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4-01-30 15:24:5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篇(1)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5)05-0032-06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要求。融入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更加深刻广泛影响着国人的自我生成和发展。作为经济发展主体与动力的人,在推进和完成这两个因素相互融合和两个方面的实现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推动人的国际化发展成为不可逆的全球化趋势。在全球化世界历史潮流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地促进人的国际化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域下人的国际化发展的展现

人的国际化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参与经济全球化对人的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对人的发展提出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由局部到整体、由传统向现代、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历史演进历程。人的国际化过程就是人由孤立走向群体、由对立走向合作、由异质走向同构、由失衡走向同步、由片面走向全面发展的一个过程。人的国际化的本质特征就是世界历史性存在、交往全球化存在、主体个性化存在。

(一)世界历史性存在

世界历史性存在是关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人的生产性存在与人的社会历史存在相结合的必然结果。世界历史性存在是个人通过经济全球化创造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互动来实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视域下人的本质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视域下的展现。

世界历史性存在是人的生产力世界性发展。人的生产力世界性发展是人在与自然实践中互动结合和人的存在在经济全球化开辟的结果。“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人的发展是一个世界历史性进程,跨国公司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使用以及社会分工细化与交换的扩大化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人为自然的改造范围不断扩大,人摆脱了自然的限制和束缚以及自然生产力低下的限制,突破地域的局限性;资本、技术、信息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南流动和优化配置,使世界形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使人的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和生产力实现全球化发展,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丰富了全球的物质,刺激并满足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不同需求。人们通过充分利用人类先进的生产力和全球性的资源,丰富和发展自己,实现个人由地域性存在向世界历史性存在转变,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前提条件,“人们的世界历史性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人的生产方式由生存性存在向生产性存在的发展转变,人由独立个体向世界历史性存在转变,实现了人的生产力世界性发展,为人的充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了整个人类向世界历史性存在转变。

世界历史性存在是人的存在的历史性发展。一是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演进与人的本质的社会实践性决定了人是历史性地存在着。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变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表明人处于由过去决定现在、现在决定未来的社会历史实践之中,人在创造社会活动历史的同时发展着自己的本质特征。人的本质的历史演进,人作为一个“现实的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一种现实的运动,是一个由低级逐步向高级阶段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人的依赖性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阶段”的三个阶段发展。二是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是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进程转变中实现的。现代化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展开,是以资本主义为中心的世界历史进程,是世界历史的地平线展开的现实力量,全球化发展是资本主义特征的表征,当世界生产力以巨大的力量决定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候,资本主义社会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历史性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随着资本向全球的扩张,以市场经济与统一的世界市场为依托,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形成世界历史发展,狭隘的地域性与闭塞的民族历史被世界历史性存在所取代,人类社会由地域走向世界的历史开始全球化发展,人在适应全球化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与不断满足自己需求,人的存在与发展也将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由地域性存在个体逐渐转向世界历史性存在个体。三是世界历史的演进表明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种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在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在资产阶级社会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资本主义社会以它的力量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具有资本主义自身难以克服的暂时性与局限性,资本主义条件下丧失个性的“现实的人”也将随着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而走向自由全面的发展阶段,最终转向人的世界历史性个体存在。

(二)交往全球化存在

认为,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交往的普遍化是在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人在进行社会化历史中不断实现的,交往全球化是个人和群体在参与全球化的社会实践中的必然趋势。交往的全球化存在是经济全球化人的发展的实然性与应然性相结合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下人的发展本质特征在经济全球化的展现。

交往全球化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一是人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交往全球化发展。“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一个社会关系的存在物,实现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必然通过发展和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经济全球化下人们展开普遍的交往并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实现了自身交往全球化。二是生产力的普遍提高与社会分工和交换扩大化形成了人的交往全球化。人不断发展自己的社会关系,“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分工与交往使人们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为了满足需求,人们必须从事不同的工作,进行世界性的交往与交换,人们在生产与普遍交往中进入相互依存的状态,不仅突破旧的社会关系的局限性,“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已经破坏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也使人们的交往范围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而形成世界性的交往,“各种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种不同的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关税的统一民族。”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他人的存在而存在,他人的存在是每一个人生存的前提,在世界性的生产与分工中人实现全球往。三是生产关系变革下充分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决定了人的交往的全球化。“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共同的财产。各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民族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通过文化的生产与消费的世界性,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与生活化使交通与通讯工具变成普遍化,为人的交往创造了即时与便捷的条件,实现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人群的交往,人们之间跨越时空即时进行着交往,实现了人的交往全球化。人们全球范围内进行物质与文化的交流,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充分利用和享受别国创造的物质与文化成果,掌握全球化交往的生活知识与技能、操作与规范,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促进自己的发展。

交往全球化是人的异度存在现代化。人的异度存在是人与时空相结合互动的过程与结果,一是资本消解时空的分割实现了人的异度存在。“资本一方面要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资本的全球扩张不仅打破空间的地域限制,也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实现了时空的跨越与对接,为人进行即时交往创造了可能。二是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人的异度交往。世界市场的开拓与贸易的自由与把世界各国的人卷入到普遍的竞争与发展中,打破了封闭自守与时空分离的状态,突破了地域交往关系的局限性,科技生活化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人们即时地进行全方位的交往,“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通过经济全球化“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经济全球化为人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社会交往条件,不同群体间由独立走向依赖,由孤立走向交往,由险隘的群体走向普遍的类存在,交往的领域由经济走向全方位的交往,加深交往深度与拓宽交往的广度,加速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进程,实现了人们由单个的地域性存在变成普遍的不可分割的世界性存在。

(三)主体的个性化存在

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个性化存在是人的精神属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主体的创造性增强、主体人性化实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主体个性化的存在是通过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对人的发展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相互推动来实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视域下人的本质特征的展现。

主体个性化存在是人的知识性存在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存在是人与信息、知识相结合互动的结果,是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开辟的结果。首先,经济全球化提升了人的能力与素养,促进了人的个性发展。能力的提高和观念进步不但是人的充分发展的根本标志,而且还是人的国际化发展的指标体系。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文化和科技的全球化,各民族之间进行着频繁的思想交流,不同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不仅使不同民族的人们消除了民族文化之间的隔阂和歧视,民族文化由封闭自守走向了开放和融合,也丰富了人的文化生活,开阔了人的精神视野,充实了人的精神世界,建立起了世界性的相互交融文化体,形成了具有多样性的文化特征的人。不同地域和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都在逐渐通过接受不同民族的文化、思想和观念,促使自己的观念顺应世界民族发展潮流,同时在学习中利用不同的文化来提高和塑造自己,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其次,经济全球化使人的活动方式与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活方式根本性是实现人的国际化前提条件,也是人的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下资本的全球扩张,形成全局性的世界市场一体化,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形成了世界一体化打破了生产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生活在世界性的经济体中;信息化时代将人们带入了数字时代,人们通过交互的便捷的网络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生活在网络压缩的时空里,全球形成了“邻居”式的交往,人们活动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活动的范围和深度都得到进一步扩张,使人获得更多自由的空间和时间。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人的充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实现人的国际化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人类的实践活动范围,促进了不同地域人群的相互对话、交流与合作,强调不同群体问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强调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实现,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强调地域发展平衡性,使人们的思维由地域眼光转变为世界眼光,实现了人的思维与认识范式的转变。

主体个性化存在是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素质与能力、需要、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自由发展。经济全球化视域下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与交往普遍化将会提高人自身的能力、素质,增强人的独立性、自主性、自觉性与能动性,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转变思想与观念,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生活,张扬和凸显自己,增强经济全球化主体的主体性与个性,实现自身的自由与个性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通过阶级的变更“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进程,“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交互下人的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际遇

融入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吉登斯说“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当下全球化已经成为了发展的趋势和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国际化是双向互动与反向异动的,经济全球化能够为人的国际化创造条件与可能,推动人的发展实现整体性、现代性与全面性的国际化发展,但人的现实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与人的发展的实际水平仍然不一致,表现出失衡性、差异性、片面性甚至是滞后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交互下人的国际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视域下人的国际化面临着正反两方面的境遇,即双向互动与反向异动。双向互动是指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了发展的基础及诸多的机遇与可能,生产力的世界性、科学技术的生活化延伸了人的本质力量,实现了人的生存、需要、能力、价值与社会关系的全球化与社会化发展,。推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交互发展,人的发展依赖于经济全球化提供和创造的条件,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并适应全球化生产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的发展。同样,人的发展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人的生产力提高、社会关系的丰富,个人生存发展需要的满足、能力的提升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人类整体进步,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类思想观念、思维能力、生活方式对现代社会适应性的增强,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本,加速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出现了反向异动的不可避免性。异动即异化,是指主体活动的后果成了主体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支配和危害主体自身。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异动就是全球化在推动人的发展的同时对人的现代化产生排斥和异化影响,对人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束缚和阻碍了人的发展,使人的现代化产生片面、畸形、对立,同时人的国际化的不完整性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入全球化发展产生阻碍,不利于实现国家经济全球化,导致人的发展与全球化相互对立与相互阻抗。

(二)经济全球化视域下人的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际遇

1.群体发展的进步性与失衡性矛盾。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双向互动与反向异动体现在群体的发展是整体的进步与不同人群的失衡发展。群体发展的进步性主要表现为整体性与协调性。首先,世界由局部走向整体。资本主义向全世界的扩张,以资本为逻辑起点,以商品为形式的一种整体性方式向每一个地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渗透,打开了世界市场,使世界各民族和国家开始突破地域的局限性,由彼此隔绝、相互孤立开始转变为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整体的、统一的历史,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加快了不同国家、地域、人群的国际化。其次,世界由闭塞走向交流。经济全球化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动力,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与交往的全球化交互为机制,以便捷的交通与通讯为基础,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实现了人类时空的对接,“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超越了民族与国家的界限,形成了经济全球化格局,地域、民族文化与文明局限性的突破,形成了文化的全球性发展,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了世界政治整体化格局,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科技、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对话交流,扩大了人们之间交往的领域,促进人们进行政治对话、文化交流、社会合作以及生态问题的全球性解决。最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人类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扩展而逐步获得解放的历史,是人从民族地域性存在走向全人类彻底解放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为人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与交往全球化发展的可能,人们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能力、素质、需要以及社会关系的全面性发展,进行了思想观念与生活行为方式的全球性转变。同时,带动了不同群体之间进行自然、社会与精神等不同层面的交流,促进不同人群的交互互补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人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整体性的系统的全面的现代化过程。

群体发展的失衡性主要体现在差异性与非同步性。人的发展在全球发展并不均衡。一是经济实力的国际差异性。国际社会生产力的全球化发展程度差别明显,以资本为助推力的生产方式在不同地域的扩张速度与程度、不同国家现代化的先后顺序、不同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接受程度、反全球化运动等影响全球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发展的程度,这种不均衡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人的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呈现出发展的国际性差异,如南北发展悬殊、东西方发展差距大、国际社会贫富分化更加严重,某些落后国家的一些人群甚至还处于饥饿和贫穷的状态。同时,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一方面使得人的生产不断摆脱体力的限制,转向脑力劳动为主,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失衡使得脑力劳动者心理压力大,成为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的异化物,心理疾病的常态化威胁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普遍化使人成为了科技产品的奴隶,产生人与机的交流模式,不仅使很多人失去了人与人的交流能力,甚至产生了大量的心理与健康问题,科技产品的辐射性也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二是国际社会不稳定性。国际资源配置不均使人拥有的发展机会不均等、条件差异大,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发展呈现失衡状态,加剧了国际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使得不同人群之间的对立愈加严重,如全球的宗教问题、领土纠纷、自然资源、海域争夺等,影响和阻碍了全球人的现代化进程。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产力的作用也加剧了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在事实上导致了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的人的发展的不同步性,造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对立愈加恶化。三是政治实力的国际差异性。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尊重其他国家的发展,不讲求权利与义务,干涉别国内政,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阻碍了其他国家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四是文化的认同差异性。在全球文化认同上,由于民族地域的局限性与国度性,导致了世界文明出现认同的障碍,甚至是文化的排斥与歧视,不利于人的世界历史进程。五是生态文明的国际性失衡发展。人类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方式导致自然环境的退化与人类生存的环境恶化,以生态危机为代表的世界性危机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整体性、普遍性、复杂性、严重性和深刻性,这些危机的全球扩张,以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态危机,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破坏了全球的自然生态平衡,影响了人的身心发展,导致了人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严重威胁着人类实现可持续的生产与发展,后代人的生存发展境遇面临更大的挑战。

2.代际间发展的超越性与传统性矛盾。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双向互动和反向异动对代际间的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其全球化发展的矛盾是超越性与传统性相互矛盾的运动。代际间发展的超越性表现在人的发展是阶段性与终极性目标相结合的过程。时空的对接与跨越将人类的历史性、现实性与未来存在贯穿起来,历史性的发展、现实性的存在与未来的发展构成了人的发展是一个继承传统与创造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不同代际之间的发展能力与情况的对接与超越。首先,代际间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一方面新生代的发展超越上一代人的发展,实现一代代人的向前发展,呈现阶梯式甚至是直线上升式的发展模式,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新生代的发展程度比上一代人发展处于更高的阶段,不同代际之间阶段性的互动与发展是实现人的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另一方面代际间的发展也呈现滞后性,经济全球化使异化与物化向全球扩张,后代人的异化或是物化的程度会更加深、更加严重。其次,代际间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经济全球化创造了越来越先进的生产力和高端的科学技术,使得后代人的发展手段和方式更加先进,发展的机会与可能性更大,人的能力、素质、需要与社会关系将比上代人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与进步,交往的全球化扩大了人的交往领域,人的民主法制意识、开放与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强化,人越来越向着世界历史性个体的存在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新生代所具备的机遇与条件多于前代人,不同代际间的人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使得不同时代的人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大,不同代际之间的问题愈加突出,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代际间发展的传统性主要表现在人的发展是传承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的过程。首先,传统性是不同代际之间的继承性发展。“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人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每一代人的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前人创造历史活动的成果,是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的发展,即前一代人的发展是后一展的基础与起点,代际间的发展是不断延续的一个过程。与此同时,传统性也会导致人思想观念上固守本民族、地域的传统,导致文化认同的困难,影响人对其他文化的认识与学习,阻碍人的全球观念的形成。其次,传统性表现在人的发展是一个民族性与本土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一个民族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把各个民族卷入其中,各民族的文化与文明构成了一个异质性与多样性相并存的世界文明。一方面,各民族文化既在相互交融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又保持自身的个性和特征;另一方面,不同代际间开放与接受的程度不同,代际间的民族性与个性化程度也各不相同。经济全球化所带动的文化全球化由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与文明构成,文化交流呈现异质性与非同构性,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出现认同障碍,使得不同代际间文化全球化程度呈现阶段性与差异性,影响了人的现代化进程,导致不同代际间交流与沟通的鸿沟更深。

(三)个人发展的全面性与片面性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国际化双向互动与反向异动表现在个人发展上是全面性发展与片面性发展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人发展的全面性表现在人的发展是物质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相结合的过程。首先,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发展。经济全球化实现了物质生产的全球化,创造和丰富了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在参与世界性生产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在参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中增强了自己发展的观念和思想,在参与世界性的历史过程中增强了自己的主体性和意识性,在参与世界性的对话与合作中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地协调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其次,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发展。全面性还表现在人的发展是人的主体本质力量的增强过程,信息与科学技术是人发展的手段和方式的延伸,人的发展的方式呈现科学化、信息化等特点,这使得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可以不受地域与时空的限制随时进行交流与互动,使人们不断摆脱自然的束缚和限制,扩大人类改造的范围,突破地球范围的限制。最后,人的个性的开放性发展与主体性增强。经济全球化将整个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使世界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地球村,实现不同个人间的彼此交互、相互对话的频繁交流,经济全球化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可能,为人的观念和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基础与条件,人的发展由片面走向了全面,人的主体性极大增强,促进人的思想不断解放,思想观念由闭塞走向开放。

个人发展的片面性表现在人的发展畸形性发展过程,即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发展失调。人的物质与精神性失调以及人的物质异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人的全球化不可避免的结果。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强化了人类对物质的依赖性,并在全球的普遍联系与交往中将异化性或是物化性的关系向全球扩张,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成为了许多人生活的根本目标,全球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泛滥,全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全球的盛行,人们过多关注自己的物质性发展,而忽视自己的精神性提高,人逐渐异化为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的奴隶,物质成为了人性的代表,人异化为物质的奴隶,这种异化的关系支配和控制着人的发展,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人的价值贬低以及精神性缺失,陷入物欲膨胀与精神空虚的困境,阻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导致了人的畸形发展。个人发展的片面性还表现在,人们注重自己生活方式的改善而忽视自己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重视自己个性的发展忽而视个体的创新性发展,复制与模拟成了全球普遍现象,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的失衡性、文化的异质性、代际间的差异性使不同单个人之间发展越加对立,矛盾愈加凸显。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域下人的国际化发展的现实要求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人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我国坚持长期的对外开放政策,加入世贸组织积极参与全球化过程,为我国人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机遇;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的思想观念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社会发展的失衡性使得我国人的发展面临重重挑战,如何更好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来促进我国人的发展,不仅要积极参与世界历史性生产,还要不断发展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和转变人的传统观念,实现人的发展。

(一)转变发展理念,将人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人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消解物化与异化带来的后果,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就是要将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取向,实现发展为了人,发展的成果由人共享,创新发展理论,增强理论自觉,深化对人的发展的认识,更好地实现人的发展。

(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物质生产为保障实现人的国际化发展

“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但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地去完成它。”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的现代化的物质前提,丰富的物质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保障人的生存发展,解决人的发展的后顾之忧。

(三)转变教育方式,以素质教育为关键实现人的国际化发展

教育的功能是生产人的主体能力,它生产的是能够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主体,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人的发展。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和途径,它是人系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手段,它能增强人的主体意识,能够使人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为人的发展提供原则以及基本价值取向,为人的发展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实现人的发展要求完善教育体制,发展基础教育与终生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培养具有全球化人格的健康人才。

(四)以思想方式与行为观念为先导实现人的国际化发展

篇(2)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矛盾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并反映本质特征的主要是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整合与分化以及有序与无序等基本矛盾。它们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于经济全球化的始终。

1.竞争与合作。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行为主体是在有限空间、有限时间和有限资源的边界条件下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当时空边界和资源容量在最初阶段可以相对满足各自主体的基本需求时,它们就可能处于与外部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较弱、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状态。但是,一旦各自的基本需求超出了时空和资源边界的容量,它们为了争得各自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向外扩展并相互展开竞争则是必然的,“全球化过程使竞争的作用从一种手段、一种经济行动的特殊方法变成一种意识形态,变成了为了继续生存以至于谋求霸权统治而积极追求的一个目标。”[1](P4)这表明,竞争是世界经济运行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动力和活力之源。然而,所有主体所共处的空间和资源是以地球为其边界的,而且由于不断进化,不仅人类社会自身的关系结构日趋复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也更趋复杂。这种条件下,由于自发的竞争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经常引起国际的经济冲突和世界系统的动荡;不仅如此,还日益受到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失衡的严重威胁。这就使它们在竞争的同时,又强烈地意识到对于许多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通过合作并在努力实现共赢的情况下才可能得以解决,才可能有生存与发展得更好的出路。所以,它们又有着强烈的合作欲望和倾向,在不断的博弈过程中采取合作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当今世界经济既存在激烈的竞争,又努力寻求相互间合作的客观现实。即“在一种意义上全球化被看作自由的全球范围的合作;在另一种意义上则被看作畅通无阻的竞争。”[2](P95)

2.开放与封闭。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共处在同一个地球的时空、社会及自然生态系统内,各国和各经济主体相互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因此,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融入到世界经济运行体系中,才可能使自身系统获取不断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才可能从世界经济发展中获取更大的收益。尽管融入此进程的主体有的是“先知先觉”,有的是“后知后觉”,甚至有的还是“不知不觉”。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各国的经济制度和各经济主体在总体上是不断地趋向自由和开放,如今这已逐步成为各自生存与发展的战略。与此同时,交通、通讯手段的惊人进步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更是强化和加速了这一趋向。但是,各国、各经济主体在某种方面和领域不断开放的同时,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它们在另一些方面又在不断强化自身的边界和意识,力求增强自身系统的独立性、稳定性和延续性,以保持自身系统质的存在和特征。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本土化”[3](P206-218)倾向就表现得更加明显。而且,即使发达国家在高唱贸易自由化、要求别国开放市场的同时,往往采取合法、合理和创新手段进行贸易保护。”[4](P23)这些实质上都反映出封闭性的倾向。此外,全球化竞争中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组织及联盟,企业组织间的兼并、联合和战略联盟等,也都体现出开放与封闭的双重特性。它们在体系内相互间表现出更加的开放性,而对于体系外则表现出体系边界的相对封闭性。所以,这种双重性既存在于同一个体,又存在于不同个体;在不同的条件下或针对不同的事物,就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总之,作为经济系统单元,开放与封闭本身就是相对的,因为边界标志着单元子系统的存在和个性,它是封闭的界限,又是开放的边线。所以,每个经济主体都会根据各自的利益自觉选择开放与封闭的程度和方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曲折道路也正是这种矛盾作用的集中体现。

3.整合与分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个不断整合与不断分化同时进行的过程。就整合来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它是通过自组织机制以“无形组织”和“有形组织”两种方法进行的。首先,世界各层次经济主体及各种经济要素间通过自发、自主的行为,自组织地形成并扩展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全球性经济系统,这种方式与过程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加速演进,这是“无形组织”的整合。同时,各经济主体、特别是各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为了减少系统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又自发地通过谈判和协商在一定区域和全球范围,不断整合成具有一定约束力并能有效协调的有形组织和体系,这是有形组织的整合。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类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及形式不断涌现,迭起。比如,全球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以及区域性的欧洲经济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先后形成的数十个这类经济一体化组织,就是典型的例证。就分化来说,主要体现在主体层次的不断分化、经济因素及要素的不断分化,和由此导致的系统结构层次的不断分化,这些就如进化之树不断分化和展开。比如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最初是以国家为单一层次主体,以后逐步向上和向下分化为包括国家、跨国公司、国内企业,以及国际性的区域或全球经济组织和机构等多层次主体,它们共同参与并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机制和发展[4](P22)。与此同时,经济领域也在逐步分化为贸易、生产、金融等各方面,并且它们又在各自的领域进一步不断分化展开。正是如此,经济全球化的构建和演进才不断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和多极性。总之,“在整个历史上,整合与分化的动态相互影响伴随着生长与发展的过程”[5](P137)。

4.有序与无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方面通过自组织和它组织过程的会聚和整合,使世界经济体系不断形成有序的层次结构和有序协调的经济运行秩序,从而促使世界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及相关因素依照一定的规律和秩序运行和演进。正如经济全球化历程中所表现出的那样,全球各层次经济主体及各类经济要素相互间通过市场的自组织和政府及国际组织或机构的他组织,使得有序的结构和秩序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外在到内在不断扩展和深入。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这种有序性既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空间上;既体现在静态上也体现在动态上;既体现在微观上也体现在宏观上。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从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和分化,经济的各部分、各层次、各领域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关系更加复杂;又由于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自发性和随机多变性,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在非线性作用机制下,这些会使系统结构和运行状态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断增加,因而时常会由于某个偶然局部失衡因素而导致整个系统的“蝴蝶效应”而产生金融或经济危机。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主体、各要素间相互结合与作用所导致的系统有序性与无序性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世界经济发展演化过程中有序的运行和危机的时而出现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现象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现象并非是偶然的,既有内在的根源,又有外在的影响。如果把它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它是各参与主体的微观行为、它们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组织机制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它是经济全球化参与主体自主自利行为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中不论是哪类、哪一层次的参与者,都是独立的自主行为主体,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并谋求自身的利益。因此,各主体的行为和倾向必然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即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条件下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在微观层次,无论是某一主体的个体行为和倾向,还是所有各类主体的群体行为和倾向,本身都存在着矛盾的两重性。即它们的行为,不仅包含着竞争意识,也包含着合作的需要;既存在着对外的开放意愿,又存在着防外的封闭倾向;它既是有序之源,也是无序之因;既是整合的凝聚力,又是分化的推动力。总之,它是经济全球化演进过程矛盾性的微观基础,也是所有各类矛盾性的根源所在。

其次,它是经济全球化自组织演进内在机制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进程首先是根源于所有参与主体为谋取生存与发展机遇的自主自发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参与竞争的各种力量所决定的。”[1](P8)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性经济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自组织的演化过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性质、特征、及运行机制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自然它的矛盾运动也不例外。这是因为各类主体、各个要素相互组成不同类型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子系统,尽管这些子系统通过自组织过程形成更大、更高层次的有序结构系统,但它们作为子系统的行为及演化趋势仍是各异的。它们在经济活动中既竞争又合作、既开放又封闭的行为,通过相互作用促成整个系统不断分化又不断整合、不断导致无序又不断形成有序;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从平衡——打破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而不断转化发展的。正是这种自组织的秩序和机制才使系统更具有不断进化的活力和动力。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运动,既是其内在自组织机制运行过程的体现和结果,也是其内在自组织机制运行的客观要求。

第三,它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客观规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分化与整合”、以及“有序与无序”等矛盾现象,表面上看仅仅是世界经济系统内在矛盾和内在运行机制的反应,但从更广、更深的意义上去认识,它们是人类社会这个更大系统演进客观规律的反映。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系统在一定阶段演化的表现,而世界经济系统进化又是一定阶段人类社会系统进化的一个方面或组成部分。所以,经济全球化“一直是人类生存状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展现在所有这些领域的动力都是长期的过程。它们涉及人类的基本需要,即全球化的动力产生与人们扩大它们自己创造的秩序范围,以便为它们的福祉增加货物、服务和观念的需要。因此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3](P212)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构成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大环境,经济全球化中主体的行为必须自觉适应这个环境,随其变化而变化。这就意味着人类社会的演化机制和规律,影响并制约着经济全球化中主体的行为、相互作用的机制、乃至整个进程。科学的理论及历史进化的过程已清楚表明,以上分析的种种矛盾运动,本身就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中,它们实质上是人类社会乃至自然生态系统运行及演化的客观规律。因此,世界经济系统的演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必然遵循和体现这一客观规律。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运动的深层根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种矛盾运动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它是经济全球化演进的本质特征,它伴随存在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始终。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运动的发展

从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矛盾现象及其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矛盾及其运动产生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主体的微观自主行为,运行及演进的宏观自组织机制,以及所处人类社会这个更大系统的历史演进客观规律的约束。所以,它是客观的存在和必然的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这些矛盾运动的发展也将按照自身的演化轨迹和规律进行下去。但矛盾的某一方面成为主流趋势或具有主导地位是在转化和发展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后矛盾运动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演化趋势。

1.竞争与合作的矛盾运动中,合作将逐步取代竞争成为主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各阶段,过去竞争一直处于主导的方面,决定着进程的特征和性质。但合作因素也随着不断在增强,它与竞争的相对地位在不断发展着转化。特别是在人类社会面对地球资源迅速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经济冲突导致的系统风险日趋增大等各种威胁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实现各经济主体自身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活动中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是今后必然的选择。“一个有效的、开放的市场体系需要在各民族之间建立一个协调合作的全球框架,……只有通过把各种不同范畴内的许多社会——经济网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他们以共同目标为取向,人们才能比较现实的希望实现社会公正、经济效率、生态的持续发展以及政治民主,从而避免一场(经济、宗教、政治或伦理的)全球自我爆炸的危险。”[1](P11)因此,竞争与合作在今后虽然仍将并存,但合作的倾向和行为将更趋强烈,最终将取代竞争占据矛盾的主导地位而成为主流,这必将成为竞争与合作这一矛盾运动的发展趋势。

2.开放与封闭的矛盾运动中,开放将继续保持其主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中,开始阶段是封闭倾向占据主导,开放因素却是微弱的和受支配的,随着进程的发展,开放与封闭因素此消彼长,封闭倾向在不断减弱,而开放倾向却在不断增强。发展到现在,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流。尽管两者在政治、经济与军事形势出现大的动荡时经常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一些经济主体会依据暂时的形势更强调封闭性。比如在几次世界性的战争、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冷战时期,各国各经济体制间的封闭与割据就曾相当严重。但不管经济全球化演进道路如何曲折,开放相对于封闭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如今,开放已逐步成为这对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和主流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在今后也不会改变。

3.整合与分化的矛盾运动中,整合将逐步成为今后的主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虽然分化与整合的矛盾运动随着进程演化一直在延续,“但是这两种相反的趋势并非总是和必然平衡的: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一种趋势或另一种趋势往往会占上风。”[5](P137)特别是整合将会随着这种进程成为主流趋势,决定这一矛盾运动的发展。因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分化过程更多的是自发自组织过程;而整合过程,由于经济活动中人类社会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除了自发形成“无形组织”的整合外,各国各层次经济主体通过自身组织扩展和联合形成更大、更高层次的组织,从而使有形组织形式的整合过程也愈加明显地增强。具有表现在,国家主体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这种整合过程,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演化中的一种潮流;同样,在企业经济主体这一层次,“我们可以把工业化社会过去200年的历史理解为:随着大型组织不断从先进技术中获得优势,我们设计大型组织的能力的提高,我们已经极大地拓展了组织存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组织比市场更为有效。这个结论既适用于政府组织也适用于商业组织,因为后者遵循的是类似的设计发展轨迹。”[6](P59)所以,这种有形组织的整合过程今后还将得到更大发展,整合过程也将容纳并决定着分化,主导着这一矛盾运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4.有序与无序矛盾运动中,有序化是主流趋势。经济全球化演进中,有序与无序始终处于对立转化、相辅相成的运动过程。尽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世界经济系统的结构层次更趋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乃至无序性也在增加,这是客观现实。但是,各类主体乃至人类社会是理性的,他们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会不断做出相互合作、不断形成与扩展各层次组织、更加开放和协调以促成一体化过程等各种努力,这些都会促使这个系统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目标的要求有序运行和有序演化。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有序与无序矛盾运动中,有序化作为主导方面和主流趋势,过去和现在是如此,今后仍将如此,这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历史规律。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经济全球化中矛盾运动的客观必然性,使我们能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和面对这一现象;我们还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些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使我们能以科学的态度遵循和把握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与特征;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这些矛盾运动的复杂性,使我们能以系统演化的观点和方法,不断探求和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种种复杂多变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从而趋利避害,努力寻求各主体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更佳途径。

〔收稿日期〕2002-05-08

【参考文献】

[1]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M].张世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加]拉波波特A.世界系统观念:一般系统研究的∫(积分)标记[J].闵家胤译.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1).

[3][美]詹姆斯·N.罗西瑙.全球化的复杂性与矛盾[A].全球化与世界[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篇(3)

1.竞争与合作。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行为主体是在有限空间、有限时间和有限资源的边界条件下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当时空边界和资源容量在最初阶段可以相对满足各自主体的基本需求时,它们就可能处于与外部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较弱、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状态。但是,一旦各自的基本需求超出了时空和资源边界的容量,它们为了争得各自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向外扩展并相互展开竞争则是必然的,“全球化过程使竞争的作用从一种手段、一种经济行动的特殊方法变成一种意识形态,变成了为了继续生存以至于谋求霸权统治而积极追求的一个目标。”[1](P4)这表明,竞争是世界经济运行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动力和活力之源。然而,所有主体所共处的空间和资源是以地球为其边界的,而且由于不断进化,不仅人类社会自身的关系结构日趋复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也更趋复杂。这种条件下,由于自发的竞争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经常引起国际的经济冲突和世界系统的动荡;不仅如此,还日益受到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失衡的严重威胁。这就使它们在竞争的同时,又强烈地意识到对于许多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通过合作并在努力实现共赢的情况下才可能得以解决,才可能有生存与发展得更好的出路。所以,它们又有着强烈的合作欲望和倾向,在不断的博弈过程中采取合作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当今世界经济既存在激烈的竞争,又努力寻求相互间合作的客观现实。即“在一种意义上全球化被看作自由的全球范围的合作;在另一种意义上则被看作畅通无阻的竞争。”[2](P95)

2.开放与封闭。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共处在同一个地球的时空、社会及自然生态系统内,各国和各经济主体相互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因此,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融入到世界经济运行体系中,才可能使自身系统获取不断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才可能从世界经济发展中获取更大的收益。尽管融入此进程的主体有的是“先知先觉”,有的是“后知后觉”,甚至有的还是“不知不觉”。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各国的经济制度和各经济主体在总体上是不断地趋向自由和开放,如今这已逐步成为各自生存与发展的战略。与此同时,交通、通讯手段的惊人进步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更是强化和加速了这一趋向。但是,各国、各经济主体在某种方面和领域不断开放的同时,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它们在另一些方面又在不断强化自身的边界和意识,力求增强自身系统的独立性、稳定性和延续性,以保持自身系统质的存在和特征。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本土化”[3](P206-218)倾向就表现得更加明显。而且,即使发达国家在高唱贸易自由化、要求别国开放市场的同时,往往采取合法、合理和创新手段进行贸易保护。”[4](P23)这些实质上都反映出封闭性的倾向。此外,全球化竞争中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组织及联盟,企业组织间的兼并、联合和战略联盟等,也都体现出开放与封闭的双重特性。它们在体系内相互间表现出更加的开放性,而对于体系外则表现出体系边界的相对封闭性。所以,这种双重性既存在于同一个体,又存在于不同个体;在不同的条件下或针对不同的事物,就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总之,作为经济系统单元,开放与封闭本身就是相对的,因为边界标志着单元子系统的存在和个性,它是封闭的界限,又是开放的边线。所以,每个经济主体都会根据各自的利益自觉选择开放与封闭的程度和方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曲折道路也正是这种矛盾作用的集中体现。

3.整合与分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个不断整合与不断分化同时进行的过程。就整合来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它是通过自组织机制以“无形组织”和“有形组织”两种方法进行的。首先,世界各层次经济主体及各种经济要素间通过自发、自主的行为,自组织地形成并扩展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全球性经济系统,这种方式与过程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加速演进,这是“无形组织”的整合。同时,各经济主体、特别是各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为了减少系统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又自发地通过谈判和协商在一定区域和全球范围,不断整合成具有一定约束力并能有效协调的有形组织和体系,这是有形组织的整合。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类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及形式不断涌现,迭起。比如,全球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以及区域性的欧洲经济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先后形成的数十个这类经济一体化组织,就是典型的例证。就分化来说,主要体现在主体层次的不断分化、经济因素及要素的不断分化,和由此导致的系统结构层次的不断分化,这些就如进化之树不断分化和展开。比如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最初是以国家为单一层次主体,以后逐步向上和向下分化为包括国家、跨国公司、国内企业,以及国际性的区域或全球经济组织和机构等多层次主体,它们共同参与并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机制和发展[4](P22)。与此同时,经济领域也在逐步分化为贸易、生产、金融等各方面,并且它们又在各自的领域进一步不断分化展开。正是如此,经济全球化的构建和演进才不断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和多极性。总之,“在整个历史上,整合与分化的动态相互影响伴随着生长与发展的过程”[5](P137)。

4.有序与无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方面通过自组织和它组织过程的会聚和整合,使世界经济体系不断形成有序的层次结构和有序协调的经济运行秩序,从而促使世界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及相关因素依照一定的规律和秩序运行和演进。正如经济全球化历程中所表现出的那样,全球各层次经济主体及各类经济要素相互间通过市场的自组织和政府及国际组织或机构的他组织,使得有序的结构和秩序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外在到内在不断扩展和深入。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这种有序性既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空间上;既体现在静态上也体现在动态上;既体现在微观上也体现在宏观上。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从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和分化,经济的各部分、各层次、各领域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关系更加复杂;又由于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自发性和随机多变性,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在非线性作用机制下,这些会使系统结构和运行状态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断增加,因而时常会由于某个偶然局部失衡因素而导致整个系统的“蝴蝶效应”而产生金融或经济危机。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主体、各要素间相互结合与作用所导致的系统有序性与无序性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世界经济发展演化过程中有序的运行和危机的时而出现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现象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现象并非是偶然的,既有内在的根源,又有外在的影响。如果把它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它是各参与主体的微观行为、它们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组织机制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它是经济全球化参与主体自主自利行为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中不论是哪类、哪一层次的参与者,都是独立的自主行为主体,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并谋求自身的利益。因此,各主体的行为和倾向必然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即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条件下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在微观层次,无论是某一主体的个体行为和倾向,还是所有各类主体的群体行为和倾向,本身都存在着矛盾的两重性。即它们的行为,不仅包含着竞争意识,也包含着合作的需要;既存在着对外的开放意愿,又存在着防外的封闭倾向;它既是有序之源,也是无序之因;既是整合的凝聚力,又是分化的推动力。总之,它是经济全球化演进过程矛盾性的微观基础,也是所有各类矛盾性的根源所在。

其次,它是经济全球化自组织演进内在机制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进程首先是根源于所有参与主体为谋取生存与发展机遇的自主自发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参与竞争的各种力量所决定的。”[1](P8)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性经济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自组织的演化过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性质、特征、及运行机制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自然它的矛盾运动也不例外。这是因为各类主体、各个要素相互组成不同类型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子系统,尽管这些子系统通过自组织过程形成更大、更高层次的有序结构系统,但它们作为子系统的行为及演化趋势仍是各异的。它们在经济活动中既竞争又合作、既开放又封闭的行为,通过相互作用促成整个系统不断分化又不断整合、不断导致无序又不断形成有序;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从平衡——打破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而不断转化发展的。正是这种自组织的秩序和机制才使系统更具有不断进化的活力和动力。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运动,既是其内在自组织机制运行过程的体现和结果,也是其内在自组织机制运行的客观要求。

第三,它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客观规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分化与整合”、以及“有序与无序”等矛盾现象,表面上看仅仅是世界经济系统内在矛盾和内在运行机制的反应,但从更广、更深的意义上去认识,它们是人类社会这个更大系统演进客观规律的反映。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系统在一定阶段演化的表现,而世界经济系统进化又是一定阶段人类社会系统进化的一个方面或组成部分。所以,经济全球化“一直是人类生存状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展现在所有这些领域的动力都是长期的过程。它们涉及人类的基本需要,即全球化的动力产生与人们扩大它们自己创造的秩序范围,以便为它们的福祉增加货物、服务和观念的需要。因此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3](P212)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构成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大环境,经济全球化中主体的行为必须自觉适应这个环境,随其变化而变化。这就意味着人类社会的演化机制和规律,影响并制约着经济全球化中主体的行为、相互作用的机制、乃至整个进程。科学的理论及历史进化的过程已清楚表明,以上分析的种种矛盾运动,本身就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中,它们实质上是人类社会乃至自然生态系统运行及演化的客观规律。因此,世界经济系统的演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必然遵循和体现这一客观规律。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运动的深层根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种矛盾运动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它是经济全球化演进的本质特征,它伴随存在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始终。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运动的发展

从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矛盾现象及其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矛盾及其运动产生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主体的微观自主行为,运行及演进的宏观自组织机制,以及所处人类社会这个更大系统的历史演进客观规律的约束。所以,它是客观的存在和必然的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这些矛盾运动的发展也将按照自身的演化轨迹和规律进行下去。但矛盾的某一方面成为主流趋势或具有主导地位是在转化和发展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后矛盾运动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演化趋势。

1.竞争与合作的矛盾运动中,合作将逐步取代竞争成为主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各阶段,过去竞争一直处于主导的方面,决定着进程的特征和性质。但合作因素也随着不断在增强,它与竞争的相对地位在不断发展着转化。特别是在人类社会面对地球资源迅速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经济冲突导致的系统风险日趋增大等各种威胁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实现各经济主体自身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活动中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是今后必然的选择。“一个有效的、开放的市场体系需要在各民族之间建立一个协调合作的全球框架,……只有通过把各种不同范畴内的许多社会——经济网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他们以共同目标为取向,人们才能比较现实的希望实现社会公正、经济效率、生态的持续发展以及政治民主,从而避免一场(经济、宗教、政治或伦理的)全球自我爆炸的危险。”[1](P11)因此,竞争与合作在今后虽然仍将并存,但合作的倾向和行为将更趋强烈,最终将取代竞争占据矛盾的主导地位而成为主流,这必将成为竞争与合作这一矛盾运动的发展趋势。

2.开放与封闭的矛盾运动中,开放将继续保持其主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中,开始阶段是封闭倾向占据主导,开放因素却是微弱的和受支配的,随着进程的发展,开放与封闭因素此消彼长,封闭倾向在不断减弱,而开放倾向却在不断增强。发展到现在,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流。尽管两者在政治、经济与军事形势出现大的动荡时经常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一些经济主体会依据暂时的形势更强调封闭性。比如在几次世界性的战争、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冷战时期,各国各经济体制间的封闭与割据就曾相当严重。但不管经济全球化演进道路如何曲折,开放相对于封闭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如今,开放已逐步成为这对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和主流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在今后也不会改变。

3.整合与分化的矛盾运动中,整合将逐步成为今后的主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虽然分化与整合的矛盾运动随着进程演化一直在延续,“但是这两种相反的趋势并非总是和必然平衡的: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一种趋势或另一种趋势往往会占上风。”[5](P137)特别是整合将会随着这种进程成为主流趋势,决定这一矛盾运动的发展。因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分化过程更多的是自发自组织过程;而整合过程,由于经济活动中人类社会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除了自发形成“无形组织”的整合外,各国各层次经济主体通过自身组织扩展和联合形成更大、更高层次的组织,从而使有形组织形式的整合过程也愈加明显地增强。具有表现在,国家主体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这种整合过程,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演化中的一种潮流;同样,在企业经济主体这一层次,“我们可以把工业化社会过去200年的历史理解为:随着大型组织不断从先进技术中获得优势,我们设计大型组织的能力的提高,我们已经极大地拓展了组织存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组织比市场更为有效。这个结论既适用于政府组织也适用于商业组织,因为后者遵循的是类似的设计发展轨迹。”[6](P59)所以,这种有形组织的整合过程今后还将得到更大发展,整合过程也将容纳并决定着分化,主导着这一矛盾运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4.有序与无序矛盾运动中,有序化是主流趋势。经济全球化演进中,有序与无序始终处于对立转化、相辅相成的运动过程。尽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世界经济系统的结构层次更趋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乃至无序性也在增加,这是客观现实。但是,各类主体乃至人类社会是理性的,他们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会不断做出相互合作、不断形成与扩展各层次组织、更加开放和协调以促成一体化过程等各种努力,这些都会促使这个系统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目标的要求有序运行和有序演化。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有序与无序矛盾运动中,有序化作为主导方面和主流趋势,过去和现在是如此,今后仍将如此,这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历史规律。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经济全球化中矛盾运动的客观必然性,使我们能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和面对这一现象;我们还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些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使我们能以科学的态度遵循和把握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与特征;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这些矛盾运动的复杂性,使我们能以系统演化的观点和方法,不断探求和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种种复杂多变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从而趋利避害,努力寻求各主体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更佳途径。

〔收稿日期〕2002-05-08

【参考文献】

[1]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M].张世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加]拉波波特A.世界系统观念:一般系统研究的∫(积分)标记[J].闵家胤译.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1).

[3][美]詹姆斯·N.罗西瑙.全球化的复杂性与矛盾[A].全球化与世界[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篇(4)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这种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征,与之相对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

一、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更替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成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拥有某种先进技术,而不再是由资本规模和劳力数量决定企业竞争的胜负。在新经济运行中,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新经济具有以上特征,所以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存,求发展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形态,所以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社会变革的速度不断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的运转方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形势。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涵应该是一致的。

1.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协作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协作,没有人与人在企业运行过中的相互协作,即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发展,也不会产生1+1>2的效果,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2.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认定由于人们能力不同存在收益差别的合理性。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有人获得创新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和创新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拉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转贴于

3.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分配中只强调效率。公平是社会的功能,例如社会依靠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企业讲效率,社会讲公平,最后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结合。以上三个方面为基本内容的企业文化,是现代经济相适应的,知识经济正在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

三、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

1.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损。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近几年来,企业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这是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所以企业的兼并、联合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2.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20世纪末最成功的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大、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再到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有关”。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

篇(5)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09)12-0019-02

一、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增强,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和趋势。

1、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方面世界市场人为分割因素被消除,世界市场形成为全球统一的市场;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无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市场经济。

2、西方国家有意识推动。资本具有扩张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其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全球化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基础,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力越发达,它的科学技术越进步,越需要对外扩张,且市场渗透力越强;在国际分工体系中,资本主义越是具有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越需要经济全球化,越需要全球对其开放市场。

3、经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新自由主义兴起,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政府控制的放松有力地促进了全球化进程。

4、科学技术革命提供了全球化的动力。冷战结束以后,各国份份将军用技术转向民用,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科技革命对经济的积极影响日益显露出来。20世纪80-90年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远洋运输和航空货运技术不断进步,使国际运输与信息交流的成本大幅下降。

5、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全球生产迅速一体化。1998年,全球跨国公司总数达3万多家,跨国公司创造的产值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40%,跨国公司之间的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额的60%,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全球性生产系统的形成加强了全球经济的相互依赖,其影响己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

(二)经济全球化: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显著加快,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快速变化的新世纪,也给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加速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加大全球贫富差距。由于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得自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是不同的;经济全球化虽然也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益远低于给发达国家带来的利益。

2、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合作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间的经济竞争。竞争与合作并存始终是国际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

3、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①金融市场安全。资本市场国际化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说明,金融市场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安危,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内容。

②国内产业和国内市场安全。国家产业安全问题主要是由外商直接投资引发的。外商投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弥补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外商也可能利用其资本、技术、管理和营销上的优势,通过合资、直接收购等方式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国内企业,甚至在某些重要产业形成垄断。

③战略物资和能源供给安全。能源(尤其是石油)、关键的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实力的极其重要的组成因素。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的西方经济发展大国越来越重视战略资源供给安全问题,将其视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④经济信息网络安全。经济信息正日益成为一种作用日益突显的资源和基本的生产要素,对国家的经济活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保障国家经济信息网络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三)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宏观调控提出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而主动清化自身权力。发展中国家为了学习先进的技术,解决本国资金短缺及高失业率问题,自然也乐于加入世界经济体系。这就使得许多国家自觉地放弃某些权力,放松某些管制;而这种的积极放弃就是一种清化过程。国家的各项活动间的关系是很紧密的,开放这一部门,其它部门就必然受到影响,那么就开放另一部门,如此连环下去,会发生许多始料不及且非主观愿意的放弃,这就出现了所谓“消极清化”。

2、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的让渡。各国为了发展经济纷纷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的一部分必然会转移到区域经济、政治组织;这是一种让渡。欧元的推出使欧盟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在参与全球化的必然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家宏观调控演变国家必须让渡一部分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实现其共同发展。

3、国际经济组织影响力的增强和控制力的日益广泛,也使国家让渡。一国想要加入国际经济组织,谋求自身发展,首先必须以承认该组织的规章制度,履行该组织确定的义务为代价:而在这些代价中很大一部分正是以的让渡为前提的。

二、开放经济中的国家宏观调控

(一)国际收支调整

1、固定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引起的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不会使汇率发生变化,相反会使基础货币发生变化。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对收入产生积极影响:资本流动性较高会强化这种影响,而资本流动性较低会削弱这种影响。

2、在浮动汇率和资本具有流动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控制总需求的水平。相反,由于货币的贬值,财政政策会变得完全无效或部分无效。用债务来融资的政府支出增加会使收入和利率都上升。

(二)经济开放国家维护经济安全的措施

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无力抵抗的,通过闭关锁国、禁锢自我的方式加强,只能使国家更加落后;真正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采取全新的国家形式,以求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

1、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安全。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安危,是国家经济安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业是经济领域的重要防线。发展中国家为了克服金融开放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紧密跟踪虚拟资本和国际游资的流动态势,对潜在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危机作出及时的分析预测,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适时调整产业政策,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国家产业安全保护的重点是本国的幼稚工业和支柱产业,对外开放的进度要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相适应,保护民族工业和民族经济不被国际资本控制、吞并甚至瓦解。正确处理引进外资与保护民族经济的关系,制订和实施以保障国家经济长期发展为目标的国际竞争战略,引导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三、经济全球化中的国家宏观调控

(一)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协调

国际协调是指每个国家对自己的政策工具进行调整以实现其他国家的目标以及自己的目标。简单地说,国际协调是指由各国政府出面,对其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调节,以求得矛盾和冲突的暂时缓解,保证国际经济有良好的运行秩序,最终有利于国内经济的正常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家宏观调控演变作用比较明显的国际经济协调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多边协定。在多边协调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五国财长会议和七国首脑会议。西方七国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德、意、日和加,利用一年一度的首脑会议作为新的国际经济协调形式。

2、区域性的国际协调机构。欧洲共同体实施经济与货币联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浮动汇率制所造成的汇率被动给成员国宏观经济带来干扰的缺陷,并使共同体内部成员国之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协调。

(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加入WTO对政府提出的挑战及对策

过去20多年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参与者。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稀缺的资本和技术,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吸收外国投资与扩大国际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了综合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加入WTO对政府提出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加入WTO对政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之中,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分享全球分工之利,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受到来自国外的冲击。这要求政府合理把握市场开放进程,采取得力措施化解开放市场可能引起的矛盾,使负面效应尽可能降低。

为了抓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入WTO给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我们必须采取如下对策:

1、在经济全球化中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注意加强区域性经济一体化建设,形成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利益主体和统一认识,积极参与国际政策协调。

3、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和扶持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跨国公司,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4、根据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适时调整国内制度,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

篇(6)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论所研究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水平分工发展到产品间分工、零部件分工和工艺工序分工阶段的条件下,各国如何进行分工并获取贸易利益的问题,其所依据的分工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公司内贸易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进行公司内贸易的动机、利益和格局,显然公司内贸易是与国际直接投资紧密联系的,而跨国公司在决定是以投资还是出口的方式进入外国市场时,比较优势、劣势的分析始终是其基本的分析方法。由此不难看出,跨国投资即要素的全球化流动与配置,是国际分工的一种新形式,其所依据的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简而言之,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鼓励特定产业产品的出口或限制其进口来达到改善经济绩效的政策体系。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比较优势分工原则的确形成了挑战,因为这一政策蕴含着这样一个理论逻辑和政策导向:某国某一产业即使处于比较劣势或没有比较优势,通过政府干预仍可实现国际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条件,其成效也令人存疑。正如保罗·克鲁格曼所指出的,虽然我们不能证明此类政策毫无用处,但是我们可以证明它们并不总能发挥作用。换言之,逆比较优势而进行国际分工,如果取得成功的话,也是一个特例,并不能成为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所应遵循的普遍的原则。

著名国际竞争战略学家M.E.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竞争优势理论,实现了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两大发展脉络的融合,实现了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与超越。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根本点在于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又取决于资源要素、需求因素、支柱产业及产业配套状况等多个层面的因素。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在解释二战后国际贸易新格局方面具有巨大的说服力。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美国重新赢回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因而竞争优势理论成为经济全球化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实现和挖掘比较优势的主要指导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既包含了一个国家的初始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又包含了后发比较优势和潜在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的制度、组织和理念,因此从本质上看,竞争优势仍是比较优势,是超越了传统涵义上的比较优势的比较优势。

二、实证分析: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比较优势

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改变国际分工格局中长期存在的南北问题,发达国家依其在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方面的优势,继续居于创新中心,发展中国家则还是处于接受发达国家技术辐射、产业转移的地位。不仅如此,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还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群体的裂解,部分发展中国家日益边缘化。因此,虽然所有的发展中国家或多或少地都有制造业,但能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能成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毕竟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

中国定位于国际性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比较优势主要有:

1.劳动力资源优势。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只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韩国、台湾、香港的十分之一,制造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差距则小于劳动力成本(工资)的差异,说明我国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是客观存在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新增劳动力的素质稳步提高,但由于人口总量过大,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局面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因而可以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相对廉价的高素质劳动力,并构筑其国际比较优势。将中国定位于国际性的制造中心而不是研发中心,人口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变量。

2.产业基础及其技术水准。首先,中国拥有从基础产业到IT产业的完整的产业体系,重化工业基础雄厚,可以为制造业的扩张提供原料和中间产品。日本经济起飞初期,首先发展的正是重化工业,其战略考虑也是重化工业对整个制造业的基础作用。其次,经过多年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努力,能源、冶金、石油化工、汽摩及机械制造、信息电子、生物医药作为中国支柱产业的地位已经凸显出来。根据OECD的分类,信息电子、医药制造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工、机械、汽车产业属于中高技术产业,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实现了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同步发展,具备加入和深入跨国公司全球分工协作体系的产业基础。第三,经过自主技术革新和引进外资,中国主要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设备状况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初已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中国成为现代制造中心奠定了基础。

3.资本总量与资本获得。现代制造业的产业覆盖面较广,以规模经济显著、投资巨大的资本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体,说明能否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资本是关键要素之一。经过2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资本总量大幅上升,居民储蓄额巨大,引进外资连续多年居于发展中国家的首位,统计数据和经济运行现象表明,我国已经跨越了资金短缺的时代。

篇(7)

    从的立场观点出发,论述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及其二重性,将当今时代描述为全球化的时代。在这个具有全球化特征的时代,高科技和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学艺术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但文学艺术作为人们文化娱乐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仍将在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样,在全球化的时代,电影早已受到电视的挑战,而此时它和电视同时也受到了网络的冲击,其前途令人担心。但这三种媒体并不一定总是呈对立的态势,由于它们彼此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呈一种互动和互补的关系,因为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对艺术欣赏的要求也是多元的。

    为什么当今时代有那么多的人在谈论全球化?难道这个话题确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吗?全球化究竟会带给我们幸福还是灾难?我的回答是,全球化确实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它有如一个难以摆脱的幽灵,无时无刻不在制约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传媒全球化,甚至有人已经注意到了文化上可能出现的全球化趋势。①诚然,经济全球化决不是少数专家学者躲在书斋里杜撰出来的一个虚幻的现象,也不是新闻媒体肆意炒作出来的话题,而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国当代文化研究正面临着来自两个极致的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日益逼近以及可能出现的文化上的全球化现象。在电影和电视领域,全球化的进程体现在美国好莱坞大片的长驱直入和国产影片的节节溃败;电视业也面临着入世之后西方媒体的冲击。毫无疑问,全球化使我们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都进入了一种以市场为主宰的经济大循环之中,在这样一个大的国际循环中,抓住机遇就有可能迅速发展,反之就必定会成为全球化的牺牲品。全球化的法则使得经济发达者越来越强盛,而原先的经济落后者则再度被边缘化。全球资本将面临? 忠淮沃刈椤6杂谌蚧谋局?诚如英国学者查尔斯·洛克所总结的,“全球化不过是帝国主义的另一名称……全球化包括我们所有的人,同时又排除我们其中任何一个人的责任:我们大家均为其臣民。我们无法在我们当中指出任何一个领导、一个中心、一个起源,或者一(3①收稿日期:2000-10-05作者简介:王宁(1955-),男,江苏南京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20世纪西方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个权威。我们也无法验证权力的出处,无法找寻出责任的归咎或怨愤的起因。政治和经济的话语在传统意义上担当的角色———国家,公司(作为人的合法虚构的组织)———已不复有效:跨国公司并不拥有总部、中心或边缘。”[1]既然全球化使我们大部分人都被边缘化了,那么我们的生活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对全球化服务的程度。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日子越来越近,这种迹象已变得越来越明显。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文化上的全球化或趋同化现象,它使得西方的(主要是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渗透到其他国家,在文化上出现趋同的现象,它模糊了原有的民族文化的身份和特征,使其受到严峻的挑战。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全球化可能给中国文化研究带来的后果,以及全球化时代文学及影视传媒的功能。  & nbsp;

    一、全球化理论质疑

    在当今的中国学术界,不少人曾一度沉溺于对现代性问题的关注,认为这一宏大的计划并未完成。那么为什么同时又会有那么多的人在谈论全球化?这一话题究竟意味着什么?对此,学术界显然有着较大的分歧,但人们至少都认为,就我们所从事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而言,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和批评话语,对欧洲中心主义有着强有力的消解和批判作用,同时,它也作为现代性话语的对立物,对现代性有着某种反拨作用。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讨全球化并取得相当成就的少数学者之一,他在对这一现象作了详细的历史溯源和政治经济学分析后总结道,“换言之,全球化究竟是已被欧洲权力全球化了的资本主义现代性历史的最后一章,还是另外即将以任何具体形式出现的某个事件的开始,仍不甚清楚。然而,清楚的是全球化话语是对全球关系的不断变化的结构———新的统一和新的断裂———的回应,同时也是把握那些变化的一种新的认识论需要。但全球化也具有意识形态性,因为它试图根据一种比任何东西都更有效地服务于一些利益的新的全球想象来重新建构世界。对全球化的成功的价值之考虑,正如它之于跨国资本那样,对世界主义的自由人士或左派也有着吸引力,它弘扬世界的内在统一性,但却忽视了继续存在的问题不只是过去的残存物,而是带有构成其意识形态的发展主义假想的全球化过程的产物……全世界大多数人被边缘化,包括许多生活在中心社会的人。经济边缘化也隐含着政治边缘化,因为在传播民主的过程中,关于人类生活的最重要的决定正在局部地被撤消,甚至使全体选民们也爱莫能助。”[2]这也就是说,全球化从某种意义上消解了中心与边缘的界限,它既在中心发挥作用,同时也活跃在边缘。同样,作为全球化的产物,跨国资本既剥削本国人民,同时也剥削经济落后的第三世界人民。它打破了原有的贫富等级序列,使富有者更为富有,贫穷者更为贫穷。这就是全球化可能给我们带来的直接后果。因此,毫无疑问,就全球化的本来含义来说,它隐含着一种帝国主义的经济霸权和文化霸权。在经济上,美国的货币已连续多年占统治地位,美国经济也一直发展飞速而居高不下。在传媒领域,它的强大和无所不及性更是表现得明显。跨国资本可以轻而易举地占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业和影视业,甚至在当地找到可以联手操作的合作伙伴。这样一来,为跨国公司服务的人不仅参与了对别国的剥削,同时也剥削了自己的同胞,并直接参与了摧毁本国的民族电影和电视事业。在欧洲,面对美国文化的入侵,一些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和北欧诸国,不得不制定一些相关的措? ?限制包括美国电影电视和麦当劳餐馆在内的美国文化的扩展。而在一些文化弱国,美国影视则如入无人之境,侵蚀着当地的文化娱乐生活。因而不少人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文化上全球化的进程步步紧逼,强势文化可以借助于经济上的强力向弱势文化施加影响,使之趋同于强势文化。这样,在文化全球化这面大旗下,世界文化将越来越走向趋同,民族的文化特征越来越模糊。这一现象自然引起了我们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和知识分子的忧虑。难道具有千姿百态的世界文化果真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走向同一吗?试想,假如有那么一天,整个世界的多种文化都成了一种模式,作家创作的作品都依循一种创作方法和同一的技巧,这个世界将变得多么可怕!同样,在银幕和荧屏上,假如出现的都是好莱坞的制作模式或麦当劳和可口可乐广告,世界文化的末日便来临了!然而,历史将证明,这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一种幻想,因为作为其对立物,文化本土化的力

    量也不可低估,而且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或按照一个杜撰的英文术语所表明的,将出现“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现象。但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排除全球化可能导致的文化趋同化之危险。既然全球化是来自西方的一个现象,那么我们也完全可以从同样来自西方的理论视角对之进行分析批判。对于全球化这一现象,西方者是十分重视的,但他们往往只看到全球化可能带来的积极后果,而忽视其消极的东西。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从创始人的有关论述中找到论述的出发点: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

篇(8)

企业文化建设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也有新的发展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知识要素不仅仅渗透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还使其使用价值成为劳动过程诸要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知识就是力量,在新经济时代得到充分的证明和体现。正因为如此,尊重知识,重用人才,知识共享成为现代企业共同的信条。在此大背景下,企业文化出现了以下几种趋势。

1企业文化要适应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l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战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近三年,世界上有3.2万家公司进行联盟。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这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因为企业联合、兼并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所以,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联合兼并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2)双方都应注意克服排斥对方的自大心理,加强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吸纳对方文化的精华,发展成为经过融合后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它的灵活运用、潜能和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受到进一步关注。

3企业文化与生态文化有机地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1)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现代消费群体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3)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4企业文化将更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5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篇(9)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01

战略(strategy)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战略的特征是发现智谋的纲领。在现代“战略”一词被引申至政治和经济领域,其涵义演变为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战略在实践中应用最广的是军队和企业。本文主要针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讨论,企业战略就是企业在对外部环境、内部能力认识的基础上,对实现未来目标所作的长期规划。

一、时代对战略理论的影响

(一)20世纪战略理论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企业管理领域正式提出“战略”一词,并明确地界定了战略的含义及其管理过程。“战略”的含义远超出“企业各种职能协调或整合”,它包括企业选择竞争的产品-市场组合和确定企业如何竞争的关键政策方针。70年代,“战略”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大量专供战略管理的企业咨询公司,众多致力于战略管理的专业团体迅速涌现,并出现了有关战略管理的杂志。80年代,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经济学思考逐渐进入战略管理研究的中心。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90年年代的战略理论研究趋势是把企业看作一个整体,由整体来研究竞争。“核心能力、愿景型企业、战略联盟”等概念和理论被提出。由此,战略管理进入新的层次和高度。

(二)新时代需要新思维。战略思想的每一次演变都是随着时代本质特征的改变而改变的,每一个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同样就会产生不同的战略思想。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经济环境变化飞快的时代,很多事情的改变就发生在朝夕之间,所以我们要从多方面来分析企业面临的问题,针对现阶段的社会经济特点我们必须抓住以下几个特征: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资源知识化、管理人本化。

信息网络化:是指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发展,以及它们逐步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可以打破地区和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资源知识化:是指那些难以编码的隐形只是在价值创造活动所必须的众多资源中,正逐渐显示其核心地位,日益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资源。管理人本化:这一方面指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创造必须以追求顾客或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动力;另一方面也是指作为创新知识唯一载体的人,应当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真正主体。

二、新世纪企业最应该注重的两个战略

(一)成长战略。一个企业最后的成功与否,其成长阶段战略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在新世纪下企业成长的一般模式。这个角度来看,要制定一套成功的、符合新世纪经济特点的成长战略必须考虑一下几个阶段:

成长初期:找准企业定位,确定企业的专长以及目标市场,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成长中期:占据稳定市场份额后,合理的根据时代本质向多元化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号召力。成长后期:逐渐把资源集中于核心技术区域,其他区域进行辅助,把资源调整到最优配置,同时提升人员的竞争意识,以放慢企业进入衰退期的速度。

(二)扩张战略。扩张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普遍追求的目标,是世界现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扩张战略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和地位。

扩张是每一个成功企业必须面临的阶段,它决定了企业之后的发展计划,包括目标市场、产品质量、员工素质等多个方面。通常来说,独资业主企业、合伙制企业由于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局限性,逐渐的会被股份制公司所取代。因为股份制公司可以向社会进行大规模的筹资,从而累计大量资金,并且进行扩张,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鉴于现在大部分成功企业均为股份制公司,所以本文主要讨论股份制公司的扩张战略。

扩张战略的基础是资本的累计,如果没有资金的输入,许多战略想法是无法付诸于行动的。企业扩张的类型分为内涵扩张和外延扩张。企业内涵扩张是指企业依赖未分配的利润进行投资以及以此为基础实现企业生产诸方面的进步。企业内涵扩张是在企业内部发生的,主要是企业以值钱的利润作为之后发展的资本,不断的扩大规模、提高产品品质。不会改变企业的结构、产权、股份等因素。企业外延扩张是指通过合并、兼并和收购等形式实现资本的集中及以此为基础实现企业生产诸方面的进步。这样两个或多个企业合并形成新的企业,企业内部结构、产权等都发生了一定改变。比如说联想收购了IBM的PC机业务,从而提高了联想在国际的知名度,现在的联想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并占有了大量市场和良好的口碑。

一个成功的扩张战略,必须着重于资本的筹集,因为有着雄厚资本的支撑才可以使企业扩张的战略成为现实,在拥有足够资本的同时,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以及企业自身特性来制定出最合适的扩张战略。

(三)两大战略在实际中的制定。无论是成长战略还是扩张战略,都离不开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是社会经济环境,一个是企业自身的特点。现代社会经济的特点就是变化速度极快,所以我们不应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必须时刻收集与市场相关的信息资源,综合国家政策、人民需求、自身特点等因素,不断完善已经制定的战略,使其调整到最符合当前环境的状态。就企业自身的特点而言,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企业人员结构、股份、核心技术等因素的每一次变动都会引起自身特点的改变。所以只有制定符合新世纪特点的战略才能真正推动企业的前进,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三、小结

战略管理是企业的核心思想,它是企业前进的指向标,一个战略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一个管理者,单单了解局部区域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扩张的需要,走前人走过的老路亦无法适应如今时代的变革。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了解全球的经济走向,抓住时代的脉搏,制定出符合新世纪的完美战略。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汽车作为我们经常使用到的家庭工具,也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作为汽车生产较晚的地区,尽管汽车的发展不过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方面这得益于我国汽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扶持与帮助。目前,我国的汽车行业的竞争过程中,由于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不断提升和改变,所以汽车的外形也在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冲压件的成型技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各个国家汽车外形竞争的本质特征就是冲压成型技术的竞争,谁的冲压成型技术先进,质量水平高,谁就可以占据主动权。

在国外,一般汽车厂商都会采取检具的方式对冲压件进行一定的检测,也以此来作为行业的质量控制标准,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化经济也对我国的汽车行业的标准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这一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汽车厂商也应该而且必须学习使用高精度的检具进行冲压成型件的检测工作,逐步提高我国的汽车产业的产业质量标准,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而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一定的前提条件。

一、检具介绍

1.检具的定义

所谓检具,简单的来讲就是通过一定的检测检验方法以及评判标准,对于一个产品的质量、尺寸以及各种强度标准进行一定的专业检测的夹具就被称之为检具。一般来说,在零件生产的地方,我们常常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检具对零件进行标定与检测工作,一方面以此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与质量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零件的稳定性与耐磨损度,以此来确定零件的可靠性特征,这也是汽车工业生产中对于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必然要求。在进行检举的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步骤与特点:首先是要具备整体的设计思路,把握好全局,不能够想到哪再做到哪。其次就是做好零件图纸的分析工作,对于零件的定位基准和方式要把控好。在一个就是要确定好零件的精度技术要求,以此作为评判的标准和依据。最后就是考虑清楚零件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变形量,做好余量的预留工作就可以了。

二、z具的检测原理及设计方法

1.检具的设计

检具的设计一般要考虑的内容比较多,但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易用性与准确性两个突出的特征。易用性是指检具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简单上手,并且不妨碍其他的工作流程,以这个标准进行检具的设计方案是较为恰当的。一方面不能够设计的多余复杂,影响正常的使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降低其磨损,以提高精准度与使用频率,降低成本等等。准确性的特征要求一般是用来约束生产厂商的生产质量产品的,其具体的精度要求要参考国家标准甚至世界统一标准,是一个制作厂商的核心所在,提高精度质量水平是精密加工的重要技术表征,也是我国检具发展的必然过程,在精准度的设计方面牵扯到的内容十分复杂,对于各行各业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2.检具的检测原理

检具的检测原理其实非常简单,一方面是利用检具的高精度对产品的质量与尺寸进行标准化的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利用检具的搞精度以及特殊的测试手段来提高测试的精度,以此来规范生产厂商的产品质量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有人的参与,不能够忽视测量人的影响因素,必须提高检具使用者的整体素质水平,这个素质既包括人品素质也包括职业素养,特别是对于工作的态度,由于检具检测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所以做好内部企业监管也是提高品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3.检具的设计方法

篇(11)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齐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战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近三年,世界上有3.2万家公司进行联盟。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这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因为企业联合、兼并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一般来说,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形连心不连”现象。所以,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联合兼并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其次,双方都应注意克服排斥对方的自大心理,加强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吸纳对方文化的精华,发展成为经过融合后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

二、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随着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但是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和团体的搭配问题,搭配的状况不同就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结果: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及搭配良好,会对企业产生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从而推动企业的迅猛发展;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但是搭配不好,“个性”太强,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与生态文化有机的结合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

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第一,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二,现代消费群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潮”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第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人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四、将更注重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l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挡,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占居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