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地质勘探的意义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地质勘探工作是在抵制测绘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各种勘查手段和方法,获得地层构造以及矿体分布情况,并确定矿体开采相关数据,是我国采矿事业的基础保证,同时在矿体开采过程中开采技术、开采方法方面起到指导性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地质勘探过程中的应用在提高地质勘探设备使用性能的同时,也一定程度的保证了地质勘探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广泛应用有力的推进了我国地质勘探事业的进步的发展。
1 地质勘探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将电子技术应用在机械设备各组成部分例如动力、传动、控制、信息处理等,建立由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机电一体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推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微电子技术、传感测控技术、信息交换与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软件的综合应用实现了设备的多功能化、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对于实现设备或机构的预期功能,实现设备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勘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指将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在地质勘探设备的动力、控制以及信息收集和处理等工作中,实现勘探设备机械化与自动化的有机结合,提高勘探设备自动化程度与使用性能,从而确保地质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对地质勘探工作的重要意义
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与提高地质勘探工作水平、保证勘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为:(1)实现地质勘探设备多功能化。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地质勘探设备中的综合使用增加了地质勘探设备功能种类,实现地质勘探设备多功能化,有效的提高了地质勘探工作的效率。(2)提高地质勘探设备工作精度。机电一体化技术采用的微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可以对设备工作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设备误差,实现了地质勘探设备高精度、高效率运行,保证了地质勘探工作质量。(3)优化设备结构,提高设备可操作性。传统的地质勘探设备采用机械传动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微处理器和集成电路先进技术的应用在减小设备体积、降低设备重量的同时,也实现了设备结构的合理优化,提高设备运行性能和自动化程度,增强了设备的可操作性。(4)提高设备稳定性。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地质勘探设备中的应用提高了设备综合使用性能,此外,机电一体化材料不断创新与改革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在地质勘探较为恶劣的环境中,有效的保证了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
3 地质勘探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要点
3.1 系统整体技术
系统整体技术是指在设备功能和运行目的的基础上,从系统整体出发,利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系统整体进行分析,确定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并进行合理的调整,优化系统结构,保证系统各组成部分合理配合,共同发挥系统整体功能。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3.2 机械技术
机械设备与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发挥自身功能的基础保证,为保证机电一体化设备高效率、高质量的运行,必须积极引进先进机械技术,机械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配合,优化系统结构,提高系统综合性能和稳定性,减小系统体积与质量,提高系统精度和运行质量,保证机电一体化满足地质勘探工作的需求。
3.3 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是指机电一体化系统运行信息的采集、传递以及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了解系统运行情况,输出相应的指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是直接受控于系统命令信息的,因此,信息处理技术是设备运行的关键,提高信息处理技术水平,保证信息准确、及时、全面的处理,是设备正常运行的保证。
3.4 自动控制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是指对设备各部分进行控制,保证系统各部分有规律运行,确保系统不同组成部分预期功能的实现。自动控制技术涉及到设备运行的多个部分,例如设备运行速度控制、最优控制、模糊控制以及位置控制等,为确保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系统整体的控制作用,在完成系统设计后应进行系统仿真,确保设备安装方案的准确性;在设备完成安装后,设备运行前应进行现场调试,及时调整控制系统出现的问题,避免系统运行失误。
4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具体体现为利用电路集成技术以及微处理器,将地质勘探设备的中需要用到的传感器、信号传输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仪表等连接在一起,提高地质勘探设备的整体性能,保证地质勘探工作质量。地质勘探过程中,常用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包括瞬变电磁仪和全液压岩芯钻机。
4.1 瞬变电磁仪
瞬变电磁仪是基于电磁法以及电法的原理,具有应用范围广、测量精度高的优点,普遍应用于矿体勘探、石油勘探、地热能勘探、地下水勘探等地质勘探工作中。今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瞬变电磁仪也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新型瞬变电磁仪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实现瞬变电磁仪低噪音、高分辨率、宽频带、低能耗、功能强大,有效的提高了瞬变电磁仪的综合性能与地质勘探工作的水平与质量。
4.2 全液压岩芯钻机
全液压岩芯钻机是全液压驱动,设备结构紧凑合理,钢履带行走方式以及集中控制系统提高了设备的操作灵活性,是多功能化、应用范围广的设备,适用于山区、平原、丘陵等多种地形且温度变化的影响小,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煤炭、冶金等多个行业。
全液压岩芯钻机液压系统采用先导控制方式,实现了设备负载以及电液比例的集中控制,提高了设备的控制精度和准确度。动力系统中,进给系统采用的油缸链条倍速结构有效满足了设备运行所需的进给力和提升力,双马达驱动的主轴回转系统为设备运行提供了高转速、大扭矩的动力。此外,在桅杆前端设置夹持卸扣器减轻了地质勘探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地质勘探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全液压岩芯钻机各部分配置参数符合地质勘探工作特点,对提高地质勘探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确保地质勘探工作安全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5 总结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多个领域的知识集中在同一设备中,将不同技术或设备进行合理的设置,确保设备最大限度的发挥功能并提高设备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我国自动化控制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我国地质勘探业的发展与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地质勘探领域中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发展方向也逐步向智能化、微型化、系统化、模块化发展,这是实现地质勘探机电一体化建设,提高地质勘探水平与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3-016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3.085
煤炭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对煤质的勘探工作是煤炭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十分重要的内容。煤质工作能够为煤田地质报告提供地质情况的数据,并且显示出煤质指标。此外,煤质工作还能引导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为矿井的开采提供有效资料。
1 什么是煤质工作
在进行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煤质工作主要包括对煤田地质的具体情况以及煤炭质量的详细指标来做出一定的书面的地质报告,不仅能帮助我们评价煤炭的开发和利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做好矿井采掘计划。所以,在对煤田地质勘探中,负责煤质工作的工作人员应向整个工作的设计部门提供出煤田的具体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四点:(1)煤层的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裂隙、褶曲和断层以及煤层所具有的倾角及它的变化规律;(2)煤质的结构和厚度、各分层的变化情况以及层间距离和变化规律等;(3)煤质的具体特征,主要包括煤炭的种类、成分(水分、硫分、灰分)、硬度、可选性以及它的变化规律等;(4)裂隙透水性、断层透水性、含水层厚度、渗透系数和位置以及透水层厚度等。
2 煤田地质勘探中勘探煤质的重要意义
煤质工作对煤田地质勘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为煤炭开采工作排除安全隐患,进而制定相应的开采方针,煤质工作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合理评价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煤质工作能够依据煤质特征的调查制定相关报告,分析勘测出煤的种类、水分、灰分、硫分以及发热量等多项指标,并优化相应的煤质开采工作,最终使得煤质开发和利用的策略更合理化。同时,煤质工作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评价,使煤矿企业了解所需开采煤矿的质量、开采条件以及相应的准备措施。总之,煤质工作能够通过分析地质勘探的结果,将单纯的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确保煤质资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2 在煤矿设计中为确保煤质提供一定的凭据
在设计煤矿时,需要考虑到煤炭的水平及盘区的划分、所使用的排矸方式、对回采工作面的设计、应用的排矸设施以及井田划分的选择等工作,这时就应该将煤田地质勘探中所提供的地质资料作为参考依据来对整个工作进行指导。在对水平及盘区进行划分工作时,需要考虑到煤层的厚度、煤质变化规律、煤种的不同以及地质构造等一系列的因素。将煤田划分成井田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地质、煤质以及煤层等多方面的因素,尽可能以自然地质的构造线、水文地质与煤种的变化线等因素作为井田的边界。至于对回采工作面进行相应的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到工作面的采高、一定的推进度、相应的斜长以及工作面未来走向的长度等参数,之后还要依据煤田地质报告中提供的相应资料来确定这部分参数,进而合理选择作业中的回采工作面的位置、之后的合理分层和所使用的回采工艺,进而使开采出的煤炭产品的质量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2.3 为矿井煤质的技术管理工作树立坚实的基础
煤质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煤质工作需要确定煤层质量及其分布规律,同时了解采区的具体情况,再根据其实际制定出适合的开采计划;(2)可以根据煤层质量以及储量的相关信息,拟定出相应的开采计划,确保煤炭质量能够达到稳定、合格的目的;(3)煤矿的开采需要满足用户的需要,并且开采后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加工,再根据加工后的具体情况来对煤炭产品的种类以及等级进行合理的安排,达到在合理且有效地利用资源的基础上使企业获得最大收益的目的;(4)掌握影响煤质的各项因素,对煤质变化要有预见性,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煤炭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煤炭企业主要是以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来进行煤炭的开采,因此加强自身市场竞争力有利于长期的发展。目前,煤炭企业需要制定长远的计划和开采方案,因此煤质工作显得更为重要。煤质计划作为煤矿在生产与经营计划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十分直接的影响,所以企业的煤质计划需要得到准确的科学方法和数据的支持。此外,还需将煤质的种类和特征等内容编制到煤质计划中。由此可知,地质勘探中所获得的数据的准确性会与煤质计划制定的准确性产生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关系到是否能够完成既定的质量指标,这些工作对企业产品的质量与信誉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决定着煤炭企业与企业中员工的发展。
2.4 分析数据审定强化了煤质质量的研究
分析数据审定是煤质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煤质工作时,需要全程分析煤质属性,而在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就需要分析数据审定,从而对勘测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取舍,最终保留科学有效的数据。
3 做好煤田地质勘探中煤质工作的措施
在对煤田进行勘探工作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够选到最具有代表性的煤样是对煤质特征进行评价以及找到它的变化规律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煤田地质勘探中需要做好以下五点工作:(1)采集钻芯煤的过程中,需要将煤芯的采取率控制在80%~92%的范围中。采取率较低意味着煤质检验结果不是很精确,这样将会导致煤样煤层检验结果和开采后存在很大的差异;(2)在开始钻取时,如果钻头受到摩擦而使本身产生热量导致起火,研究煤种变化需要依据分析样本得到的数据,尽管这样的分析在实际中没有任何意义;(3)必须去除煤矿中所含有的钢渣以及铁渣等磁性物质,如果这类物质存在,就会对灰分的测定产生干扰,甚至还会干扰煤灰的成分以及灰熔融性;(4)若在采集样本时不小心掺入了碎石或泥垢等异物,将会提升样本的灰分。如果用水对煤炭的样本进行冲洗,则可能会溶解样本中的Na、K元素的碱性化合物,从而使样本的灰分降低,同时影响煤矿质量指标的检测。因此,需要避免与水分的接触,用干燥的布擦掉样本表层的泥垢;(5)对于形成年度较晚的煤种来说,在采集完样本后一定要将样本密封存放,从而避免样本与空气或是水分等接触,出现一定的化学反应。这是由于煤样自身的化学性并不稳定,在直接与空气等接触后它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在存放样本时可使用惰性气体来对放置样本的容器进行填充,从而来达到有效防止或使氧化速度减慢的目的。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当下构建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努力追寻的目标。因此,为了使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就必须提高煤炭的开采质量,满足社会的能源和环境保护需求。近年来,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技术不断发展,在勘探速度和精度上都有很大提升。然而,面对煤炭开采技术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我国的煤炭地质勘探技术达不到要求,必须不断进行深入的改进和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岩土勘察工程,不仅涉及到了工程学、化学、岩土力学,而且还涉及到了环境学、水文、气象、地质等,所以,极其复杂,而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工程的难度。因此,对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的意义探析有其必要性。
一、重要性分析
在岩土勘察工程中,地质测绘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研究拟建区域的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及地理地质现象,对工程地质条件予以初步评价,为选址、桥梁隧道位置、选公路路线及勘探方案的布置提供依据。工程地质测绘将测区实地调查搜集的各项地质成果,经过分析整理,按一定比例尺填绘在地理基础底图或地形图上的工作。
地质测绘,简单来讲,就是测量和绘图的统称,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自然地貌和人工设施来进行实地或模拟依据规定比例尺要求的测量调查活动。测绘对国家经济建设起到了广泛的作用,如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的利用,地质资源勘探等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
1.GIS技术的应用
目前,在国内外的勘察工程中,GIS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工程进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GIS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现代化技术,其融数字化测量、一体化测量、扫描矢量化以及数据等各项技术的长处,现结合相应的专业GIS系统,为工程创造出极大的效益。
首先,在岩土勘察工程中,GIS技术的应用,为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这些数据不仅详细、科学,而且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推进了地质测绘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其次,在岩土勘察工程中,GIS技术的应用,满足了地质测绘的各项标准和要求,实现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存储,结合当前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保证其质量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数据种类、解决了地质测绘中数据信息量大、处理方法过于复杂的难题。
因此,在地质测绘中,GIS技术的应用,既满足了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将人们从繁忙的数据工作中解脱出来,投入到工程决策当中,而且,从客观上讲,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和精度,避免了由于人为造成的失误和误差。
2.遥感技术的应用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卫星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在岩土勘察工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得地质测绘取得了更大的进步,目前,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地质测绘技术发展的标志。与传统形式下的地质测绘技术相比,遥感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扩大了地质测绘的范围,提升了测绘优越的经济性能,另一方面,展现了现有地质测绘的实效性,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目前,在岩土勘察工程中,遥感技术最为主要的关键技术就是多光谱航空摄影,极大地增强了图像的清晰度和辨析度,为此,需要技术人员加大研究,进行保证为地质测绘带来更大的积极影响。
3.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对于传统形势下的岩土勘察工程,工程所用的各类图纸大都是手绘而成,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不能够保证图纸的科学性和精确性,进而对工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采用了具有高度优越性的数字化技术。
一方面,在地质测绘中,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所采集到的数据和图像,经过系统和数字化技术的处理,使这些数据成为数字地质图纸,并且结合专业的软件修复,进而就会得到工程所要的地质图纸。
另一方面,地质绘制作为整个岩土勘察工程最为关键也最为突出的技术难题,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图纸绘制的自动化修补,同时,结合相关的系统,还可以分析出地质的几何特征以及地质属性和环境属性,构成区域网络,实现数据和资源的共享,所以,这对岩土勘察工程而言,具有更大的促进意义。
三、强化地质测绘技术对策
正如我们所知,岩土勘察工程中的地质测绘,不仅要严格的质量标准,而且对技术要求较高,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因此,在地质测绘中,不仅要加强对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而且还要保证工作中,各个单位的之间的协调合作,进而才能达到应有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岩土勘察工程地质勘探的现状,提出了以下解决性的对策:
1.培养高技术人才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岩土勘察工程中,地质测绘技术要想取得更好的效益和发展,就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培养出一批具有知识和能力的新型复合人才,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首先,要以培养具有扎实的测绘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其次,还要了解现代新型技术,如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更好地推动我国地质测绘的发展。
2.重视测绘结果的研究和评价
在岩土勘察工程中,主要有用的是克里格法解决地质测绘中测绘部署的问题,并且在测绘的过程中,引进了大量的先进仪器和设备,极大地提高了测绘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但是,在岩土勘察工程中,相关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却并不重视对地质测绘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工作,进而影响到了测绘技术的发展。 因此,需要勘察人员充分认识到测绘结果评价的重要性,从工程的实际出发,全面分析和评价测绘结果,从中总结经验和不足,同时,在保证各项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的基础上,加强对新技术的分析和研究,并且有效地应用到地质测绘中,全面推进测绘技术的发展。
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
根据相关的调查发现,在我国的岩土勘察工程中,监理单位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不仅影响了地质测绘的质量,另一方面,还对工程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到监理单位的重要性和作用,规范工作的程序,保证每一道工序的有效完成,加强对地质测绘工作的全方位监督。
4.规范工作程序
要想保证工程地质测绘的质量和效益,就必须要规范荛程序。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中,其流程一般为实地考察、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及处理、绘制地质图纸、出具地质测绘报告等等,为此,需要严格按照以上工作程序,以现行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规范各项操作,进而保证岩土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岩土勘察工程中,要将整个工作分为不同的阶段,由浅入深地分析过程岩土地质的情况,防止测绘工作中的疏忽、遗漏或片面性,使整个岩土勘察工程一步一步逐渐深入地进行,就可以避免在岩土勘察工程中犯重大的、全局性的错误。
总结:
总而言之,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地质测绘技术得到更大的发展,而且还有一些新的方法进行正建立、引进和革新过程中,为岩土勘察工程提供了更大的便利,这些先进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岩土勘察工程的精度、广度、深度和工作效率,对整个水文地质科学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岩土勘察工程中地质测绘的应用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广磊.工程勘测技术应用分析[J]. 科技与企业. 2012(15)
[2]吴学春,孙衣春,丁建文,吉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3个疏浚泥堆场踏勘调查及试验[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2(04)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173-1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矿产资源勘探方面的技术和理论也与国际进行了大量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也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在此基础上,地质勘探设备的新工艺新技术也得到了大范围的改革和创新,从而实现深部提取多种地质找矿信息,成为隐伏矿探索的重要手段。
1地质勘察工作
1.1地质勘探的含义
所谓地质勘查其实也就是地质勘查工作的简称,通常可以理解为地质工作的同义词,是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相结合,针对一定地区内的岩层、地质构造、地下水、矿产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工作。地质勘查需要在地质勘查研究的前提下,与任务要求相结合,本着以更少的时间和更少的工作量,围绕获得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原则,将必要的技术手段和设备选择出来,开展相应的地质找矿工作。
1.2地质勘探的历史
人类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已经经历了有很长的一段历史进程,早在夏商时期的青铜器就已经实现了人类开采和应用矿产资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进步,国内外针对地质找矿工作的相关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成熟,也更加深入,所获得的成果也十分丰硕,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新的科技研究成果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最近几年中我国在地质找矿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大力、物力、财力,并且进一步开展研究,这项研究工作也获得了较大的成就。
1.3近些年地质勘探的成果
矿床成矿理论、深部流体成矿基础理论、矿床模式理论、地质力学理论、成矿系统理论等等都是最近几年中所呈现出来的成矿理论。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在地质找矿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2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
2.1地质找矿的重要性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工作更加方便和快捷。找矿工作与我国的生产发展和能源供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于地质找矿工作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如今,在地质勘查方面也涌现出各种不同的新理论,这给我们在勘探工作中使用新技术、新方法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和条件,在结合以往多种勘查手段和勘探经验的基础上,使勘探人员的找矿准确率得到有效地提升。
2.2综合勘查技术进行找矿预测
目前,矿产勘查的发展趋向就是在综合勘查技术的前提下,进行找矿预测,这就需要将各种勘查手段结合在一起,使其多解性得以减少,若是仅仅采用一种物探或者化探手段进行隐伏矿的找矿预测是很不现实的一种做法。物化探方法的运用需要在工作区的成矿地质基础上,与工作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相结合,进行相应的解释。在开展物化探勘查过程中,坚持与地质理论相结合进行合理分析、解释的思路,不能与成矿地质条件相脱离,单一使用某种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地质和找矿的实际问题得以解决。
3地质找矿勘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强调“三段储量”中前一段的意义,增加普查找矿的工作量
先普查后勘探,没有普查找矿的成果,那么可靠的勘探基地也就不存在,所以,通过地质找矿,对普查找矿的重要性进行强调,在此基础上,使找矿和勘探的比例关系得以调整,进一步使地表找矿、普查钻、物化探异常检查验证等地质找矿关系密切的工作量得以增加。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人力、资金、材料、设备、运输一定要在其中有所落实,要优先保证找矿,围绕实物构成,将加强地质普查找矿工作体现出来。
加强普查找矿,仅仅从当前状况来分析,只要是没有评价,勘探基地的,那么就应该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地质研究和普查找矿工作上,有一定评价,勘探基地的,不仅要重点开展勘探,而且也需要将适当的力量组织起来开展普查。尤其是在有很大可能形成矿带的地域,这一工作的强度就应该更大,当前,找矿形势相对比较好,他们找矿之所以有所突破和发展,这与他们对普查找矿环节引起的重视有很大关系。
3.2开展生产(已知)矿区和已知成矿带的地质找矿工作
与区域地质成矿条件、物化探资料以及群众报矿点检查等形式相结合,进一步开展区域找矿,这是扩大矿产基地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围绕沿车沿成矿区部署找矿工作,这种做法是很容易获得成功的。由于一个矿床的存在绝对不是偶然的,孤立的地质现象,它的形成是需要多种地质因素发挥综合作用才可能实现的。但是,这种综合作用通常情况下会局限在一个矿床的空间范畴中。所以,造成矿床经常成群出现的现象,成带分布。而这些就是我们可以按照成矿区部署找矿的基本依据和基本条件。
3.3加强地质研究和基础地质工作,提高找矿成功率
地质研究预测的加强和基础地质工作薄弱问题的解决,这些都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重点矿区成矿区的预测工作。在中、小比例尺成矿预测的前提下,开展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和区域物化探找矿工作,为找矿规划的制定,找矿“靶区”的缩小,找矿选区的提升、科学性选点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条件。物化探异常的研究,可以使找矿效果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几个化验结果质量的好与坏,就可以对一个矿点或者矿区进行肯定以及不定。在对化验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建立严格规程、制度,同时也需要配备固定的分析人员。要分期分批地培训化验人员,从而使他们的业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只有这样,高质量才会得到应有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朱明秋.对广西地质找矿人才匮乏的思考[J].南方国土资源.2007(10).
[2]晏成立.地质勘探绳钻技术工艺的探讨[J].陕西煤炭.2011(05).
(三)我国煤田资源多数存在采掘缺水的状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逐渐扩大,煤矿开拓范围持续扩大,开采深度逐年加深,致使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日益复杂化,矿井的吐水事故多发,突水量大小不等,矿区底部出现融水现象。针对这一问题,主要解决方向应在于对矿区深部的岩层进行研究,研究融水的形成一级运移等水文特征,探讨井底融水突出机理,极力推进预测预报突水的技术、仪器,找到合适的机械取代人工对该类型矿井的开采。
(四)矿业、煤炭业的可持续程度低多年来,我国的煤炭行业都存在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市场相对松散,技术层面低下,经济方式多为粗放型,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地方历史遗留问题等。就此现状下,更需要提高勘探技术,增强煤田地质的基础性研究,促使煤炭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保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构建高效矿井,针对矿井内常发安全事故,提出预警机制,全面改革创新,提高服务性能,勘测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构建新型勘探人才机制,创建科学的煤田地质勘探平台。
二、解决对策
(一)加大普查找矿力度只有及时的加大加强普查找矿的力度,才能满足优质煤炭基地、矿井生产的后备储蓄和可持续发展,国内煤田地质勘探空白区域占煤田的2/3,由此可见煤田勘探工作的程度低,开采工作落后,可采储备煤区少、资源紧缺,矿井之间接替陷入尴尬境界。煤炭勘查工作需要以推陈出新的理论为导向,结合先进的勘探技术、设备,将地质勘查工作向空白区域推进,优化资源配备,促进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国家新兴能源基地形成。同时借助高精勘探设备,还能对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保障区域内矿产开采的安全,以及生产接替的顺利。
(二)大力加强动态地质勘探技术研究煤矿开采是一个动态的勘探过程,需要对开采区的地质信息进行整合,并实时的获取地质明显动态特征。地质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井下地质信息逐渐丰富,地质人员对煤田区域的环境信息,规律逐渐了解,促进地质预报工作的精度加深。要及时将煤矿生产所获取的动态地质信息同其他地面钻探、矿井地质信息、地面物探、井内物探等矿井区域内多元化的信息进行整合,才能全面例题的反应地质的动态信息,并使得该信息体能够很好地服务于煤矿生产以及安全工作上。促进矿区整体高效集约化发展,保障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勘探工作中的热点问题。
(三)加大煤田综合勘探技术研究就当前国内的煤田地质勘探技术与世界的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相比,煤田的现代化生产程度小,与先进行列差距较大,煤矿的效能提高,安全生产以及高度现代化的管理精度需求,都还有前进的空间。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煤田综合勘探技术,在高分辨率和地震技术上有了飞跃,能够以地形、地质同物性条件进行结合,得出可信的推论,因此如何合理选择勘探手段并进行统筹步骤工程整体,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选择适合的综合勘探方法尤其重要,而当今的综合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能够通过地震、钻探以及测井资料进行整合分析,能够获得高精准的地质勘探成果,提高了勘探技术和效率,大幅度的减轻了钻探的工作量,缩短了工期,同时还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综合勘探技术,能够对10m左右的小断层,5m左右的断点进行分析,查出位置,保证主采煤层底板深度的误差在2%以下。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工程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工作具有较高的重要性,主要是因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但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有的建设工程在勘察阶段、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均不够重视因水文地质而引起的问题。
二、在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评定内容
工程展开勘察活动中忽略了水文地质因素,会对工程的实用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若能深入研究与评价相应的水文地质环境,同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给工程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将会减少大量不必要的损耗。一般情况下,水文地质的主要评定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了解与掌握地下水在自然形态下的分布情况,同时要精确的计算出隐蔽工程进行施工时人为因素是否会直接影响到地下水,而地下水又是否会损害到工程基础部位、建设施工以及完成的建筑物。
(二)按照当地地层结构与岩土成分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其不同的形态是否会对各类工程造成相应影响,综合评价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结合诸多因素,使工程地质研究人员和设计人员进行全面分析,以便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处理方案。实际评价工作为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腐蚀性,主要是按照地下水特点、活动情况和分布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研究地下水可能对岩土体的影响程度,以便预测出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并提出合理科学的防治方案。
(三)工程项目实施勘察过程中,若没有全面掌握好相应的地质环境资料,必须要组织专业的水文地质研究人员对水文地质情况展开综合勘察,调查清楚各项水文地质的具体参数,以便给工程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提供必不可少的水文地质参数,进一步明确工程的桩基形式,以提高工程的总体质量。
三、岩土水理性质的测试
岩土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显示出来的性质,而地下水在岩土中有不同的赋存方式,不同形式的地下水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而且影响程度又与岩土类型有关。下面首先介绍一下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然后再对岩土的几个重要的水理性质及研究测试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
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三种,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①-1强结合水,又称吸湿水,吸湿水被分子力吸附在岩土颗粒周围形成极薄的水膜,是紧附于颗粒表面结合最牢固的一层水,其吸附力高达10MPa,在强压下,密度接近普通水的两倍,具有极大粘滞性和弹性,可以抗剪切,但不受重力作用,也不能传递静水压力。①-2弱结合水,又称弱薄膜水,它处于吸着水之外,厚度大于吸着水。弱结合水所受的吸附力小于强结合水,可以在颗粒水膜之间作缓慢的移动,薄膜水在外界压力下可以变形,但同样不受重力影响,且不能传递静水压力。结合水是地下水在粘性土中的主要赋存形式,在砂土中含量甚微。结合水尤其是弱结合水与粘性土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性质如可塑性、膨胀性、收缩性等归为粘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因其受强力束缚,活动范围极为有限,对岩土的动态水理性质影响较小。毛细管水,是指由毛细管作用保持在岩土毛细管空隙中的地下水,可细分为孤立毛细管水、悬挂毛细管水、真正毛细管水。它同时受毛细管力和重力的作用,当毛细管力大于重力时,毛细管水就上升,因此地下水潜水面以上的普遍形式是一个与保水带有水力联系的含水量较高的湿水层。毛细管水能传递静水压力,并能在空隙中垂直上下运动,对岩土体能起到软化的作用,有时会引起土壤的沼泽化或盐渍化增强岩土体及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毛细管水在砂土和粉土中含量较高,在砂砾层含量较少,在粘土中含量很少。
(二)岩土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其测试办法
1、软化性,是指岩土体浸水后,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即岩石在浸水饱和状态下与风干状态下极限抗压强度之比,它是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标。在岩石层中存在易软化岩层时,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往往会形成软弱夹层。各类成因的粘性土层、泥岩、页岩、泥质砂岩等均普遍存在软化特性。
2、透水性,是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岩土容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岩土的渗透性的强弱首先决定于岩土空隙的大小和连通性,其次是空隙度的多少。松散岩土的颗粒愈细、愈不均匀,其透水性便愈弱。坚硬岩石的裂隙或岩溶愈发育,其透水性就愈强。透水性一般可用渗透系数表示,岩土体的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试验求取。
3、崩解性,是指岩土浸水湿化后,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破坏,使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岩土体的崩解特性包括崩解所需时间、崩解量、崩解方式等。岩土的崩解性与土的颗粒成分、矿物成分、结构等关系极大,以本地区的残积土为例,一般崩解时间5h~24h,崩解量1.79%~34%,其中蒙脱石、水云母、高岭土为主的残积土以散开方式崩解,石英为主的残积土多以裂开状崩解为主。
4、给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以给水度表示。给水度是含水层的一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它不但影响基坑涌水量大小,同时也影响场地疏干时间。给水度一般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
5、胀缩性,是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减小的特性,岩土的胀缩性是由于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失水变薄造成的。岩土的胀缩性往往是产生地裂缝、基坑隆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地基变形和土坡表层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标定岩土胀缩性的指标有:膨胀率、自由膨胀率、体缩率、收缩系数等。
四、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一)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二)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1、煤田地质勘探重要性
煤田地质勘探包括煤田普查和勘探两方面工作,主要研究煤层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赋存规律、煤层变化特征,为矿山设计建设和矿山生产提供所需的煤炭储量和地质、技术、经济资料。
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据了76%以上的比例,这就要求我国煤炭工业要稳定、安全、高效的发展,以保证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煤炭量。煤炭开采的前提是煤炭地质勘查,其目的是为煤炭开采提供良好的服务、有效的数据,以确保煤炭资源能够被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我国能源行业稳健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由此可见,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十分重要,是煤炭工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2、煤炭地质勘探的主要技术
我国煤炭地质勘探技术目前整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地位。主要表现为:
2.1 高分辨地震勘查技术:采用高分辨二维地震、三维地震、多波多分量地震等方法,可以查明断层落差,圈定煤层分叉合并区、岩浆岩对可采煤层的影响范围及陷落柱分布情况,划分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带等。
2.2 重磁电及地质雷达勘查技术:采用瞬变电磁法勘探、高精度磁法勘探、高精度重力勘探、直流电法勘探(含高密度电法勘探)、地质雷达探测、频率域电磁法勘探等方法进行勘探。广泛应用于煤田地质勘探、石油地质勘探和地下水勘探等资源勘探领域。进行断裂、褶曲、沉积盆地和陷落柱等地质构造的探测;圈定岩溶发育带、地下河、含水裂隙带等隐伏地质体或地质构造;矿山采空区和空洞等异常体的工程勘查。
2.3 测井勘查技术:采用电、声、核系列物理参数测井,水文测井及煤层气测井等技术。可精确为煤层定厚、定深;非煤系地层定厚、定深。常应用于煤岩层定性、定深、定厚;煤岩层力学性质分析,煤层炭灰水分析,煤层沙泥、水分析等。
2.4 遥感技术:应用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微波、红外、可见光)、地面遥感测试技术。进行煤炭资源评价、煤层自燃遥感探测以及城市地籍信息系统建立等。
3、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发展趋势
用发展眼光看,近年来钻探仍将成为获取“第一性”地质资科的重要手段。物探仪器日新月异,性能改进与更新迅速,向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精确度、遥控、计算机实时控制、处理、数据分析和三维图形显示方向发展;物探方法向多维、多参数测量、多方法组合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将普及到地质勘探的各个专业、各个作业单元,乃至管理整个勘探系统。近年来。值得注意的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发展趋势如下:
3.1 开发井下勘探技术,根据国内外资料,落差小于5m、长度小于150m的小断层及小型褶曲,近期不可能用地面勘探方法查明。因此,国内外普遍认为,应在采区开采前,在井下开展采区勘探或工作面勘探,其方法包括矿井物探和沿煤层钻进。基于煤层密度比上下围岩小,煤层是一个明显的低速槽,国外在70年代末首先采用槽波地震勘探技术在井下探测煤层构造。近年来,探地雷达技术发展迅速。最近南非开发出一种Rock雷达系统,能定量研究岩体,准确确定断裂带深度、巷道周围裂隙带特征。显然,煤矿井下物探技术将大有作为,是一重要发展方向。
3.2 发展水平钻进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先进的采煤国家愈来愈重视采用水平钻进方法沿煤层钻进,并采用与之相配合的随钻测斜技术。水平钻进技术是由受控定向钻进发展而来的。近年来,这种钻进技术发展迅速,不仅能在井下沿煤层钻进,还能在地面沿垂直一圆弧一水平线轨迹进入煤层钻进。地面水平钻进,在煤炭部门是80年代后期才从石油部门引进的。
3.3 加强综合勘探,据有关材料说明,英国煤矿区尽管用三维地震勘探曾解释出小至煤厚落差的断层。但英国深部煤矿公司仍然重视钻孔研究。近年来,他们在已经评价的赋存经济可采储量的井田,按400―500m网度布无心孔,用组合测井方法勘探。他们开发了一种岩层显微扫描仪,通过人机联作能解释几十厘米落差的断层、裂隙、沉积和构造特征,以及应力方向。借助专用软件,用组合测井可确定出岩石类型、岩石强度、孔隙度或渗透率、倾角、孔径、分析水和烃等。
3.4 研究动态地质勘探技术,如前所述,危害矿井安全的动力地质现象由采掘活动诱发而形成。它们具有动态特性。因此,预测动力地质现象的形成及其强度。不能简单地只凭反映原始地质条件的静止数据,而应主要分析基于岩煤层应力或其物性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资料。高产高效采煤推进速度快,进行动态勘探,即在采掘期间连续多次勘探采区的应力或物性随时间变化很有必要。
4、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发展几点建议
4.1 根据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特点、勘探和开发现状,要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加强地质勘查力度,多渠道融纳资金,查明煤炭资源家底,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4.2 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煤田地质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煤炭及相关领域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加强煤田地质基础研究,为煤炭资源调查、煤田地质勘查以及相关的煤层气、水资源评价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撑。
4.3 加强煤田地质勘查设备更新改造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地质勘查业。加强国际国内技术合作和交流,促进煤田地质科技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4.4 加强煤炭资源的勘查开发规划,对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及综合利用。要规划出对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大矿区或重要基地,在条件成熟时将煤炭就地转化,向外输气、输电、输油。对小煤矿进行联合改造,扩大单并生产规模,改进采煤方法,提高回采率。同时要加强缺煤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使农牧民改烧柴为烧煤,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4.5 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吸纳各种资金开发煤炭资源,对占而不开,占大开小的现象及时予以纠正。
4.6 加强环境保护,重视生态建设。本着谁开发,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因矿业开发引发的煤层自燃、环境污染、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要加强调查评价和综合治理。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煤炭深加工、综合利用及洁净煤利用。
4.7 加强煤层气勘探开发。煤层气作为新型洁净能源,它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可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减少矿井瓦斯排放,降低大气污染,减少温室效应,也可增加洁净能源总量。
5、结束语
从煤炭现代化生产要求角度看,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把握时机,加快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才能满足我国高产高效采煤的需求。基于煤炭在中国能源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对该领域的技术发展高度重视,加大力度鼓励科技创新,相关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正积极研发相关技术、装备,煤炭资源精细勘查的精度和水平及对煤矿安全高效生产保障的能力逐步提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l】王定武.煤田地质与勘探方法[MI冲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4.
【2】唐建益,方正.煤炭采区实用地震勘探技术[J]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关键词:数字测绘地质勘探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测绘技术是贯穿整个地质勘探的核心,都取决于测绘技术测量数据的准确度,数字测绘技术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在地质勘探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数字测绘技术的发展也不断完善,各种先进的测量仪器以及测量技术都被研发出来,并且在我国各项工程建设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测绘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地质勘探中对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需求也日益提高。
1数字测绘技术在金矿的勘探中的优势
1.1 测图的精度高
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测图一般都,能保持很高的精度。和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数字化的测绘技术能让地图测绘的误差尽可能的减少,让精确度发生质的飞越。使用该技术进行测图的时候,若地图图形的距,离不高于300,待测物点误差不多于3毫米,那么从数据信息的录入到成图的过程之中将不会存在任何别的方面的精度损失,比如测图的时候常见的展点型、方向型和视距型的误差都不会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测量成果的精准性。
1.2 自动化的程度高
数字测图是一种比较智能化的技术,它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的进行数据的计算,图标符号的选取和信息的识别等,使用数字测图绘制的地,形图远比手绘的看上去更加的规范和精美,甚至完美无缺。而且运用数字技术自动的进行工程测量,将会使得很多人为的主观因素导致的误差出现几率大大降低。
1.3 图形的属性信息较为丰富
应用数字化的测绘技术绘制的地形图不仅具备精确的坐标位置而且还包括地形点上各种属性的信息数据。在对这个测绘点的编码信息,做整合并进行成图操作之后,系统数据库中的所有测图符号就可以被调用,再通过对数据库中与该编码相对应的各种图式符号加以调用,就能实现地图图形的绘制。也就是说,在数字测图的时候通过对地形图的定位、属性和连接,信息加以采集和整合,使得图形的属性信息丰富起来,便于各种信息的检索调用。
1.4 对 GIS 的信息源加以运用
顺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地理信息系统(GIS)也处在持续的完善之中。数字测图在为 GIS 提供许多方面的源数据的同时,也方便了其后期在建图过程中对 GIS 数据库信息的运用。现如今的数字,测图系统及 GIS 所提供的数据已经能够实现完全无缝的对接,但是,伴随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研发工作持续开展,测图系统将 GIS 提供的数据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目前两者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在国土地籍、城市规划,等比例尺较大的空间数据进行搜集和获取时对 GIS 的数,据源加以运用。一是在野外实地的测量过程中也为 GIS 提供了源数据。
在数字化测图中对成果数据进行处理的时候一般都是分层放置的,这样放置方式有利于,无限制的扩大图面的负载量,方便对成果做深加工和和运用,和过去的测图技术相比较而言,有了比较大的改进。例如: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扩建或者改建的时候涉及到的地籍、房产信息的变更,只要这些变更的信息被准确的录入,接下来的信息重新自动整合,最后图面显示出来的数据将是最新和最完善的。
1.6剖析数字化图形及有利于加工利用工作的完成
在软盘内保存数字化地形图,可以将一些数据信息诸如,具有特定含义符号、文字和数字等,使得传输和处理的效率获,得有效的提高,共享多用户的信息资源。数字地图能够对数据进行方位的自动提取,并计算出两点距离、点位坐标以及地块面积等,并能够对辅助设计规划 CAD 计算机、进行工程测量,以及构建 GIS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利用数字化图形可以将存储空间大量的节省,使得操,作更加的便捷。
我们可以分层存放数字测图,避免了图面负载量带来的限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加工已经取得的测绘成果,使得工作服务面的测绘面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保证得到的综合图和专题图能够符合不同的用户需求。
2.数字测绘技术在金矿勘探工作中的应用
2.1注重对数字化测绘技术基础环节的控制
就D、E级的GPs布设以及埋石选点工作而言,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煤矿区视野属于比较开阔的类型在通视情况比较良好的情况下,对于D级的GPs网的布设可以通过点连式和边连式相互结合的方式实现,进而有效确保大于四条基线和各点保持连接状态就GPs的布设点而言,数目为50个左右在具体的测区中,需要确保GPS控制点处于分布均匀、网型合理以及强度较高的状态。
2.2确保外观观测
在采集和利用数据信息的过程中,观测工作的进行需要借助美国三台阿什泰克LA单频接收机来实现,确保D级的观测时段不小于60min就E级而言,较为适合的观测时段在45min以上通常情况下,保证数据采集的时间在105的范围内是比较科学的然而就同步接收卫星而言,最少的状态下也具备5颗,一般而言是7一8颗。要确保卫星的高度角大于15。,这样可以使得其具备较强的接收机和卫星强度。
2.3确保数据处理工作
在处理GPs外业数据以及基线向量的工作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笔记本上通过独立基线平差方法实现GPs网要以wGs一84坐标系为基础,于此坐标系中进行二维无约束平差活动开展此项活动,主要是为了实现检核GPS网内的内部达标精度具体来说,要就处理额外的观测所造成的网内不达标值问题进行处理。
2.4常规测图方法和数字化测图的精度比较
在整个特外的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工作中,贯穿始终的当属解析法即使就最后的结果而言,主要的表现形式依旧是图解的线画图但较以往的平板仪测图而言,其却产生了质的变化通过数字化测图工作的开展,可以提升测量工作的效率,降低野外的劳动强度,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地形图的数学精度。
3.数字测绘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发展对地理信息资源的需,求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测绘的技术手段及资源配置的方式也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更新换代,测绘部门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已经开始向着服务,网络化、应用社会化、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测绘技术体系的核心逐渐发展成为融合RS 遥感集成技、GIS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PS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技术、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技术。 测绘服务已经从专业化、标准化的低于服务向,网络化、数字化、高动态、全方位的地理信息服务的方向转变,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诞生是测绘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
高精度的遥感影像扫描及激光扫描等技术的成功,使地理信息的显示、提取、输出等技术得到了彻底的革新,目前,测绘部分已经基本实现了测绘产品的数字化、测绘工艺流程的系统化、现代化。要想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还需要加强空间数据采集、图形图像处理、空间查询等功能的自主软件的研发,在未来数字测绘技术的发展中,融入更多的仿生学技术、物理,学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不断的创新思想,取得新的技术进步,使数字化测绘技术取得更大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现代测绘技术以及测绘仪器的发展而言,地质勘探工作正在向着数字化、电子化以及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以往的手工测绘技术早已被取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探领域中的应用也日趋成熟但就具体的发展状况而言,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以实现地质勘探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摘要:在水文地质条件相对比较复杂的地方,由于工作人员在勘察过程中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并不深入,并且设计中又忽略了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意义,因此由地下水引发的各类岩土工程危害问题频繁,以致勘察设计处于难堪的状态。为了提高工程勘察的质量,在工程勘察中我们不但要查清楚与岩土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估地下水对岩土体及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和治理措施的对策,为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 ,以减少或消除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关键词 :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重要意义
Abstract:in hydrology geology condition is relatively complex place, because the staff in the exploration process for hydrological geological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 is not deep, and design and ignore the hydrological geological problems, the importance of groundwater triggered by so all kind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harm of frequent, so that the survey and design in awkward stat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we not only to find out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related hydrological geological problems, 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the role and impact of buildings, and, more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countermeasures for design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hydrogeology material, to reduce or eliminate the dangers of groundwater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Key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hydrogeolog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在过去的工程勘察报告当中,由于对综合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需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及危害的忽视,从而导致因地下水造成基础下沉和建筑物开裂的质量事故频繁发生,笔者认为今后在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主要应该考虑以下内容: (1)应该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准确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2)工程勘察当中还应该密切的结合建筑物的地基基础类型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3)应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如:①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砼及砼内钢筋的腐蚀性。②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粉上时,应预测产生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③ 当基础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应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进行计算和评价。④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应进行渗透性和富水性试验,并评价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体沉降、边坡失稳进而影响周围建筑物稳定性的可能性。 2.岩土水理性 岩土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 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显示出来的性质,下面首先介绍一下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然后再对岩土的几个重要的水理性质及研究测试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1)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三种,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 (2)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及其测试办法 ①软化性,是指岩土体浸水后,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它是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标 在岩石层中存在易软化岩层时,在地下水的怍用下往往会形成软弱夹层。各类成因的粘性上层、泥岩、页岩、泥质砂岩等均普遍存在软化特性。 ②透水性,是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岩土容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松散岩上的颗粒愈细、愈不均匀,其透水性便愈弱。坚硬岩石的裂隙或岩溶愈发育,其透水性就愈强。透水性一般可用渗透系数表示,岩上体的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试验求取。 ③崩解性,是指岩浸水湿化后,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破坏,使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岩土的崩解性与土的颗粒成分、矿物成分、结构等关系极大,以广东地区的残积土为例,一般崩解时间5-24h,崩解量 1.79~34,以蒙脱石、水云母、高岭土为丰的践积土以散开方式崩解,而以石英为主的残积土多以裂开状崩解为主。 ④给水性 ,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的性能,以给水度表示。给水度是含水层的一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也影响场地疏水时间。给水度一般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 ⑤胀缩性,是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减小的特性,岩土的胀缩性是由于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失水变薄造成的。岩土的胀缩性往往是产生地裂缝、綦坑隆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地基变形和土坡表层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标定岩士胀缩性的指标有:膨胀率、自由膨胀率、体缩率、收缩系数等。岩土的水理性质尚有持水性、容水性、毛细管性、町塑 性等等,在这里不再一一叙述。 3.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3.1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变化可由天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但不管什么原因,当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危害又可分为三种方式:(1)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受地质因素 如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 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由于潜水面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① 土壤沼泽化、盐渍化 ,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②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③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④ 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 ⑤地下洞室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 (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3)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 ,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进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地下水升降变动带内由于地下水的积极交替,会将土层中的胶结物―一铁、铝成分淋失,土层失去胶结物将造成土质变松、含水量孔隙比增大,压缩模量、承载力降低,给岩土工程基础选择、处理带来较大的麻烦。 3.2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引起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 ,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由于改变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 、基坑突涌等。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的形成条件和防治措施在有关的工程地质文献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其必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对勘察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但也是一个易于被忽视的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二者关系极为密切,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 : [1]陈雁.《水文地质之路田》.中煤地质报,2009一05―25。 [2]郭永海,王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的地质、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关键科学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12一01。
在新形势下,地质勘探单位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下面,本文就地勘单位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做一点粗浅地探讨,供同行之间交流。
一、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完善投资与筹资制度
资产可以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又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在新形势下,地勘单位必须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完善筹资与投资制度,要想在地勘单位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部门的人员必须充分发挥作用,将各种需要遵守的政策、法律、法规等进行具体化,即根据有关法规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更为详细的制度规范。如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制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类资产管理制度、资金筹集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等。要加强对投资的管理,制定完善的投资分析与审核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的安全,增加投资收益。
(一)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固定资产是指大型设备、房产等一次性投入后,要经过多年才能消耗掉的资产。大型设备等价值在50万元以上的资产,在购置时需经过主管部门的同意。对大型设备、房产等固定资产要建立明细卡片并定期对其进行清点,频率至少每年一次,确保帐帐、帐表、帐实相符;另外,每到年末,财务部门要对待报废的、不需用的固定资产进行统计。
(二)对存货的管理
对存货要按月盘点,存货计价方法有多种,如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售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后出法等,各单位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但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另外,对于发出的商品,要将出库单与明细帐核对。
(三)应收账款的管理
应收账款的管理,是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核算,确保数目准确无误。如果应收帐款较多,最好是成立一个应收账款清欠小组,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并按帐龄、收款难度、催款人等列明细表。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欠款的追讨。追讨欠款可以采用责任制,将每一笔欠款落实到人,每个责任人分别做好催收、函证、确认债权、资信调查等工作。对责任人要给予适当的奖惩,即对于成功追回欠款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完成得不好的人给予一定的惩罚。对于恶意拖欠账款的债务人,要使用法律手段进行解决,最大限度降低坏帐损失。
二、提高财务管理在重大经济决策中的作用
(一)确定合理的资产结构
资产由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构成,前者归所有者自身拥有,而后者是企业或事业单位借的债务。在企业经营中,负债有财务杠杆作用,对于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提高负债的比例,可以增加利润,增加收益。但是高负债会提高经营风险,因为一旦经营环境恶化、企业出现亏损,则亏损会比不负债来得多,严重的有可能造成企业破产。对于事业单位,道理也是一样的。地勘单位在财务管理中,要确定好负债比例,既要利用举债提高自身的收益,又要控制好风险。
(二)资金的管理
资金管理包括筹资、资金的使用和回笼等。筹资有多种形式,如向银行贷款、职工入股等。在筹集资金时,要根据国家政策,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集资方式。另外,筹到资金后,还要合理经济的供给、使用、回笼资金,避免资金耗费。
(三)探索让职工入股
市场经济体制赋予了企业更大的经营自,地勘单位虽然不是企业,但也类似于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筹资时可以考虑让职工入股。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能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二是可以降低资产负债率,降低经营风险。
三、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
(一)提高财会人员的道德素养
财会人员掌管着单位的财务,必须要有好的道德素养。否则就有可能出现等违法行为。因此必须加强对财务人员的道德教育,要求财务人员做到敬业爱岗、依法办事、客观公正、保守秘密等,实现地勘单位发展目标与个人职业道德水准的双重提升。
(二)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适应会计工作发展要求
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掌握财务方面的最新知识。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时,不仅要加强会计业务知识培训,还要加强关于计算机、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培训,使更多的财务人员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训方式,即可以在单位内部进行培训,也可以挑选部分人员去进修。
(三)做好财会人员的表彰奖惩工作
对财务人员进行管理时,要做到赏罚分明。对那些工作努力、认真负责的人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于那些工作散漫、责任心差的员工,要进行督促;对违反财经纪律和财会制度的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处罚,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地质勘探单位逐步由以前的纯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地勘单位需要自谋出路,自负盈亏,这对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很多地勘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资金不足、资源资本化进程缓慢、对重大经营决策事项的财务可行性分析论证不够重视等问题,加强财务管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二、地质勘探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质勘探单位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缺乏统一标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地质单位的财务管理缺乏相对统一和通用标准。一个原因是,地质勘测单位建立以来,都是政府控制着土地资源,所以机构的性质是事业单位,所以地质单位的财务管理都是要严格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的,相当于一个大型事业单位,依照这些规章制度,从而对金融活动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地质单位需要市场,也需要改革和发展,很多的地质单位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市场,满足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开始实行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的管理系统,可是此时原始性质的机构却没有被完全替代,还保留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因此,这也导致地质勘探单位,有两种不一样的财务机制才运作,收入,费用和归责部门有矛盾和冲突,这就对地质项目的财务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地质勘探单位在财务管理手段方面缺乏普遍适应性
地质勘探和机构主要的投资是人力资源投资成本,而输出端主要是地质调查和设计的结果,因此其财务管理主要集中在无形资产管理机构,和相应的减少对于有形资产投资方面的资源。然而,当前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无形资产和相对缺乏详细规定,造成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情况并不一致。
(三)地质勘探单位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风险
目前,许多地质勘探单位为了提高其市场份额和开放市场,扩大的各种操作,相应的建立了大量的经济实体,和合同责任的实现系统。然而,地质勘探机构缺乏必要的多样化和有效的约束机制,一些经济实体的收入和运营的范围不包括在单位的财务管理,在创建一个恶性的或额外的帐户体外循环资金的情况下,这将形成一个相对大量的应收账款,导致了脱期过长,存在着巨大的危机。
(四)地质勘探单位对下属二级单位缺乏有力的监控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市场需求,扩大经济效益,将企业做大做强,因而许多地勘单位纷纷设立下属二级单位。可是他们往往对科学的财务管理缺乏认识,对下属二级单位的财务管理常常不到位,使得整个企业的财务都出现了巨大的问题,资金不能流转,使用率不高,经常会发生亏损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加强地质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财务预算,统筹协调单位内部的资金管理
预算能够较好地实现财务管理。自2007年以来,中国提出了“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地质勘探,勘探和巩固发展工作,稳定发展房地产、有效的酒店和餐饮业的发展,开发大型地质工作,全面促进工作的协调发展”的总体工作计划。所以地质单位需要与财政部门密切的合作,同时对资金的投入进行有效的分析预算,学会统筹规划,合理的利用和协调资金。第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体系,将预算管理的流程规范化,全程跟踪以保障标准,从而保证预算的有效运行。地质单位的预算管理主要是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为了达到该目标,我们需要掌握好市场,有一种全局的观念,并配上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勘探单位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应该做的是:一是预算的内容要与活动的目的相一致,要有明确的责任分配,要全部纳入单位的预算收入之中;二是在执行的时候,一旦出现了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需要修改计划,那么一定要得到批准之后,一步一步完善修改。三是对于执行的内容,要定期,经常的汇报;四是完成预算执行分析,评估,分析差异的原因之后,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同时加大对资本的监控力度;五是要有清晰的资本支出预算审批制度,并严格控制预算外资金支出。第二,要合理的合理调整预算。分析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学会识别影响预算的准确性的因素,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的纠正,这样预算发挥了作用在刚体约束,为了充分实现既定目标,以提高整个集团的管理水平。第三,是加强努力控制预算的执行。要完善标准的固定成本、费用和预算控制目标为起点要完善管理的制度和方法,从而保证预算的有效实现,平时建立起管理的机构,从小事做起,分解目标,和水平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可能未提交的预算。要适当的开发各种固定的支出,实现预算评估的适当标准,建立适当的方式。要对预算单位的性能进行定期的检查,从而确保预算的顺利进行。
(二)树立风险意识,努力提高单位的资金利用效果
地质单位的风险,指的是在地址企业的金融活动中,由于各系列的不确定因素,使得实际的收益和预算的收益产生严重的偏差,从而使企业产生了巨大的亏损这其中包括了风险的投资,收益的分配等等。一一个完善的风险意识,可以较好地降低风险,这是一种提高资金利用率的有效手段。所以,企业在规避风险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一个较好的风险意识,最大程度的利用企业的资金。第一是加强平衡资本,充分发挥资本配置的作用。勘测单位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使得企业的资金得到统一化利用,这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要根据生产的侧重点,合理分配,同时也要预留一部分紧急资金作为备用。加快现金的流动速度,积极沉淀资金。要定期及时的处理清查库存,及时处理压存的现金。采购的单位也要算出所需要的材料产量,合理采购,节约资本,减少资本占用,加速现金流,节约资本成本。第二是要加强资本的投资管理。地质单位现有的部门有着很大的不平衡。一些行业规模的增加,输出产值一年高过一年,但是利润也很高,唯一不足的是现金流动不是那么乐观,我们不单单应该关注利润,而是应该关注资金的流动,坏账存在风险,往往会使得企业步入更大的陷阱。在投资前,一定要做好分析工作,将风险最低最小化。
(三)加强资金回收管理
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地质勘探行业尚未完全体现在,积极清理债券。采取适当措施,明确职责,提高回收项目的努力,避免财务风险,确保资金安全的供应链。确定的具体部门管理应收账款减少和消除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建立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在相关手续认证防止超过诉讼时效。因为应收账款的质量没有妥善处理合同纠纷建立一个单独的占特殊管理;三是要建立严格的认证体系。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定期检查双方的签名,作为错误是发现一个有效的基础时间;最后,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经常向客户(包括之前,在这个问题上)和信用评级业务条件调查;第五是建立严格的应收账款回收评估和问责制。应收账款的指标包括商业目标评价体系,明确每个部门的应收账款,直接负责任的人,尤其是那些直接负责终身责任和问责制。
(四)加强收益分配管理
《公司法》中的内容规定了地勘单位的有限责任公司收益分配政策,董事会和股东会议可以决定,其中最为重要的决策是股份的分配。以下几点,在股份分配的时候,应该被纳入考虑范围:一是企业的生命周期。勘探单位企业大多性格形成期,应该增加更多的公司需要考虑,营业利润主要是保留在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支持企业发展。二是公司债务能力。如果公司现有的经济实力,减少借贷的能力,因此应该保留更多的盈利保留业务,实现低派政策。三是员工红利的心理预期。因此,股息分配公司也应该充分考虑员工的心理因素在实现低派政策时应灵活调整业务收入增长相对较大时,额外的红利可能是恰当的,稳定员工情绪,保持员工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