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大全11篇

时间:2024-01-15 15:01:3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篇(1)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各类技术标准和规范在国际贸易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中医药的国际化有赖于中医药标准的制定、完善和推广。2010年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第一批42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药为建设单位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担了2012~2013两个年度的中医药标准化培训工作,在广东省内共培训了学员逾2000人次。开展培训是推广中医药标准化知识的重要手段。如何开展培训,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

1政策与资金支持

国家在政策、资金上的有力保障,有力地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培训的开展。国家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上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提出以中医药的标准化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现代化[1]。自2003年起,财政部每年安排财政专项经费对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给予支持[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印发了《2012年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中医药标准化培训项目实施方案》《2013年度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中医药标准化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各基地的培训任务,同时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将中医药标准化培训项目纳入国家级继续教育课程,激发了基层医疗工作者参与培训的热情。发文将标准化项目等同于国家局级科研课题,具有激励作用。广东省人民政府在2014年的《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年)》中明确指出,要推进标准化建设,发挥标准化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广东省中医药局在培训举办的过程当中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2注重学科交叉,保证高质量授课师资

在安排中医药标准化课程中,需要注意各类学科的交叉。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多次的培训中,专门邀请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家,专场讲授标准化基础知识。特别是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实施推广培训,既要涵盖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又要包含各科临床诊疗指南,且要兼顾不同学科、专业的临床工作者的需求,尽可能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授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2年度、2013年度的培训中,分别邀请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针灸学、中医耳鼻喉科、中医脾胃病科、中医妇科学、中医肿瘤学、中医风湿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前来授课。受邀的专家在各自研究领域享有盛名,同时有丰富的标准化培训经验,获得学员们的高度肯定。

3以多场次授课的形式开展院内骨干培训

我们在开展院内骨干培训时发现,集中单场次培训,耗时较长,值班医生难以参与,且不易调动积极性。临床一线工作人员日常医教研工作繁忙,如何能提高他们参加培训的热情呢?通过摸索,发现培训采取多场次授课的形式开展,既可保证临床医生都有参加的机会,又能让大家可以选取感兴趣的场次,通过内需调动积极性。此方法在实践中受到欢迎及支持。2013年度的院内骨干培训中,我们共同时,培训还可以采取科室内讲小课的形式开展。在每个年度项目开展初期,医院均会派出业务骨干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标准化高级人才培训”“中医标准应用评价人员培训”等统一培训,参与培训的老师将学习的知识在科室内宣讲,在科室范围内普及基础知识,这也是分场次开展培训的另一种形式。

4运用网络信息化推动中医药标准化推广培训开展

2012年度、2013年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承办了两次广东省中医药标准化推广培训,共培训了基层医疗工作人员逾1400人次。由于2012年度培训反响较好,2013年度报名人数远远超过预期,为了让更多学员能够参加培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启用了院内会议室导播系统,将主会场的音像视频连接到分会场,实现了课程同步,使分会场的学员既能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同时又对专家的授课身临其境,获得了一致好评。受此启发,在今后的培训中还可与基层医院合作,设置基层分会场,运用远程网络授课的形式,同步开展培训,既可免除学员路途的奔波,又可更广泛地推广标准化知识。

5注重意见反馈

注重学员反馈,了解学员需求,为继续开展培训打下基础。培训结束后,及时了解学员的反馈,征集意见及需求,能有依据地调整授课内容、学科编排、进度安排,使下一次培训更有针对性,取得更佳效果。为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培训中,设置了问卷调查环节,听取学员培训会后的反馈,如“您认为本次培训班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如何”“您希望下1次中医药标准化培训着重或增加哪些方面内容”“关于广东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您有何意见或建议”,用这种方式收集反馈意见。在针对广东省内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标准化培训过程中,我们收集了逾800名基层工作人员的反馈意见和建议,90%以上的学员认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的培训班内容实用,能增进对中医药标准化相关知识的了解,并能拓宽工作思路。针对下一步的标准化培训,学员的主要建议是着重具体的病种或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诊疗规范进行培训(如针灸、儿科保健等)。学员认为基层医院的主要职责是执行标准而非制定标准,希望在省级中医医院的指导和带领下,能使标准化工作服务于基层群众,解决临床具体问题,而同时不能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才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根据学员反馈的建议,标准化办公室在下年度的培训工作中将作出适当的调整,使之既有标准精神、又具有地方特色。

6结语

“中医药标准化培训”有利于“中医药标准应用评价任务”的开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培训的同时,有多个临床科室承担了中医药标准应用评价项目。承担评价项目科室的老师接触项目初期,往往有一知半解的感觉。参加了医院举办的培训后,他们表示理清了思路,明确研究方向及工作要点,同时对开展中医药标准化项目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工作起来更有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把在培训中学到的相关知识,融入标准应用评价中,学以致用,印象更深刻。今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要通过努力,让更多的临床科室参与到标准应用评价项目中。中医药标准化是我国中医药工作重点之一,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是保障中医药质量安全、推广中医药成果、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依据和途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单位,要打造一个推广平台,全面普及标准化基础知识,推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应用以及修订,为广东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长远布局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2改进措施

2.1实施护士分层次中医药知识的强化培训根据护理队伍现状(初级护理人员约占临床45%)、参考文献报道及护士管理经验,护理部制订各类人员培训计划实施护士分层次培训。即新职护士(N0级)强化岗前中医药护理知识35学时培训并考核;1年~3年低年资护士(N1级~N2级)院内培训或半脱产中医药理论及技能100学时培训;3年以上“住院护士”重点培训专科护理兼顾基础培训,分期分批实施培养计划。目的加强住院护士对中医药护理专业的认知及辨证施护应用能力,使中医护理元素融入到责任制护理中。通过短期强化培训结合个体化训练,结合院内中医护理“扫盲”班突击培训,每季度护理部针对住院护士进行中医专病辨证、案例分析及中医技能考核,半年度组织中医药基础知识竞赛及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大赛活动。1年后追踪护士对中医药及专科护理的认知均提升10%以上。

2.2加强中医专病护理与特色康复指导按照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及医院等级评审检查标准,建立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制订中医特色康复指导手册,科室拟订专科专病护理常规并征求医生意见,护理部审核校对形成汇编册下发至各护理单元。科室根据专科专病特点实施开展,并探索中医专病临床路径。针对中医特色康复宣教这一薄弱环节,科室制订专病宣教手册、刻录光盘、培训演示及视频播放等形式,护士熟悉掌握专病知识后指导给病人。通过科内自查、护理部督查及专项培训考核相结合,对病人实施中医特色康复宣教明显提高,并于2012年10月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

篇(3)

1.2效果可靠Brian等应用医学生充当标准化病人并对自己同学的临床沟通技巧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在考核评分任务中,SSP可以对自己同伴的表现作出准确可靠的评价[4]。

1.3培训和表演的经历促进医学生的学习学生为了扮演病人,会认真学习有关知识,在培训时和教学中能够增长专业知识和提高技能水平,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并有助于培养沟通能力。因此,有SSP经历的学生一般具有较熟练的临床技能,同时能让医学生在参与培训的全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SSP的应用

2.1SSP的招募SSP志愿者均选择于我校中医系的学生,SSP志愿者要满足三大基本要求:①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③机智灵活,具有一定的表演及模仿能力。

2.2SSP培训剧本的撰写培训剧本以临床为基础,突出中医特色,包括中医四诊、体格检查、辨证论治等内容,强调中医病证结合的特色。剧本由我校中医内科学教研室教师和经验丰富的中医及西医临床医生根据《中医内科学》教材中的病种共同编写。剧本包括模拟场景(地点、道具),背景设计(包括患者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址、现病史、既往史等),体格检查(阳性体征及阴性体征),辅助检查,模拟要点,道具及化妆。其中模拟要点主要包括表情、,对检查者表现出的反应、需要模拟的阳性体征、患者的疑问等。可模拟患者恐惧、忧虑、愤怒、敌视、不合作等状况,以训练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SSP的语言应当口语化,避免医学术语,台词还应有一定的灵活度以训练SSP的随机应变能力。

2.3SSP的培训

2.3.1基础知识培训因为SSP本身为医学生,中医及西医的基础知识只需要简单归纳复习即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2.3.2病情模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问诊、体格检查、病例培训等。问诊的培训。培训教师首先介绍问诊的内容,如患者的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家族史等[5],重点讲解现病史,包括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主要症状的特点,病因与诱因,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症状,诊治经过及病程中的一般情况,配合观看问诊的录像,讲解问诊的技巧,并反复举例练习。查体的培训。首先组织SSP反复观看全身体格检查的教学录像,然后培训教师亲自示范,以心、肺、腹部检查为重点。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检查要点,然后让学生之间互相操作,教师从旁指导。病例的培训。首先让SSP熟悉剧本,在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下理解剧本,要求SSP能牢记剧本内容。随后,教师示范表演,让SSP反复模拟练习,使SSP熟练掌握其所要扮演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症状和体征的表演是培训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能更逼真的演示,要求SSP能够加入真正病人所常见的一些症状特征,如气虚患者表现出神疲乏力、语声低微等特征,肺系疾病患者在就诊时常伴有咳嗽,胃痛患者常有弯腰,手按胃脘部等动作。还可以模拟出患者一些特殊情绪,如淡漠、痛苦、悲观、抑郁、敌视、愤怒或不合作的情绪、重复询问同一问题,答非所问的回答、不友好或不合作的态度等,以此训练学生的临床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6]。另外,也可以安排SSP到临床接触真正的病人,使他们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3.3SSP对学生评估的培训培训教师将所需评估的项目逐一讲解,让SSP了解各项内容的意义及评分标准,由教师模拟不同层次医学生的表现,让SSP评分,通过反复训练,直到其掌握评分的尺度,能做出正确的评估并完成评估表。

2.4SSP的考核由培训教师充当考生对SSP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得参与教学的资格。

2.5SSP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简短的讲授新课后,学生分组,每组配备1名SSP,每组学生轮流作为主问者与SSP交流,模拟患者就诊的全过程,收集病情资料。训练结束后,SSP和指导教师对受训学生的表现进行详细的意见反馈,指出学生在交流中的遗漏和不当之处,使学生及时了解和纠正自己存在的不足。同时受训学生及教师对SSP的表演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份门诊病历的书写,包括主诉、病史、体格检查、中医诊断、西医诊断、治法、方药等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临床资料采集能力、病历书写能力、动手能力、辨证能力、遣方用药能力等,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

篇(4)

PBL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由“知识的提供者”向“学习的促进者”转化,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监控和引导学习过程,这一点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有相当的难度。临床学科的教师仍习惯于其在教室内的掌控和主导地位,基础学科的教师缺少引导技巧,这对于长期从事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来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对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在不断的实践中把握好干预的尺度。

1.2硬件设备不足

PBL要求很多学生需要同时使用图书馆及电脑网络资源,需要有适合于PBL教学的教学场地,我国大多数中医院校图书馆、网络和教学场地等硬件设备不足,没有足够资金购置完备的信息查询设施,客观上影响了PBL的全面实施。如何实现教学资源配置满足PBL教学的要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改革中医PBL教育的初步设

2008年开展中医PBL教学实践之初,首先尝试设计制作了第一个中医PBL教学案例《人生之前回头路》,以“胎位不正”为主题,通过所提出一系列“问题”的讨论,了解异常胎位的种类、形成原因、确定时间与诊断方法,掌握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的操作技术,探讨矫正胎位的机理,明确应用中的注意问题,使简便、安全、有效的转胎方法得以普及应用。在此基础上,2010年又成功申报了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探索适合中国实情的高等中医PBL教学百病案例研制》,共设计制作了100个中医PBL案例,使PBL教学法在中医教育中全面推广。与传统模式的PBL教学方式的最大不同,就是在每个病案中设立了“主导内容”和“辅导内容”两种结构。

2.1主导内容

问题讨论主导内容部分是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分层递进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历,重新整合多学科知识,查阅文献资料,解决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2.2辅导内容

点评指要辅导内容属于创新设计,在主导内容每一幕提出的“问题”经学生充分讨论之后,针对争议较大或难点问题进行启发、分析。所讨论的重点也就自然突出了。需要注意的是授课教师不能对讨论细节参与太多,不能重新返回教授模式;学生也不能过分依赖于教师的讲授,要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在PBL经典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导部分的内容,使每个病案在论证时的信息量增大数倍,并不局限于导致这个病例发生所涉及到的单个病因、单个病型,同时可以和导致本病的多种原因、多种类型相互比较和鉴别,从而对本病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使获取的知识更具有系统性,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学生将以前所学的基础知识揉合在临床案例中,并从生理病理、解剖结构、诊断鉴别、中西医各种治疗方法、调养护理乃至环境、气候、社会、人文各方面综合起来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篇(5)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60-02

目前,随着人们对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医护理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不断增强。中医护理是中医药学科组成的重要部分,人文主义浓厚,理论体系独特。不论是现实意义还是长远价值,护理操作技术的简便性、实用性以及养生方法的悠久性,都把提高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这一任务推到医疗护士工作的战略高度上。

中医护理发展的任务和目标在于提升中医护理技术,更好地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和特色,重视中医药学科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促进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实施护两个重要方面发挥实质性作用,促进中西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中医护理也同其它临床护理一样,既充满了机遇,又充满了挑战。

1 中医护理操作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中医院临床护士对中医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较好,但总体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普及程度不够。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较多的是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技术。临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开展明显不如护理工作者对其它技术的掌握,并且开展比较多的科室大都集中在大型综合型医院的针灸推拿科、呼吸科以及妇科。

2 中医护理操作存在的问题

2.1中医护理人员配备不够

由于大部分的中医护理操作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需要留守在病人的身边完成,除去主班、治疗的护士,中医护理人员严重不足。这与中医护理的性质相关。所以,要想解决好护理人力资源不充足的现象,各相关医院应当按照各个护理岗位任务的不同,实际临床护理工作强度的不同,所需护理技术水平有差异等因素进行合理编配,按需设立岗位,分层使用人力资源:改良医院输液体制,节约人力资源,把护士的时间留给患者,使更多的护士有效地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促进中医护理质量的提高,提升中医护理的人文内涵。

2.2临床中医护理操作的实施受约

其主要问题之一即临床上缺少相关的中医护理操作项目医嘱。护士条例规定执业护士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医生不开医嘱,护士就无法实施这些技术操作。因此,护理工作者应加强与医生的合作联系,使医生下达相关遗嘱,,医护合作首先在重点中医科室开展规范化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突出其特色。同时,建议卫生相应部门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使护士实施此操作技术的权利及义务更加明确,更好的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3优化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3.1加强中医科的基础知识训练,扎实理论基础

医务工作者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可以开展相关培训班、加强医护合作、与中医护理相关的人员均可参加培训,要求对中医准段、中医基础、方剂学、中药学等科目有了进一步了解。编写相关书籍,形式由个人自学、科室集中、全员集中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培训,随后护理部组织考核,通过相应的强化培训,促进护理工作者对中医护理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提高中医护理操作技能打好基础。推行适合各个公立医院的中医护理培训计划,内容涵盖中医护理操作考核与示范、中医基础知识训练,中医护理查房,并提高落实程度,记录入册。相关科室制定具有临床意义的中医培训计划。

3.2 普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展现优势特色

中医护理操作具备使用器具简单、操作方便、见效快、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但临床由于普及力度不够、护理工作者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掌握不够,使中医护理推行起来比较困难。为了普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护理部应当确定目标、制定详细的培训课程和考核计划,要求护理工作者掌握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各科室常规开展适合本科室的中医护理操作,并搜集病例及完善相应登记。Uifan各科室操作物品及操作盘。护理部应统一规定,各科室建立常见中医操作盘,分别为艾条灸法、耳针法、穴位按摩、拔火罐、湿敷、刮痧、熏洗、涂药。加强常用中医护理用具完善配备,不断规范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护理部组织有相关技术的骨干护理带头人、护士长不管加强专业技术训练,形成一套规范化、标准话的操作流程,为本医院护理人员进行示范。不断促进中医护理发展,提高患者满意度。

总之,随着积极和社会的发展、疾病谱变化,人们对保健养生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护理人文主义特色浓厚,护理理论古老又先进、操作技术简便实用、养生方法历史悠久,在现在和未来的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中,中医护理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社区护理的开展,促使护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从公立医院发展到各省社区及家庭,并且广泛应用与中医护理操作中,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目前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的中医护理还存在许多问题,护理工作者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需加强与医生的合作,各科室应该协调医护配合,普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广大中医护理人员应该不断探索和努力,大力推广优化中医护理技能,不断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黄瑾华.积极推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使用的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3035-3036

[2]王杰俊,杨郁文,汪丽娟,等.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20-1022

篇(6)

1.1标准化病人的概念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又称模拟病

人(SimulatedPatients)或者病人指导者,是指经过系统训练后,能恒定、逼真地复制临床真实情况的人[1],他们一般是从事非医疗工作的正常人或病人,经过培训后能扮演病人,可以根据自己感受在专门设计的表格上记录并评估医生操作技能,充当评估者和教师的角色。1968年美国的Barrow首先提出了标准化病人的概念,其在1960年初培养了第1例神经科标准化病人。1991年,Stillman把这项技术引入我国,并于1993年在华西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及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标准化病人。

1.2标准化病人的优势

标准化病人应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有许多优点:一是缓解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解决了学生人数较多,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人不足,以及病人注重隐私和自我保护意识导致的不合作现象等现存的临床医学教学难题;二是使学生可提前培养灵活的临床应变能力和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能够对学生临床实践中的细节给出相对客观的指导和评估;三是可以使学生熟悉临床资料采集的基本内容和技巧,将理论与临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可以给学生提供运用临床基本技能的机会;四是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首次与病人接触的无措感;五是更符合学生个性化教学的要求。

1.3标准化病人的缺点

一是对SP的选拔有较高的要求,拔中,

SP的年龄、职业、学历以及健康等方面都要考虑到;二是对SP的培训需要消耗较大的精力,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和严格的培训制度;三是由于SP并不是专业的医疗工作者,在实际应用中会有误导学生诊断的情况出现;四是SP不是真正的病人,不能模拟患者全部的症状和体征。

2标准化病人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2.1SP的选拔与培训

SP的选拔上,国外以向社会公开招募人员做为职业SP为主要来源,但是在我国,SP的来源以医学院校高年级的学生或教师为主。这与我国中医学院校的财力不足有关,也与培训的难度较大有关。SP的培训上,要求其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病史、典型阳性症状和体征、表演技巧、细微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评估能力等。具体要求如下:要熟悉所扮演的角色,恰如其分地演出该病人应有的表情、声音与动作,不能过度夸张。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表达意思清楚明白。能接受学生的碰触和检查,并能够正确回忆出学生的表现,并做出相应的评价。能掌握中医理论的基础知识,对中医常用诊法和辨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掌握正确的体格检查内容。在SP的基础知识培训结束后,根据每位SP的特点,编写相应的剧本。剧本以病证结合,突出中医特色为主,应包括中西医常用诊法和中医辨证的内容。

2.2SP的应用

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当中,可利用SP模拟患者就诊的全过程。先让学生对SP进行体格检查操作和中医四诊操作,以收集临床资料。在资料完善后,每位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份门诊病历的书写,要涵盖主诉、病史、体格检查、中医诊断、治则治法、选方用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以煅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病历写作能力、临床资料采集能力、辨证能力、诊断能力和遣方用药能力等,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使之提前适应临床一线的工作,提高就业竞争力。

篇(7)

1.2中医护理操作:中医护理操作是临床护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专业服务的关键环节。护理人员只有熟练掌握各专科护理的操作技术,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只有稳、准、快、好地完成各项专科护理操作技术,才能减轻病人痛苦,为病人提供程序化、规范化、人性化的中医护理专业服务。我院中医护理操作有艾灸、针刺、耳穴压豆、穴位注射、中药灌肠、中药雾化、中药熏洗、穴位埋豆等,由护理部制定护理小课堂的学习计划,并对中医护理操作进行考核,以达到人人过关的目的。

1.3中医护理文书:护理文书是从患者入院建立护理文书之时起,到整理归档之前。中医护理文书的书写要求规范,使用中医术语,时间要求在4h内,由当班护士完成。填写包括望、闻问、切四诊的情况,中医护理评估单书写也应规范,年龄要写实足年龄,中西医诊断要完整,24节气要准确,跌倒风险评估等内容。我院在护理小课堂中由授课人讲解中医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并结合院中抽查的实际病例,教会大家判断正确写法,以提高护理质量。

1.4中医适宜技术:中医适宜技术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适合在临床或社区推广。护士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不仅可在临床中做健康教育所用,而且在社区护理时也可教会居民这些方法。因此,我院护理小课堂每年都有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培训计划,并多次举办过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技能比赛,使此项技能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发展。

1.5中医急症适宜技术:中医急救具有较长的历史渊源,中医在急救中也应发挥优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贡献力量。我院护理小课堂精心准备,组织学习晕厥、抽搐等中医急救护理技术,教会护士及时处理。晕厥的患者在急救时掐人中穴,在大椎穴上刺血拔罐,也可艾温灸、刮痧、放血等,提高中医护理抢救水平。

1.6中药基础知识:中医中药息息相关,中医医院的护士更应掌握重要基础知识,以便为患者提供用中药指导。我院在护理小课堂中邀请药学部专家来授课,讲解各类中药的药理知识、中药煎服的要点、药膳养生、特殊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等等,护士掌握这些中药的基础知识,完善了用药护理,让患者更加安全。

1.7中医药文化:中医护理离不开中医药文化建设,我院护理小课堂专门修订了《中医之美》的文化读本,熏陶护士的文化氛围,提高护士的道德情操,让护士认识到中医是美的学问。中医理论和谐、对称、雅致;中医语言言而有文,神韵盎然;中医的药物出于自然,来自天然;中医的方剂祛病疗疾,疗效卓然……中医之美启迪着护士去追求人世间的真、善、美。

2体会

2.1为优质护理服务加分:应用护理小课堂,使护士学到了中医护理的内容,逐渐参悟中医的精髓,同时也为正在实行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加分,患者在浓浓的中草药香气中减轻疼痛,恢复健康。再则,中医护理辩证施护,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强的护理服务,更加有针对性,符合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凸显中医护理灵活多样、简便有效的优势特点。

篇(8)

中医院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正处于由单纯的文献检索教学向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综合素质教育的过渡阶段。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建立在中小学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中小学信息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发展,使高校学生在入学之初就站在一个逐渐升高的信息素质起点上。适时做好入校新生的信息素质状况调查,将有助于在中医院校有的放矢地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实践的改革。笔者基于校内调查数据,分析中医药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的起点,并就如何开展相应的信息素质教育提出建议。

1 调查对象

2007年9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以2007级入校新生为调查对象,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中医院校信息素质教育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38张,回收1446张。其中本硕连读新生148人,占全部调查人数的10.2%;二批本科997人,占68.9%;三批本科301人,占20.8%。

2 结果

(见表1~表4)表1 拥有电脑及利用情况(略)表2 网络使用情况(略)表3 信息素质教育实践相关内容调查(略)表4 信息素质教育相关内容调查(略)

3 讨论与分析

表1显示,在中小学阶段,有94%的学生接受过电脑课教育或电脑知识培训,这是新课标实施以来信息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取得最直接的效果。但拥有家庭电脑的比例却只有45%,这是学生不能熟练使用电脑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则应是中小学阶段的应试压力,没有太多的上机实践机会。学而不练的结果是,只有14%的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而67%的学生只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操作有困难的学生占19%,这个数字是没参加过电脑培训人数的3倍。在电脑应用软件的使用上,能够正常使用的人数远低于50%,最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正常使用率仅为28%,Excel和PowerPoint的正常使用率则低至14%和9%。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素质教育中,学生对电脑操作的能力掌握还不能满足日后学习和科研的需要。

从表2可以看出,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只有5%的学生没有接触过网络。在95%上过网的学生中,经常上网的仅占3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网民的定义为: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 h的6周岁以上中国公民。依此定义判定,在中小学能称之为网民的学生占30%弱,远高出网民人数占中国人口总数10.5%的比例。据2007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分析,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排在前四位的是:收发邮件56.1%,浏览新闻53.5%,搜索引擎51.5%,获取信息41.0%。中小学阶段的网络使用中查找信息与搜索引擎的数字与之接近,而收发邮件和浏览新闻两项内容的统计数字则差距很大,这基本与中小学阶段学习对网络的需求及闲暇时间较少的现状相吻合。网络工具的应用是学生信息素质中的薄弱环节。

表3显示,在对图书馆的了解程度选项中,有71%的学生选择了解“一些”。中小学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无论在规模还是服务功能上都有较大差别。对现代图书馆的深度利用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随着信息技术课的开展,学生在信息检索方法和技巧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熟练掌握检索技巧的学生仅占12%,能循序渐进多词限定的学生仅占20%;而且在基础教育阶段,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提供能力并没能充分发挥,由于教学模式的原因,仍有33%的学生依靠同学或家长提供信息来源,这与研究性教学方式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不相一致。在信息评价过程中,随便挑选信息的学生比例为11%,而理性排序的学生仅占调查人数的3%。对知识产权基本不了解的人数占38%,但从价值观上,有91%的学生认为完全有必要制定相关法律来保护网络信息知识产权。这说明学生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只是对内容知之甚少。

表4显示,希望自主查询所需信息的人数占72%,这部分学生对信息素质培训接受的主动性会强于愿意付费的学生。在图书馆提供信息资源类型的选择中,有21%的学生选择电子书刊,而选择印刷型书刊的学生仅占13%,这是学生阅读倾向的一种改变。电子书刊的阅读习惯已经在学生中逐渐形成,这种阅读习惯对图书馆的资源选择将提供转型的依据,也对学生的信息素质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素质教育培训内容选项中,对实用的计算机网络培训需求最大,占参加调查学生人数的50%,位居其次的需求分别为信息检索知识、科技论文写作和信息学一般知识。对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训有足够的认识,认为会对自己有帮助的学生占全数的93%。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选择中,最大需求集中在推荐所学专业信息,占37%,介绍专业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的讲座比例为30%,表明专业性大学图书馆在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在通用的信息素质教育基础上,结合专业学习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信息素质教育。

4 对中医药院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4.1 积极创造有利于信息素质教育开展的宏观环境

有学者认为,图书馆只有回归教育与文化价值,才能找到发展的前途[1]。图书馆从自身的发展角度,应给予信息素质教育足够的重视,但信息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非图书馆能力所及。尽管如此,在信息素质教育相关课程还没有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并以制度形式在高校专业培养中做出规定以前,图书馆仍将承担起营造信息素质教育所需的宏观环境的建设任务。

转贴于  4.2 图书馆利用教育的去模式化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真正接受现代化图书馆服务是迈入大学校门之后。而对29所高校图书馆2006年度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状况的调查显示,41%的图书馆仅采取给新生发放《读者指南》或《读者须知》小册子的简单方法进行教育;69%的图书馆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讲座和参观图书馆的方式进行培训[2]。图书馆的利用培训包括馆藏资源和服务地址的提供。图书馆的网络服务、电子书刊、馆藏数据库资源及网络资源的利用、图书馆提供的专题信息导航服务和信息推送服务等诸多内容,已不再是一个小册子、一段视频资料和一次新生培训所能完成。图书馆应纳入现代图书馆所能提供的各种服务方式和内容,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限制,体现实用性、交互限、可操作性,更为全面系统、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

4.3 信息学基础知识及个人信息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教育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推进,信息学基础知识、信息管理学不再是专业学生学习的专利,而应成为个人学习、工作和科研中所必备的素质要求。应使学生掌握数据、信息、情报、知识等相关概念,了解国内外社会信息化进程和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公共信息资源的分布,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在信息检索教学的基础上,强化信息调研、评价与分析预测。

个人信息管理(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PIM),狭义指对个人计算机中学习、工作和生活等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3];广义指建立信息管理意识,使用一些方法和手段来解决信息资源的有效性问题。PIM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分类及目录相关知识、信息的存储与备份、公共存储空间——网络空间的利用、信息安全与保密控制、Windows操作系统检索、Google桌面工具等相关PIM常用软件,使学生在个人信息的管理中做到组织有序,管理得当,有效使用。

4.4 信息素质教育与专业的融合

中医药院校整体的专业信息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应设定为:①使学生熟悉中医药领域的主要信息源,并关注其实时变化;②熟悉中医药文献和各种信息检索系统,组织实施有效的检索策略;③能够恰当地利用本专业可获取的信息服务;④有效地组织加工中医药信息,具备一定的信息生成能力,形成个性的科研思维;⑤掌握专业相关外文文献的阅读分析能力;⑥掌握专业研究课题的定题检索及个人论文写作的选题,能提供某种形式的信息产品,如综述报告、学术论文、项目申请及汇报等;⑦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中医药专业问题。

4.5 实用的计算机网络培训

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培训区别于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在于不以系统介绍知识体系为目的,而重实际应用,解决学生在利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倡实例教学和基于问题的互动教学。

图书馆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好从基础知识讲座转向实用的讲座,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实用软件的基础应用与高级技巧、硬件的基本维护、日常的文件清理、病毒查杀、文件的安全与保密、邮件管理、博(播)客的建立以及使用指南、搜索引擎、网络软件和工具使用技巧。应开展学生适应数字图书馆利用的相关讲座,如数字图书馆的含义、馆藏定义及其全部服务功能。数字图书馆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较为生疏的概念,也是学生在高校面对或即将面对的图书馆模式,有必要引导学生熟悉和利用数字图书馆。

4.6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

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起源于文献检索课,教学方式和手段以面授教学为主,只有部分院校逐步转向在线教学[4]。在107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中,有69所高校开展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活动,约占总数的64.5%[5]。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主要有自主建设教育和网络教学平台两种形式,但无论哪种教育平台,都应该建立在馆藏资源的整合利用基础之上,包含信息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从简单测试到知识普及,再到信息评价标准的提供,使学生在一个平台中接受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在丰富教育内容的同时,丰富课件媒体形式,增加音频、视频课件的利用,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达到提高信息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传夫,吴 钢.图书馆业态的变化与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33(3):5-14.

[2] 易 斌.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分析[J].图书馆,2007,(5):73-75.

篇(9)

    中医外科学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自西医外科学进入中国以来,中医外科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目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5年以来培养了约100名中医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我们调査发现,在理论学习中,部分研究生对中医外科学的投入学习时间不够,将过多时间投入西医外科学的学习中,普遍存在中医外科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兴趣不足问题。在临床轮转实习方面,多数研究生存在中医理论知识与中医思维能力不足、实践能力差、独立解决与处理问题能力不足、不能够独立值班、缺乏主动学习及临床经验总结的习惯、科研能力薄弱等诸多问。

造成以上现象的出现,除了与学生自身问题相关以外,更重要的还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第一,对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课程设置课时过少,尤其是中医外科学基础知识课程设置过少,造成很多研究生的中医外科基础理论知识不足。第二,对研究生的临床实习重视程度不够。医院科室对研究生临床轮转实习的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第三,对研究生的日常与出科考核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第四,对研究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不够重视。第五,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训过少。第六,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不足。

2对策与建议

2.1加强中医外科理论知识水平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医外科理论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临床实训的效果。当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临床实习前,中医外科教研室可以安排相关科室有经验的高年资中医师讲解中医外科学的相关课程,如周围血管疾病、皮肤疾病与性病、男性疾病、乳腺疾病、肛管直肠疾病。另外,当研究生临床实习时,各临床科室可以每周安排时间作科室讲课,由科室高年资医师讲解中外基础知识及相关疾病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当科室进行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以及临床专题讲座等业务学习与讨论时,要求研究生参加,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科室每1-2周必须组织研究生进行病例讨论,提前给学生要讨论的病历内容,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进行讨论,最后带教老师进行总结。

2.2加强对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医院可以安排实习前岗前培训,经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安排进入医院实习。培训内容包括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常见临床操作技能(内科四大穿刺、外科无菌操作)、全身体格检査、医德医风和医患沟通及医疗卫生法规等。通过实习前岗前培训,有利于加强专业型研究生临床能力意识的培养,使其逐渐适应临床实习工作。当研究生开始实习时,建立导师与实习科室带教老师联合培养的方式,按照一对一原则,即一位高年资医师负责一位研究生的方式,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实习开始时,每科室要求轮转至少3个月以上,刚开始要求研究生适应1-2周时间,按照住院医师的要求,每位研究生主管3-5名病人,髙年资医师可指定低年资医师负责该研究生的日常培训工作。根据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安排研究生参与临床值班交班工作、单独接诊病人与处理病人工作、医嘱处理、病历书写与整理工作等,锻炼研究生的临床处理常见病与危急重症的能力。

安排研究生跟师出诊,尤其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名老中医、广西名中医以及有多年临床经验的高年资中医医师,并要求研究生积极总结带教老师的中医临床经验,发表相关临床文章,同时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工作登记表。在病房实习时,要求研究生能够完成收集病史资料及病历书写,带教老师及高年资医师认真把关、认真指导研究生完成病历,并对病历进行修改。按照三级医师制度,每天査房时要求研究生汇报病人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病人最新病情改变、下一步的初步诊疗方案以及新接诊病人的病史等。带教老师可以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对研究生进行临床技能的培训与指导工作,例如外科的无菌操作,带教老师可以亲自为学生做示范,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种院内组织的相关技能培训及中医学术讲座,以提高临床技能,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2.3重视考核工作  合理的考核机制有利于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建立统一的考核工作,即科室的日常培训考核及出科考核工作、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毕业技能考核工作,建立医院、科室、导师共同参与的机制,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的研究生培训工作,也可使研究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亦可使导师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进而提高临床能力培训的效果。考核内容包括中医外科学基础理论,病历书写,临床实际能力考核,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等主要内容。带教老师现场要求学生对病人进行病史收集,详细的体格检査,包括病人舌苔脉象等资料。完成病史资料收集以后,要求学生按照我院中医住院病历书写要求完成病历书写,带教老师可根据书写病历实际情况进行评分。门诊科室要求学生书写中医门诊病历,包括中医诊断、治法、具体方药等。对于临床实际能力的考核,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研究生完成科室常见临床技能的操作。另外,所有科室均应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考试,目前,我院每个科室均有自己的题库,出科考试试题应包括一定分值的主观题。同时,医院教学部定期进行教学査房,各临床相关教研室协助并参加考核工作。考核人员由主管教学的医院领导、具有高年资职称、有丰富临床带教经验的中医医师担任,教学部主要对研究生日常培训工作进行考核,包括教学査房、病史汇报、临床病历资料的讨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教研室做好记录,作为学生日常考核的一部分。日常教学查房时,各科室选取典型病例资料。另外,在教学査房之前,学生要提前熟悉病例,教学査房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碰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当场提出,也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带教老师现场解答,以培养学生应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能力。

目前,我院已经对专业型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即研二第二学期进行中期考核。我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大致参照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内容大致包括外科技能操作(无菌操作,缝合打结,换药,穿脱隔离衣,急救处理等),心电图与X片的判读,科室的临床技能考核,中医外科学理论知识的考核,同时要求技能考核不合格者再次进行培训。对于科室技能考核,教研室安排专人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典型病例分析与答辩,侧重考核研究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2.4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训和导师的指导工作  我院专业型研究生多在临近毕业时候才发表相应科研文章,而且发表的杂志多为国内省级普通杂志。经调查发现,多数研究生反映自己的科研能力较差,部分导师无科研课题,学生无法参与科研研究,还有一部分研究生存在抄袭的现象。在我们的临床实际工作中,进行临床试验观察、临床药物研究、临床经验总结等工作时,均要求临床医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以胜任科研任务。因此,加强对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研究生进行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基础课程,同时教研室及导师也应重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在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会时候,教研室及导师应严格要求研究生。研究生选题应有一定的深度,尤其是中医外科领域的疑难疾病、热点问题、经验总结推广的临床研究,同时选题要新颖,具有实用性。当研究生进行临床试验时,导师应指导与关注研究生的科研工作。通过毕业论文的书写,要求研究生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为以后的临床科研打下基础。另外,医院与教研室应提高对导师的要求,积极鼓励导师申请科研课题,并积极开展科研试验,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篇(10)

一、培训目标

通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全面提升我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基层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二、培训方式

前期以集中理论培训与临床实践培训为主,后期以基层中医药技术指导为主。集中理论培训时间2天,临床实践培训时间2天,基层中医药指导每个镇至少1天。

三、培训内容

(一)中医适宜技术

以中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等为主。

1.刃针疗法

2.穴位贴敷技术

3.牵引技术

4.艾灸疗法

5.刮痧技术

6.拔罐(留罐、闪罐、走罐)技术

7.中药塌渍疗法

(二)中医康复治疗技术

以中医理论基础为指导,运用调摄情志、娱乐、传统体育、沐浴、饮食、针灸推拿、药物等多种方法的临床常见中医康复知识和技术。

1.室内简单康复方法介绍

2.脑瘫儿童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3.腰椎病的康复治疗

(三)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传授中医中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积极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

四、培训安排

(一)培训时间:8:00-18:00

(二)培训地点:区中医医院大会议室

(三)基层中医药指导:由区中医医院负责落实,时间安排在2020年8月-12月。

五、培训对象

(一)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针灸、推拿、理疗、中医内科等专业中医人员。

(二)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选派1名医务人员参加培训。

六、相关要求

(一)培训师资由参加过“全省基层中医药人员技术培训讲师团项目”、“XX省中医药标准实施推广技术培训班”、“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专题培训班”等培训的县级师资承担。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师资队伍见附件2)

(二)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人员掌握不少于6类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掌握不少于4类中医适宜技术。

实践培训结束,我局将托区中医医院组织对所有参训学员进行考核,考核分为理论综合考试和技能操作两部分,理论综合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技能考核采用现场操作方式进行,两项均采用百分制,成绩均在80分以上者为合格,并发放培训合格证书。区中医医院做好各项资料的收集、存档。

篇(11)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知识的综合体现。由于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精力不足,对毕业论文态度不认真,思想上不够重视,论文抄袭现象严重,真正属于自己原创的论文不多,缺少亲身实践、病例资料不详实。从近几年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发现,许多学生中医基础知识较薄弱,缺乏规范的中医术语,没有完整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思路,毕业论文的立题依据、中医机理阐释不明确,仅一笔带过,大片幅的是西医内容。这种中医理念逐渐淡化现象必须予以纠正。同时论文引文数量少、吸收信息能力不足。引文数量是衡量论文作者吸收信息能力的指标之一,一般情况下,引文量愈大,说明作者吸收文献信息的能力就愈强,引文内容反映作者的研究动向和理论依据,引文数量则反映出作者的研究环境和所掌握的相关信息量,引文年代是测评论文新颖性的标志之一。但大多数论文引文数量太少,有的只有3~4个,综述引文也不足10个,说明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查阅资料太少,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没有全面了解该方向的研究进展,当然也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综述的意义不大。

由于缺少相应激励奖罚政策,指导教师责任心有待加强。对一般学生来说,毕业论文的合格与优秀对毕业证、学位证的获得影响不大,从这点来说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认真撰写。个别指导教师临床工作较忙,指导力度不够,对指导教师也缺少相应奖励政策,指导毕业论文没有计入教学工作量,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没有给予表彰和奖励,这也是影响指导教师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2.思考与对策

2.1 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是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途经。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加深了学生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面,熟悉和初步掌握了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和撰写过程,锻炼了文字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对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是毕业生对中医学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的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实践,是对教学成果的综合检验。对指导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责任意识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要强调毕业论文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2.2 强化中医基础知识教育、增强中医药研究信念

中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中医药人才的认识方式和思维模式对中医药发展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医基础知识教育奠定了学生今后从事中医学的基石,应该重视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增加基础课比重,注重挖掘、提练中医宝库的精华。因为只有在领会透彻、掌握中医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中医创新思维有所启发,也才有可能找到发展中医质的飞跃之起点。

从跨入中医药院校大门开始就要让学生树立中医理念,热爱中医药学,对新生进行中医药辉煌历史及未来发展的形势教育,让其有信心、有责任从事中医药研究。在中医理论意识尚未建立之前,西医课程最好晚些加入,一方面在强化理解阴阳五行、藏象理论,一方面又溶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会使学生思维混乱,相信其一,难解其二。要求学生必须重点掌握中医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基础课程,适当延长教学课时,以便学生理解记忆,有些内容强迫背诵也是必须的,有了扎实的基本功,不但强化了中医理念,也有益于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

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中医学研究思维的引导非常重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本门课程熟悉的基础上,要有自信,充满热情,对中医药研究充满希望,要让学生对中医学有骄傲感和使命感。强调中医药研究的优异成绩,客观认识中医药的优势及中西医的差别,不要片面扩大、过多流露中医学的不足。每门课程可根据学科人员研究优势重点讲授部分章节,更好地达到熟练自信,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更加有兴趣、有热情,也可能从此就确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并终身为之奋斗。

2.3 建立和完善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机制、强化过程管理

提高质量意识、强化过程管理、抓好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重要措施。应充分认识本科毕业论文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始终把做好此项工作作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形成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要经过选题、查阅文献资料、开题报告、科学实验或临床观察、编写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等几个阶段。要求指导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对毕业论文的格式、写作规范、文献资料查阅、病例收集、数据处理等提出全面的规范要求。程序勿过于形式化,真正做到选题、开题、指导、完成、答辩过程的完整性。

2.4 举办论文写作培训班,提高学生撰写论文水平

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举办中医药科研选题与设计、临床研究方法、医学统计等相关知识讲座,了解中医药研究的有关规范标准,如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药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等。让学生掌握医学论文的书写格式,熟悉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与方法。开设图书馆和医学文献检索方法教育课,充分利用校图书馆资源,让学生了解本校图书馆、专业资料室的馆藏和服务项目,了解馆藏位置索取号、区别目录数据库,学会利用作者、题名、关键词进行检索,充分利用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维普引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万方硕博论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电子教学参考书等,知道如何根据所选课题去调研文献、收集资料,学会如何选择和利用信息。

2.5 正确指导、启发学生科研思路

可采取双向选择,由各学科组拟定一些论文题目并对选题的可行性及难易程度进行分析,召开座谈会,组织与题目相关的学术报告,使学生对选题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加强对选题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课题。选题应该以中医学方向为主,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切忌完全西医化。

2.6 建立优秀毕业论文奖励制度,提高学生积极性

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中医学文献,提高文字水平,不断提高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撰写并,进行大学生论文竞赛评奖活动,并可作为奖学金评定指标之一。积极开展优秀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对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和指导老师给予一定奖励,并颁发优秀毕业论文证书。

2.7 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