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消费水平提升大全11篇

时间:2024-01-27 16:21:5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消费水平提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消费水平提升

篇(1)

引言

消费水平的高低通过消费率来衡量,即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它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其变动直接反映着经济发展的结构和变动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变动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从1978年的62.1%降到2009年的48%。2008年以前,我国经济增长10%以上,投资和出口的拉动效应较为显著,而国内消费的经济拉动效应处于低位。不断降低的消费水平,受收入分配状况影响较大。目前,国内学界专门研究消费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的成果颇多。基于此,本文则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通过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内生消费水平提高的财税政策措施。

我国消费率变动的纵向与横向对比分析

2008年以前,我国每年经济增长10%左右,出口和投资的拉动作用尤为明显。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消费增长均低于国内GDP增长,消费率的变动大体呈现出“上升-下降-小幅上升-下降”的基本态势,消费拉动经济潜能释放不够。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保增长、调结构是我国政府的目标,政府通过实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调整经济结构政策达到经济发展。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而我国的消费水平无论纵向还是横向比较,仍然较低,这为政府实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提供了空间。

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长期以来,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一直低于GDP的增长。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的消费水平不仅低于发达的高收入国家20个百分点左右,而且与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东亚和太平洋国家、南亚国家相比较也明显偏低15个百分点左右,与世界的平均消费水平相比,也有10-20个百分点的差距。因此,提升消费水平潜力较大。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的政府消费水平与其他国家比较差距不很大。与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东亚和太平洋国家和南亚国家的水平相比也基本相当,一般在2-3个百分点上下波动;与高收入国家相比较,一般低1-8个百分点;与世界平均政府消费水平相比较,有3-6个百分点的差距。说明我国的政府消费水平相对也低。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比低收入国家低9-40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11-26个百分点,比东亚和太平洋国家低4-8个百分点,比南亚国家低15-25个百分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27个百分点。说明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仍处于低位。

总之,无论是居民消费水平、还是政府消费水平,我国的最终消费水平仍然处于低位,使得扩内需、促消费成为必然选择。根据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收入是消费水平高低的主要的影响因素,函数表达式为:C=f(Y),两者一般为正相关关系,收入增加、消费增加,但消费增加不及收入增加之快。而与收入直接相关的是当下收入存量、收入分配状况和未来收入的持久性。本文主要从实现当前收入分配公平入手,借以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侧重点主要是从个人所得税、遗产赠与税和增加农民收入视角进行分析。

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的关系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普遍用来反映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越高;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公平程度越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指标是0.4,基尼系数超过0.4,说明收入差距较大。从表4可以看出,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均在0.4以上波动,最低为0.473,最高为0.491。说明我国的收入分配依然不公平,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财富分配呈现出“橄榄型”两极化态势。另据2014年7月25日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显示:我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收入分配不公平状况远远高于国家统计局的信息。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状况呈现出“低-高-更高-高位下降”的态势。虽然国家政府在政策、制度、监管层面采取了一些手段,但收入分配不公平态势仍处高位,始终没有降到0.4以下。可见。只有改革收入分配的体制机制、加强税收调控和政府监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才能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障碍性因素。

从表5可以看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每年递增20%以上;出口增长除2009年负增长、2012年7.9%外,其他年份均在20%以上,2003-2007年超过20%,接近30%;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在15%左右。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出口增长均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与GDP增长率较高的年份完全契合,可见投资增长、出口增长对于GDP增长贡献较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低于投资和出口的增长。在此为研究之便,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替消费的绝对水平,社会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的影响,而收入水平又受收入分配公平状况制约。

收入分配影响国内消费水平。收入分配公平,消费稳定增长;收入分配不公平,不利于消费的稳定增长。凯恩斯指出:“消费支出的不足,是因为收入分配不均造成。若把国民收入的较大部分给了那些富人,他们只会把其中大部分储蓄起来。只有把国民收入的大部分交给了低收入家庭,才能提高消费支出”。我国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的收入差距过大,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快于农民收入的增长。据资料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209.8元急剧增至2009的12021.5元,32年间增加了56.3倍,人均收入比从1978年的2.57扩大为2009年的3.33,2013年的3.03,这一收入分配状况对国内消费水平的提升产生了持续的不利影响。对于广大的城镇居民而言,日用工业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需求已基本处于饱和,而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完全形成,出现消费疲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对这些人来说,作用相当有限,加上投资渠道的单一,房地产投资则成为热点,助推房价轮番上升,出现虚高态势,隐藏投资泡沫,也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对于广大农村居民而言,因为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负担较重,收入水平较低,大部分农村居民仍停留在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需求水平层次上,消费倾向偏低,无法迈进较高的消费层次;对于富人群体来说,他们拥有较多的社会财富,显示其地位和身份的高档汽车、豪华别墅等一应俱全,普通的消费品需求难以吸引他们,高档化、高端化、境外化消费则成为其热点需求,对于国内消费的贡献率有限。因此,为了扩大国内消费,实现经济的内需拉动增长,关键问题在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悬殊问题。

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措施

(一)初次分配领域,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体系

收入初次分配是在总国民收入“蛋糕”一定条件下的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到政府职能实现的资金保证、企业发展的资本积累和个人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

据资料显示:1993-2007年,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我国居民报酬所占比例由49.49%降至39.74%,降低9.75个百分点;政府部门的生产税净额由11.68%升至14.81%,提高3.13个百分点;企业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即资本收益)由38.83%升至45.45%,提高6.62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居民报酬所占比例则更高,除澳大利亚居民报酬所占比重接近50%,其余发达国家普遍超过50%,而美国则高达56.92%,比我国高出17.18个百分点。说明在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个人收入增长缓慢,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工资分配制度和税收制度有关。我国的税制中,增值税、营业税占总税收一半以上,其税负作为价格的组成部分,又容易转嫁给广大消费者,进而促使产品价格上升,需求水平下降。因此,个人负担加重,收入减少,制约消费水平增长。

为了实现消费的稳定增长,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需做到:其一,加快政府部门改革,实现向“服务型”转轨,减少政府服务性收费项目,降低纳税人负担和消费品价格。其二,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渠道,减少收入的单一性,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稳定和可靠的财产性收入。其三,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垄断性行业收入监管,使用硬性约束指标,设定最高工资标准,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垄断性行业人员,特别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发挥好税收的二次调节作用,掌握调控重点,加大调节力度。最后,降低增值税、营业税税率,提高增值税的起征点,使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产品税费彻底降低,以降低产品价格,扩大产品需求。

(二)再分配领域,强化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机制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采用分项计征,方法单一,没有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分类计征的方法;征收管理过程中,执法不严,执行不力,存在“人情税”,税收流失现象严重;个人所得税有失公允,高收入阶层边际税率低、低收入阶层税率高,富人负担轻,穷人负担重;税率档次过多,征管较繁琐,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受到了很大制约;扣除标准范围狭窄,难以契合劳动者的实际支出需要。

因此,为了强化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计征方法上应推行分项计征与分类计征相结合的办法,最终实现分类计征;扩大扣除范围,逐步将劳动者接受教育培训、赡养抚养、大病住院、购买政策性住房和廉租房租金列入税前扣除范围,扣除标准与物价指数挂钩,允许地方政府结合实际上下浮动,统一国内外人员扣除标准;提高高收入阶层的边际税率,降低中低收入阶层的边际税率,以提高高收入者税收负担,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对于月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20000元的需重点关注,月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元以下的,实行5%的税率,5000-10000元的实行10%的税率,10000-20000元实行15%的税率;对于主要收入来自于劳务报酬和稿酬的独立就业者,其所得属于个人的劳动所得,当前个人所得税执行的是4000元/(每次)以下的扣除800元,4000元/(每次)以上的扣除20%的费用标准,与工资薪金所得扣除标准相比,依然偏低,因此,对于独立就业者的劳务报酬和稿酬所得,应提高到与工资薪金所得一样的扣除标准和范围;税务部门应加强征管,严格执法,加大偷逃税款的处罚力度,使其不敢、不能偷逃税款;加强个人收入的源泉控制,减少现金交易,所有收入进入个人账户,授权银行系统根据个人账户记录,实施源泉扣缴,也方便税务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开征遗产赠与税,刺激富人消费

根据F・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一个人的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整个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收入,公式:C=aWR+bYL,WR为财产收入,YL为劳动收入,a、b分别为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根据其原理,一个人工作期间的全部收入,部分用来消费,部分用来储蓄。储蓄部分用做归还少年阶段的负债、老年阶段的养老及作为遗产留给自己的亲代和次亲代继承人。等到生命结束,一生的储蓄刚好用完。个人财产和收入用作储蓄及作为遗产留给亲代和次亲代继承人越多,个人有生之年的消费水平则降低。

遗产作为个人和家庭财富体现,既可以捐赠,也可转给亲代和次亲代继承人,遗产继承人“一夜之间”成为新的富翁,从社会公平角度讲,不利于培养积极创造新财富精神,易形成思想上“等、靠、要”惰性,形成新的财富不公平;从企业发展角度看,家族式的管理,近亲繁殖,没有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进行组织管理,易出现“富不过三代”的企业短命现象。遗产赠与税作为财产税的一种,在我国尚未开征,这不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根据新华网2014年6月12日的公布,2013年我国已有百万富翁75万人和百万富翁家庭237.8万个,遗产赠与税开征具备客观的选择条件。虽然美国等个别西方国家因为储蓄率较低,消费率较高,取消了遗产赠与税,而大多数国家仍继续征收遗产赠与税。而我国的情况是高储蓄、低消费,遗产继承越来越多,开征遗产赠与税成为现实需要。

遗产赠与税可以先进行试点征收,后推广办法,其税制设计可以考虑:其一,关于纳税人,规定为国内所有将财产进行无偿转移给亲代或远亲代的自然人和法人。其二,关于税率,可以按照五级超额累进税率,遗产多的、赠与他人财产多的多征税,遗产少的、赠与他人财产少的少征税,税率可以分为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以下为0,100-500万元的为5%,500-1000万元的为10%,1000-5000万元的为15%,5000-1亿元的为20%,1亿元以上的为25%。其三,关于征税对象,为遗产和财产赠与的实际数额。其四,关于优惠政策,财产所有人将财产捐赠给国家政府、慈善机构,或用于教育事业,可如实扣除。最后,关于其作用,一是通过遗产赠与税的开征,能够逐步改变国人长期形成的过度储蓄愿望和遗留遗产的习惯,增加人们当前的消费愿望,减少为未来而进行储蓄的行为;二是能更好地发挥三次分配的作用,着力培养慈善捐款的善举行为;三是可以增加政府税收收入,满足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中投资、出口和消费的关系更趋合理。

(四)促进农业发展并增加居民收入,刺激农村消费

在我国,农业人口有8亿多,失地农民多,进城农民工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低收入群体,如何才能不断增加其收入,刺激占人口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消费,在政策上需要做到:其一,继续落实和执行好已有的惠农政策基础,不断完善主要农产品的保护价格收购机制,保护价要随着物价水平的变动及时调整,不能一成不变;农民购买农业用生产资料所含的增值税可以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即在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时,直接从价格中进行扣除;完善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制度,并适度提高补贴标准,降低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其二,配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政府要做好规划引领,加强政府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公共服务的提供,通过政府购买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对落户城镇居民建房进行补贴,建筑材料所含增值税税款退还农民;落户小城镇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民,证照办理只进行登记管理,免收各种证照办理费,个人所得税、营业税三年内免征;进城农民应享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政策;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可就近入学。其三,加大进城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政府采用政府购买农民培训方式,购买培训项目,提升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和效果,使农民实现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的转变,实现广大农民更好就业和收入的稳定增长。其四,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投资少、见效快、吸纳劳动能力强,增加劳动者收入效应显著。同时,政府要降低服务业税收负担,以降低服务业价格,增加投资者收入和服务业市场需求,从而刺激服务性消费需求增加。

总之,本文以为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需要不断提高消费水平,而消费水平的提升除了要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个人收入水平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还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其他措施,唯如此,才能不断实现国内消费的稳定增长,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中投资、出口和消费的协调。

参考文献:

1.郑幼锋.促进消费的税收政策研究.税务与经济,2009(5)

2.李俊英.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税收政策研究.经济论坛,2010(2)

3.王春雷.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研究.财政研究,2010(5)

篇(2)

论文摘要:主要采用多间端等距指标入户抽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十一个地市的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制约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传统的消费观念制约陕西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的提高;不发达的经济条件制约陕西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发展;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中医疗及储蓄制约陕西省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支出;消费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影响体育消费的整体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对象是陕西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主要采用多间端等距指标入户抽样调查法,对陕西省11个地、市城市居民,就体育消费的制约因素进行调查。调查时间:2005年6月一10月。采用陕西省统计局的国民经济统计网点,样本量为990份,回收990份。对所收集的全部调查问卷在计算机上运用spss9.0软件对174240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陕西省初步具备了体育消费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体育消费的内容主要包括人们进行身体锻炼的参与型体育消费,现场观看体育比赛的观赏型体育消费,以及人们进行体育技能培训的培训体育消费等等体育劳务形式。本文主要从体育的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进行调查研究。

 

2.1陕西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总体分析

调查统计分析表明:陕西城市居民家庭参加各种体育健身活动的年消费额是348.14元,以城市居民家庭平均人口3.06计算,人均参与型体育消费年支出是113.77元。以陕西省城市人口1222万人推算,陕西城市居民参与型体育消费年总量是13.9-亿元。观看各种体育比赛、体育表演是观赏型体育消费的主要内容之一。陕西城市居民个人平均全年观赏型体育消费的支出是39.78元,全省年消费总量是4.86亿元(见表1)。

 

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观赏型消费额50元以下的消费者占到总消费群体的70.8%。如果篮球cba联赛球票价格以,30元计算,39.78元的观赏消费支出最多只能观看1场比赛,说明近年来陕西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2.2制约陕西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发展因素分析

笔者主要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生活结构、消费者个体等方面进行分析:

 

2.2.1浓厚的传统消费观念制约体育消费水平的发展  传统的消费观念崇尚节俭,人们认为节俭是一种美德,通过节俭进行理财。但是,节俭本身并不生财,不能增大资产规模,而只是减少支出。陕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轻消费,重储蓄”的消费观念在陕西居民中的表现较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陕西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提升。

 

2.2.2不发达的经济条件制约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

 

2.2.2.1陕西省与其他省份经济条件比较  体育消费归根结底是一种经济和货币开支,它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为前提。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陕西省人均gdp达到7757元,比上年增长12.4%,与全国及西部的青海、甘肃省份相比较,经济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492.50元,同比增长10.1%;ja居民消费指标恩格尔系数来看,2004年陕西省城镇居民家庭该系数降到33.7%,低于全国和西部省份水平;对于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指标,陕西省的同比增长速度达到10.0%,高于西部各省及全国的增长速度。总体看来,2004年陕西省经济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2)。

但是,经济总增长水平快速稳定,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2.2.2陕西省内不同区域经济比较分析(见表3)

陕西省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十五”期间,全省十市一区经济发展都实现不同程度的快速增长,但增速在陕北、关中、陕南地区间差异明显。

从人均gdp来看,西安市一直保持在10000元以上,2005年之前都远远高于其他市区,2005年延安异军突起,达到17670元,比西安高出1745元,列全省第一,宝鸡以11126元排在第三位,其他市区都不及全省平均水平(9878元),其中商洛市最低(3616元)。在一定的经济条件,西安市具有体育消费的硬件基础设施和大量的有能力进行体育消费的群体,而其他城市由于自身经济水平的制约和居民体育消费的观念差异造成其体育消费水平普遍不高(见图1)。

图1陕西省不同区域城市居民年人均体育消费水平统计

2.2.3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对体育消费水平的影响(见表4

表4 2004年陕西省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统计

对陕西省城市居民消费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排在前八位的消费项目分别是:“吃、穿、住、教育、医疗、交通通讯、文化娱乐、体育消费”。这说明体育消费在目前并非是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年来住房、医疗、教育制度等的改革,造成了大部分居民把大部分支出用于此类消费。但是随着陕西经济的较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消费结构将会发生较大变化,消费领域也会迅速拓展。

2.2.3.1医疗消费支出与体育消费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医疗消费支出在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这间接影响到体育消费水平的提升。据最新资料显示,陕西省年城镇居民医疗消费支出:1995年人均医疗支出是41.3元,2000年是91.4元,2005年人均医疗肖费支出是605元(见图2)。人力资本理论把用于后天的营养、锻炼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看做是一种与物质建设一样的投资,即健康投资,这种健康投资就形成了人力资本中的健康资本。但是,健康投资中仅注重医疗保健的支出,忽视体育健康的支出,是一种不科学的短视消费行为。

2.2.3.2居民储蓄存款与体育消费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从2001年到2005年,陕西省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分别为1768.47亿元、2107.83亿元、2519.83亿元、2948.34亿元和3533.97亿元,按年分别增长19.2%、19.6%、17.0%和19.9%(见图3)。居民对预期支出和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化。据统计,居民的储蓄目的依次是子女教育、医疗和养老,而主要消费支出是食品和医疗等。统计显示,以2005年城市人均消费性支出6656元计算,2005年陕西省城市人均医疗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已经达到9%。

然而,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因此,个人消费者必须面对养老、医疗以及孩子教育的问题,因而造成消费者高储蓄低消费的心态,使得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对预期支出和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和子女教育、医疗和养老的支出较大导致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化。所以摆在陕西省政府面前的问题就是必须扩大消费,推动内需,改变以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首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其次就是必须增加和培养居民新的消费热点,那么体育消费就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被提上日程,引导居民的健康投资与消费,逐步培养城市居民的健康消费意识。体育消费既能改变我国目前的消费不足的情况,同时也是政府推行医疗体制改革宏观政策下的有益补充,居民对自己的健康投资,使自己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把医疗支出的费用能降到最低点,把看病花钱的事后控制改变为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事前预防中来。

2.2.4消费者个体特征对体育消费水平的影响  本文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两个方面来分别论述。旨在进一步明确不同体育消费群体的制约因素,从而对陕西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市场给予准确定位。

2.2.4.1性别差异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从性别的角度来研究体育消费的制约因素,通过调查统计我们可以看到:男性与女性在首要制约因素的认识上无明显差异。大家一致认为是“体育消费价格偏高”;但是在第二位至第五位的制约因素中男女性别差异显著。制约男性体育消费的第二位因素是经济条件差,排在第三、四、五位的分别是:工作任务重、健身场所距离远、没有适合自己的体育消费场所。制约女性体育消费的第二、三、四位因素分别则是家务忙、缺乏体育兴趣、不懂运动知识及无人指导。因此,在新时期对陕西省城市体育消费的宣传及增加体育消费场所很有必要。

2.2.4.2年龄结构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从消费者个体年龄结构出发,制约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体育消费价格高,家务忙和消费场所距离远。不同年龄的消费个体差异显著,18岁以下和19—25岁为一类,他们认为影响他们健身娱乐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健身娱乐价格偏高、经济条件差。其次是体育消费项目单一、缺乏健身娱乐兴趣。26—40岁和41—50岁为第二类群体,他们有比较可观的收入,但影响他们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工作紧、家务忙,其次影响因素是没有适合自己的健身娱乐消费场所、健身场所距离太远。第三类群体是5l一60岁和60岁以上的消费者,他们认为主要因素是健身娱乐价格偏高、经济条件差。这个群体还是把经济因素放在首位,其次影响因素是没有适合自己的健身娱乐消费场所、健身场所距离太远、缺乏体育健身娱乐兴趣等因素(见表5)。

体育消费价格高与陕西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和体育企业的价格策略有关。家务忙,说明社会经济生产中的效率不高,人们闲暇时间少;消费场所距离远显示陕西省体育场馆资源配置不足。体育场馆设施是发展居民体育消费的物质保障,据第五次陕西省体育场地普查数结果表明,体育场地总数虽然有19227个,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有0.9平方米,而且配置不合理。标准场地主要分布在大城市,而且主要集中在几个城区,小城市体育场馆资源十分短缺。这种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严重阻碍了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提升。

2.3体育消费的研究对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

经济是体育消费的基础。体育消费的实际水平和发展规模,归根结底要受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制约。这就告诉我们,体育消费与经济发展往往处于“水涨船高”的增长态势。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体育消费水平较高,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而陕西省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不高,才阻碍了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影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所以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结合陕西省的实际经济状况和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政府部门在制定体育产业发展战略方针时,应参考陕西省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积极发展一些居民喜闻乐见并且有实际消费能力的体育项目,如羽毛球等参与型项目,大型体育赛事等欣赏型项目。

3 结论

篇(3)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063-02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使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让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有较大差距。因此,研究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提升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居民文化消费主要存在以下4个问题。

(一)居民文化消费增长缓慢

《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相关数据显示,1990—2000 年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增长明显,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从11.1%、5.4%增长到13.4%、11.2%。但到2011年,这两个比重分别降低为12.2%和7.6%。2011年与2008年相比,我国居民家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支出增长了43.83%,低于同期居民消费支出47.71%的增长速度。

(二)居民文化消费区域差异显著

我国不同区域间文化消费存在着较大差异。一般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消费性支出较高,文化消费的比重也较高。如2010年,江苏省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4 357.49 元,其中人均文化消费为2 133.25 元,占消费支出的14.86%,与全国平均值12.1%相比,要高出2.76%。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均消费性支出较低,文化消费的比重也较低。如2010年,地区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 685.54 元,人均文化消费却只有477.95 元,仅占总消费性支出的4.93%,只有江苏的1/3,不到全国的1/2。

(三)居民文化消费观念淡薄

汪建根在2012年对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每月文化消费支出在50元以下的居民占全部被调查对象的比重不到1/5,1/2以上居民的每月文化消费支出在50—300元之间,1 000元以上的居民只占2%。根据汪建根的调查,在消费观念上,只有9.31%的居民认为文化消费“非常重要”,35.92%的居民认为“很重要”,45.56%的居民认为文化消费处于个人生活中的“一般”位置,甚至有9.23%的居民认为是否进行文化消费“无所谓”。显然,后两者的文化消费观念制约了人们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

(四)居民文化消费方式与层次存在失衡

一是消费方式失衡。在程静2011年所做的“居民文化消费倾向调查”中,有62.6%的受访者选择了电视广播,61.5%的人选择了网络,47.5%的受访人则选择了书报杂志,而选择观看文艺表演、参观博物馆等消费方式的受访者仅占16.1%和11.3%左右。可见,电视和网络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优势地位较为明显。

二是消费层次失衡。我们不难发现,居民会由于处于不同的收入阶层而导致其消费需求存在着差异化。其实多数居民并不是不愿意消费,而是碍于价格而无能力消费。正如2011年程静所做的“电影票价格承受能力调查”中显示,有54.3%的受访者选择了30 元,24.1%的居民选择50 元,而选择150元的居民只有2.3%。这表明我国居民对文化消费产品价位的心理预期并不高。

二、影响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

(一)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及总体生活水平

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文化消费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两者为正相关关系,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越高,其文化消费能力就越强,文化消费量也会越大。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分配方面,由于用于医疗保健和交通通信的费用比例要高于文化消费,因此,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另外,文化消费从属于精神消费领域,所以与居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和消费层次也密切相关。只有当人们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并满足了低层次的物质需要后,才会更加注重精神消费领域。因此,文化消费的增长离不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和低层次物质需要的满足这两个前提。

(二)文化产品供给及消费环境

文化消费的发展除了受到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影响,还取决于文化产品的供给。文化产品供给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将会促进文化消费的增长。然而,由于目前我国的文化市场仍处于成长阶段,尚不成熟,关于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使得市场环境中存在着不少阻碍文化消费发展的因素。尤其是在价格方面,许多文化产品定价虚高,使得普通消费者有心却无力。同时,居民的权益在文化消费中常常缺乏有效保护,这也大大挫伤了居民文化消费的积极性,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三)其他消费热点对文化消费的影响

近10年来,住房、医疗和汽车等消费热点持续升温,使得我国居民逐渐倾向于这些领域的消费支出,从而减少了文化消费的支出。而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医疗保健消费与文化消费代表着类似的消费意愿与消费倾向,即追求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居住、医疗消费与文化消费也代表着类似的消费层次。一般较为富裕的家庭会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高的生活质量,因而他们也更愿意去改善这类生活条件。当然,为了减轻由医疗保健和居住所带来的支出增加的沉重负担,一些家庭也会适当增加日常娱乐支出 。

三、提升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

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影响其文化消费能力的最主要因素。文化消费的发展遵循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同时,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流通效率也由人们的经济水平直接决定。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才能提高文化消费能力,进而作用于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最终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此,我们应适当增加劳动者报酬,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当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并建立城乡统一的较为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此外,基于目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较低,但潜力巨大的现状,我们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此增加农民收入。

(二)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

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消费观念与其文化消费能力密切相关,与收入相比,与文化消费更具有内在联系。相对而言,高文化素养群体的文化消费观念更加科学、合理,消费能力更强,在文化消费方面也更侧重于知识型和发展型消费;而文化素养较低的群体则侧重于基本的娱乐型消费。因此,我们应努力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以引导青少年和农民建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为重点。通过加强家庭培养、学校教育、传播媒介宣传,来逐步形成观念先进、消费自律、结构合理、方向正确的消费风尚和社会氛围,并引导居民以娱乐休闲消费为主向知识文化消费为主转变,从根本上改变居民文化消费观念,提升文化消费水平。

(三)确定正确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由于目前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失衡,城镇居民收入又具有差异性,文化产业必须据此确立多元化与多层次性的发展战略,并相应地提供从高端精品到低端普及型的系列文化产品,以迎合不同收入阶层对文化消费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政府应考虑到城镇高低收入阶层间消费能力的差异性,通过宏观调控,利用财政、税收等政策来合理调节、引导文化产品的生产及价格,并采用差别定价、补贴等多种方式,降低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成本,促进文化产品消费的均衡。与此同时,还必须继续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之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

(四)完善与文化消费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

文化消费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是需要法律的支持与规范的,因此,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很有必要。首先,我们应严格劳动法,以保障和增加劳动者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其次,还应以消费者权益法为依据制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法规,使消费者能有保障地享受其在文化消费中的权益。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市场行为也应随着文化产业市场准入的进一步开放而变得更加规范化和法制化,如严厉打击各种盗版行为等。同时,通过制定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的具体措施和文化产业守则,来防止文化企业强迫消费者选择,防止价格过高和消费者信息外泄滥用这些情况的出现,最终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五)加强政府对文化消费市场的引导作用

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化消费管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因此,政府必须发挥其职能,有步骤地规划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蓝图,引领文化消费的发展方向,创造和维护文化产品、服务存在及发展的良好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我们应做到既不使文化消费背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要求,也不影响到消费者的合理消费。为此,政府应以发展科学合理的文化消费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普及基础文化消费。政府可以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并进一步完善农村图书、通讯、电视等网络,从而释放农民、老人、农民工等群体的潜在文化消费需求;政府也应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促进文化消费的发展和完善;除此之外,政府还应通过增加财务预算、实施优惠财务政策来鼓励民间企业投资文化消费市场,促进市场的繁荣。

参考文献:

[1] 汪建根.国民文化消费状况调查: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总体偏低[N].中国文化报,2013-03-05.

[2] 郭晓菁,邝筱倩.我国文化消费的形成与特征浅析[J].企业经济,2012,(2).

篇(4)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办学资金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完全政府拨款,转变为政府拨款、高校收费、金融贷款等多渠道筹措。然而,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收费工作日益繁杂,收费的项目越来越多,促使收费票据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收费票据管理工作越来越难。而收费票据管理工作作为收费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以及高校办学资金的效益。因此,探索高校收费票据管理的运行机制,规范高校收费票据管理,提升高校收费管理水平,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收费票据的类别及使用范围

目前,高校使用的收费票据主要有以下几类:

1.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

主要用于高校收入集中汇缴国库时的凭证。

2.非税收入专用收据

主要用于高校收取学费、住宿费、报考费等事业性收费。

3.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

主要用于高校收取押金、定金、保证金等暂收款项;体检费、教材费、水电费、电话费等代收款项;党费等不构成单位收入的资金往来款项。

4.捐赠专用收款收据

主要用于高校接受社会捐赠的款项。

5.税务发票

主要用于培训费、复印费、打字费、资料费等经营服务性收费。

二、高校收费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票据管理意识淡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校各二级非法人核算单位在收费过程中,一方面不按规定申请领用收费票据,而是使用非正规票据开展收费工作,私自留存收费金额,形成“小金库”,给学校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一方面不按照申领票据时的收费项目及标准使用收费票据,而是扩大使用范围和提高标准使用收费票据,甚至未能按照收费票据规定的用途使用各类票据,随意使用各类收费票据。高校财务部门将票据管理仅作为兼职岗位,没有安排专门人员管理负责,造成票据使用者并不能了解收费票据的有关常识和规定,不能规范使用收费票据,从而影响了收费票据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预开性收费票据造成财务风险的增加

根据收费票据的使用原则“先到款再开票”,即要求收款单位在收到款项后再向支付单位开具票据。然而,随着高校服务功能的扩大,很多外单位为了方便本单位的账务处理以及减少获取票据的成本,通常利用本单位付款的主动性,要求高校预开票据,即在收到票据后再支付款项,常见于科研经费以及联合办学经费。高校为方便教师争取较多的经费,经常会预开票据。然而,按照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不符合收付实现制原则,财务人员不能对此进行账务处理。随着高校预开性票据金额的累积,增加了高校财务的风险。

(三)收费票据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大部分高校收费票据的领用、汇总、核销等均是通过手工登记,采取台账式管理的模式,存在漏记、错记等现象。台账式票据管理通常滞后于收费会计核算,只能记录票据使用单位的领用、归还、结存等大致情况,并不能及时发现收费票据使用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从而很难实时监管到收费票据的使用。同时,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办学规模急剧扩大,高校的收费票据使用量急剧加大,给收费票据的管理以及查询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四)收费票据管理人员综合知识匮乏

部分高校的票据管理和使用人员未经过业务培训,缺少相关的票据管理知识,出现开具时随意涂改、内容不全、字迹模糊、前后联次不一致;不按照收费票据的使用范围,串用、混用收费票据等情况,造成不良影响。此外,不少票据管理和使用人员缺少相关的税务知识,对收费性质存在认识不清的情况:分不清事业性收费项目及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把握不准国家对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清楚哪些收费项目可以办理税收减免。致使在开具票据时错误不断,无法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为高校服务。

三、规范高校收费票据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票据管理意识,规范收费票据管理

高校要加强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维护学校和学生的正当权益,保障学校、学生正常的教学及学习生活,务必需要重视收费票据的管理。高校应通过宣传橱窗、校园网、校园公示栏等媒介多渠道向票据使用的单位领导及个人宣传国家高等教育有关收费及票据管理的政策法规及重要性,建立健全收费票据管理制度,促使票据使用单位建立收费票据领购、保管、使用、验收、核销制度以及收费票据专人管理制度,明确收费票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票据使用单位需要安排专人负责收费票据的申领、保管、使用及核销工作;要按照票据管理的相关要求开具票据,不能串用、混用收费票据,更不能丢失及转借他人使用收费票据;要明确收费票据管理使用方面出现问题的责任追究制度。

(二)控制预开性票据,追究经办人责任

根据《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填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开具发票。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准开具发票”。然而,在实际业务的开展过程中,预开性票据已无法避免。为此,高校应通过制定严格的预开性票据制度,降低财务风险。预开票据的经办人经财务部门审批之后,到票据管理人员处办理预开票据手续,原则上预开性发票一人只能预开票据一张,在办理预开发票时告知预开票据的经办人对所预开的票据负有监管责任,须保证款项在票据开具后一个月内到账,且不能跨年,对经催收逾期仍未到账的款项,学校将从预开票据经办人的工资中扣取。

(三)建立收费票据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高校财务部门主要依靠手工登记完成票据的发放和核销,不仅无法精确地反映收费票据使用部门申领、核销和结存的情况,而且给收费票据的统计、查询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严重制约了票据管理的工作效率。随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收费票据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对收费票据的申购、录入、领用、核销、归档、销毁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收费票据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将较大程度地减轻收费票据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可以实现收费票据的即时监控,提高收费票据信息处理的能力,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四)提升收费票据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收费票据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收费票据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收费票据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收费及票据管理、税收等财经法规,加强收费票据管理人员工作的责任感。通过收费培训,使收费票据管理人员对具体收费项目的性质做出明确的区分,从而正确使用各类收费票据,避免收费票据的串用、混用。收费票据管理人员应详细了解票据内容规范填写的要求,避免收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同时,收费票据管理人员应熟悉收费票据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有效地结合票据管理与收费系统,从而实现收费票据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

收费票据管理工作作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是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不完善的收费票据管理极易导致乱收费、“小金库”等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高校应通过建立健全收费票据管理制度、完善收费票据信息化建设、规范收费票据使用人员管理等措施,建立高校收费票据管理体系,规范收费行为,促进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134-01

营销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电费管理工作的质量却又往往决定着营销管理工作的成败。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并不断完善“三集五大”战略构想,积极构建“大营销”管理模式。为适应这一新的发展形势,按照江西省供电公司“循规为纲、强基为本、务实为要、创效争先”的工作要求,推出一种与大营销管理体系相适应的新型电费账务管理体系已是迫在眉睫。

一、研究背景

江西省供电公司电费账务管理采取省市县三级管理模式。即由各公司营销负责电费的计算、审核、发行、记账、对账及电费明细账的处理,财务部门负责电费总账的处理,资金由下逐级向上归集至省公司。原有的电费账务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工作效率较低

采用原始的人工对账模式,往往需要延迟一段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账目核对、编制出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严重削弱了银企对账的监督作用。加之对账员大多不能及时掌握银行资金动态,导致对账工作不及时、出现差错不及时查找原因、“到账确认”操作随意性强等问题出现,且人工对账工作效率较低。

2.营销、财务数据不一致

“业务分级管理,资金分层归集”的管理模式造成财务不直接掌握电费的应收和欠费情况,营销部门不了解财务部门的管理要求和电费到账的情况;同时考核时间的不一致,存在收妥和见票的差异,加之财务对营销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形成了营、财“两本账”。

3.不利于管理人员真实了解各市、县公司电费回收情况

销账人员不能及时掌握电费资金的到账情况,加上手工处理环节多、员工工作责任心等原因,造成了一定的乱销账、空销账、销错账,使得营销系统中的收费金额与银行实际到账金额不符,财务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领导只掌握一个“总数”,省公司对各基层单位无法掌握动态信息,也不能真实了解电费回收情况。如果缺乏完善的内控监督手段,在途资金管理上存在脱节,则极易引发违法违纪事件,给企业经营带来了风险。

二、“电子到账通知系统”内涵及流程

江西省供电公司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农信社等主要银行开始共同建设“电子到账通知系统”,并于2013年分批次在全省各市、县公司中推广应用。

电子到账通知系统是在全面分析当前业务模式和系统功能基础上,以营销业务系统为基础,改造和扩充银电联网接口,通过一定的规约,将银行进账单和营销系统解款记录建立关联,实现电费收费信息和银行回单自动勾对,达到资金入账和到账处理监控功能。

电子到账通知系统根据用户交费的不同方式,分别设定了客户主动付款、营业厅自主收费、特约委托、代收代扣这几种业务类型,对每种交费场景下银行与营销系统信息的交互进行了约定。

1.供电公司自主收费

供电公司自主收取的电费资金,在存款时,由在银行进账单上打印由电力营销系统生成的银行单据号码,由银行柜面人员录入银行系统,当该笔资金到账后,在银行发给供电公司的电子到账通知中,包含该银行单据号码等业务信息。

2.特约委托收费

供电公司交送银行的特约委托凭证上,打印由供电公司生成的银行单据号码,由银行接收人员录入银行系统,当该笔资金托收成功并到账后,在银行发给供电公司的电子到账通知中,包含该银行单据号码等业务信息。

3.银电联网代收

银行方每日进行代收电费交易对账时,生成银行单据号码,作为代收电费对账文件的组成部分,发给供电公司。在该批次资金到账后,在银行发给供电公司的电子到账通知中,包含该银行单据号码等业务信息。

4.银行代扣

银行方在代扣业务扣款完毕,返回供电公司代扣电费结果文件时,生成银行单据号码,作为代扣电费结果文件的组成部分,发给供电公司。在该批次(代扣电费文件对应的所有收费)资金到账后,在银行发给供电公司的电子到账通知中,包含该银行单据号码等业务信息。

5.客户主动付款

由客户主动通过银行转账渠道柜面向供电公司转账缴纳电费时,银行系统要求客户提供在供电公司的用电客户编号,银行系统录入该编号后,向客户显示“用电客户名称”,由客户确认无误后,银行系统方进行转账受理,同时为该笔业务生成银行单据号码,并在系统中记录该业务流水号及客户的用电客户编号等信息,向客户提供的进账回单上上打印该银行单据号码。在该笔资金到账后,在银行发给供电公司的电子到账通知中,包含该银行单据号码、用电客户编号、业务发生网点等业务信息。

三、电子对账的成效分析

1.实现对银行账单无一疏漏的监管

因规范电费账户管理和严格电费资金入账,电费账户得到近一步缩减,由2012年的380个缩减至286个。公司286个电费账户,其中269个分布于中、农、工、建、农信社五家银行电费账户的资金每日自动传入营销系统,17个其他银行账户资金人工导入营销系统,每笔电费资金均纳入监控范围,在营销系统中从资金的入账至到账确认、凭证制作、记账,各操作环节均留有痕迹,使在途资金管理更为严密。

2.营销账务模块得到重新规划梳理现有营销账务的业务情况及差异,分析现有业务,统一业务模式,建立帐套、设置科目和核算规则,特别是增加了“到账确认”环节,加强了对电费资金的管理与监督,提高电费资金到账的准确性。经过电子到账通知系统的应用,营销帐务管理界面更加清晰,营销帐务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工作差错显著减少。

3.实现电费资金的过程管控和闭环管理

将银行到账信息准实时传递到营销系统,有效加强了对电费资金的管控,消除了在途资金监控“空白”,实现供电企业电费资金收存至到账确认的闭环管理。通过账务模块的应用,督促各应用单位严格按照账务管理工作流程要求,严格对各单位日结、解款、解款确认、到账确认、月末关账各环节操作的及时性、准确性考核,对“到账确认”和“凭证审核”两个环节加强管理与监督,加强电费资金到账的准确性。经过8个月的实用化进程,目前每月的日结记录、银行单据对账率均保持在99%以上。

4.提高对账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营销账务对账工作由人工向系统管理的转变,由手工对账向自动、规则对为主、手工对账为辅的转变,有效降低了人为干预账务数据的可能性和风险,提高了对电费已达账项进行到账确认的对账率、准确性和时效性,使电费账务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为缩短电费账务核对周期赢得了时间。

5.加快电费回收速度

篇(6)

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跟着改善,同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根据近二十多年的统计资料,具体的变化特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增长迅速。从1978-2004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32元提高到2004年的14546元,增长了43.8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65%;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也相应地从165元增加到6096元,增长了36.9倍,年均增长14.89%。

(二)食品支出绝对总额不断增长,同时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人们生活已达到富裕的标准。浙江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额都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且城镇居民上升的速度要快于农村居民,使得两者间的差距逐年扩大。从绝对量来看,城镇居民从264元(1981年)增长到3851元(2004年);农村居民从93元(1978年)增长到1839元(2004年)。同时,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例即恩格尔系数却逐年下降。

根据联合国基于恩格尔系数划分贫富的标准。浙江城镇和农村居民从1978-2004年的恩格尔系数(如表1)分析发现:对于城镇居民,1993年以前处于勉强度日阶段,1993-1999年为小康阶段,自2000年后进入富裕阶段;对于农村居民,1987年以前处于勉强度日阶段,1987-2002年间处于小康水平,而自2003年后进入富裕阶段。因此,目前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都达到富裕的水准。

(三)主食商品消费趋于下降,副食商品趋于上升,人们从单一的吃饱转向为既吃饱又吃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食品消费上体现出粮食消费逐年下降,而副食商品特别是蛋白类食品消费快速上升。从消费量来看,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粮食购买量都趋于下降,特别是近年来下降在加速:城镇居民人均全年粮食购买量,从1985年128.93千克,下降到2004年只有73.07千克,比1985年减少了55.86千克;农村居民下降的幅度更大,1987年其人均全年粮食购买量高达298.29千克,随后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直到2004年只有203.17千克,减少了95.12千克。而对于主要蛋白类食品如蛋及蛋制品、奶及奶制品和鱼虾,1987年,城镇居民人均全年购买量分别为6.08千克、5.68千克和13.2千克,到2004年,各增加到6.49千克、16.07千克和16.3千克,分别增加了0.41千克、10.39千克和3.1千克;农村居民蛋及蛋制品、奶及奶制品和鱼虾的增长量分别达75.5%,207%和76.4%.

(四)在主要蛋白食品的消费中,高蛋白的鱼虾占绝对优势。鱼、虾等水产品作为高蛋白的食品,自然成为人们食品消费过程中的首选,再加上浙江作为一个海洋大省,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使得鱼虾的消费量在蛋白类食品中占有绝对优势。如表2,1999年以前,对于城镇居民,鱼虾购买量一直超过蛋及制品与奶及制品两者之和,最低时也达到13.1千克(1985年)。近年来,尽管奶类食品消费快速增长,鱼虾消费比重仍然接近一半。而农村居民的鱼虾消费量的优势就更明显,其购买量一直远远超过蛋与奶两者之和,2004年达到人均12.63千克,为历史最高,其比重接近60%。总之,随着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浙江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不仅要吃饱,而且更加注重所吃食品的质量。粮食的消费越来越少,而高能量、高蛋白的食品如肉禽、蛋类、奶类以及水产品类,特别是水产品类,越来越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食品。

二、水产品消费收入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城镇、农村居民水产品消费的收入效应

1.方法与数据根据相对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可得出居民水产品',还可计算出实际收入提高给水产品消费数量带来的变化,同时通过预测未来收入还可预测出未来水产品的消潜力。利用上式,为了对浙江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水产品消费与收入之间进行实证分析,我们收集了其农村居民从1987-2004年、城镇居民从1985-2004年的产品消费量和消费价格、实际收入等时问序列统据。

其中水产品消费量用各自全年人均鱼虾购买量代替,水产品消费价格以1985年折算的水产品价格指数,实际收入为人均纯收入或可支配收入(皆按1985年的不变价格进行缩减),相关的数据皆来自浙江统计年鉴。2.检验结果利用eviews3.1统计软件,对浙江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水产品消费与收入之间进行了回归检验。检验的结果如下表3。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全年购买商品数量(千克)农村居民人均全年购买商品数量(千克)蛋白类蛋白类表3:农村、城镇居民水产品消费收入效应验证的检验结果在检验过程中:第一,由于变量Qt存在着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4(农村居民)和0.83(城镇居民),使得回归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本文采用“改变解释变量形式的办法,即用Q”;第二,经变量替换后模型还存在自相关性。由于D-W检验中适合一阶自相关检验,这里采用观察残差趋势图来检验。残差项的估计值并不是频繁的改变符号,而是连续相继若干个负值后,又连续若干个正值,表明存在正相关。对此文章采用目前流行的Cochrane-Orcutt迭代法来消除回归方程的自相关问题。经迭化后自相关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D-W大幅度提高。同时两检验模型的拟合度良好,并且几平所有解释变量都在1%的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如上表3。由表3还可知,实际收入的提高对浙江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水产品消费都具有显著的影响:1987-2004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中,年均约3.98%用于消费水产品;1985-2004年,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中,年均约4%的收入用于消费水产品。两者的比重十分接近,可见其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对水产品具有相似的收入效应,但因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高于农村居民,故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城镇居民对水产品带来的影响要大于农村居民。

(二)城镇、农村居民各阶层内部的收入效应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转变,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呈增长趋势。这一特征还表现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内部各收入阶层之间,如下表四,浙江各收入阶层居民的人均水产品消费量情况。从表中清楚地看到,在浙江城镇居民内部,从1991-2004年,低收入户的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均值为14.65千克;中等收入户、高收入户分别为16.63千克、17.39千克,分别高于低收入户13.5%、18.7%,同时高收入户比中等收入户高出4.57%;对于农村居民,情形类似,从1995-2004年,高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低收入户的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均值分别为17.46千克、11.16千克、6.36千克。其中高收入户分别高出中等收入户、低收入户56.45%、174.53%,中等收入户高出低收入户75.47%。另外,农村高收入户居民的人均水产品消费量高于城镇的高收入户居民,但对于中等收入户与低收入户,农村居民却明显低于城镇居民,这主要是由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

篇(7)

一、宜阳县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宜阳县位于洛阳市西部,属浅山丘陵区,洛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地形地貌特征为“三山六丘一分川”,县域经济基础薄弱,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人口70万,辖8镇9乡1个办事处,369个行政村,总人口70万,其中农业人口58万。宜阳县是洛阳市教育大县,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现有419所,在校学生10.96万人,其中:初中48所,在校学生32902人;小学36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在校学生76701人;聋哑学校1所,在校学生52人。

二、公用经费标准及使用情况

2005年以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来源主要靠向学生收取杂费。由于当时制定的收费标准比较低,加上对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减免政策,因此,学校的经费非常有限,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都相当困难,所以中小学校仍是一块贫瘠的地方,屈指可数的公用经费也便于管理。2005年秋季起,我县大部分学生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明显提高;特别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我省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我县农村(含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全部实行“两免一补”,且公用经费补助标准逐年提高;2007年达到初中每生每年200元,小学每生每年150元;2008年分别增加到375元、230元;2009年中小学公用经费(含取暖费)又分别增加至530元和330元。2006年至2008年,县级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标准为初中每生每年15元、小学每生每年10元。2009年,按照国家政策,县级不再配套核拨公用经费,但全县公用经费总额已达4932万元,较2006年的2240万元翻了一番还多。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的大幅度提高,使一向经济困难的中小学校也变得“富裕”起来,多年来捉襟见肘的经济困境也逐步缓解。如何管好用好教育经费,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已成为财政、教育部门的当务之急,急需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三、中小学公用经费改革的必要性

多年来,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大部分实行校长“一支笔”审批制,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监督,学校的支出随意性较大。部分中小学校长对财经政策了解的也不够全面,公用经费是用来改善办学条件,还是为教师发放奖金、补贴,都是由学校领导自行决定,缺乏必要的政策依据。而我县中小学财会人员多数是由教师兼职,没有经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培训,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全县400多名中小学财会人员中,绝大部分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有会计职称的更是寥寥无几,他们缺乏全面的会计业务知识,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面对逐年增多的中小学公用经费,加强规范有效的财务管理,实行必要的会计监督已刻不容缓,对全县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四、主要做法

2007年11月,我县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根据上级财政有关精神,将乡(镇)财政所的人、财、物全部上划到县财政局垂直管理,财政所的人员编制也由原来的1-2人增加到6-7人,为全县中小学实行“校财乡管”创造了必要的体制保障。

2008年2月,县财政局、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县农村中小学校实行“校财乡管”通知》(宜财〔2008〕6号)文件,明确规定: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全县中小学会计核算工作,各乡(镇)财政所按照“三个不变”和“三个统一”的原则,对中小学经费进行管理和监督。“三个不变”和“三个统一”为:中小学经费的所有权、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统一财务制度、统一会计科目、统一记账方法。各财政所设立“校财乡管”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所属中小学校的财务收支管理,指导中小学校会计工作,审核财务支出单据,严格执行财务支出管理制度,杜绝不合理开支。各"校财乡管"办公室工作人员树立服务意识,以帮助提高中小学会计业务水平、规范会计行为为宗旨,为中小学会计工作提供方便。各中小学校选派具有一定的会计业务知识、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的正式职工担任会计,负责本校经费核算工作,及时整理支出单据到财政所审核报账,自觉接受"校财乡管"办公室的审核和监督。

各乡(镇)财政所在当地信用社设立专户,取消各学校原有的银行账户,所有收支通过财政专户进行结算。财政所根据各中小学校的规模大小和路途远近,核定各学校的备用金数额,用于学校日常经费周转,确保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2008年春季,为加强管理,切实解决部分学校将一些公用经费用于日常开支、巧立名目发放各种补贴等问题,我县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制定的《河南省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教育经费年初预算编制时各项支出所占比例进行了明确规定,细化了公务费开支范围、标准,教育经费年初预算编制时,正常公务费占年度公用经费总额的40%,校舍维修占20%,图书、仪器设备购置及维修占20%,教师培训费占5%,招待费中学2%、小学不允许列支,福利费中学5%、小学7%,其他8%。各项定额原则上不准突破标准,确需调整的,应由乡(镇)财政所、中心校批准,年终结余可按项目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这样就保证了教育经费的均衡使用,使校舍维修、设备购置等有充足的资金保障。

实行绩效工资后,我们进一步明确临时代课人员、老师工资等项目开支标准,使教育经费的管理更具政策性、严谨性、人性化。

2010年春季学期,县财政局、教育局领导多次到乡(镇)调研,倾听乡(镇)领导对“校财乡管”工作的建议,并深入基层学校到实地查看,普遍反映公用经费开支比例有待调整和部分经费集中使用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于2010年8月下发了《关于调整宜阳县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开支比例及有关经费统筹使用的通知》(宜财〔2010〕74号)文件,将中小学公用经费开支划分三大类,即日常公务费(含信息技术费)、校舍维修及图书、仪器设备购置费(简称“维修购置费”)和教师培训费。开支比例分别占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5%、40%和5%,各项定额原则上不能突破,当年结余可按项目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同时为进一步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利用维修购置资金,使教育经费发挥最大效益,决定将各学校维修购置资金集中使用,在资金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由各乡镇结合本乡实际,以3-5年为一个实施周期,统筹安排各学校维修、购置项目,按轻重缓急原则分步实施。在确保校舍安全的前提下,做到"三个结合",即与全县中小学布局定点相结合、与创建标准化学校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确保第一个规划周期实施后,全县中小学校舍有明显改观,图书、仪器设备基本满足需要。

五、具体措施

一是增进服务意识,严格责任追究。实行“校财乡管”是财政人员管财、理财职能的一次改革和探索,县财政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全县财政所长、主管会计专题会议,加强财政人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明确各自职责,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中小学财务管理提供服务和帮助,坚决杜绝借实行“校财乡管”之际对中小学校财务管理设置障碍,影响中小学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中小学财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业务素质是“校财乡管”顺利实施的可靠保障。2008年以来,县财政局会同教育局积极开展中小学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分别采取全县集中和划区域集中培训两种形式,对全县中小学财务人员进行了六次集中培训,较为系统地学习了会计理论知识,有效提高了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基本规范了中小学会计行为,收到了良好效果。并鼓励和支持中小学会计人员在职进修和深造,参加各类财会学校的业务学习,为其提供必要的时间保证和经济支持,进一步提高会计业务水平,提高中小学会计人员的职称档次,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普及率。各财政所也充分利用每年寒、暑假之际,针对工作中容易的问题,对各乡镇中小学校会计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三是增强部门配合,优化管理模式。实行“校财乡管”是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县教育局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多次组织召开全县中心校校长、会计和部分中小学校长、会计会议,学习有关财经政策和法规,提高中小学校长和会计的政策水平,增强财会人员的法制意识,转变对以前管理模式的认识,积极配合“校财乡管”办公室的工作,主动接受监督和审核,确保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完善考评机制。加强监督检查是保证“校财乡管”顺利实施的关键。两年多来,县财政局、教育局领导经常深入乡镇和学校,督查“校财乡管”的实施情况,听取基层人员对“校财乡管”的意见和建议,随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对此项工作实行考评制。定期组织全乡中小学校长及会计人员对乡财政所工作进行考评,对投票满意率低的财政所长和主管会计进行警告批评;对连续几次考评满意率低的乡镇,撤销财政所长的职务,调整主管会计工作。由于采取了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手段,我县自实行“校财乡管”以来,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工作运行平稳、进展顺利,没有一起因“校财乡管”工作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举报案件,全县中小学校长及财会人员对“校财乡管”工作反映良好。

六、工作成效

我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过近几年来的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学校具体操作程序得到了规范,预算编制制度、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得到了健全,内部管理监督得到了加强,教育经费开支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明确,有效遏制了乱收费、乱摊派行为,减轻了家长负担,“普九”成果得到了有效巩固。尤其是教育经费保障及财务管理取得了可喜成就。

篇(8)

根据国网公司夯实会计基础工作总体要求,朝阳公司结合财务管控全过程管理,坚持“四个结合”,即管理制度和标准流程、前端业务和会计反映、传统方式和信息化手段、问题分析和管理提升相结合,全面开展会计基础工作分析诊断工作,梳理会计基础工作标准流程,改进会计基础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及时、有效,进一步规范费用报销全过程管控,最终体现费用报销规范化的全面性、前瞻性、通用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一、实施背景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依法从严治企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高频次开展依法治企综合检查和财务专项检查,对规范财务管理、加强从预算到报销的财务全流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外界要求的不断提升,公司在依法治企,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体现在财务报销管理上,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预算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引领作用还不突出,计划、执行打折扣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上级单位和公司不断完善各类成本费用的使用规定,在执行层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制度体系,但是非专业人员在了解掌握上存在一定困难;三是公司按子公司运行的时间还不长,“车间式”管理陋习依然存在,由于习惯性违章而造成违反财务制度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二、规范费用报销全过程管控具体做法和工作创新

朝阳供电公司针对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着力优化财务管理模式,不断丰富管理举措,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归口管理为统领,规范费用报销全过程管控,助力公司规范管理水平和整体运转效率提升。

(一)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保证支出合理有序

充分发挥预算在财务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全流程管理,把好报销管理的入口关。

1.科学编制预算

科学、合理的预算是保证员工报销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为了提升预算管理的前瞻性、实效性和指导性,朝阳供电公司提早谋划、通盘考虑、统筹兼顾,以标准为依据、以厉行节约措施为参考,科学编制预算。

一是加强专业部门归口管理。依据费用性质,将可以归口管理的专项费用统一由部门归口管理,归口管理的专项费用预算额度列入该部门的年度预算总额。

二是加大成本费用管控力度。加强部门预算审核力度,重视精益化管理和勤俭节约导向,合理压降管理性费用。

三是加强预算时间进度管理。增加成本预算安排的时间管理维度,提高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精度。

四是建立主动沟通反馈机制。在审核各部门预算中,坚持实事求是、充分沟通的原则,有效组织预算编、审双方互动,力求审核结果科学合理。

2.严格控制预算

为加强公司预算管理,强化内部控制,提高预算的预警监控能力,建立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朝阳供电公司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提出“全成本”预算管理思路,将所有用于公司生产经营的各项成本开支,不论其资金来源、性质,都纳入统一的预算管理,全面反映公司整体的费用消耗水平,全面控制成本的支出水平。

一是构建预算管控体系。将预算项目以指标的形式下达给各预算责任部门,明确其预算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二是确保预算支出管控到位。在支付过程中对所有支付业务做到严格审核、及时上传、准确核算,严格执行下达的部门预算,强化了预算执行的刚性。

三是建立预算执行考核机制。预算考核实行月度统计,季度、年度考核的方式,组织召开预算执行和资金计划工作协调会议,从资金支付情况、各部门资金调整计划、预算内容调整等三方面来分别通报了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四是开展预算执行分析。协同业务部门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提升预算执行的质量和效果。

3.实现费用预算与现金流预算无缝衔接

将月度费用预算与月度现金流预算有效结合,提高预算按照时间进度执行的效力。依据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制度,通过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将预算按照时间进行分解,将预算执行通过现金流量预算管理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会计科目,实现预算管理和现金流管理的无缝衔接;各部门以分解到月度的预算金额为依据,汇总下月的资金需求。

通过将年度预算分解到月度预算,公司全年的预算执行压力从年末分解到月末,提高了相关部门在预算执行当中的主动性和执行的精准度,提升了企业的预算执行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强化业务归口和事前审批,优化报销管理流程

为落实公司依法治企的各项要求,加强公司费用报销管理,明确各项开支范围和标准,规范费用审批流程,朝阳供电公司完成了费用报销管理规定和审批流程的制定,费用报销规定把每项费用按照归口部门与职责、包含内容、费用标准、报销单据要求、报销管理要求、报销审批流程、审批注意事项等多个维度规范了费用报销管理,重点强化了预算归口管理和业务事前审批。

1.强化归口管理

充分发挥费用归口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从费用的预算初审、过程监督,到预算调整,由归口管理部门提出专业意见,朝阳供电公司财务资产部在此基础上统筹平衡。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业务管理办法与实施标准,指导和监督经办部门开展业务活动,对业务的真实性、必要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同时对管理的归口费用负有统计和分析的责任。

2.加强事前审批

重点是强化业务事前审批,任何业务部门和个人均不得超预算、超标准审批项目和支出。明确了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差旅费、业务宣传费等10类支出的业务事前审批单据,并对业务事前审批流程和审批权限进行了细化规定。

(三)以细化管理为前提,提高费用报销效率和规范性

针对部分业务人员对费用报销制度了解不深的问题,朝阳供电公司突出了对财务管控措施的推广,加大宣传力度,为突出其实用性和实效性,编制分发《公司费用报销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提高了执行效率。

1.突出“四个涵盖”

一是涵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一切的经济活动必须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运行,各类费用的发生都必须以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前提。手册包括了公司法、合同法等经济法律法规和税收、会计核算等各类相关制度规定。

二是涵盖国家电网公司和公司规章制度。国家电网公司和公司根据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而制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各项业务的具体指引。《手册》包括了内部控制、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以及差旅费、福利费、业务招待费等各类业务管理办法。

三是涵盖总结近年各项检查暴露的问题。将近年来各类审计、财务检查、依法治企专项检查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将整改要求在《手册》中明确,使之作为制度性规定固化下来。

四是涵盖厉行节约系列要求。结合“八项规定”以及强化“三公”管理的规定,量化部分支出标准,严格控制相关支出。

2.突出业务流程

以业务流程为单元,采用表格形式将报销要求明晰列示。《手册》除了包括报销管理的规定文件外,将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等28类费用的报销要求,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既便于业务人员对照执行,也统一了财务人员的审核标准,全面提升公司费用报销工作效率。

3.突出内控建设和业务要求

根据公司全面内控建设的相关要求,针对不同支出报销流程中的风险控制点,《手册》明确了成本费用支出审批单等8大类资金支出审批单据。单据将项目类资金支付信息进行了整合,基本解决了ERP系统中成本确认与资金支付割裂的问题,线下审批与系统流程的结合,保障了公司各类报销业务风险管控到位。

三、规范费用报销全过程管控取得的工作成效

新的预算管控措施和费用报销管理流程得到了较好的贯彻与执行,进一步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是依托财务管控系统运用标准成本编制年度成本预算,增强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行和精准性。

二是将年度预算与月度现金流预算有效结合,提高预算按照时间进度执行的效力,确保资金流入流出实时可控能控,降低风险,提高了预算事前、事中控制力。

三是通过全面分析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并通过趋势预测,及时调整预算安排,为高质量完成年度预算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通过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促进财务基础管理工作不断改进,提高了公司预算管控水平。

(二)业务部门财务管理的主动性和规范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是归口业务预算编制更加精细,业务部门全程参与预算的编制和审核,提高了各项预算的精准性和合理性。

二是业务部门进行支出的事前审批、事后审核,增强了报销审核的专业性,提高了审核的效率和精细度。

三是业务部门参与预算执行诊断分析和过程控制,切实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 费用报销的严肃性和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是全面提高业务执行效率,减少业务人员反复学习查找相关文件依据的时间和理解偏差。

二是切实降低违规风险,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有效整合、明确列示,将风险控制点以单据形式固化,大幅减少各类报销业务执行过程中违规违章情况发生。

篇(9)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恩格系数的不断下降,体育消费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当代大学生作为体育消费的主力军,体育消费已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他们的消费体育动机、项目与水平就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项目与结构的分析,试图找出当代大学体育消费的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探讨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相应对策。为正确引导其体育消费行为提供依据,使大学生体育消费走向健康、合理的轨迹。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陕西省境内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宝鸡文理学院的520名学生。

2.研究方法

(1)问卷法:共发放“大学生体育消费问卷调查表”520份,回收510份。

(2)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今年发表相关论文10多篇进行比较研究。

三、体育消费的概念及途径

1.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和观赏运动竞赛而对体育资料的使用和消耗。

2.体育消费途径

人们通过支付货币来购买所需的消费资料而实现体育消费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品是以商品形式出现的,在交换过程要遵循价值规律进行。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分析

表1表明: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消费需求。为了健康、娱乐、交往、缓解压力和追求时尚等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希望通过体育这一载体来实现。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够达到健康体魄的目的,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可以使自己达到娱乐的目的。近10%以上的学生认为可以达到增进交流、心理宣泄和追求时尚的目的。当代大学生具有消费的动机。在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体育的强大功能,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并可达到所期望的目标。

2.大学生体育消费项目分析

表2表明: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单一,80%的学生在主要消费内容上是运动服装。因为这类消费一方面具有运动和日常生活兼用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上体育课的需要。在调查的5所院校中,有4所新生进校要强制性购买体育服装。

从调查来看,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体育类项目主要是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占到调查对象的48%。三大球由于较普及,一般有较充分免费活动空间,故花钱消费的愿望不强。武术类排序是跆拳道、太极拳、散打等,实用格斗类较受欢迎,符合青年人增强好胜的性格。太极拳更符合健身养生的需求。这类项目占到调查对象的19%,新兴项目像健美操、形体训练、交谊舞带有外来文化的新潮项目。符合青年人求新、求奇的心理,有22%学生愿意在这方面消费;有11%学生愿意在野外生存、攀岩、定向越野等消费;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符合青年人的冒险精神。

3.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分析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满足体育要求而用于体育方面的各种投入的量。它可以用一定的货币数量来衡量。体育消费水平,反映大学生在一定时期内体育消费需要的实际满足程度。从表3可以看出,60%以上的学生愿意在体育消费上进行投资,说明多数学生对体育消费从认识上持积极态度,具有一定的体育消费观念。体育消费观念在学生中已经逐渐形成。80%以上的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在200元~600元之间,过半数的学生每月的体育消费费用在10元以下或没有。由于学生属于消费群体,其自力收入不多或没有。如按体育费平均每月10元计算,占月花消费的2.5%左右,显然体育消费水平较低。调查中发现,体育消费远低于像交友、零食等消费。一方面体育消费方面的宣传不够;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怕吃苦受累,意志不够坚强。

4.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分析

表4表明:训练环境的因素排在第一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要求也在提高,良好的环境能够愉悦心情,更好地进行消费;其次是价格,大学生属于消费群体,除了家庭条件较好的,做家教打工的外,其他的学生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男生对体育消费的教练员要求较高,而女生对体育消费的内容比较注重。

目前,学生对环境要求较高。主要是体现在场地上和免费相同项目有显著提高。像乒乓球、羽毛球,希望在室内练习,网球有塑胶场地。

在影响大学生体育诸因素中,相互之间也存在着矛盾,主要是价格和内容、教练员、环境之间存在矛盾,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在经济效率、社会效益和满足学生消费需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5.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特点

体育消费具有一定的趋同性,集体项目消费中受好友的邀请,一起消费较多见,像观看大型比赛。全国甲A足球比赛、CBA、 CUBA篮球比赛等。个人项目也有可能受到同伴的影响,与其相好的人喜欢网球,他们也可能慢慢地喜欢上网球男朋友或女朋友喜欢某一项目,另一方往往也受其影响而喜欢上这一项目。

体育消费具有一定的受限性。许多学生虽有强烈的体育消费愿望,但由于受经济、时间、环境的影响,往往体育消费的需求不能很好的满足。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受限的第一因素是经济状况,经济宽裕时,分流到体育消费方面的投资可能就多一些。受限的第二因素是时间,对大学生每一学期来说,体育消费往往表现为前多后少的现象。

体育消费具有一定的交叉性。虽然大学生体育消费具有和经济来源密切的层次性,但也不排除其交叉性的一面。经济来源高的学生可能既参与高消费项目,也参与低项目;经济来源较少的学生,有时也会参与一些高消费的项目。这主要还是由喜欢该项目的程度决定的。

五、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对策

1.加强对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的宣传和引导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体育历来不受重视。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外来企业文化的进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重视体育,重视体育文化。但与国外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来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政府、学校、媒体做进一步的宣传和引导。

2.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场馆设施服务质量

社会和学校场馆应走设计好、管理好、利用好的发展之路,开发组织不同层次的体育商品,供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选择,并以优惠的价格、优质的服务、良好的环境提供给广大的学生。

3.提高体育产品生产者的素质,保护体育消费者权益

只有体育产品生产者生产出或提供的服务,能满足消费者对身心健康和精神文化的需要,才能形成良好循环。当体育产品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1]王岗:关于体育文化消费问题的探讨[C].体育科学,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集 2001

[2]张永明张军: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2

篇(10)

通过对我国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发展趋势来分析,能够看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居民消费率处于下降的趋势发展。除此之外,将中国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相对比,得出国内城镇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结论,对此有必要对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

关于现阶段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是由国家政府与外界经济等原因所影响,具体如下:

(一)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我国当前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存在的差距日益增大,也就是说在收入差距过大的背景下必然会对支出分配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来说,社会中的高收入人群由于受到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便会出现富人低消费的情况,反之低收入的人群即便有较高的消费需求,但是由于收入水平较低而无力承担消费的后果。总之,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的背景下,“富人低消费和穷人无钱消费”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二)通货膨胀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在国际金融环境不稳定情况下,便会导致国内出现通货膨胀的后果,也就是说居民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用品价格会处于上涨的趋势,那么在此背景下可以理解为降低了城镇居民的收入,进而影响消费水平。除此之外,通货膨胀的现象还有可能对城镇居民的消费预期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物品价格持续增长的过程中,由于各个方面的消费需求都会提示,因此便会降低城镇居民的消费欲望。总之,在发生通货膨胀时,不利于优化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同时对消费水平也会产生影响。

(三)政府支出对消费水平影响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情况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居民储蓄情况以及通货膨胀、居民收入等。而通过对凯恩斯的收入决定模型来分析,能够看出政府支出对消费的影响中,主要是指借助于政府支出的收入效应所发挥的作用。具体来说,可将政府支出理解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两个方面。其中购买性支出主要体现在生产环节当中,可以采用对居民消费环境优化的方式,来最大限度的降低对陈真居民消费的约束。转移性支出主要体现在收入分配环节当中,可借助于财政补贴、税收支出以及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来促进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其中,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指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其主要衡量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影响居民的整体消费情况。由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较为欠缺,所以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因而出现了百姓有钱,也不会产生过度消费的现状,他们会将所有资金积攒起来,养育下一代。

二、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

通过前文的分析,能够得出当前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较多,对此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分析,以便于达到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目标。

(一)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为了有效的实现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目标,从全国的角度来分析,首先需要大力发展中西部经济,以实现缩小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经济水平,进而能够实现对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目标。其次,需要对当前的分配制度进行优化,坚持以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实现对收入差距的缩小;再次,需要完善财税体系,尽可能的降低个人收入的透明度;最后,当前存在众多利用非法渠道来获取利益的情况,不但造成导致贫富悬殊,而且对整个社会具有极大的腐蚀性,必须尽快予以杜绝。总之,缩小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必然会有效地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二)合理控制商品物价水平

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及购买能力大部分都是受物价的变动而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物价一旦上涨,那么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自然就会有所下降;相反物价一旦下跌,那么居民的消费水平就会有所上涨。由此可见,居民消费水平受物价的影响较为明显。

首先,物价透明度、成本以及流通等问题,要研究如何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整顿规范其价格行为,以保证农产品的正常供给,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其次,需要鼓励城镇居民理性投资消费,而在没有相关投资经验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选择有潜力且稳定的产品,要分散风险,最终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目标。最后,从政府的角度来分析,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特别是需要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最终达到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的目标。

(三)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政府支出模块当中,能够看出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促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需要从根本上拓展社会保障的范围,进而进一步的减少居民的储蓄情况,从而起到扩大居民消费的最终目的;其次,需完善保障制度,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最后,完善保险制度,扩大就业,增强居民消费;四是,提升整体的生活保障,拉近居民消费的差距,平衡整体居民消费。

三、总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能够看出为了能够有效的实现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从缩小城镇居民消费差距、控制商品物价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入手,以实现提升消费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齐吴珍.我国居民人均消费的增长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0(20).

篇(11)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012-02

一、引言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扩大内需,同时也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市场的不景气、出口萎缩等给消费者信心以沉重打击,从而内需疲软,消费率锐减。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完善、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是影响居民众多消费因素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世界经济年会上指出的那样,目前我国居民的高储蓄率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是老百姓不敢花钱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保障和居民消费的线性分析

近几年,国内不少经济学者开始关注我国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的问题,并根据经验数据得出二者存在相关关系的结论。但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消费之间的相关程度到底如何,却很少有人进行深入的研究。下面通过建立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两个变量的线形模型来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见表1)。

其中,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代表居民消费水平;代表其他随机变量。采用最近十年的数据(见表1)

利用OLS统计方法,通过SPSS软件计算,显著水平为0.01时,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585,说明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增加,可以促使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对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模型估计

如下:

Y=-20768.11+4081.46X

R2=0.585

F=11.300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

1.R2=0.585表明,居民消费水平中社会保障的影响占到58.5%,影响力大。

2.β=4081.46说明,十年期间,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每提高1%,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将提高4081.46元。

3.T检验是用来检验模型中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的。在显著水平为0.01,自由度为10的情况下通过查表可得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确实存在线性关系,模型假设成立,回归分析结果有效。

4.F检验是用来检验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是否显著。经过计算得出F=13.000,而在显著水平为0.01,分子分母自由度非别为(1,10)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居民消费水平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二者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增加可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提升居民消费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深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严峻、覆盖面不够广泛、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偏低、农村社会保障严重滞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意愿,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所以,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与教训,结合我国的实际,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居民消费排除后顾之忧,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努力创造再就业机会,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

失业保险制度的不健全,“失业”与“下岗”并行,给社会、家庭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影响。应对失业人员进行必要的经济帮助,在保证基本生活消费的基础之上,政府需要在劳动力资源开发与技能培训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职业培训与多渠道的职业介绍,通过提高失业人员的劳动技能水平,以尽早实现再就业。通过以上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的安定,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与总体消费水平。

(二)诱导即期消费,降低防范性储蓄

逐步扩大居民社会保障享受范围,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渐次纳入到社会保障的范畴,尽可能多地实现“让更多的人享有保障”。社会保障可以使更多的城乡居民享受到改革开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实惠,增加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乐观性,有利于居民减少防范性储蓄;同时社会保障还可以提升居民的消费欲望,加快居民将潜在消费能力转化为现实消费能力的步伐,提升居民即期消费水平。

(三)建立健全农村保障体系,挖掘农民消费潜力

政府需要引导农民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发展高效优质农业与特色养殖业为主要突破口,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避免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的发生,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小病不出门、大病有人保”的优惠;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完善国家与社会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减轻农民子女教育支出负担。总而言之,只有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才能充分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繁荣农村的消费

市场。

(四)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改善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状况

各级政府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及时研究建立与消费价格指数相关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适度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对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支出,对低收入家庭给予政策性倾斜,增加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支持与转移支付,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消费状况。另外,在保证了低收入群体维持生存与最低生活需求之后,政府还应将目光转向医疗、教育、住房等多个方面,建立综合性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保持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后劲。

参考文献

[1] Aydede,H.Y..Saving and social security wealth:A case of Turkey.Working paper,2007.

[2] Cagan,P..The Effect of Pension Plans on Aggregate Saving:Evidence from a Sample Survey[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5.

[3] Barro,R..Social Security and Consumer Spending in an International Cross Section[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y,1979,(11):275-289.

[4] Blake,D..The impact of wealth on consumption and retirement behavior in the UK[J].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2004,14(8):555-576.

[5] 樊彩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居民消费增长[J].宏观经济研究,2000,(7):45-48.

[6] 贾小玫,冉净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消费需求增长的实证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4,(2):78-80.

[7] 段忠东,朱孟楠.扩大内需政策下的房价冲击与居民消费增长――厦门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5):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