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现代文化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现代科技在促进传统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现代科技促进了国际商业贸易、金融贸易等传统服务业的发展,也使得第三产业的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导致了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创造了全新的服务方式和理念。网络、通讯卫星、电视、影像技术创意了与传统的文化体验、文化生活不一样的各种现代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带动了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正如科学家、艺术家达•芬奇所说:“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科技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是多层次渗透、全方位介人的,具体表现为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创意者的科技素养、形成激发创意和拓展思维方式的技术环境、为创意产业提供相关的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平台支撑等方面。现代科技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阶段如影随形,无处不在。现代科技深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当代文化最具影响力、最具活力的文化表现形式,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推动了席卷全球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现代科技与民族文化保护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国家文化安全日益受到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成为热点话题。如何发挥民族文化的表现力、创新力和传播力,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大了不同民族间的交往范围,深化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深度,打破了民族文化边缘化、地域化、相对封闭式的发展状态,促进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现代科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也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传播寻找到了新的路径。现代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构筑的立体交通以及基于网络、影像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打破了单一的、相对封闭的文化发展格局。现代科学技术使文化生产从相对封闭、分散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开放的社会化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效率。立体交通的构筑以及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完善,使得乡村封闭的文化发展格局被打破,城乡文化发展互补态势逐步显现。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科技力量的不断注人,民族文化、区域文化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发端于区域和不同民族日常生活的区域文化市场的发展,不但使传统、民族文化、地方性知识得到迅速发展,如手工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而且活跃了城乡文化消费市场,为区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地方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改善了当地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区域性、民族性文化突破了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播受制于资金、成本、人才、物流、市场的制约,凭借现代科技与现代信息技术,区域与民族文化可以突破区域的制约,走向国际市场。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成为可能。青海黄南州“热贡艺术”是15世纪发源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流域的一种藏传佛教艺术,是当地人民主要的文化生产方式。为了弘扬热贡艺术,传承传统文化,展示以唐卡为代表的热贡艺术的特色,打造自身品牌,扩大热贡艺术的知名度从而将唐卡等热贡艺术进一步推向市场,青海省于2008年开始,每年在西宁市举办“青海国际唐卡艺术节”,通过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如文艺表演、艺术精品展示、艺术宣传周、学术交流、风情歌舞晚会推介营销方式,提升了热贡传统民族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同时借助网络营销、网络订货、销售系统,将青海热贡唐卡艺术从地方推向世界,实现了地方传统艺术产业化发展。热贡艺术作品远销至我国港台地区以及日本、美国等地,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带来新的机遇和丰厚的收益,青海热贡唐卡工艺产业已经成为热贡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科技为文化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实现了对濒于毁灭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积淀,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的表征。多样性的文化遗产在全球化迅速推进的过程中或隐或现地受到西方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所构筑的商品、技术、知识等的影响。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遗产正日益被纳人全球化所勾勒的世界图景之中。文化多样性面临着全球化所带来的同质化的严重冲击,文化多样性正在逐步消失,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手段存在着周期长、收效慢、共享性弱等不可避免的问题,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创新,借用现代信息技术加以数字化处理便是人们目前采取的重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受到瞩目,数字化技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手段将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目前国内就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程取得了一些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例如:浙江大学虚拟故宫漫游,北京大学故宫数字化,微软研究院的兵马俑,南京大学三峡文化遗产数字化展览工程,国内各种数字博物馆包括南京博物馆的数字化、山东大学考古数字博物馆、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工程等等项目,为我国通过信息技术对濒危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再创造提供了有益的方法与经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文化遗产,克服了传统保护手段与方式的固有缺陷,大大提高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共享性、直观性,缩短了保护的周期,保护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独特性和完整性,与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相协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地方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文化交流与传播是国家和民族交往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地方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多姿多彩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少数民族的财富,更是世界的宝贵财富。加强地方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在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的同时也能促进世界文化的平等交流,是构建全球共同文化价值体系的现实选择。由于各民族生产方式、语言、风俗习惯、等的差异,尤其是中西方的巨大差异,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理解偏差、观念隔阂,为了使世界各族人民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中国多样文化,将高科技手段与文化创意有机结合,用有表现力的、直观性的方式讲好“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是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创作的,曾先后访问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深受好评,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云南映象》是一台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的充满古朴与新意的大型歌舞集锦,将传统歌舞和新锐舞蹈、现代舞美完美融合,在现实的基础上再创了神话般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这两部民族演艺作品之所以受到国际认可,源于它们充分借助现代声光电技术和影视特效,为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创意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增强了地域文化的文化表彰力、艺术展现力,使艺术与技术、视觉与感受相得益彰。加之,互联网络技术以及现代移动通讯、非传统媒体、非主流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的营销与推介,大大提高了地方文化的传播效率。现代科技凭借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快速便捷的传播体系和营销平台,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和传播所探求的路径正是今后民族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可取之路。
现代科技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宝贵精神和物质财富,值得整个人类共同珍视、保护和推动其创新发展。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创造了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地域和民族文化。集丰富性、多样性、吸引力、影响力和创新力为一体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区域、民族特色文化发展的宝贵资源。保护好、开发好区域、民族文化资源,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的转化,是实现区域和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区域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科技在促进民族文化资源向现代大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转化过程中,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创意提升、品牌营销等手段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规模化生产与产业化发展空间的拓展。现代科技促进了民族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生产从相对封闭的、分散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文化生产的效率,从而有力促进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文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是不同地区、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与丰富多样的区域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可以促进诸如民族演艺、民俗文化体验、文化旅游、节庆会展、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等产业的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异彩纷呈、特色鲜明,是区域、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早在唐代南诏时期就有从事金、银、铜器手工加工工艺的历史,至今已有1200多年。“小锤敲过一千年,一品富裕千万家”,新华村已成为云南著名的“民族工艺村”。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华村的手工艺生产技能不断得到提高,在生产工具方面实现了电源动力和部分机械化生产,气泵、抛光机、压银片机、绞银丝机等新设备的引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满足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云南大理州剑川的白族木雕,历来蜚声海外,尤以剑川木雕最具代表性。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剑川木雕在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之上引进了平雕机与圆雕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同时,剑川木雕还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并开发木雕的数字化图案,从而赋予传统木雕图案以新形式和新寓意,增强了木雕的现代性与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民族传统技艺在秉持传统手工技艺的基础上,适当引人现代科技无疑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大潮、争取市场主动的明智选择。
现代科技为民族文化产品的创意提供了技术支持。近年来,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断衍生出多种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些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正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最具后发优势的业态,是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及时掌握最新科技,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动漫产业、数字出版产业等,同时,在民族文化丰富的中国,也要注重现代科技对民族文化的带动作用。现代科技为我国民族文化产品的创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云南美瑾奇奥传媒有限公司是云南本土专业的动漫企业,公司以“弘扬云南本土文化,发展民族动漫品牌”为创作理念,致力于振兴民族动画、繁荣文化市场、促进经济发展。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这片彩云护佑的沃土上,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这为美瑾奇奥的剧本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公司成立以来,引进海内外先进的创作理念,结合业内最新的制作技术,制作完成了云南第一部具有民族特色的3D大型电视动画片《彩云南》,将云南极为独特的民族文化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向世界展示了这块“云南美玉”的绮丽风采。《彩云南》动画形象—“泡泡”,荣获“2010第二届中国年度十大最具产业价值动画片形象奖”;在“2010中国动画盛典”中,荣获了“2010中国动画年会评委会特别奖”;2010年9月,荣获“云南广播电视奖2009年度优秀影视广播剧奖”;2011年4月,荣获“美猴奖”提名奖;动画形象白族小姑娘“琪琪”荣获“第二届中国十大卡通形象”提名奖;2011年7月,《彩云南》荣获“首届中国•鄂尔多斯东胜动画推介会”国产原创动画优秀作品奖。现代科技的引进与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正是美瑾奇奥成功的关键所在。运用现代科技整合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可行方案。
现代科技与信息网络为民族文化品牌的营销提供了路径。“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而传播力往往取决于传播技术的先进程度。’旧趋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信息技术的深人发展,构筑以科技为依托的现代传播体系已成为区域和民族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选择。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为文化传播、文化品牌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移动通信、互联网、手机报、流媒体点播等现代信息技术,使区域、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展示方式、营销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已成为区域、民族文化品牌提高影响力的关键。
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现代文化设计的文化相接
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内容甚广,由民间文化的积累产生了文化的代表元素,传统文化元素以人民长时间的生活积累经验为原型,在现代生活中的元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元素能够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在当今社会,优秀的文化元素的运用对一个企业和产品都有起死回生的宣传效果。传统文化元素,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所创造的,那是一种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也是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传统也是通过传承和情感信仰所产生的,所以民俗传统可以说是融合的元素。
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石刻等等这一些不仅记载下了先民对自然的理解与期盼,同时也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图形艺术。中国的图形艺术不仅起源早,而且不断得到发展,虽然时快时慢,但从未中断,如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图形;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汉代漆器上的凤形、唐代的宝相花纹以及后来出现的金文形态等。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有中国的汉字、中国的京剧、中国的红颜色,等文化符号。还有出土文物,鼎、陶瓷器,棋盘式的格局,中国木构架的体系等,中国的红颜色、中国的园林、中国的斗拱等等都得到了很多的传统文化元素。我们把这些元素加以整合、领会以现代的手法提炼构成东方之美的造型,来表达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成现代文化设计元素。
传统图形艺术结合到现代标志的设计中,设计出具有主张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标志的关键。但这样的一种结合,并不是指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去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让传统图形成为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设计出焕有生命力的中国型现代标志。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就成功地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凤凰纹样,并采用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一凤一凰振翅高飞,铿锵和鸣,将媒体的特点,以及品牌立意高远,领唱同侪的王者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至,用两只飞翔盘旋的凤凰形象代表中美两种不同文化的互补和交融,体现了融汇东西、荟萃南北的文化观念,具有明显的华夏文明的烙印。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艺术化组合。在设计中基本元素相当于你作品的构件,每一个元素都要有传递和加强传递信息的目的。传统文化元素包罗如此之广,正是设计师们吸取营养的沃土,对招贴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而在我国有着这么深厚的文化背景下,设计师从中获取的设计源泉也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完美地把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糅和到现代设计观念里面。
产品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与现代创造性转化
1.文化运用与产品文化内容转化
在这方面有一个统称的词语叫做“文化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依据David Thirsby 1997年的说法,创意产业具有三大特色:第一,文化创意产业活动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某种形式的“创意”;第二,文化创意产业活动被视为与象征意义的产生与沟通有关;第三,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智能财产权”。据此可以知道,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元素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换言之,这就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显然,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
2.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分别与分析
文化产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反映了文化发展的特殊背景和自身发展阶段的特征。20世纪40年代国外就提出了文化产业范畴,但由于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差异大,作为产业分类概念,文化产业没有统一的内涵标准。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上述界定,《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将文化产业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二是文化产业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三是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与文化创意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内涵界定的角度不同。文化产业主要从产出的角度、从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精神文化性质着眼,只要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除了服务于个人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外,还服务于生产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经济发展中提升产业结构的要求,明显突出“生产业”的性质。从外延来看,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延比较接近,主要差别有三点:一是创意产业包括整个设计业,而文化产业则在设计业方面只包括“工艺美术设计服务,美术图案设计服务,展台设计服务,其他与文化有关的设计服务”,而不包括“工业产品设计服务,包装装潢设计服务,模型设计服务,其他专业设计服务”;二是创意产业不包括旅游业,而文化产业则在“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中包括“旅游文化服务”;三是文化产业“相关文化服务”中还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创意产业则不包含这些。
3.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的发展与运用应当并进
元素的运用效果很醒目,在很多的建筑中都有运用。如奥运森林公园和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强调中国传统文化阴阳哲学,由南到北形成代表“历史”“现在”“未来”的3个景观区,借用中国传统“门”的概念,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在奥林匹克公园的起点区域设置五环门,并以“起源”空间和“萌丘”作为空间序列的起点和终点,城市庆典圣火盆设计采用“天圆地方”的理念,以鼎这个中国青铜器的代表以及祥云图案为设计元素。顶部镂空的56朵祥云象征中国56个民族把祝福带到五大洲;四柱八面象征北京奥运会欢迎四面八方的宾朋。各空间的景观设计力求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精神。景观设计方案视觉效果独特,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并且寓意深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所以有源远流长,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美好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传统图形里面,往往蕴藏着更多更深的吉祥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我们祖先在理想主义的浪漫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来表现其向往美好生活、趋吉避凶的生活态度的一套完整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具象与抽象是并行、共存的,抽象是从具象中生出,具象是抽象的表现,是感性与理性完美巧妙的结合。外在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造型背后的“意”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企盼与向往,因而传统文化元素造型背后的吉祥意味同样适用于现代设计,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例如中国联通的标志,采用的就是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盘长”的元素,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这种吉祥寓意的传统文化元素沿用,使我们的元素现代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将传统文化元素背后的吉祥意味沿用在现代设计之中,从而延展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有文化性和社会性,这也是现代设计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对于“形”和“意”的沿用,仅仅说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一种浅层次的发展和提升,而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是需要我们摆脱美学传统的物化表相,进入深层的精神领域去探寻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注重传神,对神的描写高于对形的描写,强调主观对客观物体的感受,注重审美的内心体验和对“气韵”的感悟,它不是靠“再现”的逼真去征服读者,而是通过以“物”传神的方式,使“神”超越感性现象在心灵中升华,由此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特有的审美情趣。我们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的艺术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的各种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和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传统文化元素现代设计
对于传统元素的发展与文化进步的建议
1.进行文化月与有奖征集优秀元素运用与作品
在这个方面,文化月的举办有助于普及大众文化知识,而有奖征集优秀元素文化作品是一种提高人们想法的手段和方法。比较成功的是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标征集,“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整个标志造型借用传统艺术印章的表现形式,运用了中国特有的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写意手法,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物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该标志不仅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因此,我们应当看到,虽然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对于传统造型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新的发展的契机。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入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观念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性。只要我们把握住“神”与“意”,最终会寻找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形”象的。总之,我们强调精神的吸收与融合,因为只有建立在哲学精神上的吸收与融合,才能实现审美意识上真正的融合。只有精神的吸收与融合,才能避免照搬传统艺术的固定不变的模式,造成我国现代设计风格多元化和设计形式多样化的局面。在比较中吸收,在比较中继承,将是一条我国的现代设计走向辉煌之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设计艺术以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现代感让全世界注目。在这方面文化月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文化月能提升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深度了解,使得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元素。有奖征集优秀文化元素是提升人们参与学习和发明新的文化元素的一种动力,在这动力下,文化元素形成了提升文化进步的一种氛围。
2.对于文化元素进行整理提高与再分析
文化元素的艺术性指“运用文化元素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化元素作品有文化元素气派和风格。”具有文化元素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无视文化元素艺术精华;吸收文化元素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文化元素个性消解。文化元素的进步不仅仅是拥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之优点的艺术,应不断吸收他文化元素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文化元素艺术.艺术的时代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就艺术而言,是一种文化元素被容纳的形式和内容。
总结
传统文化元素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创作动力,在现代其他各种文化艺术领域之中,例子不胜枚举。传统文化元素并不等于过时,传统文化也不会光芒不在,关键是在于我们如何运用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并且发扬光大。我们仅仅将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历史文物“保护”起来,更不能视之如敝履,犹恐扔之不及,我们需要的是弘扬和发展文化传统元素的进步。进行进一步的发扬与光大。现代设计是不是就等于要将传统摒弃、淘汰甚至与之隔绝,又或是束之高阁,否则就是陈旧过时而体现不出创意感和时代感的。一些深入民心的文化元素标志设计的佳作是将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互相结合,互相融为一体的,进行提升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美]伯顿,《广告文案写作》[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1月。
[2]滕雪梅,霍康,《图案设计教学与运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3]王力强,《平面构成》[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
[4]王怡颖,《创意市集》[M],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出社,2005年7月。
[5]王序,《欧洲创造产品》[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11月。
[6]朱和平,《设计现代设计史》[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7]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8][美]纽瓦克,《什么是平面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1月。
[9][美]诺曼,《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
[10][美]利德威尔,《最佳设计100细则》[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7月。
中国的民族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我国人民在几千年的生活中的沉淀和积累。目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增大,外来文化对于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目前由于得不到传承而处于消失的边缘。作为中华文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积淀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事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一、当前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普通群众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
对于大多数的群众来说,对民族文化的内涵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其包含的内容与形式也缺乏基本的了解。很多人认为民族文化就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生活习惯、民间习俗等,对于民族文化中的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民间工艺、民俗风情等了解的程度更少。尤其是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更为强烈,对于民族文化更是不屑一顾。一些人认为民族文化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几乎没有太大的作用,认为民族文化与现代的精神文明格格不入,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更是没有兴趣。
(二)民族文化发展滞后、传统文化资源日益减少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民族文化的发展却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以河南省来说,作为我国的文化大省,河南的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民间工艺资源极为丰富,泥人、皮影、年画、瓷器等一些工艺品曾经可谓是家喻户晓,其民间的工艺也曾走在全国的前列,很多反映中原文化的民间工艺在河南得到了世代的传承。然而,最近几十年来,民间工艺和文化资源消失的越来越多,一些具有典型民族风情的民间艺术出了在特殊的节日能够看到外几乎平时已经难觅踪迹,随着相关的文化部分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抢救工作,但是取得的效果甚微。
(三)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工作还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尽管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取得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很多时候会出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出现矛盾的情况。比如对于一些具有文化传统的地区,政府为了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将一些文化保护单位开辟成旅游景区,以此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资源形成了破坏。
(四)传统民族文化的现代文化的冲突加剧
随着西方的现代文化进入到我国,对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在二者博弈的过程中,很多民族文化的竞争力比较低因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进而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即便存在一些文化的传承者,往往也是年龄比较大的老人。相对而言年轻人更喜欢接受西方的现代文化,进一步加剧了传统民族文化的艰难处境。
二、民族文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代文明对于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质量也不断提高。尤其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步入了信息时代,娱乐方式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特点。人们不用出门通过电视、收集、网络等就能对外界的信息进行了解,而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诸如戏曲、杂技等在现代化的娱乐方式面前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其存在的价值也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质疑。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日益降低,人们在追求时尚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接受西方文化。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机制不健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人们的经济意识越来越强,在对地方官员进行政绩考核的过程中经济指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很多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也是发展当地的经济。而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各地开始大力发展当地的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发展,但是有些地方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对民族文化资源竭泽而渔,进行过度的开发,变成了以发展经济为主、文化保护为辅的开发模式,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保护。
三、加强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措施分析
(一)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工作,增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
通过进行民族文化的保护宣传工作不仅可以加深人民群众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增强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在进行民族文化宣传的过程中可以创新文化宣传的形式,比如借助网络、媒体、电视等媒介来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宣传,通过举办各种各样展现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活动来展现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创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机制
对于政府部门来讲,要加大对于民族文化保护的力度,加大资金的投入,积极引导民间成立一些民族文化保护的公益组织和机构,整个全社会的力量来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同时,合理地进行文化保护资金的分配,对于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资源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其次,要加大民族文化的产业化推广力度,找到一条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共生的发展模式,让民族文化本身可以带来更多地经济效益,提高民族文化产业的吸引力。再者,国家要加大推进对于保护民族文化的立法工作,以法律的形式来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法律层面的保护。最后,要做到以人为本,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保护民族文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起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地机制,培养出一批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增强民族文化的活力。
(三)加大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促进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大对民族文化领域的研究,积极发扬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民族文化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同时要做到在继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做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积极吸取外来文化中优秀的精华,对我国的民族文化进行不断地丰富,使其能够紧跟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地发展。在进行民族文化研究的过程中,要寻找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契合点,找到其内在的联系,为中国的民族文化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致使一些文化资源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因此,我国要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创新民族文化保护的机制,增强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使得民族文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对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丰富,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一、现代化进程对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一)对民族语言文字和教育的冲击。大约在十五世纪后期,维吾尔族全部皈依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的文字是阿拉伯文,而在维吾尔词汇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借词量约为40%左右。可以看出,维吾尔族语言文字深受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汉语普通话的推广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使维吾尔族接受了现代的知识体系,改变了本民族通过寺庙等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另外,大量维吾尔族外出打工、求职、求学等,增加了他们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
(二)对生活习俗的冲击。据调查发现,对维吾尔族生活习俗的影响仍居主导地位,同时,与联系较少的风俗习惯在不断变化。越是和联系紧密的生活习俗,其变化的程度和可能性越小;越是和联系较少的风俗习惯,其变化的程度就会大一些,如维吾尔族的服饰穿着习俗、维吾尔族房屋样式以及饮食方面,尤其是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女性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三)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冲击。西部大开发以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因经济开发而导致对民族民间文化生态资源进行破坏的短期行为。如对民族文化古迹、遗址滥加开发、滥建景点等。新疆维吾尔族原生态的民族手工技艺处于相对弱势,传统的某些门类的历史文化内涵发生了急剧的消亡和变异,民族手工艺逐渐被工业品代替。有的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传统服饰手工艺等在原流传地因无人继承、市场萎缩而濒于失传,更谈不上有详实文字记载或图像记录。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舞蹈、工艺和体育活动等,如果国家不通过立法形式加以保护,有可能逐渐消亡。
二、现代化进程中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新疆城镇化进程加快,维吾尔族文化将逐渐过渡到工业文化。众所周知,文化与经济是密切结合的,经济推动文化,文化提升经济。根据新疆各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经济文化类型和生计方式,我们可以把新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划分为草原游牧经济文化和绿洲农耕经济文化两种类型。但近年来,随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新疆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充满现代气息,现代文化色彩浓郁,对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形成挤压。如果我们的文化不与时俱进,它就非常有可能给经济的发展形成不同程度的阻碍。所以,维吾尔族传统文化性质从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转向工业文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二)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将逐步变异和呈现多样化。根据2013年新疆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至2012年底,新疆人口2232.78万人,其中维吾尔族人口1052.86万人,占到新疆总人口的47.15%,其为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不仅承载着维吾尔族的文化,还体现着维吾尔族的文化价值观,同时还具有强大的文化聚合功能。同时,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后,维吾尔族的文化在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过程中,除和宗教有密切相关的文化之外,族际间、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其文化会不断发生变异,呈现多样化,丰富维吾尔族传统文化。
三、现代化进程中促进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正确认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发展与现代化的辨证关系。应该认识到,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发展与现代化是辩证统一关系。现代化为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又丰富了现代化资源,是现代化的基础。现代化促进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使民族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包容,提高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播能力,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生活,因此,不能简单将现代化与“汉化”、“民族同化”等同起来,使维吾尔族对现代化产生抵触心理。
(二)重视立法,为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片面地强求文化融合甚至所谓的主流文化,会导致整个民族文化的枯竭,也不符合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异己性、自我认同及传承性等特点,有利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进步与繁荣。因此,我们理应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扬光大。应继续制定和完善符合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发展的相应的法律法规,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事业会更加蓬勃发展。
(三)以本民族的生存发展大局为目标。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知识体系都同时存在精华和糟粕两部分,我们应该以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和本民族的生存发展为标准来分辨并作出结论。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古代和现代所处的生存环境迥然不同,现代和后现代又有差别,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看待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不是为了保持传统文化的原生态,放弃本民族面对新环境发展自己的权利。如果一个民族不以本民族的生存发展为大局,只能使其不断走向衰亡。
(四)重视教育,提高维吾尔族文化素质。一是民族学校应重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课程。民族学校是联结现代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少数民族学校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应该是学习现代化文化和本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要提高教师素质,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繁荣。二是要提高维吾尔族个体文化素质。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光大,需要民族内每个个体的努力,而教育是前提。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增加对维吾尔族教育的投入,全面提高维吾尔族文化素质,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是信息共享的开放性文化。由此也带来了多样化的文化性和愉悦感,促进了人类文化生活的审美思维的变革。从总的文化特点上看,数字媒体展现和传播的是一种虚拟的、戏仿的、视觉的和机械复制的大众文化消费品,其文化传播方式是在信息传达的基础之上,呈现以个人诉求和人机融合来言说与表征的文化,呈现出从拟彷现实到直接摆弄现实的后现代景观。
一、数字媒体构筑文化传播后现代景观
数字媒体、大众文化、后现代景观,这三个名词常常被纠合在一起。数字媒体主客体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大众文化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后现代文化所具有的对传统主流文化或意识形态的“抵制”与“规避”及“消解”,使得数字媒体在以视觉图象为形式特征时,又成为大众们“狂欢”的广场和审美日常化的平台。同时数字媒体还孕育着各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的形成,文化艺术表现方式也变得更生动和更具有参与性,改变着人们对文化的认知方式。波斯特指出:“电子媒介也在促成一种同样深刻的文化身份的转型。”“要想获得广泛的感召力,因特网必须做到不仅仅有效、有用和有娱乐性,它还必须以一种令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示自己。”“信息方式促成了语言的彻底重构,这种重构把主体构建在理性自律个体的模式之外。”
数字媒体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采用数字技术的传统大众媒体,如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报纸等;一类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的网络媒体,如IPTV、网络杂志、E-MAIL、博客、播客等,一类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手机媒体、移动车载电视等。目前,以网络传播和手机传播为主体的数字媒体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人同时参与的传播基本实现。在这其中,网络文学是最能说明数字媒体的文化传播性的。文学创作是人类最早的抒感的工具,也是人类最早的信息传播活动。早在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文学就产生了,原始歌谣和原始神话表现了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情感,而原始人类的“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表现又显示了文学(歌词)的传播动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的传播工具的产生,文学内容和文学形式也会发生显著变化。正如麦克卢汉指出的那样:“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喜欢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早期刻在各种兽皮和石头等自然物上面或者口口相传的文学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变成“书面”的作品,印刷术的产生使文学创作由竹简到纸张,由个人手抄到机械复制,使之成为现在的大众阅读和传播工具,文学的作用与功能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有新的表现形式来“颠覆”旧的表现形式。互联网络的产生,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导致了“触网而生”的网络文学的出现,网络文学几乎“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手法,表现出了一种后现代的“非语境化”的文化景观。
网络传播的大众文化性质决定了它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趣味的日常化。网络传播所具有的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开放性的特点,不管是从BBS的“灌水”还是到利用传统文学形式的“一唱三叹”,或者是网络聊天室的“神侃”,网络短信“博得一笑”的“言子”,想说就说的“博客”等,都改变了文化的传统特质,形成了一种互动的非线性的文化表达方式。在数字媒体中,通过互联网或手机,信息在人类社会中实现了完全的共享,所有个体都成为信息的者和接受者。按照麦克卢议所说,数字媒体的“主体”在不断“位移”,其中心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指向,传播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这种传受关系主体性的偏离与游移使得数字媒体改变着传媒的生态环境,并使得传媒市场的传播格局被重新划分。美国传播学家梅罗维茨就认为,数字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走向出现了多极化,促成了传播的“情境型式”的变化。一方面,数字媒体的广泛运用促成一系列旧有的情境传播界限被打破,致使一些旧有的不同情境合并,进而形成新的传播情境;另一片面,数字媒体使不同情境之间的一些旧有的连接消失,导致新的情境与连接产生。梅罗维茨所说的“情境型式”,显然指的就是传受关系的多极化与文化关系的破坏与再生。比如,博客与播客,就是数字媒体情境下产生的新的文化传播空间,在这样的“情境型式”的文化传播格式中,开放性、个体性、非线性和交互性使信息传播平台得到自由和自主运用,“一对众”、“众对一”或者“众对众”的传播方式使传受关系不断产生偏离与游移,文化关系成为多方面的不确定的关系。
数字媒体文化传播后现代景观的另一特点是娱乐狂欢。在网络上,不管是网络文学,还是网络新闻或者“BBS”等,正是在于用表达上的“随意”、“戏仿”、“谐谑”和“拼贴”来颠覆了传统文化表达的套路。那些充斥网络、手机上的“搞笑”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夹杂,打乱时空界线,语言组合上的“发贴、跟贴”和“BBS”的“灌水”的味道,语义出人意料地错位和戏谑,把各种戏谑和搞笑元素进行“后现代”式的拼贴,虽然“不合时宜”,但在怪异荒诞中又反讽了当代这个不讲诚信、商品至上的现代社会现象。这样的“网络语言”,显然不符合传统文化“再现”或者“表现”的要求,却恰恰符合巴赫金所指出的人们文化上的“狂欢化”特点,“愉快、欢腾,同时带有嘲讽的讥笑,它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复兴。”其主要之处就在于自觉不自觉地抛弃一切传统的规范和准则,甚至用戏谑和嘲弄来颠覆主流文化而获得另一种更欢乐更轻盈的广场狂欢式的文化方式。
二“人机共同体”演出的“蒙面舞会”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在网络世界中,信息通信技术可以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文化关系,这种文化关系呈现出非间接性、广泛性等特点。参与者一方面不需要要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却能够与全世界范围内处于网络上的人群进行随意交流,大大地拓展了参与者的文化交往平台,这样宽广的文化交往平台在现实世界中是参与者无法企及的。网络世界中交往人群特有的身份虚拟性使得网络的交往行为有时甚至比现实的文化交往还来得更为亲密和丰富。现实的文化交往行为常常表现为利益的冲突和交换,而虚拟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多是建立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的,区别于现实世界中文化交往的局限性和强迫性。在这种虚拟的交往空间里,人们常常会被越来越多地‘拉’出现实世界。以网络传播为代表的数字媒体文化传播景观,作为一种“人机共同体”式的电子界面的传播,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符号,而实际上是一种图形符号,本身也无法令“读者”深入其中,电子界面的光与色的变化、闪烁,各种图形和动画穿插其中,都只能让“读者”眼花缭乱地“观看”而很难深文隐蔚地“品味”,或者“玩技术”的兴趣超过了“玩文字”的兴趣。比如,网络媒体所带来的网络传播所特有的超文本性,就使网络文化具有人人可以参与其中甚至可以按自己的阅读兴趣和喜好,“人机共同体”演出的“蒙面舞会”是其一大特点。比如,网络文化传播中“卡拉OK”式地多声部游戏和喧哗。超文小式的“链接小说”和“RSS聚合新闻”之类的信息与文化传播手段,颠覆了传统文化关系及阅读确定性,强调了受众对文化_止向和文化关系随心所欲的“分割”、“跳跃”、“粘贴”、“改写”和“逆转”。“以文字处理为例,改变数字化书写易如反掌,屏幕符号与白纸黑字相比具有非物质性,这使文本从固定性的语域转移到了无定性的语域。而且,数字化文本易于导致文本的多重作者性。文件可以有多种方式在人们之间交换,每个人都在文本上操作,其结果便是无论在屏幕上还是打印到纸上,每个人都在文奉的空间构型中隐藏了签名的一切痕迹。再者,超文本程序鼓励读者把文本视为他或她可以在其中创立自己的链接的符号域或符号网,这些链接可能会变成文本的一部分,而其他读者也可以尾追或随意更改。这些程序使人们能在全文或一组文本中查找单词或短语,并添加进文本或保存。结果产生一个新文本,把作者原来不想放在一起的词语放在一起。读者以自己的词语层序代替了作者的词语层序。”
非常明显,数字媒体在文化演进中,打破了传统线性文本理性的、有秩序的重‘阅读’、‘思考’,追求阅读意境和审美欣赏,超文本是娱乐的、游戏的、重技术“操作”的“狂欢”,是平面化的拒绝深度的文本。所以,网络文化提供给人们的或者人们参与的是充满时尚的娱乐文化而不是严肃文化,是玩耍而不是思考,它真的就是一个“人机共同体”的“蒙面舞会”,人们尽情地游戏和喧哗,不问身份不问来历,且捉弄那些严肃而传统的影子,拆毁传统文化关系和等级制度的高墙。他们让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兼容,形成新的以自我“随心所欲”安排为中心的虚拟世界而进行游戏,也是自我快乐的“乌托邦”。同时,由于社会意识形态以集权的方式对人产生的文化与心理上压力和控制十分严重,这种压力和控制也在虚拟世界的游戏中被颠覆和解构,演化为多重的无意义的无深度的只满足个人消费欲望的文化倾向。
当然,网络文化传播也充斥着大量低俗的东西。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指出:网络文化中一些东西,“对民族文化经典的拆解、拼贴、戏说或者改写,使之平面化、商品化,消解了其原本的意义深度,张扬了感官刺激和情绪宣泄。颠覆经典者在冒犯常规、调侃正经、亵渎传统,希望由此获得一时,往往不过是‘愤青’泄愤,网民玩乐,痞子把玩,而某些商家传媒正好乘机而入,吹捧炒作,于是颠覆或者‘恶搞’经典的风气就酿成了文化领域的沙尘暴,越刮越凶。”2006年8月,《光明日报》曾就网络文化问题,以网上“恶搞”“红色经典”为典型,在网上召开“防止网上‘恶搞’成风专家座淡会”。座淡会的众多专家学者认为:“恶搞”“红色经典”至少有四种危害:其一是“列理想信念的颠覆”;其二是“对诚实守信的颠覆”;其三是“对良知善心的颠覆”;其四是“对劳动创造的颠覆”。“‘恶搞’我们的红色经典,会伤害国人的感情,如果伤害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也同样受到了伤害”。“我们的民族语言,我们的文明不容胡编”。“‘恶搞’有一种很不好的后果,给优秀的传统文化埋上‘地雷’了,这些东西很可能要使我们付出代价。很多青少年不知道来龙去脉,被这种手段影响了,就产生了一些思想上的误区”。2006年9月,中央电视台在其重点栏目《焦点访淡》中,播出了《“恶搞”面面观》节目,节目中指出:“如果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还只是一种游戏和对某些现实的不满进行发泄的话,恶搞英雄则是在拆除历史正义之墙。红色经典记录的是一段历史,是人们记忆中的一个情结,是对一个年代和一种理念的纯真的向往与回忆,是不容亵渎的。”
三、“新新人类”的个人文化之旅
“新新人类”是人们对于网民和热衷于手机传播的青年人的称呼,这一称呼的文化意义在于:它表现了数字媒体文化传播具有新的不同于传统的个人化、自由化、随意化特点。数字媒体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播和传承方式,往往以传统文化的挑战者的身份出现,消解权威和中心,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的强烈张力和价值标准的矛盾,表现了“新新人类”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变迁。
张国荣(1956―2003),中国香港乃至亚洲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张国荣的一生是赋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作为一名流行音乐的演唱者和词曲创造者,一生共出版个人演唱专辑80余张;作为一名享誉亚洲乃至全球的电影演员,一生共演出电影作品50多部,先后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日本影评人大奖最佳外语片男主角奖、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贡献奖等。2009年“张国荣”作为一个特定词组被《辞海》所收录。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在香港文华酒店选择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人们对于张国荣的关注反而更加的强烈了,很多原本不喜欢或者更本不知道张国荣的人,开始关注张国荣的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甚至其中有一大批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也加入了张国荣歌迷、影迷的群体,一时间流行文化流域出现了一种被称之为“后荣迷”的现象,并在网络中迅速流传,每一年张国荣的“生日”和“祭日”都会成为网络媒体、报刊媒体、广播电视媒体所关注的文化现象,怀念之风盛行。很多人包括研究流行文化的学者,都对这一现象大惑不解,虽然在欧美流行文化领域早已出现过并一直存在这种“逝者文化流行”现象,但是放在中国却似乎并不多见。首先,中国地域广大、地域性文化差异大,流行文化的发展速度快、更新淘汰率高;其次人文历史论文,现代中国的流行文化受西方影响比较多,属于中国原创的因素不多,“创始人”在中国流行文化领域较少,且影响有限;最后,现代流行文化在中国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尤其是在大陆地区,作为流行文化领域的精英和代表,往往很难拥有较久的文化沉淀性。因此,张国荣现象给我带来了很多思索,透过对张国荣个人以及其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的研究我们发现作为一名现代流行文化代表者的张国荣,却处处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或许正是这些因素促使了张国荣现象的出现以及张国荣作为一个特殊文化“符号“的产生和持续流传。
一、张国荣个人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张国荣,生于20世纪50年代,出生在中国香港一个多子女的手工艺人(父亲是一名颇有名气的裁缝)家庭,从小在外婆的隔代照顾模式下成长,可以说张国荣成长的环境是非常具有中国传统家庭色彩的。由于多子女家庭的特征,张国荣性格中具备了比较典型的中国人的特质,比如谦和、友善、懂得分享但又比较谨慎;20世纪70年代,张国荣前往英国Leeds University攻读纺织及时装,求学之路具有典型的中国人“子承父业”的取向,也正是这段经历,使张国荣更加直接的接触到西方文化,并受到影响。后来由于家庭经济无力支持其学业,张国荣选择回到香港,1977年以“亚洲业余歌手大赛”亚军的身份进入纷繁复杂的娱乐圈,开始了自己自食其力、艰苦创业的历程,从默默无闻的一个“穷小子”通过自己的执着追求、不断尝试和努力,完成了人生的“求索”之路,并最终获得个人事业方面的巨大成就,或许张国荣演义的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梦”。这种经历使张国荣的个人形象成为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关于“成功”途径的评价标准,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这一模式下成就的张国荣受到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喜欢和欣赏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张国荣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1.张国荣的歌者形象和歌曲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张国荣作为一名流行音乐演唱者和创作者,其艺术生命大致可以分为三段,1979年到198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张国荣主要发行的歌曲作品以时尚新潮的英文歌曲为主要形式,本人展现的艺术形象也是青春活力、时尚灵动、洋化明显,虽然收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是总体来说并不成功,也就是在这一阶段,张国荣受到了来自现实的巨大考验和挑战,“天将降大任”的传统思想或许成为这一时期他安慰自己最好的良药人文历史论文,当然对于他的喜爱者,张国荣也成为他们在人生奋斗时期遇到不顺时的一个感情寄托和情绪宣泄的出口;1982年到1989年为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张国荣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他通过一系列粤语歌曲成为流行音乐明星。放弃英文歌曲选择粤语歌曲,是张国荣能够顺利走上艺术高峰的一次重大决策。粤语是中国的一个方言,从语言学的角度不难发现粤语是中国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表达形式,其发音方式、句式形态具有中国古典文化的特色;此外,作为殖民地的香港,粤语代表的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国人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张国荣选择“下里巴人”的粤语歌曲作为他的突破口和主要表现形式,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追求质朴、珍视乡土情切的价值选择的;从1989年张国荣退出歌坛至今是张国荣歌曲演唱与创作的第三阶段,在张国荣歌唱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张国荣选择了暂时退出乐坛,为新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非常符合中国人“强而不欺人”的道德判断,为其作为一个艺人的“德行”加分。在这一时期,张国荣经过几年的沉淀,与1997年又重新复出歌坛,完成艺术转型,歌曲演唱和创作,突出了“新”、“雅”、“温”的特点,歌曲中的填词部分更是选择了具有古典诗体特点又兼具小资情调的林夕的创作,将东西方文化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兼容并蓄的特点符合了港人和中国大陆地区听众进入21世纪前后的中西融合的文化选择。
2.张国荣的演员形象和影视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作为一名演员张国荣也经历了诸多尝试,他可以演绎现代文艺青年、叛逆少年、英雄警探、邻家大哥、中年男性等社会角色,同时也能驾驭边缘人群、同性恋题材、无厘头夸张等内容,这些角色在多变的中国社会中,总是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实际情节,张国荣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展现的是阳关、积极,同时又简单、纯真的外在特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加之现代媒体宣传的作用,张国荣从外形到角色被定义为“漂亮”、“干净”、“斯文”、“优雅”、“亲切”、“质朴”,这些词语正是中国人尚儒思想的外在标准。在张国荣的诸多影视剧中,使之享誉国际的正是具有中国社会特色又极具戏剧冲突、悲剧色彩浓厚的《霸王别姬》,张国荣演绎的程蝶衣一直受到评论家的高度认可,其形象鲜明、深刻且悠久。除去“同性恋”感情的可能原因,张国荣在这部电影中,充分展示了一个优雅、纯真、执着的中国文化领域“艺人”的形象。从宋代以后人文历史论文,中国文化更多的偏向于“尚文”精神,看重和谐,其中对于男性的较高层次文化要求集中表现在,既要斯文、优雅,又要讲究原则、勤奋、善良、执着。而张国荣的影视形象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并通过他完整的演绎得以体现。
三、张国荣社会形象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张国荣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是现代传媒文化的产物,媒体在宣传中将张国荣进行了合理的定位和宣传,有意无意中扩大了对其身上优秀特质的展示,关于张国荣星路的艰辛、爱情的坎坷、艺术的执着、为人的善良和乐观等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内容得以广泛宣扬,使得张国荣的形象具体、鲜活又高尚。尤其是张国荣意外离世之后,中国人对“英年早逝”长久的惋惜之情,也是促使“后荣迷”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国荣作为一个著名的艺人,在艺术生活的同时,往往选择比较低调的生活方式,并且注重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艺术的追求,关心社会、关注弱势、乐善好施,这种低调和平和,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之风不谋而合。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张国荣现象的出现包含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色彩,是具有底蕴、赋有生命力的。从中,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在现代文化发展中传统文化价的价值,对于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张国荣.baike.baidu.com/view/6360.htm
[2]洛枫.张国荣:禁色的蝴蝶.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大燕.传统与现代的对接──略论流行歌曲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云梦学刊.1998年第01期
[4]周忍伟,陈荣杰.中国文化导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中,表面似乎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本质上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如何发展现代化的邮政,满足社会需求,实现邮政新世纪的宏伟蓝图,人才是根本的决定因素。当前邮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如果不能加以正确认识,将不利于我国邮政企业的发展。
(一)部分管理者的人力资源观念存在误区
在邮政企业中,有些人特别是部分企业管理干部,对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还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强调职工的职前学历,忽视人力资源开发的终身教育;强调职工的团队价值,忽视人力资源开发的个体需求;强调职工的存量稳定,忽视人力资源开发的合理流动;强调职工的一般使用,忽视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管理等。目前,以人为本的理念虽然被企业普遍强调,但一些管理者以人为本的思维仍停留在形式、口号层面上,突出表现多在强调理念,而少有具体措施,尤其是没有将此在实践中发展化为企业特质。这些不正确的认识,严重阻碍了邮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工作。
(二)岗位用工不合理,缺乏有效的薪酬激励因素
企业编制内在岗职工、聘用工、劳务工、混岗作业人员并存,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突出,绩效考核不到位,未能有效满足关于组织对个人绩效认可、综合素质提升和工作内容优化等方面的需求,致使部分员工在缺乏有效激励的环境下工作。虽然邮政企业已经注意到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重要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流于形式。对员工的绩效评价并没有按岗位目标体系和完成执行情况逐项评价,领导的主观看法受职工个人身份、资历、地位、人际关系影响较大,容易脱离工作实际,对员工的岗位职责和职位设计等带来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
二、关于邮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策略
中国加入WTO以后,属于服务贸易范畴的邮政,也将面临着国内邮政市场的对外开放,外国邮政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邮政和跨国速递公司将进入中国邮政市场,中国也可以进入其它国家的邮政市场。这对中国邮政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要想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赢得机会,必须要革除邮政企业现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为企业实现良性发展做好支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采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当前的邮政企业,要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进一步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员工和管理人员的行为,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用工氛围,提高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统一的行为规范,对内有利于强化管理,对外有助于提升形象,从而促进邮政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创造更多发挥机会,充分挖掘员工潜能
每一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努力营造好的环境从而使员工发挥出较大水平,如教育培训、工资、晋升的公正性、受尊重、团队精神、福利等,“把平凡的人造就成非凡的人”。因此,邮政企业在设置机构定岗定位时,要科学合理,使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有较饱满的工作量,使不同类型的员工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其自我价值,并为企业创造财富。①
(三)完善内部竞争机制,提高员工工作效益
现阶段邮政企业要从内部管理体制入手,完善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通过录用适量的聘用工,改变企业员工的“一体化”结构,形成效率优先,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科学的工作分析和合理的职位评价制度,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②
(四)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邮政企业各种经营活动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不进行技术、知识更新,不接受新技术培训,就很难保证邮政服务的质量,就会在竞争中失掉市场占有率。高度的重视和完善的制度,才能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五)健全管理信息平台,创新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部门为了适应管理变革的要求,必须自觉增加管理的科技含量,着手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向信息化转变。调动各方面力量,采取积极措施,促进邮政信息化的发展。一是继续采取资金倾斜政策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效益,适度超前”的原则,优先安排信息技术建设项目投资;二是采取收入分配倾斜政策,对信息技术部门的工资总额,按高于企业平均工资水平拨付工资计划,主要用于对技术骨干的工资倾斜和自主开发项目人员的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医疗补充保险等保障制度;三是采取人才引进倾斜政策,对信息技术部门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不受系统、地区和编制限制,优先解决。
不仅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而且有助于职工把人力资源部门看成是一个积极的部门,也为职工在个人职业发展方面承担起更大责任提供了方便。
总之,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及市场竞争的强大压力下,邮政的企业化转型,是步入良性发展的关键时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邮政企业转型后的首要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邮政企业应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把人力资源管理与邮政公司改革配套推进、紧密衔接成为一项紧迫任务。不断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走出传统的人才管理误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与制定激励机制,采用科学的、适应企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人才管理模式来适应已发生变化的外部环境,才能使邮政企业在未来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得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昆,浅谈如何评价和提高邮政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山东省邮政局山东济南250011
中图分类号:S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62-1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水文现状,水文现代化是一个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水利发展的需求,使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信息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具有先进实用的科技水平。水文现代化建设是以推动水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动态发展的过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水文现代化不仅是物质基础的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更是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的现代化。
1 现代化水文的必要性
水文是水利和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它的基本任务是为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水问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防治水旱灾害、保护水环境和生态建设等提供全面服务。加快水文发展,推进水文现代化,是水文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是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解决四平三大水问题,必须加快四平水文现代化。
2 四平水文的发展概况
“十一•五”以来,在省水文局的直接领导下,四平水文局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四平水文现代化进程,加快了建设步伐,改、扩建了水文站基础设施,新建自记水位台、雨量自动测报系统等,改善了职工的生活、办公条件。
四平水文局近年来引进了先进的仪器,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准仪、雨量自动测报系统等现代化的测报设备被应用,水文测报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3 四平水利对水文的要求
3.1 防汛对水文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因此,社会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为防汛提供及时、准确的雨水情测报预报信息,为领导决策、组织抢险、优化调度起很好的参谋作用。
3.2 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水文的要求 随着四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问题将更加严重,这需要四平水文部门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合理的科学决策依据。
3.3 水环境保护对四平水文的要求 当前,四平面临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生产和生活污染加剧的双重压力。加强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这些工作与水文密不可分。
4 四平水文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基础设施建设 四平水文局部分水文站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4.2 测验设施设备 部分水文仪器、设备老化,监测能力和标准低,现代化水文仪器较少,影响水文测报的时效和质量,不能适应水利现代化的要求。
4.3 水工建筑物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工程的大量兴建,从而改变了部分水文站的测验条件、流量和上下游水沙情势,影响了水文资料的连续性、代表性,给水文测验、流域水文预报、水资源计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影响了水文站网的稳定。
4.4 测站职工素质急需提高 由于测站人员部分学历偏低,对新引进的设备使用及维护熟练程度才产生了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水文现代化的步伐。
5 提高四平水文现代化的基本思路
提高水文自动化测报能力,完善水文站网,改革水文测验方式,推进水文巡测的发展;加强水环境的监测、管理和分析评价工作,为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加强地下水监测和预测,开展降水、河流泥沙等的长期观测和分析,加强水文科学研究,为生态建设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高素质的人员是水文现代化的保障,只有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才能适应新时期新技术对人员业务素质的要求。
6 现代化目标和任务
6.1 水文基础设施建设 依据水利部《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根据四平水文局测站水文特性,加强水文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提高水文测报能力。加快水文站、水文巡测基地的建设,改善水文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四平水情分中心、水环境中心等建设。
6.2 水文站网测报信息化 水文信息采集是水文业务工作的基础,它的建设是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最基本任务。提高水文信息采集、传输自动化水平,改革水文测验方式,提升应急监测能力,满足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综合管理等需要。
6.3 培养高素质的水文人才 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水文现代化建设的保障。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形成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在职职工岗位培训,选派一批有业绩、安心于水文工作的技术骨干去国内高等院校深造,培养一批熟悉业务、善于管理、勇于开拓创新、思想敏锐、政治素质强的水文现代化管理干部和技术中坚力量,为水文测报提供有力保障。
6.4 现代化仪器的引进 提高信息采集传输现代化水平,要引进先进的雨量、水位自动测报系统,引进自动和半自动的流量测验技术与仪器设备,提高自动化监测水平,逐步推广先进的流量、泥沙、水质测验设备,改善工作条件,降低劳动强度。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中国现代文学并不推崇文言文,而提倡白话文,是在“五四”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现代文化的发展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虽然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本源上却十分接近。
一、现代文学的发展是我国民族审美要求的结果
我国文学的发展史是十分丰富的,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特性。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角度,能将我国的民族特色、民族性格、民族语言等内容全面地反映出来。于是,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现代文学起源于“”时期,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未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文学在内容上更加注重展现民生问题,并致力于反映我国的民族前途和命运。而从形式上来看,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都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随着我国民族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促进着我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忘中华民族的特性,所以其在世界文学界中能够享有盛誉。“五四”以后的现代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没有放弃对文学民族化的追求,还积极吸收外国文学中更加新颖的表现方法。在文学变革形式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民族审美情趣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比如,在鲁迅先生的作品《狂人日记》中,就曾吸收外国文学作品的表现方法,但却没有完全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在《狂人日记》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显著的中华民族特性,所以,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冲破外国文学羁绊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但由于其不注重民族审美情趣,而是更加关注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技巧,所以很难在本民族立足。尽管这些表现形式试图在中国有所发展,但由于不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比如,新月派诗群在作品中运用大量华丽的辞藻,将作品的外表装饰得十分美丽,但由于其与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差距甚远,所以最终还是被时代所抛弃。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能获得较大的发展
虽然我国现代文学的表达手法是从西方文学中借鉴而来的,但其并没有背离我国的传统文化,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也是比较重大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发展中能获得较大的发展。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视,吸取其中的精华部分,并融入现代文学中,可将其发扬光大。同时,外国文化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国现代文学在借鉴其优势时,能将这些优势充分地利用起来,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使我国的现代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历经的朝代很多,无论哪个朝代的文学,都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并体现出作者强烈的民族尊严。尤其是在两个朝代交替的关键时期,文人们对这种情感的表达更加急切。现代文学起源于“五四”时期,这个时期正是我国社会改朝换代、动荡不安的时候,文人们主要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而文学作品的思想则主要受到作者思想的影响。比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屈原的《离骚》、陆游的《病起书怀》等古代文人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热情。而在谭嗣同的《狱中题壁》、庐隐的《或人的悲哀》等现代文学作品中,也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同时,“五四”运动追求自由平等,所以才会反封建反专制。而自由平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只有西方国家才推崇自由平等。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随处都在贯穿着自由平等的思想,如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等。由此可见,现代文学中所推崇的自由平等,也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一思想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所以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要继续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且在世界文学中也享有盛誉。我国的现代文学是在“五四”时期发展起来的,在“五四”以后的现代文学发展中,始终与民族的审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将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现代文学的发展中。
参考文献:
[1]白璐.深思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J].南风,2015(29):26.
一、润物细无声
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起来的良好环境。现在各种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学生成长的环境充满着诱惑。作为培养学生品行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挥文化渗透的作用,使传统文化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正面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诵读传统文化的经典。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经过几千年历史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创造,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是中国人修身立世之本,应该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素材。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是通过正面的传统文化教育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责任感,指导学生的行为,塑造他们的灵魂和人格。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目标,我们在学生诵读文本的选择方面要格外精心,根据客观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侧重于“规范”和“引导”。由于经典文化中也有糟粕,所以在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能有效提高他们的人格修养;第二:要切合学生自身情况和生活实际;第三:教师要利用课堂,结合教材,进行渗透和拓展。
2.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这几年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异常迅猛,他对学生的影响力,非常之大,远超过传统媒介,如果能科学合理地运用,无疑互联网可以承担着重要的德育使命,它必将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渗透的途径之一,这也告诉我们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在德育的途径、形式、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贴近学生的未来,也更加的有效。要想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构建学生健全的人格,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精选一批对学生具有影响力的网站,网络上的内容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富有民族特色的、生动活泼的、图文并茂的甚至具有游戏趣味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留住学生;第二,善于利用自媒体,自媒体给所有的人提供了一种自由平等的对话平台,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沟通,在对话中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能及时有效的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和纠正,在引导和纠错中让传统文化经典在学生身上进行有机传承。
3.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学生日常生活环境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学校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构建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沐浴在浓郁的传统文化的“雨露”中,学生的人格自然会受到熏陶,灵魂自然会得到净化。新课程标准把学校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隐性课程,发挥传统文化的魅力,以正能量的方式来“滋润”学生的人文良知,“营养”他们的现代人格。
二、心有灵犀一点通
2011版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要求把继承、弘扬和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作为重要的内容,有机渗透到教学中,以此当作培养学生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一些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宽厚待人、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等)就被认定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安排进教材,并纳入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目标中。当然,由于年代的久远,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内容和民族精神易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来体验,从而有助于他们理解。思维决定行为,只有心灵感悟了,才能在行动中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环节来实现的:
(1)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2)参与社会实践,对自己进行检验。
三、绝知此事要躬行
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流通业在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流通现代化程度不高,从而严重制约了生产、消费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加快实现流通现代化、提高流通业竞争力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对流通现代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94年…,至今有数十篇相关论文及专著,目前还缺乏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基于此,我们从流通现代化的定义、内容、评价、差距及路径等方面,对其进行梳理,以理清我国流通现代化研究的基本脉络,发现新的研究视角,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一、关于流通现代化定义
关于流通现代化的定义,学术界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李飞曾将这些不同的观点归纳为状态说、动态说和综合说。我们借助这种划分,补充了新的“现代说”文献,进行综述。
(一)状态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流通现代化是一种状态。黄国雄、曹厚昌认为所谓商业现代化,就是要以符合现代化市场要求的商品流通体制,并运用先进的物质技术设施和科学的管理方式,高效率地组织商品流通。王诚庆、杨圣明认为流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意味着以现代工业文明为基础,在国民经济的商品化、社会化的同时,采用当代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社会科学知识武装我国的流通,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流通生产力,形成现代化的国民经济流通系统,与现代化的国民经济生产系统和消费需求系统相耦合,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平衡运转和良性循环。吴运生、张中华认为流通现代化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经营变革、市场创新、技术进步的商业新战场。它以高度社会化、自动化、信息化的生产力为基础,伴随着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而产生与发展的。
(二)动态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流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内容和标准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不断丰富和充实,也是一个新内容持续性取代旧内容的过程,表现为科学技术、管理技术不断进步和观念不断更新。
现代化是动态的,所谓流通现代化正是对流通时间与空间集约化的不间断追求。贾履让、张志中认为,流通产业现代化作为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和构成要素,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标志之一,其内涵既包括生产力的发达水平,又包括生产关系的健全和完善程度;既包括社会经济基础建设状况,又包括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问题;既包括现代科技应用水平和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等硬件因素,又包括经营观念、思想意识、价值取向、文化氛围等软件条件。黄木姣认为“流通现代化”的含义广泛,内容也很丰富。流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以流通体制的优化和多元化、规模适度化、管理规范化、组织社会化和专业化,劳动手段先进、劳动者素质高为标志,以系统性、动态性、经济性、综合性为特征。晏维龙认为流通现代化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而不断适应生产、消费以及流通自身发展的要求而“与时俱进”的过程。武云亮和赵玻认为,流通现代化就是以高技术为支撑,融合现代管理理念,以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社会福利为目的的商品流通领域的变革过程。
(三)综合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流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化的过程。丁俊发、张绪昌认为商品流通现代化是指在商品流通的全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流通技术设施、手段和现代化的流通方式、管理方法,遵循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使商品流通领域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形成高效率、高效益的商品流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宋则将流通现代化定义为在实体经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过程中,凭借先进理念、思维方法、经营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手段,对传统流通格局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所进行的全面改造和提升,以便全面、系统、大幅度地提高流通的效能。文启湘、周昌林认为现代流通即社会化大流通,它是涵盖着一切可以用于交换的、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质载体与非物质载体以及交换关系的总和。
(四)现代说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前三种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流通现代化的内涵,但仍不完善。一个共同的缺陷是主要从流通的角度而非现代化的角度来探讨流通现代化的问题,这样导致对流通现代化内容描述较为具体,强调了新技术、新管理、新方式等在流通领域的应用,却忽视了流通现代化客观变化过程是社会现代化的内容之一,它是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过程而实现的,不可能单独实现。基于此,李飞将流通现代化定义为:公元1500年以来乃至以后,伴随着工业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形成而发生的流通领域的变革过程。伴随着工业化社会出现的流通领域的变革过程,称为前期流通现代化,伴随着信息化社会出现的流通领域的变革过程,可以称之为后期流通现代化。宋则、张弘认为流通现代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而在商品流通领域发生的变革、创新过程。王成荣将流通现代化定义为同步于社会现代化进程而发生在流通领域的创新、变革的过程。
二、关于流通现代化的内容
由于学者们对流通现代化的理解不同,定义不同,自然也对其内容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这些不同不是本质上的不同,而是形式上的不同,有诸多的相近之处。黄国雄、曹厚昌认为所谓商业现代化,包括:组织流通的现代化;流通方式的现代化;流通设施和技术的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及信息处理现代化。
杨圣明、王诚庆认为,流通现代化,不仅要有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物质内容,而且要体现时展的内容,包括科学的流通经济体制、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乃至先进的经营方式等。黄木姣认为,流通现代化包含了流通技术、装备设施、组织管理、流通方式等方面现代化的内容。晏维龙认为,流通现代化包括流通观念的现代化、流通组织的现代化、流通经营的现代化、流通布局的现代化、流通技术的现代化以及流通制度的现代化。丁俊发、张绪昌认为,商品流通现代化,包括商品流通人员意识、知识素质现代化;商品流通设施、工艺及标准的现代化;商品流通管理现代化;商品流通方式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3。。吴仪认为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很丰富,包括商业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流通管理的现代化、商业人才的现代化、流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李飞认为流通现代化,包含着物质、制度与观念三个层面,物质层面是指市场、商店、仓库、道路、车辆、流通量等金钱物质要素的增长;制度层面是指市场法制秩序、流通体制与政策环境等内容;观念层面是指对市场经济的社会认同和符合市场经济的日常伦理。
三、关于流通现代化的评价
关于流通现代化评价的研究,大体始于2002年左右,起初局限在定性方面,后来开始了定量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代表性研究成果有三个,我们按着成果顺序分别进行介绍。
(一)宋则等人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宏观流通视角进行评价,包括的内容有:流通总规模、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流通效率、流通环境、流通组织化程度、流通结构、流通人才素质、流通信息化水平、流通方式及流通资本11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又包含有若干指标,构建了一个包括50个一级指标,若干个二级指标的中国流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各个指标之间没有权重关系,因此不能相加,自然不能具体评价一个地区流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
(二)李飞等人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商品流通物质现代化、商品流通制度现代化和商品流通观念现代化三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包括三级子系统的相应指标体系。其中,商品流通物质现代化包括商品流通规模、商品流通贡献及商品流通效率三个中类指标;商品流通制度现代化包括商品流通非国有化程度、商品流通市场化程度及商品流通组织创新三个中类指标;商品流通观念现代化包括商品流通公平观念和商品流通诚信观念两个中类指标。在此指标构建的基础上,应用德尔菲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商品流通现代化各个具体指标的权重,根据英克尔斯的现代化指标体系、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和我国的优秀标准等,给出了各个指标现代化水平的具体数值,建立了一个可以应用的商品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三)王成荣等人的评价指标体系
分别从政府维度、企业维度以及消费者维度构造了一个城市商业现代化基本评价模型,V=f(x,y,z),对北京城市商业现代化进行了评价。模型中,V为总评价值,f为评价函数,x为政府维度评价因子,y为企业维度评价因子,z为消费者维度评价因子。其中政府维度从饱和度(反映城市商业规模及资源占有情况)、成熟度(反映城市商业的发达程度及商业资源的利用程度)、繁荣度(反映城市商业生态平衡状态及对外商吸引力与辐射力)、贡献度(反映城市商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公平度(反映城市商业环境的优化程度)五个方面进行评价;企业维度从人性化(反映企业经营管理中实现以人为本的程度)、科学化(反映企业组织、经营与管理的科学程度)、效率化(反映企业经营的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大小)和社会化(反映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消费者维度从安全度(消费者购物或接受服务过程中的安全程度)、便捷度(消费者购物或接受服务的方便程度与快捷程度)、舒适度(消费者在商业营业场所中感受到的舒适程度)及体验度(消费者购物或接受服务中所得到的精神享受与心理体验程度)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四、关于流通现代化的差距
现有研究认为,我国流通现代化的差距主要集中于物质现代化层面和制度现代化层面。
(一)物质层面
1流通业经营方式落后。流通业中传统的经营方式、业态仍居主导地位。从零售业来看,虽然超级市场日益取代了百货店的主导地位,但其规模和连锁化程度等方面与国际大型企业还有明显差距,同时,专业店、折扣店等新兴业态发展相对滞后,使流通企业无法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
2流通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发展现代化的流通业,需要培养经营规模大,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以提高流通效率,取得规模效益,而我国流通产业分布比较分散,规模较小,同时资金与技术的限制进一步制约了流通企业的规模扩张,使流通业形成了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专业化流通企业严重缺乏的格局,流通产业集中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以零售业为例,2003年,美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CR。和CR。分别为10.7%和14.6%,分别是同期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的4.12倍和3.75倍。由此可见,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处于较低的水平。
3流通业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是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也是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我国流通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才刚刚起步,POS系统、EOS系统、MIS系统还没有普遍应用。一些企业虽然安装了POS系统,但仅仅发挥着计算器、打印机和出纳的功能,而整体信息编制、市场预测等功能均未得到发挥,严重制约了流通现代化的进程
(二)制度层面
1国有资本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非国有资本占流通业产业的比重高低可以反映流通业主体的多元化程度,流通产业作为一个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比重过高必然导致流通企业的产权不明晰、政企不分、运行机制不活、行为不规范,从而与WTO和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部分企业产权改革尚未完全完成,已改制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也不合理,企业缺乏活力,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2流通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我国传统的流通业完全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知识单一、缺乏专业知识的流通当事人,与流通现代化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缺乏人才资源战略规划,导致中高级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人员匮乏,流通业发展后劲不足;管理人才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人才学历偏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管理人才专业结构单一,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少;过分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形式和数量,忽视了培训的内容和质量,导致培训对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培训整体效果不理想。
3现代化发展进程极度不平衡。流通现代化必须考虑中国二元经济的存在及其发展趋势。中国流通现代化发展进程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市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东中西地区之间流通业发展差距大;传统流通业与现代流通业并存,呈现“二元结构”。
4法律法规不健全,行业协会发展不完善。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期间,因此新旧制度的衔接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政府以往出台的政策、法规等流通现代化发展条件,不适应进一步加快经济节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消费等多方面的迫切需要。同时,流通业行业协会发展不健全、不完善,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为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在行业发挥服务、自律、协调、监督的职能,使得我国流通现代化发展步伐减慢。
五、关于流通现代化的路径
针对我国流通现代化存在的种种问题,学者们对我国流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可以归纳为物质和制度两个层面。
(一)物质层面的路径
1推广连锁化经营。连锁经营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经营,进货量大,可以享受较大的价格折扣,有效降低流通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利益,是现代流通的主要经营方式。当前要在继续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的基础上,推动其从目前过分偏重超市业态的局面,向便利店、仓储商场等多种零售业态发展;从偏重直营连锁,向特许连锁、自由连锁等多种形式发展;从偏重商品零售,向多种形式的连锁服务业发展。当连锁经营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考虑发展配送中心。配送中心集采购、储存、加工、包装和运送于一体,对于提高规模效益、节约社会成本、保证服务质量具有革命性的作用。从长期看,发展配送中心,是我国实现流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2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有效传递和优化配置的作用日益突出,无论是发展连锁经营,还是发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因此,必须实现传统流通业的升级和改造,增加流通业的科技应用,充分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建立信息网络,实现流通行业间信息资源的共享。首先应建立“大网络”概念,加强统一规划,实现政府宏观调控。通过部门统一规划,采取联网的方式,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的资源重组,按照效能、齐全、方便、快捷、低价的原则,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使全国各地流通企业都能方便快捷地随时查询和输入供求信息,进行网上交易。其次,应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加大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应加强流通信息化建设的示范和引导,在商业信息化、流通标准化、现代物流技术应用等方面国家应给与科技经费支持。
(二)制度层面的路径
1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流通企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大型流通企业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经过股份制改造,实现产权的合理流动与重组,不断壮大其实力,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集团,为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基础。为此,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强化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科学管理落实到流通的每个环节,作到以管理出质量、出速度、出效益,提高流通方式的集约化程度。
2注重高素质人才。首先,要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在拥有基本素质的前提下,加强现代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方法的学习,借鉴国外强势流通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有选择地为我所用,提升管理水平,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其次,要不断强化普通员工的职业培训,更新知识,使其能够及时掌握全球新型流通技术。再次,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思想,培养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最后,要改革工资制度和激励制度,采用员工入股或股权激励方式,让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中来,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关心企业的发展。
3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结合当地生产与消费的现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先进地区的差距,使现代化水平不断上升。在流通业较发达的地区,确定较高标准的现代化目标,采用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相结合的经营形式,不断赶超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在流通产业欠发达的地区,要采取先进的经营理念,灵活的经营方式和有力的组织保证,满足和促进消费者的合理需求,跟紧先进地区流通现代化的步伐。
4发挥行业协会调节作用。政府应当给予流通企业适当的政策扶持和倾斜,加大对流通业的资金、技术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将政府直接管理行业和企业的职能交由各种行业协会承担,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流通中的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积极作用。政府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把管理重心放在政策的制定以及市场规划上,实现政府与协会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同时,流通业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流通国际化和流通现代化政策的支持,离不开保证流通业国际化发展规范有序的政策体系。因此,应加强法制建设,对涉及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以法律作为市场正常有序运行的坚强后盾,作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六、简评与展望
综观以往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我国流通现代化研究虽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仍有部分领域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探索。
(一)简评
由上可知,学者们在流通现代化定义、内容、评价、差距及路径等方面,都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少有意义的成果,这些成果是我国流通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基础,必将为进一步的深化研究提供依据。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我国流通现代化研究中,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五个方面:
一是对评价指标的选取没有达成一致。从已有成果看,主要有三个评价指标体系,但是这三个体系选取的指标内容和数量并不相同,最终导致的评价结果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现有部分研究将流通中的方方面面皆纳入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加大了数据采集的难度,降低了评价效率,不利于流通现代化评级指标体系在现实工作中的推广。
二是对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不一。大多数研究只是给予了定性的衡量标准,即使部分研究提出了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有的也是主观地确定了权重,客观确定权重的成果也没有完全地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
三是可量化的评价标准还没有。目前的研究成果还没有给出达到怎样的数据水平,就可以称之为流通现代化了。由于缺乏评判商品流通现代化程度的数量标准,因而无法衡量中国商品流通是否达到现代化水平,也自然无法判断相应差距。
四是对流通现代化实际测评研究不够。很少有研究应用了数据分析,对我国流通现代化整体水平和各地区发展水平进行实际的评价,更没有系统评价的持续数据,难以流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五是主观评价多于客观评价。在探讨中国流通现代化存在的差距与路径研究方面,学者们大多从定性角度探讨现阶段我国流通现代化发展中的差距,造成个别发展路径的提出过于主观随意,缺乏定量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