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学管理建议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小学不仅是培养学生习惯、塑造学生性格的关键时期,还是学习的重要阶段,此时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且好奇心重,善于学习模仿,接受能力快,能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为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注重小学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十分重要,而这也是本文需要重点探讨的内容。
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一)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一直是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此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是在农村,依旧存在且较为严重,一方面,农村教师学习机会较少,很少接触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内容,未全面了解过创新型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无法较好运用创新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只能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灌输知识,教学效果较差。另一方面,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较低,并缺乏终身学习意识,固步自封,只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实施教学,不愿学习前沿知识,只采用传统一言堂教学模式教学,不注重教学效果。
(二)教师观念陈旧
教师观念陈旧是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农村教师年龄偏大,教学观念较为陈旧,无法转变教学地位,依旧以自己为中心实施教学,对创新型教学方法不够了解甚至存在错误认识,因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观念陈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内容了解较少,存在错误认知,认为传统教学法依旧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全面的呈现知识内容,且之前一直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并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并未产生任何不良后果。第二,教师不接受前沿知识,只依据传统经验实施教学,不懂变通,使学生思维僵化,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较差。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设施不足
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是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农村经济条件较差,教师待遇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无法吸引大批优秀教师前来授课,致使师资力量显著不足,教师多为观念陈旧的老教师,且一般情况下,都是一名教师担任多门授课任务,教师既教数学,又教语文,还可能会教授英语、音乐等学科,只要教师具备一点相关知识,就能安排教师授课,教师的授课水平与知识基础极为有限。不仅如此,教学设施也较为落后,多媒体设备在城市学校已经普及,但在农村,由于通讯网络的不发达,普遍缺乏多媒体设备,无法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教学设施明显落后,教师运用的教学辅具极为有限,仅有黑板、粉笔等,无法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二、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改进建议
(一)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是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传统教学法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只会死记硬背,很少动脑思考,思维僵化,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思考,开发学生大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为例,农村学生娱乐活动少,靠近大自然,对课文中涉及的蒲公英、苍耳等会多一些了解,学习相关知识会更加容易,因此,在学习此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实施教学,组织学生到户外寻找蒲公英与苍耳,亲自体会一下蒲公英和苍耳种子是如何传播的,对课本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也可以采用情境演示法实施教学,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大部分学生都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表演情景剧,重现课文内容,在娱乐中学习,对文章中涉及的生词记忆更加深刻,提高教学质量。
(二)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观念十分重要,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依旧以自我为中心,未摆正自己的位置是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显得尤为重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大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使教师接受更加前沿的知识理论与教学方法,充实自己,转变观念,意识到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的重要性,促进教师学习、改变,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水平。第二,开展名师讲座,为教师传达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思想与中心主旨,使教师对课程改革具有一个准确的、全面的认识,从而自觉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授课,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力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力度是一个有效手段,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达到理想的效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力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办公环境,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农村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待遇差,优秀教师都向城镇发展,没有教师愿意到农村授课,致使农村教师师资力量严重缺乏,且教师专业能力普遍不高,其二,农村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年轻教师留不住。尽管学校使尽浑身解数在培养他们,然而每年新招聘的教师最多工作两年就考进城了,因此,提高教师待遇十分必要,是吸引优秀教师,壮大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基础。第二,国家加大扶持力度,国家不仅应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支持教师上农村支教,帮助农村吸引人才,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村学校添加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与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办公环境,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总结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较多问题,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观念陈旧等都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作者:文小明 单位: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楚江圩小学
参考文献:
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大。因此,高校的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显得尤为重要了。近年来,高等教育为了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采取了扩招的形式。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将原本就缺乏的实践教学资源变得更加紧张。所以高校为了实现更快的发展,应该对当前的实践教学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明确高校在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一、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
当前社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量相对较大,高校为了向社会输送大量的实践性人才,将传统的精英化教学模式转变成了大众化教学模式。另外,高校在招生中实行了扩招政策,使学生的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新兴的专业也应运而生。当前的高校实践教学呈现出课程门数多、实践经费少、师资力量不足等现象,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管理队伍素质差是影响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目前,大多数实践教学的内容只流于表面形式,教师没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实施,导致实践教学管理不到位,没有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同时,高校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没有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内容相结合,不能正确地处理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导致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不能促进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发展。
二、改进高校实践教学的措施
1.确定学校和专业的定位
要想更好地促进高校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要正确处理学校定位和专业之间的关系,充分了解学校的实际教学现状和企业的用人现状,制订出高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当前,我国众多高校内部的专业办学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学校各专业的教学情况和就业状况不同。有的学校注重对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还有的学校重视对操作型人才的培养。各高校在进行专业定位时,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并符合实际的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制订专业的教学计划
学校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必须要了解本校的实际教学现状,不可以照搬其他学校的教学计划,因为每个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只有全面了解本校的生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师资的专业素质,才能制订出全面、完善的教学计划,保障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合理性,符合当前学校的实际发展现状,使高校的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3.促进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整合
对高校内部相近的专业应该打通专业内部的壁垒,促进教学资源的互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当前大多数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实践教学相对较少的情况,对实践教学的内容不能进行充分的利用。面对这个问题,需要采取建设专业实验室的方式,充分利用实践教学中涉及的人力和物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服务。
4.扩大科技活动中心的规模
在进行科技活动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促进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力的提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该项职能,并在各高校中有序开展,完善实践教学。
5.加强高校和校外的合作办学
要想促进高校和外校合作办学的顺利开展,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便能够培养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当前,大多数学校都实行了高校与外校合作办学的形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其涉及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因此,在进行合作办学时,必须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合作规程。同时,还应强调对学生进行实践培养的重要性,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践提高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促进高校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当前高校实施实践教学的关键内容,有利于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高校在进行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系统了解本校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便制定符合现代化人才培养的战略。高校还应促进教师教学的有效实施,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改革,注重对人才能力的培养,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国家的建设、管理、服务、生产等一线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推进社会现代化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学管理,内化管理教师行动性,加强提升全体教师素质,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
1.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教学管理培训,缺乏教育管理与教育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知识,都是通过自身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逐渐探索以及向前辈借鉴来的管理经验。另外,还有许多高职院校缺乏对教学管理的创新与研究,教务处与教学管理者很少有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的进行教学管理经验探讨,同时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未来的发展缺少具体思考与安排。
2.缺少教学信息反馈
所谓的教学反馈就是指学生工作处向教务处反映教学信息,教务处通过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与收集,交于分管教学副院长,并与其共同探究教学管理的创新与改革的新发展及新途径,及时将学生工作处所反馈的问题解决。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只有在每学期的期末教学质量检查时,才收集学生反馈的教学信息,导致学生对反馈教学信息缺少重视,只有少量学生进行教学信息反馈,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使高职院校学生逐渐失去对反馈教学信息的信任感,不再进行教学信息反馈。这样不仅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还使分管教学副院长、分管学生副院长、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的工作难以全面开展。
3.教学管理理念较传统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中仍然坚持着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对教学定位不明确,导致许多教师仍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进入实际工作中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另外,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单一、封闭,没有根据学生以及社会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市场需求。同时,教务处管理人员将管理权力紧握在手中,全部规章制度都由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制定,缺少对教师与学生的关注,使教师与学生只能处于被约束、被管理、被控制的地位,没有参与管理的机会与发言权,只能服从管理。教务处只是注重规范性与秩序性,缺乏人性化管理理念,久之,教师与学生会对教学管理工作愈发反感,导致一些管理措施难以全面实施,打消学生与教师能动性与积极性,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教学水平,无法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相关建议
1.创新教学管理理念
传统的教学管理就是经验性管理,主要是教学管理者凭借教学管理经验对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进行调和与指挥管理,很难起到持久性作用。因此,教学管理部门要打破传统教学管理方式,紧跟时展步伐,创新教学管理理念,提升教学管理者对教学管理的科学认识,加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与科学化。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发挥出柔性管理与人本管理的作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增强学生个性发展空间,为教师与学生创造更多选择性。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时,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选择性教学机制与弹性教学机制。主要将选修课分为各种模块与层次来让学生自主选择,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另外,制定多种选修课制度,为学生增加学习空间。教师也应安排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在给学生空间性与选择性的同时还要保证教学质量,大幅度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达到高效率教学。
2.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建立起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
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如分管教学副院长、分管学生副院长、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应全面、准确的认识到教学管理的重要性,首先要增强教学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要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全身心投入到服务教学工作中去,同时,还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才能将教学管理的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到位。加强学生学习与其专业知识与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组织能力。因此,相关教学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做到标准、正确、精通以及让学生满意,让教师在办理业务工作过程中感到方便、熟悉、到位,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逐渐转向科学化管理。同时,还要加强研究教学管理,随着时展而更新管理观念,创新工作模式与作风,从而提升服务于教学管理水平。另外,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者的工作内容较为繁杂,要求教育管理者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还要有较高的业务能力。要充分了解国家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政策与方针以及所在学校的教学管理条例与实施准则,熟悉教学规律、过程、方法,掌握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规律,以及熟知教学管理业务。并且还要具备计算机应用技能与良好的行为能力素质,例如,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指挥组织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以及改革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应对教务处教学管理者进行岗前培训,定去举办培训班与研讨班,开展教学监察、研究、总结工作,全面提升教学管理者素质以及管理水平。
3.加强教学信息反馈
为加强教学信息反馈,首先应建立信息员制度,所谓信息员制度就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设立。信息员主要是收集学生对课堂、图书馆、学校设备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并将学生反馈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学管理者。建立信息员制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还能使学生能够真实的反应自身对学校管理的看法与见解,学校管理部门也能够快速、准确的了解到学生的感受,使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高。由于分管教学副院长及教务处教学管理工作繁忙很难及时了解到教学状况,对教师的讲课进度、水平、调停课,以及学生的逃课、迟到、早退的等情况缺少实质性了解。因此,则需要信息学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分管教学副院长与教务处才能及时了解到一线教学情况,并根据情况,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要促进形成良好教学风气。信息员应根据授课教师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师教学的态度、效果、方式、内容等进行客观评价,并及时向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师所在系部反馈,以便教务处与二级学院领导能够做出相应处理。同时,信息员应由学生来担任,因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教师教学状况与自身学习状况了解较深,能准确反馈学风状况,以便教学管理部门能对不良学风进行管理与引导。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与教师的自觉性、积极性,还能促进形成优良学风。
4.明确教学管理者职责
对于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的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分解教学管理职能,实现纵向权力结构,将系部教学管理设为主体。将教学管理者管理重心下移,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合理分权”的管理原则,将各层级的管理职能与重心进行合理调整。并且相关行政部门要宏观调控系部管理工作,全面发挥其监督、协调、指导的作用,同时还要提供咨询服务,将工作重点从管理转移到监督与协调、服务。另外,各学院将间要坚强目标化管理,定期进行责任考核,从而加强监督、宏观调控、指导、决策效果,实现有序、高效教学管理目标。再者,学生管理处要加强过程管理,发挥学生管理处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基层适应能力与寻求发展动力。实现院系二级管理,应对教学管理人员与学生管理人员、教务处人员、学生工作处人员重新整合划分,拟定新型管理条例,严格规定每个人的职能、权力、利益、责任,并对各级职能部门的权利与义务进行明确说明。综上所述,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是项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教学管理者要积极探索与创新,制定出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管理方案,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实现高职院校的稳定与持续发展目标。
作者:董斌 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瑾.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宋宝瑞.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2
[3]张波.决策树与关联分析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3
对于初中生来说,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要面对新增的学科,面对完全和小学不同的生活,他们对新的环境往往会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这中情况会极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应对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及时的优化,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初中的新教学环境,更好的适应初中的教学节奏。
一、初中教学管理的实施基础
(一)完善的教学因素
初中教学整体构成上不可缺少的三个因素是教师、学生以及教材,这三个因素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任何一个因素缺失都会使教学丧失其原本的功能。基于这种情况,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应强化教学管理职能,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与内容,实现其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良好的师资力量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大纲逐渐被新课程标准所取代,未来提高初中教学的质量,应该不断的进行革新,不断扩大初中教师队伍,还应加强教师的能力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在初中教学中,教师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知识渊博,学生也能掌握较多的知识量。
(三)合理的评价职能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将教学成果作出正确评价,并将信息传达给学校,进而对教学薄弱环节进行及时的改善。评价职能在初中教学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主要侧重于阶段性教学目标的打成情况,对教学过程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求教师及时转变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对教学全程进行质量控制。
二、初中教学管理的优化方向
(一)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教师应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心智水平、独立生活能力得到培养与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和学生共同成长,用平等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学习需求。教师还应当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教导学生如何面对困难,培养学生良好的处世态度与处事方式。由于每个学生个性差异较大,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教师应加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从教与学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具体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人人格,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与适当的评价与引导,合理使用鼓励与赞扬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二是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位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学习压迫感。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灵活性与创新性的重要体现,教学中应尽可能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的机械化学习,有效实现教与学的结合。这要求教师应采用科学的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二是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三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团队协作来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思维活力。
三、优化初中教学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课堂管理
1.制定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教师在开课前,提前制定计划做好安排,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组织的安排,保障课堂良好的秩序。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来制定课堂规则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应对违背课堂规则的学生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维持良好的学习氛围,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2.制定合适的时间管理策略。时间安排在初中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时间的高效利用与科学支配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课堂时间的浪费,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不中断,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二)课堂讲授
1.教师应创新授课方法。科学的授课的基础是尊重教学制度和教学规律,通常情况下,教学目的性是清晰的,但讲授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科学的授课方法要求老师充分且全面的分析教学内容,并对有重点内容进行总括,让学生合理分配考虑问题的注意力,良好的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科学的授课,还应做到承上启下,教师应及时归纳上次课的内容并连接下节课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教师应优化口头授课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学的逻辑性、结构性,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维持课堂的教学层次,维持清晰的讲课思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讲课思路进行思考,形成全面的知识系统框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同样不可忽视板书的条理性,教师通过有条理的书写与讲授,将思路连贯起来,进而通畅的将教学内容传输给学生,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三)课堂提问
教学中与学生的提问互动也是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先进行思考,理清思路后再解答,这种提问互动也并不仅仅是学生的单一回答,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补充,加深学生对相应知识内容的印象。教师提问的内容也应难度适宜,太难的问题会使学生无法解答,使得课堂教学氛围不佳;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也兴致缺缺。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从各个层次的内容上进行适当的询问,不让学生感受到过大的压力,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初中教学管理的优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学习效率,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今后的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还应加大探究,实现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70-01
一、进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技能型人才,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能有效发挥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各自优势,从而让学生受益、让教师受益,实现学生培养目标,从而使学校能够长远发展下去。
(一)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着力培养的是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的优秀文化和课程,使学生了解到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从而更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制订并执行好学习计划;校企双方根据企业实际岗位需要,采取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或者学徒制等培养形式,训练学生的相关职业技能,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并熟练运用,让学生切实学习到一项专业综合技能;学生也通过接受企业技师指导或到企业具体岗位进行实践,使书本上学习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使职业技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
高职院校的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由于与社会实际脱节,往往缺少实践能力,不能时时了解企业最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社会经济最新形势的变化等,导致教学偏重理论而缺实践,不能与社会接轨,“纸上谈兵”,或者即使注重实践也是过期的实践,不能紧跟时代步伐。通过校企合作,让教师能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具体模式及人员需要情况,通过与企业优秀管理人员共同探讨,可以在实践操作中提升其理论技能,从而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
(三)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通过校企开展深层次合作,能够促进高职院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主动地调整专业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从而培养社会和企业都满意的合格人才。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得到社会认可,才能有更长远发展。
(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为企业量身打造企业发展所急需的各类技能人才,从而使企业节省大量的职工培训成本和时间,学生不管是实习期间还是分配到企业工作后,直接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作用,为企业创造出价值。同时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也能有效提升其社会形象和知名度,从而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教学管理的对策建议
为提高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高职院校必须对教学管理进行改革创新,对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变革,从而实现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一)打造学习型管理队伍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原来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将难以适应专业模式改革。打造学习型教学管理队伍,通过组织、参与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使教学管理者了解校企合作的最新动态,让深厚的教学管理理论知识和与时俱进的实践能力相结合,从而进行科学的管理,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效推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制定激励和扶持政策,促使教师加强技能学习。同时提供条件促进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教师乐于从教、乐于改革,从而把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开展校企合作,提高教育质量。
(三)打造学习型班级
与传统班级相比,学习型班级里成员具有更强的进取心、团队感和实践能力。通过打造学习型班级有利于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去设计教学环节,形成较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养成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小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有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听不懂的现象,因此,学生遇到一些生僻的知识时往往不能理解,加上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不够,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只是按照教师的讲解,对各种知识等进行简单地学习,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二)师资队伍力量不足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导,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教师能力素养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小学教师队伍当前还有待壮大和充实,由于当前社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完善,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当前,很多小学的教师都偏向于理论型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教育的普及程度较低。
(三)学校的课外实践活动开展不够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拓展,在教育过程中加强课外活动的拓展,是很多小学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实施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当前很多小学教育过程中,对课外活动的拓展比较少,往往注重一些实践理论课程的教育,缺乏一些生动形象的课外活动,一般都是进行课堂教育,而且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
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升的策略
(一)结合小学院校的教育目标,更新传统教育观念
对传统的教育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改变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一个方面,但最基础的是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思想,以保证和现代化的发展理念相符合。当前的小学课堂上学生缺乏积极性和生动性。在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活动的限制,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以及教育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在整体的教育观方面,应该本着宏观教育的理念,结合小学院校的教育目标,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从传统的以课堂教育为主的观念向现代化以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双重教育为主的观念的转变,使得教育过程变得更加规范、理想,最终促进小学教育实现跨越发展。
(二)提升小学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素养
小学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全能型人才是教育目标和方向。在宏观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加强学生的培养,应该从综合性角度出发,而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就成为影响学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则很有可能会导致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消极的学习态度。对当前一些小学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不高的问题,首先应加强对教师能力素养的培养,建立高素质的教育教师团队。在任教之前要对教师的各项能力进行考察,对教师的专业性水平以及个性化能力素养进行摸底,不仅要招募理论性较强的教师,还应该要招募实践性较强的教师,确保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高尚的个人素质,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力度,要给教师更多提升自身能力素养的机会,使他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三)加强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新时期,要积极适应新时期小学人才的培养需求,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尤其是要掌握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相应的环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强化对知识的领悟,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要加强教师学生之间的角色互换,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能够顾及学生在知识的形成以及能力发展之间的差异,为教学带来了契机,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还可以采取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就是通过老师提供一些背景资料,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发现,找出问题和难点、兴趣点以及价值点等。此外,要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技术的应用,如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要安排学生进行讨论、表演、互动学习等,以小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育,促进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理论教学形式,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相结合,使小学教育实现现代化,提升教育的感染力。
(四)加强小学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课外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课外活动的拓展,在课外活动中发现更多的乐趣。比如,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后开展一些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剧比赛等活动,还可以组织英语听力、英语技能大赛等,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写作的素材与灵感,能够学会用自己的观点去阐述对生活的理解。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中,去感受祖国的自然风光、花草树木以及小溪河流,这些都是写作的素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大自然中欣赏景观,也可以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比如,在小学自然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实训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让小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对各种课程的兴趣,从而可以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自我思考的能力,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管理从思想上来说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是艺术的。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以及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推进,中小学教育模式、要求、目标、内容等都发生了深刻改变,教学管理活动日益复杂,教学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新走向和新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以适应新课改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为了促进教学常规更好地贯彻落实,我们修整和完善了备、上、批、辅、考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检查力度,对课前候课、老师拖堂、不按时进课堂、随意调课、随意占课等各项常规进行检查。教学常规的规范实施,促使老师更加重视研究课堂教学技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者的问题。学校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思想未能根本转变,新课程的理念没有被真正内化为教学管理者的教育理念;学校教学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教学管理者的创新意识淡薄,维持性过强。
2.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教学管理的目标不明确,缺乏整体性、持续性;教学管理系统开放性欠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与部分教师现有专业水平存在差距;教学管理方式方法落后。
3.加强教学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促进社会的广泛参与。总得来说,我认为,学校管理者要转变管理思想,树立促进发展的教育理念,开放管理系统,创新管理方法,提高教学工作者整体素质,踏踏实实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建议
1.教师要创新教育理念,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教师要贯彻落实好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就必须先从头脑之中真正理解新课标所传达出的理念和精神,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之下,老师要按照新的理念要求自己,坚决摒弃以往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目标。
2.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推进新课程、深入教学改革、改变教育行为、促进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所学校管理成功的关键要素。新课改催生新管理,新管理呼唤新教学管理制度的构建,我们必须对中小学教育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重新审视,结合学校实际,依据新课改要求,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新课程改革纲要为要求,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法,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比如常规管理制度、研究性学习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等进行重建,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各个教学要素的作用,完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工作机制,丰富教学管理实践活动。
3.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管理实践变革的前提,是指导一切管理活动的原则,是管理者对管理所持的信念和态度。新形势下,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有一个全面且理性的认知,站在全球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联系学校实际,定位学校管理理念,走与学校自身最符合的办学之路。创新型管理理念的重点在于人性化,根据新课改要求,因时、因人、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教学管理策略,注重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关注教师和学生需求,强调对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激励和思想教育,使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认可,进而形成一种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在力量。
4.强化师生管理。教师和学生是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两个重点,有必要加强师生管理。首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全员性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乐于奉献、以身作则、以学校发展为己任的领导班子团队,领导全体教师摸索新课改,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其次,教师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中坚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所以,学校在重建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创新教师管理,强化管理立校、科研兴校的思路,定期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5.完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分数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量化表征。分数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情况和学习质量情况,但它是学生学习的量化标志;另一方面,不应过度关注学生考试分数,而应将眼光转移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改变上来。
参考文献
我校金融专业采用智盛商业银行实验软件作为商业银行业务实践工具之一,专设的实验室微机或者能够链接相关服务器的微机均可以使用该软件。该软件分为几个大模块,其业务模块模拟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实际,分设了储蓄业务模块和对公业务模块,包含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大部分基本业务。作为一款教学功能与自学功能均具备的专业软件,该实验软件还有配套于典型业务的自动演示和说明模块。同时,该实验软件有供任课教师进行试验管理的模块。使用智盛商业银行实验软件期间,陆续出现一些教学管理和组织方面的新现象和问题。简略而言,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第一,配套资料的细化程度不足、不利于教师和学生对实验软件的全面掌握。第二,任课教师对实验课的理解存在差异,影响教学效果。第三,重识程度与自律能力不够,部分学生易出现违反实验要求现象。第四,实验课教研制度不健全,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1.全面掌握实验课规律,进行有效的实验条件管理。实验条件是指实验场所及任课教师应当有足够的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实验课的正常运行,如果存在阻碍实验课正常运行的问题,能够及时予以解决。实验条件管理就可理解为对实验课组织者准备和开展工作的规范、指导、实施等工作的总和。对实验室而言,其硬件和软件应当长期处于正常状态,且应当有一定的备用设施。实验室能够配备课堂管理系统,这样对于实验课堂教学效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对任课教师而言,实验教学和考核前,教师应当拥有足够的接受、保存和审阅不同形式实验成果的手段,这是保障实验课程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院系和实验室有必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商业银行软件的教学过程主要包含模拟业务的讲解和操作示范、自主实验操作、模拟业务考核及实验结果评价等环节。实验软件能够自动生成实验结果文件和支持打印功能,在教学和考核中,可以使用交送纸质作业形式,也可以使用交送电子文档的形式,但是,交送纸质作业存在时间长和漏洞多的问题,将相应电子画面作为实验结果进行提交,不失为一个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教学管理方式。如果使用无纸化的教学及考核形式,模拟业务的办理过程依序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实验结果会自动以设计好的模拟凭条文件显示出来,学生可以保存相应文件后发送给指定教师。这就要求实验课任课教师有电子文件的接受手段,建立和事先公布文件接收方式是必须事先完成的实验教学条件管理工作,可以采用邮箱、接收QQ离线文件等形式。采用邮箱接收文件的形式中,使用学校内部邮箱要优于使用外部邮箱,同时,要设立备用邮箱。学生对模拟业务的办理过程或结果的提交方法的熟练程度会影响教学进度和实验课有效时长。因此,需要在实验课最初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截屏、文件压缩和传递等基本应用的介绍和演练,提高实验操作效率。在课堂测试与学期考核中,为了防止抄袭等现象,可以检查实验项目的过程与结果的一致性,这就要求同时提交过程画面和结果画面,任课教师事先要规定好实验过程所需信息的提交范围和提交形式。
2.进行规范的教学体系设计,构建系统的实验教学制度。具备规范的商业银行业务实验课教学体系是达成教学目的的制度保障,我们认为,在运用商业银行实验软件时,该教学体系除了教案、教学日历等日常教学活动中所具备的制度形式,还应根据实验软件功能和实验室条件,构建基于实验的相关教学制度,以智盛商业银行实验软件为例,应包括虚拟实验集体的设立制度、实验设计和考核设计制度、实验场所的管理制度等。主管商业银行实验课的领导与任课教师需要统一认识,形成规范、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标准,避免出现各行其是的教学现象。为了体现商业银行业务办理的实际情况,使实验者全面体验业务流程,智盛商业银行实验软件将实验者所处的环境主要设定为支行层面。在分支行和用户设置模块内,教师设定好分支行和柜员账户后,实验者才能在专设的模拟支行内使用给定的柜员账号进行操作。如果大学金融专业行政班级数量和层次较多,为保证实验软件的有效使用和实验教学体系的统一,应当有专设的管理员或者指定的任课教师,拟定合理的分支行设立模式,对分支行名称与代码进行统一的、有层次的设计及分配。在分支行名称方面,应当在实验软件允许的字长内,进行有区别设计,至少要体现年级和班级差异,避免实验参与者的认知错误现象;同时,也有利于实验结果的归档保存和教学评价。如果大学金融专业分为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和辅修班等若干层次,这就至少需要在支行层面设计三类有差别的支行名称和代码号段,每一层面的支行代码号段应当有若干暂时闲置的代码,用于应对特殊情况。
3.做好实验室秩序管理工作,保障实验的有序运行。实验室教学和操作是商业银行实验课最重要的阶段,保持实验室的教学秩序和自主操作秩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重要的手段。实验室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实验操作者都是实验室秩序的管理者,但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负责实验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实验操作者实现自律并参与实验经验的反馈。在实验室软硬件正常运转的条件下,任课教师对课堂内实验教学和操作的规范进行规定,这可能包括座位的安排、教学与自主操作的时间及内容安排、实验操作者的课堂行为、考核内容和方式的安排、操作问题的解答及特殊事项的安排等。经过有限的教学和实验操作,我们认为,第一,为实现实验目标,要预防少数学生出现偏离实验要求的现象,在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试验座位的安排,基本达到学生不能经常性依赖他人完成实验任务和考核的效果,也就是说,学生座位不能完全由其自己选择,任课教师可以固定学生座位并且不定期调整。第二,要体现实验课的特点,使学生初步具有规范的业务流程意识,达到一定的业务经办熟练程度。这要求任课教师对整个学期的课堂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如果实验课时为一周两学时,可以把三周作为一个教学及考核单元,第一个课时为教师讲解和示范,大部分课时由学生自主操作,最后一个课时为考核时间。第三,以限时做完指定的题目并送交于任课教师为考核方式之一,考核的题目既要全面涉及单元内的业务种类,也要体现出业务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逐步体会到规范操作的必要性和商业银行业务间的关系。例如:实验软件分设了支行钱箱和柜员钱箱,在考核模拟储蓄业务时,可以首先要求学生将自己钱箱的绝大部分办理现金入库,然后要求学生办理支取现金或者转账业务,由于受到柜员钱箱现金数量限制,此题就含有两个考核内容,学生首先应当通过现金出库业务领取现金,再通过支取现金或者转账业务的标准流程操作完此题。如果学生感到无法快速完成这个题目,就意味着其对于现金业务的流程没有充分熟悉,需要在课后有针对性自主训练。完成题目所需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平均操作时长进行设定,任课教师需要在尽可能少的单元考核后固定考核时长,为保证学生在课后能够自觉的练习,考核时长可以稍短于学生课堂练习的平均时长。
作者:杨红丽 辛 瑞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教学管理分为两个部分,主要包括教学的日常管理和学生日常学习的交流管理,这两个部分是学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整个学校教学活动顺利的运行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现阶段的小学教学管理不随人意,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小学教学管理者充分的认识到当前学校在教学管理当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加以解决,促进小学教学管理的科学合理化,进而让小学的整个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让学校有一个更加长远的发展。
1.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1.1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小学生教育时期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教学过程不同于其他教学阶段,受小学生自身年龄阶段的限制,在基础知识方面较为薄弱,理解能力还存在一定不足,这也就给小学生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者,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的教学,缺乏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发掘与培养,因此,小学生在学习时期难以对学习内容产生深厚兴趣,进而造成小学生学习成果不明显。
1.2素质教育教学理念未充分落实
就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来看,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并未得到充分落实。目前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旧受到分数与成绩的支配,学习分数还是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与老师教学水平的关键。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不仅缺乏重视,而且很多任课老师并非相关专业的老师,由语文、数学等老师兼职教学的素质课程,不但缺乏专业的教学知识,也很难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素质教育教学也就无从谈起。
1.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差异
小学生阶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小学生教育教学阶段普遍存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的现象。家长受教育层次的不同,对小学生心理特征与学习状态难以全面的掌握,不能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家长工作的繁忙,对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缺乏深入了解,家庭教育很难跟学校教育同步开展。
1.4课外实践活动缺乏
我国小学生教育活动对课堂教学比较重视,不重视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这一点跟西方国家的教学理念有一定的差异。课外实践活动的缺乏导致小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难以和实践相结合,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刻,也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建议
2.1更新小学教育教学理念
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新理念是关键,传统的教学理念要跟现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针对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激发是关键环境,在这方面要更新教学理念,引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重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加强小学素质教育建设
素质教育是新课改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理念,素质教育的开展要落到实处,在小学时期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小学生全面了解自身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也有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学校要重视素质教学建设,加强对素质教育在小学生教育教育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多开展一些素质教育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2.3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是推动小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手段,两者的结合既有助于家庭教育的开展,也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校教育的效果,家长和学校实现了良性互动,能够及时掌握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状态。学校也能了解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环境的建设。
2.4重视小学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对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在小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小学生建立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结语
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重视小学生教育教育理念的更新,深入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充分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再辅以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的推动小学生教育教学的发展。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物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所以在设计各式各样教学案例时,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实践应用平台。并且还可以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使学生可以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以此来革新传统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过程,全面克服了过去是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的不良现状,使学生可以全面充分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案例教学使教学范围变得更加的广阔,全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以及丰富学生实践经验,课堂效率十分的高,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全面增强学生物理综合素养。在整个设计案例的过程中,使教师可以不断学习,阅读更多的与课堂有关的书籍,全面结合学校与学生的现实情况,有效地通过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教师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影响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心理环境因素以及客观环境的因素。高职院校的教育与社会环境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主要的影响体现如下:
1、社会客观环境因素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发展也会使得高职院校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较为复杂的变化,从而给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这是不良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可以使得高职院校处于和谐的社会环境发展之中,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高职的教育教学也会进入和谐的人文教学环境中,使学生有更好的教育环境,这是属于良性的影响。
2、社会心理环境因素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影响。社会心理因素全面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教师与学生的健康又会全面影响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社会心理因素是人们在社会中交往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例如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表现情况、社会交往心理与行为表现情况以及群体心理等方面的社会心理因素,都会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正常教学质量以及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二)学校教学管理因素
课堂教学的关键事件是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体现出来的。所以,能够全面体现出学校的特点以及意志,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各种影响都会集中在课堂活动表现出来,而发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一些教学事件也有可能会引起教师方面的注意。
由于大学的管理制度如同“科层制”这样的管理制度,这样的一种制度也是体现出自上而下的一种高度统一体制,这样的体现不利于教学质量提高,而且很容易剥夺教师应有的教学自由。然而教学自由与教学控制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内部的矛盾,教学控制是作为全面维持学校整体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管理活动,但是每一个学科专业教学形式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会存在某些不可避免的矛盾。比如,学校有可能会做出一些强制性的规定来监督教学活动,使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受到某方面的约束。
(三)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因素
高职院校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及教学环境,主要是承担了物理案例教学的一部分重要的教学工作。进行案例教学实验研究的精确性及质量如何都与实验室的软硬件有关,良好的软硬件建设可以大幅度地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案例教学的进行。如果实验室现有的软环境建设落后于硬环境的建设,那很大程度上会制约物理实验室最大效益的发挥,同时随着教育体系进一步改革以及社会化的发展,每一个行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有很多高职院校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以此来制订出符合社会现创阶段所需要的培养方案,但是实验室软硬件实验设备并不一定可以全面满足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及精神。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对物理实验进行科学的规划,分室分类地建设,有必要重点建设一些学生可以进行自主设计以及动手制作一个完整系统的物理实验平台,对现有的各个物理室实验设备进一步的完善,最终使实验室的软硬件都可以符合物理学科的需要。
(四)教师因素
在案例教学法中,虽然在课堂中进行讨论教学形式为主,但是这并不是说就可以离开讲授的内容,更多的只能说是教师所讲授的方式以及作用发生较大的变化。教师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确保一所学校拥有更高质量是作为关键因素,这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主体。特别是高职院校开设的物理课程,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更加是不能忽视的,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高职院校物理教学中就一定需要我们的每一个教师认真教好每一个知识点,使学生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也是教师敬业精神的一种体现,也是学术水平与良好的科学修养的体现。
(五)学生自身因素
在成功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首先是属于被动角色,然后转变成为一名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课前需要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然后再认真分析和思考,同时还可以与其他一些学生进行非正式地讨论相关案例内容,通过这样可以对所学到的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以此来做好充足的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发言,全面阐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论,同时可以进行分组辩论,使得大家一起参与进来共同接收新知识。
通过正确的教学引导下,能够让同学充分的发挥出应有的能力,全面克服各方面困难以及一些不利的条件。虽然他们情绪表现十分的强烈但是比青年初期更加容易控制;他们情绪也十分的丰富,热情相当高涨,对教学案例的讨论也十分的感兴趣。再加上,他们的抽象思维具有高度的发展,辩证思维也是日益提高,发散性思维会有新的发展。再加上其想象力也十分的丰富,因此,需要善于独立思考,表现出的思维也十分的活跃,具有很强的求知欲,迫切希望自己能有新的发现,对案例教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案例教学法在物理课堂运用的一点建议
(一)遴选合适的案例
教学案例并不是随便拿个例子就可以了,需要按照高职物理课程教学目进行慎重的选择,一定需要通过反复的加工整理,才能够运用到教学案例中去。案例的内容可以是正例或者反例,关键是在于体现问题或者暴露问题,能够对学生内化理论和掌握方法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二)学生的积极配合
教学案例的重点是在教材,学生课前需要认真阅读高职物理教材的内容,掌握教材的基本信息,这样就可以快速熟悉案例的内容。所以,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内容,布置学生预习与案例有关的背景材料,只有当学生能够全面熟悉与案例有关的背景材料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地确保学生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案例上。在课堂上学生需要积极参与以及踊跃发言,以此来全面提高讨论的效率以及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因为案例中需要包含很多的细节以及信息,教师需要按照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分析案例的具体要求,从而更好地防止案例中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细节和信息影响了学生集中力,这样不利于正常教学。其次,案例教学需要全面体现参与性、互动性以及民主性,假如学生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那么案例教学就会失去真正的意义,需要适时调整讨论进程,协助学生清理思路,全面启发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最后,需要归纳和分析学生对案例讨论的观点,全面强化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学科、专业不断拓展,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尤其是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作为高校管理部门,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一局面,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此时,以艺术院校为例,提出大力开展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设计开发多元综合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系统应用的灵活性,将有效解决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所面临的管理困境,极大地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建设内涵分析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信息管理理论与信息管理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充分考虑外界变量和信息,组织和配置教学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活动,从而高效率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对于高校而言,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主要体现为建设功能完善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平台的建设,是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两大要素的有机结合。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建立起先进、可靠、完善的技术平台,为实现教学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处理的智能化提供支撑。
一般来说,高校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备基本的教学管理模块,如学生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管理、成绩管理、考试安排、教材管理、收费管理、选课管理等基本功能;二是系统要容易操作,使用人员能够顺利地使用系统完成常规教学管理工作;三是系统要易于维护和升级,能根据学院的个性化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者修改;四是系统应该能够针对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保障数据的隐私和安全等。可以说,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教学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是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载体。
二、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存在问题
大多数高校都十分重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自行开发或购置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搭建信息平台,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
目前,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学校自行的特点自行组织开发团队开发,如南京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学院主要采用ASP、等技术自行开发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能基本满足教学管理的需要,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依托自身强大的人才优势不仅开发了功能强大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还对其它各个系统的数据有一个统一的接口标准。由于是量身定做,能较好的满足本校的需求,并且掌握源码,便于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系统、增加或删除功能模块。但是由于开发人员能力及各个学校的投入等原因,自行开发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在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另外一种方式是直接购买软件开发公司的产品,如杭州正方、湖南青果、湖南强智等软件公司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这类产品在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其通用性,普遍存在不能满足学校特殊教学管理需求的问题,尤其是艺术院校的专业方向较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存在较大差异,通用系统难以满足日常管理需要。
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该校在校生规模约为1万人,有3个校区。该校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手工管理和单机管理系统相结合,工作量非常大,档案的存放也需要巨大的空间,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手工管理无法满足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第二阶段是2006年开始应用学年版本的基于C/S和B/S混合结构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在该阶段花了很大的精力建立起了各种基础数据库,如教师库、课程资源、专业培养计划、教学场地、学生信息、学生成绩和教材库等。运行该信息系统后,该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由于该版本的软件在设计思路上过于简单,虽然基本实现了学生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考试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质量评价等常用教学管理功能,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存在一系列以教学计划为核心的相关问题。现行系统对教学计划的管理不灵活,只能针对自然班级进行排课,不能对自然班级进行拆分排课管理,从而影响了整个排课的进程;在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方面系统也管理不灵活,二级学院开设的专业限选课及选修课很难在系统里面操作;以教学计划为基础的期末考试、正常补考、毕业前补考以及教材订购计划无法通过系统安排,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功能仍相对简单等。
二是部分教学管理缺少相关配套软件和程序,教学信息管理缺乏统一标准接口。该校2006年开发了琴房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音乐舞蹈大楼琴房管理,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也在这期间投入使用,两个系统均单独运行,由教务处进行管理,今后对其进行整合势在必行。整合后硬件配置也需要进一步升级,以便充分满足学生大批量登录系统进行选课、登记琴点操作等各个环节的需要。
三、高校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和方法
要全面推动高校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必须从从管理队伍、技术支持、硬件投入、安全维护等多渠道加强建设,同时注重立足院校学科专业特点,因校制宜,选择科学合理的建设路径。针对以上分析的系统存在问题,本文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一)开展提高培训,强化管理团队建设
成立专门的信息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计划和规划,将管理和技术有机结合,给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强有力的保障。加强一线教学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掌握信息化管理技术,熟练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师生。
(二)加大硬件投入,整体购置信息管理系统
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复杂,要求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开发周期长,就一般高校而言,计算机技术管理人才相对不足,可考虑采取“购买与二次开发”相结合的节约型校园建设之路,选用灵活的、架构先进的学分制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减少了二次开发的成本,同时投入资金购买较好的硬件服务器,采用分时分段的方法彻底解决集中登录操作系统容易拥堵的问题。
(三)不断改进升级,开发适应校情的软件平台
首先是建立基于元数据的分布式异构的小型数据中心平台,统一各种数字平台接口标准,有效整合教学管理相关的软件,着力解决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和其他小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问题。其次是进一步对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和开发,使其更加易于使用,如苹果手机的操作系统、腾讯QQ程序等采用图形化操作界面,就算没有专人培训,大家也都会使用。目前,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由于软件系统的不完善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引起的。如没有系统管理员,或者系统管理员对系统认识不深。很多小问题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及时解决,阻碍了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多听取教师和学生的建议,根据其中合理的建议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一个系统只有使用者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四)多管齐下,维护系统信息安全
在信息安全方面增加必要的互联网安全管理手段和措施,在有些学校也曾经出现过数据丢失和数据遭到黑客的修改,提出故障时的恢复方法和策略,增加教学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点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全面的教学管理改革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充分估计实施的难度,制定具体规划,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才能更好的为教学、为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卢立珏.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