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从众心理坏处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本问卷的题目可分为三个部分,从第一题到第五题是第一部分的,可以反映出对爱情的看法。而第二部分是第六题,主要是选择对象的标准。最后一部分为第七题,是针对具体情况作出分析,分成有或有过恋爱经历和尚无恋爱经历两大方面,分别有对应的两组小题。均采用选择题形式,有单选题,多选题和排序题。
一、从总体来看。
1、在第一部分中:
⑴对于“如何看待大学生恋爱”这个问题,多数人持无所谓态度(66.5%),既不表示支持,亦不表示反对。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在对待恋爱方面,具有一定的理智性。支持的比例也不小,占30.5%,反对者仅10票。这其中的原因有如下几点:①整个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逐渐从保守走向开放。②大学生绝大部分年龄超过18岁,他们渴望证明自己成熟,而恋爱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③大学生课余时间多,并且经历了十二年寒窗苦读,希望通过恋爱放松一下。④大学生全部住校,离开父母家人,约束较少。
⑵“恋爱最大好处”这道题的票数相对分散,并不能用单一选项反映出来,则列出前三项来比较。故票数排前三位的是:恋爱可以丰富生活,可以促进学习,共同进步,可以在难受无助之时有人依靠。同样,“恋爱最大坏处”这道题和“恋爱最大的好处”一样较分散,有28.8%的人认为恋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坏处”,而有28%的人认为恋爱最大的坏处就是“容易受伤”。
⑶约有1/3的人坚信人世间有永恒不变的真爱,1/3的人只是有时相信,有时不信,摇摆不定。不相信的人也占了约1/5。大概有9.8%的人曾经是相信,而现在已经不再相信,也有极少数人由曾经的不信,转化成为现在的相信。
⑷有一个古老的难题,同时处于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之间,请问该作何选择?近一半的人都选择了爱我的人,1/3的人选择了我爱的人,还有17.1%的人逃避了这个选择,他们两种人都不选择。
从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对待恋爱,应该算是理智的。他们能清醒地分辨爱情的好处与坏处,既不盲目反对,也不一味支持。在大学生中,既有对爱情充满了憧憬的,也反反复复,摇摆不定的,当然也有害怕受伤,自我保护的,或是正在热恋之中,你侬我侬的。当然也不乏曾被情所伤,不愿再爱的。但从总体上看,多数人对待爱情都持有冷静而执着的态度的。从这些分散的数据中也可以窥见当代大学生自由独立的思想,他们进入大学后,感觉到大学学习方式与中学学习方式的巨大差异,而很多不甘落后,想继续保持向上学习心态的意志力不是很强的,学生希望通过恋爱相互鼓励,这一想法不难理解。对于“爱我的人还是我爱的人”这个问题,近一半学生选择爱我的人则与中国人的性格有关。至于对恋爱坏处的看法可以看出有些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还不是很强的,他们还是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
2、进入第二部分:
选择恋爱对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度尺。那么,大学生心中选择恋爱对象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还要求了排序,结果发现第一,第二的分别是:
⑴内涵修养大半数大学生都会将该项放在自己的首选标准的位置上
⑵兴趣性格也有过半选票
从以上两个选项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已经开始重“内”而轻“外”。身材相貌的选票远远低于以上两项,且几乎都是在排序中的老末。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仅仅停留在外表相貌等外在的“硬件”,而是内涵修养等内在的品质。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它已不再是影响大学生恋爱的主导因素了,而人品和兴趣性格已经成为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的主要标准了。这与当代大学生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不无关系。
3、最后,我们来看看第三部分。
⑴在调查中,已经有过恋爱经历的或目前正在恋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5.4%,而从未有过恋爱经历的占54.6%。当然,这个数据只是华师内部的,而且年级之间的样本数控制的不是很好,可能对数据有一定的影响。
⑵在有或曾有过恋爱经历的人中,对于“为什么恋爱”这个问题,3/4以上的人都选择了“因为爱所以爱”。当时设计这一选项时,是考虑到有时爱其实也并不需要一个特点的理由,大概感觉对了,也就爱了,大有“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意味。结果大家几乎都是这个表态,认为恋爱的理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更不可能用随随便便的几个字说出来,所以选了这个含含糊糊的答案。不过仍有13%的人选择了其它。
⑶约有一半以上的有或有过恋爱经历的人认为恋爱是不会影响友谊的。看来大学生并不会一头扎进爱里,而忘了与周围人的联系。也有34.2%的人大概是在同伴口中被称为“重色轻友”的那类同学了,他们还是处理不好爱情与友情的矛盾,选择了恋爱会影响友谊。
⑷67.9%的有或有过恋爱经历的人会为了对方而改变自己。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并不幼稚,他们多数具有单纯的贡献精神,他们会为了维护这一段爱情而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和牺牲。
⑸有73.8%的有或有过恋爱经历的人会把恋爱和婚姻联系在一起,这反映出了大学生恋爱并不是盲目的,而已经有了成熟的体现。他们表现出了已经具有的责任感,而且十分认真,不再是孩子了。
⑹而在尚未有过恋爱经历的人中,有71.6%的人表示自己可能会在大学期间恋爱,可能性随缘分而定。有12.4%的人表示不会在大学期间恋爱。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大部分人的理智性,不强求,也不会一味拒绝,时刻对恋爱保持平和的心态,正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特点。而不排除认为大学恋爱过早而表示不会在大学期间恋爱的同学。也有8.8%的人认为在大学时期人们都比较单纯,容易得到纯真的感情而表示会在大学期间恋爱。极少数人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
⑺而在表示“会”和“随缘”态度的人中,问及“为什么会恋爱”时,有80.3%的人也同样选择了“因为爱所以爱”。尚有7%的人表示自己是“随大众”。看来,从众心理在大学生恋爱中虽然不是起至关紧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于一些人身上,而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有我亦有”。不过这种心理比例甚轻,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校园恋爱比率上升,很多同学看到别人都有了,所以自己也希望能恋爱。
⑻有过半数尚未有过恋爱经历的人对自己现在的状况并不满意,想要改变自己现在的状况。而最想改变的首先是学习,依次是人际、工作和恋爱,,不排除他们尚未恋爱与自己学习、人际、工作等方面有关的可能性。正因为将学习等放于心目中的第一位,故恋爱对于他们来说并非必不可少。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总体上并不像有些小说里所说的那样只追求风花雪月其实在多数大学生的心目中学习远比恋爱重要,他们不会过分去追求爱情,而通常报以“有则好,无也行”的态度,冷静而又认真;成熟而又单纯。
二、而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和女生的选择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在看待大学生恋爱的态度的问题上,男生持支持态度的明显多于女生,而女生持无所谓态度的相对多些。男生有一半的人坚信人世间有永恒不变的真爱,而女生仅27.86%坚信,男生不相信的人数也多于女生。男生在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的选择中,选我爱的人的票数近似于是女生的两倍。从以上可以看出,男生比女生更直爽,更坦率,更主动,敢于追求自己所爱。而女生则倾向于模棱两可,怕受伤害。这方面的差异,是由于男女本身的性格差异有关。根据spss程序的相关分析,看待大学生恋爱的态度与性别的相关系数是0.255,是否坚信真爱与性别的相关系数是0.209,选择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与性别的相关系数是-0.209。
2、女生多数认为恋爱最大的坏处是容易受伤,而男生则认为是花费太多。从这可以看出男女生在恋爱时的特点,大概是因为恋爱时多由男生掏钱,故男生认为最大的坏处是花费太多,而女生总担心对方变心,而女生又天生敏感,比较脆弱,故认为最大坏处在于容易受伤。并且中国传统中,女性都处于一种接受爱情的地位,而自己主动追求爱情在以前相当一段时间内是不受欢迎的。虽然现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但还是对中国女性有所影响。
3、爱情选择标准排序,女生的前三位是:内涵修养、兴趣性格、处事能力。而男生的前三位是:内涵修养、兴趣性格、身材相貌。故可见在第三位的选择上,女生注重男生的能力,而男生注重女生的长相。根据spss程序的相关分析,爱情选择标准第三位与性别的相关系数为0.206。
三、在这次调查中,考虑到我们的有些问题的选项不能完全地反映出同学们地观点在个别选项处设计了“其它“选项,并请选”其它“项的人将自己的观点写于后置横线上。统计结果分析:
近些年来,普通高校女生的恋爱问题日益突出和普遍。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恋爱行为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恋爱问题不仅是大学生个人生活的重要问题,而且是对她们进行人生观教育,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展开的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本研究通过自编的“高校女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探求高校女生的恋爱观认知偏差类型,并分析其原因,为她们今后的发展提供经验与对策。
1.问卷编制
个体所拥有的恋爱观与其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教育有关。为了体现高校女生恋爱观的认知偏差的类型,尽可能多地从调查对象中收集信息,又不至于收集到的数据过于凌乱无法处理,我们访谈确立五种认知偏差类型:“现实型;从众型;生活空虚型;好奇型与游戏型”;采用开放式问卷的形式来随机收集高校女生的恋爱观认识偏差。
2.被试选取
以四川省九所普通高校各个年级的女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从每一所高校各个年级抽取一部分女学生(共计1000名)接受调查。
3.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5份,有效回收率92.5%。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问卷结果进行归类整理。分别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内容分析,通过比较归纳,抽象出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的类型。统计结果见表。
普通高校女生恋爱观类型
4.调查结果分析
高校女生恋爱现象日益普遍,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虽有合理成分,但仍暴露出许多问题:爱情本是人生中一种很美好的情感,但部分女生在恋爱问题上认识不请,走进了一些不良的恋爱误区。如上表统计,主要偏差类型及其原因如下:
4.1. 类型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现实型 这是传统的封建观念在作祟。传统观念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的这种心理是是由于她们长期受我国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思想所影响,其封建礼教对女性心灵的扭曲不可能完全消失,审视我们当前的教育,会发现无论是在教育资源的占有,还是在家庭、学校、社会各种不同的教育形态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别问题,这就使得高校女生特别容易受这种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
4.2. 类型二:盲目交友,随波逐流——从众型 主要是同伴效应,从众心理。有些女生刚开始不想谈恋爱,看见寝室同学交了朋友,有的是听学长学姐们说,读大学不谈恋爱是一种遗憾,也会被别人嘲笑,正是受这些言论的影响,很多大学女生完全是为了恋爱而恋爱,只为享受一个恋爱的过程,所以只要有人追求,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就不管自己喜不喜欢,合不合适也谈上了。而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气氛中学习、交往、生活,知识水平、思想观念的相似,促使她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从众的趋向。
4.3. 类型三:缺乏进取精神——生活空虚型 找个男友打发时间。读大学是这部分同学的人生目标,进了大学,其学习目标已经实现,因此,学习觉得没有了前进的动力,生活失去了方向。同时,大学没有中学那种升学压力,又有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果不好好规划的话,就觉得有些无聊。特别是周末更是难熬,于是乎就想找个朋友打发时间也不错。她们认为大学混个毕业,拿张文凭就行,没有长远的目标规划。
4.4. 类型四:认为恋爱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大学没谈过恋爱是种人生遗憾——好奇型 有个别女生提出“边走边爱”的荒唐观点。这种女生把高校校园当成爱情的实习基地,积累经验,以便到社会上不再是这方面的“新手”,以免今后有什么遗憾。有的大学生认为:“大学里谈恋爱,如同种试验田,取些第一手经验,为以后成熟的爱情打基础。”不问结果,只问过程,已成了她们对待爱情的真实写照。
4.5 . 类型五:有人念着你也挺好玩的——游戏型 持这种观点的人,也是一种没有恋爱责任感的人,以为恋爱就是享受,没有付出;只有权利,没有义务。视爱情为儿戏。这种观点表面上对自己没什么坏处,但是对对方确实一种极大的伤害,弄不好就会酿成恋爱悲剧,不可小觑。爱情与出路这是大学校门里的两大话题,为了满足自己的享受,为了体验爱情生活,不少的同学贸然投入到校园情场中了,从此出双入对,形影不离,近体过度,屡屡越位,在好奇与激动中演了一幕幕不成熟而短暂的“恋爱游戏”。
5.对策
上述普通高校女生恋爱观认知的偏差,容易导致心理的、情感上的及社会性的一系列问题的,因此我们应认真思考,同时应积极的教育和引导,并提出如下策略:
5.1.加强积极的正面引导,使学生了解大学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缺一不可。学校在入学教育、社团活动以及日常管理上都可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引导,系(部)上可以针对自己的专业特点加强专业教育而不是走过场;辅导员或班主任可以通过具体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如每学期开始让学生了解本期的基本学习任务与目标,引导她们制定一个本期学习计划;三年或四年下来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要注意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
5.2.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高校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可以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恋爱观的普及教育;也可以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还可以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个别或团体辅导;班级心理委员也可以及时了解情况向辅导员或班主任及时反映,以便于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5.3.加强正确的性别教育 在高校开设女性学或有关性别研究的课程,对大学生尤其是大学女生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帮助接受教育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摆脱传统社会的男女性别角色分工模式,正确对待性别差异,认清由社会结构、传统文化制度所带来的性别歧视霸权,让处于弱势群体地位的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行使自己的权利。对于高校女生恋爱观认识的偏差,要积极主动予以纠正,这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已不仅限于学业上,还包括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恋爱观。“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性别观。教师作为年轻一代的引导者,对大学生恋爱不应回避,而应积极主动地介入与引导,使学生明确恋爱的真谛。
参考文献
[1]王凤华:女性心理与健康[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年6月第1版。
在策划这个选题之前,我们在互联网百度搜索里分别键入:大学生恋爱,大学生同居,大学生怀孕,大学生结婚等词语,在1秒钟的时间里,分别得到以下相关数据:125,000篇,17,400篇,11,000篇,129,000篇。这组数字也许说明不了什么,但是当我们走近那些曾经在校园里恋爱和正在恋爱的大学生,我们发现大学恋爱并不是像想像的那样美好,存在很多问题。
采访:你为什么在大学里恋爱,结果怎样?
受访者之一:从高中阶段的苦海中游到清闲的大学,恋爱是我休闲和打发无聊时光的方式之一。
结果:分手
受访者:刘柳 女 24岁 导游
受访地点:本刊会议室
你说,一个人受伤了?该不该疗养一下。在高中阶段,我是一只可怜的猫头鹰,白天,我是不敢睁眼看人的。那时,我偷偷地对一名我好感并追我的男生说:“如果你在三年后还是这样对我热情不减,我非得和你轰轰烈烈地谈一场不可!”谁知这话怎么传到了班主任的耳朵里,班主任在班会上拿我做例子,谈了早恋的危害,虽然没有点名,但同学们热辣辣的目光投向我,都知道是我。下课或放学,有同学见了我就阴阳怪气地笑:你准备怎样轰轰烈烈呀?和我也来一场吧?
我当时非常胆小,一听到这些,就有些无地自容。每天就独来独往。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学,那位男生也报考了我同一所大学。
刚开始时,我是不想谈的,因为我们的“前科”,但后来,越来越无所事事,越来越无聊。这里不担心高中时的排名,也不必大一统地上自习。而那男孩又在拼命地追我:三天送花,四天请吃。
我想我还是谈吧,要是这样无聊下去,这四年还不把人憋死。于是我把恋爱当成一种解决无聊的休闲方法。
恋爱,是美妙的,特别是当我献出初吻的时刻,现在还历历在目。但它带给我的好处和坏处也不是我想像的:好处是你不时会有惊喜,有人呵护。坏处是,热了一年后,我又觉得无聊:每天就是在一起吃吃饭,一起回寝室,一起为考试作弊“献计献策”,一起在无人的地方搂抱接吻。室友笑了:你得再换朋友或者深入一点,才不无聊。我说,我才不呢,没见到那么多有了"深入"的同学的痛苦样吗?何必自己害自己呢?
大三时,不知怎么的,我陷进去了:就是那种很俗的说法: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想和他结婚,我说,现在有文件,大学生可以结婚了。我们应该有个结果。男友说:不行!我们还没有一点基础。说这话时,他盯着他的《托福三月通》,我知道,他要出国了。
大学毕业,他如愿以偿,考取了美国一所学校的研究生,有了全额奖学金。
开始,我们还有书信倾吐衷肠。半年后,他转弯抹角说,他不配我,说我可以找到更好的。
我一听哭了:你看这世界上的感情,明明是他不要我,还说他不配我,多么堂皇的理由。
我没有高中时的悲伤,我知道,恋爱,只有两人“尘埃落定”时谈最好。大学恋情是走不出校园的。
受访者之二:看着她们一个个眉飞色舞地谈论恋爱中的男友,我好像面子上特别过不去。突然我想到那句话:到了恋爱的岁月,你怎么不恋爱呢?除非你是猪。
结果:分手
受访者:赵烟烟 女 21岁 营销经理
受访地点:武汉广场
你来采访我,我告诉你一句话:大学恋情都是短命的。不是有资料说90%的大学恋爱是失败的吗?
你问我恋爱的原因,那很简单:从众。人家都在谈,你干吗不谈。何况恋爱又不是要你去赴汤蹈火。网上不是有句话,大意是:乌龟嫁人了,鸟儿恋爱了,亲爱的朋友,你呢?
我就是在这种心态下开始我的恋情的。
刚进大学时,我没有准备谈朋友。我有考研究生的计划。到了大二时,身边的同学好心好意地对我说:烟烟呀!你不要执迷不悟,你要抓住青春的尾巴!你没有听人说:对于大学女生而言,大一俏,大二臊,大三大四没人要。如果现在不谈,你错过了大好时光,以后谈就没有意思了。
我看着说这话时的同学,一脸兴奋地依偎在男友的肩头,好像中了500万似的。
最要命的是周末,她们都在宿舍里忙乎着打扮,有的去蹦迪,有的去约会。只有我孤零零地在寝室里。
女孩要是决定谈朋友,总会在几天里找到东家,不管是不是像我这样相貌普通,只要不是太丑。
我决定谈了,说到底我谈朋友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我怕别人说我是“落花流水”。
我的另一半是我主动去追的。他是我们系的头儿,就凭几个媚眼和一封电子情书,他就成了我的俘虏。
我算是体会到了出双入对的魅力了。那种心里痒得慌的感受真的是无比美妙啊!有一天,我们一起去庐山春游时,一位算命先生看了他的手相后对我说,你的男朋友的爱情线开了很多岔,他注定有很多婚外情,你要维持你的幸福,必须对他严加看管。
春游回来后,我处处对他进行防范,我不想落得别人笑话。我一定要把我们的这段感情修成正果。
我们在校园外面租了房,对于男朋友,我采取恩威并施的方法,一方面我对他的生活无微不至地关心,给他所要的一切,包括我的身体。另一方面对他的感情“严防死守”,一有不好的苗头,坚决扼杀。
可后来呢?我还是为自己的青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四时,他一头扎进了别人的怀抱,还在我的面前装出一副幸福样,对那女孩颐指气使。
我决定在我28岁之前不再谈恋爱了。这种东西,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现在想起和他同住出租房,为他堕胎的日子,心里便莫名地痛。我丢了一切,也包括爱情。
受访者之三:“大学校园是男孩练兵的好地方!”多么富有激情的话儿,我就是上了这句话的当了。
结果:分手
受访者:欧阳键 男 24岁
受访地点:武汉汉口江滩
我是从农村考进一所名牌大学的,进校后,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仇富心里,原因是,为什么有的同学比我们乡下来的同学富那么多。他们过一个生日可以花去几千元,而我连学费都要眼泪巴巴东拼西凑,我时时思考,我要如何改变命运。
有一天,和我一起考进大学的老乡来我这里玩,一下子把我看呆了。他和我一样的穷,当然是以前,现在来我这里时,手挽一名美女,美女珠光宝气的,他呢?一身的名牌,抽着玉溪烟。我好奇地问:发啦?他笑笑:发了!我问怎么发的?他说:就这样发的!说着,他将我拉到一边,悄悄地说:我们乡下学生,有一种资源可以让我们发财,那就是身体。你我都长得不赖呀?我问:你把自己交给富婆了?他不屑一顾:我才没有那么傻?她是富姐。
后来我知道了他这小子,一进校门就处心积虑要找一位大款美女,为自己找一个光明的前途。为此,他翻遍了系里的新生登记表,目标锁定在几个女生。现在终于如愿以偿。那女生是一名地产商的千金。
我无比好奇,这样财色双赢的事,我希望发生在我的身上。
在那位老乡的帮助下,我和他说的“金条”谈上了,金条是对一个叫霰霰的女生的称呼,她妈妈是服装集团的老总,她是典型的骨感美人,身上的肋骨历历在目,像一根根金条,又因她家有钱,便称之为金条。
金条是扩招通过关系进校的,他爱上我,无非是,考试时,我可以发挥“主力军”的作用,给她抄袭,还有我的“一表人才”,再就是我还算幽默的谈吐吧。
她母亲对我印象很好,为我们买了房子。我们搬进去后,夜夜逍遥。
毕业后,我们还交往了一段时间,再后来,我看到一本书上的一句话:没有爱情的结合是没有好下场的。我仔细思考后,与她一刀两断了。
受访者之四:青春是美的,恋爱也是美的,恋爱是自然而然的事,谁也阻挡不了,不是有“青春逼人”这句话么?只要真心,相恋会有好结果的。
结果:结合
受访者:周热 女 28岁 教师
受访地点:名典咖啡屋
大学里恋爱,不是不好,我和先生就是在大学里恋上的,现在我和先生开玩笑说,要是我在大学里不要你,恐怕你早被坏人害了。
现在的婚姻太没有保障了,功利的因素太多。要想找一份恋情不容易。想来想去,还是校园的恋情纯情。
我们当时是在图书馆认识的,我们都爱看书,我发现有个男孩老是坐在我的对面,一读就是七八个小时而且不吃不喝,我那天给了他一袋饼干和一瓶水。他一惊,还是接了。就这样,中了我糖衣炮弹的他对我有好感了。
我们谈朋友很平常,也很平淡。我经历的都是别人经历过的。有一点,值得一说,就是我们在结婚前,还没有发生关系。不是我们不想,是双方都克制着。我们不想对方为未来的爱情失去什么,遗憾什么?就是不成,也不会后悔,也不会对以后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我们毕业前约定,我们都考研究生。那段时间,我们废寝忘食,发誓一月不见面,我们做到了,也都梦想成真地考取了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我在学校找了一份工作,先生在报社工作。现在有房,有车,有了孩子,按照国际上的惯例,我们也算成功的婚姻吧。
我们的大学恋情太平淡,真的没什么好讲的,就这么多。反正我觉得,在大学里,不管谈还是不谈,都是正常的,不要大惊小怪,你们记者也不要炒作,更不要责怪大学生恋爱。我奶奶说,她当年15岁就嫁了。你们记者想想,要是我们不谈恋爱,大学毕业出来就22岁了,再谈朋友就有些难了。
专家发言:如何看待大学生恋爱
受访专家周运清: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著名社会学家
受访地点:武汉市委四楼会议室
观点:大学恋爱的精神价值比生活价值大
大学生恋爱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从总体上讲,现在的恋爱,包括大学生恋爱,并非都是为了婚姻。恋爱和婚姻不一定发生联系,它是两性生活的目的之一。当然这种两性生活,不一定是上床,它可以是感情的交流,是共同的学习。它是大学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容之一,它的精神价值比生活价值大得多。
大学生的这种恋爱观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在农业社会,介绍对象就是为了婚姻。到了工业社会,物质生产分离了,恋爱的地位没有那么高,恋爱的功能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出来。以前恋爱是一种婚姻的手段,现在不一样了。
我是赞成大学生恋爱的,我们不能违背历史,大学生到了恋爱的年龄,该恋爱了。大学生可以在不违犯校纪校规的基础上谈恋爱。
受访专家张继良:武汉创维婚恋研究中心主任 婚恋问题专家
受访地点:本刊接待室
观点:大学恋爱的基础太薄弱了
我认为大学生的爱情是走不远的。其一,许多大学生经过高中阶段的打拼,进入大学后,那种以前的情感压抑和自由的限制,必须有一种释放的方式,恋爱无疑是一种理想的选择,这种仅仅以满足心理需要的爱情是很难走远的。其二,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够完善,而爱情不仅需要激情,还需要生活的经验和智慧,出于猎奇的心理,收获的只能是青春的苦果。其三,大学生还不是“社会人”,一旦即将毕业,他们面临的将是择业的压力和生存的压力,校园里的那种风平浪静的爱情是不是能够经受得起这种考验呢?其四,现在有一些大学生是因为和的便利才走到一起来的,不是有些大学里有安全套自动出售机吗?这种基础对于爱情大厦来说太薄弱了,有人说,爱情就像一场战争,没有打赢战争的实力,失败亦是必然。
幸福关怀:谈一场永远的恋爱
诗人歌德曾说:“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一个人步入青春期后,性开始慢慢成熟。从性心理角度来讲,大学生恋爱很正常。从生物学角度看,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并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方面还没有成熟。
首先表现在单相思与爱情错觉上,这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其次是恋爱动机不纯正,他们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最后就是对于失恋的准备不足,不能及时消除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忽视了由此带来的心理疾病。
那么,怎样才能谈一场美好的恋爱呢?
你要有迎接爱的能力。这包括施爱的能力和接受爱的能力。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在理智分析之后,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这是一种爱的能力。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一个人面对别人的施爱,能及时准确地对爱作出判断,并作出接受、谢绝或再观察的选择,这也是一种爱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人,或是匆忙行事,或是无从把握。大学生要具有迎接爱的能力,就应懂得爱是什么,有健康的恋爱价值观,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就应对自己对他人对万事保持敏感和热情,就应主动关心他人,热爱他人。当别人向你表达爱时,能及时准确地对爱的信息作出判断,坦然地作出选择。能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所引起的心理扰乱。
你要有拒绝爱的能力。自己不愿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应有勇气加以拒绝。拒绝爱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在并不希望得到的爱情到来时,要果断,勇敢地说“不”,因为爱情来不得半点勉强和将就。如果优柔寡断或屈服于对方的穷追不舍,发展下去对双方都是不利的。二是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利,但是珍重每一份真挚的感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自重,同时是对一个人道德情操的检验。不顾情面,处理方法简单轻率,甚至恶语相加,结果使对方的感情和自尊心受到伤害,这些做法是很不妥当的。
你要有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发展爱的能力,并不是非要具体到对某一异性的爱,可以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爱。我们的亲人、同学、朋友、祖国和人民,都值得我们去热爱。发展爱的能力,就是要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要培养善于处理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化解消除恋爱和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恋人负责,为社会负责,才能创造出幸福美满的婚恋。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4-0011-06
[作者简介]刘松(1987―),男,陕西宝鸡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2012级在读硕士;钟毅平(1965―),男,湖南汨罗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心理学、社会认知及心理学研究方法;陈远博(1988―),男,浙江丽水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12级在读硕士。
一、引言
(一)信息框架
人们做出选择的行为受多种心理加工过程的影响。多种判断和决策理论表明,人们的判断与决策受到与行为有关的潜在结果的影响。[1]信息框架理论认为,个体面临的获得或损失的行为结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2-3]信息框架,即同一个问题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要么强调收益,要么强调损失。[2-3]事实上,大量研究已表明了信息框架对于影响人们决策行为的有效性,特别是在保护健康的行为方面。[2]获得性框架的信息强调参与保护健康行为或规避危害健康行为的收益;与之相反,损失性框架的信息强调规避保护健康行为或参与危害健康行为的代价。
信息框架是前景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4]前景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风险条件下,如果问题以积极正面的形式表征,人们更倾向于风险规避;如果问题以消极负面的形式表征时,人们更倾向于风险寻求。[3]基于前景理论,Rothman和Salovey指出,在改变行为方面,获得性与损失性框架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行为是否被知觉为包含有风险,而这种风险通常从该行为的目的加以考虑,比如该行为是检测疾病还是预防疾病。[3]由于检测和筛查疾病的行为(例如X光摄影检查术、结肠镜检查术)可能会发现潜在的威胁健康的因素,参与这些行为被认为是危险的。相比较而言,预防疾病的行为,比如使用防晒霜、吃水果和蔬菜等,被认为是安全的。
Rothman和Salovey将信息框架置于前景理论中,指出由于人们在面对潜在损失时倾向于风险寻求,损失性框架信息在促进检测和筛查疾病行为方面更有效;同样,由于人们在面对潜在收益时,倾向于风险规避,获得性框架在促进预防疾病方面更有效。[3]事实上,关于这一方面的问题,已经有很多相关的实证研究。[5-9]
关于运用信息框架减少危害健康行为方面,Rothman和Salovey认为,参与危险行为的人们,更倾向于对强调终止这种行为的好处的信息(即获得性框架信息)做出反应,而不是对强调继续这种行为的坏处的信息(即损失性框架信息)做出反应。[3]这是因为,参与健康行为和预防疾病行为都是为了保持健康,健康可被看作一种潜在收益,当个体面临潜在收益时会选择风险规避,所以,鼓励人们终止危害健康行为,获得性框架更有效。[2]对此假设,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所以其具体效果还不是很清楚。尽管Schneider等人的研究表明,强调戒烟好处的获得性框架与强调吸烟危害的损失性框架相比,获得性框架的效果更为明显;在促进戒烟行为的信念、态度方面,获得性框架的效果也更为明显。[10-11]但是,目前尚无研究揭示这种效果在行为层面是否具有显著性。
(二)时间距离
本研究的另一个目的,是评估时间距离对信息框架效应的影响。大部分的行为后果可以分为短期的后果(如经常吸烟会在一段时间或数周内影响人际关系)和长期的后果(经常吸烟也能够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中的时间距离,是指吸烟的后果产生在相对近的未来和相对远的未来。以往关于时间上的折扣效应的研究表明,框架效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考虑到了自己行为的长期或远期后果。[12-13]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低估较远未来的行为后果。[13]较远未来行为后果被低估的原因是,短期行为后果更加显著,更容易让个体加以概念化。[14]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行为结果本身并没有变化,但是当人们考虑到行为的短期后果时,其行为比考虑到长期后果时更容易发生变化。[15-17]从这个角度讲,强调行为短期后果的信息比强调长期后果的信息更有影响力。
时间上的折扣效应的研究表明,人们对未来行为后果的低估程度取决于个体是否意识到潜在的收益或损失。强调长期后果与强调短期后果的信息相比,强调长期后果的时间折扣率更为明显;此外,获得性框架信息的时间折扣率比损失性框架更为明显。[12]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预期,当人们考虑到行为的短期后果时,获得性框架在减少危害健康行为方面更为有效;当人们考虑到行为的长期后果时,这种有效性会削弱或消失。
(三)问题的提出
本研究将信息框架理论和时间距离加以整合,旨在找到一种简明的、低成本的干预手段,用于减少在校大学生的吸烟行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目前在读大学生(普通高校、研究生和成人教育)将近2000万人。他们多是处于18~30岁年龄段的青年人,正是树立理想、打造自己美好未来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身心发育与完善的关键阶段,更是最容易变成香烟“瘾君子”的敏感期。吸烟不仅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也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专家指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现在的中国青少年如不能改掉吸烟的坏习惯,他们将会有1/3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这意味着国家人才和劳动力的巨大损失。1990年5月30日,第三个世界无烟日的主题为“青少年不要吸烟”,同日,我国政府颁布了《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重申有关规定,在学校开展不吸烟活动的通知》,强调了大学生“不在禁烟区吸烟”的规定,说明国家对大学生吸烟问题已经有了相当重视。[18]
减少危害健康行为的干预手段,通常强调这些行为在未来引起的健康问题,通过说明这些行为的长期后果来唤起个体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但是正如上面提到的那样,强调不参与危害健康行为的短期后果,是一种最有效的干预策略。
本研究为研究信息框架与时间距离的相互作用对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设计了一个研究实验,让被试阅读四种有关吸烟的实验材料(获得性框架短期后果、获得性框架长期后果、损失性框架短期后果、损失性框架长期后果),每日记录吸烟数量。实验产生了如下预期:获得性框架与损失性框架相比,获得性框架下被试的吸烟行为减少地更为明显;当考虑吸烟行为的长期后果时,获得性框架与损失性框架下的被试的吸烟行为的减少程度没有差别。总之,置于获得性框架信息、强调吸烟短期后果的实验情境下的被试,吸烟行为的减少程度最为明显。
本研究从两个方面对信息框架理论进行了拓展。第一,尽管很多研究证实了信息框架对促进积极健康行为的有效性,但对减少危害健康行为的效果研究不多。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信息框架对减少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具体功效。第二,关于信息框架的观念内容,我们还知之甚少。[2]本研究基于时间距离(特定行为的长期后果或短期后果)的框架效应探究大学生的吸烟行为,发掘信息框架与时间距离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研究假定,获得性框架信息下强调短期后果的实验材料,对减少吸烟行为最有效。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实验选取某高校的160名男生,其中,82.5%的学生有一年以上的吸烟史,其余学生的吸烟史在一年以下。
(二)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一个2×2的被试间设计,两个因素是信息框架(获得性、损失性)和时间距离(长期后果、短期后果)。在四种实验情境下,不同被试分别阅读四种实验材料(这四种材料在信息框架类型和时间距离的设计上存在差异,其余部分完全相同)。获得性的信息框架强调不吸烟的好处,损失性的框架强调吸烟的坏处;同样,在时间距离上,一种强调吸烟的长期后果,一种强调吸烟的短期后果。四种实验材料,内容包括了吸烟对身体健康、心理功能等方面造成的危害。
实验要求被试每日记录自己的吸烟数量,持续三周。三周后回收问卷,共收回133份问卷,回收率为83.13%。
(三)测量
阅读完实验材料后,被试需要完成一个关于此材料的测验,主要用于评估被试对材料的总体感觉,比如上述有关吸烟的信息容易理解吗(1=非常不容易,7=非常容易);了解被试阅读完实验材料后的情绪反应,比如你是否感到恐惧、担心或焦虑(1=完全没有,7=感觉很强烈);用于检验实验的操作效果,比如材料是强调吸烟的长期后果还是短期后果,强调吸烟的坏处还是不吸烟的好处。各个测验项目均采用7分等级量表加以计分。
被试的吸烟行为用吸烟数量、吸烟频率加以量化,作为因变量指标。吸烟数量采用6分段计分法,0根计为0分,1~2根计为1分,3~4根计为2分,5~6根计为3分,7~9根计为4分,10根以上计为5分。吸烟频率即指被试每周的吸烟数量,采用5分段计分法,0~35根计为1分,36~40根计为2分,41~45根计为3分,46~50根计为4分,51根以上计为5分。
三、结果
(一)实验操作有效性的检验
(二)信息框架与时间距离对吸烟行为的影响
采用2×2多因素方差分析,对因变量指标进行检验。
对于吸烟数量,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吸烟数量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信息框架6.0316.0353.29**时间距离7.5717.5766.89**信息框架*时间距离5.5715.5749.22**误差13.131160.11总的32.31120统计结果表明,信息框架的主效应显著,获得性框架下被试的吸烟数量(M=3.14,SD=0.59)低于损失性框架下的被试(M=3.59,SD=0.32)。时间距离的主效应显著,强调吸烟短期后果(M=3.11,SD=0.55)材料下被试的吸烟数量,明显低于长期后果(M=3.61,SD=0.34)下的被试。信息框架与时间距离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见图1。进行简单主效应分析,结果发现,在强调吸烟短期后果时,获得性框架(M=2.67,SD=0.42)下的被试吸烟数量低于损失性框架(M=3.55,SD=0.21),并且这种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F(1/58)=10.072,P0.05。此外,正如前面所预期的那样,被试在获得性框架信息、强调短期后果的实验情境下,吸烟数量最小,F(3/116)=56.46,P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引入时间距离这一中介变量,揭示了在不同时间距离的影响下,信息框架对于减少危害健康行为的不同效果。研究发现,关于吸烟的获得性或损失性框架信息的效果,与信息是强调吸烟行为的长期后果还是短期后果有很大关联。正如实验结果所揭示的那样,在强调吸烟行为的短期后果时,获得性框架信息下被试吸烟行为的减少程度更为明显,且两种信息框架下,被试吸烟行为的减少程度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而在强调吸烟行为的长期后果时,两种信息框架下被试吸烟行为的减少程度没有差异。简而言之,对于减少大学生的吸烟行为,强调吸烟行为的短期后果比强调长期后果更为有效;在强调短期后果时,强调不吸烟的好处比强调吸烟的坏处更为有效。
以往的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是运用信息框架鼓励人们参与保护健康的行为,比如使用防晒霜、清牙垢、注射疫苗,[6,19-21]运用信息框架干预人们减少危害健康行为的研究很少,而且仅有的研究也只是从态度、情绪、信念等层面进行了探讨,没有从行为层面验证信息框架的有效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要想被试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必须强调行为改变的即时后果,并且要其意识到改变行为的潜在收益。这也解释了在以往研究中,干预人们戒除饮酒行为时,过分强调饮酒的危害,但戒酒效果不明显的原因。[22]
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发现了框架效应的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获得性框架信息对减少大学生吸烟行为的效果,只有在信息强调的是行为的短期后果时才能体现出来,信息框架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为后果的时间距离。这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即人们倾向于低估行为的远期后果。[12-13]这个研究结果也符合广大烟民的实际情况。有研究表明,吸烟者更关注的是吸烟的即时后果,比如牙齿和手掌变黄、呼吸不畅、吸烟的经济负担,而不是吸烟的长期后果,比如肺癌、心脏病等。
大学生吸烟危害极大,广告往往把吸烟与放松、成熟、时髦等联系在一起。大学生的心智尚未健全,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加上从众、好奇、叛逆以及同伴的怂恿和引诱,很容易染上吸烟、饮酒甚至吸毒的恶习。另有一部分人则是由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情感受挫、人格或心理不健康等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产生焦虑和烦躁情绪而以吸烟排解,从而陷入了“吸烟―心理障碍―不良行为―学业荒废”的恶性循环。有人认为吸烟容易成为其他诸多不良行为的媒介,这并非毫无道理。贺兆涛等人的研究指出,大学毕业生中,吸烟者饮酒、旷课、严重违纪的发生率高于非吸烟者,且学习成绩明显落后、CET的及格率下降。[23]张洪波等人研究也显示,男生香烟成瘾行为与酒后骑车、打架、制订过自杀计划以及过量饮酒呈高度关联。[24]本研究可为控制在校大学生的吸烟行为提供参考。
本研究中也存在如下不足。首先,因变量指标的测量采用的是自我报告法,虽然为研究采集了较为可靠的数据,但仍然忽略了对突发事件的记录,而这些事件可能对被试的吸烟行为有较大影响。此外,本研究证实了信息框架对影响吸烟和饮酒行为的有效性,对其他危害健康的行为是否有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Edwards W.Subjective probabilities inferred from decisions[J].Psychological Review,1962,69:109-135.
[2]Rothman A J,Bartels R D,Wlaschin J,et al.The strategic use of gain- and loss-framed messages to promote health behavior:How theory can inform practice[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6,56:S202-S220.
[3]Rothman A J,Salovey P.Shaping perceptions to motivate healthy behavior:The role of message fram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7,121:3-19.
[4]Tversky A,Kahneman D.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J].Science,1981,211:453-458.
[5]Apanovitch A M,McCarthy D,Salovey P.Using message framing to motivate HIV testing among low-income,ethnic minority women[J].Health Psychology,2003,22:60-67.
[6]Detweiler J B,Bedell B T,Salovey P,et al.Message framing and sunscreen use:Gain-framed messages motivate beach-goers[J].Health Psychology,1999,18:189-196.
[7]Kiene S M,Barta W D,Zelenski J M,et al.Why are you bringing up condoms now? The effect of message content on framing effects of condom use messages[J].Health Psychology,2005,24:321-326.
[8]Robberson M R,Rogers R W.Beyond fear appeals:Negative and positive persuasive appeals to health and self-esteem[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88,13:277-287.
[9]Schneider T R,Salovey P,Apanovitch A M,et al.The effects of message framing and ethnic targeting on mammography use among low-income women[J].Health Psychology,2001,20:256-266.
[10]Schneider T R,Salovey P ,Pallonen U,et al.Visual and auditory message framing effects on tobacco smoking[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1,31:667-682.
[11]Steward W T,Schneider T R,Pizarro J,et al.Need for cognition moderates responses to framed smoking-cessation messages[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3,33:2439-2464.
[12]Estle S J,Green L,Myerson J,et al.Differential effects of amount on temporal and probability discounting of gains and losses[J].Memory & Cognition,2006,34:914-928.
[13]Green L,Myerson J.A discounting framework for choice with delayed and probabilistic rewards[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4,130:769-792.
[14]Petty R E,Cacioppo J T.The effects of involvement on responses to argument quality and quantity:Central and peripheral routes to persuas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4,46:69-81.
[15]Chapman G B.Short-term cost for long-term benefit:Time preference and cancer control[J].Health Psychology,2005,24:S41-S48.
[16]Mischel W,Shoda Y,Rodriguez M I.Delay of gratification in children[J].Science,1989,244:933-938.
[17]Rachlin H. The value of temporal patterns in behavior[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5,4:188-192.
[18]魏栩.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危害及控烟对策[J].中国校医,2005,19(5):545.
[19]Rothman A J,Salovey P,Antone C,et al.The influence of message framing on intentions to perform health behavior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93,29:408-433.
[20]Mann T,Sherman D,Updegraff J.Dispositional motivations and message framing: A test of the congruency hypothesis in college students[J].Health Psychology,2004,23:330-334.
[21]Gerend M A,Shepherd J E.Using message framing to promote acceptance of the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J].Health Psychology,2007,26:745-752.
一、足少阳胆经的中医理论
1.调脏腑
《读书随笔云》:“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内经》云:“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因此,少阳经气和则全身气机调畅,足少阳胆经有通调脏腑气机的功效。
2.利脾胃
足少阳经属胆络肝。“胆者,中精之腑,主藏精汁”胆汁的疏泄,全赖经脉之气的正常发挥。“胆为奇恒之腑,内藏精汁,肝之余气泄之于胆,聚而成精,是为胆汁,与胃共同腐熟消化水谷”,可助脾胃之运化水谷。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HYPERLINK“http:///view/371695.htm”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
3.助中焦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曰:“少阳初生之气也,归于上焦而主纳,归于中焦而主化,纳化水谷之精微”。胆经主枢,可助中焦运化,中焦脾胃功能正常,气血充足,胆气方壮;气血不足,胆气则虚。
4.通心神
心主血脉,,藏神是以精血为基础的,“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因此胆主决断和心主神明,在调节人体脏腑功能、精神活动和抵御外侵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5.升阳气
一日之中,胆为子时,子时阳生,故胆有管理阳气输注到全身十二经脉,主持阳气发挥正常功能的作用。阳气生发的正常、顺利则能推动维持全身脏腑经脉的气血正常运行,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6.与肝通
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二者共同疏泄精汁助消化;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知医必辨》云:“胆在肝叶之下,肝气上逆必挟胆火而来,其犯胃也,呕吐夹酸夹苦,酸者肝火,苦则胆火”,“肝气上逆,以致胆气上逆”而肝经症状,又有胆气不舒的表现,因此二者在辩证和治疗上也是相互伴随和相互影响的。
二、敲胆经的好处
足少阳胆经共四十四个穴位,主要分布于人体头部的眼耳部、躯干、腿及脚的外侧等,目前大家所说的“敲胆经”并非是字面上的去敲打全部的穴位,而是通过敲打某一部位的经络路线或者几个重要的穴位,且易操作。
1.升气血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春季属性为木,人体的升发主要靠肝气,故春季肝气旺,肝胆二经互为表里,敲胆经则能排泄促进肝经畅达。有学者认为每天由上而下沿裤缝敲打两大腿外侧(从臀部到膝盖段),两三次即可提升气血,提高机体的造血功能。对于感冒的病症来说,西药虽能“打压”症状,却不能将体内的“风寒”驱除,且还有可能影响肺伤及胆,使气血降低,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可通过敲胆经来提升气血,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2.治失眠
有学者推测认为,通过敲打胆经可使大脑兴奋抑制的刺激方式转变。左卧姿,敲打右腿胆经穴位,可转变左脑语言中枢兴奋导致的失眠;右卧姿敲打,则可转变右脑图象中枢兴奋导致的失眠。使睡眠中枢的兴奋性大于觉醒中枢的兴奋性,达到自我催眠即心理放松和躯体放松的目的,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3.抗衰老
现代衰老学说以自由基学说、细胞凋亡学说、免疫功能紊乱学说等为代表。中医理论则认为衰老大多因气血失调,血流受阻,瘀血内停,脏腑得不到正常濡养,所致。而敲胆经可通过手及其他敲打物,在体表经穴直接刺激,而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经脉通畅,瘀血消除来实现对气血运行的促进作用,达到抗衰老的功效。
4.控制糖尿病
机体摄入脂肪太多,导致胆汁不足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敲胆经可强迫胆汁分泌,通过敲打、推揉或者是用空心拳的方法,从腋下开始,经由腰腹部、臀部、沿大腿外侧直到膝盖处,做重点疏通,每天四五分钟即可达到控糖的目的。
5.瘦腿
有学者认为:胆经不通的人,在胆经路过的大腿外侧会堆积脂肪,即人体排不掉的垃圾。如果运动,这些垃圾就会往下流动,而堆积在小腿肚上,这些东西通过运动和药物是很难排掉的,而通过敲大腿外侧的胆经,可以逐步清除大腿处堆积的毒素,从而达到健身健美的效果。
三、敲胆经的“坏处”
有的人通过敲胆经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也有部分人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失眠及一些上火的症状,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由于违背了中医理论的辩证治疗的原则。
中医讲阴阳,也注重人体气机的调整。敲胆经也属于经络治疗的一部分,阳经穴就是身体站立时能显现在外面的经穴,具有发散、升提气机的作用;阴经穴即不能被阳光照射,身体里、内侧的经穴,则多具有滋阴、敛降的作用。
由此可知那些盲目敲胆经,却出现新症状可能忽视了体内的阴阳平衡的缘故。胆经在身体的侧面,属于阳经。敲胆经是把人体的气机发散和升发,而对于阴虚的人,则会出现头晕、乏力、烦躁等阴虚内火上升的症状,而继续敲胆经的话,病情便会加重。因此对于胆经气机不畅、阳虚的人可以通过敲胆经,疏通经络、排出病邪,不仅可以改善胆经的病变,同时还可以调理其它脏腑的功能。
除了阴阳平衡的辩证外,还有一点就是“敲”的原因,要注意敲的频率、力度。中医治病讲究虚、实、补、泻,即虚症用补,实症用泄的原则。频率快、力度大、受力面积小的敲法为泄,适合阴虚及体质较好的年轻人;而频率慢、力度小、受力面积大的敲法为补,适合阳虚及一些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小孩。
综上所述,虽敲胆经的益处多多,但也不能盲目的从众,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正确且有效地敲胆经。
四、敲胆经之我见
从中医理论中可知足少阳胆经的对五脏六腑和身体气机的通调、运行是十分肯定的,且起着统领脏腑经络的作用。而现如今,人们对敲胆经的操作效果却褒贬不一,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对足少阳胆经的中医基础知识欠缺,盲目性太强。
2、没有根据个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采用适度的力量和适宜的频率。
3、每天敲打的时间段不固定,坚持的时间不够长或者断断续续。
4、根据身体机能的适应性,对刚一开始敲打的不良反应效果做出错误的判断。
而对于敲胆经的效果,仅凭中医理论基础和大多数受益者的说辞来支持,很难让西方学者接受和信服,因此通过科学的实验和数据,来说明敲胆经对人体生理、生化、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应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一、学生不爱表达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这是人的正常情感,正因为有了这个欲望,才有了说话和交流的前提。教学也如此,学生有了表现的冲动,就有了配合教学、积极表达的行动,从而取得优异成绩。
可是,有的学生没有积极的表达欲望,原因有以下几种:
1.独生子女养成独处的习惯,不会或不爱与人交流,有的甚至为我独尊,一言不合,就立刻停止沟通,或者多数时间喜欢呆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这样下去的坏处是孩子性格不宽容,与别人相处不融洽,甚至缺乏自信心。
2.个性不同,表达能力和表达愿望有所差异,比如性格内向的孩子话少,表现欲不强,外向活泼的孩子有不服输、逞强的心理,所以表达愿望强烈。
3.对所学的课程不感兴趣,有的学生没听懂老师提问,或者对所学内容不理解、不喜欢,发表个人看法时没有内容,不知道说什么,导致不想表达。
4.语言组织能力差。有的学生心里明白,嘴里说不出来,害怕老师提问他,因此回避发言,时间长了,表达能力越来越弱,也根本不想做任何努力和改变。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爱上表达
通过学生的讲述,老师可以明白学生掌握功课的程度;清楚知道哪些重点还需要强调;通过沟通,师生可以形成互动,产生信任,形成良性循环的学习环境。
那么,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成果,老师就需要多动脑筋,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采取不同办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创新的意识。
1.老师要有爱心。爱是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老师对学生的爱,要像徐徐的春风,融化学生心中的积雪,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老师要有亲和力,与学生像亲人一样交流,拉近距离感,使学习不陌生、不恐惧,从而敞开心扉;老师要有耐心,学生回答错了,老师不要有讥讽的态度,更不能斥责,要琢磨学生的问题出在哪,什么原因没有听懂,一对一进行解答,让学生产生上课回答问题大有收获的感觉。
2.教学要有吸引力。老师在备课时要针对学生特点,安排有特色的小活动,比如猜谜语、讲故事、模仿秀等,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参与其中,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法,调动学生表现的欲望。一般人都有从众心理,更何况是学生,原本就是孩子,他们看到小伙伴玩得很开心,也不想把自己落下,就自然而然地加入其中,气氛一旦调动起来,学生会形成争先恐后举手回答问题的局面。
3.充分运用赏识教育。这是教学的一种必要手段,一旦有学生先发言,老师要给予鼓励,甚至用加分、小红花等奖励办法,暗示别的学生像他一样,也会有奖励,学生就会争相效仿。对于会说、想说,却缺少自信的学生,要给予耐心和及时夸奖,比如,“你说得这么好,怎么不第一个举手呢?第一个举手,是不是也会得到一朵小红花?”或者“你说得真棒,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更棒!”等语言树立学生的信心。对于个性腼腆、不擅长表现的学生,要珍惜他们举手的机会,让他们第一时间先回答,或者找简单的问题主动提问他,回答对以后,要赞赏地竖起大拇指,真诚地表扬他,千万不能说“还可以、就这样吧”的话,打击他们的热情。
4.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老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千万不能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以知道得多自居,更不能一言堂“霸占”课堂,只顾自己讲得开心,不管学生是否听得进去。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式教学,偶尔做出示范,让学生明白回答问题是件很轻松的事,而不是出丑,一旦学生的表达欲被激发出来,他们的内心就会有释放的感觉,创新精神也随之得到完善和发展,教学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适应课改需求,培养综合型人才
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学校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老师不光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实际运用的本领,甚至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将知识拓展到更宽泛的领域中,因此,激发学生积极的表达欲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要适应课改要求,采取只打分、不排名的方法;或者只作评论、不分等级的制度,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协助学生创建灵感空间,对学生标新立异的想法多加赞赏、给予保护,让学生迸发更多智慧的火花。
克服独生子女家中没有兄弟姐妹或同龄人可以交流的不利之处,针对阶段教学目标,设立“讨论一角”和“学生讲堂”等环节,给学生发表自我看法的机会。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对表现欲差、表达能力弱的学生因材施教,比如,每个人都有优势、有擅长的一面,从他们感兴趣的题入手,从已知的问题出发,引出思考,寻找新问题的答案,授之以渔,举一反三,真正培养其表达的能力和技巧。
参考文献:
[1]刘肖.积极表达欲与课前预习性作业的布置与处理[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4(4).
[2]宋波.开启兴趣之门的钥匙[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4).
[3]李顺玉.浅谈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7).
1、教学理念:本框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追寻高雅生活。高雅的生活情趣需要培养和引导,本课在运用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与学生共同探究如何追寻高雅生活的同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通过恰当地点拨﹑总结﹑促进自我完善,本课为两大板块,追寻高雅生活情趣的途径,第二板块,提升情趣,陶冶情操。
2、教学方法:采用情景式﹑开放式﹑角色体验式教学,创造充满活力和动感的课堂教学,通过师生互动,产生心灵共鸣。
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4、教学设想:本课分为两大板块,首先以新颖的开头引人入胜,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幽默顺口溜﹑图片等直观形式激活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到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去,使学生在追求生活情趣的过程中陶冶,提升为情操进而体会生命的意义。
5、教学目标:启发学生在新的学习阶段,追求高雅生活,从而陶冶情操,全面健康地成长。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追求高雅生活的途径。
活动一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情趣的意义。那么,怎样具有高雅生活要靠自己去努力,靠自己的双手去触摸﹑靠双眸去洞察﹑靠心灵去感悟,今天老师送给同学们一件礼物(出示1—2张电子贺卡,配有美妙的钢琴曲。)
师:看了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有何情感体验?
生1:高兴。
生2:忘却了暂时的烦恼。
生3:使紧张的情绪暂时得到了放松。
师语:“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其实,生活本身充满着欢乐,生活处处有情趣。(出示幻灯片2——追寻高雅生活)(这一环节是课堂的基础,采用视频展示,优美的旋律、美丽的画面,除了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让同学们懂得生活中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感到生活处处有情趣,从而导入新课。)
活动二
师:高雅的生活情趣不是天生的。它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积极的和美的感受。如春﹑夏﹑秋﹑冬四季,悲观者和乐观者的情趣体验是截然不同的。下面让我们来一次“四季畅想曲”(出示幻灯片3)。
(把学生分成两个方阵即乐观者方阵和悲观者方阵就四季情感体验发表不同看法)
悲观者1:春天多风﹑干燥﹑少雨﹑多扬沙﹑沙尘暴天气……
乐观者1: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悲观者2:夏天炎热,蚊虫叮咬,骄阳似火,多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
乐观者2:夏天繁花似锦,柳绿花红,争奇斗艳,生机无限……
悲观者3:秋天到处残枝败叶,一片狼藉,落叶纷纷,呈现一派萧条景象……
乐观者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实累累,五谷丰登,层林尽染,秋高气爽……
悲观者3:冬冬天北风肆虐,冰天雪地,冷酷无情……
(悲观者考虑问题特别易往坏处想,于是有了“杞人忧天”—担心天总有一天会崩塌下来,以至无处存身的故事。乐观者则认为,天就是会塌下来,还有房屋有树木甚至有空气托着。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从四季生活中感受乐观者和悲观者对待生活不同的态度。乐观者与悲观者对生活的感受,对生活的理解是不同的。乐观的人更能体会生活中的美好,从而在生活中培养高雅的情趣。)
活动三
1、【视频播放】《‘神农’的快乐生活》,短片介绍了袁隆平兴趣爱好广泛,过着富有情趣的快乐生活,他喜欢拉小提琴,每天读一小时书,每天锻炼身体,他经常说自己是8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所以,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他始终充满了活力。
2、【材料展示】高雅情趣伴她健康成长。
青岛女孩刘梦怡,生活在一个贫困而特殊的家庭。从三岁起就照顾自幼脑残的哥哥,但她爱好广泛,器乐、舞蹈、朗诵、表演等,参加过十几部电视剧的拍摄,在多家电台担任播音主持,成为快乐小天使,被评为“全国十佳自强女孩”。
针对以上两种情境设置3个问题:
(1)袁隆平的高雅情趣对他的生活工作有什么影响?
(2)刘梦怡的高雅情趣对她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3)上述材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启迪?
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小组代表发表各自的观点,教师及时评价和归纳。通过对(1)(2)问题的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高雅情趣有益于身体健康、思维开阔、提高修养。第(3)问让学生情趣升华,内心充满追求高雅情趣的向往。
(用视频播放科学家的快乐生活,让同学们了解到科学家不只是研究科学,他们有多种兴趣爱好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工作,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
用身边的榜样故事展示身处困境的孩子刘梦怡的健康成长。让同学们感受到我们不但需要好好学习还要追求多彩的高雅生活,才能让自己健康成长。这部分是本节解决重点问题的环节,所以用名人、榜样的现身说法,让同学们感悟高雅情趣的作用。)
活动四
(出示幻灯片6——一位大学生的独白)
我是从山区来的一名大学生,尽管我努力学习成绩优异,但看到城里的学生侃侃而谈,我总是很自卑。我再不敢放声大笑,吃饭时我也学会了细嚼慢咽,因为我怕别人说我粗俗。为了缩短与城里学生的差距,我也学会了上网聊天﹑玩游戏……我强迫自己背地里记住了许多名车的名字,宝马﹑奔驰﹑本田……。我总是感到生活很累。)
师:看了这位姐姐的独白,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她为什么总感到很累?
学生们讨论发言。
师:(出示幻灯片7——好奇心是培养兴趣的前导,但在培养情趣的过程中要切记“盲从”)
(出示幻灯片8——你如何看待下列现象?现象一:芳芳看到社会上许多青年染得彩发很漂亮,自己也想染。现象二:明明上中学后,看到许多同学都会转笔,自己也想学学,他不仅课下练课上也不失时机地练)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把自己的观点写出来。
师总结:我们要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否则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出示幻灯片9——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操﹑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
师:你们业余生活都有哪些兴趣爱好,你认为这些兴趣爱好对你的身心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同学们踊跃发言)
(“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柬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陈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等。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和时间的可能性,更多地选择不同的文化活动内容,从丰富的文化活动中,领略生活的真正意义和情趣。)
第二板块
师:在培养生活情趣的过程中,我们的情感世界,总能在无形中受到陶冶,提升为情操。(出示幻灯片10——提升情趣,陶冶情操)
(播放电视剧《孔繁森》《任长霞》片段)
(衔接神州九号发射成功镜头)
(追求美的情趣,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陶冶﹑提升着我们的情操。高尚情操的形成,会让我们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出示幻灯片11——本课层次)好奇有趣兴趣情趣高尚道德情操延伸生命的价值)
(让学生在名人中体会到:在追求生活情趣的过程中,我们的情感世界,总能在无形中受到陶冶,提升为情操——一种价值追求的情感。)
教师总结:生活处处有情趣,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在对美的追求和感悟中,我们陶冶着自己的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美的情趣,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陶冶、提升着我们的情操。高尚情操的形成,会让我们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布置作业:你听说过下列人物的名字吗?宋鱼水﹑徐本禹﹑牛玉儒﹑王永志﹑杨业功﹑杨善洲﹑郭明义。请课下查一查他们的事迹,对你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有何启示?
语言被称为“思想的外衣”。斯大林在《论语言学的几个问题》中说“:完全没有语言的材料和完全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词汇进入口语交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还有些甚至被用到书面语中,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所使用。有人甚至预言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将决定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由此可见,作为网络时代的重要派生物之一的网络词语一定不会仅仅徘徊在网络虚拟空间里,它会谋求更多、更大、更主流、更权威的交际话语权,从而进入到正统正规的话语层面。这样一个演变轨迹也是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的。关于这一点,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顾晓鸣敏锐地捕捉到,并对网络词汇的发展抱一种非常乐观的态度:“网络语言及其书写方式正深刻地影响着当前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它与新一代青年的语言紧密相连,将成为新世纪的语言方式。”[1]
自曹丕“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之论以来,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古今中外早已形成共识。字词在表达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造就了语言和文章的美感。鲁迅说:“作文和口语不能完全相同,讲话的时候,可以夹许多‘这个这个’‘那个那个’之类,其实并无意义。到写作时,为了时间、纸张的经济,意思的分明,就要分别删去的,所以文章一定应该比口语简洁,而且明了,有些不同,并非文章的坏处。”[2]词汇的发展演变也离不开推陈出新的进化规律,它的总趋势是数量日益扩大,内涵不断丰富。时下网络词汇多由替代、暗示、联想、形象等方法构成,符合网络媒介条件下进行特定交流沟通的需要。
二、网络词语冲击下的写作教学反思
高尔基曾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在网络交流和口语交际中网络词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日常作文训练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把网络词写进文章。我们不得不思考:校园网络语到底要不要在作文中使用?
笔者对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延安大学、延安中学、延安实验中学等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涵盖普通本科、高职高专、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四个类别,合计发放问卷300份,调查男女人数基本满足1∶1的条件。
调查发现,对象中基本无人排斥网络。有88.7%的学生使用网络词语的目的性不明,完全出于从众心理。大中小学生网络词语使用最多的是论坛发贴和QQ聊天,其次是休闲时间的同学交流,最后才是课堂写作,其中使用最多的文体就是演讲稿,其次是课堂作文。
关于网络词语和传统词语哪个更有表现力,70.6%的学生认为网络词语更有表现力,因为它新鲜,吸引眼球;10.1%的学生认为差不多,关键于在读者的爱好兴趣;19.3%的学生认为还是传统词语更有表现力,因为网络词生僻怪异,会有理解障碍。
有些网络词丢弃了语言的特征与本质,这种现象我们应当摒弃,因为这不仅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退步,同时也与在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层次、年龄阶段甚至责任、身份格格不入。
但是,网络词语是适应信息网络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特征,我们要拥有一种前瞻思维和超前意识,站在社会时代的前沿高度,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用一分为二的标准来看待,充分尊重网络词存在的合理性。陈村说:“如果一个小学生写的作文中使用的一些网语同学们都看得懂,而只有老师看不懂,那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了谁的身上。”[3]教育需要因势利导,教师更要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基于时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化现象的变迁。毕竟,语言的存在与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受到社会环境的有力制约,同时,语言本身也会自我完善。因此,在适当情景下,要鼓励学生使用个别的符合时代特点、具有鲜明生活气息、反映学生内心需求的语言,增强文章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就是关于语言、文字、文学的学科,归根到底,语文课应该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教学的核心。叶圣陶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网络词语在日常写作过程中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应针对网络流行语的不同类型和写作文体而异。
三、网络词语情境下的课堂写作
“逆袭”“吐槽”“晒”“逆天”等一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网络词语已经频繁地出现在网络媒体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可了这些新事物,在口语交流中使用它,无形中为网络词语搭建了一个向大众语言过渡的宽阔平台。青少年是当之无愧的网络词语使用主力军,他们对网络词语的应用,已经从最初的网络交流、口语交际推进到了实质性的写作应用阶段。就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散文等几种学生常用文体来看,不同文体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方面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以议论文为例,议论文的写作,“以理服人”是终极目的,语言使用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有力、逻辑性强。我们历来鼓励学生为了证明论点要尽可能地列举大量、充足的事例作为论据,并且越贴近现实、越新鲜、越全面越好。议论文具有鲜明的态度与倾向性,容纳同意、认可、支持、反对、批判等多种评价功能,可以说现实关注程度最强。学生在写作时如果能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由热点新闻或大事催生出来的网络流行语,必然能够增强文章的现实性,论证的严密性、有力性,表达的幽默、恢谐感,也就更能说服、打动读者,达到一种平常词语无法实现的效果。
在普通记叙文、抒情散文的写作中,我们要求达到“以事感人”的写作目的,学生往往要通过对一件事情的回忆与讲述或一个物品的观察与感悟来表达对社会、人生、人物的思考与认识,语言要求典雅、规范,情感要求深沉、真挚,但是,网络词汇与流行语往往具有一种玩世不恭的调侃情态,一旦我们使用这些词语,可能会削弱思想情感的深沉真挚,不利于文章深化主旨、提高思想境界水平。
亲情、爱情是文学里的永远的创作主题,千百年来传颂不衰。情感之真切,触角之细腻,语言之朴实,最能动人心扉,催人泪下。受此影响,在写一些歌颂父爱、母爱,铭记师恩、品味友情的文章里,我们往往倾向于使用一些典雅、正式的书面用语,较多采用判断句、感叹句等句式,来增强感情的沉挚性,提升感染力。而如果过多地使用诸如“同鞋”“悲摧”“哇噻”“正点”“惹火”等网络词语,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淡化了真情实感,掩盖了伦理礼仪,达不到应有的表达效果。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高名凯说:“无疑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新事物的产生或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人的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概念的产生要求作为交际工具、思维工具的语言有所改变,有所发展。”[4]写作的本质就是记录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和所悟,如今网络已渗透进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用语自然也逐渐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不仅在学生平时的对话中能常常听到网络用语,在学生平时的作文中也能觅到网络用语的身影。对于网络词的发展不能依靠简单的行政干预和制度约束,绝对不能离开社会文化生活背景。文字的本质就是符号,是人类作为高级群居动物出于交流沟通的需要,经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一系列的符号。上古时期人们“结绳记事”,最原始的符号依然能起到沟通信息、交流情况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进化程度的提高,渐渐有了更进步、更科学的符号来代替,这都是社会与人类选择的结果。优胜劣汰,不断进化,世间万物产生后最终都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网络词也不例外。
网络词语世界尽管眼花缭乱,但要明确的是,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深刻文化内涵的承载。作文是大众书面语表达形式,应该遵循主流书面语体的交际规范。网络语言作为网络虚拟空间互动交际的产物,适应范围应经过社会文化的检验和洗礼。青少年在作文中要清醒地“拿来”,不能全盘接收,也不能全部否定,对网络词区分使用,适当抵制。尤其要注意性质、数量,充分考虑词语的产生背景,坚决杜绝低俗网络语言的侵蚀。网络流行语虽然以一种清新的姿态出现在口语表达中,丰富了民族语言的表现力,但能否正式进入书面语还需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
参考文献
刘山曾自己开店赔了两次,在这个面店打工半年,并与这位老板有两年交道。面店每天收入高时3000多元低时1000多元,但接手开业第一天收入只有500元。每月支出水电费3000-7000元,房租6000元,四人工资9000元,住宿1800元,合计支出2万左右。之所以接手,是因为老板说一年可赚10多万,条件是两月内交72000元房租给老板(不是房主)。但房租是6月到期,他接手前已交4万,两月内再交3万2千元,加上月收入约3万元(按日销2000元,毛利50%计),月支出2万至2万5千元,再加老板是外地人等因素,这件事存在风险。
建议:
一、一次实习的机会。利用这几个月时间,尽快掌握做一间面店的创业知识。
二、找人合伙。共同学习创业,共同分享利益,共同承担风险。
三、组建创业团队。从最坏处着想,钱已经付了收不回来,能承担最大风险的方法是团队战斗:我一人出资,全体员工分享利润。那么每一个人都会跟着你去拼命,去夺取最后的胜利。
四、将最坏的结果和最好的结果都告诉大家,让大家出谋划策。那么,即使出现最坏的结果,你们团队已经在这几个月里找到了一个风险最小的方案。即使不能做了,也因为有了这几个月的经验,而重新创业。
五、每天做笔记。事无巨细都记下来,并加以总结,得出经验、教训。每天至少记下10条经验、10条教训。
六、在当老板的这几个月内,扩展社会关系,广泛联系当地人脉,应付可能的突发事件。
七、随时与老板保持联系,了解他的真实动态。
八、争取将后3万2千元的房租延后,延到6月之后(6月店租到期,可见真伪)。理由一是因为先交的4万元是六个半月的房租(应该做到8月),其次,面店在两个月不可能赚到3万2千元,你是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广西北流梁高翔:创业六次失败,我该怎么办?(梁高翔总结全文见中国创业港)
《创业》:懂得了创业再创业。
2004年,20岁的梁高翔开始创业,到2010年的六年时间里,他先后六次创业均告失败。
但是,为什么失败呢?
能不能让我们的创业少一些失败再少一些失败?能不能让我们的创业少浪费一些时间,再少浪费一些时间?能不能让我们的金钱少一些损失再少一些损失?能不能让我们的创业从一开始就入列上路,走上正途,直到成功?
下面让我们将高翔的几次创业一一解剖,找到对错。
第一次生料酿酒。对在市场就在身边,错在无力掌握。
为什么选择此项目:相信“投资少、市场大、项目久、技术先进、技术易学”的宣传,以及项目方不但送酒曲,免费帮助蒸酒,免费学习技术,对项目热情分析,还可试运行,成功后升级。
信息来源:杂志。
怎样运行:先花860元买一台小机器回家试验,产品得到人们认可,并有人订购,于是说服家人在信用社贷款5000元购回中型酿酒设备。
问题:先是销量小,其次是高度酒不好销,低度酒不耐存放,三是酒糟养猪脚软后病死,第四因品酒、熬夜损害了健康。
结果:投资约万元,历时9个月,伤害了身体。再计算这9个月打工的工资,此次创业损失约2万元。
分析:创业不等于项目,创业不等于技术。何况这个项目是要办一个企业办一家工厂(哪怕它开始时只是一个家庭作坊),它是一个综合、复杂、琐碎、纷繁、多头绪的技术与能力组合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仔细、精确、认真的钻研精神掌握酿酒技术、品酒能力、机械维修、养猪技术、猪病防治、饲料配方(这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总结、摸索与积累),还需要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关系,群众基础,强大的心理素质,更需要社交能力、口才,以及与人交往的方法,独特、有效的销售方法与销售能力。
创业需要技术,需要项目,需要创业基本知识,需要创业基本能力,更需要承载它们的社会知识、生活知识和常识。
做企业类项目,需要长时间的生活积累和社会积累,对一个刚刚走出校门走出家门的年轻人是不可能也没有能力驾驭 一个企业的。
第二次废水提银。对在投入少,错在缺常识。
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相信了“原料随处可得、无需场地、设备简单、不愁销售、赚钱快”的宣传。
信息来源:杂志。
怎样运行:从一纸800元的资料上自学技术,前后共购买医院、相馆废水近2000元,多次自学自制试验。
问题:“资料粗糙”,“打电话询问态度恶劣”,找不到相关的工具,提成率极低。
结果:损失近3000元,以及大量时间。
分析:虽然高翔并不像所有购买了技术的人一样,资料收到后就塞到床下,而是一次二次……五次以上地坚持试验,但是这类项目从汇款开始就注定了失败。因为常识就足够了。
废水提银曾有多家技术方找《创业》做广告,但我们都坚决拒绝。我们曾就此为读者提出几十个问题,比如:废水中有多少沉积物?沉积物中银的含量占多少?银是以物理的颗粒物或是以化学的分子存在?若物理状态怎样将银从大量垃圾类沉积物中分离?若化学状态又需要哪些化学原素,化学手段进行分离……
第三次夜光小产品:对在摆地摊,错在不继续。
为什么选此项目:在建筑工地晚上打牌、看电视、逛街无意思,想找事做,发现了投资少、简单、适合晚上摆摊的几毛到几元的荧光棒、满天星等夜光小产品。
信息来源:杂志。
怎样运行:收到产品后没去上工,先弄明白之后晚上去大街上人多地方摆摊。因为夜光产品发光,亮光就吸引了闲逛的人。两人干有胆量,来人就解说。第一天9.6元,第二天21元。
结果:自己放弃,无疾而终。
分析: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但高翔却只用了极少的篇幅点到为止,并没有深入展开来分析。
为什么?原因只能猜测:一本来就是闹着玩儿;二并不看重这微小的摆摊创业;三摆摊不符合自己的创业目标。
其实摆摊不但是一种最重要的创业方法,创业最基本、最原始的形态,还是创业最简单、最方便、最安全、最可靠、最容易的一块跳板。许许多多的创业成功人士,许许多多的企业家都是从摆摊开始进入创业行列而走上创业之路。
过去、现在、将来都有许许多多的人用摆摊创业,甚至靠摆摊养活一家人。
如果高翔能像提银一样钻研摆摊,能像酿酒一样坚持摆摊,他的创业很可能已经成功了。
第四次太阳灶:对在创新的思维,错在缺常识。
为什么选此项目:利润高、省燃料、简单、方便、占地少。
信息来源:杂志。
怎样运行:试运行几次达不到效果。
结果:损失2000多元,耽搁十来天时间。
分析:其实高翔到实地考察时就发现了当地无人用,自己做饭菜都不用太阳灶等许多疑问,但从众心理仍然让他跟着另外两位农民(一位是退休村支书)一起交了学费。
创新、发明、专利、高科技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但是高科技是需要高专业、高技术、高知识加大资金加大规模加工业化、科学化、现代化设备才能够达到,小作坊是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去实施科技工程的――这同样是常识。
创新是对的,但新只能在旧的基础上生长,伪创新不但会毁了旧的基础更会让我们失去目标。
第五次关公画:对在投资少,错在缺常识。
为什么选此项目:投资少、手工制作、简单、包回收。
信息来源:杂志。邮购。
怎样运行: 未运行。
结果:损失1240元。
分析:这是一次完全的上当受骗。《创业》从来大声疾呼:包回收、来料加工坚决不做!世界由物质构成,它最不缺的是物质,不但不缺还过剩。
经过四次创业失败的打击,高翔没有垮,但是神经和触角却已经迟钝了。
第六次影视录音:对在新,错在无视市场。
为什么选此项目:在广东看到各商场有投币点歌机,KTV遍布,音乐火爆,自认为“娱乐消费有一个很大的蛋糕,人们对录制个人MTV现唱现录有需求”。得到销售商的称赞“感激加高兴交了5000元的订金”后不得不借钱购买。
信息来源:不详。
运行:交钱后就到创业地找门面,发货。除元旦做了一单业务外,六个月时间居然再没有业务。
结果:损失45000元(仅录音器材即高达3万),耗时8个月,打工工资损失约1万元。
分析:冒险。没有把握的事,居然也敢借钱干。
七八年时间创业六次损失5万多元,若加上耽误的打工收入,总计应该在七八万元。让人不可理解的是:高翔开始时的创业还因为刚进入社会,没有经验,能够从自己出发,从现实出发,从市场出发,以后有了一些生活与社会经验后,创业应该更加清醒、成熟、明白。但是我们从他选择的项目看,却是相反。
为什么?创业知识的贫乏。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因为学习(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而变得聪明、能干。如果创业者只是听信广告找项目,既不看书不明道理不懂方法,又不能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那么他的创业就必然是失败和后面的失败复制前面的失败。
创业有风险但绝不是冒险,因为单枪匹马创业风险太大太大,《创业》总结千千万万成功读者的经验后出版了《平民创业基本方法》,提出了:安全、稳定、有扶助地创业,有把握地创业。
怎样才能有把握地创业?
第一是读书明白创业,第二是“跟师学艺”。明明白白创业就是懂得创业的基本方法,先学习有关知识。“跟师学艺”是用师傅几年几十年的成功经验保我们创业上路。我们创业的目的只有一个:赚钱。那么就让我们跟着赚钱的方法,跟着赚钱的人走吧。
一些人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中国内地高等教育正在遭遇全球化的冲击,弃考留学只不过是这种冲击下的一个缩影。
声音1:学生声音
关键词:
规避高考 独立自主
发挥特长 竞争优势
黄晓青(上海市某附属中学高三学生)
我正在办理出国留学手续。我这个成绩考一本无望,又不甘心在国内的二流大学混下去。身边有不少同学都出国留学了,加上我也很向往国外大学新鲜而活跃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方式,坚信出国是自己最好的出路。出国留学还可以让我离开父母温柔的“包围圈”,这是一个锻炼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好机会,我也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周婕(北京市某中学高二学生)
欧美地区的教育模式能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能力,我希望去欧美国家接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选择出国是我自己的决定,爸妈很支持,已在着手准备我的出国事宜。尽管我的成绩很好,明年考个国内的好大学没问题,但我不后悔,去海外留学一直是我的梦想。
杨勇(济南市某中学高三毕业生)
我是高三毕业生,成绩很不好,三本都不一定能上。爸爸通过关系可以让我上新西兰留学,学费一年也要六七万,我家资产也就不到40万,我不知道应不应该去。我舍不得父母,父母应该也会很担心我。还有就是花了那么多钱出国留学就一定能出人头地吗?回国就业就一定有高薪等着吗?如果不是预期的那样,父母花的那么多钱什么时候才能还得上。留不留学,我感觉很纠结。
声音2:家长声音
关键词:
放手发展 国际背景
时机适当 随波逐流
郑玉敏(上海市某中学学生家长)
我正在办理孩子的出国手续。为了让孩子能发展得更好,我从小就让他学书法、钢琴等。但从孩子自身情况看,他目前的学习成绩肯定考不上名校,从今后的发展考虑,我宁愿让孩子把读普通大学的时间花在国外读语言及大学预科,再读一所好的大学。我们对孩子从小就非常溺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缺乏独立能力。在国内,我们狠不下心让他吃苦,送去国外,离开父母,让他好好锻炼锻炼。
赵祥新(南昌市某中学学生家长)
孩子还在读高一,尽管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我们已有打算送孩子出国留学,这是经过我们慎重考虑的。首先,我们听取了孩子“是否有出国留学的心理准备”的意见,由孩子自己来选择留学的国家和学校。第二,我想是否出国还要看家庭是否有条件。就我们的经济状况来说,已经有能力供孩子留学。第三,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来看,孩子的自主能力较强,身体健康,性格外向活泼,完全有能力独立地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第四,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国际教育背景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送孩子出国留学越早则收益也越大。
顾春军(河南张家口某中学学生家长)
我不赞成孩子在高中阶段就出国。我认为,应该让孩子在国内完成高中或大学教育,有了明确的专业目标和学习计划后再到国外深造。孩子在国内学不好,一味把孩子送到国外去留学,以为这样就可以摇身一变,身价倍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外面的世界更加自由开放,“思想野”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随波逐流。有些家长图虚名,认为留了学,拿了外国文凭,回国就可以找个好工作,这是不切实际的,未来属于真才实学者。作为家长,切不可盲目从众,早早就将孩子送出国去。
声音3:专家声音
教育质量 学生意愿
舍本逐末 理性留学
顾文鼎(上海华侨国际教育服务有限公司行政经理)
我是非常支持高中生出国留学的。高中毕业生年龄在18岁左右,可塑性较强,无论是在语言还是环境方面,他们都比较容易适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独立性也较强,能够比较顺利地在国外求学。再者,我国人口很多,虽然国内大学在不断扩招,但是重点高校仍然门槛高,招生是有限的。大部分学生只能读一般的高校,甚至是民办学校,或参加自学考试等。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国外同等级别的学校是有一定距离的。那么,与其在国内“混”四年,还不如多花钱留学,接受质量较高的高等教育。
李泓娟(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师)
我不支持低龄学生出国留学,过早地出国是舍本逐末。出国留学是一个很大的决定,学生独自一人到异国他乡读书,要独立处理许多事情,包括日常生活自理、老师同学关系处理等。首先应认真考虑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没有父母监督的情况下,如何自我控制就是一项很关键的能力。低龄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没有形成,是非判断能力不强,学得好学得坏还不一定,一旦错过最佳基础教育时期,家长后悔莫及。
帅扬(北京工业大学中加学院院长)
高中毕业生初出茅庐,生活经验缺乏,对事物的分辨能力有限,在出国留学的判断上存在不少误区。比如,随波逐流去留学,认为国外学习生活既好玩又有趣,洋文凭回国就业有优势,国外留学还能打工挣钱等等。事实上,有不少小留学生在经历了初来乍到的新鲜与兴奋之后,感受到了异域学习和生活的艰辛,导致心理压力过大、不堪重负,甚至有人因此学业中断、半途而废。这就更加需要家长对孩子的留学规划做一个细致的考量。
夏孝才(厦门理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
出不出国留学,孩子的意愿最重要。当前许多孩子并没有明确的目的,稀里糊涂就出国了;或是家长为了攀比和面子,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其实,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有明确的留学意愿和目的,出去以后遇到问题才能正面看待并积极解决。国外教育的人文环境是外部相对自由、宽松,但内在比较严格,是“宽进严出”型,学生需要自己约束自己,否则学业可能完不成。
具体留学哪个国家,我们也要量体裁衣、对号入座。英、美和加拿大这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担保费用相对比较高,要求家长的资金实力很强;澳大利亚、荷兰、爱尔兰等国处于中间水平;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担保费用相对较低,一般家庭是可以承受的。
许珂科(重庆市资深英国留学专家)
低龄留学生会面临比海外留学的研究生更大的语言障碍和学习压力,这是可能导致留学生挂科的重要因素。在西方大多数国家,挂科后只能选择重修并全额支付科目学费。对许多学生来说,出国第一年是适应期又是挂科年,他们之中有许多人不敢向家人开口,或者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挂科。于是,这些留学生就希望通过打工的方式赚取重修费。西方许多国家限制了留学生一周的打工时间,并规定其工作内容必须与所学专业相关,但很多低龄留学生却无视这些规定。根据近三年来英国移民局的遣返审查统计显示,在被遣返的低龄留学生中,有50%是因违反了打工规定。
突破文化局限
发言者:Sandy,女,留学日本3年
高中毕业后,拿到了高考成绩单,我和家人就开始琢磨,是否应该到国外留学?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国外好,毕竟可以拿个洋学位,而且洋学位的含金量高,它的教育得到国际承认,可谓是将来求职的通行证。一旦持有这个通行证,就能让我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除了学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经历。
但在日本留学期间,我很快就发现,自己本身会不自觉地表露出那些原有的中国文化的痕迹。在与日本文化的碰撞中,我学会了怎样应用和发扬这些宝贵财富,也逐渐认识到这些影响自己的意识、行为和道德标准的文化并不总是正确的。还有很多观察这个世界的方式,这些方式都是我以前从未尝试过的,而恰恰是这些全新的方式能够弥补我现在的局限和不足,让我的认知能力日臻完善。
私人建议:我建议高中留学者,换一个角度去看世界是多么奇妙!和不同国家的人交朋友无论是和当地的还是和来自其他国家的新伙伴交往,都将使你在一个新的文化氛围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更新生活观念
发言者:John,男,留学德国2年
当初出国的目的是为了锻炼一下自己,走出去看一下外面的世界。回顾这两年,感觉自己真的尝到了很多东西,不光是学习上,更多的是生活上的。一个人必须照顾好自己,这种生活真的让我感觉到自己要活着,而且要健康地活着。
私人建议:有的人认为,出国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特别是在德国,也许你刚刚熟悉了环境就要准备回国了,在专业上很难有实质上的提高,但出国留学不光是为了专业上有所提升,更多的是学到一种生活观念。到了国外,耳濡目染地接受到全新的生活观念、消费知识及思维模式,这些东西也许比专业知识更重要。
有利于国际社交
发言者:Marge,女,留学韩国2年
高中一毕业,我就选择去韩国留学,主要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做“国际人”。因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生活在一起,不仅能让你学会更加自信和独立,还能极大地提高你的交际能力,懂得理解并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开阔眼界,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国际人”,这也正是近年来国内有眼光的大公司、大企业所急需的人才。
私人建议:出国后的高中生往往还是有一些腼腆,应主动去与当地人交流,融入当地的生活,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比如说,打工就是很好的提高国际社交能力的机会。而留学的过程,实际上等于你在亲身涉足和体味那些书本上所讲授的历史。
易放纵自我
发言者:Prince,男,留学英国3年
我在高中时学习不是太好,觉得出国可能很好玩,再者当时国外文凭吃香,就逃避高考出国去了。可出国后才发现,原来留学是很苦的,失去了在国内优越的生活条件,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人呆在陌生的环境里,很多东西得从头开始学、从零开始适应。生活的确很苦,我想首先对于留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饮食,东西方饮食差异很大,我觉得大多数留学生根本不可能适应西方人的生活习惯。
私人建议:我不大赞成一些父母在孩子高中一毕业就把他们送去国外,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太幼稚了,一下子脱离父母,自己对许多事情还不知道怎么把握和处理,且外面的诱惑又太多,很容易就放纵了自己(而且放纵的程度往往不是家长能够想象的)。
出国原则模糊化
发言者:Stein,女,留学加拿大3年
出国之后可以得到一种不同的生活经历,视野也变得更开阔了,但切记不要为了出国而出国。我有个同学,在国内学的是中文,出国去学的还是中文,我觉得这样提高不大,没有多大意思,拿到学位证书以后怎么办呢?我都替他发愁。
私人建议:如果你家里经济条件不错,或者申请到全额奖学金,你也许可以安安心心地出国读书做研究。但如果你是为了回国工作,那么可以考虑先工作两三年,再出去看看,因为国内公司很看重工作经验。即使你是海归,但是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也不一定合他们。当你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再出国“充电”,这样镀金也会镀得更漂亮。
国外学校并非都好
发言者:Reed,留学美国2年
英国也曾经是我留学的首选,喜欢那种古老而沉淀的文化底蕴,可是其昂贵的费用实在是负担不起,那里的教育质量可以说和学费等价。美国也是我喜爱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虽然不喜欢美国的氛围和其霸道的姿态,但对于学习和工作,那里绝对是块金土地!有一点是很欣慰的,在国内听老师和同学磕磕巴巴地讲英语,和在国外每天听人家开口闭口讲母语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可以让自己每天都“浸泡”在这个自然的语言环境里。这样,我的语言能力每天都在跳跃着进步,能流利地掌握一门外语,就是我的无价之宝。
私人建议:海外也不是到处都有好学校。不过如果不慎上的学校不好,虽有坏处也有好处。好处就是导师不会有一个几百万的课题而撒一群学生去放羊;最大的坏处是导师对专业前途、研究方向的拿捏可能不准,对你的选题可能不好。
只要别“放牛吃草”就行
发言者:Weill,男,留学马来西亚2年
我也是高中留学的,当初之所以选择马来西亚,主要还是因为其入学门槛低,签证成功率高。中国学生只需要高中毕业就可申请。同时,攻读本科费用为每年4万-5万元,而攻读硕士费用为每年6万-7万元,相对在英、澳获得同样的学位对资金的需求低了不少。所以,对于自己和家庭来说都是很好的选择。留学两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高中生留学有利也有弊,但还是要看自己能否适应和自理。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父母是否能对孩子在海外的生活足够“关注”。当初,我父母就对我的心灵“扶持”和“施压”。刚开始,爸爸送我出国留学,一路上照顾我、关心我,让我感觉自己真的很幸福,更下定决心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当然,我妈妈每个星期也都给我打电话,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担心我可能会因为独处他乡没有学习压力,而把学业荒废,至今我对父母的“施压”感激不已。
私人建议:如果在海外有监护人(或者海外学校非常正规),或者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强,那么在国外读大学不失为一种好选择。比如说,我们中国的高中生去英国读大学,那么既可以选择读本科,也可以选择读预科。预科当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对于牛津、剑桥和帝国理工这样的顶极学校,通常只接受成绩拔尖的学生。反过来看,学生年龄通常比较小,一般在16岁左右,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对于高中生到海外读书,要分情况区别对待。
还有一点要把握的是,家长对高中生留学后的“追踪关注”。国内很多高中生一考上大学,家长就一味“放牛吃草”,有些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导致数门功课“挂彩”,甚至被退学。而身在国外的高中生,如果家长因为“鞭长莫及”而疏于管教,那么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不良情况会比国内高中生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留学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确实是应该共同经营的事业。
故事1:16岁男孩美国留学逛赌场5天输光18万
2012年9月,16岁男孩王一凡进入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梅特德伊一所走读私立高中就读。王一凡的父母在重庆从事汽车生意,家境比较富裕,留美后,除了学费外他还有每月800美元的生活费。
选择走读制高中的王一凡,原以为会有更多的时间和寄宿家庭交流,交到更多的白人朋友。然而,由于他在出国前并没考察过自己的寄宿家庭,到美国才发现,家里只有一位美国籍菲律宾未婚女性。“她每天下午4点去工厂,凌晨2点下班,白天补眠,从第一天开始,一天三餐都是我自己从冰箱里找饭来热着吃。”王一凡说。他不但没能通过家庭提高英语,反而由于对当地文化的不了解,和班里大多数白人同学的关系仅止于“点头之交”。“基本一个学期都没有找人说过心里话,跟爸妈和国内的同学说,他们又没有切身体会,我都快憋死了。”
2013年3月,王一凡的班级转来了另一位华人学生张凯。张凯12岁就跟随父母移民,既会中文又对当地了如指掌,王一凡将他视为自己在海外挚友。认识张凯一个月后他发现,这位挚友出手大方,好像总有用不完的钱。经过询问,才知道张凯每周都会进一次当地赌场。
“未成年人怎么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