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关于“超大模式”的特征分析
“超大模式”的核心是实现“公司基地一体化,农民工人化”。其具体做法是:公司基地建设所需土地,由地方政府作为中介向农民租赁,租赁期一般与农民承包期相一致。通过土地有偿租赁的形式把农民的耕地经营权租赁给公司,这样基地相当于一个车间,农民相当于这个车间的工人。农民除了定期向“超大”收取租金外,还当起了超大产业的“产业工人”,不仅有效解决了结构调整中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的困难,还避免了自然灾害风险、自主经营的市场风险及生产上的技术风险。
二、“超大模式”的效率评价
“超大模式”的实质是资金或技术所有者依赖土地经营权来实现三种要素的组合,它改变了土地经营主体,并且使土地的集中程度提高,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特征。从实践的结果来看,这种模式对改变农业的经营方式,迅速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有明显的作用,但是更进一步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上来分析,我们不难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微观层面:企业内部存在过高的成本
“超大模式”实际上就是雇佣劳动的组织形式,而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雇佣劳动组织形式内部存在过高的成本。在农业生产中,劳动监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劳动者具有自身利益最大化倾向、机会主义和偷懒的动机,因此农业产业中的劳动与其他经济活动中的劳动一样,劳动本身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投入,劳动的实际供给才是一个有效的投入。而在劳动者的劳动与劳动的最终成果缺乏之间联系的情况下,劳动的实际供给显然取决于劳动监督的有效性。然而,农业经营的分散性增加了劳动监督的困难。与集中的工业生产不同,农业生产散布于广阔的空间。因此农业生产受时空的影响,劳动监督极为不便。土地经营规模越大,所使用的劳动力越多,经营者与直接劳动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就越远,有效地组织劳动者并激励其努力劳动的难度也就越大。因此,随着企业投入精力的增多,劳动监督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二)宏观层面:
1.农民的利益难以得到真正有效的保障。据了解,很多农户与超大集团都没有签定过正式的书面合同,有关基本工资与效益工资的确定、劳动时间与劳动强度的安排都是口头承诺的。农户们的真正意愿没有得到反映,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公司于农户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二是公司与农户存在力量不对等的问题。正由于这两方面的客观差异存在,使得农户在与公司的谈判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公司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公司可以凭借自身的强势地位不与农户发生契约关系。由此农户便无法参与企业运作模式各方面的商讨中,使得自身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2.缺乏有效的劳动计量,降低农业生产效率。对任何经济活动来说,劳动者之所以有工作的积极性,是因为其每一份边际努力都能得到一份边际报酬。如果缺乏有效的劳动计量,就无法真正实现按劳付酬,劳动激励的作用势必大大减弱。在家庭经营模式中,由于每一个农户在自己经营的土地上的收入基本是该农户投入劳动的成果。劳动越多,劳动质量越高,农户所得就越多。 农户的每一份边际努力都得到了一份边际报酬,并且闲暇与偷懒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为劳动者的私人成本,从而产生最大的刺激激励。而“超大模式”的扩散有可能肢解许多家庭经营的农户。当这些农户作为农村社会经济的细胞,不再发挥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功能时,农业的生产效率将受到重大影响。
3.存在逐渐瓦解家庭经营制度的隐忧。土地集中规模经营虽然显露出一些优势,但公司凭借资本、信息和技术优势抢占农村土地。公司进入农村经营土地,虽然在名义上他们获得的仍然是土地的使用权,但由于价格低、面积大、期限长,他们事实上成为了这片土地的真正主宰。原土地上的主人变成了新土地主(公司)的雇工或“佃农”,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冲击了家庭经营制度的基础。事实上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国家对公司进入农村经营土地都有较严格的限制,如美国很多州都制定了限制公司从事农业活动的立法。 “超大模式”动摇了家庭经营制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所谓的农业产业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或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与连接,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诸多环节连接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利益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在中央发出的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中就有如下表述:“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当是公司带动农户,而不是公司替代农户。为稳定农业、稳定农村,中央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和经营农户的承包地。地方也不要动员和组织城镇居民到农村租赁农户承包地。”因此,“超大模式”从根本上来说不利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不宜大力推广借鉴。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理想选择
农业产业化应始终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家庭经营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为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后随着农业劳动者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家庭经营规模会逐步扩大。但家庭经营制度不会改变,是长期存在的基本制度。同时,当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工农业生产率增长不平衡必定开始缩小。由于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所以农业产业越进步,影响农业生产率增长的“自然界限就越退缩”,而社会因素的作用就越大。如今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发展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产业进步的产物,急需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产业化的理想经营模式应是土地家庭经营+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随着农业过剩劳动力的转移,家庭经营仍然是农地经营主体,并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而兼容大规模经营的优势。这种方式的规模经营,其重点不是用行政手段集中农民的土地而是强化农户作为独立的商品者的地位,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一,规范和完善农户面临的不完全竞争的,不均衡的市场经营环境。
农户作为独立运作的农业企业,与其他行业的企业一样,都是根据市场给出的信息来经营。因此,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定要把市场放在首位,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内在的,真正的龙头来看待。只有在完全竞争、均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参与者才能拥有交易的全部信息,才能将交易成本降到最低。在这种市场交换中,供求双方就会在均衡的买卖价格中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合理经营关系,农户与其他方面的最优化的经营关系通过市场买卖就能直接实现,农户不但能得到整个产业化流程甚至全社会的平均利润,而且在一定风险的压力下有竞争力的动力和约束。这时市场机制会调节社会的农产品需求,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从而改变农户的经营内容范围。
第二,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1)-0058-04
一、我国商业银行现有模式的发展分析
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资产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各种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的涌现,商业银行的最主要负债来源――存款一直处在一个被持续分流的局面,即便是目前仍然保留在银行内部的存款也经受着理财产品的不断“侵蚀”。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理财余额增速分别为43.7%、46.65%和56.46%,而同期银行的存款增速却一直保持在12%-13%左右,因此可见商业银行的存款增速已远远落后于理财等表外负债业务的发展速度,而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的不断攀升。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推行,各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却在逐年下降,银行的传统主要盈利来源正面临不断缩水的窘境。
从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的过程看,利率市场化实行的初期各国都出现了存贷款利差收窄的情况。因此,今后我国的商业银行也难免要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在负债和资产两端都面临着巨大压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仍然依靠传统存贷息差的经营模式将难以为继,商业银行必须要转型经营模式,以寻找和扩大新的盈利来源。
二、流量经营模式的运行方式和竞争特点
(一)流量经营模式的运行方式
与银行传统地通过将沉淀在本机构内的存款进行放贷,再利用存贷利差来获得收入的“存量经营模式”不同,“流量经营模式”是指银行凭借运用自身的各种资源优势和人员专业能力,通过为客户提供诸如投资咨询、风险建议、资产管理等各种金融服务来获取手续费收入的盈利模式。在“流量经营模式”下,银行所掌握的客户数量越多,客户的成交量越大或是银行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次数越多,则银行的获利就越大。与以往的“存量经营模式”相比,“流量经营模式”具有轻资本、低风险以及高收益的特征,比较符合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
(二)流量经营模式下金融机构竞争的新特点
1.“长尾市场”将成为今后各金融机构的主要竞争市场。过去,由于竞争不充分和客户信息来源渠道不足,普通大众除了将资金存入商业银行之外基本上没有更好的选择,而各银行由于长期奉行“二八法则”,即将营销重点放在20%的高端客户群体上面,所以设计的各种金融产品一般准入门槛也较高。因此,长期以来由众多小微企业和普通大众构成的“长尾市场”一直处于被忽视和遗忘的弱势地位,他们的资金潜力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开发,而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正是互联网企业抓住了这部分“长尾市场”客户群体的需求,针对性地设计了各种低门槛、便捷并且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使得以前长期被忽视的“草根阶层”群体的金融需求和心理需求都大大地得到满足,从而通过聚沙成塔的方式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并获得了巨大收益。不难想象,随着各商业银行向流量经营模式的转型,今后“长尾市场”必将成为各商业银行和非传统金融机构竞争的主要对象,商业银行所要面对的对手除了传统的同业竞争者以外,还要面对已经在这一市场上占得先机的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
2.客户的金融需求向全面化和深层次方向发展。现在,无论是企业客户还是个人客户,对银行的需求都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客户需求由传统的融资逐步拓展到了理财咨询、财务管理、债务处理乃至上市重组等各个方面,而个人客户的需求也由简单的存取款扩展到资金增值、消费信贷、法律咨询以及养老保险等。这就对商业银行今后的业务开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不仅要为客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全方位金融服务,而且还要求所提供的服务必须是深层次的和高度专业化的。同时,考虑到竞争对手必然会推出各种同质化金融产品,因此商业银行所推出的金融服务产品除了能满足客户特殊偏好的个性化产品,还要尽量使这种个性化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复制,这样才能在同业中保持竞争力。
3.能否提供更好的a品体验成为最终赢得客户的关键。提高客户产品体验的竞争其实早已在各行各业中开始,而产品体验的实质其实就是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某些个性化需要。当今的世界正处在一个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时代,几乎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几十乃至上百种不同品牌可供客户选择,例如空调品牌超过100种,汽车品牌超过300多种,饮料品牌更是不计其数。据统计,我国即便不算各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光是各类传统性银行就有近1000家,所推出的各种金融产品更是不计其数,客户的选择空间空前壮大,任何一家金融机构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不断想方设法改善客户体验,从而使自己的产品品牌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客户所牢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客户的长期支持,并不断吸引新的客户加入。
三、富国银行发展历程和经营方式分析
(一)富国银行发展历程简介
美国富国银行(WELLS FARGO)是一家多元化金融集团,拥有员工27万,总资产1.2兆美元,是美国唯一一家被穆迪评为3A级别的银行。富国银行的前身是创立于1852年的富国公司,早期主要是在美国西部提供银行业务和快递服务,后来经过80多年的不断经营以及一系列成功并购重组后,最终在上世纪90年展成为全国性银行,其经营手段令人称道。特别是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期间,由于经营有方和风控到位,富国银行不仅没有像竞争对手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那样在危机中遭受重创,反而成功地并购了美联银行,市值一举超过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并且还在2013年市值超越中国工商银行,成为“全球市值第一银行”。
(二)富国银行经营发展方式分析
1.准确的自我定位,明确主要业务发展方向。富国银行一直坚持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服务本土社区的零售商业银行,当竞争对手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等将投资银行业务作为发展重点时,富国银行却在反复评估市场效益和自身优劣后坚持将社区银行业务作为主营业务,并形成以社区银行、批发银行为主,富国理财为辅的业务结构。另外,与竞争对手大规模海外并购拓展不同,富国银行的并购也极为强调本土化,银行95%以上的资产和员工都在美国本土,外国分行只有8家,与花旗银行将近一半的海外资产和近400家的外国分行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样,通过明确的自我定位,富国银行能够集中精力专注于国内市场的开发和研究,找出并锁定自己所要发展的目标客户并将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投放,最终使得富国银行不仅获得“美国第一贷款发放者”、“第一的小企业贷款者”等多项荣誉称号,而且其存款的市场份额在美国17个州都名列前茅。
2.二次细分市场,坚持不断的市场深耕。在明确了自身的市场定位和所要发展的目标群体后,富国银行又不断地对目标群体进行二次细分和市场深耕。美国银行业将雇员人数在10人以下的企业定义为微型企业,10-100人为小型企业,100-499人为中型企业,而富国银行则将主要业务开展对象放在了小微企业,并且是年销售额在20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群体上。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研究这部分特定群体的潜在需求和风险状况,富国银行根据客户实际情况改进了贷款流程和担保方式,针对性地推出了诸如“企业通”(Business Direct,针对年销售额200万以下的微型企业)、“小企业银行”(Business Banking,针对年销售额200-2000万元的小型企业)等多种满足客户特定条件和要求的金融产品。因此,尽管美国银行业竞争激烈,但由于富国银行充分了解且满足了客户的特殊需求,所以客户选择的可替代性较小,这样银行在谈判中就有了较强的议价能力,使得富国银行长期以来的净息差一直保持在4%以上,超过美国银行业平均水平。
3.不断加强对客户的交叉销售工作。根据富国银行的内部调查显示,对老客户进行交叉销售的成本仅为新客户的十分之一,因此长期以来富国银行一直非常重视对客户的交叉销售工作。为提高对客户的交叉销售率,富国银行除了对外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要提供各种多元化的产品外,对内更是经过反复探索设计了一套科学的业务流程,确保业务办理的速度和质量。因为交叉销售最困难之处主要在于如何有效的整合银行内部各个条线的资源,实现各渠道间的无缝对接。另外,富国银行还非常重视一线营销人员的作用,认为他们在整个交叉营销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为此富国银行制定了一套非常细化的考核制度,提高员工的交叉销售积极性。现在,富国银行零售银行条线的户均产品销售数为6.13,而在财富管理或养老金等其他部门,这一数字甚至达到了10.52(而国内商业银行的户均销售量仅为1到2左右)。在这种不断对客户进行交叉销售的过程中,富国银行除了牢牢把握住客户之外,还创造了更多的中间业务和综合业务,使银行的盈利来源更加多元化,既增加了银行收入,也有效降低了银行的运营风险。
四、流量经营模式下的农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
(一)明确自我定位,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位置
自我定位是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先确定好自身定位才能确定好企业以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市场,才能将企业自身的资源有方向、有目的地整合,并集中力量对确定的目标市场进行精准营销。根据美国营销大师杰克・特劳特的“定位理论”,企业其实只有两项任务,一是在企业外部的用户头脑中建立一个用以决胜的“位置”,二是以此为导向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并进行运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最佳的经营效果。而要想定位准确,企业必须首先分析自己的外部环境,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以及他们的价值,然后针对对手的情况确定自己的优势位置,进而想方设法不断提高和巩固自己的优势位置。如富国银行就是因为首先自我定位为一个服务本土社区的零售商业银行,这样才在业务开展中有选择地放弃了在竞争对手(花旗、美国)面前不具备优势的业务(投行业务),集中力量在其薄弱环节建立自己的优势地位(社区银行和小贷业务),并通过长期坚持最终反超竞争对手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银行。同理,农业银行如果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也必须首先搞清自己的市场定位,充分了解竞争对手以及他们的优势业务领域,再针对竞争对手的情况确立自己最具优势的市场发展方向,围绕这一方向有选择地舍弃和坚持某些业务项目,然后整合自身资源对确定的目标业务集中力量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终赢得客户的优先选择。
(二)二次细分市场,不断深耕目标群体需求
流量经营的最终目标是让尽可能多的客户使用本机构的金融产品,但是实际上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不可能将整个客户市场都作为目标客户,也不可能有任何一种金融产品可以令所有客户都感到满意,通用型的产品看似满足各群体的共同需要,但实际上却是大而无当,其结果必然是被竞争对手的各种针对小众群体所设计的个性化产品打败。因此,即便是农业银行确定了将“长尾市场”作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也必清楚地认识到,“长尾市场”是一个大的概念,里面包含了众多具有不同特点和需求的细小群体,所以还必须在此基础上继续细分市场。只有实现了对市场的精确划分才有可能充分了解特定客户群体的需求情况,从而设计出满足客户特殊需求的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真正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使客户产品选择的可替代性缩小,从而牢牢把握住客户。富国银行也正是因为通过不断细分市场并最终将目标客户锁定在年销售额在20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群体上,根据这一精确市场的特殊情况,逐步改进自己的贷款流程和担保方式,从而设计出符合这一群体特性的金融产品并赢得客户。
(三)重点关注农村小额贷款市场
传统的观念认为,小型社区银行由于更贴近客户所以发展小额贷款具有优势,但是从美国的发展经验看,1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市场反而大部分是由大银行主导的,因为此类贷款都必须通过单一产品的批量处理和集中管理才能有效控制风险和降低成本,同时还要有高技术含量的大型数据库和电话中心以直销的方式实现规模效益。因此,在这一点上大型银行反而更具有竞争优势。而就农行的实际情况看,建议应重点关注农村小额贷款市场,因为农业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关系到人民基础生活的战略性产业,今后也必将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而我国居民对食品消费要求的不断提高也从另一方面推动我国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而农业的升级离不开大量涉农企业的参与和创新,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除了融资需求以外,在产品营销推广、现金管理、财务制度建设以及企业经营中涉及到的法律条文解读都存在着大量问题,这些既是关系到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农行拓展业务空间和获取中间业务收入的重大机遇。因此农行应抓住这部分客户群体的需求,充分发挥多年来在农村持续经营所建立起来的信誉优势和渠道优势,在这一领域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四)做好品牌经营,在客户心智中打造强势品牌地位
商业竞争的实质是品牌之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生存下去,就必须使自己的品牌在客户产生某种需要时能够被客户优先想到并获得优先选择。因为如前所述,现在任何一种产品都有成百上千的品牌存在,而消费者的记忆和认知能力却极为有限。根据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客户在购买某类产品时所能记住的品牌不会超过七个,而随着市场的成熟和稳定,人们往往只记住两个品牌并在其中x择其一,这就是著名的“二元法则”,例如运动鞋是阿迪和耐克,飞机制造是波音和空客。处于第三位以下的品牌基本上都会因为自身在客户心目中的弱势而处于生存环境极为堪忧的境地。定位准确、细分市场、深耕市场和产品差异化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让本企业的品牌能够在目标客户的心目中占据数一数二的位置,从而赢得客户的优先选择。当然,除此以外,在品牌经营中还有几个要点需要企业注意,一是品牌名称要好听简单,便于客户记忆,过长的名字对客户来说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很容易忘记,不利于品牌的宣传推广。二是防止品牌泛化,伟大的品牌所代表的产品从来都是单一和明确的,不能既是这样又是那样,否则就会因为品牌指向模糊不清而失去代表性,最终丧失品牌的能量。这里面好的例子是可口可乐(因为长期明确代表可乐而获得成功),反面的例子则数不胜数。
(五)充分发挥银行物理网点的作用,提高客户粘性
近年来关于银行网点即将消亡或是向无人化发展的观点一直不断。确实,从客户的交易操作角度来讲,现在客户的确可以方便地通过电子渠道办理转账、购物、理财等业务,以后肯定也还会有更多的业务不再需要通过物理网点办理。然而,从客户与银行的交互角度来讲,物理网点做为银行业务发展和与客户联结的重要渠道绝不会消失,只是需要通过转变网点功能和提高员工专业能力,以一种新的形式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从社会学角度讲,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有渴望与其他人交流并获得理解和情感反馈的天性,而这一点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机器都无法代替“人”的作用。自助设备显然无法聆听客户的需求或者是其他方面的苦恼并及时给予客户有“温度”的反馈,而客户也当然不可能对冰冷的机器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只有通过网点员工耐心、细致、周到的服务才有可能从内心真正打动客户,使客户真切感受到银行的诚意并自愿与银行保持更紧密的联系。富国银行过往的经验也表明,仅仅是因为银行员工认真倾听了客户的需求,绝大部分的客户都会在一个月内多次到访网点,这就为银行提供了极大的交叉销售机会。因此,银行应充分发挥物理网点众多的优势,通过网点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周到服务使客户真心认同本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后者甚至是更加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客户对银行的粘性,使银行有机会在更广、更深层次挖掘和开发客户的金融需求。
参考文献
[1]卜广庆.富国银行风险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黑龙江金融,2016,(3):54-55。
[2]代军.从“存量经营”向“流量经营”跨越[J].金融电子化,2014,(7):32-34。
[3]邓德隆.2小时品牌素养――详解王老吉成功之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杨润坤.美国富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经验启示[J].青海金融,2016,(2):48-50。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进步,有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低能耗、低污染的优点,是我国主要的营销方式,然而随着人口激增、土地短缺、生产力水平发展,传统农业已逐渐不适应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进入现代注重市场分析、产品质量、营销手段的特色农业经营方式正掀起一场深远的产业变革。
一、维斯特集团现代特色农业简介
北川维斯特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座落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新县城对面,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山东援建北川的国家重点农业项目,由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斥资1.2亿元精心打造,是国内首个集“高山果蔬种植、市场交易、新技术展示、研发、培训、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农业示范区。维斯特以科技融入生产加工销售,以农副产品基地产业化种植,农特产品研发,精深加工,销售出口一体化的特色农业模式。以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为指导,利用多维销售方式,从网络营销、合作共赢与品牌建设、延长产业链三种方式来促进销售。利用“公司+基地+农户”与“公司+基地+合作社”的生产模式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供应商议价能力
维斯特作为北川地区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巨头,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供应商,并且维斯特通过嫁接山东寿光蔬菜集团的先进技术,充分挖掘北川特有的高山农业产业,对农业产品进行深精加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例如魔芋精粉与魔芋胶的价格都远远高于普通魔芋产品;而通过特殊技术繁殖的农产品的价格也高于市场同类产品。维斯特产品较普通农产品的价格大约高出10倍左右,维斯特出产的农产品品相一流,营养丰富,不含有害物质,产量少,属稀缺资源,加之本行业竞争者数量少,因此维斯特农业科技集团的商品议价能力很强。而普通大棚种植出的蔬菜发育差,品相一般,价格较低,议价能力弱.
三、购买者议价能力
根据行为经济学,购买者通过压价与要求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来影响行业中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于维斯特来说:首先,作为一个在北川以及四川都是很少见的大型集团企业。集团规模巨大,分工明确在特色农业领域具有定价权。其次,特色农产品供需情况处于卖方市场,消费者庞大并且消费层次明确由批发商,经销商,二级经销商,普通消费者。他们需求巨大,使维斯特出货量稳定,销售网络发达。 最后,高山特色农业是一个新新产业,产品不是同质化商品,只有少量企业可以提供。通过这三个优势维斯特的购买者议价能力很弱。
但是对比传统农业,农产品在市场上为一般化了的商品,各个农户的产品无显著差异,且中小型农户数量庞大,竞争激烈,消费者选择的余地很大,所以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很强。消费者面对维斯特与普通农产品时自然对比两项产品,如表1 。
在调查走访中发现,维斯特农产品在营养价值、产品价格、平均产量上都优于普通产品。以樱桃番茄为例,推算其每亩平均产业值,用M表示,维斯特的樱桃番茄的产业值M等于20*14000=280000元;而普通番茄的产业值M等于5*6000=30000元。由此可见,维斯特的樱桃番茄带来的经济产业值是普通番茄所带来经济产业值的9倍。
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在高山农业领域,由于需要特殊的气候资源、环境资源及先进的培育技术,萃取技术等。我国高山农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北川凭借稀缺的资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是我国高山农业的专业化产业基地。维斯特实力雄厚,技术先进,集约化生产,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这一方面维斯特处于规模经济而农户处于规模不经济。另外在5·12地震之后,维斯特作为援建项目受到了国家的政策扶持,为灾后重建树立了示范性效果,在加强当地社会稳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搞活地区经济、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维斯特集团进行技术革新与产品升级缩短了北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农业产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了社会必要价值量,提高同类企业的竞争成本,潜在竞争者数量较少。
五,替代品的威胁
农产品是每个家庭每天必须的生活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追逐营养价值高的食品,这是普通农产品无法替代的优势。当然面对价格的威胁,维斯特农产品还是受到一定的影响。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边际效用理论,特色农业产品带给消费者的效用要远远高于普通农产品,传统市场的产品价格虽然便宜,但人们已经没有新鲜感,也就是带给人们的边际效用较小;反之,维斯特产品别具特色,且营养价值更好,所以人们得到的边际效用较大。此外,从图中可知,传统市场(S2)上的销量已经趋于饱和,而维斯特市场(S1)的销量在国内市场上相对较小,其边际效用更大,其销量的发展空间更大。
而传统农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够,加之消费者对营养价值要求越来越高。当今蔬菜品种多,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大,蔬菜的替代品多并且替代程度强,使得传统的蔬菜的竞争力并不显著。
六,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维斯特通过精深加工及产品差异化处理,使产品在市场上有稀缺性,其他竞争者无法复制维斯特的特色农业产品,且维斯特在北川通过合资共赢成立了五家公司,建立起庞大的蔬菜加工销售产业链。另外,维斯特加强品牌建设,把爱国主义思想融入企业文化,使品牌深入人心,在群众中有着极高的品牌忠诚度,吸引了一大部分客户的追随。
现代农产品市场类似于不完全竞争市场,而传统农业市场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有大量供应商,传统农户的销售方式类似,销售产品类似,接近标准化产品,因此竞争程度激烈。而维斯特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占主动地位,竞争者数量少,竞争程度低。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和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其中,维斯特通过网络营销打开销路,招商引资与品牌建设做大做强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又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多维销售模式综合利用五种竞争力,使其达到一个竞争力最大化的平衡点,实现规模经济进一步使其利润率最大化。然而,普通农贸市场以固定摊位、流动摊贩为主,销售方式上缺乏主动性,被动等待消费者选择的模式则是一种“缺少吸引力”的模式,意味着前述五种力量的组合会降低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规模不经济,缺乏活力,该行业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利润率趋近于0。所以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在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下无竞争力。而以维斯特为代表的现代特色农业经营方式在上述方面的创新都极大地提高了竞争能力,使得产品可以远销全国各地,实现地区之间的互通有无,为自身以及我国农业发展都树立了良好的模范。(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关键词: 龙头企业;利益分配;联结机制
Key words: leading enterprise;profit distribution;profit connecting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036-03
0 引言
农业是经济的根本,农业的基础地位不稳、不强会导致一系列的国民经济问题,造成了产业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新农村建设受阻等等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行和发展乡镇企业之后,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又一重大创造,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全国陆续涌现出一大批农业企业,根据具体组织形式的不同,这些现代农业企业可划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服务组织带动型、农业园区带动型等不同类型,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是被运用最广泛的经营组织形式之一,在农民增收和农业集约化发展方面效果显著。很多专家学者纷纷致力于研究创新企业组织形式,谋求适用不同条件的现代农业企业运营,提升企业实力,实现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的目的。但是,针对完善和提升某种具体农业组织形式的运营效果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过分注重组织形式创新而忽略对具体经营模式的优化和完善,导致许多前期成功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问题,甚至企业和农户之间爆发了严重的利益冲突,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1 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模式的优劣分析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市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方面:
①龙头企业承担大部分市场风险;
②“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企业与农户基于共同的利益需求共同发展,风险共担,彻底改变了以往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对立的格局;
③在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方面,企业与农户资源互补。龙头企业承担资金、技术和大部分市场风险,农户提供劳动力和小部分经营风险,以此构建起新的合作格局。一方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技术、资金方面的资源优势,弥补农户资金、技术匮乏的劣势,从而充分激发农户的生产热情,实现企业与农户互惠互利。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经营组织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受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农户品的供求关系难以稳定。②合作双方地位不平等,企业相对于农户而言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这种不平等直接影响了合作关系的稳固发展。③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完善,成为影响合作关系良好持久发展的最大阻力。
在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最根本的就是利益问题,利益是龙头企业与农户发展合作的根本动因,也是农民参与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的动力根源,处理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问题是影响整个农业合作组织良好发展的核心问题。
2 创新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的重要意义
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这一共同的需求点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础。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是一举多得的。
首先,有利于帮助农民拓宽增收渠道,保障农民利益。有农业龙头企业资金、信息、科技等各方面的支持,农户可以摆脱生产的盲目性,有效规避市场风险。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能够起到双赢的效果,既有利于龙头企业稳定合作伙伴,又有利于农户积极参与合作生产,当前应极探索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采取合同、合作、股份制等形式,或是二次分配、三次分配等形式,提高农户的收益。在保障龙头企业稳定收益的前提下通过利益联结,使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之间建立稳固的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从而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民利益。
其次,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可以鼓励龙头企业注重原料生产基地建设,积极为农户和原料产地提供配套服务。以提升科学种植养殖水平为抓手,提供技术指导、定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合作农户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和帮助,让农民科学种养殖的同时熟练掌握相关管理技术,为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保障,同时为当地农业效率的提升注入强劲的动力。
最后,双赢利益联结机制的构建,能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有利于国家农业产业升级,优化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同时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也有利于农产品生产的质量控制。在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建立完善的利益约束机制,以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为着力点,提升企业质量意识,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引导基地和农户科学种植养殖,特别是重视品牌培育和推进标准化生产,系统地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实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环节和过程的全程质量控制,有利于实现基地、农户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型农业的跨越,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促进农业经济结构升级。
3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的着力点
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桥梁和纽带,具体是指各经济主体之间在利益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利益联结机制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利益分配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
农业产业化各参与主体对农业产业化系统的投入(资金、劳动、知识、技术),是它们得到回报和收益的基本依据,也是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动力源,因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基础。在实践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分配原则是各个环节获得平均利润。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利益一体化,但在实践中,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有时却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当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与契约价格严重偏离时,违约动机就会变得非常强烈,契约很难被执行。为了维持一体化组织的运营,就需要构建一种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对利益分配的合理性进行临时调整,这种调整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要素供应价格调节。龙头企业通过为农户提供各种要素供给服务,如物资、技术信息、资本等,利用要素价格的变动实现双方利益的调整。二是产品销售价格调节,即通过订单合同价格的变动进行利益调整,在这种调节过程中,契约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偏离程度实质上就是利益调节的幅度。
利益联结机制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约束,否则,这种利益联结就必然是脆弱和低效率的。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组织约束。组织是相关制度包括利益分配方案的制定者、执行者和保障者。稳定的组织是农业产业化成功运行的重要基础。二是制度约束。一个成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必然是一个相对完善的制度集合,例如合同产销制度,保护价格制度,风险基金制度等等。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及有效的制度执行是农业产业化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三是非市场安排。这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一种特殊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农资赊销、资金扶持等非市场的手段支持农户的生产等方式,可以避免农业产业化链条的脆弱,保证产业化经营的平稳运行,是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内各利益主体关系稳定的重要手段。
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肩负起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创新技术、综合服务的重任,外联市场、内联农户,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支撑、中坚力量。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引导资金,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其他涉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的单位和个人等,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要充分依托国家政策、资金支持,走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发展路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当好发展现代农业的排头兵。
4 创新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应坚持的原则
坚持平等自愿,市场导向的原则。企业与基地农户自主结合,政府主要行使政策支持、宣传鼓励、不良行为监管等工作,不能以“拉郎配”的行政手段去干预,这有违市场经济的平等自愿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让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减少行政手段干预,主要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企业和农户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和农户的有机结合,提高结合的质量。
坚持由浅入深,形式多样的原则。坚持由浅入深的理念,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企业与农户的个人意愿,从简单的买卖关系、契约关系到紧密的“一体”关系,都允许存在,逐步加强利益联结的紧密程度,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逐步建成“资金共筹、利益共享、积累共有、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利于维持关系的稳定性。
坚持稳中求变,注重引导的原则。存在是创新的基础,现代农业利益联结机制的创新思路应该建立在现实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的基础上,坚持稳中求变,前期可主要采用经过实践检验的方式方法,从构建坚实的合作基础入手,再选取成果优质的龙头企业作为试点,着手改革创新。改革初期,政府要着力指导和帮助龙头企业与农业基地、农户规范订单文本,做好合同签证或公证等服务工作,加强诚信守法教育,提高订单农业的履约率。
5 可参照推广的几种利益联结方式
5.1 参股合作型
农业龙头企业可以采用股份合作制吸收农户投资入股,农户可以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力向农业龙头企业参股,形成新的资产关系,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以股份为纽带,结成“互利互惠、配套联动”的经济共同体。在这种利益联结机制中,龙头企业与农民不仅有严格的经济约束,而且还作为共同的出资方,组成新的企业主体,形成了“资金共享、利益共享、积累共有、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5.2 流转佣工型
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一次性购买或分期租借的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并依据自身需要确定种养殖项目,并雇佣当地农户到企业参与劳动生产,按其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工资的形式支付报酬。这样可以将农民纳入企业用工管理范畴,有利于企业各项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企业也可按照发展经营需求,将农民划分为不同工种,有针对性的聘请技术专家对其开展专项指导,提升专业化程度,增加规模效益。农民在获得土地固定收益的同时,还可随着企业的发展增加收入,并提升相应工作技能。
5.3 要素供给型
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相应的生产要素,帮助其发展生产,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抵抗市场风险。例如,农户资金短缺,或者出于对市场风险的恐惧,无法按照企业需求进行生产,龙头企业为了推动产业化的发展,在农户没有现款支付的时候,将生产资料赊销给农户,帮助农户生产,待交售产品时再按照市场价格进行统一结算,或者对农户给予直接的资金扶持。这样可以有效抵抗由市场供求导致的价格波动,既可以减轻企业的经营风险,又能使农户免于“谷贱伤农”的尴尬。
5.4 利益返还型
企业、农户与当地政府之间签订利益返还约定书,同时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签订收购合同,对农户的农产品按合同价格收购,当合同价格与市场价格发生较大背离时,若企业获得额外收益,则按照利益返还约定比例将部分额外收益按照农户提供农产品数量合理返还利润,或者拿一部分利润用于农产品基地建设。若企业因合同价格低于市场价格而发生较大亏损,则由当地政府出面,按照约定协调农户依据提供农产品数量将相应比例的额外收入暂时返还企业,以保证企业经营运转,支持企业的发展,等企业渡过难关,再以类似红利的形式将前期农户资助企业的资金予以返还,以保证农民的积极性。该种形式需要地方政府积极协调双方关系,在一方有违约意愿时加以干涉,从而保证前期契约得以顺利执行。
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茶油产业的新型农业高科技企业,总资产超过5亿元。企业从建立之初就以“振兴油茶民族产业,带动千万农民致富”为使命,作为一个农业高科技企业,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成功秘诀。大三湘将生产经营机制的创新充分贯穿到从油茶的育苗、种植、工艺研发、压榨生产及油茶关联产品的精深加工到终端销售渠道的建立。公司在常宁市、祁东县、宁远县、衡南县等地与农户签订荒山租赁协议5万多亩,其中新种良种油茶4万亩,并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衡阳县界牌镇、岣嵝乡、樟木乡和常宁市西岭镇、烟洲镇等建设有机茶油基地26万亩,雇佣约2万当地农户参与企业劳动生产,在获得土地固定收益的同时,还可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收入,并提高自身劳动技能。为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合作生产,企业还与农户和当地政府签订利益返还约定书,消除农户对市场风险的担忧。“十二五”期间,公司共发展100万亩油茶基地,其中:新种10万亩,低改30万亩,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发展60万亩丰产油茶林基地。建立了从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根据企业当前发展规模和效益,预计到“十三五”期末,达到年产优质茶油3-5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创利税2亿元,带动超过10万户农民增加收入15亿元。
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创新的典范,通过创新使企业与农户以及当地政府之间的利益联结实现共赢,为我们研究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对于“龙头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促进效果提供了有益探索,有力论证了上述可供推广的几种创新模式的可行性。
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无法实现共赢的利益分割也是制约现代农业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问题,在当前形势下,研究和探索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对于实现企业经营目的、促进农民增收、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促进农业经济结构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晓华.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12(11).
[2]张春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76-78.
一、农业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一)农业保险的概念界定
经济学上的“保险”是指通过集中建立起保险基金,用于补偿或给付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约定保险事件发生后被保险人的经济损失。农业保险是保险人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风险损失分摊,建立农业保险基金,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灾害事故所致损失给予保障范围内的经济补偿的一种方式。
(二)农业风险的特征
农业保险是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通过农户投保在更大范围内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并对农民进行经济补偿的一种制度安排。农业保险具有保险的一般性质,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商业保险和财产保险,它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不确定性:农业受自然力的控制又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系统性:农业风险更多表现为系统性风险;相关性:农业风险的系统性特征决定了其高度相关性的特点,一次风险事件将造成为数众多的农业风险单位相同或相似的经济损失。区域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差异明显,总体上,我国的南方容易遭受水灾,北方通常干早少雨,常常为早灾所困,沿海地区则往往遭受台风和暴雨的袭击。
二、农业保险传统经营模式分析
(一)商业化(准商业化)经营模式分析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农业保险试验中,人保一直是主力军,其经营模式一直是商业化(准商业化)的经营模式。但在20世纪年代初,公司内外越来越强调其商业性质,注重利润考核指标,并把经济效益同职工工资、奖金和福利挂钩。人保着眼于内部核算体制的改革,提出了内部实行“切块经营”的设想,将险支公司内的大部分或全部保险业务捆绑成一“块”,以便通过险种盈亏互补和获得较多的税收政策的优惠。但是这种改革和探索,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保公司的商业性质和农业保险业务的政策性之间的矛盾。经营农业保险的经济效益仍然无法与人身保险和其他财产保险的效益相比,这就使人保仍然从根本上缺乏举办农业保险的内在动力。另外因为地方政府不可以给予人保财政上的更多支持,就不可能解决农业保险基金的广泛征集和积累问题。目前人保还在进一步压缩农业保险,调整现有的业务,努力按商业保险的要求打造新的农业保险。
(二)相互和合作保险模式分析
河南的农村统筹保险互助会,实际上也是人保寻求农业保险出路的改革措施,它是河南分公司设计和推广的,通过互助会发展农业保险是一种具有很多优越性的组织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农民乐意接受,地方政府也支持。从人保来说,由于通过收取代办费和接受30%的分保,其利益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又避免了直接经营的亏损风险。但是,互助会范围太小,准备金积累能力差,积累速度慢,难以应付较大的灾害。当时河南人保为互助会虽然也提供了再保险业务,但成数在保险和30%的分保比例使互助会的风险仍然很大,遇到广泛发生的较大灾害损失时,没有财政的强大有力支持,仅靠这微不足道的准备金和再保险,根本就不能给投保农民充分的补偿。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互助会带有浓厚的长官意志和不合法的行政强制色彩,互助会的兴衰往往和地方行政长官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和兴趣有关,地方行政领导班子的变动足以决定互助会的命运,加之基金管理的漏洞,即使农民对农业保险有很高的热情,其可持续性也令人怀疑。这大概就是河南的农村统筹保险互助会失败的主要原因。
(三)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分析
虽然民政部分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没有坚持下去,但以国营农场为背景的新班兵团保险公司取得了成功,人保上海分公司与上海市农委联手经营的农业保险也取得了成功。从表面或从体制来看,这两种经营模式是不相同的,但它们都比较符合政策性保险的一般操作方式和经营机制,这是共同的特点。比如,政府提供资本金和初始准备金,免征各种税赋,补助保费使价格能够为农民或农场职工所接受,也使准备金积累有较好的基础。实行统保(先不管其合法性)有效防止逆选择,政府也好,公司也好,都刁刘僧望从农业保险的经营中谋求利润。政策性农业保险除了经营农业保险外,还允许经营一些财产和人身保险,是风险可以在不同险种之间分散,责任准备金可以在其间进行调剂使用,市分公司和地、县支公司之间,兵团公司和兵团、场分支机构之间合理的利益机制,即解决了展业和理赔的困难,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我国农业保险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建议
2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旅游业经营模式产生的积极影响
2.1农村新兴产业促进旅游业经营模式朝多样化方向发展。通常来说,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得到提高,两者之间呈现出的是正相关的关系,而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是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所得到的产物,证明了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得到进步。随着农村新兴产业的不断增多,游客的需求也逐渐趋于多样化,而农村新兴产业因融合了高新技术而逐步朝着高端领域发展,成为直接刺激旅游业经营模式进行革新的要因,促使旅游业改变其原有的经营模式,朝着农村新兴产业方向发展,将游客的需求作为企业指导方向,将旅游业经营模式朝着以资源节约、低碳环保的农村新兴产业方向发展。2.2引领旅游业经营模式逐步与时代接轨。现如今,世界各国的新技术不断出现,新兴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在农村经济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即将成为引领农村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主导力量。农村新兴产业在市场经济中具有良好的竞争力,首先具有良-52-乡村旅游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8卷第18期(总第422期)好的节约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在新型技术、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也极具优势,极大程度上可以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为旅游业经营模式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意义,使旅游业经营模式具有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领域优势,引领旅游业经营模式逐步与时代接轨。2.3农村新兴产业促进旅游业经营模式中与高科技的逐步融合。农村新兴产业按照类型可以划分为实用技术类型、商品化的产品类型以及市场化经营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都需要通过创新技术的支持来促进阶段进行发展,因此,技术创新是每个阶段不必可少的环节,无论是新的技术还是工艺、产品都是农村新兴产业在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能够保持长足发展的重要资本和优势,农村新兴产业使创新性特征得到了充分体现,主要表现为通过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另外一个与其相关联的配套产业也同时被带动,得到发展,主要通过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相互带动最终能够达到高科技得到动态发展并广泛普及的目标。在旅游业经营模式中通过与高科技的逐步融合,农村新兴产业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通过高效灵活的将高科技运用到旅游业经营模式中,有效提高了旅游业经营模式的创新能力,使旅游业更具吸引力,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农村新兴产业带动下,使旅游业经营模式的内涵得到丰富,在今后的发展中也会更加与时俱进。
3农村新兴产业对旅游业经营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
3.1为旅游业经营模式带来革新压力和竞争压力。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促使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无论是信息技术、能源开发、材料创新等方面都在快速成长,这些新兴的产业科技水平高、能源消耗量小,对环境也不会产生较大的污染,无论是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还是从获取经济利益的角度,新兴产业都具有良好的优势。每个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都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可以带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大环境的要求使人们更加认同新兴产业,迫使旅游业的经营模式不断进行调整、融合,如果旅游业经营模式不重视经营模式的创新和科学管理,没有能够吸引游客的创新点产生,最终会严重影响旅游业的经济效益。3.2农村新兴产业给旅游业经营模式带来经济压力。农村新兴产业是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和关注。农村新兴产业在农村改革稳步进行的过程当中,不仅成为了促进农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而且还十分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也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增加农业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优势,国家对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足够重视,并且提出了相关优惠政策对农村新兴产业进行扶持,例如提高科技经费投入、价格补贴、减免税收等等,从短时间来看,农村新兴产业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还是依靠投资,但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农村经济的支撑起到作用,而旅游业属于高投入、高收入的行业,经济投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旅游业为了能够保证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广泛引进外界资金,保证资金注入来维持市场竞争优势,而农村新兴产业依靠政府优惠政策支持,在未来农村经济增长中会起到巨大促进作用,最终导致旅游业经营模式面临风险和经济压力。3.3农村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旅游业经营模式更具创新压力。近年来,农村新兴产业的出现并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当中占有一定地位,市场航向也由快速发展的农村新兴产业进行带动。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各种创新技术的大量出现,促使了农村新兴产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出现在市场经济当中,无论是节能环保方面、生物科技不断创新发展,信息化产业、以及新的能源、材料甚至是服务产业的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这些快速成长起来的新兴企业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并且资源利用效率高,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小,新兴产业属于绿色环保产业,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并且能够取得较大的经济利益,无论在生态环境方面还是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农村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业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因此旅游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获得长足发展,积极应对新兴产业所带来的冲击,就需要朝着“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方向发展,通过与高科技的融合促进旅游业经营模式进行积极调整,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但是如果没有对旅游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发展形成重视,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势必会使旅游业失去活性,对旅游者也不再产生吸引力,最终会降低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4应对农村新兴产业对旅游业的冲击进行经营模式更新与完善
4.1把握农村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确定适宜的旅游经营模式。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我国为建设新农村提出的发展战略之一,积极培养促进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虽然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会对旅游业经营模式产生一定影响,旅游业经营模式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同样获得发展机遇。旅游业首先需要明确在经营过程中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利用农村新兴产业来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模式,重视高科技的利用以及经营模式的创新发展,改变旅游业今单一的经营模式,缺乏特色、管理水平不够高等缺点,还可以使旅游产品得到创新发展,把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作为推动旅游经营模式革新的支持和动力。4.2增加多样化的旅游业经营模式,与农村新兴产业协同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旅游业经营模式发展至今已经得到了逐步完善,成为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将培养发展农村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并不是就意味着要放弃旅游业,而是为了使旅游业经营模式更加多样化,更具吸引力,更好地使旅游业与农村新兴产业相互扶持,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而“大旅游”概念的提出,对旅游业经营模式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现代旅游业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模式向多样化、全方面的经营模式发展,通过改善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对景区进行整体规划,改变散乱、没有特点的局面,整合景区资源,为游客提供更多有吸引力的景区,与新兴产业相结合将游客观光出行的交通工具、住宿、食物、娱乐等进行完善,形成一体化经营模式,扩大了产业链,发展空间更大。4.3通过适当调整旅游业经营模式,与农村新兴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要立足于区域之间所进行的差别竞争,以自身所具有的特色优势坚持走差别竞争取胜的道路,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资源进行整合来提高产业自身实力,形成具有特色的集约化新兴产业链。旅游业的发展与农村新兴产业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都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因此依靠农村新兴产业可以对旅游业经营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形成更具创新性的经营模式,提高旅游业的吸引力。现今,旅游业虽然面临着农村新兴产业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但是农村新兴产业与旅游业之间在追求企业发展获取经济效益方面并不会产生矛盾,所以在这种严峻的背景下,旅游业更应该与农村新兴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增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促进旅游业经营模式进行创新调整,使旅游业与农村新兴产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进行稳步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232-02
1 引言
单户林业经营模式是指以单个家庭作为基本的经营单位进行林业生产的组织形式[1]。此种模式下林农以家庭为单位向村集体、村民小组或者通过农户之间的林地流转以某种有偿形式获得林地使用权及林木所有权的林业生产经营行为。
目前这种经营模式很受林农欢迎主要在于它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产权的激励效应。它的内部激励效应大,林农能够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这种激励机制可以通过利益机制来实现。当投资林业有利可图并且在未来投入林业收益概率较大的情况下单户经营的林农可能就更加倾向增大林业投入。林业投入过程遵从经济理性特征[2],单户经营做出林业投入决策排除了其他成员对单户经营主体的影响。
2 单户经营模式的优点
能够发挥产权的激励效应。单户经营模式与联户经营模式相比,不存在运营及协调等组织成本。林农能够根据自身经济约束条件选择收益最大的投资方式,能够对林地林木资源自由处分。当林木发生病虫害时,单户经营的个体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对林木进行有效防治或者及时处理而无需与其他外人协商以达成一致的意见。在林业投入上,单户经营的林农根据经营情况能够灵活地决定投入结构和把握投入程度,可以自主决策增大对优质种苗及农药化肥的投入,在未来林业收益上无需担心与外人分割林业收益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因此,单户经营在经营过程中规避了与其他林农协商的组织成本,林农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来决定林业投入的结构和数量。
3 单户经营模式的缺点
与联户经营相比,单户经营在增大内部激励的同时,可能面临更大的自然风险和外部市场影响。林业经营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林业投入具有前期投入高、回报周期长、风险大及收入不确定性等特点。林业前期投入大且回报周期长可能使得单户经营下的林农因自身家庭财产有限或户主社会资本较低无法获取足够的资金投入林业。林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着风、雨、霜冻、泥石流、火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一些林农可能因为林业经营风险大而不敢增大对林业的投入。此外,林业采伐限额制度也会制约林业的投入。
4 影响林农对林业投入的因素
4.1 林农个人特征
4.1.1 林农的年龄特征
一般情况下,林农的年龄大小与林业的生产经验成正比,与偏爱林业风险负相关。随着从事林业年数的增长,林农的林业生产经验逐渐丰富,对林业的经营与管理得心应手,相同的投入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但是,随着林农年龄增长,林农的风险偏好逐渐降低,从规避风险考虑,可能存在降低林业投入的情况。前面分析过,林业经营面临着收益周期长、前期投入大,以及自然和市场风险。因此,笔者认为林农年龄对林业投入负的影响较大。
4.1.2 林农的受教育程度
林农受教育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农的认知水平。林农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行业的认识就越充足,对林业技术和信息的把握更及时、准确和到位,经营林业的成本越低,林业投入的愿望也越强烈。从这些层面上分析,应该鼓励林农参加继续教育,增强文化水平。尽管林农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可能他们关注的方向和重点已不在林业领域。林农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来源可能更偏向于非农化领域。
4.2 林农家庭状况
4.2.1 家庭劳动力数量
我国目前林业经营还属于粗放经营阶段,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目前,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深入,劳动力的短缺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家庭劳动力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林业投入的潜力,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林业投入就越多。因此,家庭劳动力数量与林业投入成正相关。
4.2.2 家庭成员任村干部情况
村干部是村中的代表,经济上的能人,他们信息渠道广,风险意识和融资能力都较强。相对于一般村民,村干部具有较强的经济能力和政治敏感性。林农本身或者林农家庭成员担任干部代表了整个林农家庭的社会资本情况。林农家庭的社会资本越高,越可以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林地资源,且获得林地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将高于一般林农。林农家庭的社会资本越高,在林业投入中能够以较小的成本获得林业的生产要素,能够以较高的价格出售林业资源。社会资本高的林农在经营林业中能够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高的收益。他们在林业投入上可能更得心应手,能够有效规避林业风险高、前期投入高、周期长等林业经营特点的约束。因此,家庭成员担任村干部可能有助于林业投入的增加。
4.2.3 林农的家庭储蓄
家庭储蓄多少代表着财力的多少。无论是造林补植、买卖林权,还是管护等林业投入行为都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林业投入是一个高投入、周期长和风险相对大的行业。家庭储蓄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林农投资林业的潜力和风险规避能力,家庭储蓄越少,林农对林业的投入可能就越少。因此,家庭储蓄可能与林业投入成正相关。
4.3 林权状况
产权具有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协调功能[3]。林权的确定能够有效激励广大林农投入林业的积极性,也同时约束林农一些其他林权行为。确定的林权是实现林业投入的前提条件。是否具有林权纠纷是林权是否明晰的重要体现,如果一宗地存在林权纠纷则其产权具有不确定性,那么直接约束林农林业投入行为。因此,是否具有林权纠纷代表林业产权的稳定性,具有稳定的产权是林业投入的前提,而产权的不确定性将抑制林业投入。但是影响林业投入因子中不仅仅只涵盖产权因素,产权确定是林业投入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无林权纠纷与林业投入成正相关关系。
4.4 林业保险
林业具有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等特征。林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统一体。在漫长的林业生产过程中,既可能遭受雪、雨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也可能受火灾、偷盗等人为因素的破坏。林业自身具有强大的风险性,价值百万元的林木可能一夜之间付之一炬。为规避林业风险,增大林业投入,林业对保险具有强大的潜在需求。林业保险的实施有助于降低林业经营风险,增大林业投入的力度。预期保险的实施与林业投入呈现正相关关系,但问题可能是目前的林业保险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从调研情况看,部分林农并不知道林业保险,林业的投入也许并没有考虑保险因子。但是从理论分析角度来看,林业保险的实施有助于林业投入的增加。
4.5 其他林业收入
其他林业收入主要指竹林收入、竹笋收入、蘑菇木耳收入、林下经济收入及其他收入。如何提高林区的林业收入是破解广大林区三农问题的关键。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增加林业的投入而提高林业收益,甚至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少投入多产出,使林业经济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事实上,林业收入的增加也能反过来有效地促进林业投入的增长。其他林业收入短时期增加可能对林业投入具有促进作用。
5 结语
单户林业经营模式虽具有自身的优点,但是始终不能忽视的是,林业投入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风险大及收益不确定性等特点。林业特点使得单户个体面临较大的风险。具体来讲,林农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家庭储蓄,其他林业收入,家庭成员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有林权纠纷、是否参加了林地保险等这些因素对林业投入有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一、我市农业发展现状
(一)开辟特色运行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为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促进农业健康发展,我市在国家级标准示范区的基础之上,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能够有效实现经济利益合理分配的产业经营模式,如“一体化样板基地”、“紧密型生产基地”、“松散型生产基地”、“公司+种植大户合作社”等。
(二)注重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实施科技富农工程。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二者紧密结合,围绕我市苹果、葡萄、畜牧、水产养殖四大特色领域的发展,组织一批拥有技术的人员深入到种植一线,以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的形式加入到农业示范基地的生产建设中,或以个人创新、技术承包的形式参与到特色农业、优势农业的发展中,全面促进我市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使用,进而提升我市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农户的增收。
(三)推广农业产业化项目,打造农业特色园区。烟台苹果是山东干名优特产之一,其以绿色无公害的种植技术,逐年扩大市场份额,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在渔业养殖捕捞方面,因引进大菱鲆等新品种,并形成相应的生产能力,加速了周边区域乃至整个环渤海湾地区大菱鲆养殖产业化的发展;肉鸡标准化养殖实现以沼气为纽带的集养殖、种植、生物能源、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模式;酿酒葡萄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使蓬莱市成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和全国三大优质酿酒葡萄产区之一,辐射带动了全国酿酒葡萄品种的升级换代及高端葡萄酒品质的提升。
二、我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农业经济在产业化、规模化方面取得了迅猛发展,但在龙头企业规模、品牌建设、监督监管、产业规划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供应链上、下游的走向;而在农业中,龙头企业的发展从深度与广度两个方向影响着农户与市场的关系。当前我市农产品行业中,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并且多数企业还处于“小、散、低、弱”的状态,但当前我市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均无法对行业结构调整起到任何作用。
三、我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及对策措施
“三农”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格局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息息相关。在发展过程中,我市应借助“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契机,捋清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加强服务监管,大力推动我市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发展,并逐渐形成现代化、产业化的农业经济体系,进而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创收。
(一)发展势头强劲。2013年4月9日,南阳市第一家家庭农场――马瑞峰家庭农场在内乡县灌涨工商所正式登记注册。据南阳市工商部门统计,当年注册730家,2014年、2015年分别注册1668家和1418家,全市累计注册3822家,注册资本共计376604.9万元。
(二)行业分布广泛。100家家庭农场中,粮油类42家,蔬菜类15家,食用菌种植类3家,林果花卉类31家,畜牧养殖类6家,其他3家。平原地区大多以粮食、蔬菜等粮经作物生产为主,山区、半山区大多以林果花卉、食用菌、烟叶等经济作物生产为主。
(三)经营实力强。94家种植类家庭农场平均流转土地1064亩,平均流转期限10年,62家家庭农场拥有大型农用机具,部分家庭农场常年聘请省市专家为技术顾问,定期指导生产经营。
(四)社会资本投入大。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城市或外地创业成功的企业家、致富能手等,利用国家良好的政策机遇,积极把资本投向农业。
二、作用与成效
(一)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100家家庭农场中,流转土地最多的4000亩,最少的106亩。通过土地集中,扩大了经营规模,统一布局和生产经营,提高了技术和装备水平,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
(二)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家庭农场流转土地期限都在5年以上,最长的达到30年,经营者能够放心大胆地投入,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三)加快了科技投入步伐。与传统小农户相比,家庭农场的经营者更容易接受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对现代生产要素需求更为强烈,成为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实现高科技投入、高技术生产的重要载体和新生力量。
(四)提升了农业经济效益。家庭农场经营者克服了分散经营、小农经济的弊端,推进了标准化生产,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五)促进了人才回归。家庭农场发展政策的出台,成为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家、经商人士、致富能手投入农业、返乡创业的有效途径。在开发农业的同时,吸纳了一定数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在家门口就业,使传统农民转变为农业工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夫妻长期分居等社会问题。
三、启发与思考
(一)家庭农场是家庭经营的一种新形式,发展家庭农场意义重大。家庭经营始终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基础的组织形式,也是在农业生产环节最有竞争优势的经营方式。体现在组织方式上,家庭经营的劳动力以家庭成员为主,生产经营目标高度一致,成员之间高度协调,不存在因管理不善而消极怠工等现象,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二)适度控制家庭农场规模,坚持以发展中小型家庭农场为主。我们认为,确定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必须综合考虑三点:一是耕地资源紧缺,二是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兼顾公平。家庭农场规模要以一个家庭所能顾及的范围为限,如果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超过自身经营能力,则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都可能下降,如果规模过大,就会出现二次转包。
(三)解决土地流转难问题,这是家庭农场发展的重点。土地集中连片是家庭农场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的基础和前提。从调研情况看,虽然多数家庭农场流转土地面积在几百亩以上,但是连片流转难、长期流转难、流转租金高是现实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要按照“三权分置、稳定放活”的原则,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土地有序流转。
(四)加强社会化服务,为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目前,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全面构建,一些实力不强的家庭农场,自身无力改善农田基本条件和购置配套的农机具,抗御自然灾害条件差,耕作水平不高,经济效益偏低。所以,家庭农场规模化生产经营,必须配套相应的机械化作业、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科技服务、农业保险、农产品购销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
(五)强化政策扶持,创造宽松环境。家庭农场在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土地流转、稳定承包期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各级政府要出台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和扶持政策,从注册登记、土地流转、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农业营销等方面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服务,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
四、任务与对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导力量。加快发展家庭农场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顺应农业快速发展和“三农”体制机制创新的形势和要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动家庭农场快速健康发展。
(一)要有序推进。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把发展家庭农场纳入“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把家庭农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要把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经营主体,扶持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职业农民适度集中,扶持鼓励以家庭农场为成员组建或改造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鼓励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引导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在各自适合领域发挥优势作用,各施所长、融合发展。
(二)要促进转型升级。一是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对家庭农场碎片化的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完善水源、排灌渠系、路系,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土地产出率,引导扶持家庭农场运用物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和手段。二是提高产出质量。开展精细耕作管理,精准施肥、施药和“三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创建。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形成循环发展模式,开发农业节约型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排放,达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四是建立家庭农场示范体系。开展市、县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按产业扶持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前瞻性的家庭农场,带动家庭农场快速发展。
(三)要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各地要积极落实中央关于各类补贴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倾斜的要求,完善用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地区要把各类农业项目,向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家庭农场倾斜。二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市县两级财政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通过贷款贴息、实物、货币补助等形式,对家庭农场在提高生产经营能力方面给予补助和奖励。三是优化金融服务,金融部门要积极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创新信贷品种,简化信贷手续,提供优质服务。四是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增加保险险种,搞好农业保险服务,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理论依据
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家庭经营是最基本经营形式
从世界范围看,家庭经营仍是最普遍的农业经营形式。无论是以大中规模农场为主体的欧美国家,还是以小规模农户为主体的东亚国家和地区,都呈现出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多种规模经营形式共同发展的特点。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农业经营也将呈现出规模农户与传统承包农户长期并存的态势。“我国家庭经营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不存在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改变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的问题,家庭经营现在是、将来也是我国农业最基本的经营形式。”农业规模经营,其实质不是对家庭经营的否定,而是通过改善家庭经营的资源配置及其外部环境,实现生产环节的专业化、社会化。现阶段,我国不可能短时间内实现所有农户的土地规模扩张,只可能是部分具有经营能力的农户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而多数农户仍是小规模经营。
三、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高度关注农民的利益保护
一方面,不能用简单的行政干预手段来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从根本上看,土地流转是路径而不是目的。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过程不能演变成为其他利益主体对农民土地权益的剥夺过程,更不能成为大规模的农民被动挤出过程;另一方面,应更加重视保护农民的主体地位,更多支持通过保底分红等方式流转土地的新探索,更稳定持久地保障农民的土地收益权。
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是越大越好 重在适度
农业的生产特点和资源条件决定了经营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必需适度。农业经营规模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还必须与农业经营组织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适应。之所以强调“适度”,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土地规模的盲目扩张。适度规模经营的核心在于经营者的收益均等,即保障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可以与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相当。为此我们要合理确定土地经营规模。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应当给予重点扶持。
五、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首先,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前提是农民想流转。土地承载了农民太多的希望和辛劳,是衣食来源,也是精神寄托,是生产方式,也是生活方式。想让农民流转,就得让他们知道流转的好处在哪里。
其次、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撑是农民敢流转。自从2011年开始至今,全国已在1611个县(市、区)、15.3万个村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项工作真正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土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引导土地有序流转的重要基础,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则是农户土地承包权益的保证,也是调处承包纠纷、开展抵押担保、落实征地补偿的重要依据。
六、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现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