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4-02-02 16:55:31

生物工程行业分析

篇(1)

中图分类号:X961 文献标识码:A

铁矿厂劳动强度较大,危害因素较多,工人极易患上职业病,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对职业病的控制和预防有重要的意义。工程分析法是对待识别项目所用的材料、生产流程及可能发生的反应进行分析,探究可能出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该方法分析最大的优点是分析的内容全面仔细,囊括项目的各个方面和细节。现今工程分析法已逐渐投入使用,且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析有一定的效果,是职业病控制与防治的前提,笔者以某铁矿为例,利用工程分析法对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

1.工程概况

本文对某矿厂调查,厂上项目处于起步阶段,矿厂地带无疫病。新进行的项目首先要进行采矿,采矿选用地下开采分阶段填空的方法,采矿后用皮带等工具传输到选矿处,选矿时使用磁选工艺及破碎磨碎工艺相结合,尾矿浆经过浓缩处理后运至用来做地下填充,其他尾矿用来生产铁精粉。

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2.1 系统工程分析法

根据系统工程分析法,将整个矿厂生产流程分为采矿、选矿、尾矿和公用辅助4个方面的内容,分别对4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的条目主要有选用的材料、生产工艺、使用设备等,根据4点对矿厂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展开分析。

2.1.1 材料分析

收集矿厂整套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所有原材料,并探究材料之间可能的化学反应,对原材料、化学反应及得到的化学产物、最终得到的产品等物质的性质都进行探究,主要分析其毒性和对人体的危害,进而得到所有材料可能引发的职业病。

比如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常使用炸药,炸药主要由硝酸铵组成,关键元素为碳和氮,炸药爆炸最终得到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与氮氧化合物,其中一氧化碳由于井下空气不足,炸药未充分燃烧产生,浓度过高会使人中毒;氮氧化合物会损伤人体呼吸道,严重时会引发急性中毒。再例如此次工程中常用电焊维修,在电焊过程中由于焊条含多种元素,最终除了产生烟雾灰尘之外,还会有一氧化碳和锰的化合物等产物,锰为重金属,对人体危害较大。

2.1.2 生产工艺分析

系统工程分析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利用流程图对每个部分进行分析,避免漏掉一些重要细节。在分析生产工艺时,对工艺工程进行梳理,找出其中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因素。比如对井下破碎的流程进行梳理,得到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由流程图可以很直观地得到,在破碎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仅为矿石,无其他化学物质,整个过程无化学反应,只存在物理做功,在振动、破碎等过程中时有较大的噪音;在对矿石和碎料进行运输传递过程中有较大粉尘,所以这个过程中主要的致病因素为噪音和粉尘。同理可以用流程图梳理其他工艺过程,如磨矿及磁选过程,进而分析其中的致病因素。

2.1.3 工艺设备分析

矿厂工作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多且杂,每个设备在运行时有各自的特点,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进行整理,对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致病因子进行分析。

例如工程中使用的铲运机,其主要依靠柴油燃烧进行运作,而井下氧气供应不足导致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还有二氧化氮生成,地下通风不足以致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对人体不利。另外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矿山道路不够平整,易发生颠簸产生极大的噪音,也对人体产生危害。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结果

通过系统工程分析法得出的致病因素主要有噪音粉尘和有毒物质3大类,将3种因素的来源进行总结归纳,得到表1。整理该厂的防护措施以验证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表2。

3.讨论

铁矿厂工作环境恶劣,由于其通风条件较差接触的化学物质及粉尘较多,极易引发职业病,因此对其职业病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有利于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而降低工人患职业病的概率。系统工程分析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职业病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已被许多工程所运用,能根据项目流程做出全面的分析。其主要优点有:①利用工艺流程分析更加全面详细,能保证检查到项目的每一个过程,比如在对噪音来源进行分析时,铲运机由于路面不平振动发出大的噪音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但采用流程分析时可以避免这点。②除了能分析单个因素外,还能对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分析多种因素叠加对职业病的影响程度。例如柴油燃烧时,烟尘中同时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时,其毒性大于单一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比两者分开时的危害大得多,因此进行有毒气体的预防时不能仅考虑单一气体,还应该综合考虑,防护措施应全面兼顾。再比如在用电焊进行维修时,会产生粉尘、一氧化碳、锰的化合物等多种有害物质,而防尘口罩只对粉尘起作用,无法抵挡锰的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入侵,故从整体考虑,目前常用的为供气式防护器。

篇(2)

    《企业物流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企业物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与物流类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相一致,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以系统、全面和可行性为原则[4]。在结合我院《企业物流管理》优秀课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已开展的实践教学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和借鉴其他兄弟院校成功的实践教学成果的基础上,考虑我系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师资配备,设计出满足该课程教学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此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了该课程的4大类实践教学项目和每类实践教学项目对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下面详细分析该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项目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流程。

    1《企业物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项目与内容

    1.1实验类项目与内容配合《企业物流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进行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物流管理流程设计实验、单设施重心法选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验、库存控制基本原理实验和生产物流的时间组织实验等。这些实验类项目可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标[4]。关于前三个实验项目的教学目标、所用到的实验技术工具可详见相关文献[4,8]。下面以生产物流时间组织实验项目的实验目的、实验所用到的技术工具和实验内容的分析为例进行说明。生产物流时间组织实验的教学目标主要有:①掌握生产物流时间组织的三种典型移动方式的特点;②掌握不同移动方式下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并能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求解,能绘制加工示意图;③掌握含运输时间的生产物流时间组织的生产周期公式的推导;④掌握生产物流时间组织系统的算法流程,能够设计生产物流时间组织系统,该系统不仅能计算生产周期,而且能精确绘制加工和搬运甘特图。生产物流时间组织实验所用到的技术工具包括:①系统开发平台:MicrosoftWindowsXP;②开发工具:VisualBasic6.0;③程序算法流程图设计工具、加工与搬运示意图绘制工具:MicrosoftVisio2003;④报告撰写工具:MicrosoftWord2003。生产物流时间组织实验所要完成的内容包括:①结合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在给出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让学生推导含运输时间的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②利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图形绘制工具,完成实验背景资料中生产周期问题的计算;③分析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系统的功能模块,系统的算法流程,并完成系统的设计(要求开发的系统界面友好、数据有效性验证符合规范要求),用②中计算出的结果数据验证程序的正确性;④利用开发的程序,绘制背景资料中可行方案的加工与搬运图形,并借助该图形分析最少的搬运次数。

    1.2调查分析类项目与内容调查分析类项目与内容设计考虑的要点是强调学生能有效利用理论教学所学到的原理、方法和模型,突出学生在调查中自主参与、与人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调查分析类项目主要包括:某企业物流战略的调研与分析、供应商选择方法的应用与比较、某企业库存管理与控制情况调研与分析和某大型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和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调研等。

    ①某企业物流战略的调研与分析。该项目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该企业物流战略的相关内容,并掌握该企业制定战略的相关过程。项目的内容是调研某企业的物流战略,并对该物流战略定位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的方案或建议。项目的要求包括: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五人一组;各组成员自行联系,并调查当地的一家物流企业或者有物流战略的生产企业,分析目前该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以及采取的相应企业战略;针对企业发展的相关制约因素,分析该企业物流战略在企业战略中的层次和作用,并分析该物流战略定位的合理之处以及不太合理的地方,并提出本组认为合理的物流战略方案;针对本组的分析和设计结果,与企业管理人员沟通,听取他们对分析结果的建议,之后改进相应的方案,如此反复直至得到管理人员的认可为止。每个小组将上述调研、分析、改进物流战略的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分析报告。

    ②供应商选择方法的应用与比较。该项目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供应商选择方法的实际应用,对于多因素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利用Excel工具进行求解计算,并能对应用不同供应选择方法得到的优质供应商做出评价,分析不同方法应用的特点和场合。项目的内容是选择不同的供应商选择方法,完成最优供应商的选择,并分析不同方法选择出的供应商的差别,比较不同方法应用的特点和场合。项目要求包括: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五人一组;各组成员查阅相关材料,选择一个综合多种因素供应商选择的案例,案例中生产企业选择供应商时考虑的基本指标至少要包括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交货提前期3个基本因素,其他指标可能会涉及交货可靠性、技术水平、售后服务、地理位置等,同时案例中要有每个供应商对应指标的相关数据(或者在本地选择一家生产企业调研该企业在外购某种零件或部件时,选择供应商的评价指标,并获取各对应指标的实际数据);选择不同的供应商选择方法(其中至少要用采购成本比较法和TOPSIS方法,考虑实际情况可以再利用AHP和ANN方法),完成最优供应商的选择(在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时,利用Excel软件完成求解);最后分析不同方法选择出的供应商的差别,比较不同方法应用的特点和场合。每个小组将上述分析、设计和对比的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报告。

    ③某企业库存管理与控制情况调研与分析。该项目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该企业库存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情况,掌握其在库存管理与控制中采用的方法。项目的内容是选择当地一家小型生产企业,对该企业的库存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选择两到三种物品,对其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包括订货量的确定、订货时间的确定、安全库存的确定等,同时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企业对这些物品的库存管理与控制是否合理。项目的要求包括:首先,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开展调查工作,每五人一组;各组成员自行联系,并调查当地的一家小型生产企业,了解该企业的库存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情况,并选择两到三种物品,对其控制方法进行分析;之后,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企业对这些物品的库存管理与控制是否合理。对于不合理的物资库存控制与管理方法,给出本组的改进建议;针对本组的分析结果和改进的设计方案,与企业管理人员沟通,听取他们对分析结果和方案设计的建议,之后做出适当的调整,如此反复直至得到管理人员的认可为止。每个小组将上述调研、分析、改进的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分析报告,对于涉及用EOQ模型或其他控制模型计算的内容,要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和清晰的结果,做出规范的图和表。

篇(3)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高职教育,药物分析课程都是药物分析技术等药学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高等教育的药物分析课程是一门采用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全面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化学组成、测定药物组分含量的各种方法和原理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的药物分析课程基本上都是参照本科确定的,只是在内容上进行了一定删减,课程设计理念和课程结构没有改变,课程的教学目标仅仅是通过系统地学习与研究各类药物的鉴别、含量测定、杂质检查方法及其差异性,培养学生具有根据药物的结构特点,建立药物的各种分析与质量控制方法、解决药物及其制剂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问题能力,或配合生产工艺研究创新质量控制方法、制订新药质量标准等能力。参照本科的压缩形式组织高职药学类专业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虽然学生的理论知识会比较系统、扎实,但是学生往往在技术应用能力上即根据药物质量标准进行检验以及对药物的质量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比较差,这显然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

培养与医药企业发展相适应,具有较宽泛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或管理能力,能在药品生产企业从事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的分析检验以及药品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是高职药学类专业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必须对高职药物分析课程进行改革。现结合实际教学,就我院高职药学类各专业药物分析课程改革,谈谈我们的想法和实践情况。

一、从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及医药行业相关职业岗位要求出发,进一步明确高职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如果按学科型 “以掌握并区别一系列同类药物的分析方法”的理念组织教学,教学目标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同类药物的各种分析方法,那么其结果是面对要检验的样品,学生往往无所适>:请记住我站域名/

高职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需根据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药物检验相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需要与技能要求,学习与掌握药物质量检验有关的各项技术,能根据相应的药物质量标准,准确无误地进行检验,从而完成检验任务,并能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检验中的现象及原理,培养分析与解决药物质量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态度,成为医药行业中从事药物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根据高职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重新确立以药物检验工作任务及各项检验技术为主线的高职药物分析课程的设计思路

完成一个化学结构已知的药物的质量检验任务与质量分析工作,无非是按照质量标准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对有效成分之外的组分进行纯度检查或安全性检查,如果是制剂还应进行各剂型项下的检查,同时>,!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高职药学类专业课程《药物分析》更名为《药物检验技术》,并“以完成药物检验真实工作为载体,以药物检验所涉及的性状检查、鉴别、杂质检查、各类制剂常规检查、含量测定等专项技术模块为主线”重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再结合一系列具体药物的质量检验与分析实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药物质量检验各项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在专项技术学习时设置相应的单元实训教学环节,在具体药物质量分析学习时设置药物检验综合实训教学环节。这样将检验技术的教学融合在药物检验具体工作任务中,突出了本专业课的职业定向性,使学生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能真正满足药物检验职业岗位要求,实现了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

事实表明,通过这样的调整与教学,学生能很快适应药物检验岗位实际工作。面对需要检验的样品,学生能够应付自如地进行检验工作了,再也不会无所适从了。

三、根据药物检验工作的任职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职业院校教师大多数来自于高等院校,由于自身受学科型教育影响,因此,在教学中难免带有明显的学科教育痕迹。如果不在课程内容上进行细化与要求,那么即使提出了以检验工作任务及检验技术进行课程设计的思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容易迷失职业教育的方向,即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篇(4)

随着目前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我国现代产业的整体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方式,都会被化工行业的发展所影响。随着人们对化工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多,这在无形中引导着化工产品的生产样式和方式均趋于多样化。因此,技术分析等问题也将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化工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化工分析技术问题的重视程度,因为没有化工分析就不能对化工生产过程及时的监测和控制。

一、化工分析的组成结构

化工分析是由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组成的,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工业应用。化学分析是指采用化学方法对物质的组成进行的检测及有关原理的科学方法予以分析,分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大类。分类的标准是根据分析任务的不同而不同。定性分析主要是研究被测定的物质含有哪些离子、元素、原子或者是有机物质组成的化学分析。也就是主要研究待测物质中是否存在某种化学元素的分析方法,即鉴定物质的组成。定量分析是指待测定物质中的各组成成分的相对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是鉴定物质的含量的方法。仪器分析是指化工分析过程采用专业的检测工具,对被测试样品的某种组分存在状态以及对含有的组分的含量进行分析检测。

二、化工分析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对策

1.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化工分析能够对化工生产过程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同时根据反馈情况对化工生产情况进行及时且有效的指导工作,进而便于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管理。化工分析的重要作用主要是体现在降低能耗还有消除污染这两个方面。

在消除污染方面,主要是通过对能源燃料及化工原料等物质进行分析,可最大化的减少物料及动力消耗。从而实现化工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和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另外,对原料、中间物质、最终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可以及时的对发现问题,减少品或废品的生产量,从而使得生产效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消除污染方面,主要是通过对对废水、废气、废渣、泄漏介质及动力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及时消除污染,消除火灾、爆炸等事故的隐患,更重要是,可以达到保护环境、保护工作人员与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保证生产出优质合格的化工产品的目的。

2.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下文主要阐述了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化学分析的原因所引发的问题。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化工员工素质偏低、化工分析过程中的分析失误。

如果使化工分析行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化工企业的信誉得到良好的肯定,化工分析工的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极强的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化工分析企业的化工分析工的素质普遍不高,没有丰富足够的理论知识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思想态度来担任这个岗位,甚至对自己的岗位职责不太明白。也有的化工分析师在分析过程中总是出现如操作失误、操作程序不完善等一些问题,化工分析过程中由于多种人为原因从而导致化学分析的结果失误,以上这些问题都将导致了化工产品质量偏低,企业信誉不高。

化工分析过程中的分析失误,例如:高科技的分析仪器用法不当,还有人为差异,这些都会影响了化工产品的质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化工分析带来了光明,同时也给化工分析带来了问题,化工自动化技术就是跟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所产生的一项新内容。高科技的分析仪器解决了很多从前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很方便快捷。但由于员工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理论知识的不完善,很难很好的运用高科技的分析仪器,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3.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现提出以下改进方法:培养专业型人才还有降低化学操作的失误。

随着国内化工行业的深入发展,化工自动化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就化工行业未来发展而言,化工行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要求化工分析人员的专业性与技术性的技能越来越高,就可以减少可能遭遇的各种损失。因此化工分析人员必须加强培训,熟练掌握化工分析的理论基础知识、化工工艺的操作技术及化工分析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术。此外化工分析人员还要树立科学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避免一些马大哈、不负责任的糊涂虫出现[3]。综上所述,一定要建立一支一流的专业性强的化工分析人才,不仅包括综合利用素质还包括专业素质。

对于化工分析过程中的分析失误这一问题,需要严格控制重点误差,严谨化工分析过程。严格控制重点误差就要科学情况下滴定分析的误差控制在0.1%左右,还要选择正确的指示剂,控制用量,提高待测物质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等。严谨化工分析过程,主要目的是减少化工分析过程中的问题,就需要力求化工分析严密。

三、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化工产业仍然是我国的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环境的不断恶化,就迫使化工产业不断寻求新的低能耗、高效率的发展道路。而在整个化工生产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的化工分析作为基础性环节,就要得到重视,并且要加强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并且调整产业的结构,从而为促进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作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一、前言

煤矿行业是我国的重要能源来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煤矿企业而言,煤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也是其最主要的生产产品。如今,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人们对煤炭的需求量和依赖性都日趋上涨,各行各业尤其是工业行业更是离不开煤炭的支援和保障。因此,物资统计分析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物资统计不仅仅能够很好的满足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对煤矿企业提出的新需求和新挑战,还能够很好的推动我国煤矿企业的统计管理和统计工作制度。下文将重点阐述物资统计分析在煤矿企业日常工作当中的具体应用。

二、物资统计分析在煤矿企业当中的重要作用概述

能够为企业相关的决策者提供良好、全面的信息咨询以及监督服务。在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实际的工作运行当中,一些相关的决策者往往都会疏忽掉物资统计分析的重要性,多数都仅凭自身的能力或者是相关的工作经验来对其进行管理的调度,但是这种方法已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经济现状。而在通过合理的使用统计分析来对企业的物资来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时,就可以将统计出的相关数据结果以及提出的建议,几者之间充分融合,这样不光能够为煤矿企业相关的决策者提供全面、良好的信息咨询过程,还能够让他们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以及管理上,能够做到更加具有准确、合理、科学性的决定,此外,还能够对相关煤矿企业,日常的经营生产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工作取得的结果,进行全面有效的实时监督,与此同时,还能够将企业的物资情况,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从而合理的制成数据表格的形式,以此方面企业相关的领导者,查看企业的实际生产影响的现状。

三、 物资统计在煤矿企业物资收入上的运用

在整个煤矿企业日常的运营当中,对其进行物资收入以及到货分析上应用物资统计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够很好的帮助煤矿企业清楚的掌握自身的物资经营状态,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首先,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物资供应计划组织货源的编制,然后,将整个物资的供应商、所有日常生产经营当中需要的物资都及时的输送到各个企业中去,而在这个环节过程当中,物资统计分析必不可少也不容忽视。例如:企业在到货的过程当中,利用物资统计分析,就可以对已经到货的数量、时间、预算管控上是否处于完整的状态进行统计性的分析。

在将统计分析运用到企业到货数量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加强对实际库存量的重视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出货物积压的情况发生,防患于未然,还可以保障货物的数量能够满足煤矿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当中的各种要求。

将统计分析运用到企业到货的时间上,需要加强对于整个企业实际生产进度方面问题的关注度,一旦出现一些送货不及时的状况,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煤矿企业的日常生产正常的运营状况,若现存库存已经过满时仍不断的被送来物资进行填充,则会出现现库存物资严重积压的情况,接踵而至的就是严重影响着整个煤矿企业自身的资金周转问题。

比如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徐庄煤矿2013年至2016年储备资金运行情况:2013年:收入11798.86万元,发出11683.13万元,储备额498.02万元,周转天数15.3天;2014年:收入16562.34万元,发出16036.98万元,储备额628.81万元,周转天数14.1天;2015年:收入13833.44万元,发出13862.94万元,储备额468.02万元,周转天数12.2天;2016年:收入20964.22万元,发出20532.09万元,储备额563.79万元,周转天数9.9天。经过每年统计数据分析徐庄煤矿存货变现快,存货时间短,资金利用率大幅提高。

将统计分析运用到企业的到货质量,若是在到货的质量方面出现了问题,这样直接严重的影响了整个煤矿企业的生产运营,无论是岩巷开拓、煤巷支护,还是采煤工作面安装、生产,材料品种已从当初的几十种发展到现在的上百种,它们囊括了大到采煤机,小到电话线各种矿用物资质量进行必要的统计、反馈、整合。从供应发放到领用单位使用建立跟踪反馈体系。

将统计分析运用到煤矿预算的管控上,严格控制各项支出。把好采购、计划、审批、回收等各个环节的管控,杜绝无计划审批,执行好有旧不批新和交旧领新制度,减少非生产计划,坚持一工程一预算,对于无计划无预算的项目杜绝审批任何材料,使预算管理纳入日常化、制度化。

最后,在将统计分析运用到企业到货完整性的过程时,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核对到货种类,确保是否出现缺少的现象,或是查看是否缺少企业急需用到的货物材料等,这些都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状况,例如:火药和雷管,在整个煤矿开采的过程当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物资和工具,如果仅仅只有火药的到齐,而缺少大量的雷管,那么这也会导致整个煤矿企业的开采生产工作不能够持续、正常有序的开展下去。

四、物资统计在煤矿企业物资消耗分析上的运用

在整个煤矿企业日常的生产运营当中,对于物资消耗量的统计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需要引起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格外重视和关注,并且,这项工作也是整个煤矿企业分析工作上的基础保障和数据参考。首先在对煤矿企业物资消耗情况来进行统计分析,需要充分结合煤矿企业在以往的实际消耗情况,尤其注意的是一些投入数量较多、以及用时较长物资问题上的及时统计和数据更新。2016年度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徐庄煤矿通过对以往的实际消耗情况进行仔细分析,50种主要材料完成定额数量46个品种,完成率为92%,比往年均有提高,事实证明运用合理的统计分析,不仅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出现企业物资浪费的状况,还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物资计划的整体管理效率水平,其次,将统计分析运用到企业物资使用的方面上,不仅能够很好的确保整体使用的合理性,还能够有效的防止出现一些物资被私自挪用的现象发生,也是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对煤矿企业自身造成的不利影响或是经济上的损失。煤矿企业一定要加强对物资到来之后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层次的重视度,重点预防有人私自滥用企业物资的情况出现,在将统计分析运用到企业物资消耗的定额执行工作当中,主要是对企业所消耗的物资上,来核算一个具体的定额,并且为其制定出一个较为贴切合理的消耗额度,这样做也是为了帮助煤矿企业在日常的生产运营当中的物资以及资金上的节约。这里主要是通过计算材料的绝对借阅量或者是超支量,来对其分析出节约或者是超支率,与此同时,还要统计分析材料消耗定额的实际执行情况,从而有效的看出哪些具体的消耗是否是处于高额的状态,这样也能够一目了然,相关煤矿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运行过程当中,自身的成本消耗以及获得的利润比例的多少,也是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煤矿企业相关决策、管理者之后工作的展开。

五、物资统计在煤矿企业物资跟踪管理上的\用

从过去几年煤矿吨煤成本的构成来看,物资统计在煤矿企业物资跟踪管理上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成本占到吨煤成本的六分之一。所占比例非常高,经过长期的实践,除了运用科学合理的材料跟踪管理,物资统计提供数据作为提升企业降本增效手段措施效果显著。正是由于实行了材料跟踪统计,2016年徐庄煤矿全年吨煤材料成本远远低于计划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六、物资统计在煤矿企业物资存储分析上的运用

在整个煤矿企业实际的运行工作过程当中,对于物资储备的情况也是要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的,具体的内容:首先,一定要根据相关的统计分析物资,来对煤矿企业自身的库存以及定额库存之间存在着哪些差异。其次需要切实查看企业实际的库存,是否能够支撑企业实际的生产,在确保整体进行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于其物资储备的结构以及分布上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及优化。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统计分析,所得到的一些结果,来对整个物资储备的计划方案上,进行切实的改动,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确保整个物资储备的计划方案是完全处于合理、科学、有效性的。在对于这其中的物资储备的情况上来进行统计分析,其主要的内容则是包括了:物资库存上的实时增减变化、物资储备定额的实际执行情况、物资储备的数量对于整个生产所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物资储备所需要具体的数量以及种类等方面。

七、物资统计在煤矿企业物资统计综合分析上的运用

在整个煤矿企业实际运行工作的过程当中,由于物资来往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以及范围性,并且在整个供应生产的过程当中,也会受到许多因素对其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所以,对其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相关煤矿企业一定要加强对于综合统计分析的重视度。在合理的通过使用综合统计分析,不光能够很好的了解到整个煤矿企业的日常物资供应活动上的实时变化状态,还能够很好的掌握了解到相关煤矿企业在对于物资公映活动上的本质规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便于煤矿企业在日后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的物资供应工作的展开,以此,很好的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也能够为整个煤矿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这些都是要在建立不浪费物资的前提之下,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提升相关煤矿企业,自身的生产以及经营上的重要价值。

八、有效提升物资统计分析的措施概述

1.建立一个良好统一的物资统计分析网络体系

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对相关煤矿企业自身的物资供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原来各个分散开的系统重新进行有效的组合在一起,就一定要加强对建立一个良好统一的物资统计分析网络体系的重视度,在通过对其进行统一集中化的管理过程时,就能够为相关的煤矿企业的决策者以及管理者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和参考,这种良好统一化的统计分析网络体系,所提供出来的信息数据也更加具有全面性、综合性。不仅如此,对于相关的决策者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为其提供有效帮助。

2.完善统计分析工作的服务监督职能

在整个煤矿企业当中,在对于物资的统计分析上,是一定要优先建立一个具有专门针对性的职能部门来对其进行负责,而这样做的主要宗旨则是为了充分的体现出服务以及监督功能,所以,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相关煤矿企业自身物资统计分析工作,就一定要加强对于完善这个职能部门工作宗旨的重视度,例如:在当煤矿企业自身的物资超储的过程当中,就能够通过加强在物资管理过程当中的监督以及预警,采取代用其他种类物资的方式,从而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物资库存数量,或者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其物资周转的速度,这些都是能够很好的解决煤矿企业物资超储的问题。这对于相关的煤矿企业来讲,不管是在自身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还是在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都能在其中发挥出巨大作用。

九、结论

物资统计工作是煤矿企业实行监督和科学管理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更是企业制定决策和规划的主要依据,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各煤矿企业要真正做到重视物资统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分析探讨工作,真正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统计工作制度,推动煤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0—0078—02

药物分析课程是药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是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研究药物的组成、性质、鉴别、纯度检查和有效成分的含量等。本课程着重围绕药品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教学,研究药物原料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为药学专业培养在药品生产、检验、应用与营销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服务。本文将从4个方面对药物分析课程建设进行探讨。

1 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根据岗位需求来确定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职业领域主要有药品生产与检验、药品应用与营销等领域,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制剂生产、质量检验及生产管理;医药营销、零售服务、药品调剂、合理用药指导及药库管理等岗位工作。

药物分析课程所支撑的职业岗位主要是药品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如药品生产企业的QA、QC;药品经营企业的质管、验收与养护等岗位。因此,确定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实训操作动手能力,从而提升就业能力。

1)知识目标:掌握《中国药典》中常见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理解各类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特性与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典型药物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熟悉各种仪器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了解药物分析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药物分析常规检验技术,能够独立、准确、快速完成药品的全部检验工作,具备使用药物分析、质量检测常用仪器的能力,对药物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分析检验的能力,以及考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按照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质量进行分析,提供“真伪优劣”的判断依据,从而提高药品的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强烈的药品质量观念、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加强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营销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工作,并具备初步探索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2 教学内容与设计

针对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将本课程分为两大模块,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其中理论方面本着“必需、够用”原则,教学内容包括《中国药典》知识、各种类型药物的原料及制剂分析方法等;实训方面为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主要安排原料药物的分析、制剂分析及精密仪器的使用等。理论课时与实训课时比例达到3:2。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根据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来进行选取,以阿司匹林质量检验为例,如表1所示。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实际岗位所需,在教学组织时,将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划分为五大模块:药品质量标准、药物物理常数测定、药物杂质检查、典型药物分析及药物制剂分析。实践部分主要涉及物理常数测定、杂质检查及典型药物原料与制剂的分析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模块化组织设计,学生学习本课程时容易抓住主线,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与实际药品质量检验岗位工作程序相符,拉近与实习及工作岗位间的距离。

3 教学手段与方法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药学专业二年级学生,该阶段的学生经过前期基础课程的学习,已经接触到部分与本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强,但是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并且由于面临实习,岗位选择不确定,学生思想浮动大。

根据“药物分析”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在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选择上,灵活运用案例分析、任务导向、启发引导、多媒体等方法进行理论教学。对于重点教学内容,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选取有代表性的药物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设置任务导向,配以相应的药物实训,“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利用所学原理及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对同类型药物质量检验进行分析,激发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水杨酸类药物分析,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在药物化学实训中合成的阿司匹林能否直接服用?再以阿司匹林为典型案例分析其原料与制剂的性状、鉴别、杂质检查及含量测定等,实训课程中设置任务导向,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设计阿司匹林的检验项目进行实训,最后对同类型药物对氨基水杨酸钠的质量检验提出问题,该问题课堂不作解答,而是学生自己查阅《中国药典》。

在实践教学中,前期安排分项实训打好基础,后期按照真实的药品检验程序设计综合性实训。在前期所设置的分项实训中,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利用现有的资源,依托多媒体示教室、精密仪器室和相关设备,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常规药物检测方法、鉴别药物真伪实验、有效成份含量测定等操作开设校内实验。而对于后期所开设的综合实训,采用任务导向方法,要求学生根据药物检验程序,自己先设计检验项目,然后分组讨论,最后根据讨论结果进行各项检验操作实践。

4 建设方向

本课程的建设能够紧紧抓住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需求,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岗位需要的药品检验必备知识;实训过程设计与实际药品质量检验工作程序密切吻合,从而缩小与工作岗位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更快融入工作岗位。

当然,药物分析课程还有很多可探讨的改革之路,寻找与企业合作机会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虽已有部分企业处于合作中,但由于企业GMP等制度与规范的限制,学生真正进入生产企业质检岗位实践深度还不够。另一方面,《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采用HPLC、AAS等精密仪器进行药品检测的品种比例大幅度增加,因此在后期课程建设方面应增加对HPLC等精密仪器的投入。同时可以开发药品质量检验方面的仿真实训软件,加强模拟实训操作教学,以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11-02

制药工程是一门将化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进行有机结合与交叉的工程技术科学,主要通过讲授现代制药工艺及设备等方面理论和知识,使毕业生具备能够从事药品生产,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工作[1]。据统计,目前国内有超过200所高校开设有制药工程专业,一方面大量该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企业又为不能找到足够数量真正满足企业要求的人才而苦恼。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医药产业日益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贵州省为例,全省制药企业近150家,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民族药(苗药)生产企业,医药工业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医药产业已成为拉动贵州省经济增长的五大主力之一。随着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然而,由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人才引进上不具有优势,因此立足于自主培养所需人才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如何通过差异化的教学,培养更多能够适应民族地区制药工程专业人才需要的毕业生也成为西部地方院校的重要职责。

药物分析是制药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药品质量控制管理的观念,使学生具备在药品生产、供应、开发等工作过程中必要的分析检验能力和相应的操作技能[2]。目前,民族地区医药企业基本以生产民族药物为主,如苗药、藏药、蒙药等,在药物分析实际工作中有其自身特点。针对这一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真探讨如何组织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通过优化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训实践,来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一、精选教学内容,提高专业知识适用性

药物分析课程所涉及内容众多,各版教材基本都包括药物分析基本理论、典型药物分析、药物制剂、中药制剂及生化药物分析基本方法、药品质量标准等内容。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重要知识点,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行“十二五”规划教材基本上按照药理活性来分类讲解药物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等内容。笔者结合自身体会和前人经验[3,4],在教学过程中以传授专业应用知识和能力培养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在药物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有针对性地优化精选了教学内容,根据行业特点和少数民族地区医药产业以中药、民族药物生产为主的实际,适当增加了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教学比重,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基础上适当地减少了化学药物分析比重。同时,随着中药材成分分析、中药制剂等新型药物分析任务和分析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传统的分析方法已不能满足药品分析任务的需求,有必要注意加强新型仪器分析方法和技术的介绍。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加入了部分仪器分析的知识内容,将仪器分析基本原理的学习和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有机结合,使两者相互穿插,互为补充,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也着重培养学生分析检测中药材及其成方制剂的能力,理化鉴别、薄层色谱法鉴别、气相色谱法检查农药残留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及中药指纹图谱等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均有重点讲解。

二、优化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形式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课堂信息量大,系统性较差,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4]。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改简单地传授和示教,将过去单纯以教材为中心的理论课授课模式改以专业教材为基础,结合实用药物检测方法开展教学工作,授课过程中较多地采用讨论方式讲授课程,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特别注重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例如通过三聚氰胺事件提出对传统凯氏定氮法优缺点的讨论,进而引入高选择性的蛋白质检测新方法和新技术;通过对某刑事案件受害人死因的鉴定,引出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应用;由奥运会兴奋剂检测引出LC-MS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等。通过对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重大药品安全事件的讲解,引起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也促使学生有了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的意愿。针对学生对大型分析仪器兴趣较高的实际,就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方法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并安排学生进行上机操作,让学生更好的将分析化学的知识与药物分析知识融会贯通。

积极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优势,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将传统的口头讲解和板书与动态的多媒体资料相结合,减少大段定义和原理的罗列,尽量把枯燥烦琐的药物化学结构和分析反应过程用生动形象的立体构型和动画形式展现,同时利用颜色、字体、标注、强调等多种方式突出课程重点,从而帮助学生达到理解难点、浓缩重点的目的。充分利用专业数据库和其他网络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课外资料,了解药物分析应用与发展趋势。通过对《药品管理法》、新版GMP和GSP等法规的查阅和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强烈的药品质量安全意识,进而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恰当的考核评估方法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为体现强化实践技能训练的意图,我们在实际考核中将实验课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设定为30%。实验课成绩评定分为常规实验操作和自主设计实验两个方面,常规实验操作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操作能力及实验报告情况判分,客观看待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重点考核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自主设计实验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根据小组所制订实验设计方案及实施情况判定分数,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加强校企联合

具备过硬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做好药物分析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中,制药工程专业要求学生要具有尽快独当一面的能力,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把技术、图纸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实践教学分为“认知实践”、“专业实验”和“综合工程实践”几个层次。“认知实践”主要通过参观实体企业等形式完成,让学生对工业化生产有直观的认识。我们与省内外十余家医药生产、销售企业合作建立实验教学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部门参观学习,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让学生协助参与原料药、半成品和成品药物的检验工作。“专业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通过优选实验项目的操作,使学生具备基本实验仪器装置的操作能力,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为了避免滥竽充数的情况出现,所有学生实验都做到1人1组,独立操作。为使实验教学更好地结合实际,我们还自编实验教材,将一些研究热点及最新版药典中的新内容引入实验,以适应知识快速更新的需要[5]。精选有代表性的典型药物开展验证分析,打破了过去基础性实验过多、设计性实验偏少的格局,并剔除了部分老化、过时的药物分析检测项目。分析方法涵盖了化学方法、光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以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作为药物分析的主线,加深了学生对药物结构―理化性质―分析方法之间规律的理解。“综合工程实践”是让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心、中试基地和科研平台进行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树立强烈的药品质量安全意识。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加入教师的课题组中,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将抽象的理论教学和具象的生产实践结合。

四、结语

将传统的以授业解惑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把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理念转变为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两者并重的新型教育理念,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初衷,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5]。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验教材和实验体系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由于医药企业生产的特点,使得企业定期安排大量的学生进行实习实践尚有一定困难;与此同时,高相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等药物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大型分析仪器由于价格昂贵,配备的数量尚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为此,我们也正在尝试采用仿真系统结合实践操作来缓解实践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希望能够走出一条新路,对少数民族地区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家骊.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0,38(11):236-237.

[2]杭太俊.药物分析[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

篇(8)

一、化工分析的组成

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是化工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只有把这2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到化工生产中,才能使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得到有效、妥当的解决,形成科学、环保、节能的化工生产。

(一)化工仪器分析。化工仪器分析指的是采用相关的仪器在化工生产中进行分析,对产品样品进行成分检测和对其组成部分的含量进行计算分析,以确定其组成成分和运用方向。

(二)化工化学分析。化工化学分析就是用化学的方法对化工生产中的对象进行分析。可以根据不同的分析任务采取最为合适的分析方法。根据分析的种类不同,化工化学分析又可以从2个方面进行划分:物质定量分析和物质属性分析。二者的差异在于分析对象的不同。1、物质定量分析。物质定量分析主要是用化学方法,根据一定的规律和计算方法,对物质内部的各成分进行分析、测量、评定。生产时,各用料的属性、多少都是既定成型的。一般对原材料、生产时所用的辅助物、生产中产生的物质和成品进行定量分析。常见的辅助材料有水、能源燃料、水蒸气等。2、物质属性分析。物质属性分析是指对检测物品进行内部结构或者特定成分进行化学分析,分析是否存在某种成分以及对被测物在原子、分子等方面的组成进行精确的分析和测评。

二、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通过化工分析,我们可以加强对生产全过程的监督力度,除此之外,化学分析还可以根据相关反馈的情况而对化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并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进而不断提高其资源利用率,因此,化工分析在化工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降低耗能。化工分析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需求而对相关原料以及能源材料进行全面分析,从而精确地计算出实际需要量,从而降低耗能,提高相关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这一作用还可以不断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率。

(二)保护环境。化工分析还可以对一些高危物质进行分析,例如容易泄露的物质、易燃物等,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从而有效的预测或是消除相关污染源,从而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相关生产人员的安全。

(三)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化工分析,我们可以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检测,并对产品的成分进行分析,从而防止相关有害物质的混入。尤其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一旦有不合格的成分混入就会直接为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化学分析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提高相关产品的质量。

三、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应用

(一)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的应用。该方法主要通过电位法来检测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并分析其活性度。虽然这种选择性电极存在不同的膜电极类型,但是具有敏感膜。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应的膜材料制作工艺水平获得了提升,膜材料的膜特性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特点。对于离子选择性电极而言,其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且价格便宜。离子选择性电极能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形成不同的形状,携带较为便捷,因此,这种离子选择性电极是当前试验中最合适的检测元件之一。

(二)溶剂精馏分离技术的应用。溶剂精馏分离技术主要通过精馏和分离的方法提取溶剂中的成分。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较强的选择性。采用该技术能充分保证物质成分的挥发度。2、高溶解度。采用该技术能在不同情况下溶解原溶液。3、安全、稳定。在提取过程中,采用该技术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在采用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成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比如乙酸乙酯与水的第一电离的性质具有较大的共通性,因此,醋酸与含氮化合物分子之间的氢键、离子会结合成盐的原理,成为了控制2种成分相对挥发度的关键。

四、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一)培养专业人才。要想快速提高化工分析在生产过程汇总的应用水平、保障产品的质量,首先要培养专业的化工分析人才。这些人员除了要掌握相关化工分析的理论以及相关分析操作流程,同时,这些人还要有较为严谨的学习态度,这样才能不断树立“量化”的相关概念,从而为化工分析的准确率提供保障。

(二)加强对实验室管理力度。要想不断提高化工分析水平,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实验室管理的力度,其主要措施如下:一是推进计算机化管理模式。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使用,使实验室从药品试剂的购买、进入保存库、使用等工作达到精确化、快速化;二是要建立相关数据库。例如,相关试剂的采购日使用量以及过期时间等等,这样就可以确保相关实验顺利进行。

(三)树立环保意识。在进行相关化工分析的过程中,相关分析人员一定要注意树立环保意识,要从环保的角度进行相关事物的分析以及相关意见的提出,从而不断减少环境污染,推进我国绿色化工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化工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相关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化工分析的应用现状而言,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密切合作,及时解决化工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使其结果的真实、准确,从而充分发挥化工分析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化工产业的持续进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 :O3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化工企业业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化工工业中的每一个步骤往往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介质,比如在选择原料、成品、设置废弃物等众多环节中都会存在化学介质,而化学介质本身就会带有一定的毒性,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具有威胁性。因此,为了保证化工企业生产工人的生命安全,在化工设计这一环节中应该准确的确定和了解相对应介质的毒性危害程度,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案进行处理工作。

二、相关定义界定

(一)有毒介质的危害程度。有毒介质的危害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在化学产品中,存在的有毒化学介质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还包括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危害的程度。从化学工业的毒性传播上来看,主要是由于化学工业本身的危害和生产使用过程中的接触方式、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来决定的。

(二)职业性接触毒物。在化工企业生产阶段,人类受到毒害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主要是指在工人的生产生活中,对化学产品所接触到的以成品、半成品和副产品等多种样式中,工人可能通过呼吸、皮肤接触等方式接触到化工毒性,对身体造成伤害。

三、相关介质毒性标准

(一)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危害程度分级。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中的有毒危害物种类比较多、危害程度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对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危害程度进行划分。这样有助于人们清楚的认识到救助中轻重缓急原则的重要性,从而针对各个等级的危害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危害程度按照毒性的高低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四个等级:极高、高、中、低度的危害。

在对职业性职业毒物的危害程度分析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是分析毒物的主要毒性;第二是在进行化学工业中对有毒作业场所对毒性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具体的毒性特点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第三是要分析中毒的可治愈程度。经过这三个分析要点来看,在这个标准中,对化学工业毒性等级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毒物的毒性情况、中毒后果以及可治愈程度为划分依据。经过全面的分析之后,就能够通过各项指标对毒物的危害程度进行综合性分析。但是这些定义并不是唯一的参考标准,要按照具体的毒物进行具体分析。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在化学企业中的毒物特点进行分析的,要按照规定的分级原则进行分级,将化学工业中经常教导的接触性毒物进行分级并不断的细化,避免致癌毒物对人类产生危害。

(二)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的危害与爆炸危险程度分类。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的毒性是根据标准的六项分级制度进行测量的,并结合压力容器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在容器中的各项介质的具体指标进行危害认定,并通过各种化学工业的急性毒性、最高容许浓度等特点进行严格的分类。这样就能够在确定压力容器的致密性和密封性等技术时,充分的考虑到在化工企业确定毒性的实验中各项可能发生的事件,并能够通过指标避免在实验中造成毒气泄出带来的危害。在各种危害中,尤其是要保证危害事物不能对人体带来致癌物质。因此,在进行指标认证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急性毒性、容器的最高容许浓度和致癌性三种方式进行分类,并要综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在常见的化学物质中,氯乙烯、苯等化学物质是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结合各类指标,要求对容器的封闭性进行严格的检查,这样能够有效的确认致癌物质。

(三)化工企业中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计规范。这种设计规范主要是针对石油化工企业。对石油化工业中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泄露的检测设计,是为了保障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石油企业的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对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中的浓度要及时的检测定期的检查,要预防火灾和石油爆炸,避免人员事故的发生。

四、化学介质的毒性在化工设计中的应用及危害程度

(一)压力容器。在划分容器的类别时,主要按照化学成分的毒性和最高容许密度这两项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爆炸现象,减轻化学成品的毒性危害。首先需要对介质进行严格的审查,按照介质的毒性程度和易燃程度进行划分。其次,由于化学成分的种类比较多,所以在容器的使用过程中,要按照化学介质的危害程度最高的那个考虑。当化学毒性成分相对较少时,就需要充分的考虑化学成分的含量和危险程度。

(二)压力管道。在化学工业中,工人在生产中应该按照在接触到的多种有毒介质中的最大危害毒物为毒性级别进行分析。在压力管道中,这样的级别分辨法也是可以应用的,要根据具体的指标进行严格的分级,来确定混合介质中的最大毒性和最高危害程度,通过有效的解决方案,来避免危害的发生。在化工设计中可以区别介质的毒性危害程度,并将适合的对象加以整合,根据工人工作中的使用对象选择相对应的标准。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加强思想重视,进一步明确划分化学介质中的危害程度,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化工企业在国民经济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是化工企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化工企业本身的种类比较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为了保证化工工人的生命安全,就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确保毒气危害的程度,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10)

    经管类专业《物流管理》课程性质为专业通识课或公共选修课,其教学体系应区别于物流专业,要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特色来完善课程体系,尤其要重点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何紧跟市场发展,按市场需求培养人才,从而构建一个科学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体系。

    2 现有的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物流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程,选修课程有管理学、生产运作管理、运筹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等,该课程以提高物流系统效率为目标,对物流系统进行设计、组织及控制。经管类专业虽然开设了《物流管理》课程,但由于起步较晚,硬件设施投资严重不足、实践型师资欠缺等多方面原因,使得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环节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没有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管理技能的教学目的。

    (1)教学内容方面

    高校经管类专业《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基本以介绍不同功能要素(运输、仓储、配送、装卸与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及功能实施方法为主,该体系虽然促进了单项物流功能的深入学习,但忽略了各功能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导致学生对物流系统整体的运作缺乏认识。此外教学内容也没有考虑到其所属专业的特点以及该课程与整体专业体系的融合。

    (2)教学方法方面

    经管类专业的授课教师大多为非物流专业毕业且缺乏物流企业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理论教学为主,且过多介绍理论,缺乏与实践的相结合,从而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必须引入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研讨及讨论,可以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案例的选取也很关键,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多为新闻报道、公司报告,且存在滞后、缺乏从专业的角度对物流过程进行审视,这导致案例教学流于形式,缺乏专业化分析。此外,案例教学基本是在各教学知识点中融入,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讨论案例情节,忽略了包括物流综合知识的案例的引入。

    (3)实践教学方面

    物流学科在国内发展较晚,物流实践教学仍然处于摸索中。经管类专业《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体系中,由于受教学硬件及师资力量的限制,理论课所占比重较大,实践教学比重较小,例如内蒙古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及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课程为56学时,但实践教学环节仅10学时。此外,实践教学环节单一,大多为上机实验,学生被动按照软件流程进行操作,缺乏企业环境的模拟,实践教学远远未达到预期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3 基于专业特色构建教学体系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经管类专业的特点,内蒙古科技大学对《物流管理》教学体系进行如下改革:

    (1)教学内容

    经管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与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了物流管理课程,为了体现物流课程辅助性和服务性的特征,教学内容应与专业高度结合。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物流功能的学习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课堂讲授则侧重于企业物流的相关知识,将物流功能的知识融于采购物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与废弃物物流的讲解中。高校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因此教学内容特色要与地方经济相结合。例如基于学生的就业情况及地区企业的特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内容主要侧重于物流知识在钢铁企业、稀土企业的应用,重点突出生产物流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将生产物流与钢材生产工艺、稀土萃取生产工艺相结合;而市场营销专业则侧重于有关采购物流、销售物流知识在流通企业的应用,在授课过程中将包头苏宁、国美、包百、王府井等企业的采购物流、销售物流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2)课程设计环节

    物流课程设计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的中间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基于此目标,物流课程设计以物流系统分析设计为主要内容,包括选址分析、设施布局分析、运输搬运系统分析以及综合的物流系统分析设计与优化,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在选址分析中,将营销专业的学生分为4个小组,对包头市永盛成连锁超市的4个昆区店作为分析目标,进行位置、商圈、交通、竞争、商品线设计以及管理体系的调研和分析;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分为2个小组,对包头乐园及包头体育馆选址作为分析目标,进行自然条件、市场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等方面的调研及分析。在设施布局分析中,选择包头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宁作为分析目标。包钢为大型工业企业,其厂区总平面布局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组织学生从场地地形条件、工艺流程、各作业单位相关关系、外部运输、供电、供水、供气、排水等方面进行调研,研究其厂区总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对于苏宁,则主要研究其卖场布局及商品陈列特点。在运输搬运系统分析中,选择北方重工的装配车间作为分析目标,进行物料分类、集装器具规划、装配场地零部件存放区规划、车间平面布置等物流分析,该分析中因要处理的数据、表格相当多,因此必须与计算机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引进数据库软件,把物流分析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综合物流系统分析中,选择国美作为分析目标,对其选址、布局、采购、仓储、配送进行全面调研,了解其作为国内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在物流系统方面的成功之处。课程设计要求撰写调研及分析报告,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物流课程设计环节增强了学生对物流系统的分析能力,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及就业都有较大帮助。

    (3)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实现《物流管理》理论教学与物流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方法要突出案例教学,并建立案例教学库。案例选择应避免案例的滞后性及非专业性,既考虑到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也要注重时代性和先进性,尽可能充分地表现物流学科与物流发展的水平与进展。物流管理为内蒙古科技大学重点建设课程,因此组织专业教师成立小组,建设案例库。案例库中的案例按照行业进行分类,根据不同行业的物流特点,对当地企业按行业进行调研并整理,具体包括钢铁物流、稀土物流、超市物流、食品物流、家电物流、医药物流等方面的经典案例,此外也搜集了物流方面成就非常突出的世界知名企业的物流实践,如海尔的“三网一流”、沃尔玛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等。案例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前布置案例,各小组将分析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演示,其余小组及教师根据课件效果及内容分析的深度对该组进行打分,此分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该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协作能力。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实际案例的启发中、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真正掌握并升华所学知识的目的。

    内蒙古科技大学已建成校内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将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教学录像、案例库、作业等上传及进行在线考试;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问、讨论、提交实验报告等。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的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4)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基于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和教学需要,将实验课时由原来的10学时增加到26课时,实验课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多。

    ①校内建立物流实验室

    基于物流的核心流程,建立了物流实验室,引进相关物流管理模拟软件。物流软件模拟,分为单项实验与综合性实验。购进了浙江航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物流模拟软件,该软件是通过模拟一个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具体操作来实现物流的实验教学。根据公司的各个部门的职能和重要性,软件设定了4个公司内部的角色分别为:公司总经理,调度中心,仓库中心和运输中心。学生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担任公司的不同角色并进行工作轮换,来了解和熟悉软件中实际的物流操作,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物流知识进行规划设计调整所在公司的各项资源,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教师可增设不同的班级,根据各个班级的不同需求开设不同的实验,在实验进行中调整整个实验的各项市场的资源来增强学生操作的难度和竞争性。此外,还引进了中诺斯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三方物流核心流程模拟软件,模拟物流业务流程涵盖了7大行业:连锁、医药、汽车、食品、冷链、电子、危险品,并可根据各行业业务运作模式的特点进行组合,形成可定制的业务流程。软件包含模块有:情景数据、客户服务、采购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越库发货、库存管理、配送运输、报关报检、单据查询、供应商管理。该实验为综合性实验,促进了学生对物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管理和协调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两个软件都配有较详细的实验指导书,便于学生独立完成模拟内容,教师仅在容易出错的地方予以指导。教师可以针对软件中的内容设计设计实验考核,考核成绩及实验报告都作为物流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篇(11)

Abstract: clean production is currently accepted industrial pollution, the best way to control,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the introduction of clean produ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discussed i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rocess and introducing cleaner production, effective combination, rich content and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practical.

Keywords: environment evaluation; Clean production;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分析

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和预防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分别于1979年9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02年、2003年9月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在项目建成前查清不利的环境因素和及其对环境影响,并提出减少或消除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要求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切实落实,从而实现提前控制。不可否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环评引用的治理污染的模式为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随着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末端治理这一污染物控制模式的种种弊端凸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投资大,运行费用高,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2)在污染物的转移方面,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3)未涉及到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制止自然资源的浪费。另外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评价污染物产生后对环境的影响,如果污染控制措施未能有效执行,环评就失去了有效性。许多厂家为了应付当地的环境部门检查,进行了环评,但工程建成运行后,对报告书所提出的建议、意见有的没有完全执行,有的完全没有执行。

二、在环评中引入清洁生产的意义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转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将清洁生产的思维引入到环评中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减轻建设项目末端处理负担。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排放量是末端处理的关键因素,污染物排放量越大、浓度越高,则处理的难度就越大。实行清洁生产可以在污染物产生前就可以削减,从而大大地减轻建设项目末端处理负担。(2)提高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的可靠性。由于污染物的复杂性,其治理技术常常与理论依据有很大出入。通过选择清洁的原料,清洁的生产工艺,可以减少或者消除生产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的产生量最小化,从而降低污染物的复杂性,提高污染防治措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3)提高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通过清洁生产分析,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污染防治措施的投入有了可靠的经济保障,也就提高了项目的环境可行性。(4)降低建设项目的环境责任风险通过对清洁生产的实施,提高生产力水平,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环境责任风险。(5)提高了环评的实用性。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清洁生产,强化了环评的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分析、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把被动的用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变成主动的分析原材料、工艺路线等全过程,丰富了环评内容,提高了环评质量对项目的设计、生产、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三、环评全过程贯彻清洁生产理念

环评的各个阶段,引入清洁生产理念,全面考察建设项目的综合环境影响。

1、项目建议书阶段

贯彻清洁生产思想,研读国家有关的法律文件和清洁生产有关规定,评价建设项目所采用的技术、生产工艺、设备是否符合国家、地方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是否属于国家限期或明令淘汰的工艺和设备。

2、筛选重点评价项目阶段

通过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现状调查,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周围的环境特征,筛选出重点评价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环评工作,是实现环评有效性的重要内容,有必要应用清洁生产审计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全面考察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识别重点影响的环境因素,开展详细的评价工作。

3、工程分析阶段

清洁生产审计是对企业现在和计划进行的工业生产进行预防污染的分析和评估,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其基本思路为:判明废物产生的部位、分析废物产生的原因、提出方案以减少或消除废物。针对目前环评中工程分析存在的问题,引入清洁生产审计的方法和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工程分析。

(1)产污环节分析

污染物产生环节是工程分析的重要内容。借鉴清洁生产审计的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原材料、能源、生产工艺、产品的全过程分析,绘制出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标明原辅材料、能源的投入和产品、半成品、副产品的产出部位,以及污染物的类型、产生位置、去向;找出物耗能耗大、污染物产生量大的重要部位以及原材料选取或产品设计中潜在的环境问题;编制重点生产环节工艺流程图以及重点生产环节各单元操作的工艺流程图,进行预平衡测算,建立物料平衡图、水平衡图,必要时还可建立能量平衡图、主要污染因子平衡图,从而获取准确有效的重点产污环节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数据。

(2)清洁生产分析

在工程分析中设立“清洁生产分析”,对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分析,直接从生产工艺的原材料和能源利用情况入手,采用目前我国环评中较可行的量化清洁生产分析方法。具体做法为:由产污环节分析确定的重点环节中能源资源输入量和污染物排放量,选择与建设项目类似且工艺较先进的现有企业为类比对象,通过实测或资料调研取得对应生产工艺的能源、物流等数据,根据工艺特点建立规化的原材料、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初步判定建设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是否属于清洁生产工艺。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确定具体分指标及其权重,不同评价指标采用不同评价等级,对于易量化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不易量化的指标进行定性评价,最后通过权重法对所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来判定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程度。

(3)废物产生原因分析

在产污环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对原材料、生产过程和产品进行全过程分析,寻找废物产生的原因。一个生产过程基本包括原辅材料和能源、生产工艺、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6个方面的输入,得出产品和废物。所以,可以从影响生产过程方面详细分析废物产生的原因。大量清洁生产审计实践表明,在进行废物产生原因分析时,可发现许多的清洁生产机会,提出的清洁生产方案大多数属于无费或低费方案,有利于实施。当然如果让具有清洁生产审计经验的环评人员进行废物产生原因分析,就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和污染控制对策。

(4)分析、预测和综合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阶段

结合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及清洁生产规定,在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时,除了评价项目在建设期和营运期环境影响外,还应当从产品的生命周期出发,向上追溯到原材料能源,向下延伸到产品的销售、服务和最终处置。对于原辅材料,应分析评价其所含毒性成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提取过程中的生态影响、可循环利用的程度等。对能源,应分析评价采用的能源的清洁程度和可再生性。对产品,应评价其在工厂运送到零售商和用户的运输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在使用期内使用的消耗品和其他相关产品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以及产品报废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包括产品的回收、回用、复用和处置的难易程度。

(5)环保措施评述阶段

在环评的污染控制措施评述中贯彻清洁生产的思想,不仅评述可行的末端治理技术,更重要的是评述工程分析中提出的各种可能的产污或对产污有影响的环节提出的相应清洁生产措施的可行性。对于清洁生产方案和替代方案,应说明该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给出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指标,并进行一定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做到内容翔实、可信,以保证其在下一步工程设计中得到落实。

(6)环境经济损益分析阶段

清洁生产是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前提下解决污染的一种新思维和新途径。在污染控制对策中引入清洁生产思想后,通过节省原材料、降低能耗,加强管理资源优化配置等都可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通过全过程的污染物削减,减轻了末端治理的负担,降低了污染控制的难度和费用,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7)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