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语文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1-15 04:35:4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语文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语文教育

篇(1)

人文性 教学环节

教育,出自心灵,又造就心灵。要是语文教师对学生具有真挚的情感,必能使学生感悟到情真意切。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本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只有创设了融合的情感氛围,创造了一种使学生感到亲切感到“如沐春风”一般愉悦的教学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每一次,每一堂语文课,走进语文教育的世界,总有一些伟大的智慧、情感、人格在闪耀光芒,有几多感悟散发着智慧的馨香,有几番寻觅思索启迪着我们的心智。一次次耕耘只为将感动我心的梦想与奋斗去感动更多的年青人,为将使我迷恋的美去迷恋我所面对的年青人,将片片灵感化为丝丝雨露去浸润更多的心田。莫泊桑说:“安慰安慰我吧,娱乐娱乐我吧。使我忧愁忧愁吧。感动感动我吧。让我做做梦吧。让我欢笑吧。让我恐惧吧。让我流泪吧。使我思想吧。”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些都准确、充分地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言文字渗透了民族个性,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当使语文的工具作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水融,不能人为地割裂。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地用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以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如果舍弃了人文精神,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

确定教材之后,还要研究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语文教材中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美德。语文教学中只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就能在感知理解课文文化内涵的同时,滋养自身的人文素质。我认为可以咀嚼词句,感悟人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它给人的启迪,是蕴含在词、句之中的,因此课堂上要抓住文章中那些最能表现其主旨的词句分析、发掘,才能昭显文意,给人教育。如教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导言》一文。作者要表现的是对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从哪里感悟这种态度和精神呢?我引导学生认真咀嚼文章,勾画出“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门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词句,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时二十多年方得出的艰辛。由此看到达尔文对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还可以领悟主旨,熏陶情操词句的分析只是感悟文章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精神所在,使自身情操得到熏陶。

结合到具体教学中,可以再现文境,诱愫。课文中蕴含了大量积极的人文情操,饱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这些情感如能再现文境,学生的情感就能与作者的情感得以沟通,所以要把文中的境界融入学生脑海中去感受,去领略,从而产生共鸣。还可以借助诵读,感知情愫。诵读是学生感知作品意境,与作品产生共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学习《滕王阁序》、《前赤壁赋》这类写景抒情的名家名作,其文绘声绘色,传情传形,凝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道德情操;它的语言犹如一杯美酒,甜美浓烈,耐人寻味。课堂上,完全可以借助朗读、听录音、范读、自读,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从而获取美感,陶冶情操。

篇(2)

语文教学的历史从古至今可谓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有论语、诗经等旷世名作。语文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课程,如何有效地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各方积极探索的刻不容缓的职教主题之一。本文就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及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展开深入讨论。

一、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越来越普及,越来越盛行,而随之而来的语文教育水平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许多中等职业的学校为了

谋求发展,吸纳更多的生源,不惜在招生标准上不断地降低要求,致使许多入学后的中职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的程度非常的低,这样盲目地自主招生后的结果往往加大了教育的难度,中等职业学

校偏重于学生职业技术专业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人文方面的教育,致使许多职业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中仍然是素质不高。中职教育的对象主要由高中录取完的线下生(初中毕业生)构成,这决定了他们的文化素质相对低下。中职学生整体素质较以往明显下降,主要体现为社会情感的日益枯竭,明辨是非的能力缺失,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人文教育的培养。

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是一科基础教育学科,我们每个人都要从基础的语文学

科中学会怎样做人,人文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

文精神,而人文精神最能体现出人类生存的意义,追求人生美好,追究求积极向上的东西,充分地享受生活,享受生命。语文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而且能引导学生欣赏生活的价值。因此,语文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他们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教育。语文教学应该是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用真善美来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丰富的人生,感受到家庭、社会、亲人的温暖,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寻找生活的真谛,用自己的方式来感恩社会。把语文教学和人文教育融会贯通,让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书本上概念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达到心灵的净化。

三、如何在中职语文教育中体现人文教育

教学的方式千变万化。但是教师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就不能只关注教学的结果而忽略教学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个性化的存在,而统一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于每个学生,所以,教师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中要求中职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还要有

适于青春期孩子叛逆心理的教育方式。要实现这样的教学境界,就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来达到相互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现实的结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的动

态。同时,学生在展开讨论的过程中,在自己的习作中,或含蓄或直接地表明自己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价值判断,只要教师引导得法、点评到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所做出的正确判断、积极评价、科学引导,也会对学生的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锻炼,得到升华,生活品位和道德修养都将得以提高。

注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是积累人文素质最有效的途径。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人、事、景、物的时候,要提前交代观察目的和任务,以便学生掌握观察的方向。中职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挖掘学生的潜力,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才能将教育的目标具体化。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0-0010-05

“北钱,为语文立心,为精神打底,为教育殚精竭虑”,[1]在当代中小学教育发展进程中,钱理群对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半生的心血,可谓鞠躬尽瘁、殚精竭虑。在钱理群先生等各界学者的努力下,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钱理群先生便积极参与到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中来,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精神,深刻地影响着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钱理群关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思想,最初见诸于上海《语文学习》杂志1993、1994年年间“名作重读”专栏上的阅读参考评论文章,并以此为起点,其思想在《对话语文》、《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做教师真难,真好》、《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情系教育》、《解读语文》、《钱理群讲学录》等有关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学术著作相继体现,成为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这一系列著作洋溢着钱理群的理想和激情,寄托了他厚重的人文主义关怀,同时又直击当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种种弊端,发人深省。钱理群继承和发展了鲁迅的“立国”必先“立人”的思想,并创造性将这一思想运用于中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而发展为“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观,这一教育观贯穿于钱理群的语文教育思想及其著作。学术界对钱理群的语文教育思想已作了不少研究,但是综合考察其中小学语文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尚未出现,因此对钱理群中小学语文教育思想的综合考察就显出一定的必要性和价值性。

钱理群1939年出生于重庆,在南京经历小学和中学时代,1960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远赴贵州安顺小城中等专业学校任教,自此与语文教育相遇并结下不解之缘,当了18年的语文教员,在社会的最底层经受了和之苦;1978年重返北京,与北大学生、友人一起历经风雨二十四载春秋。跌宕的人生经历以及对鲁迅思想的吸收造就了钱理群的苦难情怀,长期的语文教育生涯加深了钱理群对这一事业的理解和炽热之爱,淳朴的心灵以及对语文教育事业的美好憧憬使钱理群孜孜不倦地把关心、爱护之情倾注于孩子身上,投身和奉献于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精神。2002年退休后,钱理群走进中学,回到贵州,继续与教育界、青少年学生以各种方式展开对话与交流,更加专注地投入到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来,与一线教师相濡以沫,为成长中的学子们打开一片广阔的精神空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钱理群有关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经典作品的个性化、创造性解读上。在钱理群等学者、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当时中小学语文教育“唯标准”、“唯权威”、“唯参考书”的思想禁锢局面逐渐被打破。

钱理群根据中学语文教材,为上海《语文学习》杂志“名作重读”专栏写阅读参考评论文章,这些文章为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作品的解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引人审视和思考。依钱先生所说,“我翻阅了一些课文里鲁迅作品的‘教学提示’与‘参考资料’,确实大吃一惊,很多‘分析’十分烦琐且不说,观点也大多采用五六十年代的‘鲁迅观’……我还顺便翻阅了课文中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名著的某些教学提示、指导材料,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有许多提示、分析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几十年‘兴无灭资’的时代思潮影响下的某些观点……而语文学界仍然当做千真万确的‘定论’灌输给学生,这同样也显示了一种可悲的‘隔膜’”。[2]3钱理群有感于此,希望通过做一点学术成果的普及工作,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尽一份力,这些评论文章后来结集以《名作重读》出版,这是钱理群参与语文教育讨论以来极具标志性的一页。他从作品解读的角度出发,抛开过去陈旧、片面或错误的宣传引导,摒弃支离破碎而令人生厌的解构,既继承传统又超越现代,既立足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将情感与理性结合于对语文教育的思考,展现了其新颖而独具个性的解读方式。钱理群在对《华威先生》一文进行分析时写道:“就在这笑声中,埋葬了这个历史小丑;同时,在对这历史小丑的嘲笑中感到自身的崇高,产生了一种美的。生活中的‘丑’就这样转化成了艺术的‘美’。”[2]252在现实世界中发现“美”之为“美”,还不能体现语言和精神上的创造性,若在“丑”处、在忧愁处发现美,才是极具意义的创造活动。钱理群在解读中推陈出新,善于挖掘作品的真意和深意,在艺术上对作品进行诗意的鉴赏尤为突出。又如在《“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中:“真正的‘凶手’就隐藏在这些部分真实的谓语的总和的背后,要读者自己去进一步追寻”;[2]23钱理群在解读文本中体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对广大师生的学习和思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钱理群语文教育思想的“个性”还体现在对经典作品的大胆解读“试验”:“鉴赏是最个性化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具有一定的排他性”,[2]26钱理群敢于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换不同的读法和思路去解读文本、发现新意,并进行自我发现。钱理群同时坦言,“我所提供的诠释不是唯一的,它不以截然否定别的阐释为自己的存在前提,它本身是有缺陷、甚至偏颇的,需要不断修正、发展,可以讨论”,[2]5并且这些诠释注重的是引导和启发思考而不是给出标准答案。在《名作重读》中,钱理群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诠释,打破了语文教育和学术研究彼此隔绝的状态,为语文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生命力;让语文教师有机会接触到学术的最前沿,了解与教学相关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思维习惯、分析方法的开拓提供了可行的导向。而且,钱理群的这些思想成果对帮助同学们开拓视野,活跃思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养,其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叶,钱理群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参与及其思想主要体现在《新语文读本》系列课外读物的编写中。这项工作从学术上开创了中小学课外读物的编选和导读,深刻体现了学术界、语文教育界如钱理群等人对语文教育先进理念的自觉追求与勇敢实践,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钱理群所说,“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3]275这是一个“经典阅读”的导向,这是一个难以攀登的教育与编写制高点,但“我们不仅心向往之,而且努力去做了”。[3]275《新语文读本》的编纂自始至终都贯彻着“立言以立人”[3]277这一基本目的与任务;学生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阅读,在“学生与教师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3]277中,身心得到健全和发展,知识水平获得提升,创造力得到激发,教师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涵养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加深。

《新语文读本》的“出版说明”写道:“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3]282“对话”和“发现”是钱理群的语文教育核心理念,也是他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观。通过“对话”和“发现”,在鲜活的教学过程中营造广阔与自由的语文教学环境,形成“读本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包括学生集体)四者之间的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3]284在《新语文读本》编记中,钱理群提到了“感官的开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说和写能力;“积淀和开发”,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育;对阅读中“基本母题”的思考;阅读须注重“文理交融”;“阅读经典,走近大师”[3]307;“在比较中阅读”等阅读及其教学理念。钱理群为中小学生写的阅读建议或导读,富于趣味性和人文关怀,并充盈着无限的思考和生命气息。钱理群在对课外读物进行编选的过程中,始终怀着“自我批判”和“自我质疑”的原则和精神,承认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批评中不断对其进行修正、补充,使之逐步达到完善的状态。

继《新语文读本》之后,钱理群等人又于2003年初编著出版了《新语文作文》,此时他已退居二线,担任编选的顾问工作,但《新语文作文》还是融注了他的作文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实践中最基本的活动就是阅读与写作,即听与读、说与写的训练。钱理群认为,写作的实践对于人的生命、思维、精神是一个自我丰富与发展的历程,写作是关于“生命的开发与提升”,[3]400是对自然、社会、自我与“大师”的发现。在教师参与学生作文的评价上,“首先也依然是一个观念与姿态的问题―绝不能充当审判者,用自己的权利,扼杀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创造性”,[3]417钱理群强调,新的作文评价体系亟待建立在对学生作文尊重、理解的基础之上,并建立一个平等的评价关系。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高中阶段的过程,教师首先应对学生作“感性的启迪”,[3]403然后到“理性的引导”,[3]405再对学生“培育一种大气度,一股沛然志气”。[3]407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上,须抓住三个环节:修改,总结,展示。同时,钱理群提出了“作文三阶段”论,即“儿童趣味写作,少年率性写作,公民自由写作”。[3]419这些观点系统地表达了钱理群作文教学的理念,将写作活动提升到生命发展的高度,并拓展了写作教育的意蕴和精神境界。

2002年8月钱理群退休后,其前阶段有关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思想成果被重新整理并于2003年7月结集出版为《语文教育门外谈》,该论集展现了钱理群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讨论以来的思想发展历程,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实践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他从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语文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等角度鲜明而系统地阐释了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观,“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4]62同时强调“学生主体的语言实践活动应是语文教学的核心”,[4]63从“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育―母语教育”[5]84四个层次对自己的语文教育理念进行系统阐述和补充。钱理群在对语文教育的探讨中,“青春的精神”得以发掘,语文教育的功利性追求转向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生命自然的关怀,体现了他对语文教育事业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人文主义关怀。《以“立人”为中心》一文中,钱理群补充了几条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原则,第一是“自主性的原则”;第二是“个性化的原则”;第三是“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尤其强调“学习集体的作用”。如今大力倡导“自主性”、“个性化”等新式教学原则,而“学习集体的作用”往往被忽视,甚至有某些“专家”预言未来“网络教育”盛行的时代,传统的教室和班级教学将会消失,一切教学活动将在因特网上进行,而在钱理群看来,语文作为强调语境、具有强烈感彩的学科,课堂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直接的现场交流也是不可取消的,是网上的间接交流无法取代的”,[3]25他尤其强调“学生群体参与,合作学习”[3]25的重要性。如果教学活动开展得当,整个“学习集体”,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将会在对话、学习交流中,知识储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深感于当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诸多弊端限制甚至压抑学生的成长发展,钱理群积极投入到语文教育改革的大讨论中来。钱理群认为:“必须按照汉语的特点来建构新的语文教育体系”,[3]25并提议把这一“共识”作为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在钱理群看来,“要给学生建立这样的观念,一是自我开发,充分表现自己的生命力量;二是为人类服务,二者并不矛盾”,[3]74然而,“即使有极少数知识有幸进入我们的视野,也被歪曲的面目全非”,[3]73比如“莫泊桑的《项链》,这本来是内涵非常丰富的西方文学经典,我们的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却把它解读为‘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这就是用意识形态化的讲法来歪曲人家的艺术创造”,[3]73当前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过于漠视孩子的心灵,压抑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企图用“权威”来“统治”一切。而作为体制下的受害者同时也是觉醒者,钱理群敢于冲破网罗,在备受精神压迫中反抗和突围,向“权威”亮出自己的思想之剑!这是钱理群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价值。在《语文教育的弊端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一文中,钱理群谈及“人文教育”问题时,指出了当下的应试教育对人文精神的忽视,并作了深刻的反省。他认为:“中学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这种精神底子应当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即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3]74若青年时代缺乏这种精神的亮色,便颠倒了这人生的季节。语文课应该提倡这样一种状态:“语文课应该是一种精神漫游,应该是好玩的,有趣的”,[3]78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人文教育时,必须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年龄阶段和心灵特征,在课堂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钱理群继承和发展了“人文教育”这一主题。

钱理群十分重视语文教育理论的建设:“教育改革必须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上进行,这是关系改革成败的关键”。[3]37在钱理群看来,“加强语文学科的教育理论研究,包括教育哲学的研究,语文教育理念的研究,教材、教法研究,语文教学心理研究,教学模式的试验与研究,等等,是能否建立起本民族语文教育的科学体系(这应该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目标)的一个前提性条件”,[3]84而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理论建设不足的问题,钱理群提出“多学科合作”的理念,“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大学与中学,教育界与思想文化学术界相互隔绝的封闭状态,提倡多学科的通力合作”,[3]84实行不同专业和学科的优势互补,同时提出“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在老教师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一些受过国内外院校专业训练、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思想素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等中青年研究者的作用,建立一支“浩浩荡荡”的专业教师队伍。在其后的语文教育思想讨论中,钱理群秉承着的精神理想,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借鉴“五四”背景下的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倡导大学与中小学、学术界与教育界的融汇交流,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重视文学启蒙教育,“将文学革命的启蒙精神与理念贯穿、落实于国文教育之中”[3]102;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贯彻到当今语文教育改革之中;从大学招生考试着手,充分发挥“高考”的导向作用;从“教师本位”到“学生本位”的发展,由“外在的强制灌输”转为“自觉的学习能力的培养”。[3]108在《五四与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中钱理群还谈到:“要把语文教育改革真正建立在‘科学地认识儿童’的基础上,就必须有多学科―不仅是教育学,还有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等的通力合作与共同努力”,[3]107进一步强调了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在钱理群看来,对当今中小学语文教育最有意义的借鉴莫过于学习先驱们的讨论、言说背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钱理群作为富有学识和自由精神的学者、大学教授,却多次声明自己是以“门外汉”的身份来谈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既坚持理想,又采取试验的科学态度;既坚持独立思考,不为成见所拘,大胆提出‘新鲜’的意见又随时准备根据试验的结果来‘修正’自己的意见”。[3]108钱理群始终怀抱着对语文教育虔诚的关爱之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担当的事业情怀,艰难而执著地坚守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战线。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154-02

新语文教育运行已有十来年了,但是仍然批判不断,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呢?我们有必要给它把脉,对它的病症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以利于对症下药。我们认为,语文教育的病症主要表现为:

一、失魂落魄症

有学者认为。问题出在我们对语文教育所依据的学科基础上:“语文课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与它相对应的学科,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就是在‘学科缺失’的状下维持着局面的。‘学科缺失’必然带来‘学科错位’。没有娘的孩子也是要认一个奶妈的,于是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有奶便是娘’的张冠李戴的削足适履。现在的语文教学越来越不像语文教学。而倒越来越像语言学教学、文艺学教学、文章学教学,教学内容越来越多地加重了语言学、文章学的成分,而‘语文’的成分越来越少。语文教学方法越来越偏离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要求,而越来越偏于语言学教学、文艺学教学和文章学教学的知性分析方法。一些有识之士也大声疾呼要改变这种状况,指出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但往往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原因很简单,没有从根本上把语文课所依赖的学科与语言学、文艺学、文章学区别开来,仍然把语言学、文艺学、文章学自觉不自觉地作为语文课相对应的学科基础。就只能以语言学、文艺学、文章学所规定的方法为教学方法。”

这段话语至少说了两个方面的问题:1.语文没有相对应的学科,缺乏学科基础,使得错认爹娘,以致对语文内容张冠李戴、削足适履;2.由于语文学科错认爹娘。导致语文教学内容的错失,乃至在语文教学的方法选择上也采用这些学科的知性分析方法,“当然也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开展语文教育实践。”一言以蔽之,由于内容的缺失导致形式的失当,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由于没有搞清楚语文是什么,语文在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语文课也是五花八门:语文课是语言课,是政治课,是文章知识课,是文学知识课,使得语文课缺失了语文的魂,血肉不盛,骨瘦如柴,面目苍白,患了“失魂落魄症”。

二、躯体缺失症

为了补救这种“失魂落魄”的缺失,新语文教育提出了“人文语文”。可是由于执教者念歪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语文教学更是五花八门:语文课是牧羊课、放鸭课,教师不作为或乱作为,以为戴上了标有新课程改革理念帽子的方法就是进行了语文课程改革,使得语文教学缺少了根基。缺少了缰绳,完全游离于语文以及语文教育之外,连躯体都不见了,这种病症可以谓之为患了“躯体缺失症”。因此,面对这一乱象。王尚文教授喊出了“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的口号:“1997年语文教学大讨论之前。语文课单纯注重传授语文知识技能,舍人文而讲语文,结果导致语文患上了丧魂落魄症而走进死胡同。但近年来却又出现了另一种离开语文来讲人文的倾向,有意无意地把语文与人文等同起来,以为只要是在进行读写听说活动就是学习语文,或以为学习课文内容就在学习语文。”“而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本与此,语文课应着力于养成和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强调语文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不是不要或者不重视它的人文功能。语文课只有坚守语文本位。按语文教育自身的规律指导和规范语文教学实践,其人文功能才能落到实处。舍人文而讲语文与舍语文而讲人文,看似两个极端,实质上都是由于对语文与人文的关系认识不足所致。前者无视它们之间深刻的相关性,只见‘文’不见‘人’,并且常常把语文教学缩减为单纯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后者则因其相关而以‘人’取代‘文’,从而取消了‘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语文教学不能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着力于养成学生的语文意识,牢牢抓住提高语文能力这一根本目标,语文课程必将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

从以上论述也可以看出,由于语文是什么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语文教学就会有不同的理解,看问题就有不同的视角。因此,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语文观,即使是同一时代,专家有专家的语文观,语文老师有语文老师的语文观,社会群众有社会群众的语文观;内行与外行语文观不同。专家与普通语文教师的语文观也会不同,即使是同为专家或同为语文教师或群众也会有不同的语文观,这就使得大家对语文教学的应然面貌存在不同的理解,这些自然也就成为语文教育备受关注、备受批判的原因。

三、数典忘祖症

那么,是不是弄清楚了语文是什么的问题,语文教育就不受批判,语文教学就不会走样了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在上引第一则材料李海林教授的论述中,一定的内容与一定的形式相配套,由于语文学科错认了爹娘,导致了语文教学方法选择上也出现了差错,以致语文教育脱离缰绳的羁绊。实际上,即使没有认错爹娘,也可能出现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的偏向。中国近代以来,西方思潮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全新的感受,语文学科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中出现的。现代语文教育与传统语文教育相比,确实出现了新的气象,语文教育摆脱了传统“大语文”包罗万象的旧框架,轻装上阵,确实也给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科学理性的方法带来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全新的语文观。但是这种科学理性的方法却并没有带来国人语文水平的提高,甚至每况愈下,这给有识之士带来了许多的疑惑,以此来反思语文教育的得失――认为中国的语文教育,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思维相适应,中国的语文教育依然不能完全摆脱顾此失彼的缺陷。在现代语境。西方科学理性方法在各门学科教学中都占着主体地位,语文教学已经缺失了传统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东西――那些传统语文教育中有用的东西都已经剔除了现代语文教育的队伍。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与传统语文教育已经没有了必然的联系,是割裂的、毫不相干的,中国的母语教育失去了自己的根基。我们可以把这种病症谓之为“数典忘祖症”。这样说也许过于严重了,但这是事实。我们认为,西方科学理性的方法是西方思维方式的理性化与总结,中国传统方法是中国思维方法的理性化与总结,它们都与各自的思维方式对应。虽然现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各种思维方式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但如果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那么也就失去了本民族的独立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语文教学也要以本民族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为主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有用的方法,不能丢了传统。

中国思维的特点是重“感悟”。新世纪杨义先生苦于现代中国话语在世界学术界的缺失,经过数年的学理探究,把

中国“感悟”思维提升到与西方理性分析哲学相对立的感悟哲学的高度。给我们为西法无法解决的语文教育困局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人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也是以感悟为通道沟通自己与文学艺术之间的裂缝。达到物我两忘境界、从而展示语文教育魅力的。现代的语文教育怎能割裂这一传统呢?可现实的问题是,中国现代的语文教育确实丢掉了这一传统。一个不能用与自己民族生产和形成自己民族精神产晶的思维方式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怎能扛起自己民族母语教育的大旗?因此,现代语文教育屡受批判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这种不与自己民族思维方式相适应的现代语文教育思维,虽然会因其一时新颖而大声喧哗,但终会因其元气不足而无以为继。现代语文教育之所以乱象百出,语文教师不知道语文到底怎样教也就在情理之中。因此,是我们语文教育呼唤其向传统回归的时候了!

现代语文教学需要感悟思维,现代语文教学呼唤感悟思维的回归。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汉语的特点。汉语是一种迥异于西方拼音文字的语言:汉字充满感性,不像西方文字被语法、词类规则框死;汉字的结构保持其与生活真实间的暗喻关系;汉字排除了拼音文字的枯燥的无生命的逻辑性。而是充满感性信息,接近生活。接近自然。汉字还是一种音乐性很强的语言,汉语文的用词组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其语义、语调的因素远远大于西方语言的“句法”因素。可见她是一种感悟性强、规范性弱的“非法制化”的、充满着感受和体验精神的“人治”性语言。所以反映思维的语言缺乏形态,是一种“意合”语言,因此听说读写无不反映了这一特征。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贵心悟,守旧无功”,“默记心通”,这些体悟的方式是深得汉语奥秘的。

二是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要求学生“感受”“体验”“领悟”甚至“品味”语文、鉴赏其中的美,这些就不是西方分析思维所能解决的。中国语文就有中国语文的特点,它以“境界”作为自己的追求。“自然,这种境界不是理智所能把握的对象,也不是感官所能把握的对象,而是理性直觉或者说悟性所把握的对象。”这说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国传统语文教育方法――悟性思维的参与。

三是当前语文教育的客观需求。西方的以分析思维为根基的西方方法论无法让语文教育脱离低效、批判的困境,自然要从本土的传统中寻找出路,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虽然我们不能保证悟性方法能彻底改变语文低效、批判的困境,但至少是可以一试的路向。语文教育只有寻到坚实的传统之根,才能不断的汲取各方面的营养,茁壮成长,我们从来不见有无根之树能郁郁葱葱的。

当然,悟性的方法是需要时间的,现在课时制的语文教学及追求高效知识取向的语文教育制度恐怕不允许我们的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感受、体悟,这就产生了当前语文教育的又一矛盾。可是,语文教育就是在矛盾中不断推进的,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也不符合客观规律。语文教师是为解决矛盾而生的,正是因为矛盾,才更能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我们语文教师有这种胆识和魄力来解决这一问题。

四、固步自封症

语文教育除了以上三种病症。还有第四种病症,那就是“固步自封症”。这种症状就是语文教学死守已经形成的语文教学方法,固步自封,就如当年清国政府闭关锁国一样,自高自大,不愿意接受新的思潮,以致语文教育在划定的小圈子里折腾,得不到新的养分,这种症状最终导致语文教育因缺乏营养而枯萎,因此我们也要谨防这种病症的蔓延。

总之,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学科体系中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地位。无数先贤前辈都非常重视语文教育,甚至认为语文教育关系到民族的存亡,是民族不可缺少的特征。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让语文教育有根、有体、有灵魂,不能再让语文教育患上“失魂落魄症”、“躯体缺失症”以及“数典忘祖症”;同时我们必须不断给语文教育施加“营养”,谨防“固步自封症”的发生,我们应该让语文教育走在其应然的路上,焕发出勃勃生机,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言语教学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4

[2)倪文锦,王荣生,人文・语感・对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9-21

篇(5)

“真”是语文的标志,求“真”是语文教育的题中之义。语文教育之真,是一种价值性的精神生命成长的追求,而非实体性存在的证明。求“真”的着哏点在人,它的着力点在语言,因为人是语言化、符号化的存在。语文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语言,语言伴随着人的生命成长,融合于完善人格的培育,完善人格的核心标志是“真”和“善”的统一,宅善人格是一种理想人格,它指向真诚的品性。作为人格之境,它并不是外在的矫饰,而是一种内在的品格。如果仅仅依照外在的理性规范,而未能将一般的理性原则融合于内在心灵,所有言行便住往如同做戏,正因如此,语文教学中“假大空”的说教、“八股式”的作文、矫揉造作的煽情,正是对人文精神的曲解和嘲弄,是对精神生命的戕害,与之相应的便是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双重人格的泛滥。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文之真首先是语言之“真”。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关于真理、思想、智慧这一切与“真”相联系的抽象概念,都有其感性的起源,在词源学的意义上,人们所使用的“真”的抽象概念,最初都是指人们的视觉和味觉。不仅仅是汉语,在埃及人的象形文字里,画了一个把手举到嘴边的人,其最初的意义肯定与味觉有关,埃及人把这个象形字的意义加以引申,赋予了这个象形字以“思想”的意义,因为知识和思想都是从感受开始的,语文的诠释便是让思想、精神得以感性化的表达,语文教育要让学生有生活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与升华。由此,语文教育之“真”,体现“真”和“美”的统一。人类真理性的认识永远是一个过程,是一种不断的建构,正如皮亚杰所概括的,认汉的获得“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结构”。语文教育的求“真”,主要不在于使所谓主观合平客观,获得标准化的结论,而是以情意化的审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发挥学生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去探寻语言运用之奥秘。

语言的学习要有认真的态度,语言的应用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但即便大家,举笔造文,用意详审,也常常会词不达意。试举《语文建设》载王尚文教授的一段文字为例,他说:“一套小学语文课本收录了《渔夫的故事》。课文第一段写道:从前有一个渔夫,家里很穷。他每天早上到海边去捕鱼,但是他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网。”王教授觉得“但是”前后的转折意味不浓,而且“每天”重复,读来总觉别扭。于是他说:“我大胆试改如下:从前有一个渔夫,家里很穷。他每天早上到海边去捕鱼,但是至多撒四次网,这是他立下的一条规矩。”王尚文教授感叹说:“当年之遣词造句的错误,别说在大师笔下绝对只是个别的偶然现象,就是一般出版物中也是相当罕见的。现今却是多了去了,没有遣词造句问题的著作。文章倒是十分稀罕。”王教授的话似乎说得“绝对”了点。遥想当年,创办《学街》杂志的梅光迪、吴宓诸教授大溉都是国学大师,然鲁迅先生指出,他们文章中遣词造句多有不通及谬误之处。先生感叹说,倘自己秤星都不准,又如何能衡别人的文章呢?看来“当年”的“错误”也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再看今天王教授改正教材别扭的文字,前文突出“早上”,后文删去“每天”,那么,“中午”和“下午”撒不撒网呢?教材原文确有点重复,但意思表达是明确的。王尚文教授这么一修改,语意表达倒似不如先前清晰了。当然,这大概也属于“大师笔下绝对只是个别的偶然现象”。不过“绝对”这个词还是慎用为宜。

语文教育的求“真”,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个认识过程是动态化、发展性、多层次、多角度展开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似更能得语文教育的真谛。

篇(6)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学不能致用。而语文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学生进行长期的积累,况且要善于学习。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一旦脱离了社会生活,头脑就难免空虚,思想的源泉就会枯竭。所以,学生如果与外界的社会生活不相接触,一味在教室里进行单调、乏味的语文训练,闭门造车、固步自封,一定收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而我们的语文教学,恰恰是只管课内,很少涉及课外,更不要谈社会了。就课内而言,仅仅只管语言文字的教学,而忽视了语文表达与广大社会生活的联系。

整个社会也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接受熏陶。

因此,要把语文教学放入整个社会语言环境中去,形成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语文教育”格局。

一、何谓“大语文教育”

所谓的“大语文教育”,总而言之就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语文教学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并向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渗透拓展,把语文教学与对学生的做人做事教育相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能力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学生接受系统的、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培养和训练。

二、如何进行“大语文教育”

1.课堂教学的“大语文教育”。

语文学习,最终要由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来完成。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缺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少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要提倡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探究式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而不是灌输,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行动起来,让其在与教师的动态交流中获得知识,而不是让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 转贴于

其实,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不应剥夺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扼杀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而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不断的感悟中,获得知识,这正是语文学习的“课堂”。

2.语文教材内容的“大语文教育”。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语文教师要打破以往单一的语文教材模式,要走出教材,拓展学生的视野。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变“教好教材”为“用好教材”。

总而言之,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都当作教材,引导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地去读。

3.教法上的“大语文教育”。

教师要打破那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自主训练,自我发展,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

当然,无论什么教法都要有目标,《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明确语文教学目标,懂得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大语文教育”的教学反思

1.“大语文教育”绝不是只管宏观不管微观的那种“大而空”的主张。(1)多年来,我国中学语文教改一直存在着十分重视微观而相当忽视宏观的倾向,有必要加以纠正。(2)要注意全局性,在思考和解决任何问题时都占据首要位置,语文教改也必须从全局出发,而不能只从某一局部甚至某一细节出发。

2.“大语文教育”也绝不是教学内容杂、分量多、学生作业多,我主张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无不是为了最好地完成语文课的任务。

篇(7)

(一)背景

生态式语文教育是在生态教育学的基础之上研究语文教育的一种学科,它把教育生态系统中有机的机构和功能应用到语文教育当中,探讨生态与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并指导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而这一概念是美国教育家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来的。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育要强调人的内在性、全面性的发展,要求培养的人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基于这一前提,生态式语文教育适应了这样的发展要求,更好培养了学生的内在精神,更多的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粗放型”经济发展虽然给我国的经济社会的提高带来了巨大的福利,但基本上消耗的是我国的不可再生资源,对生态造成了严重地破坏;为此,党的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把语文教育的研究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之上,可以把生态文明的宣传“带进”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使语文教育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达到共赢。而生态文明的研究可以为语文教育教学提供一种教学方向。这种方向对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内在精神、情操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学生从生态教育中发现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使学生在学习保护环境的同时,达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意义,更好地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当下的应试教育扭曲了原来语文教育的生态化,出现了很多的不符合生态化的教学现象,不仅学生饱受应试教育之苦,而且老师也遭受升学率的压力,导致教学严重偏离了生态式教学的要求,使语文教学成为了应试教育的一个工具,没考虑到学生的内心的需求和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当然在新课改和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进行中,虽然我们可以“窥见”生态式语文教育是与课改与时俱进的。但语文教育仍存在着闭门造车、墨守成规之嫌,出现了很多的严重问题。如只注重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的育人培养;语文教育中的教材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始终如一”的教学风格、方法很难跟上课改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实践没有生成的空间,使语文教学容易变成机械的、无对话式的唱独角戏教学;语文教师“以不变应万变”教学策略一用就是好多年,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很好地组织课堂教学;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适时提出适应语文教育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语文教育当中体会生活、体验生命价值,养成具有人文性、终身化的学习品质。正因如此,生态式语文教育适应现代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时代呼唤,它不仅可以更好地适应这些价值的追求,也可以更好满足于自我生命的审美价值。

(二)意义

1.生态教育的意义

生态文明在生态式语文教育当中体现的是生态价值观的弘扬与倡导,培养的是学生的生态文明的精神。在语文教材当中,添加生态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学习生态文化的知识,让生态文化根植于学生的思考之中,使语文教育与生态教育达到有机地和谐与统一。生态文明把语文教育中的基本精神从自然生命,人与生活的价值的关系中得以提高,不是老师简单地以说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在理解审视中去反思生态文明对语文教育所带来的意义和价值。所以,生态教育的实施让学生在享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告诫他们不要忘了对生态文明价值的关注,“它以善恶为尺度去规定人们在与自然关系中哪些行为是应当做的,哪些行为是不应当做的,引导和约束人们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价值选择,”更进一步激发我们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学习中做起,共同构筑起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意义。

2.生活理想的意义

生态式语文教育可以扩大语文教育的范围,把语文教育和生活教育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人格,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个性个体。生态式的语文教育可以使课堂教学生活化,这种教育方式是理性和感性教育的结合体。在我们的内心中总以为学习语文是为了以后的发展,但我们很少考虑当下的语文教育方式、培养模式是否妥当。而生态式语文教育在关心人的生活状态和幸福情况的因素下,充分考虑教育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的生态方式,使语文教育在生活中反璞归真,使学生在生活经验中自然地开拓思维,达到语文高效学习的目的。因此,运用生态式语文教育方式培养成的人才也定会拥有创新的精神和批判性的思维,在教育的历程中学会选择适应自己的生活方式,抓住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3.生命价值的意义

生态式的语文教育是以尊重学生发展规律为本,开展的语文教学活动的教育。这一模式的语文教育体现在生命的体验中,在体验中发现自我,形成自我,改善自我,从而使个体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人格达到熏陶,实现了生命的超越。生态式的语文教育注重人文性和情感性相互统一的过程,因此对语文教师来说,教师要创造让学生积极体验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升华学生的生命价值,彰显新的自我。对于学生的个体而言,生态式语文教育更多地体现在个体的生存状态之中,因为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要求,我们可以分析到生理需要是其他高层次需要的基础,只有生存状态得到了满足,才可谈论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实现问题。为此,语文教育就应该让个体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当中来积极体验语文知识的乐趣,从而达到让学生在与自己、他人、社会的交流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的新境界。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对语文教育的解读就可以把基础性、终生性的教育理念定位为生态式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用发展的、动态性的教学模式开阔生态式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用丰富、多样性的教学评价推动生态式语文教育的评价方式。但无论这些对语文教学效果的影响如何,教师都应该铭记语文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两者就像地里种的庄家一样,让学生多接受大自然芬芳的滋补,这样长期以来,集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这种植物最终得以收获。所以,用生态式的语文教育可以滋补生命价值的空白,用生命的激情绽放拥抱生态式的语文教育,这才是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完美结合。

(三)基本内容

在生态式语文教育的背景之下,我们可以从生态、生活、生命三者中诠释生态式语文教育,从而为同行研究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1.生态教育

生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环境的优与劣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严重的影响。把生态教育纳入语文教育的内容里,是对地球上的所有存在的生物的一种敬畏,也是整个自然界所有生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种法则。它表现为地球在这个大的生态环境中是具有的调节、更新、净化的功能,形成的是作为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存形态。“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要想得到绽放的机会都需要生态的平衡与完善。但当下在我们的赖以生存环境当中,我们审视人类为了发展进步所做的努力,但这样的发展是以什么为代价?答案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严重紊乱,人类永无休止的向大自然索取,而从不思索自己的行为后果,最终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伤害。从小的范围来说,可以把生态环境理解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生态的各个系统就好比我们身上的一些生理器官,各个系统不能很好地协调和平衡,就会使人病入膏肓,生活和学习就不能正常的运转。因此生态中的所有植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减少或增加一个链条就会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生态式教育写进语文教材当中,是语文教育发展的趋势,它时刻关注着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在语文教材当中,包括了很多的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人类生存环境的对白以及作为一个学生如何让周围的生态环境更美好的行为。有些教材会让学生利用小手拉大手的行动带动周围的人,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妙风采,还可以对学生的行动能力的培养进行熏陶,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因此把生态教育纳入语文教育当中是一种潜在的趋势。

2.生活教育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语文教育是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精神灵魂的契合”。要想从传统的语文教育中解脱出来就应该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身,传统的语文教学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从教师方面来说,在课堂上,老师所关注的是自己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填鸭式”的教学风格一直随着老师的教学任务的加重而不断“深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教学任务完成了再说。这样做不仅是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也使自己的教学效率低下,完全是“出力不讨好”的结果。另一方面,学生完全是单项式的、被动的、压迫式的接受学习,使学生觉得学习完全没有任何兴趣而言,造成学习无力,不能激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何以谈学生思维的发散。因此,回归生活教育的语文教育可以起到感化课堂的教学效果,使课堂生活化、生态化,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课堂上领悟生活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宽容得到理解,使每一个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对生活语文教育的审视,可以避免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民主和谐为纬,以个性解放为经,回归生活本质,抛弃不合实际的、假大空的语文课堂教学,唤醒真诚、内心、平等、智慧的语文教育,积极地营造一种师生共享的教学氛围。因此,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休戚与共。人的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生活对于我们的启迪和期望,而生活离不开教育,生活给予了教育生成的情景,或者说生活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和人生意义的集中体现的过程。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生活教育又超越于“功利性”的教育,生活教育不仅教给人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且还教会了人们该怎样鉴别和创造生活中所必要的价值,让人们在生活的教育中达到“净化、超脱”的境界。

3.生命教育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人们为了寻找教育的真谛、寻找教育的答案,可以概括为是对生命意义的寻找。而语文教育的最求就是促进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也只有教育才可能把人培养成完整的人,才能使人的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教育是生命存在的基础,生命是教育的存在的载体。每一种教育形式的发展和提高,都是对生命意义的全新阐释。所以说,生命与教育是结合在一起的,生命的本质要求我们对待教育就应该像对待生命一样,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存在,让一个个生命之花都得以绽放,让生命教育成为人成长的助力器。生态式语文教育是站在对人尊重的起点上,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的语文教育。而这样的教育最重要一点是要把课堂教学的一切都回归生命当中,对鲜活的小生命进行重新的塑造。但是,在生态式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有蜻蜓点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识,最容易忽视对生命多样性的考虑。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正好可以体现出生态语文教育培养的教育智能。虽然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但可以相信在教育中只要坚持对生命的尊重,让每一个学生走进独特的生命视野当中,让语文教育随时随着学生的认知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让每一个学生在体验自然、社会、文明中激起珍爱生命价值的火花。

二、生态式语文教育的案例设计

生态式语文教育的提出,在教育中引起了较大反响,这一教学理论不仅适应了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展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案例1:大美新疆(片段)老师在课前导入时用ppt展示了课题的图片。师: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吗?生(齐):新疆。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吗?师:好,学生们你们知道展板上画的什么吗?生1:画的是新疆的景色,人和小动物和睦相处,人类生活的很幸福。生2:画的是我们新疆的干果、雪莲、葡萄、美丽的景色。师:新疆有这么多的好地方呀?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真是太可贵了,你们谁来说一下新疆还有哪些是大自然给我们留下的财富?生3:新疆最美的和田玉,还有火焰山、天山。师:回答的很棒,我们用另外的PPT展示了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生看PPT,并不断的讨论着,可见惋惜的表情)生4:看了之后很是伤心,原来那么好的自然环境怎么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人类难道就不知道他们现在的做法在破坏环境吗?生5:感到很愤怒,尤其是前后对比我们的生存状态,才知道人类的环境被破坏得那么严重。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我们的新疆的美丽。师:是呀,我们在感受新疆美的同时,也感受大自然把所有最美的景色馈赠给我们的时候,却不知这种美正在渐渐地离我们而去。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样的行为有哪些影响?拿出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小组组长汇报。讨论与分析:通过上面一个简短的教学片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语文教学在设置上考虑到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生态价值观教育上把生态美的塑造、生命价值的彰显、生活教育的魅力都设置其中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当今生态破坏的情形。对人类为了追求短暂的利益,导致情感与道德的丧失的反思。教师积极地启发学生的生态意识,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会了对生态的保护、生命的珍惜、生活的返璞归真。案例2:斑羚飞渡问题讨论(片段)教学设计:课前导入,老师通过让学生看羚羊的奔跑的短片,并用师生互动的谈话方法、小组合作的方法对文章进行感知,共同探究动物身上的品质,感悟生态、生命、生活的可贵。师:通过读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生1:羚羊死里逃生。生2:羚羊在困难时表现的智慧、勇敢,像人类一样聪明。师:回答的很好,针对这篇课文,小组里面肯定有问题,把你们的问题写下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当第一组提出问题,第二组回答,其他小组补充,以此类推。问题:1.羚羊在奔跑时悲哀的叫了几声,每次叫声代表了什么?2.领头羊坚定步伐中的心理特征是什么?3.文章所体现的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问题提出后,全班同学共同讨论,畅所欲言)师:这样的问题很有价值,推及开来,我们的人类又是怎样做的?如果是你,你该怎样做?(师用PPT中的事例展示自然的破坏,人类的无情,社会的冷漠与无情)讨论与分析:通过《斑羚飞渡》中的上述问题讨论,学生感受羚羊忘我的精神,为了让下一代生活的更好,牺牲自我的高贵品格。通过比较现实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真实生活情感,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行动和爱保护我们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因此从这个教学案例中学会感悟生态、生活、生命价值的意义所在。

三、生态式语文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把生态式语文教育课程系统化

在对生态式语文教育进行教材组织时,要充分考虑到课程内部的结构,使语文课程的实施尽量系统化,把生态式的教育写进语文教育的课程当中,于是就构成了语文的“复合生态系统”:自然系统(外生态系统)、社会系统(人类生态系统)、课程系统(内生态系统)。生态式的语文教育把这样一个大的系统编制到语文教育当中,更好地达到语文教育的三维目标,使语文教育的外部环境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机的结合。再让学生全面了解生态式语文教育的内涵,并积极地参与生态式语文课程的编写当中,可以让学生对这样的教育模式深入了解,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书写自己的生活观、生命观、价值观。在营造生态式语文的自然、社会、课程时,要充分审视其外在环境的影响,沟通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的统一,建立生态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积极对话体制,完善语文教育中课程组织对生态教育的不足,切实把生态式教育所要求的“两生”的系统网络化,共促生态式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注重语文教学的亲身体验

语文教育中离不开学生在校的教育以及校外的教育。但无论哪种形式的教育都离不开生态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的影子。生态、生活、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载体,呼唤的不仅仅是语文教育的本质,而且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学习的动力。所以,生态式语文教育的实施最根本的还是要注重学生在语文教育当中的真实体验,把学生喜闻乐见的、耳濡目染的经验“带进”教育当中,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力,发散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在真、善、美当中感悟生态式语文教育的魅力,在体验中远离了假、丑、恶。因此,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的课堂当中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通过说一说、练一练、看一看、悟一悟的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的体验性更加的具体化、丰富化,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在感悟中理解世界和生活,升华自身的内在价值。

(三)倡导自由平等的师生观

生态语文教育要想得以很好的实施,另外一个因素必须考虑进去,那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的问题是实施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而在生态式语文教育平等的教育指导下实施的新的征程,对师生关系的民主化的考虑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自由、平等、对话、和谐的新型师生观,可以让老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学生也能在轻松和愉快的课堂氛围当中掌握知识。因此,生态式语文教育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得以发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师在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运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启迪,使学生在问题的思索中,开拓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进而提高生态式语文教育效果,最终达到“双生“教育的目的。

(四)建立多元的语文评价体系

在对生态语文教育上,学生取得的成绩要对其进行评价,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否对生态式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对教学效果有着牵一线而动全身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还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所要求的评价不仅仅是从教学目标实施的效果来看,而且要求评价体系要多元化。这为我们建立生态式语文教育评价的实施起到了契机的意义。因此在生态式语文教育评价中要达到评价功能、评价主题、评价对象、评价方法的多元,把生态化的教学评价看成是一种生成性的、过程性的评价,让教师在最近发展区里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兴趣。从另一方面来说,通过多元的评价的反思,教师也可促进生态化语文教育评价方法的进步完善。

篇(8)

职校教育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中职职业教学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教学的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需求和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职校语文教学中,文化课占有很大的比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教师和学生都对课堂学习充满热情。在学生通过在职校的学习后可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目前,摆在职校语文教师面前迫切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就业问题,只有适应目前社会需求的教学,才能让职校语文教学不断找到明路。

1职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职校语文教学的地位非常的尴尬,职业语文教学正处在爬坡阶段,需要不断的客服困难,才能在语文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语文教育中找到自己的道路,不断的前行和进取。高等教育中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着很多的优越条件,职校语文教学不能与其相比,职校语文教育被社会的认同感比较差,带有一种非正式教育的感觉。所以如果想让职校教学受到关注,突出学校教学的作用就需要让有关部门重视职校教育,让高等教育和语文教育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职校语文教学的处境尴尬,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让其走出现状。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学习状况不是很理想。首先是来到职校的学生入学成绩差,家庭教育差,没有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好的教育环境。学生的教育基础差,让学生严重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这些学生在入校以后大部分不能端正学习态度,除了老师课堂讲解的内容,不会去复习和预习课程内容。甚至有一些学生都不乐意去上课,也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因为课堂作业的效果不是很好,很多职校基本都不给学生留作业,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教师检查学生的笔记。针对学生的表现,目前职校学生还处在依靠教师进行学习的阶段,并不能自主的学习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职校语文教学来说,目前职校语文教学的特点还是不够突出,语文教学在职校和普通高校的教学内容没有很大的差别,没有体现出职校语文教学的特色,但是职校的学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就会违背教育的规律,不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没有看到语文教学的鲜明特色,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让语文教学真正的为学生服务,打破学生高考失败的枷锁,真正发挥开放式课堂的作用,让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另外,语文教材的编写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职校语文教学需要根据教学需求来把必学、选学以及自学的内容划分好。职校的语文教学中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应该是并行的,但是在目前的教学内容当中,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并行的却是寥寥无几。职校的教学内容还是偏理论,不能注重知识点的交叉。学生获取的基础知识基本上都是靠教材获得,如果想让语文教学符合教学要求,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仅仅靠教材上的教学知识是不够,也很难完成教学目标。

2针对职校语文教育现状进行改革

对职校语文教育现状的了解和分析,了解到目前我国职校语文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职校语文教学需要进行改革。需要从职校语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入手,让语文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的有特色,让教师转变对语文教学的思想,学习专业化的语文教学知识,不断地开拓教学思路,在具有扎实的语文教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创新。同时,让教师认清职校和普通高校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区别,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同时,学习普高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根据普高学校的语文教学思想去开辟新的教学思路,职校的语文教学取决于语文教师的能力,很多职校的语文教师来自普通高校,他们都想再回到普通高校去当老师,他们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都是针对普通高校学生进行的,所以教学内容也都是针对普通高校制定的。这样我们在语文教学上总会有普通教学的烙印,缺少针对职校学生的技能教育和专业教育。所以在教师的选择和对教学内容的改进上,还需要不断的总结和提高。职校语文教学需要从学生的知识培养入手,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通过班级组织和语文教学的形式的变换,教师来编写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分层教学和创新教学。同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可以针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上的修改,让教学的内容更适合所有学生的学习。职校的教学更应该有个性化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升学和发展的教学。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条件,确定学生以后的发展道路,让他们有选择性的接受教育。语文教学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成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切实的做因材施教工作。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

3结束语

目前职校教育中的语文教育是贯穿教学始终的教育。学校在坚持基础教学学习的同时,需要不断的加强语文教学,把语文教育看成是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职校的教师应该把最主要的精力投入到职校的教学当中,扎根职校教学当中,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出教学规划,努力发掘语文教学中的优秀资源,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让学生不仅能在学校学到技术知识,还能有综合能力的提高。职校语文教育在学生的个人成长、国家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冯春艳.激活中职语文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01):60-62

[2]彭叙.新形势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数学教与学的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4):131

[3]刘其林,宋玉荣.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对策[J].职业.2012(23):158

篇(9)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语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是什么?这是中国当代母语教育面临的世纪命题。多年来,江苏语文教育人深入思考,不断探索,对这个命题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早在1978年,洪宗礼老师就从语文工具性的视角,论述了对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语文教育要为培养适应性强、具有创造性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服务,就必须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不久,他又明确提出:“现代教育所要培养的,不是死记硬背的‘两脚书橱’,而是思维活跃、有发展潜力的聪明人。”这种对语文教育目的和育人价值的再认识,在当时具有代表性。“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当顺应时代的要求,适当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构建良性循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好地满足国家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朱泳)“想要切切实实地提高千千万万现代社会普通劳动群众的语文能力,想要有成效地培养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宣传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经济学家以及其他战线上善读善写、能说会道的人才,就非要对传统的语文教育观重新予以检讨不可。”(顾黄初)上述认识的立足点是,语文教育要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相适应,为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服务,最终促进有生命的社会人的发展。其共同点是自觉地把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与社会发展要素相联系,进一步丰富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力求实现由“工具人”到“社会人”的逐步回归,从而促进了由传统语文教育到现代语文教育的转型。这在当时是一个观念性的进步。

新世纪的前十年,在实施语文新课程的背景下,江苏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潜心研究,积极实践,对语文教育的目的和语文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予以新的定位。“语文教师所从事的母语教育事业,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塑人。语文学科是一门使人终生受益的学科,是发展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塑造人的个性、思想和灵魂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而教师就是天天在塑造人的雕塑家。”(洪宗礼)“今天我们努力去做的一切,必然要在经历漫长的岁月之后,在那时人们的文明素质上体现出来。在未来社会中,人的良好的文明习惯,人的良好的思维品质,都要靠今天的基础教育去‘打底子’。”(王栋生)“语文新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它很好地协调了社会、学科与人之间的关系,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人不是社会的工具,课程不能只是满足社会的需要,课程应该满足人自由而充分发展的需求,社会的需要应该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只有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能够掌握和运用知识去创造,社会才能得以进步。”(陆志平)这些对语文教育的目的和语文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的高度概括,令人振奋的同时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希望通过新的课程提高国民素质,以适应和创造新的时代。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实践说明:当教育改变“精英教育”的价值取向,迈向“大众教育”的时候,学校课程就必须树立起“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将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作为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全面而有特色的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中心。各国的课程改革的共同之处是,把学校课程设置的基础定位在使学生获得健康和全面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最终要依靠自我意识的觉醒、发展和成熟。这既是学生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也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于是,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人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实现社会化,成为独立适应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社会人’,就成为各国21世纪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洪宗礼)世界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筑了语文教育改革的国际背景,使江苏的特级教师们更加自觉地践行“国际视野,本土行动”的准则。洪宗礼老师主持的“九五”“十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母语教材研究”,历时12年,取得重大成果。这项研究所形成的首要共识是:“要从终身教育、‘全人教育’、持续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多种角度来思考母语教学的功能,并把母语教学建立在现代学习论的基础上,通过母语教学的知识(言语信息)、技能(包括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认知策略(促进学会学习)和情感态度(包括道德、审美等)预期目标的达成,实现培养学生人人具备现代公民生存、发展的全面素养的目的。”

语文教育的追求:筑就坚实的学术高地

回望江苏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群体的形成过程,不难发现这个群体所具有的鲜明的共性特征,即教学根基扎实,学科视野开阔,自觉参与现代语文课程建设,不断筑就坚实的学术高地。这个群体的优秀代表多是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经过长期一线教学实践的历练,夯实了学科教学功底,牢牢站稳了讲台,并不断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形成现代语文教育的自觉意识和教学特色,完成了优秀语文教师的“自身认同”和“社会认同”。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个群体的优秀代表不断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参与语文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他们在坚守教学一线的同时,或直接参加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学语文教科书(实验本)的编写,或直接承担了语文教育重大课题的研究,在亲历语文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能够用课程视野高位审视语文教学,着力构建具有鲜明个性的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逐步筑就了自身坚实的学术高地,成为全国知名的语文课程研究和课程建构的专家,完成了优秀语文教师的“自我完善”。

多年来,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曹勇军老师坚持从课程层面探索语文“课堂”的本体概念的内涵。他认为,“课堂”的内涵构成具有综合性,其主要元素是“全语文”和 “大课堂”。“全语文”,首先是指“全人”,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注重学生的和谐发展。他认为,“我们的教学是‘人学’,认识人,理解人,尊重人,热爱人,是我们职业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职业的尊严所系”;其次是“全体”,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语文教育是为学生人生的发展打基础的,它必须为学生精神的成长、素养的提高、人格的发展服务,奠定他们终生的价值需要和追求”;再次是“全面”,教学中要协调、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如“教与学”“文与道”“读与写”“生存与发展”等等;最后是“全程”,重视高中三年乃至学生一生的课程设计,强化预习、授课、作业、检测、矫正等教学中的流程回复和环节完整,形成合理的教学回路,构成良性循环。“全语文”追求的是在课程体系之下“全人”“全体”“全面”“全程”的提高。“全语文”的提出,回答了“何为语文”的问题,具有理论创新价值。

在曹勇军的语文视界中,与“全语文”相对应的是“大课堂”。“大课堂”不同于一般指称的“第二课堂”,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在教师引导、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提升。他的可贵之处,在于用自己的课堂教学,验证了“大课堂”观念的课程价值。

第一,课堂教学的选择和组织要把握语文学科“系统的课程元素”。一是“有物”,“要求我们教的是语文知识”;二是“有序”,“要求我们按语文教学规律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步骤。

第二,课堂要重视丰富的课程知识和课程资源的整合。他系统梳理了语文教学中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涉及文本中的精神价值以及学习者自身的心理品质,“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组合成一个整体,揭示了知识的丰富形态以及知识学习的复杂过程”,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教育平台,应使学生经历“由静态的学科知识到动态的方法、策略等过程性知识,在实践中最终生成认知、情感、技能、习惯的个体性知识”的过程,从而获得阅读写作的成长、人生的成功。他的课堂教学,自觉地从教学目标及文体教学的基本要求出发,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会贯通,彰显语文课程的独特魅力和张力。

第三,课堂要让学生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得到提高。曹勇军认为,“主动构建、自我生成是当今教育的显学,也符合我们的课堂观察和体验。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教学相长。有了这样师生对话的大关系大结构,就可以不拘泥于课堂中的一招一式,不斤斤计较讲多讲少等技术末节,从机械教条中解放出来,建立基于学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要促使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致力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在论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时,他认为“用教材教”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是教,要教好教材,所谓教学就是要把教材教好学好”;“其次是用,要用好教材,教学不是灌输一堆固定的知识、几条现成的结论,而是要把教材作为凭借,在听说读写多样的实践中去思考、探索,去发展学生读写的技能”;“第三,教好教材与用好教材各有侧重而又互相统一”。

第四,课堂要从学生学习心理出发,保持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他认识到,教学环节的完整性首先体现在模块学习之前的预习、模块学习和模块学习之后的总结提高上。于是,他把一节课分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前者强调“实”,是基本要求,是学习内容的底线;后者突出“活”,强调个性自由,注重生成和发展。“从规定到自选,从技术到思想,使工具与人文结合起来,大到一个专题、一节课,小到一个板块、一个环节,这是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大课堂”的提出,回答了“语文何为”的问题,具有实践创新价值。

江苏省苏州中学的黄厚江老师,多年来坚持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层面潜心研究,形成了“本色语文”的教学主张。黄厚江提倡“本色语文”,其内涵有三个基点:一是“语文本原”。即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孩子热爱母语的感情,激发孩子学习母语的动力,提高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实施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二是“语文本真”。即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母语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包括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规律等等。三是“语文本位”。即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应准确地把握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特点,符合语文学习规律、体现语文学科价值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实现语文课程的价值。就“本色语文”而言,本原,是目标和任务;本真,是规律和途径;本位,是方法和效果。

黄厚江提倡“本色语文”对于语文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提出了本色课程观。本色课程观涵盖了工具观、人文观、统一观、教材观、知识观、训练观、过程观诸多元素,“语文就是语文”,只有从语文本身入手,才能回答语文课程观的本质问题。第二,提出了本色课堂教学观。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本色课堂的教学基本特征是简单朴素。所谓简单,即教学内容明白,教学过程清楚,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效果实在。语文教学应该坚持用语文的方法,以听说读写为活动形式的方法,就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方法,就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的方法;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课堂教学、学生认知、语言习得、学习行为、课堂交际的基本规律;等等。第三,提出了本色阅读教学观。基本定位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多重积累,通过阅读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阅读教学应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言活动为主体”;基本策略是:文本理解―问题探讨―语言活动。第四,提出了本色写作教学观。主张作文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般的写作能力,就是让学生能写平常的好文章,“平常”即写平常事,说平常话,朴素自然;“好”即文从字顺,言之有物,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写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他还提出了相应的作文教学的策略和内容。如,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构成应该是:让学生亲历写作的过程,体验写作的过程,积累写作的感受;让学生体悟写作的规律;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形成自己的经验;丰富写作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思想积累)。

黄厚江提倡“本色语文”的主要贡献还在于创建了“本色语文”的主要教学机制,一是“和谐共生教学法”,二是“树式共生课堂结构”。和谐共生教学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学和教材、过程和内容、阅读与写作、内容与形式等多种对立元素之间互相激活、共生共长。树式共生课堂结构可以概括为:一个点,一条线,多层次,求共生。教学操作要精心选择一个“点”,即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指向,采用多层次、多角度、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教学主线清晰而突出,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多向共生。

20世纪90年代初期,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老师的教学实践日益成熟,他对语文教学有了更自觉、更深入的思考。在他的课程视角中,开始关注学生的“学”,思考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究竟是什么,怎样教才是有效的。关注的重心定为“中国的未来一代,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到底得到了些什么,又应该实实在在地得到些什么,他们得到的这些,对他们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又究竟有什么样的价值”。这一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从注重“教”到注重“学”的转变,是从注重“物”(教学内容)到注重“人”(学生)的转变。在研究教学有效性时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意义”,研究学生能否在学习中真正获得内部体验,能否对学习内容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唐江澎提出了“体悟教学”的教学观念。他认为,体悟教学,“体”是体验、体察、体会,“悟”是领悟、感悟。体验、感悟等均是学习主体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体悟教学”的意旨,就是凸显学生学习的“个人意义”。

它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强调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单单是大脑的载体,应寻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个人意义”;强调体悟是一种经验,教学的重要价值是整合学生已有的经验、正在进行的经验和可能最终成为学生一部分的经验。

“体悟教学”提倡“运用一定的策略(如调动主动性、鼓励参与和交流等)和方法(如设问―理答、设境、换位、对比等),使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真正有所体验、有所感受、有所领悟,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经验(直接的生活经验和间接的学习经验、知识背景)与当前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对学习过程的真切感受和对方法技能的深刻领会。因此,“体悟教学”的课堂充满了生命力,学生大胆质疑、充分表述、热烈交流,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情感的深度伴随课堂目标的达成度不断延伸。这种课堂具有显著特征:一是建构“人―人”模式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缩短师生的“心距”,营造出真诚交流、平等对话、共同探讨的课堂气氛,用爱心与真诚欣赏、感染、打动学生,唤醒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从而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从“听课”转为关注自身的习得,并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中的体验和感悟便由此产生。二是重视学生对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体悟。“体悟教学”强调,学生需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记笔记、整理笔记的习惯和课堂上思考和发言交流的习惯。学生学习的方法需把握四个原则,即精要性、渗透性、具体性和长期性原则,使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学会可行的方法。三是教师需要合理分解期望目标,使期望目标的实现体现在具体教学目标的完成之中,通过亲自品尝,让学生享受实有所悟的乐趣,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如,采用分课型教学的方法,即分阅读能力型、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型、鉴赏能力型三类课型来实施教学。这样分型,教学目标指向明晰,易于教学,避免了篇目教学多纬度解析目标不准、序列不明的弊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上特征反映了明确的教学定位:丰厚学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语文学力(具体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及由方法、习惯构成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情感,塑造学生人格。从中可见“体悟教学”的突出特点:一是重在“发展”,强调“丰富学生情感,塑造学生人格”,这是着眼于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始终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生机勃勃的个体看待,关注的是他们的“有意义”学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唐江澎的语文教育观和“充满了生命力”的课堂教学,符合语文课程的时展潮流,体现了当代语文教育的目的论和育人价值观的先进理念。

在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群体中,曹勇军、黄厚江、唐江澎三位老师的语文教育的追求和实践探索,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他们的共同价值取向在于,聚焦语文课程的本体和建构,对语文课程性质、目的、任务等问题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对学科教学的内在规律、教学机制、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进行系统研究和有效实践。这些成果表达了江苏教育人对语文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将成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群体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参考文献】

[1]洪宗礼.论语文是基础工具[J].语文函授,1978(12).

[2]洪宗礼.论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江苏教育,1981(5).

[3]顾黄初.论语文教育的“三个面向”[J].殷都学刊,1986(2).

[4]洪宗礼等主编.《母语教材研究》总论:第1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5]洪宗礼.我的语文教育观[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0(9).

[6]陆志平.母语特点与母语教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7]黄厚江.教育家研究之黄厚江[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0(11).

[8]曹勇军.教育家研究之曹勇军[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1(3).

篇(10)

1.道德教育

学会做人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精髓。中国古代教育家看到了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他们把学会做人放在教育目标的首位,正如宋代教育家陆九渊所说:“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

由于教育目的是做人,中国古代学校虽然没有专门设置德育课程,可是品德教育却无所不在,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各种教学内容和形式之中。

首先,它贯穿于各种教学内容之中。如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在识字、读书、作文等常识教学中讲授如何立身处世、待人接物方面的知识。它将识字教学、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在识字教学中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中培养品德习惯,教学生如何做人。大学阶段则专门读儒家经典,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主要是伦理道德教育。

其次,不仅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均贯穿着道德教育,而且课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都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为了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行为表现,学校每天都要考德,逐一检查学生在家的情况,以督促他们切实遵守道德准则,使其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一致、学习和运用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践行相统一,这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一大特点。

读书是为了明理,而明理是为了学会做人;学只是手段,行才是目的。只要真正将课内所学的行为准则切实用于指导自己的一切言行举止,身体力行,并且经常按道理去做,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道德教育也就取得了成功。

2.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化功能

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以忠孝为本的“三纲五常”。学校里教忠教孝,社会和家庭则要求人们做忠臣、孝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要求是一致的,于是便形成一种合力,这样,学校德育便能充分发挥其效能,人们也会真正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道德品质形成问题上,环境的影响要远胜过学校教育的作用。古代教育家不仅抓学校教育,而且重视社会教化,他们紧紧扣住环境影响这一环,使其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相吻合,从而产生了强化学校教育的作用。

3.综合性、整体性与实践性三位一体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不是分科教学,而是综合性、整体性与实践性三位一体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是融识字教育与文史哲经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教育。在我国文化思想艺术史上,几乎没有纯粹和独立的哲学、经学、文学与史学著作,它们是充分交融于一体的至大至精的文化综合体,如史学巨著《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体悟和实践的过程。语文教学尽管也要进行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分析与讲解,但主要是知识传授部分。要真正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还必须靠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实践。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正是由于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历来坚持实践性原则,才造就了大量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文思泉涌的文学神童和文章奇才。像三国时七步成诗的曹植,南朝时倚马可待的袁虎,唐朝四杰中的骆宾王、王勃等,均是得益于这一优秀的语文教育传统。

4.启蒙教育理念的实施

现代的语文教学是在教语文课本,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中国古代语文教育,除了首先将学生培养成“人”外,还将文明传承、人生智慧的顿悟、生命的内在和谐与社会和谐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注重智商的培养,而且注重情商的养成,让每一个学生带着生生不息的精神,不断探索人生,不断探索人类的未知领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文明的精神内涵。文明借助教育给子民以终极关怀,子民又以自己的聪明智慧,以文明赋予的精神动力创造并壮大文明的生命力、能动力。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0到13岁是儿童记忆力的高速发展期,13岁以后记忆力逐渐减退。因此0到13岁是人生储备智慧的时期,是儿童的最佳启蒙期,这个时候最佳的启蒙做法就是以文明经典武装孩子的头脑,永久性记忆文明经典,一则传承文明,二则开发智力,三则顿悟觉解人生,从而冲破生命的极限,重塑辉煌的人生。儿童启蒙首先是心智的启蒙,如何做人的启蒙,其次才是智力的开发,再次才是技能的培养,中国古代教育做到了,做得很成功。而我们今天则刚好相反,本末倒置,许多人正以自己的爱心毁灭着孩子的未来。

古代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是读,不管学生是否理解文章内容,常常是先让学生把教材读得滚瓜烂熟,直到流畅背诵。古代教育家懂得利用少年的特点,在学生机械记忆力强、理解力弱的时候,让他们大量读背,多记一点“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之类的精美又富含哲理的美句、美文,或者读背一些包含自然科学常识、原理的新韵文,以备将来理解力强时享用。读,是感悟的前提;读,是理解的过程;读,是写作的基础;读,是继承的开端。没有大量具有丰富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语文读物的熏陶,没有生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只靠几篇样板文章的学习,培养不出语文能力。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传承文明几千年而不衰的国家,只是到了近代才落后于其他民族。能够以礼仪之邦、文明国度领先世界千年,教育的作用功不可没,传统文化的价值可见一斑。只有不带偏见,不受观念影响,重新认识我们古代教育的博大精深,挖掘其合理的因素,并运用到现代社会,那才是我们教育的幸事,才是我们民族的幸事。

参考文献:

[1]教书育人.2007.3.

篇(11)

语文学科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理解与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它指导学生从大量作品中吸取精华,感悟出语言规则,然后运用这些语言规则去指导说话和写作,以创造生成新的语言作品。语文教学过程,始于对已有作品的感悟,终于对新的语言作品的创造,自始至终都有深沉而强烈的人文精神灌注其中。近两年来,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陆续升格为了高职学院,与之成反比的是,生源质量却下降不少。许多高职学校文化基础课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学生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老师不得已只好唱“独角戏”,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更毋庸谈创新。语文在文化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却越来越得不到重视,越来越被“边缘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1)从教育形式来说,我国目前尚未对高职语文教育提出很明确的方向及具体要求,高职语文教材是鱼龙混杂,全凭各学校或教师的喜好决定,这不利于高职语文教育的整体发展。

(2)从就业环境来说,严峻的现实也助长了人们忽略大学语文的思想。如,很多用人单位都会对应聘者英语和计算机等级提出硬性、具体的要求,而对语文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的单位偏少。这使得有些人认为,与其费心继续学语文,不如多学点英语和计算机,好为将来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而有些学校为适应潮流,也有意无意地放松了这方面的教育要求。

(3)从社会观念来说,有些人把语文教育当作了简单的说、写训练,认为这种训练可以随着高中毕业而结束,根本没有延续到大学的必要。

(4)从社会心态来说,由于经济浪潮的冲击,社会心态很浮躁,人的功利性很强,盛行快餐文化,当代经典作品少而又少,纯消遣作品却越来越多。人们在这样的心态下,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和阅读经典,尤其是古代经典作品。

面对高职语文教育的这种越来越严重的边缘化现象,我们不仅要思考,高职语文教育到底该如何定位?更要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操作,概而言之则是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的问题。

1.高职语文教育应打破传统观念,重新定位

对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有以下两种最典型的观点:

1.1 视之为通识课程,即工具类基础课程,实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西方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传统,是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的生活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三大领域。高职语文以其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具有核心课程的地位。

1.2 视之为专业文化课程。其理论依据是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语文作为一门专业文化课程,是否开设要按专业学习的需求而定。这种观念下的语文,成为一门单纯的文化课程。视高职语文为一门专业文化课程的院校,存在着明显的“两极性”,即极端重视和极端忽视,并且人文素质意识淡薄。大多数这类学校的课程中,语文课已经消失或将要消失,有的也只是形式而已,边缘化现象突出。

职业技能的传授学习是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基本特征,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力之预备”。

高职语文的定位,应该联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将语文教育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高职技能人才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2.高职语文教育模式应突出其功能性和人文性

高职语文教育的关键是将学科教学纳入到职业教育的系统之中,明确了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重塑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笔者建议从语言的功能性和学科的人文性出发。

2.1 激活学生主动性,拓展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的尝试权,第一感受(学习者自主消化和感悟)机会均被精心配制的教案剥夺了。学生被迫“热情奔放”、“感受美好”。“教师现在的职责应是少传递知识,多激励思考;除了讲授以外,他将逐渐成为一位顾问、换意见的参加者、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而,教师应在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其兴趣,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困难。教师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试讲、复讲、讨论。留给学生任务和时间,让学生找资料、查阅工具书、写读书笔记等,因为“只有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的知识,才能对个人的发展产生意义”。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如果学生仅靠语文课内学的一些知识,而缺少甚至没有课外阅读,那么学生的语言资料和思想会近于枯竭,自学和表达能力会低下。相反,兴趣广、阅读多的学生,一般接受能力和思维逻辑性强,反应敏锐,作文时会有感而发,写出有思想、有新意的文章来。教师应该对课外阅读提出一些建议,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体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因人而异地给学生的兴趣留出余地,要求不可太精细。教师可要求学生把阅读过程中的感受、领悟经由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介绍给同学们分享,展开讨论。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有广泛的阅读情趣,先于学生一步,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学生推荐各类好的作品。

随着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变化景象,不同学科、专业的新词汇层出不穷,语言的传媒交互手段有电子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因素,引进和利用新的知识和方法手段,增强语言教学的功能意识、环境意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2.2 突出人文性,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充实文化需求。

高职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①以能力训练为主,注重文化熏陶,着眼于高职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②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个性和特长;③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适时地安排、组织讨论课,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等。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文化思想和人格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此,高职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中除了传统能力的培养外,还应突出培养科学精神,凸显人文教育。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言修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敏于发现学生某方面的语文能力优势,自觉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近年来,在整体文化观影响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为轴心,合理、巧妙地与其他学科联系、渗透,这是人才培养目标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充实文化需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讲解时侧重点也应不同。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是高职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的功能性决定着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从这一点上,我们应该认识到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模式中应凸显语言的功能性和学科的人文性。高职语文教学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培养出优质高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转贴于

参考文献

[1] 袁昌仁.试论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建构[J].陕西教育,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