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大全11篇

时间:2024-01-19 14:59: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

篇(1)

中医并非中国医学的简称

什么叫中医?很多人的理解都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或是中国大夫用中国的传统医学看病。我们不能说这样的观点不正确,但也正是这种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误导了人们对中医内涵的理解。

中医的“中”,并不是指“中国”。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的基础来源于《易经》,它将世间万物所有的事情都按阴阳来划分,包括哲学、社会、军事、天文、地理、医学等。中国人的处世之道讲中庸,立场讲中立、中正;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则认为人的身体脏腑只有阴阳中和才会不生病,如果阴阳失去平衡,则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思是说身体既无阳燥又不阴虚,直保持中和平衡之气,人就会健康而不生病。所以,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是“尚中”和“中和”,而不是为了和西医划分取中国的“中”的意思。

养生其实是养身与养心

很多人都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有养生的必要,其实不然。养生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养:养护、保养:生生命、身体。养生就是保养生命和身体的意思。一般人在25岁以后身体各个器官趋于成熟就会向反方向发展,那么养生就绝对不是老年人长寿的秘笈,而应成为年轻人养护身体的一门必修课。

中医养生奇葩绽放

篇(2)

(一)摄食平衡养生观中医异于西医的治疗观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所有的独特与系统的养生观。中医治疗的核心思想在于恢复身体整体的阴阳平衡,养身观的核心则在于使得身体保持阴阳平衡的未病状态。养生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一方面是身体和精神通过主动的法于阴阳,顺应四时、调摄精神和顺情志、和于术数勤于锻炼等方式来保持阴阳平衡[9],另一方面是通过特定规律的外在食物摄取以达到体内的阴阳平衡。身体的五脏六腑有阴阳五行状态之分,身体摄入的食物也有五气和五味之分。中国的食物按照“五行”———土、金、火、木、水,分为“五气”———酸、苦、甘、辛、咸和“五味”———膻、腥、香、臊、臭[8]184-186。此外,中医还把食物分成凉性、中性和热性三种大类别。这种分法同食物自身的温度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侧重于食物对人体阴阳平衡带来的影响。凉性的食物如白菜、水芹、胡萝卜可以缓解和治疗人体发热所带来的不适,热性温补的食物如猪肉、内脏可用于治疗低热、虚弱或者发冷的病症[8]184-186。除了凉热区分外,中医还会通过食物的外形和颜色来判断该食物对人体某个器官或部位产生何种作用。尤金(E.N.Anderson)认为这是交感巫术在中国人的认识中的体现:核桃的形状像人脑,所以有健脑的功效;红枣和葡萄酒的颜色是红色,所以有补血的作用。稀少的、昂贵的和不易得到的食物如野生禽类、燕窝和人参等被认为有滋补和治疗的功效。雄鹿在季节能与70头母鹿,因此雄鹿的生殖器能特别滋补人的生殖器。人们把从经验观察到的事物关系推理应用到了人自身的生活当中[8]187-188。

(二)身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时间对应性现代科学发现,生物节律调节着生物体的一切生命进程和功能。相应地,现代时间医学认为,疾病的诊断、发病与恶化均受近日节律影响。实际上,中国古代的身体观念与医疗方式都建构于时间观念的基础之上。不过,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现代时间医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以近日节律为研究核心,而中医的时间观念则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与阴阳五行和数术思想密不可分[10]。在中医看来,人的身体状态和疾病与四季、月份、早晚等时间变化具有关联,进行诊断与治疗时也要考虑所处的时间段。在中医中,身体和疾病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既有四季与“四时五脏”的对应,也有月份划分与“十二月—十二脉”的对应,还有“九宫”模式与“气”的顺行规律的对应[11]。正是由于身体与时间的这种密切关联,身体疾病的发生也与时间紧密相关,如人体的脏腑功能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有强弱,五脏疾病的发生有季节变化。而疾病的发生则大多数是因为人没有按照时间的规律生活或者人体受到了季节反常变化所带来的不良刺激。时间性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在切脉中的“脉从四时”。按照中医理论,人体的脉象在四季有不同的体现:“春脉如弦,夏脉如钩,秋脉如浮,冬脉如营。”[12]如果脉象不符合相应季节的特征,那么就表明人体已经患病。治疗中的时间性则主要体现在服药和针灸这两种治疗手段上。病人在服药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如清晨到上午,人体的阳气上升,此时可以服用发散性的药物、催吐的药物,因为药物借助阳气把病痛从身体中驱散出去,依靠“气”的上升帮助病人呕吐。这个时间也适宜服用补阳治气虚的药物,药物顺应阳气在身体中的上升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针灸的使用同样要考虑时间的因素。医生施针时要顺应“气”在人体中的运行,而“气”的运行有时间规律,如子午流注是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因此针灸的应用要根据一天12个小时人体气血从盛到衰,从开到合的时间特性和时间节奏来选择恰当的时机。中西医概念基础差异巨大,要求人们在进行现代中医研究和实践时需要首先分析中西医进行结合的可能性及可能方式。

二、中医现代化途径及其可能性

中西医的概念基础差异使得中医面临:一方面要进行现代化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环境,另一方面又要现代化的同时不能完全丢弃自己的概念基础、自我否定而逐渐消亡。为此,一部分学者尝试按照西方科学和医学的理论及研究方式改造中医理论或者进行中医现代化,而另一部分学者则从学理上讨论了进行中医现代化的可能性及维度。

(一)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化的一种路径是使用西方科学和现代西医的理论、方法和规范对传统中医进行阐释和改造,以使中医成为类似于现代西方科学或西医的科学。这一现代化进路具有大量的支持者。以针灸为例,20世纪60年代,朝鲜学者金凤汉通过对皮肤组织进行染色后使用电子显微镜观测、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等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中医经络,并声称发现了经络和腧穴的解剖学对应———“凤汉小体”和“凤汉管”[13],不过并没有得到医学界的承认。张香桐[14]、韩济生[15]等人尝试从神经生物学、神经化学的机制解释针刺镇痛机理,但这些工作与论证经络的存在无关。不仅如此,对针灸治疗效果的随机受控实验(RandomizedControlledTails)评估也显示,尽管针灸治疗有时候是有效的,但同样存在大量反例[16-17]。中医现代化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的核心只是使中医适应于现代科学环境,而不是要使中医变成一种现代的科学技术或者现代西医。持此类观点的人从中医的理论模型出发,认为中医所采用的阴阳模型、五行模型、干支模型、河洛卜象数理模型等“象数符号模型”是思维模型,而西方科学和医学则采用的是对原型进行模拟的物质模型。中医的思维模型虽然也能进行简单的运算,但不能提供严格的量的依据,而只能提供定性和推论性的依据[18]。因而,中医现代化不应以西方科学和西医改造中医,而应是借助现代科学阐释、补充和发展中医[19]。中医现代化中的以上两种不同观点涉及中医知识与西方科学和医学知识之间的通约性问题。若中医可以转化为一种与西方科学和医学类似的知识体系,则对中医的西方科学和医学改造是可能的。但如果两种知识系统之间完全不可通约,则使用一者对另一者进行改造必然是徒劳无功的。

(二)中西医之间的可通约性目前,学界对于中西医之间是否有可通约性存在三种不同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中西医之间存在通约的可能性。使用现代西方科学和医学方法对中医的现代化研究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中医治疗手段(如针灸、中药)也逐渐为欧美医学界接受,并作为补充与替代医学融入欧美医疗体系。因此,持这类观点的学者乐观地认为中医迟早都会被现代医学所吸收[20]。第二种观点认为,中西医之间是一种不可通约的关系。持这类观点的学者通常是基于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视角。他们认为,全面理解一种科学需要弄清楚它产生的各种地域和背景,但是我们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特定地域的文化背景中从事科学活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孕育出的科学无法相互通约。中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基础都极为不同,认为两者最终会结合并成为“普遍”医学的观点是乌托邦主义的[21]。第三种观点认为,中西医之间是一种弱的不可通约性关系。弱不可通约性是相对于第二种观点中完全否定通约性可能性的强的不可通约性观点而言的。弱不可通约指的是虽然两种理论中的基本术语无法相互精确翻译,但是不同理论之间能够互相理解。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虽然中医中的基本理论术语如“阴阳”、“五行”、“气”等词汇,很难被翻译成西医的术语,也难以对西医所采用的因果解释模式与中医所采用的将可视的现象与不可视的世界的对应解释模式进行比较,但这并不表明中西医之间不能完全沟通。因为,由于中西医在检查人体时都用相似的知觉系统,中西医之间存在的大部分差异能够通过认真、有意的学习替代语言、不同概念机制和解释模型等来克服[22]。有学者认为,中医中的常山对西医疟疾药开发的启发,就是中西医之间不能互相翻译但可相互理解例证[23]。不论对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通约性持何种观点,都无法回避中医自身所具有的传统性、社会性和文化相关性等特征。正因此,近些年也出现了一些从这些特征来研究中医的新进路。

三、中医研究新进路

对中医文化理解得越多,对中医理论本质的认识往往也会越深刻[24]。中西医的研究对象虽然均是身体,但中医中的身体既有着气、神等非肉体性内容,也在历史演变中获得了社会和文化意义。近年出现了一些从比较科学哲学、大众文化、社会学以及人类学视角研究中医的新进路。

(一)比较科学哲学进路中西医对于身体的理解分别是基于东西方不同的哲学。以针灸为例,不同的哲学基础使得人们对针灸的理解不同。同样是针灸师把针轻轻地捻入身体的穴位,在身体的另一个部位产生治疗效果。中医用经络理论解释针灸的治疗机制。由于穴位与通过穴位产生效果的部位离得很远,中医认为它们之间由“气”这种中国自然哲学中的基本对象连接。针灸通过施针影响“气”的运行而起作用。西医则从细胞结构、神经路径和化学信息等西方科学基本概念看待针灸的机制,用解剖学方法探究针灸中的相关结构和生理变化。当针灸传到美国的时候,一些内科医生认为穴位是有高灵敏度的“触发点”[25],而完全不能理解穴位与“气”的关系。中西方关于穴位、经络以及针灸的治疗机制的解释是基于各自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基础。对于中医的理解离不开中医所基于的自然哲学基础,比较哲学视角为现代中医研究提供了新的进路。

(二)大众文化、社会学及人类学进路有些咒语或仪式在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古时产妇在生产的时候会让丈夫念咒缓解自身的紧张情绪。大众医学的研究也表明,古代中国人认为疾病、疼痛大多是着魔,是因不道德被鬼神入侵的结果,需要法师做法式驱鬼神治疗。人们对这种仪式的信念使病人在经过“仪式治疗”后慢慢恢复健康。这种治疗手段到现代仍有很多人相信。信念可以引起疾病也可以治疗疾病,身体会对这种信念做出响应[4]31-32。这些咒语或仪式既不能单纯靠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受控实验来证明和理解,也很难进行哲学基础角度的分析,而只能通过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来进行理解。白馥兰(FrancescaBray)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女性扮演的是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关于中国妇女月经不调的治疗以及女性的生育问题大多是基于这些角色而定的,更多的妇女会因家族的利益和自身的社会地位而借助能够控制生育的技术[26]。古代中国妇女的疾病治疗程度取决于她们的社会地位,显然处于社会上层的妇女可以得到更多优秀医生的治疗和更优越的治疗条件。从社会学这一新的思路有助于理解一些疾病的产生和治疗方式的内在社会因素。正因此,马伯英认为“人类学家已经获得的成果,例如巫术原理、原始思维、神话分析、部落文化考查、文献资料研究等等”[24]有助重新认识中医。席文(NathanSivin)也认为用大众文化、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方法研究中医不失为一种新的进路[4]23-53。

篇(3)

红烧肉,有的地方也叫东坡肉,但中国烹饪大师淮扬菜烹饪大师周晓彦解释道,淮扬菜里面很少叫东坡肉,因为它是杭州菜,淮扬菜一般把配料和主料都给它说全了,因此叫笋炖肉。坡曾经作过一首诗,经后人篡改变成:“居无竹则俗,食无肉则素,要想不俗也不素,顿顿笋炖肉”讲的就是它。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王旭东谈道,淮扬菜是文人菜,讲究时令,所以鲜嫩,它的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食材的选料考究嫩,例如的尖、枸杞的尖都是掐尖吃;其次就是加工的嫩,体现在刀功上,例如狮子头虽不是草木之芽,可是吃起来却奇蝌如腐。

淮扬菜鲜嫩和养生的关系

专家解释,以草木来说,植物的菜如青菜豆腐的嫩叫草木初萌,刚刚萌发出来,因此味清气正,对身体的胃、气都起到一个很好的调整作用,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食归大肠水归膀胱,其实就是用这种特别清的味道把身体五脏给调和一下。

淮扬菜以嫩来养人,首先豆腐是五谷当中的黄豆做成的。过去中医《萤帝内经》上讲,饮食对人的作用叫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畜为益。水果是帮的,菜是补充不足的,动物是辅的,因此以五谷为主,五谷古代叫稻麦黍稷粟,粟就是豆,豆类是五谷之一,所以它能养人。

在加工方法上,它是用大豆研磨而成,磨成豆浆以后就变得很细,细就便于人体吸收,这就是养脾胃。另外它的制作方法很科学,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使蛋白质凝固了,对我们人体来讲就更加容易吸收,也就是说蛋白质在人体外就已经进行了一道加工,所以它有很好的养人的作用。

淮扬菜里有一道大煮干丝也是豆腐,但不是一般的豆腐,它是特制的一个豆腐做的干;非常经典的文思豆腐,是由豆腐做的,细得像头发丝一样。文思豆腐的来历相传是扬州天灵寺的一个名叫文思的和尚,非常喜欢做这一道菜,他经常邀请一些文人雅士在他的院子聚会,大家聊天朗诵诗歌,但是每次他都会做这个菜给大家做茶点,一边喝茶一边吃这文思豆腐,所以就传开了。最早的时候文思豆腐是一道素菜,它是豆腐和豆芽做的汤烩的一个羹,后人在他的基础之上做了一些改良,开始加一些高汤,加一些虾仁和火腿,让它的味道更丰富,口感更加的鲜美。

做淮扬菜的工具要求和刀功要求

切豆腐的刀刀口非常的快,线比较直,刀身比较平,这样切豆腐的时候容易切出丝来,也不容易黏刀。淮扬菜做刀功的案板最好是银杏树做的砧板,第一,它和这种刀比较吻合;第二,银杏树的砧板比较透气,可以很好地保持砧板的干燥。专业的厨师不是直接切,先要平地片进去,片的豆腐干要薄的像纸一样,再一片片的给它码上,然后再改刀切丝。淮扬菜里面做大煮干丝的原料就是豆腐,继续给它加压,让它压得更紧实,水分含得更少,这样做出来的豆腐干口感和弹性比北方的菜市场买到的豆腐干要好,因为这个工艺是扬州一个传统的豆腐干的加工工艺。

南豆腐是用石膏点卤的,作为凝固剂来起凝固作用的,它相对来说比较嫩一点;白豆腐是用盐卤的,它相对南豆腐更老一点,更紧实一点;文思豆腐实际上是用内脂豆腐做的,它是用葡萄糖酸酯点卤的,是最嫩的一种。

淮扬菜中的豆腐,必须用专用的模具把豆腐丝做出来,最后还得用刀功切出来才能做出细丝的豆腐,切的时候刀上面首先要沾清水,目的是让它不要把豆腐丝粘到刀上面。

相对简单的家常淮扬菜

其实淮扬菜也有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就是在扬州老百姓家里面也做不了豆腐和文思豆腐,但是用它的基本概念按照做羹的方法把形状简单地改一下,可以做成豆腐丁、豆腐羹,扬州老百姓经常做的叫雪花豆腐羹,就是把豆腐弄成菱形的小片去做一个汤,把它烩起来,和文思豆腐的做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没有文思豆腐的刀功那么精细。淮扬还有一道很有名的菜叫平桥豆腐,它里面的豆腐也是豆腐丁,然后加上好的配料好的汤,做出来也是非常受欢迎的。

淮扬菜保嫩的技巧

淮扬菜讲究的是鲜和嫩,那么怎么在做菜的过程中保持它的嫩呢?因为豆腐有两种不同的做法,比如做豆腐、豆腐羹、雪花豆腐这一类菜时,一定要吃它的嫩和它的烫,这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要让它烫和嫩的话,火候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你把豆腐放到锅里面或汤里面拼命的炖,它在里面沸腾完了以后,豆腐里面起孔了,这样的豆腐羹吃起来也就老了,所以做这类的豆腐羹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它在锅里面大量地沸腾,微微的有一点保持沸腾,就可以调味勾芡了。因为它细所以比较容易入味,靠芡汁和汤汁就可以让它有味道。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为了吃它的味道,不是吃它的口感。比如做大块的砂锅豆腐,炖鱼头里面要放很多豆腐,这个时候,豆腐可能就不一定吃嫩了,它需要加上砂锅盖子盖起来以后,让它起孔让它泡起来,这样它的味道就不是在表面,而是通过这个孔穿到味道里去。

其实吃豆腐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个是吃味,一个是吃嫩,把握好火候可以收到不同的效果,主要跟切的大小薄厚和炖的方法是有关系的。淮扬菜的清补功效

专家解释,豆腐的功效首先能补中益气,中医叫脾胃补气;另外还能滋阴润燥,排毒养颜,润肠通便,在这个基础上它还能够减肥。研究发现,东方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要比西方女性低很多,原因就是东方女性吃豆腐,所以后来他们管这种豆腐叫东方奶酪,有奶酪之营养而无奶酪之危害。

篇(4)

一、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伴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必将对中医药类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会加剧职业的变动性。[1]改革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医药教育中医药学相关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2]《中医学基础》课程知识内容相当繁杂,与很多学科关联度大,除了指导疾病治疗和药物开发外,还可以应用到绿色养生、预防保健、文化修养等诸多领域。高职医药院校的生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并进行知识积累,而《中医学基础》课程的理论体系辨证思维性强,需要学生通过理性的思维来主动地学习和积累知识。

 

二、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法

 

(一)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确定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中药、中药制药技术、中医保健康复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护理等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主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在此基础上确定各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和必要的基础。因此,《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既要把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同时更要关注和竭尽全力地服务于学生所学的各个专业,合理优化学生的中医学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进而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需求。

 

(二)把握课程整体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教学内容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和学习平台,长期以来,中医学基础课程一直选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有统一的授课时数。由于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涉及的学科特点也不同,基于这种情况,必须结合专业的特殊实际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合理恰当地选择教材内容,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和专业涉及的相关课程,有序确定各章节之间的知识层次和逻辑关系,充分反映课程的整体性。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要有所侧重。

 

(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在总结传统的《中医学基础》课程教育教学评价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要注重课程教学的过程评价,改革以往期末的一次性评价和一卷定终身的不科学考试方法,要科学建立课程考核体系,依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可采用课程论文、课堂发言、分组讨论、阶段性小测验、课后作业、实验课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和课程考试改革中来,从而保证每个教学环节都能顺利实施。这项考核方式改革彻底打破了千人一卷和千人一面的严重弊端。

 

三、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一)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学业考试成绩突出

 

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专业,学生考试合格率明显提升,优秀率比重明显提高,考试平均成绩总体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在期末学生评教对教师授课的满意率测评中,《中医学基础》课程授课教师的优秀率达到了95%以上。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学改革非常满意,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二)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结合专业学习中医学基础知识

 

由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的学习模式也与时俱进,他们能够结合所学专业多角度多维度地去领会知识、掌握技能,注重专业契合度,紧密围绕专业积极撰写《中医学基础》课程的论文,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加强动手实践能力。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力求书写认真、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反映了学生的良好写作能力以及对一些问题上的灵活思辩能力。

 

篇(5)

中图分类号:R22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7717(2008)05-0938-04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Medicine in HuangDi NeiJing

LIU Suining,YAN Jian hua,GUO hua,ZHANG Junl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HuangDi NeiJing investigated vital movement of people in natural and sod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setted ecological medicine and psychosomatic medicine as one,bulidedfive internal organs as the core,"SanCai medical model" within the Heaven,Earth,The human being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atural,social and regulat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at the same time those theories penetrated the basic concepts,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linical,so this is not only in their academic life science and medical science research value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ing mor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ecological medicine;natural ecosystem;social ecosystem;five solid organs

人类在与疾病斗争的历程中,经历了神灵医学自然哲学医学生物医学模式。东西方医学都于公元前后相继建立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西方医学约在17世纪向生物医学的轨迹发展,而东方的中医学,依然沿着自然哲学医学继续前进,表现了其极强的生命力。这是因为中医学中自然哲学思想的实用性、合理性、科学性及当时的先进性所赋予的。正是由于中医学中自然哲学的多学科内涵,所以中医经典著作《内经》在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发明了从自然和社会生存环境认识生命体及其生命活动的方法,综合多因素考察人体健康与疾病,提出了天然药物、食物和精神心理疗法调节人与其生存环境关系防病治病的生态医学模式。故《素问•著至教论》要求为医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常久”,形成了“三才医学”。

本文即从人和自然、社会耦合为一体形成的生态系统探讨人之生理活动、病理变化模式,论证疾病防治原理、原

则,以期提高中医工作者的文化与科学自觉,也为人类医学的发展提示新的视角。

1 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体现在人类是由自然界演化而生成的,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在上,地在下,天地之中,气交之分,是人类生存的大气圈,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谓:“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因此,人与万物一样“沉浮于生长之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上据于天,下根于地,无时无地不受天地影响。而天地对人的影响,如《灵枢•本神》所谓:“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这里的“德”是指天赋予人的生机和条件,如一年之四季,顺序递迁,循环往复,万古不变以及阳光、空气、雨露等;“气”是指给人类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如饮食、水分、各种矿物质等,从而将人与天地耦合为一个生态整体。在这个生态大系统中,主要是天地对人的影响,而人的活动对于天地也有影响,但反过来又作用于人,此事今已知之。其中天对人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四季周期的变化,地对人的影响则有不同地域水土、地势的差异。

四季递迁,其主气风寒暑湿燥火的周期性变化,内容包括温度、湿度、气压以及光照、辐射、空气成分等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的有序“涨落”。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必须适应这种周期变化,因而成为人类生存条件之一,是人类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正常的气象条件与气候变化,即所谓的“风调雨顺”,是健康的基本保障;如果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气象条件恶劣,成为“六”乃至疫邪,《内经》称为“虚邪贼风”,就会致病。故《灵枢•百病始生》曰:“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正气不足),参以虚实,大病乃成。”中医所说的外感病,春有风温、春温,夏有暑温、暑湿,秋有秋燥,冬有伤寒,四季有应时感冒,便与季节有密切关系,即使非单纯六之邪引起的温疫病,也与气候因素有关。其中涉及众多生物学环节,如多种致病的病原体,其产生、繁殖、传播以及必要的中间宿主的作用,也都与季节有关。

中国古代的地理区划有五方和九州二说,都将我国西、北高,东、南低的典型地理环境进行了分析。如《素问•异法方宜论》论述五方地理与气候、水土、物产各有特点:“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鱼盐之地,海滨傍水”;“西方者,金石之域,沙石之处也,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北方者,天地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这大致符合我国东南纬度低,气候温暖多湿;西北纬度高,气候寒冷干燥的地理气候特点。地理环境不同,物产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体质与生理特点,因而好发疾病不同,发病特点也不同,故上篇又提出,东方“其民食鱼而嗜咸”“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西方“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余三方不赘。又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故于治疗“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西北寒冷,腠理常闭,内气不得泄,又多食牛羊之肉,故其体外寒内热;东南温热,腠理常开,内气常泄,故其体外热内虚。故同感外邪,西北之人宜“散而寒之”,东南之人宜“收而温之”。此外,《内经》还认识到同经纬度垂直高度之差,阴阳盛衰异,生化先后不同,对于寿命影响有别。由于古代社会、经济、交通欠发达,交往较少,形成封闭的生态环境,造成体质差异,因而有地区多发病,乃至特有的地方病。

“人与天地相应”(《灵枢•岁露》),天地以时空内涵与人和万物构成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天地给予人和万物以生存、繁衍条件,人和万物顺应天地变化规律而生息,反过来又对天地产生一定影响;人与万物相互依存,万物以无机、有机、生物为人类所用,诸凡饮食、药物等何不取自于万物,而人类也要为自己破坏性掠夺万物付出惨痛代价,就其医学意义而言,人与自然万物失于和谐所致灾难贯穿于病因、病证、疾病诊断防治等各方面。

2 人与社会环境的生态关系

《灵枢•逆顺肥瘦》曰:“圣人之道也,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人事”即人际关系相关的社会领域,“合于人事”说明《内经》也主张人必须与社会和谐,并贯穿于医学理论和实践之中,视之为医学法规。

人高于自然万物之处在于有复杂的精神活动而进入社会领域。人的精神活动,一是有意识,能思维,产生认知,具有智慧,在认识自然和顺应自然中占据生物链的最高端;二是组成社会,人类个体参与其中,构成一个人文生态系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教育等社会因素,总会影响人及其人际关系,而集中体现在人的精神活动上,影响人的气质形成、认知过程、心理状态。良好的个体气质和心理素质,是生存的基础;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不良刺激及个体的痛苦经历,如社会地位变迁、战争、经济、生活经历等因素都能使人产生劣性情绪、心理障碍,而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如《素问•疏五过论》曰:“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这里所说的“脱营”“失精”就是在社会地位、经济情况剧烈变化后,丧魂落魄,情绪抑郁、低落,精气耗损的结果。在现今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社会问题引发的情绪失控,不仅造成严重的社会事故,而且威胁人们的健康。有人统计,影响国人健康因素的构成比显示,心理-社会因素占72.2%,纯生物因素占27.8%。以下列现象为例:(1)由于工作及学习过于紧张而出现自杀,记忆力下降,成绩下降,虐待及自虐,车祸,酗酒,狂食,过度减肥,精神恍惚,头晕等现象及行为,形成激动,焦虑、抑郁,烦燥,竭斯底里,情绪低落,紧张不安等心理及情绪状态,诱发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精神心理病,胃肠病,失眠,糖尿病,内分泌失调,肝硬变,湿疹,慢性疲劳性疾病,厌食症,肥胖,肿瘤等疾病。(2)由于人际关系差而出现家庭或婚姻问题,脾气暴躁,自杀,凶杀,车祸、虐待,酗酒,打斗,精神不振等现象及行为,形成激动,抑郁,焦虑,愤怒,情绪低落,狂妄,紧张,烦躁,自卑感等心理及情绪状态,诱发或导致心脑血管病,精神心理病,失眠,糖尿病,胃肠病,内分泌失调,肝硬变,湿疹,肿瘤等疾病。(3)由于贫富悬殊而出现暴力,破坏,酗酒,抢劫,凶杀,行乞,营养不良,不良等现象及行为,形成激动,抑郁,愤怒,失落感,沮丧,情绪不稳,自卑等心理及情绪状态,诱发或导致传染感染性疾病,性病,肠胃道疾病,营养不良,呼吸道疾病,精神心理等疾病。(4)由于信念或信仰失落而出现酗酒,暴力,自理自制能力下降,精神萎靡,搞破坏,无心工作,自残,虐待,自隐,流泪等现象及行为,形成抑郁,焦虑,愤怒,失落感,沮丧,消极情绪不稳,空虚感等心理及情绪状态,诱发或导致失眠,精神心理病,肝硬变,肿瘤等疾病。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分别构成不同的生态环境,各有其内涵,《内经》正是通过对人与这两个生境之间关系的考察,确立疾病的形成原因,疾病的诊断、防治原理和思路、方法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从两个生态环境失调论疾病形成的原因;《灵枢•百病始生》云:“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从受天地之邪与人事情绪之变将病证按部位分为阴阳、上下三类,即后世所说的外感、内伤与杂病。在诊断上,《素问•疏五过论》曰:“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为挛。”显见的是诊法中强调社会心理因素;而治疗中更是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作为基本治疗思想,特别突出病人心理障碍的疏导,并有专门的精神疗法。特别具有学术价值的是,《内经》将这两种生态环境合而为一,运用自然哲学的系统整体思维,成功建构了以五脏为核心的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医学生态系统,并熔入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之中,成为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学术支柱。

3 五脏是人内外环境沟通的机枢主体

在天地人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内经》突出了人的中心地位,并以人的五脏作为这个系统的核心。这里的五脏概念已从实体取义演化到功能主体的内涵[2],以便对天地人生态系统进行宏观整体把握,从而有四时五脏、神志五脏之论。

3.1 四时五脏 人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受自然选择而生存、发展,体内形成相适应的机制。大自然对于天地万物的影响,最主要是四时,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根本也。故圣人……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素问•宝命全形论》也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内经》以五脏作为人体适应四时变化规律的主体,即四时五脏。

四时五脏的形式有两种:一是肝心肺肾各应春夏秋冬,而“脾不主时”“寄旺于四季”(《素问•太阴阳明论》)。这与五行形式之一,“中央土以灌四傍”以脾为孤脏相呼应。二是五脏应五时,除了肝心肺肾各应春夏秋冬外,在夏秋之间又增一长夏属土以为脾应,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另《素问•六节藏象论》也认为脾以“至阴之气,通于土气”。“主”与“通于”即应时而旺之意,标志着五脏精气随时序(段)而递相盛衰,亦即《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说:春“藏真散于肝”,夏“藏真通于心”,长夏“藏真濡于脾”,秋“藏真高于肺”,冬“藏真下于肾”。

四时五脏的意义就是将人适应季节变化的生命活动机制化、模型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里适应季节变化的生命活动机制模型就是生长收藏,而以五脏命其名,即四时法则的代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三月“发陈”,夏三月“蕃莠”,秋三月“容平”,冬三月“闭藏”,依取象类比原则即五脏功能特性,二者一致是人顺应四时的生理基础,也是四季调神养五脏的理论依据,反之则伤相应之脏:“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在具体病证的病因、病机上,《内经》也以四时五脏说理,如《素问•咳论》“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咳为肺病,肺于秋当令,秋咳为肺本病,春咳则是肝病传与肺,依此类推。

3.2 神志五脏 在人与社会构成的生态系统中,诸种社会因素对及其人际关系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人的精神活动上,通过人的气质形成、认知过程、心理状态,形成各种情绪。《内经》将精神活动总称为神志,包括五神、五志,五神即神、魂、魄、意、志,主要包括意识、认知、思维;五志指怒、喜、思、忧、恐,主要包括各种心理情绪,统由五脏所主。如《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从而赋予五脏以精神变化功能主体的地位,称为神志五脏。

《内经》神志五脏理论,意在把握社会因素引起的精神心理变化对人生命活动影响的规律。如《素问•疏五过论》曰:“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将情志过激所伤与五脏具体对应起来,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灵枢•本神》更进一步论述了劣性心理情绪致病及其演化规律,说:“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说明社会活动中的过度悲哀、喜乐、暴怒等情绪会伤及五脏及其所藏魂魄等,影响认知、思维、行为,甚至引发躯体症状。

3.3 四时五脏 神志五脏统归于五脏气化之机 四时五脏、神志五脏,是《内经》关于人与其生存环境和谐统一、取得生存优势的生命机理之理论化表述,其方法是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即今所说系统整体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以五行沟通天人,同时又赋予五脏以五行功能化的概念,以便运用五行纵横相关、生克制化联系,掌握其机理与规律。

阴阳五行是具体演绎精气运动规律的机理模式,因而《内经》五脏的基本概念归于气化模式。按人“以四时之法成”原则,即肝生、心长、肺收、肾藏,脾或主化(五时)或“中央土以灌四旁”(四时),从而演化出《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肺者气之本”、“肝者罢极之本”、“肾者……封藏之本”“脾…者,仓禀之本”的大气化概念,《素问•剌禁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之小气概念,而总归于精气的宣泄、扩张、收敛、闭藏及4种运动间的调节。《内经》便是运用精气的这4种(5种)运动方式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制约,在天地人之间“搭建”了一座理论“桥梁”,使它们的关系状态之“和”与“不和”可以被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加以调节。

五脏主身之气化的理论不仅赋予中医五脏概念具有功能化的特点,而且能使之与研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变化的学科界限变得模糊,甚至消失,在今天看来处处含有“边缘学科”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完整、系统地论证了中国古代生态医学理论,在医疗实践的操作性上又非常成熟、有效,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

现代系统科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它不断地与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出、输入和反馈互动。中医学以一种特殊的形式―精气•阴阳•五行关系模式,将自然、社会和人体及其生命活动构成为以五脏为核心,外应四时(五时)、五方、五气、五味(谷肉果菜)、五音、五色,内系五腑(六腑)、十二经脉、五官七窍、藏五神、出五志等一个大生态系统,表述人之生命体是一个处于非平衡状态的自组织系

统,通过涨落,自组织系统可以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实现稳态和有序。

4 中医学生态观的临床应用举隅

中医学生态医学思想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悠久的历史,无论在气候地理环境、社会医学、生物环境、体质研究、临床治疗、养生防病等方面中医药都有丰富的经验和方法。

4.1 气候地域环境

四季气候变化、地理环境水土等特点,对人病证形成及其病位有一定的联系,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东风生于春,病在肝;南风生于夏,病在心;西风生于秋,病在肺;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中央为土,病在脾。”

现代研究表明,疾病发病率与季节相关。邱彩兰等对1981-1993年广西地区消化道疾病的住院病例的调查发现4月-9月高温、高湿度的季节,肠胃炎发病率最高,这与夏病于脾胃之说吻合[3];王玲等分析发现冠心病除冬天高发外,夏天高温、低压时高龄患者病猝发率也会增加,多因心血管粥样硬化而管内压突然增加所导致 [4]。四季中,当春季少阳之气升发不能应时而旺,肝气应升不升,会导致气机郁滞,表现为抑郁;若少阳升发太过,会表现为精神燥狂,如张晓云等分析调查5000例精神病患者发现精神分裂症春季发病最多[5];刘淑徵等调查儿科住院泌尿系统疾病238例,发现冬季急性肾炎和泌尿系感染发病率高,主要是小儿器官脏腑稚嫩,防御功能薄弱易受病毒或细菌感染而致病[6]。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传统习俗人的体质,文化和水土(地壳表面元素)等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发病规律。如西北方人高大,腠理致密,病多寒燥;东南方人体形较短小,腠理粗疏,病多湿热。东南沿海一带,气候湿热及当地的饮食习惯,多皮肤病、湿热病;而地方性甲状腺肿多分布在远离海洋的内陆和山区,地方性氟病,多在贵州、甘肃、山东等地。又如广东潮汕一带,人们嗜食品,鼻咽癌病多发等。中医诊治往往会根据地域不同而作相应处理,如徐大椿《医学源流论》说:“西北地寒,当用温热之药;东南地温,当用清凉之品……若中州之卑湿,山峡之高燥,皆当随地制宜。”

4.2 精神心理治疗 《内经》对于社会生态失调形成的情志紊乱进而所致病证,运用神志五脏与气化五脏理论,或用针、或用药、或用精神疗法,已形成系统、完善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并强调精神心理疗法,如清•吴尚先《理瀹骈文》谓:“七情治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药者也。”在《内经》,则据五脏五行相克关系,提出“以情胜情”之法,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金元医家张从正《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释曰:“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张氏正是治疗因情志过激而致疑难病证的高手,如“一富家妇,伤思虑过甚,二年不寐,无药可疗,其夫求戴人诊之,曰:两手脉俱缓,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夫以怒激之,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方而去。其妇大怒,汗出,是日困眠。如是八九日不寤,自是食进,脉得其平。”(清•俞震《古今医案按•七情》)此是运用情志相胜法治疗的典型案例。

4.3 养生治未病 养生治未病是预防医学的基本任务。中医学正可发挥其生态学医学之优势,通过调节人们的生活方式,顺应自然,避免邪害;和谐于社会人际之间,避免情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四季寒暑对人们行为的约束越来越小,大城市夜生活使人们不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度的工作压力和紧张的精神情绪,使人们长久处于过度心理应激状态;工业化遍及全球,空气、水质、噪声、放射性污染无所不在。如此等等,使人类虽然摆脱了烈性传染病的危害,但很快觉察到环境污染和恶劣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致命威胁。人们呼喊“回归自然”“返于质朴”的口号。我们虽然不能回到“茹毛饮血”“穴居野处”的时代,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天地人的和谐,是人类预防疾病的基本选择;在人际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群体之间,个体必须善为处之,调适观念与心态,以维持与社会环境的和谐,这也正是联合国卫生组织健康新标准要求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陈利和.以现代医学引领中医“绿色人才”素质培养的思考[J].中医教育,2003,22(3):4-15.

[2] 烟建华.《内经》五脏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5,3(1):395-399.

[3] 丘彩兰,李耀武.消化道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广西科学院学报,1996,12(6) :28-30.

篇(6)

阿拉扎大学是一所综合性高等院校,与中国多所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2010年,阿拉扎大学与中国国家汉办合作创办汉语语言中心,开设了汉语及中国文化课程。在学校礼堂,祖哈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学生们表演了精彩的民族歌舞,并声情并茂地朗诵和演唱了李白的诗歌《早发白帝城》。与学生们共同演唱了印尼民歌《哎哟妈妈》,全场响起阵阵掌声。

英国查尔斯王子为威尔士第一所孔子课堂揭牌

近日,在英国霍兰德沃里学校的校庆日当天,这座有着163年历史的著名私立学校到处洋溢着节日气氛。英国威尔士地区第一所孔子课堂在兰达弗里学校成立,查尔斯王储和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共同为孔子课堂揭牌。

孔子课堂揭牌仪式隆重而热烈,学生的书法和剪纸作品引起嘉宾的浓厚兴趣,具有浓郁的中国和威尔士特色的文艺演出将庆祝活动推向。

查尔斯王子在孔子课堂与来自中国的老师亲切交谈,并与英国学生就中文学习等问题进行交流。他对数百名老师、家长和学生代表发表讲话说,学习语言有利于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他希望孔子课堂不断取得进步。

霍兰德沃里学校有300余名学生,其中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学习中文。学校每到中国节庆日还会组织各种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和其他学校的学生参加,向他们推广中国文化。

苏伊士运河大学将汉语列入第二外语选修课

随着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培训规模的不断扩展,汉语课程已经在该校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重视。2011年春季新学期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首次为该校旅游学院开设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选修课程。

为埃及大学生开设汉语选修课―直是孔子学院的努力目标。几年来,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一直为该校旅游学院开设汉语培训课程,不少学生都是孔子学院汉语培训班的学员。孔子学院非常重视旅游学院汉语选修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将3个年级的学生分成基础、初级、中级3个不同层次的班,并配置了2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学生授课。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重新编写了教材,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为学生将来从事汉语导游、翻译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国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再度成功举办网络授课

4月6日,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在特洛伊大学图书馆的336功能厅举办第二次面向阿拉巴马州高中生的网络授课,有来自5个学校的上百名师生观看。

这次网络授课以文化为主题,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线,以春节为亮点,将规模宏大的节日习俗浓墨重彩地推出来,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课堂的布置匠心独运,一片喜气洋洋的中国红,以及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元素如福字、红包、剪纸、彩灯、威武的中国龙等送给现场观众巨大惊喜。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授课将文化和汉语结合得非常完美,展示文化的同时还带领学生们学汉语,包括春节祝福语和十二生肖的汉字和发音,现场的组织有序很好地体现了互动教学法。90分钟的展示和讲解在片激动、欢愉的氛围中落幕。

秘鲁里卡多帕尔玛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孔子教育思想”讲座

4月6日,里卡多帕尔玛大学孔子学院邀请利马san Marcos大学MG.Migue Polo教授做了一场关于“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的学术报告。这是里卡多帕尔玛大学孔子学院本学期中国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的首场讲座。

Polo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孔子的生平、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他不时引用汉文原典并加以阐释,如“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引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

近年来,随着中秘经贸合作全面展开和进一步深化,秘鲁当地的汉语需求越来越强烈。里卡多帕尔玛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筹备举行多种形式的汉语推广和文化展示活动,为孔院今后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爱尔兰北蒙纳斯特里小学“中国语言和文化”课情趣盎然

4月11日下午,爱尔兰科克市北蒙纳斯特里小学(North Monastery PrimarySchool)举行200周年校庆。爱尔兰总统玛丽・麦卡利斯(Mary Mc Aleese)应邀参加校庆活动。科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朱焱炜博士向玛丽・麦卡利斯总统赠送礼物并向她介绍了孔子学院在该小学进行中文教学的情况。

北蒙纳斯特里小学始建于1811年,是科克市一所有名望的小学。科克大学孔子学院从2009年明开始,为该校学生开设“中国语言和文化”课程。该课程除了进行汉语教学外,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设计安排了中国文化介绍与文化体验活动,如中国剪纸、中国武术、中国书法等。该校已通过友城交流与上海市恒丰中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目前正在积极申办孔子课堂。

篇(7)

据了解,有人认为,“第三医学”是继西医和中医之后又一新的医学体系,是一种新的、人性化的全息治疗方式。

提出者认为,西医可以称作第一医学。从哲学上看,它是属于本体论,也就是机械唯物论,也叫形而上学。从科学上讲,它是“验证”科学,即一切理论必须经过验证。它的特点是,一切经过试验,并且要有重复性。西医诊断出人体的哪个器官生病,治疗哪个器官。坏死器官可以切掉,无法替代的坏死器官,如心脏可移植健康器官来更换。

中医可以称作第二医学。中医检查病症与西医不同,西医靠科学仪器,而中医是靠望、闻、问、切。这样检查病症的方法主要是靠经验。它属于模糊哲学范畴。中医从阴阳出发,阴阳是中医的基本概念,同时也是个哲学概念,由于阴阳本身的歧义,造成中医众说纷纭,玄奥难懂,也影响中医的发展。人的眼睛有病,中医认为病因在肝上;耳朵有病,病因在胆上,这就是中医的辩证法所在。

也有人认为不是这样区分的,他们称西医和中医都属于第一医学,即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属于第二医学,如打各种疫苗等措施;而以“治未病”为主的养生保健,才属于第三医学。

不过,一般专家都倾向于前一种说法。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黄帝内经》就提倡“治未病”,这也是我国提倡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战略思想的本源。如今,“治未病”这种医学思想在经历了时代的发展和完善以后,从中医理论体系派生出来,成为独门医学,即第三医学。

“第三医学”理论的提出,已有些时日。最初是有专家将“植物保健和人体保健”进行了交叉研究。专家认为,给植物打农药防治病虫害,是以毒攻毒,植物本身也中毒了;人体患病打针吃药也是以毒攻毒,处理不好,危害很大,后遗症很大。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不患病。于是,提出从生理、精神、心理角度入手,建立心理愉悦、生理健康的联动免疫系统,以全息式的治疗方法,建立起全面的防御疾病的防火墙,让人在不知不觉之间,从根源上消除疾病。

根据国家中医药局的规定,不少中医院在院内建立起“治未病”科室,引进“治未病”人才,组建专家诊室,将临床医学与优生优育、智力开发、治未病(亚健康干预)、疲劳综合征、病后康复、保健养生、抗衰老、中老年保健等全面结合起来,对生命全程综合保护。可算是第三医学模式进了医院。

第三医学的核心

第三医学的核心是“治未病”,就是保健养生,用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谐相处是第三医学主要特征,人体各部器官处在和谐状态下,就不会生病。

如今,一些非手术、非药物防病治疗方式蜂拥而起,包括“节食疗法”、“断食疗法”、“自然疗法”、“音乐疗法”、“芳香疗法”、“身心健康疗法”等诸多方法,似乎都可以属于“第三医学”范畴。其共同点就是唤醒自身抗病能力,不经医院和药物,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预防为主,综合养生”是其主要宗旨。人体遵守自然规律,人们就能长寿。第三医学主要提倡以下一些方式方法:

提倡节食 不少养生专家都提倡节食,或者少食。为什么节食会有健康效果呢?因为节食可以使体温上升,从而产生以下一些作用:排出体内的毒素;净化血液;体温上升,免疫力提高。

进行节食会让自己“瘦下来”,这种瘦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变化,在身体的内部,也会产生更加革命性的变化。

多饮水 人的身体有70%的水分,婴儿出生时的水分更高达80%,然而现代人体内的水分却只有60%~65%,使得身体内每个细胞都有缺水的状况。人体各器官的协调,靠的是分泌液进行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水分,各器官的分泌液就会缺乏,就无法和谐工作。细胞无法排毒,甚至会导致中毒,甚至导致细胞死亡、异变为癌细胞。血液变黑而转浓,进而引发便秘。皮肤水分不足,就会产生黑斑、皱纹、老化、掉发等现象。

但饮水也要讲科学。夏日,有人喜欢饮啤酒止渴,这就大错特错了。啤酒不仅不能止渴,反而需要有水分来稀释。喝了一杯汽水或红酒,则要耗用掉身体内好几杯水。所以说,只有喝好水、喝对水,才能解决身体器官的内部和谐问题。而且喝水的方式也很重要,一定要小口小口慢慢地喝,让身体细胞有充足的时间吸收水分子;大口豪饮会使细胞来不及吸收,就让水分跟随尿液流失了。

当然,喝水的量也因人而异,如果是每天在外面跑业务、做外勤的人,一天喝水要比坐办公室的人多;而如果是在大太阳底下的劳动者或从事户外运动,需要喝更多的水。

腿是身心建康的驱动器 如果把身体比做一台机器,“腿”就是提供动力的马达,是体内各部器官和谐的驱动器。马达不灵了,机器便会老化、运转不良。生活中也不难发现,长寿老人几乎都步履稳健、行走如风。因此,养好双腿,长寿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

一个人50%的骨骼和50%的肌肉都在两条腿上;人一生中70%的活动和能量消耗都要由腿部来完成;人体最大、最结实的关节和骨头也在其中。两条腿有人体50%的神经、50%的血管,流淌着50%的血液,是连接身体的大循环组织。可以说,腿部肌肉强劲的人会有一颗强有力的心脏。

美国政府老年问题专家表示,从20岁开始,如果不积极运动,每10年可能丧失5%的肌肉组织。同时,骨骼中有“钢筋”之称的钙也会逐渐流失,人的骨关节,特别是髋关节和膝关节会出问题,比如容易摔倒骨折。老人骨折还容易导致股骨头坏死。

阻止腿的衰老提前到来,就是要多运动。老年人可选择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天最好能坚持健步走45分钟,行走1万步左右。

深呼吸促进长寿 呼吸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呼吸运动是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完成吸气与呼气,为身体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保证生命的正常运行。

肺的体积虽然不大,但肺泡壁面积约有70平方米。很多人因为呼吸太短促,使空气不能深入肺叶下端时,导致换气量小,所以很多人一生中只使用了肺部的三分之一。

呼吸主要分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现代人由于常坐办公室,缺少运动,许多人呼吸又浅又短,仅用胸式呼吸。

这种仅用胸式呼吸的方式每次换气量非常小,在正常呼吸频率下通气不足,会使体内的二氧化碳累积,导致脑部缺氧,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

为了更好地发挥呼吸器官的潜力,应该有意识地加深呼吸,避免快而浅的呼吸。

采用深呼吸,就可以使剩下的肺泡工作起来。当采用胸部呼吸的时候,位于肺上部的肺泡开放;而在腹式深呼吸时,肺下部的肺泡也打开了。

深呼吸能帮助人们减压,缓解失眠症状。主动调节呼吸的深度和频率,就能有效放松绷紧的神经,舒缓焦虑的心情。一些因为压力造成的颈部疼痛,通过呼吸练习,疼痛感将会减轻。失眠的人也可用呼吸法来帮助入睡。通过降低呼吸节奏、平缓呼吸,减轻失眠症状。

篇(8)

【关键词】 中医学 科学性 发展 标准 张功耀

Abstract: The science of human being’s substance does not equal to truth, even not the absolute truth.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there’s no science king surpassing every thing, all must be tested in practice. Therefore, TCM must be realistic, and put practice in the first place to encourage and require itself and find correct way of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s doubts in “Farewell TCM” where Zhang Gongyao completely neglects TCM from these points:(1)insist on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correctly consider TCM history and status quo; (2)insist on putting practice in the first place, reasonably evaluate effectiveness of TCM; (3)correctly treat difference between disciplines and TCM development.

Key words: TCM; science; development; standard; Zhang Gongyao

我认为实事求是、实践第一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源于客观存在是认识本源的基本的认识。因为客观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所以必须在“实事”——客观的、真实的可靠的客体中开始寻求一切正确思想。这一原理,是许多伟大的科学家的相同看法。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过“万物唯一的原理就在物质本性”,他“认为事物的本质寓于事物本身之中,是内在的,不是超越的。为了把握世界的真理,必须重视感性经验。” [1]达芬奇、林奈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真知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人们从感性经验开始认识客观。实践第一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实事求是原则的体现,但就科学体系而言,它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我以为,所谓科学,是人们对其所感知的客观世界进行探索而得到的规律性、系统性的认识。由于认识对象和认识角度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科分支。一切科学体系,包括历史的和未来的科学体系,都是人类在一定条件下认知活动的产物,由于宇宙在时空上的无限广延性和事物的复杂性及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人类不可能穷尽宇宙。换言之,人类产物的科学,不等于真理,更不是绝对真理。在不同学科间,也不存在凌驾一切的学科之王,一切都必须以实践来检验。因此中医学应当以实事求是、实践第一的科学精神来激励和要求自身,寻求发展的正确途径。张功耀先生最近全面否定中医的言论从根本上违背了实事求是、实践第一的科学精神,为中医药学的未来蒙上阴影,是有必要进行剖析的。张功耀先生对于中医的看法,集中体现在他的《告别中医中药》(简称《告文》)一文中,故结合该文的主要观点来加以讨论。

1 坚持实事求是,正确看待中医的历史和现状

《告文》从文化进步、尊重科学、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人道主义四个方面来否定中医,在历史和现实的基本事实方面,张先生没有表现出尊重基本事实的实事求是态度,这集中体现在《告文》的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人道主义的两个论题方面。张先生完全否定了中医药在保障中华民族健康和繁衍上的历史功绩,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虽然历代医事的记载并不完整,也不系统,但从包括《史记》在内的史书和历代浩瀚的中医文献,都可以看出中医药学从摆脱迷信巫术,到形成其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自身的过程中,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过的重大贡献。如果中医的历史状况不易为人所了解,那么,从传统中医流传下来的各种防治疾病的方法至今仍然卓有成效这一点,就可以反推出中医的历史功绩,中医对治疗SARS所起的作用就是最近的实例。在张先生看来,现在广大的中医工作者,都是在做耗费人力物力而又无效的乃至骗人的“不仁”的事。我认为,判断中医药存在合理性的问题,应当是看中医药的方法有无实践意义。第一是谁来评判的问题,除了专家意见,疗效标准、检测标准之类的评价体系外,最有发言权的是实践着中医药方法和接受着中医药方法的人们,有没有效,要问他们,要不要中医药,必须问医学的服务对象——老百姓,只有他们才是中医药方法的切身感知者和取舍的最终裁判者,而不是名人、权威说了算数的,这从中医药在我国,进而华人社会,进而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受到的欢迎和重视就可以得出结论。张功耀的言论不但侮辱了整个中医药界,同时也严重贬损了信任和接受中医药方法的广大病患的识别判断能力。对此,中医药界和广大民众是有权利讨回公道的。许多人对张功耀先生表示义愤,言辞或许激烈可以理解,这只能怪张功耀自己不检点。第二,必须解决评判标准的问题,关于这一点,下面将继续讨论。张功耀先生在《告文》中采用非理性的攻击方式贬低中医,言辞霸道而偏激,诸如“标榜”、“装腔作势”等等。所列“证据”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于无中生有,“挖掘”什么“狗屎绞汁”、“灵猫”、“发菜”之类,连一般中医都不了解的所谓中药来诋毁中医,真是令人震惊。《本草纲目》是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倾毕生精力完成的集大成的药学巨著,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译为多种文字,其多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张先生居然煞费苦心从全书52卷,约200万言中找出“立春雨水”之类来加以诟病,这种做法令人痛心而费解。张功耀先生说中医缺乏逻辑基础,但他自己却不讲逻辑,甚至采用没有事实根据的所谓“论据”,哪里谈得上逻辑二字。《告文》的许多论述,文不对题,比如他认为中医“不科学的医药措施”,危害了生物的多样性,但他首先列举的却是“姜”和“鸦片”,难道中医用姜入药,使“姜”成了濒危物种!中医曾经用“鸦片”止痛、止泻,现在已经禁用,这与生物多样性何干呢?为了生物的多样性,中医已经用水牛角替代犀角,人工牛黄替代天然牛黄……,这些事实张先生真的不知道吗!人们无法理解中医在生物多样性和人道主义方面存在什么重大问题!张功耀不顾基本事实,以偏概全,甚至无中生有,完全背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正如国家卫生部发言人所说,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无知”

2 坚持实践第一,合理评价中医药的有效性

中医无疗效,中药无作用是张功耀先生认为应当告别中医的基本论点。在讨论疗效的问题之前应当明确医学的任务和区别医学原理、临床医学和医疗行为的关系。医学的根本任务是维护人类的健康,属于应用学科,与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的基础学科不同。因此,判断医学有无存在的必要性主要在于它的实效,而不是它揭示了多少客观规律。医学虽然起于实践,但它需要寻求理论的支撑和指导,需要在实践和理论的相互促进上发展进步,这就是医学原理的重要性。临床医学是在医学原理指导下,结合当时的实际条件制定的临床治疗原则或条例规范,是人们的一种选择。而医疗行为则是根据临床医学规范由实施者结合自己的经验等做出的处理,虽然有时医疗手段的科技含量,又大大超越简单的医疗原理。如前所述,任何一种医学原理都是人类在一定水平上的认识,可能逼近真理,但不等于真理。作为一种“合理”的选择,临床医学就更不具备真理性,而具有个人因素的医疗行为根本谈不上绝对正确的问题。所以把一种医学体系说成是真理是不对的,而认为与其不同的体系就必定是谬误的判断更不能成立。医学以防治疾病为目的,如果我们将疾病简单地分成精神性和躯体性疾病,以及两者混杂的心身性疾病三大类的话,现在对于精神类疾病,所知甚少,效果欠佳;简单躯体性疾病也许有些办法,但对复杂性疾病则常常力不从心;对于心身性疾病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人类引以为自豪的感染性疾病,因为爱滋病、禽流感……而变得信心大减。基因医学曾使我们激动不已,然而随着对基因决定论的讨论和对基因治疗风险的清醒认识,人们已经冷静多了。在人与疾病斗争的这种态势下,医学互补是明智的。

21 关于疗效标准 西医治“病”,中医对“证”。现代医学将正常人体量化成复杂的指标体系,其疗效标准以追求指标恢复正常为基本特点,有客观、明晰、标准化等优点,但也存在不足,首先是指标体系不可能完美地描述疾病现象,而且有认识水平的局限,因而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另外,冷冰冰的数据常常忽略患者的感受而缺乏人文关怀。传统中医强调病人对疾病体验,体现人本精神,但不易标准化,不够明晰、客观,有时会受到感觉的欺骗。跟着感觉走可能误判,跟着指标走也许不全面。我们以高血压病为例,西医对血压的正常值经过不止四次的重大修改,我们就不能说这种修改中的标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即便是现在的标准,也不能保证其为终极标准。再者,时至今日,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还有许多疑团,所以有“原发性”之称,血压的升高是主要的、共同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但远远不是全部,如果用血压这唯一的“金指标”来判断疗效就有缺陷。比如,在病情复杂的病人中常有这种情况,病人血压“正常”了,“疗效很好”,但自觉症状未能改善,甚至有加重的现象。中医治疗降压不及西药,但可稳定血压,能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当承认症状的改善也是内在病理变化减轻的表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应当是临床医学的终极目标,可以成为中西医疗效判断的共同标准。从大量临实来看,西医在疗效上具有总体的比较优势,而中医的关注点不同,疗效有自己的特点,对许多疾病显示突出的效果,能达到西医的疗效标准,对某些疾病虽然显示效果,但不能满足西医标准。完全以西医标准来衡量中医的疗效是有缺陷的,中医界应借鉴西医标准,尽快研究能展示自身特点的,合理的疗效评价体系,并拿出具有说服力的研究结果。

22 关于统计分析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统计学原则被中医界无条件接纳,从此,个案报道逐渐销声匿迹,传统意义的经验积累和疗效判断被视为不真实,中医疗效遭到了统计门槛。统计学的介入为排除误差和杜绝虚假提供了锐利武器,统计被尊重为科研必须遵守的原则。我们通过西医借用来的统计方法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从众性原则”,它承认绝大多数,否定少数个别;认同一般,否定特殊。因此,很多特殊疗效的病例被排斥,以个体化为重要特点的中医治疗难于纳入统计。世间万物都有多数与少数,一般和特殊的问题,没有理由否定少数和特殊的存在,生命现象也不例外,我们不是承认特异体质吗!有时,少数和特殊反而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少数和特殊的变异,物种演化的渐变形式也许就不存在了,不知道人类是否还在猿的阶段,甚至连猿都不是。我们在抑郁症证候学研究中就发现,具有非常典型辩证意义的病例被排斥在聚类分析之外。[3]中医体系比较强调个体化,在统计学的应用上,不能简单的照搬,而应当引进消化吸收,研究合理使用的问题。当然,排斥统计学原则也是不可取的,一切虚假都必须杜绝,任何浮躁和不实只能给中医摸黑。

23 关于事实和解释 有一种思维或者潜意识是值得注意的,就是只要讲得出道理,哪怕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也是好的;即便有效果,讲不清道理,也应该淘汰。这里的“道理”,当然是指现代医学体系的内容。这种将某种“道理”(认识)真理化,赋予高于实践属性的观点,显然是有害的唯科学主义的排他性思维。张先生对《内经》水肿病认识的贬低就含有这种成分。《内经》是从整体来理解水肿这一疾病现象的,认为人体水液应达到生成与消耗排泄以及输布的综合平衡,否则即发生水肿。虽然对体内的具体变化认识笼统,类似于黑箱辨识的方法,最多是一个认识水平的差异,并非科学与不科学的问题,更何况现代中医对水肿的理解和治疗已经发展和丰富了许多。在白箱和黑箱的认识水平上,人类的认识基本是处于某个灰箱层次的水平上,绝对的白恐怕是难以企及的,因为我们只可能接近真理。现代西医对水肿的认识也属灰色的层次,否则就不会有“特发性水肿”的名称了。至于开鬼门(发汗)、洁净府(利小便)、祛菀陈莝(逐水)的治疗原则,也就是寻求人体水液的平衡措施,现代西医不是讲水和电介质平衡吗?在治疗时不是要记出入量吗?不是也使用利尿剂吗?应当说,中西医在某些基本原理的思维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如果从医疗实践的层次来分析,就更没有肯定一方而排斥其它的理由,医学原理和临床治疗学不是一回事,而临床实践就更带有一定个人的试探的性质。比如抗生素的应用,从理论上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但临床实际很难办到,我们不可能每次都等到药敏试验出来才选择用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凭分析判断和经验。又如胆石症,虽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也无良法根本预防,结石也难化解,于是在不得已的时候,进行取石、碎石或连同胆囊切除。不可否认外科手术对挽救病人生命、解除病人痛苦方面的巨大功绩,手术本身有精湛的技术和很高科技含量。但治疗的基本原理却并不神秘,实际上就是把有病的东西去掉,这与《内经》有水去水的思维如出一辙。总之,从临床治疗的实用性来看问题,一切无害而有实践意义的东西都具有合理性。

24 关于预防、亚健康和养生 虽然存在普遍的重治轻防的现象,但预防为主的思想毫无疑问是正确的。近年亚健康状态的提出,特别为非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开辟了一个很广阔的空间。中医的养生原理和方法,对健康人群、处于疾病康复阶段的人群,特别对亚健康人群,非常适合。亚健康是健康和疾病间的灰色地带,亚健康概念具有模糊思维的特点,亚健康的对策应当是综合性的,应当以调节平衡为原则,中医养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中医界应当大力推进亚健康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亚健康方向应该是一个有极大发展前景的领域。

25 关于药物的有效成分 张功耀先生《告文》中有一个很有趣的观点,那就是中医的复方不合理,甚至单味药也不合理,只有提纯为单体才是科学的。很显然,这是他所称之为化学医学的逻辑。药效作用是依赖于有效成分,成分复杂的中药乃至复方道理说不清,又难于研究把握,简直就是“异物入药”或者是什么有效成分都没有的“水”。我们不否认单体药物的合理性,它给人类与疾病作斗争提供了有力武器,但由此而否定中药饮片和中药复方的合理性也是片面和武断的。人类对天赐之物的应用,既有取其单一者,也有复合者,亦不乏混合者。就药物而言,不同纯度各有其利弊。单体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体内过程容易研究掌握,治疗作用针对性强,但针对的病理环节比较单纯,易出现副作用。人体疾病很复杂,往往需要几种药物的配合使用,特别是一些老年慢性病,常常多药同服,差不多就是混合物。其实适当地配伍用药也是现代西医经常使用的方法,比如复合维生素、复方降压药等等。如果从制剂学的角度看,赋型剂、助溶剂、溶剂、稳定剂、雾化剂……的使用在所难免,即便是现代的缓释剂、微粒剂,有哪种是真正以单体的形式使用的!如果按照张功耀先生的论点,除了有效成分,其它的都应该是异物入药了。中药的使用从来不拒绝去除杂质、异物、有毒和不洁的部分,否则就不用炮制了。中药也从来不拒绝提取,煎剂就是水提取,酒浸便相似醇提取,只不过没有提得那么纯而已。而现代的颗粒剂就是混合物,青蒿素之类的现代中药(我绝不赞成说青蒿素就成了西药,应该说是中药西制)就是单一成分。大多数的中药,不经特殊工艺提取,疗效经过数千年的实践考验,为什么不可以直接采用呢?我们可以与食物作一个逻辑学的类比推理:中药与食物成分同样复杂,中药的作用机理取决于有效成分而食物的营养作用取决于营养成分,许多中药和食物同样经过数千年的实践证明对人是有用的,营养和治疗同样是复杂问题,而且有些中药本身就是食物。如果按照营养成分决定论,那人类应该进食提取的营养素,人们的餐桌上将是三大营养素、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食物纤维则是近年才开始上桌的一道菜,这显然是可笑的。推理:按有效成分决定论来对待中药同样是可笑的。虽然类比推理是或然性的结果,但仍能提醒我们深思。这里的主要问题有二,与食物一样,人们对于成分极其复杂的中药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如多靶点的观点),包括所有成分的作用及其合理的搭配等未知的秘密,更不要说中药复方了,经过实践检验的事物,不能以人们的是否认识清楚来决定其合理性,理性的态度是,中药的单体成分作用强(如青蒿素)就用单体,有效部位合理(如多糖)就用有效部位,原生药好用就用原生药(如人参,是经历了医疗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有效的)。单体与复方的矛盾,实际就是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差异,这需要寻求新理论的指导来解决,也需要各种新方法的建立。我认为,中药研究中“血清药理学”和“指纹图谱”方法就值得关注的。血清药理学的设计者非常智慧,他把血清划界为一个黑箱,不管什么药以什么途径在体内产生什么变化,它总要通过血清这一最基本的环节作用于靶点,因此载药血清的作用能代表该药的效果,这对于成分异常复杂的中药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指纹图谱则是以最先进的分析方法而得出综合的结论,它具有分析的精细性又有综合的整体性,这种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思路是发展的方向,值得称道。总之,对于人类的生命现象,人们的认识有限,对于其中的精神现象就显得更为贫乏。医学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学科,任何一种形态的医学都没有骄傲的理由,任何一种经过实践验证有用的医学体系,都有存在的必要。

3 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学科区别和中医药学的发展

前面,我们主要从实践第一的观点出发,讨论了中医药存在的合理性。以下我们以实事求是的观点简要地讨论学科关系,说明中医药学的位置和发展的方向。如果把科学划分为自然和人文社会两大部分的话,以数学、物理、化学为代表的,以研究物质世界为对象的自然科学极大地造福人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现代人无不沐浴在科学的阳光之中。在我们满怀感激的时候,人们也对自然科学释放出来的难以驾驭的力量感到恐惧,自然科学遭遇到伦理的屏障,自然科学需要人文精神。而且以还原论为主的现代自然科学体系,在思想方法上也需要向整体论(或系统论)的转化或结合,也需要从人文学科中吸取营养。哲学是对最基本的问题,诸如世界观、方法论的探索,是对人类知识的高度概括。但哲学的基础是所谓其他学科,没有人类在不同领域的知识,也没有哲学。哲学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思想和方法学的指导,但不能赋予宗教裁判的地位。在基础学科之外,还有应用学科,虽然应用学科有赖于基础学科的成就来武装自己,但它们也在不断地为基础学科的进步提供支撑和养料。我以为,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各种学科之间的关系就像生态系统,虽然有不同的层次,但根本上是互补的,学科间有共性,也有各自相对的特点,而无至尊者可言。

31 关于学科基础 张功耀先生对学科关系的看法是很极端的,可以归纳为三个唯一,唯一来源、唯一道路、唯一标准。现代科学体系的主要发源地是希腊,但是否除西方就没有科学的起源?张功耀显然是赞成“中国古代无科学”的说法,这一命题虽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但我们还是感到奇怪,难道中国古代的数学、农学、天文立法都算不上科学!张衡、祖冲之他们也算不上什么科学家了。从张功耀先生的言论看,他的矛头并非仅仅是针对中医学,在他看来包括中医学在内的,非西方的一切成就都微不足道。既然只有西方有科学,当然植根于中华文化而流传至今的中医学的发展道路就应该被否定。张功耀认为古希腊的医学起源比中医早,更为先进,“但欧洲人还是告别了他们祖先遗留下来的草医草药,走上了化学医学的道路”,进而是生理医学、基因医学,按这个道理,中国早就应当告别中医。与西医学现代科学体系同步发展不同,中医学走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从迷信蜕变出来的世界各地医学的原始形态大体相似,都使用以草本为主的天然药物,形成了不同地域民族的传统医药,但在西医学的强势面前几乎都濒临灭绝,惟有中医药学仍然独具生命力,这除了数千年丰厚的经验积累外,中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是重要原因。很难用简短的语言来准确全面地评价中医理论体系,我仅从学科基础的角度加以说明。个人以为,科学奠基于客观的真实,而萌芽于合理的抽象,一个学科必有其成为基石的支撑。[3]中医学的理论,并非如张功耀先生认为的那样“中医的绝大部分概念和陈述没有经验基础”。阴阳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它起源于阳光的向背,冯友兰先生说:“阳字本是指日光,阴字本是指没有日光。后来,阴、阳发展成为指两种宇宙势力或原理,也就是阴阳之道” [4]阳光的向背是一个基于经验的事实,对日出日落几近乎麻木的现代人来说,对于阳光的向背也许不屑一顾,然而在古人眼里则可能是他们的第一感受,没有阳光就没有生命!古人从阳光的向背显示两种不同的景象,抽象出阴阳的基本概念来认识世界是没有错的,阴阳观具有典型的辩证法思维。《内经》承袭和发展了阴阳学说,并以此认识人类疾病现象,建立了“八纲”的病理基础和调节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的治疗规范,时至今日,每一个中医从业人员,都能深刻体验到阴阳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指导作用。用现代的眼光,也可以把人看成为一系列对立而又统一的生理机能的有机整体,诸如合成和分解、吸收和排泄、兴奋和抑制、扩张与收缩(心脏、血管)、凝血与溶血、成骨与破骨、细胞的生长与凋亡、胆固醇的运转与逆运转, cAMP与cGMP,基因调控的正调控系统和负调控系统……,难道《内经》:“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道理就如此荒谬吗?中医有病的概念,诸如“疟疾”、“蛔虫”、“霍乱”、“哮喘”、“中风”、“风湿”、“癫痫”等这些现代病名就是借用于中医,但中医更重视的是“证”。如果说病是从病因、病理改变的复杂因果联系来认识疾病的话,“证”便是从疾病的不同时段(时间)和不同类型(空间)来看待疾病,病和证有经纬的关系,西医擅长病而中医擅长证。证是疾病存在的客观反映,疾病发展具有时间的阶段性,同一种疾病又表现出不同的类型,而多种疾病的某阶段又可以表现出相同的状态,这显然是真实的,证的概念抽象具有合理性。现代西医没有“证”的概念,但有疾病共同病理环节的认识,有综合征的表述,虽然与证不同,却有相似的认知方式。证和病可以互补,中医辨证并非是张先生说的“煞有介事”的做秀。和西医与现代学科体系同步发展不同,中医学独自走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它从中华文化中吸取营养来武装头脑,以直接观察的方法探索人体奥秘,从数千年的实践中积累进步。正因为如此,中医学才具有一些可贵的特质,它有古朴的宇宙统一和谐思维,而无征服自然的狂妄;它不分解客体来认识生命,为整体论提供了一种朴素的原始方式;它注重生病的人,而不是只是把目光凝聚在我们认识尚肤浅的病上……,这些都是医学发展到今天所需要的元素,而以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换来的经验积累更是无比的宝贵。我们没理由苛求古人,更不能嘲笑我们的先贤,在一些最基本问题的看法上,他们超凡脱俗的深邃目光,比之现代人浮躁而功利的头脑冷静和睿智得多。对我们还不能理解的东西,可以搁置,但不宜随便否定,金字塔可不是来源与现代科学体系!中国有中医,是福不是祸,将之抛弃则是罪!

32 关于科学标准 张功耀先生忽视学科间的差异,对科学的判断采用了惟一的标准,基本上是数理的标准。张功耀先生提出了“理性医学”的概念,似乎那才是称得上科学的医学。张先生的“理性医学”是源于他的“以形式化的推理为特征”的“理性科学”。不错,中医肯定不是这种形态的学科。其实现代西医也远远不是这种“理性科学”,数学以外的学科,恐怕与“理性科学”都有距离,物理、化学也不可能完全通过推理来保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人类对于自身的生命现象还有许多未解之迷,生理属性在物理化学层次上也许知道得多一些,但在生命层次的把握上就显得不足,而对于心理现象则所知甚少,对人的精神活动能进行“形式化的推理”吗?医学上的疑团一大堆,真正能解决的疾病为数不多!我不知道张功耀先生所说的“理性医学”在哪里?由于生命现象的随机和非确定性,特别是精神现象的复杂性,也许生命科学、医学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张先生所说“以形式化的推理为特征”的“理性科学”。生命现象包含着物理、化学现象,如果把生命现象简单归结为物理化学现象的集合就大错特错了。由于张功耀先生坚持以非生命科学的原则来判断一切,所以他对科学的判断特别强调了“明晰的原理关系或因果关系”。在非生命科学中,事物的因果联系的确表现得比较明晰,几乎是“铁的纪律”,然而这种决定论的观点,在生命科学里就变得不那么管用了,生命现象的分叉性、反馈性、混沌性、汇聚性、经验积累性、时间的不可逆性……这些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使得因果关系变得十分的错综而不那么明晰,有时呈现出一团乱麻式的网络状(神经网络、免疫网络、细胞网络……)。面对线性和非线性关系广泛混杂的最为复杂的生命体,我们更需要高度智慧的概括,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来把握整体,而中医的思维有这方面的元素。张功耀先生举出“脉诊” 没有正常的参照而妄言异常来说明中医的描述连经验性都不具备。这再度表现出他对中医学的无知。中医对“脉”,是从快慢、节律、“形状”、“态势”等方面综合描述的,即便是今天,我们仍然难以通过数学和物理的方法,全面解析人的知觉所能感知的所有脉搏。对于这个高难度的问题,中医的先辈们是极其聪明的,《内经》有言:“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他们所采用的思维方法是“以不病调病人”,也就是说以正常人为标准来判断异常,比如对于脉搏的快慢就是以正常人的呼吸节律作为记时器来判断的,而这种以正常人为标准来确定正常值的办法正是现代西医所采用的普遍原则。中医针灸学在确定穴位位置时采用的同身寸法,进一步将标准个体化了,是更为科学的标准确定方法,学了三十多年中医的张功耀先生为何不知道?

33 关于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药学具有不同于西医学的确切效果,在理论上具有可贵的特质,我们在要求学术界和全社会事实求是公平地对待中医药学的同时,也应该事实求是地对待自身的不足,特别是在发展方面的困难,在不可能倒退的历史进程中,中医界不能总是在前进和后退中蹉跎岁月。个人认为,把回到过去作为目标和方向是没有出路的,因为这不符合客观规律,也不符合中医的历史(不同于张先生所说,中医药学发展虽缓,但仍然在积累式地发展)。我们应当回首过去,应当努力继承,那是为了新的出发,我们应该记住“有容乃大”的古训,吸取一切人类文化的优秀部分,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我们应当心平气和地对待现代医学体系,摆脱排斥性思维,中西医各有优势,对方的优点也常是自己的缺点,中医学两者即便不能结合也应互补,有竞争,但更是值得相互借鉴和学习的友军。我们应该摆脱封闭发展的禁锢,走现代化方向。我认为,中医的发展,主要受制于理论的瓶颈,传统、原始的整体思维很难为中医插上起飞的翅膀,中医的突破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生命科学中更高层次理论的出现,这种理论应该是分析和综合在高层次上的统一。中西医之间的分歧首先是认识方法的差异,一个是不断追求现象后面的物质基础,一个是通过现象进行整体的把握,精细确切与宏观全面显著不同。前者依托整个现代学科体系同步发展,中医则保留了原始整体性思维的火种,独自前行,发展的动力和速度不能相比。在现代科学从还原走向整体的时刻,是中医有可能振兴的机遇,以系统论、控制论、生态论等为代表的新理论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中医自身不具备独立产生新理论的条件,但可以为之提供一个初级模式,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第二是中医学的有效积累。这包括理论和临床两方面。中医理论有许多事必须做,需要再整理和深入挖掘,发扬优秀的,有活力的部分,绝对不能固步自封,神化中医理论同样违反实事求是的精神。临床疗效是中医赖以生存的基础,主要的任务是加强继承、弘扬传统、提高疗效,制定规范。临床直接观察是中医经验积累和理论研究的重要途径,通过临床进行中医方法学的研究应当成为重要方向。中药应与中医协调发展,如果脱离母体,只能成为西药研究的初级样品仓库。特别是中医的科研,必须解决低水平重复问题,不能是不想就跑,跑了之后还是不想。第三是人才的涌现,特别是杰出的大师级人物与大量精英人才的出现。中医学的确处于困难时期,要不被淘汰,只有奋起,让我们记住老子的名言:“反者道之动”!我们应该接过先辈智慧的火炬,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吸取力量,排除一切干扰,为中医药学的未来努力奋进!

参考文献

[1]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0.

篇(9)

中图分类号:R15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3-0030-03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的发展,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我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按照老龄化评判标准,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更加不容乐观。人口老龄化使得老年人更加关注疾病防治与祛病养生。而在我国传统医学中,中医食疗对于老年人的疾病防治疾病和养生都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食疗即饮食疗法的简称,是利用食物的适当搭配调整来进行防病治病,或促进病体康复,是以食品的形式来具体应用。它既不同于药物疗法,也与普通的膳食有很大的差别。

1 食疗的历史发展

食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记载看,有禾、麦、黍、稷、稻等多种粮食作物,已能大量酿酒。在商汤之前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中,已发现有……到了战国时期,终于有了有关食疗的理论,标志着食疗的飞跃发展。食疗的真正发展是在周代。《周礼》中把医生分类,其中就有“食医”,居诸医之首,掌管周天子的饮食,“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食视齐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凡会膳食之宜。牛宜棕,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膈宜麦,鱼宜菰,凡君子之食恒放焉”。《周礼》的记载,说明在周代就已经出现了专职饮食调养的人员,其地位和“医师”(掌医之政令),“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疡医”(掌肿疡)是一样的,《周礼・天官》中还记载了疾医主张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则主张“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等。这些主张已经是很成熟的食疗原则。这些记载表明,我国早在西周时代就有了丰富的药膳知识,并出现了从事药膳制作和应用的专职人员。“食医”的记载,说明我国古时对饮食健康的关注程度已非一般。秦汉以降,医学著作浩如烟海,《黄帝内经》有“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的治病原则,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专列“食治篇”,这是现存关于食疗最早的专篇著述。孟冼所著《补养方》经其弟子张鼎增补成的《食疗本草》,南唐陈士良编著的《食性本草》,则是专门的食疗论著,食疗从此成为一专门学问。可惜此两本书已亡佚。此后,历代医药学家在临床实践中对食疗也多有完善和发展。北宋《太平圣惠方》中的“食治论”,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吴瑞的《日用本草》、明代卢和等的《食物本草》、宁原的《食鉴本草》、朱槽的《救荒本草》、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等,许多食疗方至今仍然被应用。

2 食疗的基本原则

食疗之所以得名,乃是为了与药物疗法区别。食物疗法和药物疗法有很大的不同,《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食物的治病原则,就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对人体基本上无毒副作用,也就是说,利用食物(谷肉果菜)性味方面的偏颇特性,能够有针对性地用于某些病证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调整阴阳,使之趋于平衡。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心的康复,食疗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丰富和发展的。因此在食疗的运用中也遵循了中医的基础理论。食疗的基础是中医基础理论,食疗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基础原则。

3 食疗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

人进人老年期后,人体组织结构进一步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步障碍,身体抵抗力逐步衰弱,活动能力降低,以及协同功能丧失。此时身体免疫功能降低,对外邪入侵的抵抗力降低,遇到外邪入侵,容易发生疾病。因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需要注意正常的生活保健之外,还需要注意饮食的健康。因为老年人的疾病和健康都和饮食密切相关。简单说,怎么吃,吃什么,都有讲究。因此食疗对于老年人越发重要。而老年人饮食的情况较为复杂,不能简单的决定食谱,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3.1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也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老年人食疗在这里也同样适用,具体到各种饮食,就是体现膳食平衡,营养均衡的观念,人的饮食结构是一个整体,现代营养学认为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纤维素七大类物质,这几大类营养素分别存在于不同种类的食物中,如粮食类食物主要含有丰富的糖类,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鱼、肉、奶、蛋类则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老年人尤其不可偏食,过量摄取其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而不注意饮食搭配。《黄帝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莱为充,气味合而服之。”指出了老年人饮食应该多样化的问题。事实证明,人类的饮食结果和营养摄人是一个整体,不挑食,不偏食,均衡各种营养的搭配,合理饮食,均衡饮食,有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3.2 辨证饮食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指导原则,即在临床治疗时要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结合老年人的体质临床辨证,加以相应的治疗,饮食和中医辨证治疗一样,也需要进行辨证,只有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进行选食配膳,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于身体有害无益。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故所进饮食也要与寒热虚实相适应。老年人尤甚。因病证而异。饮食也有不同。根据中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如神疲气短,倦怠懒言。舌质淡,脉虚无力等为虚证;虚证患者以其阴阳气血不同之虚,分别给予滋阴、补阳、益气、补血的食疗食品治之‘形体壮实,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厚苍老,脉实有力等为实证;实证患者应根据不同实证的证候,给予各种不同的祛除实邪的食疗食品,如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攻逐水邪等;怕冷喜暖。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迟等为寒证;寒性病证,给予温热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口渴喜冷,身热出汗,舌红苔黄,脉数等为热证;热性病证,给予寒凉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因病证而异,饮食也有不同。临证当辨证论之。

3.3 五味调和 药有四气五味,是为酸、苦、甘、辛、咸。“药

食同源”,故食物也应该与药物一样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就是讲究“五味调和”,饮食“五味贵和,不可偏胜”。因此老年人食疗也应该调和五味,五味调和。便可“壮筋骨,益气血,健身却病,延年益寿”,五味失和,则变生疾病。五味分人五经,酸味入肝经,苦味人心经,甘味人脾经,辛味人肺经,咸味入肾经。《内经》有云:“多食咸则脉凝涩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肉痛而发落,”五味调和,搭配饮食,不可因偏嗜而废。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中国人饮食结构的逐渐西方化和简易化,西方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正在影响中国人。老年人大量摄人肥甘厚味,放弃了国人传统的以纤维和维生素为主的健康饮食,使得身体内的脂肪,胆固醇等物质过量堆积,势必引发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病症。也使某些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直肠癌等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所以,老年人为了保持身体健康,饮食方面必须五味调和,均衡搭配。健康饮食有助于老年人调节身体的饮食搭配,做到营养均衡,《内经》所谓:“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即是此意。

3.4 饮食有节 中医内科许多疾病的发病因素都和饮食无节制有关。脾胃乃先天之本,受后天水谷精微而化生气血,濡养全身,饮食不节,脾胃最先受伤,脾胃伤则无法运化水谷精微,气血不得化生,五脏虚弱,正气衰微,发生疾病。所以饮食要有节制。这里的节制是适量的意思。不能吃的过多,但也不可过度节食,吃的过多,营养过剩,堆积体内,脾胃不及运化,阻塞经络气血,引发眩晕,胸痹诸病。过度节食,营养不足,脾胃不得吸收足量的水谷精微,气血微弱,无法濡养全身,正气不足,卫气不得固护于外,营气不得内守于内,易于感受外邪,发生疾病。《黄帝内经》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吕氏春秋》中则说过:“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尚书》也主张“食哉唯时”。老年人需按照一定时间有规律的进食,才能使人体建立起条件反射,可以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反对暴饮暴食。

3.5 三因制宜

3.5.1 因地制宜 中医食疗与中医辨证施治的观点一样,强调因地、因时、因人制宜。《黄帝内经》曰:“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盐……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跗……中心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老年病的中医辨证施治,当结合实际情况,不可拘泥。饮食疗法也应遵循一样的原则。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各地的饮食习惯并不一样。当然我们不可能真的拘泥于内经的经文意义,但是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各地的水土不同,人民体质也有差异,治病需参详,食疗也是一样,同一个人来到不同的地区,摄人不同的饮食往往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饮食习惯的差异体现出来,就是俗话说的“水土不服”。如南人嗜辣椒,因南方地卑土湿,瘴气之所,食辣椒以克瘴气,故湖广四川一带饮食偏辣,北方天寒地冻,游牧民族所居,游猎牲畜,烧烤肉食,饮牛奶,烟火味重。不同地域,文化传统不同,气候条件不同,人类久居其地,自然就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因地制宜不仅适用与一般人,老年人更加应该注重饮食的地域性差异,以避免发生疾病。

3.5.2 因时制宜 时令饮食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话题。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不同,老年人的时令饮食也不尽相同。《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奉长者少。”指春天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点甘味的食品,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春季阳气发越,清阳上升,应适当多吃些葱、姜、蒜、韭菜等具有祛散阴寒助阳气升发的食物,少吃性寒食品,以防有碍阳气发越。“夏三月,此谓蕃秀。……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所以夏季不可过于冷饮,以免损伤脾胃。夏夜乘凉,不可贪食冷饮,以免寒湿留滞,发生疾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冬为飧泄,奉藏者少。”秋季饮食,注重养肺阴,润肺燥,避免辛散、刺激、香燥物,同时也要避免寒凉伤阳的食物;进食一些当令的蔬菜瓜果等食物。“冬三月,此为闭藏,……春为痿厥,春生者少。”调理饮食,不可多吃烧烤炙博肉面馄饨之类的食物。平时食味方面,适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造成心脏生病,所以适宜养心,因时制宜是老年人时令养生的重要原则。

3.5.3 因人制宜 老年人的体质随年龄、性别、地域、饮食习惯有所差异,需要的营养结构也有所不同,所以饮食的调制也应因人而异。老人的体质差异决定了饮食的差异。瘦人火多,胃火亢盛,不可多食辛辣,以免助火伤津;可多食瓜果蔬菜等食物;肥人痰多,痰湿为主,内阻经络可发为中风,故不可多食膏粱厚味,应多食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阴虚者饮食当补阴,不可贪恋热食;阳虚者食当温阳,不能多食冷饮;气血俱虚者当补益气血,血瘀者食当活血化瘀,可少量饮酒,以活动血脉;气郁之体质者,舒畅情绪,平素应多食一些能行气的食物,避免肝气抑郁。人的体质差异是先天的,而自然地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道法自然,人也应该法道,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

4 食疗和药物治疗的关系

篇(10)

中医学概论教学内容多,医学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零碎、抽象,如望诊、问诊、切诊的相关内容。中医本科生300多学时的内容要在非医学专业80学时讲授完毕,并且这些专业的学生大多在一年级、二年级接触这门课程,没有经过西医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组织生理尚不熟悉,因此如何把握教学的深浅度,成为一个难题。

2、学习认识不足,方法欠缺

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及问卷调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甚至对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时产生疑问,如计算机专业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计算机编程就可以,体育健康专业学生认为练好自己的体育专项就行,学习医学尤其是中医学对其专业并不重要,对今后的就业也无帮助,因此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学生虽然对中医学概论感兴趣,但认为需要记忆的内容繁多,也很抽象,不知从何学起,也不知道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中医的思想精华,并在本专业中得以应用。

3、实践性强,操作难度大

中医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临床实践性很强。但由于中医学概论学时非常有限,培养目标与医学专业有所不同,没有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与临床病人相脱节,因此缺乏客观性、具体性和操作性。如脉诊中脉象的学习,问诊的内容及技巧,用药的规律及疗效。

二、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1、结合文化背景,诠释中医理论

中医学孕育于中国传统人文土壤之中,与西方现代医学有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讲授时,要时时结合古代文化知识,如中医学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病因学说中“风邪”与自然界中“风”的联系;兵法在治法中的运用等等。因此,我们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中医多元文化背景的讨论与交流,从而让学生逐步领悟到中医学中阴阳、气血、藏象、正邪等基本概念的内涵,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科学性,中医临床疗效的特色优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从学生角度出发,换位思考,认真分析部分学生因内容多、学时少、医学知识面广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化,尽可能“博览”,而不宜“精深”,以适应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层次深浅恰当,如详讲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内容,而略讲中医诊断学、方剂学内容;并将相关重复的内容合并,如病机学中“气血失常”与辨证中“气血津液辨证”,病因与发病中“邪正与发病”与病机学中“邪正盛衰”、辨证中“八纲辨证-虚实辨证”。这样不仅节约学时,还可使内容有机整合。针对不同专业,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如体育健康专业由于大强度的训练容易引起损伤及疲劳,因此对祛风湿、活血化瘀、补益方药等重点讲授;医学英语专业由于需要对中医药知识进行英语翻译,因此对中医药文化背景、医理的疏通、名医名药介绍及现代研究进展有所侧重。计算机专业由于长期接触电脑,颈椎病及视力下降较普遍,因此对经络学说、按摩手法及养肝明目中药进行重点介绍。

3、教学方式多样化

制作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并购置了成套的VCD光盘,在课堂上运用了各种有效的直观手段,如图片、影片、动画等,以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临床常见病和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展开,学以致用,并向学生灌输中医对老龄化社会“治未病”、养生保健、药膳、凉茶等所作的贡献。在讲授中医望诊、问诊、脉诊教学过程中,通过经过优化的情景演练,激发学习热情。通过临床模拟、病例分析学习辨证论治。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医学英语专业还留出1~2学时让学生自行制作PPT,并上台试讲;对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计算机专业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网页制作小竞赛,并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考核范围。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我校中医药文化节,撰写中医药在本专业中的应用构想等相关论文。

4、以导为教,发挥学习的自觉性

虽然中医学概论课时缩减,但内容仍然博大精深,运用“填鸭式”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而且忽略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给学生上课的第一节课时就给出具体参考书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医学,要求每周做两次读书笔记,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应解答。在讲授“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时引导学生学习《内经讲义》;讲授“气血”功能时引导学生理解当归补血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方义;讲授“脏腑辨证”时不仅引导学生翻阅临床医案、医话,而且将医案提前拷贝给他们,以便节约课堂时间,加强辨证思维能力;讲授中药学时带领他们到我校药王山辨识中药性状、功能。始终引导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去“发现”知识,而不是简单的给他们“灌输”知识。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将中医学宏观、思辩的内容向直观、形象化方向转变。

篇(11)

1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研究的意义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近年来备受国内学者关注,但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概念、层次和构成要素等,仍然众说纷纭,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董泽芳[4]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主要由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管理模式与教育评价方式这要素构成。目前,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护理教育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在老年护理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然而老年护理专业化的发展相对滞后,医院、社区及养老机构内为老人服务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普通护理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老年护理专业教育[5]。如何提升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一批能够通过精心照护来增加老年人的自理年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和心理健康需求的老年护理工作人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

2国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展

2.1澳大利亚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澳大利亚作为最早迈入老龄化的国家之一,对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并在长期的培养过程中形成了资格证书培养模式、学历证书培养模式、继续教育培养模式3种人才培养模式[6]。①资格证书培养模式是指有志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年龄≥18岁的学员都可以通过TAFE学院的培训获得老年护理三级证书,然后在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护理助手的工作。之后,还可以继续攻读老年护理四级证书。这种培养模式类似于我国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②学历证书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大学教育培养注册护士,而注册护士可以在工作2年后继续攻读老年护理方向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高等教育和老年护理管理相关工作。③继续教育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秉持着满足市场需要的宗旨,针对性强,能力培养方案及要求与时俱进。这3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许多有志于老年护理的人员都能很快加入老年护理的队伍,加速了澳大利亚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进程。

2.2泰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泰国老年护理起步较早,人才培养层次多样化,并在老年护理课程设置方面有许多创新[7]。泰国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多个层次,在各层次的教学中,课程设置独具特色。泰国护理本科生课程设置中的老年护理课程主要包括大学2年级2个学分的理论授课、大学3年级3个学分的见习课和大学4年级4个学分的实习课;老年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则主要包括2年的研究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博士研究生在学完2年的博士必修课程(如统计学、护理理论)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术研究,并由教学委员会为其推荐老年护理教研室的教师作为导师。泰国老年护理课程设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理念,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及动手能力。这使得泰国的老年护理教育独具特色。

2.3日本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日本比我国提前3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培养方式[8]。日本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是按学历水平由低到高进行的,依次是介护福祉士、社会福祉士及老年专科护士(CNS)。日本福祉类院校根据培养层次的不同来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例如介护福祉士和社会福祉士的课程都是由综合教育科目、专业基础科目和专业实习3个部分组成,但社会福祉士增加了大量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容,而取消了一些专业基础课程。老年护理学同成人护理一样,在护理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且教材中突出具体的案例学习,体现整体护理、人文关怀等理念,并注重促进护生循证护理观的培养,增强了老年护理人才的实用性。

3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3.1校企共建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中强调,要重点加强老年护理等领域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为我国老年护理学专业申请成为二级学科提供可能性[9]。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作为我国本科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先行者,率先于2010年在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开设了“特需护理专业方向”培养老年护理人才;2011年9月该专业方向正式获批并更名为“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采用“校企共建”的办学模式,创建了富有老年特色的课程体系,采取了“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策略,培养老年护理高级专业人才[10]。除此之外,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护理分院也于2015年开设了本科护理的“老年服务与管理”方向,通过与高端养老机构签订协议的“订单式”培养,深化校企合作,培养能在养老服务机构及相关健康产业进行业务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1]。同时,高职院校也开始逐步实施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改革。山东英才学院在以往的“2年理论和1年临床”培养模式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与一些社区及养老康复机构(如杭州康久天颐老人之家、杭州英智康复医院等)合作,成立养老服务社会实践基地,构建以高端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高技能、高创新能力(三高)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12]。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基于“现代学徒制”实行“1.5+1.5”的培养方法和“双导师制”,并推行孝道教育,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13]。校企共建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对接养老机构的需求,让学生能尽快掌握老年人心理和老年护理专科操作,从而培养出更专业的老年护理人才。

3.2五位一体产学研结合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院借鉴了其他院校办学经验,在校企共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五位一体(学校、科研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产学研结合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4]。这一教育模式,不但让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相关养老机构的需求,还可以让学生有更多就业选择,让他们的就业不再局限于医院,并且能够培养出具有科研意识的老年护理人才,有利于老年护理人才进一步的专业成长。

3.3中医特色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慢性疾病逐渐增多,因此,拔火罐、艾灸、按摩、理疗等中医护理服务项目更适合在老年护理当中开展,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也逐渐受到重视,中医护理相对西医护理在老年护理中有更多的优势。面对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江门中医药学校创新了中职学校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将中医药教育引入了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注重中医养生技能和中医康复保健知识技能的培养,融合中医理念来构建职教体系,培养具备中医诊疗与护理思维、能开展简单有效中医诊疗护理的老年护理人才,为广大基层养老服务产业提供人才支撑[15]。王云翠等[16]在分析成功老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现状,从人才培养的定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对中医特色本科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所以,培养中医特色老年护理人才,是促进老年护理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中医特色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4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展望

对比国内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合理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象层次局限

国外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象大多囊括了从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的所有学历层次的老年护理学生,我国局限于高职和本科的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学生,缺乏针对更高学历和资历的老年专科护士或者老年护理专家这一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4.2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较少

目前我国大多数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停留在针对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实践环节模式和课程设置方式这几个方面的理论探讨,实证研究非常少。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落到实处,还是要看实际效果。

4.3缺乏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