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化产业与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河湟“花儿”概述
(一)河湟“花儿”的历史渊源
“花儿”是一种民间艺术文化,它属于民谣的范畴。民谣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当中即兴创作出来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河湟“花儿”也称青海“花儿”,是生活在河湟地区的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于“花儿”的起源。学术界尚未形成一种统一的认可,比较普遍的说法是“花儿”起源于元明清时代的民族融合时期。在以后的各民族交流过程中。汉族将自己的民间歌谣和当时青海地区原有的民族音乐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这种歌谣形式――“花儿”。
(二)河湟“花儿”的特征
“花儿”虽然是一种民间歌谣,是一种即兴创作的艺术形式,但它却有着相对严格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指“花儿”的曲令,简称令。奥妙之处是同一曲令不同的演唱又有不同的风格,虽然曲令相同却往往是“十唱九不同”。“花儿”的早期研究者之一张亚雄先生曾经就将“花儿”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汉语”、“回调”、“番(藏)风”。“汉语”就是用青海方言来演唱,“回调”即演唱的曲令和调以回族、撒拉族等民族的曲调为主:“番(藏)风”则是指演唱的风格高亢、激昂、嘹亮,具有藏民族的风格。
河湟的“花儿”的发展现状
任何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与现代文化的接轨过程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花儿”作为河湟地区的一种传统文化,也无法脱离这个过程。目前,河湟“花儿”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花儿”的学术研究理论与方法较为落后。导致音像传媒和口头传唱缺乏有力的、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理论指导
学术界对“花儿”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目前,市场上公开出版的有关“花儿”的文献是屈指可数的,而且就是在这些少得可怜的文献中,也很难看到一些关于“花儿”前景的思考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足的设想。这对“花儿”的理论指导来说是一片空白。学术研究的滞后性影响了“花儿”成为青海品牌文化的速度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
学术研究比较落后,也没有和“花儿”的传播实践相结合。长期以来,“花儿”的学术研究和传播实践各自为阵,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这种境况使本来就有着狭隘意识形态的“花儿”得不到适合时代特征的先进的文化思想和理论研究的引导,因而“花儿”传播很难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长久地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二)“花儿”界缺少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问世,大多数“花儿”演唱者的受教育水平很低。“花儿”研究和演唱实践两方面的人才培养得不到保证,“花儿”事业的传承出现断代危机
虽然河湟“花儿”的曲令繁多,风格迥异,但好多由目往往重复,虽“十唱九不同”但也只是换汤不换药,缺少具有代表性和煽动性的作品,诸如《花儿与少年》、《上去高山望平川》之类的优秀作品寥寥无几。优秀的“花儿”剧本罕见。陈词滥调很难再适应人们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心理和文化需要。演喝者个人的知识和文化水平非常有限,阻碍了“花儿”的创新和文化内涵的进一步升华。受教育程度低使“花儿”演唱者本身对“花儿”的产业化问题缺乏战略性眼光,在演唱和填词上很难有所突破。
在都市文化的强大冲击下,“花儿”的这种传统文化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和文化氛围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对这种文化艺术的了解更少了。“花儿”反映的内容多为朴实的田园生活,“洋文化”始终排挤和嫌弃着“土文化”的土气。意识形态的差距使“花儿”这种“土文化”失去了一些青年人们的青睐,群众基础正在减弱。
(三)“花儿”的文化品牌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人们对“花儿”的认识和理解的层次还比较浅薄。“花儿”事业的发展得不到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花儿”的文化品牌问题最早是由青海省“花儿”研究会套长、青海民问文艺家协套副主席藤晓天先生提出来的。“花儿”文化品牌问题的提出得到了社会的赞同,但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对这种文化的研究没有列入政府的科研规划。新闻、宣传、文化部门尚未形成共识。
关于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学术研究,提高学术研究的层次,尽可能做到与时俱进,使学术研究和“花儿”的传播发展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协调发展
理论研究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花儿”的发展方向,要以战略的眼光看清“花儿”未来的命运,要让“花儿”从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发散式地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理论研究要向宣传青海的各种文化资源做贡献,“花儿”本身就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以“花儿”采宣传河湟地区的文化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理论研究要为“花儿”演唱者实践搭建平台,开拓空间,提供机遇和机会,要让这种传统文化走出去。然而,走出去的根本前提是理论研究要过关,既要把这种文化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又要做到适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人群的文化心理需求。所谓文化心理就是指客观世界的文化底反映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人们的价值取向、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所以理论研究还要重视人们的文化需求的发展趋势,要及时分析和把握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动态,关注市场动向,扬长避短,使“花儿”在文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地位。
(二)要加快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加快精英人才的培养,尽快包装出几个优秀的、能够在外界打出一定知名度的领军人物出来,为“花儿”的传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名人效应在事物的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如东北的“二人转”、陕北的
“信天游”等,它们同样是属于民间艺术文化体系,若干年前的社会知名度和产业化水平也不是很乐观,但是随着像赵本山、潘长江、阿宝等一些优秀人物的出现和精彩演绎。使这两种民间文化很快走上了一个巅峰。河湟“花儿”的发展何不“东施效颦”。也学学别人的发展思路呢?当然人才的培养绝对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且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旧体制和老观念始终是新思路面前的绊脚石,这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决定了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人才的培养绝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做到的,要不能说一两个已经成名的“花儿”歌手带出来的学徒就是人才的培养,这里所指的人才培养是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结构体系的、比较规范和科学的“花儿”艺术人才的开发。这种开发要有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协助,要在大众中形成一种保护和开发民族艺术文化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要把政府、社套以及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人才培养才能具有一定的生命力,所培养出的人才也才有可能为“花儿”事业的发展起到真正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文化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花儿”的文化品牌建设意识,进一步提高“花儿”研究的理论水平和研究层次。挖掘深度,认清市场,把握人们的文化需求心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花儿”的民族文化特色,充分展现河湟地区的风土人情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而成立,也因国家重视文化产业而受到关注。从2004年教育部第一次批准4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至今十年时间内,已经有100多所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数量上发展迅速。但作为新专业,在内涵发展上还不容乐观。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面临三个瓶颈问题: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培养模式不科学和教材缺乏。
一、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与对策
目前很多文章注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讨论,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师资问题。师资力量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专业过硬的老师,就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师资问题是基础问题,师资问题解决不好,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培养出适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等问题都无从谈起。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与对师资的要求
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和成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十年发展历史,所以对这个新产业和新专业的特点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要有两个特点,即跨学科性和实践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一个特点是跨多学科,跨文化、文学、艺术、管理、经济、法学等学科,融合很多学科,不是单一学科。需要有多学科的师资力量支撑,不仅需要文化艺术类师资,还需要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师资。而且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品牌运营、艺术市场营销、文化资源开发等课程,每门课程都跨学科,不仅要求任课教师有文化艺术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经济、投资、管理等专业知识和视野,任课教师必须具有综合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点决定了对师资的要求,不仅需要来自文学、艺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而且需要融合上述多个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核心课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二个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同于其他以理论为主的传统基础学科,实践性很强,强调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是为了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需要,很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很关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要求师资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2.目前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目前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匆匆上马,师资条件并不具备,因此一旦批准专业设置后,只能有什么师资开什么课,因人设课现象严重。目前,全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这里面有各高校优势学科不同、区域性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等原因,但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师资,没能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因此培养目标设定的所谓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只能流于口号。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师资主要来自文史哲、艺术、管理、经济等专业,极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科班出身的。传统学科文史哲、艺术等知识背景的师资大多缺少产业经济与管理学的知识结构,也缺少文化产业的实践经验,尤其缺少经济头脑和商业市场眼光,因此很难把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讲好,而且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性,自然培养不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同时,经济学与管理学专业背景的师资由于缺乏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意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因此很难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如何解决专业师资短缺问题呢?指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目前急需的师资还有待时日,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最为现实的做法是必须意识到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大力培养现有师资力量。师资过硬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应根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针对性地培养师资。第一,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这些师资大多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而且很多已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所以已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稍加系统培训就能产生效果。目前专业核心课程的师资主要是通过自学进行专业转型,但自学比较慢,学校应该对这些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一是让他们补充学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二是送他们去国内外文化企业单位进行调研和学习,深入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运营情况,实现产学研结合。弥补专业知识单一和实践性弱的不足,让师资在知识结构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这样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任务。通过培训和实践调研与学习,帮助教师实现专业转型,增强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和兴趣。第二,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来校任教,把专业核心课程分出一部分课时请业界人士来讲,或者开讲座,以此弥补师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需要学校出面进行协调,打破院系隔阂,综合多学科师资力量通力合作,承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013年教育部出台文件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如果从艺术生招生,文化课成绩必须达到该校最低批次录取分数线,并在《201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级学科是管理学,挂在工商管理类,可以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位。教育部文件出台之后,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停止招收艺术生,改成招收普通高考生,并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艺术学院、文学院划归到管理学院,使管理学院错误地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质就是管理,所以很轻视甚至认为不太需要文化艺术类的师资就能办好这个专业。结果导致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放弃原有的办学基础和经验,在管理学院另起炉灶,造成时间和资源浪费,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是基石,创意是灵魂,没有文化和创意,只有管理理论的师资不能独当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教学任务,同样,仅靠管理学院办不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与文化创意类专业一起成立文化创意学院,这样便于形成创意氛围和产业实践基础,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比较有利。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要新专业新对待,跨多学科专业,就要多学科教师去教。如管理学课程聘请管理学院专业老师教,经济学课程聘请经济学院的专业教师教,文化基础课由文学、艺术类专业老师教,专业核心的跨学科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项目策划、文化企业管理等由转型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授课。这样综合多方力量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和发展。
二、培养模式不科学问题与对策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对培养模式的要求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学科与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建立多学科课程体系和大量有效实践教学环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文化艺术涵养与鉴赏能力,同时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基本知识和敏锐的市场眼光与商业头脑,重点是具有较强的创意和策划的实践能力,懂得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培养都有较综合和实践性的突出要求。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具有如下要求:第一,多学科的课程设置,学生要有多学科基础知识。第二,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学生能力结构上,尤其注重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培养。第三,课程考核方式应多注重考核实践能力。
2.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是培养目标不很明确,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教学方式传统,以“满堂灌”式理论传授为主,未能有效开发学生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考核方式单一,仍以试卷考试为主,不能科学考核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真实水平,达不到检测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那么培养目标应该如何制定?到底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实践教学如何有效加强和落实?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如何改进?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一些对策:
第一,调研区域性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制定明确的能满足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和本校优势特色的培养目标。
第二,在专业方向上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还存在一些争议。有专家认为必须专,理由是文化产业范围很宽,包括很多方面和具体行业,如果是宽培养,那么学生对文化产业只能是大体了解,并不能对文化产业内某个具体行业的经营与管理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如某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分为几个专业方向,并要求学生在大二时进入专业方向课程学习。笔者认为其实文化产业管理相对于旅游管理、会展管理、艺术管理等专业的优势就在于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面宽便于学生就业选择。对于本科生来说,就业压力是一座现实存在的高山。而且在本科阶段,不可能特别专,对于专业更深入了解应该是在工作中历练。因此,学生在大一、大二应该注重厚基础、宽口径,大三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这样做到宽、专结合。如果过早选择专业方向反而限制学生以后的就业范围。本科生的可塑性很强,宽、厚的知识结构,容易就业,至于专业知识在从事某一专业后,会很快掌握。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体现宽度,在专业方向课程中可以多设方向课,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兴趣选择。
第三,在实践教学上,增加并有效实施实践教学课程和环节。比如:多建立实习基地,多带学生进行专业见习和实习。定期带学生去文化企业深入调研,了解最新行业信息,写出调研报告。定期举办实践教学活动如文化项目策划比赛、文化项目活动等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如南京艺术学院和安徽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每年举办大型画展与拍卖会活动,既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扩大专业知名度。还可邀请业界精英来校上课、举办系列讲座,并参与课程设置,更好地体现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
第四,在考核方式上,对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摒弃传统试卷考核方式,改用创意和策划类项目考核及采用调研报告等形式考核。同时以实践能力替代课程学分制度。如学生的艺术作品获得省级奖励,可以免修艺术类相关课程学分;学生的文化产业策划项目被某个公司采纳实施,就可以替代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课程学分,甚至可以免修这门课程;学生自己创立了文化公司并获得良好业绩,就可以免修相关的专业课程。学生的创意实践和策划实践如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就可以替代毕业论文,等等。通过上述方法有效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创意和策划等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意能力。
三、教材跟不上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教材比较缺乏,很多课程没有教材,权威的可读性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教材很重要,有好的教材,学生学习时才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所以教材建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教材大多出自没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之手,理论较多,缺乏实践基础和实战经验,教材的实践性不强,看后有隔靴搔痒之感,比较空洞。甚至很多教材在很短的时间内草草编成,作为某些教师的学术成果,成为评职称的支撑,但教材质量很差,有的简直是浪费纸张,没有价值。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材必须重视实践案例的深入分析,在编写教材时要广泛邀请业界精英人士的参与,丰富实践内容。台湾文创产业实践比大陆早,很多文创产业的书籍出自业界精英人士之手,实践性较强,比较有价值。所以可以联合海峡两岸力量甚至吸纳国外力量一起来编撰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之,要联合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等多方力量,打造出高质量的教材。
小结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从源头上解决好师资问题,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编撰出高质量的教材,采用科学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顺利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秋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6).
[2]魏莉.新时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商业时代,2013(1).
1 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知识经济强劲发展,文化产业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支柱产业,中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表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制定了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异常猛烈,已经成为主要经济增长点和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15年末,全国共有文化产业单位29.91万个,从业人员229.44万人。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为3440亿元,而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已达25829亿元,占GDP比重已达3.82%,11年增长了7.5倍,影视、动漫等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迅猛[1],在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软实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扩大。而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人才缺乏成为了限制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成为当务之急[2]。
从国际来看,世界各国不仅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教育做得也很好,如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 、美国的艺术管理、媒体管理、传播学等。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往往和其他学科相融合,或强调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与文化产业管理之间的联系;或强调艺术与文化产业管理之间的联系;或将旅游学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融合,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人才就业的目的性划分得更加明确。
在我国,文化产业管理还属于新兴学科。2004年,教育部才第一次批准了4所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开始试点招生。而实际上,“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专业方向,靠挂在“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下面招生的现象早已经存在,而一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在一些院校中开设。在此后的几年里,教育部又陆续批准了一些院校增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总体上看,各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质,还是以培养相关管理人才为目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非常广,对学生的市场策划、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以及资本运营能力和文化底蕴、创新能力、社会信息面等各方面的整体素质要求也很高。所以,加快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既能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又掌握文化产业的运营模式,将文化、文化产业管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高素质应用型的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3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活动形式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传统的实践环节趋向于到企业参观、打工,实习内容零散,系统性欠缺。整个行业又无法提供相应的教学实践空间,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改革传统的实习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1)建设文化产业专业实训实验室。通过投影系统、音响系统、会务系统等创造仿真模拟环境, 进行观摩影音资料、案例分析讨论、新闻会等真实情景的模拟, 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实务。同时购置专业应用软件,通过项目策划系统及相关软件, 引导学生对专业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模拟实施策划项目和进行文化创意、文化产品营销等活动的场所,提高学生多媒体图文制作能力、资料分析分类能力。
(2)在专业方向模块主导的课程体系下,以项目引领学生参与实践。依托专业方向中的模块课程给学生设计一个项目任务,给予其一段时间,开展文化产业市场的实际调研,丰富学生对行业不同岗位或实践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为完成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工作。一般来说,学校都有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在文化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优势,积极参与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协助社团进行科学管理,力求做到“学以致用”[3]。
(4)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产学研为导向,集合多方才智,寻找“校企合作”机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加强与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及相关行业(如影视院线、旅行社、出版社、动漫产业园)的交流,力争让学生可以到相关的文化企业实践,观摩、参与实际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增长知识。还可以邀请文化产业企业的管理人员来校举办讲座或论坛,让学生在“工作过程”性的实践教学中早日适应真实的工作状态,明白差距,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5)举办竞赛活动。通过各种知识大赛等活动,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教师在总结、评价学生的策划和经营活动中,也对教学活动提供信息反馈,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还可发挥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特长,组织其参加国家或市级重大文化赛事,提高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6)引导学生创建自己的“试验田”。所谓创建试验田,就是引导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自行申请、设立类似“文化策划和创意”协会,协助全校各社团做好相关的宣传展板、图片的布置工作、晚会策划等文化创意活动,从策划、组织、运作等不同的角度展现校园文化和自身创意[3]。
就一台晚会来说,可以让学生首先通过“头脑风暴”,对晚会的流程进行深入探讨,然后分成不同小组,小组负责人与成员探讨,具体分配工作,并要求写出策划方案。每个小组的活动又都和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综合运用项目管理、财务、会展、礼仪、艺术鉴赏等课程方面的知识,培养创意设计、文案策划等多方面的能力[4]。通过参加创意协会,学生会获得更多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并在项目策划活动中学会如何根据活动目标要求,分析现有条件,进行谋划,设计与确定最佳活动的方案;如何积极整合资源练就创意能力;如何提高对策划方案把控预见的能力等等。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作精神,真正体会到 “学以致用”。
随着国务院《振兴文化产业规划》政策的出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更为迅猛,前景将更加光明,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必将更为迫切。这对于该专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迎接挑战,就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项目来源:天津农学院2016年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编号2016-B-15)
贵州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民间自然崇拜和原始宗教、巴蜀文化、滇文化乃至儒、道、巫、傩等诸多文化事象,都有其实存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实现贵州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到文化建设强省的逐步迈进,文化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也对该专业的高端复合型人才需求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市场需要,目前贵州已有六所高校相继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大部分院校均只招收本科生,呈现出对于专科层次人才培养不够重视、硕士研究生层次培养不够条件的现状特点。已有的培养层次体系也存在学科建设初探期的普遍问题,加之资源环境的限制,使得贵州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缺乏竞争力,学生就业率也不容乐观。
一、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科建设上的诸多问题
(一)学科归属及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文化产业学’还很年轻,年轻到不知道究竟应该把它放在什么位置上,归属到哪一个学科内”。文化产业所涉及的产业领域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会展策划、电视电影服务、演艺产业管理等,具有跨专业、垮学科的交叉性特点。尽管教育部现将文化产业管理划分为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贵州省各高校仍是按照自身教育资源及学校师资的客观条件来考虑专业的院系归属,导致该专业的学科归属不甚明确。例如,贵州大学专门成立了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贵州师范学院则是将该专业设置在历史与社会学院;贵州民族大学将其划分在民族与社会学院等。由于专业归属缺乏统一标准,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也相较随意。例如:贵州大学该专业开设课程有艺术概论与美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经济学、新闻与传播学、编辑与出版发行、表演艺术与经营管理等课程;贵州民族大学则侧重于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开设文化产业导论、管理学原理、文化产业投融资管理、动漫与网游产业管理、文化娱乐产业经营管理等;而贵州师范学院则开设的是文化资源学、管理学原理、民族艺术与文化、美学概论、社会调查与方法、会展策划等综合性课程。可见,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所开设的主干课程极其缺乏统一性,而更重要的还是缺乏专业的方向性和地域性。
(二)师资队伍缺乏创新意识与实践经验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创办时间不长,除了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处于初级探索阶段,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在不断提高质量。兴办初期,贵州各高校对于该专业的师资队伍组建主要来自于临近专业的调配,诸如之前从事管理学、历史学、艺术学等领域教学的教师。虽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有学科交叉的特点,但对于大多数转型教师而言,他们本身也只是尝试教学,通过预先学习新的知识体系然后再传授给学生。近几年,一批毕业于该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陆续补充到省内各高校的师资队伍中,逐渐改善了该专业建设盲目探索的现实状况,但许多专职教师走上岗位后并没有充裕的时间到相关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兼职甚至脱岗实习,也没有与市场上该行业的实践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使得该专业的教学内容无法更新换代,培养的人才也与当前市场严重脱节。
目前贵州各大高校中,贵州师范大学在文化产业管理相关领域的科研平台有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贵州大学有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等;贵州民族大学还成立了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下属有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研究与服务部、民族文化产业园区规划与建设研究部等其他研究部,旨在培养各类文化产业人才以及拓展文化产业研究视野;安顺学院也根据地域特色设立了屯堡文化研究中心,专注屯堡文化及旅游产业的科学研究,其余各校也在逐步建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平台,但要实现产―学―研的合作战略,高校还需进一步鼓励教师参与到与各企事业单位的文化项目合作中,并尝试创建与其他高校专家长期交流的教研活动。
(三)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机制有待完善
高校在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中,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重要环节,尤其对于贵州省这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为文化产业的实践提供了重要资源。贵州省因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许多文化消费形式还尚不健全,对于当地的话剧、戏曲、展览会和民族歌舞等表演,观众普遍反映水平不高。在这种市场大环境下,对于开设文化产业管理的高校无疑是一个契机,然而大部分高校却没有利用好智力优势来与地方文化单位进行文化产品合作研发、建立校外的实训基地等。此外,校内实训室的实践内容也有待改善,部分高校实训室只是放置了绣花机、喷绘机等工艺品制作机器,这让学生片面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是一个学习制作创意手工艺品的专业。事实上文化产业管理培养的学生并不全是文化产品的一手制作人,他们更应该学习的是如何将已有的文化资源通过市场策划、运营、管理升级成为高附加值的创意产品,通过市场来实现创意提现,因此校内实训室真正的角色与作用应再作考虑。
二、对贵州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结合地域特色开展特色学科建设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同于其他类型专业,如果高校教育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无法侧重于其中一个领域,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然而对于侧重领域的选择,既要基于高校本身的传统优势学科,又要立足于本土的地域特色。对于贵州省而言,基于丰厚的民族民俗资源,在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已取得初步进展,但目前仍需在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整合旅游目的地和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内涵等方面,得到高端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的智力支持。因此依据当地文化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条件,贵州省各大高校应就市场需求来差异化培养文化产业人才,还可根据传统优势学科,进行学科交叉式培养,例如:贵州省师范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可与该校的地理与旅游学院进行深入合作,依靠本土的民族文化资源来培养侧重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管理的专业人才。地方高校利用自身特色来建设特色学科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学科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地域文化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毕业生在本地的就业。
在学历体系方面,由于贵州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两头少,中间多”的特点,即专科与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极度空缺。面对目前文化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压力,贵州省可扩大专科层次的办学规模,并重视对于研究生的教育投入。
(二)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及实践能力
首先,为了补充校内实践型教师严重不足等问题,贵州省各大高校可以在师资来源结构上作出调整,除了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之外,还可考虑聘请来自地方文化企事业单位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为客座教授,加大流动编制的比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可组建专业教研室共同合做相关课题、研究课改方案、集体备课等,校内教师可以通过与校外专家的长期交流合作来积累实践经验和提高教学水平,打破对于文化产业认识的局限性。
其次,贵州各大高校应加强与海外高校的合作,增加此专业教师海外研修的机会,更大程度获取最前沿的教学经验和成果,拓宽文化产业专业教师的视野。
最后,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专业,高校应鼓励在校教师到当地知名文化企事业单位中去兼职或脱产实习、组建创意工作室等,重视教师实践性的培养。努力创建“创意型”师资队伍。
(三)积极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实习实训基地在文化产业管理教学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与理论教学的充分结合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和适应地方文化市场。贵州地方高校目前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中,主要重视制作文化产品的动手能力培养而忽略策划文化市场营销的创新能力提升,因此校内可适当创建类似大学生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等校内实训基地,通过与校内其他专业如艺术类、旅游管理类同学组建创意团队,学校与地方政府应通力支持,鼓励学生创意团队将校内文化创意作品与地方实际市场进行对接,通过实际运作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从事专业的热情。
贵州省目前有多彩贵州城、贵州文化出版产业园等十个文化产业建设基地,亦有贵阳荷塘月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贵阳交响乐团有限公司等三十余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各大高校应利用自身智力资源与各企业开展合作,创立“产学研”研究平台,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各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创意改造策划。对于高校与政府部门进行商业合作的平台建设,可进一步参考澳大利亚的ACID互动设计中心,该互动中心由昆士兰大学与政府部门依据自身优势资源作为股份入股后,采用现代企业管理的准则进行盈利分红等,即可协调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也为企业注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总之,校企合作建立学生实训基地是一个共赢的新型模式。
贵州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学科建设正在发展,各高校应深思熟虑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管理学、旅游学、艺术学等传统学科,针对地方文化市场的需求来差异化培养人才。通过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创意型”师资建设、加快校内外实训基地创建等举措,为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 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彭爱萍. 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要利用地域特色[J]. 中国高等研究,2006(7): 58
[3] 邹文贵,徐铁汉. 地方普通院校文化产业专业与学科建设的对策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33(1):175-176
[4] 田素美. 论贵州省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J]. 企业导报,2015(23):103-104
文化产业竞争力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中过程,它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发展过程,更是城市文化价值凝炼的萃取过程和城市文化特色升华的推进过程。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的关系将因为文化产业的纽带作用而更加紧密,文化产业将有机统领城市群发展。
一、城镇化水平和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涵义
新型城镇化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机制推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既不同于其他国家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也不同于我国以往所走过的城镇化道路,它是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以更加绿色、更加文明、更文化的视角去呈现新的发展历程,文化科技成为其典型的特点,也正是以这种智能化、信息化、人本化的特征,为文化产业的“城市包围农村”搭建了载体和桥梁。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下,一个竞争个体通过利用文化资源创造或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占据文化市场,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在未来保持和发展其利益的能力。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发展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契机,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保障,即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较高的工资又会吸引大量的农村人口;同时,收入的提高增加了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导致城市附近的文化产业集聚的增加,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和资本,增加了城镇化的程度。可见,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又加速了文化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形成了一个积极的促进过程。
二、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以全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单位,利用因子分析对城镇化水平和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因子分析法是一种降维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各个杂乱无章的观测变量之间相关性的大小并对其进行分组,从每组变量中提炼出一个公共因子,这个公共因子是不可观测的但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原始变量提供的数据信息。本文选取了16个反映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以及26个反映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通过SPSS19.0软件对31个省市区的城镇化水平及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证分析
表3和表4为城镇化和文化产业竞争力KMO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其中KMO是Kaiser-Meyer-Olkin的取样适当性量数。KMO测度的值越高(接近1.0时),表明变量间的公共因子越多,研究数据适合用因子分析。本文城镇化和文化产业竞争力KMO的值分别为0.744和0.713,因此认为研究数据比较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城镇化成份中有4个成份的特征值大于1,其对样本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7.666%,提取4个因子。文化产业竞争力成份中有3个成份的特征值大于1,其对样本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9.264%,提取3个因子。通过因子载荷矩阵(城镇化载荷因子见表5、文化产业竞争力载荷因子见表6)、分别计算出31个省市区的综合得分(城镇化因子得分见表7、文化产业竞争力因子得分见表8)。根据统计结果绘制城镇化质量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折线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文化产业竞争大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即城镇化水平高的省市区其文化产业竞争力也高,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省市区其文化产业竞争力也较低。
三、城镇化水平与文化产业竞争力之间互动机制
本文运用《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通过对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与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综合得分建立折线图,通过折线图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集聚效应,进而增加对文化产业的需求,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可以为社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吸引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
(一)高城镇化水平对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拉动机制
新型城镇化为文化产业带来发展的新机遇,文章因子分析结果反映出有些省份比如北京、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城镇化水平高于文化产业竞争力,因此,可以通过加速发展城镇化来拉动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城镇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拉动文化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根据城镇化水平对文化产业各部门的影响大小,调整产业比重,从而优化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第一,城镇化可以缓解过剩的劳动力,城镇化会将部分剩余劳动力从其他产业转移到文化产业领域,这不但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流向问题,也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带来的是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与整合,产业发展带动了生产要素向各类城市集聚,这种要素集聚机制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因此,也推动产业结构转化和升级。城镇化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产生大量消费需求,从而促进了各个产业的发展。而在城镇,居民消费范围会扩大,消费层次会提高,除了居民基本的生活需求外(餐饮、住房等),城镇居民越来越关注精神层次的满足,由此,城镇化既拉动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又能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专业化和多样化,为了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效率,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来提高其竞争力。反过来,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是维持较强城市竞争优势的要素之一,也是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的有效保障措施之一。
(二)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城镇化水平的推动机制
文化产业竞争力成为开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源,衡量城镇化水平不仅仅是数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城镇功能的更新与完善,比如资源利用的节约与集约、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投资结构、消费方式和人居环境等方面改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起到了推动作用。从图1可归纳出出上海、吉林、湖北、四川、山西、云南、陕西等省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高于城镇化水平,由此,可以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产业调整来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从而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首先,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从而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加强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的协调性,为构建新型城镇化格局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推进文化产业布局优化就是要充分发挥城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促进各级各类城镇和城乡、区域间形成合理的文化产业分工,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文化产业有序转移,逐步实现文化产业竞争力与城镇化水平互动发展,构筑优势互补、合理分工、互动融合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城镇化进程中可以依托文化产业基础和优势条件,培育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链,以文化产业关联集群推进城镇化集聚集约。其次,进行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升级。由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向低物耗、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转化,既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城镇功能更新完善、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人们的收入从而会带动各种层次的消费。居民高层次的消费需求诸如教育需求、法律咨询需求、文化需求的满足必然会提升城镇化的质量,而且还可以使城镇更具吸引力进一步加速城镇化进程。总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文化产业竞争力是相互影响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对文化产业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文化产业内部的各行业之间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实现文化产业竞争力与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是十分重要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重视文化人才培养
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文化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多,对文化产业的人才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文化产业领域的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要懂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规律,要有产业经营管理的素质与能力。根据目前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可以在高等院校兴办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开设各种培训班,大批量地培养文化产业方面的各种层次的专家和经营管理人才。开展各种层次的艺术职业教育,培养大批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
(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印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我国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门类。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无污染、劳动力密集、所需投入资本较少、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等诸多优势。2009年公布的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也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新型城镇化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不断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改善文化产业结构的不平衡、不合理、不协调的方面,发展文化产业是城镇化建设道路的又一种选择,不仅可以实现城镇规模的扩大、经济收入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维护和发展了文化多样性,使作为主体的人能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进而使整个社会结构实现优化转变。
(三)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统筹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使得一些传统产业衰退并且外移,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客观上限制了低端制造业的发展。因此,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城市主要发展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恰好与城市产业转型有机结合,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整合优势文化资源和依托现有的文化资源来发展文化产业,因地制宜地扶持和打造有优势的文化产业项目,减少发展文化产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走符合国情的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做到既尊重城市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借鉴和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螺旋交替上升。既要善于建设大城市,更要善于发展文化产业,通过走集约高效创新发展的道路,以县域文化产业为突破口建设一批新型小城镇,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总而言之,文化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它的大力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区城市的服务、辐射、知识外溢等功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实现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途径。
参考文献:
1.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2005(2)
2.徐萍.中国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及特征[J].统计与决策,2007(1)
3.吴隆杰.加快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8(1)
4.曾芬钰.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经济纵横,2001(4)
范周: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讨论一直都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重视社会效益就意味着要放弃市场,也有人认为追求经济效益就很难顾及到社会效益。这种非此即彼的看法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如何既“叫好”又“叫座”,确实是很多人在思考的问题。
刘玉珠:总体上,我们要求社会效益第一,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但是,这首先要求我们要正确地理解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包括政治效益,但不能等同于政治效益。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弘扬社会主义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增加就业和税收、结构调整、鼓励产品的创新创造等都可以归为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因此,社会效益内容很丰富,不仅仅局限于政治一个方面。
另外,社会效益还需区分“整体”和“个体”的问题。从整体和个体的不同角度看的话,对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文化产业门类众多,有的居于内容生产的核心地位,对人们价值观和社会的整体影响很大,这部分主体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不容置疑。但对于一些和意识形态关联度不太高的产业门类而言,这部分市场主体应遵循的底线是守法。作为政府来讲,鼓励经营者在守法的前提下引导市场主体向社会效益方面努力。但是要注意前提和引导的关系,对文化企业而言,首先是依法经营,其次是社会责任意识,两方面都要兼顾到。
范周:因此,从国家整体角度来讲,我们倡导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但是这里面既要正确地理解什么是社会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内涵,同时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整体和个体的区别对待。
文化消费缺口大,一分为二来看待
范周: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风向标。近年来,我国文化消费有了迅猛的增长,但文化需求没有完全释放出来,造成了文化消费仍然存在巨大的缺口。
刘玉珠:文化消费问题我们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有一组有关研究机构测算的数据,这个数据未必精准,但值得参考。数据显示,1993年到2013年我国城乡文化消费总量由819亿元增加到了12969亿元,年均增长14.81%。其中城镇文化消费量年均增长18.66%,乡村文化消费量年均增长9.56%。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文化消费增长迅速。
分析文化消费与GDP的比例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衡量文化消费拉动GDP的效应,反过来,则是我国经济增长带动文化民生消费的实际效应。以比较来看,2013年我国GDP为568845亿元,按照GDP总量与中国相对接近的美国、日本文化消费占GDP的比例来估算,我国当前文化消费的缺口在2.5万亿元左右,也就是说我们的消费缺口很大。较大的消费缺口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范周:如何缩小文化消费的缺口,在于文化产品如何更好地满足和激发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一方面,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平台搭建,是刺激和拉动文化消费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也需要生产者分析市场,把握走向,做好内容,规避市场供给与消费需求的缺位和错位。
对文化产业园区继续从严管理
范周:目前全国的文化产业园区遍地开花,问题盘根错节。近年来,文化产业园区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自身转型升级的问题。发展10年过后,这些问题都需要总结思考。
刘玉珠:文化产业示范区、文化园区的建设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设立文化产业园区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聚集,二是为企业和消费者搭建平台,三是人才的培养,四是在内容的传播方面起促进作用。10余年来,文化部命名了1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不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这些园区都具有积极意义,对区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在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方面,文化部的态度一是积极,二是审慎。所谓积极,是指我们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园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所谓审慎就是我们绝对不鼓励对市场调研不充分、盲目建设文化产业园区。
今后,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管理将继续从严,一方面,要对园区的批准进行严格的把关,另一方面,要对园区的经营活动加强管理。而在这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好“把关人”的作用,鼓励企业充分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我们不倡导动辄投入巨额资金、规划上千亩土地的大型产业园区。事实上,很多小的园区往往可以创造出很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各地都有成功的经验。例如,兰州市就有一个利用原来的废旧厂房改造而成的专门针对年轻人创业的园区。这个园区规模不大,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吸引创业者入驻。目前,这里已经有一大批年轻人,包括很多从海外回来的年轻人集聚,创造着自己的生活与梦想,像这样的园区是值得鼓励的。
文化投资: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方式
范周:在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互联网帮”的融入和民间资本的实践,为文化资本市场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新问题。众筹出书,众筹电影,甚至是众筹包茶山,可以说是热钱涌动,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刘玉珠:我觉得,一方面,文化产业投资方面的一个趋势是大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很高。比如万达从地产转型到文化产业,一些网络企业由电商转型为网络文化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等,所涉及的范围涵盖电影院线、影视制作、影视产业园区、主题公园、文化旅游区等多个行业。另一方面,众筹、创客和草根创业者投身文化产业十分踊跃,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
但是,在风起云涌的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心态很重要。马云对此曾经说过:“用公益的心态去投资,用商业的方式去经营。”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认为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不能抱着立竿见影的速成心态。文化的事业是润物细无声的,很多投入并不能在一开始就带来多大的变化,这中间需要有培养和涵育的过程,只有累积能量,做好铺垫,才有可能带来飞跃。而在具体的经营上,投资者是需要有战略性的眼光和布局的,用一种商业竞争的思维来操作,在把握底线、坚持方向的前提下,做好在商海中斗智斗勇的准备,在各个方面武装自己。
文化走出去:政府搭平台,企业做主角
范周:文化产品是文化走出去的基础,文化内容的创新是我国文化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源。如何创造文化精品,利用好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实现文化走出去必须要持续思考、探索的问题。
刘玉珠: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原创力量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原创能力相比,我国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的文化企业走出国门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借鉴,诸多世界著名的文化企业在中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譬如迪斯尼、环球、派拉蒙等美国文化企业,日本、韩国和欧洲的文化产品都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市场反应。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中国的市场消费力旺盛,吸引力强;二是因为中国在技术、服务,甚至在运营管理和人才储备上都已经达到了他们的标准。
范周:随着国家对文化贸易的鼓励与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国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也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这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刘玉珠:的确,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可以与国外某些企业在市场上同台竞争的品牌企业。但是,总体上我们还处于弱势,尤其是知名企业和品牌项目。文化的积淀与品牌的打造都需要有个过程,不是短期内就能赶得上的。米老鼠、唐老鸭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由此产生的迪斯尼主题公园也有60多年,我们文化产业也就只有20年的发展历程。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超越。
范周:文化企业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那么文化企业如何做好这一功课呢?政府又该如何去推动呢?
刘玉珠:我认为,政府在文化走出去上也需要摆好自己的位置。近年来,政府为文化走出去做了很多实践,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是企业走出去、产品卖出去。中央政府在鼓励企业走出去方面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去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出台,实际上就是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
一、产学研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产学研合作是生产、教学与研究三者的结合,是以产业(企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为基本主体的合作。产学研合作培养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形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种途径,是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任务是实施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理论应用和技术能力,服务于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基层单位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直接应用性知识和具体实践能力的人才。注重能力的培养,人才要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应用型人才在知识层面上注重应用性知识的掌握,在能力层面上注重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而其素质的核心是具有创新精神。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利于应用型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是产学研合作培养教育使得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行业和研究机构的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地改变以往高校封闭的“象牙塔式”教育,冲破与社会发展接壤的“围墙”,为教学提供鲜活的实例和宝贵的经验,创造全新的多元教学环境;二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提供与社会行业紧密结合的课题,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满足社会或行业的实际需要;三是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机会,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解决社会行业需求和高校培养人才脱节的问题,缩小社会对人才需求和高校对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
二、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展产学研教育的思路
中华女子学院是全国妇联所属的我国第一所女子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肩负着促进男女平等,引领先进性别文化、引导社会发展、促进女性进入社会主流的使命。为了完成使命,学校确定了服务妇女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办学方向,确定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公益意识、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于2008年。该专业是在国家提出加强社会建设,繁荣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建立的,同时又在国家文化产业大繁荣的要求下不断完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繁荣我国文化要求。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党的十又对推动我国文化繁荣提出了要求。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文化大繁荣,发展群众文化,需要一支业务强、素质高、品德正的基层群众文化艺术管理人才队伍。目前,目前我国群众文化艺术发展存在着人员专业性不强、年龄偏大、观念陈旧等问题,众多的艺术类院校专门定位培养群众文化管理人才也没有,可以说,整个行业存在着人才缺乏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专门培养此类人才非常必要。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正是应对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发展建设起来。专业根据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培养应用型群众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的目标,并且对人才的规格提出了要求,要求有“四自”精神、服务意识、公益意识,要立足基层、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能服务于基层群众文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专业对群众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的规格和要求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明确了该类人才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了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群众文化艺术管理人才是以培养服务基层需要的应用型艺术管理人才为根本目标,强调群众艺术人才的应用性和实用性,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文化艺术素养,还需具备现代艺术管理能力,掌握经济、文化政策法规的理论知识,具备群众文化与活动推广组织运作综合实践能力。为此,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对群众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的作用,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社区和妇联系统单位合作,充分吸收行业人员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承担课程教学、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共同开发研究课题。“六共同”的全方位合作教育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实现了与社会行业的紧密联系,使专业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整合,实现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相互融合,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学校教师与行业人员的相互携手。在目前全国700所设置舞蹈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开创产学研联合培养应用型群众艺术管理人才的先河。
三、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展产学研教育的举措和成效
(一)产学合作,开展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确定专业方向,进行专业定位。专业定位是专业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设置以后,随着国家对繁荣文化要求的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再次思考了专业的方向。2010年,中华女子学院成立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文化产业的知名专家和一线的行业专家构成。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对专业进行论证。2011年6月,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召开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与建设研讨会”。专家提出了本专业需区分公共文化和产业文化两种不同人才培养方式,以培养具有服务意识的社区艺术人才及妇联行业下的具有女性特色的应用型艺术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以编导课程为主干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策划和组织能力等建议。在结合前期调研、听取与会专家意见后,将专业方向名称确定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舞蹈编导方向)”。2012年5月,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又召开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专业定位及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和听取与会专家论证意见后,进一步将专业定位为群众文化的创意与策划组织;尤其强调社区舞蹈的策划、编创和组织的专业方向;并在课程设置上做出了一些调整,使课程紧紧围绕群众文化创意和社区舞蹈编导展开。增大了社会实践课程的比重,强调对学生文艺活动组织策划、文案写作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新增了“社区文化创意与推广”和“社区舞蹈”等特色课程,以适应市场需求、凸显人才定位。通过论证,确定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方向和定位,以及在群众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确立了“培养符合群众文化发展需要的实践型、复合型、应用型艺术管理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产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多次修订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多次召开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听取行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专业从服务群众文化发展的需要出发,根据社区和妇联系统岗位开展群众文化的要求,设置了课程体系。根据学校总体的课程体系框架,重点规划了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划分为学科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性课程和综合实践教学四个部分,课程体系特点如下:
1.突显专业定位,打造跨学科平台课程
由于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跨学科性质,需结合管理学和艺术学两个学科共同构建学科平台课程,使之具有交叉性、创新型和融合性。经济学、管理学两门基础课程是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理论的讲授,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化产业管理”则是在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大量的案例教学训练学生在舞蹈艺术活动中的运营能力。通过这样有机的衔接使学生具备跨学科综合性的专业素质。加之艺术学方面的中外舞蹈史及艺术概论课程,为学生搭建了较为宽广的学科平台,为深入开展专业基础课程打好基础。
2.交叉渗透,夯实专业基础课程
依据交叉学科平台构建的要求,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不仅涵盖了传统舞蹈专业的基础课程,如芭蕾基础、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还增设了乐理基础等课程。并且本专业的7门基础课程均以学生实践、教师指导的课堂教学方式开展,突出了学生为主的实践教学理念,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基础课程,为进入专业方向性课程的学习做好积累。
3.根据社会需求,依托艺术学院多学科资源,设置专业方向课程
为满足社会对于群众文艺工作者的多元化能力需求,专业方向性课程以舞蹈编导主,配以舞蹈教学法、经典剧目排演、舞蹈创作实践等课程,培养学生开展文艺活动的组织与策划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此外,还充分利用艺术学院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优势,打破舞蹈专业学生专业单一的特点,设置舞台化妆及服装、舞台摄影摄像、音视频制作、人际沟通等拓展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适应群众文化活动的多样化需求的特点。
4.推动第二课堂的教学辅助作用,加强专业实习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以培养群众文化和社区舞蹈的编创人才为主要目标,培养方向是应用型舞蹈编创、表演及管理型人才。因此,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要拓宽到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实践中,教学的指导由简单的知识传授,延伸为引导式互动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调动学生的更大潜能。
(三)产学合作,共同担任课程教学
为了实现教师的实践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利用与行业的联合,组建了行业教师团队,具有良好专业背景和丰富舞蹈组织经验的三位教师共同构成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较为合理的教师梯队结构,为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鉴于专业的跨学科性和多元化特征,教研室邀请多位权威专家学者及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行业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或担任讲座嘉宾以及顾问。这些专家学者以其在各自领域内权威的影响力、宽广的视角和渊博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最前沿的专业信息、最精准的专业知识和跨学科、多元化的课程结构。
(四)产学合作,共同建立实践基地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行业共建教学实践基地,于2011年11月与北京市东湖街道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望京花园社区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分组、分批深入望京花园社区开展社区文艺活动的组织策划活动。2013年1月,在校领导大力支持下,经过本专业教研室老师的努力,促成专业和北京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合作。学生深入社区,服务社会,充分发挥专业直接服务社区居民和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
(五)产学合作,共同指导学生实践
为了能使学生及早接触行业实践,了解行业文化艺术开展情况,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了专业见习、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在不同的实习阶段,安排学生分批、分组到深入到北京的不同社区,由专业校外督导教师(社区艺术工作者)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这一实习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而且为学生毕业后独立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六)产学合作,共同开发科研课题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新专业。该专业应用性强。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在我国还比较薄弱。但该专业的发展对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专业研究相对重要。专业研究的问题既要来自高校,也要来自于行业。为了更好地解决行业的问题,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北京市妇联共同开发科研课题,不断提高专业对社会服务能力。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六共同”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时间还比较短,有些合作还在探索中,但合作教育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
通过产学研合作,明确了专业定位,构建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组建了实务能力强的校内外教师团队,形成了实践性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实现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有机融合,使专业的教学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使学生的实践平台从课堂延伸到社会,使师资队伍的专业建设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的服务社会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大大地提升。专业的首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毕业生分别进入政府、社区、学校、媒体、企业、公益组织等部门从事演出组织与策划、文化艺术管理等工作,受到社会行业的一致认可。
(注:本文为北京市教委专项课题《专业建设项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10004990208)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育,2008(3).
文化产业是现代的一个新兴产业,在资产定义方面,现行的会计准则并没有将智力元素纳入到资产范畴当中,使得财务报表中资产的范围过于狭隘,财务信息不够完整。在产权观念方面,文化产业的主要产权是智力资本,是以智力作为产权要素进行确认和反映的产业。智力或者创意的所有者是文化创意企业中最为活跃、最重要的部分。智力成为一种资本以后就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会计准则强调的是财务资本,采用的是物资资本体制,需要从物资资本向智力资本转型,逐渐完善智力资本的产权主体地位。文化产业注重产品的研发,在财务支出方面,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是将无形资产的研制分为研究和开发两个层次。在研究阶段,所有财务支出都按照费用化计入期间损益;在开发阶段,财务支出以是否满足一些资本化条件为判断标准,若满足,就按照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来决定是否摊销,否则就费用化。同时,还要在期末测试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并对比账面价值,如果无形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则要计提减值准备。这种传统的财务理论并不能适用于文化产业的财务工作,主要原因是:首先,基于智力的文化产业资本价值无法以数量的方式评估出来;其次,有一些智力资本在现行标准的比照下并不属于无形资产;再次,与传统资本不同的是,智力资本具有保值或增值的特点;最后,智力资本具有动态性,会随着时间和用途呈现价值上的不同。在成本管理方面,传统的成本管理理论针对的是供、产、销三个环节,管理内容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对象化支出,没有将研发阶段的支出囊括在内。在文化产业中,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意和研发,主要是靠智力支持,成本有65%以上的份额是用于智力支出。因此,文化产业的成本管理也要充分考虑智力因素进行转型调整。
2 增加文化产业管理中的财务工作内涵
2-1 进一步增加文化产业管理中会计目标的内涵
文化产业管理中的会计目标可以确定为:第一,为文化产业管理者制定文化产业发展决策、准确计算产业经营成果提供依据;第二,为产业内部使用者有效、充分利用智力资源提供数据来源;第三,为非产业内部使用者提供关于智力资源、物资资源等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
2-2 扩大资产内涵,加强计量与核算
文化产业管理中应该更加注重无形资产的核算,尤其是从事文化产业的工作人员的学历和技术水平较高,科技研发能力较强,文化素质较高等,在计量中要充分考虑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文化品牌、网络信息系统、工作人员教育状况等无形资产的价值都很大,在计量时,要延伸计量的范畴,扩大资产的范围,满足使用信息者的数据决策需要。
2-3 增加智力资产科目,合理有效核算智力资本
根据文化产业资本构成特点,可以将其资产划分为物力资产和智力资产两个模块。在文化产业中,物力资产一般会小于智力资产,随着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的提高,智力资产的比重会不断上升,而物力资产的比重则会不断下降。文化产业管理中的财务人员可以在权益类科目下增加智力资本会计科目,按文化产业人力资源设置明细账,同时,用“物力资本”科目取代现有的“实收资本”科目。文化产品中无形资产的研究和开发不能严格的区分,在计算费用时,要把研究和开发的全部费用都算作当期费用。文化产业具有智力支持特点,研发支出可以按照需要适当的资本化。研发支出的资本化要满足以下条件:研发支出有利于无形资产的销售或使用;研发支出的目的是生产无形资产,并且所产生的无形资产可以预期获得经济收益;研发支出产生的无形资产有可能被销售或使用。
在成本管理方面,增设成本核算项目。文化产业中主要的支出为研发支出和创意支出,因此这两项支出也成了文化产业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在会计实务中,有两种方法来进行成本管理:第一种方法是在研发支出的科目下设“研究支出”“开发支出”和 “创意支出”,按照现行企业会计中关于无形资产研发支出核算的原理来操作。项目研制成功之后,把以上三个支出的余额资本化,统一结转到无形资产账户;如果没有成功就全部费用化,结转至管理费用账户。第二种方法是将人力成本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摊。
当前我国广电体制的现状及其利弊
市场经济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发展和繁荣经济,就必须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所谓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就是政府要给企业创造一个与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宽松的外部环境(企业的管理者则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建立一套内部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在此不作论述)。那么,目前我国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是什么样子呢?是否与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律和媒体市场的竞争相适应呢?
目前,我国的广电体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这几种模式也各有利弊:
“局台合一”体制。所谓“局台合一”,就是广播电视局和电台、电视台是合在一起的一个单位,对外是三个牌子。广电局局长直接兼任电视台台长和电台台长,电台、电视台不是独立单位,只是对外宣传的一个“呼号”。
“局台合一”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大弊端。一是角色混淆,政企不分。二是越俎代庖,矛盾重重。“局台之间的矛盾是广电系统内部多年纠结的痼疾,业界戏称其为‘父子恩仇’。而这种矛盾是事业企业双重构架下的必然产物。在出资者所有权属于国家并由各级政府代为行使的前提下,政企(事)分开的目标难以真正实现。”①“电视台不过是广播电视局的一个创收实体,每走一步都离不开行政管理部门――广电局的指挥棒。”②
“局台分设”的体制。这种体制就是广电局是电视台的行政主管部门,电视台是隶属于广电局的二级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独立的人权和财权,电视台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这种体制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广电局往往对电视台管得过死、过宽,电视台应有的经营自往往被广电局控制着,电视台法人的地位有名无实。
集团化体制。1999年,全国第一家广电集团――江苏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无锡的广电集团是局和集团合一的体制,典型的行政与业务混杂体制,尽管业界对此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由于国家广电总局的认同,以及自身对集团效果的渲染,业界许多人也认同了该模式的好处。后来几年,国家广电总局又在全国先后批准组建了省级广电集团,到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叫停广电集团时,全国广电集团已经发展了20多家。
广电集团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的弊端。一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有关部门提出做大做强我国广播电视的口号,并用简单的行政手段推进集团化改革,结果事与愿违。这种忽视各方利益的简单的行政命令下的组合,即简单的物理式叠加,产生不了化合作用”③;二是广电政策的随意性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从已经成立的集团看,基本上是几家广电媒体叠加在一起。集团负责人头衔多了几个,党委书记、台长、管委会主任集于一身。从资产规模来看,确实是大了,但从内部来看,多数集团存在机构重复设置、人浮于事、效率不高、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④
“广电总台”的体制。即将电台电视台合并一起,称“广播电视总台”,简称“广电总台”。
同是广播电视总台,其实也有三种不同类型:一种是广电局与总台是一体的,即一个单位两块牌子,对外既称广电局,也称广播电视台。这种体制只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整合,体制仍然囿于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窠臼。
另一种是广电局与总台是分开的,广电局和总台都是独立单位,广电局行政指导,总台管业务。这种体制由于历史上的隶属关系,广电局希望插手业务,总台总想摆脱,于是就很容易产生对立和矛盾。
还有一种是总台体制,这是目前比较看好的,也是国家广电总局在《2009年广播影视改革工作要点》中着力推动的,即市级广播电视两台合并,组建市广播电视台。其主要特点和优势是,电视台摆脱了广电局事无巨细、令人窒息般的管理,真正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羁绊,能够按照经济规律和自身的发展需要施展拳脚,大显身手。
“电视总台”的体制。这种体制就是把市级和县级电视台整合在一起,组建电视总台,便于整合资源,使宣传工作上下贯通,结成一体。通过这种体制垂直管理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可以实现上下一体,政令畅通,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2001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推动市县两级电视台的垂直整合,成为市县两级电视台合并的试水者。
但是,这种体制的不足之处是很难把握和分配彼此间的利益,相互间的关系有时不好协调,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
深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改革中推进产业发展,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壮大事业。这是新形势下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我们必须注意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深化广电体制改革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和基础。尽管我国广电体制先后经过几次调整,但目前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不尽如人意。用全国广播电视界同仁的普遍说法是“有系无统”。而且,在这些五花八门的管理体制中,多数体制的主要弊端是“政事不分、管办不分”。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管理体制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和基础。在僵化保守、管办不分的旧体制下,无法形成一套科学、灵活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发展广播电视文化产业,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就必须痛下决心,尽快推动广电体制的改革,让电视台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党委政府搞好服务的同时,真正地像企业那样自主经营。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首要的问题是思想观念要跟得上形势的需要、事物的发展。所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在转变思想观念上要做到两个方面:首先,要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主导力量。加快广电产业发展是广电行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广电部门顺应时展、转变自身职能、服务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其次,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河南省与山东省、江苏省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差距不单单是经济的总体落后,关键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市场意识上的差距,体制上的差距。如河南省的经济现在并不落后,GDP全国第五,工业利润全国第四,但是,文化产业意识和发展与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相比,却有很大差距。就广播电视产业而言,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其实质就是思想观念的差距、市场意识的差距、体制机制的差距。
深化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尊重电视台的市场主体地位。对电视台性质“两重性”的正确认识和判断,是对电视台工作科学决策、正确决策的前提。但长期以来,电视台的主管部门不从电视台性质的“两重性”出发,而是对电视台既有“喉舌”功能,又有企业属性的本质不了解或视而不见,过分强调它的政治属性,而不管它的经济属性,从而导致在对电视台管理时,存在一些误区。一是管理部门对电视台管得过多过死,电视台没有经营自;二是电视台自身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走向市场的意识;三是一旦要求他们走向市场又没有走向市场的决心和胆量;四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变化,无所适从,没有应对的办法。
电视台既然具有企业属性,那么就应该充分认识和尊重电视台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真正赋予和认真落实电视台应有的经营自和用人自,只有这样,电视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挑战,应对自如,掌握主动,最终夺取胜利,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电视技术的革命和进步,以及电视机的普及,不但颠覆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可见,电视作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媒体,其影响和作用都很巨大。因此,人们对电视业的发展存在一种盲目的乐观,对如日中天的电视业存在的危机浑然不觉,认为电视前途无限。其实不然,一方面,电视产业具有无比灿烂的前景,另一方面,电视产业又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和巨大的生存压力,而要想突破重围,做大做强广播电视文化产业,就必须痛下决心深化广播电视的体制改革,真正赋予电视台市场经济法人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电视台才能更好地发展、壮大自己,才能更好地履行“喉舌”功能,广播电视产业才能繁荣昌盛!
注 释:
①师琰:《广电总局叫停事业性广电集团》,《广告导报》,2005(1)。
②杨永军:《中国电视忧思录》,《青年记者》,2005(3)。
1 全面开发及利用文博资源,夯实文化产业思路
文博系统要想全面发展及扩充文化产业首先应抓好对文物的保护工作,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及特征,打造特色品牌,充分开发各类文博资源从而全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将文化资源中的综合优势彻底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实践发展中我们应全面注重对行业品牌的塑造,通过各类精品展览有效带动常规、临时展览,准确抓住市场契机,深入研究市场动向,整合文博资源,通过科学的运作及精心的策划令其扩充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信息化时代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信息技术、媒体渠道积极开展文博资源的大力宣传、通过滚动式报道,做好巡回展出,全面拓展文化旅游产业、构建文物鉴定中心,建设完整、全面的藏品体系,令文博资源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另外我们还应切实扩充行业鉴定功能,全面适应人们投资意识的不断提升,满足人们对收藏品鉴定的充分需求,通过科学的鉴定管理、综合的文物价值评定,对文物等级进行合理划分,从而全面服务于社会的综合发展,扩充文博产业的发展渠道。当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文博理论的有效支持,我们应全面利用行业人才,深入挖掘文物资料,利用文博资源优势综合研究文博理论,令各类深刻文化内涵及思想精髓发扬光大,各类研究成果及优质信息得以传承。同时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文博理论开展优质、便捷与人性化的社会服务、拓宽市场运作,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浏览及查询服务平台,凸显合理的价值品位并构建成一定的格局规模,生成产业效应,最终切实提升经济效益。另外我们还可利用文博资源合理开发相关特色化旅游纪念品营销模式,利用环保、节能的新型材料研制广为大众接受的文物仿制品,群众消费得起的纪念品、馈赠品等,凸显其一定的科技含量性、观赏及使用价值性,令文博行业的特色消费产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博资源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令其与人文旅游密切相连,因此我们应通过文博产业合理拓展人文旅游,通过完善的硬件投资建设、打造丰富的文化品牌,吸引广大游客参观、游览,刺激文化消费。同时我们可继续拓展商贸业务,合理扩充行业经营项目,为游客大众提供优质、全方位、高质量、深层次的个性化服务。
2 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博系统产业文化的发展具有毋庸置疑的广阔前景,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发展进程中的困难与不足。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深远影响导致相关文化单位频受束缚与制约,加之文博系统中领导层的重视力度不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令文博发展存在较多误区,无法充分适应新时期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需求。目前我国现行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及政策措施多为原则性意见,实用性的操作方法少之又少,因此现阶段我们充分需要优势政策的强有力支持,应合理制定具体方法及措施,创设优惠政策及宽松条件,在工商管理及税收等层面给予文化产业发展一定的辅助倾斜。针对行业中员工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思想老化严重,视野相对局限、缺乏新创意理念等现象我们应通过强化培训、引进专业人才、全面构建人才队伍等方式实现合理调节。 3 整合文博资源,强化文化产业建设
3.1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强效建设
新时期我们应全面更新发展思想、树立崭新的文化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新平台的构筑建设,将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在战略化策略的引导下建立有效的管控体系。在强化文博事业的公益性及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我们还应充分肯定其固有的产业属性及经济发展性,在领导层的科学政策指引下进行综合协调的管理。另外我们应就文博单位中包含的具有一定面向市场发展能力、可进行产业化运作的环节从单位中剥离出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细化管理,令其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体制下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3.2 强化基础、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优化环境,构建富于活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在制度建立层面我们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有序竞争原则,切实对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进行全面优化,为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从而构建健康、有序的文化产业市场。为了夯实基础,行业相关部门应强化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投入,彻底改变当前设施配备落后的不良局面。同时我们应全面树立科学用人、综合培养的人才观念,通过定期培训、综合交流打造一批精通经营管理之道,熟练掌握文博专业技能的综合人才队伍,令他们将优秀的文化传统精品及现代文明发展中的瑰宝、精髓全面推向市场,创设丰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而切实提升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活力及相关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4 结语
总之,我们只有充分重视文博系统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结合新时期行业发展特色,用科学发展观、人性化发展思维武装自己,站在全局化角度制定切实有效的行业管理及改革策略,才能充分发挥文博行业精英人才的优势技能开发经济实体,令文博资源为夯实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物业管理产业化的相关含义及特征
1.1物业管理产业概念
从经济学整体结构角度来看的话,物业管理产业是位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层次中间的一个层次,它是某一类具有共同特点的经济行为的综合在一起的表现。同时他们也有产业资本投入和创造产业效益方面的要求,在社会生产力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发挥着相关的作用。物业管理产业的主要活动目标是物业资源,主要的活动内容是对相关的物业进行后勤保障,例如清洁、维修养护等,最终的目的是保证物业管理安全,为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活动环境。物业管理的产业化不同于传统的物业管理,它是以物业管理主营业务为核心,利用相关的资源服务更多的对象,形成产业链条,发挥更多的社会作用,创造更多的效益的一个产业。
1.2物业管理产业化特征
它和大多数产业一样,具备生产连续性、生产过程标准化、生产链条化等特征,集中各项活动,从而创造效益。从市场角度来看的话,物业管理产业化应用的主要活动方式是集约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从而顺应市场变化和发展。从产业发展目标来看的话,发展目标是集约社会相关资源于一体,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激活边缘环节的价值,提升管理水平,创造更多效益。
2.物业管理产业化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
2.1物业管理服务市场拓展充分 物业管理产业化发展依据的是服务市场的规模,服务市场的规模依据的是市场服务需求,到那时,目前的物业管理服务市场需求量巨大,但是物业管理企业却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开发拓展。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从企业自身竞争力来看,企业不具备开拓市场的能力;从宏观市场来看,各个地区的物业管理水平不均衡。很多企业在市场开拓市场时,仅仅是停留在商品房的管理方面,对于已存的已建好的事业单位、机关单位,旧住宅的市场开发不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市场政策,一方面是企业公关工作不到位。
2.2物业管理企业规模有待提高 当今,一线二线城市中,房产的物业管理主要存在三种形式:专业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管理、街道管理、业主自管。很多自管的房产剧本处于“守楼护院”的状态,这些现状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物业管理业务的开展,不利于物业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于那些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很多都没有资质,或资质水平较低。这样的话是不利于物业管理企业规模的拓展的,不利于社会结构的优化,也不利于经济结构转型。
2.3企业自我发展受到资金方面的束缚 当前物业管理产业化发展中,比较棘手的一个现象就是管理费用的确立和收取。一方面是,收费较低,资金量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和产业化发展;一方面是公共维修经费筹集滞慢,资金难以及时到位,错过很多发展时机。按照相关的物业维修资金下放规定,这部分资金是由开发商缴纳的,按照总有投资的2%。交由业主委员会,针对设备故障统一使用。但是,很多国外的开发商及部分开发商在项目落地后资金缴纳不及时,导致一些公共设施,例如电梯、供电供水系统出现故障后,资金没有到位,问题就得不到及时地解决,由此滋生了一系列纷争,既不利于物业管理产业化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稳定。
2.4物业管理产业化发展相关法律有待完善 目前,由于物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及时更正和完善,致使企业的一些行为难以得到法律的保证,也没有受到法律的规范作用,最终造成了各个相关的个体或单位之间债权不清楚,纠纷不断。当前,关于新建住宅的物业管理有法律法规规定,但是并不具体,可操作性和约束性不够,使得小区车辆丢失、物业费缴纳滞后、物业服务责任等方面的问题难以得到彻底地解决,无论是对业主还是对物业,都是不利的。
3.关于物业管理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加强现代化企业制度机制的建立 对于物业管理产业化发展而言,加强现代化企业制度机制的建立是其必然趋势。随着全球化贸易的深入发展,物业管理市场也会逐步开放,受到的机会和竞争也会越来越多,该产业若想在全球化竞争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必然要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通过建立企业管理机制,可以有效约束企业业务的运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拓展经营规模,在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对于问题的解决和水平的改善速度会提高很多,由此还会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企业,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能力。
3.2改善物业管理产业化发展中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相关的立法部门对于物业管理的立法工作给予重视,其次,在立法过程中要结合物业管理工作的性质和特征结合实际工作现状制定法律,最后,法律要能够得到有效执行,要有实施细则,能够给物业管理相关活动提供工作标准,限制不合理现状的出现。通过立法工作合理限制主管部门的活动,使得物业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的发展之路。
3.3采取品牌化发展策略 物业管理既然想要朝着产业化发展,那么久要采取措施提升行业内企业的品牌。品牌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广开拓作用,它是企业的生命力,一个企业想要继续向前发展,势必要打出自己的品牌。关于物业管理产业化发展中的实施品牌策略,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一方面能够激励企业发展,还能够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企业,规范企业发展,规范产业发展。这样的话就能保证社会资源更加集约,带来更强的社会影响力,为实现物业管理产业化发展创造市场,创造动力。
4.总结
任何一个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物业管理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是基于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贸易的逐步深入以及地产行业规范化发展等形势,产业化是物业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这个行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更有利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利于社会结构的优化。本文对物业管理产业化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剖析,也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这就需要相关的学者和工作人士不断地总结,以犀利和乐观的眼光看待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