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现代物流运输方式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是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的必要条件
现代物流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新兴复合型服务产业。交通运输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要载体,在现代物流链条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深化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增强实体经济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交通运输连接采购、仓储、包装、装卸、配送等现代物流诸多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深化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有利于适应国际产业分工的新变化新特点,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际投资,促进我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等实体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运输企业由传统的运输生产向全面提供运输增值服务的现代物流拓展转型,做强做大物流企业,增强实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和商贸业优化内部分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实体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深化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实体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举措。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密切关联到很多重要的实体经济门类,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深化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拉动关联产业发展和创造经济增加值;有利于改善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与物流基础条件,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物流成本差距,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促进国内外、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物流服务需求,扩大居民消费。
深化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实体经济长久活力的必然要求。现代物流是基于交通运输而又拓展的综合服务。深化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有利于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集成应用,适应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安全性、便捷性和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拓展交通运输服务领域,推动生产业提速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实体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和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深刻认识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的制约性因素
“十一五”以来,交通运输行业抓住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历史机遇,认真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促进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平稳较快发展,推动基础设施总量规模跨越式增长,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总体得到有效缓解,为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深化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夯实了基础。
但是,我国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世界交通运输业发展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影响和制约着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的深度融合。
一是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亟须加快推进。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持续发展,我国各种运输方式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总体上已经进入结构优化、网络完善、运输服务一体化的集约发展新阶段。但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综合运输网络体系还不够健全,结构不尽合理,综合运输枢纽建设进展还不快,运输方式之间衔接还不够顺畅,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同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总量仍显不足,国家高速公路网尚未建成,国省干线成为薄弱环节,各层次路网间结构还不匹配、功能还不完善。内河水运发展滞后,高等级航道比重较低,港口疏运能力不强。
二是港站枢纽物流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港站枢纽具有仓储、转运、配送等现代物流业态的基本特征,具备向物流园区转化的基础优势,也是发展物流园区的重要依托。目前,我国港站枢纽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与物流园区融合还存在一些不足。公路货运站场功能单一,不同运输方式货运枢纽之间、货运枢纽与区域物流园区之间,在规划布局上缺乏统筹和协调。港口及临港物流园区普遍存在外部集疏运不畅,以及临港物流园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等问题。
三是运输组织化集约化程度有待加强。这些年来,交通运输企业重视转型发展,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有所提高,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但运输市场主体分散、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厢式运输、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发展滞后,船舶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不高。道路运输组织化程度较低,运输效率不高,难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四是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水平还需继续提高。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是深化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的重要支撑。总体上讲,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水平还不能适应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的需要。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行业综合性、区域性带动项目,发展合力有待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程度不高,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功能不强,行业资源和社会公共资源的整合兼容不足。
五是促进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尚需完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还不适应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综合运输顶层设计不足,各种运输方式统筹协调配合机制还不健全。市场诚信体系、法规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高。市场监管力度需要加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还需构筑。政策研究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有待增强,行业统计、标准规范还不适应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的需要。
三、深化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的基本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工作落实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要求,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做好“五个着力”,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为实体经济稳健发展夯实基础。
着力提高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加快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一要加强综合运输顶层设计,推进建立健全综合运输规划体系和协调机制。二要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优化网络结构和发挥设施效率,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有机衔接、安全环保的综合运输基础设施网络。三要强化综合运输体系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推进内河水运发展,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四要合理配置综合运输通道资源,注重综合运输通道与实体经济布局的有机衔接,体现对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基础支撑作用。五要加快推进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提高综合运输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效率、更高水平、更优品质的运输服务。
着力提升货运枢纽的物流服务水平。推进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货运站场建设,优化与主要港口、铁路站场之间的运输组织,加强与产业园区、商贸市场、国际口岸的有效对接,统筹公路枢纽、港口、机场、铁路站场及邮政、快递作业枢纽的规划建设。发挥沿海港口货运枢纽优势,建设港口物流园区,支持内河港口与保税园区、工业园区联动发展,拓展港口的现代物流功能。延长航运服务产业链,发展航运贸易、金融、保险、信息和海事仲裁等服务。
着力引导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优化运输组织,积极培育网络辐射广、企业实力强、质量信誉优、集约化水平高的运输组织主体,推进运输服务业向现代物流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引导和规范货运、无车承运人、邮政和快递企业等运输组织主体的发展。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引导一批重点货运企业按照市场机制整合资源,扩大经营规模和服务范围,拓展经营网络,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港航企业延伸服务链,向全球或区域物流经营人转变。加快农村邮政物流发展。
中图分类号:F5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物流”一词最早于1915年出现在美国阿齐萧的《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军队建立了“后勤”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战争活动中,其中所提出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1956年日本派团考察美国的流通技术,引进了物流的概念,到了70年代,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80年代初随着“市场营销”理论的引入而逐渐传入我国,受到经济界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一方面,国际现代物流业加快了向中国市场的渗透,另一方面,国内企业的现代物流的发展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的若干意见”。2001年6月六部委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物流工作座谈会。很多省市把发展物流提到了政府议事日程.成立机构,制定规划,加快发展。国家经贸委委托北京中交协物流研究院于2002年7月完成了《我国物流发展政策研究》的研究报告,并以此为重要参考拟定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2003年8月外经贸部《开展外商投资物流业试点》政策出台,明确将江苏、浙江、广东三省和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及特区深圳作为外商投资物流企业的试点,这标志着物流业这个有着“第三利润源泉”之称的行业正式对外开放。
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为我国铁路运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沿海地区的省市已将现代物流业作为政府支持发展的重点产业,各省市级物流中心的位置大都选择了以大型铁路货运站为基础,说明了铁路强大的运输能力是现代物流发展主要力量,铁路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以铁路运输为主体,依托大型编组站和大型货运站,确定铁路运输业的物流中心地位,强化与包括物资采集、加工、仓储、包装、装卸、配送巾心等在内的全部物流运作流程的其他运输方式的协作,构建铁路现代物流综合运输体系。
一、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
1,拥有日益完善、强大的运输网络。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近30年来,我国的铁路路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铁路运输网络体系,经过六次大提速,铁路综合运输能力得到空前提高。根据铁路“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其中,复线铁路和电气化铁路将达到50和70,客货分线后的铁路运输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铁路运输以其速度快、运能大、运距远、辐射面广、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运输成本较低等优势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年运输周转量一直位居第一,成为我国运输业的主导运输方式,非常适台开展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
2,拥有较完备的信息系统和高度系统化、集成化现代管理体系。众所周知,是互联网催生了现代物流,是网络使物流信息化、系统化、一体化成为可能,是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严格地说,没有信息化和数据流的支持就不可能有现代物流,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现在有相当数量的“物流企业”名不符实,他们只有仓储和运输能力而不具备利用高效、实时、集成的信息化技术实现对货物的仓储、调度、配送系统的实时监控管理能力。而铁路已经建成且日臻完善的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和运输调度指挥信息系统(DMIS)等信息系统,以及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集装箱运输追踪管理信息系统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铁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系统构建铁路物流综合运输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
3,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较强的研发、设计和管理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是传统的物流企业,有着丰富的物资运输管理经验,基础好,向现代物流转型比较方便。铁路索以高度集中和半军事化著称,系统内有众多的院校、科研设计机构和施工单位,为科学地规划、设计、修建和运用管理铁路物流园区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软肋”
在现代物流服务中,强调的是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物理移动的整个过程,即要实现点到点、门到门、桌到桌的服务,而一个完整的运输过程是由干线运输和集散运输共同构成的。在干线运输中,铁路的龙头地位几乎无可替代,而集散运输铁路显得有些鞭长莫及,成为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软肋”。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应是以铁路运输为主干、以经济中心城市、物流基地、物流配送中心、机场、港口、公路货站为点线,构建综合运输框架,强化铁路与包括物资采集、加工、仓储、包装、装卸、搬运、终端配送等在内的全部物流运作流程的其他运输方式
的协作,实现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开放式对接,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对物流市场的开放式对接。而建设铁路物流园区不失为在这一思路下的一个良好举措。
建设物流园区是城市顺应物流业发展趋势、缓解交通拥挤、减轻环境压力、实现“货畅其流”的必然选择。物流园区主要是一个空间概念,与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概念一样,是具有产业一致性与相关性且集中连片的物流用地空间。
铁路物流园区的建设主要依托现有的铁路货运站或计划兴建的铁路货运站,一般处于两种以上运输方式交叉点附近,因此对于多式联运非常有利,铁路物流园区可以组织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进行转运,协词好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使货流更加顺畅。
三、铁路物流园区的建设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经济合理性原则。铁路物流园区的建设是为了以其快速、高效、低成本的运输服务,吸引更多的流量,形成物流作业的规模效应.在铁路物流园区选址和确定用地规模时必须以物流现状分析和运量预测为依据,按服务空间的大小.综合考虑影响物流企业布局的各种因素以及货运站的设置条件,选择最佳地点、确定最佳规模。
2,环境合理性原则。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轻物流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物流园区建设的主要目的,使原来的铁路货运作业分散无序变成铁路物流园区的标准规范的物流作业模式,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既是物流园区产生的直接原因,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一般都是在现有的货运站和拟建的货运站基础上进行的,为了减少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应结合铁路货运站的建设来进行铁路物流园区的建设,优先考虑将现有仓储区、货场改建为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铁路物流园区。在诸多物流基础设施中,仓库以其庞大的规模和资产比率成为物流企业的空间主体,国外一般的经验是仓库用地占整个物流中
心用地的40%左右,仓库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且难以拆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仓储设施,则可基本解决好原有设施再利用及优化资本结构的问题,可满足物流企业对市场区位和交通区位的要求。可见,充分利用已有仓储设施是修建铁路物流园区的捷径。
4,循序渐进的原则。铁路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同其他任何项目的建设一样,都带有一定的超前性。这就有可能导致盲目的、不合实际的超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在进行铁路物流园区的建设时,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当地经济的发展和铁路作业的改变,在客观分析物流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基础上,合理规划铁路物流园区,采用分阶段建设的步骤来减少盲目性。
5,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铁路物流园区的建设方便了当地企业的货物流通,必然带动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在修建时,应考虑铁路物流园区建成后的“吸引强度”,为处在潜在吸引范围的相关工业企业留有发展余地。
综上所述,铁路发展现代物流有其自身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通过物流服务拓展新的经营项目和服务领域,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有限长度的铁路钢轨无限地延伸服务的内涵,创造不尽的财源,实现铁路企业的利润增长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化君,刘传清物联网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Abstract:biningrailway’sownadvantage,thispaperputsforwardtheconstructionofrailwaylogisticsenterpriseandthenecessityandpossibilityofsettingupvirtuallogisticsalliance.
Keywords:modernlogistics;freight;railwaytransportation;virtualenterprise
1.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
物流过程是企业产品制造、流通链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被公认为是继制造商和商业利润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物流业的发达程度和水平高低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1]
在加入WTO以后,由于物流业的市场准入,中国物流市场的竞争也将更趋激烈。根据我国在WTO协议中的有关承诺,国外运输可以直接进入我国从事铁路集装箱、冷藏、快运、特货和多式联运等专业性运输。中国铁路只有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迎接来自国际的外部挑战。同时国内的民营企业、多元化股权结构的新兴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北京华运通物流公司)发展迅速,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经营观念、机制、管理方式能够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将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进程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以及部分传统工业运输、仓储、批发企业(如中外运集团),在其原有业务领域的基础上、通过向物流服务领域延伸,成为物流产业中强有力的竞争者。面对国内物流业的竞争,铁路也必须加快向现代物流转换的进程。
2.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契机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已势在必行,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我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化的条件和优势,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抢占物流发展先机,加快铁路物流的发展。下面对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几个契机逐一作出客观地分析。
2.1垄断与竞争问题
一方面运输市场存在着5种运输方式,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性;另一方面,在铁路行业内部,铁路的经营大体仅限于国铁一家,因此,将铁路行业定义为:“外部的非垄断性与内部的垄断性并存”是比较合适的。[2]
外部的非垄断性问题。运输市场的完善意味着各种运输方式间替代性的增强,这其中包含了其它运输方式对铁路运输方式替代性的增强。如在我国的运输市场上,公路运输已延伸至长途;而民航在发挥超长距离运输优势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服务向中长途、城际间延伸。在各种运输方式间替代性已经日趋强化的状况下,铁路外部的垄断日益淡化。
其次,铁路内部的垄断性问题。迄今,中国铁路的主要经营者基本国铁一家,尚未出现第二个主体可以与国铁进行对等或平行地进行竞争经营。虽然中国铁路网中已出现了一些合资铁路和地方铁路,但这些铁路大体上分布与铁路网的末梢或支线,基本与国铁不构成竞争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铁路行业内部,确实存在着国铁一家垄断性经营的问题。
社会运输形式的多样化促进了铁路观念的改变,只有主动地满足现代物流的要求,铁路才能成为现代物流寻求社会运输力量的首选。为了解决内部的垄断可以通过组建若干铁路路网集团公司,增加竞争机制,打破垄断。因此,观念转变是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化的第一个挑战,同时第一个契机。
2.2政策与法规
“十五”规划中,明确了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是货运物流化。建立综合的物流体系,为铁路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铁路应抓住这一机遇,实现运输资源的重新配置。
党的十六大以后,铁道部提出了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作为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铁路分离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推进主辅分离和改制,必须解决辅业发展的体制,从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实施突破。政府必然会在铁路创建现代企业的过程中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这就为铁路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另一个重要契机。
2.3信息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物流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基本保障。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以及库存管理、采购管理、配送中心管理等软件的开发,同时最优化算法和模拟预测算法的应用等,对各子系统的信息加以综合利用和处理,优化了决策支持系统,为客户提供了安全、高速、可靠和低成本的物流服务。
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提高了信息共享程度,构造了资金流、实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一体化服务体系。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运输全程的实时监控信息,使物流中心实时的掌握所托运货物的运行路线、到达时间、装卸搬运情况已有无货损货差等意外情况。
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铁路从传统运输服务向现代物流服务的转变提供了第三个契机。
3.铁路物流企业建设
3.1发挥铁路自身优势
一方面,在现代物流运输中,可分为干线运输和集散运输两类。在国内运输方式中,铁路是大宗物资、长距离运输的主要方式,铁路运输在时限、价格、服务的综合优势上应比公路、航空运输更具竞争力。
另一方面,在中国特定国情的背景中,其他的运输方式在若干方面对铁路不具有替代弹性,从而决定了铁路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较之公路,铁路运输有更长距离的经济辐射性。公路运输的经济辐射作用一般以短距离最优,在短距离内可以最大限度的覆盖区域经济。由于铁路运输的连续性、直通性、最优的全天候性、陆路中长距离物流的规模不可替代性,使其较之公路运输具有更长距离的经济辐射作用。
较之航空,铁路运输有更大空间的经济辐射性。铁路运输在所经过的区域可以集散物流,可以将偏僻区域的物流输送到铁路网络的任何一点。
较之管道,铁路运输有更多样化的经济辐射性。管道运输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只能运送油类或经过液化处理的物品。铁路运输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物品。
较之水运,铁路运输有更密集的经济辐射性。水运只能在极少数同行的水系对经济发生辐射作用。而铁路将一国所有的区域联结起来。
3.2建立铁路物流企业
铁路物流企业完全独立于铁路运输主业之外,一般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法人治理机构。铁路物流企业的建设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货运物流化。所成立的物流企业是在发挥铁路干线运输优势的前提下,将铁路货运由传统的承运、交付组织方式,向储存保管、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服务的方向转变;将铁路货场传统的计划管理、作业方案和设备管理向现代物流的供应链管理方向转变,最终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企业良好的经营利润。
货运多样化。改变货运产品单一的局面,形成满足不同客户运输需求的系列产品。货物运输的营业办理也向多样化转化,整车,零担和集装箱已初具规模。
产权明晰化。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采用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法律制度,促进铁路物流企业经营者职业化,以满足现代企业运行的要求,规范经营者行为,督促经营者尽心尽责的工作。
服务综合化。发挥货运站作为物流结点的功能。改革传统的货运站和货场的管理,将铁路货运作业、装卸、包装、保管、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业务进行整合,将单一的、各自分散的、断续的业务整合成全程优化的、各环节之间无缝衔接的完整的供应链系统,确定每个货场、货运站的物流服务特性。对于中小货运站可以将物流服务定位于技术层次较低的简单物流服务;对于大型枢纽货运站可以将物流服务定位于需用电子化、信息化、机械化装备的现代物流服务。进一步可与公路运输货站、港口码头、航空货站集约成为有综合职能和高效率的综合物流中心,并与城市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很好地衔接、沟通、协调,分工协作,以实现更大范围的物流服务综合化。[3]
货代第三方化。目前铁路多经货运企业为数不少,经过几年的发展,铁路货代企业已逐步拥有一定的设备和人力,但货代企业的业务基本停留在铁路运输的延伸服务上。因此,将铁路货代企业发展成第三方物流企业非常必要。铁路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把来自各种顾客手中的小批量货源整合成大批量装载,利用铁路进行运输。其优点是:(1)使铁路货运的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小批量货物可以集中到达发运地,便于整合运输。(2)节省了托运人的发货时间,减少了货物在途停留,提高运输效率。(3)收集的大量货物可以集中一次发运到目的地,不用中途倒装,减少作业量,减少了货物的破损率。由于以上优势,可以为主业吸引更多的货源,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可从中获得利润。
3.3铁路物流企业的虚拟化
现代物流之所以有别于传统物流,在于它将从未有过的现代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用于物流管理和运作,最大限度地协调与调动地区或全国的社会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以获得整体效用的最大化。在IT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不能单独打拼,而必须在竞争中求协作,在协作中求发展。任何一个企业部同时处在多条供应链和超时空的增值网中.为了从中获取最大的能量,企业必须建立一个立体化、网络化的虚拟系统,进行信息集成和管理,发挥系统内的自有资源和系统外的社会资源的总体效用,增强竞争力。[4]
(1)虚拟物流企业的建立。现代综合物流的虚拟化是指物流经营人将他人的资源为己“所有”通过网络,把他人的资源变为自己物流的一部分,借助他人的力量突破有形界限,延伸、实现自身的各种功能,进而扩展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实力。所以,物流的虚拟化是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临时性、动态联盟形式的虚拟物流。现代综合物流的虚拟化,以电子通讯技术为手段,以客户为中心,以机会为基础,以参与成员的核心能力为条件,以协议目标和任务为共同追求,把不同地区、国家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为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约束,靠电子网络手段联系,统一指挥的虚拟经营实体,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务。
(2)虚拟企业的特征。它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1.松散性——由独立企业自愿为某一目标暂时结合在一起,完成某一要求。2.灵活性——随时根据市场反馈信号调整组织结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加盟的人数不限,加盟的方式不限,完成任务便宣告解散,再进入下一个虚拟组合;3竞争力强——可通过分享高技术、分担成本费用的手段迅速融资和提高综合技术实力,实现优势互补,集中竞争优势,形成规模效益。
(3)铁路物流企业的主导作用。在现代物流条件下,商品运输由单一的传统运输方式变成多种运输方式的最佳组合,为此,铁路必须改变服务理念,仿效其他行业组建虚拟企业的成功案例,与基于其他运输方式的物流企业建立虚拟物流联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在利益上实现“双赢”或“多赢”。铁路作为物流联盟的主导核心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合同体系实现对成员企业的监督以确保联盟的运行绩效。此外还要有激励机制以鼓励成员之间的协调和信任行为。
综上所述,面对国际、国内物流给铁路运输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铁路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契机,建立铁路现代物流企业,增强铁路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铁路现代物流企业的建立,也是落实铁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智文.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科技发展的若干建议[J].铁道货运,2004(1):4-7.
[2]恒舆.构建铁路运输企业集团的战略思考[J].综合运输,2004(1):45-47.
Abstract:biningrailway’sownadvantage,thispaperputsforwardtheconstructionofrailwaylogisticsenterpriseandthenecessityandpossibilityofsettingupvirtuallogisticsalliance.
Keywords:modernlogistics;freight;railwaytransportation;virtualenterprise
1.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
物流过程是企业产品制造、流通链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被公认为是继制造商和商业利润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物流业的发达程度和水平高低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在加入WTO以后,由于物流业的市场准入,中国物流市场的竞争也将更趋激烈。根据我国在WTO协议中的有关承诺,国外运输可以直接进入我国从事铁路集装箱、冷藏、快运、特货和多式联运等专业性运输。中国铁路只有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迎接来自国际的外部挑战。同时国内的民营企业、多元化股权结构的新兴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北京华运通物流公司)发展迅速,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经营观念、机制、管理方式能够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将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进程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以及部分传统工业运输、仓储、批发企业(如中外运集团),在其原有业务领域的基础上、通过向物流服务领域延伸,成为物流产业中强有力的竞争者。面对国内物流业的竞争,铁路也必须加快向现代物流转换的进程。
2.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契机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已势在必行,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我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化的条件和优势,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抢占物流发展先机,加快铁路物流的发展。下面对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几个契机逐一作出客观地分析。
2.1垄断与竞争问题
一方面运输市场存在着5种运输方式,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性;另一方面,在铁路行业内部,铁路的经营大体仅限于国铁一家,因此,将铁路行业定义为:“外部的非垄断性与内部的垄断性并存”是比较合适的。
外部的非垄断性问题。运输市场的完善意味着各种运输方式间替代性的增强,这其中包含了其它运输方式对铁路运输方式替代性的增强。如在我国的运输市场上,公路运输已延伸至长途;而民航在发挥超长距离运输优势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服务向中长途、城际间延伸。在各种运输方式间替代性已经日趋强化的状况下,铁路外部的垄断日益淡化。
其次,铁路内部的垄断性问题。迄今,中国铁路的主要经营者基本国铁一家,尚未出现第二个主体可以与国铁进行对等或平行地进行竞争经营。虽然中国铁路网中已出现了一些合资铁路和地方铁路,但这些铁路大体上分布与铁路网的末梢或支线,基本与国铁不构成竞争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铁路行业内部,确实存在着国铁一家垄断性经营的问题。
社会运输形式的多样化促进了铁路观念的改变,只有主动地满足现代物流的要求,铁路才能成为现代物流寻求社会运输力量的首选。为了解决内部的垄断可以通过组建若干铁路路网集团公司,增加竞争机制,打破垄断。因此,观念转变是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化的第一个挑战,同时第一个契机。
2.2政策与法规
“十五”规划中,明确了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是货运物流化。建立综合的物流体系,为铁路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铁路应抓住这一机遇,实现运输资源的重新配置。
党的十六大以后,铁道部提出了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作为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铁路分离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推进主辅分离和改制,必须解决辅业发展的体制,从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实施突破。政府必然会在铁路创建现代企业的过程中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这就为铁路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另一个重要契机。
2.3信息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物流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基本保障。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以及库存管理、采购管理、配送中心管理等软件的开发,同时最优化算法和模拟预测算法的应用等,对各子系统的信息加以综合利用和处理,优化了决策支持系统,为客户提供了安全、高速、可靠和低成本的物流服务。
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提高了信息共享程度,构造了资金流、实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一体化服务体系。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运输全程的实时监控信息,使物流中心实时的掌握所托运货物的运行路线、到达时间、装卸搬运情况已有无货损货差等意外情况。
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铁路从传统运输服务向现代物流服务的转变提供了第三个契机。
3.铁路物流企业建设
3.1发挥铁路自身优势
一方面,在现代物流运输中,可分为干线运输和集散运输两类。在国内运输方式中,铁路是大宗物资、长距离运输的主要方式,铁路运输在时限、价格、服务的综合优势上应比公路、航空运输更具竞争力。
另一方面,在中国特定国情的背景中,其他的运输方式在若干方面对铁路不具有替代弹性,从而决定了铁路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较之公路,铁路运输有更长距离的经济辐射性。公路运输的经济辐射作用一般以短距离最优,在短距离内可以最大限度的覆盖区域经济。由于铁路运输的连续性、直通性、最优的全天候性、陆路中长距离物流的规模不可替代性,使其较之公路运输具有更长距离的经济辐射作用。
较之航空,铁路运输有更大空间的经济辐射性。铁路运输在所经过的区域可以集散物流,可以将偏僻区域的物流输送到铁路网络的任何一点。
较之管道,铁路运输有更多样化的经济辐射性。管道运输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只能运送油类或经过液化处理的物品。铁路运输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物品。
较之水运,铁路运输有更密集的经济辐射性。水运只能在极少数同行的水系对经济发生辐射作用。而铁路将一国所有的区域联结起来。
3.2建立铁路物流企业
铁路物流企业完全独立于铁路运输主业之外,一般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法人治理机构。铁路物流企业的建设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货运物流化。所成立的物流企业是在发挥铁路干线运输优势的前提下,将铁路货运由传统的承运、交付组织方式,向储存保管、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服务的方向转变;将铁路货场传统的计划管理、作业方案和设备管理向现代物流的供应链管理方向转变,最终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企业良好的经营利润。
货运多样化。改变货运产品单一的局面,形成满足不同客户运输需求的系列产品。货物运输的营业办理也向多样化转化,整车,零担和集装箱已初具规模。
产权明晰化。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采用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法律制度,促进铁路物流企业经营者职业化,以满足现代企业运行的要求,规范经营者行为,督促经营者尽心尽责的工作。
服务综合化。发挥货运站作为物流结点的功能。改革传统的货运站和货场的管理,将铁路货运作业、装卸、包装、保管、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业务进行整合,将单一的、各自分散的、断续的业务整合成全程优化的、各环节之间无缝衔接的完整的供应链系统,确定每个货场、货运站的物流服务特性。对于中小货运站可以将物流服务定位于技术层次较低的简单物流服务;对于大型枢纽货运站可以将物流服务定位于需用电子化、信息化、机械化装备的现代物流服务。进一步可与公路运输货站、港口码头、航空货站集约成为有综合职能和高效率的综合物流中心,并与城市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很好地衔接、沟通、协调,分工协作,以实现更大范围的物流服务综合化。
货代第三方化。目前铁路多经货运企业为数不少,经过几年的发展,铁路货代企业已逐步拥有一定的设备和人力,但货代企业的业务基本停留在铁路运输的延伸服务上。因此,将铁路货代企业发展成第三方物流企业非常必要。铁路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把来自各种顾客手中的小批量货源整合成大批量装载,利用铁路进行运输。其优点是:(1)使铁路货运的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小批量货物可以集中到达发运地,便于整合运输。(2)节省了托运人的发货时间,减少了货物在途停留,提高运输效率。(3)收集的大量货物可以集中一次发运到目的地,不用中途倒装,减少作业量,减少了货物的破损率。由于以上优势,可以为主业吸引更多的货源,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可从中获得利润。
3.3铁路物流企业的虚拟化
现代物流之所以有别于传统物流,在于它将从未有过的现代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用于物流管理和运作,最大限度地协调与调动地区或全国的社会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以获得整体效用的最大化。在IT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不能单独打拼,而必须在竞争中求协作,在协作中求发展。任何一个企业部同时处在多条供应链和超时空的增值网中.为了从中获取最大的能量,企业必须建立一个立体化、网络化的虚拟系统,进行信息集成和管理,发挥系统内的自有资源和系统外的社会资源的总体效用,增强竞争力。
(1)虚拟物流企业的建立。现代综合物流的虚拟化是指物流经营人将他人的资源为己“所有”通过网络,把他人的资源变为自己物流的一部分,借助他人的力量突破有形界限,延伸、实现自身的各种功能,进而扩展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实力。所以,物流的虚拟化是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临时性、动态联盟形式的虚拟物流。现代综合物流的虚拟化,以电子通讯技术为手段,以客户为中心,以机会为基础,以参与成员的核心能力为条件,以协议目标和任务为共同追求,把不同地区、国家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为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约束,靠电子网络手段联系,统一指挥的虚拟经营实体,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务。
(2)虚拟企业的特征。它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1.松散性——由独立企业自愿为某一目标暂时结合在一起,完成某一要求。2.灵活性——随时根据市场反馈信号调整组织结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加盟的人数不限,加盟的方式不限,完成任务便宣告解散,再进入下一个虚拟组合;3竞争力强——可通过分享高技术、分担成本费用的手段迅速融资和提高综合技术实力,实现优势互补,集中竞争优势,形成规模效益。
(3)铁路物流企业的主导作用。在现代物流条件下,商品运输由单一的传统运输方式变成多种运输方式的最佳组合,为此,铁路必须改变服务理念,仿效其他行业组建虚拟企业的成功案例,与基于其他运输方式的物流企业建立虚拟物流联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在利益上实现“双赢”或“多赢”。铁路作为物流联盟的主导核心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合同体系实现对成员企业的监督以确保联盟的运行绩效。此外还要有激励机制以鼓励成员之间的协调和信任行为。
综上所述,面对国际、国内物流给铁路运输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铁路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契机,建立铁路现代物流企业,增强铁路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铁路现代物流企业的建立,也是落实铁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智文.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科技发展的若干建议[J].铁道货运,2004(1):4-7.
中图分类号:F53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铁路总公司于2013年6月15日正式实施货运组织改革。这次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有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构建“门到门”接取送达网络,实行“门到门”全程“一口价”收费,推动铁路货运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变。
从社会物流发展趋势来看,当前,整个社会物流企业呈现出全球化、多功能化、系统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特征。而铁路运输、铁路物流无论在经营手段、运输流程、服务品质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方面离市场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离客户的距离越来越远。只有适应市场变化,推进运输组织创新,发展现代物流,才能把铁路庞大的技术、人才、设备设施、资产、管理等各种资源集中起来,发挥路网的整体优势,推进铁路战略转型,最终形成铁路货运的竞争优势。
一、铁路货运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前所未有的活力,民航、水运、公路以飞快的速度竞相发展起来。长期在计划经济的跑道上运行的铁路表现出市场经营意识未树立,市场需求、变化反应迟钝种种弊端。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铁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虽然整体保持着持续增长,但是与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所占的市场份额却在逐年缩小。尤其在2012年,在全社会的货运总量和货运周转量都大幅增长的情况下,铁路的货运量下滑0.7%,货运周转量下滑7.6%。铁路货物运输原有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铁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铁路运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一)现代物流的起源与发展。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意思是“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军火等进行的战时供应中,首先采取了后勤管理这一名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后勤管理的方法后被引入到商业部门,被人称之为商业后勤。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这就是现代物流的雏形。
20世纪60-70年代,在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和生产工艺日趋程序化、规范化的情况下,以降低物资资源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利润的第一、第二“利润源泉”基本无泉可挖。进入80年代,面对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非生产领域,发现创造物流价值的成本相当高昂。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成为市场竞争的一个新焦点,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日趋扩大,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革。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已成为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发展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的现代物流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因政府和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现代物流在我国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并空前繁荣。但是,在我国仍存在物流基础设施、技术和管理较落后,流通成本过高等问题。2012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总量的约18%,远高于发达国家在7%-10%;物流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例也高达40%以上。这一方面制约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物流业发展潜力很大。
(二)铁路运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物流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它包括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等环节。运输与物流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运输和仓储是物流活动中作用可以相互补充的两个重要环节。运输对仓储活动有重要的影响,仓储只是货物的暂时停止状态,最终的目的是将货物分拨到合适的地点,而运输便起着这样的作用,高效的运输分拨系统,可以降低库存量,提高库存周转率。
运输与包装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货物的包装程度、包装的规格和尺寸都会影响运输方式以及同一种运输方式对运输工具的选择。同样,货物的包装程度、包装的规格和尺寸应该充分地与所选择的运输工具相吻合。
装卸搬运是伴随运输和仓储而产生的必要的物流活动。装卸搬运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运输活动,车辆装卸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运输过程的顺利程度。同样,装卸搬运是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环节,直接影响着整个运输过程的效率。
运输和配送是完成整个物流活动必须经历的两个过程。所有物品的移动都是运输,而配送则专指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因此,运输是指整体,配送则是指其中的一部分。
(三)交通运输与铁路运输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性国家,东西和南北跨度分别达5400公里和5200公里,各省会城市之间平均距离达1500公里左右,人口数量众多,分布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与资源分布极为不对称等特点形成了高强度的区域间客货流量,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运输方式将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联系起来。铁路最显著的特点是载运质量大、运行成本低、能源消耗少,既在大宗、大流量的中长以上距离的客货运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而且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是最适合我国经济地理特征和人们收入水平的区域骨干运输方式。尽管从90年代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和民航获得了巨大发展,对铁路运输形成了越来越明显的竞争,但是,铁路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和在我国综合运输网络中的担纲作用是其他运输方式难以替代的。
(四)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活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单一的运输或仓储服务已经很难适应市场需求。铁路货运面临的已经不是原单纯的运输市场,而是包含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服务功能的整个物流市场,这样铁路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也不再仅仅是运输企业,而是各种类型的物流企业。因此,将现代物流理念运用到传统铁路货运的发展中去,成为改善运输现状刻不容缓的方针政策。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对提高铁路运行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综实力和企业竞争力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有利条件
(一)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各部门的重视,国家不断加大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支持力度,陆续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 (见表1),为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宏观导向和政策支持。
(二)电商的发展。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物流相关行业的发展劲头十足,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电子商务。很多甚至全部的电子商务基本上都会涉及到现代物流的,而现代物流利润来源主要是电子商务。自1998年3月6日我国国内第一笔Internet网上电子商务交易成功以来,我国电子商务经历了起步期、雏形期、发展期、稳定期,于2009年正式迈入成熟期。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从2008年开始,每年都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长率。电子商务持续的、稳定的、快速的增长必定为物流的飞速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三)路网的完善。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拥有四通八达的运输线路,连接着各主要水、陆口岸。由京哈、东部沿海、京沪、京九、京广、大湛、包柳、兰昆(八纵)和京兰、煤运北、煤运南、陆桥、宁西、沿江、沪昆、西南出海(八横)组成的八纵八横铁路运输通道已经形成。一个贯穿东西、沟通南北、干支结合的基本覆盖全国的铁路运输网络体系并在逐步趋于完善。到201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到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这都为铁路发展现代物流提供的必要的保障。
(四)信息技术齐备。
铁路拥有遍布全国的站点,较为完备的站场、仓库、装卸机械、运输工具等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的专用通信系统,TMIS系统;在各大城市、主要工矿区、重要港口都有大型的货运站、企业专用线,它们已具备实现包装、仓储、装卸、中转、配卸等物流服务的基本能力,具有发展成现代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有利条件。
四、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建议和措施
(一)树立发展现代物流的理念。
思想观念作为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钥匙和总开关,必须加以重视。长期以来,铁路干部职工包括领导班子成员“守株待兔”思想扎根很深,虽然自铁路总公司实施货运组织改革以来,各铁路局、各站段开展了一系列的货运营销活动,但干部职工“坐地经商,等货上门”的思想意识还是没有正真转变。思想观念不变革,就不能很好地认清当前运输市场形势和这次改革的意义。铁路企业必须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充分认识现代物流与传统铁路货物运输的区别,摒弃过去那种封闭经营的官商作风,以用户需求为己任,紧贴市场,准确确立国有物流企业的市场定位。
(二)建设现代化物流信息系统。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最大区别在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广泛应用。同时,信息技术可以促进铁路物流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铁路应紧密结合实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逐步构建起覆盖全路的现代物流平台,加快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融合,实现对物流各环节的实时跟踪,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实现铁路和客户双赢。
(三)加强物流人才队伍培养。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提升转型的成败,物流专业人才显得尤其重要。铁路物流企业大多是从物资、货代转化而来的“类物流”企业,真正通晓现代物流运作与管理的人才稀缺。物流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运输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系统工程学等多门学科,其中每个领域都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我国引进物流系统较晚,铁路在这方面的研究更是落后。因此,应根据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特点,对铁路传统企业的领导层、作业层和开发层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进行培养,逐步实现人才的转化。从而,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物流经营理念、熟悉物流运作环节、勇于开拓市场、具备较强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和具有团队精神的现代物流队伍。
0 前言
现代物流在世界各地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我国对物流产业的发展也日渐重视,但是相比一些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例如,美国的物流总成本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0.5%,而我国占17%,足足高出6.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说明我国物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 现代物流的发展与铁路货运的关系
1.1 现代物流在商品经济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物流产业没有形成系统之前,它已经以运输、存储、装卸的形式独立存在。这些运作方式加速了商品流转,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经济理论认为信息、资金、物流是现代社会经济系统的三要素,可见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适应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也逐渐形成系统,人们对物流的范畴、各环节功能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这一系统逐渐趋于成熟,形成了新的现代物流理念。现代物流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完成了商品价值的转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点[1]。
1.2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物流产业的面貌大大改观,物流不再仅仅是存储与运输的简单叠加,而形成了一种将制造、存储、包装、运输、装卸、配送整合为一体的系统运作。物流的范畴也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运输范畴,而是涵盖了与运输密切相关的各种经济行为。从传统的运输服务提升到今天的包装、存储、配送、接取为一体的一条龙式服务。客户对物流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促使现代物流向着更系统、全面、完善的方向发展。
1.3 现代物流与铁路货运的关系
无论是传统物流还是现代物流,其基本载体都是运输。无论现代物流怎样发展、范畴怎样扩大,运输都是最重要的环节,而铁路运输又是各种运输方式中的主体。铁路物流产业想要向着更全面、系统的方向发展,就必须依赖铁路运输,同样,铁路货运要想迎合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完善各个环节并加强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服务于商品的市场竞争和商家利益。铁路货运要想适应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就要更全面的了解现代物流的概念与范畴,利用自身成本低、运输量大的优势,满足现代物流的要求,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2]。
2 铁路货运组织发展的不利因素
2.1 信息化水平低,不适应货运组织发展的需要
在网络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子信息已经逐渐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系统在铁路货运组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各个地区网络配套不统一或者有些地区缺乏相应的网络配置,导致信息更新不及时。网络信息不通畅,导致许多信息资源缺失、无法共享,更不能做到信息传递实时化,客户无法及时了解货运情况,无法满足其快节奏、高效率的要求,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铁路货运组织的发展。
2.2 铁路货运组织服务单一,管理机制不完善
现如今很多的铁路货运组织仍然局限于铁路运输,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物流全方位服务的需求。或是缺乏整个物流运作中的某一项,或是不能将运输、储存、调度、配送等各项服务很好的整合,各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没有系统的合作机制、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连续性差,造成铁路货运组织的服务比较单一,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综合服务模式。另一方面,铁路货运组织与客户、企业之间没有良好地衔接,出现问题时回应速度慢,不能满足客户以及企业所要求的服务质量。
3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对策分析
3.1 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综合服务模式
铁路货运组织要加大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设备统一化、先进化、规模化、集中化,全面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铁路货运要及时补充物流运作中所缺乏的环节,以保证整个服务链的完整。除此之外,要将运输、储存、调度、配送等各项服务很好的整合,各部门间除了尽到自己部门的责任外,还要注重部门间的连接和配合,形成系统的综合服务模式。
3.2 改革经营管理模式,推动铁路货运组织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支持铁路货运组织的改革,尤其是许多大型企业实行了政企分开,给铁路货运组织的全面改革提供了大好机会。铁路货运组织要不断丰富物流产品和服务项目,减少中间环节,做好路企直通的相关项目,不断改革经营管理模式。另外,根据现代物流的相关理论,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全面推动铁路货运组织向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3]。
4 总结
现代物流已经向着更系统、全面的方向发展,支撑着商品的流动与周转,在商品经济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运输是物流中最重要的环节,而铁路货运作为众多运输方式中的主要方式,自然对现代物流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近几年来,铁路货运组织虽然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信息化水平低、服务机制不完善等许多不利因素,使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面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大趋势,铁路货运必须全面深化货运组织的改革,逐步实现管理系统化、服务全面化。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F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5-85-2
1 概述
铁路运输一直以来都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铁路货物运输不仅是国家运输大型工业器械、煤炭、石油、钢铁、农业粮食等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的主要运输途径,并且铁路货物运输以高效的服务和低廉的成本一直承担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繁重的物资运输任务。但随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当代物流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大运输方式相互竞争十分激烈,人们对物流运输的时效和运价的要求更是越来越严苛。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现代物流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铁路货物运输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呈现出下滑趋势。因此,思考怎样完善铁路货运机制,研究市场应对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鉴于此探讨在现代物流条件下铁路货运机制和市场应对策略。
2 铁路货运在现代物流条件下存在的问题
2.1 铁路货运在现代物流业大发展的情况下其市场份额逐年下滑
作为较早担任国家大量货物运输方式的铁路运输,长期以来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处于骨干地位。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却出现了无力抗争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其市场竞争力正逐渐减弱的趋势。从《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分析报告》的数据中不难发现,在全国物流份额中铁路货物运输正逐年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在整个物流商品中铁路运输的高附加值运输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经济产品下滑尤为突出,比如电子产品、生活日用品等高运价货物。
2.2 铁路货运结构不合理、运价机制僵化
由于铁路运输开始时间较早,运价较低,其在高端市场货物的运输上不及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由此导致铁路货运收入率不高和铁路运能不能满足运输市场需求的情况出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如水路、航空等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发展迅速,但是铁路运输运价却过于低廉,高消费性质高附加值的货物少,货运结构不合理,内部运价机制僵化,体制计划经济的特点过于沉重,陈旧落后的服务水平和市场营销手段,严重影响了铁路货运的市场竞争力。
2.3 铁路物流设备设施存在缺陷、信息化程度不高、人才缺乏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现代物流高速发展的形势下,虽然当前我国铁路网络达到全国覆盖,但是铁路网络却缺乏整合力,各仓储网络点之间相对分散,配置和使用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其次,各仓储网络点之间还存在信息化程度不对等的问题,导致数据共享滞后、处理不及时、实效性差。同时,就未来物流发展而言,专业物流知识涉及的领域学科复杂,需要更为专业的物流人才特别是复合型的管理人才,然而在这方面铁路货运却存在人才缺失、信息化管理和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制约着铁路物流发展。
3 现代物流条件下铁路货运具备的市场优势
3.1 铁路运输网络全覆盖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我国铁路运输也取得革新式的发展成就。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铁路近年来已实现铁路运输网络全覆盖,高铁成网、客货分线,普速铁路运营里程较改革开放初期大幅增长,高速铁路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铁路全面连接各大城市重要水、陆口岸,不仅极大提升了铁路网络的运输能力,同时也为在现代物流条件下铁路货运提供了广阔的改革空间和市场运作空间。
3.2 铁路运输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受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影响,铁路货物运输受到国家及铁路相关部门高层的高度重视。为推进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发展,从体制上改变铁路\输企业的职能,国家从2009年开始陆续出台《关于推进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意见》、《关于延伸铁路货物运输服务链、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的实施意见》、《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措施,并于2013年3月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实行政企分开,为深化铁路货运体制改革、提高铁路运输市场竞争力创造了有利的体制机制环境。
3.3 广泛的客户群体、不断完善的仓储设备、熟练的操作技术
在货物运输方面,由于铁路运输成本低,运输承担开始早,因此积累了大量的客户群体,这些客户群体也是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资源。随着铁路客运和货运线路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配备了完善的仓储设施设备,具备较强的装运装卸物流能力。在物流操作技术方面,铁路运输依托其庞大的运输网络,专业的铁路运输技术,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使铁路在物流操作技术上更为专业。铁路运输专业人员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建立相关物流网络理论,也为铁路物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保障。
4 铁路货运机制在现代物流条件下的市场应对策略
在现代物流发展的刺激下,铁路必须转变传统的货物运输方式,通过资源整合、规范运价体制、灵活经营管理、改扩建铁路仓储、大力发展信息化网络等方式优化铁路货物运输,深化铁路货运机制改革,加强铁路货运的市场应对。
4.1 企业一体化管理
目前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物流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能提供包装、加工、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同时还要求其深入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对供销进行计划,实现企业最大效益的生产经营。为应对当前物流需求的变化,铁路运输企业应改革运输组织模式,放弃单一的传统的运输组织方式,开展跨行业跨区域的合作,实现服务和技术的突破创新,将铁路货运供应链的上下游延伸出去,将业务和服务深入其他各行各业各地区,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管理运作,实现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服务,最终提高铁路货物运输整体的市场应对能力。
4.2 改变货运结构、多种服务功能相结合
长期以来,铁路货物运输一直以大宗货物为主,比如矿石、煤炭等货物,但是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铁路在高附加值货物运输市场的份额却逐渐丢失。为调整市场应对策略,必须从改变铁路货运结构开始,多种服务功能相结合,将铁路物流运输服务朝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物流业和金融业的融合,使得全国物流成本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当前物流条件下,铁路货运的市场应对必须提高其经济运行质量,走个性化服务、多元化发展道路,才能提高市场应对能力。
4.3 整合铁路资源、构建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培养铁路物流专业人才
为满足当前物流所呈现出来的小件货物数量繁多、种类繁杂,单批运输量小但运输批次多,要求时效性高、运输周期短等特点,必须整合铁路现有资源,充分利用铁路运输网络中各仓储地区的配送中心,构建现代物流信息化平台,打破地域局限,开展跨行业合作。同时还应简化铁路货运运价构成,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技术,从运输服务方面考虑,围绕国计民生和运输市场实际确定运价。要按照物流服务客户消费群体细分市场,针对性加快铁路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以提高铁路运输在物流技术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三方面的能力,使得铁路物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长远的发展。
5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物流条件下,若要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市场应对能力,就需要改变其货运结构,采取多种服务功能相结合,实行企业一体化管理经营,通过整合F路资源、构建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培养铁路物流专业人才,提高铁路货物运输在物流技术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三方面的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现代物流条件下铁路运价机制和市场应对策略,使得铁路物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多年来,我国铁路货运能力不足、服务单一的现状越来越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逐步实施,客货分线后货运能力将得到大规模释放。“十二五”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人民群众对铁路“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期盼将成为现实。届时,铁路货运将面临新的挑战。与现代物流发展相结合,铁路将货运从单一的运输服务,扩展到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配送、信息处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努力为货主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满足货主需求,是实现铁路货运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必要性
物流已经成为21 世纪企业公认的第三利润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物流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现代物流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虽说只是近些年的事情,其发展并不成熟,但人们亲身经历和目睹了物流业的快速进步也预见到了它的巨大潜力。运输是物流的基本职能,铁路货运因其运量大、运费低成为了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铁路货运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主要承担中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以铁路运输来代替汽车运输将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现代物流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信息服务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服务。传统的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是适应物流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
另外,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 年调整)的逐步实施,路网规模将不断扩大,客货分线后运输能力将得到大规模释放,铁路货运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会有所改变,传统铁路货物组织方式面临新的挑战。铁路货运将越来越多的体会到运输市场竞争的压力,客户的运输需求不仅更加多样,而且更加重视时效性和服务质量,为迎合市场的需求,既有的铁路货运组织方式必须在运输服务、时效性、增值服务等方面做出调整和改进。因此,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势在必行,这既是促进铁路货运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应对运输市场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
二、我国铁路货运现状分析
1.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
第一,强大的硬件设施。统一的全国铁路路网体系和现代化的货运技术设备,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和坚实的设备保障。根据铁路“十二五”规划,到2015 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 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60%。货车车辆达到时速120 公里技术标准,70 吨级及以上通用货车占货车保有量的30%。大能力区际干线和煤运通道基本满足跨区域货运需要,煤运通道总能力达到30亿吨以上,大宗货物运输实现重载化,高附加值货物运输实现快捷化。
突出的运营特点和遍布全国的铁路仓储设备,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具有运输量大、受气候影响小、全天候、运费低,以及安全、低耗、污染少等优势。而且铁路拥有遍布全国的6000 多个车站、总面积达1100 多万平方米的货场仓库、较为完备的装卸搬运机具、众多与企业相连的专用线,以及相当规模的集装箱运输体系。
发达的路网通讯能力和拥有丰富市场信息的铁路运输信息系统,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共享的信息资源。对于物流企业而言,拥有良好的信息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比拥有众多运输工具和仓库还要重要。铁路拥有通信线路12 万千米,建立了覆盖铁道部、铁路局和主要站段的计算机网络,以及传输网、交换网、数据通信网三大通信基础网,并且实现了运输管理系统和调度指挥系统的结合。
第二,丰富的软件资源。完善的规章制度、丰富的经验技术以及客户资源,为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重要的软件资源。铁路货运业作为专业化的运输企业,对货物的装卸、保管、储存、运输、以及客户需求等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经营管理制度。长期积累的客户资源是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宝贵财富。开发一位新客户的成本往往是留住一位老客户的五倍,有了大量的客户资源使得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有了重要支撑。
第三,适宜的外部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发展高速铁路”,这为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铁路货运也将随之发展。2009 年2 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也为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另外,在全球倡导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铁路运输作为一种更节能更环保的运输方式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必将成为现代物流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运输方式。
2.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劣势
第一,货运服务品种单一。
铁路货运以大批量整车、集装箱运输为主,特别是取消绝大多数车站的零担业务后更无法满足高频度、小批量的个性化运输服务。而且目前铁路货运的服务项目仍以运输、保管、装卸、搬运等传统基本服务为主,与现代物流相关的包装、配送等延伸服务没有得到开展。
第二,服务意识淡薄,工作不到位。铁路系统具有较浓的计划经济色彩,曾被称为“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后堡垒”。铁路运输的独家经营性使其习惯了以“铁老大”自居,服务意识淡漠,工作效率不高,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物流活动效率。铁路托运货物手续繁杂,多窗口、多层次的受理承运程序使托运人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另外,对货损、货差的理赔等不少问题也暴露出铁路货运需要在相关方面做更多的努力与改进。
第三,缺乏专业人才。铁路企业虽然有多年从事货运工作的相关经验和为数众多的货运工作人员,但大部分人员只懂现有的货运知识,对现代物流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多,甚至很多管理者对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也处于学习、探索和实践的阶段。
三、我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措施
1.拓展服务内容,加强外部合作
铁路货运应在发挥自身运营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物流发展特点和市场客户需求拓展货运产品内涵。积极研究并开展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分拣、库存控制、配送以及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咨询等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将传统的铁路货运作业与现代物流专业服务相整合,为客户提供整体货运产品。
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努力以自身货运产品创造和引导市场需求,实现探索市场———适应市场———引领市场的发展。铁路货运要想实现向现代物流全面的转型不能仅凭一己之力,必须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合作。广泛与公路、内河航运、海运以及民航等其他交通行业开展合作,各方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过多式联运和国际联运,为客户提供货物一票到底的“门到门”服务。
2.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品质
为实现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在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铁路货运必须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完善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营销机制,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多样化、便捷化、人性化的货运运输服务。彻底转变过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局面。积极调整营销理念,变坐等商机为主动出击,细致全面地了解客户需要,为客户“量身服务”,让老客户有自主权,新客户有亲切感。通过周到热情的服务,争取更多的货源,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将客运化思想引入货运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快速的货运服务。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和设备性能,确保货物在库在途的安全,建立合理快速的理赔机制,一旦客户发生意外损失,能够及时得到赔偿,消除客户的后顾之忧。一切从客户角度出发,优化改革铁路承运和交付手续,调整窗口设置、简化办理程序,让客户感到业务办理轻松便捷。统筹用好全局全路运输能力,让货物收得下运得了,加大货物列车的提速力度,在部分线路开行集装箱快速班列和快速城际班列,真正实现铁路货运的快速高效。通过服务质量的提升树立铁路物流的良好信誉和优质形象,提高铁路物流的美誉度和客户的忠诚度。
(三)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现代物流在全球始于20 世纪初,发展成熟于20 世纪末期,对我国而言更是一个新兴产业。它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铁路货运实现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有力支撑。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可以从培训培养现有职工和引进外来物流人才两方面入手。首先是进行全员培训,组织物流业务学习和管理能力培训,全面提高现有货运人员的物流专业素质,使其明确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目标、熟练掌握新的业务技能、团结精神鼓足干劲,逐步实现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二是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选派业务骨干和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员到专业机构和示范物流企业继续深入学习实践,以带动其他职工加快铁路物流发展;三是大力引进具有物流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约束机制,让高水平物流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充分发挥他们的强项优势,助力铁路物流发展。通过现有职工培训和引进外来物流人才为铁路物流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动力。
一、我国铁路货运业发展现状
1.依附性强,服务项目单一
我国铁路货运业的发展大致起步于1979年。当时,为了补充主业资金不足,缓解经营困难状况,不得不围绕铁路货物运输主业开办了一些带有附加性质的经营项目。到2000年按照铁道部的统一要求规范为铁路运输业。尽管多年来一直逐步规范、发展,但始终没有摆脱依附铁路运输主业的影响,还是依托铁路围着运输转,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工作人员,的思路比较狭窄,难以拓展生存空间和市场份额。
2.对现代物流认识与准备不足,存在消极被动服务现象
现代物流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运输、仓储、包装、配送、信息服务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服务,大大超出了传统铁路货运的业务服务范畴。但目前我国铁路货运业工作人员大多局限于传统铁路业务思维,不熟悉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对现代物流发展的认识与准备明显不足,存在消极被动服务现象,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3.发展受缚,体制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多年来,为适应现代物流运作要求,我国铁路各级经营管理部门和货运企业在体制上进行了多次经验总结和探索,对服务内容、标准、价格、合同等进行规范,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了规范发展货运的责任部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物流作业层面还存在对现代物流服务理念不够重视、“吃大锅饭”等的现象,导致发展受缚,体制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4.运营基础相对脆弱,信息化程度较低
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就没有现代化的物流。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近年来,尽管我国铁路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已进行了6次大的提速,实现了集装箱海铁联运、“五定班列”等运输组织形式。但我国铁路货运硬件设施的总体技术水平仍很低,复线和电气化率不高,运营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尚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5.行业竞争加剧,传统优势项目正被削弱
由于各种运输方式使用的基础设施和采用的运载工具不同,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和最佳的适运范围。随着我国城际高速路网等各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各运输方式的最佳适用范围均得到了大大的拓展,运输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由于铁路货运运力提高缓慢,且单一铁路运输方式往往难以实现“门到门”运输,我国铁路在运输市场所占有的份额逐渐减少, 传统优势项目正被削弱。
二、我国铁路货运业发展对策
1.转变思想,树立现代物流理念
现代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它远远突破了传统仓储、运输的范畴。因此,我国铁路货运业要获得新的大发展,就必须树立现代物流服务理念来规范、引导我国铁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
2.适应市场需求,深化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在“十五”期间,我国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主要是加强区域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分布。这些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势必引起运输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因此,我国铁路货运业应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以铁运为龙头,积极稳妥地推进铁路货运业体制改革。
3.整合现有资源,构筑物流服务网络
我国铁路货运企业经过约30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物流设施和装备,这为铁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服务转变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但目前我国铁路货运物流资源利用率还比较低,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还有不少,大部分货运企业业务单一、综合服务水平低。因此,有必要在集团、分公司、子公司等各层面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构筑区域性特色物流服务网络,增强企业物流服务能力。
4.坚持深化创新,拓展服务空间
创新是现代企业和经济活动之源。一是要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发挥铁路货运经营方式的灵活性,充分依托现有网点优势,把多种运输方式结合为一个整体,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二是要不断扩大铁路货运企业的功能,使之从传统的运输、仓储功能向涵盖运输咨询、代办保价与保险、包装、索赔、报关等功能发展,通过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拓展服务空间。
5.合理定位市场,突出核心竞争力
现代物流系统中存在明显的制约关系,如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之间的制约关系等。因此,铁路货运业在依托传统铁路货运业务开展现代物流服务时,应充分认识这些关系,合理定位市场,突出核心竞争力,在当地经济吸引区内,建立区域网络,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式的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和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6.注重品牌营销,发挥规模效应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变,既关系到铁路货运行业本身,也关系到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我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无疑是具有现实价值的。
1 铁路货运和铁路物流的差异
铁路货运和铁路物流概念的混乱,是影响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的桎梏,因此从概念上厘清铁路货运和铁路物流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现代物流理念,可以认为铁路货运和铁路物流的差异如下。
1.1 功能的完整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结合此定义来看,目前的铁路货运主要完成站到站的运输业务,而对于储存(指较长时期的储存,并非发运前和到达后的短暂储存)、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业务则很少涉及。但实际上企业对这些业务存在一定的需求。铁路货运提供的物流功能是单一的、不完整的,不符合现代物流集成化的发展趋势。
1.2 生产的集约性
在传统的货运、仓储等业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物流,其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集约化生产的内涵。即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和管理水平等手段,改进要素生产率和产出投入比,变粗放式增长为集约式发展。而当前的铁路货运的增长恰恰呈现出一种低水平的简单数量扩张的态势,要素生产率提高对铁路货运发展的贡献度很小,增值服务少,生产效益较差。
1.3 企业服务理念
现代物流注重积极的市场营销、满足客户需求,包括简化客户服务程序、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全程化服务、提供及时的信息查询服务、提高作业效率、改进服务态度等。而铁路货运的服务观念比较落后,包括客户服务程序较为复杂、服务态度不佳、作业效率低、收费名目繁多、事故责任不清、货损赔付困难等诸多问题,这些都是与现代物流企业服务理念相悖的。
2 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的环境分析
2.1 转变的有利因素
(1)铁路运输方式本身的优势
铁路运输方式本身具有运量大、价格低、运输连续性强、受自然天气因素影响小、安全性高等优势,尤其适合于大宗货物的中长途运输,对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资源分布不均的国家来说,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
(2)网络优势和规模优势
通过一系列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铁路货运网点覆盖范围广、货运车辆多、货物周转量和发送量巨大,因此具有网络优势和规模优势,这些优势是铁路发展全国性铁路现代物流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任何一家其他物流企业所不能比拟的。正是由于铁路的网络优势和规模优势,所以很多物流企业依靠铁路货运承担其中的干线运输业务。
(3)货源优势
在一些大宗货物运输方面,铁路货运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比如煤炭、冶炼物资、粮食、石油、化肥、农药等,这与铁路运输的大运量、低运价优势是紧密相连的。因此,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的过程当中,应提高对这些大宗货物的重视程度。
(4)发展铁路物流已经取得一定进展
铁路货运在向物流转变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第一,成立专业性运输公司。铁道部成立中铁集装箱、中铁快运和中铁特货三个直属公司,这三个公司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权和较为先进的客户服务理念,这是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发展的重要尝试。第二,逐步和市场经济接轨,提供优质的货运服务。开行多趟“定点、定线、定时、定车次、定价”五定班列,满足了货主对货运的快速、便捷、准时的需求。第三,铁道部采取铁路、地方、企业合资的形式,建设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目前已经有成都、郑州、大连、西安、武汉、青岛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投入运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对于铁路货运向物流的转变具有以下意义:由于多采用合资形式,因此有利于打破铁路垄断,明晰产权,形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新建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设施设备先进,处理集装箱货物的能力大为提高;功能更加完善,比如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具有无水港的功能,内陆企业可以在站内办理各种进出口手续,相当于把港口搬到了家门口,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2.2 转变的不利因素
(1)铁路运输方式本身的劣势
以道路运输作为参照,铁路运输方式本身通达性差、难以实现一站直达式的门到门运输、运输手续复杂、中转环节耗时多、不适合小批量多批次运输。这些本身固有的劣势也是阻碍铁路货运吸引某些特定货物,进而发展现代物流的障碍。
(2)管理体制的劣势
作为名义上的铁道部下属企业,铁路局由于既不能为市场提供完整运输产品,也不能取得独立的运输收入,甚至运输生产的指挥调度权也不完整,因此并不能真正获得作为市场主体所应具备的若干基本素质。在铁路局不具备独立的产权和经营权的前提下,市场经济当中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风险淘汰机制、价格机制就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由于铁路具有某些“准政府”性质,市场规则当中的法律规则、交易规则等实施起来也存在困难。这些都阻碍了铁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运行,不利于铁路货运效率的提高,不利于铁路货运向现代铁路物流的转变。
(3)观念和服务的落后
铁路自身垄断性强,开拓市场的激励不足,职工平均年龄偏高,管理模式半军事化,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铁路货运从业人员观念落后,缺乏市场意识和发展现代物流意识,所提供的货运服务单一、不注重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还存在货运站环境脏乱差、收费名目繁多、货损货差和货物灭失的赔偿标准低、理赔困难等问题,这些都损害了铁路货运的形象,不利于吸引更多货源和发现现代铁路物流。
3 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的对策
3.1 新建或改建铁路物流中心,向物流服务延伸
铁路物流中心的基础功能仍然是货运作业和辅助的装卸、短暂存储,但是除去基础功能之外还可以提供配送、仓储、包装、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等。
第一,包装和流通加工功能。一般的物流中心都具有简单的包装和流通加工功能,但是铁路货运站普遍缺少这部分功能。可以根据货物品种的需要,购置相应的包装机械,以解决破箱散包的问题。同时在具有木材、玻璃等货物装卸的货运站,还可以引进玻璃的集中套裁、简单木材加工等业务,以完善物流服务。第二,配送功能。目前铁路货运从事的主要是站到站运输服务,而实际上很多客户都需要门到门的运输服务。而且“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利润往往比较高,因此这部分增值服务也应该为铁路货运企业所重视。第三,仓储功能和配载服务。目前铁路货运提供装货前和卸货后的短暂存储服务,这部分服务实际上是派生于运输业务的,不是独立的仓储服务。铁路货运站可以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建设适合各种货物存放的封闭式仓库。同时铁路货运企业货源多、信息广,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开展汽车配载服务。
3.2 更新服务理念,注重满足客户物流需求
没有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客户需求,同时也不可能提供适合客户需求的物流服务。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的转变过程中,在重视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不能忽略服务理念的更新,包括树立市场竞争意识、成本效益意识、客户服务意识、营销意识等。在服务理念更新的基础上,铁路货运企业才能更多地了解客户的物流需求,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多的物流增值服务。
3.3 开发多种业务
第一,开展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目前港口集疏运集装箱当中,采用海铁联运的比例很低,大约在2%,而在欧美各国达到30%~40%。这说明海铁联运具有很大的潜力。通过开展海铁联运,可以扩大综合物流业务范围,更好地和其他运输方式合作,全面地融入现代物流市场当中。第二,开发货代业务。铁路网络健全,信息来源广,因此铁路货运站尤其是口岸地区的货运站可以利用这种优势开发货代业务,包括国内货代业务和国际货代业务,从而增加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效益。第三,开发优势货品的物流服务。铁路货运在钢铁、煤炭、化肥、机电产品运输方面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货源优势,因此在这些优势货品方面拓展物流业务,例如金融监管、采购执行、区域配送、中转联运、集成化物流方案等增值服务,实现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变。
2、公路运输是各物流节点集疏运的实现方式 公路运输是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中各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完成集疏运必选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在实现区域分配和市内配送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它通常是运输物流服务的最终完成者。 3、公路运输是实现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促进货物无缝流动的重要力量 货物由生产地到消费地,往往需要长途和短途、干线和支线的配合,需要几种运输工具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总是离不开公路运输的衔接作用。尤其是当前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发展更需要发展多式联运,实现海运与铁路、公路及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连接,在这个过程中公路运输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我国公路运输业如何向现代物流拓展转型 (一)行业主管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 一般运输物流系统规划是从全社会的运输组织需求进行规划和建设的,是为经济整体运行发展服务的。物流领域的建设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需要有规划的引导才能避免盲目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我国公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拓展转型时,离不开具备前瞻性、指导性、实用性的公路运输业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的引导。 (二)运输企业应努力寻求与服务对象结成战略伙伴协作关系 对公路运输企业来说,发展物流首先是一个服务的问题。公路运输企业在向现代化物流的融合和转化中,必须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将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宗旨。现代物流业强调物流服务企业向其上游和下游寻求服务对象,并同它们建立起战略伙伴协作关系,形成跨行业的、优势互补的与协作。
(三)多方协作共同解决物流企业融资难的发展瓶颈 物流企业与其他生产型企业一样,需要建立正常的融资渠道与大量的资金支持,但随着自身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范围持续扩张,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和民营物流企业资金的压力越来越大。解决对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企业应注重自身形象建设 企业应强化财务管理,保持合理的贷款水平,提高企业资金管理利用水平,努力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