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城市交通运输规划大全11篇

时间:2024-02-01 15:37:3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城市交通运输规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城市交通运输规划

篇(1)

中图分类号:U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a)-0054-0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客运需求量不断增大,城市面临的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再加上目前各大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的不合理,使得交通拥挤逐步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城市轨道交通方便快捷,不仅能够极大的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而且能够引导和调整城市合理规划布局,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是由多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的大容量、快速客运系统,通过轨道交通车站与线路相互衔接和连接,形成规模大、功能强的客运网络,线路之间实现互联、互通、互动,能够极大的满足城市交通发展和乘客出行的需要。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具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线网结构的复杂性,通过环线布局和利用既有地铁线路形成超长线路,实现地铁系统和铁路系统的有效整合;其次,经营管理的集中性,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大多采用一家独立经营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的资源整合和系统协调;最后,换乘的便捷性和资源的共享性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优势所在,通过合理选取站点和行车组织科学设计,使人们的出行路线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资源的共享性使网络化运营的规模效益得以展现,降低了运营管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组织方式和实施技术探讨

1.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下的行车组织和实施技术探讨

首先,要制定灵活的路网列车运行方案。通过换乘点的设立将相对独立的轨道交通线路衔接起来,形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换言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换乘点实现的,因此,换乘点布局的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轨道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由于城市功能区位的划分,不同轨道交通线路所对应的客流需求时空分布特点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城市不同区位人们出行的不同需求制定灵活的路网列车运行方案,如在城市中心区,人流量较大,乘客需要高频率的服务,可采用短间隔、各站停车的运行方式;而在远郊地区,乘客更期望的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延长运营时间,可采用长间隔、列车交错停车的运行方式。从而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速度,使方案的质量和自动化编制水平得以提高,以有限的设备资源尽可能满足复杂的客流条件和需求。

其次,要编制网络化运行图,它是指导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生产和体现客运服务质量的技术文件。应通过优化首末班车衔接方案,将网络合理分区,采用灵活的运行图编制模式,增加编制运行图的弹性约束条件,从而解决运行图编制的滞后性与逐渐增长的客运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使有限的轨道交通运输资源满足城市客流时空分布不平衡性的需求,利用先进计算机系统,降低列车运行图的铺划难度,大力提升运行图自动化编制水平的技术。

最后,要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调度工作。制定科学严密的调度工作是实现列车运行计划的重要保障。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不同的轨道线路在多处重叠交汇,如果调度中心没有准确及时的信息汇总,一旦一个站点或线路出现问题,将很快蔓延波及到其他相交线路,甚至造成整个轨道交通运输的瘫痪,因此,通过对单线调度工作进行有序整合和分层管理,调度指挥中心掌握准确完整的信息,及时对突发事故做出正确反应,才能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安全、均衡和高效的运输。

1.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下的客运组织和实施技术探讨

首先,应形成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出发点的客运服务理念。城市轨道交通属于服务行业,提高服务质量是客运服务的主要内容。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其运力和运量将大大增加,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应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吸引客流关注,不仅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提高民众生活品质,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对于保护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应注重改善乘车环境。运营组织工作不仅要注重运输质量,更要注重经营质量,应关注乘客感受,通过市场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渠道了解乘客结构及其需求特征,为不同区位的乘客设计方便合理的乘车路线和换乘方案,缩短换乘等待时间,满足乘客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同时,还应注重通过改善换乘通道和候车设施、美化站厅结构、加强车站诱导系统功能、及时网络化运营信息等方式,改善乘客乘车环境等措施,提升轨道交通运输方式的竞争力。

最后,要建立完备的网络化运营客运服务指标体系。通过深入研究网络化客运服务管理体系,研究换乘站的换乘服务标准,建立并不断完善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等措施,来形成科学严谨的客运服务管理,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加强对客运服务的考核,使客运服务总体得到提升,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使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更快更好的发展。

2 结论

综上所述,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是今后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起步较晚,目前我国除部分一线城市外,大多数城市还未发展轨道交通,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轨道交通也才刚刚进入网络化快速发展阶段。因此,我国城市在今后发展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时,要注重借鉴国外大型城市轨道交通布局和运营经验,同时要根据自身城市的具体特点,对轨道交通进行合理规划,除了在机车通信等技术装备上得以提升外,还应注重提高以现代运输观念和服务理念为主要内容的运营组织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城市交通不断完善,城市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沪生.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思考[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7(4).

[2] 周淮,朱效洁,吴强.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问题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6).

篇(2)

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中一直主张实现紧凑型的发展战略,以达到实现促进城市发展、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但是随着我国各地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使得原有的交通布局规划显得过于落后,交通拥堵问题更是屡见不鲜。虽然很多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交通管制政策,但是仍旧不能改变我国城市交通系统效率低下的现状,并导致了环境污染、经济过多损耗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时,多加强对城市交通布局及其设计规范的研究,制定正确的交通设计原则就显得十分迫切而又重要了。

一、城市交通布局规范中规划理念的调整

目前,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布局与规划应当具有超前意识,积极调整原有布局规范中的不合理环节,尊重经济发展与交通需求变化的客观规律,积极转变城市交通综合编制与规划的理念,增强交通布局规范的实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实现“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

在传统的城市交通布局与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节约土地资源,满足目前的交通需要,而忽视了人在当前及未来的各方面的需求,可以说是过度强调了“物”的因素,而对“人”的因素不够重视,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因此,在未来的城市交通布局与设计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的各种需要,以提高人民的生产与生活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完善、安全的运输服务为根本目标,尽量减少交通堵塞等不合理的现象,实现人与城市交通的和谐发展。

(二)着眼于未来的交通发展需要

众所周知,科学的城市交通规费需要具有超前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相对保守、缺乏战略的交通布局与设计方法,以更好的满足城市交通在未来的发展需要,减少交通拥堵带来的经济、环境损失以及交通整治费用,降低交通布局规范修订的频率,确保规范编制的科学性与稳定性。在城市交通布局规划过程中,要突出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尽量满足对社会、经济、环境在长远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与需要,规避或减少经济、环境、社会与交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坚持空间均衡的规划编制理念

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虽然很快,但是城镇人们的生活水平却不是很高,空间结构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与长期以来编制规划对空间均衡关注不够有关。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是经济和人口区域分布、空间结构形成和改善的决定性因素,其布局规划科学合理与否,对空间开发格局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在交通运输规划尤其是交通运输网络布局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坚持空间均衡的原则,贯彻空间均衡的理念,以期通过规划的实施,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空间的均衡布局。

二、城市交通布局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对城市交通布局来说,在满通与运输的长期需求的基础上,必须兼顾到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要想实现城市交通的正常运作和良性循环,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交通布局规划与设计的变革和发展。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要满足城市交通运输服务的基本需求,构建完善的交通服务体系;②要尽量采取环保型的交通运输方式,从而达到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③要考虑到不同阶层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使交通运输体系能够为所有人服务。

鉴于此,在进行城市交通布局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必须对整个交通运输的体系进行调整,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提高运输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加强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管理,实现交通运输机制和体制上的创新,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和交通运输体系的运营效率,对于条件符合的大城市,可以计划性的发展轨道交通网络,实现城市交通在技术经济、环境保护、资源消耗、运输效率等方面的改进与提升,实现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性调整。此外,还必须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交通运输体系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科学技术更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最终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

城市交通布局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实现“量”的提高,更要实现“质”的提升,这才有利于城市交通规模效益的全面改进;同时,必须实现整体布局上的均衡发展,这就要求城市交通系统必须满足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需求,并实现彼此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全面性、便捷性;此外,我们在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还必须加强“软实力”建设,通过有效的改革措施,促进交通运输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为城市交通的全面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存在着结构不合理、路网总量不足、道路质量差、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从城市交通布局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在目前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要围绕扩大路网规模这一中心环节,全面推进交通运输结构的优化、运输效率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改善。首先,要从促进城市交通综合服务体系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继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扩大路网规模,增强交通运输的有效供给能力;其次,要进一步改善各种运输方式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体系结构、综合交通的区域结构等,促进城市交通整体结构的优化;第三,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装备提升城市交通体系的技术水平、专业化程度和运输服务质量;最后,要通过一系列体制和机制改革,为城市交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三)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城市交通布局规划与设计的协调发展,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实现城市交通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使各种运输方式的规模和结构搭配合理,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基本需求;②要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整体交通网络的优化,尤其是对于城市交通运输中的薄弱环节,更是要增加投入;③要实现城市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交通发展之间的差距,这对改善城市交通质量也是非常有利的。

在具体实践中,城市交通运输方式之间要彼此衔接协调,在点线布局、线网走向上相互衔接,在能力配套、设施装备上彼此协调,着力体现“整合”的理念,实现综合交通体系的资源整合、线网整合、技术整合、设施整合等。要通过对综合交通枢纽节点的统筹规划,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和一体化运输。

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的交通布局规划与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对改变我国目前城市交通的现状、完善城市功能与发展模式、节约社会经济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部门和人员一定要积极转变城市交通布局规划与设计的观念,严格执行相应的设计原则,多加强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与分析,积极吸收国内外的先进设计技术和理念,促进我国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佳, 徐欣. 中国城市布局与其综合交通规划[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3)

[2] 蓝悦明, 刘会会, 王楠.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城市布局的评判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0,(04)

[3] 林树森.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演变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0,(08)

篇(3)

1.2运输任务重和服务水平不高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多,从中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十分繁重的任务,特别是在载人方面,我国许多地区在运输方面都表现出来一定的难度和存在着一些不足。事实上,无论我国在运输车辆的增加方面,还是在运输次数的提高方面,还是不能满足载人方面的需求,要解决这方面的运输需求仍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另外,由于运输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服务意识,加上基础服务水平不高,这也是引发交通运输中问题的原因。

1.3协调发展问题从我国交通总体规划上看,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进行交通运输规划过程中,缺乏全局的规划理念,如没有全面地考虑到各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性和系统性,这大大降低了交通运输业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交通运输的发展大多靠政府的支持和投资,而缺乏多元化的投资,这显然很难满通运输的长期发展,交通问题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2.交通运输管理的有效对策

2.1优化城市交通运输网络结构城市交通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不仅可以缓解城市交通严重的拥堵问题,而且能够融合城市各区的道路,从中提高道路交通容量。要完善城市交通运输网络,需要优化城市交通结构,而城市交通结构的优化既可以改善路网结构不合理现状,又可以解决车辆通行的难题。城市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主要是针对不同等级的道路,按照道路功能进行分工,从而使得道路网络的功能体系更加明确,以实现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效益目标。

2.2加强交通运输工作的管理与服务在交通运输中,做好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方面工作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运输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交通运输服务与管理工作相互之间的联系。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主要划分企业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两种。两种单位由于性质不同,使得其工作的理念也有所差别。企业单位的工作理念主要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交通运输企业的工作方式不仅注重经济利益,而且更多是为了分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理念主要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以促进交通运输工作的服务体系的完善,提高交通运输工作的管理工作的效率。

2.3加强客运站场建设力度,完善客运站的基础设施加强客运站场的建设力度是完善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条件,客运站场选址的合理性,对整个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运行效率影响较大。目前而言,我国的客运站场的建设力度还需要加强与完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乡村客运站场需要考虑到其密度和服务水平。不仅仅要完善运输硬件设施,而且要提高运输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还要配备较好的运输设备,旨在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输服务。

2.4做好城市交通运输规划工作合理的交通运输规划,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可以促进当地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因此,在交通运输规划过程中,需要根据城市的规划、发展现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以减少城市建设资金的支出。另外,还要从城市远期的发展进行交通运输规划,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5运用高新运输管理技术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改善,往往需要运用高新运输管理技术。例如,立体停车场的广泛运用,有效缓解了城市地区停车难的问题;多层立体空间的利用,主要分为地上、地下、空中几种空间,这使得城市交通运输与城市功能得到很好的对接;城市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运用,城市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智能化的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和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其中交通运输中央监控单元可以通过无线电引导车辆最佳行驶路线,从中避免车辆发生堵塞现象。

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面临非常繁重的运输任务,尤其体现在载人方面,这在我国很多地区表现得都非常明显。然而我国的事实是,不管是增加运输车辆,还是提高其运输的次数,依旧不能完成繁重的运输任务。不仅如此,相关管理人员也没有足够的服务意识,基础服务水平低,这也是导致交通运输存在目前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

1.2运输站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客货运输站场的建设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很多城市、多数县城和乡镇都存在设备短缺和设施简陋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道路运输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对公路基础设施功能的完善和交通运输管理效率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3协调发展问题

我国交通规划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进行规划时较难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各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规划的系统性与全局性都非常差,这不利于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不仅如此,交通运输的发展大多依靠公共投资,这显然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而多元化投资发展速度缓慢,不能解决当前严重的交通问题。

2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优化的路径

2.1完善城市交通运输网络

城市交通体系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交通运输网络是城市发展的交通设施与载体。因此,要想有效解决城市交通严重的拥堵现象,需要对城市交通运输网络加以完善,使得道路交通容量可以显著提高,以便能够融合各个城区的道路,使之形成完善的网络。对目前的交通结构进行优化,不仅能够改善不合理的路网结构现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通行困难。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等级的道路,要明确其功能分工,使得道路网络的功能体系更加完善和明确,使得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益有所提升,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2.2强化交通运输工作的管理与服务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交通运输工作必须要在管理与服务方面符合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求,符合当今时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对交通运输服务与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加强这两方面的工作,共同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企业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两种单位由于性质有本质的差别使得其工作的方式与理念也有所不同。企业单位的最终目标是利益最大化,而交通运输企业的目标相对融入了更多的责任,不仅仅关注经济利益,还包括对社会、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因此一般对交通运输企业的要求较高。而行政事业单位则需要加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不管是在思想方面,还是在行动方面,都需要忠于职守,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完善交通运输工作的服务体系,提高其运行效率。

2.3加快建设客运站场

客运站场的建设也是交通运输体系的一大重要内容,其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都直接影响整个城市交通运输体系运行的效率。而我国目前的客运站场的建设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提高乡村客运站场的密度和服务设施水平。除了硬件设施的完善,还需要重视运输安全管理,不仅要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同时也需要加强经营者的安全意识,确保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输服务。

2.4制订合理的城市交通运输规划

一个城市的交通规划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还影响到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在进行交通运输规划之前,需要充分考虑其与城市具体情况的匹配度,尽可能减少资金浪费。除此之外,城市交通规划还要符合城市长远发展的利益要求,要确保其能够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篇(5)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3. 058

[中图分类号] F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3- 0124- 0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经济建设,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工作不再仅仅专注于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而是慢慢向提高运输管理效率转变。为了能够满足时展的需求,需要对我国现有的交通系统进行改革,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对交通运输进行不断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环境。

1 交通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人均道路面积偏低

道路施工建设是我国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都是不受重视的部分,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大多只注重建筑结构建设,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人均道路面积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更高了,同时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人均道路面积[1]。但是相对来说,我国的人均道路面积依然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很多道路都处于饱和状态,存在非常严重的拥堵状况,这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2 运输任务重和服务水平过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面临非常繁重的运输任务,尤其体现在载人方面,这在我国很多地区表现得都非常明显。然而我国的事实是,不管是增加运输车辆,还是提高其运输的次数,依旧不能完成繁重的运输任务。不仅如此,相关管理人员也没有足够的服务意识,基础服务水平低,这也是导致交通运输存在目前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

1.3 运输站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客货运输站场的建设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很多城市、多数县城和乡镇都存在设备短缺和设施简陋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道路运输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对公路基础设施功能的完善和交通运输管理效率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4 协调发展问题

我国交通规划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进行规划时较难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各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规划的系统性与全局性都非常差,这不利于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不仅如此,交通运输的发展大多依靠公共投资,这显然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而多元化投资发展速度缓慢,不能解决当前严重的交通问题。

2 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优化的路径

2.1 完善城市交通运输网络

城市交通体系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交通运输网络是城市发展的交通设施与载体。因此,要想有效解决城市交通严重的拥堵现象,需要对城市交通运输网络加以完善,使得道路交通容量可以显著提高,以便能够融合各个城区的道路,使之形成完善的网络。对目前的交通结构进行优化,不仅能够改善不合理的路网结构现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通行困难[2]。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等级的道路,要明确其功能分工,使得道路网络的功能体系更加完善和明确,使得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益有所提升,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2.2 强化交通运输工作的管理与服务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交通运输工作必须要在管理与服务方面符合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求,符合当今时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对交通运输服务与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加强这两方面的工作,共同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企业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3]。两种单位由于性质有本质的差别使得其工作的方式与理念也有所不同。企业单位的最终目标是利益最大化,而交通运输企业的目标相对融入了更多的责任,不仅仅关注经济利益,还包括对社会、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因此一般对交通运输企业的要求较高。而行政事业单位则需要加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不管是在思想方面,还是在行动方面,都需要忠于职守,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完善交通运输工作的服务体系,提高其运行效率。

2.3 加快建设客运站场

客运站场的建设也是交通运输体系的一大重要内容,其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都直接影响整个城市交通运输体系运行的效率。而我国目前的客运站场的建设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提高乡村客运站场的密度和服务设施水平。除了硬件设施的完善,还需要重视运输安全管理,不仅要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同时也需要加强经营者的安全意识,确保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输服务。

2.4 制订合理的城市交通运输规划

一个城市的交通规划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还影响到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在进行交通运输规划之前,需要充分考虑其与城市具体情况的匹配度,尽可能减少资金浪费。除此之外,城市交通规划还要符合城市长远发展的利益要求,要确保其能够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结 论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交通运输管理已经步入了科技化、法制化、市场化的阶段,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很多城市依然存在非常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完善其服务体系,提高交通运输整体效率,确保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篇(6)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8. 085

[中图分类号] U491.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8- 0140- 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交通运输压力大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不断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虽已收到了一定改革成果,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1 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问题

1.1 交通规划缺乏系统性

当前,城市中的土地规划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由于城市中各个主管部门间的沟通效率偏低,导致规划的具体实施存在随意性和不合规性,以至于很多公共交通运输管理过程中,能源浪费较多。运输的质量差,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另外,停车问题亦较为普遍。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1.2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公共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交通政策和法规不具体,使得交通运输中的各种问题很难快速解决。违规运输的现象,增加了运输成本,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也极不相符。

1.3 缺乏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

当前,国内的很多城市都存在资金短缺,交通信息系统不完善等问题。这些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发展。智能交通运输是交通运输管理优化的重要目标,其亦是当前交通信息系统最大的改革问题。

2 公共交通运输低碳管理理念创建

随着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社会各行业改革的重要走向。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改革亦是要以低碳、环保为重要的指导观念。下面就公共交通运输低碳管理进行探索。

2.1 交通路线系统规划

根据实际的交通运输需求,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要求加强衔接,改善换乘,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运输管理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对公共交通进行规划,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控制,保证公共交通运输正常有效地进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交通供给,吸引公众乘用公交;另外运用调控政策,增加私人交通在市区的使用成本和相应的路权使用限制等,并降低公共交通的使用成本,扩大公共交通的覆盖面和提高方便性等。此外,在规划城市道路时,要积极会同水力、电力、管道煤气各部门,充分论证,合理布局,尽可能一步到位,避免刚建就拆,资源浪费。政府加强对道路资源的规划,在安排公交线路时,近居民区设点,近地铁站设点,近校区设点,与水、电、煤气地下供应线相让,避免水、电、气管道维修影响行车。开辟的专用公交线路执行到位,制定惩罚措施,严禁其他车辆占用,保证公交车的运营效率。加快城市主、次十道和快速路建设,合理安排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建设,提高道路利用率,加强公共交通运输效率,真正实现快速流通,降低公共交通运输资金的耗费。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实现公共运输的低碳化发展。适当建设过江高架,高发路段的隧道建设,增加供给。

2.2 高度关注公交轨道交通

相对于小轿车,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的单位时间道路客流量很高,使得城市中的道路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同时,其能源消耗以及污染也是相对偏低,而且,还会节省大量的停车位。因此,在公共交通管理改革当中,要对地铁以及公交车等交通工具的重要性格外重视,在城市中设置科学、合理的交通中转枢纽,从而有效实现铁路、公交以及轨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科学对接,协调推进。为了有效实现“公交先行”,相关部门可以借助“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促进“公交先行”。地铁由于具有安全、迅捷、准点以及占地面积小等优势,已经成为了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相对于地面的机动车辆,轨道交通的环保性能非常突出,不仅能够降低大量的能源,还不会产生很多的噪音,是低碳交通的重点选择工具。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轨道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规划者可以在一些附近地区设置一定数量的白天免费停车场地,以便于市中心的车辆停车,换乘公共交通工具。通常情况下,城市地铁站周边要设置便利的公交停靠站,方便城市居民换乘地铁或者公交,能有效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实现低碳生活。为此,建议政府给予公交、轨道建设资金支持,敦促公交企业改进运输工具,降低碳排放,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作为出行选乘方式的吸引力。

2.3 排放标准合理制定

随着汽车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分阶段燃油消耗限值政策已经逐步推广。为了更好地确保限值政策的有效实现,应结合实际状况制定统一的汽车燃油消耗量实验方法标准。根据制定标准对各种违规操作进行经济性奖惩,以便促使其达标。政府方面,还要不断加强相关的法治建设,对交通运输管理制度进行强化,进而利用法律的强制效力对公共交通运输进行高效管理。同时,由于当前城市私家车数量众多,可以适度设定一些“无车区域”,以便缩减私家车的上路量。这些举措在北京等城市已经得到了推广。

3 结 论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交通规划的滞后性以及交通运输的超负载,且有加剧趋势。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彭辉,王洁.运输通道新建高速铁路客运量预测MD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3).

篇(7)

用系统思想来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即将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来考虑,找出相关要素及外部环境,设定系统的总体目标,进行系统分析后,改变系统的输入变量,以求获得系统的最优输出。系统思想的核心是建立系统的整体最优及平衡的协调。城市交通是一个由其内部要素集合而成,复杂开放、随机可控的大系统。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看,城市交通系统的本质特征包括:相关性、动态平衡性、结构性。

一、系统思想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要缓解城市交通问题,适应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规划需更加注重系统思想的应用。

(1)交通规划目的更加多元化。系统工程理论指出,系统的目标对系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交通规划的目的必须多元化。因此,一是要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二是要提高单位土地利用效率;三是要促进城市体系、区域布局的健康发展;四是要支撑城市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的调整。

(2)交通规划的决策过程更加注重各种分析方法的综合利用。在交通规划中,需要更加注重将专家理论、数据和各种信息与计算机仿真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科学理论与实践经验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综合系统的整体优势。

(3)交通规划更加注重先进规划方法的应用。规划目的的多元化,极大地增加了规划的研究内容交通规划需更加注重交通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更加注重解决战略规划层面的问题为分析复杂系统之间的关系,作为理论基础,宏工程等先进系统工程理论需逐步引入到交通规划中。

(4)交通规划更加注重交通网络的可靠性研究。在重大自然灾害,交通系统对于城市的援救与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灾害发生时,道路交通系统功能对于城市系统总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大影响,因而需要提供具有一定可靠性、能够在灾害中发挥作用的交通网络。

二、系统思想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城市交通的管理更加趋向于管理手段的智能化和管理方式的人性化。并且交通量是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基础,所以对城市交通量的预测对于城市交通管理来说尤为重要。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系统思想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行生成预测。出行产生包括出行发生与出行吸引。居民出行产生预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交叉分类法、回归分析法、生成率法、吸引率法及平均出行次数法等。通过全面考虑出行生成的各个影响因素,利用交叉分类法、回归分析法、生成率法、吸引率法及平均出行次数法等,来有效管理交通运输。

(2)交通分配预测。在掌握各分区出行产生、出行吸引,以及出行分布情况后,即知道了各分区之间有多少出行交换量后,就可着手进行交通分配。交通分配就是把各分区之间的空间O-D量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通过交通分配所获得的路段、交叉通量资料是检验道路规划网络是否合理的主要依据之一。

(3)停车需求预测。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均对停车需求预测进行过深入研究,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其计算方法差异较大。常用的预测模型有:停车生成率模型、用地与交通影响分析模型、相关分析模型、机动车OD预测模型、交通量-停车需求模型、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在上述模型中,大都全面考虑各自本国或地区的实际状况,综合各自的需求预测分析后的结果,系统的制定对策,将管理推进。

三、系统思想在城市交通控制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交通控制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各大城市共同面对的难题。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城市交通控制问题往往突出表现在城市道路交叉口处拥挤。因此,道路资源充分利用与否的关键是交叉口资源的控制利用。目前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基本上是引用SCOOT、SCAT等国外开发的系统,这些系统皆是建立在机动车为主的道路交通条件基础之上的被动型控制系统。实践证明:这些系统不仅不适应混合道路交通情况,在连续流与间断流的协调控制、公共汽车交通优先控制方面也存在问题,更难以适应于城市发展智能交通系统(ITS)的需要。针对以往交通控制系统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有着实时自适应控制与管理系统的方法。

四、系统思想在城市交通中的评价

现有的评价系统是就其特点、合理性及总体的综合评价,采用多目标原则,对影响城市交通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确定评价准则和方法的基础上,然后综合研究整个城市交通的整体水平。首先可以通过评价认清交通现状与社会服务的差距,并通过交通运输管理来调整差距。其次,通过评价找出影响城市交通的主要问题,研究如何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并指明解决方向,最后通过评价为各个部门提供数据支持,方便全面的解决问题。

五、总结

交通运输业是国家的重要产业部门,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系统工程理论是指导交通发展沿着综合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轨迹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一体化交通系统的理论基础.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交通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努力探索系统工程的思想和理论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尤其是应用到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大,怎样才能够更好的通过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方式这种适合人民群众的交通方式作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边界的服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是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1.简述智能交通系统以及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

1.1城市化和城市交通智能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在最近的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每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很多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的特大城市,我国城市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城市作为一个国家的人口聚集中心部位,聚集了全国大部分的人口,这就给城市的交通出行带来了很大的调整,所以,针对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也应该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作出相应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城市交通的正常需要。

1.2智能交通系统以及城市智能的交通系统

目前应用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智能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是来自于上个世界八十年代的美国以及欧洲,智能交通系统的最著名的代表就是美国的智能车辆管理系统。所谓的智能交通系统,实际上就是指利用不断发展的高新科学技术来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从而使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能够不断的向着新型智能化的模式去靠近,最终实现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

2.对我国城市智能化交通战略规划进行介绍分析

2.1根据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定义为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的目标

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主要是指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将现金的信息通信技术和有关的垫资信息管理技术融合到现有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当中,进而实现智能系统的管理,同时也能够实现人和车辆以及道路之间的相互统一,最终也能够实现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之中的智能管理系统,同时也能够全方位的对城市的交通信息进行实时性的准确安全管理防护。目前必须要为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的设置交通管理系统,其中主要包括有以下内容:城市管理系统当中的车辆控制以及安全系统。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当中的对行人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当中的自动生成的公路管理系统。

在具体的我国城市智能交通战略发展设置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城市交通技术的发展看做是一种工程技术上面的进步,同时也要将城市的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看作是对我国城市人民群众的出行目标的满足程度作为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在对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进行城市智能交通战略规划就是在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的模式之下,进而实现城市居民的交通环境能够得到协调的发展,从而也能够使城市交通的运行在社会的范围之内和谐的运行,最终做到促进城市交通运输能够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全面的提升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质量以及交通安全。

2.2能够更好的为我国城市智能交通战略发展寻找出正确的发展方式

在我国传统的城市交通运输的管理系统的管理之下,从而使得我国的城市交通运行是在一种粗放的管理模式之下运行的,这种城市交通运行的管理模式是依托于我国对于交通运输行业所投入的巨额管理资金为依靠屏障的,这样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做不到对城市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的正确反映,也难以对城市交通运行之中行人和车辆的基本信息进行快速有效的统计处理,其主要的发展模式就是依靠政府机构的投资来完成依靠在城市交通的战略规划之中采用先进的UITS智能管理模式,通过这样的智能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对城市交通各种交通信息的集约化智能管理,通过对城市交通运输各种车辆和行人信息的登入实现有效的管理发展。

2.3能够更好的为我国城市智能交通战略发展寻找正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

在传统的城市交通运输的管理办法里面,所有的城市交通管理方案都有一个最长的管理使用期限,这个期限到了之后就要求对城市交通的管理运行进行整改目前,根据智能化城市交通管理运行的需要,要求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各种信息进行持续化的智能管理,是一种连续的发展这就要求在进行我国城市智能交通战略规划的时候考虑到智能管理城市的交通运输模式绝不仅仅是一代人的事情,更要根据智能管理系统信息的连续性来保证子孙后代的城市交通运输安全。

对于城市的智能交通管理战略的空间范围层面,并且在我国城市交通智能管理的系统当中,在对其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我国城市的规模问题。当前,我国的每个城市的规模都在不断的进行扩大,并且城市的人口也在不断的上升,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城市交通运输在运行的过程中要面临着空间的尺度发展的问题。对于这样的情况,在对其进行城市交通智能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靠考到城市空间的局限性以及城市每个区域之间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通过对有关的信息采集以及智能的分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定出最合理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的模式,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城市每个区域当中的交通运输的合理发展。

3我国城市交通管理的智能化之路

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成后,尤其是形成网络后,能够安全通常,首先取决于交通工程基础设施的设计是否科学以及合理,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完善,这项基础包括:对城市交通管理发展规划进行有效的建立,从而科学以及系统、全面地对城市交通各项基础信息进行掌握,把影响城市交通的各项综合因素进行找出,在一定程度上要全面认识城市交通问题演变过程中的内在规律,进一步预测以及把握未来可能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还包括对整个城市的路网进行宏观交通组织、交通流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每条主干道、每条次干道的交通流量均衡以及合理,包括对城市每个交叉口、每条路段进行相应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渠化、相位设计、标志标线的设计等等。

另外一项相对比较重要的基础就是城市信息系统,任何一个系统能否得到高效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获得准确以及科学有效、实时信息。在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及产生的社会变化与进步我们已有目共睹。信息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逐步成为各行各业的基础。同样,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建立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交通信息系统,也是发展ITS的重要基础,城市交通信息系统是否完备,能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准确实时有效的交通信息,将进一步的影响到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的发展进程。

总结:目前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的日益拥堵,如何才能够实现我国城市交通的智能化发展已经是成为了目前人们群众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本文当中通过对智能管理模式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简单的说明了目前我国城市智能化交通战略的规划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冬辉.我国城市交通智能化对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24:232.

篇(9)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现状

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落后。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每年GDP的增长速度都处在世界前列,然而对于我国交通运输经济来说,虽然发展势头也比较强劲,但是增长速度相对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来说仍比较缓慢。这和我国的国情有一定的关系,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运输行业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交通运输网规模较小,运输设备不够先进,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交通运输管理水平比较落后等,这也导致了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的运输数量和运输设备的使用次数却比发达国家大很多,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交通运输行业的供应之间的矛盾是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也阻碍了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交通工具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交通路网的发展速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的人们已不满足于温饱问题了,而是追求更加便捷的生活,很多家庭都有经济实力经常出去旅游,这就使交通运输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大。现在很多家庭为了生活的方便,都购置了汽车,有的家庭甚至有几辆车,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出行和自驾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动了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却是交通运输网的发展规模远远没有达到交通工具的增长规模,导致了很多时候车辆在道路上行驶都很拥堵,尤其是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免费的四个假期在高速公路上的拥堵已经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交通路网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这是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一大顽疾。

城市交通运输网络规划不合理。从目前我国城市的发展来说,城市的交通运输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城市的交通运输网络规划不合理,不管城市规模大小都存在此类问题。一些城区特别是老旧城区的停车规划不合理,城市车辆越来越多,但是停车位却很少,这在一些旧小区更加明显。城市交通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也比较落后,交通运输设备陈旧,很多城市的公交车还在超负荷运转,而发达地区的公交系统已经更换为电力系统汽车。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有限的城市空间导致的交通运输发展缓慢是一个矛盾,并且这个矛盾会随着城市交通运输设备的增多越来越明显。目前很多城市都出现堵车现象,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而且妨碍了物流的速度,影响了运输工作的高速运行,制约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战略

鉴于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存在的以上问题,迫切需要一定的办法解决制约交通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也要明确未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改进现有的管理方式。

要树立明确的交通运输发展目标。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来说,首先就要明确一个发展的目标。没有发展目标和规划就会让发展偏离轨道,没有了方向。因此,要想促进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按照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规划人员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收集与交通运输有关的数据,必要时可以开听证会,咨询群众的意见,然后把各方的意见综合起来,制定符合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发展目标。就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来说,最适合的发展战略就是要综合各部门的力量进行调控、交通运输相关部门联合管理,分层进行路网建设。在此基础上,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政策,采取一定的手段,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同时也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地方特色采取不同的策略。

篇(10)

1.城市规划缺乏系统系统性科学性

部分容易堵车的城市大多是总体规划缺乏必要的功能分区,没有能够充分考虑工、商、农、学及居民出行等因素,造成城市人流跨区出行,行程较远,形成交通量增加。同时在一些中小城市,住宅小区和临路的商业街的细部规划中,部分商业门面直接面向主要干道,经营者占道经营,人行道上违规停车,造成行人走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走快车道的现象。再有就是主城区停车场规划过少,私家车大多靠路边停车,出现了道路越修越宽,行车也越行越堵的局面。堵车的现象导致了能源消耗的增加,交通运输效率低下。交通拥堵,停车场地缺乏等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交通运输的快捷性,违背了低碳经济的客观要求。

2.交通管理职责不统一

目前城区车辆管理单位涉及到交通、交警和城管。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营运车辆的资质和营运行为管理;交警负责所有车辆的驾驶人驾驶资格、车辆户口及行车行为管理;城管负责城区停车场管理。城区车辆管理职责分散,造成城区交通几个单位都管,又都不管的局面。打游击”、“躲猫猫”,车辆违章行驶和停车的行为屡禁不绝。

二、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对策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对于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环境,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二是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制度,加强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效率,减少公共交通运输对环境的污染。三是要引导人们积极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在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中,要想真正实现低碳运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加强城市科学规划,减少城区通行拥堵

要重视城市综合规划,通过合理科学规划,实现城市交通运行快速通畅,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首先城市的总体规划中要对城市合理分区,区域内合理规划商业区、住宅区以及医疗、教育、农贸等功能,减少城市内人流跨区域流动。其次是科学规划城市道路,城市主干道与支线道路交叉,采取辅道引入的方式,尽量减少红绿灯交叉口;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应该加强与交警、电力、通讯等主管部门的沟通和交流,预留各种管线铺设功能,建设上要一步到位,避免重复建设所造成的交通拥堵;城市主干道两边,不得建设临街门面。合理规划城区停车场,要增加老旧商业区、住宅小区停车场数量。在城市四郊要规划建设一定数量停车场,郊区和外地车辆进城时停靠郊区停车场,城区内出行使用地铁、公交或出租车等公共交通。科学规划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站和公交首末站,实现公交与铁路、公交与出租、公交与班车等便利换乘。在主城区,要提高停车收费标准,限制城区使用私家车出行。

2.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同,吸引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合理规划公共交通资源,综合协调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保证公共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首先是帮助出租车公司加强电子商务建设,引导出租车公司利用网络组建电召平台,市民可以利用电脑、手机等上网,通过网络预定车辆,或即时打车,方便群众出行。其次政府要加大对公交的投入,将老旧公路、出租车逐步更新为油电混合、油气混合及纯电动车等节能环保车型。同时,增加车辆的密度和班次,合理规划路线和换乘中心,扩大公交覆盖面,方便乘客转车,使市民坐公交车出行更加便捷舒适。第三,提高车辆的舒适度和客运服务水平,购置舒适性更高的公交、出租车,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同时,加强对公交、出租车驾驶员的培训,提高司乘人员的服务水平,使市民出行愿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合并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职责,提高交通管理效能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应该重视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从城市实际情况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和考核办法,加强部门履职情况考核,提高交通管理效能。将分散在交通、交警和城管等部门的公共交通管理职能,统一合并到交警机构,这样可以更加明晰部门职责,有利于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因为交通警察既可以管理车辆又可以管理驾驶员,既可以管理营运车辆,又可以管理非营运车辆,既可以管理驾驶员,又可以管理非驾驶员,其管理的力度和方式更加有力。合并职能后,将营运汽车的营运证功能合并到行驶证内,驾驶员的从业资格证功能合并到驾驶证内,也大大减少了车主和驾驶员的负担。

4.大力推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高公共管理效率

要想保证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需要构建完善的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城区公共交通基本情况、城市交通运行状况等信息是政策主体制定正确的政策、执行政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保证信息的完备性和通畅性,直接影响着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交通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发展ITS智能运输系统,提高对交通信息的全面掌握和综合利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成为新世纪交通管理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向,公共交通运输与管理应实现智能化、社会化和信息化。最近几年,我国一些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都陆续从发达国家引入了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和道路监控系统,也展开了对于相关系统的自主研发力度,取得良好效果,应该在中小城市的公共交通管理中加以借鉴和推广。

篇(11)

1.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为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的排放和节约能源为目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目前,学者们从不同的领域对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实现低碳经济的经济手段。有学者从私人的角度,运用科斯定理、运用法律制度等方法,提出征收碳税的方法。有学者提出,从碳排放权的功能与效率的关系分析,明晰了碳排放权的基本路径是进行碳交易。Urban(2010)依据增长模式和与消费或生产有关的政策措施,将低碳发展分为四大类型:低碳生活、低碳增长、均衡经济、与自然和谐。

2.关于交通运输管理的研究

有学者分析了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指出交通运输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必须兼顾环境保护。有学者从交通运输管理当前的主要任务出发,提出企业内部一系列整改措施,以推进道路运输业健康有序发展。

以上多是将低碳经济和交通运输管理分开单独研究,而对生态环境影响严重的交通运输如何实现低碳运输,如何系统地思考低碳经济和公共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目前鲜有研究。因而,本文就如何发展低碳运输的措施进行探索。

二、公共交通运输与低碳经济的联系

1.公共交通的现状分析

我国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运输中的作用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差距。许多国家公共交通运输通常占交通运输量的40%-80%,而中国公共交通只占城市交通运输量的6%-25%。交通运输体系包含步行、骑自行车、乘公共汽车、火车、小汽车和轮船等模式,公共汽车是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主力军,但目前我国的公共汽车服务量供给不足,服务质量欠佳。据调查,在成都和济南公共汽车只能满足客运需求量的10%-13%,上海和广州也只能满足大约25%的客运量。许多乘客不愿坐公共汽车的原因是服务不可靠,经常误时,服务水平很低。近年来,虽然我国城市公交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整体滞后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1)公交车拥挤、道路拥堵、车辆破旧的现象广泛存在。专用的公交车道经常被占用,城市道路在扩建,却越扩越拥堵,因为两边的道路变成了“停车场”,中国人私家车太多,而相应的配套设施跟不上,新建的道路便成了收费停车场所。(2)公交现状与百姓出行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公交覆盖率低,准点率低,换乘不便,舒适性差,安全性差。以南京市的某路公交为例,有时等一趟车,竟然将近20分钟。(3)公交吸引力不高,出行分担率低,大城市公交分担率约为20%,中小城市一般不足

2.发展公共交通的必要性

目前,不少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并不适应城市规划,总是会带来些许问题。近两年堵车已经成为大城市的交通常态,如,北京2010上半年北京市机动车平均每日净增1900辆,千人保有量超过230辆。预计2015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达700万辆。但是,当机动车保有量达500万辆到600万辆之间时,不采取限行措施进行车辆管理,高峰时拥堵时间将超过5个半小时。

第一,城市交通拥堵,增加了“拥堵经济成本”。“拥堵经济成本”就是在各地居民月平均收入基础上将拥堵的时间转化为金钱的消耗。据计算,堵车3分钟的油耗大约相当于正常路况行车1公里。以中型车每百公里油耗10升计算,每3分钟因拥堵产生的油耗是0.1升。以上调油价后的无锡93号汽油6.53元/升来计算,每3分钟的拥堵成本是0.65元。平均每月22个工作日堵车时间1小时,那么仅堵车油耗消费就高达286元。

第二,拥堵使尾气排放严重。据统计,汽车在怠速情况下,CO(—氧化碳)的排放量是正常行驶时的2倍,HC(碳氢化合物)则是正常行驶的3倍。由于车多,排放废气多,造成空气混浊,阴霾天增加,城市环境急剧恶化,这同样加剧了环境治理的成本负担。小汽车的CO2的排放以140g/人km高居首位,而普通公交、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的排放量都不足20g/人km,低于小汽车的1/7。由此可见,解决汽车尾气排放,发展公共交通运输是一条可行之路。

3.低碳经济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要求

首先要求降低环境污染。要控制交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就必须以行之有效的法律和强之有力的行政管理,以确保污染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限制。其次,要限制小汽车数量。从图中可见,交通工具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小汽车。我们要严格限制小轿车的数量:加强税收(车辆购置税、个人所得税、燃油附加税等等),研制更环保更节能的燃料,新型燃料的研制,能够发挥节约能源,减少浪费,减少污染,充分利用资源的作用,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第三,减少交通拥堵。通常情况下燃料在匀速前行的过程中燃烧得最充分,造成的污染也是最小的。当发生拥堵现象时,汽车的行驶速递势必受到影响,加重污染。所以要杜绝道路占用现象,作为政府部门,更不能把道路作为停车收费使用。

三、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公共交通管理方面做得仍然不够,需要我们完善自身的管理,使其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1.交通规划欠系统性。目前,城市规划主要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主,规划中缺少水、电、气各部门的有效沟通,有时也未能充分考虑工、商、农、学及居民的出行等因素,从而造成规划实施中的随意性,出现了不节约、浪费现象,能源消耗增加。运输质量和效率低下,出行速度下降,城市交通拥挤堵塞,停车场地缺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共交通运输环节中的“快”,导致了污染、耗能等问题,违背了低碳经济的要求。

2.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由于在公共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制上分割,使交通政策和法规缺乏应有的协调,难以对交通运输中的问题作出快速反应。首先,政策和法规的只能从主管的行业和方向进行,失去了大量的利用综合协调解决问题的机会。例如有些公共司机违规运输,缺乏秩序,从而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也就是浪费,这样就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了。

3.管理信息系统不够完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是21世纪现代交通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将逐步使交通运输和管理智能化、信息化、社会化。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陆续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较为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道路监控系统,同时,国家加大了自主开发的步伐,如国家计委、科技委组织开发的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HT-UTCS,但大多数城市还存着多方面的问题,例如资金短缺、信息设备不到位等因素,这些都是阻碍公共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实现低碳运输的途径

低碳运输主要指以较低的能源消耗,较低的污染排放,满足人们对运输的需要。针对以上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法和措施,完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实现低碳运输。

1.系统规划交通线路

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要求加强衔接,改善换乘,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运输管理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对公共交通进行规划,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控制,保证公共交通运输正常有效地进行,缓解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交通供给,吸引公众乘用公交;另外,运用调控政策,增加私人交通在市区的使用成本和相应的路权使用限制等,并降低公共交通的使用成本,扩大公共交通的覆盖面和提高方便性等。此外,在规划城市道路时,要积极会同水力、电力、管道煤气各部门,充分论证,合理布局,尽可能一步到位,避免刚建就拆,资源浪费。政府加强对道路资源的规划,在安排公交线路时,近居民区设点,近地铁站设点,近校区设点,与水、电、煤气地下供应线相让,避免水、电、气管道维修影响行车。开辟的专用公交线路执行到位,制定一定的惩罚措施,严禁其他车辆占用,从而保证普通公交车的运营效率。加快城市主、次干道和快速路建设,合理安排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建设,提高道路利用率,加强公共交通运输效率,真正实现快速流通,降低公共交通运输资金的耗费。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实现公共运输的低碳化发展。适当建设过江高架,高发路段的隧道建设,增加供给。使私人小汽车连接家庭和铁路车站,铁路干线沟通外城和市中心,公共汽车连接地铁和铁路车站,城际公交连接乡镇和城市的完善体系,以利于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时注重绿化带的建设。绿化带具有美化城市、消除司机视觉疲劳、净化环境、减少交通事故等作用,在城市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用绿化带作行人与车辆间的隔离,集交通安全与美化于一体。绿化带建设要综合考虑道路在城市规划中的所处的位置以及周围建筑的特色进行设计,达到组织交通,美化城市,改善环境的作用,从而实现低碳发展。

2.重视公交轨道交通

就单位时间道路客流量通过率而言,地铁、公交车大大高于小轿车,道路利用率高,而能源消耗和污染较低,所需停车场位又明显低于小汽车。因此,大城市道路交通应优先发展地铁和公交车,可以将城市公交设置为城市交通中转枢纽,实现公路、铁路、轨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采用以地铁、公交车为主,个体小公交车、出租车为辅的运输模式。给公交轨道运输企业以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措施,让公交真正先行。地铁安全、迅速、正点,占地面积少、污染小,是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理想的道路交通方式。轨道交通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起到了节约能源、减少噪声污染,实现快速流通的低碳要求。为了方便居民利用轨道运输方式,可以设置一些白天免费的停车场地,方便市中心外来的车辆停车换乘公交进城,并且在地铁出入口附近设置公交停靠站,方便居民换乘,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从而有效降低小汽车的碳排放量,实现低碳生活。为此,建议政府给予公交、轨道建设资金支持,敦促公交企业改进运输工具,降低碳排放,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作为出行选乘方式的吸引力。

3.合理规定排放标准

根据汽车燃油效率现状的统计结果,考虑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各类汽车分阶段燃油消耗限值。同时制定统一的汽车燃油消耗量实验方法标准。制定对燃油经济性的奖惩措施,提高不达标标准。政府要加强法制法规建设,强化交通运输管理。要控制交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必须以行之有效的法律和强制有力的行政管理来加以控制,同时,根据城市的私家车使用现状设置更多的无车日、无车区域,限值私家车通行。

4.完善信息系统

信息的完备性是公共交通运输政策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作为公共交通运输政策资源,政策信息是政策主体制定正确的政策、制定政策执行计划、控制政策执行过程的基础。可见,信息的完备和畅通是公共交通运输过程中正确决策和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沟通是实现信息完备性的有效途径,多学习国外先进的信息系统,研发属于自己的新的系统,发展ITS智能运输,使用HT-UTCS等交通控制系统,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着力开发公共信息平台,提高信息的综合运用。

5.加强法制教育

有些时候出现的偏差不一定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还有一部分来自主观因素。某些居民对公共交通运输规则不太明白,公民对交通安全以及环保意识不重视,缺乏相关知识培训,这些都是影响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的因素。所以要做好宣传教务工作,通过报刊、网络、电脑等媒体宣传或在大型广场、企事业单位开展有奖活动,增强公民的交通意识,以便于落实政府政策。汶川大地震对当地的破坏性是极强的,汶川对生态建设的积极探索,使整个区域呈现发展基础日愈坚实、后发优势日益强劲、发展空间日趋广阔的优良态势,伴随时间的推移,将强有力地证明“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跨越发展”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外,也要加强公交司机的规范行车教育,做到运输企业、公众和政府各方面综合管理的完善,保证道路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