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网络信息化工作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336-02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技术,它的理论基础是信息学、网络学以及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计算机网络工作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引领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在现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开展情况更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消防工作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了消防信息化的进程,使消防信息的传递更为方便快捷,有利于加强各个消防区域之间的联系,缓解了消防工作的沉重压力,推进了消防信息化工程的进展;而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也造成了消防信息丢失、信息泄露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威胁着消防工作的安全。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并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使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消防信息化工作。
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消防信息化
1.1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指的是用一定的设备将多个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一种信息技术形式。这种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功能较齐全的高科技网络,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实现各用户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协调用户之间的工作进程,促进合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节省数据与信息传递的成本,扩大数据与信息传输量,并能将世界各地的信息在短时间内传递到不同的用户端,省去了用户查找有用信息的麻烦。
1.2消防信息化
消防信息化,是指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呼叫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进行消防信息的收集、处理以及储存等工作,实现消防信息的高效共享与消防资源的共同使用。
消防信息化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①消防信息化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消防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效率,提升日常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省去了以往许多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从而提升了消防工作的质量和速度,增强了消防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和救援能力;②消防信息化在消防队伍网络内部实现了信息公开,提升了工作的透明度,有助于督促广大消防官兵改善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竞争力。同时,信息公开也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消防工作的监督,使消防队伍的良好形象得以进一步确立;③消防信息化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扩大了有效信息的获取范围,增加了信息传送的准确程度,从而使消防工作走向规范化,有效地降低了工作误差率。
加强消防信息化建设,主要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要加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完善消防工作的通讯网络,努力构造多层次的网络体系,实现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和体系化;②要加强消防信息的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消防信息网络运行安全、信息数据真实可靠。应当着重采取措施,防止外来人员对消防信息的窃取和骗取,为信息设置密码和客户访问权限,防止信息出现被盗现象。在发生信息丢失等突发事件时,应当能够启动应急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③要加强对于消防信息网络的管理。在确保网络体系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完善网络体系管理的相关制度,为消防信息的便捷高效传递提供制度保障。
2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消防信息化工作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消防信息化工作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消防信息的收集、消防信息的分析整理以及消防信息的分类储存等环节上。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各个消防分队之间以及分队与总队之间可以实现信息的互通,方便沟通;消防官兵与广大百姓之间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实现沟通,有助于险情的早发现、早解决。然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消防信息化工作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安全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这些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以下方面:
2.1缺少信息安全监测措施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刚刚兴起的时候,网络的设计者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建设资金也不够充足,这导致计算机网络建成以后,在信息安全的监管方面存在很大隐患:①计算机主机没有得到有效监控。网络设计者只考虑到了对一些接入计算机的外部设备进行安全监测,却忽视了对主机本身的控制,从而对整个消防网络的安全构成威胁;②可以移动的信息存储设备没有得到有效监控。很多消防官兵在使用消防计算机网络时,习惯用硬盘等下载数据并存储工作信息,而这些硬盘本身有可能是计算机病毒的携带者,它们一旦接入计算机,就可能造成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并影响到其他网络体系的正常运转;③外部的来访用户没有得到有效监控。由于消防网络具有分布比较分散的特点,每一台机器都有可能成为外部用户访问的对象,这些用户自身携带的病毒和异常程序也会因此进入消防网络系统内部,造成重要信息泄露或丢失、网络瘫痪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影响消防部门的正常工作进程。
2.2缺少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从表面上看,大多数消防单位都有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但实际上,这些制度在工作实际中的落实情况却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有些消防单位对于信息安全不够重视,没有将信息安全责任落实到人,致使安全管理制度只停留在书面层次上,而没有实际起到预防和监督作用。有些消防单位在遇到网络安全威胁等突况时,就采用消极的方法进行回避,如干脆将网站的入口关闭,或者不让用户继续使用信息等。这种做法实际上破坏了消防安全制度的严肃性,使制度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2.3缺少信息安全教育培训
很多消防官兵认为,自己的工作任务就是组织好与实施好具体的消防工作,至于消防信息安全知识,他们不需要掌握得太详细,只要能看懂计算机上显示的信息,会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常识就可以了。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对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系统自身的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例如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如果广大消防官兵不加强信息安全意识,不注意提高自己的信息安全知识水平,就有可能难以识别一些新型的消防系统信息安全问题,难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从这个角度来讲,消防官兵有必要接受专业的信息安全技术培训,消防官兵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网络安全技术的培训班,有条件的消防单位也可以组织官兵开展专门的消防信息安全学习,督促他们做好学习笔记,并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切实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
3 保障消防信息网络安全的具体对策
3.1技术对策
要解决消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改善技术是基础。在技术层面,我们要全方位加强信息监管,确保系统内部的信息安全,并有效阻止外部的有害信息侵入计算机系统内部。具体来讲,可以完善信息防火墙,隔离消防系统自身的网络与外部的网络,阻止外部的用户违法进入消防信息系统,从而保护系统内部的信息不受侵害,又不妨碍信息之间的互通;可以定期更新和升级计算机杀毒专用软件,使杀毒软件的更新能够赶得上计算机病毒种类的增加速度,从而有效实现杀毒功能;可以对于消防信息系统内部的重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使信息的具体内容不会轻易暴露给外界,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可以完善系统安全监测制度,对于外来信息进行时时检测,并记录下信息的进入情况,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对异常信息进行限制;可以对系统内部用户的访问进行一定的控制,防止用户任意访问某些重要的信息,以确保重要信息的安全。
3.2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7-6599-02
当前,随着计算机网络不断普及,其几乎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当中,消防信息化工作同样也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经常会遭受病毒、黑客等恶意攻击,致使网络安全受到影响,为了使消防信息化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必须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本文就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消防信息化工作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和对策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1 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分类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设备及线路将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并以完善的网络软件为基础,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一种技术,该技术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经历了由简到繁、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其主要功能如下:1)资源共享。其中包括数据库共享及应用程序共享等;2)数据通信。主要指的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相互通信;3)协同工作。
计算机网络的种类很多,根据使用用范围可将其分为专用网和公用网;按覆盖形式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及互联网;按拓扑结构可分为集中式、分布式和分散式。
1.2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具有以下特点:1)节省经费。通常类型不同的计算机在性能及价格往往相差较大,而网络设计者组建了一种为用户服务的服务器模型,它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廉价性,共享服务器中的数据信息和软件等资源,使整个系统的成本大幅度降低;2)可扩充性。当工作负荷过大时,只需相应地增加处理器的数量,即可改善网络的性能。
2 消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2.1 消防信息化的内涵
消防信息化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呼叫求助、卫星技术等现代化手段的综合利用,并以互联网作为主要载体,进行消防信息的采集、分析、优化处理及存储,从而实现消防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高效益、高程度、高效率的共用与共享。
2.2 消防信息化的作用
首先,消防信息化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消防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的自动化水平,并且还能够使以往的手工劳动强度得以简化,从而将消防救援工作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及时、快速辩解,增强了防火、灭火效率;其次,消防信息化实现了消防工作的全透明化,使消防部队全体官兵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改善了消防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和服务心态,拉近了基层与群众之间关系,使消防部队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再次,消防信息化在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同时,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扩大了信息获取的范围,使信息的准确性、利用度、一致性均有所提高,进一步规范了消防业务工作。
2.3 消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当前,我国的消防通信网络按照逻辑关系主要分为以下三级:①一级网。具体覆盖的范围是公安部消防局、各省、市、区消防总队及相关的消防科研机构和各大消防院校;②二级网。主要覆盖的范围是地、市、州的消防支队;③三级网。覆盖的范围是各基层消防大队和中队。
2)安全保障体系。该体系主要是实现消防机构高效运行、快速反应以及消防信息共享的有效保障。安全保障体系应以确保消防信息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为目的,并以此作为基础给应用系统提供可扩展的空间。安全保障体系在建设时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应以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为前提,并能有效防止外来的恶意攻击和网络内部的人为破坏;②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消防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如加密措施、访问限制等;③能够提供一定的风险保障,如容错、容灾等;④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位网络应用提供方便;⑤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3 计算机网络及消防信息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3.1 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的问题。目前,许多常用的操作系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漏洞,而黑客通常都是利用这些系统漏洞侵入计算机网络,从而达到破坏系统的目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的问题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由于系统在设计时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或是缺乏安全性方面的考虑,从而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充性;其二,硬件配置不协调。由于在设计和选型时欠缺详细、周密的考虑,致使网络功能在实际发挥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从而影响了网络质量;其三,防火墙的局限性。虽然防火墙能够在一定程度阻止来自外部的恶意攻击,但是却无法保证网络的绝对安全,一旦防火墙被人为扩大了访问权限,此时就会给黑客以可乘之机。
2)计算机病毒。是当前威胁网络信息安全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病毒是由编制者在计算机中插入的恶意数据程序,其主要功能是破坏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功能,使计算机无法正常工作。病毒具有以下特性:破坏性、寄生性、传染性、触发性及隐蔽性等,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必须重视对病毒的防范。
3)黑客。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中的一些安全漏洞,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非法入侵他人的计算机系统,其危害性比计算机病毒有过之而无不及。通常黑客攻击手段的更新速度较之安全工具的更新速度要快很多,这样就造成安全工具无法及时对黑客的攻击进行预防,从而使计算机网络时常受到黑客的入侵。
3.2 消防信息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属于较为普遍的现象,下面重点分析一下消防信息网络中的安全问题。
1)缺乏行之有效地信息安全监控手段及网络安全设备。大部分消防计算机网络在兴建之初,由于欠缺网络安全方面的考虑或是资金有限,致使网络在建成后,缺少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和必要地监控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缺乏对网内主机的全面监控。如光驱、软驱、并口和串口等外部设备的监控,至于主机方面则缺乏对运行进程的控制、安装与卸载软件等行为的监控等,一旦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失控,都会给消防网络的安全带来较为严重的威胁;②对移动存储设备缺乏有效管理。由于消防信息网与因特网之间采用的是物理隔离,而大部分消防官兵经常使用移动硬盘或U盘从网上下载、上传数据,这一过程不仅有可能造成移动设备中信息通过因特网外泄,而且还会使因特网中的木马及病毒很容易借助这类设备侵入至消防信息网络,并不断传播,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网络瘫痪;③缺乏控制违规外联的手段。由于消防信息网络内部的主机较多,分布情况也不集中,从而使每台主机都有可能成为外联的接入点,同时整个网络也因该点打开了接口,各种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则会借此进入到消防信息网络当中,轻则会导致消防机密信息外泄,重则会使消防网络瘫痪,严重影响了消防部门的正常工作。
2)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虽然大部分消防单位都制定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却因为缺少专门的组织机构及人员的监督管理,致使该制度形同虚设,难以起到监督、防范网络安全的作用。另外,各别消防单位在网络运行中,由于缺乏较为有效的应对保护制度以及安全检查制度,在网络遇到时安全威胁时,就采取消极的方法解决,如禁止使用、关闭网络等。
3)Web服务被非法利用。现在大部分消防单位基本上都在因特网上建立了网站,并以此来提供各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如消防法规、消防技术标准、产品质量信息和危险品数据等等,有的消防部门还针对辖区内一些重点单位在网上开辟了受理业务服务的项目,这样虽然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但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Web页面欺诈。攻击者一般都是通过攻击站点的外部,使进出该页面的所有流量都要经过他,在这一过程,攻击者以人的身份在通信双方之间传递信息,并将所有信息记录下来,然后从中挑选有价值的信息,对用户造成威胁;②CGI欺骗。大部分Web页面基本上都允许用户输入信息,借此进行交互,而这一过程一般是通过CGI来完成的。如果CGI存在漏洞或是配置不当,则会被攻击者有机可乘,利用并执行一些系统命令,如创建具有管理权限的用户,并通过管理权限开启系统服务、信息共享、修改主页内容或是上传木马程序等,从而给站点的安全性、真实性造成威胁。
4 消防信息化工作中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对策
4.1 技术方面的对策
1)防火墙技术。是一种隔离控制技术,好比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的“门户”,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其主要是通过在网络之间设置屏障,阻止对信息资源的非法入侵,从而确保内部与外部之间安全畅通的信息交互。防火墙采用网络地址转化、信息过滤、邮件过滤以及网关等技术,使外部网无法获悉内部网的具体情况,并对用户使用网络有详细的记录和严格控制。
2)杀毒软件。主要作用是杀毒和防止病毒入侵。但有一点需特别注意,杀毒软件必须定期进行升级,使之达到最新的版本,因为计算机病毒始终都在不断更新,只有杀毒软件也随之不断更新,才能更有效地做到防毒、杀毒。
3)加密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是一种较为主动的安全防卫措施,加密实际上就是对信息重新编码,使信息的具体内容得以隐藏,资源信息经过加密处理后,其安全性和保密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4)入侵检测主要是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一种技术,是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而设计的,该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的异常现象并进行限制,从而达到保护系统安全的目的。
5)访问控制技术。是对系统内部合法用户的非授权访问进行实时控制,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①任意访问控制。指用户可以任意在系统中规定访问对象,优点是成本小且方便用户,缺点是安全系数较低。②强制访问控制。可以通过无法回避的访问限制来防止对系统的非法入侵,其缺点是费用较高、灵活性小。对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系统,可以采用两种类型结合的方法来维护网络系统的安全。
4.2 管理方面的对策
1)规范管理流程。网络的安全工作是消防信息化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信息化与规范化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如果说技术是确保网络安全的前提,那么管理则是网络安全最有利的保障。因此,在消防信息化工作中,必须加强管理工作,只有不断优化管理过程、简化管理环节、细化管理流程、强化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效率,才能在达到信息化目的的同时,完善网络安全建设。
2)构建管理支持层。信息化本身属于异响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从不同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软件普及和人员培训的支持、工作流程再造的支持、协调有关部门统一开展工作的支持等等。在实际工作,可以通过建立消防信息化领导小组,并由各部门领导担任主要成员,下设具体办事部门负责网络的建设及安全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领导的重视,同时具体负责人还应具备协调和沟通各部门开展工作的能力,从而确保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3)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应重点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法规建设,建立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此来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如制定人员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审查,避免单独作业。
5 结论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消防信息化工作的应用,虽然使消防部门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但网络安全问题造成的威胁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今后的消防信息化工作中,必须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加以高度重视。只有不断加强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消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唐镇,谢书华.浅论消防信息网络数据存储的几种解决方案[A].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7).
[2] 李登峰.浅谈消防装备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A].2010中国西部十二省消防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5).
[3] 许军仓.探讨怎样借助网络化技术推动消防工作[J].现代化科技传播,2010(2).
[4] 姚新,王立志,黄泽明.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发展[A].2008年中国计算机信息防护年会暨信息防护体系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6).
[5] 傅永财,虑放,宁江.关于公安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7,23((10).
当前,随着计算机网络不断普及,其几乎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当中,消防信息化工作同样也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经常会遭受病毒、黑客等恶意攻击,致使网络安全受到影响,为了使消防信息化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必须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本文就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消防信息化工作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和对策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1 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分类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设备及线路将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并以完善的网络软件为基础,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一种技术,该技术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经历了由简到繁、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其主要功能如下:1)资源共享。其中包括数据库共享及应用程序共享等;2)数据通信。主要指的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相互通信;3)协同工作。
计算机网络的种类很多,根据使用用范围可将其分为专用网和公用网;按覆盖形式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及互联网;按拓扑结构可分为集中式、分布式和分散式。
1.2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具有以下特点:1)节省经费。通常类型不同的计算机在性能及价格往往相差较大,而网络设计者组建了一种为用户服务的服务器模型,它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廉价性,共享服务器中的数据信息和软件等资源,使整个系统的成本大幅度降低;2)可扩充性。当工作负荷过大时,只需相应地增加处理器的数量,即可改善网络的性能。
2 消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2.1 消防信息化的内涵
消防信息化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呼叫求助、卫星技术等现代化手段的综合利用,并以互联网作为主要载体,进行消防信息的采集、分析、优化处理及存储,从而实现消防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高效益、高程度、高效率的共用与共享。
2.2 消防信息化的作用
首先,消防信息化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消防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的自动化水平,并且还能够使以往的手工劳动强度得以简化,从而将消防救援工作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及时、快速辩解,增强了防火、灭火效率;其次,消防信息化实现了消防工作的全透明化,使消防部队全体官兵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改善了消防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和服务心态,拉近了基层与群众之间关系,使消防部队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再次,消防信息化在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同时,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扩大了信息获取的范围,使信息的准确性、利用度、一致性均有所提高,进一步规范了消防业务工作。
2.3 消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当前,我国的消防通信网络按照逻辑关系主要分为以下三级:①一级网。具体覆盖的范围是公安部消防局、各省、市、区消防总队及相关的消防科研机构和各大消防院校;②二级网。主要覆盖的范围是地、市、州的消防支队;③三级网。覆盖的范围是各基层消防大队和中队。
2)安全保障体系。该体系主要是实现消防机构高效运行、快速反应以及消防信息共享的有效保障。安全保障体系应以确保消防信息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为目的,并以此作为基础给应用系统提供可扩展的空间。安全保障体系在建设时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应以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为前提,并能有效防止外来的恶意攻击和网络内部的人为破坏;②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消防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如加密措施、访问限制等;③能够提供一定的风险保障,如容错、容灾等;④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位网络应用提供方便;⑤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3 计算机网络及消防信息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3.1 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的问题。目前,许多常用的操作系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漏洞,而黑客通常都是利用这些系统漏洞侵入计算机网络,从而达到破坏系统的目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的问题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由于系统在设计时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或是缺乏安全性方面的考虑,从而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充性;其二,硬件配置不协调。由于在设计和选型时欠缺详细、周密的考虑,致使网络功能在实际发挥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从而影响了网络质量;其三,防火墙的局限性。虽然防火墙能够在一定程度阻止来自外部的恶意攻击,但是却无法保证网络的绝对安全,一旦防火墙被人为扩大了访问权限,此时就会给黑客以可乘之机。
2)计算机病毒。是当前威胁网络信息安全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病毒是由编制者在计算机中插入的恶意数据程序,其主要功能是破坏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功能,使计算机无法正常工作。病毒具有以下特性:破坏性、寄生性、传染性、触发性及隐蔽性等,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必须重视对病毒的防范。
3)黑客。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中的一些安全漏洞,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非法入侵他人的计算机系统,其危害性比计算机病毒有过之而无不及。通常黑客攻击手段的更新速度较之安全工具的更新速度要快很多,这样就造成安全工具无法及时对黑客的攻击进行预防,从而使计算机网络时常受到黑客的入侵。
3.2 消防信息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属于较为普遍的现象,下面重点分析一下消防信息网络中的安全问题。
1)缺乏行之有效地信息安全监控手段及网络安全设备。大部分消防计算机网络在兴建之初,由于欠缺网络安全方面的考虑或是资金有限,致使网络在建成后,缺少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和必要地监控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缺乏对网内主机的全面监控。如光驱、软驱、并口和串口等外部设备的监控,至于主机方面则缺乏对运行进程的控制、安装与卸载软件等行为的监控等,一旦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失控,都会给消防网络的安全带来较为严重的威胁;②对移动存储设备缺乏有效管理。由于消防信息网与因特网之间采用的是物理隔离,而大部分消防官兵经常使用移动硬盘或U盘从网上下载、上传数据,这一过程不仅有可能造成移动设备中信息通过因特网外泄,而且还会使因特网中的木马及病毒很容易借助这类设备侵入至消防信息网络,并不断传播,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网络瘫痪;③缺乏控制违规外联的手段。由于消防信息网络内部的主机较多,分布情况也不集中,从而使每台主机都有可能成为外联的接入点,同时整个网络也因该点打开了接口,各种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则会借此进入到消防信息网络当中,轻则会导致消防机密信息外泄,重则会使消防网络瘫痪,严重影响了消防部门的正常工作。
2)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虽然大部分消防单位都制定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却因为缺少专门的组织机构及人员的监督管理,致使该制度形同虚设,难以起到监督、防范网络安全的作用。另外,各别消防单位在网络运行中,由于缺乏较为有效的应对保护制度以及安全检查制度,在网络遇到时安全威胁时,就采取消极的方法解决,如禁止使用、关闭网络等。
3)Web服务被非法利用。现在大部分消防单位基本上都在因特网上建立了网站,并以此来提供各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如消防法规、消防技术标准、产品质量信息和危险品数据等等,有的消防部门还针对辖区内一些重点单位在网上开辟了受理业务服务的项目,这样虽然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但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Web页面欺诈。攻击者一般都是通过攻击站点的外部,使进出该页面的所有流量都要经过他,在这一过程,攻击者以人的身份在通信双方之间传递信息,并将所有信息记录下来,然后从中挑选有价值的信息,对用户造成威胁;②CGI欺骗。大部分Web页面基本上都允许用户输入信息,借此进行交互,而这一过程一般是通过CGI来完成的。 如果CGI存在漏洞或是配置不当,则会被攻击者有机可乘,利用并执行一些系统命令,如创建具有管理权限的用户,并通过管理权限开启系统服务、信息共享、修改主页内容或是上传木马程序等,从而给站点的安全性、真实性造成威胁。
4 消防信息化工作中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对策
4.1 技术方面的对策
1)防火墙技术。是一种隔离控制技术,好比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的“门户”,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其主要是通过在网络之间设置屏障,阻止对信息资源的非法入侵,从而确保内部与外部之间安全畅通的信息交互。防火墙采用网络地址转化、信息过滤、邮件过滤以及网关等技术,使外部网无法获悉内部网的具体情况,并对用户使用网络有详细的记录和严格控制。
2)杀毒软件。主要作用是杀毒和防止病毒入侵。但有一点需特别注意,杀毒软件必须定期进行升级,使之达到最新的版本,因为计算机病毒始终都在不断更新,只有杀毒软件也随之不断更新,才能更有效地做到防毒、杀毒。
3)加密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是一种较为主动的安全防卫措施,加密实际上就是对信息重新编码,使信息的具体内容得以隐藏,资源信息经过加密处理后,其安全性和保密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4)入侵检测主要是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一种技术,是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而设计的,该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的异常现象并进行限制,从而达到保护系统安全的目的。
5)访问控制技术。是对系统内部合法用户的非授权访问进行实时控制,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①任意访问控制。指用户可以任意在系统中规定访问对象,优点是成本小且方便用户,缺点是安全系数较低。②强制访问控制。可以通过无法回避的访问限制来防止对系统的非法入侵,其缺点是费用较高、灵活性小。对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系统,可以采用两种类型结合的方法来维护网络系统的安全。
4.2 管理方面的对策
1)规范管理流程。网络的安全工作是消防信息化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信息化与规范化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如果说技术是确保网络安全的前提,那么管理则是网络安全最有利的保障。因此,在消防信息化工作中,必须加强管理工作,只有不断优化管理过程、简化管理环节、细化管理流程、强化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效率,才能在达到信息化目的的同时,完善网络安全建设。
2)构建管理支持层。信息化本身属于异响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从不同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软件普及和人员培训的支持、工作流程再造的支持、协调有关部门统一开展工作的支持等等。在实际工作,可以通过建立消防信息化领导小组,并由各部门领导担任主要成员,下设具体办事部门负责网络的建设及安全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领导的重视,同时具体负责人还应具备协调和沟通各部门开展工作的能力,从而确保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3)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应重点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法规建设,建立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此来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如制定人员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审查,避免单独作业。
5 结论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消防信息化工作的应用,虽然使消防部门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但网络安全问题造成的威胁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今后的消防信息化工作中,必须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加以高度重视。只有不断加强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消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唐镇,谢书华.浅论消防信息网络数据存储的几种解决方案[A].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7).
[2] 李登峰.浅谈消防装备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A].2010中国西部十二省消防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5).
[3] 许军仓.探讨怎样借助网络化技术推动消防工作[J].现代化科技传播,2010(2).
[4] 姚新,王立志,黄泽明.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发展[A].2008年中国计算机信息防护年会暨信息防护体系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6).
[5] 傅永财,虑放,宁江.关于公安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7,23((10).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207-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的党建工作也面临着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契机,信息化不仅可以为党建工作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也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一次重大转折。高校党建工作应当顺应信息化建设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手段创新,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加大在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以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作为依托,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
1 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概述
网络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创新工作方式的途径,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与效率,改革与优化高校党建工作体系。但是,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并非是将传统模式完全废弃,而是要与传统模式形成互补关系,只有传统模式和网络信息化相互配合、互相补充,才能做好党建工作。党建信息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狭义的网络信息化是指党建人员在网络平台上利用各种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如:博客、论坛和通讯工具等,或在网站上公布相关信息,实现网络平台下的信息传输;第二,广义的网络信息化除了包括狭义网络信息化的内容之外,还会通过网络平台、软件系统和人际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开展党建工作。
党建信息化是高校党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加强信息管理和平台建设,更加充分高效地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而言,高校党建信息化工作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当认识到党建工作的发展趋势,提高对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到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中来;第二,应当加快工作模式与工作方法的创新,顺应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形势,做到与时俱进;第三,应当认识到传统党建工作模式的弊端,及时创新工作模式,实行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第四,应当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长期性与复杂性,积极开展组织与管理工作,并加快高校中的作风、道德和廉政建设,安排专业人员开展系统维护与操作;第五,应当正确认识网络信息化与传统模式之间的关系,不能以网络信息化完全代替传统模式,应当在掌握传统模式的基础上,用信息化技术拓展与延伸党建工作的领域与手段,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与水平。
2 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创新党建工作方式
首先,党建工作的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转变。当前,党建工作可以通过网络传递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便捷地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能够真正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共享;其次,增强了党建工作的开放性,具有了更为广泛的信息传播范围,构建了一个更为通畅的信息传播平台;再次,党建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富有实效;最后,网络信息化建设也进一步明确了党建工作目标,能够更为通畅地开展沟通,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干部的责任感。
但是,网络信息化建设在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党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人们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引导,对网民的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过于开放和多元的网络平台也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也阻碍着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养成。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党建的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在充分运用互联网时代的便利性的同时,切实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2 有利于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质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过于单一,管理者往往不能搜集到丰富的资料与信息,教育内容与方法都缺乏吸引力。在网络信息化平台之下,管理人员就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信息,包括文字、声音和视频资料等,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可以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质量。网络信息化建设使师生交流更为通畅,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平等,党建教师不会再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印象,多元化的交流与沟通方式会减少交流中的阻碍与隔阂,让师生关系真正得到改善,同时增强了信息化资源共享程度。
2.3 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在网络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很多教师会接触到网络上的一些新观点,受到各国文化的冲击,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转变,很多不良思想容易侵蚀师生的头脑,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因此,高校党建工作应当不断加强技术投入力度,增强网络管理的水平与能力,并加强对不良信息的过滤,保护好高校师生的心灵健康,并保护及发扬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保障学生在和谐的思想氛围中成长,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外,高校党建工作还应当建立健全相关党建制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且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根据该校实际适度发展网络系统建设,并对网络系统进行本土化管理,不断完善和发展现代大学制度。高校党建工作应当更加注重学校稳定发展,及时消除党建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中的监管作用,运用技术措施及时消除危险内容,确保校园网络环境的安全与和谐。
3 加强高校党建网络信息化建设创新的策略
3.1 提高认识,科学统筹规划信息化建设
提高认识,高校党建相关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到党建工作中,加强对党建工作信息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注重工作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从该部门的具体情况着手,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信息化建设。另外,还要充分参考和借鉴其他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经验,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与水准。
加强管理,要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将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并且健全党建工作的运行模式,制定出完整的管理机制。高校在掌握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可以设立专门的党建信息化建设小组,加强领导和管理,并且开展有效监督,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效展开。
统筹规划,对于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根据学校实际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出具体的发展策略。各校应当考虑成立专门的党建信息化网站,并且开展统一的规划与布置。另外,高校应当统筹规划网站建设进度和人员,并制定出具体的建设和管理方案。党建工作既要考虑到当前工作的需要,还应当充分考虑今后工作的规划与需要,增强规划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3.2 提高网站建设的专业化程度,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加快网站建设进度,为了提高网站建设的专业化程度,必须制定出一系列的网站建设规划与标准,运用全国统一的高校党建网站模式开展建设,并严格依照各级党委组织的大纲内容。地区高校还应当结合本校实际,将具有特色性的内容加入其中,使网站内容更具特色,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党建网站。
制定统一标准,为了提高网站建设的规范化程度,必须要制定出统一的网站标准,促进党建工作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以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宣传教育的效能。具体而言,对于党建网站建设,应当从网站软件、数据建设与、数据加工与更新、建设标准和技术安全等方面制定出统一标准,以利于党建网站的规范化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党建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与道德修养,并且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运用丰富的网络技术知识指导实践,既具有理论基础也具有实践能力。为了满足高校党建工作对人才的需要,要加强对党建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培养出服务于高校的高素质信息化工作人员。
3.3 创新工作方法,取得党建工作实效
信息化建设必然要求党建内容和方式随之变化,只有创新工作方法,才能跟得上时展的形式。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党建工作也朝着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办公信息化和政务公开化等新趋势,这些变化使得党建工作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及时掌握相应技术,使党建工作符合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效率。
4 结语
在网络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必须加快高校党建的网络信息化建设,使党建工作融入到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中去,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与水平,这是高校党建工作发展的基石,也是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党建工作要切实创新管理机制与工作方法,并加快人才培养,取得网络信息化建设实效。
参考文献
[1] 许艺林.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创新[J].高教学刊,2015(18):200-201.
1 当前保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保密规定执行不严格。多年来,各级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安全保密工作规定。但是,仍有个别单位和人员心存侥幸心理,在规定执行上出现部署多、执行少,要求严、落实宽的现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载体管理有漏洞。个别单位对电子载体的管理使用缺少必要的防范措施,在携带、使用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容易导致信息泄露或被窃取。
(3)数字证书管理不规范。目前,公安系统内网的数据查询与录入工作中,主要借助数字证书完成。部分民警的数字证书保管不严密,密码设置过于随意,大大降低了数字证书作为密钥的防护性能。
(4)网络管理能力待提高。近年来,部分单位片面强调新闻宣传工作,对上网内容的审批制度落实不到位,对于或者敏感信息甄别不严谨,有时将一些敏感信息或内部资料在网络上,给工作造成被动。
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近年来,通过相关教育和培训,社会各界对保密安全工作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个别单位和人员仍然存在思想盲区,对保密工作的要求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仅重视传统纸介质的保护,忽视了对电子存储介质和网络安全的保护。
(2)领导责任不落实。个别单位领导责任心不强,网络和信息安全意识淡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力、重用轻管,对具体内容的保密强调得多,但对网络用户名和密码的保密要求强调得少,在计算机管理和使用上存在一定的死角和漏洞。
(3)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当前基层计算机信息保密工作技术人员普遍缺乏,一般工作人员对网络保密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了解较多,但缺乏专业的网络知识,保密技术防范措施不到位,导致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较低。
3 强化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安全保密工作的几点措施
近年来,青岛边防检查站着眼全球信息化发展趋势,立足自身物质条件和技术储备,从组织管理入手,在制度落实和技术革新上下功夫,对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安全保密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坚持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文件,努力提高科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在思想上、作风上、行动上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倡导反腐倡廉,抵制不良风气。
二、定期召开科室党风廉洁建设会议。杜绝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
三、2012年将开设“精神文明建设”博客;联网省、市“精神文明创建”网站,同时充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内容,将校风、学风、教风落到实处。
四、加强团结和协作,自觉树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形象,增强科室人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350-01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与交流都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中学班主任工作也面临不少新情况与新问题,主要就是网络时代给中学班主任工作带来新的成长机遇。因此,对网络时代中学班主任工作信息化的实现策略进行研究,是新时代班主任与时俱进的发展需要,将有助于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有助于优化育人效果,有助于发展学生能力。本文将主要围绕网络时代下中学班主任工作信息化的现状及问题展开较为详细的讨论,并试图找到积极的应对策略,以提高网络时代中学班主任工作信息化的建设效果与效率。
1.网络时代初中班主任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学班主任工作信息化就是指中学阶段的班主任工作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从而让信息技术帮助班主任推动学生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让他们得到健康且全面的发展。当前来看,网络时代下,中学班主任工作信息化更突出了传统班主任工作的弊端。比如说,班主任的时间和精力被琐事消耗,说教式德育教育收效甚微,家校联系保持畅通有困难,活动开展缺乏生机与活力等。因此,信息化趋势让中学班主任工作找到了信息化的发展道路,有利于其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与效率。但是,由于实际工作中并没有能够把班主任工作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入的整合,因此,信息化的优势并没有能够充分展示出来,导致网络时代下中学班主任工作信息化还有不少问题存在。
1.1.教育方面。目前,我国许多初中班主任的工作思想落后,他们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作为工作的重点,没有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在较大的工作压力下,部分班主任意识不到网络技术的优势,一味地认为网络技术加大了他们的班级管理难度。即使学校给班主任配备了现代化设备,他们也不能高效利用。还有一些学校缺少信息技术改革的资金,使班主任工作不得不停留在原点。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使网络时代下的班主任工作仍然较为落后。
1.2 学生方面。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的抗拒,影响了班主任工作信息化发展。同样,学生对于网络技术的快速接受,也加大了班主任工作的复杂程度。网络具有虚拟性与隐蔽性,更具有随意性,许多初中生抗拒不了网络的诱惑。在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的时候接触网络,很容易上瘾。学生的网络生活过于丰富,会影响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建立,更不利于其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建立。网络可以给初中生带来先进的知识,也能带来腐朽的思想观念。网络与现实中世界观的矛盾,影响了学生的成长。
1.3 教师方面的问题。中学班主任工作信息化的第一个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层面。具体来说,中学班主任的教育管理理念仍然较为落后,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还有些中学班主任迫于工作压力而不愿意采取信息技术来进行管理,即使给他们配备了相关的设施,但是应用率并不高,加之网络硬件设备及使用经费的不足以及缺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充分整合,使得中学班主任工作信息化进程止步不前。此外,中学班主任工作信息化还缺乏必要的制度性保障,从而造成中学班主任工作信息化并没有有力的保障。
2.网络时代初中班主任工作信息化策略
2.1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诸多弊端,使学生讨厌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思考思想道德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将道理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标准。网络时代下的初中班主任,要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信息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区别教育。不要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实施信息化教育,而是要从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教育改革。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几段老人碰瓷的视频,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德问题。到底青年人道德败坏,还是老年人自觉性不足。在视频的刺激下,学生的情感更容易迸发出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2.2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班风好、团结性强、爱学习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与学生的密切合作。以往,班主任利用班会对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这些内容进行口头传递,并不能完全引起学生的重视。而在网络时代下,班主任可以从班级建设的最终目标出发,加强班级管理工作的流程化与规范化。班主任可以利用计算机给每位学生建立一个成长档案,并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一个班级档案。根据学生的表现以及班级的进步对档案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更新,在班会上为学生呈现他们的个人成长曲线图与班级成长曲线图。在真实数据的支持下,让每一位学生真真正正地看到自己的成长,看到个人成长对班级成长的影响,能够激发他们的班级荣誉感,促进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2.3 在师生沟通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中学班主任工作的信息化,要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师生交流与沟通中。师生沟通,是落实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但许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羞于与教师交流,影响了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积极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可以利用QQ或微信,加学生为自己的好友,建立一个班级群。教师鼓励学生单独与自己交流,也鼓励学生在班级群里一起讨论问题。现代化的交流方式让师生交流更加便利,也会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现代化程度。
2.4 在组织活动方面的信息化。中学班级的组织管理工作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来实现。中学班主任工作信息化的实施策略中,应该突出班级活动的网络化特征,积极主动组织一些生动的网上主题班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让网络时代的网络信息技术给班级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中学班主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平台与网络优势,把网络文化更好地融入班级活动课当中去,激发出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在中学班级中开展多彩的网络班级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为宽阔的展示舞台,从而切实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网络时代中学班主任工作信息化中,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提高信息化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重视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结合。
参考文献:
我主要负责文明单位创建、扶贫帮困、工会、群团、作风纪律、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以及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也曾担任单位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
在这一年里,认真服从单位的工作安排,始终坚持强化职能,做好本职工作,圆满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文明单位创建方面。按照市文明办在创建文明单位方面的具体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认真按照要求对文明单位考核所需材料进行整理上报,在10月31日完成文明单位材料网上上报工作,并取得了满分的成绩。
2、在单位扶贫帮困方面。按照上级单位关于扶贫帮困的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上报所需的具体材料。
3、在单位工会、群团等集体活动方面。参与组织包括学雷锋活动等,以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上活动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方面。在网信工作越来越重要的时候,我身为网信管理员感觉到责任越来越大,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本单位的网络舆情,将负面舆论扼杀在摇篮里,在单位的网络信息推送平台转发推送市网信办推送的正能量的文章,已将近1000余条,不让网络成为传播负面舆论的法外之地。
二、经验做法
经过一年的工作,在工作中有一些心得体会,也谈不上经验做法,具体内容如下:
1.做好工作分类。要把每项工作都单独建好一个文件夹进行分类,将与之有关的材料全部放到这个文件夹里,保证不与其他工作混淆。
2.保证材料唯一。及时清理修改过的材料,确保电脑上能找到的是最终定稿的且是唯一的材料。
3.做到计划工作。对完成的工作做好计划,统筹协调手头上各项工作,确保上报材料按时上报。
4.定期梳理汇总。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要抽出固定时间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梳理汇总,区分已经完成的和还未完成的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由于工作时间尚短,又是在党务部门工作,自身的思想觉悟和理论知识还不能达到当前工作的要求,在工作上还存在等、慢、靠的情况。
四、2020年工作计划
计划目标:做到强化形象,提高自身素质。
具体措施:
(一)相关保密制度存在漏洞。目前,许多单位没有制定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很大的管理漏洞或者是信息在属性定位方面不够准确等,没有具体的规定以及制度加以规范。通常一套完整的信息安全保密制度涉及到多方面:信息的生命周期管理、人员管理、网络管理以及计算机系统等多个领域。
(二)信息管理力度不足。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防护以及保密意识,出现了随意暗装软件现象,这就为信息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根据计算机信息日常管理要求,信息安全工作人员要以技术人员为主,然而在工作中缺乏对信息安全防护知识的了解和培训,没有从信息安全的整体性实施管理,很容易造成信息安全泄漏现象。
(三)保密意识不足。针对当前信息安全保密的现状分析,人们认为信息安全保密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与自己没有关系,使得思想上不够重视信息安全保密意识,在具体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信息安全保密的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做好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因素分析
为了提高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管理粒度,需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具体实施:(1)建立健全相关的保密制度,加强对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管理。在制度中具体规定人、设备以及操作流程等,体现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的系统化和实效化。(2)领导重视,在领导高度重视下,自觉履行各项规章制度,增强信息防范意识,有助于起到带头的作用。(3)全员参与到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中去。建立联动机制,使得员工广泛参与,加强对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宣传力度,提升人们对信息保密工作的主动性和参与性。(4)技术保障。加强技术保障是促进保密制度落实的有效途径。应用安全保密技术,其中包含数据、平台、通信以及网络等安全保密技术,各项技术之间相互配合,提升其可操作性。
三、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具体措施
针对如何做好网络信息化时代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为了避免出现信息泄漏等不良影响,提出了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以制度为保障。需要信息系统以及网络系统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信息系统以及终端设备等安全管理做出具体规范,从制度上消除安全隐患,增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有效性。
(二)加强对计算机及其设备的管理。针对计算机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严禁接入互联网或者其他设备,严禁在互联网计算机中存储、处理信息,相关计算机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工作流程,并实施全程化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三)对人员进行培训。切实做好人员的队伍建设,在提高人员工作素养的同时要保障信息安全保密性。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不断强化其保密意识以及思维观念,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的前提下,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对信息安全管理保密性和安全性。
(四)提高检查和监督力度。相关管理部门要对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实施切实监督和检查,通常采用整体性检查和局部重点检查的方式,以及随机抽样和定期检查等方式相结合。并且利用各种检查机制对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实施监督,有助于彻底消除信息安全隐患,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管理力度。
[作者简介]杨忠东(1974- ),男,四川广安人,四川商务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与就业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四川 成都 610091)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手机网络信息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CJS13―042,课题主持人:杨忠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76-01
高校思政工作是关系我国培养什么规格人才,为谁服务人才的重要工作,是高校必不可少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事实证明,加强高校思政工作不放松应该成为实现我国高校办学与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不懈的工作。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手机网络等信息化的冲击,我国高校思政工作出现了学生兴趣不高、教师不满意的状况,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我国高校思政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思政工作在我国的教育目标与课程建设内容中随处可见,我国的思政教育在一定时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必要的、成功的,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影响的。但是,近年来的高校思政工作却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受到手机网络等信息化社会的影响,高校思政工作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思政教育谈之而好笑,行之而觉得滑稽,大大削弱了思政教育的效果。而思政教师觉得现在学生思政工作不好做,学生思想复杂,教学难以维持,甚至不少教师转行改教其他学科。思政教育的地位在高校出现了危机感,教师受到了极大挑战,不少教师将这种情况的出现归结为信息化社会冲击的结果。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问题和新困境,对思政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手机网络信息化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困境
新时期信息化的突出表现在于手机网络信息化。高校思政工作困境的产生与高校学生手机网络信息化的普及息息相关。
1.手机网络信息化改变了学生信息来源“两度”的变化,学校思政教育主阵地作用受到冲击。随着手机网络信息化的到来,学生在接受信息的来源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度”方面:一是广度上。高校学生的信息化接收渠道更多,除传统的教师和以图书、电视、广播为载体的学校信息来源渠道外,更多的是依靠信息化社会的信息源,这主要表现在手机短信、微信、视频等。二是深度上。高校学生由于信息化渠道的拓宽,在信息的处理上也在不断加深。在信息化过程中,对于社会发生的大事情,除信息本身的传播外,社会对其的认识与议论会对高校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这种方式主要包括QQ、微博等信息传播讨论渠道。学生参与讨论,并从讨论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与信息,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与是非观。“两度”的变化,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早已不仅仅停留在教师的信息传播上,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在信息的获取上学生可能比教师更强、渠道更多,在观点上视野更宽、更广,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觉得学生不愿意听、不好教,而学生觉得教师教授的知识、观点早已过时,没有趣味,学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正在受到冲击与威胁。
2.手机网络信息化加快了学生社会成熟度步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带来了极大挑战。现在的高校学生由于生活条件较之过去有了很大进步,身心发展加快,在思想的成熟度上较过去的学生来讲较为提前,这些为学生的过早成熟创造了基础和条件。手机网络信息化的到来加速了高校学生社会成熟度的步伐。对于过去教师不能教授、教师认为错误的观点在手机网络等信息化的渠道下,学生都可以自己去学习和掌握,成人早熟思想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得到提前。然而,现在的思政课堂教学大部分都是正面的内容和价值体系,反映的是社会好的方面和先进典型,这些知识观点与高校学生的思想以及接收到的信息会发生激烈的碰撞,出现教师在课堂上难以辩赢学生的局面,教师觉得很尴尬。思政课教学到底何去何从成为高校和思政课教师面临的困惑,学生对社会的提前介入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挑战。
3.手机网络信息化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为思政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手机网络信息化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是学生知识信息量的增加。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知道天下大事,可以对不懂的任何问题、任何技能、任何知识通过手机网络去获取和学习。另一方面是学生价值观念的确立。对于社会重大事件的分析、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认识、外交政策等都可以通过手机网络而获得,学生有了自己的主张。这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信息量的获取方面。思政教师要不断增加自己的信息获取,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分析能力,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而增强自身应对信息化社会下学生思政教育的能力。
三、手机网络信息化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出路
1.坚守思政工作的主阵地,适应信息化下的新形势、新变化。手机网络信息化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应清楚地看到,高校学生在手机网络信息化下接收到的信息毕竟是零散的,对于信息的辨别能力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不科学性,为此,我们必须坚守思政工作的主阵地作用,但同时需要适应信息化下的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改革思政工作方式与方法,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首先,从思想上要坚守住高校课堂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要树立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学校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的作用大于社会和网络化的思想。要牢牢抓住学校教育的作用,从正面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学校的正面教育冲淡手机网络与社会对于学生在思政方面的不良影响。其次,要加强对学校思政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增强学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趣味度,把学生吸引到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上来。这种改革要打破传统的说教方式,让课堂生动、形象;要引进多媒体等方式,增加信息量的扩充渠道;要让学生在课下主动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自己获取信息;等等。
2.创新思政教育方式,紧跟学生身心发展新规律、新要求。教育方式创新是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生命力的集中表现。由于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已经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因此思政教育方式要改革。这种改革,一方面需要拓宽信息渠道。现代信息社会对课堂的冲击之一就是信息量的变化。讲授式教学带来的信息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所以改革的出发点需要满足学生信息量增加的需要,拓宽信息渠道来源。另一方面是要从高效有效的角度出发,考虑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方法。手机网络对学生之所以有较大的吸引力在于其传播方式的有趣性和有效性。思政课堂教学需要引进多媒体等现代技术,目的在于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另外,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带领高校学生走进红色圣地、走进新经济开发区、走进新农村建设等。
3.重视思政教师职业规划与能力提升,提高思政教育的时效性与针对性。高校思政工作的出路除教学手段改进外,还应该从教师抓起,加强教师职业规划和能力提升。首先,从目的和出发思想上来讲,要让教师融入手机网络等信息化社会,了解信息化社会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痴迷于网络的原因,了解手机网络在教学方面可能带来的有利之处,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供知识、技能背景。其次,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帮助教师适应现代信息化技术下新课堂、新教学方式的改革。现代信息技术培训需要的是紧跟信息社会变化的新技术、新技能,这种培训是不定期的。最后,要加强思政课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由于学科性质、学生重视程度的不同,思政课教师在工作中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职业规划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职业规划和能力提升包括知识技能进修学习、外出职业考察、职业心理疏导、教学技能的提升训练等,方式多种多样。职业规划和职业能力提升的目的在于解决教师的思想问题和职业倦怠,增强思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郝胜杰.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微博”的挑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2).
在信息化网络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工作,那么就只能够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使得原来的工作方式和思想理念的束缚能够被打破,对于信息化网络下的党员教育工作规律应该要进行全面的研究和了解,这样才能够把信息化网络的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让党员的教育工作能够从以前的被动状态变成主动状态,从传统的教育方式转变成综合的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从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成为互动交流的方式,这样在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时候科学化的程度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党员的教育工作才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1 在信息化网络环境下党员教育工作现在面对的主要问题
在信息化网络环境下,在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机遇。首先在信息化网络下,在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时候渠道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平台也变得更宽。信息化网络的主要特点就是丰富以及开放,这样在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时候受众群众也就更多,时效性和互动交流也更好,具有更高的普及面以及覆盖率。其次在信息化网络环境下,能够对党员教育工作方式进行更加方便的改进,在进行党员教育的时候方式更加的方便和快捷。采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党员在实际的学习当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的时间、内容以及方式,他们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手段来接受教育,比如网上留言、电子邮件以及社区论坛等。最后采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党员在进行交流的时候更加的方便,从而让党员的教育工作更加有效,同时在对党员教育进行考核的时候也更加的客观和公正。
为了能够更好去适应信息化网络技术的要求,就需要对党员教育工作当中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改进。首先传统的党员教育工作在实际的开展过程当中时效性以及针对性比较差,传统的党员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显得比较的陈旧和单一,在实际的教育过程当中存在非常严重的不分层次、专业和对象的情况。其次现在很多党员教育工作在实际的开展当中对于信息化网络的利用效率还比较低,这样在创新党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时候就会存在非常多的困难。最后就是相关的党员教育的网站在吸引力以及影响力方面还比较差,很多的网站在实际更新的时候速度比较慢,在和群众进行互动的时候程度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2 信息化网络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措施
2.1 对于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应该要不断健全,对于组织的领导则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在信息化网络环境下开展党员教育工作,首先应该要建立起目标责任制,这样才能够将党员教育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其次要建立起党员教育的工作领导小组,将相关的部门划入到工作小组当中,让每个部门的职能都能够在党员教育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党员教育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要定期的进行解决和研究。最后需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党员教育的工作机构,对于那些远程教育的资源以及职能进行重点的整合,另外还需要有比较明确的目标、要求、措施以及任务、这样党员教育工作才能够更加的科学和规范。
2.2 对于党员教育的平台建设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让党员教育的功能变得的更加的合理和完善。首先需要建立起党员网络教育的阵地,对于各个级别的党员教育平台资源进行不断的整合,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形成一个多层次,同时也比较全面的网络教育阵地。其次在对网络社区进行建设的时候也需要不断的加强,鼓励他们积极的使用现代的网络聊天互动工具、比如微博、微信等,这样才能够把比较真实的党员生活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最后对于手机平台的相关服务也应该要不断的扩大范围,在基层的党建工作当中,对于手机信息系统的覆盖范围应该要不断的扩大,同时要对手机平台的相关服务范围不断的扩大,通过手机报以及彩信和短信的方式来对党员进行实时的教育。
2.3 对党员教育的方式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样党员教育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对党员教育进行创新的时候需要在传统教育的方式上来实现,要把信息化网络技术和传统的教育方式相结合,可以通过虚拟会议、视频授课、在线讨论以及网络课堂等不同的形式来开展党员教育,这样能够有效地去解决在传统党员教育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对教育资源的形式进行创新,对于课件的制作方式可以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样党员在实际的教育当中能够感受到一定的快乐,让他们能够很好的去接受党员教育。对教学的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应该要积极的利用网上互评以及网上调查的方式,让党员的监督权、表达权、知情权以及参与权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行使。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进行党员教育的时候,也应该要充分的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来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工作,这样党员教育的效率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让党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多喜.浅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J].现代妇女(下旬),2013,11:43.
[2]张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J].新闻世界,2014,01: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