。

3、如何使聚合后的力量最大?这背后是效率问题。

4、如何处理与其它组织的关系?这背后是公共关系问题。

李善友近来颇具新意的用产品、社群与自组织的东西来解释互联网思维。这解释基本覆盖了第一项、第二项与第三项,但对使命问题讲的不多,事实上自组织、产品、社群必须是个有机整体,并统合于某种精神之下,这种精神就像是自组织、产品、社群的灵魂。这不是高大上的东西,常说的调调,小米所强调的发烧其实都是这东西。

最终这个巨人所可以爆发的力量依赖于个人能力、个人意愿、内耗程度这样的因素,自组织和其他组织形式相比,显然在个人意愿与内耗程度上有绝对优势。在生产线上,个人的意愿是不关键的,人依附于机器与流程,是机器与流程的一部分,也就是常说的异化。当智力资本的重要性超过资本的时候,这种组织方式的弊病就出现了,因为他本意是利用人的体力与双手,这导致人的意愿与组织的意愿相背离,进一步导致个人与组织的隐性对抗,结果就是的熵增。自组织则从根本上解决这问题,他让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变得和谐,让精神诉求一致的人走到一起。

自组织所可能带来的结果是极为颠覆性的,形象来讲代表组织的那个巨人在农业时代是拿大刀的,在工业时代是端着枪的,而在自组织时代则是放导弹的。在微观上这就意味着只要找准切入点建立起这种模式(指自组织、产品、社群),那各个行业皆可颠覆。但就和新事物的诞生总是要经历许多磨难才会成熟一样,这种新模式确实会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在为这新模式欢呼的同时,大家不要忘了我们是在起点而不是终点。

立刻能想到的一些共通性问题有:

1、自组织的适用于谁的问题。

2、决策问题。如果麦肯锡式方法不足以在混沌状态下帮助决策,那企业怎么判断基本方向?彻底回归直觉应该是不合适的。

3、在个人工作不能清晰度量的自组织模式下,如何分配利益才能达到大家所认可的公平?这问题解决不好会像慢性毒药一样,把自组织自己毒死。现实中实现最好的自组织应该是开源社区,但开源社区不分钱,所以没这问题。

与此同时,不同行业又会面临一些独属于自己的问题。

对于2C领域,需要先回答一个略有点违背常识的问题,BAT包括360可以算是有互联网思维么?答案很反常识,如果把互联网思维定义为在某种精神下依赖于自组织、产品、和社群这种有机整体来开拓市场的思维方式的话,那BAT,360其实没有互联网思维。据我观察,他们也许重视产品,但并没在社群以及自组织上走出太远。一个显然的事实是你不太好说他们的粉丝在哪里,他们又和粉丝做了哪些互动来维持这个群体。如果真是这样,那下个问题就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模式可以作用于BAT所占据的领域么?这必然是可能的,但2C领域中难处是大家已经在免费的提品,新模式的效率优势应该如何体现?

对于2B领域,其难处在于社群的组织。个人选择产品时会关注情怀等这类功用以外的东西,但组织与组织之间往往是直接的利益关系,理论上讲B2B类业务发生时,导入个人偏好其实是渎职,也正因此才会有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样的说法。而单纯基于利益会比较难于建立社群,这需要进一步探讨。

篇(5)

中国互联网企业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能力,但却是它们在频繁地使用“颠覆”这个概念。锤子还没开卖,即自称“东半球最好用的智能手机”(后改为“全球第二好用的智能手机”)。某媒体这样评论锤子:“这的确是一款配置很高的手机,但没有一样是它自己的。”

以“颠覆者”自居声浪最高的当属乐视与小米,我们看看它们的业绩。2013年,小米售出手机1870万部,增长160%;含税收入316亿元,增长150%。应该说,这个业绩不错,是雷军敢于和董明珠打赌的信心来源。乐视要弱得多。2013年,乐视实现营收23.61亿元,同比增长102.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31.32%。上市半年,乐视电视销售约为30万台。

被视为“颠覆”对象的制造企业怎么样?由于这个群体数量众多且参差不齐,无法一一罗列,仅取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企业华为和格力电器为例。

先看华为,公司2013年实现全球销售收入2390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净利润210亿元。2013年研发投入307亿元,占当年销售收入的12.8%,过去10年研发投入达到151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唯一跻身全球研发投入前20强的企业。华为正在被越来越多人视为中国企业的最杰出代表。再看中国家电行业最顽固坚持“工业精神”的企业格力电器,公司2013年实现营收1200.43亿元,同比增长19.91%;利润总额128.92亿元,同比增长47.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8.71亿元,同比增长47.31%。

在2013年12月19日的业务座谈会上,华为总裁任正非说:“现在我们很多员工一提起互联网,就不断地说‘我们不是互联网公司,我们一定要失败’,他们没有看到,能做太平洋这么粗管道‘铁皮’的公司已经没几家了,我们一定是胜利者”;“华为是不是互联网公司并不重要,华为精神是不是互联网精神也不重要,这种精神能否使我们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那些声称要颠覆这个世界的,最后基本上都被颠覆了。”

2014年5月24日,董明珠再次重申她对互联网的看法:互联网并不属于哪一个人,“互联网只是工具的一种”,“那些将互联网营销拿来代表互联网思想的人是不对的”。董甚至直斥“互联网炒作意味太浓”。

篇(6)

创业者和投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都在不停寻找方向,可区别在哪呢?创业者只有自己一辆车,创业者更像司机,而投资人像副驾驶,有权利挑哪辆车好。你只有一辆奥拓,如果在压力下想让它开出奥迪的速度,这是对创业者最大的挑战,有些时候是难以实现的。

“找路”这个话题,从UC自己的历史来看,其实最开始大家都不太看好这个项目。首先不看好这个事,因为浏览器在全球都没有很成功的案例,反而有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的失败案例;其次,对做事的人有挑战,当时我们都很年轻,也没有从像Google、微软这种大公司出来的明星创业者,基本都是草根。

但就是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在联想投资的决策中,最后有4个人投票决定,出现了2:2的结果,看好和不看好的各占一半,没有一面倒的绝望。

其实任何项目,大家面临的情况都分为3种。一种机会是所有人都看好的,比如前几年的博客,比如2004年创业的时候很多移动互联网从业者会选择手机门户这个方向,比如2012年二维码的发展大家也都很追捧。这种所有人全看好的行业有可能只是海市蜃楼,不见得是创业者的机会,为什么?大家都看好,所有的资源都往相同的方向去了。还有两种,一种是没人看好,这就不用说了,剩下这种是有些专家、朋友不看好,可也有创业者说他们都不看好没关系,我看好,我去努力。

在争议的时候,最终你要遵从的是自己内心的决定,其实有时候一些出现争议的机会才是好机会――也就是说,大部分创业者的机会一定不是所有人都看好的机会,那些是大公司的机会。

过去不管是腾讯QQ、360还是我们UC,其实都是在不断的争议之中成长到今天。我举个例子,比如安全,在当年所有的大公司都不认为这是个很重要的产品的时候,360杀了出来。手机浏览器也是这样,UC在中国做这个产品的时间比较早,比360还早了3年,那时候所有人都不觉得这是个大机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才得以安全地成长。

回头来看,如果2004年、2007年所有人都看好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做UC,我觉得它的成长也将是非常困难的。 “三座大山”下的机会

中国互联网已经发展了15年,很多人觉得互联网创业获得大成功的案例在不断减少,不仅是中国如此,在全球都这样。中国有了“三座大山”,新诞生出来的大的平台型公司越来越少,可其实美国也有“三座大山”,在谷歌、Facebook之后创业者能做出这种平台的公司也越来越少。

要回顾互联网的成功,我们发现很多案例激动人心,可是在这个时间点,一定要看到中国互联网产业在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就像历史上从春秋进入战国,进入了一个寡头割据或说相对垄断的阶段,中国平台型公司也变成了类似战国七雄的格局。

这样的时间点,套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为什么?因为整个中国互联网创业的大机会在变小,但是小机会却在变大。如果谁再想立志成为下一个“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我觉得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因很简单,诞生百度、腾讯的那个年代,整个互联网是一片空地,所以可以野蛮开荒、随处占地,可15年之后,互联网越来越成熟,有了自己的生态系统和规则体系,空白的地方越来越少,再出现“大地主”的机会变得很小了。

反过来说,大公司利用资本进行并购的事情会越来越多。这也许是个好消息,今天互联网并购市场变得比较活跃,100人以下的中小团队,用户达到了500~1000万的规模,好做、好卖。这是小团队的利好。UC过去几年也是很活跃的战略投资人,我们已经投资、并购的公司超过10家,包括我们投资的公司最后选择并购给百度、腾讯的都有,UC我感觉作为好的战略投资人,并没有影响大家的发展,也没有替谁决定他的方向。

对创业者来说重要的是不能动摇,虽然没有做过百度、腾讯大平台的机会,可你们比UC幸福。UC团队打拼了8年以上,我们自己还没拿到一分钱,但一些我们的伙伴已经拿到了千万美元,进入了另外一种生活状态。 “重新定义”的机会

机会到底在哪里?现在有个很重要的机会叫“重新定义”,我们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思考任何传统行业,比如电子商务领域,从2001年到现在,包括去年很火的小米公司,其实都是在尝试重新定义一些传统产品。

这样的机会出现在图书、家电、服装、手机等行业,由此有了蓬勃的电子商务市场,像阿里巴巴现在又在进入一个新的重新定义阶段,他们将电子尚未定义为金融和数据的平台。

每个成功的产品都在重新定义,去年比较火的微信在重新定义即时通信,它成长速度很快,第一个干掉的产品恐怕就是手机QQ。为什么?用一个语音的通信工具干掉了文字的通信,这就是重新定义的过程。

UC也在一个重新定义的过程中,过去8年我们在重新定义浏览器。在过去这么多年,浏览器都是以一个软件公司的软件产品形象出现,是单机版软件,可UC从2004年到现在,最重要的创新就是用云计算架构重新做手机浏览器架构,让浏览器成为了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服务平台,这就是我们尝试重新定义一个产业的方式。 拥抱变化、引领变化

整个IT产业每10年会有一个重大变化,包括很多技术平台的变化。其实每次产业、技术的变化都是从直道到弯道,比如几年前说起移动互联网智能平台,首推塞班,可过去两三年塞班平台正在向Android平台快速变迁,诺基亚塞班平台上很多产品今天已经消失了。

很多人在过弯道的时候,因为原来做得好,所以有巨大的包袱,容易被甩出去,幸好UC在这样一个弯道上依然保持了优势。UC最有风险的时候是在2010年第四季度到2011年第一、二季度,这三个季度危险最大,如果有人能够在那个阶段全力以赴做好Android平台上的浏览器,对我们的冲击还是相当大的。可是那个时候人们没有看到变化。

篇(7)

在首届中国酒业论坛上,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黎万强说,如果小米做酒的话,只做一种酒,只赚一块钱,每年卖到一亿瓶,这是互联网思维。

这样真的可以吗?习酒集团董事长张德芹认为,互联网的海量、单品、微利模式不适合白酒行业,白酒和科技行业差别很大,白酒不可能做出一个让所有的消费者都会重复消费的单品,白酒的地域性、包括原产地、制作工艺等都是比较复杂的,简单的用科技行业的模式做白酒行业并不现实。

我认为,互联网时代的白酒行业思考商业创新,更准确地说法,不是颠覆,而是思考重构。

第一,组织重构:打破工业化的僵硬,重视“自组织”的价值。

互联网时代是产销合一的时代,消费者不仅要参与营销,更希望参与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所以众包、众筹的概念会越来越流行。过去,企业用控制信息控制消费者,现在信息变得透明化,消费者用互联网空间的关系来定义信息的价值,以及评估产品的价值,这种消费者自组织的聚合方式,在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

白酒如何重视“自组织”?是否可以让消费者来参与设计酒的包装?让消费者用众包的方式来创新酒的口味?这些都是工业化时代很难实现的,但是今天,只要你建立消费者聚集的社区,你重视社会化网络上的消费者,你就可以让消费者参与进来。

第二,消费者重构:大众破碎,精众族群崛起。

今天的企业,如果还是用过去定义大众消费者的方式去定义消费者,很可能遭遇失败,甚至大量的营销资源浪费。互联网把消费者碎片化,消费者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生存,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和价值观在决定消费,不是人口学决定消费。因此,白酒行业需要挖掘“精众”价值,例如白酒如何挖掘女性消费者的价值?白酒如何服务丝?

白酒如何运营用户,能不能做粉丝经济?大家都谈小米,小米最早是应用MIUI系统建立粉丝社区,然后才推出手机。今天的白酒怎样挖掘年轻消费需求?从数据上来看,80后、90后喝葡萄酒、洋酒的比例要比喝白酒的高。很多白酒企业认为,现在80后、90后还年轻,年纪大了就一定会喝白酒,80后、90后被葡萄酒、洋酒文化熏陶和影响后,可能就不回来了,这点尤其值得白酒企业重视。

第三,产品重构:赋予新的体验,塑造新的消费场景。

互联网带来的核心变革就是体验的变革:企业需要思考,到底我们如何塑造新的体验?前几天我在鼓楼大街的一个咖啡店喝了一种用酒调制的咖啡,味道很不错,我在想,为什么酒行业没有星巴克而只有酒吧这种消费场所的形态呢?

现在的白酒线下专卖店,为什么不能做成白酒文化的体验店呢?

白酒能不能到酒吧里喝?能不能进行调制?

传统的白酒是一个“仪式感”的产品,喝白酒的场景主要是商务交往,产品场景还太单一,这让年轻人一提到喝白酒就头疼,因此,白酒企业要从需求中寻找产品创新的空间,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产品的重构。再比如,能不能往健康饮酒这个概念发展?让饮酒成为一种美好生活方式的想象?

第四,品牌重构:从自说自话到平等对话。

白酒行业营销很传统,央视标王就是这种传统营销的代表。从最早的“省优”、“部优”、“国优”到现在的白酒广告,动不动就是“百年”、“典藏”、“盛世”、“国”等词汇。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越来越不喜欢这种品牌唯我独尊的词,对于白酒企业而言,需要从打造“名酒”品牌转变为“民酒”,即真正打造消费者喜欢的品牌,白酒品牌一定要用亲民化的思维做营销,改变这种既“端”又“庄”的腔调。白酒品牌要学会跟消费者产生真正的共鸣,甚至要跟消费者一起来创造品牌。

第五,传播重构:数字资产的构筑。

现在消费者的媒介空间,都是跨屏幕的空间,不管是电脑、电视或手机,经常是多屏化的媒介行为,而且,今天,很多事件的影响力都是在网上产生的。调查数据显示,互联网已经成为城市主流白酒消费者接触白酒信息排名第二的媒体,我相信未来会成为更加重要的营销渠道。

篇(8)

而传统家具业由于线下环节多、体量大,在互联网消费盛行的今天,很难转变观念,改变模式。而且定制家具是传统的家具厂商不愿意涉及的市场,因为设计、生产、安装的个性化差异很大,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而这正是丽维家瞅准的机会。“互联网木匠”的团队认为,未来是个性化时代,用户会希望自己的家具不撞衫,定制家具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传统到O2O,从定制家具到智能家具,从西南到全国市场,丽维家给到我们的启示是,打破原有格局,从商业模式到产品设计与互联网信息化链接,将诞生传统行业理解不了的新的商业群体。这个群体的壮大不仅仅是一个电商平台,而是一个商业生态圈,围绕这个生态圈有非常多的新商业种群,身在其中能抓住变化,就有潜力与未来。

互联网大亨马化腾曾经说过,未来,互联网精神将改变每一个行业,传统行业即使还想不出如何去结合互联网,但一定具备“互联网思维”。丽维家要说的是,传统行业要突破瓶颈,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更要将互联网思维立足自身化为己用,而非舍大就小,流于表面。

篇(9)

这款腾讯与中国科学院机器人研发团队联合开发的人机互动产品,最初构想始于2010年,结合了腾讯的即时通讯技术和中科院的机器人智能技术。通过与腾讯QQ、搜搜等互联网业务的整合,它能以表情、肢体动作、语音互动、行为学习等方式,捕捉并回应用户的上网指令—关键词搜索、语音点歌、新闻播报甚至网上购物等。其眼睛还被设计为显示屏,在用户需要时展示相关图片和新闻,从而实现“不需要坐在电脑前也能上网”的功能。比如,在你炒菜时,可对小Q机器人说:“0700的股票现在多少钱?”它就会自动上网查询、语音汇报结果,并在眼睛部位显示对应的股票行情走势图。

2011年8月,小Q机器人推出后,这款“实体版Siri(苹果手机上的一款语音控制产品)”在主流用户之外,也意外收获了儿童、老人和视障人士等群体的欢迎,他们都具有“用传统方式上网不便”的特点。这也促使腾讯的产品团队,接下来会考虑针对这类人群推出相应的特殊版本。

“我们发现,很多人用线上生活代替线下,但其实这种方式未必最自然。”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副总经理唐沐对《时间线》说。而向线下延伸的过程中,腾讯依托的无疑还是其丰富的互联网服务。

软与硬的碰撞

然而,在线上叱咤风云的腾讯,在尝试定制互联网服务到硬件领域时也不免遭遇“水土不服”。虽然小Q机器人刚刚推出时,便遇到类似“这是山寨了哪款产品”的调侃,但该产品对腾讯甚至整个互联网行业和制造业来说,的确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形态,国内外并无任何成熟模板可以参考。从外观设计到内部配置,每一个细节都需腾讯和中科院一一磨合、敲定。

由双方共同组建的小Q机器人产品核心团队共十几人,双方人数各占一半。腾讯负责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包括外观设计以及机器人的功能定义、软件设计和希望硬件能够达到的标准。在“科技感”和“亲切感”之间努力寻找平衡之后,该团队最终敲定目前选用的材质、颜色和造型。中科院则负责机器人的硬件研发和制造,有智能消费类技术背景的电子工程师会想办法把腾讯提出的软件服务变成硬件实物。

“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软硬件对不上的难题。”唐沐说。而这未尝不是所有互联网公司与硬件生产商合作时,所必须经历的磨合。

擅长捕捉用户需求、用户服务意识较强的腾讯,在最开始对硬件的要求却常常是“天马行空”的。比如为追求用户体验的极致,腾讯的人员会执着地要求小Q机器人在硬件上的小而精,让它小巧的同时又具备多种强大功能。而这种要求在中科院硬件工程师那里却不时碰壁:其相应带来的如何散热,如何将各种模块完整封装在这个几何造型里,如何解决线路链接等等,都是对于互联网产品专家腾讯来说相对陌生的硬件思维。

同样的思维障碍,中科院的博士们也会遇到。在最初听到腾讯软件工程师谈及产品和用户时,他们往往难有共鸣,最典型的疑问便是“这个世界领先的技术已经做出来了,为何不能直接提供给用户?”唐沐的团队须不断将“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和“如何将技术更好地制作成产品”这些产品理念,传递给合作伙伴。

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小Q机器人Q影的定位。这个拳头大小的微型互动投影,可以将PC画面投影在墙上,120寸的范围内均很清晰,还可通过触控笔实现人与投影画面的互动。技术最初成熟时,中科院希望将之整合在小Q机器人中。“但在互联网产品中,我们是不会把所有功能全部做在一个大而全的软件里。我们必须根据这个产品的核心使命来筛选功能。”唐沐说。第一代小Q机器人作为通过语音实现人机互动的设备,希望其功能尽可能简洁明晰。所以最终,这个微型互动投影功能,并未被整合,而是以小Q机器人额外产品的身份开发面世,现在已开始预售。随着小Q机器人功能定义的不断强大,未来或将二者进行整。

这种双向选择的研发过程,让双方渐渐开始习得对方思维,同时也在悄然形成一种独特的互联网硬件的开发生态。主导这一新生态的,目前看来,是更擅长服务导向式产品思维的互联网企业。这点,从如今硬件研发生产也如互联网产品一样快速迭代,就可体现。

快速迭代

“小步快跑”是腾讯产品研发的重要原则,对这一原则的坚持,并没有因为研发的产品是硬件而松懈。历时两年的研发中,小Q机器人共经历过六次较大的硬件迭代,小规模的软硬件、外观、内容迭代,则不计其数。每次迭代,都会邀请6至8名用户到腾讯的用户体验观察室亲自操作样机,或者将样机带到真实用户群——如课堂和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让更大规模的用户进行试用。两种方式共计用户试用规模逾百人。“这些样机可能还比较粗糙,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功能,”唐沐说。获得用户反馈后,工程师们就会进行快速改进—这种产品设计逻辑,极具互联网特色。

自定义对话便是在这种逻辑指导下实现的硬件功能。设计之初,唐沐和团队为小Q机器人设定了固定的问答模式,即机器人会根据特定问题给出既定回答。但测试过程中,用户反馈希望小Q机器人 能在其定义下实现个性化的问答。比如,在听到“你好”的问候时,它能给出“Hello,主人~”这样的有趣回答,而非程式化的同样回应一句“你好”。团队据此开发了自定义对话功能:用户可通过文字录入和语音教学两种方式,“教会”小Q机器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由此,“你眼前的小Q机器人就会与千千万万的小Q不一样,使它富有你独特的个性。”唐沐认为,是类似于线上产品测试的用户反馈帮助他们设计出更富人工智能的产品。

然而,“快速迭代”这一互联网行业秘诀,碰上硬件生产时,要坚持贯彻也绝非易事。制造业的生产特点决定,电子消费类产品的订单数量在很多情况下必须具有一定规模。唐沐曾就“小Q机器人Q影外观触感磨砂蚀纹太细”这一问题,提出“能否换成粗一点的磨砂蚀纹”?未曾想到这一看似简单的小要求,竟令生产厂家面临重新开模、重新调整生长线的重大调整。而团队也可能因此需要额外支付一笔不菲的开模费。

篇(10)

此后3年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认识变化可能超出了李彦宏的想象。脱胎于互联网行业的思维模式,触角正延伸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起先是媒体,随后是音乐、零售业、旅游,最近则是金融业、教育,甚至连汽车等传统制造业也能看到它的影子。火爆的影响力背后,人们不禁追问,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为何有这般魔力?

互联网思维并无权威的定义,一般的共识是,它是一种对市场、用户、产品乃至整个商业生态重新审视的方式,体现的主要是注重“以用户为中心”,强调信息在生产、交换和传播中的价值,其余五花八门的诠释都由此衍生。回顾互联网发展,我们会发现,这些理念并非横空出世,而是一脉相承。互联网思维概念之所以近年才被感知,且一经提及便引发广泛关注,源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动,以及附着在这些新技术形态上对便捷服务、用户体验、挖掘数据价值等生态服务要求。正是这些条件,孕育了互联网思维诞生环境,从而促使这一思维集中爆发,顺势而生。

新技术形态对生态服务的要求,反过来又助推了技术的应用和不断成熟。而从更大的范围看,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理念,也是新技术形态下工业化社会走向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甚至可以说,互联网思维,不是有互联网才会产生,而是借助互联网“开放、协作、分享”等特性,让它得以迅速传播。

从历史上来看,技术手段如果要产生深远影响,落脚点不仅仅只是其外在表现的具体形态,还在于思维层面的凝练和升华,互联网也不例外。顺势而生的互联网思维,对产业生态提出不同要求。当商品、货币化身为信息的载体,与消费者单向、灌输式的传统式沟通,被多向、互动式、精准定向的模式取代,用互联网思维思考,确实也能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无论哪个产业,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加以审视,就会发现非常多的机遇和空间。”传统行业用互联网思维做一遍,将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这就是互联网超越技术层面,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魅力。

篇(11)

今天的话题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我先列一下,分别包括:第一,什么是小微贷款?为什么需要小微贷款,甚至小小微贷款?而不是中小企业贷款?第二,小微贷款以前靠什么渠道解决的?为什么小微贷款与家庭和血缘关系密切?为什么要反对亲友借贷?第三,小微贷款的主流是什么?主要特点是什么?小微贷款与“高利贷”是什么样的关系?第四,小微贷款为什么需要互联网?互联网思维究竟解决了小微贷款的哪些问题?又对小微贷款的发展起什么深远的影响?

欢迎大家在这个过程中,随时就此进行各种探讨和指导。

第一,什么是小微贷款?

关于这个问题,我做好贷网之前和之后是完全两个概念,我做这个行业之前,其实听到的更多是中小企业贷款,然后进入行业之后才真正听说小微贷款这个概念。据说小微贷款也是近两年才有的概念。在之前工作的十多年里,我一直听到各种渠道都在喊支持“中小企业”贷款,帮助他们获得资金支持。我一直以为,我理解的中小企业,就是我印象中,在身边的那些随处可见的“小”企业们。事实上,当我真正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半个脚步跨入金融行当之后,才真正了解到这个行业所定义的中小企业的“小”是低于5亿人民币年收入规模原来都属于“小企业”,而“中”企业则是年收入在5-50亿人民币年收入规模的。由此,我彻底晕菜,原来我以往对于中小企业的理解与政府、金融行业真正对此的定义,是多么的天壤之别。

我看到很多银行做小微,比如,民生银行做小微,我看到他们做了大概100多万家,平均贷款额大概是160万左右;我看到建设银行也说做小微,发现做了才6万多家,居然每笔贷款是1000万以上。我彻底晕菜了。

后来我看平安做小微,他们每笔几十万,甚至十几万,我才觉得,这个与我理解中的小微贷款是比较接近的。所以,什么是小微贷款,是第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我后来自己定义了一个“小小微"贷款的概念,就是认为年收入规模500w以内的企业,这个才是现在绝大多数企业的状况,这个才是塔基,这个才是霍书记说的蓝海,才是最需要我们去解决的。

我所定义的这些小微,即这些小小微企业贷款非常困难,基本上被今天的大多数传统金融机构和银行抛弃了,绝缘了。

我认为这些小小微企业的困难,一方面确实是因为这批企业无法有银行所认可的抵押物,另一方面,则很多因为他们无法获知市场上最全面的贷款产品,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些年收入规模500万以下的小业主们,没有专业融资的CFO或财务总监,甚至连专职会计都没有。很多人根本上不知道有哪些机构可以为他们贷款,而选择了亲友借贷和一些不够正规的民间借贷,导致了各种社会问题的发生,这个就是我下一步要讲的借贷文化的问题。

对,这部分的企业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家庭,每个小小微企业背后都是自力更生的家庭,他们没有太多社会关系,主要靠劳动赚辛苦钱,而且,他们的钱大多数是干净的,而且会是这个社会活力的细胞。

现在可惜的是,由于现在的统计口径不完全,一直以来,我很想有人做一件事情,究竟如我所说的真正的小微贷款,国家各种正规贷款机构究竟每年放多少?

我几乎不能真正找到这个市场的规模和借贷的人数,非常困难。我认为,每年这个贷款的发生至少在几万亿,4-5万亿左右。

现在谈第二个问题,正因为这些小小微企业无法从银行等传统渠道获得贷款,而且,根据大多数我们获得的经验,如果你是一个小小微,你要去一些传统主流银行去贷款的话,你迎来的不但是不能成功的贷款,甚至还可能是一些白眼。

在这个情况下,目前小小微贷款的渠道,大多数不是靠正规的社会金融机构,而是亲友借贷,以及民间借贷。

在中国,至少有很多地方,依然今天把“贷款”当做是一个贬义词,所以,如果你与身边人提到你有贷款或正在贷款,那很可能被认为“实力不够”。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不愿意贷款,或透露自己有贷款或借款。所以,他们理由当然的认为,与亲近的人借款,总觉得更合适和方便,而往往这种带着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又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大多数小微贷款都发生在有着血缘关系的家庭之间。

在统计口径这块,目前银行的定义是非常的变态,针对小微贷款这块,他们是为了满足上头的要求才做这个的,所以,很多数字很牵强。

希望有人来以真正的小小微贷款这个定义来调查一下市场,有研究机构去做。

虽然亲友借贷看上去不错,效率很高,很有人情味,不需要抵押什么东西,但事实上,我看到身边大多数破碎的家庭关系,每个闹矛盾的亲戚之间,很多最亲密的朋友闹掰的关键点,都与借贷和金钱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句开玩笑的话,”你想毁掉一个朋友,你就给他借钱吧“,事实上,还真是如此的。

现在小小微贷款中,亲友借贷占着非常大的比例。为什么我反对它?因为亲友借贷看上去没有抵押,实际上抵押了血缘信任,抵押了那种看上见摸不着的感情的东西。让亲情和友情之间不再那么纯粹。我身边看的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借贷的问题,两个亲戚之间闹了矛盾,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所感触?

以前我接受的教育是,西方人不讲感情,18岁就把孩子扔出去,不管了,尤其是财务上就独立了,朋友之间也很少借钱之类。我现在想想,人家这种才是真正讲感情,因为感情关系更简单了,而不是错综复杂各种经济问题。让经济问题和感情问题彻底分开,才是人类理性的选择。所以,我非常希望推崇和宣传全新的借贷问题,向社会借贷,而不是向亲友借贷。让中国人之间的感情更纯粹。我看到,现在民间的家庭文化非常势利,很多家庭里面,不是以辈分和威望来互相之间尊敬,而是看谁更有钱更有权来定义一个人在家庭和家族的地位。这是一个非常变态的社会关系。

我觉得真正应该崇尚的文化是,或者真正希望看到的场景是,人们之间尤其是家庭家族成员在一起,不提钱,大家开开心心的就谈谈感情,那是多么好。所以我反对家庭借贷亲友借贷,反对各种感情把钱扯进去。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借贷关系发生在个人与社会之间,让借贷真正公众化社会化。

因为家庭和家族之间的借贷,没有任何稳定的契约约定,一般不会那么明确的定义什么时候还钱,也不好意思谈利息什么的,这种会滋生很多惰性,尤其是年轻人,如果在这个惰性下,会放弃本来在社会借贷中所承担的契约责任,一种约束。也会让他不那么的上进,觉得这个钱来的很容易,不需要什么代价。所以,我发现,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现在这种现象在减少,而很多二三线城市和农村,亲友借贷更普遍。所以,总结一下就是,越穷的地方现在家庭和亲友借贷越普遍,如果要致富改变穷困面貌,一个地方就要真正发展小微贷款,发展社会正规的小微贷款。

一个不正常的社会借贷关系,不但会毁掉一些和睦的家庭关系,也会毁掉一些年轻人的斗志,会毁掉一个地方的更上进的经济发展,于是会毁掉我们的未来,套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还会毁掉我们的中国梦。

现在,我反对的小微贷款文化说完了,我准备谈第三个问题:现在小微贷款的主流是什么?主要特点是什么?小微贷款与“高利贷”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我认为小微贷款的主流特点是经营,通俗讲就是”钱生钱“,也就是说,大家拿这个钱更多是赚钱去的,而不是去消费,去玩的。大多数家庭和个人都喜欢靠这个本钱去养活自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改变命运。

我看到身边很多开小公司小店铺的老板们都很辛苦,都靠一点点的本钱慢慢滚,想怎么样做好一点小生意,让自己的家人活得更好一点,让下一代不像自己这么辛苦,每次想到这些,和这些人聊起来,我都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因为我就会想到我的父母……

因为银行不给这些人贷款,这些人没办法,就会各种渠道想借款,不得不接受所谓的民间贷款,还有所谓的”高利贷“,我在做这行之前,对高利贷是一个非常贬义的看法,现在,我对这个词,更加以一个中性的词汇来看待,究竟什么是高,什么是低,不是以某一个数字来看待的,我认为是以经营的回报能力来看待的,如果我借10万块进货,2个月之后我能卖掉货,赚一倍最后卖20万,这个时候,我2个月内,我给1万块的利息都不算贵的,1万块针对10万的利息是多少?相当于月息5分了,你说这算不算高利贷?我觉得不一定,如果不能借这笔钱,我根本无法赚另外的9万。

我认为,消费性的小微贷款也有,但现在还比较少,一般都是信用卡解决了,因为这些人往往是白领,有银行正常流水,办信用卡比较简单。但经营性的人,往往流水不稳定或不在银行提现而是以现金体现。现在,我认为一般的二三线城市的老百姓,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在消费时进行贷款的习惯,如果不是经营能赚钱,仅仅是消费,他们绝对是不会贷款的。

所以目前的小微贷款主流是经营,而不是消费。至少我认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家是为了钱生钱,而不是借钱去happy,去消费。但是,我们看到,有些人消费贷款去装修去留学去结婚等,这些说实话我觉得也是变相的一种长期投资。当然,这些贷款,他们对承担利息的水平是更保守的。

建设这些小微贷款的毛细孔,就需要一个发达的金融体系,而且这些金融体系在商业的角度是可持续的,就是有利可图的,现在的传统银行体系认为做这个事情风险高又无利可图,所以做得很少。

因为目前的银行体系,还是以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特征而设置的,并非是以真正的市场经济建立的,大多数银行机构的设置还是以解决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的融资为主要特征的,即使做一些小额的业务,也是以个人消费为目标的,以小微经营为目标的很少。而且内部很多的流程和KPI机制无法保证这些。

所以我马上要讲到第四个话题,小微贷款为什么需要互联网,互联网思维可以究竟解决小微贷款的哪些问题?又对小微贷款的发展起什么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天生就是解决那种长尾问题的最好办法。

我做了13年互联网,在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公司都做过,包括网易、腾讯等这样的大公司,也包括一直以来的创业。

互联网我非常熟悉,金融行业刚刚接触,对我来说,如果我对比的话,我认为互联网非常讲究高效、透明和扁平,很多东西都希望简单化,而金融行业很多东西都故意搞得比较复杂,比如银行的一个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就会把很多老百姓糊弄了,比如前者,如果你从银行贷款100万,分20年还,哪怕最后一个月,你所还的银行利息都是100万本金的利息,对老百姓来说就很亏,会比等额本金多还不少利息,很多老百姓不知道以为这样算起来方便,每个月都还一个数字的款,实际上,还是被金融行业的各种算法给糊弄了。互联网在追求越来越简单的文化的时候,我发现金融行业还在玩文字游戏。

所以,今天的金融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一个通俗易懂的东西,不那么让人亲近。互联网今天已经在深深在影响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而变得越来越好,需求解决更简单,体验更舒服,相应地,互联网是不是也可以让金融业更亲近呢,让借贷关系更简单更美好呢?

建设这种毛细孔,互联网其实一个无规则的多对多体系,它不是直线型的,也不是树状型,其实它是立体的无规则的,类似细胞运动。我看现在每个p2p就有点那种各种细胞都在动的感觉。

互联网重构金融,首先将重新建立信任的问题。信任不是靠强制,不是靠牌照,不是靠钱多,而是靠自主选择、靠体验、靠满意度。我一直喜欢打个比方,你现在去吃饭,你用大众点评,你去买机票,去携程,你住个酒店去7天如家什么的,这是卫生部、交通部的要求吗?是因为他们有牌照么?是他们钱多吗?我看都不是,都是靠自然选择的满意度,靠体验。互联网时代,体验是这个时代最tmd要命关注的东西。我做好贷网之后,发现金融行业的人最大的特点是逻辑性好,理性强,但大多数对体验都没啥感觉,做很多布局和所谓的产品,更强调逻辑是不是对,功能是不是全,而不是考虑人们是不是要,体验是不是足够爽。

关于体验究竟是什么,我在霍书记的金融局开会汇报的时候,做了一个比方,我现在再说一下,我觉得体验就像男人找女人希望找美女,女人找男人希望找帅哥一样,大家互相找不是为了”功能正常“这个逻辑,而是真正为了双方是不是感觉爽,生育等性别功能不是最重要的,每天看上去爽还有其他爽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体验,这就是人性。

然后,再基于此,重新谈信任谈体验,然后再到小微贷款如何依赖互联网谈价值,我觉得才行。这个理念首先得先转弯。

互联网就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力量,它既是一个技术手段,更是一个思维模式。从技术角度来说,互联网有更强的覆盖用户的能力,无地域限制成本更低;从思维的角度来说,互联网公司更强调用户体验,通过体验去留住用户,哪怕是免费的用户互联网公司也会全心全意服务得特别好。反之你看银行,如果你没钱,就给你白眼,如果你有钱,你就VIP,你就去私人银行服务吧。

同样,今天的消费者越来越愿意自主选择,以自己的体验来决定信任的取舍,效率更高体验更好的金融企业才会更受欢迎。然而,目前而言,传统的金融机构如银行还没完全从过去的以自身感觉很ok的状态扭转过来,还是以自己为中心,不是以用户为中心,加上传统银行接触客户的效率还比较低,反之互联网接触用户的频率可以更高,所以,互联网可以改变很多。

关于效率的问题,现在的银行,接触客户大多数还是靠在城市最豪华的闹市区建立网点,有敞亮的大厅和专业的工作人员,帮助用户加强对银行的信任度。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大多数用户已经不再去银行网点办业务,小微企业更少去的,所以银行本来的这些优势将逐渐降低的,所以,从覆盖用户角度,互联网比传统金融体系更容易。成本也低很多。而且,小微企业什么时候需要钱,往往是一个很急的过程,它往往希望第一时间的响应就被满足,互联网就带来了这样的机会,第一时间满足小微企业的需求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