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会调查的方向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4] 雷厉.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配置及开发利用情况的分析.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12).
[5] 张金超.日本公众乐在学校体育设施.环球体育市场,2009(4).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教育部在 1998 年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而设立的专业。专业的定位是立足农村,面向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其培养目标一般被认为是“面向农业科技推广、面向农村企业经管、面向农村社会管理、面向区域协调发展”的专业教育方向;“培养具备农业和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推广管理部门、农业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从事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规划与设计、决策计划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农村和农民,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调查能力。浙江省的丽水学院自2009年在商学院设置农村区域发展的本科专业。目前它是浙江省的重点学科。从2010年开始,丽水学院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在四年级秋季学期开设了《社会调查与文献检索》课程。笔者长期担任课程的主讲教师,以下仅依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就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必要性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管理学门类的学科。该专业旨在培养涉“农”有关的技术、经营、战略三结合的综合性人才。该专业的教育方向以及专业课程所具有的方法、技能及应用型的性质,决定了该专业的学生教育培养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系统地、有计划地实践教学内容付诸实施。实践性是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专业建设的根本内在要求。近年来,对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校都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滕明兰探讨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效果评价,提出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包括基础认识性实践、综合应用性实践以及研究创新性实践3个模块,其中,基础认识性实习主要包括认知实习(农村体验)、初步社会调查等。综合应用性实践主要包括专业调查、专业实践实训课程、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设计(论文)、市场调查和社会服务等。研究创新性实践主要包括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研究设计性实验等。三个模块中,第一和第二个模块都提到了社会调查,可见社会调查能力是居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之一。
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居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中心环节之一。段华平和卞新民在谈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时谈到四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四是实现了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除以上认识外,笔者认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所具有的应用性的性质,决定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居于核心环节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定位是立足农村,面向农民,针对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谈研究。要科学了解与认识“三农”问题,就迫切需要下基层调研,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要讲求科学性,社会调查研究本身涵括了方法论和具体的调查技术。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开展社会调查要讲求方法。社会调查方法一般是围绕社会研究的原理、逻辑、策略和科学程序。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是社会学、人类学的专业核心课,一般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及技术三个层次,主要详细阐述社会调查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解释与评估的各种方法、技术及其应用。
二、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有其特殊性。首先,学生没有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科背景,所以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要适当补充社科研究方法论的内容。要讲清楚如何开展研究工作,更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做事;要讲清楚如何具体开展调查,更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做,背后的逻辑和道理是什么。二是因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主要开展的是农村调查,所以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要侧重于开展农村调查会使用的调查方法和技术,以及可能会碰到的问题。三是教学要注重实践性,实践性教学要贯彻始终,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
基于以上认识,浙江丽水学院2010年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社会调查方法时,就进行了充分的设计。首先,课程将社会调查方法的教学与毕业论文写作辅导有机的结合,将毕业论文写作的文献查找和文献综述写作,以及社会调查方法串联起来进行教学。由此,课程名称也就命名为《社会调查方法与文献检索》。其次,课程没有指定的课本,只有推荐的参考书目。目前市面上出版的有关社会调查方法的课本主要供社会学和人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使用的,一般理论性太强,要求的课堂教学的学时也太多,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教学不实用。无疑,无课本授课,也给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学内容要相对简单和明确,对多媒体教学以及PPT制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师讲课更要能吸引学生。再次,为突出实践性教学,有效串联教学内容的各环节,通过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带领和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小型社会调查“丽水市莲都区流动人口的调查”以及后续的调查报告。这其中的具体教学环节包括围绕着“流动人口”研究展开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写作、对丽水市莲都区的流动人口就某一主题,通过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并最终完成调查报告。
(一)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课程设计共分为启、承、转、合四个模块。一般来讲,按一周两节课,一学期16周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具体如下:
(1)启:选题与文献综述写作
1、如何选题
2、文献检索
3、文献综述写法(布置作业)
4、小结(讲评文献综述的作业)
本模块主要是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写作。其中,文献检索的课堂教学是既包括关于信息文献的基本知识的介绍,也包括查找相关文献的实践操作的学习;既包括图书馆的馆藏图书的查找和借阅,也包括中国知网、读秀等网络工具的使用,最终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的信息检索的能力,提升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在文献检索基础上,再谈文献综述写作。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案例教学的模式,通过硕博论文以及综述类论文的范例,指导和帮助学生展开文献综述的写作。文献综述的作业要求是以流动人口对研究对象,自选某一主题进行研究,并就此进行文献综述的写作。其中文献综述的内容包括流动人口等关键概念的界定、基本理论和他人相关研究综述。最后要求至少有5个注释和5个参考书目。
(2)承:社会研究的方法论
5、科学研究方法论
6、社会研究的逻辑
7、测量与概念的操作化
8、小结
本模块侧重于理论教学,其中也涵括案例的分析,希望借此能将理论讲得更清楚、明白。社科研究方法论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逻辑是社会调查具体技术的基础。本模块授课的难点在于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和枯燥,此部分把握教学的难易程度,以及充分利用案例进行教学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
(3)转: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
9、问卷设计的方法
10、问卷调查的实践(布置问卷设计的作业)
11、访谈(布置访谈的作业)
12、观察
13、小结: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讲评问卷设计和访谈的作业)
本模块的重点教学内容是社会调查的具体技术和方法,其中包括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内容,最后通过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比较,反思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的优劣以及适用性。本部分教学的难点是如何有效贯彻实践性教学,如何将调查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技巧有效传授,如何让学生有兴趣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环节,愿意认真完成作业。当然,本部分的作业量也较大。作业主要有两项。第一项是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其中问卷设计要求问卷有封面信和指导语,以及9个封闭式问题和1个开放式问题。问卷设计完成后,要求使用自己设计的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填写至少5份问卷。第二项是就研究的主题进行一次访谈,作业要求提交访谈提纲和访谈记录,其中,访谈提纲要求10个问题,访谈记录要求500字。
(4)合:调查报告与论文写作
14、调查报告写作
15、论文写作指导
16、总结(讲评调查报告的作业)
本模块是总结前面的内容,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在此基础上,就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格式要求进行必要的讲解,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辅导。最后提交的调查报告要求包括总结前面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内容,得出一些基本结论。
【关键词】
国际贸易学专业;社会调查;教学改革
一、国际贸易学专业课程特点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国内经济与国际接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除了外资企业,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获得了外贸进出口权,他们也需要把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在这种形势下,市场对外贸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扩大,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与工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环境影响下,我国的国际贸易学专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呈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我国高校的专业布局中,“国际贸易学”大概是设置最广、学生人数最多的一个本科热门专业。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需要,熟练掌握现代商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宽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商务决策能力,胜任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商务人才,因此,国际贸易学专业的课程具有操作实务性强、创新度高等特点,国际贸易学专业涉及《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经贸英语》和《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它们具有理论性与操作实务性特别强的特点。
二、社会调查教学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际贸易专业的社会调查比较好地结合了本专业的特点,基本达到了实践教学的目的,但是也存在以下三方面主要问题。
(一)学生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的资料收集、加工、利用工作不够完善,一方面是指导老师的社会学功底不足以及学生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也是各高校配套课程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二)当前各高校已开展的国际贸易专业社会调查,大多数是由专业教师自行组织的,由于个人条件的限制,开展调查研究的规模有限,视野也较为狭窄;另外,也难以保证社会调查报告的质量问题。
(三)程序上的缺失。各高校对社会调查环节组织不严密,制度不规范,辅导不到位,甚至放任自流,学员不知从何下手,最后不了了之,使社会调查环节严重流于形式。
三、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1.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科学合理地设计调查问卷;2.完善配套课程建设,重视师资队伍培养;3.积极发挥院校组织作用,保障社会调查顺利实施;4.完善调查过程监控,及时总结调查成果;具体做法如下:确定审核程序和内容;明确审核标准;奖惩措施。
四、高校国际贸易学专业教学中引入社会调查的重要意义
(一)国际贸易学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新的国际结算方式、经济合作方式、融资手段、运输与保险方式不断出现,贸易摩擦日益升温,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贸易规则、法律法规不断调整变化。这些新的问题和情况,在教材中不一定有所体现,但在教学环节中必须突出此类知识。而社会调查以其特定的方式满足了研究者探讨各种外贸行为、外贸现象和外贸问题的需要。在国际贸易研究和教育中引入社会调查方法,是国际贸易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国际贸易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国际贸易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核心是要解决进出口问题,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过程。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和检验各种理论命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引起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还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接触、认识社会,从多角度以经济人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为掌握国际贸易学这一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奠定基础。
(三)培养高素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
在当今社会,各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为了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使他们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具备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将社会调查纳入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环节中来,而社会调查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它不仅对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重要作用。因此,国际贸易学专业所进行的社会调查涉及的课题和范畴极为广泛,学生要面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被调查对象,还要有针对性地、有一定行动策略地解决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白玲.21世纪复合型、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5):6061
[3]刘红燕.高职类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4.18.P3637
[4]张海鹰.社会调查方法在人文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高师地理学刊,2011,VOL31,(6):105108
[5]夏艳玲.社会调查方法应用在社会保障实践教学中的探索[J].劳动保障世界,2012,(2):6870
[6]上官酒瑞.多管齐下才能杜绝“数字游戏”[N].新闻晨报,A24版,20120411
教育实践研究
[7]王涛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J].大学教育科学,2009,(1):8083
[8]张弘.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市场调查报告[J].职业技术,2007,12
[9]吕玉花.国际贸易实务课实验教学内容设置问题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5.P134136
为了引导我班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宣传和实践十七大重要思想,丰富我班大学生的暑假业余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按照系团总支的要求,我团支部积极动员,号召全班青年团员在暑假期间深入农村、工厂、社区等地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社会调查。
现总结如下:
我班共有51个同学参加此次活动,其上交的暑期社会调查报告率为100%。在这51份寒假社会调查报告中,我团支部评出了15份优秀暑期社会调查报告上报系团总支,上报率不少于30%。
2010年2月开学,我团支部便收集了学生的暑期社会调查报告。从此次暑期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来看,绝大多数的同学是非常认真,负责的。首先,他们不畏艰辛深入社会基层调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的反映出来,通过寒假社会调查报告发表个人独特的看法。其次,他们所选的题材新颖,具有典型性,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真正做到了材料与观点统一,对现今的社会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在某方面体现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普遍的指导意义。从此次调查报告的选题来看,我班学生最关心的话题依次为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农村改革问题、暑假打工活动调查和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再次,他们能够结合十七大的重要思想,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各个角度进行整体性研究和对比研究,努力找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最后,此次活动也存在某些不足。主要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总体水平不高,少部分同学对此事不够重视,不够负责,没有下到基层真正了解事情的本质,到处抄袭他人成果。
总之,通过这次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使我班学生接近自然和社会,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使他们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印证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和处理具体问题的思路。这次活动也为我班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他们在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了解人民、了解社会,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法规意识、公德意识和培养社会责任感,并为将来能够较快地融入现实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我班学生从实践出发,以分析研究事实入手,探索事物存在的源泉,发掘出事物的本质特点,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见解,明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努力方向。06机电(8)班团支部2010年2月27日
2.教学改革后综合实践环节教学的特点。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在基层电大实施已近两年。2009年《实施细则》,明确社会调查选题,对调查过程要求详细,便于学生具体操作,便于教师在指导中监控,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1)明确选题,确定调查方向,使学员克服了选题的盲目性。2009年《实施细则》规定,社会调查对象由过去的自定命题调整为定向命题,提出以下三项专题内容供学生选择:“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其中之一。选准、选好题目,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则会给社会调查的开展、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带来很多麻烦。社会调查题目首先要“新”,调查内容应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焦点,关注前沿性问题。其次,必须具体,题目过大过空,学员不易进行实际的调查。最后,选题应切合实际,应与学员的工作、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调查自己熟悉的内容,这样调查才能顺利有效。在以往对学员综合实践环节指导中,我们发现不少学员选题简单化、形式化,有的题目陈旧,缺乏前沿性、现实意义;有的题目大而空,没有考虑主客观条件,最后难以完成。也有少数学员选题不认真,到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时,无资料可用,没有实际内容可写,无奈临时更换题目。还有的学员所选题目根本不属于自己所学专业的范畴,不符合要求。盲目选题结果只能半途而废,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实践环节整体质量。综合实践环节教学改革,调查题目与学员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明确选题,确定社会调查方向,保证学员的在本专业范围中进行有效调查,有助于学员顺利开展社会调查。调查对象的定向使学员减少了选题的盲目性,帮助学员走好了社会调查第一步。
(2)重视调查过程,强调过程监控。综合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没有得到学员的充分理解和重视。少数学员态度不端正,只求通过这个环节教学的思想比较严重,无论对调查报告还是毕业论文,他们都敷衍了事,存在侥幸心理。东拼西凑,没有实际参与过程,文章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更有甚者在网上或杂志上抄袭以前毕业学员的文章,直接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企图蒙混过关,这样的做法达不到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势必影响到教学质量。一直以来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综合实践环节对学生成绩考核的依据主要是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毕业论文、评审表等书面材料,以结果考核为主,对学生的调查过程虽也有要求,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没有有效的监控,使部分学员钻了空子。2009年《实施细则》对综合实践的教学过程作了详细的安排,具体主要有:学期第四周前完成大课辅导;第六周前,师生共同研究确定调查对象;第9—12周前完成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第14—15周,将审核后的调查问卷输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第16—18周,完成社会调查报告。教学改革后的综合实践环节的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并对整个教学过程都有一个有效的监控。学员每完成一个环节操作,都必须经过指导老师甚至是上级电大的审核,只有审核合格后学员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样既保证了过程的完整性,又保证了整个环节的教学质量。综合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后,社会调查的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社会调查基本信息表、社会调查设计、访谈记录、问卷的填写、回收、输入验收和回访结果等为依据,最后才根据这些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教学改革细化了学生综合实践环节社会调查的过程,并且要求具体、明确,强调学生的实际参与,方便学生实际操作,便于基层辅导教师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的监控,克服了以往抄袭等顽疾。
(3)注重一手资料的积累,为学员撰写调查报告奠定基础,培养学员良好的科研习惯。2009年《实施细则》要求每位学员在认真做好调查的同时,必须保管好相关数据和信息,并做好保密工作。具体表现在上交材料中,除了原有的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评定表外,还要有在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的原始材料:调查对象信息表提供了调查对象真实可靠的信息,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类型设置了个人基本情况、学习需求、您目前最关心的问题、希望和要求等四方面的调查内容,而且这些第一手调查数据通过网络平台汇总到上级电大甚至中央电大,可供需要时查阅。在此基础上,学员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对相关的调查资料进行认真整理,结合自身的感悟能力对资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调查结论,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社会调查活动的最终成果,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反映。
二、积极推进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员对综合实践环节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学校、教师、学员都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环节教学不仅是开放教育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检验学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是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训练。因此从校领导到指导教师、从班主任到学员都要提高认识,学校对学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工作,使学员从思想上、行动上端正态度,对综合实践环节教育工作予以充分的重视。
2.举办专题辅导讲座,做好学员社会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按2009年《实施细则》要求,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的综合实践环节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第4周前各教学点必须做好社会调查组织工作,完成行政管理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社会调查大课辅导,举办专题辅导讲座。举办专题辅导讲座,一是指导学生制定社会调查计划。按上级电大规定的综合实践环节操作流程要求,辅导教师必须根据每一学期实际情况提前制定一份操作流程表,指导学员按此制定一份社会调查计划,保证每一学员的社会调查顺利进行,及时完成。二是落实辅导小组。行政专科学员人数比较多,责任教师负责把学员划分若干小组,每一小组都配备相应辅导教师,制定师生联系卡,明确师生联系方法(电话、邮箱等),方便调查过程中的师生联系,方便辅导教师对学员调查过程的指导与管理。三是强调社会调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调查对象的条件、调查对象信息表的填写、调查问卷的操作、调查报告的要求和格式等,提醒学员在每一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四是剖解往届学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如在调查报告撰写过程中,出现报告内容和调查内容不符合等。大课辅导的效果直接影响综合实践环节的教学,一方面责任老师必须预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备课,另一方面必须提高学员的到课率,责任教师在班主任的配合和支持下,必须课前对学员做好宣传动员,强调辅导讲座的重要性,绝不能走过场,敷衍了事。
3.教师有效指导,培养学员自信心。电大的学员绝大多数是利用业余时间,边工作边读书。有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已经干了十几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平时工作中从事文字方面的写作并不多,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差,为此,指导老师一定要提高服务意识,通过改进指导方式和方法,培养学员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在综合实践环节学习中克服畏难情绪。
(1)积极鼓励,多看闪光点。指导老师对电大学员的要求不能过高,只要学员能配合学校要求,参与社会调查,指导老师都应给予充分肯定。
(2)积极沟通,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电大学员是业余学习,大多数人正处在工作紧、家事忙的创业阶段,能挤时间学习实属不易。各方面的压力有时使他们心情烦躁,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容易退缩。一听说自己调查报告需要修改,就紧张。有时不免有些怨气,情绪容易激动。这时指导老师更需要有耐心,注意做好沟通工作,充分理解学员的心情,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明白,调查报告的修改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过程,所有学员都要经历这个过程。有的学员因工作忙等原因,不能及时完成综合实践环节的学习任务,指导老师需主动联系学员,积极鼓励学员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争取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 G64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2-0099-05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建设的卓越成果与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并发。无论是在政府管理还是企业决策中,都迫切需要能对社会事实有本质性认知和创建性决策的人才。同时,信息化时代中信息的冗杂性致使对关键信息的把握成为了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无论是危机的应对还是信息的提取,都共同表明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至关重要性。因此,社会发展对社会调查研究人才的迫切需要,表明了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独特地位。
1 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培养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当前国内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地位与现状,明确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实验教学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如课程的孤立化表现、学科的内部化趋势与教学的理论化特点。而改变这一现状的主要途径是凸显社会调查研究课程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性、可行性与有效性。
1.1 现实挑战:孤立化、内部化与理论化
社会调查研究课程是一门基础性、交叉性学科,目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研究社会、认识社会的各种方法,自主开展研究活动。由于发展的差异,国内外呈现出以下几种全然不同的趋势。
1)平台化与孤立化。在国外,该课程已成为各个社会学分支学科自身不断完善与理论对话的发展依托。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为基础,在系统、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经验材料的基础上,为各社会学分支学科根据自身知识体系开展系统研究提供平台。而国内自社会学学科重建以来,社会学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表现在方法论上,更显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仅仅作为一门孤立的分支而存在着,方法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相关性不大,国内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平台地位尚未体现出来。
2)通识化与内部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在国外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方法,推广到了其他多个社会科学类专业中。在部分发达国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被作为高等院校的通识课程开设。但在国内,社会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中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之间缺少信息互补,以致出现方法课程拥有浓郁的学科理论色彩,这表现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学科内部化趋势,不但制约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学科自身的发展空间,也影响到各个学科方法论基础的完善。
3)技术化与理论化。在国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充分体现了技能性与操作性,在社会研究中涵盖了抽样技术、社会测量技术、概念操作化技术、问卷设计技术、实地观察与访谈技术、调查组织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等,并且该课程的讲授极为重视行动学习,让学习者在大量的社会实验中不断创新。目前国内在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研究方法课程与学科理论课程的区别,完全采用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信息流动的单向性、以记忆为基础的考核方式、教师的绝对主导性与权威性等方面。长期形成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惯性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造成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的相互脱节。
1.2 未来机遇:优势性、可行性与有效性
作为社会学专业核心技能的社会调查研究技术受制于学科的孤立化、内部化、理论化,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在于突出社会调查研究的实践性,即通过实验教学促进社会调查研究的“三结合”:即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因此,提高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就要不断推进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的实验教学。
1)实验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1)教学理念的转换――从传统课堂讲授到参与式研究性教学。实验教学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教学,实现从信息提供向知识传授转化的教学目标。综合来看,这一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习的过程系统化;(2)教学方式的转变――从理论走向实践。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借鉴理工科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实地调查,在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掌握技巧;(3)教学中心的转移――从教师到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以往的课堂“控制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依赖者向主动的学习者、知识的建构者和问题的研究者转变。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主体地位[1]。
2)实验教学的可行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1)实验条件的具备。社会科学的很多分支学科,正是由于研究对象的抽象性,缺少实验教学的发展依托才不适合于实验教学,但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独具优势。相对于自然科学对精密的仪器设备的要求,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的开展对实验教学中仪器设备的要求就较为简单,大多数的实验项目只需要为学生每人配备一台电脑即可。此外,不同的实验项目之间还可以共享实验器材。如进行数据处理实验时,可调用SPSS软件和相应的数据库。进行电话调查实验时,再适时调用或安装电话调查系统;(2)师资条件的具备。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除了需要实验软硬件的支撑,还需要有丰富、优秀的教师资源作保证。有资料显示,社会学者的专业素质大大提高,高等院校的社会学在社会学者人数、科研成果数量以及社会影响力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为社会调查研究课程在高校开展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众所周知,实验教学是理工科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科学实验不仅包括理工科的实验,还涉及到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实验。但因缺少发展依托,实验教学局限于理工科专业。因此,将实验教学引入社会学专业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中,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2 提升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实验教学设计 思路
近年来,实验教学在培养社会学专业人才核心技术能力上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理念的转变,加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方法论支撑,实验教学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实施兼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如图1。
2.1 实验教学模式主导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 体系的系统性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教学的转向过程中,原有课程体系与实验教学理念之间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现有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孤立化、内部化与理论化问题需要对实验教学进行适应性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下,社会调查研究课程中对理论和具体方法与技术内容的教学是分开的,而两者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分开教学往往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脱节。这种模式下,学生不能通过理论的指导,对实际的调查方法和技术做出正确的选择,类似地,学生对调查方法和技术的掌握也是孤立的,缺少理论的指导,学生很难就实际问题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和技术,缩小了实践技术能力的操作空间。相反的,实验教学模式主导下的社会调查研究课程,按研究程序将课程分为不同的实验项目,各项目之间相互独立,每个项目内部都体现了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要求和技术要求;另一方面,所有的实验项目又可以连成整体,组成一项完整的社会调查研究,并不破坏研究的整体完整性。这种教学安排,在每个实验内部都将理论与技术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两者相互促进,以达到学生充分掌握每一个实验教学要求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将每一个实验项目串联在一起,再进行反复的操练,理清各实验项目之间的思路关联,最终形成整合的知识体系,达到整体提升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目标。
2.2 实验教学主导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实验 环节的开放性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验教学中给予其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在切身参与中学习课程的理论、验证现有理论的解释力以及挖掘草根经验的价值。这是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要求,也是行动理论的参与式学习的理念。实验教学注重实践过程,强化方法教学。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借鉴理工科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实地调查,让其在切身参与中践行课堂教授的调查研究方法,在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掌握技巧,从而加深学生对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解,使它真正变成一门技术,更好地为学生所用。
《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上:(1)实验整体框架的构建。框架的内容有课程总教学时数的设置,其中实验时数的比重设计要合理,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实验的教学时数,以占1/3到1/2间为宜;也有实验时机的把握,哪个实验安排在本次理论教学之前?哪个实验安排在全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师都要认真全面考虑;还要区分一般实验与重点实验的差别,如“概念操作化”、“抽象社会指标测量表的设计”等可作为一般实验对待,而“社会调查方案设计”、“抽样问卷调查现场实践”等就应作为重点实验来对待;(2)每一个实验的设计思路,主要考虑本实验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或原理、实验实践、实验步骤、实验要求等。
具体来讲,教师(研究者)与学生(被研究者)一起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发现,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掌握、理解知识。学生首先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渴望的结果,教师就此设计方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种打破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差别的研究范式便于突出开放式实验的特色,促使研究者换位思考,从而使实验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共同完成的成长过程。突出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在实验自组织和实验环节自主设计上的特别之处。
2.3 实验教学主导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实验 教学的拓展性
传统教学由于管理体制与资源约束的双重限制,往往将教师与学生集中在课堂内,而课堂上关于研究对象的抽象概念和重复使用的经典案例,使得学生缺少与社会中真实研究对象的互动。对于注重实际的社会学来讲,这种教学形式显然降低了教学质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术能力。不过,这种情况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为通过实验仪器,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与真实社会研究对象的接触(如电话调查实验),另一方面,有实验仪器参与的教学过程,可避免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只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上的现象。长期以来,社会科学专业的教学总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方法层面的探究只是略通皮毛,难以深入。
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具备的技术性、实践性,与实验教学的要求不谋而合,再加上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是和理工科实验最密切相关的社会实验课程,它可以为实验教学在社会学专业中的实际开展提供方法论支撑、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社会学调查研究能力提升”的目标,实验教学将整个社会学专业体系综合化、系统化、全面化,借助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这一平台,通过加强实践操作环节,训练学生熟练掌握问卷设计、实地观察、访谈等调查分析技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总而言之,在社会科学中,实验教学不再因缺少发展依托而成为无本之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三个独特优势决定了该课程不但可以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而且能够成为实验教学向社会科学迈进的重要基石。这对于促进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实验教学的模式探索
实验教学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兴起的,本质上属于一种创新活动。它从自然科学而来,所强调的是基于科学、客观思维的指导,通过引入实验这种技术手段对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或验证性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大有裨益。通过对大量以往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归纳,当前实验教学研究的趋势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问题为驱动的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于具体存在的教室或实验室等教学场所开展的,注重“内部”,强调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教学流程与形式,从理论知识的层面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并以此为出发点,教授学生如何解决和分析问题;第二类则是以实践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模式,不强调实验对象的特定性,也不过分强调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外部”,认为广泛的实践活动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与手段,尤其注重以实践能力为主的整体系统框架的构建[2]。
作为开展社会学专业实验教学各方面工作的首要条件――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培养中的实验教学建设,可以说其教学建设质量与水平对整体教学效果与成果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反映了实验室功能的齐全与否、与社会学学科开展实验教学的需求相符与否。故而,在实验教学设计中必须要做到充分考虑,重点把关,总结为如下两大原则。
3.1 科学规划原则:明确形成实验教学设计的全 局规划
明确社会学实验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和全局规划,是确立科学完善的社会学实验教学体系的重中之重。首先,以社会学学科的应用特性为出发点,让学生熟悉与社会学学科相关的各类软硬件操作(如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等),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社会学学科在实际应用与社会生活中的方式方法加以把握,明确社会学学科在社会生活的实际应用领域里对社会学专业人才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实地观察与研究能力等各项能够服务社会的能力的具体要求。
与此同时,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应相应开展,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工作应继续加强。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出与社会学学科在社会生活的实际应用领域中能够形成基本一致的实验教学环境。力争做到让学生可以在这种实验教学环境下真切体会到社会学学科无限接近真实的环境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以培养和强化社会调查研究能力为目的的实验教学,其建设的落脚点应该以服从于整体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为准。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风潮的大背景下,必须以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要求与任务为基石,同时以社会学学科发展趋势为风向标,立足于本专业实际能力,贴近实际地在不同阶段确定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发展与提升的侧重点;其次,在充分满足内部实验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实验教学需要加强与人文社科类相关或交叉类专业的资源共享[3]。以相关或交叉类专业实验室资源共享为例,这不仅与加强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而且能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尽最大可能地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
3.2 准确定位原则:切实发挥实验教学体系的综 合功能
具体来讲,作为实验教学载体的实验室,应该发挥其综合性平台与实践性基地的双重功效。一方面,实验教学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面向、多模块的系统框架,其综合性较强,并不会拘泥于某一个专业或院系的学生进行学习使用。因此,它的形成是为了满足社会学学科下设不同专业方向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根据社会学实验教学课程内容的要求,对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以及任意选修课等采取不同的设置方式,放置于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其规范化与标准化。从低年级至高年级分别提供开放时机,并且以实际情况为准,为其他交叉相关类专业提供准入途径,加强资源共享和利用功效。
另一方面,鉴于实验教学着重于实践性,尤其是以强调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社会学专业来讲,则更为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4]。在此,需以社会学学科实验教学为依托,努力建成全校范围的实践基地。具体而言,如加大对学生独立或团队申报科研立项的扶持力度、拓宽学生(包括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渠道等等,总之,从各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学类专业方向的调查研究项目、实地调研等实践项目,从而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在条件成熟时,还能够将理论研究成果深入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不断推广研究成果,开展民意调查、改善政务工作等实际存在的各类问题,为政府排忧解难,为社会积极服务。
综合来看,以《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的课程教学为中心展开的实验教学活动,既是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社会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得力措施。因此,构建实用的教学模式,符合教学规律,适应学生实际,通过试验运行取得较好效果,将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晓军,郑伦楚.“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参与式研究性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0,(2):48-50.
一、社会调查方法实践性教学的实施状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摸索适合社会调查的课堂教学方法。重视课堂讲授,为社会调查做好理论基础。
(一)课堂理论教学是主要形式
1.社会调查课程内容比较多,要把全部内容讲完是不可能的,按教学大纲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深度和广度,在教学中不断将本学科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充实于教学内容之中。针对课程的特点,特别注重调查研究实际操作方法的讲解和掌握,这是从事实际调查工作的基础。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选择调查课题,如何确定社会指标及测量方法,如何设计问卷,如何进行访谈的准备及实施,如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加工,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这些进行社会调查必须要掌握的基本问题。
2.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针对各章节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选用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对理论知识讲解时要结合调查实例,注意把同学们实际调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给学生。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课堂讨论也是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的在于巩固加深学生所学内容,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对社会调查是很有帮助的,讨论的题目多种多样,比如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或者学生在选好调查课题以后,如何展开,就让学生从研究假设出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把你认为相关的都罗列出来,然后在调查中证实或证伪。
(二)课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这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
每一学期开课,在教学开始时就按照自愿组合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调查小组,一般是四人一组。根据课程学习的不同进度和调查实施的环节,边学习、边实践。例如,讲完如何选择课题后,就让各个调查小组确定本学期的调查课题,然后是对调查活动的准备、调查方案的设计、进行调查活动、资料整理、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充分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独立思维、团队协作、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等方面能力。保障这项活动顺利完成,需要从两方面的配合: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社会调查中主体地位的体现,主要表现在要积极主动参与社会调查的各个环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调查课题的选择、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的选择、调查提纲的制订、调查问卷的设计、信息资料的收集、调查结果的处理、建议的提出等只给出原则性要求,具体方案由学生自行制订,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调查的能力。
2.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贯穿于社会的调查的始终。要充分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搞好调查各个环节的工作。调查课题的选择决定着社会调查的总方向、总水平,一个错误的选题,不管调查方案设计的如何周密,调查工作如何认真,都不可避免的导致社会调查的失败。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感的课题。选题时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如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找,特别是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尚未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和众多一般问题,课题来源众多,而且途径复杂。告诉学生可从许多途径或来源中寻找确定一个合适的调查课题。从个人经历中、从相关文献中等等都可进行选题,这些都是他们熟悉的,是能够把握和操作的。在调查问卷设计时,学生过于注重问卷的形式,没有更多地注意问卷问题的合适性,不能针对假设寻找到合适的调查指标,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对于操作化的理论知识掌握不是很好。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调查活动时,对于学生在实际调查活动中遇到的,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要联系实际重新讲解。理论和实践是有差距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很多平时不注意的问题,教师的指导对学生消化知识有很大的作用。
二、大学生在社会调查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实践性教学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也需要不断完善、创新。现在人人都知道实践教学重要,对素质教育达成共识。但在社会调查实践性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积极性不高
影响大学生社会调查积极性的因素有两方面的原因
1.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一些学生社会调查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学生在前期的求学过程中,已经完全适应了理论教学的全过程,从预习、听课、到作业、考试,轻车熟路。要想让学生走出去,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普遍表现得不自觉、不适应、不愿意。这样就影响了对课程的学习,由于这一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和以往其他课程的学习是不一样,不是上课听讲,考试死记硬背就行,而是需要学生到实践中亲力亲为的参加社会调查的整个过程,一些学生怕吃苦,敷衍了事,消极对待。
2.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条件方面的限制,一是没有经费,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都是自己花钱复印问卷,要是外出或者在外地做调查,路费也是自己掏,这样限制了学生调查活动的开展。二是学校由于没有调查实习基地,限制了社会调查的范围,现在主要是学生自己寻找调查题材,比如关于大学生的、城中村的、城市建设的等等,虽然也进行了实践,但题材太单一,内容太分散,不系统,最终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学校教育缺乏具体的规划
1.教学条件方面的差距
教学条件是指进行教学所必需的基本要件,实践性教学改革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条件作为保障,从软件上来说,包括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制度建设等等。教学模式的变革必然涉及教学内容的重新选择,教师队伍观念的改变和技术的提高,教学设备的完备。这些条件的完善还有待提高。
2.课程考试改革面临多方面的制约
社会调查这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考试形式也应不同于传统的课程考试,而学校要求期末考试要有考题、有标准答案,显然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因为学生最终关心的是成绩,成绩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逆向影响将很明显。所以必须改变考试方式,必须彻底改变过去的那种平时不学习,考试背几天的状况,督促学生注重平时的参与和学习。传统的考试形式,使得教改步调难以一致,老师被动,学生无奈。
(三)社会没有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题目往往是比较零散的,也无人给予引荐,大学生初涉社会,各种经验比较缺乏,在社会调查中,有时会涉及相关的部门和行业,经常会被误解,被拒绝,得不到相应的理解和配合,这种受挫感会影响还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作为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应更多提供一些机会和平台,多一些理解,给予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大学生社会调查不仅是个人、学校的事情,从大的方面将他也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建设。
三、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方面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深切感受到这门课程学习和改革的必要性,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也尝试着从授课方式到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完善,取得学生的理解和赞许。在今后需要加强的方面:
所谓“两卷三书”制,即以普通刑事卷、社会调查卷、起诉书(不起诉决定书)、社会调查报告书和量刑建议书(检察建议书)等法律文书为依托而形成的内在逻辑严密、功能系统全面的未检办案工作机制。
“两卷三书”分为两种情形,即未成年人起诉案件的“两卷三书”和未成年人不起诉案件的“两卷三书”。“两卷”即指记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受指控行为事实的“普通刑事卷”和记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人格状况的“社会调查卷”;“三书”即指“起诉书”(不起诉决定书)、“社会调查报告书”和“量刑建议书”(检察建议书)。起诉案件和不起诉案件的“三书”在形式、内容和功能等方面有所差异。
(一)普通刑事卷
普通刑事卷,又称“刑事侦查卷”,是侦查机关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基本材料,其基本内容包括侦查机关对相关案件事实的刑法定性及其相关的证据材料。在形式、内容和功能等方面,未成年人的普通刑事卷和成年人的普通刑事卷并无二致,体现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共性。普通刑事卷主要记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在案犯罪行为事实以及侦查机关对此的基本定性,是全面考察涉案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的基本依据,其旨在解决报应刑发动与否及其程度的问题。普通刑事卷不仅是依法查明案件事实、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依据所在,也是确定犯罪嫌疑人所涉罪名及其法定刑幅度的依据所在,还是制定起诉书、不起诉决定书、量刑建议书和检察建议书等,启动公诉程序以及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依据所在。在“两卷三书”制中,普通刑事卷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指引着后续诉讼活动发展的基本方向。
(二)社会调查卷
社会调查卷通常包括如下几方面的材料:其一,反映少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家庭环境及成长情况的材料,如法定人、亲属和少年本人的相关陈述以及户籍档案材料等;其二,反映少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学校表现情况的材料,如教师、同学的相关陈述,该少年的学校档案;其三,反映少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社区表现情况的材料,如邻居、伙伴的相关陈述;其四,反映少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个性心理状况和违法犯罪原因的材料,如心理评测报告、相关人员的分析评估。社会调查卷中的相关材料是制作社会调查报告的基本素材。上述材料非常丰富,其相关法律文书的数量完全可以与普通刑事卷的法律文书数量相匹敌,且能够突出地彰显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特殊性,故而应将其独立成卷。
(三)起诉书或不起诉决定书
1.起诉书。起诉书作为人民检察院对审查确认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按照法律规定的审判管辖层级,代表国家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所制作的法律文书,是对普通刑事卷所记录的在案行为事实的刑法定性。起诉书是对刑事侦查结论的初步确认,是启动刑事审判活动的必要依据和重要参考,在整个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不起诉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是检察机关依法行使不起诉权的重要载体,是终止刑事追诉程序的重要法律文书,在教育、感化、挽救涉案未成年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过程中,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通过对涉案未成年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及其矫治的现实可能性的全面评估,按照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和相应刑事政策的精神,对符合相应条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尽量作出不起诉决定。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不起诉决定,一方面可以减小刑事诉讼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伤害,适时地对其予以教育、感化和挽救,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修复其行为所造成的社会损害;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节约诉讼资源,保证有限的办案精力投入到打击其他严重刑事犯罪的工作中。在作出不起诉决定后,检察机关一方面有必要对该未成年人采取适当的教育、感化、挽救措施,即适当运用检察建议书引导、督促家庭、学校、社区、政府部门等单位共同参与到未成年人帮教、管护工作中来,并对之予以有针对性的跟踪帮教和回访工作;另一方面,检察机关还有必要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指引,协助该未成年人修复其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创伤。
(四)社会调查报告书
概言之,社会调查报告书是以社会调查卷为基础材料而得出的关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和矫治可能性等人格状况的分析评估结论的法律文书。该法律文书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所特有,集中体现着其特殊性。社会调查报告书的全称可以表述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社会人格状况调查评估报告书”。申言之,社会调查报告书通过对侦查机关所收集的关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等方面的社会调查材料的全面分析,在系统阐述其违法犯罪原因及其性格特点、心理特征等人格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和矫治可能性的评估意见,从而为制定合理、有针对性、个别化的帮教、矫治方案提供指引。
(五)量刑建议书或检察建议书
1.量刑建议书。就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而言,量刑建议书具有显着的特殊性。未成年人刑事起诉案件的量刑建议书,一方面要对反映未成年被告人罪行严重程度的在案行为事实予以考量,另一方面还要对反映未成年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矫治可能性等人格事实进行评估,并在综合考虑起诉书和社会调查报告书所载明的事实、理由和结论的基础上,遵循罪刑均衡原则提出合理、具体的刑罚裁量建议,并遵循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特殊方针和原则提出合理、有效的特殊处遇措施建议。故而,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领域,量刑建议书更宜称为“量刑处遇建议书”。
2.检察建议书。就我国目前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实践而言,不起诉决定的大量适用会带来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对被免予刑事追诉的未成年人的适当管控与帮教问题。对此,一些基层检察院在实践探索中创造了一些相关举措,如与家长或单位签订“帮教协议书”,如“两书”(家长告知书和家长承诺书)制度。⑴这些创新性的举措确有一定的实践效益,但其面临着一个非常突出的法治疑问,即相关文书不具有法律效力,按照“法无授权即禁止”的公法原则,上述创新举措因“师出无名”而难入法治轨道。笔者认为,通过充分运用检察建议书来督促家庭、学校、社区和政府有关部门切实履行其对未成年人所担负教育、监管职责,修补相关的社会管理缺漏,可以将上述有一定实践效益的创新举措的实质内容纳入其中,是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相关问题的合理合法的解决方案。
二、“两卷三书”制的特点
(一)创新性
我国目前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案工作载体主要为“一卷两书”或“一卷一书”,与成年人刑事检察大体相同。“一卷”即刑事侦查卷(普通刑事卷);“两书”,即起诉案件的起诉书和量刑建议书;“一书”即不起诉决定书。而“两卷三书”增“一卷”为“两卷”(即普通刑事卷和社会调查卷),增“一书”或“两书”为“三书”(即社会调查报告书、起诉书或不起诉决定书、量刑建议书或检察建议书),起到了突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乃至整个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特殊性、完善相关制度设计的作用,其创新性显着。
(二)系统性
“两卷三书”的五个基本环节,在外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在功能上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功能完备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制度体系,为全面把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在案行为事实和社会人格事实,为准确评估其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和矫治可能性,为正确适用其刑事诉讼流程,为公正的定罪量刑,为科学的处遇矫治措施的抉择,提供了全面的决策依据和系统的制度保障。
(三)规范性
根据我国修改后刑诉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办理中,有关的刑事司法机关应当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查清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成长背景、犯罪原因、性格特点等情况,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以供定罪量刑之决策依据或参考。然而,由于相关制度设计不够规范、严密,针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社会调查报告往往流于形式,或以一个简单的《社会调查表》草草了事,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评估。而“两卷三书”通过独立成卷的“社会调查卷”、正式成书的“社会调查报告书”凸显出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其具体的司法实践工作提出了更为全面、详尽的要求,从而可以起到进一步规范相关司法实践工作,并更好地实现相关法律目标的作用。
(四)实践性
作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的一种制度创新,“两卷三书”制具有显着的实践性。一方面,其制度创新来源于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实践经验。该制度创新是在面临相关司法实践的突出问题时,为寻求问题的解决而逐渐探索、总结出来的合理合法的系统方案。另一方面,该制度创新尚属新生事物,还有待于在相应的司法实践中予以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总之,“两卷三书”的制度创新来源于司法实践,服务于司法实践,并将通过相关的实践检验和经验积累来获得其制度的完善和内涵的丰富。
(五)合法性
关于社会调查课程之于现代法学教育的意义,专家学者已经达成一致,其研究成果也已浩如烟海,本文不再赘述。然而鲜有学者从实践教学的整体出发,研究在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这一系统中,社会调查课程的地位,以及与其他法学实践课程的关系。
目前,各大高校法学本科专业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法律见习、法律辩论、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其课程设置基本如下:第二学期法律见习,第三学期法律辩论,第四学期社会调查,第五学期学年论文,第七学期毕业实习,第八学期毕业论文。从课程设置的时间顺序来看,社会调查属于中间环节,从法律人职业技能培养的逻辑来看,社会调查属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法律见习的教学内容是观摩法院、检察院、律所等机构核心业务的实际运行流程,教学目标是让接受多年基础知识教育的大一新生,对法学职业执业情况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大学生跳出僵化的书本知识和单一的课堂环境,逐步适应系统化、科学化的专业素养教育,调整心态面对学校与社会的对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大,趣味性比较强。法律辩论的教学内容是选择法学各专门学科领域中有争议的热点专题,让学生自愿结组形成正反两方,并就各方主要观点展开对辩。该课程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对法学前沿知识的涉猎与研究,培养学生的法学专业思维能力和论辩能力。社会调查正是在法律辩论课程成果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与逻辑思辨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弥补法律辩论课程的不足,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与实践技能。大学学习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中学灌输式的教学,学生的思考固定在单向、被动模式中老师教习知识点,老师提问,根据老师讲的知识点回答问题、完成作业。而不进行主动的、拓展式的思考。与其说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偏低,不如说学生缺乏发现问题,问个为什么?的思维逻辑。不懂而且不知道需要进行发散思维,观察社会现象,探讨其发生原因,从而做出独立的判断,因其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所以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紧密结合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与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从纷繁复杂的法律现象、社会现实与历史文献中总结出、抽象出问题即调查选题,并设计出合适的调查方法,整理、分析搜集的资料,并最终完成调查报告。从而有效地衔接好法律辩论课程,并为学年论文选题的确定、书写打好基础。
而学年论文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为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创造条件,理所当然地是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前提与基础。
综上所述,社会调查是法学本科系统性实践技能培养最关键的一环,既是法律辩论效果的巩固,又是保证学年论文实践课程教学效果的基础。
二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本人从事多年的法学实践教学工作,担任社会见习、法律辩论、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的课程教学,以及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的指导。基于对实践教学过程与效果的评估,本人认为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社会调查的概念、主要内容、基本方法等理论知识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实际操作更是盲目、混乱,完全偏离了系统化、科学化、明确化的要求。下文从三个角度出发,分析社会调查课程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
(一)课程未受到充分重视,课程安排不合理
自上世纪70 年代末恢复法学教育以来,作为热门学科的法学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开遍国内各大高校。很难想象仅仅 30 多年的时间,法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从理论教学到实践训练已经发展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很显然,大部分学校并没有探索出既稳定又符合本校特征的培养模式,仍然停留在对其他学校的模仿上,尤其是实践教学方案与环节的设计,基本上都处于模仿甚至照搬的阶段,这从各个学校法学人才培养方案上就可以一窥一二。
1 没有形成体系,缺少配套课程
与法律辩论一样,社会调查是法律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也是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集中性实践教学的基本课程与重要环节。然后二者受重视的程度显然不同,以本校近5年不同版本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为了保证法律辩论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方案中不仅配套了理论课程法律辩论技巧,1.5 个学分,24 学时;而且还设置了模拟审判1 和模拟审判2 这两门课程来巩固和强化教学效果。
然而社会调查没有设置与其相对应的理论课程,来指导社会调查的实践过程,更没有强化其效果、巩固其成果的实践教学课程与之配套。
2 学分学时太少,指导教师任务重
如果将法律辩论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学分达到了6.5 个学分,其学时量达到了104 个。而社会调查仅仅1 个学分,16 学时,只及法律辩论的15.3%。在这少得可怜的课时里,指导老师必须挤出时间阐述清楚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知识,并指导几十个学生,分成十几个组,完成整个社会调查的全部过程。很显然学时远远不够,而一个课程指导老师的安排就将社会调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 一周时间完成,时间跨度太短
根据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的教学一般都是安排在学期中间的一周来时间集中完成。然而稍微研究社会调查课程,就不难分析出,社会调查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很难在一周内就完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整理过程。所以这种一周集中上课的方法只能使每一调查环节都敷衍了事。
(二)实践教学系统化不强,实践课程联系不紧密
如前文所述,法学本科实践课程的设置并不完善,实践教学系统化不够,实践课程之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各自孤立,联系不紧密,这就使实践教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事实上,实践教学是一个整体,应当系统化统筹,并注重每一个环节的衔接,尤其是社会调查课程,在没有理论课程配套的理论教学和强化效果的其他实践课程而课时量又严重偏少的情况下,再失去跟其他实践课程的紧密联系,其教学效果再次降低。
按照法学实践教学培养的逻辑,实践课程的安排应当层层递进,并且贯穿整个大学四年,根据实践教学环节的特征和规律,结合法律人实践技能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的逻辑顺序应当为上文所述。然而根据本校法学专业最新版的人才培养目标,法律辩论和社会调查同时设置在了第三学期,上课时间安排在接连的2 周。前文提过,社会调查是法律辩论的巩固与提升,需要在吸收和总结法律辩论课程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社会调查的教学。而毫无喘息机会的课程设计,必将使2 门课程的学习都受到影响。
另外,根据惯例,学年论文的指导老师与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是一致的,这就使得指导老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效果,科学性、系统性、连贯性地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但是社会调查指导老师只有1 人,并没有与其相邻的实践课程进行导师对接,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资源匮乏,支撑力不够
每年都有学生结合本校校级活动(比如暑期三下乡活动),或者暑期社团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并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反观法学专业化社会调查课程中,却鲜有满意的社会调查活动与优秀的调查报告。根据对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情况的分析,除了上文提及的两个原因外,还在于资源的匮乏,没有支撑力,导致学生积极性不够,社会调查不能很好地开展。另外,人员的不足也是直接导致了资源的匮乏,如果以学年论文的模式,由一个指导老师带3~4 名学生,那么可以利用指导老师的课题经费来解决一部分资金的问题,否则,以一名教师之力,是难以解决社会调查的资金短缺问题的。
三三学期制模式下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改革探索
(一)三学期制模式的基本内容
为了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我校自今年九月份开始正式实施三学期制模式。基本内容如下:
1 三学期制模式的学期划分
我校现在实行的是二学期的学期制模式,即秋季学期(20周)+ 寒假(5 周)+ 春季学期(20 周)+ 暑假(7 周)。实行三学期制后,学期制模式改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即夏季学期(4周)+ 秋季学期(18 周)+ 寒假(约5 周)+ 春季学期(18 周)+ 暑假(约7 周),总教学周数为40 周,寒暑假的放假时间基本维持不变。
2 三学期制模式的教学安排
实施三学期制条件下,各专业(年级)的理论教学主要安排在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综合试验等实践教学环节可安排在夏季学期。学校还将利用夏季学期,安排更多的跨校区开设的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
3 三学期制模式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加大对实习实训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和机制保障,建立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合作与联动的机制,共同推进复合型、实践型的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制度规范,建设一批教学实习和就业实习的基地。加大改善实验室建设条件的力度,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建设,以保障学生夏季学期集中训练和暑期科研的顺利开展。
通过对三学期制基本内容的分析,这种独立出专门的实践学期的创新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进一步完善课堂、实验、实践等主要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动开放性办学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三学期制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从事创新性实验和学术研究、进行教学实习和就业实习,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短学期的设置,使教学工作的安排更具灵活性。
(二)三学期制模式下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改革路径
1 强化重视程度,合理设置课程
充分认识社会调查在法学本科系统实践教学中的地位,并合理设置社会调查课程,是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没有合理的课程设计,所有教学效果与改革,都是空谈。
(1)增加配套的理论教学课程与相应的实践课程
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设置理论课程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操作课程社会调查相辅相成,配套完成社会调查的目标。社会调查方法是文科学生必备的学习和研究的工具性知识和能力。开设该课程,通过系统、全面地介绍社会调查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渐树立起认真、合作、严谨、求实等与社会调查有关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他们从事社会调查研究必须尊重科学的思想方法,为社会调查的具体操作与实践,提供系统完善的理论指导,实现教学效果与目标。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宜安排1 个学分,16 课时,与社会调查实践课程1 学分、16 课时相对应,形成2 个学分、32 课时的学分学时量,既没有超过法学本科主干核心课程的学分课时量,过分拔高社会调查课程的地位,也没有过分低于普通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课时,从而提高对社会调查课程的重视。
(2)适当增加指导教师的数量
尽量增加指导老师的数量,一方面降低实践课程教师的工作量,有利于老师全面、细致与系统地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指导老师跟进社会调查的每个环节,及时调整工作方向,督促学生认真完成社会调查活动,提高调查研究的成效。
(3)拉长社会调查实践的时间跨度
三学期制模式将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综合试验等实践教学环节都统一安排到夏季学期,共4 周19 天,大大拉长了社会调查课程的时间跨度。社会调查活动的指导老师可以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设计整个调查活动:5 个工作日确定选题(包括预选与讨论修正),5 个工作日完成调查(包括调查方法的选取与实际调查),4 个工作日进行资料的分析和整理,5个工作日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从而从时间上保障社会调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顺利开展。
2 系统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课程联系的紧密度
强化法学本科集中实践课程的系统化程度,形成一个层层递进,科学地职业化实践技能培训的整体,使实践教学环节每一单独课程效果的简单相加,转为彼此协调运转,相辅相成地实现法学专业素养的训练,完成实践教学课程的课程目标与集中实践教学的整体目标。
根据社会调查课程的特点与地位,以及与其他实践课程的关系,首先可以将所有实践课程系统化、捆绑化。在确定好实践课程开设的逻辑顺序与时间安排后,根据前一实践课程的通过情况,来获得下一实践课程的选修资格,这样有利于把握每一个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并促进系统化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从而达到培养合格的法律人的目标。
其次,社会调查课程与其他实践课程的联系还可以体现在,把社会调查与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串成一个整体。目前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衔接非常紧密,体现为学年论文的指导老师与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是一致的,这一安排有利于对学生专业论文写作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三门课程的指导老师都衔接起来,统一化,让指导老师从社会调查阶段就开始介入,从社会调查的选题开始指导,经过学年论文的写作,直致毕业论文的完成。这种安排一来可以解决社会调查这门课程资金匮乏、指导老师不足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整体协调与系统化法学本科实践课程的整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60-03
社会调查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被寄予了很高期望的课程在教学中不断遭遇学生积极性难以持续、学习效果不佳的挑战,如何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始终是老师在课程教学中需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起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设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以新图式整合旧图式,从而建立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原有图式就要被重新组合与构建,儿童的认知结构也将得到发展。前一个过程被称为“同化”,后一个过程被称为“顺应”。“同化”是认知发展的量变阶段,“顺应”则是认知发展的质变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在由“同化”到“顺应”、再由“顺应”到“同化”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说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学习”、“为什么学习”、“怎么学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信息技术时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教授出来的,而是学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因此,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学生成长。当然学生的学习必须要以预先设定好的学习“情境”为基础,通过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协作”、“会话”,最终才能完成“意义的建构”。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就是学生的建构能力,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帮助学生发展建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建构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实践中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二、建构主义与社会调查课程流程设计
社会调查课程的核心价值需要在行动中去体验、去建构。离开了学生的实际行动、亲身体验与感受,教学只能沦为形式。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流程,即便是教师在每次课堂讲授时都能够精心设计也未必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流程[1]如下:
从社会调查课程教学状况来看,传统教学流程通常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课程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什么、怎么教由教师来确定。由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所以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充分激发。第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一部分课程实训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只能在课后做。这部分课后进行的实训处于无人引导和管理的状态,最终效果并不理想。第三,学生对社会调查知识或方法的认知体验不完整。这个教学流程帮助学生们完成从已有经验到调查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却无法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检验过程(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课堂上的实践并不充分)。而对于社会调查课程来说,实践检验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将决定学生认知建构的状态和结果,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然而受到已有教学系统中教学时间、空间、资源等的限制,我们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过程。
社会调查课程“以行动为核心”的课程学习特点与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以学生为核心”的认知模式有相通之处,它们都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都强调体验和建构。因此,以建构主义为指导重新设计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流程正是课程改革取得突破的希望所在。建构主义在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中曾经遭遇的一个难题是如何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在这个情境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资源,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旧有的时空概念正在发生变化,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为建构主义学习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各种各样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流程
进入21世纪以来,迅猛发展并应用的信息技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教育信息化以及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已经发展为一股强有力的浪潮推动着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吸纳了全新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教学理念,而且强调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使教育信息呈现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教学过程智能化,形成了具有教育技术学意义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这对指导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信息技术在社会调查课程中的应用将会为课程发展形成新的支持,开辟新的方向。社会调查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很多已经不是在已有的教学技术系统内能够解决的,而是必须跳出原有的系统,进行系统流程重新组合与建构才能够解决。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新的社会调查课程流程设计将是课程教学取得成功的必然选择。
该教学流程的最大优势是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们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在课程框架内进行认知建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依据情境设计开展实际的社会调查行动,能够比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由于它是以实践为先导,理论为终结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情志被激发并贯彻,所以理论的内化过程是很积极而迅速的,比传统教学流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要高很多。但是,它也并非完美无缺,它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图突破原来的教学思维,从主导者转变为辅助者,教师们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情境创设、学生学习状态的激发和引导上,支持学生进行意义的建构。学生则要摆脱原有的学习习惯,转变依赖心理,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因此该教学流程能否得到学生们的认同和理解,并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的配合,将是其取得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教学流程实施的核心是学习情境的创设,即创设与学习内容相符合的有意义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能够有机会亲身体验调查研究的实际状态。当然,要构建这样的学习情境必须要有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的支撑,最直接的方法是建立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社会调查实验室。实验室要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学生,也要有虚拟化的实践平台供学生演练,学生利用环境中的资源和力量能够完成情境任务。
四、新流程实施效果及改革方向
本课题组于2012年下半学期开始实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流程。实施对象是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中的201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实施地点设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验室,该实验室有81台电脑,可实现网络连接,电脑上安装有基本的教学软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把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参照班级,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实验班级,行政管理专业采取传统的教学流程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采取新的教学流程在实验室上课。我们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学生个人学习评价、小组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课程参与积极性来看,最初两个班级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都很高,随着课程的推进,行政管理班的学习积极性在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课堂理论学习占用时间较多,课后实践缺乏管理和引导。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则比较稳定,由于每次课堂都充满了挑战和刺激,学生们必须调动起自己全部的才能和智慧才能完成有限时间内的课堂任务,当然,学生们也反映课堂学习比较累。从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来看,行政管理班学生的理论学习更为系统、完整,但实践效果不理想;而公共事业管理班的理论学习则比较零散,但实践效果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大部分学生对自我学习效果比较满意,并能保持对调查研究的兴趣和热情,而一小部分学生则不太能够认同和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对自我学习效果的评价不高。行政管理班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效果感到不太满意的占多数,他们认为自己的课程体验不深入。从小组合作情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合作情况更好,学生参与度更高,这和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引导有很大关系。行政管理班的合作情况不太理想,由于大部分小组讨论和小组活动留在课后完成,学生们缺乏教师的引导和监督,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放松,参与度明显不高。
新教学流程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还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推进。首先,新教学流程实施中遭遇到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学生们对新教学流程的接纳和认可。与新教学流程理念相一致的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所在,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继续努力的方向。其次,新流程对教师的新技术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否创造性地提出具有建构意义的课程情境,是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教师的课堂调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技能的娴熟掌握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再次,新流程要求进行小班级上课,人数最好控制在40人以内。而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大班授课,这给课堂管理、教学组织、活动安排带来很多困扰,学生们的课程体验也受到一定影响。最后,软件配备还不能完全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实验室配置都是最基础的配置,它只能满足一般的课程教学体验,要取得更进一步的教学效果需要在软件配置方面继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2.
为改变过去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现状,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对行政管理专科专业学生的集中实践环节进行了改革,由过去的自定题目调整为定向题目,要求学生拿着已经设计好的问卷,采用合理的社会调查方法,按照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调查,并完成问卷的网上系统填报和调查报告。此次社会调查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拿着问卷亲自去调查,真正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而探索电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新模式与电大开展社会服务的新功能和新领域。
一、协同论的基本思想阐述
协同(Synergetics)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其含义是“一门关于协作的科学”,协同论是由德国学者赫尔曼・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创建的,该理论主要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上去研究自组织机制。协同论是在积极吸收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耗散结构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原理在于如何加以支配与管理,使一切系统如何由不稳定走向稳定。该理论不仅强调系统的整体性,认为系统是由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中的各部分不是简单相加或机械组合,而是有机地协作,可以发挥系统各要素在独立状态下所不能产生的整体效能。同时,协同论还强调,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有机协调离不开信息的交互,而信息的交互需要经历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处理等环节,为保证信息交互的及时、有效、反馈,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还需要相应的控制系统,而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由于引入了具有监控功能的反馈环节,因此其控制质量明显优于开环控制系统。此外,协同论认为,协同合作、有序控制的最终目的在于使系统各组成要素在一定条件下,自主地、自发地通过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出超越各要素自身单独作用的系统联合作用。
二、协同论指导下的实践教学基本要求
根据上述协同论的基本思想,我们知道,系统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各要素之间是通过信息的传递与反馈,通过监控措施的实施与调控,实现动态平衡。因此,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而言,应该从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控制性、自组织性等角度去积极思考问题,具体如下:
(一)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实现系统的自组织性
开放教育实践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能力拓展为中心、以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为中心开展教学,这是实践教学改革的总方向和总原则,也是开放教育精神的基本体现。因此,教学改革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要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题目、调查对象、调查时间和调查方式等,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二)要保证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实现系统的整体性
此次实践教学改革,涉及到的单位和部门非常多,从纵向层次看,涉及到中央电大、省级电大以及分校电大等多个主体;从横向层面看,涉及到教学、教务、技术、科研部门等以及学生等多主体。因此,必须保证各主体之间的有序配合,才能实现系统的整体性,发挥系统的最大化功能。
(三)要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无阻,实现系统的协调性
此次实践教学改革,涉及的相关部门比较广,面临的学生比较多,流程比较复杂,周期比较长,为顺利推进教学改革,信息的交互尤为重要。因此,具体教学改革中我们一定要开辟网络交互、QQ、邮件、电话等多种沟通渠道,并保证各种渠道之间的畅通无阻,这样才能促进系统各要素的有机整合,实现系统的协调发展。
(四)要运用多种形式的控制手段,实现系统的平衡性
实践教学改革所面临的环境是时刻变动的,各相关主体之间的沟通也是动态进行的,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是容易失真的,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惰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对在动态环境中的实践教学活动加以控制,以保证组织活动的过程和效率,实现组织的动态平衡性。
三、基于协同论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一)构建专门化、层级式的系统运作、整合运行的组织管理机制
要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与监控机构。为保证改革效果,在常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上,本校根据中央电大的会议精神,成立了专门化层级式的分工明确、整合运行的组织管理机制,即成立了中央电大文法院――省电大经管教学部――地市电大三级互动、整合运行的组织管理机制,专门负责此次社会调查改革的组织、指导与监控工作。其中:中央电大主要负责此次改革工作的精神指导、总体协调和技术指导等工作。省级电大,成立了专门行政专科社会调查改革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各分校也根据省校的文件精神,在主管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在该组织管理体系中,中央电大是改革的总体规划与组织者,主要通过网上问卷回收和省级电大工作汇报来进行远程监控。省级电大是改革的具体指导与综合协调者,负责本省电大行政专业实践改革的统一组织、指挥,并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反馈信息,在此次改革中起沟通枢纽作用,主要是通过问卷数据分析、抽查等方式来进行监控。而分校,包括相关改革工作成员、指导老师在内,是此次改革的具体执行者,也是此次改革监控的第一监控者,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到位、整合运行。
(二)构建多层次、各部门的纵横交错、多维互动的沟通协调机制
此次实践教学改革,涉及面比较广,为保证改革质量,各相关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在所难免,从纵向层次看,应构筑中央电大、省级电大以及分校电大之间的多级联动机制。作为此项改革沟通枢纽的省级电大,对上,要领会、贯彻中央电大的有关改革精神和要求,对下,要及时传达、指导、监督分校有关改革的操作性要求及活动具体进展情况。因此,为及时了解分校工作进展情况,保证分校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完成,也为了了解分校在具体操作中的困难,省校相关负责人经常通过QQ、邮件、电话等多种沟通方式,就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向中央电大请教,就学生的参与情况、各分校的工作进展情况等问题向分校老师咨询等等。各分校也多次召开了相关协调会议。从横向层面看,要营造教学、教务、技术、科研等部门以及学生之间的多维协调机制,因为此项改革工作,涉及到教学、教务、技术、科研等多部门的工作,省校多次召开这些部门的协调会议,就改革相关问题专门进行讨论,以发挥各部门之间的整合功能,营造一种共管共赢的局面。同时,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培训,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课程论坛、QQ、邮件、电话等多种形式,实现对学生的培训。
通过多层次各部门在内的纵横交错、多维互动的沟通协调机制,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形成了一种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相互监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构建全程式、分阶段的抓住关键、有的放矢的运行监控机制
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加强对调查工作的监控,是做好此次改革工作的关键所在。
而时空的阻隔,学生自主性、能动性的发挥又对全程性监控提出挑战。为此,我们根据调查工作的流程安排,把握学生调查的几个关键阶段,在不同时间确定了不同的监控重点,既要体现开放教育的特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做到抓住关键、有的放矢。主要体现在:
调查准备阶段――对调查对象的有效性、可行性进行审核。为保证调查对象的合理、可行,在调查准备阶段,我们按其所在地区、工作性质和职业分布相对均衡的基本原则,对学生提交的调查对象进行审核和适当控制,尽量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保证三个调查题目都有一定的学生加以选择,尽量保证调查对象所在地区、工作性质和职业分布的相对均衡。
纸质问卷回收阶段――对调查问卷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在纸质问卷回收之际,要求指导老师要对回收的每一份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审核,并对填写不符合要求的或存在其他问题的问卷,及时通知学生采取措施予以补充和完善,以确保调查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同时,要求指导老师和管理教师通过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对纸质问卷进行抽查回访,以了解调查工作的真实性和数据采集的可靠性。
网上问卷填报阶段――对网上问卷填报的规范性、时效性进行控制。为保证网上问卷填报的顺利进行,在省校相关培训下,分校采取集中培训、集中输机和限制填报时间、纳入考核成绩等多种方式,对网上问卷填报的规范性、时效性进行控制。
调查报告撰写阶段――对调查报告的合理性、优劣性进行监控。要求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调查报告严格把关,同时分校和省校还通过网络平台在线查阅学生的调查报告,对调查报告的规范性、合理性进行监控,并通过各层次的评比,对调查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价。
(四)构建多主体、全方位的多元参评、合理规范的质量考评机制
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制度,对规范实践教学有序运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考评主要分为两大块:
对社会调查指导教师履行责任的考评。我们不仅对指导老师的基本任职要求和工作职责作明确说明,同时对其教学质量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多种主体参与的教学质量考评控的制度体系,即各分校领导小组和教学督导考评――通过常规教学对其教学指导情况进行考评;教学管理人员、教研组长及同行――通过对学生的问卷回收情况的抽查和与学生的交流,对指导老师的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学生――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由其作为评估的主体,对其社会调查指导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省校社会调查工作小组成员――通过社会调查平台和各分校上交的指导教师联系情况、学生社会调查成绩等情况,对分校指导老师履行职责进行抽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在这些考核主体的综合评定基础上给出。
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情况的综合考评的最终成绩,由经审核无误的纸质问卷、调查文字记录、网络问卷填报情况和调查报告综合组成。为保证调查的真实性、有效性,指导老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调查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并依据学生纸质问卷、调查文字记录、网络问卷和调查报告的实际情况,按照《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社会调查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分别给出成绩,最后形成综合考评分。对参与小组调查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调查记录和在调查中的实际表现,区别对待,给其最终成绩。同时管理教师、社会调查改革工作小组成员以及省校、中央电大相关责任人,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社会调查问卷即调查报告的真实性、有效性、规范性进行抽查。
(五)构建多样化、高质量的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对于以前几乎流于形式的社会调查环节而言,此次改革,对指导老师和参与学生都是一场全新的考验,为此,为了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作用,建立多样化、高质量的激励约束机制非常必要。
通过规章制度、参与培训、工作评比、增加工作量来激励教师积极性。此次社会调查改革,流程复杂,工作量大,不少指导老师都感觉压力大,为提高指导老师工作积极性,我们除了从制度上对教师的行为、职权、考评进行约束,使社会调查教学环节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外,还积极加强对指导老师的培训与指导,进一步理顺工作流程,以减轻老师的压力。同时,经常开展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研讨会,对指导老师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并评比,对优秀指导老师进行奖励。此外,还同教务部门一起,商讨有关增加社会调查指导老师工作量的问题,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激励和鞭策他们不断提教学质量。
通过培训教育、精心指导、调查评比、代替毕业作业来激发学生自主性。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们除了通过制度约束、教师抽查、网络抽审来监督学生学习外,更主要的是如何激发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改革的自主性。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培训、教导等方式,使学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此次社会调查改革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时加强对学生社会调查过程每一个环节的精心指导,鼓励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积极投入调查,使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有机整合,综合应用,提升自我,认识社会,真正体验到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快乐。此外,通过对学生社会调查的参与、调查报告的撰写等总体情况进行评比,对优秀社会调查报告进行网上集中展示,用优秀社会调查报告对毕业作业进行代替等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真正从调查中学到知识,强化其实践技能。
(六)构建网络化闭环式的形式多样、及时高效的意见反馈机制
由于此次社会调查改革工作在湖南省第一次推进,工作中无现成经验可循,摸着石头过河难免有些问题,为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我们必须要重视师生工作中的困难,建立意见反馈机制。为此,我们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的信息反馈形式,如充分利用电大在线平台、毕业作业平台、邮箱、QQ等多种形式收集分校老师和学生在社会调查中的意见及建议,并专门开辟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网页,就社会调查的相关文件、社会调查培训的相关资料、学生的优秀调查报告、分校工作进展情况、工作总结、常见问题的作答等等,进行系统性学习与交流,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有序、规范、严密、高效,以方便分校老师和学生的实地操作。
同时,我们还设立了一个闭环式的反馈链,即由分校老师和学生反馈相关意见或建议,由省校老师统一汇总,并将工作意见或建议的回复情况及时通过网络返回。如:为了解上学期此项改革工作的实效,我们专门设计了《行政专科社会调查改革实施情况调查问卷》,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对已经参加过此项调查工作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之后,对调查的详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分校和其他相关责任人,以调整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总之,在协同论的指导思想下,我们在实践中构建由组织管理机制、沟通协调机制、运行监控机制、质量考评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意见反馈机制这六大机制构成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六大机制之间相互配合、合理运行,确实从组织、制度、运行、监控、评估、反馈等层面上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实现了此次实践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郝爱军.论协同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教育前沿
(理论版),2009,(1).
[2] 申丽辉,张二朴.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