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常见的心理现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高原现象的应对:坚持不懈
相当多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比如说,某学生平时成绩一贯优良,高考前半年突然成绩退步,以前熟悉的知识点变得模糊了,但经过自己反思学习方法,对模糊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使成绩逐步上升,这就是高原现象。
这是一种很难回避的客观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限。高原阶段往往是人进行反思、积累的重要阶段,及时调整,尽快走过高原阶段,学习就会有一个很大的进步。要缩短高原现象的时间,首先要注意情绪的调节和良好情绪的保持。其次,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训练。学习成绩的提高与进步需要有全面、巩固的知识基础,因此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注意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强综合能力训练。
二、舌尖现象的应对:扎实复习
在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题目答案就在嘴边,但就是写不出来,所谓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就称为舌尖现象。
大多数人都遇到过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回忆信息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的遗忘。但应注意的是,出现在学习中的舌尖现象常会影响到考生的情绪、信心,所以必须加以克服。无论平时学习多么认真,总会有些地方学得不是很扎实,特别是处在紧张的考试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舌尖现象,这时要保持冷静、放松,可以想一想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如果过一段时间还不能想出答案来,就应暂时放下这道题,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题目上,以免耽误太多的时间,也许过一会儿回过头来再看这道题就能找出答案,也有可能在做其他题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而茅塞顿开。
三、心理饱和现象的应对:劳逸结合
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将盐不断加入水中,最后盐不能再溶解,就会出现饱和溶液。在学习中,人的心理也存在饱和现象。大多数学生都有这种情况,在刚进入复习阶段时,由于目标很明确,这一阶段思维敏捷、解题速度快、学习效率高,成绩提高快,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不仅学习的速度慢了,还常会出差错。这就是所谓的心理饱和现象。
由于不断地重复同一要求,致使人的心理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并由此影响到人的工作或学习效果。心理饱和现象多有负面影响,因此要求在考前的学习和复习阶段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各项复习任务,不断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的要求。复习中每隔一段时间,活动一下,分散一下紧张的情绪,可以减少饱和效应带来的精神压力。平时也应有积极的心理准备,一旦遇上它,要沉着,采取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
四、考试焦虑现象的应对:合理认识
学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会出现考前紧张、考试焦虑现象是难免的,是正常现象。严重焦虑对考生负面影响较大,但轻度考试焦虑在某种意义上会促进考生发挥潜力。首先,适度的紧张能使学生保持学习的警觉性,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它使学生具有一种明确的考试意识,因此而珍惜每一分钟。紧张还能提示面临的考试目标,使学生知道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进行安排。其次,适度紧张会调动身体的能量,在紧张的时候,人的精力和体力比平时要强。紧张时人体内会分泌肾上腺素,有助于人战胜困难。
可是有些考生把自己存在的轻度考前紧张看得很重,误认为自己紧张不安的情绪会对考试产生很严重的影响。不必多虑,要认识到考试焦虑的积极意义。
五、克拉克现象的应对:营造轻松环境
克拉克是澳大利亚著名的长跑健将,在1963年至1968年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被称为田径场上的奇才[1]。然而,正处于运动巅峰期的他却在两届奥运会上发挥失常而与金牌失之交臂。后来,人们把那些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的运动员在大赛中的失常现象称为克拉克现象。克拉克因此被称为“伟大的失败者”。
学习中多次受过挫折的学生常常会自我怀疑,缺乏自信,即使面对自己比较有把握的问题,回答时也显得犹豫不决,这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不良情绪,干扰解题思路。为避免克拉克现象,考前要注意休息,不要开夜车,避免用脑过度、睡眠不足,精神过度紧张。最好临考前尽情放松,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可以反复暗示自己来稳定自己的情绪,比如说“题是做不完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力而为,至于自己不能操控的,就不必过分担忧”。
六、急切心理的应对:梳理考前冲刺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学生在考试复习期间希望一下子掌握所有的重点难点,对自己期望过高,结果往往得不偿失。因此要改善这种状态,就要及时改进复习方法和复习节奏,尽快摸索考前冲刺阶段复习的特点、规律和节奏,多向老师请教,了解各门课程的复习情况、复习要求和复习进度;多观察和学习同学科学的复习方法和和谐的生活规律,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其次,遵照循序渐进的复习原则,要与老师的辅导同步,不能上课不听讲而另行其事。不要急于抢复习进度,走马灯式的复习和蜻蜓点水式的复习是学不到知识的。前面的知识复习不好,疑点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给后面的学习留下后患,考试时就会出现问题。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的急切心理,结果只能是自欺欺人。
七、如何培养瓦伦达心态:忽略对成败的关注
瓦伦达是美国走钢索的杂技演员。瓦伦达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专心专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后来,心理学上把这种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不为外在杂念所动的心理现象称为瓦伦达心态。
对于每一位备考的学生来说,谁都希望能获得成功,而要想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就应该具有这种瓦伦达心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这样心情自然稳定。要少考虑考试的失败,只要把握住我们能够把握的一部分,心态就轻松多了。
面对考试,保持一种稳定的心态,找到适合的方法,把握准自己的节奏,就一定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对于大部分劳动时间较长、体力劳动强度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良好的健康状况是其获得市场收入并在城市中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健康对其具有特殊的意义。然而,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居住条件和工作环境普遍较差,居住条件和工作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健康产生了重要的负面影响,其中不利工作环境的作用更加突出(俞林伟,2016)。而且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时间和工作时间的延长,健康风险逐步积累,导致健康状况变差甚至疾病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调查显示,流动时间为“5~10 年”的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状况变好的发生比要比流动时间不足 1 年的新生代农民工低37.7%,流动时间为“10年及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状况变好的发生比要比流动时间不足1年的新生代农民工低 68.7%(和红、任迪,2014)。新 生 代 农 民 工 四 周 患 病 率 已达28.9%(蒋远胜、申志伟,2008)。同时,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受到各种社会排斥,无法合理享受城市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制度,这在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状况维持的同时,也影响了他们的劳动力市场表现,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问题,加强对该群体的健康投资,提高其身体健康水平,对于增加其劳动力市场供给,提高其劳动力市场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二、健康影响劳动力市场表现的理论回顾
国内外学者对于健康与劳动力市场表现之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健康对劳动力市场参与、就业、收入以及工作时间影响等方面。
健康与劳动力市场参与之间关系的研究可溯及健康人力资本理论研究。Mushkin(1962)指出,健康和教育同等重要,健康不仅能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增加他们的劳动时间。Schultz (1964)认为,健康可以影响人们的期望寿命、力量、精力和持久力。在其他条件相等时,教育等其他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取决于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在此基础上,Palloni & Arias(2003)、Jasso et al.(2004)等学者提出流动人口的“移民健康效应”,对健康与劳动力市场参与作了较好的诠释,即因为移民筛选机制及移民自选择,健康状况不好的移民可能发生回流,而健康状况较好者则会发生移民行为。McDonald(2004)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强调良好的健康水平有利于提高人们参与工作的概率。Pilar & Tong(2010)等人在研究健康质量对劳动力市场退出的影响时,强调遭受健康冲击的工人劳动生产率将下降,有些劳动者由于无法适应高强度的体力工作而被迫退出劳动市场。国内研究也显示,健康对劳动力的市场参与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健康水平较高的劳动者具有较高的劳动力市场参与概率,同时健康水平较低的男性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概率也较高(解垩,2011;刘生龙、李军;2012)。而健康水平每提高一个等级,农村劳动力参与工作的可能性将会增加3.48个百分点(刘生龙,2008)。
在研究健康收入效应方面,国外学者更多关注身高、体重、卡路里摄入量等健康变量对农业劳动者收入的影响。营养状况的改善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增加他们的劳动时间,健康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Thomas & Strauss,1997;Huffman & Orazem,2007;Vogl,2014)。同以上观点基本一致,Dave(2006)认为,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劳动收入,而Sahn(2014)的研究也表明,健康对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家庭的收入状况的影响十分重要,因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强度大,对健康状况的依赖性强。国内学者更多采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或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面板数据对健康收入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健康对外出劳动力收入的影响十分明显,健康不良对收入有负面影响,健康不良的人收入比健康状况良好的人少(于大川,2015)。个人健康是决定家庭人均收入的重要因素,从健康的经济回报率来看,农村人口要高于城市人口、女性群体要高于男性群体(刘国恩,2004)。外出打工人员从事更多的是高強度的体力劳动,只有健康状况好的人才能获得高收入(候风云,2004;秦立建,2012);营养健康水平与农民工的收入状况存在正相关关系(王志刚,2009);健康状况与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正相关,健康状况越差,参加工作的概率越低,收入越低,健康水平下降造成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明显降低(张川川,2011)。
健康会对劳动者劳动时间产生直接影响。Grossman(1972)指出,健康与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健康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能够减少生病时间,增加“劳动供给时间”。Thomas(2006)表明,健康水平的提高会使男性增加参与工作的时间;García Gómez(2010)认为健康会成为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阻碍因素,从而对劳动时间产生较大影响。国内学者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健康与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影响。田艳芳(2011)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水平较差的劳动者会适当减少工作时间,而健康水平每降低一个级别,男性的劳动时间降低6.48小时,女性劳动时间则降低4.12小时。秦立建等(2015)研究发现,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显著降低了农民工的外出务工劳动供给时间,健康状况较差者比健康状况较好者显著减少了18.9%的劳动供给时间,一年将会减少21天的工作时间。于大川(2013)通过研究健康与农户劳动力供给的关系,发现不同健康状况家庭成员的劳动时间供给是不同的,健康良好的家庭成员会产出更多的劳动时间。
尽管以上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但现有研究在测量指标选择上,大多只采用较单一的指标进行分析,从而无法反映个体健康对其劳动力市场表现的综合影响。因此,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本文力图同时将收入与工作时间作为两个主要测量指标,通过对广东省新生代农民工健康及劳动力市场表现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健康状况与上述两个测量指标之间的关系,这无疑对新生代农民工健康促进政策的制定具有参考作用。
三、数据与变量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在此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不同学者提出了个体健康的系列测量指标,如身高、身体质量指数(BMI)、热量和营养素摄入量、疾病情况、自评健康状况(SRH)、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等(Strauss,1997;李树森,2010;田艳芳,2011)。据此,本文采用的健康测量指标主要包括BMI指数,四周患病率和自评健康状况,并由此展开健康对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与劳动时间的分析。
(一)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自于广东金融学院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系在2016年7~9月期间进行的“广东省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广州、佛山、深圳、东莞、潮州等20多个地级市,调查内容包括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信息、工作情况、生活习惯、健康状况以及医疗保险情况等多个方面。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9份,其中有效问卷335份,无效问卷34份,有效回收率为91%。
(二)受访者基本情况
统计表明,在被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第一,在性别方面,男性占46.9%,女性占53.1%,男女被调查者的比例较为均衡;第二,在婚姻状况方面,未婚者占多数为62.4%,已婚者仅占37.6%;第三,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高中或中专,共占68%,其次是本科以上的教育程度,占15.8%,而小学的教育程度的只有2.4%,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其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知识水平也逐渐提高;第四,接受过职业培训和没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数基本持平,说明新生代农民工正不断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知识和技能来提高自身价值;第五,在工作岗位上,普通工人岗的人数最多,占38.8%,其次是其他类岗位的,占27.2%,但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的也各有17%,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已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绝大多数从事体力工作,而是逐渐向技术和管理类岗位发展,当然,这也与他们逐渐提高的受教育程度有关(见表1)。
(三)变量说明
本研究的因变量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表现,以工资收入和劳动时间作为变量;自变量为健康,选取身体质量指数(BMI)、四周患病率和自评健康作为测量指标;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培训和工作经历等。其中,工资收入为被调查者的月工资收入;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性别为虚拟变量,男性为1,女性为0;受教育程度分为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5个等级分别赋值为1~5;职业培训也为虚拟变量,参加过职业培训的为1,反之为0;工作经验=年龄-入学年龄(7岁)-受教育年限(见表2)。
从表2分析数据体现了总体样本中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数据。在月收入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为3 748.70元,而广州市2015年的月平均工资为4 986元,新生代农民工的月均收入水平比广州市平均收入水平低。在年龄方面,被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4.74岁,总体年龄偏小。教育程度均值为3.06,所以他们的平均学历为高中或中专,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知识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另外,自评健康的均值较高,代表其健康状况较好,这与他们的年龄普遍较低有关。另一方面,虽然他们的年龄较低,但是他们的工作经验却比较长,达到平均5.95年。在每周工作小时数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工作时间为53.14小时,比劳动法规定的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相差将近10小时,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加班现象比较普遍,这与他们主要从事的建筑业、手工业等行业性质有关。BMI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测量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亚洲人BMI指数的合理范围为18.5~22.9,而本次调查的BMI指数约为20.67,说明他们基本处于正常的身体质量水平,但略为偏低。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健康对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影响
健康对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影响的OLS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自评健康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有显著性影响,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相关(p=0.019)。结果显示,自评健康的估计系数为377.891,符号为正,这一结果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评健康状况每提高1个等级,其月工資收入将会增加377.891元。自评健康虽然是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但它与个人的客观健康结果密切相关,如患病率、死亡率等。一般认为,个体的自评健康状况越高,其个人的健康状况趋向良好生活自理能力也越好,所以主观的自我评价与客观存在的指标之间也存在相关性,它能够反映健康的心理和主观方面,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将对健康产生促进作用,也将对收入起到积极作用。
四周患病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具有显著性负向影响,估计系数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p=0.031),结果显示,四周患病率的估计系数为388.886,符号为负,这意味着四周患病率每提高1个等级,会使新生代农民工的月工资收入减少388.886元。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医疗费用水平越来越高,“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户籍原因,在医疗方面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一些企业更是很少为农民工购买甚至没有为其购买医疗保险,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也缺乏购买医疗保险的意识和健康投资的观念,而患病将会使人们的工作时间减少以及工作效率有所降低,并且他们一般从事计件或者计时工资制。所以,当新生代农民工患病时,一方面他们要面对较大数额的自费医疗费用,一方面又因为疾病导致工作时间减少从而减少工资收入,这些都会使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大大下降。
从表3还可以看到,BMI指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但从回归系数的符号(为正)上看,BMI指数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影响的情况下,BMI指数每上升1个点,则新生代农民工的月工资收入将增加27.603元。从表2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者BMI指数的均值为20.678,属于正常区间,但略微偏低。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在普通岗位上工作,其所在的行业又集中在建筑业等对体力有较高要求的行业,很显然,在这些行业和工作岗位上,身体素质的强弱与其收入水平直接相关,BMI指数的提高意味着身体素质的增强,这将有利于帮助他们获取更高的收入。
(二)健康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时间的影响
健康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时间影响的OLS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自评健康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相关(p=0.026)。结果显示,自评健康的回归系数为0.447,且符号为正,这意味着自评健康状况每提高1个等级,新生代农民工的周工作时间将增加0.447小时。自评健康状况是个体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得出的,当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身的健康状况较好或者非常好时,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以期获得更多的收入,相反,当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不佳时,则会选择减少工作时间。
四周患病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种影响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p=0.033),回归结果显示,四周患病率的估计系数为3.183,符号为负,这说明四周患病率每提高1个等级,新生代农民工的周工作时间将减少3.183个小时。与其他的慢性病和亚健康不同,四周患病率作为近一个月内患生理疾病的频率,假如患病不止一次或者比较严重时将直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当月的工作时间,造成其工作时间减少,但是,如果这些疾病不是太严重,身体状态尚且允许的话,劳动者会更多的选择适当地减少工作时间,而不是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这与田艳芳(2011)的研究观点一致。
此外,BMI指数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时间的影响不显著。由表2描述性统计可知,新生代农民工的BMI指数的均值为20.678,处于正常的区间范围内,这些条件都比较符合他们从事的偏体力工作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所以他们能承受的工作时间也比较相似,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BMI指数对工作时间的影响并不显著。
五、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实地调研数据,采用OLS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健康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四周患病率對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以及工作时间影响显著,四周患病率的提高会显著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从而降低其收入水平;第二,自评健康状况对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和工作时间都有显著影响,自评健康状况越好,劳动时间越长,工资收入也越高;第三,BMI指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和工作时间并没有显著性的影响作用;第四,年龄对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有显著的正影响,对工作时间没有显著影响,性别对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和工作时间都有显著的正效应,受教育程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有显著影响,对收入没有显著影响,职业培训以及工作经验对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和工作时间的影响时间都不显著。
(二)政策启示
本文的研究结果清晰地表明了健康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表现的显著影响作用,尤其表现为对工作时间和工资收入的影响方面。因此,要想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提升其劳动力市场表现,可以从改善其健康水平入手。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健康意识
目前,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着职业安全、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等健康问题,这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及社会的发展都非常不利,所以,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非常重要。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可以通过开讲座以及运用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方式加强对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改善健康状况的宣传及教育,帮助他们真正意识到健康的影响,确立起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健康投资意识。由于分析结果中显示体育锻炼、睡眠时间都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表现产生显著影响,所以,政府、社会和企业还应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作息习惯。
2.完善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近年来,虽然乡村地区医疗机构和医疗卫生人员都有所增加,促进城乡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也是医疗改革的重要方面,但是,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分配和投资依然非常偏重于城镇地区,绝大多数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在每千人口的医疗卫生人员数量方面,城市地区为7.97人,而农村地区仅有3.18人,所以,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投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利用法律对现有医疗资源进行整合,根据卫生院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客观情况,坚持重心下移、政策倾斜,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改造就医环境,添置现金的医疗设备;另外,政府还应该尽快加大农民工购买医疗保险的比例,加大新农保的报销比例。目前,农民工中参加医疗保险的仅占农民工总数的20%,农民工的健康保障明显严重缺乏,而本次调查研究结果也表明,四周患病率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表现影响显著,所以加快推进医疗资源更加公平合理地分配十分必要。
3.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
居住条件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政府应该增加相关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农民工集中居住的地方常出现缺乏安全的饮用水和有效的垃圾处理设备,虫害鼠害、通风不良等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居住地的饮用水进行定期检测,确保他们能饮用安全合格的水源;应该注意垃圾处理问题,合理规划垃圾处理厂的地址,购置垃圾处理装置,及时派有关环卫工人来对虫、鼠等进行治理和捕杀,通过对他们集中居住的社区的物理环境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来改善农民工的居住环境和健康水平。其次,社会和政府还应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场所,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形成更健康的心态,从而促进他们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最后,企业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环境和条件,严格按照法律和安全生产有关规定进行生产作业,从而加强对农民工的劳动安全保护。
[参考文献]
[1] SCHULTZ T P.Human Capital,Schooling and Health[J].Economics and Human Biology,2003,1 (2):207-221.
[2] DAVE D.,R.IINAS,S JASMINA. The Effects of Retirement on Physical andMental Health Outcomes[Z]. NBER Working Paper 2006,12123.
[3] THOMAS D,ELIZABETH F,FRIEDMAN J. Causal Effect of Health on Labor Market Outcomes: Experimental Evidence[Z]. working paper,California Center for Population Research,USLA,2006.
[4] GARC?魱A-G?譫MEZ P,JONES A J,RICE N.Health Effects on Labor Market Exits and Entries[J].Labor Economics,2010,17(1):62-76.
[5] PILAR G.,ANDREW M,RICE N.Health Effection Labor Market Exits and Entries[J].Labor Economics,2010(1).
[6] TONG Y,PIOTROWSKI M.Migrationand Health Selectivity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l Migration in China Population[J].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2012,31(2).
[7] MCDONALD T,KENNEDY S. Insights into the Health Immigrant Effect: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 Service Use of Immigrants to Canada[J].Social Science &Medicine,2004,59(8).
[8] LU Y.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Health: Evidence from Longitudinal Data in Indonesia[J].Social Science &Medicine,2010,70(3).
[9] 秦立建,秦雪征,蔣中一. 健康对农民工外出务工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2(8):38-45.
[10] 秦立建,程杰,潘杰.健康对农民工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3):103-108.
[11] 张川川. 健康变化对劳动供给和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11(4):79-88.
[12] 于大川,赵小仕.健康对农民劳动参与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11):1038-1043.
[13] 刘生龙. 健康对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8(8):25-33.
[14] 田艳芳. 健康状况和健康冲击对工作时间的影响[J].人口学刊,2011(2):90-97.
关键词:计算能力;粗心;多样化算法
一、根源――计算能力不容忽视
【现象】每次单元测验结束后,总有几位家长打电话来聊聊孩子的考试成绩,他们的第一句话总是这样说:“我的孩子太粗心了,
老师你说该怎么办?”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只能这样说:“粗心是正常现象,只要他吸取教训就可以了。”面对这样违心的回答,我心里很不平静。难道他们真的能吸取教训吗?同样的错误真的不会再犯吗?
【简析】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老师,我们坚决不能忽视这样的问题,虽然我们不能杜绝“计算出错的现象”,但我们可以试着将它的范围缩小,使“计算出错的现象”尽量少出现。为了改变学生的“计算出错现象”,我曾经在班级里提出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计算有错的人最可恶!”但不幸的是,那些计算出错的同学一遍又一遍上演着“出错―后悔―保证―再出错―再后悔―再保证”的荒诞现象。作为老师,我则一次又一次地强调认真的重要性,计算粗心的危害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知识都靠计算来解决,我想计算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肯定也会随之有很大的提高。
二、因素――重视“粗心现象”
主观因素:计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它通常要经历:观察、感知、分析、注意、记忆等一系列活动。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导致计算失败。客观因素:某些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把学习当作是老师和家长强加给他的任务。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讨厌学习,逃避写作业,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质量较差。外在因素: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掌握方法就行,平时懒得练习,嫌烦,觉得计算枯燥无味。总认为平时算错点没关系,只要在考试的时候用心就可以了。内在因素:不良的计算习惯,部分学生由于对计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急于求成,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学生书写马虎、字迹潦草,书写时乱涂乱改,都会导致误看误写。
三、策略――重视算理并提倡多样化算法
1.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路
算法多样化所关注的是让学生经历创造思考、独立探索知识的过程,与同伴合作交流比较的过程,体验成功愉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算法多样化只是一种载体,它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创造契机。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和比较中,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算法。没有一种算法对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的,只有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才是最优的算法。
2.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速度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要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要重视口算的训练,因为任何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口算题组成的,它是做题的基础,口算能力加强了,计算的速度就会提高。从小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上看,口算的基础要求不同。低中年级主要是一位数和二位数的加法。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教师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练习,做到持之以恒,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口算能力的培养,不只是低年级的事情,应当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特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
3.培养估算能力,提高计算质量
【案例】如:一块三角形的铝板,底边长3.13分米,高1.92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要求学生先估算,再计算,并让学生说出估算的方法,学生说出把3.13分米看作3分米,1.92分米看作2分米,那么这道题的计算结果应该在3平方分米左右,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来验证估算是否正确,通过估算,可以避免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点错小数点或背错口诀的错误。
【简析】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估算不仅可以应用于计算,还可以应用于应用题解答中。
4.重视算理,杜绝使用计算器
1. 前言
(1)长螺旋钻孔后植钢筋笼成桩工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其施工过程是先形成素混凝土桩,然后再利用振动器将钢筋笼沉入桩身混凝土中,由于该工艺具有施工速度快,无泥浆污染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2)在伊利乳业云南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项目中,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混凝土桩——后置钢筋笼施工工艺,完成桩径400,桩长20~22m,工程桩1047棵,历时30天(见图1、图2)。
图1
2. 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地位于嵩明县杨林工业区内的南东侧,北侧为官军公路延长线,西侧为101省道,南侧和东侧均农田,交通较为便利,地基土主要岩性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如下:
2.1场地内沉积环境相对复杂,地面以下深度范内分布的饱和粉土及砂类土层有:①耕植土,②1粉土、③1粉砂、③3砾砂④1粉砂及④2砾砂。经判定,除② 1粉土为不液化土外,其余粉砂层及砾砂层均为液化土,液化指数ⅠIE=5.27-11.28,地基液化等级以中等液化为主,局部轻微液化。
2.2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5.27-11.28m,主要赋存于冲、洪积相和冲、湖积相的粉土和砂类土中,属松散孔隙水,微具承压性,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
2.3该工程原设计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桩端持力层进入④层粘土或第④1粉砂层不小于1.50m,桩身配筋8C14,螺旋箍C8@150/200,加劲箍A12@200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强度C25。按照合同约定,在工程桩正式展开前应进行试桩。
图2
3. 试桩情况
3.1选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包括液态奶车间3棵、倒班楼5棵、污水处理站1棵桩进行试桩,于2013年6月3日下午开始试桩,但在进行液态奶车间试桩时,发生如下情况(见表1)。
表1
桩机选型 单位工程试桩 施工情况描述 地勘报告对应探孔情况
90型 液态奶车间1#试桩 施工沉管总时间为20分钟,5分钟施工至8.6m(含预制桩尖)桩机抬脚15分钟灌入度为零; 进入③1粉砂层
液态奶车间2#试桩 施工沉管总时间22分钟,5分钟施工至8.4m(含预制桩尖),桩机抬脚17分钟灌入度为零。 进入③1粉砂层
3.2鉴于以上情况,建设、监理及施工单位现场代表协商后,与云南省内桩基技术专家进行了初步技术沟通,采取暂停施工待解决问题后再行施工的处理办法。
3.32013年6月8日技术专家到达现场进行查看,经综合分析认为,地表下8m左右为粉砂液化层,且厚度约为2~6m,另外由于该工程施工期间正逢雨季,地下水量增加,加剧了粉砂液化,因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过程产生的连续振动,导致粉砂不断密实,以至桩基施工穿越粉砂层十分困难,难以进入设计要求的④层粘土或④1层粉砂层持力层。即使采用引孔措施,但土体回缩率加大,容易产生断桩、缩径等,工程桩质量难以保证。为确保工程桩成桩深度、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质量验收标准,建议根据施工工艺特性,将原设计振动沉管砼灌注桩,更改为长螺旋钻孔灌注砼桩——后置钢筋笼施工工艺。
3.4经相关各方沟通讨论,本工程设计单位,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同意将工程桩改为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对长螺旋钻孔灌注桩要求如下:
(1)桩径400mm,单桩承载力、标高等参数详图纸S12027-SG-0103和S12027-SG-0104。
(2)根据地勘报告提供数据在施工过程中应防止缩径或断桩。
图3
图4
4.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设计
4.1施工设备选型及工艺流程。
采用JZL-90型长螺旋钻机钻进成孔,泵送混凝土,后植钢筋笼成桩。
4.2施工起点及流向:从南向北,先施工液态奶车间、倒班房再进行污水处理站桩基施工。
4.3施工工艺流程如下(见图3)。
4.4施工关健点控制。
4.4.1钢筋笼制作(见图4、图5)。
为减少桩端阻力,保证钢筋笼到位率,将钢筋笼底部300~600mm进行收口成锥台形(见图4、图5),并根据桩端阻力情况在收口外侧加箍圈与主钢筋焊接牢固。
4.4.2场地平整:先平整压实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0.5m左右时,再铺垫1.0m左右的砖渣平整压实,保证桩机行走安全。
4.4.3测量放线: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控制点,使用全站仪进行定位放线,并作好引测点保护。
在每个桩位中心打一根长约30~40cm的木楔或竹片,进行醒目标识。与图纸复核、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方验收。
图5
4.4.4钻机就位,校正水平,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沉陷。钻机就位后,重新进行桩位复核,确保钻机就位准确无误。
4.4.5垂直度控制:钻机就位后调平后,钻杆自由垂体对准桩位,使用吊线锤前后、左右校正钻机垂直度,偏差应符合规范≤1%的标准。在机架或钻杆上设置标尺,以便控制和记录孔深。
4.4.6钻进成孔:启动卷扬机下放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钻机动力头,使钻杆旋转下沉至设计标高。钻进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注意力集中。观察钻进情况,若出现钻进困难及其它异常情况,应停机检查,分析原因,不得野蛮施工。
4.4.7灌注砼、提升:当钻机钻至设计深度标高时,开动输送泵灌送混凝土,严禁先提钻后泵送,以防出现断桩和缩径。根据地勘报告及施工经验确定该工程成桩的提拔、泵送速度须控制在2~3m/min左右。提拔导管时,应保证钻杆芯管混凝土的浆液面高于钻杆底面出料面,并确保灌注桩混凝土充盈系数≥1.10。
4.4.8标高测定:当钻杆提升完成素砼桩后,先使用挖掘机将旁边泥土清除完后,安装钢护筒,找出成桩中心点;使用水准仪测定现场地面标高,准确计算出钢筋笼顶标高,在导管上面标示送入深度,使用导管将钢筋笼送至设计标高。
4.4.9钢筋笼放置:完成桩身混凝土灌注后,立即进行钢筋笼植入作业,使用50T吊车起吊钢筋笼,起吊点位置设置在笼两端1/4处,以防止钢筋笼起吊变形过大。起吊时,首先芯管穿入钢筋笼内部,自由垂直对中成桩中心点,然后将钢丝绳与吊点钢筋环相连,以便在起吊过程中能保持设备与钢筋笼同步起吊。在下放过程中使用吊线锤观测钢筋笼垂直度,发现倾斜时停止下放,校正后符合要求后才继续作业施工,确保钢筋笼100%的植入到设计深度要求。
4.4.10污水处理站工程桩施工:污水处理站工程桩桩桩
顶标高-8.00m,设计桩长22.0m,因桩数不多,占地面积不大,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桩机施工要求,增加塔架高度至26m,方可满足施工。
5. 桩基检测
成语“爱屋及乌”涉及到一个常见的心理现象——移情。移情也叫做情感迁移,指把情感由某一对象迁移到另一对象。移情是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弗洛伊德在使用“精神宣泄”的谈话疗法跟精神患者交谈时,往往有患者把的目标由原来的恋爱对象转移向谈话者。大多数患者把情爱隐藏在内心,在交谈中时有流露,有的干脆向谈话者表示爱慕之情。弗洛伊德发现了这种现象,并把它叫做移情,视为精神分析的重要方法。
移情现象虽然为弗洛伊德所发现并命名,但生活里的移情现象却源远流长。无论是在古代社会或是在现代生活中,移情总是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三千多年前,姜太公就用“爱屋及乌”和“憎人及胥”的道理,把对纣王的仇恨之情迁移到其臣子身上,主张把他们全部杀掉,以绝后患,可以说是我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对“移情”的运用。
自古以来,乌鸦就被认为是不祥之鸟,落到谁家,谁家就要遭到不幸。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诗经·小雅》题为《正月》的一首诗里,就有“瞻乌爱止,于谁之家”的诗句,意思是乌鸦落到谁家,谁家就要倒霉,可见古人也是讨厌乌鸦的。但由于“爱人”的缘故,连所爱的人屋顶上的乌鸦也不觉得讨厌了。后来,这个成语就被人们用作移情或推爱的比喻。
移情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人与动物或人与物品之间。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移情叫做“爱人及人”,即由于喜欢某人,也会喜欢与那个人有亲密关系的其他人,如父母喜欢某个女儿,就会推及喜欢那个女婿;父母喜欢某个儿子,就会推及喜欢那个儿媳。“爱屋及乌”是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移情现象。发生在人与物品之间的移情,叫做“爱人及物”,即由于喜欢某个人,也会喜欢与那个人有关的物品。越剧《红楼梦》里,宝玉同紫娟在黛玉灵前的一段对话,就是“爱人及物”的例证。
宝:问紫娟,妹妹的诗稿今何在?
紫:如片片蝴蝶火中化。
宝:问紫娟,妹妹的瑶琴今何在?
紫:琴弦已断休提它。
宝:妹妹的花锄今何在?
紫:花锄虽在谁葬花。
宝:问紫娟,妹妹的鹦哥今何在?
紫:鹦哥叫着姑娘、学着姑娘生前的话。
宝:鹦哥也知情和义,
紫:世上的人儿不如它。
一、提高幼师生综合素质,明确教学目标
从培养人才的业务素质、基本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目标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比如紧密结合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幼儿园课程及教法、幼儿园管理、幼儿游戏、儿童心理健教育;以及心理测量、幼教科学研究等学科,丰富充实幼儿心理学的内容,真正能用科学的观念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进行分析
心理学中所涉及到的大多数心理现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心理现象虽然复杂,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例如在学习“知觉规则知觉选择性”时,首先把学生分成小组,观察和记录生活周围中哪些事物最容易成为我们知觉对象,通过观察使学生们了解到:凡是与背景差别较大的、运动变化的、排列有规则的事物都容易吸引我们的知觉。又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心不能二用”、“酸葡萄效应”、“及时复习是抗遗忘的良药”等等心理现象。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学习充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后不断观察周围和反思自我,举一反三,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有主动性,能学有所用。
三、结合心理现象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典型案例中心理现象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典型性,它是在比较特殊的条件下产生的特殊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是观察不到的;同时又能科学地解释心理学中最为基本的心理规律和现象。古今中外这样的典型案例很多,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和间接知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如在学习“环境对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影响及儿童早期发展中‘敏感期’的概念”时,给他们提供一些典型的案例,通常这些案例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内容的重要依据,如“狼孩”“野生儿”“儿童在特殊环境中成长的特例”,让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讨论这些特殊儿童心理、行为形成的原因,明白儿童早期一些行为或心理品质的形成在某些时期是非常敏感的,一旦错过这些时期极易造成终身的不良影响,从而更深入的理解环境和教育对一个人早期身心健全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认知态度和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没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正如巴班斯基所说:“现代课堂教学的鲜明特色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乃是有意识地选择某一课题的主要教学方法,所选的方法要能很好地解决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中的任务。”
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探索和运用。
1.结合教材,运用观察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自然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观察,如幼儿的认知规律、行为特点、语言发展规律等等。帮助学生拟定观察计划,提供观察条件,学习作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总结。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2.结合教材,运用调查的方法
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对幼儿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了解。帮助学生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即调查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形式,调查问题有哪些,调查步骤如何,结果如何分析等等。如我们让学生针对幼儿的个性、情感、意志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五周的个案追踪调查。同学们拟出计划后,制作出相应的问卷和图片,创设各种情景甚走访家长,最后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3.结合教材,运用心理测量方法
在心理学教学中,我们尽可能遵循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说话。帮助学生学会选择行为样本,进行客观测量和标准化测量。比如,通过幼儿画人的方式测量和分析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学生从这些活动中去发现一些有趣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现成的量表进行测量,也能根据一定的测试目的和要求设置和编制出简单的心理测试量表,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教材,运用心理小实验的方法
一、逆反心理的界定与表现
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如我们常见到学生顶撞当众批评或挖苦他的老师、家长),其实质在于突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同时表现出对他人(非我)的不尊从(或抗拒)。职校生逆反心理将其表现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超限逆反。指客观要求超出了主体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如家长总是反复唠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其它毛病,而不给予理解或帮助;教育者不分对象的觉悟层次或问题性质,一概过高地“上纲上线”、批评指责),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即主体执意表现出与施教者要求相反的言行,“让他东,他偏西;叫他打狗,他骂鸡”。
第二,情境逆反。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如下课了,老师仍讲解再三;周末了,班主任却津津乐道),自然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即主体心不在焉或根本听不进去说教或做其他事情,如摆弄东西、收拾书包等,以示不满。
第三,禁果逆反。职校生的好奇心极强,往往成年人向他们郑重宣布禁止的东西,他们反而越想接触。如玩电子游戏、交异性朋友、晚自习偷看电视球赛甚至喝酒、吸烟、在禁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等,实属禁果逆反。
第四,自主逆反。指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逆反心理。如家长或老师动机良好,却用喝斥、讽刺、打骂、强行禁止等简单、粗暴的手段对待学生,或从相反的角度不关心、不理睬、不管教学生等等,都会引起主体对施教者的不满、抵触,如双方互相喝斥、打骂,或互不理睬等。
第五,失衡逆反。即信息传播者的言行或实际与其传播的内容背道而驰,失去平衡。如教育者的言教无误而身教差矣,学校说教与社会实际相差甚远等,其说教内容就可能被学生“反其道而行之”。
二、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任意消除或改变这种心理现象。尤其要对逆反心理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针对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我们所要做的是“对症下药”。克服逆反心理现象的对策有以下几种方法:
1、克服自卑懒惰的心理,树立自信心
职校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水平、能力,为学生设置恰当的目标水平。设置目标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同时还应具有适度的挑战性。学生在确定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得到老师的恰当评价,对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2、培养学习的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表现为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内容的好恶。教师除结合教学内容,使用直观教具和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外,还要充分注意到引言的作用和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首先要教给他们听课的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其次要教给他们复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要指导他们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要注重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别人的承认,体验成功的满足,从而建立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目的要求:认识心理活动的实质与特点;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与标准。
重点和难点:熟悉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掌握心理咨询的知识。
教具:多媒体
授课周次
授课班级
环节
内容和方法
时间
课程介绍
教师自我介绍,并作本课程的简要介绍。
5
分钟
讲
授
新
课
第一章阳光照进心灵--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案例导读 有两个年轻人到远方去寻找梦想,他们希望寻找一个地方停下流浪的脚步。
为什么对同一个地方,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感受,甚至有着不同的结果?
第一节:走进心理的世界——大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
一、什么是心理
所有的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想象、思维、感情、意志、人格等都是我们作为人所经常发生的心理活动,又称为心理现象,简称为心理。
心理现象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一般可以把它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二、大学生心理特点
(一)自我意识的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协调
(二)情感情绪日益丰富但波动较大
(三)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但相对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
(四)性意识觉醒但处理相关问题的知识、能力却较为欠缺
(五)智力接近顶峰但发展未成熟
(六)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平衡、不稳定
第二节:为你的心灵“把脉”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健康“心”观念
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性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和人格完整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一致。
二、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智力正常、情绪积极稳定、意志健全、人格完整、恰当的自我评价、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40分钟
第 页
第三节:谁动了我的心弦——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
一、学业问题
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动机功利化
二、情绪问题
抑郁、焦虑、情绪失衡
三、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不适、社交不良、内心封闭
四、情感问题
爱的困惑、友情问题、亲情问题
五、性心理问题
性生理适应不良、性心理压力
六、生活适应问题
生活自理能力弱、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弱
第四节:守护心灵的家园——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介绍
一、什么是心理咨询
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
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二、心理咨询的对象
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婚姻、家庭、择业、求学、社会适应等心理问题的人群。
三、心理咨询的分类
播放电影《心灵捕手》片段
四、心理咨询的原则
保密性、理解与支持、积极心态培养、时间限定、来访者自愿、感情限定、重大决定延期
40分钟
巩固小结
本次课主要讲授了心理活动的实质与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与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以及心理咨询的知识。
5
分钟
布置作业
无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在心理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既生动活泼又保证质量?怎样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幼师特色?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扎实、实践能力增强、创新精神也发展?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
从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目标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既有总体目标,又有阶段目标和具体目标,使每章每节每课时都做到目标明确。学前心理学是基础理论课程,应与同层次学科横向结合和有机联系。比如紧密结合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幼儿园课程及教法、幼儿园管理、幼儿游戏、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测量、幼教科学研究等学科,丰富充实幼儿心理学的内容,真正能用科学的观念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尽可能把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发现融入到教学中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活思维,紧紧跟随科学时展的潮流,及时触摸心理学领域研究发展的前沿,使学生能领悟到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和价值。转变封闭式的教育观念,转变“重知轻能、重智轻德”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自我修养以及人生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优化学科理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
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机会,亲临幼儿园多看、多听、多想、多用,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如学生在观察幼儿“注意”为什么容易分散时,发现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很多,除了来自外界刺激物的影响和自身的兴趣、需要、愿望因素之外,还与“注意”其它品质有关,因为同学们发现有的幼儿“注意”分散时是东张西望,做小动作,而有的幼儿总是发呆,在想其它事情。前者是由于幼儿“注意”不稳定,容易转移所致,而后者是由于“注意”太稳定难以转移所致。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的幼儿“注意”的特点,提出各种建议和措施,以防止幼儿的分心现象,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还懂得了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三、充分利用间接知识,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取决于学习时的使用情境,要使学习者达到对知识深刻理解的目标,就要把知识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通过知识的应用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广泛的迁移。心理现象分析就是利用现成的“间接知识”,让学生能在真实的或虚构的情境中去认识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一)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进行分析
心理学中所涉及到的大多数心理现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心理现象虽然复杂,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它终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许多心理现象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它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在学习“知觉规则知觉选择性”时,首先把学生分成小组,观察和记录生活周围中哪些事物最容易成为我们知觉对象,通过观察使学生们了解到:凡是与背景差别较大的、运动变化的、排列有规则的事物都容易吸引我们的知觉。又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心不能二用”、“酸葡萄效应”、“及时复习是抗遗忘的良药”等等心理现象。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学习充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后不断观察周围和反思自我,举一反三,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有主动性,能学有所用。
(二)结合心理现象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典型案例中心理现象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典型性,它是在比较特殊的条件下产生的特殊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是观察不到的;同时又能科学的解释心理学中最为基本的心理规律和现象。古今中外这样的典型案例很多。如在学习“环境对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影响及儿童早期发展中‘敏感期’的概念”时,给他们提供一些典型的案例,如“狼孩”“野生儿”“儿童在特殊环境中成长的特例”,让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讨论这些特殊儿童心理、行为形成的原因,明白儿童早期一些行为或心理品质的形成在某些时期是非常敏感的,一旦错过这些时期极易造成终身的不良影响。从而更深入的理解环境和教育对一个人早期身心健全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三)结合文学作品中的心理现象和案例进行分析
文学作品是经过艺术加工或虚构的“间接知识”。在心理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众所周知的典型人物及其行为表现进行心理现象分析,具有特殊的效果。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王熙凤;《水浒传》中的李逵、鲁智深;《围城》中的方鸿建、李梅亭等各类人物,他们都具有独特而典型的人格特征,针对这些人物的分析,可更直观的、更生动的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人格的特质理论、类型理论和层次理论;同样,针对《阿甘正传》、《雨人》、《海伦•凯特》等作品中的人物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多元智能理论的相关内容,最终学生通过讨论,对人的智能结构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真正理解了人的八种智能潜力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特殊结构,以及每个人在智能优势方面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四)结合自我心理现象和心理感受分析
引导学习者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或同伴曾遇到的心理体验或困惑作为心理学教学资料,充分提取过去的认知经验,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和理论进行讨论和分析。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学习问题、感情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自我意识偏差等问题都能成为学生感兴趣的重要话题,这不仅对学好心理学有帮助,同时对学习者本身心理健康成长起重要的作用。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认知态度和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没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
(一)发现式学习教学法
发现式学习,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巩固知识,懂得怎样思考、怎样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一定的认知策略;教学显得生动活泼,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使之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和对书本的迷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探索和运用。
1.观察法
引导学生在自然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观察,如幼儿的认知规律、行为特点、语言发展规律等等。帮助学生拟定观察计划,提供观察条件,学习作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总结。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2.调查法
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对幼儿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了解。帮助学生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即调查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形式,调查问题有哪些,调查步骤如何,结果如何分析等等。如我们让学生针对幼儿的个性、情感、意志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五周的个案追踪调查。同学们拟出计划后,制作出相应的问卷和图片,创设各种情景甚走访家长,最后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3.心理测量法
在心理学教学中,我们尽可能遵循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说话。帮助学生学会选择行为样本,进行客观测量和标准化测量。比如,通过幼儿画人的方式测量和分析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学生从这些活动中去发现一些有趣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现成的量表进行测量,也能根据一定的测试目的和要求设置和编制出简单的心理测试量表,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心理小实验法
有许多心理现象和规则,必须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才能观测到它们的存在,才能真正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如在学习和了解人的“感知觉”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测试仪器:重量知觉仪、方位知觉仪、颜色视觉仪等仪器,或用一些简单工具,学生分组在心理实验室进行一些简单的小实验。结果学生们通过实验发现每个人的感知觉水平是有较大差异性的,而每个人的“感觉域限”或“绝对感觉域限”更是各不相同的。
(二)问题解决教学法
真正有价值的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相应的一些“问题”或“问题情境”。如“为什么幼儿的记得快也忘得快?”“孩子们为什么总爱听故事?”“孩子们为什么总爱玩游戏?”“幼儿的自我意识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为什么具有相同遗传条件、相同生活背景的双胞胎,甚至是连体人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等问题时, 同学们通常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和探索心理,甚至把这些问题看作是一种挑战,这样的挑战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他们的认知兴趣和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激发,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调动,过去的经验被激活。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不仅有成就感和自信心,还会产生增值效应,可推动新的学习,成为教学持续生命力的重要动力源泉。
(三)合作学习教学法
合作式学习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在掌握了幼儿记忆发展特点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组织他们分组讨论:“同样的学习材料(一首儿歌),如何让幼儿能在最轻松最愉快的情况下记忆较果最好?”,并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总结出至少四种教学建议和策略。由此带来的效果是,同学们讨论异常激烈,思维活跃,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方法,有的组提出了好几种策略和方法;有的组用文字展示讨论结果,有的组用图画展示;有的学生甚至辅之以动作和表情,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承认和研究他们的假设;有助于学习者对不同意见形成新的理解,养成合作学习和耐心倾听的习惯;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1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就业机会减少,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期望不断提高。这对在校的学生压力日益加大,难免使他们产生许多心理困惑,如在校学生有考试紧张,交往恐惧等不良表现。据调查显示有20.1%的青少年曾由于考试恐惧,升学考试失常,影响自己的前途。心理困惑在自我调节或他人帮助下调适能够得到解决,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和调适就容易成为心理障碍的萌芽,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的竞争机制越来越激烈,再加上现在的在校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意志品质薄弱、抗挫折能力较差。因此在加强对青年学生预防心理疾病的同时,开展对他们的心理困惑的调节和改善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就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来缓解和调节学生考试恐惧和交往恐惧心理现象作一些尝试。
一、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
恐惧是中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由于遇到一些情况,如家庭遭受不辛,自己身体不好,导致学习任务不能完成,目标不能实现,困难不能克服,就会引起紧张、烦躁和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从而导致恐惧心理发生。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最常见的是考试恐惧、交往恐惧。
1. 考试恐惧
学生在考试前产生紧张的情绪,学生担心考试不能取得好成绩或者担心考试失败而引起内心紧张、忧虑等情绪。考试的重要程度越高,表现越明显,例如高三学生临近高考会引起考试恐惧心理。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把考试看的过重,认为考试一旦失败将影响自己的前途和命运。(2)考试准备不充分,考试适应性差,也容易引起考试紧张。(3)学生家长期望值过高,学校的评价以单一的考试分数为依据,也是造成考试恐惧的原因。考试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
2. 交往恐惧
交往恐惧也是青少年中发生率较高的心理现象,特别是性格内向,自信认知水平低,语言表达能力差,在形象上有些欠缺,如男孩个子偏矮,女孩过份肥胖,或者五官上有些缺陷等。在交往中,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担心被人拒绝,造成交往失败而引起的恐惧、自卑心态。引起交往恐惧的原因很多,随着青少年生理上的快速成长,他们渴望走向独立,想摆脱家长和教师的控制,但这是一个矛盾的过程,没有处理好就会发生焦虑、担心。中学生随着青春期的发育,有渴望交往异性朋友,但学生的交往经验不足,遇到异性同学会脸红,感到不知所措,平时能说会道的,紧张的连话都说不出来。这样会引起交往失败,因此导致紧张和压力。
二、通过体育教学缓解学生恐惧心理的具体措施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暂时的恐惧、紧张情绪是不必要进行干预的。只有少数学生的恐惧水平超过正常水平的学生才需要进行适当的干预。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预防和控制学生恐惧心理的发生,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体育活动中的开放性、表现性等是体育学科独有的特征。
1. 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提供合理宣泄的途径
在体育课上,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放松心情,发泄情绪。可以安排一些激烈的,对抗性的竞赛,使学生在大运动负荷的练习中,随着身体能量的消耗,不利的心理能量也得到释放,降低紧张程度。在体育活动中,可运用富有激情的音乐或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优美的旋律放松自己,忘记焦虑和恐惧。
2. 安排趣味性强的体育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在学生文化课考试期间,体育课堂或课外活动中安排丰富多彩的比赛,如有趣的球类竞赛或游戏,使学生很容易投入到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出汗和笑声中转移对考试过分的担忧,避免考试紧张,影响考试成绩。
3. 在体育课中组织团队项目,提供学生交往机会
体育教师可以在组织由学生相互合作和相互帮助情况下才能完成的项目,可以安排男女同学一起活动,使得男女学生在有目的活动中忽视对交往本身的关注,而将注意力集中到活动的目标实现上,在相互合作和帮助中体验交流的过程,缓解交往紧张和恐惧,如拔河比赛、以组为单位的运球接力、校园集体舞等。
4. 教会学生自我减压和增加交往的技巧
体育课堂上可以结合练习,教会学生一些身体放松减压的方法:如呼吸调节法(做深呼吸)、暗示练习法、念动训练法等。交往技能也可以在体育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如何倾听、如何自我暴露、如何有效传递信息、如何运用肢体语言等,教师要在学生自然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克服交往恐惧。
5. 创设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自信力
学生的过度紧张、恐惧来源于学生对以往失败的体验和对将来发生的后果的过度担心,关键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设计和组织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任务,使学生在活动中经过努力达到目标,体验完成任务的喜悦,从而提高自信心。
6. 培养耐挫能力,提高适应能力
人的一生中遇到失败是难免的,承受生活中的压力也是经常的,要引导学生调节好心态,正确面对失败,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一些具一定惊险性的项目,如障碍跑、跨栏跑、体操中的跳马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克服胆怯心理,遇到练习失败时客观分析产生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努力方向。在练习过程中学会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顽强意志。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克服自己的弱点,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增强.当代青少年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一、完美主义的定义
日常生活当中,有些人总是对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要求尽善尽美,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永不退灭的目标―追求完美。在心理学上,从DSM-IV和CCMD―3中的归类来说,完美主义属于强迫性根据DSM-Ⅳ和CCMD-3中的分类,完美主义属于一种典型的强迫型人格障碍行为,而强迫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1]。但是到现在为止对于完美主义的界定在心理学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大部分的学者只是用“完美主义”来表达一种消极的负面的心理现象,完美主义追求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对于一切事物都在精细上过于追求完美,很容易自己之前的行为和做法,对事情犹豫不决多思多虑造成了很多人心理上的一个很大的负担,Frost(1990)等人认为完美主义是伴随着过度批评的自我评价而且对工作设置过高标准。这种过高的标准与惧怕否定失败关联在一起,害怕工具导致了退缩回避的行为,而这种退缩又导致了一个人在行为中不间断地出现处于紧张警戒和防卫中,从而回避他所面对的恐惧的事情,因为完美主义者的行为会出现过多的检查、反复的思考考虑、拖延和中途放弃等。因此,在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中总结到:完美主义有以下几种组成的要素:较高的自我批评、高标准的自我设定和通过结果的成败和成就来进行自我评价。
二、完美主义的分类
根据理论分为单维度、双维度、多维度;单维度观点持有者提出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对于自我评价要依赖于成功和成就,他们设定的标准都是自己强加的,超出自己能力限度的,对自己的失败特别敏感和在意,通常也具有高度的自我批评倾向。但有些学者认为完美主义是双维度的主要分为:正常的和神经性的或者是适应不良,第一种观点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积极的追求,是对自我的突破,人们可以从不懈的追求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但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神经质的完美主义倾向是对自己害怕失败的一种压制策略,其实不管怎么样,这种倾向的个体都不能获得满足或者对自我和事情感到满足,一直在寻求他人的肯定和赞美,并且极力的避免失败和错误已到达自我价值的保护。其次还出现了多维度完美主义的观点也就是多因素分析观点:主要是从不同的结构组成因素来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以此发展出了三维度:自我要求型完美主义(SOP)、要求他人型完美主义(OOP)、社会要求型完美主义(SPP),后两者于人际关系的维度。六维度:错误在意度(CM)、个人标准度(PS)、父母的期望度(PE)、父母的批评度(PC)、行为迟疑度(D)、组织和条理度(O).
三、完美主义的相关影响因素
近二十年来,完美主义的相关研究日益丰富和完善,并且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研究也逐渐增多,很多研究表明:焦虑、抑郁、饮食障碍、自杀念头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都与完美主义存在相关,并且完美主义倾向是预测抑郁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如Frost等人(1993)对大学生所做的研究结果显示,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忧郁具有正相关;Enns、Cox和Clara(2002)的研究也发现同样的结果。国内学者曾用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对153名学业落后的初中生进行研究发现:与考试焦虑有正相关的因素有:关心错误、父母批评、对行动的怀疑;另外有研究也显示:有自杀念头者更倾向于追求完美等。
四、讨论与总结
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一个人过高的给自己设定标准,追求完美必然会带来心理健康上的问题,完美主义也称为很多心理问题的发生因素,负面影响要出现的更多,因此,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特别关注家庭氛围,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大环境下,每个人评判自己的额标准也会有所不同。本文就完美主义的定义,分类和量化研究、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说明,希望可以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开建议,但是本文还是存在局限性和不足,也希望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建平.变态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9.
[2] 王敬群等.完美主义研究综述[J].心理学探新,2005,124.
[3] Burns D D.The perfectionist’s script for self-defeat.Psychol2ogy Today,1980,14:34-52.
[4] hafran R,Cooper Z,Fairburn C G.Clinical perfectionism:Acognitive-behavioral analysis.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2,40:773-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