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语文老师的教学特色大全11篇

时间:2024-01-18 16:01:0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语文老师的教学特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语文老师的教学特色

篇(1)

顾名思义,快餐文化指的是一味追求速度而忽略内涵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也渗透在学生的作文内容当中。作为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和传播者,语文老师教学中摒弃快餐文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就从三大方面分析快餐文化社会大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一、教师要学会利用教学当中现有的文章进行作文教学

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对课文进行精准到位的讲解和分析给学生的作文写作提供良好新颖的素材。现在很多学生受快餐文化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读名著的时候不求深入分析,只是一味阅读精简版的名著,造成学生在作文素材的运用上常常张冠李戴,这一点是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以根除的。语文老师想要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一些诗歌,“虽然当前,人们的诗歌观念百态纷呈,但有一点我却可以认同:诗是意象符号系统。”[1]

因此,语文老师在平常的课堂讲解过程当中必须要强调重点,从而让学生掌握必须进行熟读背诵的知识点。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提问,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在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必须把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然户再进行表述,这样无疑就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作文课的教法是灵活多样的,不同的语文老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有的老师比较擅长串讲法;有的老师喜欢采取谈话法和评点的方法;有的老师喜欢让学生多做一些练习;有的老师喜欢旁征博引,不愿意进行死板的紧扣课文教学。老师可以多给大家放一些诗歌看,“诗歌与哲学是近邻”[2]。

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不要总是受快餐文化的影响,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鼓励学生对老师提出作文教学的改进意见,并且注意弥补自身作文教学的不足之处,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作文教学能力。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自身的连贯性不然理科知识严密,因此语文老师要学会针对自身的学科特点,善于抓取要点,理顺作文教学思路,把握好自身所讲的总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鼓励、支持和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世界名著,助力作文写作

语文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背诵名著中的经典段落和词句,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自身气质。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各具特色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摒弃快餐文化对学生的毒害,比如――提出问题、让学生朗读和辩论、多媒体展示、看经典名著和获奖影片等等。

语文老师在学生进行作文写作之前,可以先给大家讲一些名著,对名著进行鞭辟入里的深入分析,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点,从而也为学生的作文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素材。语文老师可以进行示范,讲一些典型的写作手法,让学生学会多种多样的写作技巧,从而达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语文老师可以让大家看一些文章写得比较好的优秀范文,分析其中的语言艺术奥秘,从而让学生喜爱和欣赏语文,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白的《将进酒》和王勃的《滕王阁序》等。

三、语文老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相信写作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并给学生一些提高写作能力的书籍。此外,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当中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绝非快餐文化对学生的不良影响能力。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所激发的写作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进行流畅自然地表述自己想要阐述的中心思想。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推荐学生阅读不同的书籍,如童话书、历史书、政治书、地理书、名人传记、动物世界、植物世界等,学生的阅读知识面拓宽了,写作起来就非常得心应手了,进而达到如鱼得水和炉火纯青的高深境界了。

为了更好地应对快餐文化给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寻找一些开卷有益的书籍进行阅读,抵制肤浅庸俗的书籍对学生的毒害和不良影响。老师在指导学生选择浅显易懂的书籍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学生看一些低于课本水平的书籍,从而更好地阅读高难度的书籍。语文老师也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对话多和情节非常有趣的小说,如神秘冒险小说和带有插图的书籍,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开展作文写作。

总而言之,语文老师应该与学生共同努力,从多方面入手抵制快餐文化的负面影响,为“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大发展和大繁荣建设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篇(2)

中图分类号:G623.2?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98-0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3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小学生要“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遵循这一要求,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大都把阅读教学尤其是课文赏析当成中心工作来做。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无论是哪种体裁,在语言上都是意韵优美、各具特色的。比如,诗歌的情感丰富、语言精练;散文的言近旨远、语言优美;小说的情节动人、语言流畅……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课文,就一定能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获得极大的美的享受,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存。不同的文体,不同的章节,语言赏析的方法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根据具体的文段选择相应的语言赏析的教学策略。那么,小学语文语言赏析的教学策略都有哪些呢?

一、指导学生赏析优美的词语

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很神奇的。有时候,看似平常的一个字或是一个词就能够传递深远的意义,造就奇妙的意境。入选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都是经过时光积淀的文质兼美的短文。这些短文大都是一些大家的佳作,文章里往往寄寓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尤其是在遣词造句方面更是应该成为小学生学习课文、模仿写作的范例。因此,可以确定的说,小学语文课本里多的是词语优美的例子。小学语文老师在教这些课文的时候,绝不能轻易地放过这些绝佳的教学机会。从文学体裁看,不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根据其表现主题的形式、方法的不同,优美词语的使用都有着其独特的特点。但是不管文学的样式如何,在赏析词语的时候都要考虑作者的情感、态度,都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仅以诗歌为例,小学语文课本里选取的古代诗歌都是历经千百年流传至今的,这些诗歌在词语使用的技巧上自是不必多说的。在诗歌教学时,我特别注意这些活用词语的范例的赏析。例如在教学白居易的《暮江吟》的时候,我就抓住“一道残阳铺水中”这句诗中的“铺”字,引导学生赏析这个词形象地把夕阳斜照的情景写活了。在此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从情感方面赏析了诗人一改前人的悲秋之气,尽情抒发了对江景的赞美之情。

二、指导学生赏析巧妙的句式

我国的语言文字历来是很讲究句式的变化的,这是许多国家的语言文字无法比拟的。自古以来,我国的语言文字就有骈文和散文之分。一直到今天为止,很多文章在句式的选择、运用上都还是很讲究的。比如说诗歌,如果是古代诗歌的话,那么相对讲究音韵的和谐、句式的整齐;如果是现代诗歌的话,则在这方面的要求要弱些。再比如说散文,散文通常会以生动的语言取胜,所以相对小说而言,散文可能更加注重句式的选择与运用。有的散文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散文句式则参差不齐,体现了一种错落美。所以说,小学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赏析课文的时候,要紧紧抓住文体的特点,并以此来指导赏析,这样才能做到指导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的时候,我就特地把“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个句子拿出来引导学生做赏析。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只是感觉这个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可是要让他们说说好在哪里却又说不出来。经过指导,同学们明白了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句式,正是排比句式的使用,使得文句显得对称工整、音韵和谐、气势强烈。

三、指导学生赏析传神的修辞

所谓修辞其实就是对语言文字进行修饰,也就是在使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利用多种修饰手段,使语言文字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修辞的种类繁多,但是每一种修辞都各具特色,起到了很好地修饰作用。因为有了修辞方法的运用,我们的语言文字因此而生色不少。小学语文课本里多的是这样的例子。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课文的时候,对于这些使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应该把它特别地指出来并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关于修辞方法的教学,语文老师应尽量避免过多的理论、概念上的讲解。因为这样往往会给学生一种晦涩、难懂的感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对比手段去进行赏析。还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语文老师在进行修辞教学时,应该坚决避免凡是赏析都由老师包办,或是让学生把教学参考里的赏析范例抄下来苦背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在学习新的修辞时,先由老师对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介绍,然后再由老师示范赏析。等到同学们对这种修辞手法有了逐步的了解后,再由同学们自行赏析,而老师只是进行补充、评价。在引导学生进行修辞赏析的时候,我经常引导学生先对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进行改写,把有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改写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对两个句子进行比较。通过这种办法,同学们往往会很容易的发现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和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的不同之处,也因此更好地领会了修辞手法之于语言优美、传神的妙处。

四、指导学生赏析表现的方法

如果说修辞手法是使句子变得更加优美的话,那么,文章的表现手法就能使文段乃至整篇课文在结构上显得更加的紧凑、合理。这些结构谋篇的手法是应该为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小学生们好好地借鉴、模仿的。关于这些结构谋篇的表现手法,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注意得不够,尤其是那些阅读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对于结构谋篇往往没办法顾及。这个时候,语文老师就要适时地帮学生指出来并且引导他们进行赏析。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文章表现手法进行赏析,久而久之就会对文章的结构谋篇有深入的了解,这样的话,他们在进行写作练习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了。与引导学生进行修辞赏析的方法相同,在引导学生进行表现手法的赏析的时候,也是可以使用对比的手法的。比如说记叙的顺序,我们知道记叙的顺序通常有三种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在引导学生进行表现手法的赏析时,我们就可以把不同记叙的顺序的特点与效果进行比较。

小学语文课文赏析的教学策略还有很多,本文赘述的只是其中常用的几种。随着课文赏析的教学策略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还会找到更多更好的策略。但是不论如何,小学语文老师如果想要很好的践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定的话,就必须认真研究课文赏析的教学策略,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选择相应的、适宜的策略。只有这样,小学语文课文赏析的有效教学的目标才能达成。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篇(3)

我国自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人才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面对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中专语文教学如何更新观念,培养出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中级应用人才,是当前中专语文教学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教材要不断开放

只有不断地优化教材,丰富教材内容,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但是教材从编写到投入使用,需要花很多时间,教材往往会与时代的发展步伐有一定的距离,时展步伐越快,教材所体现出来的滞后性就越显著。所以教材在稳定的前提下.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及时有效地更新、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优化和完善教材。

要想做到教材真正地开放,必须做到两点:1.要缩短编写周期,让教材的内容保持新鲜度,符合时代的特色,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样的教材才能适用于思维活跃的当代中专生;2.要深入发掘教材的内在空间,创新教材的创作模式,对教材做灵活的变通,或增加、或删减、或选择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来拓展语文的教学面,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所以,中专语文教学要不断创新教材创作理念,敏锐地吸收市场空气,在稳定中求创新,求发展。

二、教学要服务专业

中专语文从学科角度出发,它必然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但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角度理解,中专语文教学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服务于专业目标的学习。为了让语文教学在发挥基础功能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专业目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一)难度的合理降低

考虑到目前中专学生语文基础薄,学习能力不强的实情,以及现行中专语文教材仍基本沿袭普通中学教材的模式和内容的情况,中专语文教学实施中的教学难度应合理降低:1.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2.适当减少一些教学内容,特别是教材中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实践的内容,这样的话学生能够“轻装上阵”,在学好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专业知识。

(二)双重目标的确立

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效果。制定和明确教学目标有利于明确教学方向;有利于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有利于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过程。中专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中专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所以在确立目标时应从两方面考虑:1.一般目标,这主要从中专学生学习的阶段性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考虑,确定学习目标。2.实用目标,在确立目标时语文老师要与专业老师积极交流沟通,了解该专业的学习目标,了解该专业学生从事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语文素质,寻找语文课与该专业课的契合点,从而在制定目标时突出中专学生的职业特点和专业方向,让学生学有所用。

三、教法要不断创新

中专语文教学与普通中学相比没有升学压力,所以中专语文老师可以更灵活的采用各种课堂模式,创造各种情境让学生提高实用语文能力。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在中专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在“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培养上运用新的教学模式。

“听” 1.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认真倾听是美德,中专学生当中,很多毕业以后从事的是服务性的行业,中专语文老师指导学生时让学生知道在听的过程中,要面带微笑;要用赞许的眼神注视对方;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讲话。2.培养学生掌握听的科学方法,在课堂中教师或放录音或朗读一些文章,学生听完之后,要试着概括主旨,提炼要点,筛选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说” 1.全面推广普通话,普通话是我们最好的交际工具,语文老师要求学生不管是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要说准说好普通话,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普通话等级证书的考试,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多开展语言实践课,在课堂中语文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等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还可以结合专业特点,设置情境进行一系列“说”的训练比如说:商品推销、模拟主持、人才招聘会、旅游讲解等等,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了解到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展了知识面。

“读” 1.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读书能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在中专语文教育中,就是提倡多读书,倡导学生多开展课外阅读,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当然在推荐课外读物时,语文老师应与专业老师共同合作讨论,使之发挥既提高自身文化品位,又增长专业知识的双重作用。2.培养科学的阅读方法,语文老师指导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阅读笔记如概括中心思想、评点批注等。同时在课堂中让每个同学畅谈阅读体会,并让学生围绕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焦点问题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和总结。

篇(4)

2.“整合”的思路,使得“比较”的教学方法得以细化,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新的经验。“细”在何处?王老师抓住了那个“愁”字,以此作为教学的主要线索,凭借“比较”这个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深入到五首词作之内,分组品评,逐步深化。其间,又穿插美读辞章、介绍背景和探究交流,于是,整堂课气氛活跃而又有板有眼,实现了“活”与“实”的结合。

篇(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电教可用于微机娱乐和教学娱乐。微机娱乐活动是用来学习微机知识的;教学娱乐则是用微机来促进生成竞赛的学习气氛,从而把知识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动力,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也就是孩子们利用微机系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自身不足,从而不断提高完善。该方式方法在培养优秀生和辅导落后生的教学中有更为广泛的作用。初中语文本身具有一定的地方性、集合性和实战性特点,给电化教学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在下面几个方面开展初中语文电化教学,实践证明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成果。

初中语文课文里存在许多难以表述定义、表象和规律,远远超出孩子们理解能力的知识,这些知识成为孩子们学习上的阻力和教师辅导上的难题。比如名家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里关于月色的刻画,初中孩子理解时有一定难度,语文老师就可利用多媒体视频方法,把这种难以理解的月下美景播放出来,让孩子们实际感受一下,比老师生硬的讲解要生动许多,便于孩子掌握知识要点。

电化教学的突出特色其实就是生动形象,初中学生的思维又是普遍以形象思维作为平时思考的主体,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可以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的特殊性,提高孩子们的情商,创设极好的教学氛围。③古今初中语文教材里很多东西的时空变幻性极强,而电化手段则可以体现独到的特色。比如,语文课堂上,出现涉及到很多具有地方特色和人文特点的物象,孩子们不能正面感受其特殊性,电化手段教学就可实现跨越古今时空的大挪移,再现当时的情景,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判断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从而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不可回避的问题

电化教学中依然存在问题,比如有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常常有“不怕乱用,就怕不去用”的思想,造成在工作中强硬使用不当电化方式,将微机授课这样的全新模式生硬带入语文课堂,使原本很有秩序的语文课堂失去了的原有的魅力。初中语文教学有其独到之处,往往存在人物差异、地方差异、学校差异、教师差异,学生差异等,因此教学方式应该灵活多样,随机应变,绝对不可盲目引进,简单模仿。

篇(6)

在当前的初中藏语文教学中,较多的学生对藏语文教学并不感兴趣,甚至会存在恐惧学习藏语文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不学习藏语文的情况。究其根源,和学生并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老师的教学模式陈旧,总是逼迫学生学习,采用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等教学形式,导致藏语文课堂了无生趣,将学生探究藏语文知识的欲望彻底打消了,导致学生在生动的知识面前,只能够望而止步。那么藏语文老师应该如何重启藏语文学习的大门呢?又该如何让学生在藏语文的知识海洋中自由的翱翔呢?这便需要藏语文老师将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味。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教学看法,仅供参考。

一、发挥老师的教学魅力,感染学生喜欢上藏语文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让学生对藏语文学习感兴趣,便需要培养学生热爱藏语文学习的兴趣。首先老师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用自身的文化底蕴去给学生讲课,这样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文学气息之后,便会对老师产生崇拜、尊重,这样老师自然而然便会感染学生,想要成为和老师一样具有文学魅力的人。鉴于此,藏语文老师在教学之时,不能够放松自身的学习,而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增强自身的教学魅力,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教学活动去感染学生,和学生交流之时也要善用有魅力的语言,促使学生产生探究语文知识的强烈欲望。

其次,老师的教学魅力应该一视同仁,尊重班级中每个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善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使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促使班级中的学生们可以得到整体的发展。

最后,一个优秀的藏语文老师不能只善于教学,还要具有“师魂”,即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关怀,对工作的热爱、积极、敬业等,这样的爱才会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要真正的做到尊重、理解和包容学生,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给学生正确的引导,满足学生合理的要求。这样学生们才会真正的感受到老师的教学魅力,才会从喜爱藏语文老师逐渐的转化为喜欢老师所教的科目,真的实现用教学魅力和素养感染学生喜欢上藏语文的目的。

二、发挥语文科目的魅力,促使学生喜欢上品藏语文

1、善用教材中的优秀文本

藏语文教材是由教改委专业人士根据藏族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来编排的语文教材。其中无论是描写人、物、景色、叙事等,都具有充足的多元化的美。藏语文老师在教学之时,要善于利用好此点,将课文中的真、善、美精心设计好,诱导学生反复阅读,去品读、感受和鉴赏,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情操得到不断地熏陶,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思想和发展。鉴于此,想要使学生喜欢上“品”藏语文,便需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教材中的优秀文本。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自由大声读,读通顺读准确;分小节细细品读,每读一个小节,又分几个层次。例如,当学习新课之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有感情的试读,之后,组织小组分角色阅读,在学生们的相互督促下,学生们会读的更加认真;再之后,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竞赛读;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加入一些背景音乐,让学生们一起朗读。这样经过多元化的阅读之后,学生自然会品悟到藏语文的语句美、意境美、感情美。

2、拓展学生阅读的广度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阅读,不能够只去吸收教材中的精华,还要将学生阅读的广度拓展到中外文学作品之中。因此,藏语文老师在教学之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经常推荐给学生一些适合他们的读物,可以定期组织文学作品交流会,促使学生阅读的热情,达到广泛阅读的目的,为藏语文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促使学生的藏语文素养不断提高。

三、善用教学的艺术魅力,促使学生“懂”藏语文

1、创设语文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藏语文

情境分很多种:游戏情境、悬疑情境、故事情境等。老师在教学之时,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设计精彩的语文情境,使学生乐于在藏语文的知识海洋中翱翔。

2、善于现实生中运用藏语文

学生的学习,都是从生活出发,因而应该强调在自然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例如让学生找一下广告语中的不恰当的字词,为身边的实物写广告词,引导学生草拟广告词,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是藏语文,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积累语文,真正的实现学生活学活用的目的。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藏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动有味的教学方式十分重要,可以促使学生保持探究语文的欲望,老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善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感受到藏语文学习的生动有味,促使学生的藏语文素养全面发展。

篇(7)

听过很多老师的示范课,我体会最深的便是老师授课的教学重点常常放在与考试相关的内容上,而对于文本的分析与品位则是放在第二位,以一位老师讲授《离骚》为例,这位老师用了一节课便讲完了《离骚》,期间用了二十分钟的时间梳理了字词,然后用剩下的时间讲授如何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诗歌鉴赏题。从人物形象的划分到答题技巧,都讲授得非常详细,而对于屈原本人的人物形象则较少涉及,尤其是文本的品析成为一大空缺,这样的现象并非少数老师的教学风格,这也就涉及了语文教学文学性的问题,尽管这一问题在很早以前便引起巨大的争论。

语文自1904年独立设课以来,其名称几经变化,从清末的中国文字到随后的国文再到北洋政府时期的国语再到政府时期的国语、国文,直到1949年,语文这一词才真正出现。语文命名的几经流变,我们便可以感受语文教育存在许多的论争,对于语文性质的论争亦是多如牛毛,同样对于语文教育文学性的讨论亦是无数。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赞成语文教育应当回归文学性的观点。

从语文的教材资源上看,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文学作品,顾名思义就是文学的作品,其显著特色也就在于突出的文学性,既然如此,语文教师在教文学作品时又怎能无视其文学性呢?尽管语文教材中也有一些课文不是文学作品,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但这些课文大都含有文学因素,有语言形象生动之处,教师在讲授这些课文时也完全有可能突出其文学性,因此语文教学与文学性不应割裂。

我们所讲授的课文,不应该将它视为答题技巧传授的一个跳板只为高考服务,而应该作为师生感知语文奥秘的钥匙。语文教学应当突出文学性,再现课文本身的感染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寓教于“文”(课文之文学性),这应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果语文教学少了文学性,仅仅停留在工具性的层面,语文教学也就无法脱离“瓶颈”。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必须在这个大舞台上扮演一定的角色。教师这一角色不可或缺。古人便有“尊师重傅”的传统,而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这一地位即便是在强调学生为主体的当下也无法被撼动,因此,在语文教育文学性问题的讨论上,我着重分析教师与语文教育文学性的关系。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具备一桶水,因为,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而要让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很难想象,一个文学素养低的语文教师也能在教学中突出文学性。但是在当下,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许多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一直处在停滞阶段,甚至呈倒退趋势,这当中存在一定的原因。我们知道教师在学校扮演着一系列的角色,比如:(1)家长人和朋友、知己的角色;(2)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3)管理者的角色;(4)心理调节的角色;(5)研究者的角色。还由于个人在社会不同群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往往需要同时扮演若干角色。当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一致时,就会出现角色冲突。作为语文老师,同样也无法避免此类的角色冲突,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家庭角色与教师角色、个人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冲突下,老师不能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语文教学上,不能花较多的时间积累自己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学中文学性缺失也就成为必然。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深刻地意识到中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的重要性。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集中性的语文教育到高中便截止了,即使上了大学,大学语文也只是一门公共课。在之后的教育中,再也不能进行如此密集的语文训练了,也就意味着在之后语文教育文学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凸显,因此,中小学语文教育强调文学性也就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感知力。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与技能,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应提到日程上来,语文教育的文学性又是语文素养提高的体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重担,意识到语文教学文学性的重要性。不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学知识与文学理论,但要让学生明白语文也很美,语文不仅仅局限于答题的技巧,一个字,一句话细细品味,亦会发现其中趣味横生。

为了提高语文教育的文学性,我们语文老师应当保持一颗“浪漫”的心。文学常常和浪漫相联系,保持一颗浪漫的心,我们才能静下心来品味文字文学的美。生活的平淡总会磨平我们的热情,忙于每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常常难以脱离其中,当一首诗置于眼前时,我们难以看到其中的诗情画意。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努力保持那颗浪漫的心,保持对文学的热爱,保持对文学的浪漫。只有自己被语文材料感动时,我们才能去感染自己的学生,而前提是:保持那一颗浪漫的心,捕获文学的感动。

我们语文老师一起交流时,大都表示保持语文教学文学性很难。语文教学文学性与当下语文考试要求存在很大的冲突,两者之间无法很好地调和,重视了文学性教学便会挤压了技巧的传授。有的老师刚参加工作时也想极力追求语文教学的文学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中考高考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自己渐渐也就不太注重这些了。

其实,考试要求与语文教学文学性并不冲突,两者可以兼顾。在学生非毕业学习阶段,语文教学可以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趣味性,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到了毕业阶段再注重语文答题技巧的训练,此时,学生经过较长时间学习的积累,已具有比较高的文学欣赏水平,他们的解题能力更容易提高。有几位名师就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他们的学生高考成功的事例就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可我们普通老师不敢这样大胆尝试,一方面对于保持语文教学的文学性没有抱太多的信心,常常虎头蛇尾;另一方面也不敢承担这种风险,怕受到家长学生甚至领导的责难,毕竟高考无小事;当然,语文老师自身的文学素养也有局限性。这样,诸多的因素导致了语文教学文学性的缺失,期间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

篇(8)

学生们的“偶像”不仅存在于屏幕媒体中,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认知特点,他们对比自己强、出色,让自己佩服的人都有一种有意无意的向往、学习的心理。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什么特色。因而,作为语文老师,也应该学会成为学生的“偶像”,在学识、气质、能力、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在一种虔诚的敬佩并乐于学习、模仿的心理状态下,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富有个性、情感化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一种“为达成目标”式的学习。

二、顺应学生的“自主性”心理,变“叛逆”为“动力”

令老师和家长们最头疼的就是学生的叛逆。事实上,如果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他们的这种年龄段显现出来的青春期现象也是一种好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他们不盲从,有自信且自尊,不安于现状,初生牛犊不怕虎,热衷于展示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这些其实都是学生自主性心理的一种体现。因而,语文老师应将“叛逆”一词从语文课堂删除,信任学生,将课堂大胆交给学生,他们会想方设法表现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比如,作文批改时,敢于让他们给自己评分,给自己找优点、缺点,敢于让作文不太好的学生评改优秀生的作文;自由讨论中,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有板有眼、有理有据地对传统教材说“不”。如此,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就不是被压制的,被牵着的,而是遵循其心理特点,在有限的课堂中最大地体现自己存在于课堂中的价值,使每个个体获得真正的学习的乐趣。

三、把握学生的“社会性”心理,将课堂拓得更宽

篇(9)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小学语文老师认真利用好这一阶段对学生开展启蒙教育将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重大影响。好的阅读习惯对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巨大作用毋庸置疑,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入手,这样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学好语文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

一、提高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小学语文老师应该首先向学生讲述阅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思想认识,从而引起学生对阅读的高度重视。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引用培根作家在《谈读书》中对于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对人生发展的不同作用的看法,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多多拓宽知识面,从而在遇到生活中的问题时达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效果。

老师还可以给大家朗读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古诗词,并把这些古诗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领会其中奥秘,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和“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而且可以教会学生更多的古诗词,可以说是一种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老师可以先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阅读书目,让学生在阅读书籍的时候有章可循,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小学生就像是一张单纯的白纸,因此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提供一些好的参考书目对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巨大作用不言而喻。小学生的识字量有限,因此老师可以推荐小学生读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籍,还可以给学生一些带插图的书籍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可以让学生多读一些诗歌,“虽然当前,人们的诗歌观念百态纷呈,但有一点我却可以认同:诗是意象符号系统”[1]。老师可以通过诗歌给大家讲述一些哲理知识,“诗歌与哲学是近邻”[2]。

二、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

小学老师可以定期在班里举办读书交流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谈自己最近阅读的书籍和心得体会。语文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加深学生对所阅读的书籍的认识。语文老师还可以对大家的读书量进行评比,选出一周的读书之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可以号召同学们向读书量大的学生学习,并为读书量大的学生提供各具特色的奖励,从而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和读好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要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老师必须抓住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工作。小学生的身心还不成熟,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具备足够的耐心对小学生开展启发式教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语文老师可以让大家谈谈自己所崇拜的偶像,很多学生必然会说自己所崇拜的偶像是、、司马迁等人。这时候,老师可以借题发挥,告诉大家历史上的许多伟人都是读书十分勤奋的人,总理甚至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愿。老师可以号召学生向自己崇拜的偶像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

三、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阅读故事

语文教师必须通过精心的设计、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通过深入浅出的方法,让学生感知、品味、积累并运用,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书中有趣的小故事,并告诉学生故事的出处,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从一些阅读中的具体细节和小事入手,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同时,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少走弯路,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阅读的缺点,从而让学生在提高语文成绩的时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很多老师都十分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但是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也弥足珍贵。西方有教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中最好的引路人。”小学阶段如果老师没有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进行有效培养,那么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阅读能力低下和阅读兴趣缺乏的现象,甚至有可能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

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提高对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多看一些引人向善的书籍,从而为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否则贻害无穷。当然,新时代要求我们在养成教育中增加新内容,如收集信息的习惯、自习的习惯、与他人合作的习惯,等等。简而言之,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及早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归宿。

参考文献:

[1]张同吾.汪国真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2]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杨秋枫.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妙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6).

篇(10)

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可以说是我国在艺术方面的瑰宝。这些古典的文学名著集合了古代先贤的主要观点以及思想或者情感等各方面的艺术,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记录了当时我国的民族文化以及智慧的具体情况。古典文学名著从《诗经》《论语》以及《史记》的辉煌,发展到唐诗、宋词、元曲的优美,一直到四大名著的各具特色。这些古典文学名著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对于理想信念的不断追求的精神,以及对于真善美品质的渴望,也让学生学会给予别人、大自然或者社会一定的关怀。在新加坡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求将中国的古典名著作为授课的主要课本,通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和观察,发现这样的教学方式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和优势。无论是通过我国国内的教育教学情况还是其他国家的教学状况,我们都能够看到在高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适当讲解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古典文学名著的阅读,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难题。

一、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运用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相关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中国的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并且以发展比较永恒的人性作为最终的教育目的,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一种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和社会的情感,并且能够拥有更加真实、更加全面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如果高中语文老师将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的教学工作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仅能够非常清晰地表现出古人留给我们后世的优秀的人文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发扬,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开始进行思考尊严、使命以及社会责任、个人责任等与人生相关的问题,由此看来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引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相关教学对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以及健全学生的尊严、人格等人文教育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2.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运用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集合了我们民族的各种优秀语言艺术,所以它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这就为高中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准备了非常丰富的阅读材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以及理解能力,最终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编写者大部分都是语言艺术方面的大师,所以他们在名著语言的使用上有着非常精湛的手法。后来出现的很多著名的文学家在语言方面能够运用恰当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古典文学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研究,例如:我们熟知的朱自清以及余秋雨等很多学者。由这些可以知道,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能够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二、高中古典文学名著教学对语文老师提出的要求

1.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要想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知识教好,就需要这些老师能够读懂这些作品,同时能够从这些作品中读到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要想达到上面讲述的这种水平,高中语文老师就应该养成经常阅读的好习惯。老师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将原著进行仔细的、反复的阅读,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领会名著中的精髓之所在。语文老师让自己学会不是最终目的,只有让学生真正学懂才是关键,所以高中语文老师要想使古典文学名著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还需要阅读有关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例如:《文学理论教程》以及《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等其他相关的理论书籍,从而让自己在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言而总之,阅读书籍的数量越多,那么阅读习惯就越良好,从而也就更能提升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2.时刻关注相关的学术动态,重视国内外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现在我国的学术界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以及进步,大量的学者开始尝试从多种不同的角度以及多种不同的分析方法来解读古典文学名著,但是在很多高中学校的语文课本或者相关的教材中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更新却非常少。所以高中的语文老师要想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相关课程很好地完成授课,那么就应该时刻关注相关的学术动态,以及国内或者国外的相关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学术底蕴,从而以最好的知识水平以及最好的教学状态来为高中学生的教育教学进行服务。比如:在《三国演义》的选文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老师在关注原著研究的同时,还需要对百家讲坛下易中天评三国的相关演讲给予一定的关注或者重视。与此同时不仅需要关注国内的学者对于《三国演义》的研究或者分析,同时也需要留意国外的学者对于它的态度和评价。

参考文献:

篇(11)

藏族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民族,而作为藏语文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将中国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藏语文是我国语言文字中具有代表性的古老文字之一,是我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藏语文的学习是提高藏族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教育及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都极为重要。但从当前的初中藏语文教学来看,较多的老师并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导致语文课堂既枯燥又无趣,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此,广大藏语文老师要积极探究提高教与学质量的方式,为学生将来顺利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藏族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藏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是简单的事情,需要老师从教学根源问题着手进行改变。首先,老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较多老师在教学中会习惯性的将学生划分等级,学生好的学生被划到优等生中,学习中等的学生会被划到中等生中,学习差的学生会被划分到差等生中。但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并不是只用成绩来衡量的,比如,有的学生朗读能力较强,而有的学生组词能力较强,因此,老师要尊重并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给予每个学生发展的空间。其次,老师必须明确的意识到学生对藏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根源原因,这样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才能够采取恰当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在实际的藏语文教学中,老师要以教材为教学的中心,设计出多元化、灵活性较强、有趣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最后,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期待被表扬,老师要抓住学生此学习心理,当学生获得一点进步时,便要及时对其进行肯定与表扬,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引导学生树立坚定地学习自信。笔者坚信,只要藏语文老师从以上三点做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呈递进式的状态发展。

二、将生活化教学融入教学中,打破教育的僵局

以往的初中藏语文教学中,之所以教学效率低下,重要问题是老师教学中理论与实`之间严重的不符合,因此,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彻底摈弃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藏语文老师在进行藏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地区学生生活的环境着手,将生活化的内容引导到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这样学生便会乐于积极的参与学习。同时,在初中藏语文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依据藏语文课本知识进行联想与想象,并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运用知识的习惯,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此外,老师要经常收集一些地区优美风景的图片及视频,让学生感受自己民族的美丽,从而萌生更加热爱家乡的情感,在此熏陶学生学习情感的过程中,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藏语文的价值及乐趣,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提高藏语文教学质量

藏语文教学质量想要得到有效的提高,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这是推动我国藏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各行各业中都频繁的在运用网络技术,藏语文教学更应该如此,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情景完美融合的课堂,冲击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各感官都参与到教学中,陶冶学生的身心,真正的让学生喜欢上藏语文的学习。

四、重视初中藏族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藏语文教学的质量及效率,促进藏族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则必须要重视初中藏族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条件会稍微差些,虽然近些年藏语文老师的数量在攀升,但教学质量却没有明显的变化,对教育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同时,地区藏语文教学近些年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普及,导致藏语母语授课质量并没有明显提升,特别是在一些条件相对较差的牧区中,老师数量存在明显的不足状态。对此,要重视藏语文师资队伍的建设及完善,培养老师的双语教学技能,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不重视藏语文教学的现象,在藏族初中教学中,如果能顺利实施双语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藏语教学质量,更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让学生与未来接触的高等教育及时接轨,这样才能够促进藏族文化、教育及经济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藏语文教学是当前我国教育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藏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藏语文教学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保持民族特色。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藏语文老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力及综合素养,将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到教学中,构建完善的师资队伍,实现藏语文的双语教学,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