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智能城市的概念大全11篇

时间:2024-01-23 14:58:1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智能城市的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智能城市的概念

篇(1)

一、突发事件的内涵

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一般超出人们的预料,重大突发事件往往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剧烈的负面影响,可能成为激发社会矛盾、进而爆发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的直接原因,其具有突发性,种类的多样性,处理的复杂性,信息的不全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持久性、广泛性和连锁性等特点。

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概念及特征

(一)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概念

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是集突发事件之事前、事中和事后各项工作的应对能力综合。

(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特征

1、整体性和系统性

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不是某一种单一的治理和应对能力,它涵盖了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发生过程当中以及发生之后的各项能力,集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反应和恢复于一体,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

2、公共资源参与度高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处理的复杂性、以及较大的破坏性等特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政府部门起着无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但是要妥善的处理突发事件带来的破坏和后续性影响,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社会组织和理性公众的积极配合和广泛参与是实现突发事件有效处置的重要一环。在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中,尤其是事中应急管理过程当中,需要相关法规、人员、资金、医疗、物资以及技术等的高度集中与配合。

3、社会关注度高

突发事件往往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些突发事件更是影响到国家形象和国家核心利益,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是检验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效率和为人民服务本领的磨刀石。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政府部门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高度关注。

三、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构成要素

(一)事前监测预警能力

事前监测预警是指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后果做出预告与警告并制定相关预案以减少损失的行为。事前监测预报能力建设是为了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有效的事前监测预警体系具有预见和警示、延缓及减缓、阻止与化解等多种功能。提高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能力,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工作,提高政府和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是适应风险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事前监测预警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对突发事件的预、监测能力,对突发事件的预报能力,突发事件预警技术能力,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能力等。

1、对突发事件的预、监测能力

包括对已有及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的预、监测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有可靠而完善的信息采集系统为依托、以历史经验和现场调查为基础。通过运用信息系统(I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基础性信息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利用航天遥测、遥控、遥监技术和地面监测监控系统迅速、及时地实施严密监测,自动采集信息和数据,通过卫星传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形成动态和静态系统相结合的、空间一体化的灵活性监测预警体系,在相关专业机构及人员的专业技术、历史经验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对突发事件进行预测、监测。

2、对突发事件的预报能力

这种能力是指通过一定的预警信息平台或通过网站、广播、电视插播、电话、传真、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农村大喇叭广告等具体方式,实现预警信息的统一收集、管理及,保证信息的通畅、及时、准确和有效。

3、突发事件预警技术能力

从突发事件信息的采集到预警信息的都离不开相关技术的支持,现代突发事件预警是以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为平台,采用传感器技术、智能化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力求构建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立体式、全方位和灵活性的动态监测体系,实现预警信息的整理、风险评估、预测评价、预警对策的功能。预警技术设备的完备度,技术应用的纯熟度,监测体系的技术数字化、综合一体化和传递网络化水平决定了突发事件的预警技术能力。

4、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能力

突发事件的事前应对措施能力主要是指预案管理能力,它与突发事件的应对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良好的预案管理能力主要表现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具体性、实际操作性和兼容性强,预案的公众参与度较高。

(二)事中应急管理能力

事中应急管理能力是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部分。它对于阻止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的进一步扩大,挽救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和消除社会公众的恐慌心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及国家核心利益等方面意义重大。事中应急管理重点是指应急的响应及救援,主要包括险情的报送、预案的启动、资源的调配和实地的抢险救援。事中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需要有有效的机制和应急保障。

事中应急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突发事件辨别能力、突发事件紧急救援能力、居民突发事件行为反应能力等。

1、突发事件辨别能力

突发事件辨别能力是指相关机构和部门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根据系统技术、历史经验、现场调研等方法或渠道,对突发事件发生的种类、方式、时空范围、危害程度、发展趋势进行分辨识别的能力。突发事件辨别能力是开展具体救援活动、启动应急预案的基础。

2、突发事件紧急救援能力

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一般是以政府为主导,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广泛理性参与。政府部门的应急救援能力具体体现在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控制能力、救灾救援过程中的协调能力,救援装备配置的现代化水平、救援队伍组建能力和救援力量响应能力等方面。政府部门良好的突发事件紧急救援能力表现为恰当的启动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过程中能够有效决策、协调、指挥、控制,具备先进的救援设施及装备,注重救灾组织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的构建,并且能够有效而迅速的发动救援力量。

3、居民突发事件行为反应能力

居民突发事件行为反应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居民防灾减灾意识的强弱,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越强,突发事件发生时社会恐慌、骚乱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应急救援的难度也相对较小,反之,则会使应急救援的难度加大;二是居民理性救援的参与度,包括自发救援和响应政府号召参与救援。居民理性救援的参与度越高,越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处置。

(三)事后恢复重建能力

突发事件的事后恢复重建意味着让突发事件发生地区的民众、基础设施和系统恢复到事件发生之前的状态或者相比较而言更好的状态,它具有很强的政府主导型,是社会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它涉及突发事件发生后受灾民众的安置、相关人员的心理干预、生态环境的恢复、社会治安、社会动员、调查评估、重建监管等诸多方面。

事后恢复重建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社会保障系统支持能力、事后损失评估能力、事后恢复能力、事后重建能力等。

1、社会保障系统支持能力

社会保障系统支持能力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是突发事件灾后安置能力,受灾民众的过渡性临时安置与救助工作往往是突发事件事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配套建设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并按照比例配备学校、医院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对于特殊群体,如孤儿、孤老、孤残人员可以采取临时安置与长期安置相结合的办法。

其次是心理干预能力。心理干预是指对受到突发事件影响的群体或个体采取明确有效措施(心理介入、认知干预等),使之最终战胜心理危机和压力,重新生活。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和网络的建立与完善,是社会保障系统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最后是社会治安能力。突发事件爆发后,由于事件的突然性与强打击性,往往会对人的心理形成巨大的冲击,使人丧失社会规范意识,滋生犯罪行为。相关公安部门要深入突发事件发生区,了解灾民情绪和掌握灾后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及时化解和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做好矛盾纠纷的预防工作,尽量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2、事后损失评估能力

事后损失评估能力主要是指调查、统计、上报、核查实际发生的灾害损失,为灾民救济、保险理赔、制定恢复重建计划等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为评价决策成败及减灾效益提供依据。事后评估主要包括灾区总体受灾情况,如受灾人口、受灾区域、房屋倒塌间数,道路损毁情况等,还包括灾区群众的生活救助情况和应急救助需求情况,如粮食、饮用水、衣被、帐篷、煤电等的需求状况以及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需求情况等。

3、事后恢复能力

事后恢复能力主要是事后环境恢复能力,是对突发事件发生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进行清理、整治,使之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按照污染产生的不同原因,可将环境恢复分为自然灾害类环境恢复和污染类环境恢复。自然灾害类环境恢复主要是对自然灾害侵袭所造成建筑物倒塌的残骸,以及洪水、泥石流、沙尘暴等所带来的沙石泥土的清理整治活动,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污染类环境恢复是对突发事件中受环境污染的地区进行污染治理,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

4、事后重建能力

事后重建能力包括重建资金筹措能力、重建监管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首先,灾后的重建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的筹措能力是事后恢复重建的前提和保障。另外要确保救灾款物的正确合理使用,要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的规定,对救灾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发放和使用做到手续完备、专账管理、账目清楚,保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最后是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动员社会组织和民众理性参与到突发事件发生区的恢复和重建当中来。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眭源.提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14):267-268

[2] 朱华桂,洪巍.论突发事件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J]南京社会科学,2008(9):75-80

篇(2)

在以使城市更便捷为目标的全球“智能城市”建设大潮中,日本应该怎样抓住机遇呢?面对潜在的超过3000万亿日元的市场规模,日本应该怎样制定l展策略呢?

首先让我们来介绍一下全球各地有关智能城市的建设情况。目前,“智能城市”建设势头强劲。截至去年,在世界各地展开的各项建设计划达到100项以上,但仅2011年就有近1000项建设项目。尤其是中国,项目总数似乎约达500项。

全球“智能城市”建设热潮始于2005-12006年。2006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推出一项名为“马斯达尔城”的计划,该计划预计使当地的能源可再生率达到100%,二氧化碳排出量为0,废弃物排出量为0。

荷兰在2006年提出建设“智能城市阿姆斯特丹”的构想,并于2008年正式启动该计划。中国国务院也于2006年提出建设生态城的概念,并于2008年开始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

日本在2007-2008年间迅速展开了对智能城市构成要素的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等一系列相关要素的试点实验,并于2010年正式开始建设包含各要素在内的综合智能社区。在官民联手建设“智能社区联盟(JSCA)”的同时,日本也在横滨市、北九州市、丰田市、京阪奈科学城这4个地方开始了试点实验。

约有100家公司成为智能关联机构

不论在日本还是全球,围绕智能城市的l展都将越l活跃。其市场规模或超数千万亿日元就足以说明这一点。除去水资源,仅抓住能源关联市场就有望在20年间累积3000万亿日元的资本(如下图所示)。无数企业都希望能在这个市场中分一杯羹。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美国IBM和美国通用电气等公司。十分重视铺建社会基础设施的日立和东芝等企业的动作也很快。目前,仅日本就有100多家的企业设立了智能关联机构。其涉及领域之广包括重型电机、IT、汽车、房地产、建筑、金融机关、广告、资讯等多种产业。几乎所有产业都卷入智能城市的热潮中,开始了市场规模达3000万亿日元的智能城市争夺战。

但是,智能城市还没有形成一种产业。正如20世纪80年代的IT产业,那时,雅虎、谷歌都还没有出现。没有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当然也不存在任何的商业规范。归根结底,智能城市到底是什么,每个国家,地区,每个政府、企业对它的定义都还不同。

虽然智能城市还没能形成一种产业,但又确实有很多成果可说。反复进行的各种试点实验正在拉近智能城市与其最大的受益者一一居民之间的距离。世界各地都在描绘属于自己的智能城市蓝图。

重新认识智能城市

日本以此次的东日本大地震为契机,开始关注智能城市。目前为止,都还“尽是些小规模的试点实验”(美国IT业管理人员说),但此次大地震后,人们开始考虑以智能城市的概念推动城市重建。除了提高能源利用率,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安全,防灾等问题。宫城县的“震后重建计划”中,建设紧凑型城市的提议正是如此。

此外,通过城市重建和产业创新相结合、以“蓄电”为中心的概念浮出水面,同时也诞生了“为普及蓄电池、形成蓄电产业而成立的议员联盟”。

中国要在13座城市建设“生态城”的计划众所周知,但这之外的“知识城”、“低碳城”、“智慧城”等计划也在各城市展开。目前中国将近500个城市都在筹备着有关智能城市的建设计划。

中国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智能城市本身的意义。最初开展这些计划的城市以建造住房、完善交通网、调节能源环境等项目推进,并尝试制造就业机会。

电费飙升引l诉讼案

篇(3)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5-0141-03

近年来,学者与公众对于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研究及讨论都不断升温,生态化与信息化已然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热门思想。正是在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之下,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热潮。然而,自2007年,《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率先提出“智慧城市(Smart City) ” 这一创新构想以及之后的2010年,IBM公司正式提出“智慧城市”的愿景之时开始,学者们对智慧城市的关注大多数仅仅着眼于城市的信息化。而在城市不断注重生态化与信息化的今天,以信息化促进生态化的发展才是必然选择,智慧城市的发展只有注入了生态化的因子才能够真正体现其意义。

目前,智慧城市逐渐成为世界性课题,城市未来将逐渐呈现出智能化、信息化、生态、节能、低碳、安全等特性。因此,有必要从生态的视角去重新认知智慧城市,将智慧城市的概念优化,构建一种融合进生态理念的全新智慧城市模式。借助信息化时代的各种技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手段,将城市中的物理、信息、社会以及商业基础设施全面连接起来,真正做到服务全民。

由于以往学者对智慧城市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城市信息化,因此本文尝试从生态发展的视角来重新认识智慧城市,并进一步探索生态型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

1 相关概念解析

当今,全球城市化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紧张、环境破坏等各种因素的制约,需要创新性地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手段来解决节能、环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而,从生态发展的视角下研究智慧城市的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就与之相关的“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各自概念进行解析。

1.1 生态城市的概念解析

生态城市(Eco-City)的概念最初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 ”计划中,旨在建立一种尽可能减小对于水、食物、能源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以及降低废热、废气和废水排放量的城市。这一概念自提出之日开始便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生态城市主要具备以下若干

特点。

1)高效性。着力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合理统筹资源,优化配置,多层次地使用各类材料与能源。在物流方面做到有序顺畅,方便迅捷,废物回收与循环利用方面,各行业间通过共生关系进行协调。

2)持续性。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合理配置资源,使环境资源能够公平地满足当下以及未来几代人的发展需要,以确保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城市经济。

3)区域性。生态城市基于区域平衡的理念,致力于对城乡的整合,互异共存的城市之间唯有通过协调与平衡,才能够实现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的建立。

4)结构合理。生态城市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必须首先建立在一个合理的结构之上,交通设施、土地使用、绿地系统、公共设施等因素都应包含在内。

5)关系协调。生态城市最初的愿景就是希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必须注重城乡统筹,资源利用和更新,环境胁迫与其承载能力相协调等各个方面。

由此可见,生态城市关注于城市环境的方方面面,从各个角度致力于营造城市的良好生态。

1.2 智慧城市的概念解析

智慧城市是基于城市的科学发展观,通过使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综合全面地感知泛在信息并无缝连接城市中的人、物以及各项功能系统,在自感知的同时实现自适应与自优化,从而最终形成绿色、安全、高效、方便、可持续的城市形态,主要应用于环境保护、城市活动、公共安全、以及解决民生问题等方面。智慧城市主要具有以下若干特点。

1)以人为本。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人性化等。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推动社会进步全面发展。通过建设智慧城市,使人们更好地参与社会。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最终目标,更好地服务于人是智慧城市致力于实现的愿望。因此,各层次的人皆可通过数字包容来感受到智慧城市的便捷所在。

2)综合整合。“利用已经联网的基础设施提升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率,促进社会、文化与城市发展”。利用智能化的传感设备将人与物及其相关信息串联成一个综合网络,并且通过实时感测城市各项核心系统的运行状况形成信息源。智慧城市借助包括传感、无线、通信、智能网络等各类技术,综合整合互联网与物联网系统。

3)智能协同。智慧城市的另一基本特征便是其具有集中智能处理与深度计算能力,通过这些能力来实现泛在信息之间的智能连接与协同联动,最终打造高效的智慧城市。

4)内生发展。智慧城市本身便具有内在驱动能力来实现发展与不断创新,借助这种能力,城市才得以实现自我适应、优化和改进。而智慧城市的驱动能力能够保证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生物、生态系统以及遗传多样性,确保人类开发建设活动能够时刻受到环境的承载能力的约束。

由此可见,智慧城市着力于通过智慧化的手段对城市的各种需求做出响应。

2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

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生态城市将和谐性作为其核心内容,而智慧城市也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起点。最初的智慧城市概念虽然多少提到了一些有关生态化的字眼,如“绿色”、“环保”、“优质生态”,然而,智慧城市的发展焦点依然集中于城市的信息化以及城市智能技术的使用与发展方面,却始终未深入挖掘博大精深的人文关怀的思想。脍炙人口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并不只是一种愿景,它更是一种先进城市发展理念,是智慧城市应该致力于达到的目标。虽然智慧城市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提升生活品质,但倘若智慧技术无法结合更加接地气的城市发展理念,它便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推动城市健康发展。因此,本文综合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特征及内涵,尝试讨论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

2.1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内涵

从生态发展的视角来看,智慧城市应该是在把城市信息化作为首要驱动力的基础上,加入各项生态技术因子的应用,从而帮助实现城市的生态转型以及高效运转。再借助开发建设模式的创新,全面引入系统工程、信息科技、生态经济学等知识来改善城市的管理与决策、生产和消费等方式,进一步挖掘城市生态资源方面的潜力,并最终将城市打造为生态化、信息化并重,且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城市。

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应当要致力于吸取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各自优势,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态化发展理念融入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发展中,使城市整体综合功能不断优化、资源与能源更加清洁高效、城市环境更加健康宜人、公共设施更加完善舒适。

2.2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发展要素

对于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来说,与一般的智慧城市一样,其发展需要依赖于一定的发展基础及自身优势。影响智慧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相关要素可以主要总结为技术、资源、政策以及管理要素四点。

1)技术要素。智慧城市本身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不论是我们讨论的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或是其它任何形态的智慧城市,都是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城市通过依托信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应用来推动其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现代化。因此,就要求城市发展要在技术上实现透彻感知、互联互通和深入智能。

2)资源要素。如果城市已经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及资源条件,那么城市在规划和基础建设中引进生态智慧的理念,采用先进的节能低碳、物联网、互联网、自动化等技术,全面规划建设交通、供水、供热、供气、排污等基础设施,系统设置警务治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金融支付、应急救援等公共管理设施以及合理规划招商引资建设各种休闲旅游服务产业布局,那么对于城市未来的运转与管理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政策要素。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势必会面临城市建设方式的创新、管理机制与体制的创新、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的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因此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的政策调整与制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4)管理要素。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是一种全新城市发展形态,配合全新的智慧技术,也需要有相应的管理体制、管理思路、规划理念、产业特点、经济体量等方面的考虑。只有能够敢于打破原本体制和模式桎梏,具有创新精神,才易于引进生态型智慧城市。

对于符合以上要求的城市,如果能在规划中引入绿色、生态、智能、人文理念来统筹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与整体规划布局、自然环境资源、农业人口转移、新农村建设、市政设施建设、周边区域错位竞争、市民素质形成、品牌文化特征、产业经济发展等关系,必能在与周边区域新城的竞争脱颖而出,成为集聚优势产业、具有国际影响力、承载区域创新发展的未来之城,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的生态健康宜居之城,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智慧之城。

3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方向

最初的智慧城市理念的关注点主要为医疗、食品、交通、水、电力、应急系统等方面,以及如何应用智慧技术来完善各方面的运转。而融入了生态思想的智慧城市将从城市经营的可持续化、城市服务的智能化以及产业的生态化三方面来应用智慧思想,使得人们生活更加便利,城市环境更加友好。

3.1 城市经营的可持续化

相较于传统的智慧城市概念,本文所探讨的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与其最大差异在于——城市功能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推动着高质量的城市化的产生的作用远大于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的与日俱增。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经营必将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恰恰率先关注到了这些方面。

人们已经深刻意识到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碳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被过量地排放,这也直接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由此产生的气候异常与自然灾害频发。因此,从碳的排放的角度来看,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势必要发展低碳经济,致力于从城市生活与生产经营两方面推进智慧城市的生态化,将低碳的理念落实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3.2 城市服务智能化

先前的智慧城市理念中提出了推动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社会安全监管等应用范围,而对于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应当进一步考虑智慧城市对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使得两者结合,使人们更好地分享信息化与生态化的成果,构建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医疗服务方面,较大范围的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通过日渐成熟的医疗服务系统网络来实现,主要包括建立远程医疗数据库、专家信息库、电子病历系统等,以远程的方式通过对有关临床治疗方面信息的智能搜索来协助医师准确地诊断并治疗患者的病情,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及时、完善的医疗服务,使市民更加健康地生活。

交通管理方面,实时交通状况可以通过利用监控摄像头、传感器、通信及导航系统等的传输与互联进行监控,同时科学地自动建模并进行预测分析,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各相关部门与系统,使其各司其职地对交通状况进行协调,进而有效缓解交通方面的压力或突发状况,进而实现城市交通的良性疏导,从而贯彻绿色交通的理念,降低交通方面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安全监管方面,公安机关等部门在犯罪实时监控、预警和分析侦破系统所提供的智能分析等的协助下能够迅速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地提高打击及预防犯罪的效率,进而为人们创造安定而和谐的生活。

3.3 产业生态化

对于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来说,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考虑更多的是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产业生态化指的是优化城市环境,将与城市生活质量提高相关的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资源的综合利用相结合进行调整,这一调整对于传统产业、新兴技术产业以及环保型产业都有全新的要求。

从传统产业的角度来说,这种生态化是指人们在日常生产和消费中融入环保的理念,注重资源的循环与综合利用,降低噪声、废物垃圾、污浊空气、工业废水等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使用生态化的设计材料,发展并壮大资源型产业和污染较大的产业的替代产业,加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再利用以及实行生态补偿制度等方式来实现。

从新兴技术产业角度来说,致力于发展环境无害化技术成为了关键。它一方面能够使得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更加友好,另一方面还能够扩大相关技术型人员的就业市场。此外,通过智慧城市所建立的各类数据库及信息源,帮助城市实现资源整合与数据共享,从而使经济活动更为高效灵活,也使人们获取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关于环保型产业的实体化,首先是发展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产业;其次是合理整合资源,利用闲置的土地和地表水或污水来发展城市农业,这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由于能够将食品运输与保鲜等环节削减,因此能够降低食物生产的价格及成本,从而便利快捷地为市民提供物美价廉的食物。

另外,未来城市能源的重要部分便是太阳能这类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在欧美等许多国家与地区利用太阳能代替化石能源以此来降低碳排放的尝试已卓有成效,我国也应重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4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价值

与早前的生态城市或智慧城市的理念不同,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着眼于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代替了经济优先的传统,通过智慧技术的手段与环境友好的理念科学地规划城市的未来发展路径。因此,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理念吸取了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之所长,以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生态化,会对城市诸多方面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4.1 树立公众生态价值观

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带来的最主要的理念就是关注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致力于探讨一种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由于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因此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帮助树立公众对于生态更深入的了解与感知,将自己的行为与城市的发展产生关联,例如,绿色消费、生态旅游,通过对智慧技术的应用与对相应制度的调整来进一步树立公众的生态价值观。

4.2 协调发展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

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的理念将城市的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重,并且通过利用各类城市智慧技术进行更好地落实。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建设更为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使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得到协调发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借助信息化的技术,将生态化的理念融入,科学而高效地估算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适当调整产业结构、数量与布局,合理估算城市人口数量以及密度,同时运用其他相关知识与多样化的手段来最终实现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的建设,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城市实力与影响力。

4.3 促进经济低碳化发展

传统城市发展采用先发展后治理的方式,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金、资源,还很难恢复到污染前的样貌。对于生态型的智慧城市来说,就要率先认识到这一问题,大力引导相关企业使用清洁能源、绿色生产技术以及开发生态产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以及绿色食品等生态低碳的产业,从而抑制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得产业发展过程中减少环境危害,实现城市经济低碳化发展。

4.4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过去由于城市往往追求经济优先发展,因此人们容易产生政府是城市管理的唯一主体的误解,相应地,个人、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并不强。而在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更多地关注人本思想的体现,因此能够更有效更切实地引导个人、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同时通过鼓励人们更多地开发与使用可再生资源,使能源结构向更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型,另外,通过智慧化的服务手段,推动信息共享,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5 结束语

今天,在世界各地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不断增长的碳排放,废气的污染,生活垃圾的堆积等。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新的智慧城市,将生态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通过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来推动节能,通过安装高效设备,引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由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做到真正的“智慧”。

另外,对于生态发展型的智慧城市还有几点思考。首先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要注重对新兴产业的筛选,防止陷入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和产能过剩。其次是在智慧城市的产业体系的建设上要惠及于民。为了防止由于在信息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差距而让社会鸿沟加大,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普及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知识,推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并且降低信息化应用门槛,并为老年人、低收入群体、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更多、更优的智慧化服务。

智慧城市是个抽象的概念,要将它落到实处,就要一点点做起。并且智慧城市必然是节能的城市、环保的城市、低耗能的城市,因此,智慧城市与生态发展的理念相结合便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生态城市的特点(EB/OL).2008.10,http://.

[2]张云霞,来勐,成建波.智慧城市概念辨析[J].电信科学,2011,27(12).

[3]R.G.Hollands.“Will The Real Smart City Please Stand Up? Intelligent,Progressive,or Entrepreneurial?”. City 12:3(2008).

篇(4)

“智能城市”更适合中国

《经济》:“智慧城市”是一个热词,目前我国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总数已接近300个。中国工程院在2010年就开始对智慧城市进行研究,2012年启动了“中国智能城市建设与推进战略研究”这一重大咨询项目。请问,从“智慧城市”到“智能城市”是一个什么样的认识过程?

潘云鹤:“智慧城市”的建设更准确地表述应该是“城市的智能化发展”。智慧城市的概念是由美国IBM公司在2008年提出的,英文为“Smart City”。“smart”一词,本意是机灵的、聪明的,而对应“智慧”一词的英文应该是“wisdom”。通过调研分析,中国很多城市近年来智能化发展的规划与实践,远远比欧美的“Smart City”内涵广阔得多,且是一种深谋远虑的计划。因此,“Smart”一词不妥。我们建议重新定义,提出了“智能城市”的概念,即“Intelligent City”。经过与中央部委、地方政府以及参与课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大量的交流和座谈,大部分官员和学者对于“智慧城市”的理解已经都向更宽泛的视野聚集。大家认为,“智能城市”的中国定义,已经完全不同于最初的“Smart City”。IBM想做的是smart的IT系统,而我们要建的是智能化的城市。对于带有农村的中国广大城市而言,建设“智能城市”就是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有机融合发展。因此,“智能城市”更适合表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智能化发展。

《经济》:这就是说,我们提出的“智能城市”,与最初的概念有着质与量的不同。

潘云鹤:是的。IBM最初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实际上是想把计算机系统运用到城市的管理过程中,比如智能医疗系统等。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欧美跟中国是不同的。

如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近了一份报告认为,从现在到2030年影响全世界变化的有13项技术,涵盖4个领域,即信息技术领域、制造业领域、资源与环境领域、医学与健康领域。其中,信息技术领域包含3项技术,第三项就是“智慧城市”技术。在欧美等不少国家看来,“智慧城市”被理解为一种IT技术。该概念在2008年出现后,欧美国家竞相解读和实践,认识和理解在不断聚集,原有的数字城市和城市网络化逐渐向智慧城市这个概念靠拢。两年前,我们和德国工程院交流时,他们提出在“智慧城市”方面进行合作,主要指的是发展智能电网。

为了推进中国城市的智能化建设,近年来一些国内外知名的IT企业为中国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这些“智慧”的方案也暴露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是根本性的。比如,IT公司研发的智能系统,缺乏“市长视野”。虽然项目落地了,产品应用了,但结果成为了“孤岛”,或出现了偏差,城市、政府与企业没有实现共赢。如果智慧城市建设缺失“市长视野”,建设目标没有解决城市的主要问题,也没有实现经济发展,那么城市的智能发展等于丢失了灵魂。试想一下,一个深谋远虑的城市,仅仅是一味地使用工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长远规划,经济怎样增长?城市如何建设?居民谈何幸福?

事实上,有专家做过研究,信息化可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部分问题,而余下的大部分问题则需要通过综合其他技术和顶层设计来解决。

为什么中外理解上有这么大的不同?因为中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欧美国家已经走过了大规模城市化和工业化时代,已不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中国则同时处于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相融合阶段,需要通过发展产业来引领城镇化的发展。仅从信息化角度解读智慧城市,通过技术和设备层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难以解决中国城市发展的问题。这个客观的发展阶段决定了“智能城市”在我国的发展将会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与实践。因此,中国城市的智能化发展路径必然是独特的。

所以说,我们现在提出的建设“智能城市”,不仅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集成运用,还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四化融合。城市的智能化发展,实质是让一个城市又好又快地巧妙发展的过程。走向智能化的道路,将意味着城镇化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化,工业化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化,而信息化也是一种更加深入的信息化。用通俗的话来讲,所谓的智能城市建设就是要将城镇化的2.0、信息化的2.0和工业化的2.0深度融合,使城市能够集约、绿色、宜人、可持续地发展。

“智能城市”的评价体系

《经济》:全国这么多城市提出要建设“智能城市”,“智能城市”到底什么样?是不是需要一个评价体系来衡量?

潘云鹤:如何把我们对中国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智能化发展道路,是一项紧要任务。中国工程院在2012年启动了“中国智能城市建设与推进战略研究”这一重大咨询项目,专门研究中国特色智能城市建设的路径。自此以来,很多城市领导者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希望投身到智能城市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中来。在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以及中国工程院的努力下,中国工程院融合了3个方面的研究力量:课题组成员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北京、武汉、西安、上海、宁波等城市,以及中国工程院信息化学部、土木水利建筑学部和能源、环境、管理等学部的30多位院士、100多位专家组成。项目分成了12个课题组,有的研究智能交通,有的研究智能家居,有的研究智能产业,还有的研究智能空间布局等。另外还有一个综合组,把12个组的内容综合起来形成我们对智能城市的总体看法及评价指标。由于参与研究的人员涉及各个阶层、各个领域,考虑的方向和研究的内容更加全面、系统、科学,符合中国国情,这样也可以有效地避免信息化手段的局限性问题。

“中国智能城市建设与推进战略研究”这一重大咨询项目也研究了城市智能化发展的评估问题,从200多个待选指标中遴选出30多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最能反映智能城市本质的指标。经过与国外现有的12套智能城市指标体系比对后,最终认为智能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要注重5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城市基本建设的智能化发展。如城市怎么能够巧妙地发展,街道应该怎么布局,房子应该怎么造,城市应该怎么规划,城市应该发展到多少人口等。现在有些城市道路修到了60米宽,有些地方还计划修到100米宽。这么宽的道路有没有想到行人怎么通过,街区的生活如何便利?第二是城市产业的智能化发展。如什么样的产业最适合于这个城市,最近5年宜发展什么产业,5年以后这些产业可能转向什么样的方向。在一个平均每平方米房价达到2万元、3万元的城市,什么样的产业才能与之匹配。第三是城市信息环境的智能化发展。如5年或者10年内城市应该有多大的宽带,宽带里会传输与承载什么样的内容,应该布哪些传感器,应该有哪些数据能够收集起来,在这个数据基础上怎么能够集成为新的应用系统,让每位居民通过这个系统知道如何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获得所需要的资源,如找到最合适的医生、小孩能够很好地上学等。第四是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发展。如城市如何为居民提供教育学习、交通、政务等方面的高效服务。第五是城市人力资源的智能化发展,即城市居民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一个城市只有把设备的智能和人的智能结合起来才能运行好。在工业化初级阶段我们靠的是人口红利,到了工业化升级换代时期,我们要更多地转向靠知识红利,靠人才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城市本身的智能化发展可以评估,但如对城市排名则需谨慎。不能说一个人均月收入只有3000元的城市,智能化水平一定不如一个人均月收入3500元的城市。智能城市应按区域、基础、体量、阶段的不同而各有特色。

避免城镇化的三大陷阱

《经济》: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智能城市”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手段。您认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潘云鹤: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但是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处于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来带动,也会给工业化提供支撑。在未来一段时期,城镇化在我国仍将快速发展。“智能城市”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应特别注重研究用之于避免城镇化的3个陷阱。

篇(5)

一、城市演进与智慧城市概念辨析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的产物,并且随时间以及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其演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4]。

(一)城市的发展进程

严格来讲,真正的城市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改变了生产方式与劳动关系,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工业化城市随之出现。在工业化以前,城市以及城市理论的发展受历史以及科技限制一直比较单一。工业革命后,城市的发展呈现多样性,不同城市发展理论悄然盛行,这其中包括全球城市(世界城市1991)理论、柔性城市(后福特城市1997) 理论、信息城市(数字城市1998)理论、智能社区(智能城,21世纪初)理论,以及包括最近几年盛行的智慧城市理论。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信息城市理论也就是数字城市理论,此理论的提出者将城市视为信息经济的集聚地。海量信息的传输与处理离不开计算机与互联网。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下一阶段,强调无处不在的互联互通、全面的感知和更深入的智能,建立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主要技术代表的感知社会。

(二)智慧城市的不同定义

在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环境背景下赋予了智慧城市不同的含义(见表1)。

通过梳理发现,美国学者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大都侧重于技术在智慧城市的应用,例如在Harrison等人的研究中认为智慧城市依靠技术实现城市的感知化、互联化与智能化。感知化是通过使用传感器、电话、个人设备、数码相机、智能手机、植入式设备、网络及其他类似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人体感应传感器来实现真实世界的数据采集和整合。互联化是指这些数据能够整合到统一的计算平台,并且此类信息能够在不同的城市服务中进行交流。智能化则包含复杂的分析、建模、优化及业务操作流程中的可视化,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同样,Toppeta关于智慧城市理解是基于信息通讯技术和新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宜居性的改善。Washburn认为智慧城市是智慧计算技术应用于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的集合。智慧计算指的是新一代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集成,智慧技术能够提供IT系统和现实世界的实时感知和先进的分析,这将优化业务流程、平衡企业资产、给人们提供实时的信息,帮助人们对选择和行动做出更聪明的决定。国内学者骆小平认为各种先进的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智慧城市概念的核心。而张永民和杜忠潮所理解的智慧城市的概念在强调智慧技术的同时也注重各种网络(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的作用。

Giffinger等人认为智慧城市表现为以前瞻性的方式去考虑城市问题、提出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其中前瞻性有诸多代表,例如自我认知、灵活性、可变性、协同作用、个性、和战略。Caragliu等人觉得智慧城市是人人参与的一个社会,通过对社会软件(人力资源、社会管理)和硬件(通信设施等)的投资,以实现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对自然资源实现智慧的管理。

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连接多个子系统和部件的大型有机系统。Dirks和Keeling[14]把智慧城市看做一个有机集成系统。城市核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系统变得更加智慧,系统之间协作运行。秦洪花等认为智慧城市是城市各个方面的系统整合,以此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以达到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品质生活的目的。

二、智慧城市要素研究

(一)智慧城市的核心构成

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水、电、交通、环境、经济、政府等等。唐建荣、邓贤峰等人[15]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应当包含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光网、智慧工业、智慧医疗、智慧政府服务、智慧电网、智慧青奥、智慧城市市民卡、智慧生态、智慧社区十大示范工程,分属于经济、市民与政府三大领域。吴余龙和艾浩军[16]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应当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以及产业发展四大方面。其中基础设施是城市各个领域智慧化的基础。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城市运行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其功能范围覆盖了城市的产业、生活、公共三大领域[17]。综合分析可得出,智慧城市主要由三大核心构成,分别是智慧产业、智慧市民和智慧政府,可有效覆盖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

篇(6)

1 绪言

北京航天大学教授傅予在《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城市体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智能城市体的概念,所谓的智能城市体,更多的是一种包含城市综合体、智能社区以及其他的偏重智能化服务的综合性质浓厚的城市生活区域概念。智能城市体不仅拥有智能社区的特点,还融合了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各项功能与特点,对于整个城市综合体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近期,三亚市院地科技合作项目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将智能城市体的概念引入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进一步推动三亚院地合作,促进整个城市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当下建设智能城市体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建设的过程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迅速的扩展,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领域内的人群在城市内部聚集生活,他们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更高的要求,这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无论是城市的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必须要上一个台阶,才可能满足人们越来越复杂化的要求。

智能城市体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化建设模式,摆脱了稍显落后的行政色彩浓厚的城市管理与发展模式,采用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功能,为城市的长远发展设计了一套全新的框架结构。这套发展体系能够及时的感知城市体内人们需求的变化情况,能够为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提供多样化的生活服务,最为关键的是,它建立起了一个智能化的、可以扩展的系统平台,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通用的管理体系,对整个城市体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智能城市体的建设在当下是非常必要,也是尤为迫切的,最主要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对政府的公共服务活动进行了创新,给生活在城市体之中的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捷化、高质量的服务。

3 当下建设智能城市体的简要模式分析

3.1 智能城市体的建设框架技术构成

在当下,我们建设科学而有效的智能城市体,最主要是积极的将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科技引入建设过程中,使得管理过程中各种类型的信息与数据都能得到迅速有效的收集处理。

具体来讲,对于社区中居民需要监控的物品,包括车辆、房屋等等,会配备主动型的标签,而对于一些服务型的公共设施,则配备有一定的被动标签,在一定情况之下,两者可以互相结合起来共同利用。无论是主动的标签还是被动的标签,最终都是为了更好的信息收集服务,之后再依赖一定的物理信息服务完成各项信息的处理与交付。

在利用物联网与云计算建设智能城市体的过程中,从技术层面来考虑的话,主要的参与者包括五种类型,譬如说处于中心位置的云服务的提供者、整体城市体的管理者、居民使用平台、平台各种应用的开发者以及第三方的信息需求者,这些要素互相作用,互相补充,共同构建了智能城市体的基本框架,促进了智能城市体各项服务的顺利开展。

3.2 SaaS模式与PaaS模式服务区分

当下我们在城市中建设智能城市体,主要运用的模式包含有SaaS模式与PaaS模式,这两种模式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对象都存在一定的区分,各有优势。

譬如说在SaaS模式的应用过程中,云服务的提供商可以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这里面的应用服务,通俗的来讲可以设置一些需要保护的弱势居民用户(老年人或者孩童)的保护系统,对他们的行踪进行自动的定位与搜索,防止走丢;还可以对城市体中各种自然气候状态进行监控,方便居民应对自然灾害。这一系列服务当然都是建立在SaaS模式对于所监控区域内各种信息的成功搜集上。

在应用PaaS模式的过程中,主要的参与者包括云服务的各种提供商以及各种平台以及应用的开发者。中心服务商为第三方的软件开发者提供一个良性的应用平台,保证各个应用能够顺利通畅的运行,而软件平台则需要为第三方的软件开发者提供一个允许符合体系标准的软件可以运行的平台,从两方面保障了各项应用的顺利运转,从而促进了城市体的信息搜集与服务工作的开展。

3.3 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形成的智能城市体的服务优势

我们将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应用在城市公共服务系统之内,不仅仅为城市的发展在技术层面构建了信息服务框架,它还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以往的城市服务过程中系统不够兼容,升级速度慢、升级能力弱,前期投入大等缺陷,在当下城市化发展越来越走向精细化与人性化的过程中,这种智能城市体的构建方式,无疑是有着巨大的优势的。

4 结语

运用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构建的智能城市体的发展,从技术层面为城市的全面发展构建出了一个合理有效的框架,对各种信息进行高效的收集和处理,方便了城市居民各种服务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TU9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218-1

智慧城市即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借助互联网、数字网络,以整合、系统的方式,它涉及到城市楼宇的智能化、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企业管理、智能服务等领域来管理城市的综合运行,使城市管理更加的系统化、安全化。智慧城市是将城市中具有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集为一体,使城市各个功能得以相互协调的实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保障,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智慧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民生核心等关注焦点为核心,通过对城市信息数据的实时收集、筛选、存储,构建智能化的城市,犹如智能化的IT城市,并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的互联,交换共享、协同的关联的应用,为城市的治理与运营提供高效、灵活、稳定的工具。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更绿色的生活服务质量。智慧城市对城市的管理更具备智能化、数字化,对人们生活与处理城市的突发事件更快速、可靠。

智慧城市是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城市的管理功能有效的融合,通过对城市的人文地理、生活环境、经济发展等进行网格化、数字化、智慧化管理,为城市提供更加有效、快捷、灵活的管理创新服务模式。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服务化的更高阶段,更加注重“互联互动”的场景特征。智慧城市概念不是“夸大说”也不是“空投兵”,而是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云计算、物联网等概念上的一次“整合式”的高度概括的创新理论。在当今社会的“四流”中使用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就显得极其重要,更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急迫表现。

对于智慧城市的发展应注重以下战略重点:

建设具有城市重大发展战屡的平台,它结合城市发展空间、发展前景、发展战屡和功能得定位,科学的谋划、合理布局、功能健全、作用互补、发展协调的平台。智慧城市规划应当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保持一致,符合地区的综合发展。

1 城市发展特色

把城市特色化建设作为目标。智慧城市是以知识经济为中心、以智能服务为辅的城市,是经济城市竞争的生长点。城市特色通常包括产业特色、文化特色、服务特色。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理念。集约、生态、低碳、包容的可持续发展,是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核心要义。城市管理工作要按照经济环保、城市智慧和民生幸福的要求,围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维护正常的城市秩序、保持良好的市容景观和环境卫生、促进资源节约和集约使用等重要领域,创造性发挥职能作用,重点在完善机制、细化措施、抓好落实上下功夫,推动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公共服务,增强就业、医疗、安居、文化等系统开发与建设,做好有病可医、有才可施、有房可居的协调发展。

2 与当地的知识经济体系相适应

适应经济政策的创新调整,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企业政策与人才政策的有效整合,智慧城市的建设与人才的知识储量是不可拆分。智慧城市将当地的知识经济发展与政府政策有效的交互,为信息化企业提高利润点,政策维护创新企业利益,保障知识人才,维护知识产权。

3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

政府公共服务是以人为本,政府要明确与改革公共服务的重点,将视野转移。确定建设城市智能化的步骤,完善政府服务的不足,创造以知识、以市民为本的综合政府。

维护市民的权益,建设市民维权的呼叫服务中心,拓展服务方式、服务范围,实现智能化、多元化等多种服务方式,并将其相互整合。开展司法行政法律帮扶平台、职工权益维护平台、医疗保障服务平台、社会经济协调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4 加强基础设施

智慧城市是依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呈现的社会形态。因此,要明确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改进的重点。城市的不同,其自身的需求也就不同,通信技术设施的改善以及环保等公共设施建设的政策,都是建设智慧城市所重要考虑的问题。

5 城市智能服务环境

5.1 公共服务的智慧化

提高公共医疗、居民居住、城市文化、就业等服务建设规划。提升城市的管理规范化,智能化。

5.2 面向城乡的智慧化建设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建立涉及农业咨询、政策咨询、农保服务等面向乡村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协助农业、农民、农村共同发展。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农村信息收集、传递、分析、等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劳动就业、技术支持、远程教育、农产品销售、医疗保障、社会地位等信息服务。

5.3 面向企业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提升企业网站的服务意识,加强企业服务平台的功能完善与管理。

5.4 安居服务的智慧化

居民安居是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完善安居服务,为居民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服务。充分考虑个人需求、经济状况,考虑公共区、商务区、居住区的不同需求,融合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使居民生活“智能化发展”。

5.5 城市交通的智慧化

篇(8)

中图分类号:T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04-00-05

0 引 言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全球带来了信息化浪潮,人类世界智能化的要求和需求也越来越高,自2008年美国IBM公司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发展战略以来,世界各发达国家已经逐渐意识到智慧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开始积极开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也开始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设,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地区已经将智慧城市列为重点课题。

目前国内外有关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还仅限于信息城市、智能城市的范畴,对智慧城市的理解还缺乏深度和广度,对智慧城市的体系结构尚没有明确的定论,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和研究焦点目前主要集中在服务和应用方面,对于如何建设智慧城市没有明确的方向,致使智慧城市的美好愿景仍是空中楼阁,无法落地。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进行探索和研究,给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模型、信息体系结构和功能体系结构等,为智慧城市体系结构的认识提供了一种创新思维,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1 智慧城市的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对真实世界中事物的抽象描述,表征了事物客观本质的共性。概念模型是一种信息结构,这种信息结构并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不是某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而是系统地、抽象地描述事物本质共性的模型。

智慧城市的概念模型是对智慧城市的高度抽象,是人们对智慧城市的总体认识,是对智慧城市的整体描述。智慧城市的灵魂是信息,各种信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巨大的智慧城市物联网。根据各种信息存在的不同形式,将智慧城市的信息分为用户、对象、感知、控制、服务、管理六种形式。智慧城市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其组成与大自然的六合宇宙结构是一致的,智慧城市概念模型是由用户合、对象合、感知合、服务合、管理合和控制合组成的六合模型,与物联网的概念模型相吻合,如图1所示。

信息存在于整个智慧城市,浑然一体;信息的始点与终点如两仪中的天与地,用户是天,对象是地;物联网信息的感知、管理、服务、控制是物联网世界信息存在的四种形式,感知与控制对应太阴、 太阳,管理与服务对应少阴、少阳;两仪四象对应六合,从而形成智慧城市的六合概念模型,表达了智慧城市中各种物联网信息浑然一体而又相生相克的基本逻辑关系。用户合可包括人、物、人和物,同样对象合也可包括人、物、人和物,是人和物的和谐统一。感知合与控制合是信息存在的形式,感知与控制一阴一阳,相生相克。通过管理合和服务合实现了感知与控制信息在用户、对象间的转化,形成了完整的体系[1]。

从信息层面看,智慧城市是由各种信息相互传递并相互作用,通过信息的流转推动智慧城市各物理环节的启动和运行,实现智慧城市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因此,信息是整个智慧城市的灵魂,其信息体系结构决定了智慧城市的运行模式和运转方式。

2 智慧城市信息体系结构

在智慧城市中,物联网无处不在,包括很多个不同级别的物联网体系,大的物联网体系包括很多个小的物联网体系,小的物联网体系为大的物联网体系的子体系,小的物联网体系里面又包含许多更小的物联网体系,每个小的物联网体系都可以实现智慧城市的某个功能,小的物联网体系作为大的物联网体系的某个节点或单元,大的物联网体系再作为更大的物联网体系的某个节点或单元,无限个这样的物联网体系环环相扣,互相作用,形成智慧城市这个巨大的、智能化的物联网体系。

智慧城市的信息体系结构是以用户为中心,各种物联网体系周向排布的多层结构,如图2所示。智慧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是物联网,其结构如图2中物联网1所示,物联网的信息体系结构为五域结构,信息向用户传递的次序以及各种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其客观规律,对象域的感知信息依次穿过通信域、管理域、服务域,直到用户域,用户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感知信息下发控制信息,同样依次经过服务域、管理域和通信域,将控制信息传输至对象域,形成闭环的信息体系,完成整个物联网的信息流转。图2中的物联网2,物联网3,……物联网n都是智慧城市下的小的物联网体系,和物联网1一样都具有五域结构,每个小的物联网都是为用户服务的一个物联网体系,实现智慧城市下的某种功能,无数个这样的物联网体系相互作用和支撑,组成高度智能化的智慧城市。从信息体系的角度来讲,所有的物联网体系都是围绕用户为中心服务的,因此,可将智慧城市的信息体系结构抽象理解为许多个物联网体系无限汇集而成的多层结构,所有的物联网体系都遵循物联网的六合五域结构,最高层都是用户,因此多个物联网汇聚而成的智慧城市信息体系的中心是用户,用户的周围按照物联网的五域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服务域、管理域、通信域和对象域,从而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多层信息体系结构。

智慧城市的物联网体系都是五域结构,其每个信息域都与智慧城市信息平台的五个域相对应,每个物联网体系中各信息域的信息都汇集在相应的智慧城市信息域,即对象域信息集中在对象域,通信域信息集中在通信域等。可见,智慧城市的信息域是开放的,而在每个物联网体系中,其五域的信息流转仅限于该物联网体系中,即每个物联网体系的信息是闭环运行的。

3 智慧城市物理体系结构

智慧城市的物理体系结构是组成智慧城市的各种物理实体的集合,智慧城市的物理体系结构图如图3所示。智慧城市物理体系结构是信息体系结构的载体,是智慧城市实现的具体方式,比信息体系更具体,更直观。智慧城市的物理体系结构与信息体系结构类似,是以用户端为中心的五层结构,根据物理实体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不同,将智慧城市物理实体分为传感器、传感网、运营商管理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用户端五个物理层,其中传感器部分包括智能传感器和通信模块,传感网部分包括物联网智能网关和公用网络;运营商管理设施即运营商服务器,包括运营商通信服务器、运营商管理服务器和运营商服务服务器;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公共服务网络,用户端包括手机、电脑、自助终端等各种智能终端。

在智慧城市物理体系中,无数个具有五大物理层的物联网物理体系汇聚成多层结构,根据物理实体在物联网物理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和其自身的结构不同,每个物联网物理体系的实体被划分在相应的物理层。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物联网物理体系可能会相互交叉,每个物联网物理体系中的物理实体可能会同时充当两个以上的物联网物理体系中的节点,同一物理实体在不同的物联网物理体系中,所充当的节点不同,其所属的物理层也不同,因此,同一物理实体,可能会同时对应多个物理层,但对于某一物联网物理体系来讲,其所属的物理层是固定的。

4 智慧城市功能体系结构

智慧城市功能体系是智慧城市实现的方式,包括五大功能平台:对象平台、通信平台、管理平台、服务平台和用户平台,其结构如图4所示。智慧城市功能体系的两边分别对应其信息结构和物理结构,其中信息结构与物联网的信息体系结构相吻合,为五域结构,包括对象域、通信域、管理域、服务域和用户域。对象域是对象信息存在的表现方式,通信域是感知信息通信、控制信息通信存在的表现方式,管理域是感知信息管理、控制信息管理存在的表现方式,服务域是感知信息服务、控制信息服务存在的表现方式,用户域是用户信息存在的表现方式。物理结构是智慧城市五大功能平台实现的物理基础,也包括五个物理层,分别为传感器、传感网、运营商管理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用户端。

智慧城市功能体系五大功能平台的实现是通过信息体系和物理体系共同作用,缺一不可。智慧城市功能体系中包含很多个小的物联网单元体系,每个物联网单元体系都包含对象平台、通信平台、管理平台、服务平台和用户平台五个平台,根据智慧城市统一集中管理的理念,所有物联网单元体系的各平台都集中在智慧城市相应的平台进行管理,即所有物联网单元体系的对象平台都属于智慧城市的对象平台,所有物联网单元体系的通信平台都在智慧城市的通信平台,所有物联网单元体系的管理平台都在智慧城市的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所有物联网单元体系的服务平台都在智慧城市的服务平台上,所有物联网单元体系的用户平台都在智慧城市的用户平台上。这样,智慧城市的每个功能平台中都包含很多个不同物联网体系的平台,但平台类型都是一致的,各个平台都属于智慧城市功能平台的分平台,功能平台按照物联网体系的层级不同分为不同的层级。

物联网体系单元只是智慧城市的最小单元,智慧城市功能体系中不仅包含物联网体系单元,还有很多由物联网体系单元相互组合组成的子体系,子体系之间再相互组合组成更高一级的子体系,最终形成如图4所示的智慧城市物联网体系。例如物联网单元体系1、2、3、4相互组合组成子体系1,物联网单元体系4、5相互组合组成子体系2,物联网单元体系6、7、……、k相互组合组成子体系3,物联网单元体系k、……、n相互组合组成子体系n;子体系1和子体系2组合组成子体系一,子体系2、子体系3和子体系n相互组合组成子体系二;子体系一、子体系二等很多个更高一级的子体系相互组合组成智慧城市体系。事实上,智慧城市的子体系的组合和分级是无穷化的,从物联网单元体系到整个智慧城市体系,中间有无穷个子体系,使得物联网单元体系的功能更加多元化,高级化。换句话说,智慧城市是没有边界的,智慧城市的智慧化程度越高,其分级就越多,组合就越复杂。在智慧城市功能体系中,不管是子体系之间,还是子体系中的物联网单元之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的,例如图4中物联网单元体系2和物联网单元体系3之间相互交叉;子体系1、……、子体系m,子体系c、……、子体系n,子体系一、……、子体系S之间都存在相互交叉的关系。

智慧城市的功能体系是由其信息体系和物理体系共同组成不同的智慧城市子体系,各个子体系相互交叉、相互组合、共同作用形成的。每个子体系都可实现智慧城市的某个功能,每个大的子体系中包含小的子体系,小的子体系中包含更小的子体系,最小的子体系是物联网体系单元。

从应用的角度来说,智慧城市功能体系包括许多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为用户服务的子体系。例如,智慧公用事业服务子体系可分为社会保障子体系、智慧医疗子体系、智慧教育子体系、劳动就业子体系、智慧能源子体系、智慧交通子体系、智慧环保子体系、智慧养老子体系等。智慧能源子体系又分为公用能源智慧服务子体系和家用能源智慧服务子体系。公用能源智慧服务子体系分为公用燃气智慧服务子体系、公共用电智慧服务子体系、公共水务智慧服务子体系、公共供热智慧服务子体系。家用能源智慧服务子体系分为家用燃气智慧服务子体系、家庭用电智慧服务子体系、家庭用水智慧服务子体系和家庭供热智慧服务子体系。

智慧城市中每个子体系都由多个物联网体系单元组成,这与智慧城市的信息体系结构和物理体系结构相吻合,可以说,智慧城市子体系是智慧城市的分支,每个子体系就是一个小规模的智慧城市,拥有智慧城市的完整结构。智慧城市子体系的结构同样包含五大功能平台,分为信息结构和物理结构,具体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在智慧城市子体系中五个信息域与五大功能平台一一对应,但是与物理结构的五大部分并非一一对应关系,在服务平台和管理平台、管理平台与通信平台、通信平台和对象平台之间是相互错位的关系。物理结构中的运营商管理设施中包括运营商服务服务器、运营商管理服务器和运营商通信服务器,都属于运营商管理设施的物理层,而在信息结构中,运营商服务服务器属于服务平台的范畴,运营商通信服务器属于通信平台的范畴。同样的,在物理结构中的传感器部分包括传感器和通信模块,传感器和通信模块一起安装在智能传感器终端,智能传感器终端通过通信模块将感知信息上传,并接受下发的控制信息,而在信息结构中,通信模块属于通信平台的范畴。

5 智慧城市的功能平台

5.1 对象平台

智慧城市对象平台的功能是实现感知和控制,智慧城市对象平台包含很多个分对象平台,不同的分对象平台根据其所属的智慧城市子体系类型的不同,实现不同类型的感知和控制功能。对象平台的物理实体是智能传感器,包含多个不同类型的智能传感器。由智能传感器感知到感知信息,并执行控制,智能传感器可以自动实现自我控制,也可以根据接收的控制信息实现控制。

对象平台在信息结构中对应对象域,是感知信息的起点和控制信息的终点,感知信息始于对象,经通信平台、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传输至用户,用户将感知信息转换为控制信息后,再经服务平台、管理平台、通信平台传输至对象,对对象实行控制,从而形成闭环的信息结构。一切具有感知和控制功能的事物都可以作为对象,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和物的组合。

5.2 通信平台

智慧城市通信平台的功能是实现对象平台和管理平台之间的相互通信,是整个智慧城市体系信息流转的桥梁。智慧城市的通信平台包括很多个分通信平台,通过通信分平台实现不同的智慧城市子体系的信息流转。

智慧城市通信平台在信息结构中对应通信域,其物理结构包括四部分的内容,分别为传感器的通信模块、物联网智能网关、公共网络和运营商的通信服务器。公共网络主要是指移动公用网络、Internet等。物联网智能网关不同于现在普通的网关,而是具有智能管理功能的物联网智能网关。传感器上的通信模块将感知信息发送至物联网智能网关,物联网智能网关通过公用网络将感知信息传输至运营商管理平台中的运营商通信服务器。

5.3 管理平台

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对智慧城市体系中的信息进行处理、共享、存储、分类、标识解析等,实现管理功能,为服务系统提供支撑服务,是整个智慧城市体系的综合管理平台。智慧城市的管理平台包括很多个分管理平台,不同的分管理平台根据其所属的智慧城市子体系类型的不同,实现不同类型的管理功能。如智慧能源子体系管理平台实现的是对能源计量管理、安全管理等的综合管理功能,智慧医疗子体系管理平台实现的是对医疗资源的有效分配、患者信息的有序管理等综合管理功能。

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在信息结构中对应管理域,包括感知信息管理系统和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在物理结构中对应运营商管理服务器及与服务器相连的各种设施,是信息结构中的感知信息管理系统和控制信息管理系统的载体。运营商管理服务器可以是提供同一种服务的很多个运营商的服务器,很多个提供不同服务的运营商的服务器,也可以是提供某一种具体服务的某一个具体的运营商的服务器。

5.4 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是向用户提供服务,实现服务功能的平台,其服务内容包括公共服务和运营商服务。公共服务是政府主导的,为智慧城市体系提供公共信息资源及数据处理服务,如信息资源、市场资源、法规监管、公共数据等,运营商服务是由运营商提供的信息融合、信息存储等服务。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包括很多个分服务平台,如智慧能源服务平台、智慧交通服务平台、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等,这些分平台分别属于不同的智慧城市子体系。

服务平台在信息结构中对应服务域,包括感知信息服务系统、控制信息服务系统、公共感知信息服务系统、公共控制信息服务系统,在物理结构中对应两部分内容,一是公共服务网络,二是运营商管理设施中的运营商服务服务器。运营商服务服务器通过公共服务网络接入用户端,无论是运营商服务服务器向用户传递感知信息,还是用户向运营商服务服务器下发控制信息,都需要经过公共服务网络,这有利于整个智慧城市体系的信息安全保障。运营商服务服务器可以是提供同一种服务的很多个运营商服务服务器,很多个提供不同服务的运营商服务服务器,也可以是提供某一种具体服务的某一个具体的运营商服务服务器。运营商服务服务器是信息结构中的感知信息服务系统和控制信息服务系统的载体,公共服务网络是信息结构中的公共感知信息服务系统和公共控制信息服务系统的载体,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信息资源交换,市场资源交换,法规监管,运行维护,公共数据的融合,公共数据的存储,公共数据的处理,公共数据的接入,标识管理服务,地理信息服务,服务管理,用户服务管理等。

5.5 用户平台

智慧城市用户平台的功能是实现用户享受智慧城市体系服务的平台,用户平台在信息结构中对应用户域,在物理结构中对应用户端。用户利用各种用户端,通过人机交互,实现自身需求的输出并享受整个智慧城市体系的服务。智慧城市的用户平台包括很多个分用户平台,各个智慧城市子体系的用户平台都集中在智慧城市的用户平台上,如智慧能源子体系的用户平台、智慧交通子体系的用户平台、智慧医疗子体系的用户平台等。

用户平台的用户,既可以是单独的个体用户,也可以是用户群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既可以是企业用户,也可以是政府用户,只要是智慧城市体系服务的对象,就是用户。在信息结构中,用户泛指所有接受智慧城市体系服务的主体,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在物理结构中,用户是指具体的用户,可以是享受同一种服务的很多个用户,很多个享受不同服务的用户,享受很多种不同服务的某一个用户,也可以是享受某一种服务的某一个具体的用户。

智慧城市体系是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通过物理载体体现出功能,由功能平台相互协作,最终实现为用户服务的体系。智慧城市体系结构中的用户、对象、通信、管理、服务都是概念范畴,在具体的智慧城市的各种功能体系中,用户、对象、通信、管理、服务是每个子体系的节点,在实际应用中,智慧城市子体系节点可以互相转化,同一实体在不同的智慧城市子体系中所归属的节点范畴可能不同,因此,智慧城市的各种子体系是相互包含、相互穿插、相互作用的,其物理体系是错综复杂的,但是其信息都是按一定的经络运行,都有固定的运行轨迹,信息体系是统一的多层五域结构。

6 结 语

本文对智慧城市的体系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智慧城市是由许多物联网组成的创新理论,给出了智慧城市的信息体系结构,物理体系结构以及智慧城市的功能体系结构,详细分析了智慧城市功能体系结构中信息体系和物理体系的关系。相信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必将为我国甚至整个世界的智慧城市建设开辟一条新思路,并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方向性指导,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提供基本依据。

篇(9)

究竟什么是智慧城市呢?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副教授郝建军告诉记者,智慧城市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充分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全面感知、互联、计算和融合应用,从而满足公众服务、社会管理、产业运作等各种行为活动的需求,构建出的全新的信息化城市形态。

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季铸教授说,其实,智慧城市还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概念。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的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2009年,美国爱荷华州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他们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一个有6万居民的社区里将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各种城市公用资源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以做出智能化的响应,更好地服务市民,开始成为智慧城市的一个样板。

自此以后,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在几年的时间内开始风靡全球,我国也毫不例外。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单志广透露,截止到2012年2月底,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总数量已经达到了154个,计划投资规模超过1.1万亿元。

智慧城市必须是智能的

季铸说,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智能经济时代。在智慧城市系统中,智能家庭、智能企业等构成智能社会的不同层面,而且智能环保、智能建筑等,构成智能经济的不同领域。

以北京市为例,如果北京智能城市管理系统完成,通过北京智能城市管理系统可以全面系统掌握北京城市运行情况,包括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安全等给出最佳运行方案。其他智能系统则可以按照智能政府标准进行后续建设。

“建设智能城市的核心在于头脑的智能化,而对一个城市而言,负有管理责任的政府率先实现智能化是最为首要的问题,只有政府智能化了,整个城市的智能化建设才能顺利推进。”季铸表示,在智能城市的模型中,拥有管辖权的政府就是实施智能管理的神经中枢,如果神经中枢没有实现智能化,由于管理的变动,下面的一些智能化工程随时会瘫痪。目前在国内,由于对智慧城市认识方面的一些误解,很多人将智慧城市的建设全部集中到互联网、物联网的建设方面,以为在这个方面予以完善就可以建设成智慧城市。然而实际上,这些只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

云计算提供技术支持

要建设智慧城市,必须要有一个“大脑”,也就是城市的信息化集中处理平台,而这就得依赖于云计算。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院士表示,在一般情况下,终端的计算和存储能力都十分有限,而云计算平台可以成为智慧城市的“大脑”,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与计算。

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一个城市可以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为核心,打造各类不同的云。例如,通过教育云模块,好的教学课就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时共享给其他学校的教师,并且能进行实时的互动、交流,这样就可以较快提升整个城市的教师水平。

云计算中心的建设,能够有效整合计算资源和数据,支撑更大规模的应用,处理更大规模的数据。此外,云计算也能帮助我们降低管理维护成本,降低了数据在个人手中遗失或者泄露的风险。同时,云计算中心采用的多种安全手段和容灾备份手段,保证数据不会丢失,也不会被非法篡改。

“智慧”让城市运转更为顺畅

目前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中型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教授史其信认为,发展智能交通可以缓解甚至是解决城市拥挤的交通状况。而在智慧城市模式下,通过城市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市民们可以十分方便地通过电脑或者是手机进行医疗挂号,并且可以根据各个医院的接诊信息为自己选择合适的医院。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城市的建设越来越现代化,管理水平也日益提高,但是尽管这样,城市依旧免除不了遭受地震、台风、暴雨、暴雪等一些极端自然灾害的袭击,而建设智慧型的减灾防灾体系则可以在灾害来临之时大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表示,就地震灾害而言,在地震多发地带的城市中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利用地震横波和纵波以及电讯号的传递速度差异,可以成功实施预警,由于地震的纵波比横波传递快,预警系统可以在接收到纵波信号以后及时预警,另外由于电讯号的速度几乎和光速差不多,因此利用电讯号在地震中心向外传递信息就要比地震的纵波和横波都要快得多,这样地震中心周边的一些区域就能够赢得宝贵的避灾时间。在地震高发区域的城市中,如果有着这样的预警系统,地震发生时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在台风、暴雨、暴雪等其他自然灾害方面,如果建立有及时的预警系统,其灾害来临之时也可以大幅降低损失。

但是有关专家表示,这些年我国的一些城市一旦遭受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就常常陷入困境,这充分表明智能化管理明显不足,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这些都是必须要弥补起来的短板。

全国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有一个国家平台

篇(10)

因此,经常会在智慧城市建设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交叉,甚至与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行业信息化概念发生混杂。

通常情况,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内容包括:在规划的指导下,设计业务架构、信息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并规划实现目标架构的路径。在智慧城市阶段,由于信息系统涉及了政府、企业、市民等多类主体,投资巨大、运营难度大,因此,顶层设计更需要考虑:谁投资、谁建设、谁运营、谁付费等实际问题。

许多传统行业,正在认识到信息化服务领域潜在的商业价值,比以往更愿意开展战略性的投入。因此,需要用更全面的视角来审视顶层设计。除了综合设计系统的整体功能、信息资源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形成指导系统建设总的框架的技术可行之外,更关注商业的可行,设计市场化投资、建设、运营的模式,使系统成为用户满意,政府、商业上可行的多赢工程。产业整合:分析产业链结构,分析关键技术、解决方案的成熟度,识别有能力的企业,采用产业链整合的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经营管理的较高境界,需要的不仅仅是局部智能化的产业应用,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导者,需要回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如:非物化文创内容与科技融合的精神产品,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居民生活智能化需求的变化,这些所能做的就是一个不断地改进城市经营智慧和管理智慧的工作。

智慧城市建设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成长的一个重要发展契机,将会带动一大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将促进产业链升级和提高获利能力,催生出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银行、智慧电网、智慧政府、智慧旅游、智慧学校、智慧农业、智慧环保、智慧建筑等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直接拉动作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市民要享有智慧生活、智能家居、智慧旅游、智能导航、智慧医疗、智能安防、智慧教育、智能停车管理等智慧社区的一系列服务,这需要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协调与规划的决策作用。

篇(11)

智慧城市具有两大基础:一是快速革新的传感、通信、信息技术组成的技术基础,二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创新基础。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为城市管理的快速反应、智慧认知提供了可能。

(一)物联网是实现透彻感知的信息接口

智慧城市本身应该是可测量、可监控、可分析的,因此需要更多元和全面的感知接口。物联网底层有很多感知对象和感知单元,通过网络汇集,通过应用实现智慧决策。一方面,智慧城市物联网的感知手段超越了一般性传感装置;另一方面,感知的客体更加丰富,包括各项市政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人的活动状态、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等。丰富的感知设备是智慧城市必要的信息接口,多元的感知主体是提升“智慧”能力的信息来源。

(二)大数据分析是实现全面智能化的技术方法

智慧城市之所以“智慧”,其核心是快速反应、主动应对,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快速反应、主动应对提供了可能。物联网运行必然产生大数据,如医疗,大城市的医院每天门诊上万人,全国每年住院已经达到了两亿人;中国联通的用户上网记录为一秒钟83万条。使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判断城市的运行模式、特征,如交通拥堵的原因、犯罪率高发地区的社会特点、城市居民行为的时空规律等,是全面智能化的必要技术方法。

(三)云计算是实现系统性运作的有力工具

传统的无线城市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多个应用平台,但是平台之间的相互独立形成多个数据孤岛,存在共享水平低、利用效率低、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智慧城市理念中的系统性运作,需要高效整合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以实现数据共享、系统运作。云计算模式的重要特征就是资源整合,能够提供更强大的应用支撑能力。

(四)以人为本是实现创新激励的理念转变

智慧城市建设将使得城市管理以“自治”为主、城市管理创新以人为本,逐步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建构。在这种创新机制下,政府的角色是平台构建者、机制供给方、服务提供方,管理需求由城市个体提出并融合,形成自我学习式、智能式的管理模式创新。例如城市交通管理中,出行者根据拥堵情况和停车位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出行、选择非拥堵地段,每个个体都成为交通秩序的维护者。

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模式

从智慧城市的核心内涵看,新技术体系和硬件平台搭建、理念转变和管理方式转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全周期的建设时限必然很长。我国各城市基础条件各具特点,在推进智慧城市战略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建设模式。

(一)以技术创新为导向促综合提升

创新驱动型路径以新兴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为基础,核心是用技术创新促进城市的发展和整体提升,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如深圳市以完善智慧基础设施、推进智能交通、培育智慧产业基地、推进“三网”融合为突破口,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南京市以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建设、智慧政府建设、智慧人文建设为突破口建设“智慧南京”,促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沈阳市政府与IBM合作,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创新运用绿色科技和智慧技术,以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融合为基础,为沈阳市生态化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法论。

(二)以智慧产业为导向促经济转型

产业驱动型是以智慧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为核心推动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转型。部分城市具备传感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互联网产业的优势基础,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助力智慧产业发展。昆山市的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制造占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达到50%、12%,因此借助智慧城市建设,提出大力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智慧产业;无锡市提出要充分利用国家传感网络创新示范区的优势条件,巩固、提升和扩大在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先发优势。

(三)以社会服务为导向促管理变革

这种模式强调社会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在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一批示范应用工程,逐步深入地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如以实现现代化的智能交通管理体系为目标的智慧交通建设;利用现代电子口岸和综合物流服务平台的智慧物流建设;以搭建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平台、药品管理监督为目标的智慧医疗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响应能力的城市综合管控中心建设等。代表性城市包括昆明、昆山、佛山等。

三、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从理念提出到应用实施,需要逐步实现商业化、智能化、管理服务现代化一系列模式突破,而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理念不清、内涵不明、效益不彰、保障不力等问题。

(一)贪大求全、理念不清

在全面感知和充分互联的信息化网络尚不健全、社会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的条件下,部分地方政府推动的智慧城市建设布局贪大求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社区、智能税务、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一系列建设计划纷纷出炉,是对智慧城市内涵的理解偏差。全面铺开的模式,只是换了标签,炒了概念,可能导致难以突破任何领域。

(二)资金缺位、产业乏力

据中国数字城市建设中心预计,两批试点智慧城市建设总应用投资超过1.6万亿元,其中,财政投入占25%,申请银行贷款占20%,企业自有资金占33%,其他资金来源占22%。然而仍有不少试点城市仍未开始智慧城市实质性建设,仅停留在规划阶段。相关投融资模式及体系未臻成熟,项目资金落地困难,产业化进程乏力。

(三)安全性弱、挑战升级

大数据则智慧城市商业化的核心,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甚至包括智能手机上的微博、微信等软件的用户数据采集端口,都可以向第三方开放。由于个人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缺失,存在个人隐私保障难、数据安全性弱的问题。随着去年8月的美国“棱镜”事件不断发酵,网络信息安全警醒着各个行业,也给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合法开发和利用带来诸多挑战。

(四)机制不全、配套不足

一是缺乏一套完善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真正通往“智慧”的道路仍然艰辛;二是业务部门条块分割顽疾未除,大量的信息化建设投入结果只能是进一步加剧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局面;三是社会创新、民众参与程度不足,民众对智慧城市成果的了解偏少,城市管理的客体中心难以体现,必然偏离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智能化”的初衷。

四、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风险

未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走,在这中间要防范各类理念、技术、经济等各方面风险,避免智慧城市建设步入另一个困局。

(一)理念风险:概念复制、模式趋同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导入基本遵循了IBM 所提供的特征描述与架构设计,这将面临外部概念复制风险,未必能有效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深层次困境。同时,不少城市借鉴其他城市暂时领先的建设经验,这种建设模式的趋同化将会加剧同类城市竞争。

(二)技术风险:非自主性、安全威胁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技术链仍然不够完整,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仍显不足。如在传感器领域,中高档传感器产品几乎100%从国外进口,90%的芯片依赖国外。广泛使用国外技术和产品将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核心技术所有国可以根据需要实施定向性、隐秘入。

(三)经济风险:基础薄弱、链条不全

产业基础薄弱风险主要表现在:第二、三产业占比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信息产业发展不充分并处于产业链低端、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数量难以满足智慧城市建设需求。产业基础薄弱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产业链条不完整。以物联网产业为例,以物联网管理中心、信息处理中心等集成系统为代表的中游产业、以末端应用为主的下游产业薄弱,产业链断环现象明显。

五、推进我国智慧城市稳步发展的策略设计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稳步发展,应结合城市特点、产业基础和管理需求,分阶段推进,不断根据社会民生需求、技术革新趋势变化来调整推进路径,逐步从技术导向走向人本导向的建设目标。

(一)理念层面:认清管理需求、探索特色模式

建设智慧城市存在一个要建设什么样能级和水平的问题,这就需要城市的管理者认清城市的现实管理需求:最急迫解决的有哪些问题、在现有技术手段和机制下哪些问题的解决具有可行性、未来城市发展可能遇到哪些新的管理需求等。具体来说,一要明确建设目标,是促进城市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转型、还是改善城市管理的特定环境或模式;二要选择合理切入点,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切入点和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社区等应用切入点;三要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保障分步实施的每一段能够切实为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打好牢固基础。

(二)机制层面:突出规划设计、强化机制创新

应通过认真调研分析城市信息化基础、建设智慧城市所具备的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统筹制定发展战略,明确年度发展目标和重点。同时,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一系列机制创新:一是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咨询指导、信息联络等相关工作机制;二是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三是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物联网建设标准等技术标准;四是尽快出台相关信息安全规范,保障未来大数据分析应用的数据安全。

(三)技术层面:突破关键技术、提升智慧能力

主要把握两方面内容:一要着力攻克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关键技术,包括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平台搭建等;二要着力智慧应用市场开发,以应用来驱动技术发展,以应用来带动智慧产业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市场机制、管理体制、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