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温室效应的本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140-02
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对于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人文素质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本科阶段实行的人文素质教育,比较集中地开设在大学一、二年级。主要以中文类课程为基础,开设的科目一般为《大学语文》、《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公关礼仪》、《职业道德与修养》以及一些通识课程等等。和两课、公共外语、体育等基础课程比较起来,人文素质课课时少、学分低、学生重视程度也不高。体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教学安排统筹不够,课程体系缺乏合理设计。
目前的人文素质课程之间缺少明确的联系,没有很好地与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的培养计划、学生的职业能力等相结合,也没有对师资进行合理的安排与整合,总体而言人文素质课程处于无序状态,体系不完整,内容不合理。
2、课程缺乏连贯性,未能贯穿高等教育始终。
人文素质教育应该贯穿高等教育的始终,但是囿于课时和学分的限制,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都仅在大一开设人文素质课,大二开设的较少,大三基本没有人文素质课程。这样的设置方式使人文素质教育必然产生脱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断层。
3、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
多数人文素质课程内容都比较单一,或者《大学语文》,或者《应用写作》,而且教学内容陈旧、近似于“高四语文”,难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
4、教学方法简单,学生积极性不高。
目前的人文素质课程中,由于课堂人数多,教学方法往往是简单的“灌输式”、“讲座式”,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热情,导致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
5、过于求博求全,精深程度不够。
在目前的人文素质课程中,教学内容过于求全求广,而忽视了对作品、对例文、对案例的深度挖掘。课程讲授虽然面面俱到,但是很可能没给学生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也没有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起不到教学应有的效果。
6、课内课外联系不大,未能指导学生课外运用。
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成果就是对学生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发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的人文素质课程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缺少指导,久而久之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并未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
针对此种情况,我校自2009年起在我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开展“人文素质平台”的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一、“人文素质平台”包含的课程体系及目标能力分析:
1、《经典导读》——对经典的阅读、体会、感受、结合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
2、《文学欣赏》——掌握文学作品欣赏的技巧、方法,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艺术欣赏》——掌握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4、《实用口才训练》——具备良好的交际口才、与人沟通的能力。
5、《应用写作》——流畅的书面表达能力、常用文章写作能力。
6、《礼仪与沟通》——公关交际中的礼仪和人际沟通能力。
二、具体课程安排:
三、教学内容:
1、《经典导读》:结合学生专业,选取与专业相关的文学、哲学、历史、社会学、艺术、科学等名著经典进行导读,重在引导学生自行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2、《文学欣赏》:选取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结合作者、时代、心理、文学母题、文化等角度进行深度剖析,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的鉴赏水平。
3、《艺术欣赏》:选取音乐、绘画、影视、雕塑等方面的代表作品,进行赏析、讲解,并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4、《实用口才训练》:结合学生兴趣和实际应用需要,选取常用的口头交际方法进行讲解,组织学生进行口才训练,强化口语技能。
5、《应用写作》:选取最常用的写作文体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写作训练。
6、《礼仪与沟通》:根据人际日常交往的特点选取与学生专业、应聘、工作有关的礼仪常识和人际沟通常识进行讲解。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课和学生参与式教学的比例在1:1,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式为主,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内和课外阅读、调研、讨论、写作等合作式学习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五、课外活动:
在课堂教学之外授课教师还应承担起与人文素质教育有关的学生活动的指导工作,例如文学社、话剧社、口才协会、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指导学生将课堂所学融入课外活动中。
六、考核方式:
根据不同课程内容和特点组织考试。《经典导读》、《文学欣赏》、《艺术欣赏》可以以写作论文的方式考试,《口才训练》以口试为主,《应用写作》可以采用“申论”的方式考试。
七、授课特点:
以例文、例题、案例精讲的方式授课,不求全求广,强调讲深讲透,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通过布置课外阅读的作业和书目,促进学生大量阅读。
八、改革的主要成效:
1、对教学目标的统一认识:
高等学校课程的考试与考查,不仅是检验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系统地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总结教学经验、检查学校工作的主要方法。考试作为重要的教学评价手段,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考试成绩既是评定学生是否优秀的依据,又是毕业后寻找满意工作的“背景材料”。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大多数课程仍使用传统的课程考核方法。目前的考试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无法对学生的知识应用与技能掌握全面地进行考核,从而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基于该现状,本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相关对策,以改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考试次数少,考试形式单一,考试的效度和信度不高
近年来,部分学校尝试对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并采用口试、论文写作及实验性操作等为考试形式。但仍存在着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评价少的现象。对于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考试的偶然性因此增大,考试结果难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一方面,受考试形式局限,考试内容覆盖面窄,无法反映出该课程的全部内容,尤其对偏重于知识和技能应用的课程,无法准确地通过考试反映出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状况;另一方面,学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使得应试的风险性较大,诸如考试时紧张和疲劳、备考的范围和重点等偶然因素,都很难使考试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充分发挥。
(二)忽视考试在教学中的反馈作用
学校考试可分为形成性考试和终结性考试两种。终结性考试是指考试安排在学程结束时进行,通过考试对课程的教学双方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形成性考试则是指考试安排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考试了解教学双方活动现状,诊断教学症结所在,获取教改教学信息。从目前我国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的考试安排在学期期末或课程结束时进行,属于终结性考试。学生在考试结束后除了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并无法获得其他的信息。这种考试方法极大地削弱了考试在教学中的反馈作用,既不利于教师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也不利于发挥考试对学生平时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学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更无从得知应该如何改正,这对今后在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也埋下了一些隐患。
(三)考试内容存在局限性,创新思维的培养受到阻碍
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学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技术,又要鼓励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大胆探索,有新观点、新见解。但是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考试内容上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能力”的现象,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老师划定的重点或压缩范围,考试内容大多是考查对知识的记忆,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察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试题。考试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致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创新思维被抑制,使得考试成为对死记硬背的一种鼓励,很不利于学生思维、分析、实践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
(四)考试成绩作为一种单一价值的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
正确、公正、客观、合理地评定学生成绩,是鼓励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手段之一。在传统的认知模式中,人们把考卷成绩看作是能力的具体外在表现,似乎分数越高能力越强。学生的学习成绩几乎成了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造成了评价学生时只看成绩或只看名次的“一俊遮百丑”的现象。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个性特征评价较少,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一定影响。这种只以分数为依据的做法,夸大了考试成绩的作用,使学生只重分数不重能力,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难以体现。这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相违背。有些学生为了获得满意的成绩,甚至会采取一种严重损害道德品质的行为――作弊。有调查显示,居然有82.74%的大学生曾有过作弊行为( 包括夹带纸条、给别人传答案、替考、高科技舞弊等)。这充分说明考试成绩作为一种单一价值评判模式的弊端。这种心理经历对大多数人均有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应用型本科课程考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教学管理体制规范有余而灵活不足
随着发展的需要,学校教务部门在课程考试的方式、内容、试题比例及成绩评定办法方面进行了规范性建设,同时规定若出了差错则以教学事故论处。因此,虽然学校教务部门规定对不同的课程可以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但是由于手续繁杂,往往规范有余、灵活不足。采用现行的期末闭卷方法,不需审批就可以进行;如果以其他形式进行考核,则必须先提出书面申请,经过多方审批后才能进行,导致最终能以闭卷考试之外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的课程寥寥无几。这种呆板的管理体制不仅降低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热情, 也阻碍了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 最终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学校缺乏促进考试制度改革的奖惩机制
虽然现行考试方法的弊端已经被一线教师和相关教务工作人员所知晓,但是由于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并没有规范的奖惩机制,对于勇于创新的老师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和奖励措施。现行的考试方法对他们而言是既简便又省事,如果采取其他多样化的形式,势必要求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增加了教学投入的工作量,而学校却不能给教师额外工作量作为报酬和奖励。长此以往,教师的积极性想必受挫,因此他们往往不肯花费时间去探索科学的考试方法, 反而是心怀忧虑却又年复一年地重复不科学的考试方法,因此现行的考试方式被广泛使用。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考试改革对策分析
针对目前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文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紧密围绕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大胆进行考试制度改革,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考试制度。
(一)学校应重视课程考试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
为了促进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能够积极地探索科学的考试方法,学校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对自己授课的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索更加适合该门课程的考试方法。对于在课程中采取科学考试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明显效果的老师,学校应对其计以一定的工作量作为报酬和奖励。
(二)教师应积极探索课程考试形式和方法的改革
1.适当增加考试机会
课程考试的基本功能是评价功能,同时也具有督促、导向功能。为此,任课教师应该将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分阶段考试,阶段性考试的成绩可按一定的比例计入考试总成绩中,适当减少期末考试所占课程最终成绩的比例。教师可结合考试中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及重点、难点进行辅导性的讲解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课程内容。期末考试只是考核的一个环节,让课程的考核过程化,才能使学生牢牢地掌握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进一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实施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和考试方法
打破单一的期末考试模式,构建多种形式的考试体系。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因材施教,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灵活运用开卷、闭卷、口试、操作、论文、调查报告、大作业等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既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利于充分尊重学生不同个体的创造性,使学生在理论、实践、独立思考、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由于各门课程的性质及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因此,不同的课程应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具体如下:
(1)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应该沿袭闭卷的方式,因为这些核心理论课的知识,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的基础,所以应该重视这些课程的学习。闭卷的考试方式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尤其是重视基础知识,让学生熟记知识点,为以后学好专业课打下基础。
(2)对于考核综合分析、创新能力的课程可采用开卷考试、让学生分析案例、撰写报告和论文等形式进行考核。因为这些课程除了要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理论外,还需要培养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于考核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则可采用实践、模拟实验等形式进行。这类考试方法避免了学习中的死记硬背现象,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对与专业结合密切、应用性强的课程,可采用拟定探讨性、研究性课题,通过边学习边研究的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5)对专题类课程,可采用项目设计、案例分析、读书报告、文献综述等方式,加强综合性内容的考核,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丰富考试内容,优选试题类型
由于不少课程仍不可避免地需要用书面考核的方式,因此考试内容是关键。课程考试改革要依托教学大纲,丰富考试内容,在试题中体现时代气息,增加对实际案例的评述和对热点问题的分析,从而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考试的内容不能单纯就知识考知识,要给予学生一个充分想象、发挥的空间,应以人为本,体现学生的专业性和创新性。针对专业层次和课程目标,试题的考点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转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测试。内容应更加灵活,既要有基本知识,更要进行延伸和扩展,要反映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知识;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知识结构、智能状况和综合素质。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应尽量避免过分侧重对知识机械地记忆与再现。
要根据考核内容和目标,灵活采用不同类型的试题,在考卷中要体现出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测试,增加题目的开放性,增加主观性、综合性试题的比重。综合性试题是检测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这类试题在教材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甚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没有讲解分析,能够最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理解和研究的程度。从而使考试更加公平,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总之,考试作为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其作用仍无法完全被取消或替代。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必须坚持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突破传统考试制度不合理的格局,认真分析考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从而制定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的科学的考试制度与方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3)06007008
经济发展从工业时代走到信息时代,如今已悄然进入创意经济时代。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文化创意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展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支柱产业;而在我国国内,随着一系列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文化创意产业也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文化创意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往往具有创新密度大、新产品的创新性要求高等特点,因而智力资本对文化创意企业的绩效和竞争优势具有更显著的影响。在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来自于物质资源和体力劳动的有形资源的贡献正在减少,而来自创造智力财富和知识的无形资源的贡献却越来越大。因此,智力资本会影响文化创意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影响文化创意企业成本的降低和差异化的形成,进而影响企业绩效。
从理论上讲,对于文化创意企业,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应该比一般传统企业更显著。然而,目前关于智力资本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还没有涉及文化创意企业这一领域。对于我国的文化创意企业,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影响企业绩效,如何对智力资本进行管理以提升企业绩效等等问题,本文从实证角度作一分析。
一、 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
智力资本作为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带来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对企业绩效具有一定的影响。学者们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和探索,然而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学者们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
关键词:
全球变暖; 辐射换热; 滞后现象
中图分类号:TM 124 文献标志码:A
Analysis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hysteresis of global warming
HUANG Xiao-huang1, CUI Guo-min1, ZHANG Zhi-qin1, HUA Ze-zhao1, XU Jia-liang2
(1.Institute of New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China; 2.Shanghai Meteorological Bureau,Shanghai 200030,China)
Abstract:
The greenhouse gases generated by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es can result in the global warming.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discharge of industrial waste gases, the global warming has a certain lag on time.Through an analysis of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in the heat balance system of the earth, the atmosphere and the sun, a dynamic,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The main reasons of changes in the earth’s temperature and the hysteresis of global warming were analyzed by this mode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 excessive discharge of industrial greenhouse gases can increase the atmospheric absorption of earth’s radiation and lead to an increase in the earth’s temperature.At the same time, the increase of solar radiation energy can raise the absorp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 atmosphere to the solar radiation and makes the earth temperature to rise.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earth’s temperature rising phenomenon caused by human factors in recent years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earth temperature change trend was predict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 linear increase in the volume fraction of greenhouse gase CO2.
Key words:
global warming;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hysteresis phenomena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报告[1]表明,工业革命百年以来,全球温度平均升高了0.74±0.18℃.其产生的根源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气体浓度大幅提高的结果[2-3].地球上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H2O、CO2、CH4、N2O、O3以及氟氯烃等.其中水蒸气是体积分数最大的温室气体,但是由于其产生并非人为造成的,因此一般在探讨气候变暖时都不予考虑.而其它的温室气体,其浓度的变化都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是造成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目前,由于全球变暖的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由其产生的气候和环境问题也已经逐渐显现,因此,正确预测温室气体浓度及其产生的地球变暖,并据此给出人类排放的控制时间表,是目前解决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的首要问题.鉴于此,气象学家采用多种气候模型预测了地球未来的温度趋势,几乎都得到了令人不安的结果: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CO2的排放,到2100年地球表面温度可能再升高1.1~6.4℃.这将导致灾难性结果[1,4-5].
但是,尽管各种预测模型都得到了地球未来将升温的结论,然而各种结果的差异却很大.虽然最终的1.1~6.4℃的升温都是不可接受的,但是预测结果差异也表明这些模型的不确定性.同时在具体数值上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例如,比较文献[6]和文献[7]可以看出,有些项目的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如大气层向地面的辐射能量、地球表面向外的辐射能量分别相差9 W·m-2、7 W·m-2.这些都会影响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而使得预测结果出现很大的差别.究其原因,是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内在机理的不确定性使然.从上述分析来看,一种准确严密的预测模型需依赖于对地球、大气、太阳构成的系统的准确数学建模,才能揭示温室效应产生的全球变暖的阶段性以及最终结果.
鉴于此,本文通过能量守恒原理分析地球、大气、太阳三者热平衡体系的能量平衡关系,基于自动控制理论建立地球及其大气的动态数学模型,考察造成地球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代价和滞后现象,据此揭示地球升温过程的本质和过程特点.
1 地球及其大气升温的动态数学模型
近年来,由于工业排放的作用,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出现了明显的增加,其中以CO2、CH4和N2O的增加最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工业排放量大,并且三者都具有很长的自然滞留时间的缘故.这些温室气体的增加,无疑将导致大气对于地球辐射温室效应的增强,并且最终导致地球温度的升高.为了考察地球温度随着不同的温室效应变化(由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决定)的规律,以地球和大气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温度变化的动态模型.忽略地球表面水蒸气蒸发潜热以及对流换热作用,地球本体得到的能量包括太阳辐射吸收部分以及温室效应造成的大气逆辐射部分,发射的能量是基于自身平均温度的黑体发射力;而对于大气来说,其能量平衡则是太阳辐射以及地球辐射能量的吸收等于其自身的发射.
根据地球及其大气能量收支关系,如果达到平衡,则有
式中,Qout为最终由地球大气系统向外太空辐射的总能量;Qnet,earth,out、Qnet,atm,out分别为地球辐射穿过大气进入太空的能量和大气辐射进入太空的部分,具有如下能量平衡关系
式中,Qearth,emit为地球本身的辐射能量; Qgreenhouse effect为由于大气温室效应吸收的能量; Qatm,emit为大气的辐射能量; Qatmsun,a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量; Qearth,emit为地球本身发射能量; Qearthsun,a为地球吸收太阳辐射能量; Qearthatm,a为地球吸收大气辐射能量.
当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些能量维持上述平衡关系.但是一旦某一能量发生变化(一般都来自于发射体的温度变化),这种平衡就将被破坏,从而带来地球或者大气温度的变化,并通过改变其辐射量来平衡热量的变化.
总的来说,地球表面温度Tearth的变化与大气温度Tatm的变化存在以下关系
式中,ΔTearth为地球的温升;ΔTatm为大气的温升;A为常数.
从式(3)可以看出,地球表面的温升与大气的温升在数值上不一定相等,但是存在一定的正比例关系.这里,以“持续升温”模型,得到在外部强迫作用下地球温度升高的动态数学模型为
式中,Qatm,emit为大气温度的函数,表示为f′(Tatm).
由式(6)、式(7)构成了地球表面和大气温度变化的动态方程组,其中Tearth和Tatm为未知量,两者存在着强烈的耦合效应.根据式(6)、式(7),可以揭示地球表面升温的两个主要原因:
(1) αatm-earth提高,此时大气对地球发射的红外辐射的吸收增加,导致更为强烈的温室效应,从而将使地球温度升高.而导致αatm-earth升高的直接作用就是工业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因此这一作用是地球升温的内因;
(2) 地球和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Qsun,a提高,其包括地球和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增加.从式(6)和式(7)中可以看出,当太阳辐射增加以后,地球和大气温度都将受到影响.这一作用一般与太阳的活动周期密切相关,属于地球升温的外因.
2 温室气体造成的地球升温的滞后效应分析
由于太阳活动周期具有一定的规律,而且与人类活动没有关系,所以这里只讨论由于温室效应增强带来的地球表面升温的滞后效应.
2.1 地球和大气升温的时间常数
根据自动控制理论,将式(6)和式(7)等号右边的热量差处理扰动作用,则地球表面和大气的升温过程呈现为典型的积分环节特性,两者的传递函数分别为
从式(10)、式(11)可以看出,由于地球和大气的总热容量不同,因此在扰动作用下的地球和大气的升温也将不完全同步,存在一定的相位差.而平衡此不同步作用的方式除了大气与地球之间的辐射传热以外,对流换热将起到更大的作用,这里不作深入讨论.取地球的总质量的1/10参与升温作用,则其质量为5.69×1023 kg,并取其平均比热容为0.85 kJ·kg-1·℃-1,则其时间常数为30.49 a;取大气的总质量为5.136×1018 kg,其平均比热容为1 kJ·kg-1·℃-1,则其时间常数为2.78 h.由时间常数可见,大气和地球动态温度变化具有很大的滞后特性,而相比于大气来说,地球的滞后作用更为明显.
2.2 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后的地球温度变化
由于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的浓度逐年升高,导致了其温室效应的逐步提高,这样就破坏了地球和大气系统的热平衡,从而导致地球的升温.鉴于此,将热量扰动与温室气体浓度升高产生的温室效应增强联系起来.以CO2为例,在近50年内其体积分数从3.20×10-4增加到3.80×10-4,假设其增加为线性变化[1],根据大气压缩模型方案[8],得到温室效应增强量ΔQ与距离1960年的时间间隔t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可见,其总热量基本呈现为线性变化,拟合公式为
将τearth=30 a代入式(15),得到地球在当前CO2体积分数增加情况下地球表面的温度响应,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因为人为的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地球温度自1960年以来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至2010年,气温升高了0.617 ℃,这与IPCC报告给出的数据基本相符;另一方面,由于大气中的CO2体积分数近年来基本呈线性关系变化,地球表面温度响应的滞后特性在未来将被极大地体现出来,其温度的升高在未来多年将得到一定延续,并且会出现升温加速的现象,除非其自身辐射抵消温室效应为止.此时,地球表面温度将维持在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即所谓的“积分保持”作用,除非温室气体体积分数有所下降.因此,如何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已经被列入各国政府、联合国会议的首要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9].
3 结论
基于能量守恒及自动控制原理建立了地球变暖动态数学模型,通过此模型,考察造成地球温度变化的两个主要原因,即: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会造成地球升温加剧;太阳辐射能量增强会造成地球一定的温升.在此动态特性基础上,对于地球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时间上的滞后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大气和地球动态温度变化具有很大的滞后特性,大气温度变化滞后时间为2.78 h,地球表面温度变化滞后时间为30.49 a.可见,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全球变暖具有很大的滞后效应.
根据全球变暖动态模型,本文结合现有温室气体CO2的排放水平,预测了地球温度的未来走势.结果表明,根据地球变暖滞后时间常数,可以得到任意时间的地球温度变化.同时,地球环境温度对于温室气体体积分数的响应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在现有排放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地球表面温度仍将进一步升高.
参考文献:
[1] OLOMON S,QIN D,MANNING M,et al.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limate Change Physical Science Basis[R].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 LE T H,SOMERVILLE R,CUBASCH U,et al.2007:Historical Overview of Climate Change.In: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R].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 FORSTER P,RAMASWAMY V,ARTAXO P,et al.2007:Changes in Atmospheric Constituents and in Radiative Forcing.In: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R].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4] MYHRE G,HIGHWOOD E J,SHINE K P,et al.New estimates of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well mixed greenhouse gases [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1998,25(14):2715-2718.
[5] HAIGH J D,WINNING A R,TOUMI R,et al.An influence of solar spectral variations on radiative forcing of climate[J].Nature,2010,467(7):696-699.
[6] KIEHL J T,KEVIN E T.Earth’s annual global mean energy budget[J].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1997,78(2):197-208.
现行地理新课程标准突出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与自主学习。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校推出对话单教学模式,在编制对话单中,笔者认为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对话单的编制要贯穿三个学习过程
1.课前对话
课前对话,以“激发兴趣,引导学习”为目的,以发现学生问题为出发点,课前回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预习本课的主要知识,自主解决基础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设疑和质疑。
课前对话,从具体内容入手,使内容问题化,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注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知识的冲突,引导学生发现或创设情境,引发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有所思。编写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把教学目的及重点难点转化为练习(如填空或选择练习),把基础知识点转化为练习,把新旧知识转化为练习,通过做练习,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自学,让学生完成练习,解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2.课堂对话
地理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培养地理素养的主阵地。对话教学的核心是对话,主要有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和自我对话几种形式,师生通过各种对话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如通过生本、师生对话实现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通过生生对话形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通过自我对话、感悟,提升知识学习和技能获得的水平,进一步提高获得知识的能力,同时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3.课后对话
巩固重点知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兴趣,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内容:(1)巩固重点知识(复习类作业)。(2)突出知识运用(迁移类作业)。(3)引导学生自学(预习类作业)。
二、地理对话单的编制要采用四种对话形式
1.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主要指学生与文本资料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中心,是获得文本知识的主要来源。但长期以来,我们关注文本、崇拜文本,把文本奉若神明,认为文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阅读不是读者机械地接纳文本,而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空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建力填补。由此,我们不难认识到,读者阅读文本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即一个对话的过程。因而,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应该是一次次对话的过程。
生本对话是学生获得文本信息的主要渠道,教师编制对话单时要明确学生生本对话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能够明确对话任务,提高对话的实效性。生本对话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地理问题的结论,总结地理事物、现象的相关特点、规律;(2)对相关地理问题的见解;(3)构建地理知识体系;(4)发现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存在问题等。
2.生生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生生对话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换思想、彼此借鉴、共同成长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一种善于跟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经验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关系。在对话单中可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思考题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对话活动,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如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温室效应,首先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视频,并讨论总结出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的教学录像片,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目前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是积极的旁观者(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3.师生对话
地理课堂中的师生对话是师生之间基于语言交流基础上的双方精神世界的相互敞开与接纳,是知识与经验系统的相遇与协商,是地理教育本质属性的体现,是由双方共同参与的一种创造性地理课堂活动。因此,强化地理课堂上的师生对话显得尤为重要。
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让师生对话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在编制对话单时留有一定空间,问题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和空间,可以丰富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部分知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主获得,部分知识可以合作获得,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教师点拨、归纳和讲解后获得。
4.自我对话
在对话单的最后安排学生自我对话,即学习反思,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回顾课堂学习内容,构建知识体系,思考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通过自我对话进一步思考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课堂学习效果,寻找课堂学习中可能存在的疑惑点,有针对性地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地理对话单的编制要落实三个教学目标
1.用对话单教学增强高中地理课的魅力
对话单教学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求知的方法,探索地理现象的成因,总结地理规律,理解人与地的关系。既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又增强高中地理课的魅力。
2.用对话单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学生虽然生活在群体之中,但是他们都有独立意识。他们喜欢接受教师的传授,更喜欢自我体验。因此,用对话单教学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验证知识。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3.用对话单教学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今日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决策者,地理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决策思维、决策方向会产生重要影响。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类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能力,因此现代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导学生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参考文献:
二、氧循环和温室效应两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一)教材活动一:氧循环实验
1.将如图一A、B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2.请判断:A钟罩内蜡烛熄灭的较_____;而B钟罩内蜡烛熄灭的较_____。
本人对图一的实验做了多次,几乎全都是B钟罩的蜡烛先灭,是植物种类、还是大小、或是光线强度因素的影响呢?如图二、三、四所示,我们先是怀疑植物叶面积或植物品种,后来又觉得光照强度不足(甚至请出了浴霸),再后来又调节蜡烛的高度,但种种设计的结果几乎都是B钟罩先灭。
多次实验失败之后,发现书上的设计是有问题的,如图一A钟罩和B钟罩没有很好的控制变量,因为A的剩余空间比B大(B钟罩内有一盆体积较大的花),氧气的起初含量要比B的多,所以导致B的反而先灭。发现这个问题后,于是我们将实验改进成如图五的装置。
我选了和植物大小相近的花盆上加块石头代替植物的空间,本以为实验就此成功了,没想到结果是两边几乎同时灭。我又想是不是因为蜡烛太高了呢?因为蜡烛高了的话由于
钟罩内的二氧化碳受热在上层导致蜡烛会先灭如图六。
我问学生“火灾时人为什么总是低头前进?
学生:因为有毒气受热后密度变小,在高处。
同样在钟罩内气体是流动的,流动的动力来自蜡烛燃烧生成的热,这一动力使CO2聚集在钟罩的上方如图七,所以,上面的蜡烛先失去燃烧所需的O2。
这和我们做向烧杯中“倒入”CO2有本质的不同,如图八烧杯是敞口的,在图八右边蜡烛燃烧生成的CO2因为密度变小而向上运动,离开烧杯,这时左边冷的CO2沿烧杯壁向下补充。导致下面的蜡烛先灭。
而且我发现在实验过程中有植物这边钟罩内由于蒸腾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水汽如图九。会不会这也是使它先灭的原因呢?
通过多次实验,我觉得影响此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钟罩和植物大小(这是主要因素,因为它影响植物大小和产生氧气的速率);
2.烛焰的大小(它影响氧气的消耗速率);
3.烛焰的高度(因为CO2的流动会影响烛焰燃烧的时间,不然空间大了没用);
4.光线强度;
5.两烛焰的大小和稳定度(如图九我们选择用烛杯);
6.两个钟罩的密封度(控制变量);
7.温度(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最终我决定自己改进原来钟罩的大小,自己制作了一个氧循环装置如图十。这是一个30cm×60cm×50cm的大玻璃箱(如图十),我们将这个玻璃箱左右平均分成两等分,左边放叶面积较大的植物,右边放入差不多等体积的砖头用于控制变量(剩余的空气体积尽量相等)上面用一块玻璃板盖,它们的接触边缘用凡士林密封。
终于将植物这边的烛焰燃着时间比另一边拉出1分钟有余如图十一(左边的烛焰亮着,右边的早已灭了)。而且总时间在15分钟左右,这样也适合在上课时操作。
(二)教材活动二:温室的保温原理
取两只相同的塑料杯,各装1/12清水,在一只盛水的塑料杯上盖一块玻璃片。把它们同时放在太阳光下晒1小时左右,然后分别测量水温:___杯内的水温高。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
要对本实验进行改进主要是因为它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受到质疑,因为水的比热较大,一小时的升温不明显,这时如果打开瓶盖用温度计花较长的时间测量水温,导致测量结果误差很大,所以本实验可操作性有问题。实验检验:我们第一次先测量气温读数为23.4℃(如图十三),1小时之后瓶内(没盖瓶盖)的温度为29.9℃(如图十四),另一瓶内(盖瓶盖)的温度是30.5℃(如图十五),多次测量结果大致一样,我就没有上图了。由此可说明本实验确实可操作性有问题。
改进:
1.温度计选红外线测温仪,测温速度快又准确。
2.实验对象改为车内外(现象明显又贴近生活)。
如图十六为车外气温24.6℃,1小时之后如图十七所示车内气温36.0℃,温差近12℃,现象明显。
图十八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用品(遮阳挡)和科学知识(温室效应)的联系,是科学要面向生活的重要体现。
三、实验设计取得的成效
需要注意的是:①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与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两回事,不能混淆.例如,“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越大,因此内能越大”就犯了宏观、微观混为一谈的错误;②既然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则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也就是说,任何情况下,物体的内能都不可能等于零.所以说,“内能跟温度有关,所以0℃的冰没有内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基本因素
初中阶段的内能学习,同学们要注意,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一是质量,同种物质质量的大小决定着分子数量的多少;二是温度,温度的高低决定着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三是物态,不同物态下分子之间作用力的强弱以及分子间距离是不同的,分子势能也是不一样的,同温度的等量物质,气态的分子势能大于液态的分子势能,液态的分子势能大于固态的分子势能.
在实际比较不同物体内能大小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相关因素.例如,4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4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可以依次有序做出判断.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这是由于温度差异导致的;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这是由于质量差异导致的;b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a烧杯中水的内能,这是由于温度差异导致的;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a烧杯中水的内能,这是由于质量差异导致的.那么,b、c两烧杯中水的内能谁大谁小呢?这就不得而知了,b烧杯中水的温度高,c烧杯中水的质量(分子数量)大.
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影响其内能大小的就只剩下温度与物态两个因素了,需要指出的是:由物态变化引起分子势能的变化需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同一物体在没有物态变化的前提下,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小,温度越低.但有物态变化时,情况就不同了,例如晶体熔化及液体的沸腾过程中,物体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却保持不变.例如,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冰块吸收热量导致其内能增加,虽然温度没有改变,但分子的势能发生了变化.故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反过来,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有可能保持不变.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改变物体内能大小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如下表所示.
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虽然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本质还是有所区别.“做功”使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物体内无规则运动分子的内能,属能量的转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有多种形式,如克服摩擦、压缩气体等.热传递则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属能量的转移,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四、明辨几个相近概念
温度、热量、内能这三个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①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是状态量,可以说温度“是多少”,也可以说温度“升高了多少”或“降低了多少”;②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是状态量,形容内能可以说“有”,也可以说“大”“小”“增大”“减小”;③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热量是过程量,可以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热量,但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所以“高温物体与低温物体接触后,高温物体把温度传递给了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温度降低,低温物体的温度升高”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日常生活中说的“热”,含义是广泛的,在不同情况下,有的“热”表示物体的温度,有的“热”表示物体的内能,有的“热”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例如,“今天的天气真热”的“热”,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说明气温高,指温度;“气筒壁热了”的“热”,是由于打气时,克服摩擦做功,同时压缩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此,这个“热”表示的是内能;“物体吸热,温度升高”,表示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这个“热”指的是“热量”.
五、内能获取及利用的历史变迁
内能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内能的获取以及利用的历史,也是人类技术发展、社会进步的历史.农耕文化,意味着人类获取内能的方式主要是燃烧柴草,对内能的利用也很简单,主要用于烤火取暖以及加热熟食;工业革命,意味着人类获取内能的方式聚焦在煤炭燃料的集中开采和使用,产生的内能主要用于通过蒸汽机以转化成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机械能;产业革命,意味着人类获取内能的方式聚焦在石油燃料的集中开采和使用,产生的内能一是通过内燃机以转化成驱动交通工具前进的机械能,二是通过内燃机带动发电机产生电气化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电能;现如今,人们把核能转化为内能,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进一步转化为电能,这成为人类能源获取与利用的新途径.
1、低碳经济及其相关理论学科对比研究
生态经济、绿色、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相关学科,其中生态经济主体探究生态与经济体系的复合结构、具体功能以及规律特征。循环经济则基于生态自然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变换规律构建经济系统,令其引入至自然生态体系物质循环中,构建了新一类经济形态。其本质层面体现为一类生态经济,需要利用生态学规律引导人类社会各项经济活动。英国经济学家提出了绿色经济理念,基于对人们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有限资源的合理维护以及能源规划,创建体现健康意识、平衡属性的特色化经济模式。由本质层面来讲,循环经济、生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均为三高一低逐步向三低一高发展转变的形式。也就是高水平资源投入、大排放、高能耗、效率低,逐步发展为降低投入资源、控制消耗与排放量,提升生产服务效率的优质模式。上述四类经济类型均为新型发展构建经济思想。其中,生态经济主体传递理念为,经济活动应符合生态规律,其构建体系则应符合生态系统特征。循环经济主体由循环视角构建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活动。绿色经济为排除自然资源的消耗价值以及形成环境污染造成的价值损失之后创设的生产总值,其主体侧重对资源利用的有效节约,追求最终实现绿色的GDP价值。发展低碳经济主体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提升对人类生活形成的显著影响威胁,其关注经济发展不应以加大二氧化碳总体排放量作为付出的代价,总体追求经济发展应脱离于碳排放。由本质层面来讲,低碳经济可归于生态经济理论范畴。其提法相比于他类经济形势,则更加凸显了当前经济建设发展阶段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发展追求目标由高碳向低碳模式过度。由哲学辩证视角来看,低碳经济可由明确主要矛盾出发进而应对发展经济阶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该经济思想是社会大众面临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恶化污染、生态系统受到不良破坏等问题,进行自我反省与优化更新的实践结果,是对自然与人们实践活动关系的新一轮审视与科学总结。
2、低碳经济理论基础研究
近年来,持续恶化的温室效应对全球经济建设发展均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其作用程度并不次于世界大战以及全球经济危机。为此我们应主体针对碳排放量持续提升造成的温室效应产生的显著经济影响,探索新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深化理论基础,拓展研究领域,方能促进低碳经济的良好、优质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学理论的分支之一,主体基于经济学相关原理及规律,探究发展经济同二氧化碳排放间的矛盾问题,促进经济建设及环境发展的良好协调性。低碳经济同环境气候的变化涵盖较多学科理论内容,因此对其要想进行整体的研究把握,需要我们树立综合视野,深入至多学科领域。可采用继承传统方式,开展边际研究、弹性分析、结构衡量、总量研究、均衡分析等实证研究,同时还应对各地域碳排放标准规范进行深入分析。再者我们可借鉴他类学科研究分析方式,例如环境经济领域学科之中的波及性研究、成本有效性以及成本效益研究等。还可进行碳足迹、金融、碳权以及碳循环的综合研究分析。
3、低碳经济核心经济学价值
3、1解决国际经济发展合作困境问题,优化整体经济体系
经济发展阶段中,提升整体竞争力,仅利用贸易手段远远不够。倘若由经济效益视角来讲,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可令合作成员国形成良好的合作剩余,对各自发展极为有利。而由生态效益层面来讲,国际经济发展合作则会形成更多负效应影响,引发环境问题。基于国际经济合作中将制造环节逐步向欠发达国家实现转移,其技术水平较低,且能源结构不佳状况,会在制造生产阶段中形成显著环境问题。例如过度开发资源、提升碳排放总量等。而基于碳流动属性,则会对国际领域各国均形成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应科学树立低碳经济合作发展思路,通过开展碳贸易与交易,科学解决潜在不良问题,化解国际经济发展合作困境。再者,低碳经济基于国际经济全面收益视角进行发展,因此其理论应上升到国际经济发展范畴领域,令其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宽。应利用低碳经济做好国际经济学的有效补充,优化整体经济体系,进而真正促进国际经济的全面发展。
3、2创建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石,引导更新消费方式
传统经济学发展理论其研究主体目标为提升财富,尤其将物质财富作为核心任务,形成了显著的温室效应问题。基于现代经济学主体任务为提升国家GDP,倘若仍旧应用传统理论作为行动指引,则会无法符合经济全面发展的核心需求。为此,我们应基于低碳经济学相关理论,创建完善研究体系、夯实理论基石,做好生态经济、绿色与循环经济的有效补充,促进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良好转变。物质消费的扩充可拉动经济增长,并促进经济循环。基于现行能源体系结构,提升物质消费势必令碳排放总量显著增加,而降低碳排放则会对物质消费形成相应抑制,体现了两环节的矛盾问题,即目标冲突。为此我们可利用低碳经济理论做好矛盾冲突的良好化解。摒弃物质消费是发展经济根本动力的理念,令低碳经济促进生产发展方式的优化更新,并进一步转变人民的生活与消费形式,进而将低碳经济促进物质的过度消费良好转变为精神消费,令人们全面关注智力投资,进而为经济发展建设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3、3进一步丰富低碳经济主体研究内容
低碳经济研究发展阶段中,形成了一定工具。例如碳交易、货币、经营贸易、碳期货以及关税与期权等。该类理论概念仍旧包含一些不完善的问题,同时为金融领域、贸易学科与虚拟经济创设了新型研究内容。为此,我们应进一步探究低碳经济发展风险因素以及其中包含的不确定性问题,丰富主体研究内容,做好经济学原理概念的新一轮审视、更新传统观念,方能提升研究水平,真正促进低碳经济的持续、优质、健康发展。
4、结语
总之,针对低碳经济内涵与相关理论学科分析,我们应做好实践探究设想,明晰低碳经济发展核心经济学价值,才能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丰富低碳经济内容,实现经济建设全面升华。
1 巧用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成功的课堂导入就如影剧中的“序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应在几分钟内巧妙运用导语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致,使他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感并引导他们进入预订的教学轨道。
例如:我在讲《溶液的酸碱性》一节时,是这样设计“引入”这一环节的。
[导入]同学们,我们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比赛――呼气比赛
[大屏幕]比赛内容和具体操作步骤:(各小组推荐一代表)
(比赛之后学生描述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师叙述]同学们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给我们留下“酸”的印象,我们又怎样确定物质的酸性或碱性呢?本节课就来研究《溶液的酸碱性》。
一个小游戏顿时激活课堂气氛,有效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轨,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因此,在教学起始阶段,善于选择运用提问、做游戏、设置悬念、讲故事等导入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活泼,愉悦,热烈的情境,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注重学用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
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结合教材提供的化学实验素材、社会问题素材、化学史料素材和生活经验素材等内容,联系生活设计或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化学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如教材中“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是一个较为典型的STS主题。利用这一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安排课堂辩论。
辩题:反方:“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变暖,改变地球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正方:温室效应会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工农业的发展有利等。
教师提供与这两种说法相关的图片、资料,然后创设学习情景:你认为“温室效应”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还是利弊影响平衡?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成立几个辩论小组。教师可以让学生上网查资料或利用实验等提供相关的素材与证据,提出问题与论点,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通过辩论,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教师可适时总结正反双方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学生激烈辩论之后了解到任何一种物质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则有弊,看问题不能片面,而应该全面考虑。
通过一些与当今全球关注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相关的学习情景素材,让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初步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其成就感,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化学的魅力,从而引起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3 恰当运用多媒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在化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形象性,把抽象事物简单具体化,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我设计制作了flash动画,运用了不同颜色和不同大小的圆球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给它们设置不同的运动路径,使它们在通电前组合成水分子,通电开始运动,表现出分子的破裂,运动最后它们再分别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简单的动画处理,效果却是非常突出,可以很直观地给学生表现出宏观的化学变化背后微观不可见的世界。
化学课上关键的地方运用课件是很有必要的,但千万不能让多媒体喧宾夺主,要把握好这个“度”。要明确使用课件,就能够把从文字材料获得的概念转化成直观形象,把难于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通过直观的视觉来帮助学生理解,从而降低难度,使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
4 重视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新课程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其置于主体地位,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以前单纯的教师演示,要赋予其探究色彩、合作色彩、趣味色彩,不过分拘泥于教材的束缚,做好充分的准备,创造性的、精心的设计各种实验,充分体现在实验教学中的师生、生生间的示范效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更多的参与,学会探究。
1.当代生态思想产生的背景
随着我们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水土流失与水污染等。
1.1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
作为人类生命之源,我国拥有的水源仅占世界平均的20%左右,由于水污染严重,大约有4成的中国人都喝不到干净的水。水资源的枯竭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地方的湖泊、江河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尤以长江为甚。我国在长江沿岸建立了约9000家各类化工企业和大约2000座的化工厂,使得长江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为特大水源污染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其次,水土流失也严重破坏了我国的农业生态和自然生态环境。第一,水土流失不仅会破坏良田,还会毁坏耕地,使土地变得更加贫瘠,致使我国的可耕种土地的面积大幅减少;第二,长期的水土流失会将大量的泥沙带入江河,造成河床上升,洪水泛滥,洪涝灾害频发;第三,水土流失还会使得自然环境极度恶化,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
1.2温室效应加剧
随着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全球环境和气候也产生着重大变化,如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枯竭以及土壤侵蚀愈加严重等。巨幅的气候变化已经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温室效应会加剧农作物的虫害,造成农业减产,甚至全球3成到4成的生物灭绝。全世界环境的恶化导致气候变暖、冰川融化而导致海平面的上升以及紫外线辐射加剧,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其次,生态环境逐渐变得单一化,且造成的影响是综合性的、与生态、环境、经济、健康、社会等方面直接相关。目前,我国危害最大的大气污染是酸雨,且呈急剧蔓延之势。由于我国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使得我国酸雨降雨量大幅增加,逐渐形成了以四川盆地、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华南酸雨区。现在又逐渐形成了以南昌、长沙为中心的华中酸雨区,以及以上海、厦门为中心的华东酸雨区。在这样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下,植根于当前日趋尖锐的生态问题的当代生态思想就应运而生了,当代生态思想深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力图对目前的生态问题做出积极的应答,并实现一些“生态学”的实践活动。
2.当代生态思想与哲学的联系
随着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的出现,社会逐渐加大了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力度。“生态危机”这一名词的流行也意味着生态环境再也难以承受人类的索取,自然灾害的频发要求人们必须正确认识生态并采取相关措施。在这样的背景下,曾经指导人类进行进步革命的哲学也对生态问题进行了关注,并企图与当代生态思想建立积极的联系。但基于思想的部分观点,人们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某些误解,认为二者是相互对立的关系。但实际上,这种观点对存在着很大的误解。下面将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阐述。
2.1和生态思想相互对立
持两者对立观点的人大多是受某些思想的影响,比如自然生态界和哲学界两者之间相互关注较少。总体来说有如下几点:2.1.1马克思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将“自然界”排斥在外,他赞同用技术能够改变生态的观点,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对自然生态掠夺的问题。2.1.2马克思哲学体系重点突出了自然界的人化问题,但是却忽视了人的自然化以及自然界的转型问题。2.1.3哲学在人与动物之间划出了明确的界限,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生态学者将自然生态作为中心,是货真价实的“非人类中心主义”。2.1.4信奉科学,认为科学技术能够解决所有生态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不少人对在生态主题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疑虑,他们将倡导的“劳动”、“生产”、“实践”等问题绝对化,完全否定了对生态问题的关注。
2.2的生态学
哲学认为,人与自然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他们的历史一直处于一种相互辨证的关系中。我们不得不承认,资本主义具有反生态的本质,因为资本的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得不依靠对自然资源的剥夺和利用。在资本主义初期,由于技术的局限,人们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十分低下,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另外,由于资本主义家醉心于资本的再生产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当然,即使是的信奉者也不得不承认,人类的发展必须依靠自然生态资源,产生一定的生态破坏在所难免。但是,在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让自然生态的破坏力度降到最低。因此,者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结束语当代生态思想源于当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与哲学并不矛盾,相反地,还能为当代生态思想提供科学的指导。它们能够更加和谐的共存于人类思想体系中。
参考文献:
[1]吴晓明.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J].与现实,2010(06)77-84.
[2]于秀玲.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哲学解读及其当代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
[3]赵志升.生态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兰州理工大学,2014.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57-02
复习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忆、巩固过去所学的知识,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在提高熟练程度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新的问题。有效的复习方法不应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所学知识,也决非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再重现一次。九年级中考复习,对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就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质量?笔者作了如下一些探索。
1 明确目标,以“本”为本,强化基础
首先要认真研读《化学课程标准》,这是命题组的专家们中考命题的依据。通过研读《课标》,可以明确考试的具体范围、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地“超标”、“拔高”、“拓展”。复习时十分重要的一点是通读课本。临到中考,如果没有完整系统地看一遍课本,没有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没有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样的复习等于没有复习。其实,中考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依据课本内容编制而成的,课本中的习题、例题、实验、插图、阅读资料等常被用作编题的素材,所以,学生在考前一定要仔细通读课本,必要时还可自己写出阅读总结,回归课本,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载体学好,这是获得高分的必经之路。如,对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复习,除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其反映的是何种现象或事物的本质属性外,还要进一步与相近的概念进行比较,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同时按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类归纳整理,辅之以必要的实例佐证。
2 注重复习方法,提升能力
复习时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有效课堂,在复习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2.1调查摸底,有的放失地复习
通过基础知识检测、提问、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中存在的疑点、盲点,找到学生的症结所在,教师针对疑点、盲点复习,有效消除疑点,填补盲点。否则即使教师讲的津津有味,而学生无法产生共鸣,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对所复习的内容无法掌握,更不会理解复习内容。
2.2建立网络,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化学知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归纳起来,形成网络。一方面,学生把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另一方面,学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如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意义、写法;(2)化学式——意义、写法、计算等;(3)化学方程式——意义、书写步骤(配平)、注意事项、计算等。
2.3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创设情景
复习时教师要全方位地搜集多方面的信息,将化学知识的复习融入社会生活生产中,这样既能对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又能利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了这一目的,教师就应加强学习,扩大信息来源,关注与生活、生产、重大科研(如每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最新理论)上一届高考题目竞赛题目中的信息来丰富复习内容,在这些信息处理中要充分挖掘所给信息,用所掌握的知识去灵活运用解答,例Fe+CuSO4=FeSO4+Cu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反应,针对该反应,联想到金属及金属铜的冶炼,农药波尔多液的配制和盛装容器,金属活动性探究等方面引导学生加深认识,进行知识深化,达到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加碘食盐”、“加铁酱油”为例,既可以围绕元素的有关知识设计问题,又可围绕化学式的书写、意义及计算,还可从物质的分类、组成、性质、反应原理及检验等方面设计新的问题。
2.4重视问题设计,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好的问题设计利于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从而增强复习的有效性,首先问题应有较强的综合性,因为复习是初中化学整体知识的展示,是对现有知识的整合、运用。如:氧气、二氧化碳是身边化学物质的重要代表,设计问题时应从氧气、二氧化碳的组成、性质、变化、制取、用途等方面的差异,在巩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同时,深化对氧气,二氧化碳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自然界中的转化,认识碳循环和氧循环的意义,增强学生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例:“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如: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 6CO2+6H2O光合作用 C6H12O6+6O2
B. CO2+3H2催化剂 CH3OH+H2O
C. CO2+CH4催化剂 CH3COOH
D. 2CO2+6H2催化剂 CH2=CH2+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