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劳动教育实践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实现劳动技术教学的创新,应从劳动技术教师抓起,只有教师先有了追求发展与创新的思想,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被激发,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必须要彻底摒弃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培养创造教育的途径之一就是:“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师生观,在民主条件下师生共同创造。”所以,劳动技术教育要创新,必须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笔者在进行《剪蝴蝶(一)》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先让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且剪纸技术高的两名学生做“老师”,讲述他们是怎样构思设计剪出形式美妙的蝴蝶的。而到了《剪蝴蝶(二)》的教学设计中,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创意过程,然后推荐一个优秀成员参与到班内的创意交流活动中,最后四个小组再各自推选出一份创意最好的作品在班内进行交流。接下来,是师生互动环节,当学生们进入了紧张有序的创作阶段,笔者就深入到各小组中指导创作。本节教学内容,由于我打破了常规,改变过去“填鸭式”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灵活的教学情景,把课堂教学活动交给学生去“主宰”,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展示了他们的才能。
二、激发兴趣,做引领型伙伴
在劳动技术课教学中,笔者经常利用各种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神聚课堂,从而更加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如:在教七年级第一节剪纸课时,我先将自己用彩色纸精心剪制的式样美观、品种繁多的四瓣花、八瓣花以及美丽的蝴蝶、可爱的小燕子、吃着萝卜的小白兔、银光闪闪的大鲤鱼等作品用实物投影放大在幕布上展示,学生们立刻被那些精美的作品吸引了,对剪纸的兴趣大增,纷纷嚷着让我赶快教他们。
三、因势利导,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学生素质的发展全面提高,最终要落实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在劳动技术课堂教学中,笔者在实施创新教育中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让劳动技术课成为实施德育的载体。
如:在教学生剪五角星时,笔者先不讲五角星的折法和剪法,而是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五角星作为一种艺术图形,在什么地方被采用?你知道多少?红色五角星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又有哪些联系?学生们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后,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国旗、国徽上有五角星;团旗、团徽、少先队旗上也有五角星;帽子上是红五角星;好多国家的国旗上都有五角星,等等。听了学生们的回答,我又进一步向学生提出,谁知道国旗和国徽的图案?它们各有几颗五角星?五角星的大小是否一样?这些五角星的含义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设置很自然地跟德育接上了轨,听着学生们准确的回答,我满意地微笑,不停地点头,并及时对学生的正确答案给予鼓励。一堂关于了解国旗和国徽知识的思想教育,就这样在学生急于动手剪纸前渗透到他们的脑海中了。
四、创设情景,加强学生劳动教育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校企一体、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被职教人认同,“工学结合”得到了职业学校教师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校对植保课程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实施路径、具体措施和实施保障等方面产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为克服困难,独辟蹊径,产生了许多“巧”,这些“巧用”与“巧得”,或许对深度校企合作还是“愿景和理想追求,并非易事”的今天,如何实施工学结合具有一定的启发。
一、巧用周边农民农田
首先,我们对植保教学使用“工学结合”模式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五点:①需要足够的生产用地或者试验田和配套农具;②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实践不同于计算机、机械类专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③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生产过程会出现许多生成;④农作物生产的周期长,需要管理的时间较长,而且不能中断;⑤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工学结合教学实施性计划。
接着,我们对我校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我们学校是一所区属局管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学校创办于1984年,一直以“农”为主,多年来为本地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人员及农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农学专业虽是南通市品牌专业,但学校只有一些显微镜等实验器材,只在养殖基地旁边有一块3亩的可种植土地,学校每年招收农学类专业学生50多人,因此,没有实验田、没有农具、没有多少经费是最大的阻碍,简陋的实习实验和生产条件,达不到农学专业及植保课程的教学要求。
依靠这些条件,我们不可能完成改革试验的任务,实施不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方法再不改革,还是沿用老一套肯定满足不了培养人才的需要。经过琢磨,我们发现一个有利条件、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学校距县城45公里,距南通市区25公里,地处农村,围墙外就是农田。经过协商,最后选择了10家共30亩,作为我们工学结合的试验田,最小田块是1.5亩,最大田块是4.2亩,分散在学校周围。
我们把种植专业的30个学生以3个人为一组,男女生搭配,共分成10个小组,每组对应一个农户,平时重点观察对应农户的农田作物生长情况及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做好记录,做好帮工,回校及时交流知识、技术和见闻。遇有特殊情况和量大的帮工,就立即相互通报,老师统一调度学生去学习和帮助。
二、巧用农民设备资源
植保工作离不开农业劳动,植保工作本身也需要劳动设备和物资,如喷雾机、喷粉机等,通过利用农民农田,借助农民的生产农具,就不再需要学校购买和添置,解决了设备和物资问题。
三、巧用农技信息
学校过去与村镇联系较少,农业生产的信息滞后,如“新病害、新农药、新方法”信息不能及时获得,农业专业教学是以本为本,存在许多脱离实际甚至落后的知识技能及做法。
我们与学生走出校门后,受到了村农技员和镇农技员的欢迎和支持,我们与他们保持热线联系,他们能及时把农业生产的病虫害预测信息等发送给我们,他们对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了指导,学生也把他们当作老师。我们制订学习项目和实施计划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避免了以书本为据设立项目的盲目和季节时间的偏差。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他们也像老师一样,对学生的观察、判断、实施治疗、治疗效果等定期分析和评价,按时反馈存在的问题,让我们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和地区特点,有些病虫害是本地区常见的,我们依据通州区农业信息网植保资讯中提供的过去一年病虫害预测预报,在镇农技员的参与下,以本地小麦、油菜、水稻和棉花这四种主要农作物以及西兰花、荷兰豆这两种本地大量种植的经济作物的部分常见病虫害为教学设计了十二个学习项目:水稻螟虫、稻飞虱,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小麦赤霉病、麦蚜,油菜菌核病,霜霉病,西兰花黑斑病、荷兰豆根腐病、棉花盲蝽象、炭疽病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诊治。
四、巧用学生时间
为了配合改革试验,学校教务处把每周五节课安排在周二和周四两个半天,既可以在学校上课,又便于需要时教师安排学生到农田去观察、去帮工。学校还明确,每天上午第一课正课前和每天下午的活动课及每个周六,教师可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如遇特殊病虫情或农事忙,可及时向学校报告,学校还可作特殊安排。
通过走出校门、走进农户的工学结合,我们的学生还得到了有效的专业教育和劳动教育。我们的学生是中职二年级学生,年龄在16岁左右,由于家庭一般较富裕, 在家是“惯宝宝”,家务基本不会,农具不识,五谷不分,更不要说下田做农活。这对农业专业教学很不利。通过劳动,有了成就,学生也由怕做农活到喜爱农活,由不会农活到学会农活,更加热爱农业,巩固了专业学习基础。学生通过劳动,知道了“粒粒皆辛苦”,更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理解父母,孝敬老人。学生变得勤劳懂事了。
学生在学习12个预设学习项目的同时,在农民家中,还认识了许多果蔬病虫害,有些病虫害只是与当年的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有关,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因为选择的试验田相对比较分散,在短短一年的学习过程中,还让学生还接触到设定学习项目以外的病虫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由于我们这里经济条件较好,企业较多,成年人都在企业做工,所以地里农活主要是由留守老人完成,缺少农业劳力,我们学生的帮工,解决了许多农民的困难,使我们的工学结合得到农民和村镇领导的欢迎和支持,融洽了学校和周边的关系。许多养殖大户也咨询我们,养殖专业学生搞不搞“工学结合”?老百姓也知道了“工学结合”这个名词,说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才懂事、勤劳、有用。这里的老百姓再也不会低看农业专业和学农的学生了。
通过两个学年的实验,我们取得了成功,2013年9月,学校决定把成功的经验,由一门课程向一个专业在整个农业类专业推广。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19-0126-02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实施方案》,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各地各校都高度重视教师职业能力提高,按照“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思路,大力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的師资保障。
一、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教师教学能力决定了教学水平,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中青年教师是教学一线的重要力量,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授课中青年教师大多是博士或硕士,作为高素质人才,大多数青年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工作热情度较高,有奋斗的进取心,渴望在教师职业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为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教学能力比赛为老师提供了展现教学能力的舞台,中青年教师能够通过大赛锤炼自己,提高业务水平,成为参赛的主力军。
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虽然在学历上已经达到较高层次,但是,大部分人缺乏师范院校正规的训练,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都相对匮乏。中青年教师需要通过课堂实战锻炼提高教学能力,而教学竞赛搭建了“教学相长的双赢平台”“教学方法的交流平台”和“以赛促教的示范平台”,开展教学竞赛是提升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青年教师进行教学交流、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很多高校积极推行教学质量保障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的课堂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微课、MOOC、翻转课堂等都进入了大学课堂。新时代的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对教师的要求更加高,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还要有运用和处理信息化的能力[2]。教学能力大赛特别提倡和鼓励合理运用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考核和评价。中青年教师学习能力强,积极性高,对新事物接受快,比较乐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改善教学条件。参赛促使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化手段参与和辅助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和丰富考核评价方法。
二、“以赛促教”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一)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内涵
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监控能力四个方面。教学认知能力:主要包括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学情分析能力、教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主要包括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主要包括多媒体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研促教学的能力;师生交流互动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反思及课堂掌控能力[3]。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
(二)“以赛促教”思路在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
工业设计是一门侧重于应用型的学科,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侧重于应用型以及满足地方经济发展,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的,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素质。我专业教学团队全部由中青年教师构成,其教学能力和水平将直接决定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团队通过参加教学能力比赛,基于“以赛促教”的思路,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提升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主要体现在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四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1.强化培训,提高教学认知能力
因为我专业老师都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经验,在教学认知能力上不够系统全面,因此教师的任务除了教学和科研以外,还应该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积累,研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著作,补齐自己的短板。针对教师需求和竞赛,学校各类学会不定期举办各种师资培训、教师技能培训、竞赛培训,并纳入培训学时考核体系。通过参加培训,教师能在最短时间内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最新的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之适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能尽快了解和研判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除了参加普适的培训外,还可以参加一些个性化培训,针对个人需求,选择参加适合自己的线上线下课程,利用集中统一或碎片化时间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并与时俱进,将前沿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以及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合理应用于课堂教学。
2.项目教学,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高职院校的每门课程都需要做出详细的整体和单元设计,我专业3名专任教师均通过了学校执教能力测评和有效课堂认证,教师具备一定的、系统的课程设计能力。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重点工作就是教学设计,因此要对所授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做系统梳理,构思设计详实生动的教学方案。要对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修订课程标准,明确课程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具体指向。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建设完善的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工业设计专业由于专业特点,一直坚持项目化教学,项目教学以任务导向为原则,引入企业的实际产品设计项目作为课程的载体,通过下达产品设计任务,模拟企业设计师真实工作情境,让学生体会、参与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工作,在项目和工作任务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达到“做中学”的目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并同时参与体会,提出问题和尝试解决方案,进而达到知识迁移,举一反三,掌握设计方法,参与设计劳动,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企业设计任务。
3.做中教,提高教学实施能力
一堂好课,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组织、设计、实施。一个完整的课程单元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充分利用在线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学生自学或教师集中在线指导教学,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平台,可调研、资料收集、观看视频、章节测验、阅读相应文献资料、讨论等课前预习任务,将学生能够尝试完成的学习任务前置,提高课堂效率。课中着重解答学生疑问、教授课程重难点、强化实际操作演示体验、提倡互动评价,同时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学生心理疏导、劳动精神培养,教学过程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全面的良性的互动。课后教师应该及时布置作业、讨论,在线为学生答疑辅导,完成作业批改、在线考核评价以及过程性学习数据统计分析等。教学予教师来说是根本,通过做中教,教师不断转变角色,从知识的施与者变为能力的帮促者,让学生养成讨论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强调过程性知识,培养学生全局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思诊改,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一、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 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 项目教学法应用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
1.教师面临很大的工作量,同时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2.教材不合适。“电子技术基础”是一本纯理论性的教材,内容是为教师的教设计的,比较深奥,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书本能够理解的不多。而且理论脱离实际,给项目教学带来困难。需要开发图文并茂,理论联系实际,浅显易懂,设置了一系列任务的,适宜项目教学的教材。
3.学生素质不一,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自学能力差,给自主学习,完成项目任务带来困难。
4.项目教学的核心是最终完成一项任务,对实验实习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见表1所示。
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职业教育培训的每个阶段,包括基础培训和专业培训,都可以设计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项目。
四、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1.目标明确: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学习,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相对应的知识。
2.实践性:项目的主题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3.自主性: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决策机会,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4综合性: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特点。
五、项目教学法教学的设计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中,任务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项目任务设计是否适当,将直接影响教学实施的效果。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项目精选、目标确定、情景设置、小组分配、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在具体教学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②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③创设情境。④协作学习。⑤学习效果评价。
1.项目教学的流程如图1所示:
2项目教学实施:
设计了《小型公司网络设计》项目,该项目分为用户需求分析、网络方案设计、设备的选购、设备调试、网络测试与运行五个任务。在这五个任务中,涵盖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教学知识点,同时,学生对自己设计并加以实现的网络项目具有浓厚的兴趣,调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项目中的用户需求要求学生深入到具体的公司了解网络支持用户数量、网络应用类型(如视频会议 FTP 电子邮件等)、 网络安全级别等需求。只有充分了解清楚用户需求后才能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网络。网络设备选购环节中学生可以上网了解各种设备的性能参数后,根据公司的资金预算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在设备调试前,学生先查阅相关的技术文档,充分理解技术要点后自主完成设备的调试。
网络调试完后进行网络测试并交付作业。上面一系列环节都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在旁边指导。
最后,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以完成项目的情况为依据。分三级来考核:第一级是由学生本人进行自评;第二级是由各小组成员根据每一组员对本组活动所做出的贡献和实际表现进行互评;第三级是由教师对小组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定。最后由教师综合三个级的评定情况, 给出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评价。在项目教学法中,经常会出现有一些学生的结果和老师的不同,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想法和创作,只要学生能说明差异的原因、理由充分,都应该肯定,并予以引导、表扬和鼓励。
六、结论
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老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协助者,他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如何应付大量的信息,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同时,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殷庆林. 《议电脑、网络与课堂教学》《教育与职业》. 2005年2月上总第464期
所谓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了促使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多数人通常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在教育史上,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不停地探索周围世界,同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古今中外的著名学者、伟人,有许多关于人的自由生长和全面发展的观点。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承袭了西周贵族“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的传统,进一步创设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的课程,即人们所熟悉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人心理发展的特点提出了进行体育、品格教育以及包括哲学、数学、天文学等在内的理性教育以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所谓教育应该是“周全的教育”,所有人都应该在智育、德育、宗教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在长期一线教育的实践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成果就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论,他把全面发展当成一种教育过程;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在1957年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重要论断。
当前,全面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通过制订一系列有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予以保证。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教育,牢固淞⒔】档谝坏乃枷耄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总的来说是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和为初步生活做好准备。为此,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从2008年7月开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效果。2010年8月,为了更好地落实全面发展教育,使各项工作更有针对性,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将德、智、体、美、劳各项内容进行细化,制订了《运河小学学生标准》:文明守纪,传承美德,有一份爱国情;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养成一个好习惯;喜欢运动,身心健康,有一项运动爱好;喜欢艺术,快乐生活,有一项艺术技能;喜欢劳动,乐于实践,有一项劳动本领。简称“五个一”标准,并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二、三级指标,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五个一”标准的践行策略
文明守纪,传承美德,有一份爱国情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希望工程、民心工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推进国家的繁荣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小学阶段正处于人的发展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变化过程中,只要正确地引导,就能促进儿童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本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践行“三育人”,即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
一是文明守纪,常抓不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纪守法是一个国家对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公民的文明素养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进步的水平。马丁・路德曾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由此可见,文明对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学校一直以来都把培养文明守纪行为习惯视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从学期初的动员到每周的文明小竞赛,再到依托大型活动的历练,将德育工作系列化。为了进一步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化,良好习惯的生成,学校掀起以“礼仪教育你我他,校园盛开文明花”为主题的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学校班容量大、孩子们活动空间较小的实际情况,开展班级学生行为习惯“争星”竞赛活动(包括“学习星”“卫生星”“纪律星”“礼仪星”“文艺星”“体育星”),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求,学期末根据各班一学期综合表现评出星级班级体。通过全体干部教师的齐抓共管,学生的文明素养有了长足进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校园文明之风渐行渐盛。
二是传承美德,辉耀中华。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史中,形成了许多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的美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情操,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尽责风范……这些美德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内在动力。中华文化是现今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而未遭中断的文化,她既有悠久的历史,又焕发着青春的活力,是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这些民族文化瑰宝不断发扬光大,在年轻一代甚至幼小的孩子身上生根发芽,日益根深叶茂,一代代传承下去。本校重点从“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三个方面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着力打造运河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氛围,初步形成了学生读背经典,感知精髓,树立目标,争比品行的良好学习风气,促进学生对中华美德由陌生到了解,不断加深感悟,最后再到身体力行。
学校以通州运河的过去、现在、未来为校园文化主题,精心营造地域文化和经典文化校园环境,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影响。每学期,学校利用闭路电视、广播、淮啊⑾路⒉牧系榷嘀滞揪痘极宣传中华美德;组织各班利用板报、专栏介绍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美德内容;鼓励学生多了解、多讨论,组织开展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队会评优和观摩交流活动及论文征集活动。学校多节主题班会被评为区级一、二等奖,两节主题活动设计被收录在《通州区优秀主题活动方案集锦》一书中,十余篇师生文章获奖。
为做到传统文化教育的延续性和深入性,本校注重以课题为引领,激发师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学论语,明理笃行”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仿佛穿越了2500年时空,走近了先贤孔子,去聆听他充满人生哲理的教诲。2010年学校还参与了国学课题的研究,成为了25所实验校之一。走进国学文化殿堂,你才能真切感受到她的博大与精深。每周五下午学生们都会迎来他们喜欢的国学课;每天的早、午读时,诵读经典的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各班楼道橱窗里,一张张设计精美的国学手抄小报和国学专栏吸引着过往学生驻足观看;市区国学论文和教学设计竞赛,十余名教师获奖。国学,让每位深入其中的师生无不领略到她的风采,感受到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三是一份爱国情,一腔报国志。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华民族自有史以来对自己的祖国就有一种深厚的、真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华夏几千年来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高尚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爱国主义的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学校除了利用课堂主渠道渗透以外,还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每周一都要举行庄重的升国旗仪式,在旗下讲话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每学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爱国英雄故事会、唱三歌(国歌、队歌、校歌)比赛等增进学生爱国情感,鼓励学生收看、收听电视、广播,阅读书、报刊等了解国家大事。在汶川、玉树地震人民遇到灾难时,本校学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只二、三天时间就捐出了九千余册图书送给玉树灾区的小朋友。通过学校的教育,爱国情已深深在学生心里扎下了根。
喜欢学习,勤于思考,有一个好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小学首先应当教会儿童学习。”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强调:“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正如这些教育名家们之言,小学是培养一个人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奠基时期。因此,本校将“喜欢学习,勤于思考,有一个好习惯”做为学生应达到的标准之一提出,在工作中坚持“三步走”践行策略,即培养兴趣――指导行动――养成习惯。
一是激发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激发其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工作中,本校教师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做到“三优激趣”:优化教学内容,展现学科自身魅力,并密切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通过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合理选用的教学策略、教师生动亲切的言行态度,激发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兴趣;优化教学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标准和多种激励性的评价手段与形式,肯定学生各方面的积极表现,适当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他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二是指导行动,让学生勤于思考。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校还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其在成功的体验中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如数学教师指导学生课前阅读课本要做到“三读”:循着知识脉络初读,重整体感知;围绕知识重点精读,求基本理解;针对知识疑难研读,得深入发展。英语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了许多记忆的方式方法,如:把单词分成三五个一组,逐个突破;按词性分块记忆;两个同学之间互相提示英语或汉语去记忆;边读边写下汉语,然后根据汉意默写记忆;制作抽认卡,结合音标记忆;在句子中、文章中记忆等等。此外,学校还鼓励并指导教师用科研的方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目前,学校共有15项学科教研组申报的课题被立项为区级“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
三是持之以恒,让学生养成习惯。学习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种行为重复21天以上就会变为习惯动作,而至少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因此,本校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注意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训练原则,做到学习习惯培养“四注意”。
首先,注意习惯培养要求应逐步提出,内容要详细、明确、操作性强。例如在培养学生“勤思善问”习惯方面,我们有的教师具体规定学生每天最少要有2次举手参与发言、板演其他形式的学习活动。
其次,注意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首先教师注意自己的言行习惯,通过准确无误的计算、整洁美观的板书等行为,做好学生的表率。同时注意为学生树立学习典范。如在低年级学生中大力表扬那些课前准备充分,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书写工整、合作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向中、高年级学生介绍一些他们喜爱的名人、偶像因好习惯成就大事业的故事,使其心生向往而学之。
再次,注意学生的差异性,习惯培养策略因人而宜。比如当不同特点的学生在课上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往往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善意提醒。对于外向的学生可以叫其名字,亲切询问他有什么情况;对于内向的学生可以走近其身边,站一会或轻轻点其课桌;对于思维敏锐的学生可以让其回答间题等等。课后教师会找这些学生谈话,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要求他们努力克服不良习惯。
最后,注意习惯的整体发展、家校形成合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与其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又需要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形成家校合力,共同营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氛围。学校干部、教师经常利用电话、家校信息平台、网络、家校互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向家长宣传从小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共同探讨方法与策略,并对家长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建议。
喜欢运动,身心健康,有一项运动爱好 体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为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奠定基础。而小学体育又是学校体育的一个小系统,它具有打基础、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性质,这种教育的学习与普及活动则体现了义务性、基础性、全面性等基本属性。“学生喜欢运动,身心健康,有一项运动爱好”――这是运河小学“五个一”学生标准中的第三条,与教育部2011年5月23日发出的“体育、艺术2+1项目”不谋而合。
一是教中寓趣,让学生喜欢运动。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求知欲的源泉。所以,要让学生喜欢某项运动,首先要让他们对这项运动感兴趣,才能有进一步了解它,学习它的欲望。因此学校以中A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把一至六年级的体育教材详细的进行梳理,再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了:低年级以“故事”“情景”的形式处理教材,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欢快、和谐的氛围中接受启蒙教育,促进其身心正常性生长发育;中年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性游戏形式处理教材,通过“游戏”锻炼学生身体,培养他们的运动能力和竞争中的才干与品质;高年级以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和提高运动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做到体育知识、技术、能力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搜集、整理了各种体育比赛的影像资料,利用室内课和风雨天为学生播放、讲解。低年级学生以直观性为主,放映一些体育运动的精彩瞬间和趣味的动画、幻灯片等,慢慢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中年级学生在观看比赛资料同时,适当介绍一些体育比赛规则,让他们能够对比赛进行一些简单分析;高年级学生除了正常教学之外,还增加了一项课外作业――“我最喜欢的体育明星”资料搜集展示。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体育明星或者是体育运动项目,并搜集与其有关的各种资料,利用室内课互相介绍交流。既丰富了体育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运动形式。学生个人运动能力不同,有的跑得快、有的跳得远、有的投掷能力强。为了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全体学生,学校体育教研组对1-6年级的体育教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制定出一套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学计划,并向社会承诺:随时欢迎学生家长以及关心学校体育工作的人士来参观体育课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活动中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增加信心,引导其慢慢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形式。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学校除了有120余人的田径队以外,还有篮球队、足球队、太极拳表演队、游泳班等。另外,本校还特聘请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蒋林先生和第六代传人李泽辉先生创编适合低、中、高年级学生的杨氏十式、十五式、二十二式太极拳,让学生从小就拥有一项运动爱好,终身受益。
三是搭建平台,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的特长需要有一个“舞台”展示,“成就感”才能不断得到满足。学生们擅长的项目各有不同,为了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学校在学生入学伊始就对其特长进行了详细调查、分类,为今后的培养提供了详细数据。这些体育特长生都成了教师得力的“小助手”,在教学当中能够协助教师指导其他同学,达到了以点带面、共同提高的目的。校内定期组织班级间的拔河比赛、踢毽、跳绳比赛、课间操比赛等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比赛中都能够找到自己位置,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增强参加运动的信心。学校还积极参加市、区级的各项体育活动,给学生争取机会。2008-2011年通州区共组织了六次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本校共获得了四次团体总分第一名。到2011年止,本校学生先后参加了市、区级的长跑、跳皮筋、篮球、游泳、乒乓球、武术、跳绳、拔河等二十余项体育项目,均取得了好成绩,近三十名体育特长生被市、区重点中学录取。
喜欢艺术,快乐生活,有一项艺术技能 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有研究证明,有一种兴趣爱好,会演奏一种乐器的孩子心理更阳光更健康。学校制定的学生“五个一”标准中,对美育方面的标准是喜欢艺术,快乐生活,有一项艺术技能。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艺术教育工作力度,构建了“以艺术教育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兴趣活动为主阵地,以各种赛事和社会活动为契机,系统地让孩子们掌握一二种兴趣爱好,培养多种人才”的艺术教育框架,在资金投入、师资配备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有益的探索,用新的工作模式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一是立足课堂,落实艺术教育。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课程设计和新标准、教材的基本要求组织教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了艺术教育的普及率,做到学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测试、有总结,过程教学求真务实。加强了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常规管理,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等教学基本环节有明确、具体的管理要求。负责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有针对性地对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指导。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学习教材,学习艺术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随堂听课、评优课、观摩课、研究科、校本课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促进艺术类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是开发艺术活动种类,做到人人参与。目前,学校已经组建了两个管乐团(其中一个是行进间乐团)、民乐队(葫芦丝)、舞蹈队、鼓号队、合唱队、京剧组、围棋组、计算机组、科技组(无线电小组)、美术组、英语组等多个校级兴趣小组,各班还成立了班级的“趣味数学”“诗歌朗诵”“巧巧手”“小作家”“合唱小组”“网络小能手”等兴趣小组,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平时注重做好各艺术小组的管理工作,由主管领导负责检查活动情况,适时总结、公布各班各组活动情况。学校还注重加强与通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合作,争取社会力量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教师定期来校,一方面对各小组的辅导教师进行培训,一方面直接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从而提高了艺术小组活动质量。目前各项活动顺利,培训初见成效。在2010年通州区第十四届艺术节活动中,学校有115人获奖,其中一等奖31人、二等奖43人、三等奖41人,5名学生获得“艺术之星”称号。在通州区“运河之花”故事大王比赛中1人获得一等奖,3人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另有30多名学生在其他艺术类评比活动中获奖。
三是成立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团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学校有近300人的管乐团、80人的葫芦丝乐团、80人的鼓号队、百人合唱队、百人太极拳表演队、40人的舞蹈队。在2010年通州区庆祝教师节大会以及通州区庆祝少先队建队61周年、教职工运动会等活动中,学校管乐团和鼓号队参加了迎宾活动,受到与会领导和来宾的好评,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也为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建设提供了展示的窗口。
喜欢劳动,乐于实践,有一项劳动本领 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加强劳动教育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劳动习惯、自我服务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让学生理解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使学生从心底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学校要求学生通过自身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一是创设环境,培养学生劳动兴趣。兴趣在每个人的学习过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首要因素。学校中的教育教学时刻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兴趣。本校要求教师上每一节劳动技术时都应以亲切朴实的教态、精美的范作、精练活泼的导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用精心制作的教具(实物、挂图、电教手段)、灵活准确而又规范的演示、用精辟的语言讲述和精确的板书使学生扎实牢固地获取知识要点。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有趣的教学组织形式、精当的点拨指导促进学生兴趣盎然地通过动脑动手实践,落实知识向技能的转化。通过开展“小小能人”“美食城”“小小修理铺”“学一招”“露一手”等活动,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二是开展好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劳动实践是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劳动习惯需要长期且经常不断的劳动实践的磨练和积淀。学校、家庭是孩子们生活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进行劳动实践的岗位。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后负责清扫教室、楼道卫生,从室内到室外天天保洁。在家里也有劳动实践的岗位,如有的学生每天负责拿碗筷,有的负责洗碗,有的负责扫地、倒垃圾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了了解孩子在家劳动的情况,班里定期进行家长反馈调查,并以展示劳动照片的方式激励孩子们的劳动热情。校外劳动实践也是必不可少。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在校园周边捡拾白色垃圾、清扫卫生死角;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活动,如在“生存岛”的实践性活动中,他们亲自动手,参与扎染、扎花、做蜡像、做豆腐、做蛋糕、种植等等实践活动,在劳动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
已经过去的一年,是我校教育工作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跨越式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为理念;以加强教育内涵建设为重点,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为把学校打造成内涵发展、优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品牌学校再做新的贡献,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养。
一年来,学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全体教师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学校以“上好每一节课、善待每一位学生、感动每一位家长”为基本要求,加大了对师德师风的考评力度,并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惩、培训、职称评聘、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开会、学习笔记、上课)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各类业务比赛活动,一年来,学校以“研说教材”、“模式建构”、“规范说课”、“白板应用”活动为助推剂,引领教师加强学习与研讨,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与专业素养。(教师荣誉证书)
创新教育理念,打造高效课堂。
因地制宜开发了我们自己的校本课程,编写了我们学校自己的书籍“鲍芹之乡”,形成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小而精”的特色学校,旨在放手学生亲临实践,饱尝劳动的艰辛,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劳动,培养社会所需合格人才。(书、劳动照片)
学校严格落实《市小学教学常规》要求及相关规定,认真抓好计划制定,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随堂检测、学生辅导、单元检测、质量分析、听课评课、课例分析(或反思)等常规工作的管理落实及量化考核,确保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连续、严谨、科学、规范。(集体备课、上课、学生作业)
根据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校自3月份就开始参加镇教育办组织的研说教材活动。使教师们深入了解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体系,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在教师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我校又积极开展“我的模式我的课”,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说教材、上课)
提升安全系数,创建平安校园。
不间断地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学校每学期都定期不定期的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进行安全教育讲座,组织安全演练,还定期举行安全教育活动、办安全教育手抄报、办黑板报展览,利用文化橱窗等宣传阵地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近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安全教育效果明显。 (安全演练、安全黑板报、板报)
深化养成教育,提高道德修养。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重视德育工作,坚持德育为首,开展“三德”系列教育活动,即:领导修政德,老师修师德,学生修品德。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真正落实“以德立校,创新育人”的办学思想。(师德远程研修)
学校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从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开展系列活动,特别在养成教育方面,我校自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小学生一日常规》,在卫生、纪律、安全、学习、生活、放学等方面做出具体要求。经过不断实际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卫生、学习、上课、站队放学等)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在校园内设立了卫生监督岗、安全文明护导员,利用课间休息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作好记录,对违规违纪的学生及时交少先队进行思想说服教育,学校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在晨会予以强调,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以《小学生一日常规》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执勤、)
我校开展德育活动,坚持做到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学校根据章丘市教体局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爱、责任、创新”、“学雷锋活动”“爱护校园”“小鬼当家”等德育主题活动。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对学校花草树木、保护校园环境、文明礼貌等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不良行为习惯得到较好的转变。(爱、责任、创新、打扫卫生)
丰富课余生活,提高艺术修养。
1.1 作为处理教材的手段。可以根据一堂课的几项(通常为两项)基本教材,创设一个连贯的情境:如创设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情境,整节课以田间劳动(劳动模仿操)为主题如打害虫――捡麦穗,颗粒归仓(游戏)――庆丰收(放松小舞蹈)用一条劳动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的教育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学生易于接受。
1.2 作为课堂导入的一种手段。如学习立定跳远,可以从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导入课堂。教师用语言描绘法描述故事情节的同时,师生共同进入角色,模仿小蝌蚪寻找妈妈时遇见的各种小动物,如小猫、大公鸡、小鸭子、大象、小猴子、小兔子,最后找到了青蛙妈妈。于是引出青蛙妈妈教本领,这个本领就是立定跳远。
2.游戏教学法。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础运动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孩子在幼儿园接受过的体育教育也恰恰正是这种运动游戏,为了使小、幼体育教育自然过渡,使孩子能很快适应正规的体育,在一年级第一学期仍应多采用这种游戏教学方法。虽然教学以游戏为主,但是游戏目的应更加明确,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因此游戏的设计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2.1 过渡性游戏的设计。游戏不仅可以作为主要教材出现,它还可以作为过渡性教材出现。其目的是使课中所有教材衔接紧凑,过渡自然。如在篮球和实心球教材中,拿球、放球的小游戏就要精心设计。“头上胯下传球”、“腰部左右传球”、“传地滚球”、“双脚夹球跳去跳回”等等。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孩子人手一球,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
2.2 课堂常规方面的游戏设计。常规教学中的队列训练,学生不仅会感到特别枯燥而且不容易做对、做好。站队时,应给每人编上号,然后通过“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戏,帮助学生很快记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并能很迅速站好队。六、七岁孩子的空间知觉很差,对事物的形状、大小,特别是方位认识模糊,但可以通过“咕噜,咕噜捶”、“请你跟我这样做”、“吹泡泡”、“图形跑”和“无声操”等游戏,使学生的空间知觉得到较快提高。
我们烟台地区初中美术教材是五四制鲁教版,新课程设为四大学习领域。第一领域:造型・表现。强调学生自主表达主观的情感和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第二领域:设计・应用。强调学生了解学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去积极改善和改进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三领域:欣赏・评述;进行文化引导和心理建构,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和表达能力。第四领域:综合・探索。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综合探索能力。可以说这四大领域内容全面合理,充分促进了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教科书的编写非常讲究学科内容组织,但是在实际教学使用时仍然给教师留下了空间,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学生个体差异,我们如何发掘教材的资源空间?如何做到“活学活用”教材?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多元化、多样化的,作为美术教育者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在“用”教材之余,应跨出教材,因地制宜。米海峰老师也提出,在教材使用上要结合各地实际,发掘自然和人文资源,开设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教学,根据本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制定一套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
以家乡自然资源为材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既可以就地取材,节约美术材料上的开支,又可以培养学生有效开发、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同时还可以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气息的美术作品。
以造型・表现领域为例,手工教学活动种类相当多,可以在初中教学多多挖掘开发一些新材料新工艺,以丰富初中的美术教学。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镇办中学,其各方条件与城区中学有一定差距,但处于有着悠久文化的胶东半岛,有着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实践教学中,很多学生无法完成的内容被我改换成学生自身能做到小手工,小制作,开发出适合学生并受到他们欢迎的课程资源,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本地特色文化及资源的利用
1、面塑
烟台,有着千年面塑的历史,逢年过节,婚嫁建房,都有做面塑的习俗。烟台有:"清明燕,端午蛋,正月十五捏豆面"和"做春燕,捏龙凤,描花画叶欢吉庆"的习俗传统,春节的枣馍、圣虫、清明的面燕、面鱼,七夕的巧果,中秋的面月,正月十五的面灯,寿诞婚丧的花馍馍,种类繁多,形态百变,色彩艳丽,而且所以工具材料极少,只需要面团即可,也可少备一点豆类或者大枣。面团和好后,全靠自己用手揉捏,揉,搓,压,捻,如圆形,椭圆形,长条形,塑出基本模样。然后再剪出具体形态,可以用剪刀,梳子,牙签等等,例如面燕的翅膀和尾巴要剪得长,有力度。刺猬的刺要多而密,上翘。最后用豆子装饰面塑的眼睛,用大枣(切片)塑造出嘴巴。最后根据需要涂上色彩。由于大家经常接触面塑,还有的学生以前在家里帮忙做过,所以这节课学生兴趣很高,很投入,气氛活跃,作品量多质量也高。
2、植物拼贴画
农村山间田野到处都可以见到树木花草,各种各样的树叶是拼贴画的好材料,学生随处可采,既经济又实惠。美术课前引导学生采集各种形状、颜色的花草树叶、树皮芦苇等,准备好剪刀、胶水或者双面胶等工具,然后课堂上指导学生在画纸上设计好草图,再选用合适的花草树叶修剪后组合拼摆后粘贴成房屋、动物、美丽的风景画。
3、种子装饰画
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各种植物种子,豆子(黄豆、红豆、绿豆、黑豆),玉米,大米黄米,五颜六色,形态各异。学生也可以像拼贴植物画一样,发挥想象力,创意制作装饰画。
4、变废为宝,废旧材料小制作
废纸盒、易拉罐、旧报纸、旧电线、旧挂历、沙土、鹅卵石等等都是可用的资源,经过学生的手都可以变成美丽的装饰品或者可用的物品。将劳动教育、环保教育、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审美情趣和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5、书法进课堂
福山区,有着“中国的书法之乡”称号。古属齐鲁之邦,历史悠久,曾孕育出数不胜数的历史文化名人。福山书法艺术文化积淀厚重,源远流长,且人才荟萃,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家。让书法走进课堂,开展开展钢笔字、毛笔字的书写,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汉字的书写也日趋规范。如今,福山书法艺术扎根民间,勤学书法、收藏书法蔚然成风,各类书法展览、书法交流活动精彩纷呈。
6、参观博物馆,了解历史古迹、古代建筑
博物馆、美术馆、画廊、艺术家纪念馆等艺术品、历史文物陈列场馆,是我们美术学习的第二课堂。福山县衙“亲民堂”:旧址始建于1131年。该县衙现由区政府使用建筑群面积为767.98平方米。坐北向南,现仅存有“亲民堂”(大堂),正宅(二堂),东厢房(师爷房)共21间。1996年被烟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福山字会旧址 :福山字会旧址位于福山区城里街143号。该建筑群为三进院落,1928年(民国17年)春,成立福山字会(总会在北京)。1989年10月辟为王懿荣纪念馆。1999年6月王懿荣纪念馆迁至大成栈旧址,字会旧址现为权希军艺术馆。学生通过对当地博物馆等艺术场馆的实地参观活动,了解我国古今艺术发展的历程和灿烂的美术文化成就,开阔艺术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
德育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何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虽然已经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当前社会上包括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一般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班主任、思想政治老师的任务,与其他各学科老师关系不大,与我们信息技术老师更是不沾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因此,对于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思考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也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有机渗透,我认为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渗透于信息技术课堂知识的讲授或实践上机的训练之中。其次就是要把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固有特点,并注意渗透的时机与生动性。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深刻理解课程指导纲要,把握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有机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下面就笔者多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些经历,谈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的有机渗透。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获取及使用道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循循善诱、晓之以理。今天,信息技术影响着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泛。但随着信息获取和使用规模及范围的增长,现实中为大家带来了许多法律与道德问题。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获取及使用道德的重要途径。
首先,良好的信息获取及使用道德包括:(1)自觉遵守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的关于保障信息安全的有关政策和规定;(2)自觉遵守学校的相关部门制订的关于使用计算机的管理规定;(3)不传播、设计、制造计算机病毒;(4)反对盗版软件,支持正版软件……
其次,我们必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这一信息处理工具,应成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乃至社会进步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而不是消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有关计算机病毒这一章节时,学生一般对“黑客”充满了神秘感,有一种偶像崇拜。报纸、杂志上的有关报道:美国的商业网站连续受到黑客袭击,黑客入侵政府网站……都令学生想入非非,有的甚至跃跃欲试。严重的是许多学生并不认为这是不道德的,甚至是犯罪。学生们的这种好奇心促使他们钻研各种技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破坏者。所以,作为计算机教师,对学生进行信息获取及使用道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培养学生自觉爱护公共机房设备、自觉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学生时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所以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注重这个问题。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时刻教育学生要爱护公共计算机设备,强调实践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及问题,并注意计算机病毒的查杀,以确保顺畅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自觉爱护公共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等)不仅是个人心理品质的良好表现,也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此外,培养方法也要得当,要注重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相结合,且在习惯养成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自觉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有意识的当作一项基本德育教学任务,同时,既要注重从苗头抓起,防微杜渐,高度防范学生不良习惯的滋长,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要注意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协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协作、互助与团队精神
今天,我们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对协作、互助与团队精神的要求更是有增无减。要想获得成功,应该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运用联合效应,因此,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应学会如何善于与人合作,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而且,在与同学协作、互助过程中会产生的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可以协调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行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当然,信息技术也会产生对这种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如使学生沉迷于网络虚幻世界中而缺乏同学之间的交往,或在学生青春期发展过程中产生心理上的问题时仅仅与计算机和网络交流思想,以至于许多学生发展为存在不少心理障碍。因此在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协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协作、互助与团队精神。例如,在教学设计时,常给学生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同学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并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让学生自己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协作、互助与团队精神。
学校德育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是提高我们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养的基础性教育。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个过程,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有机渗透,为培养造就中华民族合格人才而添砖加瓦。
AutoCAD是目前最流行的绘图软件之一,操作方便,适用面广,尤其具有对二维图形编辑的强大功能,被普遍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子和航天等诸多工程领域。因其在工程领域内的广泛使用,所以也成了每一位工科毕业的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该课程是集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为一体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随着现代科技对职业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技能人才也面临着挑战。如何面向社会,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求,更能快速适应工作的新型人才,各高校都在实施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使得教学和企业的模式接轨,成了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方向。
一、项目教学法简介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由美国教育家凯兹博士和加拿大查德博士共同推创引入实践性教学,是一种针对具体项目目标的设计性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实践,逐步实现既定目标。
“项目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扮演研究者的角色,在情景的刺激下和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开展探究活动,并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在此教师在学生探究、发现问题中,传授新的知识。这样,对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二、计算机绘图-AutoCAD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一门传授计算机制图相关理论知识与培养使用AutoCAD绘制图样能力的专业课。该课程以机械制图为基础,为有关后继课、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主要教学内容包括:AutoCAD软件环境、AutoCAD绘图基础、尺寸标注、图案填充、注写文字、块的制作和调用,以及三维实体建模方法,等等。对于机械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AutoCAD软件的绘图环境,学会使用CAD软件完成机械零部件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图形分析、绘制、编辑及出图工作,以及会用三维绘图命令进行简单的三维实体建模等。
由于该课程的学科特点,如果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活用项目教学法,把项目教学法和专业教学融为一体,有针对性地重点施教,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制定课程的教学项目
不同的专业绘图的内容不同,选择合适的项目是项目教学法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应根据不同专业,选择合适的项目,以突出专业特点,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要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力求使大纲中的知识点融合到制定的教学项目中。本文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进行该课程的项目教学法的设计。该专业的学生接触的基本都是机械图样,机械图样通常指的是零件图和装配图。机械图样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加工生产和装配维修等。一组机械图样应包括该机器中所有非标准的零件的零件图和一张表达各零件装配关系的装配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应用《机械制图》所学知识测绘并用CAD绘制一组完整的机械图样。根据专业特点,以比较典型的机械产品图样作为教学项目比较合适,依据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在CAD教学目标基础上,挑选并制定了两个不同难度的教学项目:“机用虎钳”和“齿轮油泵”。
第一个项目“机用虎钳”主要是给学生作为CAD基础入门。考虑到学生刚接触CAD,机用虎钳结构和原理都比较简单,所包含的零部件比较少,但很典型,如轴类、盘类零件,等等。对于CAD软件完成项目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学生在项目的驱动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来了解项目,并实施项目。老师利用课堂时间,介绍项目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并实施项目。让学生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实施过程和老师的进行比较,并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重新绘制图样,以学习CAD软件使用的技能和技巧。在这种主动、对比的学习情境下,会很大程度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并会有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另外CAD软件的使用方法灵活多变,鉴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的教学通常和自己的习惯性使用离不开,也未必见得就是最佳的途径和方法。这种项目驱动下的教学会增加教与学的互动,有些学生在对比了自己和其他同学以及教师的方法之后,提出自己的方法更实用,并得到证实时,会有很大的成就感。此时,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意见,并在课堂上推广,这样会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第二个项目“齿轮油泵”主要是CAD学习的巩固提高。难度稍有增加,在结构认识上,原理理解上难度都有所加大。有了第一个项目完成的基础,完成第二个项目已然不成问题。第二个项目,也是给学生对第一个项目中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在实施过程中,同学们知道了所学之所用,兴趣更浓。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巩固和提高CAD的绘图技能和技巧,以达到提高绘图速度的目的。老师针对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地给予解释和指导,以协助学生完成项目。实现了这两个项目,基本已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果课程大纲允许的话,可集中性地安排一到两个星期的课程设计,可选难度更大,结构更复杂一点的减速器作为设计任务,效果会更明显。
四、细化教学项目,设计教学任务模块
项目式教学以项目目标为驱动,要完成总的目标,需要设计有效的任务实施模块。项目模块是可以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并可以独立操作的小课题。所以在主项目的目标任务下,要细化出若干任务模块。尤其是第一个主项目,它是作为基础教学,所以要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制定教学任务模块。下面我就以“机用虎钳”为例给大家介绍项目任务模块的制定。
首先来了解一下机用虎钳。机用虎钳是装夹在机床工作台上,用来夹紧零件,以便进行加工的夹具。
图1 机用虎钳分解图
经过拆分,机用虎钳由15个零部件组成,除了标准件(2个垫圈,4个螺钉、1个销)之外,需要绘制零件图的零部件有:1个方块螺母、1个非标准的螺钉、1个螺杆、1个环、1个活动钳身,2个钳口板,1个固定钳身,共应绘制7张零件图和1张装配图。
再来了解一下CAD课程的学科知识。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基本技能,掌握AutoCAD绘制基本图形、零件图、装配图和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具体教学内容有:CAD的基础知识、基本绘图和基本编辑命令、精确绘图、绘图环境、块、图案填充、注写文本、标注、三维建模,等等。
根据此项目目标,以绘制机用虎钳的零件图和装配图为载体,主要介绍CAD的相关知识。综合考虑之后,把具体教学的学科知识融合到机用虎钳的项目中,制定了以下具体项目实施的模块。
表1 机用虎钳项目模块设计
在实施以上教学过程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就是教学过程可以和机械制图的后续测绘结合起来。机械制图和CAD两门课程虽然教学重点不同,但内容上有很大的延续性,很多院校已经把这两门课合二为一了。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测绘,绘制出零件草图,再根据草图用CAD软件画出零件的工作图。这样比单纯地临摹更能让学生认清所绘零件图的结构,按照结构去画图,而不是按照线条去画图。这样对于CAD的学习和使用更了然于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其次可以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所谓理实一体教学,简单地解释就是理论和实践结合进行。对于CAD的教学过程,很多院校基本采取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穿行,理论课教师从开始讲到结束,过几天再让学生上机操作。教与练脱节,等上机练习时,学生也忘得八九不离十了。如果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方式,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操作,对于知识点的介绍教师讲完之后,学生立马操作,介绍完知识点,让学生再独立完成模块任务,遇到问题教师再指导解决。这样的互动,让课堂充实而活跃,非常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教学的效率。
最后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项目的引导,以激发他们提前准备的热情。学生在项目驱动下,可以通过自学完成项目任务,但完成图的方法和途径很多,CAD的教学并不像书本上介绍的那么死板。到课堂上,学生自己通过比较,教师所介绍的技能和技巧会让他们更感兴趣,从而记得更牢,学得更好。
五、结语
对CAD使用的评价不仅包含绘图的技能技巧,而且包含绘图的速度。速度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于技巧,另一方面离不开练习。第二个项目也可起到这方面的作用。第二个项目,主要是让学生练习第一个项目所学知识,并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对第二个项目的具体实施可以参照第一个项目设计,也可以每个零件图独立成一个模块。具体可以根据CAD的教学课时,进行设计安排。我在此就不再赘述。
对于软件课程的教学,大部分内容都是教师举例演示软件的使用。教师也基本上会挑选一些能突出教学内容的图示来演示,很少会系统地举例。图示选择的零散性,不利于学生的记忆,更不利于学生对课程整体实践性特点的把握。本文所设计的教学项目,比零散的图示举例更系统,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所学之所用,解决了课堂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有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廉亚峰.项目教学法在CAD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杂志,2006,(2).
[2]郑文超,宋为真.项目教学法在CAD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34.
[3]梁丰,刘俊英.AutoCAD课程项目式教学设计[J].广西轻工业杂志,2009,(2).
[4]史翠兰.项目教学法在CAD/CAM实训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7,9.
[5]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为精神动力,继续抓好幼儿园常规工作,坚持一切为了孩子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努力打造适合本园的特色,促使保教质量不断提高,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快乐的学习;优化一日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地成长,让我园成为孩子的乐园,家长的放心园,老师的收获园。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以“坚持、反思、感恩、”“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为行动目标。
二、工作思路
以管理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提高教学为核心,优化日常教学活动。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以责任为基础,倡导老师课内课外自主学习,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工作措施
1、建立科学的一日活动常规,细化每一个环节的管理。从入园晨间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幼儿生活常规等,每
一个环节将具体落实到个人,要求明确。
2、认真学习幼儿知识,做到与家长共同教育达成共识,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真心为家长着想,注重幼儿的个性培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加强教师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深入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各项细则。加强教学研讨工作,教师公开课每月至少两节/人,组织教师互动学习,共同交流学习笔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考核,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
4、做到因材施教。建立家园联系簿,密切家园联系,积极听取家长意见,改善办园条件。
5、定期召开家长会。提高家园地的质量;家教知识更换及时,内容丰富,并做好记录,努力形成家园合力,共同教育幼儿。
6、继续关注教师心声。体会教师的各方面困难及需求,细化到个人生活与工作等多方面,做到与教师同舟共济。
7、每周例会智慧分享。组织教师把一周所收获的经验与知识分享给大家,反馈家长意见,听取教师在教学中的意见和建议。每周由一位教师把自己收获的感受与大家分享(教学与业务上的知识);值班老师检查卫生等方面工作,由园长监督指导,并做好记录,为大家营造一个健康干净的工作氛围。
8、周一生活老师的例会。鼓励生活老师在每周例会中和大家分享各自在班级管理中学到的知识,进一步提升在幼儿生
一日活中的教育能力
9、规范卫生保健工作。严格执行幼儿园卫生制度,完善落实园内各项工作制度,全方面做好日常卫生工作、防病、防疫工作,确保幼儿身心健康。
10、以教育安全保障为重点,营造平安温馨校园。
11、强化幼儿常规习惯的训练,重视养成教育。认真落实幼儿在园的一日常规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
习惯等,把每一个细节落实到位。
12、丰富幼儿学习活动:第一、丰富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坚持每天的户外体育游戏的锻炼;第二、开展丰富多样的幼儿竞赛评比活动如:节假日庆祝活动、儿歌、手工、生活技能评比等。创造机会为幼儿提供展示的舞台;第三、丰富创新亲子活动,培养亲子合作精神,提高家园共育,真正让幼儿在活动中得与健康成长;第四、丰富教师课内课外知识,通过组织教师互动学习研讨,提升教学能力
四、深入教材,认真钻研,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并做好学习笔记。认真钻研教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幼儿积极体验为中心,组织幼儿相互学习,促进幼儿智力与非智力的协调发展,将教育过程中的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有机结合,努力做到主题活动不单一,活动少;尝试教育多,灌输少;材料多,伏案抄写少。
2、认真钻研教材。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开展公开教学,看、听、议、评活动;优秀教师活动评选等。通过活动的开展,优化教学活动组织,促使教学的提高。
3、加强集体备课。组织教师研讨教材,筛选教材内容,做到精要次筛或以自创新的教案进行替换修改,科学合理制定
各项教学活动计划。
4、继续开展互相听课学习,每位教师一学期必须听课不少于10节课,园长每周听课三节,听后及时评议。
五、月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幼儿报名注册,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向新生幼儿发放入园须知;做好新生入园体检工作。
2、各班环境创设,以新的面貌应接新的学期
3、各项计划的制定和检查
4、各班制定一日常规。以每周2项为检查标准
三月份
1、收整各班新生入园资料
2、各班级开展“三八”“我爱妈妈”教育主题活动及“雷锋精神照亮你我他”活动月
3、各班家园联系栏环境创设及班级创设评比检查
4、教师业务培训(园内)(师德培训)
5、做好春季预防消毒保健工作(生活老师)
6、3月12日植树节。开展师幼体验种植植物的快乐与爱护的教育
四月份
1、教师艺术技能比赛:开设语言、舞蹈、绘画等
2、组织幼儿春游四月中旬
3、“六一”活动的筹备
4、开展幼儿礼仪教育评比活动
五月份
1、结合“五一”对幼儿进行爱劳动教育(大带小)
2、组织师幼绘画评比活动
3、家长半日开放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公开课)
4、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带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
5、各班排练庆“六一”活动节目
6、做好幼儿体检工作
7、课堂教学设计比赛
六月份
1、“六一”庆祝活动
2、各班教学成果展示
3、发放家长意见调查表
4、夏季的卫生安全教育
5、做好学期各项总结并做好档案管理
七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