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区域金融理论大全11篇

时间:2024-02-20 14:44: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区域金融理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区域金融理论

篇(1)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077-02

一、影响区域金融安全的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平顶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0)分析了影响区域金融安全的原因:社会公众对金融风险的承受能力脆弱,滥设金融机构、乱办金融性业务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国有企业境况不佳加大了金融安全运行的困难,中小金融机构经营困难存在支付风险,金融资产单一,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2005)指出温州地区金融不稳定的五大源头:银行经营中的不稳定因素,证券和保险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外汇领域所含有的不稳定因素,信用环境的不稳定因素,民间融资的不稳定因素。

李嘉晓、秦宏、罗剑朝(2006)剖析了区域金融风险的成因:(1)金融业自身的原因,包括金融机构重规模、轻效益的粗放经营发展模式,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金融监管存在缺陷。(2)金融业之外的原因,包括:政府的不正当干预,社会信用问题。

胡国、宋建江(2005)认为,房地产价格波动会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理由是:房产价格波动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异化,扭曲经济主体的消费投资行为。

李升高(2006)探讨了广东省全面退出煤炭行业可能引发区域金融稳定:煤炭行业及关联企业贷款风险全面暴露,银行不良贷款骤增;煤炭企业失信导致信用环境恶化,资金外流影响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农信社改革目标的实现。

实际中影响区域金融安全的因素比已有研究成果中提到的要多,因为金融已经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存在于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而这些方面或环节一旦出现不稳定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区域金融稳定。

二、金融生态

研究区域金融安全不得不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金融生态问题。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保证金融安全的一个重要前提。

徐诺金(2005)定义金融生态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高小琼(2006)把金融生态总结为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其对外部环境冲击的自我调控的制度安排。曾康霖(2007)认为,金融生态的内涵是指金融企业的生命力状态和生存环境,外延应当有金融生态平衡、金融生态周期、金融生态环境。周小川(2009)指出金融生态的概念可以进一步延伸到标准执行、执法公正性以及对欺诈案件的处理等问题上。

林永军(2005)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金融生态作为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金融市场各个子系统之间良性互动,高效运作;金融主体产权清晰;生态圈内游戏规则科学完善;与系统外进行良性的资源、能量的输出输入。李扬等(2005)认为,城市法制环境、地区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金融部门独立性和诚信文化等是影响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6)建立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个子体系,共计127项指标。其中,定量指标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及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3个目标层次、14个准则层次,共90项指标;定性评价包括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和执行情况等四项标准,共37项指标。并建议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评价结果。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2006)以金融市场有效性假说为理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计量方法评估金融生态环境,构建了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

杨宏斌(2005)运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从金融生态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银行危机传导机制,认为流动性短缺是危机传导的基本条件。张志元、雷良海、杨艺(2006)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城市金融生态系统达到最优稳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受贴现率效应、开发成本效应和增长效应三方面的影响,然而在现实中,与这些理论因素相关联的实际影响因素出现的问题比较多。许红莲、邓超(2007)指出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速度明显滞后,出现了所谓的“中部塌陷”现象:资金吸纳能力低下、金融机构结构欠合理、金融市场发展缓慢,金融宽度不够、融资渠道狭窄、不能满足融资需求,整体金融效率低等。并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信用环境五个角度分析了中部塌陷在一定程度上是中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良的必然结果。高万东、王洋(2007)研究发现东北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与沿海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别,突出表现为信用基础脆弱、缺乏良好的金融自动调节机制等。谢德仁、陈运森(2009)利用2001―2004年上市公司是否进行了债务重组的数据研究了金融生态环境和企业最终控制人性质对融资性负债治理效应的影响。

朱静(2009)指出农村金融生态的特征是系统性,平衡性和动态性。并指出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不完备,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

三、区域金融预警

研究发现金融危机预防成本大大小于危机事后处理成本,所以学者们都在积极探索区域金融预警。

仲彬、刘念、毕顺荣(2002)讨论了指标的选取,模型的应用和模型准确性检验。最终选取微观审慎指标和宏观先行指标,利用自回归模型并结合事前检验建立了区域银行体系风险预警系统。

易传和、安庆卫(2005)阐述了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及设计指标体系的原则。选取核心指标和相关指标两大类,其中核心指标又包括五大类19项指标,相关指标包括六大类12项指标。给出了区域金融稳定状况的等级划分,并结合湖南某市的具体现状给出其金融稳定的状态。

汪祖杰、吴江(2006)指出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主要分为内在关键性指标和外在影响因素指标。内在安全关键性指标包括区域安全微观、宏观和金融生态环境检测指标;外在影响性指标包括全国经济状况指标、货币指标、股票价格指数指标和汇率指标。构建了区域金融安全计量模型,给出区域金融安全判断值,并结合苏州实际情况给出金融安全分析。

邹小凡、林竹、汪娟(2008)利用支持向量回归采用线性核函数构建了杭州担保业的预警模型。姚星垣、郭福春(2008)结合浙江省的地方经济特色给出了浙江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特殊指标体系。崔艳娟、张凤海、徐晓飞(2008)选取宏观先行指标、微观审慎指标和金融环境指标,运用信号模型对大连市的金融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

由于地区的经济金融特点不同,预警指标选取也应该因地而异。上述研究成果中指标权重的选择上有相对的主观因素,阀值的选择也没有真正结合实际,因为国际惯例不一定适用于当今经济转型中的中国。ARIMA模型只考虑了变量自身的变化趋势,不能反映其他变量对它的影响,所以由突发事件造成的时间序列的结构突变是用此模型预测不出的。而信号法在以往的实证检验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四、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治理

大部分文献给出的维护区域金融安全的对策都集中在: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区域金融稳定工作协调机制,完善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强化区域内行业自律,建立多种金融稳定指标检测(或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改善区域金融的外部环境等。

五、总结

综上所述,一套完整的区域金融安全理论应该包括:(1)结合地方经济特色与金融生态特征,找准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因素,包括直接影响因素的和间接影响因素。(2)根据影响因素建立预警系统,包括完善的预警指标体系及科学的预警模型。(3)不稳定因素的治理,发挥地方经济特长,逐步改善金融生态,限制或消除不稳定因素。

参考文献:

[1]林永军.金融生态建设:一个基于系统论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5,(8).

[2]曾康霖.刍议金融生态[J].中国金融,2007,(18).

[3]杨宏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以改善金融生态[J].生态经济,2005,(12).

[4]高万东,王洋.东北地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分析[J].经济纵横,2007,(15).

[5]胡国,宋建江.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区域金融稳定[J].上海金融,2005,(5).

[6]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广东区域金融生态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6,(6).

[7]李升高.广东省全面退出煤炭行业可能引发区域金融问题不容忽视[J].南方金融,2006,(5).

[8]易传和,安庆卫.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9).

[9]李嘉晓,秦宏,罗剑朝.论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商业研究,2006,(19).

[10]中国人民银行平顶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区域金融安全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6).

[11]汪祖杰,吴江.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及其计量模型的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3).

[12]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区域金融的不稳定因素及其化解:以温州为例[J].上海金融,2005,(4).

[13]仲彬,刘念,毕顺荣.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金融研究,2002,(7).

[14]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6,(1).

[15]邹小,林竹,汪娟.地方金融风险预警模型构建[J].浙江经济,2008,(6).

[16]姚星垣,郭福春.构建浙江省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研究[J].浙江金融,2008.5

[17]崔艳娟,张凤海,徐晓飞.区域性金融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与检验[J].商业研究,2008,(11).

[18]张志元,雷良海,杨艺.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金融生态研究[J].金融研究,2006,(6).

[19]徐诺金.论中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

[20]周小川.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地方融资的关系[J].金融研究,2009,(18).

篇(2)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55-02

一、理论研究背景

在2004年12月7日的“经济学50人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做了题为《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的报告,通过借鉴生物学中生态学原理,提出金融生态理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新观点。金融生态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研究范围也局限于国内,对该问题的详细研究也仅仅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目前对金融生态概念给出的比较权威的定义有两种,分别是李扬和徐诺金。李扬(2005)认为,金融生态系统是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的,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徐诺金(2005)认为,金融生态指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结合以往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金融生态是指金融生态主体通过金融生态客体功能的运用和发挥,以达到实现自己资金最优配置的目的,在此过程中,金融生态主体和客体所处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金融生态主体进行内在和外在的调节,以达到适应金融生态环境的体系和总体。

二、金融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目前对金融生态系统结构比较权威的观点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李扬给出的,他认为金融系统应该由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两部分组成,金融主体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机构三部分;金融生态环境包括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如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经济、社会、法制和文化环境等。第二种观点是由徐诺金给出的,他认为金融生态系统应该由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调节三部分组成,金融生态环境包括政治、法律、文化和其他;金融生态主体包括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市场组织;金融生态调节包括外部调剂和内部调节两

部分。

我们认为以上两位学者均忽视了金融生态客体的重要作用,这对该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大的欠缺,因此我们提出了自己金融生态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金融神态主体,卖方如金融中介组织和金融市场组织,买方如居民、企业、政府(消费者)、国外;金融生态客体,交易对象如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交易通道如交易所、金融市场、交易机制等;金融生态环境,如法制环境、经济环境、行政环境、信用环境、文化环境等;金融生态调节,自动调节包括竞争性价格调节机制如自负盈亏、改善经营,强制性市场退出机制如兼并、收购、破产,制度调节包括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及协会。

三、指标体系构建和对天津滨海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

分析

在学习借鉴了其他学者的指标体系的构建的基础上,我们构建的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有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四个原则;指标选择包括宏观经济、信用环境、法制环境、居民收入及社会保障、政府支持力度、金融业自身发展状况和金融中介发展状况等七个方面。其中,宏观经济选择了经济总量指标、产业发展指标和开放度指标三部分;信用环境选取了社会信用、企业信用、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四个指标;法制环境主要考察了金融案件结案率、法院积案率、银行诉讼赔偿率三个方面;居民收入及社会保障包括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劳动就业率、政府最低保障补助水平、社会基本保障覆盖率四个指标;政府支持力度包括基础设施投入总量、对金融产业投入总量;金融业自身发展情况包括发展指标、开放度指标、盈利能力指标;金融中介发展情况包括区域金融中介总数量、每万人律师数、每万人会计师数三部分。

利用构建好的指标体系对天津滨海新区的金融生态状况进行评价发现,天津滨海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缺陷主要表现在金融产权制度和相关金融法律不完善、社会信用环境不佳、经济基础弱三个方面。

四、加强天津滨海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做强做大核心金融产业

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使天津滨海新区尽快彰显金融资源的洼地效应,使天津滨海新区真正成为国际金融机构聚集地、金融产品创新和中心资金集散中心,引导金融机构主体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大力发展金融辅助产业和支撑产业

金融产业不仅仅包括以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为中介的资金交易,还包含其他更广泛的金融资产交易和管理,金融产业链不仅包含传统的金融机构,还包括信用评级、投资公司、会计、咨询评估、审计等众多中介机构,核心金融产业的发展和金融服务功能的提升需要发达的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都应该纳入金融产业发展整体规划中,给予大力扶持和培育,因为两者的合作是相辅相成的,金融机构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专业服务机构的有力支持核心金融产业需要大量相关产业的支持,如精算业会计法律管理咨询业、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广告和市场调研等。同时核心金融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又带动和促进其辅产业和支撑性产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保持金融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平衡发展

无论是发展核心金融产业,还是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都应该注意保持金融生态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的平衡发展,不能单纯为了发展某一产业而忽视其他部分的发展,整体而言,只有当核心金融产业发展到相当程度后,才有对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的需求也才能够解决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聚集的成本问题,也只有解决了成本问题,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才可能跟进,这是金融生态系统螺旋式发展的基本模式。

五、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发展方向

(一)完善金融产权制度和相关法律制度

加快金融产权的多元化进程。允许各种投资主体投资金融产业,实现金融主体成分的多元化。任何性质的产权主体都应该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失败承担责任,实现金融产权的完整化。

完善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立法工作机制。央行应积极参与金融产权制度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建立。在金融立法工作方面,不断完善和创新立法工作机制,加强立法规划和协调,从而提高立法工作效率,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和评估制度。同时加强人民银行诉讼案件的管理工作,做好法律咨询服务工作,要加强法制宣传,推进金融法制工作全面

发展。

(二)以政府为主导,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我国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不仅要承担市场经济中的一般职能,还承担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些特殊职能,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受各种因素影响还难以一步到位,在提供信用公共产品方面滞后于市场的需要。这种形势决定了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必须充分激活自身效能,有所不为的同时突出有所作为。

切实维护和规范信用领域市场秩序,提高政府信用度,增强政府信用权威。区域地方政府在处理经济活动,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时,政府应该采取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同时兼顾向弱势群体倾斜,以得到各个社会阶层的认可。针对市场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暴露的突出问题,采取灵活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推进财税制度改革,稳定各级政府财政收支,为提高政府信用打好财政基础。加强对各级政府公务人员的监督,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理顺行政执法体制,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政府

行为。

要改善社会诚信,第一要打造服务型政府为,改善政务环境,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的服务理念,打造服务型政府,树立公权服务私权的行政理念;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第二要在保持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优势的基础上健全诚信管理体系,积极培育知名的本土金融信用中介服务品牌,加强金融信用中介行业协会建设,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经济基础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强化对经济运行的分析、监测,科学把握地方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将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与区域经济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企业的经营优势有机统一起来,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综合运用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信息、土地供应、环保评价、市场准入等措施,立足类似天津滨海新区等一系列经济开发区的实际,突出结构调整主线,大力支持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结构调整、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建设,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更高层次的跨越。

要树立多元化的融资理念,坚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加快直接融资的发展步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解决企业资金需求。大力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或发行短期融资券等企业债券,为直接融资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协调发展。

(四)健全金融监管机制

金融生态体系中必须有专门行使监管职能的监管主体,以动态地评估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风险,及时处理危害社会公众利益和金融体系安全的金融事件;必须有维护生态体系中各利益主体的交易规则,保障交易的公平性,以防止欺诈和不正当的交易等行为;维护普通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从而使得金融生态体系中,包括存款人、股民、投保人等具有相对分散特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利益主体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为了实现金融监管主体对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要准确、全面、及时地评估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避免其承受的风险超出警戒水平。为此,我们的监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健全的、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确保金融机构会计反映的经济事实真实、全面;二是及时对金融机构的资产所承受的风险要进行量度,以便随时得到金融机构所承受的风险状况;三是同时加强事前审批与事中监管,做到实时监管;注重表内业务监管与表外业务监管的联系;问责制度与救助制度并重;该变指标体系监管的传统模式,采用系统化的动态模型监管,以提高监管

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善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

[2] 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N].上海证券报,2005.

篇(3)

一、理论依据

金融倾斜是政府采用宏观干预的方法,制定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产业政策。金融倾斜又可以分为自然倾斜和人为倾斜,自然金融倾斜是由于金融业作为服务产业,其存在是依托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情况下,金融业的发展选择必然是一个自然的选择过程,或者说金融集中发展区域必然是一个经济发展层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与经济相生相伴的金融产业也往往是相对落后的。因此,作为国家支持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区域,选择人为金融倾斜的政策可能更符合国家鼓励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措施本质上属于产业发展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在把某些优惠政策措施应用于某一区域后,由于金融业的弥散、渗透功能,金融业对区域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乃至企业经营运作都发挥了其作为资本聚、散纽带的资金配置职能,同时提供了资金与效率的支持。

在区域金融倾斜政策的制定方面,由于金融业牵涉的面广,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出台都极为谨慎。目前金融政策的制定者是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者是银监会,考虑到金融的风险和监管的困难,在区域金融倾斜上,很少见到针对某一地区特点的金融扶持政策。虽然央行可以在政策性金融领域发挥应有的对区域经济的支持作用,或者可以在区域的宏观上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再贴现政策,欠发达省区可比发达省区低若干比率,用以增加货币供给,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更快速的发展。然而由于政策性金融的局限性和金融政策出台的谨慎性,市场化的发展需要市场化运作的金融体系。因而央行与银监会在研究制定金融政策时应更多地考虑地区性金融特点,在深入研究区域地方经济特点基础上,制定针对地方特点的金融业务和风险监管活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建立专门性质或以某种业务、功能为主的区域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是以经济区域为基础而形成的以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资金融通和聚散的枢纽、货币金融业务的汇集和转口地。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除了需要有一个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城市外,还需具备优良的经济金融发展环境、金融市场发育健全、金融人才资源充足等条件。

区域金融中心定位从中央的角度上看更多体现的是微观层面的目标,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中心的清晰明确的定位对其形成是至关重要的。金融中心定位上:一是区域定位。在金融中心的服务区域定位上,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战略步骤:首先确立中心城市,然后再在稍大范围内的区域建立金融集中区。在这个基础上,必须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寻求更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在全国的城市区域分工中确立自己有利、合适的位置,再进而确定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服务方向。二是金融业务定位。一个功能业务全面的金融中心包括建立地区性融资、投资、产权交易中心以及地区性商业银行等等服务于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潜力产业。区域金融中心建立之初其金融业务定位应更倾向于先建立专门领域的金融中心,而不是考虑首先建立一个功能全面包含广泛的金融中心。三是金融功能定位。金融功能包括金融的外部效应和金融体系的内部效应,其对经济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是金融体系整体对经济与社会的总体相协调、适应、吻合而产生的效率与效益。体现在它的配置功能上,其功能已经辐射外化成为经济的发动机。因此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应逐步有所扩大,可以考虑发展金融业成为地区性的支柱产业之一。四是区域金融的结构定位。在既定的银行主导融资环境下,商业银行为控制风险,必然导致优势企业可以获得充裕的资金,一方面大量企业又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的局面,因此必须在这个银行主导融资的环境中,先建立深刻熟悉和掌握地区经济特点的区域银行,建立地区信用融资模式,以扶持本地区支柱和潜力产业为发展目标,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再发展到市场主导主导融资的结构模式。

二、实践与建议

近几年,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出现了积极变化,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不断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资产质量,金融机构体系和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积极稳步推进,商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逐步规范。地方金融机构通过深化改革和综合治理,产权结构和经营机制出现了积极变化,资本充足率提高,资产质量明显改善,风险控制能力增强。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巩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全面清理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风险得到有效化解,资本市场发展进一步规范。保险业改革不断推进,市场开拓能力明显增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构建兰州区域金融中心,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是我们实践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而金融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打造一个兰州区域金融中心,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

实践中,在区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上,金融带动经济发展已经是区域经济快速崛起的成功经验。我国,金融资源的聚集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主导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兰州投资拉动增长特征明显,而且固定资产投资与银行贷款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这不仅为项目融资规模扩大开辟了新的市场发展空间,而且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发达地区。打造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就是为了更加积极地应对挑战,努力掌握金融资源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把金融作为重要抓手,有效突破加快发展的资本瓶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是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要求,做大做强石化、有色、冶金、能源等优势主导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活跃的经济群体就是中小企业,他们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新兴产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打造金融中心,就是为了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强力推动金融与工业的互动发展,通过金融资源的快速积聚和集中,带动并促进工业企业和工业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金融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金融中心,目的就是要鼓励支持金融业率先发展、加快发展,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此,必须做到:宏观层面: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兰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二是成立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协调小组,加强组织保障;三是规划先行,推出金融产业发展规划;四是立法推动,加强法律保障。微观层面:一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金融人才中心和金融灾备中心,完善金融市场诚信体系;二是吸引和培育金融机构,制定促进金融机构发展的优惠政策,扶持兰州银行等本土金融机构;三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设立有色金属商品交易所,扶持低碳企业上市、发债;四是创新金融业务,开展装备制造业投融资、碳权质押贷款和金融服务外包等业务。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 F620 [文献标识码]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and Regional Finance Market: a Theoretical Analysis Based on Synergetics

LUO Dongliang, JIAO Yumeng

Abstract: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for the growth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seriously a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are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play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inancing problem is unavoidable for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According to the finance market theory,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are the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regional financial market.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must be connected with regional financial market. In the light of Synergetics, the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could grow with the regional finance market in a harmonious and orderly manner so a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regional finance market, Synergetics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解决小微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理论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这些问题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始终是最为关注的问题。按照金融市场理论,小微企业是区域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发展小微企业,必须与金融市场特别是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联系起来。本文根据小微企业的特征、区域金融市场的功能,借用协同学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实现小微企业与区域金融市场协调有序发展的可能性,从而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一、小微企业及其特征

2011年颁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将微型企业作为一种类型首次出现在我国的企业划型当中。按照划型标准,微型企业一般为未达到下列标准的企业,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50万元、工业从业人员20人或营业收入300万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10人或营业收入50万元、房地产业营业收入100万元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可见,我国的划型标准为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

这与国外的划型标准不一致。美国和一些国际机构基于反贫困来定义微型企业。美国国际开发署将由当地人拥有、雇员(包括不领薪水的家庭成员)不超过10人、其业主和经营者为贫困人口的小企业定义为微型企业。亚洲开发银行(ADB)则将雇佣工人(包括雇主及家庭成员工人在内,其中员工不包括专业人员及专业服务提供者)不超过10人的企业定义为微型企业。可以看出,按照此定义,暗含着收入和资产的限制,微型企业被认为是穷人的企业,且不包括高科技企业。欧盟、日本则基于资产总额和雇员人数,法国将雇佣员工在9人以下的企业被称为特小企业,在西班牙则被称为微型企业。欧盟委员会把雇员人数在1~9人的企业称为非常小企业。日本把制造业中20人以下,商业服务业中5人以下的企业定义为微型企业,又称零细企业。

可见,我国关于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最为全面,反应了我国的实际国情。虽然各国对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不一致,但是对微型企业的认知却是相同的。总体上看,微型企业具有以下特征:

1.环境适应性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稳定器。微型企业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创办所使用的资源少,创办速度更快,对环境的适用性更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稳定器。现代经济是一种系统经济,或者说是生态经济,没有小企业(含微型企业)是很难想象的。数目众多的微型企业对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突破“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促进社会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数目特别庞大,是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由于微型企业的数目特别庞大,微型企业的数目众多,因此在总量上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国家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拉丁美洲,5人以下微型企业的雇工占非农业劳动力的一半,在非洲占三分之二。在欧洲,中小企业提供了1.22亿个就业岗位,在2050万家中小企业中,93%的是微型企业,即雇员在0~9人之间。

3.资金有限且管理粗糙。微型企业资金来源有限,很少有正式的融资渠道,融资渠道主要是亲戚朋友和熟人。员工也以家庭成员为主,不具有正式的组织方式,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缺乏较为规范管理工作内容。没有采购、生产、存货和质量管理制度,缺乏质量管理。员工通常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专业训练,没有正式的薪酬制度,因此员工权益缺乏保障。

4.工艺粗糙但运作方式灵活。微型企业采用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和手工艺,较少拥有机器、设备与专门的场地,无法规模化和机械化。虽然采用“前村后店”的模式组织生产运作,但运作方式灵活而富有流动性。依靠数量庞大和团队力量,会产生所谓的“蝴蝶效应”,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型企业或公司如微软和惠普公司就是由微型企业发展而来的。

5.微型企业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微型企业采用直销方式,且以服务本地市场为主,形成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或某个产业内形成的价值网络,具有较为显著的地域性。

6.微型企业没有正式的会计制度,没有也不需要建立正式的会计科目,少量而不规范的会计活动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缴的税费。

二、区域金融市场及其功能

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可以看出,金融市场是以资金为交易对象的市场;体现的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更主要的是借贷关系,即实现了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金融市场按照地理范围可以划分为全国性和区域性金融市场。区域金融市场仅仅服务于所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完备的区域金融市场应包括金融市场参与者(如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金融工具、金融中介、价格等四个基本要素,从而形成融资、调节、避险、信号、创新等功能。

1.区域金融市场能够迅速有效地引导资金合理流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区域金融市场不仅扩大了资金供求双方接触的机会,便利了金融交易,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而且为各种期限、内容不同的金融工具互相转换提供了必需的条件,为筹资人和投资人开辟了更广阔的融资途径。

2.区域金融市场具有定价功能,是经济活动的晴雨表。企业资产内在价值的多少,只有通过金融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才能“发现”,即必须以该企业有关的金融资产由市场交易所形成的价格作为依据来估价,而不是简单地以会计报表的账面数字作为依据来计算。当然,金融市场的定价功能同样依存于市场的完善程度和市场的效率。

3.区域金融市场帮助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金融市场的发展促使金融资产多样化和金融风险分散化。发展金融市场就为投资多样化、金融资产多样化和银行风险分散化开辟了道路,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条件。可以通过区域金融市场选择多种金融资产、灵活调整剩余货币的保存形式,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

4.区域金融市场的信号作用为金融管理部门进行金融间接调控提供了条件。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内部,各区域金融市场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金融间接调控体系必须依靠发达的金融市场传导中央银行的政策信号,通过区域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化引导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实现货币政策调整意图。

5.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金融创新。金融工具是一组预期收益和风险相结合的标准化契约,多样化金融工具通过对经济中的各种投资所固有的风险进行更精细的划分,使得对风险和收益具有不同偏好的投资者能够寻求到最符合其需要的投资,从而使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多样化需求得到尽可能大的满足。

三、小微企业与区域金融市场的协同发展

系统科学理论为研究复杂的区域金融市场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支持。按照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区域金融市场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市场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市场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使金融市场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依据协同学的自组织理论,如果金融市场是一个不受外界影响或影响很小的孤立系统,其发展、演化只能是内部相互作用而自发引起的,那将是一种趋于消亡的死的系统。区域金融市场只有通过市场的开放,才能促进区域金融市场由低级向高级,由原始向现代不断进化、不断产生新功能,实现金融市场或市场要素间实现协同(Synergism)即协调一致,共同合作,进而产生出新的更高的市场结构和功能。有小微企业参与的区域金融市场将是一个开放的协调的系统。

1.协同的依据

(1)小微企业是区域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从上述小微企业的特征可以看出,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微企业是区域金融市场中不能缺少资金需求者,构成而小微企业是区域金融市场中主要参与者,是区域金融市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一项基本因素。

(2)区域金融市场的功能的实现与否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虽然单个小微企业的融资数额较小,但由于小微企业的数量之庞大,涉及面之广泛,因此,整个小微企业群体对区域金融市场的影响十分巨大。特别是区域金融市场五大功能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广大小微企业。

2.协同的实现路径

(1)小微企业的灵活性为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区域金融市场除了具有融资、调节、避险、信号等传统功能外,还具有创新功能。正是由于小微企业的特殊性,为区域金融市场实现创新功能提供基础和条件。由于小微企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特征的小微企业,需要创造不同的金融工具,才能适合当地小微企业的需要,因此,正是由于小微企业的存在促进了区域金融市场的创新,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密切结合小微企业的特征,才能发展适合小微企业的区域金融市场。罗栋梁(2015)从小微企业的基本状况、营运状况、政策环境、融资渠道、金融服务等方面对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小微企业自身的基础比较薄弱、政府作用有待加强、融资渠道有待拓宽、金融服务有待加强,由此提出需要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三方共同努力,营造理想的融资环境,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问题。融资环境中最为主要的是协调的区域金融市场,而不是全国性金融市场。只有能够满足当地小微企业的需要,区域金融市场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从而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

(3)金融工具的创新是发展区域金融市场的根本。由于小微企业存在较强的区域性,因此较为容易形成小微企业集群。按照谯薇和宗文哲(2001)的分析,企业集群的分工与协作,能够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实现“1+1>2”。罗正英(2010)认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广泛运用基于小微企业集群的信贷融资技术,特别是进行金融工具创新,建立与小微企业集群信贷融资相对应的区域金融市场。因此,必须结合小微企业的特点,适时进行金融工具创新,才能构建健康的区域金融市场,使得区域金融市场成为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能以自组织方式形成宏观的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Z].2011-06-18

篇(5)

当前我国的金融期刊包括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总部主管的学术刊物、金融院校学报、科研院所创办的金融刊物等,本文主要考察狭义上的金融期刊即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并以其中区域性期刊为视角。

作为金融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民银行主管的研究类刊物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理论推动者之一,保持着持久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但同时也面临读者要求的逐步提高和日益激烈的学术期刊竞争。在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面前,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区域性期刊只有依托依然具有“大金融”性质的金融学会,立足本地市场需求特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才能保持各自曾经拥有的品牌优势并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才能为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提供充分的理论与实践指南。

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概况

简要回顾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与中国金融改革同步发展,相互依托,共同促进。改革开放前,人民银行在全国尚无一本研究性刊物,到1982年,从总行到分行的研究系统期刊迅速发展到35家,至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分行、省会中心支行、营业管理部和计划单列市中心支行都拥有自己的刊物,期刊总数为32家。从办刊方式上看,区域性期刊中除了少数几家属市场化经营程度较高、初步具备金融传媒性质的期刊外,绝大多数仍为在金融学会和中央银行研究部门直接管理下的学术刊物。从办刊方向上看,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差异,各家区域性期刊探索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办刊方向:一是以《上海金融》为代表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性期刊,其读者群体多为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研究人员或专业工作者。二是以《金融纵横》为代表的金融实务型研究期刊,其读者群体多为金融实务界人士及对金融业感兴趣的非理论研究者。

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工作的基本历史经验

(一)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和饯行者

在经济体制、金融体制转型乃至人民银行管理体制不断变迁的过程中,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其根源在于金融改革与发展所蕴含的思想源泉、学术研究源泉、政策争鸣源泉和操作方法论源泉。一是源于金融改革与发展。源于金融改革与发展不仅仅是从改革中汲取研究和分析的养分,更重要的是吸收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改革的思想本质。金融改革的过程既是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的过程,也是在金融理论上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参与了这一理论体系重构的全过程,用严谨的思维和研究性语言来描述金融转型中涌现的新生事物。二是服务于金融改革与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银行研究类期刊已经成为重大金融理论问题与改革政策的争鸣讲坛;在浩如烟海的金融改革文献中,人民银行系统学术刊物总是能敏锐捕捉中国金融体制的脉动,总是能准确把握中国金融运行中能激发各阶层人士思索的关键性问题。总是能为价值判断各异、方法论和分析工具不同的作者提供平等交流的平台,也就因此能够适应经济金融改革对学术产品的需求。

(二)坚持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践性是期刊工作的宝贵历史经验

人民银行研究类期刊能够在正悄然嬗变的学术期刊市场竞争格局中独树一帜,绝非单纯依托中央银行行政力量保障所致,其政策性、学术性和实践性是奠定人民银行系统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三大基石。

一是政策性强。“政策性”是人民银行主管期刊与生俱来的基本职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基于中央银行货币调控和金融学术研究领导地位的客观反映,已形成独特的信息优势和对金融研究方向的把握能力。政策性研究导向要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问题导向型”政策研究方法,亦即把当前的经济金融运行和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用科学的理论工具作为分析手段,以翔实的实证研究作为立足点,以时间趋势或横断面比较为基本框架,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针对性地阐释政策建议。为各层次读者提供论据充分、分析严谨的范例。二是学术性强。由于中央银行研究系统与期刊在研究方向上的互动,不少影响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专题讨论往往能在人民银行系统的学术期刊中寻觅到,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对现实金融现象的发掘是期刊站在金融学前沿的必要条件;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方面,人民银行学术期刊推出了很多具有理论突破意义的研究成果,以及一定篇幅的计量模型和数理分析。正是坚持了学术性不动摇,研究类期刊尤其是具有中文核心期刊地位的金融刊物才形成对高水平读者群和作者群的号召力,才形成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的学术声誉。三是实践性强。基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研究力量的整合,期刊具备统计数据优势、研究部门的纵向系统优势和对当地金融机构运行状况的感性认识优势,因此往往能够捕捉到我国金融运行的最新动态和基本脉络。由此,《金融研究》等期刊大力推行结合理论与实证两大领域的“案例研究”新模式,取得了较大成功。

三、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发展面临的挑战及瓶颈制约

(一)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工作面临三重挑战

第一重挑战来自财经类期刊发展的新趋势。随着金融信息披露的日益透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明显弱化,势必要求人民银行研究类期刊准确合理定位,在基本发展方向上把握好政策性、学术性和实践性的配比问题,兼顾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和院校科研机构的读者和作者群体,在研究和用稿范围上坚持稳定性和多样化。第二重挑战来自研究类期刊的优胜劣汰。研究类期刊的学术产品竞争力是期刊市场化的操作载体,能否制造出有使用价值、有特色和有历史价值的学术产品,是衡量期刊质量的主要标准。对人民银行区域性学术期刊而言,由于受地域、读者和编辑人员学术水平等诸多制约条件所限,短时间内实现质量飞跃是不现实的,因此追求稳定的文章质量是更为现实的应对手段。第三重挑战来自各期刊的品牌竞争。学术期刊竞争的必然结果是优胜劣汰和积聚效应,更多的读者和作者会追逐具有较强品牌特色的期刊,目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刊物都逐步把品牌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加快打造竞争对手无法仿效的核心技术,构筑竞争优势。为此,依托中央银行和金融学会的各区域性学术期刊必须增强品牌意识,逐渐实行依托市场选择的办刊方式。更多地引进现代期刊质量管理中的科学手段,逐渐形成各具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研究领域,全面打造期刊品牌。

(二)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区域性期刊发展面临瓶颈制约

从整体上看。目前人民银行区域性学术期刊已完成品牌建设的第一阶段,在金融系统和学术界、期刊界初具声望。但其办刊机制和办刊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金融改革发展和理论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的要求,与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和报刊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及广大读者的期望值尚有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品牌营销意识尚不清晰,未能将每一期刊物的选题策划都归集到品牌建设这一基本发展方向下进行,期刊的地域特色不够浓郁,从而影响了期刊品牌价值的提升。二是来稿结构不尽合理。高等院校师生的纯理论文章多,金融系统研究人员和调研骨干的实证性研究文章少;实务性偏强的文章多,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较好的稿件少;描述性、解释性、总结性论文偏多,有数据、有分析、有深度、观点新、指导意义较大的文章偏少。这种“三多三少”的来稿现象在客观上造成政策性、学术性和实践性文章的采稿配比失衡。三是办刊机制尚未完全由信息传递型转为读者导向型。不但来稿的供给结构与核心读者群的需求结构不完全匹配,而且刊物的编排体例缺乏创意从而影响了可读性。四是在编辑方式上仍维持传统的“卖场模式”,普遍处于被动等稿状态,势必造成用稿质量的不稳定和期刊品牌的落后。五是编辑自身的知识广博性和学术敏锐性不够充分,其理论素养和实证研究能力亟待提高。

四、以创新提升区域性金融期刊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面对院校、科研院所及商业化新锐平面媒体、财经类网络媒体等新兴业态对传统金融学术期刊阵地的渗透,面对读者导向型时代的日益迫近,比较优势正逐步缩小的区域性金融学术期刊必须在注重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思路下,从期刊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寻求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的创新举措,把期刊办成区域性金融研究成果的集聚和扩散平台,办成区域性金融研究信息的交流中心和学术思想争鸣的主渠道。

(一)坚持学术研究导向和服务实践功能并重,夯实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两大基石。

其一,人民银行研究类期刊的学术性是无可置疑的,人民银行绝大多数研究类期刊依托长期形成的深厚研究传统和中央银行的整体优势,在当地期刊市场竞争中保持长盛不衰。需要指出的是,学术性与金融业的特殊性高度相关。一方面,货币和金融是一门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学科。其中货币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近20年来的宏观经济学最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货币经济学的演进。另一方面,在当前金融业仍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各地金融学会与人民银行的天然联系,使得金融研究领域还保留着综合化趋势,从而为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现实土壤,各期刊往往为当地不同的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和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究力量,搭建起统一的学术交流平台,并从根本上构筑对网络媒体和其他“快餐式”财经类平面媒体的竞争优势。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读者对期刊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主要取决于期刊依托中央银行所体现的权威性。

其二,作为各地金融学会主办和中央银行研究部门直接管理下的行属期刊,其往往能够捕捉到我国金融运行的最新动态和基本脉络。从核心竞争力角度看,服务于实践操作是研究系统期刊的基本功能。根据研究系统大部分区域性期刊的主要受众面以及诸多制约条件,为辖内广大基层金融实务工作者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和政策理论指导,就是其核心价值所在。

(二)充分依托中央银行及金融机构较为成熟而完备的研究体系,以专业化优势提升读者和作者的认同度。从期刊市场的运行逻辑看,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评判标准永远掌握在读者和作者手中,考虑到金融期刊的读者和作者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专业化优势无疑是衡量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一项基本标准。首先,基于中央银行货币调控和金融研究领导地位的客观反映,中央银行独特的信息优势和对金融研究方向的把握能力,是研究系统期刊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在我国,中央银行的研究方向无论对从事纯理论研究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还是对从事应用理论研究的金融机构,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研究系统期刊的大量论文都与中央银行各阶段的研究重点密切相关,由此保证了论文选题的领先性和整个期刊的可读性。其次,中央银行研究成果的独到性是期刊质量的直接决定因素。由于中央银行拥有自己独立的统计系统和研究体系,针对某些重大经济金融现象或政策安排可以开展具体的实证研究,所获得的研究资源是系统而新颖的,由此形成的研究成果必然是独到的。另一方面,就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区域性期刊而言,专业化优势又体现为区域化优势。人民银行区域性金融期刊几乎每一期都刊载具有地域特色的金融实务论文和研究报告,因此可充分依托辖内金融系统研究体系的专业优势,立足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特点和不同理论倾向的印证比较,形成各具特色、持续跟踪、相互补充的调查研究网络,通过引导推动、平台搭建和研究产品展示,逐步形成各家期刊在特色研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如《福建金融》注重发掘福建金融系统在两岸金融方面的研究资源积累优势,以“海峡金融”专栏为载体,刊登了系列特色研究报告,已初步创立在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发展领域的特色研究品牌。

为更好地发掘和整合金融机构研究力量的专业化优势,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区域性学术期刊可在以下层面上寻求创新:其一,找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架设横跨学术和实务的桥梁,使不同的读者和作者得到良好的沟通。由此,一方面,应重视货币政策、金融改革政策和金融机构运行规律的微观研究,逐步将那些紧密结合区域经济金融特点的基层调研类成果,提升到兼具理论素养和政策内涵的“案例研究”层次上,更好地促成从事纯理论研究的作者了解现实金融运行的鲜活资料,深刻认识到研究现实问题才是实现理论突破的基本立足点。另一方面,应有选择地推出具有明确政策含义和实际操作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其二,编辑部应立足于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层次上的理论导向,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热点问题的文献和观点综述,引导各层次作者群对关系货币稳定和金融发展的重点课题进行多角度思索,鼓励理论创新和学术争鸣。其三,加强期刊与金融学会在研究成果上的相互支撑,实现期刊工作与学会工作的良性互动。可借助刊物主办单位即各地金融学会的平台,积极跟踪关注学会会员单位的最新研究进展,既保证及时对学会的重点课题及学术研讨的重要成果加以刊载。又能为刊物核心作者提供研究指引,由此获得基本的研究资源。

(三)推进期刊组织结构的创新,以此优化期刊的治理。

一是健全和完善期刊编委会制度,为全面提高期刊质量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针对目前各家金融期刊编委会成员中行政领导居多、专家学者偏少的状况,可借助刊物主办单位的平台来优化编委会成员结构,增补当地相关高校和科研部门的一些专家学者为期刊编委。这些增补的编委将从理论或研究方法创新的角度,对期刊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提出

建设性意见。

篇(6)

近几年,我国对社区银行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从总体上说,对社区银行的定义主要是围绕资产规模、服务区域、服务对象等方面。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是,认为社区银行一定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中小银行,强调在特定社区范围内提供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与客户保持长期性的业务关系(巴曙松,2002;王爱俭等,2005 )。而赵革(2008)指出社区银行的资产、负债以及员工、股东主要来源于某个区域,并主要服务于该区域的中小银行机构。因此,可以把社区银行定义为以一定的社区范围为依托,以营利为主要目的,主要服务于本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和居民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二、社区银行金融共生的现状分析

(一)金融共生理论

共生理论最初应用于生物学中,指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袁纯清(1998)提出,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组成,因此整个社会体系包括经济体系都存在共生现象,银行与企业之间通过货币流动这种物质联系也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

金融共生理论中有三大基本公理,分别是金融共生能量生成原理、金融共生界面选择原理、金融共生系统相变与进化原理。金融共生能量生成原理是金融共生理论中的基本原理,表现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营范围的扩张等。在金融共生系统中,共生界面决定了共生单元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共生能量的使用规则。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共生对象应采用竞争性选择规则,而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采用非竞争性的亲近度规则和关联度规则。金融共生系统相变是指系统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金融共生利润的非对称性分配、利润的不匹配使用以及共生度的变化是金融共生系统相变的基本原因。

社区银行在处理关系型贷款上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在软信息收集、传递、处理上的相对优势使得其更易于发放关系型贷款,因此更易与中小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金融共生关系。

(二)社区银行的金融共生现状分析

根据金融共生理论可知,共生模式根据共生单元之间的组织强度可以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按共生单元行为方式可以划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

1、社区银行的共生组织模式。社区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共生模式为介于间歇共生和连续共生之间:当外部经济政策因素不发生剧烈变动、货币政策稳定时,社区银行在与中小企业保持良好合作的基础上,通常能够持续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两者之间呈连续共生模式;而当货币政策发生较大变化,社区银行会更加注重“硬信息”,此时与中小企业的稳定共生关系就被打破,两者之间就呈间歇共生。

2、社区银行的共生行为模式。根据社区性质银行与中小企业四种行为模式的定义和具体特征,可以判断当前我国社区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共生模式为介于偏利共生和非对称性互惠共生之间。

三、社区特色银行发展对策建议

(一)转变理念。农村金融将面临一种新常态:经济下行,不良压力增大;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利润增长乏力;农村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传统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在新常态下,社区银行的发展必须树立一种新的理论。

1、客户时代的理念。银行已经从产品时代到客户时代,未来银行的竞争主要是客户的竞争,因此,社区银行必须树立牢固的客户理念,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稳、精、变、实的理念。稳中求变,稳是基础,在当前形势下,稳步推进农村市场,稳健开拓农村客户,强内功,迎挑战。精是提升管理精细化,精打细算过日子。变是不变的主题,变才能创造持续竞争,变的重点是发展观、客户观、人才观。实是坚守农村市场,实实在在推进普惠金融工作。

(二)提升管理精细化

1、深化机构改革,部室设置前移,中后台为前台服务。借鉴国内银行经验,社区银行在机构设置上应向前台倾斜,增设产品开发部、客户服务部,根据当地经济特点,设置相应有事业部,如纺织事业部、农业事业部等;优化中台部室的基础上,整合后台部室。

2、推进流程银行建设。借鉴同业经验,梳理现有流程的基础上,分别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和支持流程进行优化设置,提升管理效率、风险控制能力、客户体验度。

3、设立成本管理中心,引入成本管理系统,对业务经营中的资金成本、管理成本及其他成本加强核算和控制,减少经营成本,主动迎接银行业利润下滑的挑战。

4、推进利率定价市场化,以风险、贡献、成本为维度建设差异化利率定价系统。

(三)深耕社区,打造社区特色银行

1、目标市场的选择。社区银行的理想目标客户群体是以下一些人群:

(1)从年龄来看,应是中青年客户。这些人具有较高的金融投资理财意识、收入水平与家庭总资产、线上支付频率以及贷款与理财需求。

(2)从文化程度来看,应该是教育程度高的客户。这些客户具有较高的理财、收入水平、线上支付频率,在贷款需求和理财产品方面的需求要高于教育程度低的客户,同时这些客户具有较高的还贷能力。

(3)从家庭结构来看,应是中小家庭客户。这些客户主要是要已经成立家庭或是刚成立家庭的客户,具有较高的房子与汽车等“刚性”需求,因此他们的消费贷款倾向性与非金融服务需求的倾向性都非常高。

(4)从收入来源来看,应与自雇者客户与受薪客户有关。自雇者客户具有较高的贷款需求,受薪客户同时具有较高的贷款和理财需求,他们都具有较高的还贷能力。

(5)从富裕程度来看,应是年收入与家庭总资产较高的客户。这部分客户经济实力强,能承受较大的还款金额,同时具有很高的贷款需求。不仅如此,他们在拥有较大闲置资金时,理财需求也很高,需要有专人服务。

2、差异化服务体系的确定。结合目标市场选择来看,社区银行可通过设计差异化金融服务体系来明确自身的业务特色,从而与四大国有银行以及其他股份制银行展开竞争,并消除业务为消费者不熟悉的问题。

3、提高消费信贷产品接受意愿

(1)提高信贷,培训先行。以信贷撬动首先要改变居民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需要在进入小区,在密集接触客户的同时,大力开展消费者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消费者信贷的好处,阐述不同的生活方式会带来什么样的生活质量。

篇(7)

1.长吉图先导区经济的强劲增长的需要。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发展纲要中,提出长吉图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到2012年经济总量翻一番。到2020年,长吉图地区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2009~2013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基本上高于全国的总体水平,详见图2。2013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981.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高于当期全国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居全国第21位,比2012年前移一位。

2.长吉图区域的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需要。根据海关统计,自2008-2013年吉林省进出口总额连年增长,各年分别达到133.41、117.49、68.46、220.43、245.72和258.53亿美元,详见图3。2013全年全省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258.53亿美元,同比增长5.2%。其中,累计完成出口总值67.57亿美元,累计完成进口总值190.96亿美元。全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67.64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额18.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4%,高于当期全国平均增长水平5.1个百分点。全年全省实际利用外省资金达到4852.10亿元,同比增长26.6%。在2008~2013年吉林省进出口数据中我们发现,吉林省的进口总额中占绝对比重的是进口,详见图3。仅以2013年来计算的话,吉林省的进口总额在全省进出口总额中大约占到了73.86%。进口规模增大所带来的货款结算压力对外进出口贸易平稳发展至关重要,结合吉林省进口规模大和实际利用外资数量增长的实际,需要建立分离型国际金融市场,实现便捷迅速的资金融通,保证和促进省内经济的平稳发展。

3.长吉图先导区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的需要。根据吉林省统计局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13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的报告,吉林省包括长吉图先导区2008~20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维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5年间维持了平均每年32.62%的增长势头。[3]2013年吉林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80.00亿元,同比增长20%,高于当期全国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246.38亿元、5446.85亿元和4186.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1%、19.7%和18.7%。重点制造行业投资保持了较高增速。全省汽车制造、化纤制造、医药、建材、纺织服装服饰等行业的投资额分别比上年增长32.5%、85.3%、40.7%、25.8%和5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32.6%、109%、135%、170%。居民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餐饮业、娱乐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21%、52.8%、36.1%、48.8%、96.0%。但是,在维持了5年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之后,2013年的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到了20%。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降有很多原因,资金供给不足是原因之一,如果国际金融市场能够提供长吉图先导区经济建设足够的资金供给,就能够给吉林省及长吉图先导区的跨越式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和更好的保障。

4.吉林省金融资源整合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吉林省内金融机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较快增长,一方面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构筑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吉林省金融资源与金融要素的配置与整合不容忽视。长吉图先导区设立之后,吉林省及长吉图区域内,金融机构数量、从业人数量及金融资产总额都有了一定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吉林省拥有政策性银行2家: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6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普通股份制商业银行7家: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外资银行1家:韩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家:华融、长城、东方、信达。这些金融机构在吉林省设有一级分行20家,异地城市商业银行1家;属地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87家,城市商业银行1家,农村商业银行6家,农村合作银行1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43家,农村信用社4家,村镇银行21家,贷款公司1家,农村资金互助社4家,信托投资公司2家。还有2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一汽财务和森工财务,1家汽车金融公司。支行及以下营业网点4554家。[4]金融机构的广泛设立为打破金融垄断创造了条件,但是也容易造成一哄而上、服务质量差、人员素质低、甚至是不正当竞争的局面,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造成金融混乱。

二、长吉图先导区分离型国际金融市场构建策略

所谓分离型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受政策诱导与推动,专门为非居民交易设立的在岸金融业务与离岸金融业务分离的市场。其优点在于既便于金融监管又可以阻挡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长吉图先导区分离型国际金融市场的构建,应该依据国际金融市场形成的一般条件:政局稳定、有较强的国际经济活力、外汇管制少、国内金融市场发达、地理位置好、拥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等,创造条件积极促成。

1.尽力减少资本跨国流动的费用。减少资本跨疆界流动的审批手续与费用、缩短资金流动的时间、降低资金流动成本是吸引国际资本和构建国际金融市场的的重要手段。早在2012年的博鳌论坛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发表主旨演讲时就指出,中国未来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欢迎外商投资的同时,鼓励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中国鼓励资本“走出去”的战略,鼓励中国企业和居民在海外投资。目前中国企业和其他一些商业机构,有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中国未来可能进一步放松管制,允许中国企业和居民能够更方便地进行海外投资,这是政策改革的一个方向。长吉图先导区自建成以来便享有一些国家税收政策,经吉林省地税局对现行的涉税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分进行归纳,发现长吉图先导区共享有189条适用税收优惠政策,其中涉及地方税收的12个税种,采取9种税收优惠方式,惠及16大行业。2012~2013年以来,吉林省地税局为长吉图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9531.09万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1231.33万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4399.79万元;为金融保险服务业减免营业税6.2亿元。但是要建成国际金融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放松管制降低税负,使长吉图先导区产生资金吸引力,这点尤为重要。

2.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利率由国家统一管理制定的直接利率管理体制,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间接利率管理体制过渡的过程。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由国家包揽转变成由金融机构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指导,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国际金融市场一般容易形成于金融自由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也包括了利率管制放松,资产定价机制灵活,资金价格可以随着市场资金供求的变化而变化,利率风险较小、金融企业操作灵活、有利于金融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地区。

篇(8)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175-02

0 引言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进一步发展,催生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格局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一是欧美等高新技术输出国更加重视知识产权,进一步抢占产业制高点。二是墨西哥、越南等国家以及地区以更为低廉的成本,承接了大量劳动密集产业的转移;三是中国企业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的提高,加上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传统优势有下降的趋势;四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制造”屡遭反倾销;五是随着世界市场的疲软,经济增长相对强劲的中国成为国际巨头逐鹿的市场,在国内市场对“中国制造”形成竞争力。面对日益高涨的人力成本以及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中国的的比较成本优势已经很难从技术进步中分享利益。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迫切的任务。创新已经成为中国追求国家自强的政治意志,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已经提升到振兴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

1 我国的专利申请与专利战略状况

2006年我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将提高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

2008年我国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指出“知识产权制度是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2011年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明确了到2015年实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3件的指标。 “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出台进一步说明我国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关注创新对“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支撑,更加关注创新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加关注创新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作用。在国家的大力宣传和鼓励下,在过去几年国人的知识产权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专利申请形势喜人。2011年我国受理的三种专利申请量首破百万,共计163万件,同比增长33.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2.6万件,同比增长34.5%,实用新型专利申请58.5万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52.2万件;三种专利授权量共96.1万件,同比增长17.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7.2万件,同比增长27.4%,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0.8万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38.1万件。其中,国内专利权人发明专利授权11.2347万件,同比增长6.3个百分点,占总量的65.3%。同时,我国企业的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占比从10年前的1%快速增长到52%,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体现了一个区域或企业的创新能力、技术价值和市场价值。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从2009年起,已连续3年增速位居世界首位,2011年增长率高达33.4%,比当年增速居第2位的日本高出12个百分点。2012年3月,WIPO公布的数据显示,来自国内的中兴通讯、华为企业的PCT申请数量,以绝对优势领先欧美亚各大著名企业。有关专家认为,这体现了以中兴通讯、华为公司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创新型企业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正不断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扩大国际专利布局。

2 微笑曲线理论与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

微笑曲线理论是1992年由宏基集团创始人施振荣提出的,该理论形象的阐述了企业专利、商标、后续服务要素对产品附加价值的影响能力,实质是企业附加价值理论。微笑曲线分成左、中、右三段:左段为研发、专利,属于全球性的竞争;中段为组装、制造;右段为品牌、服务,而曲线代表的是获利,微笑曲线在中段位置为获利低位,而在左右两段位置则为获利高位,如此整个曲线看起来像是个微笑符号。微笑曲线的含意即是:要增加企业的盈利,绝不是持续在组装、制造位置,而是往左端或右端位置迈进。在微笑曲线理论的指引之下,技术带动、售后服务创造的附加价值应当是企业价值的核心[1]。

篇(9)

[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1-0115-04

[作者简介]郎h(1991-),女,四川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①Norman Loayza and Romain Ranciere Financial Development,Financial Fragility and Growth[R]IMF Working Papers,2005

②J.keynes.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Harcourt Brace & Co.,New York,1936

③《20家外资银行抢滩上海自贸区》,中国上海网,2014年3月24日。

一、引言

自党的十召开以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逐步出台,为了实现政策效应最大化,肩负着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任务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应运而生。以促进贸易自由化、跨国公司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为目标的上海自贸区内实施的是负面清单管理以及准入国民待遇。在金融自由化方面,自贸区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建立与离岸贸易相适应的离岸金融中心。从长远来看,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将对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目前人民币在资本项下已实现了对外开放,外商可以用人民币直接进行投资,国内企业可以利用人民币对外投资,同时中国居民和企业可以在香港自由兑换人民币。如果自贸区内大量外资机构使用人民币,可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外资用外币购买人民币,可实现人民币汇率自由化,进而推动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然而,金融自由化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必将伴随着金融脆化现象。本文基于金融脆化理论,结合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措施,探寻其金融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就如何规避及控制风险提出相应对策。

二、基于金融脆化理论的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风险分析

在金融改革的过程中,金融自由化一方面能够刺激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会在金融体系中产生一种制度变迁的成本,即催生金融脆化现象。

Norman Loayza和Romain Ranciere(2005)①实证研究表明:虽然一国在金融改革初期,由于金融中介风险管理能力、信息披露制度、契约履行机制仍滞后于金融自由化进程,金融脆化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项金融配套改革的深化,金融中介抗风险能力会进一步增强,金融体制也会逐步得以完善,而伴随其经济实力的增强,金融脆化程度将逐渐降低。依据这样的理论,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初期也将存在金融脆化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风险

Keynes认为大多数经济决策都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作出的,这是因为在金融市场中金融资产未来的收入流量是不确定的。同时,Keynes在“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②中认为投资者基于对未来市场前景心理预期的投资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正是由于缺乏可靠基础的预期会引发剧烈的市场波动。金融市场上的脆弱性主要来自于这种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及波动性的联动效应。

上海自贸区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贡献就是通过吸引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来丰富我国的投融资体系。目前获批在上海自贸区内筹建支行的外资银行已有20家。③外资银行经营的业务主要有为服务区内跨境金融需求的企业提供现金管理、外汇交易、资金拆借、离岸金融、跨境贸易融资、金融市场产品等服务。从外资银行经营业务范围看,其业务以经营货币资金为主,频繁的境内外货币资金交易可能引发汇率风险。同时,跨境贸易融资和金融市场产品等业务将直接影响外资对我国证券等领域的投资(见图1)。

①Hellman, T., Murdock,K.,and Stiglitz,J.E Addressing Moral Hazard in Banking: Deposit Rate Controls vs.Capital Requirement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1994

②Caprio,G and L.Summers Finance and its Reform: Beyond Laissez-faire.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1993

③Minsky H. The 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 Capitalist Process and the Behavior of the Economy, in Financial Crisis The Theory, History and Poli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从图1可以看出,近十多年来跨境资本在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额波动剧烈,直接投资规模先升后降,证券投资规模虽然基本稳定,但其他投资波动剧烈。由此可见,过快引入外资金融机构会影响我国投融资体系的稳定性,进而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增加我国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金融资产价格剧烈波动主要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会影响金融机构的稳定性,进而恶化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阻碍经济增长。以外资银行为例,一般来说,银行的资产主要是贷款和证券投资,一旦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如在多国仍然施行量化宽松政策的情况下,美联储启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机制,美元升值导致外资回流,使得外资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价格剧烈波动,信用风险将会增加,进而导致自贸区金融环境恶化,相应金融资产整体价格出现波动;另一方面会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根据Fama等人提出的有效市场理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是介于弱有效市场和半强有效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较弱的有效性使得市场无法获得充分而准确的金融信息,无法在证券价格形成中准确反映资本市场的全部相关信息。这使得外资金融机构对我国投资时,易出现市场其他投资者非理性过度投机,从而对金融资产价格产生巨大影响。

(二)实行利率市场化的风险

Hellman,Murdock和Stiglitz(1994)①在探讨了金融自由化进程中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内在原因后指出,金融自由化引发银行部门脆弱化的重要通道是利率上限取消以及降低进入壁垒所引起的银行特许权价值降低,导致银行部门的风险管理行为扭曲,从而带来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同时,Caprio和Summers②,Hellman,Murdock和Stiglitz指出由于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不匹配,利率变动之后,就会对银行的净利差收入产生影响,利率风险逐渐成为最主要的风险。

上海自贸区推行利率市场化主要会面临两方面的风险:一是实行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水平会显著升高。这是由于我国利率水平长期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一旦放开管制,由资金供求情况产生的利率水平将高于被管制时的利率水平。对上海自贸区来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政策会,宣布从2014年3月1日起放开自贸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在两会上表示,一两年内将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不仅挤压了银行的利润,而且使得吸储变得困难,将进一步加剧利率波动。二是推行利率市场化以后,信用风险将会成为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运营的主要风险。由于取消了利率管制以及简化了准入方式,为了获得较高的收益,银行可能会投资高风险项目,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上升,利率变动之后,就会对银行的净利差收入产生影响,使得信用风险逐渐成为银行最主要的风险。利率风险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最大的威胁在于影响其自身的稳定性,如果银行等金融机构疏忽了对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管理,使得不良资产急剧增加,会造成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倒闭,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三)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

金融产品创新从本质上来说是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以及可供投资的金融层次更加丰富的过程。然而金融产品创新将会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进而导致金融脆化。正如Carter(1989)所说,金融创新实际上是掩盖了日益增长的金融脆化,是一种金融围堵政策,最终激励了基于难以实现的未来收入流和资产价格预期之上的投机性融资。因此,金融创新在整体上有增加金融脆化的倾向。同时,Minsky(1982)③也认为,仅仅从金融层次的增多以及新金融工具的不断发明,就足以证明金融脆化在增加。

金融产品创新主要以金融衍生品创新为主,金融衍生品是运用模型把传统金融工具复杂化而创造出来的,这使得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对于传统金融工具而言成倍增加,具有金融杠杆效应,从而增加了金融脆化风险。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起源于过度使用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由于金融衍生品本质上是跨国界的,系统性风险将更多地呈现出全球化特征,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风险能够传播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使得金融脆化在全球发生的概率不断增加。而伴随着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金融创新大大丰富了金融机构资产的可选择性,但是金融脆化也随之而来,这使得基于金融产品创新的金融改革风险不断增加。

①Dornbush,R.A. Expectations and Exchange Rate Dynamic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6

②《2014年上海自贸区第一季度实现营收》,中研网,2014年4月22日。

③《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累计进出口3665.7亿元》,中国证券网,2014年4月22日。

④《一季度上海自贸区海关增税234.6亿》,中国证券网,2014年4月22日。(四)推行汇率自由化的风险

Dornbush(1976)①在汇率超调理论中指出,市场预期会引起汇率的大幅波动,对未来预期的微小变化,都会通过折现累加,导致汇率的大幅度波动,而汇率的这种波动性将会导致金融市场的脆化。

据统计,截至2014年3月底,上海自贸区在半年内累计新设企业7772家;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的企业22家,23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25个项目。随着各项政策细则的逐步落实,外资企业落地势头明显加快。截至2014年3月底,上海自贸区新设外资企业661家,累计注册资本33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504万美元。从上海自贸区的总体经营业绩上看,2014年第一季度,自贸区内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00亿元,完成工商税收164亿元。②据海关初步统计,2014年1月上海自贸区进出口总值595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4%。其中出口1505亿元,环比增长52%;进口4451亿元,环比增长15%。③2014年1至3月,自贸区进出口值3041亿美元,同比增长65%,海关征税2346亿元,增长105%。④]由此可见,进出口贸易的良性发展对自贸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与汇率波动密切相关。

基于有效市场和合理预期理论可知,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将引起汇率的波动,而对于我国推行汇率自由化的上海自贸区来说,最主要的风险就是基于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以及市场预期影响的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如果汇率剧烈波动,我国进出口企业则很难做出适合的投资策略,没有明确的生产计划,投资收益的不确定,将会使进出口企业生存困难,进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五)试点资本自由流动的风险

试点开始以来。通过上海自贸区进行的跨境资金流动呈较快增长态势。截至2014年2月底,上海自贸区共发生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和境外人民币借款业务金额为1729亿元,其中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金额为1629亿元,境外人民币借款金额为1亿元;自贸区内共计1285亿美元单笔金额小于300万美元的外汇存款,已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2013年,我国国际通行口径的跨境资本流动的特点是资本和金融项目取代经常项目成为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来源。

从图2可以看出,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占储备增加比例由2008年的0%以下剧增到2009年的20%,在2010和2011年都保持在20%以上,但到了2012年骤减到-20%以下,而2013年又反弹到20%。由此可见,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资金净流入金额波动剧烈,伴随着人民币自由兑换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常态化,虽然自由兑换人民币和跨境资本流动可以让企业直接以投资为目的方便资本跨境投融资,但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跨境资本流动的放开将可能吸引大量境外人民币回流至内地投机市场,如房地产市场,由此将带动房价上涨。若资本一旦大规模撤出中国,必然带来人民币资产价格的下跌,股市、债市、汇市和房市都将承受巨大下跌压力。正如1997―1998年泰国资本市场开放与监控不力,货币可兑换与金融市场发育不协调,引致金融脆化,泰国货币急剧贬值,导致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

综上所述,人民币自由兑换和跨境资本流动最可能带来的风险就是资产价格的泡沫化以及游资的套利行为。同时在现代电子通讯技术下,作为游资的国际资本转移非常迅速,它能随时对任何瞬间出现的暴利空间或机会发出快速攻击,造成金融市场的巨大动荡。

三、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风险防控措施

目前,我国仍处于深化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在上海自贸区推进金融改革的进程中也必将面临金融脆化风险,金融改革并不是无条件的全面自由化,需要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来加以规范和引导,以保证金融改革稳步推进。

(一)提高投融资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

进一步提高自贸区投融资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保障金融系统的稳定。同时,由于外资银行和企业也会入驻自贸区,为了避免国际游资的套利行为,公开透明的信息有助于监管部门进行实时监控,避免在汇率自由化的过程中造成汇率剧烈波动,促进金融改革稳步推进。

(二)建立利率形成机制

金融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为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由于境外资金成本低于境内,自贸区内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将会低于其他地区,金融机构的利差变小,银行更倾向于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较高的贷款利率一方面使得银行资产的安全性降低,另一方面缩减了实体经济的规模,反过来又影响了高收益项目的获益,从而引发金融脆化风险。金融机构应合理制定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利率水平,有效控制利率风险,提高自身经营的安全性,保证较好的收益水平。同时自贸区金融管理应坚持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原则。

(三)健全风险控制机制

通过金融创新的金融衍生品虽然能够丰富金融产品的种类,为金融市场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但是,过度盲目投资会使其价格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相应资产供求的约束,增加金融脆化风险。因此,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应尽量简化金融衍生品结构,确保其风险可度量。同时,在对金融衍生品投资过程中,金融机构应合理选择风险控制手段,有效规避杠杆效应,计提相应拨备。

在人民币自由兑换和跨境资本流动的过程中,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放开将吸引大量境外资本频繁进出套利,可能引发人民币汇率无规则波动,进而导致货币政策失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自贸区应建立汇率风险控制机制,就像在股票市场中设立止损点一样,一旦流向国内的资本超过可控水平,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降低金融脆化风险,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黄金老论金融脆弱性[J]金融研究,2001(1)

[2]曾诗鸿金融脆弱性理论 [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 [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4]谢卫群,孙小静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 引领开放新格局 [N]人民日报,2013-08-23

篇(10)

摘要: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环渤海经济圈,是日益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也是我国亚欧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从金融方面看,区域内金融改革和发展相对落后,金融领域的合作和交流相对滞后,金融产业在资源配置方面协调不够,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能力还偏弱,区域内金融部门联系和沟通少、合作领域小,对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整体推动力还不够大。因此,建立与健全环渤海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打造环渤海金融圈势在必行。

关键词:环渤海经济圈金融生态环境区域经济

金融生态在国外最早是由g.tansley(1935)在生态系统(eco-system)基础上提出的,因为金融体系具有内在逻辑安排、发展规律等群体生态学(synecology)特征,在经济活动中逐渐形成鲜明结构特征和功能特点的“秩序结构”,这种“秩序结构”即为金融生态。在国内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最早是由周小川在2004年的“经济学50人论坛"上提出的,同样借助了仿生学的概念。影响一个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包括该地区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行政环境、管理和技术水平、金融服务水平等。

篇(11)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32-01

一、概念的界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也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与国际贸易中,并和周边国家形成了多个各具特色的经济联盟或经济圈。如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以及东北亚经济圈。这些经济联盟与经济圈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关注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研究。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属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范畴,所以,本文着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并将概念界定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金融支持范畴内。

二、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1.“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和“金融创新论”。这些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的资金短缺是因为“金融压抑”带来的融资渠道堵塞与资金成本的扭曲,只有在金融深化的条件下进行金融创新才能缓解资金短缺问题。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有区别的区域金融政策,从金融政策、金融组织及金融工具等方面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

2.金融约束论。赫尔希曼、斯蒂格勒茨等经济学家认为,金融约束论是介于金融抑制与金融自由化之间的、并且比它们更有吸引力的模式。金融约束论认为,对于发展中区域而言,政府安排一种有差别的特定的金融政策制度比竞争性制度更能促进地区发展。

三、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