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积极心理学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 企业员工的招聘和配置
企业员工的招聘和配置宏观上讲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效应,本文将结合企业的招聘实务来具体探讨这些心理效应。面试官和应聘者在面试和求职过程中,应尽力避免以上这些心理效应。
1.1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第一印象,是指新近获得的印象信息比之前获得的印象信息影响作用更大的现象。往往表现为先入为主,对候选人最先接触到的印象信息在整个印象形成过程中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就是初次与候选人接触时,在心理上产生对人选主观上的情感定势,从而影响到以后对该候选人的综合评定。根据第一印象来评价候选人的资历资质及是否可聘用性,往往是不全面的和有所偏颇的、不科学的。
1.2 近因效应
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新近获得的印象信息比先前获得的印象信息在整个印象形成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作用的现象。如候选人在最近一次面试过程中的表现往往在面试官头脑中占据优势地位,从而会改变对该候选人的之前的评价。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是相对应的两种效应。首因效应一般在较陌生的初次会面的情境下产生影响,而近因效应一般在较熟悉的情境下产生影响,如在面试过程中对经过多轮面试的候选人的评价。两者都是对人或事的片面了解而主观臆断,使得决策信息失真。
1.3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心理学家将人们通过自己的直接或者间接经验形成起来的对于某一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称为刻板印象。它是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物较为稳定固定的看法。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消极的一面表现为:是在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往往会以偏概全,有失偏颇。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对候选人评估时通常会有刻板印象的存在,从而忽略了应聘者间的个体差异,降低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4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他的其他一些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这种现象称为晕轮效应。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外表缺乏吸引力时,那么他在其他特征上的评价也会更糟。也叫做“光环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差。在面试过程中如果应聘者外表出众,其经验资质往往会得到更高的评估分数,从而会忽视应聘者综合的能力和素质。
1.5 内隐人格理论
每一个普通人对人都有其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理解,都认为人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只要认识了其中一个占重要位置的特征,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质了。这种“内隐人格理论”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建立起来的非科学化的观念,没有系统的科学依据,常常会出现错误,往往以偏概全。这在有经验的面试官身上更容易发生。
1.6 投射作用
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去的现象。投射作用使得人们将自己本来具有的东西看成是别人具有这些东西。在面试和企业招聘的过程中,面试官的这种投射作用往往会给和自己相似的候选人以更好的评估和更高的就业和择业机会,并把自己的职业倾向投射到候选人身上去,往往最后得到错误的结果。
2 招聘实务
在招聘实务过程中,面试官和招聘人员除了要避免以上所谈到的心理学效应之外,本文作者还谈到了几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以期对于候选人的甄选与评估更科学准确,同时能支持企业长期的用人发展战略和人才长远储备。
2.1 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是指监察自身和他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能力,区分情绪之间差别的能力,以及运用这种信息以指导个人思维和行动的能力。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认识自己的情绪的能力;二是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的能力;三是自我激励的能力;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的能力;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的能力。这是因为情绪智力高的员工,往往智商也较高,在完成工作任务和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综合能力较强。简单而言,情绪智力高的员工工作绩效会更好。在人才招聘和甄选过程中,有效评估和识别候选人的情绪智力,为人处事,对于组织的人际和谐以及工作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心理契约
这一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初被引入管理领域,这一概念强调在员工与组织相互关系中除了正式雇用契约规定内容之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它们同样也是决定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H.Schein)正式提出的。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提供的一种配合”。在企业招聘过程中,挑选那些可能和企业形成良好心理契约的优秀候选人,不仅关乎企业绩效的达成,也关乎员工能否长期留任。
2.3 心理资本
会计教育的是会计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会计教育界正在着手于深化会计教育改革。我们知道,目标是行动的指南,会计教育改革要有成效,首先必须结合特点并立足实际,确立适宜的教育目标,才能为会计教育改革指明基本方向。而教育目标的确定,又离不开恰当的会计教育理念。本文就会计教育理念的更新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传统的会计教育的特点及不足
1、 偏重于教育会计专业知识。传统的会计教育往往通过设置一系列会计课程来完成,这些课程的课时数占总课时的比重通常在50%左右。其他课程不但课时数少,而且经常是相对固定不变的。这种格局与经济发展快速多变的特点是不相适应的。
2、 教会学生知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这些知识。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与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
3、 侧重于教育国内会计制度,忽视了现代企业向全球性发展的趋势。在大多数高校的会计专业课程里,对其他国家的会计制度进行介绍或研究的课程几乎没有,最常见的是仅仅开设一门《国际会计》。这种框架显然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4、 传统的会计教育各科目之间各自为政,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课程数量、授课等方面。如《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门课,在授课内容上有很多重复之处,而在课时上却按完全独立的两门课安排,教师之间在这方面往往也交流不够。《经济法》与《税法》也存在类似问题。
5、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授课本知识,等到课程结束时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形成对该门课的一个总体认识。甚至会有这种情况:会计专业学生完成专业后,竟不能系统地回答什么是会计,会计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对传统会计模式究竟教会了学生什么产生了疑问。
二、 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正面临着企业环境和会计行业本身的快速变化,会计职业界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专项服务越来越专业,业务创新层出不穷。相比较而言,会计教育长期以来却无大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减少教育与实务的差距。
1、 从社会需求看
根据对国际性及地区性的会计师事务所所作的调查发现,在国际性的事务所第一次面试时,最重视的因素依次为应试者的领导能力(leadership)、整体平均成绩(overall grade point average)、会计学成绩、会计工作经验,地区性的事务所在第一次面试时,最重视的因素依次是会计学成绩、会计工作经验、整体的平均成绩及领导能力等。而对会计师的调查显示,大学会计教育最应有效加强的会计课程依次为税务、审计、财会、成本会计、资讯系统及管理课程等。这些需求有的是我们已经满足了的,而有些则是我们做得不够的。
2、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不断地创新,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理论以及各种创新的相互结合。只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才能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知识经济,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的会计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匮乏的。
3、 从对会计专业认识提出的要求看
199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针对进入会计业界的新人提出了三项核心素质能力要求,一是专业职能素质(functional competencies),包括建立决策模型、评价风险、选择相关可靠的度量标准、报告、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二是人格素质(personal competencies),包括适合会计行业的个人特质、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与人合作、沟通、领导、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三是宽广的商业视角素质(broad business perspective competencies),包括全球视角、战略思维、行业观念、市场/顾客导向、资源管理、观念等方面的能力。会计职业界对会计人员需求的压力也促使会计教育的变革,要求会计教育界从自身内部进行会计课程的战略性重构。
《会计研究月刊》中的〈2011年会计师专业远景何处寻〉一文中提出了会计应具备的五大核心能力,其具体内容是:沟通和领导技巧(communications and leadership skills)、策略性和关键性思考技巧(strategic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以顾客、客户与市场为主要焦点(focus on the customer,client and market)、整合咨讯之阐释(interpretation of converging information)、以及技术娴熟性(technologically adept)。
这与AICPA的提法有着惊人的类似,我们对此加以关注不难发现,这些要求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中也同样存在着。
三、 改革后理念的基本特征及教学改革设想
(一)、基本特征
1、注重于培养知识全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会计教育,应当在培养专业意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口径,扩展学生基础知识范围,使其具备较为扎实的学、管的基础和较为宽广的考察经济现象的视野,真正构建起金字塔式的定量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未来日趋复杂的会计工作需要。
2、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
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当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为处理纷繁的事务。企业的会计人员将不再是仅仅担负着核算、监督等功能而是能提供五大核心服务。其中五大核心服务分别为:确认与资讯正确(assurance and information integrity)、技术服务(technology services)、管理顾问服务与绩效管理(management consulting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财务规划(financial planning)、以及国际化服务(international services)。
3、 与社会经济的需要密切联系。
传统的会计教育,许多年来一直沿用相同(似)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教学虽有较大变更,但从总体上讲仍然偏重于照本宣科式的传授,而在如何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结合方面做得还不够,各地的高校,应本着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思路,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或讲座,为学生今后更快地融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的适应性将得到大大提高。
(二)、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1、教学模式的改革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应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以往的教学,绝大部分是面对面的教授,在学生对将要学的内容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要他们提出相关的需求,这无疑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们在每一门课程开始之前,应先给学生一个整体认识,然后再分部分讲解。比方说,在学生已有一定专业基础时,大二时先开设为期二周的"计划"课,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设想自己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描述自己的新产品、进行企业与市场分析、制定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策略,并作出书面与口头的报告。通过这个短课程,既可以使学生了解职业界对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以及自己对会计课程的要求,又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可开设《中级会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让学生针对自己两周时间内所发现的问题快速补充"营养"。当然,这种短课程的开设并无教材或范本,在学生整体减负的趋势下,也不允许我们在这上面花太多的时间,所以,更为现实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做一些企业的调查实践,到一些部门(如税务、财政、等)去实习。作为教师,则在授课时多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或许这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另外,我们应充分利用技术,使授课变为学生直接面对真实的事件,进行真实的核算、决策、咨询,而教师在其中起到一种中介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将会变成一种主动的自发的要求,而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不过,这需要企业的大力配合,需要教师对相关的知识比较熟悉。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许多大学尝试利用国际互联网络、邮件或闭路电视来进行远程教学。这些做法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而另一方面又大大增加学习时间的机动性。这与我们实施的有关学籍管理办法中的学分制是不矛盾的 。
2、会计课程设置的改革
首先,适当加大基础课程(尤指〈基础会计〉、〈管理学原理〉等)的课时数,并强调学生利用节假日外出实习,专业基本与应作为教育的重点之一。
其次,应根据会计结构的新变化、会计新的发展领域,全面设置相关课程,加强会计战略与策略的、经营风险与会计风险的研究、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开设专业讲座的形式来完成上述内容的学习。不过,这也要求教师在这些方面深有研究。
第三,会计教学不仅需妥善运用资讯,同时亦需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及统计分析等领域相结合,使学生具备科技整合的能力以适应实务界的需求。
不论会计教育改革的方式如何,其理念始终应该与会计教育的需求为依托。使其能确实掌握变化的脉动。这不仅关系到整个专业未来的发展和前途,同时对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会计教育的供给方---高校应如何应对会计教育趋势的挑战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主题。
参考:
[1] 中国会计教授会2000年年会观点综述.上海会计,2000(9).
会计教育的研究是现代会计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会计教育界正在着手于深化会计教育改革。我们知道,目标是行动的指南,会计教育改革要有成效,首先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并立足中国实际,确立适宜的教育目标,才能为会计教育改革指明基本方向。而教育目标的确定,又离不开恰当的会计教育理念。本文就会计教育理念的更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传统的会计教育的特点及不足
1、 偏重于教育会计专业知识。传统的会计教育往往通过设置一系列会计课程来完成,这些课程的课时数占总课时的比重通常在50%左右。其他课程不但课时数少,而且经常是相对固定不变的。这种格局与经济发展快速多变的特点是不相适应的。
2、 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
3、 侧重于教育国内会计制度,忽视了现代企业向全球性发展的趋势。在大多数高校的会计专业课程里,对其他国家的会计制度进行介绍或研究的课程几乎没有,最常见的是仅仅开设一门《国际会计》。这种框架显然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4、 传统的会计教育各科目之间各自为政,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课程数量、授课内容等方面。如《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门课,在授课内容上有很多重复之处,而在课时上却按完全独立的两门课安排,教师之间在这方面往往也交流不够。《经济法》与《税法》也存在类似问题。
5、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授课本知识,等到课程结束时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形成对该门课的一个总体认识。甚至会有这种情况:会计专业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后,竟不能系统地回答什么是会计,会计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对传统会计模式究竟教会了学生什么产生了疑问。
二、 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正面临着企业环境和会计行业本身的快速变化,会计职业界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专项服务越来越专业,业务创新层出不穷。相比较而言,会计教育长期以来却无大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减少教育与实务的差距。
1、 从社会需求看
根据对国际性及地区性的会计师事务所所作的调查发现,在国际性的事务所第一次面试时,最重视的因素依次为应试者的领导能力(leadership)、整体平均成绩(overall grade point average)、会计学成绩、会计工作经验,地区性的事务所在第一次面试时,最重视的因素依次是会计学成绩、会计工作经验、整体的平均成绩及领导能力等。而对会计师的调查显示,目前大学会计教育最应有效加强的会计课程依次为税务、审计、财会、成本会计、资讯系统及管理课程等。这些需求有的是我们已经满足了的,而有些则是我们做得不够的。
2、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不断地创新,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理论以及各种创新的相互结合。只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才能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知识经济,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的会计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匮乏的。
3、 从对会计专业认识提出的要求看
199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针对进入会计业界的新人提出了三项核心素质能力要求,一是专业职能素质(functional competencies),包括建立决策模型、评价风险、选择相关可靠的度量标准、报告、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二是人格素质(personal competencies),包括适合会计行业的个人特质、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与人合作、沟通、领导、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三是宽广的商业视角素质(broad business perspective competencies),包括全球视角、战略思维、行业观念、市场/顾客导向、资源管理、法律观念等方面的能力。会计职业界对会计人员需求的压力也促使会计教育的变革,要求会计教育界从自身内部进行会计课程的战略性重构。
《台湾会计研究月刊》中的〈2011年会计师专业远景何处寻〉一文中提出了会计应具备的五大核心能力,其具体内容是:沟通和领导技巧(communications and leadership skills)、策略性和关键性思考技巧(strategic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以顾客、客户与市场为主要焦点(focus on the customer,client and market)、整合咨讯之阐释(interpretation of converging information)、以及技术娴熟性(technologically adept)。
这与AICPA的提法有着惊人的类似,我们对此加以关注不难发现,这些要求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中也同样存在着。
三、 改革后会计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及教学改革设想
(一)、基本特征
1、注重于培养知识全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变革,中职教育成了一种以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向决定了中职学校对生源挑选的宽松性,也决定了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厌学情绪重、自我约束力弱、心理易损等现象,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大多较低,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系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当接触到系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时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缺乏兴趣。我们应当看到,大部分学生存在积极的一面:他们选择中职学校都是想以中职学校为新的起点,重新开始,学习技能,成材立业,因此,中职学校教师要摒旧纳新,转变教学观念,针对中职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计算机应用行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行业,我国计算机教材内容更新速度却普遍过于缓慢,导致计算机的许多新技术、新知识不能及时出现在教材上。陈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先进性,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教学手段单一,不能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师生缺乏互动。有些学校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上课时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无法生动形象地讲授操作过程。这样不仅达不到显著的教学效果,反而容易使学生养成不积极思考的坏习惯,缺乏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有些教师为了驾驭课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整堂课都采用课件演示教学法。虽然加大了课堂信息量,更直观形象,但是由于缺少师生间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调动。
二、应对措施
1.研究学生心理,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注重恰当使用教学方法。
教师在备课中“备学生”这一步非常重要,必须对一节课全盘考虑,做好安排。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谐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结合,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针对课程的不同情况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生动灵活地表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上机操作技能,注重考核评价过程。
足够的实践练习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前提,学生上机实践的课时应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二左右。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特点而实用的操作内容。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勤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把握好进度,分层次推进。要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同时做好记录和评价结果。重点考核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文化素养及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3.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协作能力。
营造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中屡遭挫败,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愉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协作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得更多、更新、更有用的知识,真正体现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5.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在注重设计与布置学习任务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探索式和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萌发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核心建构的学习结构,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1)激趣。在学习新知识前,先给学生展示利用该课所教授的知识创作的实例,让学生知道该课知识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哪个领域(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领域,例如:编辑学生自己照片或漫画创作等),让学生意识到掌握本课知识是非常重要和有用的,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充分感受到新知识的强大功能,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紧接着讲解新知识,这时学生会听得比较仔细、认真,会很容易地接受新知识。例如在讲解《网络图形设计》中的“消除红眼工具”时,我使用的实例是学生提供的自己家宠物的照片,由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讲解时就可以抓住学生要急于学习怎样使用“消除红眼工具”消除照片中的宠物狗的眼睛中的红块的迫切要求进行讲解,选择技术的操作方法,这时学生就会聚精会神地听老师的讲解,并且能够很快地学会操作。
(3)练习。学生在这个年龄段思维比较活跃,在经过激趣和讲解环节后,学生都非常希望得到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时放开对学生电脑的控制,让学生动手练习,这样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要注意,练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应该讲一段,练一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利于课堂纪律的管理。
(4)展示。作品展示是计算机课堂中的必备环节,它不仅是对本课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而且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表扬和赞赏,他们学习某一知识,总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绩,特别是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其他同学的羡慕,将激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完成某一实例后,选取某几个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展示作品,在作品展示的同时也要夸奖,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他们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被表扬的学生的成绩得到老师的承认、肯定和赞扬,学习起来就会信心百倍,兴趣盎然,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6.提高教师个人业务素质
由于计算机领域更新速度快,各种新的教法及手段层出不穷,这要求教师要勤于钻研计算机专业技术,紧跟时代,探索灵活多样的教法,了解现行的职业教育体制、法规、政策,保证自身知识水平、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的不断提高,以增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革评价和考试办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评价和考试应取消笔试,考试内容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可采用“按模块分阶段”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试办法,充分利用计算机考试系统,按知识点的结构模块,分阶段考试,通过第一阶段过关考试者才可申请第二阶段的考试。学生在一个学习阶段应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确保熟练掌握每个模块。这样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才会明显提高,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够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扩大学生的视野。通过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搭建一个知识平台,利用计算机工具让学生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但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对新课标的把握有所偏差,即更多的教师意识到了新课改的新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按照这些要求去做,存在纸上谈兵的现象。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也就是说,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管知识点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的生活,对学生不够了解,所制定出的教学方案可信性和实用性并不高。
第三,教师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而且并不重视课堂评价工作,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和进展,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新课改理念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建议
通过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新课改理念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实现了更好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用新课改的理念引导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新课改理念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地把握新课改的新要求、新宗旨和新内容,并能够将其投入到日常实践的教学活动中去;其次,要打破传统的“教师本位”“应试教育”等教育理念,以新课改的理念为基准,建立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三是要敢于并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不断地创新和突破。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改变那种带领学生读文章、从文章中找问题的答案、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对文章的认识和感想,并引导学生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让学生从文章中感受到伟大的中华文化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用新课改的理念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新课改理念下强调有效课堂和高校课堂,所以说,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的40分钟时间,在仅有的时间内创造更大的价值是需要一线语文教学者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能够在备课方面精心设计,内容的选择要在符合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着手,课程的设计一定要精心,选用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有效、科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教学情境、利用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还要通过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作业题目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并配合完善的评价机制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此一来能够使得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3.用新课改的理念创新既有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方法的创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新课改标准中重点强调的内容。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地研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优势、不足和问题,在探索中前进,在探索中完善。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学习的力度,善于借鉴国内外其他学校、其他年级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化学新课程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信息收集和处理、获取新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为目标。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是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学生也要转变相应的学习方式。这些都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来实现。
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准备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表现,也是教师体现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的重要途径。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活动以及教学手段与媒体的选择与使用作最优化的全面构思和合理安排,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目的。因此,教师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尤其显得重要。怎样才能成功地设计出好的化学教学设计呢?现就笔者的一些感悟,与同仁们共同探商。
一、对化学教材进行认真地分析与研究
教材是根据教育目的与学科任务编写和组织的、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体系。教材主要指教科书而言,还可以包括教科书以外的教学文字材料、教学音像资料以及学科图表等教学资料。化学教材的分析与研究,是化学教师把握、领会和组织教材以便有助于教学展开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是教学准备的首要工作。它对于教学“计划——实施——评价”的内容及过程,对于每个年级以至每节课的准备,对于讲授内容的精选和处理,对于学生课业负担的控制以及教具的选择与研制等,都是十分重要的。中学化学教师要经常对章、单元、节或每课的教材进行分析与研究。其主要步骤包括:认识和理解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和理解中学化学教材
认识和理解教材是教材分析与研究的第一步。认真阅读教材,熟悉本段教材的章、节名称,主要内容和段落,达到能概述内容的要点、编写层次与顺序的程度,为认识和理解教材奠定基础。认识和理解教材,通常应该做以下几项工作:识别教材的内容;2把握知识、技能的要点或知识点;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与内容的逻辑关系;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确定教学目标,构思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在课程理念上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课程性质上体现了化学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性和实践性,在课程目标上强调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
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1)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2)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做准备?(3)要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内容?(4)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并达到什么程度?(5)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的观点?(6)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结合哪些知识、技能的教学来培养?等等。
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提法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
3.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认识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经过提炼加工,科学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这项工作既是教师制定课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教学方案和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分析研究教材的关键步骤。
例如:《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一节中, 知识上的重点和难点是: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方法上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初步学会观察法和实验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重点和难点是:培养科学思想方法。教学时应注意“方法主线”和“知识主线”的融合,即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主线,以金属钠的性质为认识、研究方法的案例,使其成为本节教材的暗线。
当然,每位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不同,所处的教学环境不同,对教材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处理教学重点和难点,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更是每位教师的才华和艺术的生动体现。
二、转变教育思想,把握好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应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我们应该坚决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讲解时,笔者一改原先的原理讲解——装置——步骤,注意点——演示——系列教师讲解的知识形成方式,变成师生先共同进行原理(铵盐与碱的反应)学习,然后师生共同设计实验,并找出注意点,由学生自己寻找装置,然后亲自操作,实验结束后进行交流与讨论,总结出实验结论。由于这一改变更加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牢牢地掌握了实验室制气体的学习方法。
其次是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曾有多少年来人们认同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当新的教改呈现在我们眼前时,这句经典失色了。
新的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应努力进行着教师角色的转变,把握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
教学过程实际上相当于牧羊人放羊的过程,牧羊人的任务不是教羊怎样吃草,该吃哪一颗草,而是把羊群引导到水草肥美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相当于牧羊人,应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生成知识,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在质疑中升华知识,在生活中寻找知识,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在激励中拓展知识,与学生在共同学习中进步。
三、注重学情分析,做到有的放矢
化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很多教师按常规备课、写教案、做教学设计,教案写得很好而教学效果不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脱离教学实际(特别是学生实际)。按照认知建构的观点,学习过程是知识不断重建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这样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许多教师(包括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教案、教学设计比赛和说课比赛中,对“学情分析”这一环节感到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进行分析,于是就出现“学情分析”空缺或贫乏现象,这也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缺陷的一种体现。学情涉及的内容非常宽广,学生各方面情况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思维情况、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发展规律,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学生个性及其发展状态和发展前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感受、学生成功感等都是进行学情分析的切入点。学情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即学生学习该内容时所具备的与该内容相联系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等,以确定新课的起点,做好承上启下、新旧知识有机衔接工作。如对《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一节课的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铁等物质的性质,在认识这些物质性质的过程中运用了观察、实验、比较等研究方法,但要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进行整合,可能困难较大,而本节以通过研究金属钠的性质为案例,体验应该怎样更科学、更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并为学生提供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因此,上课时教师要做好适当的架桥铺路工作。
2.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经常听到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原因是现代学生的个体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上才能有的放矢。
3.分析学习知识时可能要遇到的困难: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力往往会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困难与发展的障碍,教师如果能及时发现这些困难与障碍,并且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学生就能获得真实的发展。因此,在备课中要努力去关注和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具体分析这些困难和障碍产生的原因,思考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四、注重学习过程,努力保证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
中学化学教学更要注重学习过程,力求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兴趣得到培养,个性得以形成,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设计时,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不把所有的知识结论都直接“告知”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让学生自己得出知识结论,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但是,“重结果”仍然是当前教学中比较普遍的情况。
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过去,我们的课堂常常被教师所主宰,导致学生失去亲身探究实践的机会,因而无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类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化工生产中的一些具有共性的操作,即单元操作。对化工类专业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其实际应用方面,还是在课程的编排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历年来被普遍认为最难学的一门课程之一。正因为该课程的重要性及难度,所以如何上好化工原理课始终是任课教师们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我认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上好化工原理课的关键所在。
1 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适度。调整教学内容
1.1 适当删减教学原有内容
《化工原理》课程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这对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高职教育,会给教学带来很大方便,但不太适合“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中职教育要求。本着“以实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加强针对性、实用性”的方针,必须将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掌握基本概念、强化实际应用为目的,精减不必要的理论推导。如简化流体动力学中的伯努力方程的推导过程,重点讲解该方程的应用和延伸。删除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如传热中的辐射基本定律、因次分析法以及传质中相平衡和溶解度的基本关系等内容。精简后的基本内容既不脱离大纲要求,也能够精、深、突出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
1.2 适当拓宽课程内容,引入新知识
未来的化工工程师将面临各种各样的生产任务及各种问题,因此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只有熟悉、了解新技术的发展情况,才能具有创造性,所以适当扩展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目前市场上研发了许多新型传热管,传热效率极好,市场上广泛使用,这说明《化工原理》课程应增加部分新内容,介绍新技术、新设备,与时俱进,紧跟时代。
2 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2.1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工程意识
《化工原理》是一门以实际工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工程学科,为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现象。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树立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时刻注意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依据这个指导思想,《化工原理》的教学应大胆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采用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上讨论课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尽量选择一些与现实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每次讨论问题时,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产性、经济性方面考虑,要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从中提炼工程观点。
2.2 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涉及许多大型化工设备结构、复杂的操作原理及流程、大量的工程计算。采用传统的教科书加黑板的教学模式,教师难讲,学生难学。因此,改革教学手段势在必行。
在改革实践中,我们改以往的灌输式课堂为交流式课堂,取得显著成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感觉到自己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有强烈的参与感。课堂讨论是启发式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对问题的解决有了自己的看法,此时,自然很想知道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特别是在意见分歧很大的时候,他们对将要讲解的问题就会有浓厚的兴趣。
3 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1 加强实习教学,提高实操技能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的具有较高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对《化工原理》教学要强调针对性和实践性,侧重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应以会用、会变通、会分析解决化工生产技术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加强实践教学。
3.2 进行仿真实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我们也可利用多媒体仿真控制技术,进行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实训,使学生在一个与化工生产控制室一样的操作环境中,通过亲自动手,反复操作,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加深理解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各个单元过程的实际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生产操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上岗操作奠定良好基础。
会计教育的是会计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会计教育界正在着手于深化会计教育改革。我们知道,目标是行动的指南,会计教育改革要有成效,首先必须结合特点并立足实际,确立适宜的教育目标,才能为会计教育改革指明基本方向。而教育目标的确定,又离不开恰当的会计教育理念。本文就会计教育理念的更新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传统的会计教育的特点及不足
1、 偏重于教育会计专业知识。传统的会计教育往往通过设置一系列会计课程来完成,这些课程的课时数占总课时的比重通常在50%左右。其他课程不但课时数少,而且经常是相对固定不变的。这种格局与经济发展快速多变的特点是不相适应的。
2、 教会学生知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这些知识。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与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
3、 侧重于教育国内会计制度,忽视了现代企业向全球性发展的趋势。在大多数高校的会计专业课程里,对其他国家的会计制度进行介绍或研究的课程几乎没有,最常见的是仅仅开设一门《国际会计》。这种框架显然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4、 传统的会计教育各科目之间各自为政,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课程数量、授课等方面。如《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门课,在授课内容上有很多重复之处,而在课时上却按完全独立的两门课安排,教师之间在这方面往往也交流不够。《经济法》与《税法》也存在类似问题。
5、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授课本知识,等到课程结束时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形成对该门课的一个总体认识。甚至会有这种情况:会计专业学生完成专业后,竟不能系统地回答什么是会计,会计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对传统会计模式究竟教会了学生什么产生了疑问。
二、 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正面临着企业环境和会计行业本身的快速变化,会计职业界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专项服务越来越专业,业务创新层出不穷。相比较而言,会计教育长期以来却无大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减少教育与实务的差距。
1、 从社会需求看
根据对国际性及地区性的会计师事务所所作的调查发现,在国际性的事务所第一次面试时,最重视的因素依次为应试者的领导能力(leadership)、整体平均成绩(overall grade point average)、会计学成绩、会计工作经验,地区性的事务所在第一次面试时,最重视的因素依次是会计学成绩、会计工作经验、整体的平均成绩及领导能力等。而对会计师的调查显示,大学会计教育最应有效加强的会计课程依次为税务、审计、财会、成本会计、资讯系统及管理课程等。这些需求有的是我们已经满足了的,而有些则是我们做得不够的。
2、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不断地创新,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理论以及各种创新的相互结合。只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才能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知识经济,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的会计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匮乏的。
3、 从对会计专业认识提出的要求看
199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针对进入会计业界的新人提出了三项核心素质能力要求,一是专业职能素质(functional competencies),包括建立决策模型、评价风险、选择相关可靠的度量标准、报告、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二是人格素质(personal competencies),包括适合会计行业的个人特质、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与人合作、沟通、领导、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三是宽广的商业视角素质(broad business perspective competencies),包括全球视角、战略思维、行业观念、市场/顾客导向、资源管理、观念等方面的能力。会计职业界对会计人员需求的压力也促使会计教育的变革,要求会计教育界从自身内部进行会计课程的战略性重构。
《会计研究月刊》中的〈2011年会计师专业远景何处寻〉一文中提出了会计应具备的五大核心能力,其具体内容是:沟通和领导技巧(communications and leadership skills)、策略性和关键性思考技巧(strategic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以顾客、客户与市场为主要焦点(focus on the customer,client and market)、整合咨讯之阐释(interpretation of converging information)、以及技术娴熟性(technologically adept)。
这与AICPA的提法有着惊人的类似,我们对此加以关注不难发现,这些要求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中也同样存在着。
三、 改革后理念的基本特征及教学改革设想
(一)、基本特征
1、注重于培养知识全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会计教育,应当在培养专业意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口径,扩展学生基础知识范围,使其具备较为扎实的学、管的基础和较为宽广的考察经济现象的视野,真正构建起金字塔式的定量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未来日趋复杂的会计工作需要。
2、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
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当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为处理纷繁的事务。企业的会计人员将不再是仅仅担负着核算、监督等功能而是能提供五大核心服务。其中五大核心服务分别为:确认与资讯正确(assurance and information integrity)、技术服务(technology services)、管理顾问服务与绩效管理(management consulting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财务规划(financial planning)、以及国际化服务(international services)。
3、 与社会经济的需要密切联系。
传统的会计教育,许多年来一直沿用相同(似)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教学虽有较大变更,但从总体上讲仍然偏重于照本宣科式的传授,而在如何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结合方面做得还不够,各地的高校,应本着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思路,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或讲座,为学生今后更快地融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的适应性将得到大大提高。
(二)、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1、教学模式的改革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应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以往的教学,绝大部分是面对面的教授,在学生对将要学的内容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要他们提出相关的需求,这无疑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们在每一门课程开始之前,应先给学生一个整体认识,然后再分部分讲解。比方说,在学生已有一定专业基础时,大二时先开设为期二周的"计划"课,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设想自己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描述自己的新产品、进行企业与市场分析、制定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策略,并作出书面与口头的报告。通过这个短课程,既可以使学生了解职业界对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以及自己对会计课程的要求,又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可开设《中级会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让学生针对自己两周时间内所发现的问题快速补充"营养"。当然,这种短课程的开设并无教材或范本,在学生整体减负的趋势下,也不允许我们在这上面花太多的时间,所以,更为现实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做一些企业的调查实践,到一些部门(如税务、财政、等)去实习。作为教师,则在授课时多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或许这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另外,我们应充分利用技术,使授课变为学生直接面对真实的事件,进行真实的核算、决策、咨询,而教师在其中起到一种中介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将会变成一种主动的自发的要求,而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不过,这需要企业的大力配合,需要教师对相关的知识比较熟悉。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许多大学尝试利用国际互联网络、邮件或闭路电视来进行远程教学。这些做法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而另一方面又大大增加学习时间的机动性。这与我们实施的有关学籍管理办法中的学分制是不矛盾的 。
2、会计课程设置的改革
首先,适当加大基础课程(尤指〈基础会计〉、〈管理学原理〉等)的课时数,并强调学生利用节假日外出实习,专业基本与应作为教育的重点之一。
其次,应根据会计结构的新变化、会计新的发展领域,全面设置相关课程,加强会计战略与策略的、经营风险与会计风险的研究、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开设专业讲座的形式来完成上述内容的学习。不过,这也要求教师在这些方面深有研究。
第三,会计教学不仅需妥善运用资讯,同时亦需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及统计分析等领域相结合,使学生具备科技整合的能力以适应实务界的需求。
不论会计教育改革的方式如何,其理念始终应该与会计教育的需求为依托。使其能确实掌握变化的脉动。这不仅关系到整个专业未来的发展和前途,同时对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会计教育的供给方---高校应如何应对会计教育趋势的挑战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主题。
参考:
[1] 中国会计教授会2000年年会观点综述.上海会计,2000(9).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师生关系就是一个教与学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一味地强调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权威性,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扮演乖乖听话的学习者角色。教师教什么、怎么教都由教师自己说了算,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发言权。在这种严肃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很少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遇到问题时大多会选择沉默。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就会大大降低,且这种沉闷的课堂氛围也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活跃性的提升,就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更加轻松地探讨交流,通过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同时,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下,课堂氛围相较于以前也会更加活跃,从而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
二、重视课前导语的趣味性
导语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导语对于一节课来说就相当于一首乐曲的前奏,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引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知识的讲授做铺垫等一系列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课堂上一定要重视课前导语的趣味性,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的导语,使得学生在上课的一开始,注意力就被有趣的导语吸引住。这样,有了兴趣作为基础,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会更加高效地进行。概率问题是高中阶段一个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很多学生一遇到概率就会犯糊涂,从而使得他们丧失了学习概率的兴趣。为此,在上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就特别选用了带有一定趣味性,且能够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变得较为直观化的方式来作为导入语:同学们,我们都听过“三个臭皮匠,赛个诸葛亮”,那么是不是真的如此呢?现在我们就来用概率的知识给大家分析一下。现在有一个问题,诸葛亮能够独立解决的概率是0.8,而三个臭皮匠能够独立解决的概率则分别为0.4、0.45、0.5。现在,我们就来思考一下,在这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个人能够解出这个答案的概率跟诸葛亮0.8的概率比较一下谁比较大呢?通过这个有趣的导入语,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激发了出来,他们纷纷饶有兴趣地开始探讨到底三个臭皮匠能不能赛过诸葛亮。就这样,在热烈的探讨之下开始进入了今天的学习。
三、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是形成兴趣的有效动力,很多时候,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有效的问题瞬间就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通过问题的好奇与思考产生对知识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通过问题的引导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就让学生观察一下自己所处的教室,看一看教室这样一个长方体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这时候,大部分的学生很自然地首先把一些相交和平行的直线找了出来。接着,班级中有几个学生发现,在教室中,有些直线之间既不是相交又不是平行的关系,这样的直线是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就会自然地出现在学生的头脑之中。“异面直线”的概念就这样呼之欲出了。而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之下,会对异面直线的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
近年来,随着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多媒体工具越来越频繁地出现着各个学科的课堂上。与传统的教学工具相比,多媒体工具更具直观化、动态化的特点,因此,它能够完成很多传统教学工具所无法完成的事情,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显著。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科,尤其是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很多数学概念、规律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求会更高,而这时候,如果教师能够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形象直观的优势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会大大增强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空间几何的结构等知识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清楚地从不同角度向学生展示空间几何的内部结构,在学习椭圆、双曲线等知识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动态地展示点的轨迹所形成的各种图形等。这种多媒体工具的引入不仅可以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同时,这种视觉刺激更加显著的教学工具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在如今新课程改革思想的影响之下,我们要时刻把兴趣的培养作为有效开展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兴趣的激发之下,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还包括一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有效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它是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学生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牢固地、系统地掌握有关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那么,如何掌握化学相关知识?就必须从化学概念入手。只有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概念,才能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属性,才能真正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因此,化学概念教学是化学教学中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不断提高化学教学效益的措施之一。
概念获得模式是通过教师事先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获得概念。也就是说,并不是把概念直截了当地、生搬硬套地塞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对照、分析正反例证的属性,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最终获得概念,并会运用概念。由此,这类教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他们大胆探索、认真思考、清晰表达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并使学生有意义的建构知识体系。概念获得是从众多不同的事物、尤其是从已知或部分已知的事物中,通过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用深入探索、全面罗列事物属性的方法,来动态地获取某个对象的适当的定义。
如何用概念获得理论让学生自主建构化学核心概念?以下结合“电解质”概念的教学来描述其基本程序。
一、概念的确认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知识的基本单元。并不是所有的化学概念都必须运用概念获得模式进行教学的,运用概念获得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应该是比较重要的概念,即化学核心概念,而且该概念应该具有比较清晰的属性。学生获得了核心概念,就可以利用这些核心概念,把它们当作认识和攻克其他问题的基础。
例如:在化学必修1中“电解质”的概念是个核心概念,是教学的重难点,理解了电解质的概念,也就理解了与溶液中离子相关的知识,也为以后学习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作了铺垫。
二、例证的确认
概念获得理论的核心是向学生提供概念的例证。例证是指老师事先选定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对象(即指定的事物)。例证基本上包括三类:①正面的;②负面的;③暂时不能确定的。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的第一批例证应该相对详细和明确,其目的是有助于学生对概念基本属性进行确认。如“电解质”,教师呈现的正、反例证:①氯化氢;②氢氧化钡;③氯化钠;④醋酸; ⑤铁;⑥氯气;⑦乙醇;⑧蔗糖;⑨空气;⑩玻璃,前4个是正例,后6个是反例。
教师在例证确认阶段应考虑以下问题:①选择使用哪些例证?②例证是否有助于该概念的建立?③课上提出的例证数量是否足够?
教师呈现正、反例证,并引导学生去对比、分析发现概念的一些关键属性。从个体学生来看,他们的认识往往是感性的、孤立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全班同学一起参与,就能够动态地生成比较全面、客观、正确的概念表述。这样,学生获得了概念或者假设概念的定义。
三、假设的提出与验证
1.分析例证,提出假设要求学生对正反例证进行比较,找出正例证中的共同属性,从而让学生对例证形成概念假设——电解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比较,可能形成下列假设:①电解质是化合物,不是单质和混合物;②电解质能导电;③电解质在水中能发生电离;④电解质是酸、碱、盐,等等。当然,有的学生在比较正反例证时,可能未能抓住概念的一些属性,形成的假设可能是乱七八糟、五花八门的。这时,我们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尊重,不能用自己给出的正确回答而一跳而过,这样不仅会挫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勇气,还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验证假设就是让学生寻找与概念相同的其他的例证。例如,有学生假设:“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此溶液能导电,那这个化合物就是电解质,如Na2SO4。”这样,他的假设与证实材料相等,那么他的假设得到了维持。
在概念获得理论的教学模式中,例证的确认与假设的提出验证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包括学生对例证的观察、分析、比较和对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随着各种假设的出现,增加新的例证,帮助学生识别出概念的所有基本属性,并否定先前生成的伪假设。通常,伪假设往往产生于例证不足的早期阶段。
在教学中,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很快就揣测到正确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教师立即回避直接地肯定学生的回答,而只是把学生的揣测作为假设之一,并要求学生通过对全部例证的分析,确认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最后再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概念的命名
经过了假设的提出与验证的循环过程后,教师在课堂上应留出时间让学生对所有保留下来的假设进行审核,并帮助学生对概念进行命名。在概念命名的阶段,应注意几个问题:①课上是否要求学生对所获得的概念作清晰的定义,是否完整的阐述了概念的基本属性?②课上是否要求学生对所确认每一个例证的理由进行回顾?③学生是否了解所获得的概念的名称?如在“电解质”教学中,对概念进行命名时允许用生活语言对概念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加深对概念和名称由来的理解。
教师学生验证、修正假设后,命名概念,重述定义即这类物质是电解质。所谓电解质是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总结电解质所属物质类型是化合物,符合条件是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发生电离,能导电。
五、概念的应用
在此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表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通过提出自己的例证,并根据概念的基本属性对例证作出精确的描述;让学生对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加以区分,以表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这一过程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获得概念的程度。
如何对概念的应用阶段进行评价,可以依据以下问题:①学生能否独立地通过例证给出概念的定义?(无论正确与否)②学生能否识别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③通过概念获得模式的教学,学生获得概念的能力是否有了提高?
例如,例证:①二氧化碳;②氯化氢气体;③氨气;④铝;⑤硫酸钡。学生可以根据概念本质属性很容易判断例证②是④否。但在例证①③⑤上,学生可能会产生争议,有的同学指出二氧化碳和氨气的水溶液也能导电,并且也是化合物,符合电解质定义,应该是电解质;少数同学指出二氧化碳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碳酸和一水合氨电离而导电,碳酸和一水合氨是电解质,二氧化碳和氨气是非电解质。对于⑤,有的学生说,硫酸钡是难溶物,它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少数学生说,硫酸钡熔融状态下导电,是电解质;或是硫酸钡虽然难溶,但其溶解的那部分是电离成离子的,是电解质。两者的争议,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掌握了重要的知识点,并且学会比较,能深刻地发现问题的差异,在运用中锻炼并提升了探究能力。
六、概念获得的反思
运用概念获得教学模式,重要的并不仅在于教师直截了当地将概念的名称或定义教给学生,而是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参与程度,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例如,在反思概念的获得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①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②学生能否清晰地陈述自己对概念的理解,或提出假设?③在获得概念过程中,学生是否在他人陈述后,提出异议或疑问或补充?④学生能否与他人平等的交流讨论、精诚合作?等等。
经过反复实践发现,概念获得教学模式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般认知规律。它使教学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能够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了探究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体现出知识和能力的统一。在概念获得理论的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得到了紧密的结合,纠正了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概念获得理论也有它的弊端:一个概念的发现过程所需时间比讲解过程所需时间要长得多,有时一节课学生也未必能提出恰当的假设。因此,我们不能什么概念都用,而是需要对它进行选择性、创造性地运用。
【参考文献】
[1]谢泽琛、钱扬义,国内“化学概念教学”研究新进展[J],化学教育,2004.10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应当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把容易混淆或是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加以展示,使静态的知识生动化,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不断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多种矛盾,分清主次、搞清楚各种矛盾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发展方向,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物理概念教学的目的。
一、呈现物理情景,引入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一定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物理情景,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全方位地受到刺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如,“动能”教学时,我把龙卷风、海啸、水库放水等动态视频组合在一起加以呈现,学生看到大树拔起、车辆掀翻、堤坝冲毁、房屋倒塌的画面后非常震感,也提了许多问题:“龙卷风怎么形成的?力量怎么样厉害?” “水狂泻下怎么会如此厉害?这是什么能量?”……这样以信息技术呈现物理现象,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自然界物体具有的某种“能力”获得一种强烈的感受和直观的认识,从而为建立“动能”的概念打下基础。
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初中物理,创设与形成物理概念有关的生动的、新颖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感性材料,对物理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
二、揭示本质属性,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在物理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并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相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或顺应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概念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摒弃现象和过程中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次要的等非本质的东西,以揭示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重力现象,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在鲜明对比的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重力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三、突破教学难点,深化概念
将物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无疑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渠道。信息技术独有的“模拟”作用,不仅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各种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物理知识,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可以有效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概念规律的理解。
如,“电流”一节,难点是学生无法观察到电流的形成与方向,因此,电流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时,我利用Flash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把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连成实物电路。然后闭合开关,电流(用红色线条表示)从电源正极(用“+”表示)流出,通过小灯泡时,灯泡发光,最后回到负极(用 “一”表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师生通过对这一直观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很快就能够理解电流的形成、方向这一重点、难点,对“电流”的概念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枯燥的物理知识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具体的图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模型免费。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四、动态分析过程,活化概念
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是靠物理规律建立的。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拓展概念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进一步揭示和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这有利于概念知识沿网状同化,从而达到活化概念的目的。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 向右移动。请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制成课件进行以下动态分析: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等效替换,电压表等效于开路,电流表等效于一条导线。由此不难看出,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道路,即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电路的规律,也加深学生对电学部分相关概念的具体认识,深化和活化了物理概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练习反馈,巩固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