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大全11篇

时间:2024-01-23 14:58:1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48-001

在物理学习中,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明白合理的利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是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向,同样也是我们学以致用的重要表现,通过物理知识,我们就可以解释一部分自然现象,加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能力,从而培养出活学活用的能力,逐渐明白物理知识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性,最终满足各方面的提升需求。

一、光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之“彩虹”

俗话说:“风雨之后总能见到彩虹。”尤其是在夏天的雨过天晴之后,就会在天空之中出现绚丽的彩虹,这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在雨过天晴之后,天空之中会布满大量的小水珠。在水珠这一介质之中,通过光线的折射,就会引起色散的现象[1]。下图1是一条单色的光线在水珠之中进行折射的具体光路图。

当光线1从空气之中进入到水珠这一介质之后,就会折射成光线2,然后经过反射,成为光线3,再一次经过介质之后,就会折射到空气之中成为光线4。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之中的太阳光包含了红橙黄绿蓝锭紫,属于复色光,在水珠这一介质之中,各色光的折色率有所差异,所以,光线折射之后的偏折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如图2所示。在同一水珠之中,紫色光线和红色光线的折射率就有所差异。可见,通过水珠的折射以及反射之后,太阳光就能够分解成为七种颜色,并且依次排列形成光带。在雨过天晴之后,天空中存在大量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之下,就会有我们日常所见到的彩虹出现。

二、光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之“远近看山色不同”

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为什么在晴天看远处的山是呈现的蓝色?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运用到物理学中光的散射知识。由瑞利定律可知,其中为散射光的强度,表示光的波长。也就是说散射光的强度同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在晴朗的天气里,空气之中所散射的太阳光中,其中蓝色和紫色的光波长相对较短,所以,其本身的散射强度偏大,这样就会在空气之中存在较强的兰光和紫光的散射,因为远处的山距离观察者相对较远,再加上中间还有很厚的空气层的存在,这一部分空气就会将相当一部分的兰光和紫光散射到各个方向之中。观察者在远处进行观察的时候,远山反射的光中存在较多的兰光散射,所以观察者所看到远处山就会呈现出蓝色[2]。

那么为什么观察者看到的近处山会呈现出绿色呢?这是因为山上很多的草木叶子都属于绿色,所以它们也只会反射绿光。再加上观察者与近山的距离相对较短,所以也不存在较厚的空气层,不会有过强摘 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可以看到很多自然现象,而这一部分自然现象都可以利用物理知识来进行解释。但是在对自然现象解释时,很容易出现解释不清或者是搞错的问题。所以,本文利用光学知识对自然现象加以诠释,就是通过这样的模式对自然现象有更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关键词:光学; 自然现象; 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48-001的兰光散射在空气之中,所以,反射出来的绿光要比兰光强很多,观察者所看到的近处山就会呈现出绿色。

三、光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之“稀少的黑花”

在我们所处的自然界中,花卉是我们的好朋友。各种奇异花草在我们的自然界中争芳斗艳,不仅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同时也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在庞大的植物界中,黑色的花卉非常稀少,这也可以从物理光学知识来加以解释。在自然界中包含了单色组成的复色光,在大阳光下,花瓣对于红色、橙色以及黄色光存在较强的反射作用。这样就使得光能量不容易灼伤花组织,从而形成自然保护。所以,这几种颜色的花卉较多,但是因为黑色几乎会将太阳光全部吸收,不具备良好的反射作用,所以,这样很容易出现灼伤黑色花组织的问题,导致其存活率非常低,久而久之,黑色花卉的种类就会逐渐的减少。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原因,黑色花出现的少,还与花卉本身的生物特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明白自然界中有很多的现象都与我们所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在不断的探索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们也无法离开物理知识的合理利用。作为学生,我们就应该从生活的应用角度来提高自己的物理知识学习兴趣,从而感受物理知识带来的乐趣,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篇(2)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全面、正确、深刻的认识事物的特点是每个中学教师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为了使中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在自然科学的学习中,观察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为什么要培养中学生的观察力

1.1 观察是研究自然科学最基本的方法。

大自然是人类永恒的家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最大的特点在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能够通过肉眼观察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学好自然科学的前提条件。

1.2 观察是认识自然现象研究自然规律的首要步骤。

自然科学的大多数学习的内容都是以自然界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学生们通过首先其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自然现象和规律产生感性的认识,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从而形成概念、掌握规律。

1.3 良好的观察力能使中学生更快的适应以后的学习,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智能型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

2.1 引导中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明确目标和任务,才能在实践的时候,带着目标和任务进行观察,自然科学中,观察能力尤其重要。例如,老师在讲授不同植物的叶子有何区别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野外采集不同种类的叶子,通过实践采摘、对比从而获得比较直观和感性的认识。

2.2 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

自然现象千变万化,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切身的体验,但是,在研究自然科学的时候,单纯的依靠生活经验,则非常容易出现生活经验影响实验判断的现象。研究目前还处在比较在教学过程中,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会直接影响观察效果,无论是课外观察还是实验观察,引导中学生复习或预习有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实验观察应事先安排好实验程序,明确观察的重点和难点,准备好实验材料和用品,必要时演示一次,以便摸索成败的经验。野外观察也应考虑好观察的程序和步骤,观察的要点,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对中学生的具体要求等。这些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是引导中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例如:在做脊蛙反射实验时,最好先和中学生一块回忆反射弧的五个部分及其作用,然后在指导中学生动手操作并进行观察。

2.3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学习习惯,老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培养学生较为全面的观察习惯,有的中学生只凭兴趣,抓不住重点;有的中学生走马观花,观察不能深入;有的草率急躁,观察欠持久;还有的眼光狭窄观察不全面……。因此,教师有针对性的对中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完全必要的。例如:中学生在观察兔子时,有的中学生看到兔子在吃草,这时注意它的生活习性;有的中学生注意到兔子的外表颜色,身披白毛;有的中学生注意到兔子的外部形态,长耳朵,裂嘴唇等等。此时教师应给予个别指导,指导他们全面观察兔子的外部形态。对于观察较迟钝,觉得周围没有什么可看的中学生,教师应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和习惯。

自然界是一个整体,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对注重于对学生整体观察能力的培养,锻炼他们从大处着眼,小处落脚的习惯。能够从整体到部分,在从部分到整体,例如:在做解剖青蛙的实验中,许多中学生认为只要把青蛙解剖好就完事了,这时候教师应当指导中学生从解剖的青蛙中找出心脏、肺、胃、肝、胆、肠等器官。

三、在培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只有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们产生主动学习,对各种实验和自然现象产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教师应创造条件使中学生接触各种自然现象。一方面,在教学中加强观察和实验,以引起中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对自然科学学习的兴趣又能对观察能力的培养起积极作用。教师通过精彩的实验,配合生动的语言,让中学生聚精会神,唤起他们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例如:演示针轻微刺手后缩手,落叶下落等实验后,教师再提出问题:为什么手被针刺之后总是先缩手而后感到疼;为什么落叶总是背面向上……中学生对这些现象感到新奇而又有趣,其中不少情形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但从未想过为什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明所以,难以回答。这样他们就会被这些现象所吸引,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注意观察教师的演示,思考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现象。特别当中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较高时,他们已由“看热闹”上升到要解决“为什么”的阶段。此时,他们会带着积极的思维参与观察活动,寻找现象的原因,这样观察中细致性、持久性就会得以加强,从而提高观察能力。

3.2 观察时要尊重客观事实

自然学科主要采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实验的过程中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许多客观现象或结果与所采用的条件有密切关系,有时会使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还有可能实验现象与所给的实验结果不符。遇到这种情况,应尊重实验的客观事实(在一切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同中学生一块寻找原因。例如:在做脊蛙反射实验时,因所用青蛙大小不一,有的特别小,做出来的实验现象就不很明显。原因是特别小的脊蛙神经系统还不够完善。又如:在做碘液遇淀粉变蓝的实验中,碘液浓度直接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所以,在观察中要尊重客观事实,这也是培养中学生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总结

中学自然学科的学习都是建立在详细观察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在了解一定科学的基础之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更好的在观察活动中学习新的知识。总之,初一阶段是刚刚开始学习观察,主要是逐步的认识观察、学会观察,为以后更深入、更有效的进行观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

参考文献

篇(3)

在中国古人的观点是这样认为的:在《左传》中,伯阳父就有对地震现象的解释,阴阳失调,阴压住阳,阳要出来,就发生了地震,把它看成一个自然现象,是宇宙地球的一个自然现象。不需要把它看成惊慌的、神秘的现象,正常的自然现象。

佛家的观点认为:地球向外的地方是虚空,虚空里有风,风从虚空来,地球上的水因风而荡,地因水而动.所以地震就产生了,也是认为是非常的自然现象.

就以上的观点也是只谈了地震的成因与现象都没有详实具体地讲出预测问题与方法.

既然是一个很自然问题,要想不发生是不可能的。人们认识以后怎么预防?不要受到那么大的损失,另外,发生以后怎么救援。应该考虑这样两个问题。

关于地震的全面预防,我们看到现代的地震科学也还是可以测试出哪些地方是地震带。地球那些区域是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于建设适合人的居住及人的多与少的聚集,疏密的建设企业、工矿各项工程的设计筹划都是于地震发生后也可减少损失。尤其在地震带的建筑结构要认真的考虑。在我们相邻的日本国是多发生地震的国家,它们的地震忧患意识在世界上来说可谓是第一位的,它们在全日本的所有国土上为什么建那么多木制房?就是对我们有着极为强烈的这方面的警示!这样房子就是塌了也砸不死人,最多砸伤人。当然地震发生了是必然要死人的,但是对于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来说要出现的死亡情况那也必然是要少的许多的。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使在预防地震次生灾害减轻重大损失已经具备足够的条件,我们在恢复建设,对学校、住房即将全面展开的时候首当其冲的是需要我们选用新型建材方面,在地质构造的科学探测,在地址的选用,在建筑材料的标准合格的检测与选用,在建筑的设计及建设过程的监督,在工程质量最终完成的验收都有详细的检查制度与标准来说,,作为一切的实行与选择标准尤其迫切和重要。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统领我们所有的生存领域及范畴。汶川地震的发生后产生的灾害后果来看有着主要的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的时间里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象四川的山区大多还处于非常落后的境地,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发展对于落后地区欠账太多,大多的房子年久失修,及时是新造的房子也会由于经济的问题在使用材料方面产生少投入的思维形式而造成房屋的不能够抵御重大地震的损害.关于公共房屋建设大多都是近期时间的产物毫无疑问是放松了处于这样地震多发及地震带地区的麻疲思想与建筑商的恶劣行为及疏于防患未然的安全意识是有着必然关系的。再就是:文化的背景在这个地区由于经济的原因已经丧失了非常优越的态势,发达教育也必然是相对发达地区相对落后,人们对防灾减灾的意识比较淡漠,处于文化传统的良好地域的本有的东西没有被当作提醒人们延续的保障而使在时间的空道里走到这一时刻生活在此的人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为,在这个地区生活以人们家门的"大禹"就曾在这充满险恶崇山峻岭治过水的,1933年在这个地区发生的地震曾经夺取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两万五千条生命.1555年也同样是在这个地区发生的地震也夺取过了八十五万条生命.

篇(4)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教具的确能为我们的教学、为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认识自然现象提供很多方便,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但如果教具运用不到位,效果自然不会理想,甚至是弄巧成拙。就十几年的科学教学,我谈谈在科学教具使用上要引起重视的四个给力点。

1 教师对实验室里的教具、学生的学具要心中有数。

实验室和仪器保管室,应该是科学教师经常去的地方,教师要对学校已有的教具要了如指掌,以便于“为我所用”。一个不知道学校到底有哪些科学教具的科学教师不可能是一位合格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学具,我们也要清楚地了解,随教材发放的学具有哪些,以便学习相应内容时与教具配合使用,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照镜子》时,我知道同学们的科学学具里都有小镜子,我让同学们用小镜子观察自己,也观察别人,看看镜子里的“人”与真实的人有哪些地方一致,哪些地方不一致。大家都能看到自己的形象,个个兴趣盎然。有的学生说:我感到镜子里的我与真实的我一样大;有的学生说:我感到我在大镜子的后面;还有的说:我抬左手,镜子里的人却抬右手……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就一目了然了。最后同学再用各自的小镜子观察文字、图片等,看它们成像是否符合这些规律,知识得到检验和运用。

2 运用教具与学生的生活实验和已有的知识相结合。

人们接触自然界,认识自然界总喜欢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起点,孩子们也如此,但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很少,所以他们的认识活动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教学《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一课时,为了增加孩子的感性认识,我让一些孩子通过显微镜一边观察牙缝里微生物细胞的形状,一边画出一个放大的细胞,结果有些学生通过观察,画出的却是一些不封闭的线条。可见,这些同学们虽然看到了活生生的细胞,但由于知识局限性,他们仍然没明白细胞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教师在运用教具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不选择比较适合他们知识层次的方法,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运用教具要掌握时机,要把握分寸。

我们运用教具是有目的的,虽然不是每一次都要口头表达出来,但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通过教具,我们可以直观地再现自然现象,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步骤的观察,并结合他们已有和自制的学具进行自主活动和实践,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让他们通过众多的观察,逐渐发现问题的本质。在实现此目的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教具的运用时机和运用分寸。比如在教学《光的反射》一课时,先前我的讲课方法是先叙述现象,再用教具向学生演示这种现象,最后再总结现象产生的原因。学生思维受到牵引,积极性不高,今年我一改以前的教法,首先让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并自己通过对比实验,自己寻求答案。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教学效果极佳。事实证明,时机不同,效果也不一样。

教具的使用要注意分寸,是指教具使用时一定要有其真实的作用,而不是一种形式,不是玩什么花样,哗众取宠,要把握教具使用的次数,也要把握每次使用时间的长短等。

4 运用教具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与实践结合深化运用。

篇(5)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事物的本质总是通过事物的现象去表现出来的,在物理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物理现象和物质运动的规律,就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探索事物的运动现象,从事物运动的过程中探索和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牛顿在观察到苹果落地的现象,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从浴桶洗澡中得到启示,产生阿基米德原理,发现浮力定律等.这些都是在自然现象中通过观察而发现了规律的生动事例.要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的首要条件,就是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观察.

物理科学的发展过程离不开人们的观察和研究.现代科学证明,一个科学家往往只能完成一个方面甚至只是一个方面的一个分支,许多重大的科学技术难题的解决,离不开最简单的物理现象.在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然现象,从简单物理现象中去认识事物,认识和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

物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严格的逻辑推理以外,科学家的人文修养和形象思维所启发的灵感和激发的创造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各个流派之间的相互包容,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也是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在重视物理学自然理论的同时不能忽视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蕴含的人文文化.

二、物理教学中要辨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1.对称性思维.对称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也是人们习惯性的一种思维形式,通过对称性事物的存在形式,去引起人们的思考,从而发现事物运动的规律.物理学在对自然的表述中更是处处表现出了这种对称性的存在. 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拉力与阻力,正电子与负电子,都是相互相成的一个矛盾的两个面.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是以对称的形式出现的,如,左右,上下,大小等.没有对称就没有事物,要学习物理就不能离开对称性的思维.物理定律对某种规范变换的不变性、守恒性更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一种对称形式,物理学中有许多守恒定律如,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都充满了美学思想,实际上,对称性这种思维已经成为当代物理学家研究物理理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称性事物的形式,去进行思考和探索,从中发现事物的运动规律.

2.联系观点的辨证思维

世界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的物质世界.世界上没有孤立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要认识世界,就要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联系中去认识事物和事物发展的原因和动力.自然现象是错综复杂的,作为初中学生,要在错综复杂的自然现象中去认识世界,认识物质的运动的形式和规律,就需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在复杂的事物现象和物质运动中去分析和思考.例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就是在复杂的事物运动过程中发现的反映事物运动原因和动力的基本规律.我们认识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就能更好的去认识世界和事物的运动.牛顿的三大定律更是我们认识各种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只要引导学生去辨证的思考,在事物运动中认识事物的运动规律,就能很好的认识物质的运动规律.

自然界和谐统一,就在于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统一起来,把经典物理学都包容在他的理论框架之内,创造了程度更高、范围更大的和谐统一理论.而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把电学、磁学、光学统一了起来,量子力学把波动性和粒子性统一了起来,也是一种具有规律性的联系.

3.要重视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实践性是物理学科的基本特征,初中物理的许多实验就是实践性的突出表现.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要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上好实验课,帮助学生在实验中去更好的学习物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任何科学都具有实践性.物理学更是一门实验的科学,物理实验既是建立物理理论的基础上的,反过来又是检验物理理论正确性的方法.杨振宁教授曾说过“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学科”,物理学上很多理论都是通过实验检验论证的,这就很好的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观点——实践的真理性.

4.要教育学生学会怀疑

没有怀疑和否定,就不会有创新和事物的发展,在物理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在科学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大胆创新,要敢于怀疑和否定,没有怀疑就不会有科学的发展.

篇(6)

首先,是教学模式的设计

任何教学模式都会涉及到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运用的合理与否,会极大地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初中学科教学的设计运用中,教师应着力于从设计学生的活动出发,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和学科知识的内容,调动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根据学科的特点,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互动的课堂知识探究、发现,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得成功和快乐。

目前,初中科学的教学方法中主要是以教师讲授结合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

从科学学科的知识传授特点看,教师的讲授是必要的。比如:描述科学的现象,则要通俗浅显,形象风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理解能力;讲概念,要有依托,不可平淡干瘪凭空而来,使学生云里雾里;学规律,要富有启发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总结获得。教师讲的越明确,学生理解的越快,容易围绕教学核心内容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但讲的过多,便成了“一言堂”,学生觉得上课枯燥,缺少兴趣,久之会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丧失。

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探究式教学法,以直观教具演示法为依托、通过教师的启发,让学生通过探寻现象的产生原因过程,发现自然现象的存在的内在科学规律。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增长了知识和了解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欲望;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的品质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同时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学科能力得到了拓展。它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

其次,是教案的设计

教学的具体设计和开展过程体现在教师的教案设计中,要落实哪些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素养,都要通过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活动来实现。这要求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心理特点、思维品质及生活环境等因素,通过对教材深入分析,将学科的知识内容性有机地融合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活动中。

二、精选教学方法,做好主体性教学的实施

1、课堂教学中注重形象直观性、启发性、独立性、互动性

(1)、形象、直观性: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所以,课堂教学必须针对初中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多以实验演示为基础,让学生对自然现象有充分的感受,为启发学生的探究发现作准备。对难以演示的,要以形象的描述或相关的简易演示,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在思维上的产生迁移。

(2)、启发性: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生活背景,具有不同的个性。其学习的思维品质及学习的兴趣是多元化的。每个学生对具体的自然现象学生的认识,一方面都较流于表象,又另有其独特的视角。所以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需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持续的、循序渐进、去伪存真的认识过程,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科学的原理,学会科学的学习思维方法。例如:在科学八年级,《质量守衡定律》的讲解中,教师演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衡的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原因: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保持守衡?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水电解实验的分子、原子结合的示意图。启发学生思考原子,分子个数种类的变化,并归纳出质量守衡定律的内在原因在于“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未变,只是发生了重新组合。”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了学生对客观事物规律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启发的过程是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学生经常性在教师的启发下勤动脑、多思维,就会形成科学的学习思维品质,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再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告诉他结论,自己就能够举一反三。

(3)、独立性: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够独立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所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简单的如:在课堂提问中,多采用“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怎么理解?”等提问方式;对学生的回答的问题,能肯定其思考的价值和闪光点,并指正其理解误区的产生原因;在教学中,要结合对学生的课内读书指导和独立动手实验的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参与者”。

(4)、互动性: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生处于消极学习的状态,要突出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充当好“导演”的角色。调动学生去探究发现知识规律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让课堂 “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变再现型教学为探究型教学。

2、习题教学中注重客观性和生活性

科学离不开生活实践,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不应该脱离生活的实践。模型化、抽象化的理论习题,脱离生活实践,缺乏开阔的生活气息和背景,容易挫伤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所以在习题教学中,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努力从生活的实例出发,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从生活实践中抽象出知识理论。

例:讲放大镜的成象原理及应用时,可结合“学校生物课外实验小组采集标本,用焦距为10厘米的放大镜来观察,标本应放在离放大镜多远的地方?”,将科学原理融入生活情景、实践。学物态的变化时,以常见的冰与水、水蒸气的转化例为突破口,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的视野冲出课堂知识的局限。

3、实验教学注重实践性和探索性

青少年学生天真好问,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他们学习的最初动机在于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因此,教师应针对科学实验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教师在“物体沉浮条件” 演示实验中,先把一只鸡蛋放入一杯清水中,出现下沉的现象,在清水的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鸡蛋慢慢地浮起来了,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渴望知道产生的原因,进而进行“物体的沉浮条件”的教学,将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好奇心,转化为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学生实验中,要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对部分实验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改进,进行多种途径的尝试探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动手,动脑和观察能力和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科学精神。

三、课外教学活动是主体性教学的延续

课外教学活动是主体性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主体性教学的广阔天地。主体性教学本身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社会需要开放性的人才,而开放性的人才需要开放性教育来培养。所以我们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要把学生从课堂引向广阔的课外实践,通过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从而加速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成熟过程。

科学可结合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组织科普知识讲座、实验操作技能比赛、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及相关劳动技能、课外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在课外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探究学习,用所学科学知识去进一步观察、分析乃至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示其主体能力、创造能力提供机会和舞台。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信、进取、合作、创新的个性品质。

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关键

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要在科学教学中实施好主主体性教学,首先,教师应牢固树立学生是权利主体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权益。既要给学生以悉心指导,又要给学生更多的信心和鼓励。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民主的气氛进行教学,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情感渲染。再次,主体性教学要求教师能象朋友一样关心和帮助学生,能与学生分享探究知识的欢乐与忧愁,分享成功的喜悦。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在亲师爱师的基础上,产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当然,影响主体性教学实施的因素很多,良好的主体性教学的教学环境,完备的教学仪器、实验器材、实践场所,会对主体性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结束语:总之,活动是学生主体的发展的载体,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学科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始终要以调动学生参与各类学习活动,促使其主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主体性教学就是通过创设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对主体的学习活动进行优化组织、规范、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参与各类教育活动,得到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科学》初中课本八年级,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

篇(7)

|BF|=b2+c2=a,

作DD1y轴于点D1,由BF=2FD,得

|OF||DD1|=|BF||BD|=23,

所以|DD1|=32|OF|=32c,即xD=3c2。

由椭圆的第二定义知,

|FD|=e(a2c-3c2)=a-3c22a,

又由|BF|=2|FD|,得a=2a-3c2ae=33。

点评:本题解答运用了椭圆的几何性质、第二定义、数形结合的思想,寻找解题思路,合理进行转化,使问题化难为易,让学生回归教材,掌握定义等最基础的知识从而使几何问题得以解决,在解本题中综合运用“定义法”、“数形结合法”、“转化思想”等。

【解析2】设椭圆程为x2a2+y2b2=1, B(0,b),F(xc,yc),DxD,yD,F分 BD所成的比为2,xc=0+2x21+2x2=32xc=32c;yc=b+2y21+2y2=3yc-b2=3?0-b2=-b294?c2a2+14?b2b2=1e=33。

点评:本解运用了有向线段定比分点进行求解使问题变得直观,同时收到了化繁为简的效果。

【解析3】设椭圆方程为x2a2+y2b2=1,F(c,0),B(0,b),D(xD,yD)。则BF=(c,-b),FD=(xD-c,yD),BF=2FD,解得xD=32c,yD=12b,把点D的坐标代入方程化简得c2a2=13,所以e=33。

点评:本解运用了向量的数量积与运算律,简明、快捷、易懂。有关圆锥曲线中的离心率问题,如果没有给出c和a,则要结合章节知识得到c和a的齐次方程,从而得出离心率。

【解析4】由BF=2FD可知,BF=2FD,BF=a+exB=a,FD=a+exD,代入知,xD=a2e,xF=23xD, 23×a2e=c,e2=13,即e=33。

点评:向量是沟通代数与几何的桥梁,利用向量可以使几何关系与数量关系相互转化,思路清晰,过程简捷。

练习:1、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

2.椭圆x225+y216=1的焦点是F1、F2,椭圆上一点P满足PF1PF2,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P点有两个(B)P点有四个

(C)P点不一定存在(D)P点一定不存在

目前,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已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高三数学复习中,更应强调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以便改观高强度低效率的复习效果。任何解题方法都有其赖以产生的数学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结论、思想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一道题目可以用许多方法来解答,平时做题不应只着眼于解出这道题,而要尝试用多种解法来解答。尝试从多个角度去解题,可以拓宽思路,在遇到其他类型的题目时更会有意外收获。

篇(8)

中国神话在内容构成上的第三个特点,便是人文神话的相对丰富。除了圣君贤臣与文化英雄事迹以外,中国的人文神话至少还有两类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第一类是以感生情节为核心的始祖神话;第二类就是仙道神话。中国的始祖神话异常丰富,以姓族为单位,华夏集团大部分著名的姓族如夏、商、周、秦、楚都有自己的始祖神话,而东夷、苗蛮、戎狄等尚未融入华夏集团的部落也有自己的始祖神话。这些始祖神话(尤其以华夏集团的始祖神话为代表)往往有一个核心情节,那就是感生。仙道神话的主要内容,是对于彼岸乐土的想象、关于神仙的事迹和对于长生的追求等等。始祖神话、英雄神话和仙道神话三者的数量相当庞大,它们占据了中国神话的绝大部分。由此可见,中国神话就总体而言其实并不稀少,学术界所谓“中国神话缺少”的观点实际上仅仅在自然神话这个范围内才成立。

自然神话是否必然是最初产生的,或者是最普遍的神话形态呢?自然学派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如马克斯·穆勒就认为神话之所以产生,乃是因为大自然以它的广大性和无限性唤起原始人一种确凿的、包围与支配着他们的无限的感觉,从而引起惊异与恐怖之情。在敬畏的基础上,宗教与神话产生了。这种理论乍听上去似乎有理,因为人首先接触的是自然,对自然的兴趣当然最先发生,自然神话的产生也必然早于人文神话。然而这只是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推测原始人类。实际上,神话的产生绝不是因为原始人类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想象力。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7-001

一、HPS教育含义及现状分析

HPS教育是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缩写,它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新型的、基于科学本质的科学史教育。它的目的是把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然而HPS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师常以讲故事或学生自我阅读的方式一带而过,学生对此内容也是听过、看过,而后就忘了,教育效果较差。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观点理解不够,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师自身科学史知识储备不够,对科学史的教育价值缺乏深刻理解;受教学时间限制,教师关心的问题是传授学科知识,突略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重视HPS教育的作用

HPS教育在生物教学中具备着以下作用,我们应充分重视。

1.HPS教育是以科学教育为背景,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科学知识。教师递进式的问题设置,能有利于拉近学生与科学家的距离。学生在体验小“科学家”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创新的艰辛与乐趣,从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2.HPS教育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陶冶人文情怀。

3.HPS教育将科学史、科学哲学的学习与当前的科学概念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科学方法的培养和科学思想观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HPS教育的基本教学模式

英国科学教育学者孟克(M.Monk)和奥斯本(J.Osborne)在总结科学教育的历史经验基础上,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出了HPS教育的基本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注重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促使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下面以“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例,结合HPS教育基本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来介绍:

1.演示现象

教师通过向学生演示某一自然现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由此产生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的自然现象必须是科学家在历史上曾进行过研究的,从而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利用科学史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如教师一上课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小树由小长大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小树为什么会长大?它的食物是什么?

2.引出观念

教师启发学生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头脑风暴。大家互相讨论。

如同学甲认为:小树的食物是空气(小树暴露在空气中)。

同学乙认为:小树的食物是土壤(小树种在土里)。

同学丙认为:小树的食物是土壤(人们给小树浇水)……

3.学习历史

教师介绍这一问题产生的真实背景、当时科学家的不同思想、观点、验证方法等,作为学生研究的参照系,引导学生讨论、探索这些观念产生的背景、条件,使学生认识到时代的制约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教师阐述:2000年前,哲人亚里士多德通过经验推测植物的食物来自土壤。1629年,海尔蒙特做了个实验:他在木桶中种了一棵树,每天给树浇水,几年后对比实验前后土壤和树苗的重量发现:土壤减轻50克,而树苗增重了10公斤。由此他得出结论:植物的食物是水。

4.设计实验

教师要求学生从多种观点中选择某种观点,组内合作共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认识到:同一自然现象可能有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不是简单的猜测,而要有依据。

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植物的食物?你赞同哪一位科学家的观点?能不能实验来验证呢?请你结合已有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5.呈示科学观念和实验检验

教师讲解教科书上对这一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为学生实现观念转变提供契机和可能。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自己的观念和解释进行检验,从而得出结论,形成科学观念,即实现由原有的错误观念、不完整观念向科学观念的转变,理解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科学探究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师讲解: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二氧化碳、水、无机盐。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所选观点进行实验,在此可就“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进行探究。设计一组对照实验:在两个密闭的玻璃罩内分别放入一盆植物、一只小老鼠。一个玻璃罩内用烧杯装一杯清水,另一玻璃罩内用烧杯装一杯氢氧化钠溶液,放在太阳下观察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6.总结与评价

通过个人的反思、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来总结思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探究本质。

从实验的仪器的选取、实验方案的猜想、实验步骤的设计等方面,将学生设计的实验进行比较、评价,得出结论。

放清水的玻璃罩内植物与老鼠都生活的很好,而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罩内老鼠与植物先后死去。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性,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植物的食物之一。

四、运用HPS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在运用此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选择。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灵活取舍和适当调整,切勿生搬硬套。同时教师平日要注意积累收集生物史资料与素材,开发科学史方面的课程资源;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变革思维方式,学会客观深刻地评价科学家的贡献;并明确科学史的教育要求,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篇(10)

因此,我们在自然课中,尽可能让学生亲自操作,自己实践,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发展。本学年,我校自然科组就以上的课题,以六年(1)班为突破口,开展了初步的探讨。

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创新作好思想准备。

小学的自然实验,通常要求分组实验。在做实验时,我要求每个实验小组分工协作,各施其职,群策群力。好的同学作好示范,帮助后进同学。后进同学要虚心学习,努力完成实验任务,我常通过竞赛,评选优秀的实验小组,借此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另外,在自然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好奇心重,胆子大,会有不按实验规程操作的现象。因此,我注意教育学生,要遵守纪律,爱护实验器材,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说明违反规程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如:实验失败,损毁器材,造成人员伤亡等。启发学生不乱扔乱放实验器材,实验完成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这样,学生从小养成爱护公物,做事认真负责的良好品德,为创新作好思想准备。

二、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创新的精神。

在自然实验中,我发现个别学生有时操作不认真,观察不仔细,对通过实验获得的知识兴趣不大。他们只热衷抄袭别人的实验成果,不问实验的过程。为此,我介绍了我国航天.航空科学家,为了祖国的强大,发展我国的航天航空高科技事业,严肃认真地做好每一项实验,准确真实地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往往是废寝忘食,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使学生对科学工作者产生由衷的敬意,自发向科学家学习,人小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创新的习惯。

在自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型人才十分重要。因此,我十分注意创造条件,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怎样利用实验现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我提醒学生除要对实验现象产生兴趣外,还要注意发现引起映像变化的原因和条件,认识倒像.虚像.实像等成因,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再如实验认识磁铁的性质,我要求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发现知识,让学生边讨论,边小结,得出磁铁的各种性质,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提高了学生观察理解,实验操作,分析推理等能力,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创新的习惯。

四、增强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形成勇于探索的创新心理。

篇(11)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Object Rotation Experiment, explain the Torsion of objects of the Earth’s surface is an objective phenomenon. In the equipment selection, the Cavendish torque experiment is have

One-sidedness. Therefore, Can prove Implementation on the Cavendish torque experiment is subjectivity and imperfections, and even a false.

Keywords:Object Rotation Experiment, Cavendish torque experiment, subjectivity, imperfect, false.

朗读

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字典

引言:由《地震浅析与抗震——《自由运动论》在实际中的应用(3)》的理论可知,地球表面物体自身就具有扭转性,同时根据万有引力的概念,卡文迪许扭矩实验在器材的使用上具有片面性。因而,本文对卡文迪许扭矩实验提出了几方面的质疑。根据一个简单的物体扭转实验证明了地球表面物体(高纬度区)都具有扭转性质是客观存在的,从而证明了本文对卡文迪许扭矩实验的质疑是正确的。即卡文迪许扭矩实验是不完善的,甚至具有虚假性。

一、对卡文迪扭矩实验的质疑

(一) 实验现象的质疑

卡文迪许扭矩实验是在确信万有引力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也没有考虑到地球的自转对地球表面物体的影响的前提下进行的。假设地球表面物体自身在水平平面内就具有扭转性,那么卡文迪许扭矩实验就是可以被质疑的。

根据《地震浅析与抗震——《自由运动论》在实际中的应用(3)》的理论可知,地球表面高纬度区上的物体自身都具有扭转性,只不过由于物体和地面的摩擦力的存在,没有显示出外在的扭转现象而已。由以下物体旋转实验就可以证明物体的这种扭转性。

实验:1.器具:细线一根,任意物体一个。

2.步骤:用细线的任意一端系住物体,平稳的提起离开地面。

3.观察结果:物体离开地面后开始旋转。

4.实验说明:(1)细线的粗细选用要适当。相对于物体的重量,线不能太细,太细会绷得太紧,太紧导致抗扭性相对增大;也不能太粗,太粗肯定抗扭性大。

(2)由于线一般都是用更细的数根线拧制而成,所以在某一个方向上肯定具有抗扭性,所以做实验时要用细线的两端都试一次,或者把线回折成双,这样线自身的扭力一反一正抵销,不会影响实验的效果。

(3)根据《地震浅析与抗震——《自由运动论》在实际中的应用(3)》的理论可知,实验中的扭转现象是:在北半球是右转,在南半球是左转,赤道上无旋转现象。

5.结论:地球表面高纬度区上的物体在水平平面内都具有扭转性。

由以上的理论和实验证明,地球表面物体在水平平面内自身就具有扭转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卡文迪许扭矩实验在没考到地球表面物体自身就具有扭转性的前提下实施,肯定是不可靠的。

应该说,卡文迪许扭矩实验的过程中,理应等到悬挂的哑铃完全稳定后,再让大的金属球靠近来观察实验现象。由以上的理论和实验可知,待哑铃完全平稳后,应该由于哑铃自身的右旋性质(北半球),在没有大的金属球的靠近的情况下,哑铃也应当存在右旋性质的现象,扭秤上也应当已有向右扭转的读数。

退一步说,已有的扭转现象与读数也不会影响对引力的测量,因为,完全可以以已有的现象与读数为基准,继续测量,但是,卡文迪许扭矩实验并未提到已有现象的发生及对已有读数的处理方法的问题。所以,卡文迪许扭矩实验,其现象观察和数据应该是不真实的。

(二)实验性质的质疑

既然卡文迪许扭矩实验的目的是测量万有引力的大小,根据万有引力的概念,如果卡文迪许扭矩实验在器材的选用上具有片面性,那么卡文迪许扭矩实验就是可以被质疑的。

卡文迪许扭矩实验中只使用了金属球做实验,并没有对其他任何性质的物体进行反复实验,这是不符合万有引力概念的。万有引力概念是与物体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所以,只片面的使用金属球来做实验是具有不完备性的。况且,由于金属性的物体不是自然的,一般是人工制作的,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金属性的物体很容易产生磁性。所以,即便是实验中存在扭转现象,也很可能与磁性有关。应该说,万有引力,突出一个万字,应该任何物体之间都存在这种力。

所以,卡文迪许扭矩实验只片面地使用金属球,应该说,从实验器材性质的使用上也是具有主观性的。

本文认为,对于一个证明引力的存在性及其测量引力常数的意义重大的实验,卡文迪许在实验中无视于哑铃自身的扭转导致的已有读数的客观存在性,以及只片面地使用金属球的主观性,不仅仅是主观性和不完善性,甚至具有虚假性。

由以上的实验及理论分析可知,本文对卡文迪许扭矩实验的质疑是正确的。

二、讨论

牛顿在提出万有引力观点时认为: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但是,牛顿并没有对引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是如何传递的进行描述与证明。而且也没有任何证明引力存在的客观性的相关试验,直至卡文迪许才做了证明引力的存在及其寻找引力常数的扭矩实验。但是根据本文的理论,证明了卡文迪许扭矩实验的确存在多方面的质疑,并不能证明引力的存在性,其实验结果也就是不可靠的,所以,只能说,万有引力概念的形成还只是处在具有主观性的假设的层面上,是对自然现象的牵强理解与描述而已。

结合《关于自由落体的探讨》和本文的理论可知,自然现象中的自由落体现象和水平方向上的旋转现象,以及大尺度的空间物体的运动(行星绕恒星的运动)一样都是物体具有双重运动性的原因,即自由运动的物体的自转使运动弯曲,物体运动在自转面上才是自然现象中的客观存在。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