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学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2-12-03 23:14:3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学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学分析

篇(1)

Abstract:The brand,day by day becomes the noun which the consumer and the business loves to talk about and pursues holds.That,must establish the brand,the brand meant regarding the consumer and the business any,how analyzes the economical effect and the result which the brand brings,is this article research content.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theory in the 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s,the gambling analysis and the economical theory of utility,finally obtain,regarding the highgrade merchandise expense,the consumer rather chooses the brand;But the business chooses the brand,is beneficial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also brings a greater income to the manufacturer.

Keywords:Brand Economic Analysis

新世纪以来,中国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现象,商品市场出现全面过剩,供过于求的现象凸显出来,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商务部调查结果显示:600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有154种,占25.7%;供过于求的有446种,占74.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①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进程中,电子商务时代下,企业之间的有形营销威力大大减弱。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提升企业形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独占优势,成为企业间竞争的主要手段。金融危机侵袭,国外品牌将进一步打入国内市场,商品过剩现象进一步加剧。如何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对于每一个国内企业都是一种挑战。而品牌能够带给企业许多价值,如获得持续而稳定的高收益和高利润,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营决策的不确定性,赢得积极的、正面的口碑效应,抵御竞争对手的攻击,有利于低风险地进行品牌延伸,激发员工的品牌热情和责任,等等。因此,品牌近年来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讨论得最多的一个话题。

所以,对于品牌的分析,尤其是其经济方面的理解十分重要。

1.品牌简介

品牌在发达国家早已盛行。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的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共有名牌商品8.5万种,而其中90%以上的名牌所有权归属于工业发达国家和亚太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我国品牌能位居世界名牌为数不多,甚至是凤毛麟角。

1.1品牌的含义。到底什么是品牌呢?著名学者Philip Kotler的表述为:“品牌是卖者所提供的实体产品或服务的名称、标记、图案或者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劳务区别开来。” 还有人认为:品牌是指企业为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培养消费者的忠诚,用于市场竞争,而为其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确定的名称、图案、文字、象征、设计或其相互协调的组合。总之,品牌是一符合概念,它由品牌名称、品牌联想、品牌标志、品牌色彩、品牌包装及商标要素构成。品牌名称,指语言中可用语言称呼的部分;品牌标志,是指品牌中可以被辨认但不能用语言称呼的部分,包括符号、图案或专门设计的颜色、字体等;商标,当品牌或品牌的一部分在政府有关部门注册登记后,企业享有使用这个品牌名称或品牌标志的专用权,其他企业不得仿效使用。商标是一法律名词,是受法律保护的一个品牌或一个品牌的一部分。

1.1.1品牌对于消费者的意义。对于消费者而言,品牌意味着:①产品的来源;②可以降低风险;③降低寻找成本;④质量象征;⑤地位象征。

若不存在品牌,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前就要搜集信息,多方比较,花费大量资源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称。品牌对企业的价值理念和产品信息等进行集中表达,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使消费者对代表特定信息束的品牌产生认知,使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求,在提供相同产品或服务的各种品牌中选择,而不必逐一对比各种产品,这就缩短了购买时间,降低了搜寻成本,节约了交易费用。

1.1.2品牌对于企业的意义。对企业而言,品牌意味着:①较高的忠诚度;②不易受竞争对手营销的攻击;③不易受营销危机的攻击;④可以扩大营销空间;⑤拥有更多的品牌延伸的机会;⑥可能的许可经营机会;⑦增强营销传播效果;⑧更多的贸易合作和支持;⑨消费者对降低价格更有弹性;⑩消费者对增加价格更无弹性。

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其核心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或垄断利润。通常我们习惯把品牌看作是市场的概念,实际上它是资本的概念,因为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可以使企业的业绩成百倍增长。一个品牌的真正拥有者是这一品牌的忠实消费者,真正的品牌资产是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这种“忠诚”是无形的。没有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介入、信赖和忠诚,品牌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品牌表达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对具有相同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消费者具有“锁定”效应。一方面,品牌使他们对产品反复购买并形成习惯,成为忠实用户;另一方面,利用品牌的信誉和名气吸引使用同类产品的其他用户,使其成为忠诚顾客。也就是说,品牌不但可以巩固已有的消费者群体,还可以扩展出潜在的消费者群体,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

1.2市场失灵使得品牌塑造成为必然。这里主要指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消费者对一个产品了解的信息很有限,而生产者对其了解很多。两者差别越大,信息就越不对称。像“旧车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所导致的逆选择(“柠檬”原则)一样,商品市场上也会出现逆选择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或市场运行的低效率,使得市场参与者不得不借助其它方式(非价格竞争手段)来提高市场效率,使由于非对称信息而瘫痪的市场能够重新运转起来,而塑造品牌作为一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无疑是一种典型的市场信号。品牌,尤其是名牌,能传递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的等等方面的市场信号。而信息不对称程度决定品牌价值大小,对于那些使用前不能凭借手感、口感等其他方法确定质量,使用后才知道质量好坏的商品,人们更需要品牌。

2.品牌的经济学分析

2.1从消费者角度看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

2.1.1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的供求分析。在经济学看来,两种外观、质地、性能等等完全相同的产品,因品牌不同,而成为两种不同的产品。品牌包含了有关产品的综合信息,包括质量、可靠性、售后服务的水平等等。这些信息具有价值,不仅是因为“好”的信息,而是因为其可信。以品牌为标准,没有品牌并不意味着产品一定“坏”,却没有办法保证品牌所保证的质量、可靠性和售后服务水平,尽管品牌产品偶尔也会出现质量问题,比如“三鹿”事件,但在所有商品中这样的时间还是小概率事件。因此,品牌的价值,来源于人们对信息成本的节约。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检测、试用、或者出现问题后索赔的方式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但这样做要花费成本的。如果这些成本高于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间的价格差额,选择品牌显然是值得的。在竞争性市场中,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显然存在价值差。假定非品牌产品在品质等方面和品牌产品完全一样的,但人们并不知道有关品质的消息,这个价格差恰好是在生产成本决定的价格基础上,由边际信息成本和对产品的边际效应的均衡决定的

假定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在外观、质地和性能上完全相同,它们的成本也一样,因此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也相同。在不考虑信息成本的情况下,两者的价格Pp也一样。然而信息是有成本的,且信息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在缺少充分的信息确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时,产品有可能是一种质地较差的廉价货,人们对它的评价D′较低,且成本S′也较低,且价格Pi也较低。人们有可能用价格Pp购买只值Pi的产品。为了避免这一损失,人们愿意支付信息成本,直到信息的边际成本IC加上由生产成本决定的价格Pp等于产品的边际效应为止。由这一点决定的价格为Pt。如果品牌给出这所有的信息,只要品牌的价格略低于信息成本,这里即Pt-Pp,人们就愿接受。于是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的差价就约等于Pt-Pp。

2.1.2消费者行为分析。“品牌厂商”制造市场信号的成本,最终将打入商品价格而由消费者承担。从消费者角度看,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难以确定市场上商品的具体质量。然而,他们知道品牌商品的质量高于非品牌商品的质量,尽管并不是每件品牌商品都是高质量产品,但消费者购买非品牌产品遇到低质量产品的概率,要大大高于购买品牌产品遇到低质量产品的概率。并且购买低质量产品的效用损失可能高于品牌商品与非品牌商品的市场价格之差所带来的效用损失。由于市场产品质量保持离散,且消费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不利选择地位,消费者搜寻高质量产品的成本通常是非常高的。在这种环境下,消费者自然愿意选择高价格的品牌产品。下面,我们用数学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

假定市场上有两种质量不同的产品,其中一半产品为可以给消费者带来300单位效用的高质量产品,另一半为只能给消费者带来200单位效用的低质量产品,同时假定消费者每进行一次探询损失的效用为10单位(消费者事先不知道这种商品的质量如何)。

只要品牌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多于256.78单位的效率,消费者就会选择品牌。而事实上,消费者往往注重的只是买普通商品(非品牌商品)需要花费的信息成本,而不去关心信息成本的具体值是多少,所以品牌商品的价格虽然较普通商品偏高,消费者仍会选择品牌商品(当然,这是对高端市场而言,对于低端市场,由于其相对寻找成本较低,且并不十分看中品牌,其仍会选择普通商品),从而给品牌生产商也带来利润。

2.2从生产者角度看品牌的必要性。

2.2.1品牌效应中的博弈分析。有时企业塑造品牌不仅仅由公司主观因素决定,通常在客观上,其他公司塑造品牌也迫使企业塑造自己的品牌,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因此,品牌效应的建立不仅仅依赖于企业自身的需要,也受同行业其它企业行为影响。

转贴于

假设有两个企业生产两种商品,其中甲企业生产A产品,乙企业生产B产品,A与B属于相互替代商品,而且A、B在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水平相当。在漫长的谈判之后双方一致同意不打造品牌,以使双方均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较高的利润。达成协议后,双方都要考虑是守约还是违约。图1-2表示双方利润如何取决于他们选择的战略:

如果两企业均不塑造品牌,则双方均可获益60;若二者只有一方塑造品牌,则塑造品牌方将获利90,另一方则获利30;若双方均决定塑造品牌,则双方各获益50。然而,对于任何一个参与者,都存在优势战略,就本例而言,甲乙两企业的优势战略均为塑造品牌。

由于现实中生产同一类产品的生产商不仅仅有两个,所以只要是有塑造能力的生产商,都会选择塑造品牌,因为这样可以给他带来更大的收益。

2.2.2品牌效应可以给生产者带来更大的收益——品牌效应的供求分析。

假设在未塑造品牌前的供求曲线方程为:

DD:q=80-20p

SS:q=20p

解方程组得:p=2,q=40

即供求平衡点为p=2,q=40。此时生产者剩余为OAE,其面积为1/2*40*2=40。

此后,企业决定塑造品牌,这一过程中必然引起生产成本的提高,从而导致价格上升,由此引发供求曲线移动。生产成本提高,SS向上移动,DD不移动,但由于品牌效应,会使更多的消费者不惜花高价购买品牌商品,从而使DD向右移动至D′D′,此时新的均衡点为 E′。则新的供求曲线方程为:

D′D′:q=140-20P

S′S′:q=20p-20

解得:p′=4,q′=60

此时,生产者剩余为O′A′E′,其面积为1/2*60*3=90。

显然,塑造品牌给生产者带来了更大的收益。

2.2.3品牌的成本分析。品牌产品的价格高于非品牌产品,将未来要出售的所有该品牌产品高于非品牌产品的价格加总,求其净现值,即将其资本化,就是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的价值。

品牌既然是一种资产,就有与其他资产相似之处,即第一要对其投资,第二要使用。从投资角度看,已经完成的“生产”品牌的所有投入,与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无关,因此对品牌的投资具有某种固定费用的性质;从使用角度看,在大多数情况下,品牌资产覆盖了企业所有产品,即企业所有产品都“使用”品牌资产。与企业所有其他资产相比,如一个工厂的设备,或一个产品的设计,品牌资产的覆盖面最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品牌具有最大的经济规模性。与品牌相比,所有其它投入都可以近似的视为变动费用,如在已经拥有的品牌中再加上一个新的产品品种。我们可以将企业的成本函数近似的堪称如下的形式:

C=T+Bx(1)

其中,C为总成本,T为对品牌的所有投入,B为变动费用,亦即边际成本,我们假定其为一个不变的常数,x为产量,是变量。平均成本AC为总成本C除以产量x。即:

AC=C/x=T/x+B(2)

显然,随着x的增长,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呈现出规模经济的特性。应该指出,由于在品牌的经济规模之下,有几种技术意义上的规模经济,所谓平均成本的单位也可以不同。最基本的单位是一个产品;高一点,是一个工厂;再高一个层次,则是一种品牌。相应的,边际成本也可以按着几个不同的单位核算。即增加一个产品的边际成本,增加一个工厂的边际成本,增加一个品牌的边际成本。

然而从投资的性质看,品牌作为一种资产又有与其他许多固定资产很不相同。一般作为固定费用的投资,多是一次性的,投入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如一个年产50万辆汽车的工厂,或是1000万千瓦的发电站,只有其设备作为一个整体投资完成后,才能发挥资产的作用。但对品牌的投资则不然。理论上讲,对品牌的投资具有无限可分性。即任何一个微小的投资都可以增加品牌的价值。如一个售后维修工的一次高质量的服务,就能为其就业的企业的品牌增砖添瓦。而且在不同的价值水平上,品牌资产都可以发挥其作用,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3.结论

“品牌”问题将是中国企业在未来长期面临的核心问题。

近年来,国内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品牌效应的重要性,开始探索品牌塑造之路,并且初具成效。并且,也有一些中国的品牌,如海尔、联想,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只是我国品牌与世界品牌在经营观念、品牌价值、经营规模、市场份额、市场全球化程度上,仍有很大差距。规模化、集团化、多样化、国际化是我国创立品牌的必由之路。

选择品牌经营,就是把企业推向了前台,面对消费者的评价与监督,去实现所有对市场的诺言;选择品牌经营,企业制度及开发模式等方面要持久创新,不断适应市场环境的要求。通过市场研究、项目运作和市场销售的集成化管理,从而赢得企业的长久发展。

本文的结论是:①考虑到当今商品的激烈竟争、卖方市场的形成、有形营销威力的大大减弱,品牌塑造成为必然;②品牌可以增加产品的价值,有关品牌的经济分析,不仅要关注品牌产品的成本,还要关注价格和价值,即品牌的溢价;③从消费者角度而言,高档商品的消费,会优先选择品牌;从商家角度而言,品牌有益于市场竞争,带给企业经济效应;④因此,一个企业的品牌战略,应该以有关品牌的经济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博弈论、供求分析和信息不对称等经济学工具,考虑当前的市场情形,科学分析和制定。 参考文献

[1]宋品、孔文.论品牌意识与品牌运营,财经问题研究,2001(12):67~70

[2]薛云建、刘爱兰.外企品牌营销策略,企业研究,2001(7):43~45

[3]高志丹.用科学的质量观营造品牌,市场营销,2001(1):24~26

[4]马永生.品牌关系管理——营销理论的新发展,财经研究,2001(12):44~49

篇(2)

(二)低碳经济的实质。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变革。

低碳经济包括四个内容:(1)低碳经济是涉及经济、环境、社会的综合性问题;(2)低碳经济是对于高污染、高排放、没有约束的碳密集的化石能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3)低碳经济主要包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4)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目的是为应对气候变化、解决人类生活、企业生产过程中过多的排放CO2等温室气体而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进行的自救行为。

二、低碳经济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历史上CO2的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或者CO2的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Schmalesee(1998)、Galeotti(1999)证实了人均收入和CO2的排放量呈倒“U”型曲线。Grubb(2004)等通过对早期英国的研究得出,在工业化初期,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均CO2排放较高,但是经过这一阶段之后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较弱。Treffers(2005)等学者对德国GHG排放量的减少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政府采用一定的措施可以实现GHG排放量的减少与经济的较快发展。Wara(2007)认为,清洁发展机制不仅被看作全球的碳交易市场,而且能被看作是一种补贴和政治机制,因为它在实现政治目标方面是最有效的。

(二)国内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文献主要是关于碳排放权分配问题。王伟中、陈滨(2002)等认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应当遵循人均排放权分配原则和效益原则。潘家华(2003)考虑到除了以国际公平为原则的碳排放权分配,发展中国家站在人文发展的角度,坚持人均排放权分配原则。何建坤、刘滨(2004)指出,碳排放权分配应坚持“一种产权、两次分配”原则。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水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差异,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碳排放权分配必须坚持以公平为主的原则,在公平原则和碳排放“产权”界定清楚的基础上,各个国家可以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排放权的二次分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陈文颖、吴宗鑫(2005)等考虑到以“一个标准、两个趋同”的原则来进行碳排放权的分配。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公平问题是国际气候谈判中的核心问题,考虑到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无论是历史水平还是当前水平都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当坚持人均分配原则,以保障自身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权益。

第二类文献主要是关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途径和对策。谢军安、郝东恒、谢雯(2008)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应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架构发展低碳的社会行动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节能减排,注重对低碳技术的创新和研发,从而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韩雪梅、刘欢欢(2009)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煤炭净化比重、充分发挥碳汇潜力以及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四个方面阐述了西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任奔、凌芳(2009)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我国现状建议选取一定的城市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示范区或者实践园区,让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进节能建筑、节能交通等示范工程。孟德凯(2007)从中国利益出发,指出我国可以从清洁发展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碳汇三个方面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朱四海(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通过降低人为碳通量、开展碳预算、发展低碳技术、能源结构转换促进人类社会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2008)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得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为:节能优先;化石能源低碳化;激励低碳技术研发以及建立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鲍健强、苗阳、陈锋(2008)从低碳产业、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城市和碳汇五个方面指出了多层次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卢小祁(2009)认为,通过农村低碳化建设、城市低碳化运营以及工业低碳化发展是将南昌建设为绿色花园城市的新型途径。宋德勇、卢忠宝(2009)指出,目前各国低碳经济政策的侧重点为:低碳能源政策、低碳技术政策、低碳产业政策、低碳消费政策,四种低碳经济政策都是以鼓励和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主的。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能够在发展中均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在面临气候变化的形势下,提升应对能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路径。

三、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一)低碳经济的理论渊源。低碳经济概念的出现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两大主题密不可分,它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新变革。自2003年英国政府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低碳经济正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保障未来能源安全的重要路径。低碳经济的出现必然有着经济学原理作为其重要的理论支撑,下面将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低碳经济所涉及到的理论进行总结:

1、可持续发展理论。低碳经济首先让人们联想到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它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不但要求体现在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为主的环境生活领域,更要求体现到作为发展源头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它包括经济、生态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就是考虑“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2、资源环境产权理论。发展低碳经济与环境资源产权理论密不可分。“产权的建立实际上是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对资源权利的界定、保护和行使,关键在于相互间的排他性。当资源的稀缺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源的相对价格提高,从而使建立排他性规则所费的成本低于可能带来的收益时,人们才有建立该资源产权的激励”。

3、排污权交易理论。《京都议定书》中所规定的三种履约机制即:联合履行、排放贸易以及清洁发展机制都是实现并且推动低碳经济的全球范围内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排污权交易是一种基于市场的环境管理政策,它将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优化配置”。

4、市场失灵理论。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对于商品和服务的有效配置缺乏效率。由于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没有反映环境的稀缺性,许多环境的市场价格实际上是零,纠正市场失灵的方向应该从经济组织的建立和政府的干预上入手。

5、政府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是指政府做出的决策影响了经济效率,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相关人员对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国家低碳经济政策能够有较好的了解。

(二)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内涵。实践当中有必要从低碳所涉及的经济学内涵进行研究,以下笔者尝试从四个方面对低碳的经济学内涵进行了分析:

1、“脱钩”理论角度。将物理学当中的“脱钩”概念引入到社会经济领域,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脱钩”理论主要用来分析经济发展和资源消耗之间的“解耦”关系的。评价低碳经济的主要标准不是单一的看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也不是单一的看经济发展状况,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速度可以大于、等于以及小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后两者为理想状态)。由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是指: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为CO2)之间关系不断从“耦合”到“脱钩”的过程。“脱钩”:是指用较少的物质消耗生产出较多的经济社会财富,它反映出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并非同步变化。脱钩指数用来衡量脱钩指标,具体表达式为:

其中,DRt为脱钩指数,EP为环境压力变量,DF为经济驱动力变量,它表示一段时间内环境压力变量的相对改变与相关经济驱动力变量的相对变化的比率。运用脱钩指标可以较好地检验某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有效性,并且能够找出造成脱钩的原因,从而为国家制定灵活的脱钩政策提供依据。

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角度。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能够表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趋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会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增加而持续地遭到破坏,只有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生态环境污染反而会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人均GDP和环境保护呈倒“U”型关系。

3、科斯定理角度。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外部不经济导致市场失灵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解决环境问题可以从科斯定理入手。科斯定理指明:“在交易费用为零和对产权充分界定并加以实施的条件下,外部性因素不会引起资源的不当配置”。

4、国际经济学角度。国际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政府、企业及国际经济组织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通过竞争与协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侧重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而开展的经济协作活动。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建立在国际相互依赖基础上的重要国际经济合作形式,通过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加强其在国际间的流动,通过国际间的贸易,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碳排放权全球内的最优化配置,最终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行)

主要参考文献:

[1]World Bank,2003.Capacity Building for the Kyoto Protocol(Workshop Report).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2003.

[2]潘家华,庄贵阳,陈迎等.英国气候变化政策:通过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N].中国环境,2006.1.27.

篇(3)

1 当前文化消费发展明显不够

我国的文化娱乐消费产品仍然处于十分匮乏的状态中。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城市中,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文化消费场所数量较少,艺术表演场所、电影放映场所、演艺娱乐场所、美术品经营场所等都明显不够。其中,已经存在的美术品经营场所,所涉及的门类也不够丰富,主要集中在历史等方面,而自然、科学、艺术等门类数量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大,人们的文化消费素质也有待提高。从整体上看,人们现在偏好集中在娱乐性较强的产品上,对文艺性的产品需求较低,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电影院更愿意放映娱乐片、音乐厅的票价只有演唱会门票的几分之一,其厅堂中却依然经常坐不满。这样的现状对于我们的假日经济发展中的精神文明积极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2 市场服务意识差

目前我国的假日消费市场呈现一片繁荣之像,但是服务意识的缺乏却始终是个问题。假日中商家大量的热卖促销,很容易造成各商场和商铺的人员爆满,许多服务人员只能匆匆应付,这样很容易造成服务品质的下降,甚至出现服务人员对顾客冷漠、缺乏礼貌和耐心、三言两语草率打发等行为。在餐饮类时情况可能会更严重,由于客人的增多使得服务品质下降,甚至影响卫生环境。这不仅仅影响人们的消费情绪,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些商家会趁机抬高价格或竞相涨价,擅自乱收费,甚至收费却不旅行服务,降低服务质量、打出虚假折扣、强买强卖现象十分严重。这种扰乱市场危害行业的做法,虽然获益于一时,但负面影响却是长久的,深远的。旅游业中服务意识的缺乏也比较明显。游客所到之处,常常挨宰或被骗,导致游客也不爱护当地的风景和设施,乱扔垃圾,乱涂乱划,破坏设施,形成恶性循环,使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威胁。这些现象都说明,当前我们的国民的精神文明素质还不高。

3 假日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不均衡

3.1 假日期间的交通十分拥挤

即使与十年前相比,现在的交通协调性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不容乐观。我国人口众多,每年的游客数量都呈上涨趋势,而假日经济的特点就表现为短暂性和集中性,所以每当假日来临之时,短短几天之中,人们集中旅游使得出行人数扩大到日常的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使交通需求出现爆炸式的增长。2012年国务院首次取消了法定节假日期间的高速公路对小型车辆的收费,本想借此来解决每次节假日期间的收费站的交通严重拥堵问题,却没想到免费政策的出台,刺激了更多车辆出行,2012年的中秋假日期间,北京市的首都机场高速的车流量一度上涨了40%,蜂拥而上的小型车辆使得交通更加拥挤。这样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人口堆积,不可避免的会使人们所在的生态环境受到被不同程度的破坏。

3.2 热门旅游景点的爆棚

根据全国假日办假日旅游信息的最新通报显示,长假期间,数十个景点访问量超过正常量一倍多,部分景区游客日访问量超过最佳接待量数倍甚至十倍。除此之外,住宿难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景点附近的住宿甚至提前几个月就被全部订满,使得游客既要担心自己是否有房可宿,又必须忍受人满为患的旅游地点,旅游的大好心情早已不复存在。相比热门经典旅游地点,一些冷门的旅游地甚至会连年亏损,因为没有足够游客光临。可以看出,政府对经典和热门的旅游地投入过多,或者说政府对其他一些冷门但具有极大潜力的旅游地点重视不够。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市场供求失衡,假日期间旅游市场出现严重供不应求,假日过去后,又会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导致多种旅游设施的闲置。

3.3 假日经济发展的区域性较为明显

我国的现状是东部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发展规模大大优于西部地区,而城市与农村的差异也不小,这样的区域水平差异的原因是地区间的经济水平不同,其结果必然就造成了东部和城市的商品水平和层次较高,而第三产业的差距更为明显。由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不便于发展诸如餐饮、洗浴、文化娱乐等服务业,更不利于发展艺术表演、电影放映、演艺娱乐、美术品经营等文化消费场所,甚至有些偏远地区由于网络建设成本较高,使通信网络覆盖不全,信号不稳定。如此之下,人们的消费热情受到了极大地抑制。人们在假日之时更愿意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消费。这不仅是我国假日期间交通拥挤的原因之一,也造成了我国广大土地上的资源利用率严重不足。这样的结果反而又加剧了这样的差异性,发达的地区更加发达,落后的地区更加落后。

4 美国和日本的假日经济发展现状

4.1 美国假日经济发展现状

美国的法定假日共有114天,从一年之初的元旦节到一年之末的圣诞节,每年的法定节日有10天,另外还有每四年一次只有部分人可以放假的就职日。尽管公共法定假日较少,但是人均带薪休假数却可以达到15天(西欧国家的带薪休假天数更多,甚至可以达到30天)。尽管近年来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国内经济比较萎靡,但是假日中人民消费水平依然较高。在2012年,有多达1.43亿的美国居民在感恩节第二天出行购物,占美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感恩节和圣诞节期间的美国假日零售额比去年同比增长3.8%至约4691亿美元。美国人民喜爱旅游。近日美国一家权威旅游网站对1200位市民进行调查,在即将到来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小假期中,外出旅行人数将达到86%,比去年同期出行人数又增加了6、7个百分点。美国的公共交通比较发达,但是作为车轮上的国家,美国人民最喜欢的交通工具依然还是私家车。美国人民通常喜欢一些亲近自然的旅游方式,据调查,51%的人们最倾向的度假地点是海边,而郊区、国家公园等山水景点也是热门选择。除了自然景区之外,美国的露营地也比较丰富,露营地通常提供桌椅和燃料供人们使用。人们喜欢去露营地租用房车,在城市内或郊区的一些露营地度假。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人们比较注意在离开时将自己产生的垃圾全部带走。

4.2 日本假日经济发展现状

日本的公共节假日有119天,从年初的元旦到年末的天皇诞生日,每年的法定节日有15天。日本通常将公众节假日和周六、周日连起来,形成连休日,有三连休、五连休。如果加上8月中旬的夏日三连休假日,最长可达九连休。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日本的带薪休假天数从2002年平均仅能达到8.8天,到现在已经有20天了。概略算来,日本人一年上班的时间约230多天,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日子在休假中度过。日本是极其重视发展假日经济的国家之一,原因之一在于本国资源的缺乏。得益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日本人的消费观念就逐渐发生变化,更看重对生活的享受。据统计,日本大部分的家庭每年数次外出旅游,其中76%的人都会刻意去利用假期。日本的旅游资源丰富,其本身是一个岛国,同时国内大部分土地都为山地,加上地底火山动作频繁,使得日本有广泛的海滩、山林和温泉资源。日本人在三连休中近距离旅游诸如外出赏花、泡温泉、驾车出游、垂钓、爬山等似乎已经成为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由于距离较近,不会对景区造成较大压力。然而在正月中,日本人习惯去参拜神社、探亲访友;五一黄金周、八月夏日连休,由于国内旅游和购物的火爆,三次较长的连休中都很容易由于国内的人口大流动形成国内的交通大拥堵。这一方面由于日本人口密度较高,一方面是因为日本比较爱凑热闹的民族性格。

5 美日两国假日经济发展现状对我国的启示

5.1 假日组成不同

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带薪休假天数还非常少。带薪休假可以让人们自由安排休假日期,而不用挤在公共假日,减少集中出游时的人口,是一种非常科学的休假制度。集中出行人数的减少可以有效降低人们出游而对社会、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减小对环境的破坏。日本的假日安排比较平均,在一年中比较分散,同时不刻意调休,这样的假日安排下使得日本的国民可以在每个月中都享受到至少一次三连休以上的假期,同时不会有连续工作超过5天的困扰,这一点对于我国的假日制度上有参考价值。

5.2 发达国家国民的生态文明素质较高

不论是美国还是日本,目前其国民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比我国国民做的要好很多。尽管美国人民和日本人民都喜欢去亲近自然的旅游地点,但是确不会破坏那里环境,不留下污染环境的废品,使得环境能够有效得到保护,那么人们也可以持续地、流动地出游,从而进行良性地、持续地发展。可以看出,要发展生态文明,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的进步。只有人的思想素质提升,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6 结束语

从1999年我国第一个黄金周开始,我国的假日经济才开始发展不过10余年,我国的假日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都开始阻碍我国的经济发展。随着我国开始由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我们更要明确如何在生态文明下发展科学、健康、可持续良好发展的假日经济。

参考文献

[1]黄金海,施敏.论假日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J].经济师,2002年03期.

[2]胡国杰,姜红.“假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篇(4)

一、反倾销决策的相关经济因素

反倾销涉及两国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行为,反倾销需要确认存在倾销行为,但反倾销的发起通常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

1.反倾销的本意是规范国际贸易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也有保护幼稚工业的意图。

反倾销也因此和反补贴、保障措施成了世界贸易组织所允许的保护国内产业的三种合法的贸易救济措施。发起反倾销的国家或地区,其经济发展情况的好坏影响到其发起反倾销的频度和规模。如果其经济稳定增长、就业充分,投资和需求旺盛,那么其就更愿意依比较优势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因而对进口产品发起反倾销的可能性就较小;否则,即使并非单由倾销所致的销售额下降、失业等“产业损害”也会归咎于进口产品,而发起反倾销诉讼。

2.反倾销针对某特定产业的产品,关系到两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

产业损害的确认首先要界定与涉案产品相似的产业范围,而生产能力的提高使得企业对有限市场的争夺和同质产品的竞争异常激烈,若进口方与出口方的产业结构相同,产品差异性较小,则使得竞争加剧,进口方为保护国内生产企业,会倾向于发起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即使产业结构不同,两国有较好的互补性,进口国也会因为经济、政治等原因保护落后工业而发起反倾销。所以分析反倾销成因应该从两国的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分析入手。

3.反倾销涉及众多利益主体,包括被反倾销商品的出口商、进口商,进口国或地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该产品的进口商和出口商等等。所以,唯有对反倾销的相关利益主体进行一般均衡分析,才能全面地对倾销和反倾销的成因、对反倾销的福利影响进行分析。

二、反倾销制度的经济分析

反倾销制度是反倾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倾销发起国正是通过运用各种反倾销制度来达到自己的经济目的。制度作为经济的内生变量,在制定时就充分考虑了其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和运行方式。因此,就必须对相关制度作深入分析,以下主要以替代国制度为主要阐述。

(一)替代国制度的含义

替代国制度是反倾销中的一个特有的概念,在西方反倾销体系中,对于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产品的“正常价值(NORMAL VALUE)的认定是带有歧视性的。出口价格低于产品的正常价值是确定倾销行为存在的首要因素。WTO《反倾销协议》中只规定了出口国国内价格、出口第三国价格和结构(推算)价格三种正常价值确定方式。但美、欧等国国内法中却增加了这样的表述: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产品,其正常价值不以该国国内销售价格(或其他两种价格)为准,而要寻找一个与其经济水平相近、有可比性的第三国作为“替代国”,以“替代国”产品价格确定正常价值,一旦我国商品售价低于替代国内市场价,就可被认为倾销成立。他们的理由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国内价格是中央计划的产物,不能反映产品的真实价值。在区别是否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时,订立了政府对生产资料所有程度、企业自主经营程度、货币可兑换性等若干苛刻标准。很明显,替代国制度主要针对中国和前社会主义国家。

(二)替代国制度的歧视性

到目前为止,尚无哪个国家完全承认中国已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也是外国对华反倾销逆向选择和歧视的表现之一。因为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的国家,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的裁决就可以不直接引用我国市场价或成本价,而是选用替代国价格来计算倾销幅度。据外经贸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曾被选用做替代计算的有美国、欧盟国家、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特区、韩国、津巴布韦、印度尼西亚、南非、丹麦、智利、中国台湾、土耳其、新加坡、阿根廷、挪威、印度、马来西亚、泰国、乌拉圭、斯里兰卡、南斯拉夫、奥地利等23个国家和地区。以欧盟对华案为例,曾被选用作为替代计算的有美国(9次)、日本(3次)、欧盟(4次)、韩国(4次)、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区(共5次)、澳大利亚(1次),占欧盟案35%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开发方式、成本构成和经济水平与我国实际相差甚远,其成本是中国内地企业的若干倍,这样计算出的倾销幅度往往高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如墨西哥对我国鞋类征税1105%、秘鲁903.92%(鞋)、巴西760%(普通锁)等,通过随意选择替代国别说1100%,就是2000%的税率也照样可以办到。但是这种做法却严重违背了WTO规则,也无视我国改革进程和成就。这种明显带有歧视性的法规,给西方国家打击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出口提供了锋利的武器,无怪乎中国产品频频遭难。

(三)替代国制度的弊端

1.替代国方法缺乏可预测性

在进行价格比较时,国外反倾销法允许市场经济国家以其产品在本国市场销售价格作为“正常价值”。因此,这些国家的出口商在向国外出口商品时,通过与国内市场价格的比较,能清楚地知道其卖到国外市场的价格是否构成倾销,或倾销幅度是多大,可以实现做好防范准备。但是,对我国出口商而言,国外机关会牵强地为我国出口商品寻找“正常价值”,在找到这个替代国前,连国自己也不知道“正常价值”是多少,更何况我国出口企业。很明显,国外反倾销法对我国存在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加大我国企业进行事前防范的难度。

2.替代国制度抹杀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

不同的国家不仅由于不同的经济水平,工资水平和人口状况从而在劳动力价格上有很大差异,而且还因为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产品的加工条件以及国内市场需求的不同在产品成本配置的其它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比较成本优势不仅存在于市场经济国家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市场经济与非市场经济的国家之间。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收入国家,平均工资水平仅为美国的1/40,管理费用以及大多数原材料价格比起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来说也低得多。然而,在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的反倾销诉讼中,一些国家对我国产品的成本优势或者根本不予考虑,或者是随意抹杀。

3.结构价格缺乏合理性

在采用结构价格时,国一般会先到出口国调查一定数量的产品所使用的土地,厂房,设备,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然后到生产水平大致相同的国家或地区去计算使用这些土地,厂房等的费用,加上运费,10%的企业管理费和8%的合理费用即构成结构价格。这种理论上的计算方法在实践中很难实施,目前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与我国具体情况相同的国家和地区。于是,国外反倾销当局有时就采用从不同国家分别使用生产要素的费用来联合计算成本,有时甚至用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要素来计算我国的生产成本,这就更不合理了,国外用结构价格作为“正常价值”很容易得出我国倾销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张海星.反倾销的经济分析与对策.宁夏社会科学,2003,5(3).

篇(5)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9-0034-02

盗版现象由来已久,尽管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反盗版措施,以对盗版进行打击,但时至今日,盗版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根除,反而还有日益蔓延的趋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盗版呢?盗版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政府为什么要打击盗版呢?又是什么原因使得盗版现象屡禁不止呢?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反盗版策略呢?本文拟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为了分析上的方便,我们将本文讨论的盗版现象定义为“一切生产、销售和使用包括诸如计算机软件、音像制品、书籍等的非法复制品以牟取利益的行为”。这些非法复制品统称为盗版产品,与之相对应的则为正版商品。

一、盗版存在的市场基础

任何经济现象的存在都有其市场基础,这种市场基础既包括市场需求基础,又包括市场供给基础。盗版现象的存在也具有其深厚的市场基础。

1.盗版存在的需求基础。尽管“盗版”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它绝非一个好东西,应该消灭,但是在一片喊打声的同时,消费者却在行动上给予了实际的支持,这就是盗版现象的市场需求基础。在盗版市场上,存在市场需求是其最根本的基础。

在明知商品真假的条件下,理性或有限理性的消费者之所以更多地选择盗版品而不是正版品,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盗版产品的消费价值高于正版品的消费价值。什么是商品的消费价值呢?我们知道,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价格,一个是质量。如果某个商品的质量太差,即使价格很低,可能也不会有人问津;反之,如果某件商品的价格太高,即使质量很高,恐怕买主也是寥寥无几;但是,如果某件商品的价格很低,质量又比较好,购买者肯定会很多。显然。购买者并不是单独地看待价格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而是综合的分析价格与质量的关系,即质量一价格比,它可以作为消费者所考虑的商品价值。因此,可以这样说,消费者购买盗版品的直接原因在于盗版品的质量――价格比远高于正版品的质量――价格比。在消费者看来,虽然盗版品的质量比正版品低,但是相差的程度非常有限,比如说,人们一般使用的Microsoft Office2000办公软件,除去普通老百姓一般很少使用的一些功能外,盗版品与正版品在质量或使用价值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异。但是,盗版产品的价格远低于正版产品,比如,在笔者所在的福州市场上,正版的Microsoft Office2000办公软件的销售价格超过6000元人民币,但是它的盗版品只需要不到10元人民币。盗版品与正版品的价格比是1:600,盗版品的价格优势绝对让人心动。

消费者更多的“投票”盗版品,从根本原因上看在于这种选择能够给他带来最大效用,是“经济人”的最好体现。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在此对正版品与盗版品的质量差异不作考虑,二者的唯一差别在于价格,即正版品的价格高于盗版品的价格。下面我们用博弈经济学中的一个双变量矩阵来说明消费者和厂商在购买和生产正版商品或是盗版产品所获得的效用。

由此可以看出,该表述的战略式均衡为消费者和厂商分别购买和生产(盗版,盗版),理性的消费者和厂商都会选择盗版。

2.盗版存在的市场供给基础。尽管盗版的存在从根本上在于有市场需求基础,但是盗版品毕竟是有厂商生产出来的。从上图也可以看出,厂商选择生产盗版确实是有利可图,其主要原因,就某种产品来说,厂商之所以选择生产盗版品而不是正版品,除了它在生产正版品上所受的诸多限制之外,可能关键在于盗版品的生产价值大于正版品的生产价值。什么是商品的生产价值呢?对厂商来说,哪种商品值得生产,不能只看它的价格高低,也不能只看成本大小,要看产品的价格与成本的差(即利润),或者看价格一成本比。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很高,但是生产成本也很高,从而生产无利可图,价格一成本比小于1,没有哪家企业会主动去生产它;反之,即使一种商品的价格很低,但是它的生产成本也很低,以至于生产利润相当可观,价格一成本比大于1,厂商便会选择进入该行业。因此,利润或价格一成本比可以用来反映商品的生产价值。下面分四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技术和制度限制使得许多企业不能生产正版商品。在市场经济中,为了激励人们创新,政府运用专利法或版权法对版权进行保护。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对版权进行保护,是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一个体现,但是这种保护在无形中会形成市场上的行政垄断和法律垄断,从而限制了许多厂商以合法的身份生产正版商品。

其次,生产正版商品的价格和收益怪圈导致了盗版产品的大量产生。在正版商品生产的垄断条件下,源于其垄断价格的巨大垄断利润对其他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这种诱惑使资源有向该产品聚集的趋势。然而,在过高的版权费用和制度硬壁的双重阻拦下,这种趋势就转化为生产盗版产品。在盗版品的强烈冲击下,生产正版商品的成本因加强防伪等原因而大大提高,而价格却在盗版品的竞争中不断下降,从而正版品的价值大大降低。这又进一步强化了盗版品的生产和供给,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再次,盗版产品生产价值还集中体现在它的生产成本优势上。与正版商品的生产相比,盗版品在直接生产费用上存在一定的优势,这是因为盗版者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使用更加便宜的原材料,采用更加简捷的生产工序,使得产品成本大大降低。

最后,盗版产品的供给还与厂商从事盗版所面临的风险大小和对待风险的态度有关。由于盗版的违法性,因此就有被查处并被惩罚的不确定因素存在。盗版在给厂商带来较高的预期收益的同时,也带来较大的风险。对风险与收益的选择,将影响盗版品供给的多少。但是,由于现行制度规定的缺陷,市场的人为分割,地方或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护,以及执法者的寻租和麻木等多种原因,使得从事盗版活动的人非常容易逃避检查或逃避处罚,盗版的实际风险极低。

二、盗版现象的经济福利效应

在经济学上,对一种经济现象的评价,可以通过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来说明。同样,对盗版也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分析它的经济效应。

1.从消费者剩余来看,盗版活动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短期,由于盗版品的存在,原来不能购买或没有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能够购买一定数量的盗版品,从而增加消费者福利;原来使用正版商品的消费者改为使用盗版品。

因盗版品的低价格而给买主带来更大的消费者剩余;即使是对使用正版品痴心不改的消费者,也能够在盗版品的冲击下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正版品,并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长期,盗版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依情况而有所不同。如果政府和正品生产企业对盗版不采取任何防范和打击措施,让盗版品的泛滥成灾,正版商品的生产完全无利可图,不仅已有的正版品被完全挤出市场,而且不会有新的正版商品产生,那么盗版品将会走到无“版”可盗的地步,此时消费者的福利会受到很大的损失。如果在长期中,通过市场竞争和各种治理措施的实施,正版商品的价格不断下降,逐渐逼近盗版品的价格,从而正版商品的市场空间日益扩大,最终完全挤占盗版品市场,那么消费者也会从中获得不少好处。

2.盗版活动对生产者剩余的影响是复杂而多面的。就盗版品生产企业而言,由于其把更多的资源用在盗版品的生产上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因此经济效率会提高,从而在盗版活动中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就正版品生产企业而言,如果盗版厂商的剩余的获得仅仅是正版厂商剩余的一种转移,那么正版品企业必然会损失剩余;如果由于盗版竞争的存在,促使正版企业进一步改进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销售量,即使其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正版企业的剩余也完全可能增加。

3.社会福利可以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和来表示,因而盗版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就直接取决于买卖双方剩余的综合变化。从上述对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分析,我们知道盗版现象存在有利和不利两反面的影响,因而它可能增加社会福利,也可能减少社会福利。

三、政府的反盗版策略选择

上面的分析已经表明,由于在时期的长短、竞争的最后趋势和反盗版的严厉程度等上的差异,盗版既可能增加经济福利,也可能会损害经济福利。盗版对经济福利的损害为政府的反盗版提供了理由。政府应该如何选择反盗版策略呢?

篇(6)

“外包”(Outsourcing)的定义是:企业把原本自制的,但属于其他产业的中间投入品外包出去,换句话说,就是把原来属于企业内部的活动交给企业以外的主体来完成。

一、企业在“自营”与“外包”之间的选择

对企业来说,是选择自制还是选择外包,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选择外包?

第一方面的回答,其实就是传统的企业理论,著名的是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他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系列关于生产活动的组织安排,当然这些活动可以放在企业范围(边界)以内,也可以放在边界以外。一项业务放在企业内部,是因为内部的成本比市场交易成本要低,放在企业外部则是因为内部成本太高,什么样的规模才是合理的?科斯认为只要再进行一次交易时,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相等时就可以了。所以这一问题的探讨归结于分析成本方面的情况,是自制成本高还是外包的成本高?由于将处于比较劣势的生产环节外包出去,所以外包能给企业带来成本上的节约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利润上是有回报的。

但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比如大量的国际外包,会使本国一些劳动者失去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企业的性质也日益成为资本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的企业,我国也正面临这样的问题。

同样,发达国家常常争论:是否本国的就业受到了影响,企业所有者利润的上升和产业结构升级(趋于资本密集型)所带来的好处,是否能抵消本国劳动者失业所带来的福利损失?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还更值得考虑,因为产业结构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与本国大量劳动人口的就业都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权衡的问题。

国内的研究,比如:徐毅、张二震(2008)等人,分析了外包对我国生产率的影响,结论是外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率,属于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对我国的就业没有负面的影响,原因是生产的规模效应超过了对就业的替代效应。

道理虽然比较简单,但实践中还要注意两个细节:外包->生产率提高,但就业下降,所以一定要有定量的分析,做出明确地判断;按照国际贸易中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贸易发展将会提高一国在密集要素产业方面产品的生产,发展中国家搞外包会因此变成资本密集型吗?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理解产品的不同部分是可以在不同国家生产的,而产品的不同组成部分,同样关系到要素密集度的。比如发达国家搞外包,多是将劳动密集型,劳动成本高的部分外包给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搞外包,则多是将资本密集型的环节外包给发达国家,虽然发展中国家也生产电脑、电器,但其核心元件可以看作是外包给发达国家的,相对来讲,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所以外包最后表现为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外包,而发达国家越来越集中于资本密集型的外包。

二、外包属不属于自由贸易

这是一个引起争论的话题:发达国家的一些学者,其观点是反对工作职位以外包形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原因并非是反对自由贸易,而是认为外包不能算做自由贸易。理由是:单边自由贸易是有害的,外包使得发达国家在流失工作机会的同时,并没有公平的待遇,实际上常常相当于是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购买特定的职位,而如果职位的转移是因为市场操纵和补贴,自由贸易的良性循环就会被打破。

但事实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自由贸易的基础是巨大的比较优势差异,即使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公平贸易的情况,也改变不了自由贸易发生的基础。即使实施完全的单边自由贸易,发达国家也不是没有好处,尽管没有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但是他却可以享受他国低廉产品,而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放开市场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三、外包与分工思想、供应链、价值链的关系

外包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一些工序或生产环节外包出去,由生产效率更高的企业来提供,本身就体现了传统而古老的分工专业化生产的经济思想。所以如果说外包是新事物,其实也只是说它改变了传统的贸易形式而已。

那么外包与价值链是什么关系?比如原先老农卖菜,从地里面把菜洗干净,然后拿到城里面来卖,卖价很低,所以这种经济形式其实是不发达的表现,总体大家都过得很穷。但是,经济发达以后的国家,却形成了这种现象:老农把菜卖给菜贩子(到村里收购),菜贩子再卖给城里边的蔬菜批发市场,或者卖给村里边新修的蔬菜加工工厂,最后这些蔬菜再进入超市,经过良好的包装,或者可能经过几次再加工,最后卖给消费者。还是那点东西,但把供应链、价值链拉长,形成了较长的价值增值链条,使更多的人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收入,而经济规模也更加扩大。所以,外包正促成了延长价值链这一过程,从这方面来讲,推动外包业务的发展,对世界各国来讲还是有好处的。

四、外包指数的计算方法

外包指数公式为:,意思是某中间产品在全部中间投入品中的比重 来自于外国的比例。当然,计算这一指数需要借助投入产出表,具体计算可通过Excel来进行。

计算外包指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问题,比如可以考察某种行业或某类要素,随时间推移其外包程度的变化,当然还可以对国与国之间的情况做出比较。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详述了,读者可根据兴趣做进一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

篇(7)

一、引言

连锁经营经历了产生和初步发展、高速发展、现展三个阶段。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50年代是连锁经营的产生和初步发展阶段,也被称为传统连锁时代。在此时期连锁经营在美国的零售业产生,并逐步扩展到饮食、汽车以及灌装饮料等其他行业。连锁经营在发展过程中又演化出正规连锁、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三种不同的经营形态,连锁经营获得了初步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连锁经营的发展受挫,连锁企业的数量有所下降,发展速度减缓。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是连锁经营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此时期连锁经营获得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交通运输系统的飞速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他们为连锁经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主要表现为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汽车运输的迅速发展使规模巨大而布局分散的连锁经营企业的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成为可能,而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在销售活动和商业管理上的广泛应用,也为连锁经营企业实施高效、统一的管理提供了保障。20世纪70年代后期,计算机互联网络技术开始在大型连锁经营企业中使用,连锁经营企业得以实现统一的电子系统管理,保证了经营管理的高速度和高效率,使连锁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优势充分显现。

20世纪80年代以后,连锁经营进入现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连锁经营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此种经营模式已经为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采用,许多采用连锁经营形式的零售业企业在企业经营管理、物流等方面的技术已经标准化,这使零售业和服务业等传统的第三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形成一种新型的工商关系。连锁特许加盟体系成为现代商业活动中最流行的经营形态,已经在发达国家的零售经营中占据主导地位,其销售额一般都要占到零售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连锁经营强大渗透能力和扩展能力还表现在其与新的营销方式的结合方面,连锁经营开始与购物中心、超级市场、折扣商店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完美的结合,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连锁经营利用其独特的扩展能力与超级市场相结合,二者相得益彰,业绩非常可观。这一时期连锁经营的发展还表现出国际化的特点。

二、连锁经营的经济学分析

什么是连锁经营?连锁经营是经营同类产品和服务的若干企业在核心企业(总部)的领导下,遵循共同的经营方针,从事一致的营销活动,集中采购和分散销售相结合,从而通过企业形象的标准化、经营活动的专业化、管理方式的规范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来提高经营效率,实现规模效益的一种商业经营制度和商业组织形式。为了更好地理解连锁经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规模经济分析――摆脱束缚

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即实现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同一产品的同一经营单位所增加的规模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规模效益是指工业生产中产出总量即总收益的增加与投入要素总量即生产成本的增加的比例关系。规模经济是经济效益对所有经济活动的共同要求,流通领域要追求规模效益,也要受规模经济规律支配。但流通领域尤其是零售企业追求规模效益有其特殊性,需要解决规模经营与消费分散性的矛盾,因为零售经营的本质特征是分散化单个性,并且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这种特征越来越强化,这种分散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消费的个性化,这是高收入支撑下的时尚与个性追求异质的消费,在消费者之间的分散;二是消费在空间上的分散,这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三是消费在时间上的分散,这是储藏工具进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人们生活习贯改变在消费上的体现。消费的分散性要求零售活动的分散性和个性化,这显然与规模经济产生了矛盾,制约着商业经营走向规模化,而连锁经营采取群体规模扩大的方式,弥补了单体规模传统经营方式的局限,解决了这一矛盾,从而在流通领域解放了规模经营:一方面,区域上相对分散的众多连锁店深入腹地,适应了消费的分散性、区域性和多中心化等特征;另一方面,连锁企业统一管理,将分散性小规模的商业机构组合成一个庞大的营销系统,形成在集中前提下的分散和分散基础上的集中的规模经营格局。

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首先得益于成本的降低,批量进货带来进价的降低,集中配货和库存管理带来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的降低,同时,统一的广告宣传和企业形象设计使得大笔的广告费用得以节约。此外,连锁经营的标准化经营和专业化分工,以及POS系统等现代科学技术在信息控制、物流管理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损耗。连锁经营的规模优势还表现在其大规模销售方面,连锁总部以单个店铺不可能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经营战略与策略的研究上,对其销售的产品、店容店貌、广告宣传等进行不断改进,使整个连锁体系的经营始终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上,同时,由于连锁分店众多,销售额庞大,流动资金周转迅速,使得每件商品的平均经营成本降低很多,这些都是规模优势形成后的技术共享效益。

2.信息经济学分析――降低不确定性

信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它实际上是稀缺的不充分的,这种稀缺性导致了行为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在工业化大生产体制下,生产企业进行的是一种预测性生产,而不是订购性生产。虽然订购性生产是一种不带市场风险的确定性生产,但无法实现规模经济,于是预测性生产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遍生产方式,不过这种生产方式潜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使它不得不在产品的生产和顾客的寻找方面依赖流通系统,并且随着消费个性化的突出,这种依赖性越来越强。

而连锁经营则有效地降低了预测性生产方式的巨大不确定性,因为连锁企业一般拥有众多的店铺,覆盖区域广大,这些店铺直接面向顾客,每天都有大量丰富的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入连锁系统总部,总部将顾客的需求信息反馈给生产厂家,或直接向其提出订货,使预测性生产得以进行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使预测性生产转化为订购性生产;同时,连锁经营EOS电子订货系统、POS销售时点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使连锁经营本身成为一个快捷、低成本的信息收集系统,信息的传输简单、正确、迅捷,为总部经营决策提供了充足的信息。

3.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企业与市场的替代

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阿罗指出了交易费用的普遍性,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它作为一种成本发生并客观存在,要求在经济活动中采取一系列方式使其尽可能降低。科斯认为企业是一个层级组织,它与市场之间存在着一个替代关系,即当一系列交易行为由企业内部完成时所需的交易费用比市场调节低时,这部分行为将内化到企业中去,反之,则由市场调节。因此交易费用是否节省是企业与市场能否替代的根本原因,而连锁经营的运行原理即是对市场行为的成功替代:连锁经营通过组织创新,由总部负责集中进货和配送,由分店负责分散销售,将采购、批发、零售等传统流通体系中相互独立的商业职能有机地组合到一个统一的经营体系中,实现产销一体化和批零一体化,这实际上就是企业与市场两种调节方式在流通领域的替代,同时,零售企业具备了联购批发功能,减少了交易环节,减少了采购费用,通过连锁经营,各个分店的进货就不再是交易行为,而是企业内部的协作关系,将外部市场交易内化,为大企业的组织结构关系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提高了连锁企业的经营效率。

通过上述对连锁经营原理的经济学分析,可以得出连锁经营对于零售业的意义:连锁经营是零售商业制度的创新,是商业组织形式划时代的革命,它根据市场需要,通过一定规模的共同体,以实现经营观念、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的改变,从而达到分散经营所无法实现的规模效益;连锁经营是商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创新,涉及到批发改革,连锁商店的物流中心承担了部分批发职能,使批发环节的部分利润由社会转到了企业内部,必然对批发企业形成冲击,从而带来商业购、销、调、存各个环节的变革和新的工商关系的建立,是一次商业的重组过程;连锁经营提高了零售商业的地位,成为实现零售业工业化的载体,由于连锁经营制度和效益上的优越性,连锁经营有迅速发展的巨大潜力,从而在零售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把持着销售通路的终端,连接着生产和销售两头,对生产和消费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三、连锁经营的特征

特征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作为一种风靡全球的商业形式,连锁经营有其独特的魅力,连锁企业与传统商业形式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组织形式的联合化和标准化

在连锁企业中,一个总部与众多的分店构成一种联合体。除了这种联合化特征外,其组织形式还具有标准化特征,这主要体现在店名和店貌、商品和服务以及核心理念的标准化方面,即对连锁企业导入CI(企业识别)战略,从而使消费者对连锁店形成稳定的预期。

2.经营方式的一体化和专业化

连锁经营将传统流通体系中相互独立的各种商业职能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统一的经营体系中,即连锁总部负责集中进货和配送,各分店负责销售,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实现了采购、配送、批发、零售的一体化。

3.管理方式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连锁经营通过建立专业化职能管理部门、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调控体系,配备相应的专业人才,采取电脑化管理、远程通讯网络系统等现代管理手段,使庞大而又分散的连锁经营体系内部的各类机构能步调一致地有效运转。(见上表)

一个规范、完整的连锁公司包括总部和门店两个层次。总部的职能是管理、采购、配送、核算、策划广告宣传和制定经营方针等,门店的主要职能是销售,总部对门店的控制主要是通过统一性来实现,即主要通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广告宣传和统一商品价格等方面控制整个企业的成本、风险、利润及其对外形象。因此,连锁经营在总体上,提高了总部的管理效率和门店的动作效率。

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它是通过企业形象标准化、经营专业化和管理手段现代化,使复杂的商业活动简单化,通过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但是,连锁经营要能够达到它的目的,必须采用一系列管理技术,其中统一采购技术、物流配送技术以及商业信息自动化技术,可以称之为连锁经营的三大核心技术,因为,正是这三大核心技术使连锁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竞争力陡增,从而实现其规模效益。

四、连锁经营的条件和原则

1.连锁经营的条件

企业在决定采用连锁经营模式时,还必须考虑可不可以采用连锁经营模式,即建立连锁经营模式还必须符合连锁经营产生和发展的条件。连锁经营模式建立的基础性条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工业加工生产水平的提高,为超级市场和便利业态自选销售以及开展连锁经营制的多店形式经营提供了条件。

(2)市场发展到进入大众消费阶段。

(3)发达的交通通讯为连锁经营提供了技术和管理条件。

(4)激烈的竞争是连锁经营产生的内在条件。

当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满足以上四个条件时,企业才有选择连锁经营的基础。

2.连锁经营的原则

企业在获得连锁经营条件的基础上,要顺利实施连锁经营,必须遵循以下一系列原则,否则连锁经营系统是难以实现的。

(1)简单化原则。简单化是指连锁系统作业流程、工作岗位上的商业活动尽可能简单化,减少经验因素对经营的影响。简单化原则是为了维持规定的作业,创造任何人都能轻松并且快速熟悉作业的条件。

(2)标准化原则。标准化是指为持续性生产、销售预期品质的商品而设定的既合理又理想的状态、条件以及能反复运作的经营系统。它体现在作业标准化和企业整体形象标准化两个方面。

(3)专业化原则。专业化是指企业或个人在某方面为追求卓越,将工作特定化,并进一步寻求强有力的能力和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技巧及系统。连锁经营的专业化首先表现在总部、分店和配送中心的机能上,其次是公司各个经营管理职能的专业化。

(4)集权原则。在连锁经营中,大的决策权属于非程序化的决策,都完全集中在总部,各分店只能严格执行总部的这些决策,实施商品销售的职能。

(5)沟通原则。组织中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分离,各分店也基本不相互联系,但整个企业却由总部通过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联系起来,取得分离而不脱节的效果。

(6)安全便利原则。连锁店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是吸引更多顾客,提高销售能力的基础。

(7)效益优先原则。实现规模化经营只是手段,获得最大化效益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

五、结束语

连锁经营的本质在于它把工业化大生产的组织原则及大规模集中化管理模式应用于流通领域,通过“联合化、统一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等手段,实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服务和科学化管理,达到提高整体商业经营体系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经济效益的目的。

组织联合化使分散的经营主休组合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经营整体,通过总部的统一管理和集中采购,使经营费用大大降低,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同时,通过“遍地开花”的连锁分店,也有效解决了企业经营的规模经济性要求与消费分布的分散性及其对购物便利性的矛盾,兼顾了经营者、供应商和消费者三方的利益;经营统一化使分散的经营分店遵循统一的规范,既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运作效率,实现了系统的整体优化,又带给顾客一致的服务和形象,易产生顾客的定向消费信任和倚赖,减少顾客消费的风险成本,提高顾客的消费忠诚度,具有市场整合效应、资源共享效应和无形资产倍增效应等方面的优势,也避免了重复的成本支出和营销费用;作业专门化把各个经营环节有机融合起来,使商流和物流的组织更为科学合理,减少了流通环节和费用,具有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工作效率优势、专家采购优势和讨价还价优势等,既奠定了连锁经营价格优势的基础,同时也便于企业在某一经营环节上形成核心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管理规范化则使广泛布点、组合经营、分散销售的连锁经营体系得以协调运作,使复杂的商业活动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实现相对的简单化,获得低成本、大批量的营销效益和管理的集约化效应优势。上述的经济优势正是连锁经营长盛不衰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陆强华:连锁经营[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11

[2]吕一林:美国现代商品零售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

[3]林正修:连锁店:最流行的经营模式[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

[4]周殿昆:连锁公司快速成长奥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5]郑灿朝高景远:超市连锁经营实务[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1

篇(8)

“青苔经济”是北大王建国教授提出的一个概念,把城乡里的小商小贩、个体工商户这类经济比作“青苔经济”,虽然并不怎么起眼,但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了服务,且是就业主体。要是没有“青苔经济”,农民工的生活成本会上升很多,企业的劳动力成本相应也会提高很多。 “青苔经济”之上是中小企业为主的“灌木经济”,再往上,是一些大企业,是“乔木经济”。保护“青苔经济”,不能忽略其价值。中国经济面临的三个主要危机,第一是外界环境不稳定可能影响中国的出口。第二是中国下半年的经济增速有可能减弱。第三是改革没有取得大的进展,又可能经济增长会低于我们的预期。

一、存在原因

“青苔经济”是一种自发形成的初级市场,起初象青苔一样星星点点,存在方式灵活,做一些简单的商品交换。就像我们司空见惯的步行街道或仅仅是一些星级酒店门口几百米的步道,早早晚晚,步道摆满了小摊贩的大三轮车支起的摊子,卖围巾、服装、饰品、烧烤等等,非常便宜。但随着交换的规模不断增大,频率越来越快,市场就形成了。而市场的形成,反过来又会促进分工的专业化,例如有人专门生产家禽,有人专门生产果蔬,专业程度慢慢得到深化,促进生产力提高。这种“青苔经济”既有便民作用,也能为缺乏专业技能或一时失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

(一)摊贩的低成本诱惑。地摊小摊贩存在于全国各种规模的城市,多分布在人流密集的高校聚集区或居民区附近,人群的聚集给小摊贩们带来了较大的交易量,从而给他们提供了生存空间。他们的主要竞争优势就是成本低,价格便宜,购买方便,这些特点吸引了很多的学生和周边的居民。笔者对安徽合肥大学城附近的小商贩进行了实地走访,也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考察,收集相关数据,其中对小商贩的访谈采用了访谈中的无结构访谈,也就是对相关人群进行了非标准化访谈,全面了解了小摊贩的生存现状。通过对消费人群的数据整理,我们发现大学城周围的商贩主要的面向人群是在校大学生,兼周边居民。

(二)重要性综述。通过走访,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小商贩的存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学生们很多情况下去一次市中心买很多东西并不方便,然而这些摊贩经济的存在弥补了这些不足,让学生可以不出远门就买到生活必需品。通过学生的态度分析,有助于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小商贩存在的必要性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但也让我们思考它的存在带来的麻烦和负担。确实,青苔经济的存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快捷,节省了时间的同时也满足了我们的额生活需要,但是,这些青苔经济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商贩的存在堵塞了交通,使得原本就拥挤狭窄的道路更加水泄不通。由于这些商贩的小磨坊特性,无法对其卫生状况进行管理,很多不卫生不健康的食品危害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这些都是我们亟需解决和改善的问题。

二、青苔经济相关联者的关系分析

如何在维护市容和保证小摊贩两者之间保持平衡,是很多城市管理者都想达到的境界,青苔经济的存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这些小摊贩的存在弥补了市场供给的某方面不足,他们的劳动应该被尊重,贡献也应该被认可。对于城市的管理者来说,如何规范和引导并恰当的管理是应该去思考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市场秩序是要以人为本的去管理而不是消除。同时,小摊贩的生存方式和现状也是需要改变和提高的,作为消费者也希望小商贩的卫生条件和买卖环境可以得到改善和提高。

三、对于管理“青苔经济”的政策建议

无论从帮助就业的角度,提供低廉产品和服务的角度,还是从市场形成的角度,“青苔经济”都不应该被轻视、被严苛地管制,而应给予支持,并助其变得更好。有人也许觉得“青苔市场”不美观,但如果不给这么个空间,问题可能会更多更大。截止目前,国家对于这种特殊的经济模式的规范和管制仍未完善,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青苔经济的存在是有着牢固的根源的,首先,市场具有开放性,竞争性,在日常的生活中,由于小摊贩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从而保障了它的长期存在。从经济学上考虑,小商贩的需求决定了它的存在,这是由市场的供需理论决定的。在经济学的两个假设中,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并不是所有的大商店都满足经济的需要,从理性出发,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因此,产生了满足人的心理的各种小商贩。

青苔经济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在一定的特殊时期需要用这种生活方式去维持他们的生活。对于青苔经济的管理,我觉得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理解小商贩的劳动与付出。改变对于小商贩不正确的认识与态度,不要歧视他们,不尊重他们的劳动果实。应该意识到,很多小摊贩身上有着而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吃苦耐劳,勇于创业,默默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每一个通过艰苦劳动创造美好说的人我们都应该给与尊重。

(二)合理把握执法力度。有关执法部门在对其进行管理的同时应该允许其有合理的生存空间。

(三)政府应该对其给以认可并加以适当的管理。统一规划商贩们的活动范围,这样易于对道路的清扫和疏导。通过协调,缓解商贩们和有关执法部门的矛盾与冲突,让小贩们理解并配合执法部门的管理,让小贩们的劳动得到人们和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张元 有关路边摊问题的初步调研方案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29)

篇(9)

中图分类号:F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立足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发电行业里发展了多种清洁煤技术,其中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是解决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之一。

多联产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主要的产品输出有两种形式:化学品和电力资源。化学品的化学能与输出电力的电能,品位不同,单位(火用)价格不同。如果将两者等同起来可能只会得到尽量提高系统热力学效率的片面结论,为此需要将(火用)与经济结合进行分析――(火用)经济学分析。(火用)经济学分析的依据是热力学与经济学结合的原理,在合适的热力学量度(热效率、(火用)效率)与资金支付方面寻找一种最佳关系,使产品的能耗最低,单位成本最小,经济效益最佳。

二、热经济学分析在多联产系统中的应用

本文输入输出的(火用)分析表明:气化炉单元的(火用)效率为85.27%;净化、变换与甲醇合成单元的(火用)效率为85.08%;发电单元的(火用)效率为42.41%。其中,入口单元煤的化学(火用)为27,557.7kJ・kg-1coal。

在甲醇合成单元中,提高未反应气的循环率可以提高系统的(火用)效率。然而,在合成甲醇单元中,未反应气的循环率的提高势必增加甲醇合成单元及其后续单元中各设备的负荷,导致设备装置增大,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增加。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多联产系统,只能得到系统能量利用的合理性,但系统(火用)效率高并不代表经济上的最佳。因此,需要热力学分析与经济学分析结合起来的(火用)经济学分析法,分析甲醇合成单元中分流器分流值f对系统经济性和(火用)效率的影响,寻求最优值。

为了分析工艺参数(循环率f)对系统各单元的影响,在保持多联产进料煤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f值对甲醇合成单元进行模拟。其中,f=0表示合成气一次通过,而f=0.6表示合成气通过合成塔后未反应的原料气60%返回合成塔,以提高甲醇产量。随着f值的增加,气体流量也相应的增加。若其他操作条件保持不变,为了保证循环物流的输送和甲醇合成的转化率,甲醇合成单元中的设备也相应增大。本文通过多项式回归,以合成气一次通过(f=0)甲醇的产量为准,然后将不同f值时的气体流量与之相比,得到装置放大倍数与f值的代数关系式为:

F1=326.576×f5-662.539×f4+471.843×f3-134.908×f2+13.939×f+0.9184

装置放大(缩小)倍数主要是涉及非能量费用(主要包括初投资折旧费、运行管理费及维修费)。可以说,循环率f越大时增加了设备的损耗,从而放大了非能量费用;但对发电单元却正好相反,循环率越大,未反应气体通过分流器继续循环,进入发电单元的合成气相应减少,从而减少了设备的损耗,缩小了非能量费用。而发电单元的发电量与f值的代数关系式为:

F2=-105.132×f5+317.1×f4-339.293×f3+144.83×f2-3.7096×f+0.9679

改变甲醇合成单元中分流器循环率f的值,甲醇产量会随着f值的升高而增加。合成气的(火用)转化产物甲醇的转化率随f值的变化关系式为:

F3=6.9413×f5-20.1406×f4+22.419×f3-11.9558×f2+3.1119×f+0.4456

同理,随着f值的增大甲醇单元排放出来的燃气(未反应气)量降低,未反应气的(火用)值占进料合成气的百分比随f值的变化关系式为:

F4=-105.132×f5+317.1×f4-339.293×f3+144.83×f2-3.7096×f+0.9679

本文参照产品的市场价格,计算产品的单位(火用)成本,然后以系统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用mathematica建立多联产系统的(火用)优化方程。通过优化求解,寻找系统(火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最佳关系,使产品的能耗最低,单位成本最小,经济利益最大。按照成本方程和(火用)平衡方程,该多联产系统的优化方程,如下所示。

目标方程为:max profit=Exc-Exc-Z

式中,Ex为系统输出的第i种产品(火用);Ex为系统输入的第j种燃料(火用);c和c分别表示输出产品和输入产品的单位(火用)价格;Z为系统中初投资折旧费、运行管理费及维修费等各项费用的总和;profit为该系统的利润。

上述目标方程的约束方程为:

①EX3=F3×EX2

②EX4=F4×EX2

③EX5=0.4241×EX4

④EX2=0.8527×EX1

⑤EX1=27557.7×6×107

⑥Y甲醇=F1

⑦Y发电=F2

⑧Z甲醇=Z甲醇0×(Y甲醇)0.62

⑨Z发电=Z发电0×(Y发电)-0.62

式中,EX1表示年投入煤化学(火用);EX2表示气化炉单元出口的(火用)值;EX3表示甲醇合成单元甲醇的(火用)值;EX4=表示甲醇合成单元未反应气体的(火用)值;EX5=表示发电单元电的(火用)值;Zi0表示f=0时第i单元的设备投资折旧费、运行管理费及维修费等各项费用的总和,为了简化经济计算,假定设备的残值率15%,设备折旧费按25年直线折旧计算,年度设备维修费占设备初始投资的0.5%,设备管理费占设备初始投资的1%。原料煤的(火用)价C1为6.5317×10-6元/kJ,产品甲醇的(火用)价C3为2.368×10-4元/kJ,产品电的(火用)价C5为1.6651×10-5元/kJ。Shell气化炉日处理煤250~400t,若取300t/天,每年按200个工作日计算,则年处理煤共6×107t。合成气单元、甲醇合成单元和发电单元设备的初始投资分别为39,705万元,77,866万元,发电设备的单位造价1,400元/Kw。具体的计算过程可从下面的计算得出。把上述计算代入各方程,通过运筹学的线性规划求解可求算出目标方程的最优值。

从前面的(火用)分析可知,要增加化学品甲醇的产量或提高系统的(火用)效率,必须加大甲醇合成单元尾气的循环率,即提高f值。然而,提高尾气的循环率,则会增加甲醇合成单元及其后续单元中各设备的负荷,导致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增加。本文建立的多联产系统热经济优化模型是在mathematica中实现,通过调用mathematica的求最大值函数,得到最优的f值为0.7173,此时系统的利润额最大,为22,860万元。

三、结论

热经济学分析是将系统用能的合理性和经济效益综合起来评价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意义。本文将(火用)分析与经济分析相结合,建立多联产系统的热经济优化模型,通过模型的优化求解,得出甲醇合成单元中循环率f的最优值为0.7173,此时系统的利润额最大,为22,860万元。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篇(10)

关于经济学,书本上给出的含义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内,组织一切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活动与关系的系统之总称。另一含义是隐藏的不平等的欲望交换,经世济民是和谐的分配不平等化。而研究经济问题、探讨经济发展规律、解释经济现象成因的社会科学即被称为经济学。许多人都以为,经济学是离我们日常生活遥远又枯燥的理论知识,实则不然,经济学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一、传统购物方式中的经济学原理

每个人都去过商场购物,但想必大多数人都很少注意到其中隐藏着的经济学细节吧。看似平静温馨的商场,其实也是一个暗藏玄机的竞技场,消费者和商家进行着无形却又激烈的博弈,到底是消费者技高一筹还是商家法高一丈,这取决于他们谁更懂经济学。经济学里最基本的假设是“理性人假设”:所有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盲从,精于判断和计算,总是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且这一前提更是建立在“信息充分”的背景下,即:理性人具有关于他所处环境的完备知识。然而在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早就意识到了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只是一个完美到虚幻的理想状态,“信息充分”这一条件更是不可能存在,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从来都不是理性的,信息也从来不是对等的,商家们明白这一点,而且也在不断地利用顾客的不理性为自己谋求利益。用我们都熟悉的超市来举例。超市有入门和出门之分,通常情况下都是右进左出,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右利手,这样的分布结构更便于人们从货架上拿东西;细心又聪明的超市整体色调通常是冷色调,这会减缓人们的步伐,而轻松闲适地在超市闲逛,会在无形之中大大提高人们的购买欲望;很多超市都会在平均身高对应的货架上应该摆放高利润的商品,更加精明的超市则会在儿童平均身高的位置上摆放糖果和零食等儿童喜欢的商品来增加销售额。这些小细节,都是商家在引导消费者做出更有利于商家收益的决定。

二、消费者如何理性购物

看过了上面列举的商家防不胜防的策略,消费者为了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合适的商品,也就是说做出最“理性”的决定,也需要开动脑筋做到心中有数:

(一)在购物时要学会看清商家的“把戏”

只有当你知道商家在如何影响你的判断,你才能排除这些干扰,做出有利自己的选择。在超市里,最常用的生活用品比如面粉、牛奶、鸡蛋、肉之类的产品总是被安置在超市的最深处,因为大部分情况下人们来超市的目的就是购买这些简单的生活必需品,但这样的商品排放方式,能吸引消费者逛完整间超市,无形之中会让消费者购买更多商品,更有头脑的商家会把超市的路线设计成一个完美的环形,让消费者每一个购物区域都无法错过。在大型商场里,我们会发现向上的电梯不会在同一侧,都会让顾客绕着商场走半圈才能继续乘坐电梯,商场里还会播放舒缓的音乐提高顾客的消费感受、延长顾客的逗留时间,这些小细节的加入都意味着更高的销售额。所以各位店主,请务必别在店里放“恭喜发财”这种吵吵闹闹快节奏的歌曲,让顾客听了就想离开。细心的顾客会发现,高档超市的地砖从来不是统一的,在高利润的几排货架区,地砖会有让人感觉“first-class”的材质和花纹,营造出该区域商品非常高级优质的氛围,如果还有行家指点,这里的地砖会略有不平,这样当顾客推车经过时,会下意识的减慢速度。可别小瞧这微小的减慢速度,同样会带来不小的购买力。商家的技巧还远不止于此。经济学高手会在商品价签上删掉“元”“¥”等符号和字眼,别小看这简简单单一个符号,删掉它只留一个单纯的数字价格会减少人脑中商品和钱的逻辑关联,这会降低人们对价格的敏感度。根据《时代》杂志统计,使用“$"符号价签的金宝汤罐头,每103个顾客才会有一个购买,而改用纯数字的价签,每14个客人就有一个购买。当消费者看到“大减价”、“大促销”、“满XXX减XX”这样的标志时,是否会觉得商家要大出血了呢?并非如此,对于商家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商品的销售量增加也不是商品的单价提高,而是收益的增加,收益=需求量×单价。商家在增加收益的路上有两个变量,一个是需求量一个是单价,商家可以通过控制单价来改变需求量,从而增加收益。普遍的思维就是:涨价会降低需求量,减价会增加需求量。除此之外,在购物中,消费者的购物感受对其购买力也影响巨大,其中一个重要数值就是消费者的感觉阈限,和感觉阈限有关的两个定律,我们称为“Weber-FechnerLaw”。韦伯定律就是,在同类刺激下,其差异阈值的大小是随着标准刺激强弱而成一定比例关系的,K=I/I。费希纳定律则是说,在绝对阈值之上,主观的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改变,两者之间呈对数关系。这一定律最常见的经济学例子就是差异感受:同样是节省20块钱,如果消费者是购物消费了30块则感觉占了大便宜,而如果消费者购物了2000块的商品则感觉不值一提。比如降价,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超市里的商品打折通常都会老实地标出“8折”字样,可是如果是高级商场里的商品打8折,那商家就会立刻标注成———“消费满2000减400元!”这样更吸引消费者的标识。有经济学思维的商家会把顾客不是很注意的环节,极力减少,将省下来的成本,用力展示在目标顾客最能感受到“价值”的环节。H&M、ZARA这些快时尚品牌,都投入大力在用户能感觉到价值的环节,比如五星级的卖场销售、良好的售前服务、符合米兰巴黎最新时尚的设计师风格设计、全球限量销售、西班牙手工原产、品类和款式极其丰富,而对于用户不熟悉的环节———面料,则采用品质很一般的面料,这样既打造出品牌的时髦度又把售价维持在几百元这样的低价区间,吸引人们购物。因此,为了能在这场博弈中获胜,我们在购物前,务必要让自己弄清楚“商家为什么这样卖”。我们知道,对商家来说更高的利润,对顾客来说就是不太划算的支出。我们要学会识破对手的“小把戏”,永远在角落的货架找性价比,让推车保持速度均衡,永远不买在收银台排队时手边的那几样商品,那是全超市利润最高的商品。

(二)要思考“商品本身的价值是多少”

经济学最根本的是讨论如何最高效地以有限的资源解决无限的欲望,而对消费者而言有限的资源就是钱。因此消费者要让自己每一分钱都能被最高效地花掉,要思考商品的“性价比”,同样价位的情况下,哪件商品更符合你的喜好;不同价位下,哪件商品更能提升你的满足感。一件商品的价格并不等于其生产成本,这个价格还包括了广告费、人工费、运输费、租金等等。虽然消费者无法知晓各项费用的确切数值来帮助判断,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尽可能少花冤枉钱。比如去药店买药,理性的做法是要求药店店员做推荐,然后把他们推荐的品牌排除,购买同类型的非推荐药品。原因很简单,药品的回扣是公开的秘密,店员推荐给消费者的药一定是他们收回扣最多的药。如果同样的价格,一种药多支付了回扣给商家,那它的质量一定会比较差,不然就无利可图。我们无法知道每样货物的生产成本,但是我们大概可以猜出它的附加成本,附加成本过高的商品往往不太划算,理性的消费者会在同类商品中选择出附加成本低的商品。很多时候,商家在消费者并不清楚商品本身的价值时就经常常使用一种手段来诱导消费者,这种方法就是“锚定”手法,比如说,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一台电视机的成本,但是如果把A牌电视机和一台价格贵20%但是功能一样的B牌电视机放在一起,消费者潜意识里会更倾向于购买电视机A。就好像舒俱来出现时,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种新种类矿石的价值,但是当商人们把舒俱来放在富人区商场的高级橱窗里,在所有提及它的广告里放上其他各种宝石,通过这样的运作,舒俱来立刻成为珠宝里的新贵,价格不断攀升,人人趋之若鹜。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消费者会选择自己最需要最喜欢的产品而不会选择商家让你感觉到最好的产品。

篇(11)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调整,经贸摩擦、倾销与反倾销的领域也不断扩展,其发生摩擦的重点领域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急剧增长。这种变化给国际经贸摩擦、倾销与反倾销赋予了新的特征。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由于软件产业的费用结构类似于出版业和娱乐业,它独特的成本结构给软件倾销带来了新的特点。

一、软件倾销的内涵及独特特征

计算机软件是指能被存储,可以被机器读取的代码,它能指令计算机执行特定的任务。1994年起,网络的出现为软件市场提供了新的细分市场机会。由于欠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他们对于应用软件的需求日益膨胀,远超过了国内软件制造商的供应能力,很多国家国内软件企业在操作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等方面的技术水平落后,无法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这些国家大多是从美国、日本、欧洲等国进口,这些发达国家软件的大量倾销对很多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软件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倾销是指以低于商品正常价值进入另一国商业领域的出口行为。按照GATT第6条第1款中对正常价值的规定:本条所称商品的正常价值的价格是指相同商品在出口国用于国内消费时,在正常情况下的可比价格。

软件行业独特的成本结构产生巨大的无边际的规模经济:生产得越多,平均成本越低。软件倾销就是指正版厂商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鼓励盗版,当盗版以低价吸引一定数量的用户群或挤垮了竞争对手后,再打击盗版获得垄断地位的行为。这种行为即是鼓励盗版――打击盗版行为,倾销的产品即为盗版软件。盗版即是窃取版权,其表现形式有个人或团体提供非法软件、光碟、程式下载或产品序号,不论是免费、收取费用还是用其他物件交换;或者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提供教育优惠价格的产品,或替不符合资格的个人或团体提品;或安装、使用软件时没有获得软件使用授权,或是安装/使用该软件的电脑数量超出该使用授权所允许的限制。盗版厂商不需要像正版厂商那样投入前期技术开发研制的成本和人力资本,他们仅需要投入一些材料费,简单地复制已经发明出来的软件即可。这种复制成本是非常低的,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平均成本也低于正版软件。因此盗版软件价格必然低于正版软件的价格。而正版软件与盗版软件除了在不常用的功能方面的差异,其他基本无差异。windows xp家庭版(含sp2)盗版最多10元钱,而正版最便宜也要六七百。因此盗版软件的价格低于正版软件的价格,构成了倾销的行为。传统的倾销行为是通过低价出口其产品到进口国,而软件倾销不同于传统倾销,它是利用进口国国内的盗版厂商达到倾销目的的,它不需要向海关缴纳关税,是一种“零关税倾销”,这种倾销更具隐蔽性。

二、软件倾销的经济学分析

盗版行为的存在是严重破坏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盗版就是在窃取版权,盗版行为太严重就会使软件设计者研究开发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而且还有可能损害到正版厂商的利益。既然这样,为什么正版商要利用鼓励盗版作为倾销手段,政府为什么又不严厉打击呢?下面对此进行利益各方的经济学分析。

1.盗版厂商角度分析。假定P1为正版软件的价格,P2为盗版软件的价格。盗版厂商以P2定价后,由于放弃了以P1的价格定价,生产者剩余减少了,此时生产者剩余的变化为-a,按经济人假设,消费者都希望付出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盗版产品的价格远低于正版产品的价格,并且软件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是很大的,软件产品的价格下降,消费需求数量就会大幅度增长,盗版厂商的利润是很高的,他的生产者生于为负,对他的整个福利不构成任何影响,因为他的前期研发成本为0。已经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模型得出一个的结论:

直线EB为软件产品的需求曲线,EQ2为边际收益曲线,MC1为正版软件的边际收益曲线,由于软件产品的复制成本很低,它几乎是一种零边际成本的产品,这里为了研究的方便,将盗版软件的边际生产成本直接设为零,图中横坐标即表示盗版软件的边际成本线。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MC=MR的原则定价,正版软件产品的价格为P1,盗版软件产品的价格为P2,正版厂商的收益为OQ1×OP1,即矩形P1DQ1O的面积,盗版厂商的收益为OQ2×OP2.即矩形OP2CQ2的面积。通过证明.得矩形

证明过程如下:

设直线EB:y=kχ+b,则点为(0,b);设Q1点为(a,0),则D点坐标为(a,ka+b),G点为(2a,2ka+b),A点(2a,2ka+b)。

由AE两点得直线AE方程为y=2kχ+b

Q2点是直线AE和X轴的交点

可以求得Q2点坐标为

C点和Q2点坐标相同

将Q2点横坐标代入直线EB方程,可求得C点坐标

由上可知:

要证即证:ka2+ab

即证:-ka2>ab,k0,-ka2>0

即-ka2>ab成立成立

由此可以看到盗版厂商生产软件的收益>正版厂商软件的收益,进而可见盗版厂家生产盗版产品是有利可图的。

2.正版厂商角度分析。软件产业具有与传统产业完全不同的特点。软件产品具有互联效应和锁定效应。所谓互联效应就是高层的应用软件需要在基层的操作系统上工作。控制了操作系统,也就掌握了应用软件竞争的主导权。锁定效应系指软件产品的使用有一个学习过程,一旦用户习惯了使用某一软件产品,他就在一定程度上被该产品无形中锁定。这种锁定源自巨大的转移成本,包括使用经验、原由系统上的投资和学习等。正版厂商正是利用鼓励盗版这一手段,使其品牌深入人心,抢占市场份额,挤挎竞争对手后,再来打击盗版,占领全部或者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或者通过垄断高价来获取高额利润。鼓励盗版对于正版厂商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使用盗版软件的人虽然没有向正版厂商付费,但却使正版厂商以极低的成本赢得了大量的客户群,正版厂商的这种倾销行为可以达到低成本的广告效应。而且正版软件具有一些盗版软件所不具有的特性,比如盗版软件不能进行在线升级,补丁下载等,正版厂商一旦发现盗版有损害其利益的趋势时就可以利用这些特性对盗版进行打击。2004年9月,微软XPsp2中文版面市,盗版软件打补丁会瘫痪,2004年11月,盗版windows xp用户一旦进行系统更新,电脑极有可能被锁死。由于正版厂商拥有软件开发的核心技术,他们并不会过于担忧盗版厂商会抢占它的利润,当通过鼓励盗版达到他们的广告效应后,他们就会对盗版进行打击。微软就在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期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十次主要的打击盗版活动,这也正是其为了获得高额利润,进行倾销的体现。

3.消费者角度分析。如图1,当市场上只有正版产品出售时,消费者将以P1的价格购买软件,当出现盗版软件时,软件的价格由P1到P2,此时由于价格下降,软件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很大,消费数量增加,消费者剩余增加,为a+b+c+d。

4.净福利效应分析。社会福利效应的净值=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a+(a+b+c+d)=b+c+d,可见净福利效应b+c+d>0,软件倾销对整个社会是有利的。

尽管软件倾销具有合理的经济学基础,对整个社会福利有好处,但这种手段毕竟是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这种行为的存在势必会扰乱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影响受到倾销国家软件产业的正常发展。

三、政府管制软件倾销的成本与收益比较

1.政府管制的成本。软件产品独特的成本结构,使正版软件生产商鼓励盗版行为从而进行倾销,为什么政府进行管制的效果并不明显呢?

其一,从上面盗版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中,看到生产者剩余为-a,消费者剩余为a+b+c+d,社会的净福利效应为b+c+d>0,可见盗版软件的生产对于整个社会的福利是有利的。如果政府进行强制管制,将会损失正的福利效应。其二,政府出于扶持、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目的对“零关税倾销”进行管制的成本也是相当高的。国内盗版厂商和盗版使用者数量多(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较低,90%以上的windows家庭和个人用户都是盗版使用者),分布范围广,政府要想搜寻出这些厂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其三,正版软件厂商之间为了争夺市场,抢占市场份额,采取鼓励盗版的方式使得盗版厂商的数目急剧增加。盗版厂商有正版厂商暗中、消极的支持,这一点对于政府来说就很难控制。其四,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越高,对于盗版打击得过于猛烈,软件厂商就会安于享受他们现在的高额利润,而不去积极开发研究新的先进的产品,容易造成软件行业的技术水平发展缓慢,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

2.政府管制的收益。政府管制所带来的收益主要体现在对国内软件行业的保护,使国内的软件生产商能够避开外国激烈的竞争。但是国内软件行业是否能发展起来,发展起来所需要的时间多长都是不确定的。更进一步说,政府管制的收益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可见,政府管制的成本远远大于政府管制的收益。而且,现行反倾销措施会导致价格上涨和进口的减少,其利益受损的不仅是外国企业,对实施反倾销措施国的国内消费者和国内该产品的使用企业也同样会受到利益的损害。

四、建议与展望

尽管盗版对正版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起到广告效用,长期而言,盗版软件的存在必然影响正版厂商的利益。2007年4月10日,美国向世贸组织对中国的电影、音乐、软件和书籍盗版行为提出两项申诉。这也将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美国首次针对中国盗版问题向WTO提讼。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指出,中国很多盗版音像制品的来源是美国。可见,软件的倾销行为是非常隐蔽。据IDC统计,中国是全球第二大PC消费市场,前年销量超过2000万台,美国的软件已经占领了我国大部分的市场分额。美国现在采取直接将我国知识产权问题诉诸WTO的手段,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我们应该竭尽全力的为我国的软件企业的发展道路思索,为我国的相关法律的完善程度思考。

我国许多新兴产业都已受到了外国产品倾销的威胁,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决定21世纪国际竞争地位的战略性产业。我国的软件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飞跃,一批骨干型企业不断崛起,其中用友、金碟、东软、中科红旗、金山、瑞星等企业正逐渐开始壮大。当软件倾销行为十分严重,对我国软件的发展构成威胁时,国家主管机关就要特别加强新兴产业的反倾销力度,对反倾销法进行适时适度的修改,对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进行修改,对软件行业保护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修订。

参考文献:

[1]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国际经济学》[M],2003.4

[2]张维迎:《张维迎:盗版软件的经济解释》[N].《中华工商时报》,2002.11.5

[3]袁克:《中国知识产权的经济学分析》[M].南开经济研究,2003(2)

[4]斯蒂芬・马丁:高级产业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美)威廉姆斯:《反托拉斯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7]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