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投资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4-01-25 15:48: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投资如何进行风险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投资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篇(1)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工期长,工程量大,并且影响因素比较多,在建设的过程中经常由于环境因素、自然灾害以及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给工程建设项目造成隐患。这些隐患也很容易给投资方带来经济损失,影响投资效益,因此加强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可以减少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降低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中的风险,保障投资的收益。

一、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意义

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管理,对于保障投资安全,避免造成投资资金的损失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工程项目的复杂性,投资风险管理的开展需要消耗很大的人力、物力,投资风险管理的主要意义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投资决策的合理化

投资方在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对项目进行详细的了解,收集项目信息,调查市场环境等,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来判断是否可以进行投资。但是在前期的评估中对于不可控因素的分析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在具体的工程建设中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化,影响工程建设的安全以及质量,从而影响投资人的收益。投资风险管理对项目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预测、分析和评估,为投资人的项目投资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投资人可以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选择是否投资以及如何进行投资,让投资的决策更加的科学、合理。

同时风险管理的开展改变了当前的只能以保险方式预防风险的单一格局,到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风险的预防,例如可以在签订合同的过程当中,为防止施工单位违约而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履约担保,从而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在出现风险之后也能将损失降到最小。

(二)加强工程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经笔者分析,目前项目投资风险管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对投资人的投资进行管理,而是对整个项目的建设开展相应的风险管理,以往的保险赔付制度,只是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进行保险赔偿,但是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风险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些风险的存在都可能会对投资人的投资带来损失。而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是对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进行风险的分析和评估,来达到规避风险,或是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通过预防项目建设中的风险来降低投资的风险,因此,投资风险的管理也可以加强工程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三)提高投资主体的风险管理意识

在进行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时,需要协调参与项目建设的各方之间的关系,各方面进行良好的配合,以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实行。在投资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参与项目的各方面共同协作,对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规避,消除项目建设中的不利因素,营造一种和谐的项目建设环境,确保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当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不利因素也在逐渐增多,发生风险的概率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提高风险意识,提升风险管理的水平,以便于将项目建设中的风险降到最低。

二、传统投资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专业性十分强,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才能在投资中获利,其受到政策、经济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风险。以往的风险管理中采用投资风险评价体系来规避风险。投资风险评价体系包含了金融风险、自然风险、法律风险等评价指标,对这些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是为了尽可能的让投资人获利,避免项目投资的损失,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中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能真实反应风险状况

在传统的风险投资分析方法中,一般都会将造成风险的各项因素分割来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各项因素可能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带来怎样的影响,以此来预测和评估风险的大小和类型。但是这种方式的判断不具备整体性,在导致风险的各项因素中,许多因素相互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例如财务风险和施工风险有着一定的关联,将其分别进行分析和放在一起分析所带来的影响都是不相同的,而这种分析方式忽略了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反映的结果不具备真实性。

(二)对风险因素的分析不全面

在评价体系中,对风险进行分析只局限在可以量化的因素方面,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因素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影响很大,使得财务指标发生了变化,但是却没有办法用数值来对风险的大小进行评估,对这些不可量化的因素缺乏有效的分析,无法确定其会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带来怎样的影响。

三、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措施

在项目投资风险管理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风险进行识别,有效的识别和评估风险,了解风险的性质和大小,明确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避和处理,防止风险的发生或是将风险的危害降到最低,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一)注重投资风险的识别

工程建设中的风险识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影响工程建设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对风险进行识别时要对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尽可能全方面地找出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应该是在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可能会造成影响的因素。为了有效的识别风险,需要搜集和处理大量的原始数据,为之后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所以风险识别是为以后各步提供信息基础,下一步分析成功与否,依赖于恰当的、有质量的风险识别。

(二)做好投资风险的分析评估

要想识别投资风险,单单从表面上是难以察觉的,想要对风险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就需要进行风险的分析评估。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风险识别对各项风险因素的了解,进一步进行分析,将之与建设项目各种情况相结合,参考以往的建设项目,进行数据的对比,来判断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评估影响的大小。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才能方便采取对应的措施来规避风险或是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减少工程项目投资中可能出现的损失。

在进行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中,将投资风险评估体系中的指标分为系统性指标和非系统性指标,系统指标就包含自然因素、法律因素等外界因素,非系统指标包含管理因素、财务因素、施工因素等,然后再将这些因素进行详细的拆分,例如金融因素包含了利率风险和金融膨胀风险,对每一项因素进行单独分析和评估之后,再考虑其联系性,例如财务风险造成的资金短缺对施工的影响等。

(三)研究投资风险应对办法

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了解可能带来风险的因素以及风险的大小,之后根据工程项目的情况以及市场环境的分析寻找对应的方式来规避风险。可以研究之前类似工程中采用的风险规避方法,再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风险的防范措施,将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四)建立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监控机制

为保证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需要设立对应的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和运营管理机构,设置必要的部门和专业人员,对项目运营的整个过程进行计划、组织等关键风险因素进行控制,使各项指标控制在预期的范围之内,一旦发生偏离现象,及时预警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效运营。

四、结束语

工程项目的投资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开展项目投资的风险管理,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风险的规避,可以有效降低项目投资中的风险,避免资金的损失。

参考文献:

篇(2)

任何施工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项目的风险管理以及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谨慎对待。园林工程项目也不例外,由于园林工程与周边环境、地质条件等外在因素都息息相关,这些复杂因素多多少少增加了园林建设的风险。因此,在园林工程项目中引进风险管理的概念,并加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将会根据积累的项目经验,探讨一下如何在园林工程项目中进行风险管理实践。

一、园林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内容介绍

在园林工程项目中进行风险管理,其主要内容主要有风险分析、处理以及监控,这与其他各类工程中的风险管理内容基本一样,但具体到园林工程中,其风险管理要分成四个阶段进行[1]。这四个阶段分别是策划和决策、准备、实施以及工程验收与评价。

(1)项目策划与决策阶段、工程准备阶段的风险管理内容。一般来说,一项工程在决策和策划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研究投资机会与工程的可行性,因此这个阶段的风险管理就是对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和项目可行风险进行评估。在此阶段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对工程准备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有清楚的认识,并实现对可能出现风险的具体工作质量进行控制,指导此类工作的合理进行。

(2)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内容。项目施工阶段可能遇到的风险是最复杂的,基本上风险贯穿于项目的始终,每项工作的实施都多少存在风险隐患。在园林工程中,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各个工种施工人员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不当、施工人员的培训不够等都原因都可能出现失误[2]。而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对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隐患都有足够的警惕,然后在工作之前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办法与改进的意见。

(3)工程项目竣工阶段的风险管理内容。工程项目的验收和总结评价工作一般都在竣工阶段完成,这个阶段的工作能对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此做出合理评价,同时积累经验指导今后同类施工工程的进行。在此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就是要对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进行控制。

二、园林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建议

(1)控制园林工程的组织风险。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要加强工程的管理部门人员素质,同时制定出严格且明确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园林工程项目的进行,强化工程的质量管理,从组织上减少风险。项目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充足的项目经验,同时也要具备足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这样才能对具体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和改进[3]。同时,管理人员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及时地对工程质量、工程工期以及工程的效益进行规划,以便进行目标管理。减少组织风险还要求项目管理方及时地制定出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并强制落实,因保证项目规划得以实现。

(2)控制园林工程的现场施工风险。上文提到,工程的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是最为复杂的,最好这个阶段的风险预防工作是确保整项工程风险管理质量的关键所在。管理人员需要意识到,施工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施工人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工作热情和质量观都会直接影响到整项工程的质量水平,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采取激励、竞争等方式调动工程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让其发挥其在施工中的主导作用。其次,园林工程需要用到诸多原材料、施工设备以及相关产品,管理人员同样需要加强对各类物品的管理,比如加强使用材料的质量监控,一旦发现有不符合要求之处就必须及时处理。同时,施工方还需要针对园林工程的特殊性,严格地控制园林植物的质量,尽量地遵循其生长规律,这样可以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还可减少工作麻烦[4]。而且园林工程中经常需要用到的苗木,其有独特的生长周期,对于外部自然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施工方还需要进行施工方案的论证,针对具体的情况制定出适应的方案,以尽可能地减少不可控因素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3)控制好园林工程的监理风险。与其他建筑工程一样,推行项目监理制也是保障园林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保障。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园林工程也日益增多,监理制度已经全面地进入园林施工项目中。因为园林工程的监理必须要做到诚实守信、科学公正,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施工单位的利益。

(4)控制好园林工程的后期风险。与一般建筑工程不同的是,园林工程的后期养护尤为重要,尽管工程的施工期一般在半年左右,但是一般的园林工程合同都会规定从施工到移交需要两年时间,也就是说施工方必须要对工程进行后 期养护,具体地说是要确保苗木可以存活并生长良好[5]。只有重视后期养护工作,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并将工程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样园林工程的风险管理才算真正地结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相关理论已经逐渐发展并完善。本文对园林工程中的风险管理内容分阶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从控制工程组织风险、施工风险、监理风险和养护风险这四个方面对园林项目中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做出了解答。

参考文献:

[1] 肖海苏,胡希军.园林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J].北方园艺,2007(04): 78

[2] 林冬青, 王坚.园林工程标前风险评价模型的研究[J].浙江建筑,2009 (03): 74

篇(3)

国际商业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实践,积累和总结了许多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借鉴国外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对促进中国银行业加快改革、加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经验

美国、德国两个国家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将介绍这两个国家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验作为借鉴。

1、美国

(1)严密、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美国商业银行构建的风险组织结构体系及与之配套的各岗位职能相当明确。以美洲银行为例,该行矩阵型风险管理框架以“机构扁平化”为基础。银行董事会下设银行管理委员会,负责整个银行风险管理的统筹安排,委员会管理的每个业务部门下设客户经理,与市场经理一起构成业务经理。风险经理分为业务风险经理和职能风险经理,前者和客户经理一起参与日常业务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后者负责整个银行风险的监控和评估,因此风险的管理是由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共同负责。在人事管理上,客户经理、业务风险经理接受相应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美洲银行这种扁平式的风险管理框架,明确了各个业务部门的职责,领导权力相互制衡,提高了整个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2)积极的、动态的银行风险管理系统。美国一些大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标准化和金融报告。美国商业银行一般参照穆迪(Moody)、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等几家著名评级机构的标准评级报告制定出本行信用风险的标准评级,写出信贷资产组合报告,定期提交高层管理者,从中发现问题。额度限制。美国的商业银行为将某一风险暴露限制在一定程度内而对银行业务活动设置限制,银行只从事预先规定的资产质量级别以内的风险行动,即使对那些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也设置限制以轧平暴露。投资指导原则和战略。在所选择投资的市场类型和区域内,对流动性不匹配或存在风险暴露的资产以及对存在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的套利活动进行规划。投资指导原则和战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的投资和套利活动,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3)低风险、高收益的风险资产组合管理方法。美国银行业积极改进传统的信贷资产管理模式,对信贷资产主要采取“贷款资产组合管理”方法。这些改进主要包括从注重每笔贷款的单一风险到注重银行整体资产的系统风险,从自始至终持有贷款到及时买卖贷款来增加资产流动性,从贷款价格和风险之间的缺乏联系到注重风险和收益的相互关系。一些银行根据自身的经营目标、资金充足状况向其他银行或基金组织、金融机构“买入”或“卖出”贷款;根据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确定贷款价格;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产有价互换,进行非货币交换形式的买卖,即“对冲”;利用多样的资产管理工具使信贷资产组合达到积极的贷款资产管理目标。

2、德国

德国银行业以其全能性银行制度为典型特征,其中的大型商业银行如德意志银行集团、德累斯顿银行等领导和代表着德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下面是这些大型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的主要经验是。

(1)建立跨越全球的风险组织结构框架。以德意志银行集团为例,它在全球拥有庞大的分支和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理事会设立“集团执行委员会”,作为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根据业务性质下设四个管理部;在集团执行委员会和业务部门之间,设立部门管理委员会,由集团委派两名高级主管担任领导,委员会和管理部负责各自领域内的风险控制和管理;集团执行委员会对境外分支行派驻风险稽核员进行风险监控,建立了跨越全球的风险管理网络。

(2)确立“稳健经营”的发展方针。德国大型商业银行不盲目追求资产规模和数量的扩张,紧紧围绕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股本收益率、资产坏账比例等这些核心指标。在目标客户的选择上“有进有退”,不追求客户的数量,而是尽力争取与优质客户全面的业务合作。

(3)实施高效的银行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技术。德国商业银行实施严格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德国银行法确定了一系列的资产负债比例,以监控银行风险,其中主要的监控比例为:对单一客户的信贷总额不得超过资本金的25%,所有超过资本金10%的大额贷款总和不得超过资本金的8倍,最低资本充足率必须保持8%,银行头寸资产和一个月以内可变现资产必须多于一个月内的短期负债。德国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中还通过全球资金市场进行“主动”负债、发行票据吞吐资金,通过信贷资金进行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其主要的管理技术为:客户贡献度评价技术、信用主体信用等级评价系统、行业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债权信用风险与投资风险互换控制技术等。各银行在选择授信企业时,企业历史数据只占到银行信用评级参考的40%,其余60%则主要通过对企业未来5年发展前景的预计。

(4)构建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限制、监控与转移分散系统。德国大型商业银行一般针对银行面对的不同风险,设计了不同的风险测算模型。分层次对全行风险建立了评估和预警系统:总行主要负责监控全行资产分布的形态结构风险,监控信用资产的行业、区域、国家、币种分布结构风险,控制全行的风险额度;一级分行和地区总管理处则重点负责信用主体风险、市场风险、本区域风险和银行运作风险的评估与分析。采取不同的策略限制和分散转移风险,主要包括退出高风险经济区的资源重组策略,资产证券化折价出售资产策略,银行贷款等分散资产风险策略,控制单个客户与行业资产分布比例策略,非核心业务实行有限责任子公司限制风险策略,海外分支机构当地上市融资与本土化策略等。

(5)运用数据库和智能技术评估风险。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德国大型商业银行开发了高速评估银行风险的电子系统。德累斯顿银行选择了IBM公司的数据库和BO公司的商务智能技术相结合的组合,实时监测和分析风险因素,隔离并追踪可疑风险,通过对银行客户账户的密切观察,迅速识别可能的拖欠行为,及时采取行动,有效地帮助该行降低了风险成本。

二、国际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美国、德国两个国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手段各有不同,但都能达到有效管理风险的殊途同归的效果。它们风险管理模式共同的特征,是我国银行业加强内部风险管理的努力方向。

1、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建设

(1)完善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责权划分。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已完成股份制改造,法人治理结构相对完善,但如何消除银行内部管理浓重的行政色彩,形成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将是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点。鉴于此,商业银行可以在建立健全董事会和监事会职能的同时,引进外部独立董事,真正发挥董事会的作用,并对银行高级管理层进行监督,同时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三者之间权力的相互制衡。

(2)建立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垂直、扁平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设置关键的是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可以考虑做如图1所示的安排。总行对二级分行行长实施风险问责制,并向分行派出副行长级的风险管理官,协助分行行长管理风险;在分行行长下设单独的风险管理部门,管理各分业务部门的风险,并定期向风险管理官和分行行长汇报风险暴露情况;对于业务第一线的风险状况,可由业务主管和业务经理进行日常追踪和防范,实现风险管理“关口前移”。

2、风险的全面管理模式建设

不论对各种风险如何进行管理,都应将其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之中,并通过先进的风险识别、衡量、监测、控制和转移手段,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实现风险与收益相匹配,而不能仅仅强调某一风险或某一类风险。

风险的全面管理,还应体现在根据风险的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对于信用风险,可以通过完善授信决策流程的方法进行管理;利率风险,可以通过分析敏感性资产和负债在利率波动下银行出现的损益状况和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等方法进行管理;操作风险,要将风险管理工作细化到每个流程和每个环节,把规章制度融于流程中间。

3、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技术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应广泛借鉴国际银行业经验,尽快将风险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同时应用到风险管理中去。

商业银行可以运用诸如VAR、信贷矩阵方法测度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运用RAROC方法进行绩效评估,通过量化风险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本充足率;利用内部评级模型和资产组合模型度量整个银行资产的未来预期损失;通过证券化、衍生工具等进行资产负债管理,降低银行的风险敞口;积极开发全面衡量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在内的一体化分析模型,提高风险管理效率。除此之外,各商业银行还可通过开发风险管理软件以完成业务的自动化及动态分析。

4、风险管理的数据信息化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开发并完善数据信息化处理系统,收集、整理分散在各部门、各机构的历史数据,实现由各分支行到总行业务数据和管理信息在物理和逻辑上的同步集中,并建立综合数据库,为分析各种风险暴露和敞口提供信息支持。同时,加快开发全国性数据中心建设,提高经营管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5、风险管理的团队建设

针对目前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人员利用现代量化技术管理风险的能力普遍较低以及专业人员匮乏的现象,各家银行应加大风险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风险管理团队,这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保障。风险管理团队的成员必须具备证券、保险、信托等多种行业的从业经验,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金融工程学等多门类学科的知识,能熟练应用金融风险的度量模型于现实风险的分析之中。

【参考文献】

[1] 孙广生、冯宗宪:美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1(22).

篇(4)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推进,我国金融风险呈现出日益加大的趋势,在此形势下,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是稳定国内金融形势的关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这是多年累积的结果,是国民经济各方面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无论是从银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来说,还是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来看,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构建更为合理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将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出发,参照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和技术,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形式、组织结构、风险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安排以及风险的度量技术等方面。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形式分为“自上而下”的集中管理模式和“自下而上”的分散管理模式。风险集中管理由总行统一管理风险,管理体系与整个银行的管理体系配套,风险管理效果取决于汇总后的风险信息质量及相关分析人员水平。其缺点是风险管理决策层远离一线,决策者难以保持对风险的高度敏感,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线风险管理人员缺乏管理好风险的积极性。风险分散管理对控制风险的权限下放,由分支机构根据各自面临的风险实施管理。其不足是如果相应制度缺失,风险管理的责任、权利和利益难以有效统一,就可能使风险控制流于形式。

(二)风险组织结构

风险组织结构一般包括:对风险负最终责任的董事会、被授权管理风险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政策实施与风险控制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监控风险管理政策实施的稽核部门和业务风险经理。董事会最终承担财务损失或股东权益减少等责任,防范、控制和处理银行所面临的所有风险是董事会的重要职能。风险管理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负责制订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对那些能够量化的风险颁布量化风险标准,对内部评估不易量化的风险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隶属于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日常的监督、衡量和评价量化风险的职责。其职责是:批准衡量财务风险的方法体系;监控风险限额的使用;审核风险的集中情况;衡量非正常市场状况的发生对银行体系的影响;监控投资组合价值的实际波动与预测值之间的方差;审核和批准信贷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所使用的定价模型和风险评估系统。稽核委员会通过内部和外部稽核人员来保证已获批准的风险管理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各业务部门的风险经理负责本部门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其职责是确保业务部门贯彻风险管理政策,并向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提供日常报告。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风险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一是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组成,是现代商业银行正常经营与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制度保证。二是明确业务部门风险控制分工及相互制衡关系以实现风险控制与管理中交叉监督和双重控制的效果。三是严密谨慎的授权审批制度。在内部建立针对贷款权限、风险限额和审批程序等内容的授权、审批制度。四是有效的内部检查与稽核制度。

(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安排

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是风险管理体系运作的重要保证。包括:一是风险管理政策督导。制订下达授信政策导向、授信资产管理目标、风险管理政策及相关规章制度;审核分支机构制定授信业务的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确保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一致性;对各分支机构在执行中的具体授信管理问题给予指导。二是客户统一授信风险监控。负责制订授信业务授权管理办法和授权方案,明确各分支机构的授信审批权限。三是尽职调查和风险评审。信贷业务部门受理的所有授信项目都要经过风险管理委员尽职调查小组的调查和集体审议,才能报送决策层审批。四是资产质量监控和后评价。监测、分析和管理资产质量整体状况,监督各项授信规章制度的执行,监控其授信资产质量及授信执行情况。

(五)风险度量技术

1.风险价值法fvaR)。VaR把银行的全部资产组合风险概括为一个简单的数字,并以货币计量单位来表示风险管理的核心——潜在亏损。VaR实际上回答了在概率给定的情况下,银行投资组合价值在下一阶段最多可能损失多少。

2.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RAROC)。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是收益与潜在亏损或VAR值的比值。在对其资金使用进行决策时,不是以赢利的绝对水平作为评判基础,而是以该资金投资风险基础上的赢利贴现值作为依据。银行应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这也是RAROC的宗旨所在。决定RAROC的关键是潜在亏损即风险值的大小,该风险值或潜在亏损越大,投资报酬贴现就越大。

3.信贷矩阵(CreditMetrics)。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计算某项或某组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通过VaR数值的计算力图反映出银行某个或整个信贷组合一旦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拖欠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积极致力于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果,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但与国外先进银行比较,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在意识层面

尚未形成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风险管理文化。当前,银行普遍增强了风险意识,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风险管理战略的执行还缺乏一致性,尤其是基层行在贯彻风险管理方面还多少存在被动消极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风险防范的难度。

(二)在体制层面

尚未确立科学、严谨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如何使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体现发展的规范性与灵活性的要求,并在风险管理方面最终实现价值最优化,在内控体系建设上存在不少制度空白或制度落实不到位,风险责任的划分和追究还缺乏较明确的管理举措等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在机制层面

尚未建立高效、流畅的风险管理流程体系。一方面,银行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风险管理系统很难在信息传导和共享、数据分析以及管理决策等方面发挥快速反应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基本的机制构建上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制度和规则的操作性不强,风险评估的手段不够。

(四)在技术层面

还处于对现代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的探索准备阶段。从硬件上说,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系统建设、数据收集与信息管理等工作还远未成形。从软件上说,对于国外先进银行已普遍使用的先进风险管理方法或计量技术,各银行内部还在积极摸索;在风险控制上,国内银行更多依靠计分模型、财务比率分析以及主观经验进行管理,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型以及满足风险计量要求的数据支持,资产评估的准确性不高,难以进行更深入的风险细分。 (五)在人才层面

适应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还相当缺乏。建立风险管理的信息平台以及引进和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人才不足是国内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瓶颈。如何引进以及建立自身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质量与效率,是目前国内银行亟须加强的一项工作。

三、如何构建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一)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文化体系

积极培育成熟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对促进商业银行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确立牢固的风险管理理念,有鲜明的风险管理主题,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其次要坚持人本观念,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让每位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风险,使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在每个机构和每位员工心中扎根,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再次要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全员风险识别和防范的技能和水平;最后,要注重工具创新,强调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注重对风险的量化分析,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二)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

一是从制订和完善制度出发,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性。首先,要适时废除过时的有关制度,对新制度不断加以完善,以适应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其次,要防止前后重复,让基层执行者无所适从。再次,要强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时候、任何层次上都不得有特权化阶层。最后,要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各级要严格执行制度,充分体现制度的严肃性和不可抗拒性。二是建立权力监控制度,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内部控制对银行员工的约束力会随着职位的升高而减弱,表面化的集体决策制度,看上去是降低了决策的风险,实则缺乏责任控制,易使权力失控。责任牵制是业务发展的核心问题,只有明确责任,才能使当权者谨慎使用自己的权力,实现相互之间横向与纵向的有效控制。

(三)建立全面、流畅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构建全面、流畅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一是要培育先进的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建立独立而权威的风险管理部门,以实现对各机构风险统一管理;三是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对各类风险实现全面管理;四是通过风险识别、衡量监测、控制和转移实现全过程管理;五是确定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协调联动管理。

(四)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体系

贷款业务是银行的重要业务,也是银行取得最大利润的业务,其面临的风险也是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1.强化贷款防范风险机制。首先,要建立一套信贷的审贷分离机制,将贷款的审查与批准分开,相互牵制,形成贷款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其次,要建立权责结合的考核与监督机制,完善贷款管理责任制。

2.设定定性考核指标,搞好贷前调查工作。银行在贷前应由专业人员对借款企业的信用等级、资金结构、经济效益、企业的发展前景等设立相应的考核指标进行审查,以明确企业的资信程度、偿还能力,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贷款。

3.选择适当的贷款方式。对新发放的贷款,采用适当的贷款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款的风险,要全面地实行抵押、质押、保证贷款,尽量少或者不发放信用贷款,对已经发放的旧贷款逐步进行补人完善抵押、担保手续。

4.跟踪、监测贷款的使用情况。要根据贷款的额度、方式、风险程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测贷款的使用情况。

5.加强对贷款的收贷工作。对于已经到期的贷款,银行应主动从借款人的账户中扣除。而对于已经形成的呆滞、呆账贷款要实行专户管理、定期催收,还要采取债权保全措施,依法清收。对于保证贷款,应主动在保证企业一位账户中扣收或向他行办理无条件委托收款,最大限度地收回贷款本金。

6.实行贷款损失补偿机制。银行对于一些已发生的数额较小的贷款损失,可以直接摊人经营成本。对那些数额较大的贷款损失,银行应建立隐性储备,适当提高每年利润中提取的贷款风险基金,来冲销数额较大的贷款损失。

(五)充分利用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

在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进行量化管理,实现经营过程中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模式,已成为国际活跃银行主流的风险管理理念。如J.PMorgan(JPM)银行于1997年开发的度量信用风险的CreditMetrics模型、衡量银行全面风险的RAROC绩效考核模型等。这些模型几乎均以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风险价值(VaR)技术为载体,把风险损失程度与银行经济资本的配置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数据充分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能够根据不同的适用模型测算出相应的风险损失状况,进而采取合理的处置措施。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应注重学习和引进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为风险模型的开发运用,风险量化系统以及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培养造就一批风险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篇(5)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推进,我国金融风险呈现出日益加大的趋势,在此形势下,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是稳定国内金融形势的关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这是多年累积的结果,是国民经济各方面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无论是从银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来说,还是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来看,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构建更为合理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将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出发,参照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和技术,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形式、组织结构、风险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安排以及风险的度量技术等方面。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形式分为“自上而下”的集中管理模式和“自下而上”的分散管理模式。风险集中管理由总行统一管理风险,管理体系与整个银行的管理体系配套,风险管理效果取决于汇总后的风险信息质量及相关分析人员水平。其缺点是风险管理决策层远离一线,决策者难以保持对风险的高度敏感,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线风险管理人员缺乏管理好风险的积极性。风险分散管理对控制风险的权限下放,由分支机构根据各自面临的风险实施管理。其不足是如果相应制度缺失,风险管理的责任、权利和利益难以有效统一,就可能使风险控制流于形式。

(二)风险组织结构

风险组织结构一般包括:对风险负最终责任的董事会、被授权管理风险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政策实施与风险控制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监控风险管理政策实施的稽核部门和业务风险经理。董事会最终承担财务损失或股东权益减少等责任,防范、控制和处理银行所面临的所有风险是董事会的重要职能。风险管理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负责制订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对那些能够量化的风险颁布量化风险标准,对内部评估不易量化的风险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隶属于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日常的监督、衡量和评价量化风险的职责。其职责是:批准衡量财务风险的方法体系;监控风险限额的使用;审核风险的集中情况;衡量非正常市场状况的发生对银行体系的影响;监控投资组合价值的实际波动与预测值之间的方差;审核和批准信贷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所使用的定价模型和风险评估系统。稽核委员会通过内部和外部稽核人员来保证已获批准的风险管理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各业务部门的风险经理负责本部门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其职责是确保业务部门贯彻风险管理政策,并向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提供日常报告。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风险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一是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组成,是现代商业银行正常经营与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制度保证。二是明确业务部门风险控制分工及相互制衡关系以实现风险控制与管理中交叉监督和双重控制的效果。三是严密谨慎的授权审批制度。在内部建立针对贷款权限、风险限额和审批程序等内容的授权、审批制度。四是有效的内部检查与稽核制度。

(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安排

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是风险管理体系运作的重要保证。包括:一是风险管理政策督导。制订下达授信政策导向、授信资产管理目标、风险管理政策及相关规章制度;审核分支机构制定授信业务的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确保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一致性;对各分支机构在执行中的具体授信管理问题给予指导。二是客户统一授信风险监控。负责制订授信业务授权管理办法和授权方案,明确各分支机构的授信审批权限。三是尽职调查和风险评审。信贷业务部门受理的所有授信项目都要经过风险管理委员尽职调查小组的调查和集体审议,才能报送决策层审批。四是资产质量监控和后评价。监测、分析和管理资产质量整体状况,监督各项授信规章制度的执行,监控其授信资产质量及授信执行情况。

(五)风险度量技术

1.风险价值法fvaR)。VaR把银行的全部资产组合风险概括为一个简单的数字,并以货币计量单位来表示风险管理的核心——潜在亏损。VaR实际上回答了在概率给定的情况下,银行投资组合价值在下一阶段最多可能损失多少。

2.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RAROC)。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是收益与潜在亏损或VAR值的比值。在对其资金使用进行决策时,不是以赢利的绝对水平作为评判基础,而是以该资金投资风险基础上的赢利贴现值作为依据。银行应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这也是RAROC的宗旨所在。决定RAROC的关键是潜在亏损即风险值的大小,该风险值或潜在亏损越大,投资报酬贴现就越大。

3.信贷矩阵(CreditMetrics)。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计算某项或某组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通过VaR数值的计算力图反映出银行某个或整个信贷组合一旦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拖欠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积极致力于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果,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但与国外先进银行比较,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在意识层面

尚未形成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风险管理文化。当前,银行普遍增强了风险意识,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风险管理战略的执行还缺乏一致性,尤其是基层行在贯彻风险管理方面还多少存在被动消极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风险防范的难度。

(二)在体制层面

尚未确立科学、严谨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如何使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体现发展的规范性与灵活性的要求,并在风险管理方面最终实现价值最优化,在内控体系建设上存在不少制度空白或制度落实不到位,风险责任的划分和追究还缺乏较明确的管理举措等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在机制层面

尚未建立高效、流畅的风险管理流程体系。一方面,银行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风险管理系统很难在信息传导和共享、数据分析以及管理决策等方面发挥快速反应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基本的机制构建上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制度和规则的操作性不强,风险评估的手段不够。

(四)在技术层面

还处于对现代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的探索准备阶段。从硬件上说,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系统建设、数据收集与信息管理等工作还远未成形。从软件上说,对于国外先进银行已普遍使用的先进风险管理方法或计量技术,各银行内部还在积极摸索;在风险控制上,国内银行更多依靠计分模型、财务比率分析以及主观经验进行管理,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型以及满足风险计量要求的数据支持,资产评估的准确性不高,难以进行更深入的风险细分。

(五)在人才层面

适应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还相当缺乏。建立风险管理的信息平台以及引进和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人才不足是国内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瓶颈。如何引进以及建立自身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质量与效率,是目前国内银行亟须加强的一项工作。

三、如何构建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一)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文化体系

积极培育成熟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对促进商业银行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确立牢固的风险管理理念,有鲜明的风险管理主题,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其次要坚持人本观念,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让每位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风险,使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在每个机构和每位员工心中扎根,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再次要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全员风险识别和防范的技能和水平;最后,要注重工具创新,强调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注重对风险的量化分析,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二)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

一是从制订和完善制度出发,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性。首先,要适时废除过时的有关制度,对新制度不断加以完善,以适应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其次,要防止前后重复,让基层执行者无所适从。再次,要强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时候、任何层次上都不得有特权化阶层。最后,要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各级要严格执行制度,充分体现制度的严肃性和不可抗拒性。二是建立权力监控制度,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内部控制对银行员工的约束力会随着职位的升高而减弱,表面化的集体决策制度,看上去是降低了决策的风险,实则缺乏责任控制,易使权力失控。责任牵制是业务发展的核心问题,只有明确责任,才能使当权者谨慎使用自己的权力,实现相互之间横向与纵向的有效控制。

(三)建立全面、流畅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构建全面、流畅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一是要培育先进的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建立独立而权威的风险管理部门,以实现对各机构风险统一管理;三是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对各类风险实现全面管理;四是通过风险识别、衡量监测、控制和转移实现全过程管理;五是确定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协调联动管理。

(四)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体系

贷款业务是银行的重要业务,也是银行取得最大利润的业务,其面临的风险也是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1.强化贷款防范风险机制。首先,要建立一套信贷的审贷分离机制,将贷款的审查与批准分开,相互牵制,形成贷款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其次,要建立权责结合的考核与监督机制,完善贷款管理责任制。

2.设定定性考核指标,搞好贷前调查工作。银行在贷前应由专业人员对借款企业的信用等级、资金结构、经济效益、企业的发展前景等设立相应的考核指标进行审查,以明确企业的资信程度、偿还能力,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贷款。

3.选择适当的贷款方式。对新发放的贷款,采用适当的贷款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款的风险,要全面地实行抵押、质押、保证贷款,尽量少或者不发放信用贷款,对已经发放的旧贷款逐步进行补人完善抵押、担保手续。

4.跟踪、监测贷款的使用情况。要根据贷款的额度、方式、风险程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测贷款的使用情况。

5.加强对贷款的收贷工作。对于已经到期的贷款,银行应主动从借款人的账户中扣除。而对于已经形成的呆滞、呆账贷款要实行专户管理、定期催收,还要采取债权保全措施,依法清收。对于保证贷款,应主动在保证企业一位账户中扣收或向他行办理无条件委托收款,最大限度地收回贷款本金。

6.实行贷款损失补偿机制。银行对于一些已发生的数额较小的贷款损失,可以直接摊人经营成本。对那些数额较大的贷款损失,银行应建立隐性储备,适当提高每年利润中提取的贷款风险基金,来冲销数额较大的贷款损失。

(五)充分利用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

在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进行量化管理,实现经营过程中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模式,已成为国际活跃银行主流的风险管理理念。如J.PMorgan(JPM)银行于1997年开发的度量信用风险的CreditMetrics模型、衡量银行全面风险的RAROC绩效考核模型等。这些模型几乎均以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风险价值(VaR)技术为载体,把风险损失程度与银行经济资本的配置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数据充分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能够根据不同的适用模型测算出相应的风险损失状况,进而采取合理的处置措施。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应注重学习和引进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为风险模型的开发运用,风险量化系统以及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培养造就一批风险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篇(6)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推进,我国金融风险呈现出日益加大的趋势,在此形势下,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是稳定国内金融形势的关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这是多年累积的结果,是国民经济各方面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无论是从银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来说,还是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来看,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构建更为合理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将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出发,参照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和技术,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形式、组织结构、风险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安排以及风险的度量技术等方面。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形式分为“自上而下”的集中管理模式和“自下而上”的分散管理模式。风险集中管理由总行统一管理风险,管理体系与整个银行的管理体系配套,风险管理效果取决于汇总后的风险信息质量及相关分析人员水平。其缺点是风险管理决策层远离一线,决策者难以保持对风险的高度敏感,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线风险管理人员缺乏管理好风险的积极性。风险分散管理对控制风险的权限下放,由分支机构根据各自面临的风险实施管理。其不足是如果相应制度缺失,风险管理的责任、权利和利益难以有效统一,就可能使风险控制流于形式。

(二)风险组织结构

风险组织结构一般包括:对风险负最终责任的董事会、被授权管理风险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政策实施与风险控制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监控风险管理政策实施的稽核部门和业务风险经理。董事会最终承担财务损失或股东权益减少等责任,防范、控制和处理银行所面临的所有风险是董事会的重要职能。风险管理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负责制订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对那些能够量化的风险颁布量化风险标准,对内部评估不易量化的风险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隶属于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日常的监督、衡量和评价量化风险的职责。其职责是:批准衡量财务风险的方法体系;监控风险限额的使用;审核风险的集中情况;衡量非正常市场状况的发生对银行体系的影响;监控投资组合价值的实际波动与预测值之间的方差;审核和批准信贷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所使用的定价模型和风险评估系统。稽核委员会通过内部和外部稽核人员来保证已获批准的风险管理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各业务部门的风险经理负责本部门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其职责是确保业务部门贯彻风险管理政策,并向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提供日常报告。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风险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一是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组成,是现代商业银行正常经营与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制度保证。二是明确业务部门风险控制分工及相互制衡关系以实现风险控制与管理中交叉监督和双重控制的效果。三是严密谨慎的授权审批制度。在内部建立针对贷款权限、风险限额和审批程序等内容的授权、审批制度。四是有效的内部检查与稽核制度。

(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安排

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是风险管理体系运作的重要保证。包括:一是风险管理政策督导。制订下达授信政策导向、授信资产管理目标、风险管理政策及相关规章制度;审核分支机构制定授信业务的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确保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一致性;对各分支机构在执行中的具体授信管理问题给予指导。二是客户统一授信风险监控。负责制订授信业务授权管理办法和授权方案,明确各分支机构的授信审批权限。三是尽职调查和风险评审。信贷业务部门受理的所有授信项目都要经过风险管理委员尽职调查小组的调查和集体审议,才能报送决策层审批。四是资产质量监控和后评价。监测、分析和管理资产质量整体状况,监督各项授信规章制度的执行,监控其授信资产质量及授信执行情况。

(五)风险度量技术

1.风险价值法fvaR)。VaR把银行的全部资产组合风险概括为一个简单的数字,并以货币计量单位来表示风险管理的核心——潜在亏损。VaR实际上回答了在概率给定的情况下,银行投资组合价值在下一阶段最多可能损失多少。

2.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RAROC)。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是收益与潜在亏损或VAR值的比值。在对其资金使用进行决策时,不是以赢利的绝对水平作为评判基础,而是以该资金投资风险基础上的赢利贴现值作为依据。银行应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这也是RAROC的宗旨所在。决定RAROC的关键是潜在亏损即风险值的大小,该风险值或潜在亏损越大,投资报酬贴现就越大。

3.信贷矩阵(CreditMetrics)。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计算某项或某组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通过VaR数值的计算力图反映出银行某个或整个信贷组合一旦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拖欠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积极致力于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果,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但与国外先进银行比较,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在意识层面

尚未形成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风险管理文化。当前,银行普遍增强了风险意识,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风险管理战略的执行还缺乏一致性,尤其是基层行在贯彻风险管理方面还多少存在被动消极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风险防范的难度。

(二)在体制层面

尚未确立科学、严谨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如何使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体现发展的规范性与灵活性的要求,并在风险管理方面最终实现价值最优化,在内控体系建设上存在不少制度空白或制度落实不到位,风险责任的划分和追究还缺乏较明确的管理举措等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在机制层面

尚未建立高效、流畅的风险管理流程体系。一方面,银行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风险管理系统很难在信息传导和共享、数据分析以及管理决策等方面发挥快速反应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基本的机制构建上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制度和规则的操作性不强,风险评估的手段不够。

(四)在技术层面

还处于对现代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的探索准备阶段。从硬件上说,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系统建设、数据收集与信息管理等工作还远未成形。从软件上说,对于国外先进银行已普遍使用的先进风险管理方法或计量技术,各银行内部还在积极摸索;在风险控制上,国内银行更多依靠计分模型、财务比率分析以及主观经验进行管理,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型以及满足风险计量要求的数据支持,资产评估的准确性不高,难以进行更深入的风险细分。

(五)在人才层面

适应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还相当缺乏。建立风险管理的信息平台以及引进和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人才不足是国内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瓶颈。如何引进以及建立自身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质量与效率,是目前国内银行亟须加强的一项工作。

三、如何构建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一)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文化体系

积极培育成熟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对促进商业银行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确立牢固的风险管理理念,有鲜明的风险管理主题,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其次要坚持人本观念,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让每位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风险,使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在每个机构和每位员工心中扎根,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再次要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全员风险识别和防范的技能和水平;最后,要注重工具创新,强调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注重对风险的量化分析,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二)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

一是从制订和完善制度出发,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性。首先,要适时废除过时的有关制度,对新制度不断加以完善,以适应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其次,要防止前后重复,让基层执行者无所适从。再次,要强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时候、任何层次上都不得有特权化阶层。最后,要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各级要严格执行制度,充分体现制度的严肃性和不可抗拒性。二是建立权力监控制度,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内部控制对银行员工的约束力会随着职位的升高而减弱,表面化的集体决策制度,看上去是降低了决策的风险,实则缺乏责任控制,易使权力失控。责任牵制是业务发展的核心问题,只有明确责任,才能使当权者谨慎使用自己的权力,实现相互之间横向与纵向的有效控制。

(三)建立全面、流畅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构建全面、流畅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一是要培育先进的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建立独立而权威的风险管理部门,以实现对各机构风险统一管理;三是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对各类风险实现全面管理;四是通过风险识别、衡量监测、控制和转移实现全过程管理;五是确定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协调联动管理。

(四)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体系

贷款业务是银行的重要业务,也是银行取得最大利润的业务,其面临的风险也是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1.强化贷款防范风险机制。首先,要建立一套信贷的审贷分离机制,将贷款的审查与批准分开,相互牵制,形成贷款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其次,要建立权责结合的考核与监督机制,完善贷款管理责任制。

2.设定定性考核指标,搞好贷前调查工作。银行在贷前应由专业人员对借款企业的信用等级、资金结构、经济效益、企业的发展前景等设立相应的考核指标进行审查,以明确企业的资信程度、偿还能力,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贷款。

3.选择适当的贷款方式。对新发放的贷款,采用适当的贷款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款的风险,要全面地实行抵押、质押、保证贷款,尽量少或者不发放信用贷款,对已经发放的旧贷款逐步进行补人完善抵押、担保手续。

4.跟踪、监测贷款的使用情况。要根据贷款的额度、方式、风险程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测贷款的使用情况。

5.加强对贷款的收贷工作。对于已经到期的贷款,银行应主动从借款人的账户中扣除。而对于已经形成的呆滞、呆账贷款要实行专户管理、定期催收,还要采取债权保全措施,依法清收。对于保证贷款,应主动在保证企业一位账户中扣收或向他行办理无条件委托收款,最大限度地收回贷款本金。

6.实行贷款损失补偿机制。银行对于一些已发生的数额较小的贷款损失,可以直接摊人经营成本。对那些数额较大的贷款损失,银行应建立隐性储备,适当提高每年利润中提取的贷款风险基金,来冲销数额较大的贷款损失。

(五)充分利用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

在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进行量化管理,实现经营过程中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模式,已成为国际活跃银行主流的风险管理理念。如J.PMorgan(JPM)银行于1997年开发的度量信用风险的CreditMetrics模型、衡量银行全面风险的RAROC绩效考核模型等。这些模型几乎均以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风险价值(VaR)技术为载体,把风险损失程度与银行经济资本的配置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数据充分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能够根据不同的适用模型测算出相应的风险损失状况,进而采取合理的处置措施。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应注重学习和引进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为风险模型的开发运用,风险量化系统以及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培养造就一批风险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篇(7)

2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RiskIdentification)的内容包括3个部分。(1)识别并确定项目有哪些潜在的风险。(2)识别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3)识别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项目团队成员均应参与到风险识别的过程,以便增加成员对于风险的应对能力和责任感,也均应认识到风险识别是一项不断重复的过程,因为在项目的进展中可能会有新的风险出现,旧的风险也可能会消失。风险分解结构(RiskBreakdownStructure)是风险识别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有助于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现引起潜在风险的多种原因,具有多种分类结构,企业可以选择以往项目总结下来的结构或者引用新的结构。

3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RiskAnalysis)包括定性风险分析和定量风险分析,后者一般在前者完成后进行。3.1定性风险分析定性风险分析(QualitativeRiskAnalysis)对已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排列出优先级,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和风险应对计划。风险的发生概率分为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客观概率是通过历史数据统计或大量的试验进行推测的,主观概率是通过专家经验或讨论进行推测的。客观概率比主观概率的准确性高,但在实际项目中有时很难收集到足够的历史数据或做进行大量的实验,所以主观概率不可或缺。概率影响矩阵(ProbabilityandImpactMatrix)是定性风险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已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对项目造成的影响的组合,划分出风险的高、中、低级别,并以不同的颜色标识优先级(见表1)。3.2定量风险分析定量风险分析(QuantitativeRiskAnalysis)是对定性风险分析中排出优先级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的过程,但有时会因为缺少足够的数据建立模型,而无法实施定量风险分析。预期货币值(ExpertedMonetaryValue)是定量风险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把方案中每个可能性的价值与其发生的概率相乘,再将所有乘积加在一起得出该方案的预期货币值EMV,从而辅助项目决策,通常在决策树中使用。

险应对计划

风险应对计划(PlanRiskResponse)是按照已识别风险的优先级来制定应对策略的过程。风险的应对策略包括回避、转移、减轻和接受4种,等级较高的风险通常采用回避和减轻策略,等级较低的风险则采用转移和接受策略。项目经理应该为每种风险选择至少一种应对策略(高优先级的风险可能需要备用策略,以防当前策略失去效用),得到全部项目关系人认可后为其指定一个明确的应对负责人。风险应对计划的对象是已识别的风险,但项目过程中存在着未知风险,无法进行主动管理,项目经理除了可以定期进行风险识别外,还可以通过分配一定的管理储备来应急。

5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RiskMonitoringandControl)是在项目中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测残余风险,识别新的风险,实施风险应对计划并评估其效用的过程。偏差与趋势分析(VarianceandTrendAnalysis)是风险监控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可以通过分析项目当前阶段的挣值和计划价值、实际成本的差别,分析出项目的进度与成本是否出现偏差,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实施风险应对策略或使用管理储备应急。

6结语

在信息系统项目中,风险管理既是一项管理流程,保证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实现项目的按时按质完成,同时风险管理也是一项投资,不仅涉及人员的投入,还有资金和物资等的投入,因此其成本不应超过项目的预期收益,当一个项目完成后,企业应该对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总结,建立主要风险清单,作为组织过程资产为下一个项目的风险管理做参考。

作者:李文彬 单位:韶关供电局

参考文献

[1]柳纯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M].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篇(8)

1998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下文简称BCBS)了第42号文件《操作风险管理》,分别从六个方面概括地指出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即管理层如何进行监督管理,如何进行内部控制,监督可能发挥的作用,怎样计量风险、监控风险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控制操作风险的措施,相关的程序和政策等。

2003年2月BCBS公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第96号文件《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稳健做法》。提出了操作风险管理的10项原则,具体包括风险管理的环境、风险管理(含识别、衡量、监督检测和控制及缓释等)、监管者的作用、信息的披露等四个方面,从而完善和丰富了商业银行管理操作风险的结构框架,对商业银行管理操作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2004年6月BCBS公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该修订框架针对计算操作风险资本的定性资格标准的形式,通过高级计量法和标准法简要地指出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2006年4月7日,BCBS公布了《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和《核心原则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2011年7月,全球巴塞尔协议Ⅲ终于敲定了全球金融监管新框架,BCBS明确表示,为避免全球再遭金融海啸冲击的风险,将全球系统重要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高1%至2.5%,且需在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内逐步达标。

二、基于内部控制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要素分析

(一)英国银行家协会的全面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英国银行家协会在1999年操作风险管理调查分析报告中指出:“操作风险的管理框架正在兴起,它包括一套相互结合的过程、工具和降低策略。”该报告总结了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由6层金字塔结构组成,包括策略、政策、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缓解、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等要素组成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2003年,巴塞尔委员会为配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出台而了《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良好做法》,其中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七原则被分为两部分,即“构建一个合理的风险管理环境”和“风险管理:识别、评估、监测和缓释/控制”。前一类措施包括董事会、内部审计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它和英国银行家协会框架结构中的 “文化”层面的含义实质上相似;后一类措施包括操作风险管理的策略、步骤和方法。可见,巴塞尔委员会试图通过这份文件推广的操作风险管理良好做法在本质上与英国银行家协会的基本框架是一致的。

(二)COSO委员会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COSO委员会于2004年9月公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简称ERM框架,又被称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ERM框架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是从制定企业战略目标开始,到实现目标的风险管理流程。它可以概括为:

三个层面:业务目标、全面风险管理的要素、公司的层级;

四个目标:战略性目标、经营性目标、报告性目标和合规性目标;

八个要素:目标设定、内部环境、风险衡量、事项判断、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测。

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要素必须为公司的四个目标服务;公司的三个层面要坚持四个同样的目标;每一个层面都必须基于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进行。

ERM框架认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涉及企业中的各个层面,包括模型坐标表示的企业和它的经营单位,即企业总体层面、部门层面、业务单位、子公司;模型横轴表示的八个模块,即每个层面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都包括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八个要素;模型纵轴表示的四个目标层,即每个层面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都有助于实现四大目标。全面风险管理强调对企业整体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组成了包括四大目标、八个要素和总体层面及各业务层次的三维立体矩阵模型框架结构。

三、基于内部控制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构建

(一)操作风险管理环境与文化层 主要表现在:

(1)公司治理:董事会与高层经理的作用。公司治理本质是公司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一系列的关系,核心在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管理公司实务和考虑股东和债权人以及其他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合理方式和有效激励。公司治理为公司制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和监测目标的实现过程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因此,有效的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基本前提,是商业银行所有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活动的基础,进而成为商业银行有效控制操作风险管理和培育良好风险管理环境和文化的关键。同时,商业银行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能够对高层管理人员形成权力制约和监督,从而有效的遏制高层管理人员引发的操作风险事件,能够直接改善操作风险管理状况。

(2)内部控制:业务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内部控制主要突出业务部门控制和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操作风险可以来自于商业银行的任何一项业务、产品和流程。因此,业务部门自身对其产品和流程的管理和控制成为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中的重要一环,业务部门对日常经营管理中的操作风险管理负责,确保每一条业务线上的内部控制措施与操作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相一致,从而为管理商业银行整体操作风险提供帮助。同时,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单位,应对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综合监控和审计。审计部门可向负责操作风险管理的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但其自身不能直接进行操作风险管理,也不对操作风险管理负责。

(二)操作风险管理战略与政策层

(1)操作风险管理战略 主要表现在:

操作风险管理战略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目标、操作风险偏好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的改进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解决“商业银行愿意接受什么风险”和“在何种程度上去接受这些风险”等基本问题的答案。总体而言,操作风险偏好是操作风险战略的核心内容,原因是操作风险管理目标取决于商业银行发展总体战略和风险管理总体目标,以及外部监管的要求,而操作风险容忍度是操作风险偏好的量化表示。根据国际银行业的通行做法,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业务目标相结合,再加上银行的价值导向就可计算出其风险偏好。所以,商业银行应当在确定其操作风险偏好时应注意:不能影响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行,风险偏好既不能过于激进,也不能过于保守;风险偏好不但要与风险意识水平一致,同时还应当与银行的管理经验与技巧相一致;银行风险偏好不能大于银行风险管理(包括人员、组织结构、科技系统等)设施所能承受的水平。

(2)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对于具体的操作风险管理单位和银行业务单位而言,风险战略通常表现过于宏观,和日常管理和经验相比,还有很长距离,而且缺乏细化的制度和方法。他们更想了解怎样实现这些风险战略,它们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落实这些风险战略。操作风险政策就是对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工具和报告制度等具体规定。需要注意的是,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应该在商业银行内部创造一种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所有重大的操作风险都可以被有效的识别、量化和监督,并且适用于量化不同类型风险的管理工具可以被有效划分,同时能反映业务活动开展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还要不断进行检查和更新。

(三)操作风险管理技术方法 主要表现在:

(1)识别操作风险。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的开始是操作风险识别,同时操作风险识别也是操作风险衡量、应对、检测等环节顺利开展的前提。操作风险评估程序对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及可能阻碍目标实现的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识别所有主要产品、活动、程序和系统中固有的操作风险,明确回答在商业银行业务运行过程中将面临哪些操作风险、导致操作风险的因素是什么、操作风险应该如何描述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操作风险识别必须在银行没有对风险采取任何对策之前进行。只有这样,有关操作风险管理人员才能充分了解银行的真实情况,然后采取通过比较前后的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来评估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用。

(2)评估操作风险。操作风险评估程序是在识别出潜在的操作风险之后,对操作风险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程序,以决定哪些风险是不能接受的,必须规避或转移出去,而哪些操作风险是可以接受的,能够保留或控制。完成这一步骤需要考虑操作风险两个方面的性质:一是可能性,即潜在风险在风险事件作用下转化为实际损失的概率;二是影响力,即如果不对潜在风险实施任何控制措施,风险实际发生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造成损失,更主要的是对公司经营目标实现的潜在冲击。

篇(9)

中图分类号: X8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风险一般含义有两种:风险与出现损失有关的不确定性;风险在给定情况下和特定时间内(前提条件),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比较偏差得出损失还是收益)。对于建设工程风险的认识,我们要明确两个基本点:(1)建设工程风险较大。建设工程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均较大,往往造成严重的损失后果。(2)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均有风险,对于同一风险事件,不同的参与方的后果有时迥然不同。损失机会的含义与风险不同,损失机会是指损失出现的概率。

概率分为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客观概率是某事件在长期内发生的概率,主观概率是个人对某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估计。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实施决策、检查等五方面内容。风险对策大致可分为四类:风险回避和损失控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后三种即不回避)。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工程如何进行风险对策,即风险控制,为我们作出风险决策提供可信依据和科学的服务。

(一)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以一定的方式中断风险源,使其不发生或不再发展,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如某工程新建生产车间,原设计为轻钢结构方按,但为了回避生产工艺中带来的腐蚀和火灾等风险考虑改为排架混凝土方案;但混凝土施工工期较原方案长,增加了市场降温带来的新风险,而且新风险的损失值也相当可观。这说明风险回避在应用同时避免不了它自身的消极性:回避一种风险可能产生另一种新的风险;回避风险的同时失去了从风险中获益的可能性;回避风险可能效果不佳或根本不可能实现。当然,风险回避也有其自身的适用性。如某施工企业承包商到外地承揽工程项目,该项目的合同价值虽然很高,但合同中的某些条款(如预付款、工程进度款等支付条件、竣工的奖惩办法)存在较大风险,再加上对工程所属地的建筑市场也不是很了解,该企业管理层决定放弃该项目的投标,决定过些时日再抢占该地区的建筑市场。这时回避风险的做法就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风险决策。

(二)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又可分为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两个方面。预防损失措施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或消除损失发生的概率,而减少损失措施的作用在于降低损失的严重性或遏制损失的进一步发展,使损失最小化。当然,在实际运作中,损失控制方案都应当是预防措施和减少损失措施的有机结合。如损失控制一般是通过建立风险清单来实现的(事前),而应急预案是用来减少损失的(事中、事后)。

损失控制计划系统由预防计划(或称安全计划)、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三部分组成。安全计划,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预防损失的发生,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损失的严重性。预防计划的内容最广泛,具体措施最多,包括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合同措施和技术措施。灾难计划,它是一组事先编制好的、目的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具体措施,为现场人员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使其在各种严重、恶性的紧急事件发生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及时、妥善地处理,从而减少人员伤亡以及财产和经济损失。应急计划,是指风险损失基本确定后的处理计划,目的是使因严重风险事件而中断的工程事实过程尽快全面恢复,并减少进一步的损失,使其影响程度减至最小。

(三)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企业内部财务的角度应对风险。它不改变建设工程风险的客观性质,即不改变工程风险的发生概率,也不改变工程风险潜在损失的严重性。其类型包括非计划性风险自留和计划性风险自留。

导致非计划性风险自留的主要原因有:缺乏风险意识;风险识别失误、风险评价失误、风险决策延误和风险决策实施的延误等。相比较非计划性风险自留,计划性风险自留是主动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选择。风险自留决不可能单独运用,而应与其他风险对策结合使用。在实行风险自留时,应保证重大和较大的建设工程风险已经进行了的工程保险或已经实施了损失控制计划。计划性风险自留的计划性主要体现在风险自留水平和损失支付方式两个方面。所谓风险自留水平,是指选择哪些风险事件作为风险自留的对象,一般应选择风险量小或较小的风险事件作为风险自留的对象。

计划性风险自留应预先指定损失支付计划,常见的损失支付方式有以下几种:从现金净收入中支出;建立非基金储备;自我保险;母公司保险。

风险自留作为风险对策的特殊形式,其适用条件是:(1)别无选择;(2)期望损失不严重;(3)损失可准确预测;(4)企业有短期内承受最大潜在损失的能力;(5)投资机会良好(或表现为机会成本大);(6)内部服务优良。

(四)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分为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两种形式。风险分担的原则是:任何一种风险都应由最适宜承担该风险或最有能力进行损失控制的一方承担。符合上述原则的风险转移是合理的,可以取得双赢或多赢的结果。

非保险转移又称为合同转移。建设工程风险最常见的非保险转移有以下三种情况:(1)业主将合同责任和风险转移给对方当事人。如“一口价”施工合同中,业主将建筑材料涨价的风险转移给承包方。(2)承包商进行合同转让或工程分包。(3)第三方担保。担保方所承担的风险仅限于合同责任,即由于委托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以及违约所产生的责任。

非保险转移的优点是:可以转移某些不可保的潜在损失;被转移者往往能较好地进行损失控制。其不足之处是非保险转移可能因为双方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发生分歧而导致转移失败,或因被转移者无力承担实际发生的重大损失而导致仍然由转移者承担损失。

保险转移是指建设工程业主或承包商作为投保人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工程风险(包括第三方责任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在进行保险的情况下,建设工程在发生重大损失后可以从保险公司及时得到赔偿,使工程实施能不中断地、稳定地进行,还可以使决策者和风险管理人员对建设工程风险的担忧减少,而且保险公司可向业主和承包商提供较为全面的风险管理服务。

保险转移的缺点也是决策者在选择风险对策时加以注意的:(1)机会成本增加;(2)保险谈判常常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3)投保人可能产生心理麻痹而疏于损失控制计划。

参考文献:

篇(10)

企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补充养老保险,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薪酬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立企业年金,如何进行企业年金投资以确保其保值增值,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年金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年金的含义

(一)企业年金的含义。企业年金是用人单位和职工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鼓励下,根据本单位经济状况自愿为职工建立的,一种以弥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不足、提高职工退休生活保障水平为目的的补充性养老保险计划。从本质上看,企业年金是企业员工、领导、企业之间的一种契约,契约主体包括股东、企业经营者、职工。契约性决定了企业年金的强大生命力,没有这种契约就没有企业年金的存在价值。

(二)企业年金的主要功能。企业年金不仅是劳动者退休生活保障的重要补充形式,也是企业调动职工积极性,吸引高素质人才,稳定职工队伍,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的功能至少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分配功能。企业年金既具有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性质,也具有国民收入再分配性质。因此,企业年金补充养老金计划又被视为对职工的一种延迟支付的工资收入分配。

2、激励功能。企业年金计划根据企业的盈利和职工的绩效为职工年金个人账户供款,对于企业吸引高素质人才,稳定职工队伍,保障职工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职工为企业服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又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手段。

3、保障功能。建立企业年金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提高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水平,解决由于基本养老金替代率逐年下降而造成的职工退休前后的较大收入差距,弥补基本养老金保障水平的不足,满足退休人员享受较高生活质量的客观需求,发挥其补充和保障的作用。

二、企业年金的作用

有些人认为,企业年金是企业的一种福利。其实,企业年金与企业福利有本质上的不同。福利是当期消费,企业年金是未来消费,企业年金的消费权利发生在退休之后;福利体现公平,企业年金体现效率;企业的福利项目一般与生活需求等物质条件直接相关,与人的地位、级别没有关系,福利标准对事不对人,企业年金则不同,重点体现效率,企业经济效益好坏、个人贡献大小等,都可以导致企业年金水平不同;福利属于再分配范畴,企业年金仍然属于一次分配范畴。所以说企业年金是一种更好的福利计划,它在提高员工福利的同时,为企业解决福利中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具,真正起到了增加企业凝聚力、吸引力的作用。

(一)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最终是人的竞争。但是,伴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流动机制已逐步形成,企业有选择人才的权利,个人也有择业的自由,人才的合理流动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因此,企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员工福利保障制度,充分解决员工的医疗、养老、工伤及死亡抚恤等问题,有利于落实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市场竞争力,从而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同时,又切实保障了员工利益,稳定了现有员工队伍,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企业根据员工的贡献,设计具有差异性的年金计划,有利于形成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根据期望理论,当员工认为努力会带来良好的绩效评价时,他就会受到激励进而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设计年金计划时,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年金保险的灵活性特点,打破传统薪酬福利的“平均主义”原则,对于不同服务年限、不同职级、不同岗位、不同贡献的员工提供不同的保障计划,服务年限长、职级高、岗位技术含量高、贡献大的员工的保障额度更高,保障计划更全面。而服务年限短、职级低、岗位技术含量低、贡献小的员工的保障额度较低,保障计划较单一。建立差异化的企业年金制度,可在单位内部形成一种激励氛围,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自身的最大潜力,为企业的发展多做贡献。

(三)通过年金计划中“权益归属”的设定,利用福利沉淀实现有效激励,留住人才。很多企业在用高薪酬福利制度实现激励的同时,用期权的形式作一些规定以起到留住人才、长期规划的目的。在企业年金的计划中,设定权益归属方案,规定服务满一定的年限后方可获得相应的年金权益,与即时兑现的奖金福利相比,企业年金既使员工得到了鼓励,又达到了类似期权的良好效果,而且操作上又比期权要简单、方便得多。同时,设制权益归属还将与未来国家可能设立的递延纳税政策很好地衔接。

(四)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在提高员工福利的同时,利用国家有关税收政策,为企业和个人合理节税。可将企业年金分成两个阶段,分别讨论如何通过避税增加企业福利的问题。

第一阶段为缴费、增值期间。假定企业购买年金保险,除了可充分利用国家财税政策,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与假定企业进行其他投资形式相比,在假定投资收益率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保险作为复利计算,只在最终扣除相关税金,而其他投资每年都将扣除相应的所得税,因此年金保险与其他投资形式相比,将会获取更大收益。

第二阶段为领取期间,将保险储蓄转换为养老金。个人收入一生均匀化可使企业福利最大化。假设企业给其员工一生的福利费用总额一定,其员工建立的企业年金由于权益归属或权益实现的原因,在年金领取之前是不交个人收入调节税的。根据现行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征缴办法来看,个人收入调节税将在年金领取时征收。如果市场利率与资金增值率相同,现值相同的资金分不同时期的现金流入,最后的终值必然相等。但由于退休后总收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企业年金收入)相对下降,从总量上看,可节约相当数量的税金。

我国正在完善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其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部分组成。企业年金被称为“第二支柱”,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三个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继出台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已走向规范化运作,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年金制度这条道路,它必将对现代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企业年金的风险识别及管理

就我国的现状来看,企业年金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社会公众对企业年金的关注度还不够,一些政策、法规的缺位阻滞了企业和职工积极发展和参与企业年金,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在这其中,企业年金的风险识别及管理是我们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风险管理技术导入企业年金的管理流程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企业年金的风险识别。企业年金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种类有很多,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和投资风险。信用风险是指企业年金的受托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或账户管理人违约而给受益人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失风险。信用风险根植于企业年金的治理结构之中。

在这种“信托———委托”关系链中,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的信用风险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一项企业年金计划运行的成败与否,所以信用风险是进行企业年金风险管理时首先要考虑的风险。而信用风险最终表现形式是违约。

投资风险是指在对企业年金基金进行投资时,由于市场整体或单只证券的波动性所造成的未来收益不确定性,特别是投资收益低于目标值甚至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在企业年金的运作流程中,投资管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一旦投资失败将会直接影响受益人的经济利益,甚至会导致整个年金计划的失败,而且投资风险是和投资人的信用风险联系在一起的,投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会引发信用风险。

(二)企业年金的风险管理策略。企业年金的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与风险管理有关的制度安排以及这些制度的运作效率是影响风险管理效果的关键。

l、信用风险管理。政府应该对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设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制度。企业年金的监管机构要制定全面和详细的规则,对申请从业的机构的资本规模、治理结构、人员素质、资信水平、经营业绩等各方面进行严格审核,把不具备资格的申请机构排除在外,从源头上预防信用风险的发生。对于在运行中出现违规行为的机构,要坚决取缔其相关从业资格并给予严厉惩罚。为了从根本上避免某些违规机构和人员到异地从业的现象发生,监管部门还应当逐步建立企业年金从业机构和人员的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并与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相关信息系统联网,互通信息。要明确界定从业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旨在预防从业机构之间出现利益勾结而损害企业年金受益人的利益。

建立严密的相互制衡机制。例如,托管人如果发现投资管理人依据交易程序已经生效的投资指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其它有关规定或合同约定的,应当立即通知投资管理人,并及时向受托人和有关监管部门报告。

对于金额很大的企业年金应当选择多个投资管理人进行管理,以分散信用风险。这属于损失抑制的措施,主要是确保一旦某个投资管理人出现信用危机,也不至于导致整个企业年金计划全盘失败,从而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2、投资风险管理。明确禁止某些风险极大的投资行为,直接进行风险回避。例如,规定企业年金基金不得用于信用交易,不得用于向他人贷款和提供担保。投资管理人不得从事使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等。

对企业年金的各种投资工具的比例做出规定,限制股票等高风险工具的投资比例。单个投资管理人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投资于一家企业所发行的证券或单只证券投资基金。这类规定是一种损失抑制措施。

对企业年金实行有计划的风险自留。风险自留属于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有计划的风险自留是指风险管理者察觉到了风险的存在,估计到了该风险造成的期望损失,决定以其内部资源(自有资金或借入资金),来对损失加以弥补的措施。企业年金采取有计划的风险自留的方式包括: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人每年从当期收取的管理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投资风险准备金,专项用于弥补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亏损;企业年金的受托人也应当按企业年金基金净收益的一定比例提取一般风险准备金,专项用于弥补投资风险准备金不足而造成的重大亏损。

3、综合性风险管理。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应当完善各自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的一种基础性的风险管理制度,它的有效运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现和化解这些机构本身遇到的外部风险,阻断风险传递链条,从而降低企业年金运作的整体风险。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发现从业机构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把各种风险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每季度和年度结束后规定的时限内,受托人应向委托人提交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报告;账户管理人应当向受托人提交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报告;托管人应当向受托人提交企业年金基金托管和财务会计报告;投资管理人应当向受托人提交经托管人确认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报告。相应地,应同时建立起定期审计的制度。委托人每年应聘请会计师对企业年金基金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并把审计的结果作为对相关当事人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

篇(11)

关键词: 保险资金 运用 风险管理与控制 

 

一、引言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问题是我国保险理论界近几年来一直都在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从现有的文献和论著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保险资金运用的分析主要集中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扩大我国投资渠道等方面,而对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从风险管理的视角进行分析研究的还比较少。当前,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譬如保费收入递增的压力、产品创新的压力、行业竞争的压力以及适当财务结构的压力等,这些压力都迫使保险公司越来越重视资金的运用,期望通过保险资产业务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来缓解这些压力。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保险资金的运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包括有一般性资金运用的风险,还包括有基于保险资金自身特殊属性而产生的区别于其他资金运用的风险。面对这些风险,保险资金的运用如何实现预期的目标,如何分散风险、选择投资工具、如何进行投资组合、投资策略如何制定,采取什么样的内部和外部风险控制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增强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完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资金收益率并有效地防范风险,是目前中国保险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 

 

保险资金在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后可以在更多的投资品种间进行资金配置,但在具体配置资产时,保险公司既要充分考虑保险资金的负债性质和期限结构因素、各类投资品种是否符合保险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管理的要求,还要考虑监管层对最低偿付能力的要求。因此在分析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时应特别注意如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寿险和非寿险资金期限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投资选择。财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由未决赔款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构成,期限大都在1-2年;而寿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由人身险责任准备金构成,期限可以长达20-30年。由于各类保险准备金均为保险公司的负债,因此在将这类资金进行投资时风险控制相当重要,而资金期限结构上的差别将导致财险公司更注重投资品种的流动性,寿险公司更注重投资品种的安全性和盈利性,由此产生不同的投资选择。 

第二,国内保险市场快速增长产生的新增保费足以解决保险公司流动性需求。从保险公司现金流量角度看,基于对我国保险市场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时期的判断,每年不断增长的保费收入将能够满足当年保险赔付和给付的资金需求以及营运费用的支出需要,而以各类准备金形式存在的保险资金需要寻找安全的增值空间,以应对保险金未来集中给付的高峰。 

第三,保险资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对收益的要求从理论上分析,与社保基金和QFII基金相比,保险资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对盈利的要求处于它们两者之间,在进行资产配置的过程中会综合考虑银行存款、企业债券、基金、流通股股票、可转债等不同投资品种间的平衡。随着投连险、分红险和万能保险等新型寿险产品销售份额的不断增长,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票市场的规模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投保人和保险人对股票市场运行周期的判断,保险资金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将相应提高。 

第四,保险资金的盈利模式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投资品种的选择上,保险资金可介入的品种除了常规的流通A股、可转债之外,还将介入非流通股的投资,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投资品种的不断丰富,可供保险资金选择的余地仍将不断扩大。目前有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的相继出台,有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范围的规定将成为这部法规的核心要点。 

 

三、保险公司对资金运用风险的管理控制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成立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二是委托专业机构运作;三是在保险公司内设资金运用部门。不论是采用哪种模式,保险公司都是资金运用的决策者和风险承担者,也是进行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为保证资金的运作安全,应有效的安排组织结构、内控制度、管理系统与和风险预警体系。 

1、建立健全分工明确的组织架构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涉及的机构和部门包括董事会、总经理室、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风险监督等诸多机构和部门。这些机构和部门职责分工不一样,其协调运作是做出科学投资决策的机制保障。如董事会的职责有负责制定资金运用的总体政策,设定投资策略和投资目标,选择投资模式,决定重大的投资交易,审查投资的组合,审定投资效益评估办法等,总经理室的职责是根据董事会决定的总体政策,负责研究制定具体的经营规定和操作程序,包括多种投资组合的数量和质量比例、制定风险管理人员守则和职责、风险管理评估办法等,内部审计的职责是直接向董事会负责,独立对所有的投资活动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公司内部控制和运营制度存在的问题,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分析市场情况和风险要素变化,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研究化解风险的措施,风险监督部门的职责是通过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及时、全面、详细地了解资金运用单位和部门对董事会的投资策略、目标达成与实施过程,投资人员的从业资格和整体素质以及胜任工作情况等。

2、制定严密的内控制度 

资金运用的决策、管理、监督和操作程序复杂,环节多,涉及面广,人员多,风险大。所以有必要沿着控制风险这条主线,制定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这些制度必须涵盖所有的投资领域、投资品种、投资工具及运作的每个环节和岗位;另一方面,使每个人能清楚自己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所有的投资活动都得到有效的监督、符合既定的程序,保证公司董事会制定的投资策略和目标顺利实现。 

3、建立资金运用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