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区域发展的内涵大全11篇

时间:2024-01-30 15:09:5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区域发展的内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区域发展的内涵

篇(1)

内涵:任何一个概念都必然涉及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是概念所涉及的范围,我们称之为外延;一是概念所涉及的内容,我们称之为“内涵”。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现代汉语词典》)本质属性就是事物之间质的规定性,也就是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在哪里?就是它的教育性。因此,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教育性,是一定条件下社会个体的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过程。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本质属性应该由演绎这一现象的目的、行为、过程、对象、质量等来体现。事物结构化的特征可以使每一个组成元素再细化下去,形成网状结构,而这个网状结构就是本质属性的总和。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下位概念,因而中小学教育的内涵又具有中小学的本质属性,它要打上中小学教育的目的、行为、过程、对象、质量等网络烙印。而浮现在表层的,是教学目的、对象、手段等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些交互作用的元素以及其交互状态,就是我们称之为的内涵。“内涵式”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本质上是探究发展的路径和方法,与“外延式”相对应。

均衡:通俗地讲,均衡就是相当。耗散理论认为,万事万物正是因为不断地打破平衡并在新的平衡中达到新的不平衡,才获得了社会进步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绝对的均衡是不存在的。美国著名的特许学校和教育券政策就是对教育不均衡的补救。

从教育的社会公共产品属性上讲,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包括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其次是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保障以及教育民主与公平问题。下位地看,对办学主体而言,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是要保证受教育者的基本教育权利和受到公平的对待;对教师而言,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教育过程的公平。体现这一公平的最佳状态,就是每一个学生基于自身的自主的、主动的、健康的发展。

策略: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所采取的行动方针与方式,就是策略,属于方法论范畴。

在本文中,“策略”特指:根据区域中小学内涵式均衡发展新阶段的特点,所采取的、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能,增强办学主体内生动力,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科研方式、方法与路径。

科研策略

如前所述,策略就是“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所采取的行动方针与方式”,而行动方针与方式的选择需要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群体、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域,才有切实性。沙坪坝区中小学教育科研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区域内教育文化积淀也较为深厚,因此,动员群众,开展田野研究,改进科研管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应然地说,要推进一个区域内中小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其科研策略应该是混合型的。这里,仅举其要领。

策略之一:课题引领。所谓课题引领就是坚持“一个课题发展一所学校,一个课题培养一个团队,一个课题成就一名教师”的理念,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龙头,市、区、校级课题为辅佐,紧紧围绕中小学内涵发展主题,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推进区域内涵式均衡发展的策略。如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区域性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FFBog0702)就组织和动员了区内外六十余所中小学,开展教师队伍专业化、课堂教学优质化和教学管理科学化研究,在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行动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策略之二:成长科研。成长科研是这样一种科研:它以普通教师为主要对象,以个体或班组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小、真、实、活”问题为研究内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手段,落脚在发展。它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力量,没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很难取得成功。内涵式均衡发展要缩小学校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之间、个体之间的差异,突出过程中个体的纵向发展和个性发展,就需要一线实践者的主动参与和智慧奉献。“成长科研”就是要通过教师成长课题引导广大教师聚焦课堂,在问题中思考,在学习中行动,在研修中成长。具体做法是:通过专设区级“教师成长课题”,简化申报、立项等程序,明确责权利,以学校管理为主体,宽进严出,以成果论英雄。

与此相关联的一个研究就是课题课的开发。课题课是对科研展示课的提炼和延伸,它具有一般学科课的特点,同时,又承担了课题研究的探究功能,通过常规课堂来体现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学术思想、已有的研究成果或问题。通过课题课,研究人员很容易发现研究中的问题,并因此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适时调整跟进策略,发挥了中小学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对克服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具有重要的工具意义。

策略之三:田野研究。教学活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活动,借用人类学田野工作方式进行教育的田野研究,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观察和改进,尤其是角色互换与价值介入,有利于促进课堂的民主。田野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引导教师转换身份,转变视角,审视来自教育现场的各种现象,从而参与到学校文化的转型中去。它的表现形式是以群众性科研来展现的,如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市(区)级课题、校级课题和上文提到的成长科研课题,就是这种研究的载体,它具有覆盖面广,研究的问题细、小,教育教学难点、疑点突出,“在场”意蕴强烈,理性感融的特点,亲和,实感,娱乐,效率兼备,是一种值得中小学一线教师采用的研究方式。目前区域内正在开展的“规范+特色”的研究,就是一种田野研究,从质和量上推进了区域教育的内涵发展。

策略之四:规范精细管理。制度经济学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好的制度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管理就是把成文的、不成文的制度转化为生产力。而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是提高管理品质,增进管理效益的重要方略。区域性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一般是三维管理。这个系统包含了组织系统、目标系统和方法系统三个维度。组织系统着眼于层级,分为区、校、课题组三个管理级次,侧重于学术行政化管理;目标系统主要着眼于课题的效能管理,如中期学术成果汇报会、课题课展示、研究报告及数量、等级等等。方法系统主要着眼于技术手段,如抽调研究报告,组织、网络交流、论坛发帖,等等。要进一步发挥科研在教师成长、教学优化、管理科学上的促进作用,也有一个从外延向内涵、从粗放型向精细型、从数量向质量转化的过程,也就是内涵发展的过程。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是三维系统思想、方法的延伸,着眼于每一个研究个体或研究团队的潜能,是对内涵式发展的隐性推进。

结构化处理是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的主要路径,而研制和

实施各种量表则是管理的结构化过程。

一是研制《沙坪坝区中小学教育科研督导评估量表(试行)》,改变学校教育科研评价方式。该量表从组织管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发展状况四个维度对学校进行评估,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和专家评价结合起来,动态反映学校教育科研对本校教育教学的促进程度。二是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胜任力评价研究,从专业性向、专业基础、专业能力三个维度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胜任力构成的基本要素、级次与核心能力点,引导教师遵守基本教学规则,激发其教学创造的冲动。三是开展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师专业成长标准,引导教师专业成长。四是开展区域性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水平监测体系研究,构建区属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水平监测体系,引导区域内学校的整体优质均衡发展。

价值及意义

所谓价值,就是客体符合主体的要求。当你所选择的行动方式、方法对对象产生真正意义的时候,就具有了价值,反之,则没有价值。课题引领、成长科研、田野研究以及规范精细管理四大策略,分别从课题的组织动员功能、认识功能、附加值放大和管理职责四个角度去整合学校和教师资源,研究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使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受到公平、公正、良好的教育,并因此获得个体纵深的、个性化的发展。这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意志一脉相承。

篇(2)

办学模式是指一所学校为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需要而建立的一种人才培养的格式规范。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是在高职院校一定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制约而形成的,是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与途径;它对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指导与制约作用,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的形成。根据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合理进行专业布局,是高职院校确定办学模式所应进行的内容之一。《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其实质是对高职教育内涵建设进行了概括,即高职教育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为促进这一特色的实现,《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为实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教育目标,形成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独特而鲜明的办学特色。自2007年以来,学院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发展调研,深入研究高职专业建设的内涵与特点,科学规划并不断调整专业布局、强化专业建设,逐步打造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专业与专业群布局,并形成了独有的办学特色。

一、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进行专业布局调整

自2000年建院以来,学院在专业布局与调整方面一直坚持“立足区域经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依据学生就业率信息、地方职业供求信息以及学院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状况,及时增设社会需求的新兴专业,逐步改造生命力不强的传统长线专业,先后进行了三次专业的申报、论证与调整工作,使专业数量达到15个。自2007年以来,为配合学院2008年迁址至沈阳沈北新区的发展规划,更是重点加大了对沈北新区经济发展趋势的调研,以推进学院发展步入快速干道,增进发展的后劲。通过调查,制定了学院发展规划,针对沈北新区致力于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光电信息、文化创意、生命健康、商贸地产等主导产业的建设思路,将15个专业调整成粮油食品、幼儿教育、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电子信息五个专业群,以充分发挥各专业群的集群力量,全方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过三年来的不懈努力,五个专业群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强化教学改革的发展途径,均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群特色,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粮油食品专业群包括粮油储检技术、粮食工程、食品加工技术三个专业。其中的粮油储检技术、粮食工程是全省独有的专业,学院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以沈北新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依托,针对其粮油食品产业带的飞速发展,主动与驻区新建粮油企业密切联手,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提高了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与社会知名度,两个专业先后均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辽宁省品牌专业”。该专业群的教师陆续获得了“辽宁省中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名师”“辽宁省学科带头人”“辽宁省教学团队”等荣誉称号,粮食工程专业主干专业课“粮油品质检验技术”是我国高校粮油食品类专业的第一门,也是现今唯一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正是这一系列专业建设优异成绩,不仅形成了“变实习实训为预就业、变‘松散培养’为‘订单培养’、变毕业生就业的买方市场为卖方市场”的办学特色,促成了订单办学模式的良性循环,实现了校企双赢,而且还促成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申报,拉动了粮油食品专业群的全面发展,以专业群的集群力量,为沈北新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经济管理专业群由物业管理、工商文秘、电算化会计、商务英语等专业组成。该专业群结合沈北新区作为沈阳经济发展新区域的特点,针对工商文秘、电算化会计、商务英语三个专业人才需求、实习安排人少分散的实际特点,确定了以物业管理专业为龙头,发挥物业管理专业与驻区企事业单位(驻区单位均有新建建筑,实行物业管理)接触广、信息灵、人员需求多的特长,带动专业群的整体建设发展。目前该专业群在校企合作方面成绩显著,学生实训实习保障有力,就业订单逐渐增加,已超过学生就业岗位的50%以上,初步彰显订单教育的办学特色。

二、以校企合作为媒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质量过硬的合格人才,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支持与合作。这是由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的,是由要面向区域经济、服务社会需要的基本定位决定的。

校企合作是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整合并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将校、企各自优势打造成一个资源共享的育人平台的办学模式。《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对此,学院予以高度重视,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转贴于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学院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高职办学特点与企业要求,我们认为“工学交替制”的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有效载体。“工学交替制”就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学习和企业工作交替进行的过程,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分段式教学,由合作企业为学生安排工作岗位,实现边学习、边工作的培养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院一方面要求各专业要认真落实《意见》关于“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的一致性,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采用了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的指示精神。同时更强调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依据专业、区域行业背景的不同,紧抓高职教育动态性、多样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以“工”为手段,达到“学”的目的,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工学结合,实现高质量培养人才。

紧扣上述精神,通过齐抓共管,学院各专业均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粮油储藏专业根据粮食企业春晾秋收的特点,在秋冬粮食收购与春夏粮食晾晒季节,组织学生到粮库实习,参加秋收晾晒劳动,既服务于企业,又通过生产一线现场教学强化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从而探索出了“产教结合、校企交替”的教学模式。电算化会计专业尝试了“2+1分段制”教学模式。“2+1”即两年理论教学+一年实践教学(一学期校内模拟实训+一学期校外顶岗实习),具体明确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模块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计算机专业实行了“模块式教学”的培养模式,即“三块四线”式。理论教学采用“三个模块”:计算机硬件模块、计算机软件模块、计算机网络模块。实践技能上采用“四条主线”:基本技能训练、计算机组装与硬件控制应用训练、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训练、组网建网网站维护训练。“三个模块”与“四条主线”相互融合,交替进行。物业管理专业进行了“21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学生在校学习三年期间,采取两学期理论学习与一学期下企业实践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等。

(二)“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即由用人单位根据其对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情况,提出订单,与学校签订培养协议,然后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协议单位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几年的探索,学院的“订单”培养思路越来越明晰。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依据企业岗位需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岗位职业技能,我们的“订单”培养模式已基本形成。2007年以来,粮油食品专业群以沈北新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依托,联合沈北新区30家企业召开了校企合作会议,与新区20余家粮油食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订单协议287人;由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三个专业组成的电子信息专业群,与沈阳东软集团、沈北新区大宇宙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幼儿教育专业群包括含学前教育专业和音乐教育专业,其中的学前教育专业为辽宁省高职教育示范性专业和品牌专业,充分发挥品牌优势,以学生弹唱与绘画技能培养为重点,与音乐教育专业形成优势互补,学生幼教岗位能力突出。2009年,学院一年的订单培养总人数已达到545人。

(三)通过内投外联,深化校企合作

篇(3)

引言

在科技日益进步的背景下,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变电站综合控制逐步实现了自动化,不过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用电规模不断提升,使电网的负荷不断增加,在变电站的控制过程中难度加大,不断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优化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本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内涵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以适应变电站日益复杂的操作,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内涵

1.1 定义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将变电站中的控制设备、信息收集设备、保护设备、自动装置和运动装置等,实现自动的监控、控制、操作和通信过程。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改变最初的人为控制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和经济运行水平,能够适应现阶段日益复杂的电网变化情况。

1.2 类型

在当前广泛应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集中式、分布式和分散分布式,以下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1.2.1 集中式

选择多台计算机系统,并对其外网接口进行扩展,由计算机系统对变电站的开关信息、数字信息和模拟进行进行搜集,之后进行集中式处理,从而实现计算机监控和保护的自动化控制,这种集中式的类型通常只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变电站,而且对计算机的档次要求较高,当变电站规模较大时,往往会使计算机的负荷变大,集中处理的复杂程度增加,使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效率下降。

1.2.2 分布式

根据变电站所监控的区域进行划分,使用多台处理器进行工作,在各处理器之间利用互联网或串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实现数据通信,这种控制的方式维护方便,在一个区域的处理器发生异常时,不会对其他区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1.2.3 分散分布式

在间隔层中,执行数据收集、控制和保护的设备分散安装在其他设备的附近,这些分散分布的设备直接彼此互相独立,通过通信系统进行连接,这些设备能在间隔层完成的功能并不会依赖于通信系统,而且这种类型的自动控制方式还可以节约大量的设备和电缆投资。在安装过程中,既可以分散安装在间隔层,而且可以在控制室集中或分层组屏,另外还可以选择分散安装在控制室和开关柜上。

1.3 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由多种技术复合而成的,它的功能可以提现在以下几个子系统中,对这些子系统的功能进行简要分析。

1.3.1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最基础的功能,能够将变电站的运行状况进行收集,最终以数据或图像的形式反映在计算机屏幕上,从而使工作人员作出判断和操作。

1.3.2 保护系统

保护系统是对变电站主要设备和线路的保护,通常包括对变压器、输电线路、无功补偿装置、配电线和接地线的保护。

1.3.3 无功控制系统

在运行的过程中,变电站的电压合格率是非常关键的,通过设置自动化的无功控制系统,控制在供电网络中的大量无功设备,可以自动地进行无功补偿,从而保证电压的总体合格率。

1.3.4 低频减负荷系统

在变电站的负荷过高而导致频率降低到50HZ以下时,危害非常大,因此低频减负荷系统的运行,可以很好地保护系统频率的稳定。

1.3.5 备用电源系统

目前一些关键用户在电源设计时,通常有两路电源,如果一路常用电源系统发生故障时,备用电源系统能够自动投入使用,从而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稳定。

1.3.6 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控制过程中,包括现场各区域之间的通信和系统与上级调度的通信。在各子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通信是实现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科技水平发展迅速,将会带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以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2.1 数字化

数字化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也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在信息收集、传送、运算和输出的整个过程中,实现数字化操作。其中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利用数字化电气量测系统对变电站的运行信息进行收集,是数字化的标志,这种方式将会改变目前复杂的信息数据状态,实现数据信息向集成化方向发展。

2.2 保护监控一体化

保护与监控实现一体化已经在35千伏以下的电压控制中得到了应用,今后在更高的电压也将得到实现,尤其是110千伏以上的线路,这种一体化的实现可以提高自动化功能的集中化,从而进一步提高保护和监控的效率。不过实现这种运行方式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当设备故障进行维护的过程中,都将会导致系统停止一段时间的运行,这个缺点也是110千伏以上线路未大量采用保护监控一体化的原因。在将来技术的不断取得进步时,这项难点技术一定会被突破。

2.3 设备操作的智能化

智能化是未来设备操作的发展趋势,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也将会逐步实现。未来的新型传感器会逐步得到开发,从而利于计算机对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做出正常的操作,整个过程逐步会向无人操作的智能化发展,不仅能够节约人力资源,而且可以实现计算机智能化操作快速、准确性。

2.4 设备维修状态化

在数字化应用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之后,通过监视系统的运行,可以进一步准确地发现故障的位置和故障的操作,实现所有设备的运行状况均在计算机的掌控之中。在设备维修的策略选择上,可以改变传统的定期维修方式,根据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维修,从而进一步提高维修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2.5 网络协议标准化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需要通过网络来进行连接,只有将网络协议标准化,才能将整个系统实现统一和协调,从而利用计算机接受各种自动化设备反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操作。目前国外已经在这方面实现了应用,标准化的网络协议将会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一个发展趋势。

2.6 设备安装的简便化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会逐渐向集成化发展,从而将多种功能的装置整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设备安装过程的检变化,另外,设备对于环境的抵抗性能也会得到提高,使严寒、雨雪、风化作用无法对设备造成影响,实现户外安装,进一步简化了安装过程,不再需要特别建筑一个空间去安装设备。

3 总结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对变电站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当前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未来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一定会发展得更加完善。最后,希望本文提出的一些浅显观点和建议,能够对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支撑整个信息网络的背后是超大规模、不计其数的电子元件,传统意义以及技术上的电子元件的互联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信息的需求,新技术、新要求对电气互联有了更高的平台,在设备装置中,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各方面的模块越来越集成,如何将各个部分科学合理的连接在一起,并能安全、稳定、高效的运作,是当前电气互联技术所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电子互联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简单的分析:

1电气互联技术的概念综述

电气互联技术是一种升级版本的高科技技术,它区别于传统的电气连接技术。不过,电气互联技术本身也是在电气连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相对而言,电气连接技术主要是将两个电气元件连接起来使电气连通,在很多电子组装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电气连接技术。除了电气连接技术,还有一种电子设备装联技术,是指将多个电子元配件用一定的导线或其他零件组装成整机的技术方法。但这些与电子互联技术都是存在着很大不同的。电气互联技术是电气互连技术的延伸和扩展,它指的是:在电、磁、光、静电、温度、湿度、振动等已知和未知环境中的任何两点(或多点)之间的电气联通以及相关设计、制造技术。

2电气互联技术的新内涵

电气互联技术是由多种学科、技术组合而成,主要涉及到机械工程科学、电子技术、元器件连接技术、互联设计以及互联工艺等,主要包括的技术内容有元器件、微系统以及整机系统的互联技术。电气互联技术应用的主要作用是将电气元件中的点与点、件与件、元件与部件、组件与系统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联通,从而实现将电气设备的整体系统组装完成。电子技术在系统中所占的含量越来越大,相应的电气互联点、线、件也越来越多,电气互联技术的作用和重要性随之不断提高。而且,实践已经证明,电气互联可靠性是电子设备可靠性的主要问题,尤其是采和表面组装技术(SMT)进行互联的SMT产品,互联可靠性即为产品的生命。SMT作为新一代组装技术,已逐步代替传统通孔插装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现代电子产品的PCB电路组件级互联的主要技术手段。电气互联技术与SMT的关系。电子气互联技术涵盖SMT、AMT是电子气互联技术中的主体技术和主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电气互联技术的发展主流。

3现代电气互联技术的结构特点

电气互联技术是在很多学科与技术中发展而来的综合性技术,因此其结构组成较为复杂,并各具不同的特色。一般来讲,电气互联技术的结构组成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技术、互联基板技术、互联连接技术、芯片封装级连接技术、模块互联技术以及互联可靠性设计技术等等。3.1、电子元器件。元器件技术的发展状况,直接导致电气互联技术的极大发展。表面组装元器件的出现也使以SMT为代表的新一代组装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当代的元器件发展趋势是表面组装化,进一步微型化,多芯片集成和系统器件化。

3.2、互联基板技术。绝大部分的电器元件都是焊接在基板上的,此时,承载整个系统的基板显得至关重要,根据当前的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含厚薄膜技术、印刷电路板技术、绝缘金属基板技术、塑料基板技术、挠性和刚挠结合特种基板技术等。通过此技术可以实现:①各元器件之间的信号互连、电源与馈电互连、地线互连;②元器件的机械固定与支持;③元器件散热等。

3.3、互联连接技术。此技术解决的是将控制芯片与基板上模块相互连接,实现信息控制的重要部分,搭建了芯片与基板之间的桥梁。其技术研究内容主要为相应的工艺与设备。

3.4、芯片封装级连接的发展趋势。由传统的引线连接(键合)和载带自动键合,向倒装焊(FC)凸点载带自动键合(BTAB),以及采用光硬化绝缘树脂,并利用其硬化收缩应力完成芯片电极与基板电极连接的微凸点连接(MBB)等连接方法发展。由单芯片封装向多芯片封装,由单层芯片结构形式向多层三维高密度组装形式发展。

3.5、电气整机互联技术

此技术是指将电子元件、零部件、紧固件及各种连接导线,按一定的技术规范连接成整套的制造系统。并且技术还对机箱结构、线缆布线、电磁兼容设计、冷热设计,互联可靠设计和组装工艺都有要求,其中电磁兼容设计就是实现设备或系统的内无相互干扰的电磁,能兼容运行。适当时要采取电磁屏蔽、接地保护措施,机械结构因素对电气性能的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机械结构中的摩擦、间隙、弹性变形、光电辐射等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只有清楚透析各种机械结构、机理性能等规律,才能在设计和使用中,确保元器件的性能的稳定性和高效率性,从而确保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正常持续运行。

3.6、保护装置的一体化发展

1)充分的资源共享,一个装置包含了被保护元件所有的模拟量,实现逻辑的判据可以充分利用所有电气量,使对装置的保护更加完善、可靠,判据更加灵活实用。

2)主后一体化装置,任何一个故障启动或动作保护装置就可以录下整个单元所有模拟量,使得现场故障的综合分析、定性及事故处理更加方便,给故障录波、后台分析带来了便利。

3)主后一体化装置便于保护双重化的实现。主后共用一组TA,装置数量少,误动概率降低,TA断线概率大大下降。

3.7、新型光电流互感器、光电压互感器的应用

传统的电磁式TA具有铁磁谐振、磁饱和、绝缘结构复杂、动态范围小、使用频带窄、铜材耗费大,远距离传送造成电位升高等问题。新型光电流互感器(OTA)、光电压互感器(OTV)相对于电磁式TA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不存在饱和问题,频率响应宽,动态范围大,在很大的电流变化区间内保持线性变换关系;实现了强电和弱电的完全绝缘隔离,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不存在二次开路的问题,二次输出值较小,适合与保护直接接口。因此其将成为主设备微机保护的发展趋势。

4、未来电气互联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根据科技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市场对电气设备产品的需求转变。笔者认为,在未来的电气互联技术发展中,将会主要向着以下几个方向不断发展:

4.1、电气设备组装过程中的有关材料、设计以及工艺、设备等技术都会呈现出更大的相互依赖关系,各个技术之间的相互配合程度将会更高。

4.2、高密度的电子电气组装、立体电气组装以及系统级芯片混合组装等电气设备组装形式将会越来越多。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密度更大,功率密度也会随着增大。同时会引起一定的热设计问题。

4.3、高密度的组装会使得电子元器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这极易需要设计一定的屏蔽隔离方法或者电子兼容性设计来满足抗干扰的需求。

5、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互联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作用下的新型技术,其在电气电子产品的生产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电气连接的技术水平,促进了电气电子产品设备性能的提高,增大了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采用电气互联技术可以实现无铅焊接,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互联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篇(5)

一、前言

人才竞争是国际间国力竞争的核心。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六章第四十八条中提出: “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物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人才竞争的关键是教育,而在培养和聚齐人力资源的过程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是教师。纲要(第十七章五十一条)提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只有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中也提到:“坚持内涵式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西部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在面对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和“向西看”对外交流活动日益增长中,肩负着培养出一批外语+专业的服务地方经济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重担。而要承担起这一重担,西部地区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要有紧迫感, 必须进行“自救’式内涵学习与发展。

二、西部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重要地位日益凸现。要想参与国际事务,取得话语权,就得能较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熟练并流畅地用英语陈述自己的观点。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要也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在西部地区,比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自2010年9月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次“中阿经贸论坛”博览会。在这样一个中阿新丝绸之路展示的盛会,中西社会经济、文化的集汇交融的时刻,不同肤色的人们通过英语(和阿拉伯语)相互交流、沟通。对外交流与合作离不开语言服务,语言服务离不开大批懂专业的英语(和阿语)人才。而在培养这些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英语教师,其自身的内涵发展便成为硬道理。高要求的发展使得大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

挑战一: 课程论的理念及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属于通识教育(English for General Education)。通识教育的定位是:培养出有“厚德博学,虚心从善”态度的、有“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胸怀的、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责任的高素质人才。通识教育是要把“培养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及为人类服务贯穿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改变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不再是一刀切,而是要进行个性化教学,在基础阶段,进行分级教学,分类指导,在提高阶段,要开设拓展课程。而且,大学英语必须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要主动与本校的专业、需求结合起来,服务于社会,大学英语课程将由通识教育转变为ESP课程(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将成为趋势和可能。对于西部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在中阿经贸论坛的大环境下,除了自身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还需要了解一些法律与贸易方面的知识,并且需要学习阿拉伯语和了解阿拉伯文化,拓宽人文视野,深厚人文情怀,以适应培养服务地方经济人才的需求。

挑战二:TEFL环境下教师的关键作用

大学英语教师在TEFL(Teaching 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环境下的作用,主要是外语语言输入来源者,良好学习环境的创造者和维系着,正确语言学习方法的倡导者,语言学习者的心理辅导员和引导者,同时也是适当语言学习资料的筛选者。高素质的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有能力确定合适的语言教学目标,确定适度的教学内容 ,选择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要想起到这样的关键作用,大学英语教师平时要了解外语教学理论,除了958钻研二语习得理论外,还要主动将这些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要有跨文化比较的意识。

挑战三:信息时代带来的挑战

当今的信息时代,语言学习资料丰富多样,发达的互联网又给学生提供了随时查阅资料的快捷与方便。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唯一解释人以及唯一的传递者,而是需要成为在信息时代依然受学生依赖和尊敬的“答疑解惑”者。比如,英语教师若能向学生推荐在互联网上的哈佛大学的公开课的某个课程并与学生同步观看并借助于微信,电子邮件与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和成果或能回答学生就2013年“两会”期间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孙宁的某句英语翻译提出的问题时(哪怕是一个短语的翻译)并与学生就“中国梦”进行讨论时,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答疑解惑”的形象自然就树立起来了。

挑战四:ESP课程下的挑战

ESP课程是一种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的教学课程。它的精髓就是满足不同类型英语学习者的不同需要,以提高教学效果。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统计,世界上约三分之二的工程技术文献用英语写成,但是,世界上三分之二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不能阅读英语资料。大学英语在“要主动与本校的专业、需求结合起来,服务于社会”这一新的目标下,大学英语教师承担ESP课程的教学任务就势在必行。西部地区大学英语教师在扎实自己的英、汉语文的基本功的同时,还得有目的学习一些法律、经济、旅游、商贸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适应培养服务于像中阿经贸论坛这样的国际交流活动的人才需求。同时,对ESP 的深度研究并运用它来重塑高等院校特殊用途英语的课程设计,对于培养管理、服务、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救”式内涵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韩刚教授总结了我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六大问题:1.重“知识”轻“识知”: 缺乏个人思想表达、交流和反思知识的机会。2.重“课程” 轻“过程”:缺乏进行教学过程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机会。3.重“方法”轻“策略”:缺乏从具体策略行为中归纳有效教学特点。4.重“科研”轻“教研”:缺乏将教研纳入和推动“科研”的有效机制。5.重“传授”轻“协商”:缺乏与学生进行互动流的方法和手段。6. 重“指导”轻“建构”:缺乏与其他教师或学生的互动性反思和团队建设。

从韩刚教授总结的这六大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英语教师现在更多的是“拿来用”,也就是说,只是简单地去“知道”,仅仅将所学到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在思想表达中缺乏自己的思考,从而缺乏创新精神,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课堂上,大学英语教师注重的是传授知识,而缺乏提供给学生构建知识的机会。至于与其他教师的互动性反思,则显得更加薄弱,因为大学英语教师(其实是大部分高校教师)在大学这个“象牙塔”里,都各自为阵,交流的机会较少,更别说互动性反思了。这六个问题是制约大学英语教师在新形势下面临挑战的主要因素。

四、西部地区大学英语教师在新形势下的内涵式学习与发展

1.要肯于学习,善于学习。 教师首先是出色的学习者,教师应优于学生或其它的从业者的学习。但长期的教学生涯已使大部分教师不善于学习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语教师首先要在自己专业基本功上下功夫,主动阅读原版英文书籍,英语报纸,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热点词汇的英语表达法,并将所获得的信息与同事和学生分享。其次,教师要在教学对象、任务 、语言教学特点的分析上下功夫,在语言教学中的心理学上仔细琢磨,要学习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作为英语教师,还要分析影响语言教学的多种因素,要有文化意识,学习过程意识。第三,为满足服务地方的需求,为适应大学英语课程由通识课程(EGP)向特殊用途课程(ESP)转变的趋势,大学英语教师要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所以,教师善于学习,肯于学习,在”自救“式内涵学习与发展中显得至关重要。

2.要根据特点来学习。教师的知识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其特点是:实践性、社会性、 反思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实践环节,在遇到问题时,多思考,多与同事甚至是学生一起进行互动式反思,找出问题的症结,思考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抓住一切机会向同事、同行学习,拜名师为师,拜同行为师。教师的发展是一个实践性的学习过程,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成长的。比如,教师要多参加一些专题培训和专家讲座,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聆听专家的建议。并用这些新的教育理论来实践,在实践中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思想。交流学习的机会都是汲取别人长处、提升自我能力、内化自己教学思想的非常重要的机会。在这样的内涵式学习中,教师的发展可谓事半功倍。

3.参与教改,教中学,学中发展。大学外语教师要主动参与课程和教学改革项目,要学做教学科研。要学会聚焦问题,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学习有科研的前沿意识。建立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师团队,这样,教师在一起就有共同的目标和语言,有互相交流与分享经验的愿望,有同事之间的支持和鼓励,有了互动反思的基础。教师要积极参与教改,教中学,做中学。科研会使一个教师完成从“教书匠”到科研人员转变,也是教师内涵式学习与发展的核心。

4.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学英语教师内涵学习和发展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要多读书。多读英语专业的原版书籍并涉猎一些其它学科的书籍阅读改变人生,阅读拓宽视野,阅读升华境界。在补充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多思考、多写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并提笔写文章,从写小文章开始,逐渐积累升华。最终,开阔的视野,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跨学科知识,会给教师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教师保持竞争力注入了足够的正能量。正如(苏轼《和董传留别》)所言:“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总之,在面临来自社会、自身和学生的更高要求和挑战时,西部大学英语教师要有紧迫感,必须进行"自救"式内涵学习与发展,努力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服务地方的浪潮中有所作为,为本地区培养出英语专门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六章第四十八条.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七章第五十一条.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第一条.

[4]文秋芳.关于“立足质量,提升外语教师竞争力”[R],在全国高校发展学术论坛上的讲座. 2012.4.

篇(6)

二、农产品包装设计文化内涵必须体现区域特征

一般农产品都在一定的区域内生长,是因为一定的农作物适应一定区域内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一方水土孕育着颇具一定特色的农产品。一定的区域所生活的群体在历年的生存繁衍基础上形成一定区域人群的共同生活习性,这源远流长的生活习性同样形成一定区域的文化现象,一定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也推动区域文化的发展,而区域文化发展也在带动区域农业经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产品包装设计文化内涵的体现就是在对一定区域内的文化进行传播和弘扬,就是在促进自身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外阜人群而言,可以说是一种区域文化的传播,这传播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就意味着本阜群体对自身生活区域文化的张扬。所以,农产品包装设计的文化内涵一定要体现区域特色。如何体现区域文化特色?这是我们所必须研究的话题。我以为:区域文化体现于农产品包装上,那区域文化的选择必须保证与农产品特色的有效融合,保证区域文化永远是一定区域的一面旗帜。农产品包装设计文化内涵则必须充分挖掘区域文化,努力形成区域文化特色,所谓特色应当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从一定的实践层面看,区域文化有些已经是被公认的,而有的还蕴藏在一定区域,未曾开发出来,也没有得到外界的公认,譬如在一定区域内就有好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开发利用并打造出去就是一定区域的文化品牌。我们将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能够比较好地挖掘出来,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就可成为一定区域内的优秀文化资源。

篇(7)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事业,我国地域辽阔,资源分布不均,内陆地区铁路交通有很多地区无法直达,便捷的公路运输已经占领消费终端的必备条件,成为地区间更直接、更有效的主要运输方式。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公路交通发展水平的要求不同,如果公路交通应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将有力的促进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势必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消极的负面影响。

一、公路交通的定位

公路基本属性是社会公益性的基础设施,是由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间、城乡间、乡间能行驶汽车的公共道路,它是实现交通运输的重要物质载体。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是手段,交通运输是目的。因此,公路行业的产业定位为服务业,是决定于交通运输业的定位。在新形势下,国家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优先发展服务业,为公路行业发展赢得新的战略机遇,拓宽了公路行业发展之路。当前,国家把交通运输定位为服务业,并作为产业政策引领公益产业发展,公路需要从统一的模式向个性化模式发展,来满足公众对公路服务更多、更新、更高、更细的要求。因此, 以公路系统创设的环境、条件满足公众出行的需求,包括合理的路网、适行的技术状况,提供合格的公路产品和合意的出行服务,是构筑大公路战略的内质。

二、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之一,在区域范围的竞争具有速度、质量、灵活性、知识和网络等特征,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 是企业速度与网络的基础和平台, 关系到企业服务的质量和灵活性。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实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交通运输市场管理政策等软环境建设要素实现对接,二是公路、场站等对外运输硬件基础设施形成统一的网络。区域交通一体化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

三、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内涵分析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包括公路交通与经济两个系统,在构建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时准确把握“适应性”内涵,因为其中任一系统的变化都会导致适应程度的变化,适应性评价指标的选取与“适应性”的内涵紧密相关。目前,较为典型的研究是《山东省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和《“十五”末公路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从规律性、阶段性与可持续性三方面深化了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内涵。山东省报告“适应性”内涵分析则从公路网的规模、功能特性要与该区域的规划、资源、发展战略相匹配进行的。任何一个时期或阶段,交通运输自身的发展,脱离不了所处时期经济环境所施加的各种影响。笔者认为,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是指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在发展度、协调度、可持续度三方面的适应能力;其内涵是指公路交通在发展过程中要正确把握发展度、协调度、可持续度三者关系,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不断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达到公路交通与经济、社会、资源等多方面的动态协调,最终实现公路交通效益型、可持续型等多方向的发展。

四、研究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一)提高区域竞争力

所谓的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在一定外部环境条件下能够创造价值、财富,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能力。为吸引投资与发展本辖区经济的政府间竞争,它需要两个以上的行政区域政府竞争性地提供公共产品。因为交通运输的发展对资源的吸引、整合作用,对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进行认真的研究,有助于合理有效的为区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公共产品, 便于政府部门科学的规划区域发展,以提高区域竞争力。

(二)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市场经济开放性所要求的

篇(8)

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做精、做细旅游产品的观念已普遍为旅游界接受,打造旅游精品、创旅游市场名牌已经成为旅游业的共识,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旅游市场竞争正在向高层次发展。

一、区域旅游产业品牌化运营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已有24个省市将旅游业确立为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根据波特的产业竞争力阶段理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形成要经历四个阶段,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目前,我国除了广东、上海、北京三个旅游发达的地区已经进入创新驱动阶段之外,其余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前两个阶段或正在向第三个阶段过渡。越是较低层次的竞争阶段,其竞争则越为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区旅游业要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打破传统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的格局,选择区域内品牌化经营策略。

二、区域品牌的效应

区域品牌效应表现为:区域品牌通过为某个地域的特定产品给予定位,并使这一定位受到广泛认可,成为一个区域声誉、质量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成为有价值的地区资源。

1.获取持续的品牌效应和聚集效应

法国品牌管理权威诺尔?卡菲勒教授认为:品牌是企业价值的源泉。而区域品牌则是一个地区内企业群永久的价值源泉,有着旺盛和持久的市场生命力,它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具有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对区域内的所有旅游企业来说,当区域品牌知名度高、美誉度好时,区域品牌就具一种“光环效应”,所以该品牌一经建立,在消费者中有了良好的口碑,它的市场生命力就会很强。这种“光环效应”不仅带动了主导产业的发展,使之形成市场优势地位,而且区域品牌树立后,必然会吸引资源、资金和人才等要素在产业集群中进一步集聚,产业聚集所形成的外部经济效应、人才聚集效应、学习创新效应则进一步促进区域产业自我发展,获取竞争优势。

2.加强区域旅游产业的促销能力

区域品牌树立后,借助区域整体营销作用,区域内旅游企业通过发挥集群的整体力量,利用群体效应,有利于企业花费较少的营销成本开拓国内外市场,集群内的许多企业可以依靠区域市场和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去参与竞争,赢得更为强大的市场份额。

3.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形象

建立区域品牌相当于为区域内旅游产业建立了一个区域形象平台,因此,可以借用区域品牌来提升区域的整体形象,增强区域吸引力,扩大区域影响,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形象和产品形象的推广工作。由政府出面进行的区域品牌建设,在规模、权威性、说服力上都要超过由企业单独进行的营销活动,使区域内的所有旅游企业都从中受益,可以起到传播信息、创造市场需求、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产品销售、规范企业行为,以及排斥竞争对手的作用,也使外界了解其区域旅游核心专长,便于消费者识别并做出反应。

4.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区域内有一定的产业集群,地理位置相近,可以经常相互沟通,互相了解,区域企业集团联合作战,增强了区域内产业实力。在区域政府的领导和行业协会的协调下,各企业还可以从有利于本产业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协调分配资源,建立良性竞争秩序,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区域旅游产业品牌化策略

1.政府积极参与,合理因势利导

区域内旅游产业应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对已进入的旅游企业,区域政府应该注重挖掘各企业竞争优势,协调区域内企业自身特色化发展和区域旅游产业整体发展之间关系,引导区域内建立良性竞争局面。区域政府和企业应通力打造区域品牌,发挥区域企业团队规模、资源、市场优势,使企业由自身“单打独斗”变为“集团行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协同作战、开拓市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塑造区域旅游形象

旅游形象有利于人们区分旅游地,打下鲜明的印象,并最终引导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者的消费。21世纪旅游业的竞争已不仅是质量、价格、服务的竞争,更是形象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旅游形象的树立和传播意味着经济效益和市场范围的扩张,是旅游地和旅游业开拓市场的开路先锋和利器。通过形象定位,强化区域形象,植根于旅游者心目之中,是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的重要策略之一。

3.深度挖掘区域旅游产品,着力打造精品

目前,区域旅游产品存在的普遍问题有:旅游资源深度挖掘不够,旅游产品内涵肤浅;知名产品少,吸引力不高;旅游产品单一,产品组合未形成体系,同构产品竞争激烈。为此,可在如下几个方面改进:第一,增加文化内涵。感受文化、理解文化、掌握文化是旅游者的精神追求所在。在旅游产品开发中,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突出其或时代、或传统的文化特色,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容,增强景区的文化淀积,挖掘各类文化旅游产品,通过文化内涵突出旅游产品各自特色是塑造旅游品牌、提升竞争力的根基;第二,提高品位,塑造精品。杜绝开发粗制滥造、重复雷同的旅游产品,开发前要经过严格的规划论证,在旅游规划和审批时把好关。深入挖掘具文化内涵、特色突出的旅游项目是打造精品旅游产品的基础和关键;第三,开发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外,注意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如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生态旅游等,以适应旅游者的不同需求。

4.加大区域品牌传播力度

在现代信息社会,公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千差万别,对不同渠道的信息,信任度和认知反应也不尽相同。如果单靠任何一种传播手段,都不足以覆盖绝大多数目标受众,而且任何一种传播手段都有其传播方式和效果上的局限性。要想更好的塑造和提升区域品牌形象,必须整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开展整合营销传播活动。

首先,必须由行业协会牵头成立区域品牌的推广机构。

其次,要拟订好广告媒体组合策略和计划方案,整合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品牌传播。

再次,要借助区域各种特色资源和区域名片,塑造鲜明的区域品牌个性形象,扩大区域影响力,提升区域文化内涵。

最后,区域内的每个城市都要积极创造条件搞好城市软、硬环境建设,有特色的城市要积极参加城市形象相关评选活动,并做好相应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

[2]蒋廉雄,朱辉煌,卢泰宏.区域发展新战略:基于协同的区域品牌资产构建[J].中国软科学. 2005(11):107~116

篇(9)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105-02

1 区域品牌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区域品牌,是指在某个行政或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品牌。现有的理论一般认为区域品牌的内涵包含三个要素:区域特性、品牌内涵和产业基础。区域特性说明任何区域品牌的形成都是与本区域的特色密切相关的,区域内的经济、自然、历史文化和社会资源等都会影响到本区域内产业的选择和发展,影响本区域独特口碑的形成;品牌内涵则说明区域品牌代表着区域特定的产业、产品的属性、价值、个性、文化、利益和顾客等,不但将本区域同其它区域区别开来,而且意味着吸引特定的投资者和顾客,产生独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区域品牌的产业基础则说明区域品牌的建设是区域特定产业不断发展、成熟,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过程,其内部的生产规模、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决定了产业的发展水平,为区域品牌的建设奠定经济基础。从根本上来说,区域品牌就是本区域最具优势的产业、产品的品牌。随着这种产业、产品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人们便将其与本区域联系起来,并成为该区域的代名词,形成区域品牌。

2 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品牌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区域品牌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公共品牌效应。这种公共的品牌相对于企业的私有品牌而言,具有更强的识别性和更长期的影响力。区域品牌使得区域中的各个企业都能够“搭便车”,共享这种公共的品牌效应,从而使自己带有区域良好的“光环”,有利于本区域的商品在市场交易中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次,区域品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集聚效应。区域品牌代表着本区域在自然、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等各个方面的独特和创新之处,这对本区域形成一种识别,从而能够吸引相关的资源、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这在当前国内外吸引投资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显得特别重要。

最后,区域品牌,也能够提高当地政府、行业协会或商会以及各个企业等机构或团体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区域品牌对本区域持续的识别性,广泛持久的传播区域的能力以及为本区域聚集投资者及赢得顾客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发展区域品牌的过程中“尝到甜头”,从而积极发挥各自的力量,共同创建区域品牌。这在主客观上促进了本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国内外许多区域正是由于塑造了良好的区域品牌,从而获得了长期性的、相对垄断性的无形资产,提高了本区域的竞争力,使区域经济走上了持续发展之路。由此,依靠区域品牌来发展区域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潮流。

3 产业集群及其对区域品牌建设的作用

经济生活的实践表明,区域品牌建设与产业集群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区域品牌的建设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产业集群,指地方产业的集聚,是一组在地理上相互靠近的相关的公司、专业化的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而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现有的理论及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中、成员关联、经济外部性、文化根植性等特点,而且具有能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外部范围经济效应和知识创新效应等作用。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区域品牌建设与产业集群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来推动区域品牌建设日渐成为一种趋势。在国外,美国好莱坞的娱乐产业集群、纽约的金融产业集群,硅谷和128公路的微电子产业集群;英国伦敦街头的拍卖产业集群;德国斯图加特的机床产业集群;法国布雷勒河谷的香水玻璃瓶产业集群等,在国内,北京中关村的IT产业集群,浙江永嘉县桥头镇的纽扣产业集群、乐清柳市镇的低压电器产业集群、诸暨大塘镇的袜子产业集群以及广东佛山的陶瓷产业集群等,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都为本区域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本区域创造了良好的品牌。这也由此说明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区域品牌建设的重大作用。

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建设的作用,是通过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内涵三要素的影响来实现的。

3.1 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对区域品牌三要素的影响

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大量企业同与之相关联的机构在某一地域的集聚成群,构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这种集中使得本区域的特色更加明晰化,更容易发挥区域吸引特定投资者和顾客的优势。这种集中也使得本区域内企业与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更加方便,使产业的创新更加低成本化。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通过对区域品牌三要素的影响,能够促进区域品牌的建设。

3.2 产业集群的成员关联性对区域品牌三要素的影响

产业集群内的各个企业与其前向、后向和水平的产业联系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顾客之间的成员关联以及与本区域的相关机构间的关联,使本区域逐渐形成一种区域性的网络。这种网络有利于降低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并且使他们之间相互合作集中搞好产业链中的一部分,着力于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促进整个区域竞争力的提高,为区域品牌的建设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也能够突出本区域的网络特色。这也有利于区域品牌三要素的培育和提高。

3.3 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对区域品牌三要素的影响

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包括共享区域的各种软、硬件设施,并体现为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范围经济效应等。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表现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导致生产成本的降低,外部范围经济效应则表现为经营范围的扩大而对风险的降低以及消费者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满意度的提高。这两种效应使得本区域内企业交易成本、生产中风险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不断节约以及消费者满意度不断提高,使本区域的产业发展更加迅速,使本区域对投资者和顾客的吸引能力不断提高,提高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对区域品牌三要素同样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3.4 产业集群的文化根植性对区域品牌三要素的影响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深深地根植于本区域的文化、社会环境中,具有本地区化的氛围,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以及协同竞争、共同创新创造了条件,促进本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区域独特的文化氛围也能够得到相关投资者和顾客的青睐,增加区域的吸引力,增强区域的竞争能力。由此,产业集群的文化根植性也为区域品牌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由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内涵三要素的作用可以看得出,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为区域品牌的建设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突出本区域的特色、创新,有利于本区域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这就在根本上为区域品牌的建设创造了条件,从而在理论上说明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建设区域品牌的作用。而区域品牌的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也就说明了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的内在促进关系:发展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品牌建设,区域品牌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各个区域必须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以便积极推动区域品牌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爱华等.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形成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

[2]马骁等.基于产业集群类型的区域产业品牌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08,(3).

[3]陈东北.基于产业集群升级的区域品牌发展之路[J].企业活力,2009,(12).

[4]孙宏杰.关于区域品牌报道的思考[J].新闻战线,2002,(11).

[5]胡大立等.区域品牌机理与构建分析[J].经济前沿,2005,(4).

篇(10)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指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以某一行政或经济区域为核心,通过创建区域内统一的全方位系列化优质农产品核心与龙头品牌的行动,带动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强区域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的经济。一般认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具有以下特性:

1.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

农产品品牌是在传统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它必需要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如西湖龙井以优质茶叶为物质载体。形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物质载体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是某一区域的特殊气候、纬度、温差、土壤、水分、传统工艺、人文历史等众多因素。在长期的发展中,这些因素赋予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天然孕育的差异性及相对的资源稀缺属性,使得该区域的农产品和其它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从而易于形成比较优势。

2.具有产权模糊性

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实际情况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一种集体性的公共品牌,具有产权模糊性。从历史的角度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并不完全是经营主体培育的结果,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在该区域内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为所有的该种农产品经营者共同拥有,区域性品牌的权力边界模糊,产权不明晰。产权归属的模糊性使得“搭便车”的行为时有发生,容易导致逆向选择而形成“柠檬市场效应”。

3.具有名牌效应和消费从众性

农产品区域品牌往往具有广泛、持久的品牌效应,是非常有价值的地区资源。成功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消费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源,不仅能帮助消费者区分同类农产品及服务,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更能深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名牌效应能引起消费者广泛的从众行为,即“羊群效应”或“羊群行为”,比如人们习惯于像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经济人在信息不完全、未来不确定的环境下具有从众的偏好。

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及其构建模型

1.形成模式

目前,我国区域性农产品品牌种类丰富,然而理论界对区域性品牌形成模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名牌带动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政府经营管理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和区域形象提升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这四种模式是现阶段比较科学合理的归纳与总结。

笔者认为,在培育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可采取“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产业集聚”的路径为突破口,分别通过这两条主线来最终实现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以农业企业集聚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形成区域内的强大的农业产业竞争优势。这种模式比较常见,且适用范围广,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提供了一种思路。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时要将上述几种模式综合分析,才能合理地分析地方区域品牌的形成,更好地应用于地方区域品牌的构建与培育。

2.构建模型

一般认为,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协会组织运营是较理想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构建模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我国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区域性品牌要将区域品牌的形成流程与区域品牌的支持系统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形象的三明治模型。在政府推动与行业协会支持下区域品牌的培育能够科学合理的发展,并能够很快的构成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经济,这对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也同样有一定的适用性。

三、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及历史人文因素的差异,各地区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必须做好农产品品牌的舍取,要站在区域长远发展的高度,综合评价各个农产品品牌的现实基础、发展潜力等,理性地做出选择,从该区域内的特色农产品巾将那些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品牌筛选出来,作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重点培育。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要聚焦品类和品牌的核心利益点,必须以区域文化底蕴为基础,充分挖掘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须秉承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突显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核心价值,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农业生产经营者整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集区域资源为一体而形成的,富有深刻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既包括该区域特定的产品特色,也包括以特色农产品为载体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及各种隐性文化,可以说区域性品牌是该区域文化的象征。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著称的西湖龙井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就是西湖龙井茶的核心利益点。因此,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更是罕见的龙井茶文化艺术的价值,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2.产业集聚原则

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指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依托农业产业化并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形成规模经营并取得规模效应,获取集聚优势,为区域品牌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以“安溪铁观音”为例,90年代以来,安溪茶叶产业集群发展迅猛,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加T企业达数百家,大小茶叶加二企业数千家,且带动了上下游关联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种植农业、茶机工业、保健品业、运输业、包装业、旅游业、会展业和其他服务行业,还延伸到安溪区域外,约有5万家茶叶经营商店遍布全国各地,全县逾70万人涉及茶行业。

3.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原则

从国内成功地区的经验来看,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政府的扶持,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为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奠定基础。

首先,通过龙头企业的纽带作用而使分散的农业企业与农业大市场实现对接,从而发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吸引力,树立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统一形象,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产生。如前所述,“羊群效应”在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领路的“头羊”决策正确,才能带动羊群整体的正确决策。因此,理性地利用和引导“羊群行为”来创建区域品牌可以获得良好效应,这就需要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增强区域品牌的市场推广度。

其次,由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着一个区域的整体形象,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来说,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在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过程中扮演引导者、服务者兼管理者的角色,其中,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与扶持是最重要的。政府引导主要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以此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并创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制度环境,从而推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

4.产品差异化营销原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进行农产品的差异化营销势在必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更应进一步开发出差异化的农产品。农产品差异化的途径有多种,包括功能差异化、外观差异化、销售季节差异化、价格差异化、营销概念差异化和品牌形象差异化等,通过实施产品差异化,将差异性转化为农产品区域品牌优势。如农夫果园就是通过营销概念差异化来打开市场的,它独辟蹊径地选择混合果汁作为突破点,因为市场上的果汁一般都是单一的口味,最多含有两种果汁,都不是混合型的,这个概念和以往的果汁产品截然不同。农夫果园正是凭着差异化营销赢得了目标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果汁市场新宠。

5.建立标准体系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首先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应包括从田头到消费这一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具体标准的制定,可依据或参考国家标准,或参考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地方标准。通过建立标准体系,能有效避免因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产权模糊不清而带来的品牌声誉风险,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治区域性品牌的各种危机。

创建完整的标准体系中,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以优质的农产品打人市场,区域农产品具有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这是区域品牌创建成功的关键要素。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能为农业生产者提品质量控制的参照体系,使农产品的生产有标准可依,以优质的农产品取胜,能赢得更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象。

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

由于各地的地理、人文等实际情况不一样,采取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模式也不一样,因此培育对策也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是最有代表性的:

1.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

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首先必须明确品牌定位,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突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定位应以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在区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确立品牌定位。区域品牌蕴涵了具有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内涵,加上农产品的品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农产品的品质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着力发掘各地区独特资源优势,深层次挖掘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区域特色,便于推广。

2.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龙头企业能利用区域性品牌这个公共物品获取品牌溢价,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反过来也以其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及品牌忠诚度增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品牌效应,便于提高区域性品牌的形象和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带动区域内其它产业的发展。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必须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3.建立标准质量体系

篇(11)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6(12)-0041-04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城乡差异、市场规模等空间差异构成了区域金融存在的客观基础。基于此,众多学者对我国区域金融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迄今为止并未形成系统的区域金融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区域金融更多是以概念的形式出现在学术研究当中,而且对于区域金融内涵的理解也未形成统一认识。基于此,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域金融内涵、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作进一步梳理和探讨。

一、区域金融的内涵界定及其演变

我国区域金融研究正经历从现象描述到内因探讨、从单一主题研究到多视角研究的繁荣过程,迫切需要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尝试,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的研究以张军洲(1995)为代表,主要关注区域金融差异和空间分布。他指出,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需要从空间差异、金融结构差异、吸收和辐射功能差异、环境差异四个层面掌握区域金融的内涵。此后,殷德生(2000)、支大林(2002)、刘仁伍(2003)、杨德勇(2006)等从不同角度对区域金融展开了研究,但是,在对区域金融内涵的理解上基本沿用张军洲提出的观点。这一时期区域金融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差异和变动规律,金融结构差异、差异互补和相互关联是这一时期区域金融关注的焦点。

第二阶段的研究以郑长德(2005)为代表,他将大国背景、区域经济特征等要素作为区域金融研究的基础,认为区域金融是“大国经济条件下,一国金融结构与金融运行受区域经济运行和宏观金融政策影响而形成的若干具有不同层次、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的金融运行区域,这些不同金融区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经济特征”。与早期对区域金融内涵的理解相比,这一界定涵盖范围更广,研究视角更宽。首先,在区域金融的划分标准方面,突出在大国经济条件下与区域经济相结合作为区域金融的划分标准,突破了之前单纯以金融(空间)结构差异作为单一划分标准的方式,区域经济成为区域金融划分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强调了宏观金融政策的区域效应,将金融政策的区域效应纳入区域金融研究范畴,拓展了区域金融的研究视角。第三,在研究框架构建方面,基于对区域金融内涵的理解,从区域金融差异、区域资金流动、区域金融成长等九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区域金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指出区域金融差异、区域金融合作和区域金融成长是区域金融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无论深度、广度都更进一步。

第三阶段以蒋三庚(2014)等为代表对区域金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们主要从区域的内涵入手,认为区域金融的空间结构要突破传统的地理空间范畴,将经济空间、货币空间、资本空间和金融空间纳入到区域金融研究框架中。此外,他们从核心问题(应用层面)、基础问题(理论层面)、关联问题(跨学科的潜在问题)构建了区域金融理论研究框架。在核心问题层面,主要涉及金融空间结构、金融流动、区域资本市场、区域金融中心和区域金融合作等相关研究课题;在基础问题层面,主要研究区域金融的新兴形态(产业金融、互联网金融等)、区域金融制度、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区域主体行为、货币流动主体的微观作用机制等;关联问题层面主要关注区域金融与地区利益协调、金融支持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二、区域金融研究内容和框架设计

综合既有文献可以看出,区域金融并不是“区域”和“金融”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将区域与金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观察,分析其产生、发展、运动的规律。从区域金融的研究范畴来看,区域金融既要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资源、结构和运行在空间上的静态分布和现状特征,更需要探讨金融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和动态演变,在准确认识和掌握区域金融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为促进区域金融发展、实现区域和谐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相比研究区域金融的静态表现而言,对区域金融的影响因素、金融空间差异的内生形成、未来发展趋势演变等更应成为区域金融研究的核心热荨

在研究框架设计上,尽管众多学者按照不同的逻辑尝试构建了区域金融研究框架,但是在分类的科学性、研究视角的完整性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本文认为,从区域金融发展的自身表现、动力机制以及影响效应三个层面构建区域金融研究框架,可以尽可能丰富区域金融研究内容,并明确区域金融的研究边界。自身表现层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区域金融差异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表现、区域金融要素的空间分布、区域金融实力评价、区域金融中心的区位选择、区域金融相关制度等静态问题;动力机制层面,主要研究区域金融现状特征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从而对区域金融未来的发展做出正确研判,具体包括区域金融差异的内生形成及影响因素、区域金融差异的演变趋势、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金融集聚和金融中心区位选择的动力及影响因素、金融政策区域效应的产生原因等;影响效应层面,主要研究区域金融发展演变过程中对其它经济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和路径机制等,比如对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等的影响效应和路径机制。

三、区域金融研究的主要视角及进展

(一)区域金融差异的形成与测度。区域差异的存在是区域金融研究的逻辑起点,主要围绕以下三个角度展开:

1.区域金融差异的测度与评价。在区域金融差异的评价指标方面,学者们大多是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层面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而在实证文献中或是通过具体指标研究区域金融差异时,金融相关比率(存款或贷款与GDP的比率)得到广泛应用。在分析方法上,普遍采用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层次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熵值、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区域金融差异进行具体测算。在研究范围上,针对省域层面的研究较多,也有部分学者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分别进行实证分析。

2.区域金融差异的形成与决定。在一个非均衡发展的大国经济体系中,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制度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都会造成不同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概括而言,区域金融发展差距的成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生因素两个层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府行为、法律制度等。内生因素主要指随着各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而变化的各种因素。就转轨经济而言,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外生性,即区域金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央和地方政府行为、制度安排和政策选竦取2还,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地方政府的参与行为短期内促进了区域金融发展,但政府行为的不适当和边界不清晰,不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需要调整地方政府的角色和功能,确定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合理边界。除了研究政府行为对区域金融差异的影响外,法律环境、宗教、文化、地理等外生因素也受到关注。

3.区域金融收敛的形态与实现机制。大部分研究结论支持区域金融存在收敛趋势,只是在具体的收敛形式方面有所不同。赵伟、马瑞永(2006)认为中国区域金融差距总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态势,即呈现“倒U”型收敛态势。陆文喜、李国平(2004)的研究则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具有阶段性、区域性和俱乐部三大收敛特征。孙晓羽、支大林(2013)认为我国区域金融差距变动具有收敛趋势,且收敛速度较慢。黄桂良(2011)对区域金融收敛的实现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将区域金融收敛的实现机制总结为三条路径,即区域内部资本流动机制、金融创新扩散机制和金融制度创新机制。

(二)金融的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金融的空间结构是区域金融研究的前提和突破点,也是当前区域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一般而言,金融的空间结构包括金融机构空间分布、金融资本空间流动、金融系统空间状况等结构。在传统观点的基础上,蒋三庚、宋毅成(2014)突破了对金融空间结构的常规认识,从区域金融的角度拓展了金融空间结构的内涵,指出区域金融的空间结构还应包括经济空间以及金融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机制。

除此之外,金融空间结构或布局的形成机制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王辰华、王玉雄(2005)将我国金融机构空间布局的形成原因归结为金融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和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由外生化转向内生化的集中反映。吴朝霞、王沐钒(2011)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地区经济市场化水平、二元经济与一元金融调控政策的矛盾、金融支持的地区差异、金融微观主体的效率原则几个方面阐述了金融空间分布不均的深层次原因。王认真(2013)认为区域间初始要素禀赋决定了金融资源的空间配置,如果区域间初始要素禀赋、市场消费规模、贸易成本、技术和开放度是不对称的,则金融资源的空间配置呈现非均衡。

(三)金融集聚的决定因素与影响效应。金融集聚是金融流动的必然结果,金融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形成金融集聚区,一个组织健全、功能完善的金融集聚区,对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金融集聚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集聚水平测度、类型、动因及效应等方面。茹乐峰、苗长虹、王海江(2014)认为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是我国金融集聚最为显著的区域,全国金融集聚态势正从金融集聚中心向邻近区域扩散,并逐步向中部和近西部地区城市传播。在金融集聚的形成动因方面,黄解宇(2011)认为金融集聚是产业集聚的伴随物。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人力资本、信息外溢等都被证明对金融集聚产生显著的影响。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献较多,相关研究结论基本支持金融集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在具体的作用机制上,金融集聚的扩散效应、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常被涉及。在实现路径上,全要素生产率、工业生产率等被证实与金融集聚关系密切。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城镇化、收入分配等角度。

(四)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金融中心是金融资源在空间配置而形成的一种集聚状态。早期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上,普遍认为,资金集聚和配置功能是金融中心的基本功能,金融集聚和辐射功能是其核心功能。冯德连(2004)系统研究了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动因,他指出金融中心成长的动力主要是由两种拉力、三种推力和政府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两种拉力是指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三种推力则是指供给因素、历史因素和城市因素。金融中心的区位选择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潘英丽(2003)运用区位选择理论分析了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机构对金融中心的积极效应,不过她并未指出地理区位对金融机构空间集聚的具体影响机制。陈祖华(2010)进一步指出由地理位置所产生交通优势、时区优势、地点优势和政策优势对于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作用,但是他认为区位因素只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外生变量,金融集聚因素才是决定金融中心能否形成的关键内生变量。

在近几年的国内研究中,学者们开始重视政府和制度创新在区域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杨长江、谢玲玲(2011)指出政府在创立启动机制、强化良性循环、退出低效“闭锁”等方面对金融中心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闫彦明等(2013)分析认为政府、市场这两只“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在金融中心长期演化与发展的过程发挥核心作用。

(五)金融政策的区域效应与差别化调控。货币政策作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长期以来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高度统一性。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地区经济差异愈拉愈大,整体经济同质性逐渐被地区经济差异性所取代,由此引起了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广泛关注。张晶(2006)、蒋益民(2009)等证实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客观存在。更多的研究则是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来解释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原因,普遍认为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是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

关于区域金融调控政策的研究大多关注货币政策差异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上,大致形成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为解决金融调控政策区域异质性问题,在坚持统一性的前提下,金融调控政策应该保持适当的区域性和差别化操作(孙天琦,2004;范祚军,2005;冉光和等,2007;郭立平,2013)。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从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协调发展角度解决金融调控政策区域异质性问题(王维强,2005;刘明、陈秀枝,2007;黄飞鸣,2011)。第三种观点提出了区域货币政策的单一解决方案效果并不理想,要将货币政策区域性操作融入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思路。

(六)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上。孙晶(2013)从区域金融发展的溢出效应角度分析了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她指出区域金融发展的溢出效应可分成本地溢出和跨区域溢出,二者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本地溢出效应主要通过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信息管理机制、成本管理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四大内生微观机制作用于资本e累和技术进步,从“质”和“量”两个层面共同推动本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区溢出效应通过区域金融发展中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推动周边地区金融业乃至整体经济发展。在区域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效果上,并未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郑长德(2003)、马瑞永(2006)、董绳周(2007)、杜云福(2008)等研究结论支持区域金融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艾洪德(2004)、王景武(2005)等的研究则表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相互抑制的关系。华晓龙等(2004)、陈茹s(2007)、陈正凯(2007)等通过研究得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不明显的结论。

四、总结评述与展望

总体来看,目前并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科学的区域金融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相关研究呈现出“重现象描述轻理论探讨”、“重实证研究轻逻辑思辨”、“重借鉴利用轻自主创新”等特点。具体来讲,理论体系建构层面,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思想创新,主要停留在对区域金融现象的描述和单纯的政策建议上,未能建立区域金融研究的理论架构,对区域金融差异演进规律、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等研究不够深入和细致。比如,由于我国还处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随着利率的放开,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区域金融市场的资金价格、金融机构行为的区域差异等亟需进一步研究。在实证研究层面,虽然大量的数据和前沿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工具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因此,对方法选取的适用性、模型的合理性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对同一问题的分析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影响了对区域金融现象的理解和区域金融理论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崔光庆,王景武.中国区域金融差异与政府行为:理论与经验解释[J].金融研究,2006.(6):79-89。

[2]黄解宇.金融集聚的内在动因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11,(3):26-30。

[3]蒋三庚,宋毅成.金融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动态,2014,(8):97-105。

[4]茹乐峰,苗长虹,王海江.我国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与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4,(2):58-66。

[5]孙翠兰.论区域金融存在的主、客观基础[J].区域金融研究,2010,(5):4-9。

[6]吴娅玲,潘林伟.区域金融发展中地方政府干预的行为边界及影响[J].当代经济管理,2016,(1):64-68。

[7]杨长江,谢玲玲.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政府作用的演化经济学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9-108。

[8]赵伟,马瑞永.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成因及政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06,(2):94-10。

The Connotation Evolution, Framework Construction and Main Progress of the Regional Finance Research: Domestic Literature Review

CHEN Xiaolin 1 LV Fang 2

(1 Lanzhou Provincial Sub-branch PBC, Lanzhou Gansu 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