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科技产品的发展大全11篇

时间:2024-01-15 14:46:0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技产品的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科技产品的发展

篇(1)

在针织科研发展方面,中心除了研发出一系列功能性针织服装的设计及评估技术外,亦发展出多套针对针织品的环保洗水系统及处理工艺,达致高增值、低成本、低污染的环保目标。这类技术有助企业开发新产品,改善现有生产流程,并增加产品功能性。

以下介绍的针织科研项目均由香港理工大学研发,当中部分已成功透过非独家专利授权许可形式将技术转移,应用于纺织成衣公司的生产流程及产品设计上。

1 应用泡沫染色技术开发纯棉针织布创新水洗面料(项目统筹:尚颂民博士)

泡沫染色在纺织成衣业虽已发展多年,但一直未为业界广泛采用,主要由于泡沫染色的渗透率低,只适宜用作表面染色,未能像传统的溢流染色方法,将布料或成衣彻底染透。同时,由于溢流染色机及其染料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无论成本、品质、多样性及稳定性都为市场所接受,因此泡沫染色未能大规模应用于纺织印染行业。

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尚颂民博士把泡沫染色技术中低渗透率的缺点转化为优点,研发出一种创新棉针织布的表面仿旧染色技术。此表面染色技术可令纯棉针织布料拥有牛仔布水洗处理的仿旧风格(图2)。经这染色技术整理的针织面料,除了可以为服装企业开拓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外,由于泡沫染色拥有低带液率等特性,在烘干过程中可大大减低能源消耗,在染料和助剂的使用上亦更为节约、环保。

目前研发小组已配制出高稳定性及适用于针织面料处理的活性染料泡沫溶液,同时亦归纳出一套在棉针织布上应用活性染料泡沫溶液染色并获得表面染色效果的工艺,协助针织服装厂利用泡沫染色机制作具立体感及仿旧水洗效果的纯棉针织服装。

2 针织服装低温快速定形整理系统(项目统筹:罗天颐博士)

在传统毛衫及针织衣物的生产过程中,织物一般需要进行洗水、缩绒及烘干等程序,以释放及松弛纱线在生产过程中所储存的能量,令织物定形及防止售后出现严重缩水等问题。由于传统过程处理耗时,亦会耗废大量清水及化学品,洗水机的不当滚动更会破坏纤维结构,导致起毛、起球,并过度缩水等问题。因此,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的罗天颐博士研发出一套全新的针织物松弛处理流程及系统。

此系统的好处是只需要利用少量的水把衣物浸湿,然后放置于密封的处理箱内,透过改变气压,于极短时间内(约数分钟),释放织物内存的能量,达到织物松弛及定形的效果。利用此系统作为毛衫及针织衣物的定形处理,可以大量节省用水、时间及能源。加上整个处理过程都在静态下进行,可以避免对衣物造成物理上的损害,减少起毛、起球的问题,保持衣物外观平整,改善织物手感。

3 智优互动功能服装的研发(项目统筹:范金土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范金土教授运用过去多年在服装生理学、仿生学、纳米技术和先进服装评估技术上的研发成果,研发在极端条件下穿着的服装。

其中,运用树状结构设计智能互动功能服装是创新的设计技术之一。在大自然中,树叶的结构可有效吸收来自泥土中的水分,而采用了树状结构的纺织品能改善织物吸收水份的能力,让水分快速吸收并排出布料表面,提高布料的排汗及透气性能。利用模仿植物结构设计的纺织品有很强的水分吸收性能、出色的湿度管理,让浸进衣服中的汗水可迅速排出衣物外层,从而保持皮肤干爽。同时,由于此技术不需使用任何化学品,不但十分环保,亦不会因为反复洗涤而影响其排汗及透气性能。

范教授亦研发出一套由不织布、纳米纤维网、金属涂层组合而成的三层保暖组合系统。此保暖组合有助阻挡热辐射,提高衣物的保暖性能。研究发现,比较相同厚度及重量的衣物,采用由范教授研发小组所研发的三层保暖组合系统拥有更出色的隔热性能;而在相同的隔热性能下,衣物则拥有更理想的透气效果。

4 高性能跑步服及单车服的创新设计及评估技术(项目统筹:李翼教授)

此项目运用了一系列面料处理、服装生产、品质控制、电脑模拟及人体生理与心理评估技术,根据人体在跑步及进行自行车运动时对热湿及生物力学的需求而设计及生产出一系列高性能跑步及自行车运动服。此系列的运动服有助专业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提升表现,并提供良好的舒适性及功能性效果。

篇(2)

作者简介:梁文玲(1965-),女,山东荣城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3-0114-04 收稿日期:2007-01-06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迈克尔・波特,200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的珠三角、江浙等地,已陆续形成了一大批产业集中度高、生产规模大、市场份额高、配套较完善的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产业组织形态,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有目共睹,通过发展集群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思路在为部分国内外地区的成功实践印证后更成为各地方政府的积极选择。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当前产业集群的发展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集群粗放经营、产品结构老化、创新不足、品牌缺失、低水平重复竞争等,这些问题已制约着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已出现局部的“区域问题”。为此,各地积极寻求产业集群的提升路径,正是在此背景下,建设区域品牌被视作完善产业集群的有效途径而备受重视。但在实践中,由于政府和企业对区域品牌的内涵、作用机制、区域品牌的建设主体、创建与管理等问题还缺乏深入研究,因而,作为一种战略性活动,笔者认为,目前政府和企业对区域品牌还仅仅停留在认知的初级阶段,而对上述问题的清晰把握无疑是有效发挥区域品牌在产业集群发展中作用的必要前提,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来剖析区域品牌在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中的效应,以期为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一、区域品牌:内涵及其特性

品牌原本是一个企业层次的营销学概念,作为产品整体概念中的形式层的含义之一,品牌是用来识别一个或一组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以使之与竞争者区别开来的名称、符号、设计或它们的组合(吴健安,2004)。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品牌的本质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在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中,品牌的价值在于:帮助购买者辨识选购产品、维护购买者权益,知名品牌还有利于企业扩大产品组合,提高企业与供应商和经销商讨价还价能力,总之,企业/产品品牌本身就是一个竞争要素,而知名品牌则是竞争结果的体现之一,又是动态竞争的重要武器。

与企业/产品品牌不同,区域品牌是指某个行政或地理区域内某一优势产业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或创建的为该产业企业所共同拥有的在产业市场具有较高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其总体表现形式通常为区域名称+优势产业(或产品)名称,其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即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地理标志是用于商品上的一种具有特殊地理来源并拥有因该来源地点而获得的品质或声誉的标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区域品牌不同于“区域性品牌”,后者是一个与全国性品牌或国际性品牌对应的概念,它要描述的是企业/产品品牌影响的地域范围,或说明企业/产品品牌传播及被市场接受的范围。

可见,区域品牌仍然要传递产品的基本属性,代表该产品能够满足的用户利益诉求,为特定用户提供差异化价值,同时它也代表着生产者为用户提供的质量承诺和信誉保证,上述品牌属性与企业/产品品牌是相同的。除此之外,区域品牌还有以下重要属性:

1.公共产品特性。企业/产品品牌是由该品牌企业自我创造并拥有的,在所有权上具有排他性(特许经营情况除外)。而由区域品牌的内涵所知,区域品牌并非为一个企业所有,而是区域产业内多家企业共同拥有,集体受益,是产业集群的共同资产,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性。

2.管理主体非惟一性。企业/产品品牌的管理主体是创造并拥有品牌的企业,保护自有品牌、使品牌资产不断增值是每个企业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与企业/产品品牌不同,区域品牌是多个企业共同拥有的无形资产,但因其为区域产业共同拥有,其管理主体除了区域产业中的各个企业,还有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成功的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管理实践表明,地方政府在区域品牌建设中的作用可替代性很低,因为政府在公共政策资源供给、知识产权保护、区域营销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而行业协会在强化内部自律、实现有序竞争、协调成员利益等方面的作用亦是无法替代的。

3.准统一品牌特性。统一品牌是企业品牌管理策略中的一种,它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产品均使用一个品牌,其优势是可以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显示企业实力与形象。但其最大的问题是容易产生品牌株连效应,即因一种产品出现问题影响到企业的所有产品形象与整个企业的信誉。由于企业/产品品牌是该产品生产者对消费者提供的价值、利益和承诺,企业既是品牌权益的拥有者,也是品牌责任的承担者。而区域品牌是某区域内一产业中企业共同向买方提供的价值、利益与承诺,每一企业从该品牌受益的同时也承担着品牌风险(指品牌向买方承诺的利益和价值不能有效实现而发生的企业信誉受损、品牌满意度或忠诚度下降、买方对区域产业整体不信任的可能性),金华火腿就是典型例子。从这一点上讲,区域品牌类似于统一品牌,它对区域产业整体的生产、运作、质量、服务等环节的管理有标准化的质量要求,以确保区域品牌的价值。

4.产业区域边界特性。当购买者面对一个企业的产品品牌时,其品牌联想之一往往是生产或拥有该品牌的企业,在对品牌拥有企业信息掌握充分的情况下,对企业本身的认同度直接影响着他对产品的认同度,企业的某些不利信息则往往是购买者对其某一品牌的产品产生负面联想,进而成为接受该产品的心理障碍。而面对区域品牌,购买方的品牌联想之一是拥有该品牌的某一行政或地理区域、该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成为买方判断、接受这一区域品牌覆盖下产品的重要依据,例如:温州皮鞋、佛山陶瓷、顺德家电、古镇灯饰等,这些区域品牌传递的不仅是一组产品信息,还包含着产品的生产区域,特别是该区域优势产业的整体实力,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说买方选择的是该区域的某一产品,不如说它们更看重这一产品的“出生地”。

5.产业优势(区域某一产业的产业实力和市场优势)特性。从区域品牌的概念可知,区域品牌是某区域某一优势产业企业所共有的在该产业市场具有较高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此处具有较高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的优势产业是该

区域品牌形成的物质基础和价值基础,离开这一产业基础,区域品牌就是空中楼阁,作为区域品牌价值基础的这一产业,其优势来源可以是产业比较优势,也可以是竞争优势,而更经常的情况是基于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竞争优势。其中,基于比较优势形成的区域品牌多是一些传统区域品牌,因本地区具有该产业发展所需的自然条件、物质资源、历史传统、区域文化等特殊产业要素,而使这一产业逐渐形成其竞争力,并为市场所接受。而在当前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一方面,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大为提高,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产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愈来愈取决于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等流动性强的要素配置状况,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观主体的经营运作水准,因而,对于多数产业而言,源自比较优势的产业优势容易趋于弱化,产业持久的市场优势则是该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这也是区域品牌的价值来源。同时,区域品牌培育的直接目的就是让本区域具有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的产业更易为市场识别,提高认知度和知名度,以期建立持久的品牌优势。

6.产业集群路径依赖特性。路径依赖是指经济社会行为演化受其初始选择的影响和制约,一旦确定了某种选择,就会对这一选择产生依赖,并且这一选择本身也具有发展的惯性,具有自我加强的放大效应,从而使这种初始选择不断强化的现象(金碚,2004)。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的最优载体,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区域品牌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集群依赖性,大量相同、相近、相关的生产企业的区域集中是区域品牌形成的依托,对于一个产业集群来说,由于资源条件,产业传统、历史机遇等原因使某一产业最初在一个区域落户,形成产业的初始集中,大量相关企业集于一地,逐步形成本区域专有的要素积聚和产业结构,其后,通过产业集群的自我强化效应,集群逐步成长壮大,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随之提升,逐渐支撑起一种有影响力的产业整体品牌,这就是区域品牌。可见,区域品牌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集群依赖性与时间依赖性,这也提示我们,区域品牌不是短期人为造就的,而是有着扎实的产业基础。国内外经验表明,知名区域品牌的背后都有一个有着很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区域品牌效应与产业集群发展

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区域品牌的形成有着明显的集群依赖特征,是集群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另一方面,作为产业集群的重要无形资产,区域品牌一经形成,对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

1.区域品牌的辨识促销效应。与企业/产品品牌相同,区域品牌也是一种基于购买者认知的产品形象和价值维度,只是这一品牌会打上明显的区域烙印,它是购买者对来自某特定区域的某类产品所形成的总体认知,而这种认知的基本构成显然是该区域产品在行业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特性、优劣势,说到底是该区域产品为购买者创造的价值,因而一旦建立了知名的区域品牌,就有利于购买者对该产品的辨识,区域品牌产品就可以凭借良好的品牌认知来扩张市场,由此可以明显节约营销成本,为产业集群的规模化发展与扩张奠定扎实的市场需求基础。

2.区域品牌的外部正效应。区域品牌是由共同的生产区位中的多家企业共同培育而成,是一种区域的共同资产,一旦形成,可以为区域产业内的所有企业共同拥有,共同受益,产业中的企业通过“搭便车”共享这一外部效应,有利于区域产业发展与区域形象改善。

3.区域品牌的品牌伞效应。区域品牌作为本区域优势产业中企业的共同资产,使所有成员因此而获益,一旦区域品牌建立起来,群内企业就可以以这一品牌为支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壮大集群产品队伍,丰富优势产品线,甚至实施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新产品就可以在区域品牌的大伞荫蔽之下减少市场开拓的成本投入与可能风险。这也可视为区域品牌的协同作用,以此推动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4.区域品牌的自强化与品牌维护效应。区域品牌作为集群企业的公共资产,其形象好坏直接影响到集群内企业成员的品牌权益,成员企业从集群总体更从本身的利益出发来选择其行为,共同维护区域品牌形象,而在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健全的条件下,更会从集群整体的利益出发维护品牌形象,为成员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助力集群的发展。

5.更持久的品牌效应。从区域品牌的内涵可知,一个区域品牌建立在该区域优势产业的基础之上,是为产业中的企业共同拥有的无形资产。它不仅是使本区域该产业与其他区域相同产业得以区别的识别性要素,更重要的是,它是区域产业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某一区域产业拥有一个具有有广泛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区域品牌,就成为该区域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对于吸引产业发展的要素资源、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业竞争力意义重大。如硅谷的IT产业、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温州乐清的低压电器产业、东莞小榄的五金制品产业等。与企业/产品品牌相比,区域品牌具有更广泛、更持久的品牌效应。

三、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中的区域品牌效应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粗放式发展之后,我国许多地区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普遍面临以下挑战:产品同质化程度提高、低价竞争加剧、要素供给不稳、商务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受挤、环境压力日增、集群根植性变弱、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等问题,特别是一些低成本驱动的传统型产业集群情况尤其。因而,适应开放竞争的要求,转变集群竞争模式,提升集群产品整体质量档次,突破低成本驱动的掣肘,实现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这是许多初具规模优势的集群面对的现实挑战。

所谓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就是指通过集群发展战略、竞争模式、技术水平、运营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创新实现集群整体经营绩效与竞争实力的提高,以提高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集群升级的思考中,需要有一个可操作的切入点,能够统领集群成员的共同目标与行为,作为一种集群总体的战略思路,目标旨在使集群中的成员企业普遍受益的前提下使集群整体受益。笔者认为,建设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打造产业集群的无形资产,提升集群企业的品牌权益是当前促进产业集群升级的有效选择之一。可以说,区域品牌既是产业集群升级的目标之一,更是集群升级的重要手段与途径。结合前述区域品牌效应,针对当前我国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发展区域品牌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中具有以下作用:

1.有利于产业集群竞争模式的转变。按照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产业集群可分为创新推动型与低成本推动型两类(王缉慈,2004)。我国当前的产业集群主要是成本推动型,主要表现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附加值低,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简单的加工制造环节,产品定位中低端市场,产业链短,配套能力弱,其中许多还处于资源初加工阶段,尤其突出的是,由于集群企业创新能力薄弱,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因

而竞争中只有采用价格手段.加之集群内部分工协作关系不明晰,低价竞争导致集群集体效率处于低位。可以说,虽然现在许多地方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规模,也有一定的产业特色,甚至成为推动地区经济的力量,但由于产业集群层次较低,其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无法保障,所以产业集群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转变、竞争手段由低成本向差异化转变是当前多数集群的重要任务。而无论是企业竞争还是区域竞争,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实施品牌战略,因为品牌所蕴含的利益、价值、属性、文化等内在要素恰是顾客价值的具体体现,可以说,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直接来源,建立在品牌基础上的竞争优势具有很高的模仿障碍,较之低成本优势来得更持久,因而以建设区域品牌为着力点实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其本质是实现了集群竞争模式的变革。

2.有利于促进产业的集群化程度。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核心来源在于集群企业之间在合理分工合作基础上形成的内在关联,这也足集群与集聚的根本区别。事实上,我国许多集群仅能称之为产业的集聚,并未达到集群的效果,产业中的企业各自为战,缺乏分工与协作,这只是集群的初级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完善产业价值链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工,而依托产业集群建设区域品牌的过程就是区域产业一体化的过程。福建晋江南安水暖产业集群就是依托区域品牌提升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关联度,在该集群发展初期,企业各自为战,缺乏内在关联,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而在打造区域品牌的过程中,由于产业发展的共同目标明确,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基础上的产业组织层次提升,企业间建立在合作竞争基础上的分工明确、协作顺畅,目前已形成铸造、机加工、抛光、电镀、装配五大链条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并且在产业纵向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横向合作,形成了基于完整产业链条的竞争力,这正是产业集群升级的目标所在。

3.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激励效应。创新是产业集群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创新也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应有之义。其一,品牌是对购买者提供的价值和承诺,区域品牌需要高品质的产品内涵作支撑,这就迫使集群企业重视技术进步与革新。其二,当区域品牌所具有的市场效应与竞争优势为集群企业认同后,区域品牌就成为共同的目标引导,这有利于集群企业整合技术资源、人力资本等创新要素。其三,区域品牌战略实施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企业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因为随着产业技术的升级,企业在生产业务流程、产业价值链环节、核心专长的业务领域延伸等方面都会相应变化、升级,这对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管理制度都会提出新的要求。以福建石狮服装产业集群为例,上世纪90年代之前,该区域的休闲服装产业在国内市场几无对手,然而,由于长期以来集群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单个企业规模小、家族化经营、研发力量薄弱、产业总体素质低等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感受到了来自大连、常熟、温州、虎门等新兴服装城的极大挑战。而重塑石狮服装品牌就必须解决上述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家族经营带来的规模小、创新能力弱、参与国际竞争条件不足、封闭发展缺乏合作精神等问题都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因素,因而必须进行内部组织与管理制度的创新,以制度创新来解放生产力。其四,由于政府是产业集群的重要推动力量,地方政府在推动集群创新、打造区域品牌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主要工作有:一是政府构建区域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广东中山小榄镇是著名的五金之都,为进一步提升区域企业的竞争力,自2000年起,由镇属资产经营公司出资建立汉信快速成型技术服务中心,斥资千万元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解决了中小企业因缺乏技术和设备导致五金制品模具不过关的难题,帮助企业获得显著效益(贾肖明,2005)。二是针对企业研发能力不足问题,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联系与项目对接,中山古镇与复日大学光电源研究所合作建立了中山市照明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重点解决古镇灯饰产品质量标准化问题,帮助古镇成为著名的灯饰产业集群,提升了产品质量档次,强化了区域品牌。三是通过地方财政、金融政策重点支持集群中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使创新行为得到应有激励。四足政府积极挖掘本地历史传统与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区域品牌的文化底蕴,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区域营销积极传递区域品牌的内涵要素,包括区域特征、产业优势等。

4.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群的根植性。产业集群的根植性是指集群对特定区域环境要素(如社会历史、文化观念、产业沿革、制度规范、关系网络等)的依赖现象。集群根植性问题是部分集群经过初期发展进入快速提升期面临的问题。在一些早期依靠政策优势发展起来的集群中,现在遇到了较大压力,如要素成本(如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水电成本等)上升、优惠政策减弱,由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在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成本优势后,部分集群出现了企业外迁、寻求更有利的投资环境的问题,这在珠三角、江浙等集群发展好的地区都有明显迹象,只是尚未形成热潮,而随着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这一问题对许多地区无疑是个挑战。归根到底,集群根植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低成本驱动的传统型集群,在成本刚性的情况下比较优势丧失,只好寻求地域突围。而如果产业集群的竞争手段是差异而非低成本,如果集群能拥有有竞争力的区域品牌,品牌本身就是企业竞争力的差异化来源,比之于低成本有更高的模仿障碍,以此显性竞争力来源形成的竞争优势具有持久性,由于这一优势是集群企业的共同的权益资产,可以解决企业的竞争压力,提高企业的根植性。

5.有利于产业集群组织优化。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严格的讲,我国的一部分产业集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群,而只是相同或相关企业的地理集聚现象。这些企业内部尚没有形成真正的分工协作关系,也缺乏完善的产业配套,至于公共服务体系更是残缺不全,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创新优势等外部效益很难获取,可以说,对许多被称之为集群的区域经济现象而言,仅仅是集群的雏形。区域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集群企业的广泛参与,并明确在这一系统工程中的角色定位,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集群内部建立和完善产业分工与合作机制,建立密切的企业网络,解决当前许多集群发展中“有木无林”的问题,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优化集群组织的过程,这无疑有利于集群的健康发展。

篇(3)

一、绿色设计是机械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设计趋势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运用于制造业,就要着眼于其发展的可持续性,改变原有单纯面向利润、面向成本的制造模式,转变为同时面向环境、面向资源的设计模式,即实行“绿色设计”。产品设计要改变“一次性”使用的设计概念,要认识到,我们所设计的产品,最终仍要返回生产制造系统,旧部件经过“再制造”后,重新使用于新机器制造中。

绿色设计是在当前面临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人口危机的总体局面下,基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而被提出的。目的是在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在人类一社会一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机制。从社会意识层面来看,在资源减少,不断加剧的生态危机等的情况下,人们的生存危机感越来越严重,同时绿色消费意识也逐渐增强,可以很形象的将绿色设计比喻为是人类在面临自身制造的生存危机时的一种补救。从经济效益层面来看,过去单纯依赖于资源消耗来提高经济增长的模式,加之生产成本的增加和越来越严格的地区性法规,已经开始转变为绿色生态型资源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具体表现为“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这种循环的经济增长方式。创新技术层面来看,伴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在对产品的设计目的,设计思想上,将环境的影响因子融人到其中,将需求和环境联系在一起,从这两个因素出发来设计产品。

二、绿色设计的实施策略

1.有效的绿色设计应在并行环境下实施,其实施过程具有闭环特性

绿色设计的实施,首先要实现人员的集成,即采用绿色协同工作组的模式,这是一种先进的设计人员组织模式。由于设计目标和涉及问题的复杂性,绿色设计应组织多专业,多学科(材料、设计,工艺、环境和管理等)的人员组成开发小组负责整个产品的设计,并要求设计小组内所有人员协调工作,并行交叉地进行设计。

2.绿色设计要实现有关信息与技术集成

实现绿色设计的关键是产品的信息集成和技术方法的集成。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各类信息的获取、表达、表现和操作工具都集成在一起并组成统一的管理系统,特别是产品信息模型和产品数据管理。产品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多学科知识以及各种技术和方法也必须集成,并形成集成的知识库和方法库,以利于并行过程的实施。这两种集成能提供绿色设计所需的分析工具和信息,并能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早地分析设计特征的影响、规划生产过程,从而提供一个集成的工程支撑环境。

3.绿色设计需要有一定的支撑环境

由于绿色设计是基于并行工程的绿色设计,因此其支撑环境应包括并行工程支撑环境和绿色设计支撑环境两部分。

4.绿色设计可通过设计网络来实现

每个设计人员在各自的工作站上既可以像在传统的CAD工作站上一样进行自己的设计工作,又同时可以与其它工作站进行通讯。根据设计目标的要求,既可以随时应其他设计人员的要求修改自己的设计,也可以要求其他设计人员修改其设计以适应自己的要求。这样,多种工作就可以并行协调地进行。

5.实例研究是绿色设计较为可行的方法

实例研究可以有效地表达和处理绿色设计中的环境因素,可从研究实例中为绿色设计提供设计参考和设计准则并及时跟踪市场变化,获取改进设计所需的信息。

三、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的方法

(一)选择环保型材料

1.尽量采用能再生利用的材料和资源

在各系统及部件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尽量是可回收、易分解、能再生而且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害的材料,特别是结构件的设计应尽可能采用比较容易装配和分解的大模块化结构和无毒材料,提高工程机械材料的再生率。

2.尽量采用低环境负荷材料

工程机械零部件设计中应尽可能不使用氟利昂(空调)、含氯橡胶、树脂及石棉等有害材料。如装载机驾驶室和内饰上使用难以自然分解且对环境有害的工程塑料及其它一些非金属材料都加重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仪表、散热器及蓄能电池等采购生产中,应尽可能减少或替代铅的使用量。因此在主机设计中一些附属零部件选用新型环保型材料很重要。

3.尽量采用废弃零部件处理污染小的材料

工程机械产品在设计初始阶段就要考虑报废件处理简单、费用低和污染小,零部件要解体方便、破碎容易,能焚烧处理或可作为燃料回收。

(二)机械产品设计功能上的绿色原则

机械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具体推动者,机械劳动取代人力劳动,但这种基本的取代已经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机械产品的设计功能已经向系统化、智能化发展,即产品设计应综合程序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计算机的辅助指导完整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设计出一些多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品,比较常见的办公室用小型打印与复印结合的一体机,既满足打印机的基本功能又具有复印机的基本功能,将二者结合到一起制造时,减少了很多零部件的重复,降低了生产成本。不仅如此,这些设计在使用过程中方便易操作,节省了机器本身的空间占有量,很多方面都满足绿色的原理。

(三)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

现代机械产品往往使用着多种不同材料,困而其拆卸就成为目前绿色设计研究的主要热点。田为不可拆卸不仅会造成大量可重复利用零部件材料的浪费,而且因废弃物不好处置,还会严重污染环境。拆卸在现代机械生产良性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机械设计的重要内容可拆卸性是绿色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它要求在产品设计的初级阶段就将可拆卸性作为结构设计的一个评价准则,使所设计的结构易于拆卸、维护方便,并在产品报废后可重用部分能充分有效地同收和重用,以达到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可拆卸性要求在产品结构设计时改变传统的联接方式,代之以易于拆卸的联接方式,可拆卸结构设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成熟结构的联接方法,如螺栓联接、键联接及过盈配台等;另一种则是基于计算机的目的设计方法,现在的研究已开发系统的可拆卸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拆卸结构设计准则,并开发相应的评价软件。

(四)长寿命、低能耗及减轻重量的设计

通常来说,延长产品寿命就等于减少了机械的生产量和降低其报废量,降低产品能耗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减轻产品重量即可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消耗。要从减少环境负荷的角度尽可以考虑各系列产品同类零部件的互换性和通用性。为此应在保持主机各项性能参数前提下,尽量减少主机和附属作业装置或机具的体积和重量,提高动力传动系统零部件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实现液压系统的轻量化和高效率。

四、结束语

机械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绿色设计不仅将为人类带来更多更环保的机器、装备和产品,而且能有效保护人类生活的环境和资源,造就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机械产品设计中必须重视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光复.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篇(4)

[中图分类号]F3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0-0029-02

1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水平整体落后

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普遍落后,初级加工占有重大比例。2008年,全省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中,从事粮食储藏、面粉和淀粉加工等初加工的企业占到粮食加工企业总数的63.1%;肉类加工企业中,从事初级屠宰的企业占到肉类加工企业总数的74.3%。

1.2农产品加工装备整体水平及其机械性能低

同其他先进水平省份比较,农产品加工业在陕西的装备普遍落后,原因可能是受机械工业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整体制约。目前,技术装备处于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水平农产品加工企业占80%以上,只有5%的技术装备处在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设备简陋、规模小,加工装备的机械化程度低,必然造成加工能力低下。

1.3科技投入及成果转化不足

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少,农业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投入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7%~27%。这使得农产品加工技术和水平很难得到快速提高,使得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核心企业竞争力不强。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和专门的研发经费,各级政府对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机制不完善、科研队伍人才资源作用发挥不充分、示范带动作用不强,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不能很好地为地区农产品加工业服务。

科技转化能力低,高新技术未能很好转化。全省食品产品万余种,90%以上属初加工和粗加工产品,精深产品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对相关产业带动力不强,科技转化能力低成为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1.4缺乏科技创新意识,企业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陕西农产品加工企业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整体实力较差,在科技创新意识、产品质量控制、研发条件、科研开发投入、知识产权拥有的数量、员工培训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公司相比,差距大。多数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所谓“科技投入”或“高科技驱动”等,多是从国外进口设备,而不是用于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与开发,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抵御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效的科研创新体系十分必要。

2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的需求

根据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趋势及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现状,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的重大科技需求有如下几个方面:

2.1农产品深度加工关键技术的需求

2.1.1大宗农产品传统加工技术的提升改造

陕西农产品重点需要开展肉制品、粮油、果蔬、乳制品、烟酒茶胶等大宗农产品的深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重点突破酶工程、生物工程以及高效分离、杀菌、防腐、干燥等农产品精细加工技术,引进开发一批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创出一批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建立若干农产品深加工示范生产线,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陕西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1.2需要农产品产后保鲜、深加工、资源多层次利用、产品系列开发生产的综合配套技术陕西农产品生产存在用途不专、品质不高、定位趋同、效益低下等问题,迫切需要农业科技为优势农产品生产提供系列优质专用良种,区域化、专业化、系列化、标准化的优质、高效、栽培(养殖)技术,以及配套的收获、仓储、运输、加工、包装等技术。

陕西农产品目前仍以鲜食、原料和初级加工品消费为主,产品的精深加工和资源系列多级化综合利用水平普遍较低,产业链短、经济规模小、附加值低,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迫切需要农产品产后保鲜、深加工、资源多层次利用、产品系列开发生产的综合配套技术。

2.2技术装备方面的需求

目前,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的重大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因而具有多方面的局限。一是设备进口,成本高,加大了产业发展的投资。而受投资影响,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得不到发展,制约了规模加工的发展。导致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装备的落后,影响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二是设备进口,维修麻烦,配件价格高,更换配件费钱又费时,影响了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因此,现阶段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装备需要质量好、性能强、技术高的国内自主研发产品。

2.3技术创新方面的需求

陕西农产品加工业起步较晚,许多企业重引进、轻研发,重设备、轻技术。因此提高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新时期有下列需要:

2.3.1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需求

投资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风险性,它需要巨大的一次性投入。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金融体制,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广泛的融资渠道。

2.3.2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需求

技术创新主体是指参与技术创新活动过程、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我国绝大多数加工企业技术却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陕西情况也一样。长期以来,技术创新主体本末倒置,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次要的角色。而研究开发机构和政府成了创新的主体,这是很不正常的情况。

2.3.3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作为中介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传播技术的局限性很大。因此就必须用中介信息来搭起在确定何时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市场并不能提供明确的信息的情况下一座桥梁弥补不足。而陕西目前对中介信息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到位,许多加工企业还没有建立计算机网络设施,还不能进行快速多渠道的信息联络,这样,科研院所和高校与市场在创新技术方面难以直接联系,这一方面造成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受到了较大限制。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创新成果也难以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4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的需求

2.4.1食品安全关键技术

针对陕西农产加工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入世”后所面临的挑战,研究开发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相关设备,建立食品安全监督与评价体系,构建陕西食品安全科技支撑平台,满足对农产加工食品安全保障和进出口贸易的需要。

2.4.2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与全程质量控制技术

陕西农产品加工业尽管已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但普遍标准旧,在有害微生物及代谢产物、农药残留量等食品安全与卫生标准上与国际标准相比差距大,不能与国际市场接轨。针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开展重点农产品技术标准及检测技术的研究,借鉴国外推行GMP、HACCP、ISO9000质量管理规范的先进经验,构建陕西大宗农产品主要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提出与国际接轨且适合陕西实际的大宗农产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程,促进加工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3.1技术创新的推进和增加科技资金投入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科技和市场一样,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也是农业产业化得以腾飞的双翼和升级的阶梯。农产品加工业只有以科技为先导才会持续发展,成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政府要加大农产品加工的科技投入力度,全面部署农产品加工业科技的发展,切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扭转产后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在“十二五”期间的各项科技计划中重点予以支持,实现重大突破。

3.2采取投入主体多元化的形式,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发展的重要前提应该是加强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逐步实现质量标准化、加工原料规格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专业化、运营一体化。建议科技厅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农产品种类,在重点生产区域,采取多元化投资的形式,重点抓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示范基地。

3.3引导科研单位的参与,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升级实行产销一体运行,以市场为导向,从而获得比较丰厚的回报,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实行“公司+农户+科研院所(高校)”的新型运营模式,促进三者的紧密结合,探索出以企业为龙头,以科技为先导,以农户为依托的新型产业化、规模化运营机制,实现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深化与升级。

3.4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与技术信息服务体系

市场、技术、信息三者都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尽快建立健全可辐射陕北、关中、陕南的市场、技术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专家咨询系统,指导全陕西省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尽量减少一哄而上、盲目重建的现象。

篇(5)

[DOI]10.13939/ki.zgsc.2015.40.060

1 引 言

我国农业税的取消,有着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其收入,恢复其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位的积极意义。然而,这种变革也给我国不同地区的地方财税体制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大萎缩,特别是一些农业税集中的地区,尤为明显。即使上级财政预算和国家财力性转移支付给予当地一定的补助,但这些措施都不能有效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对地区产业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结合高新技术及互联网平台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规模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有效地促进个体经济与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地方税收。这对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实质地解决地方财政困难,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 农产品加工业的SD模型的构建

2.1 农产品加工业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

根据SD的建模思想,确定农产品加工业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因果关系,划分为4个子系统,对其进行因果关系分析。

人口子系统:当出生人口增加,就业人口也增加,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随之增多,进而整个区域GDP提高了,反之亦然。值得注意的是,人口的增加会促使人均消费下降。

资源子系统:这里的资源主要指劳动力资源、可再生的农产品资源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人口数量和区域GDP增长过快,都可能导致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迅速减少。因此,合理利用资源,能够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区域GDP的质量。

消费子系统:消费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人口数量的增加、区域GDP的增长,有效地刺激了地区的整体消费,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提高区域GDP。

需求与投入子系统:区域GDP增加,人均消费增加,对深加工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促使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随之增加,相应的农产品贸易量和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也随之增加,最终促使整个区域经济的大力发展。

2.2 农产品加工业系统流图的构造

根据前面的4个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对农产品加工业与地区经济发展进行SD模型的构建。SD建模的核心在于整个系统的状态变量、速率变量以及辅助变量的构造选择。[1]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系统选择的状态变量包括区域GDP、农产品贸易量、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资源总量、从业人口、消费总量;速率变量包括GDP、贸易量、产值、人口、消费的增长率及资源消耗率;辅助变量包括贸易、人口、资源函数。本文运用Vensim软件对农产品加工业与区域经济系统进行流图的构造,得到整个SD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农产品加工业与区域经济的系统流图

3 以广西桂林市为例的仿真分析

3.1 桂林市经济发展现状

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区位条件比较优越,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其有6个市辖区、11个县,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2013年年末户籍总人口521.7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99.4万人,人口出生率13.02‰,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3.41万公顷。2013年桂林全市生产总值为1657.90亿元,三次产业的产值之比为18.1%、47.8%和34.1%,地方财政收入和全年出口创汇分别是180.37亿元、7.59亿美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1232.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4552元,8361元。

桂林市有葡萄、辣椒、红薯、油菜、柿子、柑橘、甘蔗等主要经济农作物。桂林市十分注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开展科技兴农,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开发,促进规模产业链,开创了一系列的名优土特农产品品牌,如荔浦芋、恭城柿子、罗汉果等。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相继建立了高附加值水产品、无公害蔬菜、竹林等生产基地。近年来,桂林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截至2013年全市已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27家,从业人员76546人,年产值6167995万元,利税721473万元,形成了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和木制品生产等四大支柱行业。桂林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农产品加工业在桂林市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大,说明其在桂林市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表1 桂林市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指标

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以上)[]数量[]在工业企业(规模以上)中所占的百分比(%)

企业单位数(个)227[]35.52

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76546[]42.64

工业总产值(万元)[]6167995[]32.17

工业销售产值(万元)[]5868543[]31.94

出货值(万元)[]489812[]52.58

利税总额(万元)[]721473[]30.39[BG)F] [HT6”SS]

数据来源:由2014年《桂林经济社会统计年鉴》整理及计算而得。

3.2 仿真及结果分析

这里选取2013年广西桂林市的相关数据作为农产品加工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系统的状态变量和辅助变量的初始值,仿真步长为1年,在充分考虑了人口、资源函数将会发生变动的情况下进行仿真分析,选择性对农产品加工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系统的区域GDP、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消费这3项指标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图2~图4可看出,曲线1-4分别表示4种不同情况:①当前人口增长率、高资源消耗;②当前人口增长率、低资源消耗;③高于当前人口增长率、低资源消耗;④高于当前人口增长率、高资源消耗。

图2 区域GDP发展趋势图

图3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发展趋势图

图4 消费发展趋势图

由图2可看出:在当前的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可采用农业生态化或产业科技创新等手段,适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既符合当前倡导的低碳经济,也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一致。[2]然而,当在高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系统将出现两种极端的发展趋势,资源消耗较低时,区域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反之,区域经济则是负增长。

由图3可看出,在当前的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无论资源消耗高低与否,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变动都不大。而在高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变动显著,这主要与桂林市从业人口在农产品加工业所占比例较大有着密切关系。

由图4可看出,在当前的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区域GDP即使增长了,消费变动也不太大。在高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消费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区域GDP的增长而增加,人口的增长对消费的影响更加显著。因此,一个地区的消费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的变动。

4 结 论

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分析,我们建立动态系统的SD模型,对桂林市农产品加工业未来20年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够有效拉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适度的人口增长可使从业人口增加,进而提高地区消费总额,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是,人口的增长不能过快,否则该地区将会出现资源消耗过度,失业人口增加,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最终也会导致地区经济衰退。

对于传统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地区来说,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升级。由于社会经济系统具有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系统要素本身的结构上,而且体现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上。基于此,本文从系统和多因素相互影响的角度来预测桂林市农产品加工业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针对性地提出并制定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因此,桂林市可通过合理的发展规划,结合高新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产业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出口贸易量,提高农民就业质量,更好地引导农民致富,从而更好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外贸足迹模型(Foreign Trade Footprint)是指在国际贸易的各类进出口商品中所包含的生态足迹,具体包括进口外贸足迹和出口外贸足迹。外贸足迹模型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划分进出口商品项目。人们进出口的各商品大体可以分为生物资源型帐户和能源型帐户两类,具体则依照6类生态生产性土地进行筛选、归类、统计。本文研究的领域是农产品外贸,因此只涉及到资源型账户。外贸足迹中生物资源型帐户主要包括耕地、牧草地、林地和水域四类生态生产性土地,主要包括初级产品和加工制品。这些加工制品的生态足迹等于它们的原材料―初级产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具体细分后,耕地类商品包括谷物等粮食、豆类、蔬菜、水果、食糖、棉花、油料作物以及用作饲料的草料等;牧草地类商品包括肉类、皮毛制品等;林地类商品包括锯材、原木等;水域类商品包括水产品等。

2. 统计并计算生物资源型账户。先要统计各主要进出口商品量,并依据(1)进行归类,然后对生物资源型账户分类处理。生物资源型账户的计算公式为:EFex j=rj∑(qi/yi),式中:i为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中的外贸商品项目;j=1,2,3,4,为该地区出口贸易所占用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EFex j表示该地区第j类出口贸易所占用的生态足迹;qi为第i种商品的出口量;yi为第i种商品的世界平均产量,数据来自参考文献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3)对世界平均生物产量进行生态足迹的折算;rj为第j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均衡因子。各类进口贸易生态足迹(EFim j)可以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得到。

3. 计算外贸生态盈余或外贸生态赤字,计算公式为进口贸易足迹减去出口贸易足迹,其差额为外贸生态盈余或贸易生态赤字。外贸值足迹(Foreign Trade Value Footprint),是指单位外贸值所依存的外贸足迹,即单位进出口值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包括进口外贸值足迹和出口外贸值足迹,出口外贸值足迹公式构建如下:efvexi=efexi/vi,式中:i为外贸出口商品的类型;efvexi为i种外贸商品的出口外贸值足迹;efexi为i种出口外贸商品的生态足迹;vi为i种出口外贸商品的外贸值。各类进口外贸易值足迹(efvim j)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得到。理论意义:出口外贸值足迹越小,经济生态综合效益越高,从保护某一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角度来考虑其越适宜于出口,越有利于区域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出口外贸值足迹越大,经济生态效益越低,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对于进口外贸值足迹,则与出口外贸值足迹相反。

二、广西农产品出口和进口贸易的生态足迹分析

(一)农产品出口生态足迹分析

广西2001~2009年农产品出口贸易输出的各类型生态足迹如图1所示:

2004~2006年水域面积保持不变,自2007年开始了攀升,水海产品出口增加。林地面积在2006、2007两年较前一年同比回落,原因是水果出口下降,其余年份保持增加态势。耕地面积在2007年同比稍有下降,原因是猪肉、大豆、茶叶、食用植物油、食糖的出口量降低,其余年份耕地面积均为增长趋势。2007年主要靠水海产品的出口带动农产品出口外贸足迹的增加;2008年水海产品出口继续增多,同时与2007年相比猪肉、蔬菜、水果出口的增加成为拉动耕地面积攀升的因素;2009年除耕地面积减少外,林地、水域面积都有所增加。

(二)农产品进口生态足迹分析

广西2001~2009年农产品进口贸易输入的各类型生态足迹如图2所示。

2001~2008年间水域面积不被显示,水海产品基本没有出口。林地面积在2004、2008两年较前一年均同比下降,这是因为2004年水果进口和2008年原木进口均同比回落,其余年份林地面积保持增长态势。耕地面积是广西农产品进口外贸足迹的主体,这是因为大豆为广西主要的进口农产品,且其在进口中占有绝对比例。

(三)2009年的农产口出口的外贸值生态足迹分析

根据外贸值足迹模型公式efvexi=efexi/vi计算广西2009年出口农产品的出口外贸值足迹,计算结果如表1:

广西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中,水果、蔬菜、药材、水海产品是出口之最,但前三者的出口外贸值足迹相对较小,说明这三者的出口符合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其出口有利于广西农产品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但蘑菇罐头相对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小,出口外贸值足迹最大,其大量出口不利于广西农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相对缩小其出口比例。而茶叶、猪肉、食用油籽等经济生态综合效益较大,出口外贸值足迹较小,应扩大出口。

三、广西农产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第一,转变农产品贸易增长方式。广西农产品对外贸易现在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发展道路,不利于农产品外贸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外贸要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将主要依靠数量、规模和速度来提高外贸效益的农产品外贸发展模式转向主要依靠品质、产出率和效益的模式。因此,广西必须提高农产品质量、附加值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以扩大农产品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同时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具体可以从使农产品生产和流通高度组织化和引进和创新技术两方面实现农产品外贸可持续发展。

第二,提高农产品产业化程度。广西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主要出口的是初级农产品。提高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主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通过自身产业的集聚,在竞争中为保持发展,不断地吸收和采用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促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提高。二是通过政府引导,强制性形成区域产业结构,并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促使产业的发展。具体着手以下几方面: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立生态农业基地;鼓励引进和自主研发新产品,加快技术创新,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发展旅游业,增加林业和其它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品牌竞争意识,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第三,优化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优化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从进出结构口规范方面考虑。进口方面:引导消耗广西短缺农业资源的农产品进口;引导先进农业技术设备的进口;引导技术含量高的加工农产品进口或直接引进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实现农产品技术“引进来,走出去”的目标;引导在广西外贸值足迹相对较大,在地区外外贸值足迹相对又较小的农产品进口;强调农业行业自律,协调统一进口农产品的价格,避免无序竞争和对地区内农产品产生冲击;鼓励农产品进口带动出口。出口方面:进一步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提高高新技术农产品的出口比重;扶持一批重点农产品,培育有竞争力的出口农产品,并可发展其加工衍生品;结合广西农产品优势,参照外贸值足迹模型优化农产品出口顺序。

第四,充分发挥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外贸。扩大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经贸关系是广西发挥区位优势的重点。一方面,继续扩大发展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农业商贸业务。另一方面,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加对东盟的农业投资,实现广西农业经济发展国际化。广西与东盟发展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既具有区域优势,又具有技术优势。在短期内,利用好东盟农产品市场是广西发展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扩大国际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并积累海外发展的经验。在对东盟农业投资方面,以越、老、柬、缅为重点,积极将医药、林化等优势产业推进到东盟。

第五,加强环境保护,防止农业土地生态恶化。广西相关的环保部门和质量认证部门应对农产品外贸的环保标准及环保法规做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同时要利用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对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予以支持和鼓励,使其得到实惠,减低守法成本,鼓励企业开发环保节能、符合自由贸易区标准的绿色农产品。政府还应大力组织人员进行环保科技研究,制定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型的环保标准。通过在广西逐步实行清洁生产、环境标识、环境认证、绿色采购等,防止广西农业土地的生态恶化。

参考文献:

[1]陈六君,毛谭等.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一中国经济增长的生态制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5): 53-57.

[2]刘宇辉,彭希哲.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发展可持续性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5):58-63.

篇(7)

(一)龙头企业规模总量不断壮大,骨干企业支撑作用突出

2012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1849家,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亿元,实现增加值908亿元。与2002年相比,加工企业数量增加1403家;销售收入和增加值均增长近9倍。其中,亿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461家,10亿元以上企业有33家,实现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514.8亿元和1350.5亿元,分别占500万元以上加工企业的83.3%和 44.8%,支撑带动作用比较突出。

(二)驰名品牌创建成效显著

我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达到45件,其中行政认定34件,占全区行政认定中国驰名商标总件数的73.9%,排在了全国前列。

(三)农牧业产业多元化、区域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初步形成了以粮油、乳制品加工为龙头,羊绒、肉产业为支柱,优势产业、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了牛奶、羊绒、肉牛、肉羊、玉米、马铃薯等10个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带。

(四)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全区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2012年粮食总产达到505.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突破2000斤,粮食总产首次进入全国十强。畜牧业实现“八连稳”,连续8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牛奶、羊肉、绵羊毛、山羊绒、向日葵籽等农畜产品产量均保持全国第一位。生产规模稳步扩大的同时,农牧业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优质、高产、高效作物比重达到70%,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80万亩。畜牧业占大农业的比重达到45.9%。为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安全的生产原料。

(五)促进了农畜产品增值增效

通过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全区农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54.8%,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加工企业收购农畜产品资金从2002年的92.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949.6亿元,增长了9倍多。

(六)带农增收联结机制增强

现在全区有212.6万户农牧民通过转移就业、土地、生产资料入股等形式参与产业化经营,占全区农牧户总数的59%以上。2012年全区农牧民人均从农牧业产业化渠道中实现的纯收入达到339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4.5%。为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层次较低、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农牧业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有些产业领域还未开发,特色、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开发不够,没有形成品牌优势;企业融资难,经营成本大幅增加;产业化各环节、各方面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

二、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建设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今后一段时间,我区要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整合资源壮龙头,转型升级强实力,建稳基地促发展,紧密联结增效益,积极带动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牧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一)加快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增强整体实力

当前,经济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大企业大集团之间的竞争。要推动农牧产业化经营发生质的飞跃,依靠“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是不行的,必须依靠“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集团。要强化科技创新。鼓励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层次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竞争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产业。鼓励企业、科研院校、企业与院校采取多种形式联合与合作,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外领先技术。要加强引进战略。结合我区承接项目转移战略,优先引进知名龙头企业,借助其品牌效应,扩大对外影响;要注意引进科技主导型、生态环保型的绿色企业,引进有特色、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实现高起点发展。要加快资本扩张。广泛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本重组,激活民营资本更多的进入农牧业产业化领域,推动企业由单纯的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实现低成本、裂变式扩张。要注重外向开拓。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打造一批极具引领作用的大型龙头企业。突出抓好肉羊、设施蔬菜、马铃薯、玉米和牛奶五个产业。重点扶持马铃薯产业和肉羊产业。通过实施“三个五工程”,即到2020年打造5个全国家喻户晓的内蒙古草原羊肉品牌,建设5家年存栏100万只以上的大型肉羊养殖联合体,培育5家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羊肉加工领军企业。努力把肉羊产业打造成为继乳产业和绒产业之后又一个具有拉动支撑作用的农牧业主导产业。

(二)认真抓好基地建设,打造完整产业链条

积极支持龙头企业组建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基地,不断强化订单基地的生产指导与服务,使农牧民和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引导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与超市对接,提高产品的产销率。要组织开展龙头企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专题调研活动,摸清情况,分类指导,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初步设想在今年农牧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中单独拿出4000万元放到银行,对龙头企业基地建设贷款给予适当贴息补助。

(三)积极开展示范区建设,提高龙头企业集群集聚效应

以工业集中区、开发区等园区为载体,以龙头企业集群发展为重点,组织开展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打造集原料生产、精深加工、研发推广、包装储运、市场信息、金融服务、合作联结等为一体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平台,加快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要尽快制定出台全区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意见,指导全区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探索配套相关扶持政策措施,推动示范区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上项目,运用项目搞招商,通过招商引智、引技、引资,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要紧紧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搞好项目引进和对接,把符合我区发展需要的科技含量高、绿色环保、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以及有持续投资能力的企业引进来。要改进和完善招商引资方式,努力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企业达产率。

(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有效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篇(8)

[作者简介]申文青,广州大学管理学系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1300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8-0124-04

按照传统的国际贸易与分工理论,中国具有劳动力资源禀赋,应该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与此相对应,美国具有技术禀赋,生产和出口高科技产品。然而现实情况是在高科技产品贸易上,中国对美国一直存在巨额贸易顺差。是什么导致这种情况?是不是中国比美国更具有技术资源禀赋?本文在中美高科技产品贸易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中美高科技产品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提出优化中美高科技产品贸易的对策。

一、中美高科技产品贸易状况分析

中国海关根据《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将高科技产品分成九大类:材料技术、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其他技术。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对高科技产品进行了鉴定,认为高科技产品是通过支出和销售数量的比率来衡量的。同时考虑R&D的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的强度。R&D强度排名前10位被认定为高科技产业,而这些产业的所有产品被认定为高科技产品。认为高科技产品包括:生物技术、生命技术、光电技术、信息通讯、电子、柔性制造、先进材料、航空航天、核技术和武器。本文为了数据的可比性,以美国统计署的分类为准,数据来源都来自于美国统计署。

(一)中美高科技产品贸易状况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到90年代实现了由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目前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扩大。2011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20.8%提高到28.9%。2011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已达到5488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高科技产品从美国的出口额从2003-2009年逐年增长,2010年有所下降,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总额占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上涨,在2007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维持在28%左右。另外,我国高科技产品从美国的进口额也逐年上涨,但总体比出口额小700亿美元左右。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总额占商品进口总额的比重维持在3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在中美贸易中占重要的地位,美国是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大国。

(二)中美高科技产品贸易结构

根据中国对高科技产品的分类,在九大类高科技产品中,信息通信和电子技术产品贸易额最大,其次是柔性制造和生命科学,其他技术贸易额最小。其中,光电技术和信息通讯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中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而其他7大类的高科技产品中,中国都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从出口贸易总量上看,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呈上升趋势,但是上升幅度很小,3年间仅上升111.60亿美元,而同期美国从华高技术产品进口不是一直呈上升状态,在2008年,进口额明显减少,有可能是因为金融危机,但在2009年,又显上升状态。因此可以看出,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贸易逆差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虽然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在总量上表现出巨额的美对华贸易逆差,但是从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具体分类来看,并非所有的中美高技术产品分类贸易都呈现出对华贸易逆差。其中,在第1、第2、第5、第6、第7、第8和第9类也就是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电子电机、柔性制造高级材料、航空技术以及核技术贸易上,美国一直保持着对华贸易顺差,且在电子电机和柔性制造贸易上美国对华贸易顺差相对较大。相比而言,在第3、第4、第9即光电技术、信息与通讯、武器贸易上,美国却一直存在着对华贸易逆差。

(三)中美高科技贸易的特点

1、以加工贸易为主。中美高科技产品贸易占中国高科技产品贸易的比重达到15%。美国在中国高科技产品贸易中占了重要的地位。从中国高科技产品贸易方式可以看出,中美高科技产品贸易也是这样一个趋势。加工贸易不仅是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重要形式。在中国和美国的高科技产品贸易中,进料加工占了70%左右,来料加工占了10%以上,而一般贸易只有10%左右。可见我国的高科技产品贸易方式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

2、中国出口附加值低。中国高科技产品的贸易只要是以加工贸易为主,技术含量低。这相当大部分的原因在于中国是世界各国的一个出口平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外贸依存度一直偏高,近几年,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相当一部分出口企业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核心竞争力。同时,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处于加工装配环节,而高科技产品贸易也处于世界高科技产品贸易的低端水平。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不少企业只能靠来料加工、代工贴牌生产维持运营,赚取生产链低端的利润,通过高消耗和劳动力成本低廉实现贸易顺差。中国的劳动力密集,为全球提供加工组装,而且相当一部分来自周边经济体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后续生产都转移到中国,按照原产地规则,这些高科技产品只是最后的工序在中国完成,而不是中国自主研发的。

二、中美高科技贸易不平衡的原因

1、外资对中国高科技行业的产业转移

外资企业和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快速的经济扩张和高科技产品的贸易有重要的影响。也有数据充分显示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对高科技产品贸易不平衡产生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美中高科技产品贸易中国所处的贸易顺差地位有很大的影响。合资企业对中国贸易顺差地位也有影响,相比之下,中国的国有企业对美国的出口就处于贸易逆差地位,同时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作用也很少。因此,事实上是由外商企业和合资企业推动美中贸易的增长。

中国为全球提供加工组装,相当一部分来自周边经济体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后续生产都转移到了中国。按照原产地规则,最后的工序是在中国完成的。但是,其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技术不是在中国。其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不能算是有中国独自研发的,以美国对高科技产品的定义,其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出口的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中美贸易不平衡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日本、韩国贸易顺差的转移。而且,研究中美高科技产品的贸易问题,不仅要从双边贸易关系入手,还应考虑其他因素特别是产业转移的影响。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东盟纷纷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经济体内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对欧美出口摩擦较大商品的加工组装程序转移到了中国,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也将其在美国的一部分市场和对美顺差转移给了中国,使中国与美国保持顺差,而与其他周边国家和地区却呈逆差状态。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东盟纷纷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部件,在国内加工组装后出口到欧美等国家的格局。

2、美国出口管制

美国的出口管制也是中美高科技产品贸易失衡的重要原因。中国的高技术进口总量近年来快速增长,但从美国进口的高技术产品份额却从2001年的18.3%下降到了2009年的7.5%。2008年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总额达3400亿美元,美国仅在其中占有7%,低于欧盟的9%和日本的14%。在2001年到2008年的八年中。中国进口欧盟高技术产品增幅达168%,从日本进口高技术产品增幅达283%,从美国进口的这一数字仅为106%。这说明美国在高科技产品方面对中国采取控制出口的政策。美国认为出口管制的目的是不让敌人或者潜在敌对国家获得高新技术和物资,这样有利于美国实现对外政策目标和国家安全。但却因美国的技术出口限制改革,严重阻碍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也就是说势必减少美国的出口,一方面中国对美国出口大量增加,一方面美国限制对中国的出口,这自然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加剧,增加美国贸易逆差,影响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加剧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贸易争端。出口管制政策削弱了美国生产商的出口竞争力,制约了其比较优势的发挥。导致其对中国出口下降,从而造成了中美贸易的不对称,形成了贸易失衡。

3、中国研发投入增加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R&D经费投入强度进一步提高。2011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4114.4亿元,比上年增加889.5亿元,增长27.6%;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58%。从中国政府财政科技支出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科技投入比例每年都在上涨,上涨的幅度不一,2008年和2009年的政府财政科技支出额相同为2581.8亿元。2010年,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5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1186.4亿元,增长19.1%;高等学校投入597.3亿元,增长27.6%。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3.4%、16.8%和8.5%。中国政府对各企业的科研投入最多,企业的高科技产品出口结构得到优化,对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的科技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能力和水平,科研人员的增多,高等院校科研人员的增多,我国比较优势从劳动力优势转向技术型优势,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增加,其技术含量也增大。

三、优化中美高科技贸易的对策

1、增加中国对美国高科技产业投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外汇储备越来越多,中国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但是目前主要投资于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以获取中国经济发展急需的原材料,比如原油和铁矿石等,对发达国家的投资相对较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也加大了对发达国家比如欧盟的投资,收购兼并部分企业,但是对于美国的投资较少。一方面中美之间的差异较大。难以获得足够的投资机会。另外美国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审查较严,很多投资因为国家安全为理由被否决,增加了中国对美国投资的难度。随着中美两国投资合作的不断发展,美国的再工业化也需要来自于中国的投资,中国企业可以增加对美国投资。在投资行业上,增加我国对美国高科技产业的投资,主要是增加我国在美国高新技术产品聚集的城市如硅谷的投资,硅谷是美国最主要的高新技术聚集城市,其科研力量也极其强大,如果加大我国在硅谷的投资,不仅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还可以平衡我国与美国的高科技产品贸易。企业也该抓住政策的优势,增大对美国高科技产品的直接投资,如开设跨国公司,将公司总部设立在硅谷这样的技术密集城市,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技术优势,提高跨国企业的研发水平。

2、促使美国放宽出口管制,扩大从美国高科技产品的进口

从中美高科技产品贸易规模数据的分析来看,要平衡中美高科技产品贸易,就要扩大中国从美国的进口数量,即要促使美国放宽出口管制,让美国人放下“戒心”,扩大从美国进口,缩小中美高科技产品贸易差额。从欧盟、日本等国家进口高科技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美国放宽其出口管制,即使美国限制对中国出口高技术产品,中国还可以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购买,比如欧盟和日本,因此,美国放松出口限制是商业竞争的必然。

3、转变中国高科技产品的贸易方式和产业结构

从我国与美国的高科技产品贸易特点来看,我国对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按贸易方式分主要是加工贸易,大部分是进料加工贸易,要平衡中美高科技产品的贸易平衡,我国就得改变贸易方式。一方面提高加工贸易的价值链。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在价值链上的层次,改变处于微笑曲线低端的位置。我国虽然在高科技产品上具有优势,但在价值上仅仅获得的是微薄的加工费用。比如苹果电子产品的生产上。美国处于设计和营销位置,这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环节,中国只能处于加工组装上,获得的利润不到百分之一。另外一方面就是改变贸易的产业结构,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仅仅在光电产品、信息通讯产品和其他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而美国在其余六类产品上贸易顺差,特别是在电子技术和航天技术上这个存在巨额贸易逆差,中国也需要扩大在这些产业上的竞争优势。

篇(9)

一、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一)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呈现持续上升格局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呈现持续稳步增长。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我国也深刻地认识到发展高科技产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全社会都非常关注与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如“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高新技术研究。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额也空前高涨,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格局(见图1)。2014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额达到了726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跃居全球高科技产品出口额首位。2005-2014年间,除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呈现负增长,其余年份均保持高位运行,大多数年份的增长率均超过了10%。尤其是2010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长率达到了31%。总体而言,自中国加入WTO后,高科技产品出口呈现持续上升的格局,无论是出口总量还是增长率都保持良好卜升势头。

(二)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

长期以来,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所占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较高。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仍1日以加工贸易为主,总额高达4444. 9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1. 3%。事实上,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已逐步调整高科技产品出口结构,这一比重相较于2000年的88. 6%已有了大幅度下降。但与发达国家平均20%左右的水平相比较,中国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所占据的比重还是严重偏高。长期以来,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以自然资源、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科技含量较低,尤其以来料加工为甚。如2014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中,高达60. 34%是进料加工贸易,而一般贸易出口仅占到17. 3%。虽然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政策与贸易模式,为促进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出口商品的结构对促进产业发展、经济增长起关键作用。由此,在新时期下,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必须调整产品出口结构,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与附加值。

(三)三资企业是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的主力军

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企业中,长期以来三资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所谓三资企业,即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投资企业。2005-2010年间,三资企业高科技产品出口比重长期保持80%以上,2011-2014年降至75%左右。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三资企业占据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主导地位的局面略有好转,2014年比重仍旧高达72. 9%。由此可见,一直以来三资企业都是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的主力军,这一趋势还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另外,国有企业高科技产品出口比重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9. 5%下降至2014年的5. 5%。集体私营企业高科技产品出口比重呈现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6. 3%上升至2014年的21. 6%。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三资企业占据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丰导地位的格局不会变化,但随着集体私营高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将逐步削弱三资企业高科技产品出口份额。

(四)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以计算机、电子及通信技术产品为主

在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结构中不难发现,计算机、电子及通信技术产品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见表1)。2005-2014年问,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产品作为中国笫一大高科技出口产品,占比均超过了60%,基本在66. 25%的平均水平徘徊;电子技术产品作为中国第二大高科技出口产品,占比均超过了20%,基本在24. 88%的平均水平徘徊。长期以来,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产品在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总额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2005 2011年均超过了90%。自2012年开始有所下降,分析原因主要缘于这两类产品的飞速增长,带动了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总额的大增长,使分母的增幅大于分子的增幅,从而降低了这两类产品的比重。但2014年这两类产品在中国高科技产品出[J总额中仍就占比高达87. 22%。而生命科学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等领域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占据比重较小,且长期以来变化不大。

一、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面临的障碍分析

(一)企业研发投资的强度不够,企业间发展不均衡

新时期下,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实力决定着一国经济竞争实力,而高新技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由此,高科技产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按照国际惯例,用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强度衡量一国科研、技术水平,即科研经费投入占工业增加值的百分比。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进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技术障碍,各类高科技企业的R&D强度普遍较低。即便是作为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主力军的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企业、电子技术企业,R&D强度分别仅为3. 2%、2.5%,不足美国的十分之一。事实上,中国高科技企业中,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已达到甚至超出了发达国家企业,但大多数企业投入力不够。如2014年,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约470. 68亿美元,研发投入达到了65. 15亿美元,占比13. 84%,然全球高科技企业平均值为12%左右。但是如果从行业整体上来看,2014年,中国高科技企业500强已披露的466家企业共投入研发费用为732. 25亿美元,较上年提高了5. 2%,平均研发投入仅为1.57亿美元。另外,各类高科技企业间呈现技术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如航天航空技术企业的R&D强度达到了16. 9%,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小,而医药技术企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企业的R&D强度仅为2.4%和2. 5%,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

(二)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二十一世纪,国家经济增长与人才建设紧密联系。按照国际惯例,使用劳动生产率反映高科技产业人均生产能力的高低。从表2的数据来看,劳动生产率低已成为制约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中国高科技产业中,医药技术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最高,达到了56.4千美元/人,接近于德国、韩国,但相较于美、日、法等国还相差甚远。而作为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主力军的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企业、电子技术企业,劳动生产率分别仅为31.8千美元/人、28.7千美元/人,与美国分别相差4倍、5倍。劳动生产率可作为衡量某一行业竞争力水平的指标,由此可见,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同时,管理人才建设滞后、创新人才缺乏等因素也阻碍了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三)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结构相对集中,大多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

中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为计算机、移动电话产品的零部件、附件(见表3)。进一步分析,一方面,中国高科技出口产品结构相对集中,主要以加工生产零部件为主。2014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中仅进料加工就占到了60. 34%,许多出口企业只是跨国公司的“组装车间”,利润极其薄弱。如2014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全国平均利润率仅有3%左右。这种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带来了严峻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消耗问题,不利于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高端产品涉及较少,行业整体产业链大多仍处于中低端。如中国IC企业中,大多只能生产中低端的IC产品,80%的高端IC产品依靠进口。2014年中国出口的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高端产品占比不足1%。这一系列的数据都说明中国高科技产品生产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出口竞争力不强,对外技术依存度高。

(四)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中缺少自主创新的国际品牌和标准

中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战略,高科技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认识到自主创新能力与品牌建设是企业的灵魂,是高品质的象征,是高附加值的重要载体。如深圳大疆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飞行器,成为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霸主,占据全球市场70%的份额,已成为国际标准。2014年,中国已了20个国家标准,形成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的标准体系。然而总体而言,中国高科技企业中自主创新的国际品牌和标准不多。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中国在品牌建设、品牌发展、品牌意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二,品牌价值评价机制、评价方法未形成国际统一标准,甚至还存在缺陷。2014年1月,中、美、德等国经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ISO)批准,组建了ISO/TC289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将逐步统一品牌评价标准,中国也应该在这方面不断加强。

三、优化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的相关对策

(一)营造完善、竞争有序的国内市场环境

当前提升中国高科技产品的质量,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营造完善、竞争有序的国内市场,并促进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曰前就中国国内市场环境来说,存在着过度保护、行政十预等情况,严重扼杀了企业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国必须抓住时机,从两方面着手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成熟、有序的市场氛围:其一,以全球IT和IC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为契机,重新调整高科技产业布局。抓住全球产业大转移这一机遇,引进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产业,从而促进中国高科技产品结构的优化、出口竞争力的持续增长。其二,建立合理的价格保护体系,倡导国内企业的良性竞争。避免因蓄意低价竞争行为,而带来的高科技产品质量下降、创新不足等破坏性影响。

(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资金、技术投入

当前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面临着技术“瓶颈”这一难题。从国情分析,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高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技术基础薄弱等情况,无法进行巨额的技术投入。然而,在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必须走新技术、新产品之路。山此,可从以下几条路径入手:一是强化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集中资源在关键性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二是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为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奠定资金条件,加大对R&D的投入;三是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并推动产、学、研的协作;四是政府要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场体系,严厉查处假胃伪劣产品以及侵权行为;五是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白律,完善市场功能。

(三)创建良好自主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据WTO统计数据显示,当今全球品牌众多,然而不足3%比重的名牌产品却有着高达40%市场份额、50%的销售额。可见,国际市场竞争已进入品牌战略时期。中国要进一步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产品出口结构的升级,必须改变现有的以加工、组装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变。同时,通过提升产品的质量、性能等,创建自主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逐步抢占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另外,自主品牌并非仅体现于“营销环节”,而是贯穿于全产业链。由此,中国高科技产业在创建并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丰品牌时,必须统筹全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并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

(四)加大人力资本尤其是知识型人力资本的投入

篇(10)

退休在家的王老太太一个人看电视时很少换台,家里装的液晶电视配的遥控器有三四十个按键,密密麻麻都是字母符号,稍不留神就按错了。一次她换台却按错了键,电视突然自动搜索调台把她吓了一大跳,从此再不敢随意碰了。

对于这些只知道给父母送高科技产品,而没有教会如何使用的儿女来说,只送不教不算孝顺。

对商家来说,应多考虑老年群体

一些社会人士认为,老年人“科技恐高”的根源在于适合其使用的高科技产品市场的缺失,唯有开拓并完善“老年市场”,研发出供其使用的高科技“傻瓜产品”,才能从根本上治愈他们的“恐高症”。如老年人要用的手机,功能不用太多,能接电话、打电话,收短信、发短信即可,但要求显示屏大一些,显示号码、文字也大一些,以免忘戴花镜时看不清来电显示。在社会已经步入老龄化的今天,这种老年市场应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这不仅是社会给予老年人的一种人文关怀,更是社会应该担当的责任。

一些科技产品在设计、服务上只顾及年轻的主流消费群体,忽略了老年消费者的需求,建议一些商家在设计和服务理念上多考虑一下老年群体,根据他们的特点和习惯,多开发一些适合老年人用的产品。

对老年人而言,积极面对才能克服

长期从事老年人生活问题调查研究的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平表示:一方面现代社会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使生活慢节奏的老年人群体日益边缘化;另一方面老年人由于自身学习和适应能力的不足而出现“科技恐惧症”,使得曾经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老年群体没能平等享受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为“科技弱势群体”。

篇(11)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得到飞速的发展。尤其对于起步较晚的地质科技来说,目前的地质产业链紧紧依托科技进步,发展和壮大了地质行业的生产设备、产品科技含量、工作效率。地质科技的进步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和制约,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不断开展以及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在地质科技的诸多领域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些关键的科技进步,诸如钻探钻头的研发已居于世界前列。在政府的调控中,紧密维系好地质科技、工作效率、地质科技产品、经济发展等的内在循环制约关系,这些都将给地质行业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二、基于地质科技进步的经济发展

地质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在行业的发展中紧紧依托于新的科技设备、先进的管理理念。科技的进步是我国地质行业发展的关键点。地质科技的进步极大地丰富了地质科技产品的研发、地质勘探设备的发明,传统的诸多生产设备依托科技创新得到本质的改善。这些从面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一)地质科技的知识产品的创新发展,对设备创新与改善带来巨大的经济发展,在进行全面的地质科技论述之前,首先提出人才的培养是这些科技进步的基础。以高校培养为契机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地质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诸如地质大学、地质科研机构等为地质科技提供了丰富的高科技知识产品。因此,对于地质科技进步而言,地质人才的培养是进步的基石。对地质人员进行专业素养的培养,加大其对于世界新兴地质科技的了解与研究,这将增大科技人员的科研思路和对地质科技知识的全面了解;提高地质人才的工作效率与科研能力是地质科技本质提升的关键,其有效的科研性可以很大地完善地质行业的诸多领域,而且研发的科技产品具有实际的实用性是科技效果的关键。

基于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地质科技领域的科技产品得到发展迅速,这些科技产品为地质产业提供了高效率工作,极大地优化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的国土资源丰富,但地质结构复杂多变,在关键领域进行有效的地质科技创新显得尤为的重要。高科技的生产设备的使用可以很好的缓解大幅度的人员调配和复杂多变的地质勘探资料,诸如目前使用广泛的数字填图法,该种新技术就是基于我国的国土资源情况,结合复杂的地质分布和结构来加快资源勘探数据处理,这样不仅很好的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设备资金等的使用,而且对于传统人力处理的方式来说,提高了行业中勘探数据资源的处理效率。在地质科技中,对于地质勘探和资源的开采设备创新是地质科技进步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国在对于能源诸如矿产和石油的开采之中,就大力的依托设备的不断创新来增加我国地质行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实际价值。

关于科技产品的在各领域的实际价值,具体地结合能源资源的开发来说,依托地质科技产品,可以很大地缩短资源的勘探日期。尤其在对于矿产和油田的勘探来说,勘探的效率就是地质的生命。鉴于钻探领域是地质科技的特殊地位,现在就针对地质钻探技术领域对此点展开补充论述,阐述我国在设备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和前景方向,并在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而带来的经济效益。

1.基础设备的制造技术相对成熟。地质钻探技术是地质勘探的基础,也是地质科技发展的前沿。就我国目前该领域的发展看,其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在钻头、钻探机等关键的技术设备上都有自己的科技研发,尤其是钻头的技术非常的成熟。基于高聚合金刚石的PDC钻头、高强度的钻杆等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其实不仅在设备性能和质量上有较大的优越性,而且在设备的研发过程中,能够很好整合优质的设备工具,研发制造出自动化的可靠钻探机,这些性能优越的设备对于我国稀缺资源诸如矿产和石油资源的开采十分的关键。从我国目前在地质科技领域的发展看,将加大对恶劣地质环境下的资源开采,本质上改善传统地质开采中消耗高、污染大的问题。因此,这些设备的科技创新都是我国地质科技进步的真实反映,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地质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地质产业越来越朝着环保节能型的模式发展。

2.设备的使用性和实用性增强。由于我国地质结构的复杂性,这对于钻探科技的研发带来比较大的难度。因此,对于不同地质的实际情况,依托科技创新进行有效的地质钻探,可以极大地优化地质钻探技术和经济发展,对于地质钻探技术的科技创新是决定地质产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在该领域,国外的科技程度比较的高,而且实施效果明显,诸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就依托地质科技的技术进步对金刚石的钻探进行了科学有效的钻探。这些都给我国在地质科技领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研究方向。对于我国近年加大了对海洋资源和西部资源的开发,对地质钻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海洋的开发,对深海进行钻探开发,是我国未来石油资源的重点。有效的钻探设备可以极大的对资源的开发,对于我国的能源产业和战略储备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西部的开发,西部的地理环境比较的恶劣,诸如高山、冻土、沙漠的资源勘探就是十分严峻的考验。在对于冻土结构的地质勘探时,需要依托有别与普通钻头的高刚性的钻头才能进行有效的地质勘探和开采。

3.设备能够依托地质结构进行科学的配置。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设备的装配。对不同的地质结构进行科学的配置,以适应当今地质行业的发展模式。在传统上,忽视了钻探机的参数等关键因素的影响,经常造成钻探机型与实际地质不相符合的情况,很大地浪费了人力资源和设备经费,不适合当今的经济发展。现在,依托钻探产业的发展和数据反馈,钻机采用了比较先进的回转冲击的机械设备。该种设备在钻具、钻机和地质结构上要求极大地相吻合,根据一定的地质资料,选择合理功率的钻机和相应刚度的钻具,,尤其在对于钻具的选择上特别的讲究,要设计好合理的回旋扭矩,已形成最大的钻探力度。基于这些,这种设备可以的对岩石进行有效的破碎,而且基于回转冲击机强大的回转扭矩力可以很好地对不同结构的地质达到钻孔的效果。这样可以缩短勘探的时间,对于一些金、铜等金属的勘探,勘探周期的长短对于其经济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该种设备对于西部和海洋资源的开发业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的能源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复杂多变的地质结构之中,这

种设备的科技进步可以加速对该地区的资源开采和保护,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了不必要的小规模的开采造成的资源破坏。所以设备的完善和创新对资源合理开发和最大的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这些都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4.设备生产的标准化发展方向。自动化模式的地质设备对于地质行业的发展非常的重要。但在我国目前的地质行业中还未形成统一的设备标准,设备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是地质科技中关于设备通用化的进步发展的关键问题,未来的科技重点应该往钻探设备的轻便、易于组装的方向发展。在对于大型的地质勘探和开采时,运用大型的液压为动力的模式进行高效和节能环保的地质勘探和开采。在液压系统领域,我国依托国外先进的液压元件再整合国内较好的钻机设备,从而科技创新的延长设备的实际工作效率和可靠性,这样不仅为整合技术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而且不仅很好的减少了一味地技术引进造成的垄断,而带来的技术和设备经费的运算增多,而且拥有了自己的科技创新和研发。据不完全统计,该项技术的发展每年节省的技术和设备资金就达几个亿,设备的科学性的效果非常。

纵观上述几点,可以看到:基于地质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地质勘探设备的完善和创新,极大地优化了地质资源的人力资源和能源资源。其节省了传统设备下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复杂地域的人员调配;对于恶劣条件下的地质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些都直接给我国的地质产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所以在地质科技进步的进程中,不断地完善和合理化设备,将给社会的诸多产业链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

(二)基于地质科技的地质科技产品、产品质量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共进。从实际的情况看,其几者是循环影响的关系。地质科技为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地质科技产品,产品的质量将对经济建设等诸多产业链带来影响,社会产业得到极大地发展,政府和企业就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新的地质科技。就这样形成循环往复的机制,只要其中的一个环节出错或脱轨都会造成地质科技的中断。因此,让三者协调共进,对于地质科技进步而言是十分的关键。对于地质科技领域,国家加大了科研奖励政策来巩固地质科技。目前,国家单独设立地质科技奖来支持地质领域的科技创新,设置了比较完善的奖励机制。这就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在地质科技上的研究氛围,一批批优秀的研究成果,不仅仅拘囿于纯理论阶段,而且研究成果越来越趋于实用性,而且诸多的研究成果已运用于实际的生产之中。由此可见,国家也在大力的巩固和完善三者的循环产业链,从源头上巩固了整个链的基础。从而为社会创造极大地经济效益。

(三)在地质科技的进步当中,就对(二)中关于科技产品的质量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因素,展开具体论述。这一块对于城市化建设、能源资源,还有诸如隧道、地铁的建设非常的关键。有效的地质科技产品可以为建设提供良好的平台。诸如在对于城市的建设中,面临的阻碍因素非常的多,其中地质结构的实际情况对城市建设的稳定性非常的重要。这一点对于诸如矿产和石油等能源产业来说尤为重要。在矿产最初的开采中得到的仅仅是金属物质,再到后来的深加工中得到金属混合物;成品油在由原油的生成过程之中都是离不开地质产品。从而,地质科技产品的质量对于这一能源产业链起着制约的作用。地质科技的质量提高可以极大地提升整个矿业和石油产业链的工作效率,促进该领域的诸多环节的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依托可靠的地质科技产品是其发展的源动力。近年来,国家也加大了对该领域的勘探和开采。在对于其勘探之中,采用了地质地球物理一体化的技术模式。该种创新科技技术依托高分辨率层序地质学,结合地质、地震等一体化的多元地质勘探技术。该种创新技术在对于松辽盆地的老油田进行残余资源的精细勘探。很大程度上了为资源的充分开采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完全符合我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