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大全11篇

时间:2024-01-15 14:46: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篇(1)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的提出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1990年在新德里由印度农业研究会、美国农业部和美国Rodale研究所共同组织的首次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

(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对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不同学者因对“可持续性”的理解和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分析角度不同,存在多种表述方式。从经济学看,根据《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尽可能减少对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土地资源破坏与退化,维持一个不变或增加的资本贮量,旨在人类生活质量的长期改善,即在追求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维持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基础”;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人地关系的协调和共荣,即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和景观环境,要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生存活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需要;从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达到土地供求的持续平衡,即是通过把土地资源无弹性的自然供给量,转化为有弹性的经济供给量,来持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土地资源需求。

从1993年内罗必拟定的《持续土地管理评价大纲》中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为“把保持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生产性)、降低土地生产风险(安全性)、保护土地资源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退化(保持性)、经济上可行(可行性)和社会可以接受(接受性)相结合”,这5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否则认为是土地资源的非持续利用;从土地资源利用目的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就是实现土地生产力持续增长和保持其稳定性,保护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和防止土地退化,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阐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核心都是保证土地资源持续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不妨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义为 “能够持续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土地生产力和景观环境需要的土地利用”。

二、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

(一)景观生态学内涵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地植物学家Troll于1939年在利用航片研究东非的土地利用时首次提出。1982年10月,在捷克正式成立了“国际景观生态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Landscape Ecology,IALE),标志着景观生态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另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遥感与GIS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与应用。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

我国学者肖笃宁(1999)将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总结为:景观系统整体性和景观要素异质性;景观研究的尺度性;景观结构的镶嵌性;生态流的空间聚集与扩散;景观的自然性与文化性;景观演化的不可逆性与人类主导性及景观价值的多重性。

(二)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1、景观和区域。生态学中,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斑块或生态系统组成的,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的,具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2、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景观结构与其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部分。景观层次上的过程,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它们对景观空间结构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而景观结构对过程也有基本的控制作用。因此,“格局反衍过程,过程反衍机理,机理揭示规律”,一定的景观结构才能实现一定的景观功能。景观生态学认为,在景观尺度上,每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或景观单元)均可看作是一个宽广的斑块(patch)、狭窄的廊道(corridor)或背景基质(matrix),能量、物种及营养成分等在景观元素间的流动形成景观功能,景观功能的发挥主要涉及廊道、基质和斑块的功能特征。

三、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领域

我国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是在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并深深扎根于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主要应用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农村景观生态规划、旅游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规划和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学强调无机环境为基础,以生物为中心,以人类为主导,正确处理天、地、人、文的相互关系,合理调控现有景观生态系统和规划设计与建造的景观生态系统。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周华荣等(1995,1996,1998,1999,2000)对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设计。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规划:邱扬等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对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概念、原则、理论基础、指标选择、评价方法给予了一定的研究。

四、土地利用中的景观生态学应用

(一)土地利用的可持续目标

资源永续利用的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当时更多关注土地资源的保护,而对其实现的可行性考虑不多。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明确,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也得以明晰。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目标,而这些目标也构成了评价土地利用持续性的基本标准。在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首要的任务是实现耕地资源的保有数量,提高耕地生产性能和生态功能。

(二)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规划

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在我国尚不多见,仅有部分学者作了初步研究。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对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概念、原则、理论基础、指标选择、评价方法与过程都有重要影响。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土地持续利用规划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综合整体性,不仅包括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多因素评价,还指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系统与景观或区域等多等级评价。

2、尺度性,包括土地利用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重点尺度。

3、空间格局与土地生态过程,二者的关系分析是土地持续利用的基础。

4、干扰与人类影响,干扰是景观或区域的必然因子,有助于发展土地利用系统与景观的适应性机制,人类土地利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土地的持续利用有借鉴作用。

5、多重价值与多目标,景观生态学强调土地持续利用的目标是多重的,因而追求多目标之间的优化,而不是单目标的最大化。

(三)土地利用的景观生态探讨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土地规划、管理和恢复等实际问题联系密切,它注重土地利用如何影响物质流和能量流,注重结构和过程的相互关系分析,使其在空间土地利用规划中得到广泛应用。景观生态学属于宏观尺度生态空间研究范畴,其理论核心集中表现为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土地作为地表自然综合体,是一种特色鲜明的系统整体,具有突出的空间异质性,而生态整体性正是实现土地持续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核心。

景观生态学同时研究生态景观与视觉景观两个方面,注重协调形态与内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以人类对于景观的感知作为评价的出发点,追求景观多重价值(经济、生态、社会与美学)的实现。因此,土地利用以持续性作为其功能目标,应该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以及美学等多重价值的优化,充分发挥了土地自身的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空间场所功能和景观功能等三大功能,综合技术、政策和行动来实现土地利用的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与接受性。

土地生产力的维持与景观的结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不仅要包括对土地功能的优化,还包括对景观格局(土地利用结构)的评价,同时分析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这种格局与过程的关联分析,正是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工作中忽视的地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景观生态学与持续发展概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理论、等级尺度理论、景观变化与稳定性理论等基本理论,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理解。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土地利用研究联系密切,是实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同时,土地利用的持续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尺度特征,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下土地利用的持续性特征大不相同。离开了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范畴,将无从谈论土地利用的持续性。

传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认为是在时间尺度上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分析,缺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的内容。在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结合下产生的景观生态学,属于宏观尺度研究范畴,既强调空间格局分析,又考虑生态关联,有助于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时空尺度上的综合分析、评价与管理,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应进一步整合景观生态学的思想与理论,深入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探讨,重点加强土地可持续利用结构、功能与动态变化等的基础理论研究,尤其需要关注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过程的相关分析。土地可持续利用中景观生态学的引入,也将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忽视的很好途径和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白金丹.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7(2).

2、周亚鹏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5(2).

3、李哈滨,J.Franklin.景观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的新概念构架[M].生态学进展,1988.

4、宇振荣.景观生态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篇(2)

[作者简介]孙永萍,供职于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11

[中图分类号]F062.2;F1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2―0089―04

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类和其他任何生物一样,都必须以一定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态系统作为其生存繁衍的基础,在整个地球生物圈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中,人类在整个生物界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并无时无刻不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所谓的“改造”和“征服”。所以,在一个人为影响占主要地位的景观中,特别是城市和城郊,自然景观和自然过程已被人类分隔得四分五裂,自然生态过程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已受到严重威胁,最终将威胁到人类及其文化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又无时无刻不依赖于其他生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在做景观规划时,必须有机融入生态学原理,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以修复受损的自然生态环境,创造与自然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一、城市景观概念及其研究发展过程

景观(landscape)概念及景观研究的进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作为地理学名词,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城市景观则是涵盖城市地表自然和人造的景色,也就是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综合,其中这里所表述的自然景观很大一部分是人造自然景观,亦指恩格斯所说的第二自然。表1是对景观概念及有关研究学科的概要总结。

二、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生态学

1.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是以地理学和生态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产物,它以景观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物种流以及信息流在景观结构中的转换与传输,研究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生态功能、时间与空间相互关系以及时空模型的构建等。总之,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为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而这三者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景观的异质性。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概念,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异程度,包括空间异质性(即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时间异质性(即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是景观区别于其他生命层次的最显著特征。

景观生态学的特点在于综合了地理学的水平空间(景观)和生物学的生态垂直关联两种观点,其中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复合种群理论、渗透理论、自然等级理论等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就来自于景观、生态及综合系统3个方面。

2.景观生态规划

现代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强调规划的基点以人为本,在更高的层次上能动地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和不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以维护人和其他生命的健康与持续。具体地说,就是强调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多个生态系统之间的空间格局及相互之间的生态系统,包括物质流动、物种流、干扰的扩散等,并用一个基本的模式“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来分析和改变景观,以此为基础,发展了景观生态规划模式。

由此可见,景观生态规划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解决景观水平上生态问题的实践活动,是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体现了景观生态学的应用价值。景观规划涉及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两方面,其焦点在于景观空间组织异质性的维持和发展。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始终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考虑,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尽管景观规划脱胎于早期的风景园林设计,但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多种多样的景观类型。

三、景观生态理论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1.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岛屿生物地理学强调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面积和临近关系。这一理论假设一个岛上的物种数目最终将趋于一种动态平衡。导致平衡的两种过程是物种的迁人和灭绝。达到平衡状态的物种数主要取决于岛屿的大小和岛屿离种源的距离,即面积效应(Area Effect)和距离效应(Distance Effect)。也就是说,一个小的保护区不但最终将只能允许少数物种的生存,并在一开始就使物种迅速消亡。而远离种源的保护地,则很难使物种再迁入来取代消亡的个体。因此,面积较大而距离较近的岛屿比面积较小而距离较远的岛屿的平衡物种数目要大,面积较小和距离较近的岛屿分别比大而遥远的岛屿的平衡态物种周转率要高。

将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在景观规划中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波士顿的“蓝宝石项链”。早在100多年前,美国的波士顿还是个小镇,城市的决策者们在土地还没有大规模开发前,先廉价地购得郊外大片的土地。这片土地上有沼泽、荒地、林荫道以及查尔斯河谷,他们没有将这片宝贵的土地大规模开发,也没有将其分成一个个不连续的公园或者保护区,而是将他们作为一个连续的岛屿群保留了下来,并且立法保护它作为永久的绿地系统。如今100多年过去了,城市扩大了好几倍,昔日的郊外已变为市中心。而这块宝贵的绿地使不同的景观类型连成了一体,大大增加了景观的异质性,这里不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成为市民身心再生的场所,成为波士顿人最为骄傲的“蓝宝石项链”。

2.复合种群理论

狭义的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斑块系统。广义的复合种群指所有占据空间上非连续生境斑块的种群集合体,它可分为经典型、大陆一岛屿型复合种群、斑块型种群、非平衡态复合种群和混合型复合种群五种类型。复合种群理论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亚种群频繁地从生境斑块中消失(斑块水平的局部性绝灭);二是亚种群之间存在生物繁殖体或个体的交流(斑块间和区域性定居过程),从而使复合种群在景观水平上表现出复合稳定性。

城市由于用地紧张,城市内的园林绿地面积很有限,而且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还在不断减少。为此,可以开发利用城郊自然景观特别是城郊大型森林斑块,建设城郊森林公园和环城绿化带。这样,一方面可以净化空气、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另一方面,城市生物种群与城郊森林生物种群构成复合种群,城郊森林可作为城市园林物种的源泉和增加生物多样的良性生态库,增加城市物种与野生物种间物种交流和基因交换,使得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从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

3.渗透理论

景观连接度对生态学过程(如种群动态、水土流失过程、干扰蔓延等)的影响,具有临界阈限特征(critical threshold characteristics)。渗透理论最初是用以描述胶体和玻璃类物质的物理特性的,并逐渐成为研究流体在聚合材料媒介中运动的理论基础。渗透理论最突出的要点,就是当媒介的密度达到一临界值(critical density)时,渗透物突然能够从媒介的一端到达另一端。生态学过程中的能量、物质和生物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运动,同样也存在某种景观连接度临界值,从而产生类似于渗透过程的突变或阈限现象。比如说,生境面积占有整个景观面积的多少时某一物种才能幸免于生境破碎化作用而长期生存,这就存在一个临界阈限值。另外,流行病的爆发与感染率、潜在被传染者和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大火蔓延与森林中燃烧物质积累量及空间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害虫种群爆发和外来种侵入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临界阈限特征。

景观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是每个景观规划师在做规划之前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而渗透理论对于研究景观结构(特别是连接度)和功能之间的关系,颇具启发性和指导意义。将渗透理论融入到景观生态规赳中,就是要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各景观节点的适宜面积以及各节点之间的连接程度;既要从美学的角度考虑景观的布置,还要从生态的角度考虑适合生物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形态。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生境破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而且还可以避免各种疾病和灾害的发生,与此同时,人们在充分享受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可以得到视觉上美好的感受。

4.等级理论

等级理论最根本的作用在于简化复杂系统,以便达到对其结构、功能和行为的理解和预测。许多复杂系统,包括景观系统在内,大多可视为等级结构。将这些系统中繁多相互作用的组分按照某一标准进行组合,赋之于层次结构,是等级理论的关键一步。基于等级理论,在研究复杂系统时一般至少需要同时考虑3个相邻层次:即核心层次、其上一层次和其下一层次(见图1)。

景观生态规划并不是基于对单一物种的深入研究来做景观规划,而是把生物空间等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全面分析现存景观元素及相互间的空间联系(水平联系和垂直联系)或障碍。集中针对景观的整体特征如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和景观的动态变化来进行规划设计。因为现实的生态过程是发生在一个时空嵌合体中的,包含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即包括_个绝对保护的核心区和周围缓冲区,沿核心区向外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增加。核心区是生物多样性等级系统中任一层次上的某一节点。一个全面的规划应该以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受协成分或节点(Node)作为保护对象。强调节点的多样性,这些节点小到一棵孤树或一个森林斑块,大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5.“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作为背景的基质内。然而必须指出,在实际研究中,要确切地区分斑块、廊道和基质有时是很困难的,也是不必要的。广义而言,把所谓基质看作是景观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斑块亦未尝不可。另外,因为景观结构单元的划分总是与观察尺度相联系的,所以斑块、廊道和基质的区分往往是相对的。例如,某一尺度上的斑块可能成为较小尺度上的基质,或许又是较大尺度上廊道的一部分。

“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描述生态学系统的“空间语言”,使得对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的表述更为具体、形象。而且,这一模式还有利于考虑景观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它们在时间上的变化。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城市及景观规划别强调维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具体地讲,在城市和郊区景观中要维护自然残遗斑块之间的联系,如残遗山林斑块、湿地等自然斑块之间的空间联系,维持城内残遗斑块与作为城市景观背景的自然山地或水系之间的联系。这些空间联系的主要结构是廊道,如水系廊道、防护林廊道、道路绿地廊道。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集中使用土地,保持大型植被斑块的完整性,在建成区保留一些小的自然植被和廊道,同时在人类活动区沿自然植被和廊道周围地带设计一些小的人为斑块,如居住区和农业小斑块等,建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景观格局。这种格局既有大型植被斑块也有小的人为斑块,提高了景观多样性,达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的景观格局。

四、结 语

篇(3)

Abstract: the landscape ecology research space pattern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of interaction. Some of its basic principles such as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principle, patch-corridor-matrix principle, the landscape pattern such as principle for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guidance. In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will be applied to,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us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不仅城市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市规模也在显著扩张[1]。城市化过程对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同时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显而易见。如环境污染、水土资源破坏严重.城市热岛效应等[2]。这些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社会形象和区域生态质量也受到影响。因为城市绿地系统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要求,组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和防灾避灾、塑造城市形象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3],人们对其越来越关注。但城市绿地系统布局、采取形式和达到效果,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可以减轻城市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重建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思路[4].

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1939年由德国学者Troll通过航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正式提出的,是以地理学和生态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产物[5]。它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6]。简而言之,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7]。

景观生态学原理优势在于集中了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精华,克服了两者的弱点,把地理学研究空间相互作用的水平方法与生态学研究功能相互作用的垂直方法结合起来,探讨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动态,空间异质性对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影响及对空间异质性的管理[8]。

2 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

2. 1景观异质性

景观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属性之一, 也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 是指一个景观对一个种或更高级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 或某种形状) 在空间( 或时间) 上的变异程度( 或强度)[9].景观异质性包括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以及功能异质性, 异质性大、则密度高、稳定性大[10]. 在景观这个层次上, 异质性的主要起源于自然干扰、内部演替和人类活动[11]. 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是相辅相成的, 景观的异质性使人类居住的生态系统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必要的抵御干扰的柔韧性[12].

2. 2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有三种: 斑块、廊道和基质.

斑块是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部分,其类型、大小、形状、边界、动态及内部均质程度对城市绿地系统有特定的生态学意义[13]。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对生物的迁移、觅食、灭绝等有重要的影响。斑块面积的大小不仅影响物种的分布和生产力水平,而且影响能量和养分的分布[14]。斑块的形状则对生态学过程和各种功能流有重要的影响[15]。

廊道是景观唯一的线型要素,是不同于两侧相邻土地的一种特殊的带状要素类型[16]。廊道最显著的作用是运输,它还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17]。根据廊道的起源人类的作用及景观的类型,廊道可分为三类,线状廊道、带状廊道及河流廊道[18]。在城市研究中我们可以将廊道分为蓝道(blue way)、绿道(green way)和灰道(gray way)。蓝道即河流廊道它不仅指河流的水面部分,也包括沿河流分布的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19]。绿道主要是指城市中以植物绿化为主的线型要素,即种植廊道如林荫步道防风林带等[20]。而灰道就是那些人工味十足的街道公路[21]。

基质,又称衬质或模地,它是景观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具有面积大、连接度高和对景观动态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等特征,是景观中最广泛连通的部分[22]。

2. 3景观格局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 往往是指空间格局, 即斑块和其它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与格局不同, 过程则强调事件或现象发生[23]. 格局从结构上可以分为: 点格局、线格局、网格局、平面格局、立体格局[24].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看, 景观的空间格局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景观的组成和结构即景观的空间异质性; (2)景观中斑块的性质和参数和的空间相关性即空间相互作用; (3)景观格局的趋向性即空间规律性或梯度;(4)景观格局在不同尺度上的变化即格局的等级结构[25].

3.城市绿地系统概念

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多种绿地类型与规模的绿化用地的整体。它主要包括植被、水体、土壤等多种要素[26]。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是以绿色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开放空间并具有相对同质性,因此城市绿地系统可认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种景观元素[27]。而将城市绿地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时, 城市绿地中的不同绿地类型可认为是绿地系统的不同景观元素[28]。

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4.1 理论缺乏生态性思考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发展,只强调了“游憩”功能和“景观”功能,却相对忽视了生态性的思考[29]。

4.2 绿地指标不能直接反映绿地生态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标分为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4 项[30],单以4 项定额指标评定一座城市绿化的水准,缺乏科学理性,难以反映真实性[31]。

4.3 受城市建设用地制约及忽视绿地生态性以往的城市规划中,城市绿地往往依附于城市结构,而以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城市结构应依赖于生态系统,在实际的城市规划中,并未因生态性需要而优先考虑城市绿化用地[32]。

4.4 城市绿地系统编制、法制不健全,贯彻、执行力度不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创建生态城市有着战略决策性作用。但是有些城市贯彻实施力度不够,法规条例不健全,执法不严格[33]。

4.5 城市绿地系统缺乏城郊之间的完整统一结构决定功能,绿地系统布局不合理,必然限制其功能的发挥。许多城市的绿地规划只注重围绕城市中心做文章,而忽视了郊区、干道和河道绿化,未能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34]。

4.6 缺乏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城市绿地在提高环境质量上起着很大的生态效益,绿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却往往被忽视[35]。

5.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运用

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区域范围城市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干扰斑块;在较小的尺度上,城市是一个由基质、廊道、斑块等结构要素构成的景观单元[36]。其中各组成要素之间通过一定的流动产生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上构成特定的分布组合形式,共同完成城市系统所承担的生产生活及还原自净等功能[37]。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道路绿地等,以点―线―面的形式共同构成城市的绿色体系[38]。站在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在城市范围,公园、风景区、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等都是以缀块的形式存在,河流、道路绿地等有望起到廊道的作用,而城市就是这个景观单元的基质[39]。

城市绿地系统是一个非独立性的景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充分强调景观的自然属性,本质上是对资源进行空间配置[40]。有效的景观生态规划对保持绿地系统的景观特色、景观质量以及确保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十分有益。主要包括三方面。将景观生态学上的“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模式概念运用到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中,在进行城市绿地规划时,按照“环、楔、廊、园”的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布置,保证绿地景观的完整性[41]。在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中可以用生态廊道将绿地斑块有机联结起来,构成一个绿地生态网络;在公路、铁路等城市轴线上,通过绿地分割作用产生一系列间断的分散集团、飞地、子城或卫星城,在各星状长轴之间形成插入市中心的楔状绿地,构成人工廊道与自然廊道相间分布、有机分散的景观格局[42]。这样的绿地廊道规划使得绿地真正融入城市内部,充分发挥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43]。数量模型着手,建立城市绿地系统与其生态效益评价与预测之间的回归模型,或者利用GIS 进行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的研究,根据城市绿地的三维特征,基于遥感技术建立相应的“绿量”模型,将城市绿地的生态效应定量化[44]。

5.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景观生态学原则

5.1.1 整体优化原则。即把景观作为系统来思考和管理,生态整体性和景观异质性原理是景观生态学中的核心理论[45]。生态整体性认为景观是由景观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含有等级结构,具有独立的功能特征和明显的视觉特征[46]。景观要素的时空分布总是不均匀的,这种不均匀构成了景观的异质性。异质性同景观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恢复能力、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47]。

5.1.2 可持续性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地规划设计,必须以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循环过程作为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应将认为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道路[48]。

5.1.3 独特性原则。每个城市绿地景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景观规划设计不能简单套用、沿袭旧模式,否则个性的魅力将散失殆尽。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脉,使城市绿地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达到与周围的环境融合,符合人们的审美及心理需要[49]。

6.总结

基于生态学的相互关联思想,运用地理学的规划方法,综合在城市绿地规划中,既是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也是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与实践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50]。运用景观生态学与绿地规划融合原理对城市绿地各种景观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组合原有景观要素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新的绿地景观格局,对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环境和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1]。

参考文献:

[1] 李敏.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刘滨谊,张国.近十年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05(06):25- 28

[3]徐乃雄.城市绿地与环境[M].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4]肖笃宁,高峻,石铁矛.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1(12).

[5]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0(1)

[6]R・福尔曼. 景观生态学[M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7]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刘茂松,张明娟.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9]李哈滨. 景观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的新概念框架[ J] . 生态学进展, 1998, 5( 1) : 23- 33.

[10]王仰麟.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发展[ J] . 自然资源译丛, 1991, 36( 4) : 43- 49.

[11]李海丽.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关注公路景观设计[J]. 现代企业教育 , 2008,(12)

[12]肖英, 刘思华. 城市森林建设的景观生态学思考[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2009,(02)

[13]翟辉.斑块・边界・基质・廊道[J].华中建筑,2001,19(3):59~60

[14] 隋艳.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运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09,(08)

[15] 郭玮, 张硕新.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应用[J].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06,(01)

[16] 卫凌志, 牛月波. 景观生态学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J]. 民营科技 , 2008,(07)

[17] 傅立群.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葫芦岛市为例[J]. 中国城市林业 , 2007,(04)

[18] 吴兴琼, 张绿水. 浅谈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04)[19] 刘纯青, 陈飞平, 张绿水.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宜春市绿地系统规划[J]. 林业科技开发 , 2008,(02)

[20] 夏娃, 黄守敏. 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化趋势[J]. 中国林副特产 , 2007,(05)

[21] 宗跃光.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廊道效应研究―――以北京市区为例[J].生态学报,1999,19(2).

[22]唐东芹,傅德亮. 景观生态学与城市园林绿地关系的探讨[ J ]. 中国园林, 1999 (3) : 40 - 43.

[23]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4]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5]高峻,杨名静,陶康华. 上海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的分析研究[ J ]. 中国园林, 2000 (1) : 53 - 56.

[26]刘滨谊. 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进展、理论基础及实践的探索[J ]. 华中建筑, 2005, 23( 3) : 88- 90.

[27]王浩.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8]吴效军. 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J ]. 现代城市研究, 2001,( 1) : 9- 14.

[29]刘滨谊. 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进展、理论基础及实践的探索[J ]. 华中建筑, 2005, 23( 3) : 88- 90.

[30] 王煜倩. GIS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8,(07)

[31]李敏. 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J ]. 建筑学报, 1995,( 2) : 148-157.

[32]许克福.马鞍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J].中国城市林业,2007,5(2):39~41

[33]张式煜.上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2(6).

[34]舟廷刚,陶康华.宁波市城市绿地系统建设[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2).

[35]俞孔坚,段铁武,李迪华等.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J].城市

规划,1999,23(8).

[36] 姜允芳, 刘滨谊, 石铁矛. 城市绿地系统多学科的协作研究[J]. 城市问题 , 2009,(02)[37] 刘婧, 张培, 孙峻峰. 成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03)[38] 刘纯青, 陈飞平, 张绿水.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宜春市绿地系统规划[J]. 林业科技开发 , 2008,(02)

[39] 李小龙. 金溪县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研究[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 2008,(12)

[41] 江阜家.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在城市生态园林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11)[42] 郝本泉, 杜潇, 赵磊. 浅析现代居住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J]. 科技致富向导 , 2008,(24)

[43] 夏林. 浅析景观设计中生态价值的体现[J]. 国外建材科技 , 2007,(02)[44] 陈连波, 张国军. 浅谈生态位理论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J]. 山东林业科技 , 2008,(02)[45] 王萍. 景观设计须遵循自然辨证法[J]. 艺海 , 2008,(03)

[46]林耕, 夏青. 创造生态型城市绿地系统―――深圳特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J ]. 建筑学报, 1997,( 12) : 37- 39.

[47]李嘉乐. 生态园林与园林生态学[ J ]. 中国园林, 1993 (4) : 42 - 43.

[48]赵慎,陈尔鹤. 园林生态学刍议[ J ]. 中国园林, 2001 (3) : 8 - 10.

[49]谷康,江婷,苏同向.城市绿地系统的地方特色初探[J].中国园林, 2005(12):36- 40

篇(4)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2102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生态旅游

从生态旅游概念被提出,距今已经有31年了,就目前其概念界定还是模糊。国际生态旅游学会提出生态旅游是游客有意识的到目的地旅游,实现了解当地文化、自然等知识,这种旅游活动除了尽可能维持当地生态系统、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对当地自然游憩环境负有责任之外,还肩负着使当地经济繁荣、使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同时尊重并维护当地居民群体的传统文化使其保持完整性。这个定义在传统定义上增加了居民收益内容,而当地居民是旅游规划中不可或缺的考虑对象,本文也采取此定义。

1.2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作为旅游规划的分支之一,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运用旅游规划的原理和方法,它要求从整体出发对生态旅游活动空间进行合理布局,是生态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是生态旅游区社会、经济、环境效应和谐的指挥官。

2 国内研究进展

相比较国外,我国的生态旅游规规划起步较晚,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于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紧接着1995年与1996年分别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湖北武汉召开了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后又有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这时生态旅游正式成为了被广泛倡导的一种旅游形式。

2.1 生态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规划具有协调性,即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决定了生态旅游规划必须以生态原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为指导思想,而规划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保护,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规划是否合理,决定了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刘玉安(2006)以典型生态旅游区石河子为研究对象,认为实现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突出旅游特色、营造良好的交通等服务环境、旅游宣传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保护游客利益。

2.2 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理论与方法研究

旅游规划中要遵循市场导向、资源依托、法律监督、宏微观相结合等原则,生态旅游规划除了要遵守这些一般原则外,还要充分考虑生态旅游本身的特点,遵循保护先行与适度开发原则、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原则、各方利益共享原则、环境教育原则。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的研究大体差不多。康宏成(2010)对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也进行了总结,认为要遵循适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性原则、自然与文化的原汁原味原则、各方参与原则、服务设施生态化原则、环境教育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旅游规划除了一般旅游规划基本理论外还有众多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理论来指导,其中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生态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是最为重要的。申利(2004)阐明景观生态学是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之一,分析了在景观生态学指导下旅游规划的过程,肯定了规划结合自然环境的旅游规划的景观生态学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科学技术方法被运用到生态旅游规划中,典型的如GIS(地理信息系统)因具有强大的图形数据采集、空间数据可视化和空间分析功能,为生态旅游规划中提高工作效率与其科学性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受到广泛的应用。刘芳(2009)认为GIS的应用必将给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开发空间规划以及当地环境保护监测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薛达元(2014)采用GIS对黔西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分析黔西南州旅游资源特征,规划该州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和特色。

2.3 生态旅游规划实证研究

篇(5)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起源于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从最初的皇家园林渐渐到私家园林的出现,这些园林都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不断的扩大,对空间审美观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于是,形式多样的现代景观渐渐的进入我们不同的活动空间。现代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环境污染,水体、空气、土壤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些环境的污染都是由于有害物质进入自然生态系统后对原有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为了缓解工作与学习等各方面带来的压力,人们开始注重精神需求,崇尚自然和回归自然,寻找没有机器轰鸣的净土。为了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现代景观设计开始注重实用性、大众参与性、人性化等,提倡绿色、环保和低碳等方面。而生态景观设计更是我们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实现科学和理想设计的一个有效方法。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让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越来越美好。

1 生态景观设计的发展

景观设计学这一门学科建立的基础是人文与艺术学科、自然科学,它是一门应用学科。景观设计师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土地的规划者,在进行景观设计中如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应该需要重点考虑,要尽量运用生态的设计手法打造出舒适的环境。只有融入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景观作品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作品,生态景观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1景观设计的发展概况

景观从最初泛指自然景色,到后来被描述为自然、人文以及整体景象的总称,再经历了引入地理学,引入生态学等一系列的演变,后来有了景观生态的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景观生态学的迅速发展,景观生态规划也随之发展起来,景观设计开始向生态化、空间化和整体化方向发展。为此,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有了清晰的概述:即在允许各种相互冲突的十地利用开发的前提条件下,创造一个健康稳定的生态环境。景观生态规划会充分考虑到生态和社会的关系,利用景观生态学知识与原理经营管理景观资源以达到既为此景观生态功能,是持续利用土地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景观是从最初主要关注景观的视觉特性和文化价值,拓展到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随着社会的发展,景观又将被赋予新的概念。

1.2生态学的发展概况

“生态学”这一术语是1886年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首次提出的,生态学从此做为一门学科正式形成。生态学这个概念被提及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不断的对生态学进行研究。尤其是在西方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地开始加重生态危机,我们人类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出现了土地资源危机、水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生物资源危机、大气臭氧层变薄、森林面积减小、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生态学在景观设计中迅速的发展起来。如今,生态学已经伸展到了各个领域,且越发得到人们的重视,生态学也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对我们人类来说保护环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应该引起我们所有人的高度重视。

1.3生态景观设计的必然性

人类生活的环境是由一个一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我们人类自己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最有想象力,最具创造性。只有我们人类自己才有能力改变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调节和改变我们的生态系统。景观设计是改变人类环境的主要方式。景观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集合,从艺术的角度来评判生态景观美的感受,生态景观设计是符合人们对美的定义的。如果一个事物对我们人类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带来益处的同时达到可持续的发展,那么这个事物肯定是正价值的体现。持续发展的设计,科学的生态的设计,是可以让人类生活得更加健康的设计。它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正价值,是适合人类向前不断发展的的设计,因此生态的设计是美的。

2 国内外生态景观设计的现状

2.1国外生态景观设计现状

目前,国外最新的生态规划理论研究是生态城市规划。经过无数规划设计人员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发展至今,生态规划己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景观规划的伦理基础、工作理论、理念、技术等构成的框架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从景观规划设计师如何对景观进行生态规划、从什么方面入手等,总结规划技术与规划应用的经验,更将当前的规划实践与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较好的结合。

近年来,国外的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很快,对于生态景观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现在国外生态景观规划十分注重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注重具体的技术和设计特征,用具体的可操作性办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理论与实践高度的紧密联系起来。澳大利亚皇家湿地公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将工程设计、生态和社区环境以完美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了一个集独特景观和水务管理与一体的高质量城市公园。

2.2国内生态景观设计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化,生产的发展,我国经历了空气、水体、自然环境被污染的过程。经过一系列的治理,我国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也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当前我国生态规划研究方式是生态基本理论研究、生态规划、生态保护与建设同时进行,相互促进。受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的设计并不是照搬国外的理论研究和案例,而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更加注重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浙江黄岩永宁公园是一个典型的生态恢复的案例,在环境的规划中,重点突出自然中的水,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之上,加入了和这个环境想适应协调的植物、建筑、雕塑、桥廊等。在没有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给人们以各种美的享受,也给食物链有一个非常自然和谐的环境。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生态规划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现代科技发达的阶段,生态景观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国生态景观发展比国外晚,发展不够成熟,还没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还处于探索萌芽的阶段,所以一些试探性的尝试无法估量其结果。其次,生态景观规划缺乏具体生态工程的支撑,工程技术不完善,整个体系不能支撑起来。再次,缺乏权威的研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为生态景观规划做一个综合的评估,导致生态景观的规划得不到完整的促进和发展。

3景区生态景观设计的发展

篇(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是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公园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也是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活动与休憩的场所,在城市中具有多种价值,如生态价值、文化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社会公益价值与经济价值等。

1 城市公园的定义及分类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的生活领域,同时兼具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城市基础设施。行业标准CJJ/]r 91—2002 J 217—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定义公园:“公园是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和内容,将其分

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5类。

2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的相关理论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1)景观系统的整体性和景观要素的异质性;

2)景观研究的尺度性;

3)景观结构的镶嵌性;

4)生态流的空间聚集与扩散;

5)景观的自然性与文化性;

6)景观演化的不可逆性与人类主导性;

7)景观价值的多重性。

2.2 园林美学学理论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应以园林美学作为景观营造的基本理论和依据。科学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因地制宜,形成错落有致、主次分明的景观体系,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园景观环境。

2.3 人本主义理论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需要纳入广大人们群众的力量来参与规划、监督规划,才能使规划真正体现民众的意图,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本着以人为本、为人们服务的规划宗旨,科学合理地配置城市公园景观空间,这也是实现公园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区域性、综合性游览公园为设计目标,满足生态原则、文化原则和效益原则。注重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同时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将空间形态与环境韵律有机结合。

2.5设计理念

1)开发与保护:公园的开发建设要以保护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为前提,重点生态环境,重视历史文脉的延续,尊重历史和文化。

2)规划与建设:要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公园,必须对公园进行统筹规划,同时又必须考虑分期实施的可操作性。

3)“加法”和“减法”:必须发掘公园的文化底蕴,增加新的旅游景点和服务配套设施,这是“加法”。同时要注意原有自然环境和保护,对违章和影响景观的建筑必须予以拆除,这是“减法”。

4)“小”交通和“大”交通:结合城市交通规划,合理组织公园交通,理顺公园交通和城市交通的关系。

5)景观设计:在充分发掘、利用公园自有的旅游景观资源的基础上,将公园建设成为寓艺术性、文化性、现代性的公园。

3临沂人民公园景观规划

3.1总体构思

3.1.1园区概况

临沂人民公园位于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路东段。景观规划范围东至沂河、南至人工湖怀园道路、北至银雀山路、西至临沂市园林管理局,面积约为20公顷。南北长约530米,东西长约470米,整体地势西高东低。

临沂人民公园利用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使公园的生态性、功能性、艺术性得到全面的诠释,为临沂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个标志性的综合性主题公园。

3.1.2规划指导思想

1)遵循公园总体规划,以现代园林构成与传统园林理论规划设计,通过园林小品、水景、绿化造景等景观设计手法提升公园景观,创造富有生机、蓬勃发展的现代综合性主题公园。

2)对原有功能分区进行重新组合,改造原空间布局,形成与城市相和谐的功能区域。

3)贯彻“以人为本,生态环保”的思想,继承传统造园思想,融入当地文化充分发挥绿地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形成完整的绿化环境体系。

4)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指导,重点处理好园区集中绿地和人工湖的改造,使之形成生态的、可持续的景观空间。

3.1.3景观规划目标

1)强化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标志性节点功能,构造出一个怡人而健康的公园环境。

2)力争打造成综合性自然音乐主题公园。

3)拉升周边地块的商业价值,促进其经济效益。

4)强化公园的社会效益。建立起城市与山水间的内在联系。

5)将公园营造成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动静苍翠四季变幻的美丽景观。

3.1.4景观规划原则

1)功能原则:公园分为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功用。景观规划与之相符合,提供休憩、游览,文化活动等不同环境,满足游客的不同功能需要。

2)生态原则:设计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种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地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湿、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的作用。

3)美学原则:根据不同的欣赏角度,摆布好形体的组合,层次排比,达到多方景胜的效果。

4)地方性原则:公园文化也有其特色。因此在做景观设计时既应体现地方精神,体现历史文脉,临沂文化特色,个性鲜明。

4 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主要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1 片面强调景观美学,忽视人的行为活动

城市公园绿地真正意义上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休憩、活动、交流的场所。经常在公园内看到写着请勿践踏草坪的标志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对人的行为的忽视。

4.2 忽视残障群体、老龄群体的行为活动需求

城市公园使用者构成包括老年人、儿童、女性、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但公园中较少有体现满足这些特殊社会群体行为活动需求的特性,缺乏老年人适宜的活动场所和相关的体育设施,轻视无障碍设计,缺乏必要便利残疾人的游览设施,如残疾人坡道、导盲设施等,应当为残障人士设置无障碍系统、专门的残疾人景区和场地。

4.3 以人为本原则的迷失

城市公园景观要求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充分考虑人们的心理需求,使公众参与到公园景观规划和建造过程当中,而这种“以人为本”的原则却在渐渐地迷失。如现在一些公园在入口处布置广场,宏伟气派,而游人只能坐在花坛边缘闲聊与交流。

4.4 公园景观规划不够深入

公园景观规划者往往注重运用一些常规的规划设计手法,如轴线、对景、框景等,而忽视了公园的本地文化内涵,导致公园景观环境缺乏个性和特色。

5 结语

现代城市公园使得市民能更方便地享用近在身边的“第二自然”其“城市氧吧”的作用越加明显,并在人们的日常休憩活动中充当主角,同时空间上的开放也使公园的景观与城市景观互相渗透,从而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整体面貌,体现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和市民的文化位。

参考文献:

[1]肖笃宁,李秀珍.国外城市景观生态学发展的新方向[J].城市

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8(3):29—32.

[2]吴家骅.景观形态学(景观美学比较研究)[M]、叶南,译.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qlJ/T 85-213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她分类标准 [4肖笃宁.论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框架,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10.

[5李瑜青.人本思潮与中国文化,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特征

与基础[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24.

篇(7)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cultural life level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o the c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However the city as a people to survive the space, the ecological maintenance increasingly attention by people. This paper ecological park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s discussed, and thus to make urban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work.

Key words: the city park; Ecological 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社会建设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日益需要经常性的休闲健身活动来平衡身心,享受自然生态的环境,懂得养生和保持健康的体魄。建设生态城市已经为世人认可并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途径,因此重新审视之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公园的定义及分类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的生活领域,同时兼具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城市基础设施[1]。行业标准CJJ/T 91-2002 J 217-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定义公园:“公园是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2]。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和内容,将其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5类。

二、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的相关理论

2.1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其核心概念框架有:1)景观系统的整体性和景观要素的异质性;2)景观研究的尺度性;3)景观结构的镶嵌性;4)生态流的空间聚集与扩散;5)景观的自然性与文化性;6)景观演化的不可逆性与人类主导性;7)景观价值的多重性[3]。

2.2园林美学理论

园林美学是将美学的研究成果及原理运用到园林的研究上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园林美学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美的再现。中国园林不仅形式优美,而且富有神韵,有特殊的意境,强调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与统一。

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应以园林美学作为景观营造的基本理论和依据。科学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因地制宜,形成错落有致、主次分明的景观体系,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园景观环境。

2.3人本主义理论

服务于人们休闲的公园绿地景观规划就好比服装设计一样,必须根据使用者的特点来进行。它直接从人本身出发,研究人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的地位、作用及价值的学说。

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需要纳入广大人们群众的力量来参与规划、监督规划,才能使规划真正体现民众的意图,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本着以人为本、为人们服务的规划宗旨,科学合理地配置城市公园景观空间,这也是实现公园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4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需求的能力;既要保证适度的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又要保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优化,从而做到生态环境与经济相协调,实现持续共进和有序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的实质是指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让公园景观能自我延续,持续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当前于城市公园景观研究的最大问题。文中研究的具体对象———城市公园不单只是城市景观的生态载体,同时也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

三、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的原则

3.1地方性原则

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吸取当地人的经验。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这些自然过程包括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将这些因素结合到设计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运行。设计应就地取材,当地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树种适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低,因此应尽量保护和利用地带性物种,地方性原则也是一种适应性原理,自然景观有其自身和谐、稳定的结构和功能,人为地设计必须适合其原有状态,使人为引入的景观元素带来的负作用最小,以保证整体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3.2整体性原则

城市公园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应当注重保持其发展的整体性,景观规划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以城市的空间目标与生态目标为依据,考虑公园建设在什么位置、建设成什么性质和多大的规模,采用适宜的景观规划方式,从宏观上真正发挥城市公园景观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塑造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空间的作用。

3.3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创造公园景观,应充分认识到人在公园中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思想,保证人与自然的健康发展和人与环境景观的融合协调,强调人在公园的主体地位。人是公园空间的主体,任何景观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营造优美的环境。

四、我国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建议

4.1片面强调景观美学,忽视人的行为活动

在城市美化思想指导下的公园建设,强调的是形式性、展示性,把公园从城市中分割开来,城市公园绿地真正意义上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休憩、活动、交流的场所。经常在公园内看到写着请勿践踏草坪的标志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对人的行为的忽视。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规划设计方案将大块草坪分割成为若干小块,在某一时段内只对游人开放其中的一块或几块,这既养护草坪的生物机能,增加草坪的可接触性,同时也缓解了公园内人流组织的压力。

4.2忽视残障群体、老龄群体的行为活动需求

城市公园使用者构成包括老年人、儿童、女性、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但公园中较少有体现满足这些特殊社会群体行为活动需求的特性,缺乏老年人适宜的活动场所和相关的体育设施。轻视无障碍设计,缺乏必要便利残疾人的游览设施,如残疾人坡道、导盲设施等,如一些公园中只有部分地段考虑了无障碍设计,另外的许多地方残障人士轮椅都难以进入。城市公园应当更加细致地考虑不同类型游人的需求,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公园应继续深化对老年人的关怀。公园规划中要考虑老年人集体活动的场所,以及方便老年人与儿童活动的场地设施。公园景观规划中也要考虑残障人士的需要。残疾人在市民中的比例并不高,但却是最需要关心与社会理解的群体,在拥挤的城市中,他们比健全的人更需要接触自然。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专门设有残疾人公园,在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中还缺乏这一方面的设施,应当为残障人士设置无障碍系统、专门的残疾人景区和场地。

4.3以人为本原则的迷失

城市公园景观要求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充分考虑人们的心理需求,研究人在环境中的行为活动特征,使公众参与到公园景观规划和建造过程当中,而这种“以人为本”的原则却在渐渐地迷失。现在许多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中忽视了公众的行为活动需求,单纯地追求形式上的美感,强调视觉上的审美效果。如现在一些公园在入口处布置广场,宏伟气派,而游人只能坐在花坛边缘闲聊与交流。

4.4公园景观规划不够深入

公园景观规划者往往注重运用一些常规的规划设计手法,如轴线、对景、框景等,而忽视了公园的本地文化内涵,导致公园景观环境缺乏个性和特色。公园配套设施不足也是另外一个方面。游客在公园中常见的问题是公厕布置过少、分布不合理,座椅、果皮箱和电话亭等配套服务设施形式陈旧,数量不够,垃圾箱分布不合理、形象缺乏艺术性。

五、结束语

城市是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环境条件的干扰。因此,城市公园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不单从生态、绿地建设方面考虑而且涉及面更广,更应发掘城市的内在景观、人文渊源等元素,对城市在生态、社会人文、经济、旅游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充分展现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特色。

参考文献:

[1]CJJ/T 85-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S].

篇(8)

针对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的现状,在《环境生态学》课堂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对其所居住地区的周边环境给予特别关注,如许多农户养殖畜禽所产生的粪便物如何进行资源化利用;冲洗鸡舍、猪舍等的废水如何进行生态处理,再次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甚至变废为宝等,这些都是目前农村存在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课堂讲授中,将这些生态学理论与农村存在的实际生态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将对解决当前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目前城市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的气候(如城市热导效应),并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城市大量垃圾的堆放,既严重污染了环境、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又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等,这些具体的生态环境事件均可以结合课堂基本理论的讲授来进行。这样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具体的生态环境事件来分析问题,从而慢慢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对于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环境生态学》来说,只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才能获取最直观、最生动的认识。《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又是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因此要求其内容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所以只有不断深入地推进教学改革,不断地进行理论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探索、实践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造就具有生态意识和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2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

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对《环境生态学》课程的学习无论在教学内容上及教学实践上均较生态学专业学生有所不同,因此需针对本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要求及授课对象的知识背景探索出适合安徽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本研究从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及双语教学4个方面提出改进方法。

2.1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安徽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是在大二下学期开设《环境生态学》课程,而在此之前学生尚未涉及任何生态学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由于《环境生态学》是由生态学分支而来,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重要理论是学好《环境生态学》的基础,因此应在目前课程的设置上进行适当调整。根据环境科学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及结合该校的实际情况,研究设置更符合社会需求及学科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丰富和更新《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前沿问题的探索,实现对基本理论的巩固和应用。目前国内多数《环境生态学》教材的内容体系主要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生态学原理部分,二是应用部分。对于生态学原理部分,是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这一部分是按照生物与环境及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层次这一主线来阐述的,这部分内容在教学中调整的幅度较小,但应用部分不同教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何更好地取舍或融汇这些内容使之更符合环境科学专业适应社会的需求,是该课程改革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目前联系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内容较少,所以教材课程内容应针对国家环境保护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目标,增加生态监测、生态修复及生态恢复与重建等相关内容。

2.2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2.2.1多媒体授课方式由于《环境生态学》涉及到众多的学科,因此具有较强的深度与广度,课程中许多生态学原理及基本理论比较抽象难懂,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采取传统说教式的教学,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授课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各种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方式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课程内容,致使教学过程多元化,从而体现出现代化教学手段应有的信息量大、知识面宽、直观、易懂、容易接受的特点。这样大大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还可利用Flash、An-imator(二维动画)和3DStudiomax(三维动画)等动画方面的处理软件制作多媒体动画,演示课程中抽象的内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另外,多媒体课件需要实时更新,同时还要紧跟教材。

2.2.2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探索在《环境生态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引入问题式和探讨式教学,即“设疑自学思考提问讨论学习理论知识总结”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以加深学生对问题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的理解。《环境生态学》中有很多理论较为抽象,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如教师可给学生设置一些具体的生态环境类事件的专题讨论,让学生通过独立查阅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与老师同学广泛讨论,并就所讨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等。由于教师布置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使学生把书本上的死知识变成了系统地思考环境生态问题的有力武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对该学科内容的关注度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实践教学的改革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仅通过单一理论知识的传授则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只是死记硬背,而缺乏深入透彻地理解,因此应加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开展学生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唯一途径,因此野外的生态环境考察是课堂教学和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对合肥周边的自然地理环境或污染严重的水域等进行调查,通过学生对水域水质状况、植被破坏和生态恢复情况等的调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去,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针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重要理论,设置小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己去调研、分析以及验证。在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环境生态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也加强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4双语教学的改革

双语教学能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的能力。它是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环境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相关新成果、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了紧跟国际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握该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培养精通专业与精通外语的双语人才,是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以提高学生学习《环境生态学》课程的兴趣和英语水平。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57-03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强和应用面广的综合性学科[1]。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和日益严重,人们对生态学的关注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生态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地区及全球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生态学人才作为生态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而且环境问题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加剧,对当代生态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生态学教学模式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新时期生态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对传统生态学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已显得甚为重要和迫切。传统高等教育普遍只重视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普及和掌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较为欠缺。基于此现状,教育部已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大学教育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态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及创新能力具有越发突出的作用。它也是现代生态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成为新时期生态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教学和科研是现代高校的两个主要职能,两者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学科发展至关重要[3,4]。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指标之一[5]。特别对于像生态学这样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来说,其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很显然,传统生态学教学已很难满足新时期生态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科学研究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生态学人才培养方面将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促进现有生态学的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生态学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生态学人才方面优势更加明显。笔者将以现代生态学教学现状为基础,在剖析现代生态学教学弊端的同时,结合生态学科学研究,对我国的生态学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一、目前生态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注重传统理论教学,教学内容缺乏更新。注重传统理论教学,教学内容缺乏更新是现代生态学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虽然生态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其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与不同主要分支学科的有效结合与交融,目前生态学已经形成了多个新兴的分支学科,例如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化学生态学、数学生态学等。这些分支学科不仅使传统生态学理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而且有效促进了更多新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的出现。它们已经成为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随着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的生态学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它们作为生态学的最新发展构成了现代生态学的前沿。然而,纵观目前我国大学生态学教学实际,绝大部分教学内容仍以传统生态学基本理论为主,涉及生态学最新进展的内容甚少。这里我们并不是忽略生态学传统理论的重要性,而是认为传统生态学理论只能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现代生态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传统生态学理论知识,而且也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应用生态学理论所带来的生态学的最新发展,同时也包括现代生态学研究所产生的一些新理论和新技术。只有系统掌握了现代生态学的各种理论知识,我们培养的生态学人才才能更好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重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薄弱。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从目前生态学的教学实际来看,理论教学普遍比较受重视且发展较快,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却严重缺乏。长期以来,我国的生态学教学主要以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为主,涉及到实践环节的也都以课堂演示或语言描述的形式来完成,学生真正进入实践操作的机会很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本上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就是学生所要掌握的生态学的全部内容。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理解比较肤浅,生态学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偏低,学生普遍缺乏生态学专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态学教学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普通科普教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学教学的重视,生态学实践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虽然如此,由于原有生态学实践教学基础条件十分薄弱,目前多数高校生态学实践教学主要以学生开展野外科学调研为主。因此,改善生态学实验和实践条件已经成为未来生态学教学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

3.偏重宏观领域的教学,微观层次理论很少涉及。我国多数高校生态学教学仍以生态学宏观领域理论为主,有关生态学微观层次理论很少涉及。在这种知识结构的影响下,学生和普通民众都认为生态学只是针对宏观领域的研究。其实,就生态学学科的诞生来看,在当时研究条件下,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生物所处的宏观生存环境。但这种对生态学的描述随着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快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特别在生态学与不同学科间实现有效交融,许多先进且精确的现代研究技术被应用于生态学研究以后。因此,现代生态学不仅是运用宏观手段对生物及其所处环境进行研究,同时,一些重要的微观研究手段,例如分子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以此推动生态学向更深层次发展。就目前我国生态学教学现状来看,有关生态学微观领域知识的教学内容很少。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相关专业教材严重缺乏。我国目前有关分子生态学的专业教材极少,只有部分教材在相关章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二是生态学实验条件的限制。在分子水平开展生态学的研究,需要先进的实验设备和高成本的实验经费投入,这些都是多数高校所不能具备的。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193-02

《环境生态学》作为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重点建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我院为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本科教学工作创新发展而设立的重点建设课程。是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9门核心课程之一,与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土壤学等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着相互衔接、承上启下的密切联系,对本专业环境科学应用系列方向课的学习起到知识储备和关键性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教学工作创新发展、提高和改善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对《环境生态学》课程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为环境科学专业课教学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教学总体基本要求

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发展动态及学科前沿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2.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3.在认识和掌握生态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生态学理论,识别生态系统受损程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恢复和重建受损生态系统。

4.熟悉文献检索方法、文I阅读技巧,拓宽学科视野、为生态系统管理、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课程资源信息化建设

1.本课程的信息化资源。环境生态学是基于生态学理论解决环境问题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基本教学资源来源于学校图书馆数据库、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政府网站、高校网站和国家精品课程网等网络资源:(1)我校图书馆中英文常用数据库(CNIKI、万方、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Springer、Wiley);(2)国家精品课程网;(3)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http:///0index/index.asp)、中国植物图像库(http:///)、中科院各类信息开放平台;(4)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质量实时监测数据(http:///)、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http:///)、环保部数据中心(http:///)、环保部图片库(http:///gzfw/tpk/hbzjpic/)、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美国EPA网站(http://www3.epa.gov/);(5)水利部全国水雨情信息(http:///)、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http://.cn/);(6)中国林业数据库(http:///lysjk/indexJump.do?url=view/moudle/index)、中国林业图片库(http:///CommonAction.do?dispatch=index&colid=205);(7)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信息(http://.cn/product/Index/index/procode/YB_KQWR_24);(8)“985”、“211”高校(如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生态学教学网站;(9)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概论精品课程网(http:///xpe/portal/270863e5-1189-1000-8dc9-ac9d

ee625938?uuid=e499a018-1239-1000-8253-144ee02f1e73&objectId=oid:e499a018-1239-1000-8252-144ee02f1e73&

courseID=K090250)。另外,已有海河流域野外考察图片600余张;西部干旱区河谷型城市环境土壤采样图片200余张、陕北采煤塌陷区地貌、人工生态修复区先锋植被100余张,均以JPG格式全部归类保存,便于丰富教学内容。

2.课程信息化资源特点。课程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课程资源包括流域典型生态单元、生态脆弱区及生态破坏区野外考察及采样图片900余张、思考题100余个、推荐阅读核心文献200余篇;视频资源、专业知识拓展资源、专业技能训练资源及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座资源。课件制作过程中插入丰富的图片和视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信息量大,既能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又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程教学方式信息化建设。本课程拟基于BB网络教学平台、微信、QQ、E-mail等媒介,在多媒体教室将课堂教学活动录制为视频,同时将每一章节教案、课件、课后思考题、拓展阅读资源等资料放在BB平台上供学生自学和复习。同时,采用微信、QQ及E-mail等手段与学生互动、交流,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信息化建设模式及特点

1.教学活动。环境生态学信息化课程采用课堂教学、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三种方式。线上学习基于BB平台及教学大纲,按照学习要求预习基本教学内容,课后回顾和复习教学课件、结合自身学习兴趣点和疑点阅读参考文献,并结合问题与教师互动交流。

2.采用的教育技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依靠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平台,运用启发式、互动式、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小型学术研讨会的传统教学形式与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线下学习、讨论相结合的系统方法。

四、网络教学条件

学校配备有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配置有无线及有线网络,可方便地访问校园网及互联网,有专人维护,具备运行良好的硬件条件。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参考教材、拓展阅读文献、思考题、图片及教学视频等相关教学资源齐备,具备进行网络教学的良好条件。

五、结语

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核心课。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了环境科学、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群落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等学科。同时,生态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地拓展,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也呈现出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环境生态学的学科范畴也在迅速地更新和发展,紧密追踪学科发展动态和前沿,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需要依靠各类网络平台,而课程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的信息化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信息化建设中所积累的资源、探索出的模式和方法必将为环境科学其他专业课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盛连喜,冯江,王娓.环境生态学导论[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柳劲松,王丽华,宋秀娟.环境生态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3.

[3]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Mackenzie,A.,Ball,A.S.,Virde.S.R.Ecology.O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译.北京:科学出版社,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2000.

[6]尚玉昌,蔡晓明.普通生态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金岚.环境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8]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连玉武.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篇(11)

收稿日期:201601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560218);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编号:20152ACF60014)

作者简介:王新新(1992―),女,硕士,主要从事林业工作。

通讯作者:胡冬南(1971―),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经济林栽培工作。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3011102

1引言

现代林业的发展与建设,依赖于理论的指导。梳理与总结现代林业建设所依托的理论,对我国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国林业的开发利用在传统粗放型的基础上,实现了人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转变。现代林业的内涵在超越传统林业的范畴基础上,已经扩展到城市。

2现代林业的概念

现代林业,是林业现代化发展而提出的概念,其有别于传统林业的发展模式。现代林业的发展前提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其发展动力为现代产业化,其重点要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可持续化发展是其行业标准。现代林业的趋势将逐步向全球化和科技化发展,深化交流合作,实现林业资源、环境以及产能的和谐发展,形成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相协调的现代化林业。

森林的主体是陆地生态系统,林业的重要任务是承担着林产品供给与生态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与公益事业,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我国林业发展战略布局是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代化林业,当前林业是处于一个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的重要时期,然而加快发展现代林业,是以后林业工作的方向、主题与旗帜,是贯穿于当今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3现代林业建设的基本理论与应用

3.1可持续发展理论

现代林业发展的首要前提就应当是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发展现代林业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的就是可持续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要在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的基础上,保障和促进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经济生产力友好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求。在现代林业建设中,应该科学处理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实现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实现保护发展林业产业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共赢。

3.2景观生态学理论

注重保护森林与湿地两大基质,按照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是现代林业建设的依据。我们应当尽可能的去保护和发挥湿地、森林两大基质的生态核心能效,利用斑块的特点和优势,发展商品林和园林花卉苗木,注意保护斑块和基质之间的协调性。我们通过防护林、水域河流和道路营造绿色廊道。绿色廊道在满足其通道功能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3.3环境科学理论

现代林业的建设,离不开科学数据作为支撑,对环境的功能核结构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很有必要,然后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林业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来确定规模、结构布局、建设时间和方式方法。创造出一个以森林为主体,安全、适宜、清洁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4[JP3]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的几个方面[JP]

4.1科技兴林,增大森林资源储量

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在大力提倡植树造林,这样能够有效的增加森林资源的后备储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应用于林业,需要做好保护好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资源发展的再发展。科学发展经济,改变过去的发展模式,不以资源和环境作为代价,在发展林业生产的同时,留给子孙后代青山绿水。林业工程技术的革新,尽可能的提高了有限的木材资源、林产资源带来的经济价值,增加林业行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4.2优化林业结构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林业

优化林业产业主要有三条途径:①加大培育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的力度,加大竹林、名特优经济林和丰产速生用材林的建设;②大力度开发新产品,以加工低层次原料向综合高层次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③加大花卉业、森林旅游业的发展。调整林业布局,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的产业,推动产业重组,改良林业产业的结构,提高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最有价值的经济效益。

5现代林业的城市发展分析

5.1城市发展林业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特别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众多资源型城市,都面临居民生活环境恶化、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生态环境承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把发展林业作为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方式是极为必要的,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居民的舒适环境提供保障。

森林城市是国家为宜居生态环境城市所封的称号,城市森林的主要内容是城市环境建设,其中植树造林作为重要部分。传统的形式是城市植树造林,但这种单一的绿化建设不能够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要求。只有多功能立体式建设,把城市森林建设成森林绿肺,以建设森林城市为标准,梳理成城市与森林相协调的模式,互相促进,才能够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营生。“生态化城市”建设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城市森林建设是生态化城市的象征。

5.2现代城市中发展林业的建议与对策

城市林业着重于发展其生态能效,改善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美化我们的家园。城市林业作为林业的一个分支,其作用不容小视。通过开展广泛的教育宣传工作,让人们了解城市森林和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立起相应的城市公共教育制度,提高人们对城市林发展的认知,鼓励全社会人们去建设和参与城市林业。

城市林业发展的总目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创建城市生态文明,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保障,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的生活环境。通过科学方法建设城市林业,提高城市森林资源、绿地及树木的质量和数量,实现“森林进入城市,城市建立于森林中”。

6结语

林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保障,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林业,作为林业发展的新篇章,是广大林业人共同努力的新方向。通过现代林业的概念、基本理论和城市林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对现代林业进行简要的说明和梳理,对现代林业和城市林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小建议。现代林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必须以现代林业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并将科学理论合理的在生产实践中运用,用理论指导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其目标是实现现代林业的建设。现代林业基础理论只能灵活运用,不能去死搬硬套,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的提高总结,慢慢探索出一套适合于现代林业发展的体系理论,保证现代林业与时俱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兰芳.现代林业的城市发展分析[J].湖南农机,2010(3).

[2] 周光辉,周学武,但新球,等.现代林业建设的基础理论与应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2).

[3] 代春龙.如何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8(10).

[4] 莫喜忱.浅谈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思路[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