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经济学与投资学大全11篇

时间:2024-02-04 14:48:4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学与投资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学与投资学

篇(1)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b)-0178-02

业投资主要包含了创业投资者、创业资本家、创业企业家和政府这4个主体,这4个主体之间是不断协调、不断变动的利益均衡关系,单从创业投资的过程来说,创业投资充分显示了市场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也直接地反映出创业投资市场的市场行为,创业者需要依靠创业基金,呈现出良好的市场业绩和市场信誉,这样才能获取创业投资者的信任,来争取创业资本,而创业资本在投资过程中,是依靠创业投资家群体和创业投资家群体在技术市场体现出竞争力,来进行选优组合的,并可以将投入的资本和技术进行优化配置,再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创业企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市场性的过程。而在这个市场过程中,创业资本退出和重新循环都是资本市场合理配置、利用的结果。

1 政府干预创业投资的经济学解释探索

1.1 政府干预创业投资主要是由创业资本的动态变化所决定的

一般来说,创业资本是一种独立性的职能资本,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投入、流动性低等特点,按照市场化运转,遵循一定的制度要求,可以让纯粹的市场经济主体因为利益的关系直接主动地参与到创业投资活动中,随着人们创业投资经验的不断积累,纯粹的市场经济主体所获得的创业利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致使创业投资的动力不足。因此,在创业资本出现的早期,政府就需要进行直接投资来带动创业投资,形成一种示范效应。同时,创业资本在市场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市场阶段的不同,出现的市场风险和市场收益也是不对称的,这就需要创业投资主体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考量,创业投资运作环节中,也容易出现投资结构性的失衡,这也会影响到创业投资的良性发展,不能充分发挥出创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在这个环节中,政府也要积极地进行干预,促进创业投资良性运作。此外,在创业资本运行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依靠政府政策的支持,确保创业资本的顺利运行,政府要根据创业投资市场适度地调整和变化相关的政策和制度,降低对创业投资制度、政策方面的限制,确保创业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1.2 政府干预创业投资可以有效的控制创业投资市场的失灵

政府参与到创业投资活动中,可以有效地控制由于技术创业所造成的溢出效应。确保创新活动可以满足个人边际收益和社会边际收益之间的均等,在创业投资领域,高新技术的概念、技术创新等都是非常常见的,有些基础性研究和开发活动有着外部效益性,这种溢出效应可以使企业和社会群体获得好处。一般来说,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在中小企业之间的影响最为普遍,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有限,不能全方位地保护好该企业的知识产权,而是通过产品市场来获取租金,而政府所颁布的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这种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因此,有的创业企业就会采用垄断式的经营方式,这样阻碍了技术创新的脚步,不利于市场竞争的良性发展,这时就需要政府进行直接干预或者直接参与到市场运作的过程中。此外,政府干预创业投资,可以排除一些潜在投资者和创业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潜在的创业企业掌握更多的有效信息,而创业投资者所掌握的信息却是有限的,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会导致创业企业在融资之前出现逆向选择等问题,不利于创业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政府直接干预到创业投资活动中,给中小型企业提供补贴,可以排除这些信息存在不对称的问题。

2 政府干预创业投资的具体思路

2.1 政府直接干预创业投资

政府在直接干预创业投资过程中,可以为创业投资机构或创业企业提供一定的创业资本,比如:政府的补贴、政府的权益投资、政府为企业提供贷款等,政府给创业企业提供补贴,可以借助提供种子资金体现出来,还可以吸引一些民间创业投资团体的加入,可以形成一种很好的外部效应,有利于创业投资市场的顺利运作,这种直接干预创业投资的方式在欧洲和美国比较盛行。政府为创业企业提供贷款,是鼓励企业的创新发展,对于小型的创业投资企业,政府还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创业投资行业的快速发展,这种为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提供贷款的直接干预手段在美国和日本比较盛行。政府提供的权益投资,主要是采用优先股的方式投资到,这样政府不仅可以享受到的累计分红,而还能长期分享企业利润,将由贷款方式转变为权益形式,为创业投资企业提供资金,在养老基金等方面实行免税机构,在投资之后就不在具有纳税的义务了,这样有利于促进创业投资公司的发展。此外,政府还可以借助制定税务和税收等措施来直接干预创业投资,比如:税收政策、贷款担保等,政府可以相应地调整资本利得税率,促进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消除投资双方的双重征税,给创业投资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保障,这种直接干预的方式在美国和中国台湾得到了使用,贷款担保就是政府为创业投资企业的银行业贷款做担保人,这样可以加快创业企业的发展,拉动社会经济的增长,这种直接干预的方式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得到了应用。

2.2 政府间接干预创业投资

政府在间接干预创业投资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制定相关的投资者规制政策、小企业投资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其中,投资者规制政策主要是指政府在创业资本提供者方面的制定的政策,像养老基金、保险等机构投资者会在参与到创业投资过程中受到一定限制,政府可以根据创业投资市场进行相应调整,将投资者规制进行修改,可以有效地推进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是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的主体,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会直接影响到创业投资的效果,因此,政府在中小企业政策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定期对企业进行培训等,激发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热情,促进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技术创新专利政策、公平竞争政策等,可以有效地消除由于创新技术溢出效应带来的不良的影响,稳定技术创新收益,促进创业投资的快速发展。

3 政府干预创业投资的效率分析

政府干预创业投资的效率分析主要针对政府直接干预创业投资形式来分析,政府的直接干预创业投资形式,目的不在于获得利润,而是带动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政府可以给创业投资行业提供一些启动性资金,政府再加以推动和支持,就可以有效地扩大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这样就可以为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提供充沛的资金,此外,政府在直接干预创业投资的过程中,会造成两个方面的影,第一:政府干预创业投资活动的行为,可以在创业投资市场形成一种放大效应,政府既可以通过参与创业投资的整个过程中,呈现出新的利益展现机制,这样可以有效地扩大创业投资企业的社会收益,可以借助丰厚的利润来吸引更多的社会创业投资者参与到投资过程中,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就叫作示范效应。第二,在创业投资资源成本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政府的直接干预,会加剧创业投资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会导致创业投资行业的投资成本上涨,预期的资金利润明显下跌,也会致使私人投资者在创业企业方面的资金投入有所降低,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被称之为挤出效应。

在整个创业投资资本中,私人的权益资本是以追求创业投资利润为唯一目标的,一般来说,私人权益资本加入到创业投资项目中,可以实现创业投资项目预期利润的快速增长,经过分析可以得到,私人权益资本在创业投资中的数量是预期收益和项目成功概率的增函数,但是却是创业投资运作总成本的一个减函数。示范效应主要是指政府直接干预创业投资,从而是创业投资的预期利润明显上升,这样就会增加私人权益资本,而挤出效应则是指政府直接参与创业投资,增加了创业投资资源之间的竞争,使得创业投资的预期利润有所下降,导致私人权益资本投入的减少。

4 结语

政府的直接干预会带来双向效应,也经常使政府的直接干预创业投资处于一种尴尬境地,虽然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但是也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创业投资行业在指责政府直接干预带来的挤出效应时,又在强调示范效应的重要性。因此,在政府干预创业投资过程中,要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构建一种以利抵害的均衡发展机制,而这种均衡发展机制,在政府干预创业投资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出创业投资的示范效应,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政府直接干预创业投资所带来的挤出效应,确保创业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拉动社会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邢恩泉.基于资金引导模式的政府引导创业投资的经济学模型分析[J].投资研究,2014(12):25-42.

[2] 陈昌潍,崔毅.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资效率的演化博弈分析 ――基于政府和创业投资企业行为视角[J].商业会计,2013(16):59-61.

[3] 马飞雄.创业投资政府税收激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一个模型框架[J].未来与发展,2013(9):56-61.

[4] 杨大楷,李丹丹.政府支持对中国风险投资业影响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5):52-60.

篇(2)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是基于国家利益基础而进行的,按照要素划分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认为,不同国家在生产要素上的禀赋是不同的,也正是这种差异性才有了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纠纷的出现。资本雄厚的国家(比如欧美国家)主要以出口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原材料和劳动力富足的国家则主要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但事实上美国这个资本雄厚的国家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中国这个劳动力富足的国家也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这一现象冲击了旧有理论,同时也催生了基于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的诞生。本文将以此为例,从而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相关现象的存在。

一、公司成本效益构成分析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如果他们主要以经营海外市场为主,那么他们有三种经营途径可以选择:第一,是将生产环节放在国内,然后将产品在国外进行销售,这就是出口;第二,将生产放在本国,同时还在海外建设新公司来负责销售产品,这就是直接的国外投资;第三,跟国外某公司签定特许权合约,授权这家公司在海外生产并销售该产品,这就是特许权贸易。一家公司选择出口时,它的成本除了管理成本、研发成本、宣传成本外这些固定成本外,还需要承担关税和运费。在海外直接投资办厂虽然能够节省运费和关税,但会产生更多的成本,比如信息成本、政策性成本。一个公司是选择出口还是国外直接投资,主要是衡量哪种方式能够产生更大的利润,是商品资本流动还是货币资本国际流动成本较高是决定选择出口还是直接投资的根源。对于一些比较重、体积大、单位售价低的产品,比如矿石、原油等这些产品不管哪种运输方式,其运输成本都比较高,就不适合出口而更适合直接海外投资;对于一些单位售价内关税比较高的产品,比如烟酒、化妆品等,这些也不适宜出口而适合直接投资。中国为了吸引外资而采取的优惠政策,就是为了能使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成本降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少生产经营科技产品的公司都实施了海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运营,以追求利润最大化。

二、市场结构分析

产业经济学理论指出,市场结构包括企业的规模及分布、壁垒和进入条件,产品差异及企业成本结构和政府管制的程度,用于衡量市场结构的因素有市场集中度、进入和推出壁垒及产品差异化程度,这些因素是决定直接投资和贸易流的动力。当国内经营一家工厂的固定成本越来越大时,就会出现公司级别的规模经济,导致公司的经营决策向海外直接投资倾斜,又由于有工厂这一级别的规模经济存在,这又会使得决策向出口倾斜。对小国经济而言,企业出口的规模经济意义重大,只有通过出口才能有机会获得经济性强大的规模生产,若在国内市场中大规模出现规模工厂,那么出口就要比直接海外投资更有优势。其次,产业经济学中,将产品差异与规模经济糅合在一起来分析企业在国际经济中的的作用,产品差异化更倾向于对单种产品进行多样化生产,规模经济则倾向于在某个国家进行多样化产品生产,并在各个国家各个公司专业化生产基础上进行贸易。因此可以说,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的结合是鼓励国际贸易,但并不鼓励外国直接投资。

三、交易成本是贸易和投资的决定因素

交易成本理论是产业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在国际产业经济学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解释特许权贸易和垂直一体化投资活动的现象。在上文中,我们就有提到过,特许权贸易是一个企业将特许权授权给国外的公司,让国外公司在该国市场上生产并销售该产品,这个企业按照销售情况的一定比例来计提特许权费用。特许权贸易,它的优势是能够让该企业不需要为进入到国外市场支付较高的费用,能够提升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但在实际操作上,获得特许权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从而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其次,跨国公司时常会面临一些国际贸易纠纷,为了在这些贸易纠纷中能够占据优势,就有了跨国公司垂直一体化投资的出现,利用垂直一体化方式来组织生产,可以对交易成本进行讨价还价,从而获得交易成本优势。

四、市场绩效、汇率波动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在分析产业园经济绩效的过程中,习惯于局限在国内经济范围内进行分析,而忽略了国际经济关系,在实际中,投资流和贸易都会对国内市场绩效产生影响,其影响途径有两个方面:第一,通过进出口、投资流和贸易对国内市场产生绩效影响;第二,通过汇率的波动来影响国内的价格以及国内市场绩效。我们假设有存在美国和英国两家公司,这两家公司在美国市场上进行古诺寡头竞争,两者都在常数的平均与边际成本的条件下各自在国内生产该产品,美企的产品用美元标价,英企的产品用英镑标价,汇率指的就是用一美与阿奴可以购得的英镑数量,如果能购的英镑数量越多,那就意味着英镑对美元贬值,当用美元等价物进行边际成本衡量时,汇率的增加的就意味着美元的升值,如果英国企业的产品用美元来标价,边际成本越低,其产出就会随利润的变大而变大。如果英国企业在产出占主导地位,美元的升值会使得美国的均衡价格下降,其所表现出的另一个现象就是美国在均衡价格方面下降程度要比美元升值幅度小。

五、国际贸易对国内市场绩效的影响分析

当国外的供应商参与到本国市场竞争来时,本国产品在外国产品的冲击下,竞争力必然会有所下降,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可以提升利润额,那么主导性厂商将价格控制在编辑成本以上的能力就会被追随性厂商扩张产量的行为给限制住,而那些可以在其他市场完成生产力转移的各国外供应商就会全部变成这种带有追随性质的厂商。

六、结束语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我国已成为世界产业分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是选择国际贸易还是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还是取决于如何优化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市场结构的评估及相关贸易及市场绩效的考虑,因此,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有着现实指导意义。(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形式

私募股权投资从投资方式角度进行分析是指非上市公司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过程中需要考虑退出机制。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方式包括对处于种子期、成熟期等各个时期的投资,狭义上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主要代表创业投资后的私募股权投资的部分。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有限合伙制和公司制两种,有限合伙制这种组织形式在国外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占据了绝大部分。有限合伙制包括了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两种类型,通常情况下,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签订完备的合伙协议,确保利益一致。普通合伙人是基金的经营管理者,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绝大多数的有限合伙制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几个甚至几十个有限合伙人,在签订的合伙协议中还需要明确地规定出基金的存续期,并标明资金不得随意撤出。目前有限合伙制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筹集分为承诺制和普通基金制,承诺制仅需要提供基金结构的运营费用,再由有限合伙人提供所需要承诺的全部资金。普通基金制是由单个出租者集中资金形成基金,再由基金管理者来进行相应的投资活动。

公司制私募股权也是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起人将筹集来的原始股份组成自身资产作为经营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特点是法律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中分为自我管理型和委托管理型。

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特点

与其他投资形式相比,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具有高收益的机动性,与其他形式相比,如股票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更加重视于在几年内存在增值幅度大的投资机会,在股权投资中,存在很大的风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相对的风险溢价,但是与债权的证券相比风险性以及优先权都要小得多,每年能够得到超过25%以上的投资回报。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具有非流动性特点,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比较有效的市场,可以说想要直接达成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出让和购买是不可能发生的,理论上采用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来投资一些上市公司,只能获得具有局限性的股份,不能进行自由交易,所以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所拥有的股份是非流动性的,因此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使用中需要着重考虑到退出策略。

从投资期限上进行分析,由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源广泛,因此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针对一些比较长期的投资公司是没有什么兴趣的,考虑利益主要是一些短期利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时限在13年以内,一般情况下为3~5年,在投资中没有比较满意的退出策略往往并不会进行投资。

从监督角度分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能够有效监管投资对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通常会取得受资公司的控制权,能够极大地减小集体行动问题,帮助受资公司在短时间内得到更高的回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能够有效激励受资公司管理层,在进行投资时非常重视管理层的发展,一般若是没有选好合适的管理团队,是不会随意对公司进行投资等。

3.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性的经济学分析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并不缺乏经济活动前的交易活动,在各种经济学论著中都表明了交易费用等。下文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性,交易费用分析图见图1所示,图中pc代表生产费用(简称pc),tc代表交易费用(简称tc),纵横轴分别代表单位成本和专业化程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交易费用曲线的弹性与生产费用的弹性变化并不一致,也提高一个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意味着增加的交易费用要高于多引起的生产费用。

从新古典经济学角度出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单个投资者直接投资相比,投资运作的过程中存在委托的环节,从理论上来说必然会增加交易成本,人们采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行投资显然不符合新古典经济理论,从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是非常了解投资活动所带来的影响的,任何环节的制度都会增加成本。因此采用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进行分析,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简单的价格机制无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在现实的社会中,若是个人投资者想要自己从事投资,就必须来使用资金获取信息,由此产生的成本是交易费用中的重要可变部分,与其他成本费用相比,信息的成本与投资规模没有关系,不同领域的信息成本也是不相同的。对于一家非上市企业采取权益性投资时,个人为投资而花费的信息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通常情况下,个人所花费的获取信息的资金要高于投资所带来的收益,个人不具备信息方面的优势。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很多单个人往往选取信息成本低的投资方式,如证券市场等,很多情况下,就导致错过了投资机会。从监督方面进行分析,个人监督企业需要付出过高的成本,而且监督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中,个人对企业的监督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

通常情况下,交易费用与新的经济制度是相互影响的,新制度的产生会影响交易费用,同样交易费用的改变也会导致制度的变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增加了交易费用,但是这种投资方式结合了单个投资的规模优势,具备了知识、经验以及技能优势,在投资成本方面来说要低得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能最大限度的减小监督费用,从而提高投资收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着自身发展的优势,极大的减少了融资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了市场的效率。在前文已经讲解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能够降低信息成本,使得投资者获得更高投资利润。与直接投资相比,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利用金融中介来分担交易成本、提高投资效率,这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

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家庭收入的增加,很多高职院校逐渐建立起了投资与理财专业。如何按照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利用好校内外教学资源建立有利于学生掌握适应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的实训体系尤为重要。

一、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训体系建立的困难与问题

1.缺少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娴熟的师资。职业教育不仅仅需要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教师具有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但是,很多老师都是在校毕业之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缺乏教学经验和实际工作经验。例如以我院投资与理财专业为例,绝大多数都是年轻老师,虽然有较高的学历,但是基本上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到学校工作,缺乏相应的实际经验。

2.缺少完整的校内高仿真模拟实践教学设备。在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实训中,一方面,校企合作难度较大,基于金融企业的特殊性质,实际操作难以有实质性的深入;另一方面,投资与理财专业的校内模拟实训完全可以做到高度仿真性,通过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就可以实现最接近真实市场的模拟实训。但是很多院校因为资金投入有限,要建立一整套高仿真模拟教学实践设备需要的投入较大,所以,很多学校缺乏完整的高仿真模拟实践教学设备。这就大大的降低了学生利用设备实际操作的机会,很多实训就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3.“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没有健全的合作机制,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人才等资源的共享没有深入到课程教学里面,导致合作效果有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国家大力鼓励职业院校发展的教学模式,很多职业院校都在大力的开展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但因为投资与理财专业对应的金融企业有严格的监管,不可能让学生深入实习,所以很多学校的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表面,如邀请企业的有经验人士做讲座,让学生参观和学习企业的运作等。要做到顶岗实习的除了客户经理之外,其他业务基本不太可能深入实习,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无法接触其他业务内的岗位,所以业务操作的实习需要采取另外的合作模式来达到教学目标。

二、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训体系建设的思路

1.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是高职院校实现产学结合的一种保障机制。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校应该与企业合作,邀请企业中的专家和有相当实践技能的一线员工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适合社会发展、企业需要的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内容,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企业需要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带领整个专业发展。

2.积极引入校外有经验的专业和有一线工作经验的员

工,聘请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做兼职教师,并与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本着“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在重视校内教师素质培养,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同时,更要重视利用社会尤其是企业的教育。积极引入企业一线有经验的员工作为专业的建设资源,聘请他们对相关课程进行实训课程的讲授,有利于带给学生更加切合实际的实际经验和技能,让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的与社会需要和企业需求吻合。在我们专业,积极引入中国平安宜宾分公司的有经验的讲师和销售精英在实训课的时候带我们的学生,学生也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的实际经验和能力。

3.改革实践教学大纲、计划,探索建立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本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积极改革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计划,让培养方案更加与社会和企业的需要结合,根据合理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让实训内容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李淑芳.论高职投资理财专业证券投资类课程实训体系的构建

[J].消费导刊.2009(4)

篇(5)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222-02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幸福安康,众多理财产品也应运而生。大学生是全社会中数量颇多的一支特殊群体,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也兴起了一阵理财热。但是,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辨别能力有限,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没有稳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有时不仅没有改善个人财务状况,反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盲目投机危害性大,改变这种现状刻不容缓。同时,针对大学生的理财产品较少,亟待开发出新颖、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财产品。

一、大学生理财产品购买情况与经济知识水平的现状与特点

通过线上、线下发放136份调查问卷,我们将所得数据进行汇总(见表1),并进行频数分析,大致了解各理财产品选择的频数信息。

从描述性分析中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投资理财很感兴趣,完全不感兴趣的占极少数。在理财产品的选择方面,多数大学生倾向于购买如基金、保险等风险较小的理财产品。这一调查结论在数据“更偏好那种理财产品”中也能得出,约七成大学生会避免高风险,同时放弃高收益。

随着互联网等行业的兴起,大学生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新型渠道进行投资,传统渠道被代替的速度令人吃惊,仅有三成学生会通过传统渠道进行理财。

当今理财产品的满意程度并不高,大多数大学生对现行的理财产品评价平平,只有少数大学生比较满意。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风险高是其最显著的缺点,相对来看理财产品在收益方面较令人满意。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理财现状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一是经济来源较单一。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于父母,实现经济独立的少之又少。二是消费结构不合理。人情消费、恋爱消费占比过大,学习消费占比不足。三是消费不理性。大学生属于易冲动的群体,容易被广告或促销蒙蔽双眼,往往出现非理性消费。四是个人理财意识和观念有待加强。虽然有60%以上的大学生回答自己有理财意识,但他们对理财的认识并不清晰,理财知识匮乏、存在不少理财误区。五是大学生对理财专业术语和具体操作存在着困惑。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父母工作与理财产品选择的差异性分析

我们将136份调查问卷中,父母工作是否与经济领域有关与学生平时购买什么类型的理财产品的交叉表(见表2)进行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

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父母工作与理财产品选择之间有关系。

(二)所学专业与经济学是否相关与平时是否购买理财产品的关系分析

调查显示:所学专业与经济学相关的学生112人,其中80人购买与学习专业相关的理财产品;所学专业与经济学不相关的24人,其中20人购买理财产品。经卡方检验,P值为0.08,大于0.05,两者无显著差异。说明所学专业与经济学是否相关与平时是否购买理财产品之间无关系。

(三)微观经济学成绩与理财产品选择及偏好的差异性研究

表3(见下页)为微观经济学成绩与平时购买什么类型的理财产品交叉表,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微观经济学成绩与理财产品选择之间有关系。

进一步对微观经济学成绩与更偏好哪种理财产品交叉表进行分析,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微观经济学成绩与选择理财产品的偏好之间有关系。

经对应分析发现,微经成绩较差的同学不买理财产品,微经成绩优秀的同学倾向于购买基金。

(四)宏观经济学成绩与理财产品选择及偏好的差异性研究

对宏观经济学成绩与平时购买什么类型的理财产品交叉表(表略)进行分析,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宏观经济学成绩与理财产品选择之间有关系。

对宏观经济学成绩与更偏好哪种理财产品交叉表进行分析,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宏观经济学成绩与选择理财产品的偏好之间有关系。

经对应分析发现,宏经成绩较差的同学不买理财产品,宏经成绩优秀的同学倾向于购买基金和证券。

三、结论与建议

我们对搜集到的数据采用了卡方检验、对应分析、最优尺度等分析方法,分析了经济学成绩和家庭环境对理财产品选择是否有显著性影响;各成绩段的大学生分别倾向于选择何种理财产品;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等问题,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微经成绩仅为及格的同学不买理财产品,优秀的同学倾向于购买基金

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在学习了微观经济学后,同学们对收益与风险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会对两者作一些权衡。可以发现,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同学理财意识更强,更倾向于选择基金、保险等风险低收益稳健的理财产品;而成绩仅为及格的同学理财意识相对薄弱,一般不会选择去购买理财产品。

大学生作为校园与社会衔接处的群体,暂时还没有实现经济独立,理财的本金一般来自于家长给的生活费或在外兼职所得,故不会选择将很多资金投入股票等高风险的行业中。

(二)宏经成绩较差的同学不买理财产品,宏经成绩优秀的同学倾向于购买基金和证券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在学习了宏观经济学后,同学们对收益与风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会对二者作一些权衡,可以发现,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同学理财意识更强,更倾向于选择基金、保险等风险低收益稳健的理财产品;而成绩仅为及格的同学理财意识相对薄弱,一般不会选择去购买理财产品。

基金具有风险较低收益相对较高的特点,证券则是以公司融资为目的,最早的证券是优质的公司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向社会寻求资金支持而向社会公众发行公司股票。二者都是属于风险性和收益性居中的产品,成绩优秀的同学更多倾向于选择这两种产品。

股票投资风险高,投资技术要求高,成绩一般的同学如果没有很好地将风险考虑在内,则倾向于选择股票。保险的基本作用是把个体风险所致的经济损失分摊给其他投保人,用集中起来的保险基金补偿个体损失,这种理财产品风险较小,收益也较低,故鲜有大学生选择。

(三)父母工作是否与经济领域有关对理财产品的选择还是有较大影响的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若父母的职业与经济领域有关,那么该同学从小就会受到父母的熏陶,包括在理财产品的选择方面,他们会听从父母的建议,或者直接效仿。而若父母的职业与经济领域无关,那么他们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更多的会是通过周围人的推荐,包括老师、同学、业务人员等,或者从网上获取信息,如果没有很强的理财意识,那么很可能该位同学就不会选择理财。

大学时代应该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应培养主动理财的意识,形成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财常识。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的理财习惯,进行保险保障。在实现中长期理财目标的准备过程中,要充分预期风险,因为如果没有做好计划来规避这些风险,再好的储蓄理财方式都可能功亏一篑。

大学生应尽早做好保险保障计划,越早购买,风险规避越早、保障越高、费用也越低。如购买保险,它能改变年轻群体对于消费诱惑抵御力较差的弱点。

大学生群体数量不容小觑,建议金融部门设计、开发更适合大学生理财的产品,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周雨风.当代大学生个人理财教育与消费道德引导.商场现代化,2007(1C)

[2] 谭春兰.浅谈大学生理财.时代经贸,2016(3)

篇(6)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要建设50个左右代表国家水平、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多省地方政府建设区域性教学资源库的计划已经在实施或正在筹备之中。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已无须赘言,而经费投入机制作为保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必须首先予以明确。

一、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多元投资主体分析

2012年5月,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通过新的机制吸引企业等多方面力量参与到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来,让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发展”。从经费筹措的角度看,教学资源库建设经费需要多元主体的投入。

1.职业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政府是最主要的投资主体。职业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中成为主要的经费提供者。作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主要服务对象是普通劳动者,受益人群较之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更多地属于弱势群体。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具有同样的性质。由于网络的普及,资源的易获得性大为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支持泛在学习的基本条件,同实体的实训基地相比,理论上可以有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以政府为主导的教学资源建设模式,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资源库的“公建众享”,即“由政府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提供建设资金主导组织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后的信息资源原则上不加限定地供人民广为享用,其最大特点是可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最为优秀和合适的人士建设资源,从而确保建设质量”①。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公建众享”型教学资源库,以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服务终身教育和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培训体系,满足公民自主学习的要求。

2.企业投入是提高教学资源库建设效益的重要保证。市场化机制可以为教学资源库建设带来活力,提高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效益。企业投入的理论依据在于职业教育非义务教育,教育资源可以由社会提供。企业的投入首先指作为资源开发主体的营利性企业的投入,这些企业属于教育技术领域的专业化公司。一方面,企业的投入有利于在资源库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教学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专业化要求来看,教学资源库最主要的建设主体应当是这些专业化的公司。我国有大批生产教学仪器设备的企业、软件公司、主要面向大中专院校的出版社。这些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对教育事业的参与对提高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弥补了教学投入的不足。在我国有众多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培训企业,但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面,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企业投入资金针对某一专业开发出较为全面的教学资源。这是由于用户尚未充分形成网络教学资源需求,企业资本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无利可图。在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加强,而企业投入的积极性有所不足的情况下,需要政府通过政策、资金投入来引导企业投入。

3.学校投入是其作为自主办学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学校作为自主办学单位,有责任和义务改善教学条件,购置必须的教学仪器设备。随着网络的普及,教学资源库将成为必要的教学条件,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因此,学校一方面有义务购买教学资源库的服务,为广大师生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购买资源的投入可以采用直接将资源使用费以电子货币的形式交付师生,在教师和学生使用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向资源库运营方转移支付,以此来保证经费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也有义务支持教师个人或教师团队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保护教师开发原创性教学资源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共享自己开发的优质教学资源。对公立学校而言,学校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投入的另一形式,财政拨款中的一部分可以作为生均网络资源使用费,纳入教学业务费的范围。学校的责任首先是促进个体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库的社会效益。

4.学生和企业员工的个人投入取决于个人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揭示了个体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的获益大于社会,从而明确了学生个人及其家庭同样有义务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而进行经济投入。对企业员工而言,为提高自身能力、提高职业竞争力,利用专业教学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而支付一定的费用也是合理的。个人投入对于个体而言,与参加各种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活动相比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的数字。教学资源库最终由个体进行使用,其价值最终体现在个体身上,从人性的角度看,免费和无偿使用未必能带来良好的效益,正如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为人珍惜。个人的投入虽然对个体而言微不足道,但作为一个整体的投入,也可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为政府投入的必要补充。

5.教学资源库运营方的回馈可以促进建设和应用的良性循环。资源库建设本身作为公益性事业,原则上是非营利的。但为了保证资源库的运行,应采用适当的市场化机制保证资源库的运营,将教学资源库的运营管理交付专业化的企业。作为管理者的企业将有一些必要的投入,但其职责主要是管理、经营和推广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的经费主要是来自政府、企业、学校和个人,资源库运营者的责任是保证资源库有一定的收益,这些收益来自于用户对资源的使用,对这些收益的分配可以通过政府与资源库运营者协商确定。资源库运营收入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有一部分投入到资源的开发和完善中,这既是资源库运营者自身利益的保证,也是用户利益的保证。当运行收入可以对资源建设过程进行回馈的时候,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应用的良性循环就真正实现了。

二、以不同投入方式的组合保证建设资金的效益

政府和企业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经费的投入方式可分为一次性投入和持续性投入、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只有不同的投入主体和不同的投入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教学资源库建设经费的使用效益,保证教学资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保证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运行和使用形成良性循环。

1.以政府和企业为主对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进行一次性直接投入。一次性直接投入是对资源库建设项目的投入,是基础性和阶段性的投入,主要解决的是资源有无的问题。一次性直接投入是教学资源库科学性、系统性的要求,可以更好地整合已有资源,避免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对资源进行征集、开发、筛选、入库并完善资源平台的一项复杂工作,需要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如中央财政对已建的28个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平均投入的经费为670余万元。政府和有资质的教学资源开发企业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投入主要是一次性直接投入。中央政府将对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的50个左右代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投入大量资金,地方政府基于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建设与中央财政支持的教学资源库互补的区域性教学资源库,同样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企业的投入一种形式是资本金的投入,通过引入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资本金,为教学资源库建设引入市场机制。企业赢利不能来自承担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而是向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投入资本,其赢利空间来自教师、学生和企业员工等用户对教学资源的使用。企业捐赠是企业投入教学资源建设的另一种形式。企业既可通过捐赠资金实现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支持,也可以通过捐赠教学资源,如典型案例的视频、多媒体、软件、硬件设施支持教学资源库建设。这些资源本身即企业的隐性广告,教学资源库平台也可以成为企业广告的平台。

但是,一次性直接投入无法保障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应用形成良性循环。经费使用完毕,项目结题验收之后,没有持续性的经费投入,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就无从建立。

篇(7)

(二)投资学专业与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与联系微观意义上的投资理财活动主要站在政府、企业、个人、非营利组织的角度研究问题,投资学专业教学活动,也是为这些投资主体培养应用人才的。金融即资金的融通,是研究货币资金流通的学科,金融学专业主要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研究问题,主要为金融中介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前者站在金融机构柜台外,后者站在金融机构柜台内,二者是投资与被投资、服务与被服务、营销与被营销的关系,微观管理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从笔者搜集分析近30所本科院校投资学专业教学方案来看,课程设置基本上以金融投资方向课程为主,与金融学专业课程交集太大,界限也不是十分明显,没有形成显著的投资学专业独立化、个性化学科特色。从投资学专业与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来看,投资学专业主要为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投融资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特别是为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输送具有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投融资管理与投融资咨询专业人才。而金融学专业则主要为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培养金融管理与咨询专业技术人才。但大多数院校投资学专业也把为各种金融机构培养金融管理专业人才作为其培养对象,可谓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例如,武汉科技大学2014提交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投资学)设置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设定的培养目标为:全面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投资专门人才,拟为证券、期货、基金、信托、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及相关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的投融资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输送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投资专门人才。当然,投资与金融的联系在于,从微观来说金融投资是经济主体投资活动与金融机构资金融通活动的交集;金融的本质其实是经营活动资本化的过程,与投资的本质并无区别。

(三)应用型本科投资学专业的特点1.复合性与交叉性。投资学专业是一门融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心理学、保险学与风险管理等多门学科于一身的复合性与交叉性极强的专业学科。复合型金融投资人才,既要有经济学基础知识,更要有扎实的专业项目投资知识,既要熟悉宏观的投融资政策背景,又要精通各种投融资的微观技巧。例如,广东商学院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数理分析型、市场营销型、实践应用型相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2.应用性与实践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强调培养目标的应用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法的训练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应用型本科投资学专业教育教学也应体现这一特点。3.国际化与地方性。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全球性、全国性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开放,对于金融投资人才,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金融投资意识与操控运营能力十分重要。例如,东北财经大学2014提交的《申请表》设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投融资管理专业人才。但对于实业性投资专业人才,适应地方经济的要求则明显重要于国际化的需要。4.创新性与发展性。创新教育是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投资学专业具有注重实用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性特征,同时还具有针对实际问题、面临具体情境、解决具体问题的适应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发展性特征。5.微观性与营利性。应用型本科投资学专业专门是为企业培养投资管理专业人才,而非培养宏观层面的产业投资规划与管理人才,同时也就具备了显著的追求投资效益的营利性特点。

二、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

现资广义地说既包括传统的以工业、农业、商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实体性产业为投资对象的实业投资,也包括以证券、期货、外汇、黄金、期权、基金等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投资;既包括以金融机构、投资公司为主体的金融性投资,也包括以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为主体的营利性直接投资,还包括以政府为主体的非营利性公共(财政)投资,也包括国际投资、房地产投资等特殊领域的投资活动;既包括宏观层面的产业布局、产业投资,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创业投资、项目投资、金融产品投资。近年来,这些领域的投资活动及投资规模持续高速增长,这必然需要大量的投资专业人才。狭义的投资则专指金融性间接投资。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前提也要以投资活动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为前提,并由此规划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方案。投资人才专业能力体现为管理投资活动的应用能力,如图2所示,具体体现为对某一投资项目的分析、评价、规划、决策与效益评估等方面能力。按照具体职业规划,可以是直接投资运营也可是受聘充当投资顾问,发挥投资咨询与策划作用。

笔者分析了已经开设投资学专业和2014年新申报投资学专业的近30所本科院校专业教学方案,如图3所示,约60%院校的投资学专业基本定位于金融投资人才的培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2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投资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工作,具备……的高级投资管理专门人才。主要学习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金融学科学研究的方法。[3]结合所列核心课程分析,可以看出,教育部对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侧重于金融投资人才培养。例如,沈阳化工大学2014提交的《申请表》设定的培养目标为:胜任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投资咨询及管理工作。再如,河南牧业经济学院2014提交的《申请表》设定的培养目标为: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类金融单位、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投资业务操作和管理。山西财经大学2014提交的《申请表》设定的培养目标为:具备投资实务专业技能与注册金融分析师(CFA)业务技能。如图3所示,30%院校的投资学专业定位于金融投资人才培养,同时兼顾实业投资领域房地产投资专业人才培养。

例如,广州商学院2014提交的《申请表》为:本专业融实物投资、金融投资和其他各类投资于一体……[4];例如,长春光华学院2014提交的《申请表》设定的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具备处理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资产投资、国际投资等方面的……面向大中型投资公司、金融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管理及相关业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14提交的《申请表》设定的培养目标为:结合注册投资咨询师(RCE)的考试知识要求,按照应用型培养目标在各个模块进行课程修订,已经形成实物投资课程与金融投资课程并重、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主干课程协调搭配、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推进的投资学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另有不足10%院校的投资学专业定位于金融投资方向投资人才培养,同时兼顾公共投资专业人才培养。例如,湖南工业大学2014提交的《申请表》设定的培养目标为:……具备处理公共投资、项目投资、投资理财等投资实务及资本运作基本能力……能够在政府部门从事公共投资管理、在企事业单位从事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评估、在专门投资机构从事投资理财咨询服务和投资理财规划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湖南农业大学投资学专业建设特色是从经济体生命周期的角度去把握投(融)资理论及实务,并以公共投资(尤其是农村公共投资)的方式与效率作为研究特色。

三、新设投资学专业特色的形成

篇(8)

自1969年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数位证券投资学领域的经济学家获得了其桂冠。证券投资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既反映了证券投资学在经济学领域的学科地位,也体现了证券投资学理论研究对整个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198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他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他关于家庭和企业如何决定资产构成(the composition of their assets)的研究为当代资产组合选择理论(portfolio selection theory)之先河,明确提出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的精髓是分散投资风险,“就像是不要把你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当时全世界的报纸普遍报道托宾:“耶鲁的经济学家因‘不要把所有的鸡蛋……’而获诺贝尔奖。” 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系数:“托宾q”系数或托宾q比率,该指标为企业股票市值对股票所代表的资产重置成本的比值,衡量一项资产的市场价值是否被高估或低估。该成果沟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对货币政策、公司价值分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98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他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揭示了证券市场的资金来源的规律,即个人的资产积累与其生命周期阶段呈现规律性特征,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决定证券市场的资金来源及其投资偏好。同时,他与默顿·米勒提出了著名的“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即“mm定理”,指出在不确定条件下分析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之间关系的方法,表明在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它的资本结构无关,该理论成为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一大基础。

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默顿·米勒(merton h. miller)、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 markowitz)、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他们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们在金融证券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在一个给定的证券投资总量中,如何使各种资产的风险与收益达到均衡;如何以这种风险和收益的均衡来决定证券的价格;以及税率变动或企业破产等因素又怎样影响证券的价格。默顿·米勒(merton h. miller)的的重要贡献是“mm定理”的及其推进。马科维茨的贡献是他发展了资产选择理论,开创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该理论被誉为“华尔街的第一次革命”:传统的证券投资理论局限于经验性的定性研究,该理论首次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把证券投资的收益和风险用期望收益率和方差两个指标来进行定量分析,使证券投资理论跃升为一种科学分析理论,为其后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夏普根据马克维茨首先提出的一个模型探讨了证券组合分析的一些方法,当时称为“单一指数模型”,即现在的“单因素模型”,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199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罗伯特·默顿(robert c. merton)、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 scholes)。默顿和布莱克—斯科尔斯的重要贡献在于期权定价理论。并将定价模型扩展到许多衍生金融品上。迈伦·斯科尔斯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利用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对某一特定证券定价时,不象统计或回归分析那样,需要这种证券或与其相类似证券以往的数据,它可以对以往所没有的新型证券进行定价,这一特性扩大了期权定价模型的应用,为企业新型债务及交易证券如保险合约进行定价提供了方法。

200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克莱夫·格兰杰(clive w.j. granger)、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 engle iii)。 他们给经济学研究和证券投资理论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共同趋势”两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序列。此前理论人员在进行估量、预测、检验假设时,一般都按时间排列的观察周期即时间序列的形式使用数据,比如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利率、股票价格的时间序列趋势等,分析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和趋势性。用于稳定时间序列的统计方法运用于非稳定的数据分析时,人们很容易做出安全错误的判断。格兰杰和恩格尔发明了新的统计方法来分析许多经济时间序列中两个关键属性:随时间变化数据的易变性和非稳定性。在金融市场上,资产价格随着时间的随机波动,具有易变性,股票和各类有价证券

的价值取决于易变性风险。大部分整体经济时间序列都有一个随机趋势,一次暂时的失调会产生长期持续的影响,这些时间序列被叫做“非稳定的”序列。

这些证券投资理论的一大理论特征是,它们既是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沿,也是证券投资实践探索的前沿。资本结构理论、现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arch模型等等,几乎都是现代证券投资的必备工具。

篇(9)

自1969年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数位证券投资学领域的经济学家获得了其桂冠。证券投资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既反映了证券投资学在经济学领域的学科地位,也体现了证券投资学理论研究对整个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198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他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他关于家庭和企业如何决定资产构成(the composition of their assets)的研究为当代资产组合选择理论(portfolio selection theory)之先河,明确提出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的精髓是分散投资风险,“就像是不要把你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当时全世界的报纸普遍报道托宾:“耶鲁的经济学家因‘不要把所有的鸡蛋……’而获诺贝尔奖。” 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系数:“托宾q”系数或托宾q比率,该指标为企业股票市值对股票所代表的资产重置成本的比值,衡量一项资产的市场价值是否被高估或低估。该成果沟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对货币政策、公司价值分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98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他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揭示了证券市场的资金来源的规律,即个人的资产积累与其生命周期阶段呈现规律性特征,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决定证券市场的资金来源及其投资偏好。同时,他与默顿·米勒提出了著名的“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即“mm定理”,指出在不确定条件下分析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之间关系的方法,表明在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它的资本结构无关,该理论成为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一大基础。

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默顿·米勒(merton h. miller)、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 markowitz)、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他们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们在金融证券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在一个给定的证券投资总量中,如何使各种资产的风险与收益达到均衡;如何以这种风险和收益的均衡来决定证券的价格;以及税率变动或企业破产等因素又怎样影响证券的价格。默顿·米勒(merton h. miller)的的重要贡献是“mm定理”的及其推进。马科维茨的贡献是他发展了资产选择理论,开创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该理论被誉为“华尔街的第一次革命”:传统的证券投资理论局限于经验性的定性研究,该理论首次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把证券投资的收益和风险用期望收益率和方差两个指标来进行定量分析,使证券投资理论跃升为一种科学分析理论,为其后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夏普根据马克维茨首先提出的一个模型探讨了证券组合分析的一些方法,当时称为“单一指数模型”,即现在的“单因素模型”,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199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罗伯特·默顿(robert c. merton)、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 scholes)。默顿和布莱克—斯科尔斯的重要贡献在于期权定价理论。并将定价模型扩展到许多衍生金融品上。迈伦·斯科尔斯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利用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对某一特定证券定价时,不象统计或回归分析那样,需要这种证券或与其相类似证券以往的数据,它可以对以往所没有的新型证券进行定价,这一特性扩大了期权定价模型的应用,为企业新型债务及交易证券如保险合约进行定价提供了方法。

200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克莱夫·格兰杰(clive w.j. granger)、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 engle iii)。 他们给经济学研究和证券投资理论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共同趋势”两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序列。此前理论人员在进行估量、预测、检验假设时,一般都按时间排列的观察周期即时间序列的形式使用数据,比如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利率、股票价格的时间序列趋势等,分析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和趋势性。用于稳定时间序列的统计方法运用于非稳定的数据分析时,人们很容易做出安全错误的判断。格兰杰和恩格尔发明了新的统计方法来分析许多经济时间序列中两个关键属性:随时间变化数据的易变性和非稳定性。在金融市场上,资产价格随着时间的随机波动,具有易变性,股票和各类有价证券的价值取决于易变性风险。大

部分整体经济时间序列都有一个随机趋势,一次暂时的失调会产生长期持续的影响,这些时间序列被叫做“非稳定的”序列。

篇(10)

国内许多学者可能为了跟研究实物投资的投资经济学区别开来,将金融学专业的投资学课程称为证券投资学(比如,吴晓求,2006,等),但是,根据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金融与保险学科组的建议,本科层次的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可以包括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中介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保险学、国际金融学、公司财务、金融工程、投资学10门,可见该学科组使用了投资学这一名称。国外一般都其称为Investment(投资学),比如,Williams F. Sharpe et al.(2001)、滋维・博迪等人的《投资学》。结合国内外的情况,以免误解,我们认为应该统一名称为投资学。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国内投资学教学大纲一般讲授的内容包括证券投资工具与证券市场运作、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和投资组合管理四大部分。从国外投资学教材来看,比如滋维・博迪等人的《投资学》也包括四大内容:证券市场与工具的介绍、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证券的估值和资产组合的业绩评价与管理。大体上看,国内与国外的教学内容差异不大,但是,如何设置课程内容结构,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突出重点,会使得教学效果迥然不同。以滋维・博迪等人编写的投资学教材来看,要用两个学期才能讲完,并且要突出重点,才能讲好。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需注意如下几点:

1.像证券投资工具与证券市场运作这些内容只需适当提及即可,因为像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中介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保险学、公司财务、金融工程等课程都会涉及相关内容。

2.技术分析的内容必须讲,让学生明白投资管理不只是有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的应用也是非常普遍,但是,讲授的课时不用太多,适当介绍即可,因为本来技术分析的内容繁多复杂,而且在实际应用时,五花八门,各有其道,也就是技术分析本身并无统一的框架。另外,技术分析知识的难度比投资组合理论要容易许多,可向学生推荐基本参考书,比如,罗伯特.D.爱德华、约翰・迈吉和巴塞提编写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等,让学生自学。

3.均值方差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和期权定价公式等理论是现代金融研究的基础理论,也是投资学的基础理论。只有理解了这些理论,才能说投资的基石是坚固的。以这些基本原理为中心,建立一个框架将内容串起来,其后的证券估值和资产组合管理也要统一于这些理论的指导。这些理论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同时这也是教学的难点,因为理解这些理论对于本科学生来说,面临经济学基础理论、数学以及资本市场的理解等方面的挑战,但是,诚如博迪等人(2006)所说,可以尽量去掉不必要的数学和技术性细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直觉,这种直觉可以帮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面对新的观念和挑战。

4.来自资本市场的数据与案例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和实践的认识。采用国内,还是国外的?国内许多老师认为,课程应该更多关注国内证券市场发生的事情(比如,初昌雄,2008,等)。在本人看来,这诚然没错,但是,我国证券市场作为新兴市场,日新月异,许多经验事实不具有规律性,耶鲁大学教授希勒在《非理性繁荣》强调,即使像美国证券市场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市场许多统计规律与发现是否将来还可靠还是值得商榷。因此,在讲授时,国内与国外的援例不可偏废,应更偏向于国外市场。

二、投资学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

对于金融学专业来说,学习投资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能够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为个人或机构增加财富,而该课程又是集金融学大成之学科,一门综合性学科。投资学最好是在公司财务、金融工程、计量经济学、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等课程之后开设,因为宏观经济分析和公司财务分析是股票估值的基本功;微观经济学是投资学理论的基石;金融工程的部分基础理论与投资学相同;计量经济学是资产组合管理与分析的基本工具。没有这些基础课程的支撑,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学难度增大,教学效果下降。

三、教学与自学

投资学理论性强,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学生如果只是学习投资学的教材,而不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恐怕难以达到培养目标。课外自学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

1.投资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投资学的基础理论比较抽象,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伯恩斯坦的《投资革命》和其续集《投资新革命》等可读性强的介绍资本市场理论的书籍,它们将投资学高深的理论如何应用于投资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希勒的《非理性繁荣》以通俗读物的写作方式,用学者的严谨论证,向读者阐述了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演化机理。伯顿・麦基尔的《漫步华尔街》从理论的高度通俗地讲解了应如何进行投资。

2.为了提高实践能力,前人的经验总结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观摩和借鉴的捷径。这些经典书目包括:

一是投资大师的传记。像爱德温・李费佛(美)的《股票作手回忆录》是20世纪初最著名的股票与期货的投资者――李费佛的自传,数十年来一代又一资人的必读书,甚至被称为华尔街的投资圣经。罗杰・洛文斯坦的《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是关于巴菲特的传记,但是,要真正了解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与技巧,还需阅读小罗伯特・海格士多姆的《沃伦・巴菲特之路》、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罗伯特・哈格斯特朗的《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组合》等。

二是投资技巧。像菲利普・费舍的《怎样选择成长股》和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格雷厄姆投资指南(聪明的投资人)》是巴菲特称为老师所写的书,提出了诸多一直被投资者采用的标准与原则。彼得・林奇等人的《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和《战胜华尔街》为怎样挑选股票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技巧。威廉・欧奈尔的《笑傲股市》提出的CANSLIM方法非常适合跟踪当前股市热点,进行短线投资,学生容易学以致用。乔治・索罗斯《金融炼金术》晦涩难懂,却是把握国际金融市场的利器。杰克・茨威格的《华尔街点金人(新金融怪杰)》采访了市场上超级交易员与成功的投资家,介绍了他们成功的经验。

三是介绍历史上著名的投机热潮。像加尔布雷思的《1929年大崩盘》介绍了美国的股市大崩盘。查尔斯・马凯和约瑟夫・德・拉・维加的《投机与骗局》包含了两部书:查尔斯・马凯的《惊人的幻觉和大众的疯狂》和约瑟夫・德・拉・维加的《困惑之惑》,前者描绘密西西比泡沫、南海泡沫和荷兰郁金香热潮的在繁荣与崩溃过程中人们的行为与心理;后者以对话的形式描述了阿姆斯特丹交易市场的运作。

四、学习与实践

投资学是金融学专业中理论与实践联系最紧密的课程之一。在学习投资学之前,绝大部分学生并未接触过资本市场,通过模拟实践,就可以给他们补上这一课。根据我们的经验,可以让学生挑选三只深沪交易所交易的证券构成模拟投资组合,每两周可以替换一次。上课时学生对自己的投资组合进行经验交流,老师点评,期末学生根据投资组合管理理论与方法对自己的组合业绩进行评价,加深他们对理论的认识,提高应用能力。最终组合成绩作为课程平时成绩的主要参考。大部分学生经过两学期的投资学理论学习与模拟实践,既能掌握现代的投资学理论与基本框架,也初步具备了进行投资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爱德温・李费佛:股票作手回忆录[M].海南出版社,1999年12月

[2]本杰明・格雷厄姆:格雷厄姆投资指南(聪明的投资人)[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3]彼得・伯恩斯坦:投资革命:源自象牙塔的华尔街理论[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8月

[4]彼得・伯恩斯坦:投资新革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

[5]彼得・林奇 约翰・罗瑟查尔德: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v.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4月

[6]彼得・林奇:战胜华尔街[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7]伯顿・麦基尔:漫步华尔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

[8]初昌雄: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第2期

[9]查尔斯・马凯和约瑟夫・德・拉・维加:投机与骗局[M].海南出版社,2000年5月

[10]菲利普.A.费舍:怎样选择成长股[M].海南出版社,1999年10月

[11]加尔布雷思:1929年大崩盘[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12]杰克・茨威格:华尔街点金人(新金融怪杰).西苑出版社,2003年1月

[13]罗伯特.D.爱德华 约翰.迈吉 巴塞提:股市趋势技术分析[M].东方出版社,1997年2月

[14]罗伯特・哈格斯特朗: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组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4月

[15]罗杰・洛文斯坦: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M].海南出版社,1997年10月

[16]乔治・索罗斯:金融炼金术[M].海南出版社,1999年4月

[17]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致股东的信[M].股份公司教程,2004年1月

[18]吴晓求:证券投资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19]威廉.欧奈尔:笑傲股市(第三版) [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3月

[20]Williams F. SharpeGordon J. Alexander:Investment(影印本) [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篇(11)

证券投资学作为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这几年教学过程中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教学内容上,已经从基础的证券分析过渡到定价理论为核心的现资理论;在教学方法上,已经从单一的课堂讲授过渡到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在培养目标上,已经从应用型人才逐渐过渡到研究型的人才培养。《投资学》这样的名称也逐渐替代原来的《证券投资学》,这其实都是教学重心有所转移的必然结果。虽然投资学理论教学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实验教学内容变化却并不大,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交易方法、分析方法依然是现在实验建设的主流,随着投资学实验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完善现有实验教学体系,建设适合现资理论的实验体系尤为必要。

一、投资学数据分析实验的内容

所谓投资学数据分析实验,就是指以现资理论的应用与实证研究作为主要内容的实验体系,主要包括资产定价、利率期限结构、投资组合分析、有效市场研究、业绩评估等几个方面,根据这些现资理论的主要内容,开展适合学生的数据分析、模型应用、实证研究,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实验体系。具体来说,围绕固定收益证券可以进行债券定价、债券组合分析、免疫策略的应用、久期和凸性的实验,围绕股票可以做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单因素与多因素模型、套利定价模型应用,围绕衍生品可以做期权定价的应用,围绕投资理论可以做资产组合、最优组合建立、组合业绩评估,围绕市场均衡可以做市场有效性的验证等。

这些实验有些共同的特征,使它们与传统的证券投资学实验区别开。这些特征包括:

(一)数据化

现资理论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资本市场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些模型的推导、验证都涉及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投资学实验需要学生自己去收集市场的各种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利用学过的方法对现资理论进行应用与验证。

(二)模型化

现资理论的成果经常以模型的方式呈现,通过这些模型来反映复杂世界中的规律,从定价模型到资产组合到业绩评估无不以各种模型、指标为工具。所以投资学实验也多围绕着这些模型,让学生验证这些模型、分析这些模型、应用这些模型。

(三)综合化

现资理论的发展也是多种学科综合的结果,并且这种趋势日益明显。这些实验也是如此,要想顺利完成这些实验实际上不仅仅需要金融学知识,还需要经济学、概率统计、计量经济学等多门课程的基础知识。综合化还意味着这些表面看起来松散的模型其实是一以贯之,都是围绕着投资分析这一终极目标,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综合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来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考核。

二、投资学数据分析实验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现资理论的理解

现资理论有较多的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如果只是单纯介绍还不足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些教学内容,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本市场的数据,自己利用学过的统计与计量方法去验证前人的研究、去应用前人的研究,在实验中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自然会对理解教学内容大有裨益。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研究素养

在这些数据分析实验中,不仅需要他们理解投资学教学内容,还需要学生运用他们学过的经济学、概率统计、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知识。此外,投资学实验中还有综合性的实验,学生需要摆脱对单个模型、理论的束缚,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实验,这都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验,对培养学生的研究素养有很大好处。

(三)是对现有证券投资学实验的有益补充

传统的证券投资学实验大多把实验重点放在交易环节,强调技术分析方法和财务分析的重要性,随着各高校实验建设的不断深入,这些实验已经日益规范和完善。投资学数据分析实验把实验重点放在了对理论的验证与应用上,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实验“重交易、轻分析”的缺点,两者各有优劣,相得益彰,是对现有实验体系的很好补充。

(四)是研究性教学的有益探索

研究性教学是我国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方向之一,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积极作用。投资学作为金融学的重点研究领域集中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是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良好平台,实验这种形式作为探索性的研究也适合对学生教学使用,所以,数据分析实验的深入开展,把学生带入学术领域,引导他们进行力所能及的学术研究是研究性教学的有益探索。

三、投资学数据分析实验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过去几年的投资学教学过程中,逐渐带领学生开展投资学数据分析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实验设计需要掌握理论与实践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