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环境空气质量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4-01-31 14:51:0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环境空气质量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环境空气质量分析

篇(1)

中图分类号:X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6-0063-02

1 引言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居住地周边环境空气质量,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样的问题也并不仅仅只发生在城市中。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及工业范围的扩张,农村环境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1]。本文对北碚区北泉村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分析,并通过空气质量指数(AQI)进行评价,以期为防治空气污染提供理论依据[2,3]。

2 研究区概况

北泉村紧邻嘉陵江和缙云山自然保护风景区,生态环境优美,只有少量耕地面积,以水果、苗木种植为主,其他农作物为辅,属于生态型农村。

3 监测及分析内容

2015年每季度根据相关规范对北碚区北泉村进行一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w粒物3个项目的监测,该监测连续监测5 d。监测完毕后根据重庆市北碚区环境监测站所持有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颗粒物分析方法对该村3个项目进行分析,该分析方法分别为《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79-2009)及《环境空气 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HJ 618-2011),项目结果均为当日的24 h均值。

4 结果与分析

4.1 评价标准

该次监测结果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该村属于生态型村,3项项目监测值远远低于标准值,得出具体结论见表1。

4.2 评价方法

AQI的计算方式:

IAQIP = (IAQIHi-IAQILo)/(BPHi-BPLo)・(CP-BPLo)+ IAQILo

IAQIP为污染物项目P的空气质量分指数;

CP为污染物项目P的质量浓度值;

BPHi为在表2中与CP相近的污染物浓度限值的高位值;

BPLo在表2与CP相近的污染物浓度限值的低位值;

IAQIHi为在表2与BPHi对应的空气质量分指数;

IAQILo为在表2与BPLo对应的空气质量分指数。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及该次监测分析中3项污染物浓度值范围,其相关的空气质量分指数及对应的污染物项目浓度限值,见表2。

5 结论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中,将AQI大于50时,IAQI最大的污染物定义为首要污染物[3]。通过对2015年北泉村农村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的分析,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作为污染项目均成为北泉村的首要污染物。其中二氧化氮在监测的20 d当中仅有2 d作为首要污染物,占监测总天数的10%;而可吸入颗粒物作为首要污染物则达到14 d,占监测总天数的70%(表3)。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 Q958 文献标识码: A

一、系统地了解监测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 要全方位地强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的紧要性

大力推动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地区空气区域站或背景站建设以及环境质量评估考核与监测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区域特征污染物监测能力及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水准,如此既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又使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愈加相符。

2 强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可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大范围实行

开展系统调试运行、监测信息、数据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选取、监测数据分析、设备安置采购、专业人员培训、仪器检定选型等工作是监测评价新增指标的必要前提条件,而要想做好上面提及的工作,还有赖于强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

3 环境监测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这需要强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

作为公共产品,环境空气质量关乎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要实时精准地将环境监测信息出来,竭尽所能使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上升一个台阶,从而满足社会公众环境知情权,积极引领社会舆论,并成功验证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的效果。

二、自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主要涵盖了质量保证实验室、监测子站、系统支持实验室、中心计算机室等组成部分。其中,质量保证实验室主要负责校准、标定、审核系统检测设备、考核关键技术指标、校准检修完毕的仪器以及制定系统相关检测质量控制手段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实处;监测子站主要负责检测数据的采集、储存、处理以及连续自动监测气象状况及环境空气质量;系统支持实验室主要负责以仪器设备的运作规定为行为准绳针对系统仪器设备实施日常的维护与保养,并在第一时间内更换、检修出现问题的仪器;中心计算机室的任务主要有:统计并分析处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经无线或者有线通讯设备手机对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及数据进行检测、检查、甄别、储存接收到的检测数据、远程校准、诊断检测子站的检测仪器。

相关资料显示,如今全球范围内有着清洁的空气的城市没有一座。而英国环保协会也作出此结论:在世界范围内,每天因空气污染而死的人有两万多个,就如同每天发生空难的飞机有一百余架一样。大量生命科学家断言:假使无空气污染,那么人类平均寿命可增加三十年。而社会学家则得出因空气污染衍生出的心理反映和生理反映将大大降低人类幸福指数这一结论。因此,在21世纪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加工业、重工业等的发展,人类生活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污染,这无疑会危害到人类生活环境,影响到人类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全方位地对空气质量执行监测控制是大势所趋。

如今,我国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太过简单化,监测站获取到的数据要先依靠当地环境监测部门规整剖析然后再逐级上报。但是和它不一样的是,英国系统内监测站数据无需逐级上报直接向国家中心数据服务器上传即可,然后由数据中心管理控制单元进行处理、校正、剖析,最后让中心管理控制单元各个层级的行政单位的空气信息。同时,在我国和英国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当中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部门的位置也截然不同。在我国,它与监测及中央控制系统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监测站人员负责执行全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措施,但是在英国其是由质量控制部门独立管理的,并贯穿于系统的每一环节中,占据着最为关键的位置。此外,从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系统的复杂程度及健全程度上看,英国的更为优越,其数据的密集化、集中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数据具备较高的比较性、可靠性、追踪性,而其质控、质保工作交给独立部门负责促使部门工作朝着细节化、专业化、分工明确化的方向发展,对我国而言具备极高的借鉴价值。

三、自动空气质量监测中质量保证控制环节

(一)总体要求及指导思想

在我国环境保护总局颁发的《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汇编》当中明确谈到了空气质量监测过程当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目的,即:规范监测措施,能有效确保监测信息与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除此之外,该规范还给数据的追踪性与可比较性、数据校正、分析空气污染物的发展态势、数据的制式化、标准化、空气污染预报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数据的追踪性与可比较性占据着更为重要的位置。

(二)详细的促进完善实施措施。

1.质量控制环节

质量控制环节主要有数据处理环节、监测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环节、数据检查环节以及监测仪器的日常校对环节。站在完善的立场来看,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应比较数据的多元化,紧接着科学地进行校准,最终进行独立评估,从而有效地促进并完善全程质量检测。

2.质量保证环节

质量保证环节主要以下几个环节,即:分析员筛选环节、仪器校准、运用、维护历史记录环节、站点考核环节、设定标准监测方法环节、监测仪器的阶段性维护环节。

3.主要控制手段

质量控制手段主要包括监测仪器性能审核、监测频次及监测时间控制、监测仪器校准、校准装置与检测仪器及标准物质等的质量检查、监测数据有效性质量控制以及数据审核的落实这几种手段。但是,由于以上谈到的操作的权限及责任范围并没有在我国操作规范中明确地划分开来,因此很有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出现责任空白与责任重叠的情况。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具备关键性的可操作性强的措施,且要明确划分不同种质量控制操作的权限及其责任。

四、质量控制操作责任划分

(一)监测站操作员质量控制环节责任范畴。

1.按照操作条例,执行监测站的例行操作和仪器的站内例行校准。

2.鉴定和设备报告,监测站环境的潜在变化和潜在问题。

3.鉴定和报告监测站的潜在安全问题。

4.对监测仪器进行简单的站内测试和维修。

5.定期参加质量控制部门的组织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操作培训。

6.当被要求时,参与质控和质保方面的监测站审计工作。

7.在监测站点巡查后24dx时内,完成仪器校订电子记录表格并上传至中心数据服务器

(二)设备供应商、设备服务商部门质量控制环节的责任范畴。

1.例行和紧急设备维护和维修监测及辅助设备。

2.保证所有监测站的年数据捕捉率高于90%。

3.保证两个自然日内到达故障站点排除问题。

4.保证所有设备非站内维修,非站内校准的历史记录。

5.保证所有校准原始数据的保存管理,为全局数据鉴定提供可靠的校准数据。

通过全面的测试及校准,对所有监测仪器的关键功能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估做到完善行的独立质量控制。

五、建议与总结

就我国的自动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目前形势所提出的质控质保过程的可实行的优质化建议与总结:

篇(3)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5-0096-02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也越来越关注,环境监测作为质量控制重要方法,对其监测的全程序进行质量控制,能保证大气监测数据准确性与完整性,为环境大气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让大气污染能得到及时治理与控制,确保人们生活空气的安全性。

1 环境大气监测实施全程序控制的意义

环境大气监测的质量控制所指的是整个监测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涉及样点分布、样品储存、测定与数据处理审核等所有活动,运用质量控制能让监测全过程符合大气监测质量规范有关要求,让监测数据可准确反映大气污染物组分与程度。质量控制的工作目的为监测数据的精密性、完整性、代表性与准确性等,其中,完整性所指的是监测资料总量对预期要求程度的满足性;代表性所指的是含代表性的地点与时间,严格依照相关规定采样,让监测数据可真实反映样品实际状况;精密性所指多次反复测定某样品分散程度,准确性所指的是大气监测数据和真实状况间相匹配度。对大气监测实施全程序的质量控制,可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准确性,是实验室科学管理的重要方法,能极大增强数据质量,让环境监测更可靠,加强监测人员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实施全程序的质量控制,还能及时发现质量体系当中的不适应项,便于体系调整,确保质量体系充分有效完善,满足环境质量控制的目标要求。

2 环境大气监测全程序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常见采样指标与测定方法

我国目前所要求大气常规监测项目有SO2、总悬浮颗粒物TSP、氮氧化物NOx与硫酸盐化的速率等,常见代表监测指标为前三种。大气采样方法包含直接与富集采样法,当所测指标在环境大气中有较高浓度时,或者监测方法具有较强灵敏性,可采取直接采样方法,像注射器、塑料袋与采气管等采样,检测结果能反映大气瞬时浓度;所测指标在大气中浓度较低时,运用直接采样的方法是不能达到监测目的的,采用富集采样的方法是可行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运用一定方式,把所要测指标浓缩,让浓度能满足符合监测仪器的灵敏度需求,像滤料阻留法与溶液吸收法等。对于SO2浓度监测,通常采取溶液吸收法进行采样,并应用空气采样器来采样,测定的时候,可应用四氯汞盐进行吸收,且用副玫瑰苯胺的分光光度法来测定;TSP通常使用滤料阻留法进行测定,按照某速度对大气抽取,将悬浮颗粒物TSP留于称重滤膜表面,对应用前后的TSP重量进行计算,并根据采样器流量与时间计算抽取空气体积,以得出TSP浓度;氮氧化物与SO2采样法相同,也是溶液吸收法,不过吸收管所接入为CrO3-石英的氧化管,其方法是盐酸奈乙二胺的分光光度测定法。

2.2 样前准备

在采样之前,需要对采样装置进行检查,检查装置性能准确度,查看仪器运转正常与否;乳胶管有无老化,发现老化要及时更换;并对仪器装置给予校准,确保流量准确与装置控制的灵敏度高,采样时,系统会有漏气现象,给采样带来误差,校准之后,应该对采样装置的系统气密性给予检查。并准备好实验室,实验室所需要的仪器要通过有关技术监督局进行校验。对大气采样产生影响的不仅装置与实验室本身,还包括环境状况,采样时,要注意气候情况,其温湿度不宜太高,不然水汽会在采样装置的内管壁上出现凝结,所测指标能溶于水时,如SO2与氮氧化物的监测,在监测的时候,尽量选择温湿度恰当时间采样,24h连续监测的时候,要确保监测四周的环境温湿度在恰当范围中。

2.3 采样过程与样品运输贮存质量控制

环境大气监测时,需要监测现场进行勘查,对监测点分布与采样时段选择的恰当性进行判断,依照环境监测要求,对采样技术规范进行详细编制,依照规范获取最佳的点位数与点位,保证样品数据的真实性、代表性与可比性,采样时,尽量躲开污染源,依照规定程序进行准确仪器操作,对于采样记录要尽量准确详细,采集实验样品要及时封存。多数情况下,采样管与滤膜是直接由实验室运送往监测点,样品采集完成后,并送回实验室实施下一步分析,整个过程,采样方法、器具、保存与运输等均要依照相关规范来实施,保证采集样品有代表性与真实完整性,以满足实验分析要求,在分析前,确保样品不会出现物理化学性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样管放置直立,防止倾斜或软物体的隔离,滤膜要完整封存于洁净袋当中,需要时,用不锈钢的镊子进行夹取,防止滤膜应用时受污染。样品采集无法及时分析监测的,要将样品贮存于22℃之下的环境里,像冰箱中,确保样品完整性与稳定性。

2.4 实验室分析与数据处理

实验室质量控制可分成实验室内部与实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内部控制对于环境监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着样品监测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的结果,经过特异质量控制图与其他方式分析应用,对监测质量进行控制。在实验室过程质量的控制中,需要做好基础工作,保证实验室安静清洁,全部仪器要检测校验,高精度的仪器室,应对全部设备实施定期校验及维护,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对于监测人员来说,专业理论技术要掌握,持证上岗,非专业人员不得实施监测工作,保证监测人员的工作质量,确保实验数据有效真实。要保证监测数据能真实反映实际状况,就要重视数据处理质量的管理方法,可制定数据质量的管理责任制,并贯彻执行。数据处理质量涉及实验数据分析管理与报告审核程序的规范,当监测数据记录与删改时,应依照相关规定,经相关人员进行复核,并由负责人签字,一旦发现可疑数据,应组织人员查证分析,及时纠正。

3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进步,生活水平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扩大,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强化环境大气的监测工作势在必行,对环境大气监测实施全程序严密质量控制,可有效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完整,并对质量体系起到监控作用,让各监测工作进入规范管理中。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 X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1-0149-01

自2001年6月5日开始,我国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已经相继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的日报和预报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80个地级以上城市了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其中90个地级城市还实行了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并且通过地方电视台、电台、报纸和因特网等媒体向社会。环境空气质量周报、日报和预报的相继让公众及时的了解了环境空气的质量,对于环境保护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1 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的状况

各个城市经过了几年的工作探索和实践,结合自身实际,先后提出了各种空气质量预报的模式。大部分城市采用统计预报模式,这种模式是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天气系统与空气污染的相关分析,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空气污染预报方案,经常以SO2、NO2和PM10这三项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作为预报对象,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实施了环境空气污染浓度的统计预报。同时,通过对多年的监测结果和特殊污染状态的分析,建立一套空气污染特殊情况分析系统,对模式难以正确预报的特殊天气和特殊污染状态,用预报会商的方式作出“专家预报”。

相对于环境空气质量日报而言,预报的意义和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和明显,提高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更是重中之重。根据API为对象以及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规定,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的预报绝对误差准确率和预报级别准确率是极为重要的。环境空气质量根据API的大小,定义了5个代表不同级别的污染状况。级别准确率要求预报的空气质量级别和实测的日报空气质量级别要一致。

2 影响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的因素

预报的准确率与日报API的变化是相关的,影响API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即天气系统的变化和污染源排放的变化。其中环境空气污染与气象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天气状况对环境空气污染有着不同的影响,预报的准确率也依靠于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2.1 天气系统的变化

2.1.1 降水

降水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降水可以冲刷环境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可以减少颗粒物的浓度,大部分城市环境空气污染重的首要污染物都是PM10,降水可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但是,当天气状况比较晴朗向降水天气转变的时候,或者降水天气向晴朗天气转变的时候,发生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会有所下降,并且预报绝对误差超过30或者级别误差超过一级的现象也容易在此时发生,同时当降水量比较小,比如毛毛雨天气的时候,PM10的浓度有时候反而会上升,这时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也会下降。

2.1.2 能见度

能见度对空气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能见度高说明了空气中污染物PM10的浓度低,造成这种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因素有降水、雾、霾等等。经过分析,表明当能见度

2.1.3 温度以及风向的变化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冷暖气团的变化,当温度变化发生剧烈的时候,空气质量也会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冬春两季大风降温的天气、夏季强降水降温的天气状况都会减轻城市污染物的浓度。有统计表明,当两日平均温度的温差超过5摄氏度的时候,两天日报的API绝对误差超过30的可能性将会超过50%。

风速与污染物浓度有着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在静风或者威风的时候,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特别是当天气连续的晴朗、风速也不大的时候,污染物浓度将会急剧上升,此时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就会下降。PM10的主要来源是扬尘和建筑尘,如果风向对PM10浓度的影响不大,受城市局部乱流的影响,将会抵消不利风向的作用。

2.1.4 逆温

研究表明在环境空气的污染中,当API超过100大部分的时候都发生了逆温天气,可见逆温天气的时候容易出现高污染,预报的准确率会受到影响。

2.2 污染源排放的变化

污染源排放有本地污染和外部污染的分别,其中本地污染包括焚烧秸秆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建设,每年的5、6月份,农业收割时会焚烧秸秆,大量的浓烟导致了环境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引起环境空气的污染,拆迁、建筑工地和运输等容易产生大量的扬尘,特别是在监测子站附近的建筑工地对监测数据产生的影响会更大,这些污染都会影响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

而受西北沙尘暴影响是典型的外部污染的例子。西北沙尘暴发生的时候API会大幅度的上升,甚至超过4级标准,API预报准确率的偏差也是比较大的。

3 总结

综上所述,影响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的因素由天气系统的变化和污染源排放的变化。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率,我们应该获取更加详尽的未来天气的气象资料,包括24小时之内温度的变化、降水的变化、风速风向的变化、能见度的变化以及逆温发生的情况等等,加强对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污染变化趋势的研究,结合实际及时调整预报模式。加强对污染源排放的动态分析,建立污染源排放的动态信息库,研究污染源排放的动态变化和空气污染变化的关系。增加对外来源的预测和监督攻读,特别是大范围的污染。加强预报的专家分析能力,培训预报人员的业务素质,

(下转第183页)

(上接第149页)

注意培养他们对有关气象资料的分析能力。开展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的业务化运行,这样才能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张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2.

篇(5)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在珠三角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广州及周边城市的污染情况越来越来严重,而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特别是近几年来雾霾越来越严重,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

为了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效控制雾霾,必须要从对城市的污染源出发,对空气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控制。文中着重对广州市的城市大气环境容量做出预测,并分析本市的产业布局以及污染源的分布情况,提出了对本市的空气污染物控制的一些措施与建议。

1 广州市大气环境现状

1.1 近年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

广州是一个省会城市,同时也是一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也是非常发达的大都市。近几来广州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在2001至2012年间全市GDP由原来的2685.76亿元增长至13551.21亿元,年均增长率差不多到达15.5%;而在机动车方面则从原来的143万左右辆增加到250万以上。同时在工业方面的规模在扩大,这些都给广州空气质量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分析近几年的广州空气质量现状可知(见图1),2001至2012年间全市三种常规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先升高后降低,相应地空气质量由恶化到改善,最后比较稳定。由图可知,从2006年开始广州空气质量有了一定的好转,一些主要污染物浓度的逐步下降,但NO2、PM10这两种污染物浓度下降并不十分明显,NO2与PM10做为城市空气的主要特征污染物,它给空气质量控制带来了严峻的形势。

广州市大气污染有着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由于受到地形和气象条件的影响,在夏季期间污染物浓度一般要比平时偏低,春季和冬季染物浓度则比较严重,原因是相对稳定的大气层它对污染物的扩散非常不利,而这两个季节城区内NO2浓度要远远高于郊区地方。但总的来说,广州市出现灰霾天气呈现下降趋势,在变化规律上也是与PM10浓度一致的。

1.2 2013年环境空气质量

根据广州市环保局的2013年广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广州2013年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60天,达标天数比例为71.2%。达标的260天中,优81天,良179天,而轻度污染为90天,中度污染15天。广州市29个信息空气监测点达标天数比例在48.2%~82.3%之间,均未出现严重污染。达标比例最高的是增城荔城测点,其次为从化街口测点,达标比例最低的是黄沙路边站和杨箕路边站测点。

2013年公报显示,广州市环境空气六项主要监测指标中有三项指标浓度上升:细颗粒物(PM2.5)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9%;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1%;可吸入颗粒物(PM10)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3%;分别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51倍、0.30倍、0.03倍。

2013年12月,全国大范围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严重灰霾,广州市也出现了长时间静、稳天气,污染物不断在近地面堆积,导致污染物浓度较大幅度上升。同时,秋冬季节气候干燥,降水时间短,扬尘污染比较明显。12月,广州市PM10和PM2.5浓度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53.6%和43.9%,致使全年浓度同比有所上升。

2 广州市环境空气容量

在进行城市大气污染预测与容量控制研究中,一般有基础工作研究、模型计算以及降低污染方案与优化等。

2.1 研究准备

研究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对基础数据进行收集以及整理分析,具体有对污染因子和基准年的确定、污染源清单的编制与模化、污染源的调查、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大气污染现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在研究准备工作中工作量大,整理的数据资料也要尽量做到详细。特别是对污染源的调查和清单编制,只有做这样才能得到更精确的容量计算结果。在进行定位污染源以及把握污染源排放源时,要充分分析城市的特点以及经济状况,对污染源排放进行划分。此处,对城市气象资料以及大气污染现状数据也要充分掌握,因为这也是容量计算的一关键因素,对于历史数据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时,最好是从逐年、逐月、逐日和逐时,做到充分对污染和气象变化状况进行反映。

2.2 环境容量分析

2.3 结果分析

大多数的大气扩散模型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对各种不同的因素也有着相应的考虑方式,同时在确定不确切性因素的假设以及参数时,往往会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误差。此外,由于各个城市的地理条件以及气象影响因素不同,在使用不同的模型进行模拟时往旆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要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就应该进行比较模型的性能以及精确度,选出与城市特点相符合的模型进行应用计算。

3 广州市空气污染控制对策

然而城市大气环境容量做为一种有限的环境资源,必须要掌握好进而合理地有效地去利用这一环境资源,要使其充分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因此,开展城市大气污染预测和容量控制的研究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要开展城市大气污染预测和容量控制的研究,首先要通过对城市大气环境容量的确定,再进行城市大气污染源的削减计划进行制定以及最佳工业布局优化方案的制定,进而得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到城市经济环境得到改善,城市居民身体健康得到保障,才能给国家的经济效益起来很好的推动作用。

3.1 控制工业污染

(1)市政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污染工业逐渐迁离市中心。对一些短时间内不可能迁出的要加强它们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在以后的生产过程要加大对其监控管理力度,做到将污染程度降到最低。(2)治标要治本,必须要从污染源的治理入手,督促企业提高生产工艺,开辟治理污染的新途径,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同时可以采用闭路循环方式,进行综合利用。(3)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般情况下,可再生资源比较廉价,同时又是可收获并可以再生的永不枯竭。可再生资源还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特点,与石油化工原料相比,其污染更小,非常适合环境保护原则。

3.2 加强对机动车排放管理

(1)机动车排放所造成的污染有汽油的使用有很大的关系,而提前实施“欧3”标准对城市大气环境具有特殊的实际意义,相比于之前的“欧2”标准而言,其主要是加强了对NOx产生的限制,而HC 和CO则没有什么变化,这非常符合广州这样NOx污染严重的城市。

(2)加速淘汰、转移以及改造一些不合标的在用车。目前一些旧车没有排放控制装置属于高排放源,有些在用车就算有排放控制,但随着车身老化,在平时排放装置保养不当,造成排放恶化,对于这类车应采取淘汰或改造的措施。同时更大力度发展电车以及LPG等清洁燃料车。

3.3 制定污染源消减方案

在进行模拟计算后确定城市的现状容量,对城市的现状容量以及最大允许容量差距进行比较,再通过得出的污染排放的消减率来进行制定城市污染排放的布局方案,并以得到最优的染排放的布局方案为最终目的。

4 结语

要做好城市大气污染控制与管理工作,进行城市大气污染预测与容量控制研究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明确城市的大气环境容量,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然而工业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有限的大气环境容量能否得到有效的利用,一个合理、科学的工业布局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好环境容量资源,同时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人类对环境大气污染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早在12世纪,一位哲学家、科学家Moses Maimonides(1135-1204)已经关注到了环境问题[1]。潍坊市作为地级市,尽管已经开展了相关的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但是并未对环境空气质量问题进行相关的研究。本文利用潍坊市2013年大气自动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对潍坊市环境空气质量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污染物项目进行初步的相关性分析。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潍坊,古称“潍县”,又名“鸢都”,位于中国第一大半岛山东半岛的中部,山东省下辖地级市,与青岛、淄博、烟台、临沂等地相邻。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是半岛城市群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的重要交汇处。中国新二线城市,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强市。

潍坊市总面积15859平方公里,约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0%。辖4区6市2县。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行。

2.2 数据采集

潍坊市城区环境空气共设有省控监测点位9个,其中国控监测点位5个,数据均来自空气自动监测点位的自动监测仪的监测数据。其中,二氧化硫监测仪器采用API100E二氧化硫监测仪,二氧化氮监测仪器采用API200E氮氧化物监测仪,一氧化碳监测仪器采用API 300E一氧化碳监测仪,臭氧监测仪器采用API 400E臭氧监测仪,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监测仪器采用BAM-1020悬浮物颗粒监测仪。点位的设置和布设严格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和点位布设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设置和布设。监测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全面如实的反应潍坊市区的空气污染状况。

2.3数据评价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进行评价。评价方法采用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法。

3.监测结果与评价

3.1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2013年潍坊市城区二氧化硫日均值浓度范围在0.018-0.355毫克/立方米之间,日评价达标率为89.0%,年均值超标。二氧化氮日均值浓度范围在0.013-0.140毫克/立方米之间,日评价达标率为93.4%,年均值超标。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浓度范围在0.031-0.439毫克/立方米之间,日评价达标率为54.4%,年均值超标。细颗粒物日均值浓度范围在0.017-0.308毫克/立方米之间,日评价达标率为43.9%,年均值超标。一氧化碳日均值浓度范围在0.357-3.835毫克/立方米之间,日评价达标率为100%,年评价达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臭氧日均值浓度范围在0.020-0.211毫克/立方米之间,日评价达标率为93.4%,年均值达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3.2空气质量状况综合评价

根据2013年潍坊市9个空气自动监测点位的监测结果,2013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9.85, 污染评价分指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一氧化碳,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分指数分别为2.95和2.33,两项指数总和为5.28,为主要污染物,其中细颗粒物为首要污染物。

潍坊市区冬季污染指数最高,PM10、PM2.5高污染分指数主要集中在冬季,影响市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采暖季最重。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污染也主要集中在采暖季。臭氧以夏季污染最严重,这与强的日照等因素有关。

潍坊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150天,全省第七。近年来,尤其是全面开展“三八六”环保行动以来,通过推进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整治,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总体有所改善。总体来讲,潍坊市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复合型特点,就中心城区而言,主要是北部、东南部、西部三大片区。

3.3年内时空变化分布规律分析

近几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潍坊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随不同季节和天气呈明显变化趋势。尤其是二氧化硫,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冬春季节高于夏秋季节。夏秋两季因雨水较多,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春季干燥少雨,受土壤尘影响大;冬季受煤烟尘影响较大,当遭遇静风、逆温等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沉降和扩散的天气时,空气质量会维持在较低水平。潍坊市细颗粒物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为257天,季节变化性不大,可吸入颗粒物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季节性变化较大,春秋多于冬夏,这与春秋刮风天气较多有关。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的比例较往年有所升高。

城区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空间性变化不大。

3.4年度对比

2013年与2012年度相比,6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值均有所升高。空气质量达标率有所降低。

4.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污染物的浓度并非一个特定的数值,将这六种污染物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的相关性见下表。

二氧化硫与一氧化碳呈高度正相关,与臭氧呈中度负相关;二氧化氮与与一氧化碳呈高度正相关,与臭氧呈中度负相关;臭氧与二氧化硫呈中度负相关,与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细颗粒物呈低度负相关;可吸入颗粒物与细颗粒物接近于显著相关。

5.结论

通过对潍坊市2013年9个空气监测点位六项污染物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年均值均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一氧化碳和臭氧年均值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日均值只有一氧化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余均超标。潍坊的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在采暖季污染比较严重,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春秋多于冬夏,细颗粒物季节变化性不大,臭氧污染夏季最严重,这说明潍坊的空气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可吸入颗粒物与细颗粒物接近于显著相关,臭氧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细颗粒物呈负相关。

篇(7)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现状

我国内部控制环境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都较低,实际上,我国对控制环境的理解还停留在控制结构阶段对控制环境的定义水平上,即使这样在现实中也并未重视控制环境的建设,控制环境不尽如人意。我国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双元治理模式,即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对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同时将企业决策的大部分权力委托给董事会,由其对企业资产经营负全责;另一方面,股东大会将对董事会和经理部门的监督权委托给监事会,由其承担监督职责。但实际上,这样一个貌似完美的组织框架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责权分派不明确

良好的控制系统应确保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清楚其所拥有的权力和承担的责任,而权力的行使和责任的履行情况又必须依靠畅通的信息沟通。然而我国的企业中,大企业病现象严重,表现在组织结构方面主要是机构臃肿,职责不清。如国有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现象;再如企业管理层次多,现象严重;又如大量存在谁都可以管、谁都又可以不管的区域和事项,“越权”和“弃权”的现象经常发生。加之各组织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时间滞后。所以,一是不能及时发现“失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二是“失控”问题出现后常常是互相推卸、互相指责,致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3.人力资源政策不完善

我国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总的来说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许多公司高层管理者的任免依然按照国家干部的标准进行,具有很强的政府色彩,这种程序下产生的管理者习惯于采用行政命令方式治理公司,而不是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管理公司。许多管理者还不能科学应用现代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方法,对下属人员的工作实施有效监督。加之用人制度上存在的任人唯亲,文化价值观念上的权力差距过大等因素,更给内部控制的实施造成阻力。内部控制动力不足。在以人为主导的内部控制体系中,既缺乏科学的约束机制,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人的内部控制动力明显不足,委托人的约束主要靠人的自觉意识。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可以说没有任何人自愿将自己的手脚束缚,制定出严格的制度来约束自己。加之人主导型的内部控制成本昂贵,花费在组织管理与内部控制上的各种费用由公司自己承担,而内部控制的收益则表现为隐性化、长期化和社会化,当边际控制成本高于边际收益时,公司的内部控制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4.内部审计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内部审计是公司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其权限、人员的资格以及可使用的资源紧密相关。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并且必须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我国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一些公司领导对内部审计重视不够,或存在观念上的误解,导致内部审计工作难做;公司内部审计机构普遍人员缺乏,甚至有些公司不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实际上与财务部门重合;一些公司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人员,但因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业务不规范,人员素质低,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

二、我国内部控制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原因分析

1.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大多由国有公司剥离改制而来,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在人员、业务、资产等方面存在紧密的联系。据统计,我国上市公司中约有79.2%的公司,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超过50%。一股独大,使大股东可支配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从而主导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在一股独大的情况下,我国的董事会存在两个特征:一是大股东派遣或者推荐的董事占多数;二是执行董事占多数。据统计,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大股东派遣或推荐的董事占70%左右,而执行董事占55%左右。在国有股东“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上述情况事实上造就了“内部人控制”,使得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职能不能有效发挥。我国(公司法)虽然赋予监事一些监督职责,但我国的监事会是一个弱势的机构。从以上情况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监事会行同虚设,管理层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内部人控制情况严重。

2.我国企业组织结构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我国企业中的机构臃肿,管理层次众多,有碍于信息(包括会计信息)的流通,因为任何一个等级层次上的决策者都可能成为信息进一步交流的障碍,从而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增大。原因有两个:其一,因为任一层次上的决策者都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操纵信息,层层叠加起来,信息失真现象明显;其二,由于层次多,舞弊被发现的概率大大减小,舞弊的机会成本小,容易诱发舞弊。此外,我国企业在设置组织结构时,相关的权利和责任的分配不合理是一突出的问题,大量存在谁都可以管、谁都又可以不管的区域和事项,“越权”和“弃权”的现象经常发生。体现在对会计信息生成和监督上,一方面,职责不清易造成相关人员怠慢自己的工作,不能严格对待会计信息的生成和监督,会计信息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即使发现会计信息存在问题,也不易追究责任,难以从源头上遏制扭曲会计信息的现象。

3.企业文化认识不足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公司文化往往是现存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公司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时时刻刻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形象等各个层面发生影响和作用。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领导者的原因。许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作用认识不足,甚至对企业文化的涵义都不清楚,更谈不上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而有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自身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上行下效,企业文化呈现不健康的状态。在这样的控制环境下,公司的内控制度不健全、控制程序不规范,内部机构之间沟通不到位、信息反馈渠道不畅通、违法违纪行为泛滥、控制效果差就会成为一种必然现象。特别现阶段,我国许多企业普遍存在所谓的“利润导向”的文化,一切都向利润看齐。在这种氛围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容易发生扭曲,诚信意识丧失,各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泛滥。人人各行其是,追求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追求自身的满足,道德观念的扭曲容易使人们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时损害到别人的利益。投射到会计上,就会出现管理当局为了自身的薪酬和奖励操纵会计信息,而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或被迫或自愿与管理当局合谋提供虚假信息,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严重失真。

三、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状况,发现信息失真情况较严重的企业普遍存在治理结构失效,企业文化理念的缺失或误导,人员素质特别是管理者素质的恶劣等内部控制环境方面的问题,因此内部控制环境缺陷所带来的问题己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难题。

参考文献:

[1] 刘星.从双汇集团的发展历程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 (2)

篇(8)

>> 有感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 关于全面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几点思考 关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的思考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下的空气理化检验教学改革 中美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平台对比研究 “京Ⅴ”标准为北京空气质量加分 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 空气质量年均值标准用于短期评价的研究 北仑区环境空气质量特征及原因分析 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趋势 浅谈加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管理 永安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研究及应用 开封市环境空气质量近十年变化趋势研究 天津市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监管研究 资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蓟县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清镇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EXCEL在空气质量指数计算及环境空气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4] U S EPA.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NAAQS)[EB/OL].[2012-02-23]..

[1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Air quality guidelines-global update 2005[R].Bonn: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2005.

[16]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in Japan:air quality [EB/OL].[2012 -02-23]..

[17] 贾海红,王祖武,张瑞荣.关于PM2.5的综述[J].污染防治技术,2003,16(4):136-137.

[18] 腾恩江,吴国平,胡伟.环境空气PM2.5监测分析质量保证及其评价[J].中国环境监测,1999,15(2):36-38.

[19] 廖永丰,王五一,张莉.城市NOx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GIS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4):44-46.

[20] U S EPA.Air quality criteria for ozone and related photochemical oxidants[R],Washington D C:WHO,2006.

[21] U S EPA.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for ozone final rule[R].Washington D C:WHO,2008.

[22] WHO.Air quality guidelines for Europe[R].Washington D C:WHO,2000.

[23] U S EPA.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for lead final rule[R].Washington D C:WHO,2008.

[24] 胡必彬.欧盟关于环境空气中几项污染物质量标准制定方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30(3):24-26.

篇(9)

三、数据处理

1.数据整理

因为原始数据是分散的,且未按规定排放,所以需要先将数据整理到SPSS中的数据视图中。数据整理将分以下步进行:(1)将所有数据依次载入到excel工作表中;(2)在变量视图中定义变量,并依次用x1,x2,…,x8代替原始变量;(3)将excel中的数据导入到数据视图中。

2.主成分分析过程

通过分析――降维――因子分析,依次将各个变量加入到变量中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特征值大于1的每个主成分,依次得到描述统计量,相关系数矩阵,公因子方差,解释总方差,成分矩阵,成分得分系数矩阵以及成分得分协方差矩阵。

四、结果分析

1.变量及对应内容

x1: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数量(辆)

x2: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标台)

x3: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元)

x4: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现金消费支出(元)

x5:地区生产指数(上年=100)

x6:省会城市废气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比重(%)

x7:省会城市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万吨)

x8:各地区平均每起交通事故直接财产损失(元)

2.相关系数矩阵

在由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相关系数矩阵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省会城市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与各地区平均每起交通事故直接财产损失呈现完全的正相关(=1);

(2)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现金消费支出相关性也较强,几近完全正相关(0.95以上);

(3)省会城市废气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比重与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现金消费支出两种因素呈现的相关性都很低(0.05以下);

(4)其余各变量间相关程度普遍偏低。

3.解释总方差矩阵

在得到的解释总方差矩阵中,总共得到3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依次为3.742、1.734和1.361,依次的累计贡献值为46.777%、68.456%和85.468%,已经达到了总贡献率在80%―85%以上的要求。

4.主成分载荷矩阵

计算得到的主成分载荷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主成分载荷矩阵

从成分载荷矩阵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主成分中绝对系数相对较高的有两项――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x3)和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现金消费支出(x4);在第二主成分中,绝对系数相对较高的也有两个――省会城市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x7)和各地区平均每起交通事故直接财产损失(x8);在第三主成分中,绝对系数相对较高的还是有两个――省会城市废气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比重(x6)和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x2)。

5.主成分分数系数矩阵

计算得到的主成分分数系数矩阵如表2所示。

表2 主成分分数系数矩阵

(1)计算得到每个主成分[4]

令ai表示每个特征向量(列项)(i=1,2,3),X=(x1,x2,…,x8)随机变量,Fi表示第i个主成分,则Fi=Xai。

(2)计算得到每个观测值在某主成分下的得分值输出如表3所示,并加黑标注出得分均为正数的几个城市。

表3 各大城市主成分得分矩阵

可见,重庆、河北、内蒙古、上海得分均为正,平均得分最高为上海。

6.结果分析

以上已经得出了各个主成分及其构成要素,附带各因素在相应主成分中所占的系数及比重,总结并得到以下结论:

(1)从第一个主成分的构成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支出是影响最大的因素。作为决定城镇交通状况与空气质量的主导因素,城镇经济发展带动其他各项水平发展,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买车的想法,特别是在城镇的一些繁华地带。当人们普遍都买了车,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交通拥堵,既而引发一系列不可避免的交通事故。而且,私家车的不断增加,会使更多的汽车尾气排入空气中,引发一系列的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会使雾霾天气大量增加。雾霾天更加难以避免交通事故,既而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2)由第二个主成分的构成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虽然不是造成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却与交通事故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在许多城市,汽车尾气早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源,大气污染使能见度降低,会严重影响到行车安全。(3)由有第三个主成分的构成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现如今不断增加的城镇公交运营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公交运营数越多,空气质量越差。(4)从总体得分情况来看,上海是交通与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一个城市。

五、总结

综上所述,就现今城镇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一味地发展经济早就已经对城镇空气与交通状况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虽然经济发展依然在首位,但应当多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结合,真正做到城镇经济又好有快发展,以保证人民生活安定。为了城市的健康,更是为了人类的未来,人们应该尽量不用或少用私家车出行,多坐地铁,以保证绿色出行。

参考文献:

[1]王保进.多变量分析――统计软件与数据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

篇(10)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067-03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市场,人们对汽车的依赖性日益增高,而车内环境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早在2011年就已经了GB/T 27630《乘用车内空气评价指南》,该指南明确规定了车内8大挥发性有害物质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限值要求。由于该指南是一个推荐性的国家标准对各主机厂的约束力有限,因此国家在2016年1月份又了GB 27630《乘用车内空气评价指南》的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最大的区别在于把推荐性标准变成强制性俗家约靶薅┝瞬糠钟泻ξ镏实南拗狄求。而且从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新定型的车辆必须按照该意见稿标准执行,由此可见国家对车内的空气质量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为了更好地加强国内汽车品牌的良性发展并提升汽车的竞争水平,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牵头推出了C-ECAP《中国生态汽车评价规程》。C-ECAP主要对汽车产品的健康、节能、环保3方面进行量化的等级评价,并以白金牌、金牌、银牌、铜牌的形式进行。此外,C-ECAP是以自愿参与为原则,在市场的推动下能更好地促进汽车产业链向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

1 C-ECAP概述

1.1 C-ECAP评价方法

C-ECAP评价指标由基础指标和加分指标组成,综合满分为105分。其中,基础指标包括:车内空气质量、车内噪声、有害物质、综合油耗、尾气排放,满分为100分;加分指标包括: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核算报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零部件生命周期评价报告,满分为5分。根据综合分数,C-ECAP评价方法如表1所示。

1.2 车内空气质量评价

车内空气质量评价以《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中的限值要求为零分基准,以限值的10%为满分基准,以3辆车的试验平均值除以基准值所得结果作为得分系数判定依据,车内空气质量评价得分系数计算如表2所示。

1.3 某车型车内空气质量分析结果及C-ECAP评价

根据C-ECAP对车内空气质量评价要求,取3辆相同车型的车辆进行测试评价,以下是某车型车内空气质量测试结果及评价(见表3)。

根据表3评价得分可知该车型的车内空气质量测试得分为14.6分,而该项的总分为16分,得分率为91.25%,该得分率在C-ECAP评价里可获得白金牌水平。

2 C-ECAP引入车内空气质量评价发挥的作用

C-ECAP是以健康、节能、环保等生态性能为评价理念的,是一个全新的评价体系。而车内空气质量水平的好坏又是与人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这与C-ECAP的评价理念不谋而合,因此C-ECAP评价体系的引入能更好地推动车内空气质量的改善,而车内空气质量改善的同时又对汽车的产销过程产生了积极作用。

2.1 助推车内空气质量改善

C-ECAP评价标准都是依据国标但又高于国标,目的是要达到“优中选优”的示范效应,提升整个汽车行业的车内空气质量水平。这就促使了各大主机厂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把车内空气质量重视起来,在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便充分考虑到原材料的选用、制造、生产、处理等环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限度地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改善车内空气质量。

车内空气质量是由所有非金属内饰件所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到的材料及部件非常多,因此对企业的要求非常高,既要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又要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所以在选材的时候必须要抓住重点,也就是抓住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关键零部件进行改善。影响车内空气质量关键零部件清单如表4所示。

2.2 提升企业汽车品牌影响力

我国汽车行业经过近10年来的发展可谓是遍地开花,大大小小的合资品牌和本土品牌看得眼花缭乱,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对如何提升自己汽车的品牌影响力也是想尽了法宝,各种各样的汽车广告随处可见。C-ECAP是2015年由中汽中心推出的一套以健康、节能、环保为理念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是以企业自愿参加为原则,由中汽中心全程负责检测认证工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及权威性,符合要求的通过注册认证并颁发相应的奖牌。因此很快就被社会所接受,并广泛得到主机厂及消费者认可。

根据前面1.3中某车型的车内空气质量分析结果及评价中可知,该车型在C-ECAP评价体系中获得了白金牌水平,也就是说该车型的车内空气质量非常好。从分析结果中看到该车型的测试值远远要比国家标准限值要求低很多,这也说明该企业在车内空气质量方面做了大量的改善工作,不仅仅是停留在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下,还要走在行业水平的前端。因此,该企业在大多数企业都持观望态度下果断地提出申请参与C-ECAP认证,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认可,该消息很快就在行业内传开并获得了口碑,使该企业快速提升了该品牌汽车的市场影响力。

2.3 提升汽车销量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一款车的销量好不好,影响因素非常多,除了整车的安全性能、外观造型、舒适性、性价比等,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车内空气质量水平。由于车内空气质量是直接与人们身体健康有关,因此很多企业都想拿这一点作为切入点。但车内空气质量的好坏并不是企业说了算,必须拿证据说话,也就是检测报告。检测报告除了国标的车内空气质量符合性报告还有中汽中心的C-ECAP评价报告,后者是建立在国标基础上但比国标更严格的一种评价方式,因此通过C-ECAP评价并获得奖牌会更容易被消费者所认可。前面1.3中提到的某车型车内空气质量在C-ECAP评价中获得了优异成绩,而该车型在市场上销量也是节节攀升,保持了销量的领先优势。由此可见,一款车除了良好的整车性能外,良好的车内空气质量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卖点,可以提升汽车销量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2.4 为消费者带来健康保障

对于消费者而言大部分都知道车内空气质量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但在实际购车过程中如何去选择就成了一个难题,因为大部分消费者都是普通的老百姓没有太多相关的专业知识去判断,因此会存在一个判断误区,造成某些消费者认为价格贵的车内空气质量才是好的。但实际情况并不是所有车的价格跟车内空气质量都是成正比的。中汽中心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技术归口单位,把C-ECAP评价体系引入车内空气质量评价中,这就等于给消费者开辟了一条了解车内空气质量的绿色通道。因为中汽中心及C-ECAP评价体系的权威性是毋容置疑的,只要能通过C-ECAP评审并拿到奖牌就说明该汽车是符合绿色环保的生态汽车,这无疑是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样消费者也就不会盲目地追求价格高的车,因为很多消费者都是工薪阶层,都会精打细算。C-ECAP评价不但满足了消费者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也为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多一重保障。

3 结语

汽车在生活中所带给人们的便捷是无可替代的,人们对汽车的依赖性也是越来越高,因此直接与人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车内空气质量也必将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而C-ECAP评价就是在市场经济发展推动下的一个产物,该评价体系可以直观地体现车内空气质量情况,不仅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并广泛被消费者所接受,更主要是推动了车内空气质量的改善,引领汽车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C-ECAP中国生态汽车评价规程[S].

[2] 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S].

篇(11)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027-01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的任务在扩展,监测数据量大幅度增长,但是环境监测的数据库建设因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巨大的数据量与落后的数据管理方式,成为抑制环境监测工作向技术深层发展的一个瓶颈。监测工作的任务种类、流程形式和方法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每年积累的海量监测数据难以有效对环境管理和社会公众提供完整的环境信息服务。为了对政府决策和重大应急提供支持,提升数据价值,急需将各种单机版数据传输软件系统进行集成,消除信息孤岛,建立评价模型,实现数据深度挖掘。为此我们设计开发了承德市环境质量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现将本系统的设计方案与创新点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和探讨。

1 系统设计方案

1.1 总体设计原则

(1)采用MS SQLSERVER 2005作为整个系统数据的存储。

(2)采用Microsoft .NET Framework 2.0作为系统应用的开发平台。

(3)采用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使用双重的基于用户权限和职位权限的验证方法对用户操作权限进行管理。

(4)采用统一的界面布局风格原则,保证用户操作的一致性。

1.2 总体技术路线

(1)采用基于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架构设计。

基于XML、Web Service、Ontology等技术的集成框架包括集成总线及Adapter Service、元数据库及集成协调器与供二次开发的API及Web Service工具集,它实现了数据互操作,软件互操作与语义互操作。

(2)面向海量数据业务的镜像式数据缓存管理。

(3)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IS)收集、管理、查询、分析、操作以及表现与地理相关的数据信息。GIS在环境事故应急中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4)智能模型库、模型库管理系统、模型字典的应用。

由于本系统模型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强等因素,按传统的技术不能很好的满足本系统的应用,因此本系统将智能模型库、模型库管理系统、模型字典等相关技术应用于本系统,智能模型库是以决策支持技术为基础,以模型为核心,以知识为驱动,集强大的模型管理、模型运行和智能分析功能于一身,将GIS与专业应用模型有机结合,无缝集成。

1.3 技术关键

本系统以GIS技术为支撑,综合应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GPS、RS等技术,实现GIS与环境质量分析评价方法、模型的环境质量管理和决策支持应用系统的无缝集成。

2 系统内容和功能模块

承德市环境质量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一个数据中心、六个子系统。系统界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左侧树形目录;另一部分是功能模块界面。

2.1 数据中心主要是对日常业务数据进行处理

其功能包括监测项目参数设置、基础数据管理、中间数据处理、数据的读入写出。

2.2 六个子系统主要包括

(1)监测数据查询统计子系统:对基础数据进行统计、汇总、计算,形成各种作需要的统计数据,并进行分类查询。分为基础数据查询、饮用水源地计算结果、地下水计算结果、河流计算结果、噪声计算结果和大气计算结果6个子模块。并通过GIS在相应监测点位上进行信息展示。

(2)环境质量分析评价子系统:环境质量分析评价分为水环境、气环境和声环境三大类,评价方式根据水、气、声的不同评价指标。评级方法均采用国家环保部颁布的评价方法,分析方式包括趋势分析和对比分析。

(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子系统:通过对生态评级指标的分析利用地图直观显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4)大气质量日/预报子系统:市、县级监测站通过本系统可以实时进行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及预报的上报和审核工作及统计查询,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县级站与市级站环境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的同步上报,并与官方网站对接,实时信息。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子系统:通过对数据中心中涉及到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监测项目的监测数据和环境信息的处理,通过数据处理系统按照考核制度要求的各种上报表格格式显示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方便管理部门实时掌握考核指标的进展程度。

(6)业务及地图子系统:通过GIS地图可以查询、搜索监测点位附近环境信息,包括周边污染源分布、污染源周边的生活设施、监测点位设置情况等。通过周边信息定位空间要素和综合分析数据变化原因。

3 系统创新点

(1)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污染物分布与扩散的仿真模拟。

(2)可结合地图对环境测点历史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将地理信息与大气、水等环境要素的监测数据结合在一起,结合空间分析模块,对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以反映出区域污染的程度以及空间分布情况。统计结果可以图表方式(饼图、直方图等)显示在地图上,统计结果和图片均可导出。直接应用于报告书的编写。

(3)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县级站与市级站环境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的同步上报,及数据审核,数据直接储存进入数据中心,不必重复录入大气数据;并与官方网站对接,实时对外质量信息。

(4)实现与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对接,通过数据处理系统按照考核制度要求的各种上报表格格式显示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数据表格可以导出,避免人工录入造成的误差,方便管理部门实时掌握考核指标的进展程度。

(5)本系统基于ArcGIS SerVer开发,对于数据保存具有稳定性,同时在本次系统建设中集成了国家常规环境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将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格式的数据通过备份的形式转化为DBF数据表,可直接上报。也可以将以前的DBF格式的历史数据导入本系统进行分析管理。

4 应用效果

目前本系统在市、县两级监测站范围内推广使用,从使用效果来看,均达到预期目标。数据的安全管理和利用程度大大增强,安全稳定的计算机系统提高环境预警监测工作的科学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水平,大大提高指挥的自动化程度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决策。该系统自运行以来广泛受到专家用户的好评,为我们工作提供了可靠、快速、合理的辅助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