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物流信息定义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2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信息技术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一般来说,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传递,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目前还没有规范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在物流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信息技术的统称。
2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
2.1研究现状随着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物流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如果物流少了信息化,那么许多物流现代化的设想也就无疾而终,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物流的面貌。正因为如此,各种物流信息技术在时代需求的强力拉动下将会飞速发展,理所当然的一些条码等技术便应运而生,并在物流运作过程中越来越得到重用。
2.2应用现状随着物流业的飞速发展,物流信息技术也随之更新换代,尽管更新速度快,但归根到底,其核心还是离不开通信、软件、业务管理系统者三大板块。其中包括了在通信方式基础上的移动通信手段、条码技术、射频技术、信息交换技术、GPS技术、GIS技术、仓库管理技术、智能贴标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端科技。合理应用这些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3物流信息技术案例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下面我们以长三角地区,上海爱普香料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分析,分析研究常见条码技术应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在繁重的生产任务中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规范工作行为?这些问题都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重阻碍,缓慢了企业发展脚步。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爱普香料有限公司在企业的各个业务区域建立一个高效、全方位的无线网络,便于各项数据能够实时、准确的进行业务流转引入条码应用技术;根据企业现状建立条码应用管理系统,以使用手持式移动数据终端采集条码获取数据的方式代替原有的手工记录并贯穿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消除人为因素导致的差错。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条码技术给上海爱普香料有限公司带来了明显的效益。
现代物流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为根本宗旨,并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核心。
信息资源规划作为消除“信息孤岛”、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途径,是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
信息资源规划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筹资建设信息系统,建立了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企业内外的信息交流,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扩大企业的客户群,提高盈利率。但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由于缺少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物流企业大部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自行建设、自成一体,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配置资源的企业还不多。特别是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滞后,物流信息分散,导致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岛”。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进行全面的信息资源规划。
信息资源规划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资源规划可以更好地对物流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加速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进程。
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
信息资源规划的第一阶段要进行需求分析,包括对功能的需求分析和对数据的需求分析。
功能的需求分析包括定义职能域、定义业务过程和业务活动分析。按信息工程方法论关于信息资源规划要面向全域和主要职能域的原则,由主管领导和业务分析人员对管理的所有领域按照各种业务的逻辑关系,将它们划分为若干职能区域。然后弄清各职能区域中所包含的全部业务过程,最后再将各个业务过程细分为一些业务活动。
数据需求分析是信息资源规划中最重要,工作量最大且比较复杂的分析工作,要求对管理的所有领域需要的信息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它包括用户视图分析、数据元素分析和数据流分析。
系统建模是指在规范化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模型的建立,这是信息资源规划的核心和关键性工作。它包括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系统体系结构模型的建立。基于需求分析和业务流程重组进行系统功能建模,由逻辑子系统、功能模块和程序模块组成,是解决“系统做什么”的问题。系统数据建模就是要解决系统的“信息组织”问题。它是信息资源规划的核心部分,是数据环境重建的根本保障。
数据建模的基本工作包括:首先,识别定义业务主题,按主题将用户视图分组定义为实体大组,提出概念数据模型; 其次,按业务需要进一步分析实体的属性,规范化数据结构产生基本表,提出逻辑数据模型;最后是数据元素规范化,进一步审核基本表的组成。
系统体系结构建模是指系统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关联结构,采用C-U矩阵来表示,它对控制模块开发顺序和解决共享数据库的共建问题有重要的作用。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分为全域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和子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前者表示整个规划范围所有子系统与主题数据库的关联情况,后者表示一个子系统的所有功能模块与基本表的关联情况。
信息规划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物流信息化建设,搞好信息资源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信息资源规划应注重整体规划
物流信息资源规划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国家物流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地物流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的规划和组织下,加强同物流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的结合,才能形成合力,加快发展物流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最重要的是要有宏观规划,每个单位要在上一级的统一规划下,确定自己的信息资源规划。
2. 有效整合物流信息资源
我国要发展现代物流,抓住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必须加强物流信息资源整合,大力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系统和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信息资源规划,重新梳理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采用适合自身需求的物流信息技术,建立优化合理的系统模型,开发相应的信息系统。通过改造或重构建立高档次的数据环境—主题数据库(Subject Data Bases)环境,建立物流信息标准和信息系统模型,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3. 物流信息化需要分层次逐步进行
物流信息化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是基础信息化。主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问题,从而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产生效益。 第二层是涉及流程改造的信息化。企业为了不断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 第三层是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作用的提升,物流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三个层次的应用中,后一阶段往往以前一阶段的基础为起点,即流程改造和过程优化控制要求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基础,而供应链管理又以各企业流程设计和运行优化为基础。
4. 要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资源规划中,工作量大,难度高,需要各种人员共同参与。他们不但要熟练地掌握规划工作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而且要具有丰富的物流专业理论知识。所以,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建设组织领导、技术研发和使用管理队伍,是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要突出育人、选人和用人三个环节,以物流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为重点,结合日常工作和物流信息化建设项目,着力培养一批通晓物流业务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游战清、李苏剑,企业信息化理论与案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
XML;港口;物流;信息系统
本文引入的XML技术,能集合港口物流相关企业及单位,形成一个物流供应链,建立港口物流电子信息商务平台,这样的设计使得港口物流信息系统运转的效率更高。本文基于宁波港口的现状进行了港口物流信息系统设计,解决了港口物流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实现了港口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行。
1可扩展性标记语言(XML)
可扩展性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是一种允许用户对自己的标记语言进行定义的语言,常被用于标记数据文件和对数据类型进行定义,具有突出语言结构性特点且应用性较强的源语言。XML可以精准地描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容,实现了对信息系统网络内数据信息传输的简化,为跨越多种信息平台的数据搜索提供了可能。
2总体框架设计
对港口物流信息系统进行设计是为了实现港口物流相关组织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的高效同享。港口物流信息系统是由港口物流企业和相关企业的网络信息软件和具有强大功能的数据模块组成的体系,它是在电子信息商务平台的基础上,以港口物流相关企业及其他相关单位来支撑整个港口物流系统,实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基于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目的和信息系统的用途,同时为了保障集成之后的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可以得出,在对港口物流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和框架设计时,要从如图1所示的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3业务模式设计
3.1港口物流电子信息商务平台业务模式设计港口物流电子信息商务平台是港口物流系统的公共信息交换控制中心,是各个信息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的平台,而且还能够为港口相关物流企业和相关组织提供基础服务。在港口相关物流企业和相关组织的网络信息系统已经实现了内部系统信息化的基础上,港口物流电子信息商务平台对港口物流企业和港口相关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了多种集成工作,进而所得的电子信息商务平台数据信息完整且全面。该平台以港口相关组织的物流供应链为核心,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资源,构建了一个物流信息服务体系。该平台的服务对象为供应链上的全部企业及单位,从而为所有客户提供具有较高可靠性和时效性的数据信息交换平台。
3.2XML与港口物流业务数据交换类型设计这充分保证了信息化在各个港口相关企业中的全面实现,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最基础的数据信息。数据交换系统主要由港口生产调度数据信息系统、港口仓库储存数据信息系统、港口集装箱数据信息系统以及码头作业检测数据信息系统、港口用户数据信息系统等组成。为了在保证港口物流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整个网络信息系统收集的及时性,需要将XML数据信息集成处理技术和一系列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应用到实际中。
3.3XML与港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设计该系统主要是对上述基础数据信息进行集成,有效地实现了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集成化运行。集成过程中应用的技术主要为:GPRS定位系统、ERP系统、互联网系统、数据库系统等,而且还用到了计算机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和条形码识别技术等。由于XML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安全性,若加入XML的应用,能更加高效地对本信息系统进行管理,确保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4结语
文以XML技术为基础,首先构建了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模型。接着,利用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了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本系统满足了港口物流企业现代化信息管理的目标。最后,基于XML技术对宁波港口的物流信息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对系统的管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提出的基于XML技术的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模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对解决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贺,王祖锦,江宏《.企业物流运作外包策略倾向》调查报告[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2(10).
[2]李美霞,李卫东.企业物流自动化立体仓库设计[J].物流技术,2010(12).
一、引言
现代物流管理是不同于运输和物资管理等学科的新兴学科,是关于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环节的综合化、一体化,是一套全新的理论方法体系。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现代物流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热点。随着物流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现代物流企业使用的软件及拥有的内部系统也越来越繁杂,如在线查询系统、电子办公系统、财务管理等。这些系统之间相互交叉,有着大量重复的信息和数据,但相互之间却不能进行畅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另外,企业之间的合作要求日益加剧,然而不同的企业往往拥有着异构的信息系统,导致企业间信息的交互和系统间的相互操作非常困难,从而出现了企业间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通过使用Web服务,现代物流企业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抽象和混合将自身的信息和事务组件化,很好地解决了系统集成问题,规范了现代物流企业内部的信息编码,整合了各种应用系统中的数据。
二、引入Web服务的意义
我们知道,Web服务是用以支持联网协同计算机进行交互的软件系统,具有联网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格式化接口(通常WSDL)。其他系统按照规定方式以SOAP消息与Web服务进行交互,典型的是使用XML通过HTTP与其他Web相关标准相连。
Web服务正是被设计和用来促进跨平台的程序对程序通信。它能够为现代物流企业提供适应于Internet的应用。新架构下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可以为异构系统提供服务,提高系统可扩展性,解决传统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缺陷,将企业的资源管理扩展至整个Internet。
三、系统设计与实现
1.现代物流信息系统架构
如图1所示,基于Web服务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基本物流信息系统。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的软件系统。该系统由B/S和C/S架构实现,以B/S为主,运行在大型物流企业的LAN或VPN上,其安全等网络性能由企业网管负责维护。
(2)Web服务提供层。它是整个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实现为企业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所涉及的所有服务。一旦所有与业务逻辑有关的对象都在数据库和业务逻辑层中正确地创建,Web服务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访问这些业务逻辑,从而使得分布式应用程序可以透明地访问业务逻辑,为各个同构或异构的系统进行交互,并为授权的系统提供服务。
(3)UDDI(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注册中心。很多Web服务需要到Internet上才能为用户所获取和使用。UDDI注册中心接受Web服务的申请,并接受使用者的查询。
(4)用户认证模块。它是Web服务安全保障的基础。通过数字证书加密的HTTPS访问和相关算法机制可以确保基于Web的系统足够安全。
(5)请求响应。该模块负责交互通信的双向转换,一边是从HTTP/HTTPS请求中提取Web服务的SOAP消息,将其转换为远程过程调用(RPC)效用并执行它;一边是将RPC调用转换为符合WSDL文件描述的响应SOAP消息,并将这个消息包装成HTTP/HTTPS响应。
2.数据表示层设计实现
数据表示层解决的是数据的表示方式的问题,也就是通常的O-RMap的问题。O-RMap通常的做法是将程序中的类映射到数据库的一个或多个表上。在数据实体的表现上采用了DataSet,DataSet是微软在中新提出的数据对象,同ADO的Recordset不同的是,它能够容纳多个记录集。DataSet类似于一个内存数据库,由多个DataTable组成,而一个DataTable又有多个Column。这样的结构,使得它可以同数据库很好地进行映射。
因此,在具体开发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如下处理:
(1)核心类库定义一个EntityData类,这个类继承了DataSet,并添加了新的方法,用来作为所有实体类的框架类,定义各个实体类的一般结构,至于每个实体类具体的结构,在运行时刻确定。
(2)实体类的定义通过XML文件来确定,用于确定实体类的结构。
(3)实体对象的结构由一系列的类构造器在运行时刻,根据上述规范制定的XML来自动生成。
在实际的系统中,数据表示层采用这种设计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实体类定义XML文件可以通过工具来自动生成,显著减轻了开发工作量。
(2)在执行查询操作时,不论是返回一个实体,还是多个实体,数据的表现方式都一样,都是EntityData,而不存在单个对象和数据集的表现方式不统一的问题。在修改实体类的定义时,如果修改的部分不涉及到业务逻辑的处理,只需要修改XML文件就可以了,不用修改其他程序和重新编译。
3.Web服务的和调用
企业及其成员根据功能需要开发并完成Web服务的部署后,要将其统一注册到企业UDDI注册中心,注册内容包括Web服务的访问入口描述和他的WSDL文档的访问信息。
下面以普通物流服务中查询货物移交任务列表为例来简单说明Web服务的调用(如图2所示),前提是该Web服务已经在物流企业UDDI中心注册。
当某用户访问企业信息系统并递交查询货物移交任务的请求后,企业应用服务器经查询UDDI注册中心获得符合需求的Web服务的访问位置和绑定信息;此时,应用服务器通过一个Web服务的SOAP类来访问该Web服务,这个类根据查到的WSDL文档生成对应的对象;类把客户的请求组成SOAP消息并向Web服务发送,该服务接到请求后调用GetList方法,依上述服务器端代码所示依次通过数据库连接connection和数据适配器adapter的Fill方法打开货物移交列表Goods_Transfer并进行查询,最后把结果加载到数据集DataSet中返回;企业服务器获取结果数据集后通过GridBind操作绑定到相应控件上并将最终结果显示给用户。
这里,企业应用服务器扮演了服务请求者的角色,而企业内部Web服务和其他原有实体系统统一在Web服务提供层中扮演了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其中,若是原有的实体系统,首先需要将其封装成WebService组件。
四、结论
为了实现现代物流企业的分布式应用系统,采用基于Web服务技术的分布式解决方案,其核心是实现与面向业务逻辑的Web服务,使Web服务的实现细节对用户透明化,充分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大大减轻建立和部署分布式企业业务应用系统的工作量,使专业开发人员把精力集中在业务逻辑应用的开发上,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在提高系统通信保密控制方面,可考虑通过在数字证书保证下的加密传输,用户的认证和授权以及用户和Web服务端间的数据完整性和机密性进行确保。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Web服务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在跨平台数据共享的设计和开发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1. 基于分布式工作流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 3 分布式工作流模型设计 工作流是针对工作中具有固定程序的常规活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在计算机支持下可以实现整个或部分过程的自动化。物流作业也是一个工作流程,因而也可以采用工作流技术驱动物流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实现物流作业的自动化。 3.1分布式工作流系统模型规划与设计 工作流系统模型中包含的三类对象:文档对象,工作流对象,操作员对象。这三种对象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工作流的运转。 ⑴ 文档对象(document):文档对象是物流信息系统中订货数据、配送路线等信息流转的载体。主要由三个字段(属性):id号、文档名、文档内容。id号:guid字符串,作为系统中文档的唯一标识符。通过id号就可以存取文档。文档名:文档的中文标识,可以由用户任意来命名,是文档的说明。文档内容:采用xml文档定义文档,包含有具体的物流信息。可对文档进行录入、浏览、打印三种操作。 ⑵ 操作员对象(user):操作员对象是标识登录系统的每个客户端的对象。操作员对象与权限设置密切相关。操作员对象采用多级分组设置,即操作员分为两种类型:个人用户操作员、小组用户操作员;其中分组操作员用户中至少有一个缺省操作员,作为接收文档的个人用户操作员。操作员采用树状结构管理;分组级数没有限制;在工作流中,操作员与部门是平等的关系,通称为操作员对象。 ⑶ 工作流对象(workflow):所谓工作流对象是指当前正在运转的工作流程。这里的工作流对象是每一个具体的、实际的流程,而不是工作流的定义(模板)。 ⑷ 三种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利用工作流对象将文档对象与用户对象关联起来。工作流定义中,结点就是用户对象;数据载体就是文档对象;整个系统的核心就是文档根据工作流的定义在用户之间不断的流动。 3.2工作流流程设计
⑴ 控制模型概念:所谓控制模型是指系统究竟如何控制操纵工作流,如何推动工作流的运行,如何与操作员进行交互。控制模型可以分为“工作流控制中心”、“流向控制中心”、“活动状态控制中心”、“文档派发中心”、“任务处理中心”、“文档提交中心”、“文档检测中心”7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工作流控制中心模型示意图
图1. 基于分布式工作流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 3 分布式工作流模型设计 工作流是针对工作中具有固定程序的常规活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在计算机支持下可以实现整个或部分过程的自动化。物流作业也是一个工作流程,因而也可以采用工作流技术驱动物流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实现物流作业的自动化。 3.1分布式工作流系统模型规划与设计 工作流系统模型中包含的三类对象:文档对象,工作流对象,操作员对象。这三种对象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工作流的运转。 ⑴ 文档对象(document):文档对象是物流信息系统中订货数据、配送路线等信息流转的载体。主要由三个字段(属性):id号、文档名、文档内容。id号:guid字符串,作为系统中文档的唯一标识符。通过id号就可以存取文档。文档名:文档的中文标识,可以由用户任意来命名,是文档的说明。文档内容:采用xml文档定义文档,包含有具体的物流信息。可对文档进行录入、浏览、打印三种操作。 ⑵ 操作员对象(user):操作员对象是标识登录系统的每个客户端的对象。操作员对象与权限设置密切相关。操作员对象采用多级分组设置,即操作员分为两种类型:个人用户操作员、小组用户操作员;其中分组操作员用户中至少有一个缺省操作员,作为接收文档的个人用户操作员。操作员采用树状结构管理;分组级数没有限制;在工作流中,操作员与部门是平等的关系,通称为操作员对象。 ⑶ 工作流对象(workflow):所谓工作流对象是指当前正在运转的工作流程。这里的工作流对象是每一个具体的、实际的流程,而不是工作流的定义(模板)。 ⑷ 三种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利用工作流对象将文档对象与用户对象关联起来。工作流定义中,结点就是用户对象;数据载体就是文档对象;整个系统的核心就是文档根据工作流的定义在用户之间不断的流动。 3.2工作流流程设计
⑴ 控制模型概念:所谓控制模型是指系统究竟如何控制操纵工作流,如何推动工作流的运行,如何与操作员进行交互。控制模型可以分为“工作流控制中心”、“流向控制中心”、“活动状态控制中心”、“文档派发中心”、“任务处理中心”、“文档提交中心”、“文档检测中心”7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工作流控制中心模型示意图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为提高北京市物流服务水平,降低北京市物流服务成本,推进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带动北京市经济发展,北京市建立了目前区域唯一的综合性物流信息平台——北京市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为保证平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平台必须注重其服务管理,包括平台的服务定价管理、运营计费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本文以北京市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为研究主体,重点分析平台的服务定价管理,通过对第三方B2B平台收费定价的研究,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构建平台只收取注册费的收费形式的模型,探讨了平台的收费定价问题。
1 理论分析
1.1 第三方B2B平台分析
第三方B2B平台是由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方中立企业建立的电子商务系统。它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交易的平台,已经成为B2B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对于交易双方它有三大优势:第一,使交易方不需要直接连接多个被交易方界面,只需访问第三方界面,节省大量费用;第二,大量卖方通过第三方平台信息,可以吸引更多的买方访问平台,从而增加卖方的商业机会;第三,第三方平台可以使买方搜寻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买方不限于和特定的卖方交易,这使买方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方B2B平台的盈利方式一般有:广告费、风险投资、会员费和交易费。其中广告费和风险投资是主营业务收入的补充,注册费和交易费是主要的盈利方式。由于交易的不可检测性,第三方B2B平台往往采用注册费方式。收费的多少不但决定了买卖双方参与平台的数量,而且关系到平台的自身利润。
1.2 双边市场理论简析
对于双边市场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清晰的严格定义。Rochet和Tirole(2004)提出了用价格结构非中性来判定双边市场的原则,这一观点正逐渐被该领域学者(有限度地)接受。Rochet和Tirole(2005)更是在自己和其他学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价格结构和网络外部性两个角度对双边市场进行界定。大体上看,所有的学者都认为,所谓双边市场应包括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存在一个双边或多边的平台结构,即有一个平台运营商提供有形或无形的平台服务,同时存在两类或更多类的终端用户通过这个平台服务发生交易或相互影响。二是不同类型的终端用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交叉网络外部性,这种外部性效应可以通过平台服务得以有效实现。三是平台企业定价时存在着价格结构非中性,即不仅双边市场的价格总水平,而且双边市场上价格结构也会影响平台的交易量。
通过上述定义可以发现,在不考虑价格影响的情况下,从交易双方看,供给方的数量越多,买方用更低价格获得商品的机会越大,就会有更多的买方加入平台。买方数量越多供给方以高价出售产品的机会越大,就会有更多的供给方加入。这就是双边市场中的正交叉网络外部性。从交易一方看,平台中供给方越多,由于竞争关系供给方卖出产品的机会就要下降,供给方即不愿加入,这就是负直接网络外部性。
北京市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不但向交易双方提供交易服务,还提供信息服务(如相关产业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在不考虑网络外部性情况下,交易双方对平台的服务是很看重的。因此,平台就可以通过信息服务去绑定交易双方,这就与双边市场中的客户十分相似。下面我们采用双边市场理论来探讨一下北京市物流信息平台的收费定价问题。
2 北京市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注册收费定价模型构建
4 结论
本文从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北京市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会涉及到的仅仅收取注册费的收费形式,通过构建不同收费形式的垄断模型,探讨了仅仅收取注册费的收费形式下北京市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最优定价策略问题,得出了几点主要结论:
当平台采用注册费收费方式时,平台对买方和卖方采取相同的收费标准,且对买卖双方的最优收费水平分别为:
此收费模式下,平台的最优收费水平的高低分别与平台两边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及平台向买卖双方(客户)提供的服务有关。
参考文献:
[1] K Bhargava, V Choudhary. Analysis of an intermediary''s strategies in electronic markets for decision technologie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Charlotte, North Carolina, 1999(2):82—92.
[2] Byungjoon Yoo.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business model of electronic marketplaces[J]. Handbook of Telecommunications Economics, 2002(1):209—227.
[3] Armstrong M.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2000(5):37—40.
一、物流成本的定义及构成
根据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物流成本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表现为企业向外部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用、企业材料物流费用、销售物流费用等。
日本运输省制定的《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将物流成本按物流功能划分为库存费、运输费、包装费、装卸费、物流管理费、物流信息费。
欧美学者将物流成本分为3个部分:库存费用、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
物流服务成本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企业的类型不同,成本分析的角度不同以及经济分析的目的不同,物流成本的概念和核算方法也就不同。
物流成本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产生物流成本主体,可以分为企业自身物流成本和委托物流费。按物流的功能,可将物流成本分为运输成本、仓储成本、流通加工成本、包装成本、装卸与搬运成本以及物流信息和管理费用。
二、物流成本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出以下安吉物流所存在的成本问题:(1)由于客观原因(物价、税收、收费站),整体成本增加;(2)空载率较高,货物装载有待优化,车辆运输路线可进一步优化;(3)仓储用地不足,导致运输运转和配送能力降低,增加运输次数;(4)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有待完善;(5)行业合作化水平不高,运输资源存在浪费现象;(6)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安吉物流的业务范围已发展到其他地域、品牌的整车运输,不同地域不同品牌车辆的协调运输也是安吉物流面临的一个挑战。
三、物流成本管理解决方案
(一)运输优化。(1)多式联运。安吉物流虽然在配送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是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运输上安吉大多采用单一的运输方式,运输风险大,且成本较高;在客户满意度方面,安吉的运输在途时间还有优化空间,在交货时,商品的完成率也需改进,客户希望商品车的行驶里程不超过50公里。多式联运能够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相对于传统运输方式,多式联运具有简化操作、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运输管理水平等诸多优点。(2)甩挂运输。用牵引车拖挂甩留至目的地,将挂车甩下后,换上新的挂车运往另一个目的地。安吉物流的业务量会增大,使用甩挂运输可以减少空车率,而且这种集装箱式的运输也适用于汽车行业,有利于提高组织效率、降低运营成本。(3)运输实时信息反馈。运用gps、GIS等先进技术,对运输活动及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和调度,实现对车辆和线路的最优化、节点配送的优化。针对空载率过高,安吉物流可以以会员制服务方式,通过互联网和短信平台为货源方和物流方提供交易平台;建立实时信息平台与订单处理系统,车辆调配系统等相连接。以上方法都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增强客户满意度,降低成本。(4)其他。还有采用零担凑整、集装箱、捎脚回空运输等方法,降低空载率,扩大每次运输批量,减少运输次数。采用合装整车运输、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直达运输、“四就”直拨运输等运输形式,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据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工业生产中的直接劳动力消耗成本占总消耗成本的10%以内,其中物流的成本在财务账面的数据显示中占有40%以上的比重,可以说我国企业在物流环节消耗的成本在整个商品的生产资金总额上占有很大比重。在商品的原料采购、系统生产以及线上线下的销售过程中使用的资金仅为1/10,物流上消费的资金却在90%以上,2015年我国的GDP数据为68.91万亿元,201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物流费用占GDP比重高达15.67%。而物流总费用中,管理费用达到了1.4万亿,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12.96%,且同比增长了5.0%。也就是说物流费用降低了一个百分点就能为社会节约将近1 000亿元的支出。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物流的服务成本占总GDP数额的15%以上,该占比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2倍,若能有效地降低物流服务成本在GDP的占比,将为全社会节约大量的资源。在我国的“十三五”计划纲要中,十八次提及了“物流”一词,也提到了“供应链”“物流链创新”等词语,说明了物流业是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血脉。纲要也从国民经济发展各个层面规划了发展的重点及要点。
2 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集成系统设计目标
2.1 提高资源整合效率
基于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信息集成系统包含着众多的环节和程序,其中采购部门、配送部门、供应商以及物流中心等方面的信息变化都会影响到物流信息集成系统的质量和效率。我国长期以来都处于物流信息的散乱积累结构,因此对于物流信息集中管理的过程十分无力,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和物流决策失效的情况,因此需要企业将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的作用发挥出来,形成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信息集成以及资源整合,让供应链和物流系统内的相关数据都得到集成和分享的效果,为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和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落实降本增效的政策
现代物流服务中包括采购、运输、搬运、包装以及信息管理等过程,企业将供应链理论融入到物流系统中必须要使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信息的交流作用在正确的领域中。大数据技术、线性和非线性技术、遗传算法或者是神经网络等数据模型和挖掘技术的使用,可以将物流信息集成系统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并且将物流过程中的资源和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实现其最佳效果的配置和分享。在供应链管理上最需要优化的物流环节是配送计划的设定,相关物流节点需要将不合理的物流流程加以调整,降低不作为的节点和环节所消耗的人力和资金成本,最大限度地压缩产品运输过程的订货周期,提高企业的现金流动效率。以物流过程中车辆配备的情况为例,运输成本在现代化物流中的占比很大,因此对车辆行进的路经进行科学的规划,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中运输环节所用的成本,提高车辆运输的效率,实现物流信息集成系统降本增效的加强。
2.3 绩效评估和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
科学使用物流信息集成系统可以对物流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数据处理的优化,同时实现物流供应链全周期監控的强化,并且对基于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基本的评估。用农产品物流运输的过程为例,物流信息集成系统能够对农产品的流通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控,对于农产品的主体和运输质量有着明显的提升效果。在进行商品供应链全过程的监控时,相关部门可以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且在风险发生之前做出及时的预警和报告,实现供应链管理下物流系统的连续性,同时为降低企业物流风险做出了贡献。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集成系统可以通过设计平台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企业也就能在了解客户的需求之下为服务对象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服务项目。在信息化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客户对于物流的要求也不在以单纯的运输功能为主,需要物流公司提供更深层次的增值服务项目满足其产业链的价值最大化。
2.4 物流信息集成系统框架的设计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集成系统框架设计有三层不同的体系需要处理,分别业务层、表示层以及数据层。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集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系统数据源、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用户访问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系统数据源也是数据仓库的加载来源之一,图1中显示的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集成系统其设计思想为元数据的驱动形式,因此,对数据源进行清理之后,其他数据的存在形式也能得到基本的满足。由于系统平台的访问者不尽相同,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对数据仓库中的信息进行处理和计算才能完成数据集市的匹配。
3 结论
中小企业要根据本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对人工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合理化、科学化,要超越当前的业务,抽象出业务中的管理思想和规律,不断地对自己的企业进行规范化。丰富的监控、考核、管理功能,做到事先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核算,要求每一个业务过程都要为领导(综合管理)提供丰富的决策信息和考核数据。
一、物流信息系统目标
物流管理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简化日常事务,降低原材料成本和运营成本,降低库存和占用资金,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减少财务收支差错或延误,使物资管理人员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诸如供应商选择、合同谈判和效益分析等战略性决策任务上,而不是在繁杂的事务管理上浪费时间与精力。
二、物流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是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的要求和组织的实际情况,对系统的总体结构形式和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大致设计,这是一种宏观、总体上的设计和规划,其主要内容是子系统的划分、模块间的关系、设备的配置、接口界面的定义及系统平台的设计等。在总体设计时,要从长远的目标进行规划,既要考虑当前的主要业务功能模块,又要考虑其他模块的易扩充性和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无缝衔接问题,以保证物流信息系统满足未来更加强大的功能和应用要求。
三、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的意义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物流信息技术是支撑物流活动、提高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基础。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的基础和灵魂,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他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本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竞优,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目前,国内物流业整体水平不高,大部分操作流程不规范,信息化程度低。因此,要发展物流事业,提高物流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必须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技术,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物流信息化已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改进客户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手段,更成为物流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前提条件,但是物流信息化绝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它还需要一个漫长的摸索提高过程。首先,做到服务是物流信息化的核心。许多成功企业无不是以满足客户服务需求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出发点的,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特别是物流企业,更要把为客户提供的信息服务内容作为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依据。其次,实现标准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基础。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在运输方面涉及铁路、公路、航空、海运和国际运输等多种模式,在服务方面涉及电子、汽车、药品、日用消费品等众多行业,需要物流信息系统像纽带一样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伙伴、各个环节联结成一个整体,这就需要在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等相关方面实现标准化,以消除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可以说,加快我国物流标准化特别是物流信息标准化步伐,是推进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基础。最后,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是物流信息化的关键。要将先进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研究于实际工资的物流业务之中,特别是要广泛应用互联网建设项目物流信息平台,为企业承包间的信息沟通创造条件。近年来,我国从政府到企业对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但是目前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仍以专线为主,不便于工作与信息网络间的连接;由于一些原因,缺少实用可靠的成熟物流软件,使企业在建设物流信息系统时不敢投入,自主开发又存在起点低、周期长的问题;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缺乏,也使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举步维艰。因此,创造物流信息化良好的应用环境,提高物流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是推进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从总体上看,我国物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一方面,我国大型物流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如中海、中远集团,宝供集团等,另一方面,还有很多企业没有成熟高效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许多企业实施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但取得成功的并不多。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物流信息系统市场供需不平衡。要想解决物流软件市场供需不平衡问题,使企业能够获得满足其需求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国家应当加快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进程,软件厂商应深入了解行业特征及企业需求,企业应提高对自身经营战略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
集成化物流管理(Integr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ILM)是一种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的物流战略管理模式,其主张将所有的物流活动整合在一起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并在理想的客户服务水平下追求总成本最低。上个世纪末国外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50%的物流管理者已经接受了ILM的概念;ILM正成为物流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管理手段,是物流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SMEs动态集成物流系统的优势
(一)有利于SMEs实现了规模效应
SMEs实施横向集群运作,构建动态物流合作联盟,可以加强与地域相同或相近、产品相同或相似企业的横向联合,通过集群运作进行统一采购、运输和仓储。龙军生通过对浙江SMES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调研发现:我国SMEs供应链呈“豆芽菜”式发展模式,单个行业企业集聚在同一地区,表现为扎堆的SMEs集聚群,并且依靠整个群落,单一企业才会发展更好。故而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供应链合作联盟,集群运作,以联盟体的方式开展物流业务,可以避免单个企业孤军奋战,从而实现了规模效应。
(二)有利于提高SMEs的竞争力,并在理想的客户服务水平下实现总成本最低
动态集成物流系统强化物流流程的纵向集成度和协作度,将所有的物流活动整合在一起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并在理想的客户服务水平下追求总成本最低。这样不单可以实现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加强各种职能性的物流活动的统筹管理和协同运作,还可以提高SMEs集群客户服务水平和减少企业问的冲突,从而使得整个物流过程从起点到终点的连续性和无缝化,因此,以集成物流管理的思想为指导,对SMEs集群的整个物流系统采取集成化管理,可以提高SMEs集群的物流运作效率,增强SMEs竞争力。
(三)有利于SMEs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供应链合作联盟生存于动态的市场环境中,为适应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供应链中的合作企业及其相互关系应处于一种动态可重构的状态,具有组织结构上的动态性。受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影响,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企业的物流需求具有动态时变性,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成员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结构、需求的分布等是动态变化的,这是供应链中物流系统功能服务上的动态性。Angelus&Even对需求分布随时间变化条件下的库存问题的研究就反映了这一特色。Soylu et a1以能源行业为背景,同时考虑不同计划期内库存、运输和产品等因素的影响,运用多周期的MILP模型对流程式生产系统中的合作伙伴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快速响应顾客个性化需求和环保的要求方面,动态、集成化的管理比非动态集成化方式要好。
二、面向SMEs动态集成物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需求分析
(一)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定义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整合行业内外、区域的信息资源,系统化地采集、加工、传送、存储、交换企业内外的物流信息,从而达到整个社会物流信息的高效传递与共享。同时,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为中小型企业功能性物流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持,为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提供信息枢纽和宏观决策支持。此外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高级应用是对行业供应链的计划、协同、执行、监控实施有效的同步管理。
(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需求分析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本质在于为企业提供单个企业无法完成的基础资料收集,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为政府相关部门共用信息的流动提供支撑环境。一个有效集成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应可以为物流服务提供商、货主制造商及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一个统一、高效的沟通界面,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因此,从其业务流程角度分析,面向SMEs动态集成物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主要有以下功能需求:(1)(动态集成联盟)成员管理功能。使用平台的联盟成员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需要对成员进行合理的管理,主要包括成员权限控制以及成员行为的监控等等;(2)数据、信息传递功能。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要实现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信息流的通畅。目前由于体制上部门分割,商业习惯上偏重独立性,从业人员素质低,信息化意识淡薄等原因,使得物流信息流极不通畅,因而迫切需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这一信息衔接的中转机构来保障信息的有效传递;(3)数据交换功能。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汇集了各大物流运作设施信息系统,以及各相关行业类物流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等各类信息系统的信息。但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必须解决不同企业之间异构系统和异构格式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问题,解决物流系统运作不畅的局面。所以数据交互平台应担负起物流信息系统中公共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定义、采集、处理、组织和存储,以及解决异构系统和异构数据格式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格式转换功能,为物流企业提供“一站式”接入服务,有利于国内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4)综合信息服务功能。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应具有信息和查询功能,要满足不同物流信息需求主体的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例如,对于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要和查询物流供求、物流运作成本和物流服务质量等实时信息;对于政府部门,政策法规等行业信息,查询一定时期、一定区域范围内、甚至是一定物流功能范围内的反映物流活动的历史统计数据,了解、分析其发展趋势,辅助政府宏观决策;(5)物流业务交易支持功能。其主要功能包括物流综合信用认证、安全认证、网上采购招标、电子订舱、电子支付与结算、网上保险、网上报关、网上交税、网上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等;(6)系统管理的功能。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有自我管理的需求。平台需要对需要对数据进行管理,同时也需要管理平台的安全性等。(7)货物跟踪功能。随着通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GPS/GIS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可以利用GPS/GIS技术,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实时跟踪货物及运输车辆的状况,从而为物流企业的高效率管理及高质量的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各物流企业只需购买GPS/GSM智能车载单元即可为客户提供质量的物流状态跟踪服务。
三、平台的结构设计
在前面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SMEs动态集成物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以反映构成该平台的各个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平台的总体构架如图1所示。
(一)一级子系统
构建了成员管理一级子系统是为了有效地管理联盟成员。可根据企业的客户需求,信誉度,资金承受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资源状况等来考虑评价是否让该企业加盟,结合合同监督、激励机制以及信任关系来管理成员。
(动态集成联盟)成员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成员信息,权限,行为管理,还包括成员单证管理、成员的货物状态和位置跟踪、交易跟踪、交易统计、成员资信评估等。由于联盟中的成员是不固定的,对于任何一个新加盟的SMEs,该子系统都会对其进行自动的认证识别,并根据相应的标准对成员划分级别,不同级别享受不同的待遇,并将相关数据导入到二级子系统。如果成员退出联盟,则该子系统立即删除退出成员的信息,并将该成员在二级子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删除,同时对该成员在加盟期间的相关信息存储备份。
(二)二级子系统
根据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一般,二级子系统由如下子系统组成:(1)信息子系统:来自顾客、SMEs的产品、原材料及运输供需信息,对于不同的联盟成员的信息将以一种标准的格式呈现给用户;同时,一些共享信息,对公众提供物流信息服务(如公共物流设施状态、各国贸易法规等);(2)信息查询子系统:提供联盟成员信息的查询;提供关于产品、原材料及运输供需信息的查询;相关共享信息的查询;用户交易状态的查询;用户认证信息的查询等;(3)货物及车辆调度管理子系统:主要通过GIS—T参照模型进行数据组织,用以支持车辆运行的计划调度与跟踪,主要数据为交通流背景数据;(4)货物跟踪管理子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线性参照模型进行数据组织,用以支持货物的跟踪查询服务,主要数据为货物跟踪信息;(5)决策支持子系统:对于整个系统的中的数据都将采用标准格式存取,采用数据仓库技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切片等进行多角度、立体的分析,实现对各种资源的综合管理,从而为政府、SMEs、客户进行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6)电子商务子系统:如通过网络进行询价报价、订单确认、交易变更、网上支付等活动;为用户开展商务活动提供便捷的途径,为企业拓展新业务、新渠道提供强有力的网络支持;(7)行业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与银行、保险以及港务港监、工商税务等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查询、信息交换。主要目标是简化手续,实现“一站式”服务;(8)综合管理子系统:提供对整个信息平台进行综合信息管理的技术支持,是整个系统正常运行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数据管理等功能。其中,安全管理涉及数据加密、数字签名、安全认证等;数据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方面。
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策略与运作模式
(一)建设策略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属于物流基础设施的范畴,它投资大、回收期长,但社会效益显著,没有哪个单位有能力和愿意单独完成这样具有公益性质的复杂的系统。因此,政府应筹集适当的引导资金作为股份投到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制定相关政策拉动物流市场需求,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平台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开拓性及其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它需要在政府的宏观指导和统一协调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社会有效资源来共同完成。因此,平台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应包括政府、企业、物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等在建设策略上主要可以考虑几个方面:(1)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接入。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和SME的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着差异性大、参差不齐的状况:有的部门已经可以实现网上办公,有些SMEs已经导入了ERP系统;而还有很多部门和SMEs还没有建立起基于Intranet信息系统对于前者,应在鼓励其进一步完善现有系统的同时,摸清楚这些系统的应用平台、数据结构等技术特点,为顺利接入共用信息平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于后者,则应督促、倡导其根据共用信息平台的总体规划早日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2)以SMEs需求为导向。SMEs是信息平台中的主要参与者,只有SMEs的积极参与推广应用,共用信息平台的构建才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因此,SMEs的需求是进行信息平台建设最为重要的导向,应在政府调控指导下,积极满足SMEs对物流信息的需求,吸引各类SMEs的积极参与。(3)组建企业法人集团。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需要吸收大量资金,需要众多企业的参与。所以,应当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协调下,组建企业法人集团来参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对参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企业的资质进行严格的考察至关重要。信息平台建设的专项工程建设项目不要选择具备该领域资质最好的一家企业,相反要选择在该领域引领市场潮流的几家企业共同建设,这有利于推进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和降低实施成本。(4)加强政府在物流信息技术的研究及人才培训工作。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最为重要的基础是技术与人才,政府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中应加强对物流信息技术的跟踪研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劝Ⅱ强对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工作,提高各方参与者在物流及物流信息方面的理论及实践知识,为SMEs物流与其它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必备的保障。
(二)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