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关于教育现代化的理解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4]Samuel J. Palmisano. A Smarter Planet: The Next Leadership Agenda[R]. Turkey:IBM Corporation, 2008.
[5][6]IBM. Education for a Smarter Planet: The Future of Learning[R]. IBM Global Education, 2009: 3-4,9.
[7][8][12]张奕华.智慧教育与智慧学校理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6):15.
[9]John Dewey. How We Think[M]. Boston: D. C. Heath & Co., 1933: 22.
[10]David R. Krathwohl.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An Overview[J]. Theory into Practice, 2002,41(4): 213.
[11]Jongwon SEO. SMART Education in Korea: Digital Textbook Initiative[OB/OL]. http:///new/fileadmin/MULTIMEDIA/HQ/CI/CI/images/wsis/WSIS_Forum_2012/55515-SmartEducationInKorea.pdf, 2015-08-15.
[13]James Bradfield Moody, Bianca Nogrady. The Sixth Wave: How to Succeed in a Resource-Limited World[M]. Sydney: Vintage Books, 2010: 1-10.
[14][17][19]曾灿金.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2年度国际交流参访活动计划――信息融入教学(ICT)及标竿学校计划[R].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3-12-15.
[15][16]Marie Bienkowski, Mingyu Feng, Barbara Means. Enhanc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and Learning Analytics: An Issue Brief[R].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2.
[18]郭瑞佳.韩国坡州出版城:超越对Book City的所有设想[J].出版参考.2013(4):45.
【关键词】
资源库 小学语文 网络 应用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逐渐步入信息化的社会科技时代。以网络资源的利用为基础的计算机应用教学逐渐在现代化教育课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教学课堂的优化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讲课效率,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优化教学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兴趣为基础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更加符合现代化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要求,也更加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中,由于教学工具以及教学设备的缺失,所以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只依靠黑板和粉笔进行语文课堂的讲解以及知识的传授,这样的教学课堂往往使得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现代化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现代化网络的发展以及教学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中的资源来优化语文教学课堂,利用网络资源使语文教学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的M行语文知识的学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较为丰富,但是他们的生活体验以及社会经历也不够全面,所以对于课本中的一些语言、文体、词句不能够完全理解,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语文教学课堂产生厌烦心理,最终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在现代化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以及探索欲望来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比如在进行《珍珠鸟》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可以先在网络上搜索关于关于“珍珠鸟”的图片和资料,使学生能够对文章的“主人公”有一个了解;然后教师可以放映关于珍珠鸟的视频,使学生能够被动画所吸引,激发学习的热情,跟随着教师的思路积极自主的进行语文课堂的学习。于是,通过巧妙的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有效地优化语文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突破空间限制,降低学习难度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生活经历以及思维方式仍然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对于一些以生活为基础的文章可能理解的不够透彻,无法准确地掌握。所以,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进行语文课堂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甚至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众多的困扰。所以,结合现代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策略,充分的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将原本枯燥、无趣的语文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突破教学课堂中的空间束缚以及时间的局限性,降低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学习难度,实现语文教学课堂的高效教学。
对于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师应当合理的利用网络,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课堂的授课情况有意识、有计划进行难度的降低,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进行语文课堂的学习。例如,在进行《埃及的金字塔》《秦兵马俑》《音乐之都维也纳》的课堂教学时,由于小学生对于世界性名胜古迹的了解比较少,所以在进行文章的学习时会产生一定的困难。于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比如教师可以放映关于名胜古迹的短视频介绍以及利用多媒体讲解这些名胜古迹的历史由来等,这样在对名胜古迹有了解的基础上,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的分析并理解语文课文,实现对知识的掌握。
三、转换课堂主体,培养学习能力
《新课标语文课程教学标准》提出,现代化的语文教学课堂要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基础,逐步渗透给学生情感教育。所以,在现代化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基础,设计语文课堂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层面的理解,更能够获得能力的培养以及技能的提升。在现代化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转换语文课堂的教学主体,教师应当在教学课堂中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依据网络资源进行文章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而教师则以学生的帮助者,小组合作的参与者,教学课堂的推动者的身份进行语文课堂的引导。
例如,在进行《春联》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了解春联。教师在学生的小组间作为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的方向,帮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查询,通过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在小组内可以有条理的完成任务的分工,资料的收集,知识的获取等,最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应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新颖的辅助教学方法。通过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授课,可以有效地降低授课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来,与此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授课,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路宾.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状与发展【J】.甘肃教育,2003(S2)
江苏早在1993年就印发了《关于在苏南地区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揭开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序幕。1996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两基”目标,省委省政府随后提出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从基础教育开始的教育现代化扩展到教育的所有领域,成为江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价值与主题线索。1999年,省政府印发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实施纲要》,2005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提出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一步为江苏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2007年省政府颁布《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启动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评估工作,教育现代化推进工作的重心由乡镇上升到区县层面,到目前为止已有94个县(市、区)通过验收,江苏总体上了实现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并为后续全面提升工作的展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经历了乡(镇)、县(市、区)自下而上的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阶段之后,江苏教育现代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省域层面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良好的条件,也对江苏教育现代化发展提出了又一个挑战。展望江苏经济与社会的基本走势,反思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经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顺理成章地明确提出:“实现现代化必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省”。这是江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实践路径,为全省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再次树立起重要标杆。为了与省委、省政府设定的到2020年江苏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匹配,要保证江苏在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以适度超前的教育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不辜负社会对教育的殷切期望,也为了将《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切实落到实处,必须确定实践载体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自然而然地成为政策导向与工作抓手,以推动新时期的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
二、基本定位
《指标体系》的研制既是对我省长期以来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梳理与系统总结,又是推动到2020年期间全省教育现代化展开的明确工作要求。为了更好地达成预期的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确定了以下的基本定位:
(一)现代化建设的重心上移。江苏最早的现代化建设从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南乡镇开始,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由苏南开始的乡镇现代化建设以一种渐近的变革态势,逐步向苏中和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体现了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务实精神。在乡(镇)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之上,为了更好地深化江苏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心,开始进行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创建,实现了从乡镇转向区县层面的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并基本达成创建的目标。但是,乡(镇)和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还不足以体现江苏教育的整体面貌,在前两轮自下而上的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本次教育现代化建设重心再次上移,强调省级层面的教育现代化,以省级指标来衡量本省综合达成的教育现代化水平,符合教育现代化建设逐步推进的基本实践规律。
(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尽管我们需要体现江苏教育特色的亮点呈现,但绝不是一两个亮点就可以充分体现江苏教育的全面成就,甚至会被亮点遮蔽了其他薄弱方面的提升。而且,我们可以让某些教育要素先行一步,发展得更快一些,但是,如果其他要素不能适时跟进,将导致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根基不扎实,甚至会让不同要素之间产生比较激烈的矛盾与冲突。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系统内所有要素的整体发展,否则就无法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更无法形成教育现代化的良好生态,也无法与社会其他要素形成良好的交互关系。因此,强调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力图实现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涉及教育内外部的多种系统和多方要素,以体现教育现代化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明确。教育现代化建设可能会永远处在过程中,离开了特定的历史阶段你就无法理解现代化的阶段内涵,关键看你如何理解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尤其是面对人的培养,其中一些无法量化的教育内容更是很难用一个数值确切说明。但是,如果没有具体明确的时间节点,教育现代化建设就没有清晰的推进脉络,尤其无法转化为基层的实践工作状态,导致许多美好的教育设想只能成为设想。根据江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现状与预期目标,《指标体系》规定了江苏教育现代化的达成时间,为我们提供了工作的时间安排,在这样规划下基层的教育现代化就会有自己的时间节点,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践展开,从而保证在2020年江苏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与省委、省政府设定的到2020年江苏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匹配。
三、整体框架
《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由三级指标构成,以体现强烈的实践操作性。8个一级指标包括:教育普及度、教育公平度、教育质量度、教育开放度、教育保障度、教育统筹度、教育贡献度、教育满意度。在8个一级指标下还包括16个二级指标和46个检测点。教育现代化必然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一级指标8个维度的划分必须考虑教育自身基本内容的完整性,其中教育普及度、教育公平度、教育质量度、教育开放度四个指标是教育的本体性要素,教育保障度和教育统筹度是教育的支撑要素,教育贡献度与教育满意度则是教育与外部社会的关系表达,很好地支撑起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实践设想。二级指标与三级检测点则努力与一级指标相匹配,并力图以可操作性更好地实现一级指标的整体要求,由于指标较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四、主要特点
教育现代化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追求,不同省份都在进行着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这些实践有许多相通相近甚至是一致的地方,但是,不同省份的教育价值追求与区域教育发展状态是不一样的,教育现代化的重点与呈现也有所区别,我省的《指标体系》也力图形成自身的一些特点。
(一)着力彰显先进的教育理念。《指标体系》努力关注国内其他省份的教育现代化实践,这是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继而全面了解世界教育的基本发展趋势,积极顺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参照世界发达国家教育水平和教育发展主要指标,最终深入反思江苏多年来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宝贵经验,寻找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标、着力点和生长点。在充分合理借鉴的基础之上,我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特别尊重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主题,努力显现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科学发展的基本理念,形成了比较高位的教育发展视野。
(二)整合引领教育的实践变革。《指标体系》是江苏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旗帜,它不是对过去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简单叠加,而是希望所有的教育变革都应该有机地统一到《指标体系》中来,避免零敲碎打式的局部呈现,以体现江苏教育改革的整体性和一致性,进而扩大江苏教育发展在全国的影响。我们要充分实现《指标体系》引领教育实践变革的导向作用,引领基层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性教育政策,指导和鼓励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大胆的尝试,进一步解决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推动江苏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最终达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
(三)体现江苏鲜明的教育特色。江苏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江苏教育的特色,这些特色在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彰显与发展,《指标体系》着力体现江苏教育现代化的独特思路,表达了江苏人对教育现代化深刻理解,努力对这些经验进行提炼概括,一些指标与检测点表明了这样的价值追求,除了毛入学率、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等普遍性的指标与检测点以外,设置了一些独特的指标,比如教育满意度、提供多样化教育、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领军人才数在全国的占比等,既有对传统的有效继承也有新时代的独特创新,显示出了江苏教育的关注点,以进一步明确江苏教育的文化内蕴,传承与发扬长期积累的优秀教育传统,以便在全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四)不断开阔教育的发展视野。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也不是一个全封闭的系统。江苏教育现代化是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既需要全省现代化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也应该努力为全省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撑,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良好促进关系。《指标体系》的研制实现了跳出教育看教育,不仅仅在教育自身的框架内审视,更从全省现代化的角度确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价值与基本路径。比如教育满意度、教育贡献度、技能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率等,就充分体现了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一体化状态,而不仅仅停留在教育自身的发展上,这反而会形成教育发展的社会合力。
五、实践操作
江苏教育实现现代化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能否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并真正成为教育发展的推动力,一定需要基层实践者付出艰苦的努力。在《指标体系》的指导下,不同地区的教育现代化实践需要关注以下四个操作性问题。
(一)立足全省看待自身发展
江苏不同地区的教育差异较大,不可能以同样的时间与程度达成《指标体系》的所有要求,这不符合各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各地也绝对做不到完全一样,一刀切会让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失去实践活力。《指标体系》是省域层面的建设指标,将来要把全省作为实现的主体,进行整体性的观照与评判,当然这肯定离不开各地的实践转化,但已经不同于过去以乡镇或区县作为单独的评估对象。尽管仍然以《指标体系》作为区域性的评估内容,但是将来会根据《指标体系》形成细化的实施细则与方案,站在全省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对不同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提出适切性的要求,甚至可能会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不同的阶段性达成标准。这样一来,不同地区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整合起来,就可以达成《指标体系》对全省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二)强调创建过程内涵增值
江苏教育现代化最早从硬件条件建设开始,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本轮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从外延走向内涵建设,《指标体系》对此已经作了较好的引导,所以,既要考虑对办学条件进行合理的改善,为学校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更要把关注点放到素质教育上来,放到教育公平上来,放到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成长上来,放到学校文化建设上来,这也和国家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相匹配,也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合目的、合规律性发展的必然。不能再向过去一样,把目光停留在教育的外在形式上,而是着力进行体现教育文化发展的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在这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某种意义上而言,《指标体系》只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载体,其目标则是真正把江苏的教育文化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实现具有文化意蕴的教育现代化提升。
(三)倡导实践智慧创造达成
《指标体系》为江苏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如果没有各地的积极主动探索,就会让《指标体系》停留在文本上,变成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而不能对实践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甚至会让基层的实践工作者产生反感。《指标体系》的框架与内容是相对统一的,由于各地的教育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甚至可能在目标的达成度上会有所不同,不可能选择同样的载体和渠道去实现同样的目标,这也绝不是省域整体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初衷,因此,各地现代化探索的实现路径应该是富有创造性的,要凝聚所有教育工作的实践智慧,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是对《指标体系》最好的创造理解与实践诠释,也体现了江苏教育工作者一贯具有的聪明才智。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浪潮中,在国际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下,我国的教育正面临新的形势,实现实用化教育模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国高校设计专业教育由于地域环境、专业承办基础、专业特色呈现角度不同,美术教育在其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不一样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急需解决的问题也不完全一样。从全国专业院校范围内研究美术教育,应该从不同地区出发,研究区域之间推进美术教育模式规范化的进程。深刻研究教育模式的内涵,对于正确把握创建工作的方向有重大意义。
高校设计专业大体由设计与实践两个平台共同组成,美术教育的完善与否决定了设计专业学生基础奠定的牢固性,更决定了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今后课程的理解吸收程度。在美术教育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应以教育现代化为着眼点,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育教学手段,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体现个性,彰显特色,为设计专业课程的连贯支撑性,为高校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思维更准确有利的表现奠定基础。
对于美术教育现代化的个性化、特色化和实用性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第一,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体系的内涵、特征与美术教学研究的相关理论;第二,美术教育模式个性化的含义,设计专业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化;第三,美术教育模式特色化的含义,设计专业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形成特色;第四,美术教育模式实用性的含义,设计专业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实用性与实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术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美术教育模式的现代化在新世纪自然就成了教育发展所追求的新目标。笔者通过研究,得出了设计专业中美术教育新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美术教育的内涵体现于,美术教育模式的现代化、新型化是一个国家高校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是过去传统教育向当今现代教育的现实转化,囊括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在内教育整体的转换和全面进步的过程。美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进人素质的全面提升。所以,美术教育模式新型化、现代化也可以界定为教育制度体系(教师的组成、教育的组织方式,授课形式、运行机制及结构系统)、教育生产力(教育的精神需求、物质基础与发展水平)、教育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变化与教学模式进步的过程。
美术教育模式新的特征从八个方面逐渐显现与渗透出来:第一,美术教育的广泛性与深入性,或者说美术教育在相关专业中的受重视程度。具体来讲,就是要高度重视美术在设计当中的基础性学科作用,同时要走分步骤快速发展的道路。教育要有广泛性,充分满足广大非艺术类学生的教育需求,加固完善现有教育的成果;第二,美术教育这种艺术形式的终身性。美术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包括课堂以外的学习环境。我们要建立终身的美术教育模式。对于美术教育的终身制最重要的诠释是,在校园内要给学生打牢基础,在校外,学生才有继续延长学习时间的能力;第三,美术教育的实践性。如果说以前的传统美术教育与生产劳动是连接不紧密的,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是象牙塔,是孤立于社会而存在的,那么今天,我们的现代教育必须与社会劳动紧密结合,与社会实践广泛联系。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需求,更是最基本的特征,最普遍的规律。因此,实现和推进美术教育的新型化、现代化,更要加强教育教学和实践的结合,即美术教育要与国民经济发展更紧密结合,为经济的发展而服务;第四,美术教育要多样化。多样化指教育手段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并不仅仅指一个概念性的数据,而是高等院校根据专业特色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方法与手段。社会越是高速的发展,就越是渴求全面性的人才;第五,美术教育所面对个体的个性化。美术教育所面对的人是要有创造力的,创造性的核心就是个性化。现今的艺术领域有一种误区,大众把个性片面地理解为“特长”,认为这是教育的个性体现。实际上特长大多指向技能,如果缺少了创造性,那么这种特长是无法展现出更高水平的。艺术所要具备的创造性应该表现在能够善于思考并提出不同的见解。创造性其实是人的本性,并不只是少数人所拥有的,每个人都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力;第六,美术教育也具备信息化,要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教育的信息化,并不是单指把课堂教学用电脑的形式呈现,而是要通过技术的手段,对整体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优化,使教育效果提升;第七,教育都应具备科学性。科学依据是教育开展的标准。现代专业设计领域中,美术教育实践是理性的行为,科学的行为;第八,当今基础美术教育的全球视野。艺术设计本身就是国际化的,美术教育就更需要国内外学习。优质的教育改革是能够快速传播的,是能够具有国际认同性的。
中国是历史积淀深厚的文明古国,有需要我们继承和值得我们骄傲的教育史、文化史。儒家学派、道家学派、佛家学派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古代文化。我们应在此基础之上,有效地学习和吸收西方教育的精华。我们的任务就是在高校里使每一个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稳抓专业、提高兴趣、拓展思维、适应社会,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技规划项目,项目名称:城乡公共空间建设的文化生态策略,项目编号:2014B127)
参考文献:
[1]杨晓伟.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7(3).
[4]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市领导杜国玲、徐建明、沈荣法、徐国强、周福元、冯瑞渡、周向群、汪国兴、周伟强、陈振一、王少东、陈炳斯、秦兴元、朱永新、孙中浩出席会议;在苏高校、各县市区教育局的负责同志,市重点学校的负责人和优秀教师代表共800人参加了盛会。
王荣在会上发表讲话,他首先向全市6万名默默无闻、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祝老师们节日愉快。在讲话中,王荣充分肯定苏州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成就,要求全市上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积极推进教育优质化、均衡化、现代化、终身化和国际化,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强市,力争到2007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1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立优质、均衡、开放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实现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王荣要求全市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营造教育优先发展的良好环境;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富民强市、“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昨天的大会,隆重表彰了我市教育战线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省政府分别授予昆山市、吴中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林荣等5位同志为省级先进集体和个人。市政府授予张家港市等11个市、区“苏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市(区)”称号,授予许永华等100位同志“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授予夏炎等55位同志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称号,授予陶文东等55位同志“苏州市优秀班主任”称号,授予沙钢集团有限公司等10个单位“苏州市支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吴栋林等10位同志“苏州市支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苏州奔率先教育要领先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是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决定因素,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长期以来,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在过去的岁月中,苏州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事业基本上每10年上一个新台阶,持续实现了高平台上的跨越式发展,到去年我市教育的各项主要指标已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为苏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们认为,我国未来的小学美术教育中,“表现”的因素将逐渐受到重视。这不仅是说绘画教学中对“表现主义”作品、流派、技能与方法的介绍将占有一定比重,学生的“表现”能力将得到培养,而且是说教师教学中的一些基本着眼点、观念和方法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所谓“表现”,我们指的是运用各种艺术形式要素表达个人内心意愿、情感、感受和思想过程的手段或方法。作为一种心理机制,“表现”或许是与生俱来的,而作为一种符号方式,虽然同样是一种艺术手段,将内心“无形的”冲动、体验、情绪甚至态度、评价转换成一种外在的、可见的形象、象征或符号,要比“写实地”描绘已是外在的、有形的事物或对象的表面特征更困难,也更重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认为音乐更多是“表现的”)。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像某些极端的艺术流派的宣言者那样,希望以某种观念与技法取代以往的全部艺术实践与技法,对于写实的画风与技法我们同样重视,我们并不主张人们在二者间进行非此即彼的抉择,但我们相信,“表现”作为日常的、甚至更一般的表达方式具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带来的更多意义。
这种预期有什么根据呢?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如下几个层面:首先,21世纪的中国社会无疑将进入现代化的阶段,而现代化有其特有的属性和形态;其次,现代化的中国将对其基础教育提出相应的要求;然后才是逐渐增加“表现”因素的小学美术教育对整个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我们将依次讨论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二
现代化曾是中国人长期的理想和奋斗方向。关于现代化人们也有不少相同、相似或不同的看法与希望。我们希望指出的是,从目前我国实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及到20__年的发展规划中,已经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现代化观念的合理转变。在当初“四个现代化”的提法中人们着眼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物质生产手段的巨大发展。在不少人认识中以为现代化社会就等同于理想社会,这样的看法显然不切合实际。关于现代化,下述几点认识也许是重要的。
其一,实际上现代化不过是一个历史范畴,恐怕是人类社会各个民族总要经过的特定历史阶段。这时,科学技术的确有着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人们将更切身地经历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经历整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在这时,不仅企业的规模、设备在扩大、更新,它的整个管理、营销、分配模式必须作现代化的转换。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也随之变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的民主化、法制化过程也势在必行。
现代化将不仅给人们带来福祉,同时会给现代人带来问题甚至灾难。无论在哪个国家或民族,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都不是在理想的条件下实现的,甚至不是在自觉的基础上按部就班地实现的。因而一旦社会经济迅速启动并以较高速度持续发展而新的秩序又难以一下子建立时,就会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在社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时,自然资源和环境可能同时受到极大破坏;在社会总财富增加的同时,分配上的差异也在加大。甚至可以说,当一个社会的财富迅速增加时,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并不一定迅速改善。
第二,现代社会一方面使个人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以种种方式割断了与血缘社会或地缘社会的关系,由于工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青年的就业同样也更少能靠各种社会关系轻易获得,企业要求的是具有更高专业技能和更高学历的“白领”和“蓝领”员工。在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社会是尊重个人的才能,而非他的身世。
另一方面,现代化社会又是在日益强化的竞争条件下实现的,不仅许多局面最终要靠个人独自去面对,去控制,而且势必使个人的压力感增强,对每个个人来说,他不仅面对更多的幸运和机遇,也面对更多的风险和挑战,这都要求他有更强的承受能力和特殊才能,而这些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具备的。
第三,19世纪以来,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西方社会出现了种种“后现代”的理论。“后现代”呼声所表达的其实就是对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以后的西方现代社会的抨击、批评、控诉以及校正的意向;是对人(这里指个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一次“非人化”的抗议;是对人类理想和普遍价值的顽强追求。这些理论或意见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或后发型)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四,国内理论界已有人注意到,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之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过程之处,就在于她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只有实现了这一点,中国的现代化才是有自己“特色”的和创造性的,并且也才是行得通的。尽管中国社会尚处于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与联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过。中国在这种交往和联系中不仅能实现自己的社会目标,而且能与世界人民共同创造一种更和谐的未来。
现代化概念的上述几方面含义或许是我们在思考与之相适应的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及其美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问题时所不应忽视的。
三
现代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确实在为现代社会培养大批的、高质量的建设人才,在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功能;也正是在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中,各种教育哲学、教育学和 心理学理论及教改方案才涌现出来,从而大大改变了传统学校的面貌及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但是反过来说,现代教育的特长是在分门别类的职业培训,却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完整性及人文精神的涵养。因而当人们对“现代化”有了一种新的反省以后,不也应相应地要求教育作出适当调整,甚至要求教育为救治或预防现代社会的弊病而作出安排吗?
现代学校教育的高效性不仅是教育科学与教学技巧带来的,也是现代社会的需求,即市场的需求、竞争的动机刺激出来的,因而它可能带有短期行为的特征,这样,它培养出来的人有可能是片面发展的。仅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为什么社会刚刚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教育中片面瞄准考试、追求升学、单纯重视“主科”成绩的倾向就十分严重,且难以纠正呢?其原因或许除了人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对于现代化缺少全面的理解和历史的认识,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传统中国对教育的设计更多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更多强调为社会培养建设人才;“成才”的价值取向一直超过对“成人”的重视。显然,我们遇到这样一种境遇:由于传统社会的定位,因而现代社会及其教育依然不会自动地注重育“人”。
事实也是如此,在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带来了自由,却没有给这些解放了的“自然人”以足够的教养,在那些标榜“文明”的社会及其对外关系中竟出现了比“原始社会”更野蛮的现象。现在,西方一些“后现代”的思想家想做也正在做所谓挽救西方文明的工作,这些工作的一部分也将在教育领域展开。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要把现代化和后现代的工作合二而一的民族及其教育事业,就需要在“育人”的问题上更加重视,充分前瞻,有新举措,而不是跟着西方及其教育的老路走。
具体到学校教育上,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要强调其目标是培养完整、健全的人格。关于人格,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有种种定义和看法,其间也有极大的差异。我们这里说的人格有这样几层意思:①它是相对独立于社会和他人的一个“位”或“格”,它有自身比较明确的界限和不同侧面。在社会现实及发展中,这个“位”可以表现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也可以表现为个人的尊严、行为模式和伦理态度。②相对于人的躯体它是人的内在的诸方面之和,相对人的外在行为与种种表现,它是其内在比较稳定的动机及常模。③人格自身是一个由各种心理—文化要素组成的、不断发育、变化着的结构,其核心是人的生命和创造的需求与驱力。人格的发育和变化既取决于他的活动、他与社会、他人的互动,也取决于个人对其人格的自我意识水平。④相对于他人,它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差异。这主要是其结构要素在组合关系和发育程度上的差异造成的。
人格当然是有具体内容的,而这种内容在历史或不同人的人生中总是要变化、发展的,每个人对人格自我的塑造也是其终生的使命,因此我们强调在中小学校中的人格培育指的只是对儿童、青少年完整、健全人格结构发育和初步塑造的意识、关怀与安排。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成人、进入社会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人格结构,他们不仅有现代社会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有对社会、历史、文明一定的认识,也有对自我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对社会现实及其他人的比较健康的态度。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发挥其创造性;建设性地面对种种社会现实与人际交往;不仅在成功时能戒骄戒躁,而且在逆境中也坚韧不拔。这样,社会的发展、进步才可能是与人的发展同时完成的,而不是以相当一部分人为代价的。
当前的教育已经注意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希望利用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来养育新一代的情操、心灵,但应该意识到的是,今天的道德教育一定要是建立在完整人格培养的基础上才会是真正现代化的;也才可能会是有中国特色的。无论什么样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都必须由一个有理性有理想的、有选择和判断能力的、有生命活力和同情心的主体去遵循,这样的人才会是“自律的”,这些规范本身也才是“道德的”。换句话说,真正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知识结构完整的问题,不仅是知识结构中有没有道德内容的问题,而只能是完整人格培养的问题。用许多教育工作者的话说,就是要使孩子先成人,然后才是成才,这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明确的最主要问题,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教育改革的方向。
四
如果上述各点能够成立,那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强调“表现”内容的教学和“表现”技能的培养就具有明显的意义。作为艺术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课一般说将培养学生一种与科学的或逻辑的思维所不同的直觉思维(指对情境或事物结局的综合推断)能力,培养学生对形式以及形式、内容间适度关系的敏锐感受力和判断力。但注重“写实”的美术与注重“表现”的美术还是有些差别。
起码,它将充实人们对艺术创造力的理解。在注重“写实”的艺术教育中,创造性往往仅被理解为对客观形象的记忆和想象,至多是组合;而在强调“表现”的艺术教育中,创造更多的是指生活中尚没有的、不可见的形象的首次出现(通过音乐作品欣赏人们会较易理解这一点),它为生活增添新的内容。这也扩充和完善了知识的结构,改善了人们的“知识”观念。
更重要的分别是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现行教育在强调“双基”(或“三基”)教育的同时总是把小学生当成“一张白纸”,把“知识”当成是纯客观的规律等;而相应的美术教育也只是强调对外在的、“美的事物”的观察和描绘(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贯穿整个近现代绘画的透视观念等也就暗含其中),强调“写生”;即使逐渐增加了“绘画形式要素”的内容,也是强调它服务于外在事物描绘的功能。
应该说,“客观的”科学知识系统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同理,客观描绘外部事物的能力(“写实”)对于学生、甚至是将来专门从事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学生来说也是必要的。但问题是在进行这种内容上相对客观的教学过程中,不应将学生的情感与冲动压抑掉。目前一些学校对课堂纪律的优先强调、对“学习习惯”的过分强调事实上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有的学校已经在强调“寓教于乐”(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而另外的学校甚至强调“乐学、会学”(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学习方法培养),更有趣的是,小学音乐教育近年的改革正是与维持课堂纪律的方法问题结合在一起的,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调动起他们与生俱来的生命与创造的冲动,将其转化为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在全部学龄前时期获得的经验、形成的交往与表达模式;尊重他们幼小、但已经形成的基本人格和人生态度。只有这样,他们的学习才会是高效而有乐趣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才从根本上说是融洽和建设性的。我们不要像在工业开发时期对环境所报的先开发后治理的态度那样,希望先通过“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纪律约束,抑制住孩子的原创力而在相当一段时间的系统知识学习中培养起一种“纯智力”的兴趣。这样做所付出的代价将是高昂的。
相对说,注重“表现”的美术教育有完全不同的教育原则。它相信、爱护和扶持孩子们天生的生命冲动和创造冲动,努力理解并启发他们大胆表达自己在学龄前时期获得的各种经验及其个性差异,尊重孩子们基本的感觉和表达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它引导学生将内心世界的感受变成可见的,从而强化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观照,并通过美的教育对这些幼小的心灵给以指导;它也引导学生理解他人(的创作及情感表达方式),通过鉴赏和艺术批评,建立起宽容的良好人 际交往模式,学习到坚持己见、说服他人、容忍不同意见和进行妥协的种种技巧。我们相信这种教学将使孩子在未来的建设和社会生活中,不仅有更高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也更容易正视现实、面对竞争、承受逆境,有良好的适应感和判断力,也多一些正常渲泄的手段和幽默感。
但是,教育尤其是今日中国的教育应该是充分前瞻的。它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应成为现代社会不 断自我更新的动力之一。与今天相比,面对21世纪的中国社会肯定还会有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基础教育也势必 会有不断的改革和探索,美术教育当然不会例外。那么,美术教育改革的趋势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做一点推 断或透视,以更自觉地迎接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和新的变革。
我们认为,我国未来的小学美术教育中,“表现”的因素将逐渐受到重视。这不仅是说绘画教学中对“表 现主义”作品、流派、技能与方法的介绍将占有一定比重,学生的“表现”能力将得到培养,而且是说教师教 学中的一些基本着眼点、观念和方法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所谓“表现”,我们指的是运用各种艺术形式要素表达个人内心意愿、情感、感受和思想过程的手段或方 法。作为一种心理机制,“表现”或许是与生俱来的,而作为一种符号方式,虽然同样是一种艺术手段,将内 心“无形的”冲动、体验、情绪甚至态度、评价转换成一种外在的、可见的形象、象征或符号,要比“写实地 ”描绘已是外在的、有形的事物或对象的表面特征更困难,也更重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认为音乐更 多是“表现的”)。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像某些极端的艺术流派的宣言者那样,希望以某种观念与技法取 代以往的全部艺术实践与技法,对于写实的画风与技法我们同样重视,我们并不主张人们在二者间进行非此即 彼的抉择,但我们相信,“表现”作为日常的、甚至更一般的表达方式具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带来的更多意义 。
这种预期有什么根据呢?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如下几个层面:首先,21世纪的中国社会无疑将进入现 代化的阶段,而现代化有其特有的属性和形态;其次,现代化的中国将对其基础教育提出相应的要求;然后才 是逐渐增加“表现”因素的小学美术教育对整个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我们将依次讨论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二
现代化曾是中国人长期的理想和奋斗方向。关于现代化人们也有不少相同、相似或不同的看法与希望。我 们希望指出的是,从目前我国实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及到2010年的发展规划中,已经可以清晰地感觉 到现代化观念的合理转变。在当初“四个现代化”的提法中人们着眼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物质生产手段的 巨大发展。在不少人认识中以为现代化社会就等同于理想社会,这样的看法显然不切合实际。关于现代化,下 述几点认识也许是重要的。
其一,实际上现代化不过是一个历史范畴,恐怕是人类社会各个民族总要经过的特定历史阶段。这时,科 学技术的确有着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人们将更切身地经历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经历整个生产 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在这时,不仅企业的规模、设备在扩大、更新,它的整个管理、营销、分配模式必须 作现代化的转换。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也随之变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社会 的民主化、法制化过程也势在必行。
现代化将不仅给人们带来福祉,同时会给现代人带来问题甚至灾难。无论在哪个国家或民族,从前现代社 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都不是在理想的条件下实现的,甚至不是在自觉的基础上按部就班地实现的。因而一旦社 会经济迅速启动并以较高速度持续发展而新的秩序又难以一下子建立时,就会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在社会生产 规模迅速扩大时,自然资源和环境可能同时受到极大破坏;在社会总财富增加的同时,分配上的差异也在加大 。甚至可以说,当一个社会的财富迅速增加时,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并不一定迅速改善。
第二,现代社会一方面使个人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以种种方式割断了与血缘社会或地缘社会的关系,由于 工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青年的就业同样也更少能靠各种社会关系轻易获得,企业要求的是具有更高专 业技能和更高学历的“白领”和“蓝领”员工。在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社会是尊重个人的才能,而非他的身世 。
另一方面,现代化社会又是在日益强化的竞争条件下实现的,不仅许多局面最终要靠个人独自去面对,去 控制,而且势必使个人的压力感增强,对每个个人来说,他不仅面对更多的幸运和机遇,也面对更多的风险和 挑战,这都要求他有更强的承受能力和特殊才能,而这些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具备的。
第三,19世纪以来,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西方社会出现了种种“后现代”的理论。“后现代” 呼声所表达的其实就是对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以后的西方现代社会的抨击、批评、控诉以及校正的意向; 是对人(这里指个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一次“非人化”的抗议;是对人类理想和普遍价值的顽强追求。这 些理论或意见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或后发型)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四,国内理论界已有人注意到,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之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过程之处,就在于她抓物质文 明建设的同时,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只有实现了这一点,中国的现代化才是有自己“特色”的和创造性的, 并且也才是行得通的。尽管中国社会尚处于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与联系从没有 像今天这样紧密过。中国在这种交往和联系中不仅能实现自己的社会目标,而且能与世界人民共同创造一种更 和谐的未来。
现代化概念的上述几方面含义或许是我们在思考与之相适应的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及其美术教育改革与发 展趋势的问题时所不应忽视的。
三
现代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确实在为现代社会培养大批的、高质量的建设人才,在 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功能;也正是在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中,各种教育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 理论及教改方案才涌现出来,从而大大改变了传统学校的面貌及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但是反过来说,现代教育 的特长是在分门别类的职业培训,却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完整性及人文精神的涵养。因而当人们对“现 代化”有了一种新的反省以后,不也应相应地要求教育作出适当调整,甚至要求教育为救治或预防现代社会的 弊病而作出安排吗?
现代学校教育的高效性不仅是教育科学与教学技巧带来的,也是现代社会的需求,即市场的需求、竞争的 动机刺激出来的,因而它可能带有短期行为的特征,这样,它培养出来的人有可能是片面发展的。仅从我国的 实际情况看,为什么社会刚刚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教育中片面瞄准考试、追求升学、单纯重视“主 科”成绩的倾向就十分严重,且难以纠正呢?其原因或许除了人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对于现代化缺少全 面的理解和历史的认识,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传统中国对教育的设计更多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更多强调为社会培 养建设人才;“成才”的价值取向一直超过对“成人”的重视。显然,我们遇到这样一种境遇:由于传统社会 的定位,因而现代社会及其教育依然不会自动地注重育“人”。
事实也是如此,在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带来了自由,却没有给这些解 放了的“自然人”以足够的教养,在那些标榜“文明”的社会及其对外关系中竟出现了比“原始社会”更野蛮 的现象。现在,西方一些“后现代”的思想家想做也正在做所谓挽救西方文明的工作,这些工作的一部分也将 在教育领域展开。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要把现代化和后现代的工作合二而一的民族及其教育事业,就需要在“ 育人”的问题上更加重视,充分前瞻,有新举措,而不是跟着西方及其教育的老路走。
具体到学校教育上,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要强调其目标是培养完整、健全的人格。关于人格,哲学家、社 会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有种种定义和看法,其间也有极大的差异。我们这里说的人格有这样几层意思: ①它是相对独立于社会和他人的一个“位”或“格”,它有自身比较明确的界限和不同侧面。在社会现实及发 展中,这个“位”可以表现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也可以表现为个人的尊严、行为模式和伦理态度。②相 对于人的躯体它是人的内在的诸方面之和,相对人的外在行为与种种表现,它是其内在比较稳定的动机及常模 。③人格自身是一个由各种心理—文化要素组成的、不断发育、变化着的结构,其核心是人的生命和创造的需 求与驱力。人格的发育和变化既取决于他的活动、他与社会、他人的互动,也取决于个人对其人格的自我意识 水平。④相对于他人,它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差异。这主要是其结构要素在组合关系和发育程度上的差异造成的 。
人格当然是有具体内容的,而这种内容在历史或不同人的人生中总是要变化、发展的,每个人对人格自我 的塑造也是其终生的使命,因此我们强调在中小学校中的人格培育指的只是对儿童、青少年完整、健全人格结 构发育和初步塑造的意识、关怀与安排。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成人、进入社会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人格结 构,他们不仅有现代社会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有对社会、历史、文明一定的认识,也有对自我及其未来发展方 向的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对社会现实及其他人的比较健康的态度。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发挥其创造性; 建设性地面对种种社会现实与人际交往;不仅在成功时能戒骄戒躁,而且在逆境中也坚韧不拔。这样,社会的 发展、进步才可能是与人的发展同时完成的,而不是以相当一部分人为代价的。
当前的教育已经注意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希望利用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来养育新一代的情操、 心灵,但应该意识到的是,今天的道德教育一定要是建立在完整人格培养的基础上才会是真正现代化的;也才 可能会是有中国特色的。无论什么样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都必须由一个有理性有理想的、有选择和判断能力 的、有生命活力和同情心的主体去遵循,这样的人才会是“自律的”,这些规范本身也才是“道德的”。换句 话说,真正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知识结构完整的问题,不仅是知识结构中有没有道德内容的问题,而只能 是完整人格培养的问题。用许多教育工作者的话说,就是要使孩子先成人,然后才是成才,这是我们今天的教 育必须明确的最主要问题,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教育改革的方向。
四
如果上述各点能够成立,那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强调“表现”内容的教学和“表现”技能的培养就具有明 显的意义。作为艺术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课一般说将培养学生一种与科学的或逻辑的思维所不同的直 觉思维(指对情境或事物结局的综合推断)能力,培养学生对形式以及形式、内容间适度关系的敏锐感受力和 判断力。但注重“写实”的美术与注重“表现”的美术还是有些差别。
起码,它将充实人们对艺术创造力的理解。在注重“写实”的艺术教育中,创造性往往仅被理解为对客观 形象的记忆和想象,至多是组合;而在强调“表现”的艺术教育中,创造更多的是指生活中尚没有的、不可见 的形象的首次出现(通过音乐作品欣赏人们会较易理解这一点),它为生活增添新的内容。这也扩充和完善了 知识的结构,改善了人们的“知识”观念。
更重要的分别是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现行教育在强调“双基”(或“三基”)教育的同时总是把小学生 当成“一张白纸”,把“知识”当成是纯客观的规律等;而相应的美术教育也只是强调对外在的、“美的事物 ”的观察和描绘(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贯穿整个近现代绘画的透视观念等也就暗含其中),强调“写生”;即 使逐渐增加了“绘画形式要素”的内容,也是强调它服务于外在事物描绘的功能。
应该说,“客观的”科学知识系统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同理,客观描绘外部 事物的能力(“写实”)对于学生、甚至是将来专门从事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学生来说也是必要的。但问题 是在进行这种内容上相对客观的教学过程中,不应将学生的情感与冲动压抑掉。目前一些学校对课堂纪律的优 先强调、对“学习习惯”的过分强调事实上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有的学校已经在强调“寓教于乐” (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而另外的学校甚至强调“乐学、会学”(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 学习方法培养),更有趣的是,小学音乐教育近年的改革正是与维持课堂纪律的方法问题结合在一起的,这里 的道理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调动起他们与生俱来的生命与创造的冲动,将其转化为学 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在全部学龄前时期获得的经验、形成的交往与表达模式;尊重他们幼小、但已经形成的 基本人格和人生态度。只有这样,他们的学习才会是高效而有乐趣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才从根本上说 是融洽和建设性的。我们不要像在工业开发时期对环境所报的先开发后治理的态度那样,希望先通过“学习习 惯”的培养和纪律约束,抑制住孩子的原创力而在相当一段时间的系统知识学习中培养起一种“纯智力”的兴 趣。这样做所付出的代价将是高昂的。
相对说,注重“表现”的美术教育有完全不同的教育原则。它相信、爱护和扶持孩子们天生的生命冲动和 创造冲动,努力理解并启发他们大胆表达自己在学龄前时期获得的各种经验及其个性差异,尊重孩子们基本的 感觉和表达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它引导学生将内心世界的感受变成可见的,从而强化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 自我观照,并通过美的教育对这些幼小的心灵给以指导;它也引导学生理解他人(的创作及情感表达方式), 通过鉴赏和艺术批评,建立起宽容的良好人际交往模式,学习到坚持己见、说服他人、容忍不同意见和进行妥 协的种种技巧。我们相信这种教学将使孩子在未来的建设和社会生活中,不仅有更高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也 更容易正视现实、面对竞争、承受逆境,有良好的适应感和判断力,也多一些正常渲泄的手段和幽默感。
一、现代化教育在大学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历史教学活动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也正是因为如此,现代化教育在大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很有必要。下面,我们就来对大学历史教学现状进行几点分析:
1、大学历史教学思想落后
大学历史教师的教学思想,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大部分历史教师的教学观点没有得到转变,他们认为让学生掌握真实的史实,通过历史让学生认识真实的世界以及真实的国家关系。教师关注于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很少去考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吸收度。这样片面的教学思想,让大学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降低,不利于大学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大学历史教学工具落后
在长时间的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受到历史学科本身性质的影响,历史教师习惯于用最为传统的方法与工具开展历史教学。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利用黑板与粉笔,为学生讲解着一个又一个的历史事件。大学历史课堂的情景一般是这样的,教师拿着大学历史课本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利用粉笔为学生勾勒着每一个历史事件的重点。而学生则在课桌前做着自己的事情,玩手机,背单词。总之,利用传统教学工具开展的大学历史课堂活动,不能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也无法达成有效的师生互动。固定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大学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现代化教育在大学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面对大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现代教育在大学历史教学中的实施,对于大学历史教学来讲是一次历史性的改革。
1、加强德育教育力度,实施现代化教学
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大学历史教学活动中,对于大学历史教师们来讲也是一个重大的考验。近几年来,高校在加大德育教师的宣传力度,也在关心着广大大学生的品德问题。德育教育的效率高低,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化教育为德育教育的实施带来了更大的可能性,将声音、图像以及动画进行结合,有利于品德教育质量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历史中的英雄事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教师没有必要一直在黑板上为学生写下历史事迹的发生时间以及发生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具体的情节以及意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相关的影视资料进行观看,利用对该历史事件的网络评论来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品德水平的提高。像在讲解到邓文昌的时候,教师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电影,让学生体会为国牺牲的民族精神,促进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大学历史教学,促进了德育教学的实施,也促进了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的提升。
2、利用现代化教育,提高大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大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是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的重要原因。学生对大学历史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标志着学生对大学历史学习具有积极的情绪偏向,在教学中会更乐于配合教师完成历史教学。加强现代化教育,教师要从大学历史教学内容出发实施合理的教学行为。
在讲解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引入,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内容上。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八国联军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段战争音乐与视频,在学生没有反应过来的时间为学生奉上生动的史实信息,促进学生探究兴趣的提高。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遇到学生不好记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其编成一个顺口溜来减小历史教学难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
3、实施有效教学方法,加强历史教学现代化程度
大学历史教学内容的信息量较大,现代化教育技术具有容量大、传输量大且形象直观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来促进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在大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对比教学,来促进学生对历史内容的深入理解。
所谓“表现”,我们指的是运用各种艺术形式要素表达个人内心意愿、情感、感受和思想过程的手段或方法。作为一种心理机制,“表现”或许是与生俱来的,而作为一种符号方式,虽然同样是一种艺术手段,将内心“无形的”冲动、体验、情绪甚至态度、评价转换成一种外在的、可见的形象、象征或符号,要比“写实地”描绘已是外在的、有形的事物或对象的表面特征更困难,也更重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认为音乐更多是“表现的”)。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像某些极端的艺术流派的宣言者那样,希望以某种观念与技法取代以往的全部艺术实践与技法,对于写实的画风与技法我们同样重视,我们并不主张人们在二者间进行非此即彼的抉择,但我们相信,“表现”作为日常的、甚至更一般的表达方式具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带来的更多意义。
这种预期有什么根据呢?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如下几个层面:首先,21世纪的中国社会无疑将进入现代化的阶段,而现代化有其特有的属性和形态;其次,现代化的中国将对其基础教育提出相应的要求;然后才是逐渐增加“表现”因素的小学美术教育对整个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我们将依次讨论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现代化曾是中国人长期的理想和奋斗方向。关于现代化人们也有不少相同、相似或不同的看法与希望。我们希望指出的是,从目前我国实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及到2010年的发展规划中,已经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现代化观念的合理转变。在当初“四个现代化”的提法中人们着眼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物质生产手段的巨大发展。在不少人认识中以为现代化社会就等同于理想社会,这样的看法显然不切合实际。关于现代化,下述几点认识也许是重要的。
其一,实际上现代化不过是一个历史范畴,恐怕是人类社会各个民族总要经过的特定历史阶段。这时,科学技术的确有着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人们将更切身地经历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经历整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在这时,不仅企业的规模、设备在扩大、更新,它的整个管理、营销、分配模式必须作现代化的转换。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也随之变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的民主化、法制化过程也势在必行。
第二,现代社会一方面使个人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以种种方式割断了与血缘社会或地缘社会的关系,由于工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青年的就业同样也更少能靠各种社会关系轻易获得,企业要求的是具有更高专业技能和更高学历的“白领”和“蓝领”员工。在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社会是尊重个人的才能,而非他的身世。
现代化概念的上述几方面含义或许是我们在思考与之相适应的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及其美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问题时所不应忽视的。
现代学校教育的高效性不仅是教育科学与教学技巧带来的,也是现代社会的需求,即市场的需求、竞争的动机刺激出来的,因而它可能带有短期行为的特征,这样,它培养出来的人有可能是片面发展的。仅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为什么社会刚刚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教育中片面瞄准考试、追求升学、单纯重视“主科”成绩的倾向就十分严重,且难以纠正呢?其原因或许除了人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对于现代化缺少全面的理解和历史的认识,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传统中国对教育的设计更多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更多强调为社会培养建设人才;“成才”的价值取向一直超过对“成人”的重视。显然,我们遇到这样一种境遇:由于传统社会的定位,因而现代社会及其教育依然不会自动地注重育“人”。
教学的整个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知识的过程和教师学习吸收的过程。在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快速发展,使我国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革新,并且促进了教学思想的积极转变,通过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已经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知识传递,并且促使教师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小学生因为年级偏小,所以性格活泼好动,纪律性不强,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使用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并且更加偏重于对学生心理教育的辅导、意志力的培养等方面,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桥梁,要巧妙开发学生家长的教育心理成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德育教学培养中的运用
德育教育是目前素质教学的重要基础内容,通过对德育教育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乐观积极地学习态度、积极勇敢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班主任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有效促进德育教学的成果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爱心关怀
班主任应该认真的管住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要求自己,通过逐步完善自我修养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能够用心的跟学生沟通,小学生年级较小,常常注意力经常的分散、性情活泼好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学会采用全新的现代教育手段,使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通过德育教学思想的传递,让学生感知到德育教学内容的具体深意,在教学是通过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让学生感知到家长挣钱的不容易,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并且通过教学情境的建立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加强了学生对于父母的理解,能够有认真的听班主任和父母的话。通过学习能够促进班主任基本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促进学生的思想健康[1]。
2.现代教育手段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促进学生的自信心的养成,并且鼓励学生不断的超越自我,使学生的将来能够更加实用社会发展的进步,通过使用现代教育手段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自信心的养成,班主任可以在德育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教学方式,比如学生扮演教师讲课,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教师的辛苦,在发现了其他同学的错误时及时纠正的态度和管理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教师;让学生做交警,指挥交通,向学生传递安全法规和遵纪手法的意识,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融合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共同使用,角色扮演更加真实有代入感[2]。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感觉到自己可以完成,并且能够完成表演,有效促进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增强,并且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会积极参与性,有效促进班主任的工作树立进行[3]。
二、培养学生家长的健康教学心理和全新教育方式
现代教育手段能够促进健康四线观念形成,改变功利、世俗的落后^念,全新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有效促使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同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培养和熏陶[4]。家庭是学生得到教育开始的地方,所占的教育时间是所有教育时间的三分之二,所以父母是学生重要的教育对象,通过父母的思想熏染,能够是学生的精神层次和知识拓展的程度有所不同,不同的家庭采用的教育方式也不同,使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和价值观也有很大不同,所以因为家庭教育方法不科学而产生的教育漏洞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班主任应该经常通过家访、班会等对家长进行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训和指导,促进家长教育心理成熟化、教育方式科学化,在班主任开班会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家长能够有效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并且通过教学视频、短片、图片的能够形式促使家长能够更好的了解教育学生的正确、科学的办法,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促使学生家长调整原有的急功近利的教育心理,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5]。
三、结束语
在全新的教学时代背景下,班主任的教学工作严峻而艰巨,班主任应该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且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更好的培养学生,还要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培养学生家长的正确教育观念,学生能够在健康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是班主任的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高五虎,刘学花.用现代教育手段助力小学班主任工作[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1(5):37.
[2]金会玲.如何优化小学班主任工作[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2015.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是目前社会上比较有影响的两大文化思潮。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现代性具有如下三个特征:科学、进步与发展。
对于后现代性,特里·伊格尔顿认为,后现代性是一种思想风格,它怀疑关于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的经典概念,怀疑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怀疑单一体系、大叙事或者解释的最终根据。与这些启蒙主义规范相对立,它把世界看作是偶然的、没有根据的、多样的、易变的和不确定的,是一系列分离的文化或者释义,这些文化或者释义孕育了对于真理、历史和规范的客观性、天性的规定性和身份的一致性的一定程度的怀疑。”特里·伊格尔顿对后现代性的定义实际上也从对立面阐释了现代性的含义,其所说的后现代性的对立面即信仰真理、理性、同一性、客观性和普遍进步与解放等“启蒙主义规范”的思想风格即为现代性。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都是指文化的思想风格,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怀疑和批判,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则是否定现代性。
二、教育技术的现代性
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带来教育的进步与发展的信念体现的是教育技术的现代性。这种教育技术的现代性业已成为体制化因素,“教育技术制高点”说便是明证。因而体制内的教育技术实践现代性便成为主导的思想范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在体制内形成实践范式。现代性主导的教育技术实践给教育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
1.教育技术运用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要给学生传授丰富而又广阔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一条捷径,它具有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的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手段集声像字画于一体并动态显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用来组织教学能达到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易理解接受,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将单纯的死记硬背上升为理解应用,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育技术为教育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途径
校园网络化改变着校园的学习环境和手段,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发生改变。网络突破了物理空间限制教师与学生活动自由的传统教学格局,逐步走向开放式的教育。网络课程使得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自己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网上辩论会、讨论会甚至网上考试都将会成为现实。网络化对学习环境和手段的改变,将会逐渐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追求教学个性化的新的教学理念正慢慢渗透于教学活动中。
3.教育技术运用给教学管理带来便利
学校的校园网络建设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教学服务、研究开发等各类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了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给学校管理者、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带来极大的方便。在网络环境下,管理者依据数据和事实决策,提高了工作效率。网络环境可为管理者提供详尽的数据,能提高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有效性,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
从教育技术运用给教育带来的上述变化来看,无论是教育效率、效果的提升,教学模式的拓展,还是教学管理的便捷化,都是符合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带来教育的进步与发展的现代性理念的,在体制内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技术现代性也还将引领教育技术运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为教育现代化的实践服务。
三、教育技术的后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蔓延也影响到教育技术领域,人们用后现代主义视角重新审视教育技术的运用,并用后现代主义思想观点重构教育理论并尝试以之指导教育技术应用实践,教育技术因而也就带有了后现代性色彩。
1.网络给学校带来后现代的多元价值观影响
校园网的建设在给学校教育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打开了一个多元文化交织的虚拟世界。网络虚拟世界是自由和开放的,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任何信息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依靠自身的特性和对信息选择者口味的迎合来获得传播扩散。各种价值观念随着多元文化在网络的高速传递呈现在师生面前,传统的道德观念、伦理观念、集体观念、环境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存方式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多元文化所包含的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学生自由意识得到增强,传统非强制性的思想道德规范对他们的约束力逐年下降,具有世俗化倾向的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显现。受世俗化网络文化的影响,部分学生对经典著作的研读兴趣不再,对高雅艺术的追求日渐淡化,对人生价值与正义的追求缺少了理想的光辉。他们追求不断变化的漂亮外观,强调新奇多变的视觉,用形象欲望的满足取代对文化意义的追求和探索。这一切给一直倡导的构建共同价值理想的校园主流文化带来了挑战。
2.教育技术应用的后现代批判
教育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也并未达到现代性描述的理想状况,这为后现代批判提供了目标和靶子。电子课件在课堂教学的滥用被批评为由“人灌”变成了“电灌”,说是教学改革,其实换汤不换药,或许比教师用传统板书讲课效果更糟。网络课堂常常设计成“书本搬家”形式,对学生的无吸引力产生不了多大作用。计算机网络设备及维护花费巨大,而对课堂教学能有多大作用则令人怀疑,其状况常常是“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真正能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少之又少,造成教育投资的浪费。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3.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
后现代教学设计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矛盾、不连续、随意、无节制、流程短的特点恰好与好的教学设计相对应。这种教学设计的优点包括:能够更方便地用于相关背景下的意义学习,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有更多有意义的参与,更独立的问题解决能力,更灵活的设计,更灵活的教学,更多地对学习中的社会和动机因素加以了解。后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中心、自主学习,带有浓烈的后现代色彩。后现代教学设计的特征表现为:(1)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和协作性学习;(2)去中心化,每个学生都是网络上对等的存在,教师不再处于唯一的中心位置;(3)多元化的发展和评价方式,等等。如今在网络上讨论的比较热烈的Blog,Wiki等网络教育手段,其个性化、多元化和协作性的特点,比较适合于进行后现代主义教学实践,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的实践目前已经具有了一些后现代主义的教学特征。
四、对教育技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把握的思考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是思考现代社会问题的两种不同思想风格,后现代性是建立在对现代性的批判基础之上的,没有现代性也就无所谓后现代性,只有“现代化”以后人们才有谈论它种种不足的条件,因而后现代主义产生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不足为奇了。后现代主义的某些合理内核为体制接纳而进入到实践之中时,它就由“后现代”而转为“现代”了,同样也要接受后现代主义的审视和批判,这就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中国是外发式现代化的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个较长期的历程,而在发达国家所产生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给我们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考的视野。教育技术现代性在中国仍将长期引领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教育技术的后现代性则是我们进行教育技术实践应注意审慎施行的重要因素,其合理内核则是我们作为调整和完善教育技术应用实践的重要营养。审慎的教育技术现代性和积极的教育技术后现代性则是我们把握教育技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所应持的合理立场,如果我们还坚信现代性所张扬的价值理念的话。我们要警惕的是激进的教育技术现代性和激进的教育技术后现代性。
参考文献
[1]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 冯俊等.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
[4] 顾清红,祝智庭.教育技术的后现代观.电化教育研究,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