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电力市场基本特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第一阶段: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这期间,我国经济正处于上一景气周期的中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缓慢走高,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汇率首次破8。
第二阶段:2006年7月―2008年8月。随着2007年我国经济景气周期达到顶峰,人民币升值幅度也迅速加大,短短两年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从8:1升值6.8:1附近,升值幅度高达15%。
第三阶段:2008年9月―2009年2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几乎所有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对美元都显著贬值,我国出口也面临极大压力,但仍保持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维持在6.81―6.85的区间内。
第四阶段:2009年3月至今。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对欧元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发生显著贬值,考虑到此前人民币升值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打击过大,因此人民币依然紧盯美元,导致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发生贬值。
我国自2000年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快速发展。2005年7月汇改后人民币升值无疑为我国提供了更有利的对外投资条件。总体来看,可以从金融危机前后的不同方面来分析2005―2010年我国对外投资变动的基本特征。
(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2005―2008年是我国人民币由缓慢升值到快速升值阶段,此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保持了50.6%的平均增速,到2008年底对外投资达406.5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对外投资增长速度放缓,同比增长了14.2%。2010年,对外投资增长有所恢复,达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6.3%。从存量看,截至2010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了1.3万家,遍布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额累计达2600亿美元(见图1)。
(二)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领域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从过去以贸易领域为主,逐步拓宽到资源开发、工业生产、农业及农产品开发、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研发中心等更广泛的产业领域。2005―2010年间,对外投资流向商务服务业金额有较大幅度增长,平均占对外投资总额的40%左右;流向采矿业的金额波动较大,除2006年和2009年分别占到了总投资的40.4%和23.6%外,其他年份所占比重在10―15%左右;流向金融业金额在2008年出现大幅度增长,达140亿美元,远高于2007年的16.7亿美元;流向批发零售业为60亿美元左右;流向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占总投资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25%下降为2009年的8%左右;其他行业所占份额很小,基本变化不大。
(三)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地区分布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两者分别占到总投资流量60%和20%左右。与以往我国对亚洲、非洲投资较快增长不同的是,2009年我国对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投资快速增长,其中对欧洲投资33.5亿美元,增长282.8%,对北美投资15.2亿美元,增长3.2倍,对拉美投资73.3亿美元,增长1倍。从国别来看,2005―2010年间,中国香港、新加坡、开曼群岛、澳大利亚、美国等传统对外投资流向国家(地区)依然保持较高的水平,但南非、俄罗斯等国家却呈下降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卢森堡、土耳其等国家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新兴投资流向国。
二、不同升值阶段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变动的基本特征
对外承包工程是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领域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业务。2005―2010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随人民币升值的阶段变化呈现以下基本特征。
(一)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
200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增速25%左右,而在2006年新签合同额达到660亿美元,同比增长122.9%,尤其在交通运输业新签合同金额首次超过房屋建筑业跃居第一。随后在2006―200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呈现快速规模增长,累计新签合同额3743.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43.7%;累计完成营业额2049.1亿美元,年均增幅为37.4%。2010年,金融危机逐渐凸显,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增速放缓,全年完成营业额922亿美元,同比增长18.7%;新签合同额1344亿美元,同比增长6.5%(见图2)。
(二) 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市场格局不断多元化
2005年以来,随着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市场继续巩固、新市场闪现亮点。亚洲(含中东)、非洲两大传统市场不断得到巩固,2009年这两大洲占总营业额的87.4%,其中阿尔及利亚和印度完成营业额均近60亿美元。拉美作为新兴市场发展迅速,所占比重不断扩大。欧美大市场所占比例虽然变化不大,不过近年来开始有所突破,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伊朗和委内瑞拉成为引人注目的新兴市场。2009年两国分别以114亿和96亿美元的新签合同额位居前两位。
(三)对外承包工程业务领域不断扩展
2005年以来,房屋建筑、交通运输、电力工业、石油化工等仍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绝大部分份额,但房屋建筑占的比重有所下降,而交通运输、电力工业、石油化工所占份额明显上升。从2009年新签合同额分布来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专业领域分布更趋均匀,交通运输业取代房屋建筑业位列第一,占据23.6%的份额,房屋建筑业和电力工业分别以19.7%和18.4%位居第二和第三位,前三位的业绩差距较2008年进一步收窄。除了房屋建筑、道路交通等传统领域外,已经发展到了石油化工、工业生产、电力工程、矿山建设、电子通讯、环境保护、航空航天、核能和平利用以及工程咨询服务等领域。
三、不同升值阶段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变动的基本特征
对外劳务合作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变动的基本特征是:对外劳务合作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放缓,甚至出现了停滞。
(一)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发展呈“先扬后抑”态势
2006―2008年的平均增长速度维持在19%以上,但新签合同额增长速度有放缓的迹象,增幅跌至2004年的水平,结束了2005年以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9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金额同比增长率为10.5%,而2010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金额增长率几乎为零。尽管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营业额增幅较快,但对外输出劳务合作的总金额较小。2010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金额仅为89亿美元(见图3)。
(二)对外劳务输出规模不断加大,但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严重
2005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27.4万人次,2006―2008年3年间平均增加5.1万人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对外劳务派出规模同比减少了3万多人次,2010年虽稍有提升,但仍低于2008年的42.7万人次。我国对外劳务输出规模小与输出渠道狭窄有关(见图4)。
(三)对外劳务合作市场日趋多元,但仍延续“亚洲为主”的格局
2005―2008年,亚洲市场业绩上升,所占份额进一步下降,欧洲业务稳步提高,美国市场营业额有所下滑,非洲市场外派人数与营业额之间的反差更为明显。2009年,欧洲市场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较2008年下降55.31%,仅为2.32美元,其中俄罗斯市场营业额下降最为明显。北美市场继续呈现下滑趋势;非洲市场营业额较2008年增长37.93%,达3.37亿美元,主要源于工程项下劳务的增长;亚洲市场2009年营业额33.6亿美元,较上年略有增长,但派出人数比上年减少了40663人。亚洲市场在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份额所占比重仍呈下降趋势,仅37.74%。
(四)对外劳务合作行业领域不断拓宽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行业领域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业和饮食服务业。从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年度营业额前10名企业变化来看,建筑业外派劳务继续增长,制造业份额呈下降态势,但两个行业外派人员比重仍占绝对优势;除交通运输业外,其他行业基本保持稳定。
四、运用外汇储备支持“走出去”,缓解汇率风险的建议
众所周知,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我国外汇储备的账面资产贬值。为进一步规避汇率风险,应当积极运用外汇储备从事保值、增值业务投资。诚然,我国已成立中国投资公司进行国际金融资本市场运作,但与此同时,还要积极运用外汇储备扩大对外“走出去”实体产业领域的投资。
(一)要运用外储备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一是要保持“十二五”时期年度合理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二是要重点支持对外资源开发、农业及农产品开发、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研发中心等产业领域的投资。三是要继续保持对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直接投资同时,重点关注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投资。
(二)要运用外储备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工程承包
一是要在亚洲(含中东)、非洲两大传统市场不断得到巩固前提下,重点关注欧美。欧美市场所占比例虽然变化不大,不过近年来开始有所突破,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二是在支持交通运输、电力工业、石油化工等传统领域的工程承包外,要积极支持在电子通讯、环境保护、航空航天、工程咨询服务等新兴领域开展工程承包服务。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关联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电力产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其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2011年起,中国电力产业装机总量、发电量和用电量逐步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力大国①。但与之相伴,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自然化石能源的持续消耗、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等问题均对电力供应和消费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产业的发展重点已经从过去简单的总量扩张和供需平衡转向了经济、技术和环境效率的协同提升。尽管近年来依托技术进步、市场化竞争与政府规制改革,电力产业的整体运作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但其市场机制依旧存在较大的完善潜力。与此同时,国民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步提升,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为严酷的考验。电力产业自然垄断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其以国有化企业为主的组织模式,相对于竞争性产业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电力产业的效率提升更加依赖于行政资源的引导与监督。因此,全面梳理电力产业政府规制特征,提炼电力产业效率制约瓶颈,提出政策规制改革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电力产业政府规制设计的基本特征
所谓规制,是指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一种行为,兼具经济性与社会性特征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逐步深化针对电力行业的系统改革,基本思路是依托政府规制力量,在一定范围内引入市场竞争,从而拉动全行业的运作效率。具体而言,电力产业政府规制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利用产业价值链的纵向拆分,引入市场竞争。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电力产业的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电力领域占据垄断地位的国家电力公司进行了资产深度重组,建立了包括华能、华电、国电、大唐和电力投资在内的五大集团公司,承担电力生产职能。同时,在输配售领域设立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从而搭建了电力产业的市场化竞争框架。这种“厂网分离”规制方式的本质,是将产业价值链的各项环节进行纵向拆分与重组,并在特定价值环节中设定不同程度的市场化竞争机制。将产业价值链“细化、拉伸、增厚”的纵向优化,一方面维持了国有资本对于电力领域的绝对控制,有利于国民经济命脉的延续;另一方面也打破了电力产业中一家独大的自然垄断优势,将竞争意识融入国有大型电力企业。不仅如此,该轮规制改革的重要意义还体现在,为后续电力产业效率提升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制度基础。
依托行政化手段,保障改革成效。电力产业典型的自然垄断性质,决定了政府管制成为推进效率提升的主要手段。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产业的规制设计,均需依托行政力量保障改革成效。从产权归属角度看,我国电力产业中核心企业均为国企,国有资本在其中占据全部或多数比例,因而对国有资本进行投资、运营、调整的合理主体,就是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从经营权控制角度看,电力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安全,私有化和市场化运作往往以经济性目标为主,唯有政府的行政化运作能够保障电力生产与消费的社会化诉求;从管理模式角度看,无论是早期的一元化领导模式,后续的科层化组织模式,还是近年来逐步深化的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均托生于行政化的组织方式,所以电力企业的主流文化、思维特征和运作方式决定其更容易接受行政命令的指挥与控制,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机制架构初期,行政手段往往以其简单、直接的优势,实现了大型电力企业的效率提升。
经济效率与环境效率的改进呈现不均衡性。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进行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从基本的总量增长,到较高层次的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均呈现出较强的经济性导向。政府内部相关决策机构和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的管理层做出战略性决策的依据,也是各项改革措施可能获取的经济成效。但是,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环境意识的普遍深化,以及近年来我国粗放型发展模式引发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破坏、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诸多问题日渐突出,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理念及绩效评价体系逐步应用于电力产业,由此揭示出了电力生产、输配、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环境效率提升的相对滞后性。尤其是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一方面,经济总量的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需要充足的电力资源作为保障,从而强化了电力产业经济效率上行的动力;另一方面,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引发了民众对于生存环境质量改善的深切诉求,并使得环境体验逐步演化为区域间人才培育、吸引与保留的重要依据,进而对电力产业环境效率提升形成了较大压力。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近年来国家依托行顶层设计的转型,完善相关规制,鼓励电力企业、高等院校和相关研究机构,加大电力领域技术与管理创新的投入力度,力求实现经济效率与环境效率的同步增长。
电力产业效率提升的制约瓶颈
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电力产业的运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电力系统优化改革的潜力依旧巨大,且在国家整体资源禀赋情况、产业运作特征和企业微观治理水平等方面,均存在一些制约效率持续改进的瓶颈。
能源结构失衡,技术创新压力突出。自然资源的储备结构,决定了我国用于发电的主要能源依旧为传统的化石能源,其中,煤炭资源对于电力生产的影响长期保持主导地位。化石能源的物理特性决定其消费效率偏低,从而成为电力生产环节效能损失的首要因素。不仅如此,大量化石能源的开发与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引起温室气体排放、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问题,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电力生产的社会成本,使其投入产出比不断降低。此外,即便仅从经济角度考虑,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使用成本持续上升的基本趋势,国家层面寻求替代能源的压力与日俱增。但是,电力生产与使用环节的技术创新步伐相对滞后,电力系统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道路依旧艰辛。
电力产业的经济属性,决定了自然垄断环节的强势寻租。从上世纪末期开始的全球电力产业改革,均依托于一个基本逻辑,即传统垄断产业中,经过价值链的细化,可以拆分为自然垄断环节与非自然垄断环节,电力产业“厂网分离”的竞争规制设计,也是基于以上理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电力产业垂直一体化的垄断格局已被打破,产业上游的电力生产环节初步形成了竞争机制。但是,以供电网络为依托的“输、配、售”环节依旧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性,相关领域的市场化进程相对缓慢。这种不完全的“厂网分离”模式对于提升电力供应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效果有限,且强化了下游企业的垄断势力③。垄断资源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优势引发了电力生产与使用两端的力量不对等问题,从而使得电力产业利润分配规则失衡。电网建设与使用过程中的资源独占性、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决定了诸如电信行业中“多网并行”的模式无法在电力产业简单复制。同时,输、配、售环节中网络建设的巨大前期固定资产投入,一方面形成了天然的进入壁垒阻碍新进入者的参与,另一方面也强化了规模经济对于电力投入产出效率提升的决定性影响。除了经济性成本的制约外,考虑到电力资源的战略性地位,世界各国均无法也不愿在这一行业引入完全的市场竞争机制。在这种背景下,借助行政性手段进行宏观制度调控,成为电力产业效率提升的主要手段。但是,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现阶段均未能形成突破性的政府规制设计方案。
电力企业微观治理模式改革进程相对滞后。企业是产业系统的基本细胞,其运作模式与经营效率左右着产业发展的进程。电力资源的重要战略地位,决定了电力企业尤其是大型电力企业均被国有资本掌控。长期以来,托生于我国政府体系的电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依旧存在政企不分、行政化思维、科层型组织架构等问题,进而影响了整个产业层面经营效率水平的持续改进。具体而言,首先,电力企业战略规划过程中往往以行政导向取代市场导向,缺乏必要的战略柔性,经营模式单一,企业发展的惯性作用明显,次级供应商和终端用户的诉求往往难以满足;其次,电力企业的组织结构往往保持着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的层次与机构设计传统,强调一元化领导,层级间的严格隶属以及部门之间的横向分工,缺乏具有较强实效性的现代公司治理经验与制度;再次,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有待改进,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依旧存在,公平有效的行为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岗位职能较为单一,窄带薪酬模式较为普遍,薪酬结构有待优化,同时企业内部模拟市场指标考核员工绩效的方式容易引发管理层操纵财务数据,不利于激发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最后,不同产业环节中的电力企业之间缺乏平等的业务对接机制,价值链利益分配不均进一步影响到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深化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的主要策略
鉴于电力产业的垄断属性与我国电力企业发展历程中存在的基本特征,深化电力产业规制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其主要思路可以从能源供应结构优化、产业价值链深度调整和企业微观治理模式设计三个方面展开。
利用政策杠杆,推进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优化。从资源特征的角度分析,电力产业运作效率提升的主要瓶颈之一,是我国能源结构的失衡和电力相关技术创新的质量不足。虽然电力产业经过多年改革逐渐形成了企业为主体的模拟市场化发展趋势,但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对于电力产业发展仍具有较强的杠杆作用。提升电力产业效率应注重技术创新与能源结构优化的协同推进,而技术创新作为生产力提升的核心路径,其先导性作用更为明显。电力技术研发的高额前期投入,决定了完全市场化运作的企业组织往往不愿深入涉足该领域。为了应对这一局面,需要完善相关规制,建立专项基金,由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共同分担技术研发的沉没成本。与之相匹配,为了提升不同利益主体协同运作的效率水平,需要完善现有技术管理模式,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并依托行政力量进行监督、评价与仲裁,保障技术进步的持续推进。除此之外,世界各国电力产业发展过程中均会面临相似的资源、政策、产业环境。因此,我国电力产业技术激励规制改革的进程中,可以共建国际化创新平台,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寻求跨国、跨地区合作机会,拓展发展思路。鉴于化石能源物理属性和我国能源储备特征,传统能源结构的优化面临着更强的内外部约束。在保证电力供应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依托部门职能改革、产业规划、税收激励、监管引导等行政手段,政府可以采取相对稳健的能源结构转型路径,在提升电力生产、输送、使用效率的同时,将环境效率的理念逐步引入电力产业规划、监管与评价体系,推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依托激励性规制,强化产业价值链深度调整。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本质,是在产业价值链纵向拆分的基础上,针对竞争性业务领域放松规制,同时针对电网相关的“输、配、售”环节依然实行进入管制,以保障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的获取④。我国电力改革的重要瓶颈之一,就是自然垄断环节的运营效率难以实现高效、持续的增长。在此背景下,依托激励性规制,进行产业价值链深度调整应当成为目前电力产业改革的基本方向之一。首先,推进产业价值链横向拆分,借助行政约束力,在自然垄断业务领域深度模拟市场化运作,强化电力产业各职能领域间和地区间的比较竞争,使用内生性竞争弥补外生性竞争的不足;其次,设置具有政府背景的第三方独立信息管理机构,完善电力信息的收集、转播与使用机制,适当增加电力供求两方的信息透明化水平,提升内部价格管控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再次,探索电力输、配、售环节的拆分潜力,建立特定地域范围或特殊用电领域的改革试点,论证现有垄断环节深化竞争的可行性与可选方式;最后,尝试电力监督领域的适度分权,构建政府、企业、用户的综合监督与问责制度,帮助协调不同利益主体对于电力资源的差异化诉求。
构建“去行政化”的微观公司治理模式。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地位,电力企业往往存在明显的“行政化”传统。我国自上世纪末期开始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以企业行为逐步代替政府行为,实现政企分开,激发企业经营活力。政府推动构建“去行政化”的微观公司治理模式,是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去行政化”的过程需要解决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方面,在相对宏观的范畴,政府应当进一步转化职能,由经营者或管理者向监督者彻底转变,在电力产业运营体系中实现政企的职能分离;另一方面,在相对微观的范畴,以大型电力企业集团为代表的市场主体内部,应当明确“去行政化”意识,相关主管部门协同配合,采取切实行动构建规范的公司治理模式。具体而言,在产权结构方面,针对非垄断环节或供应链中非核心业务,政府可以逐步放松管制,增加市场化比重,吸收具有较高管理能力的企业进入电力产业,同时针对自然垄断环节中大型企业的上市公司,在保证国有资本主体地位的同时,利用金融杠杆,适当实现股权多元化并建立与之匹配的决策机制;在大型电力企业组织架构方面,建立专项职能委员会或项目型机构,解决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增加组织柔性,改善经营效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弱化企业内部的层级意识,减少政府对于企业人事的直接控制,完善人力资源规划流程,形成前瞻性的人才储备与使用计划,建立公平、有序、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改革绩效考核体系中市场化指标的设计与执行规则,推进激励性更强的宽带薪资发放模式,综合使用各类制度手段挖掘员工潜力,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作者单位: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本文系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资助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GJLJY00JJJS1500008)
【注释】
①董誉文:“产业组织视角下电力产业效率提升的路径思考”,《中国市场》,2014年第8期。
②尚惠丽:“激励规制与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3期。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营销管理 策略 供电
一、思想定位
1.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中,一切市场主体必须围绕市场这个中心,电力企业也不例外。电力的营销管理要以市场为导向,一切活动都围绕营销这个中心来进行。在电力企业中,由于电能这种商品的特殊性,营销活动显得更为关键。
2.确立电力营销的原则。电网是联系企业和用户的纽带,是电力营销的基础;技术和服务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对于原有的不合理的配电网络要加大改造力度,使得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得到满足。在日常工作中,要引入现代的办公系统。如通过计算机、网络、先进的通讯技术,减少故障处理时间,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3.根据买方市场的基本特征,转变电力营销理念。由于传统的营销模式是以卖方市场为基础的,对客户的服务比较被动,没有形成积极的服务意识。在新的形势下,这样的营销理念很难满足客户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树立以买方市场为主体的服务理念,主动满足客户的需求,以适应市场竞争。
4.要做到运营商业化和管理制度化。政府机构改革后,电力企业实行了政企分离,拥有了独立的法人地位。然而,由于电力企业的特殊性,还会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严重制约。所以在电力企业进行营销活动时,要严格遵守政府的有关规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合理的营销管理策略。
二、总体策略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电力的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当前,曾经的“拉闸、限电”几乎成为历史,供需逐渐趋于平衡。在社会经济的压力下,我国加强了对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各种新能源出现在能源供应的市场上。在电力的营销中,可以把电力资源打造成清洁无污染能源的代表。随着传统能源如石油、煤炭的逐渐枯竭和新能源的飞速发展,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势在必行。根据我国的能源利用规律,做好电力需求的预测工作,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拓宽电力营销的范围,稳定好工业用电,同时积极开拓居民、商业、市政用电等市场。营销的总体目标就是扩大电力的市场份额,增加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中的比例。电力营销管理的总体策略包括:
1.加强清洁能源的品牌建设。电能具有清洁的特征,不会产生废弃物等垃圾,是一种清洁能源。在巨大的环境压力下,推广电能势在必行,也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长期措施。在这种形式下,加大对电能的宣传,推广电能这个清洁能源的品牌,是电力市场营销的一个良好切入点。
2.在电力的市场营销中打好提前量。在这一方面,要做好下面的两个方面:第一,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网建设,为市场营销活动的进行营造良好的物质条件。第二,对未来市场做好预期,提前做好电能取代传统能源的准备,寻找合适的场地,建设服务于全社会的充电站。
3.提供优质可靠的产品。产品的质量是客户满意的基本要求,更是市场营销的前提。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要狠抓电网的建设和电能的质量,来提高供电可靠性。
4.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了增加电能在市场中的份额,提高服务水平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供电企业的服务应该贯穿于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增加客户的满意度为己任。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员工要树立客户第一的理念,全员都要重视客户的诉求,接受现代的营销理念。在为客户服务时,要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客户建立起新型的供用关系。
5.发挥电价的激励作用。在电能的定价方面,要做到科学、合理、透明化。在当前的电价中,包括基本电价和电度电价,基本电价包括网耗等方面的内容。这种电价政策,是否合理很难衡量,给客户一种疑惑之感。要改革电价政策,取消各种额外收费,让客户明明白白消费。在制定电价时,要充分考虑市场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灵活的电价变动体系。
6.建立合乎市场的营销管理模式。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营销理论日新月异,发展迅速。通过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进行电力营销管理时,必须改进企业的营销管理模式,以便使得营销策略能正确反映市场的变化。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在具体的工作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7.推广实用安全的新技术。在营销活动中,要大量加入新技术,发挥新技术的优势,使得自动化水平在电力企业的销售中得到提高。在推广新技术的时候,一定要看推行新技术在应用中的效果。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要充分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完善营销管理系统,完善电力客户数据库,为营销活动提供软件上的保证。
三、实施规划
1.建立新型营销体系
供电企业,不能紧抓原有的陈旧理念不放,要与时俱进,根据市场的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营销部门。在具体工作中,原有的用电管理工作不能放松,还要转变职能,使得电力营销落到实处。新的营销部门,要具备现代营销的基本特征,具有开发产品和咨询、合同管理和电力销售、品牌管理和市场推广、方案策划和客户支持等职能。科学设置有关营销的各个系统,真诚地为客户服务,做好客户的咨询、售后服务工作。
2.积极拓展市场份额
第一,电价的变动要灵活,努力加大市场的份额。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电力也存在着这种情况。价格刚性市场,对电价的变动影响不大;而价格弹性市场对电价的变动有很大反应,而价格敏感市场在电价提高后,会寻找替代的能源。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做好产品定价方案能更好地扩大电力企业的市场份额。具体措施有:面对大工业企业客户,供电企业应该给与一定的优惠措施,以稳定工业用电的市场;利用价格杠杆,实行分时定价的方案,使得不同时期的电价有所差异;增加对居民用电情况的了解,引导居民合理用电;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细分原则是一个有效的原则,在电价制定中也可以使用,如负荷率电价、节假日电价等;响应国家“三农”方针,降低农村电价。
第二,推广电能的使用范围,增加电能的用量。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污染日益严重,解决城市的污染问题十分迫切。而电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控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供电企业应当加强宣传力度,向人们宣传使用电能的好处,力争占领传统能源的市场。
第三,细分市场,重点突破。根据市场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抓住重点。在今后5年内,可以重点把握居民生活用电和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在居民生活方面,重点促销有关加热等电气设备;企业结构升级主要促使企业更多地应用电锅炉。在农村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善农村电网,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在的电力企业中,营销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效益,直接决定着企业市场的占有率。供电企业,必须改变原有的理念,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能适应市场的营销机构。在供需逐渐趋于平衡的形式下,在电力的营销中,可以强调电力清洁无污染的特点。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做好电力需求的预测工作,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晓龙.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06):11-13
2、电力市场的营销策略
第一,服务营销。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提供的产品存在较为明显的同质化现象,因此,为了进一步突出各个电力企业的独特性,其应该从自身服务创新出发,彰显自身的企业文化。由服务营销角度来看,电力企业要按照电力用户的级别和特性,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同时,进一步完善自身社会服务保障力度。另一方面,电力企业还应关注输电网络的改造和完善,为电能输送的安全性和优质性提供保障。电力企业还应建立较为完善的用户服务系统,以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出发,有效开展电力企业服务营销工作,加强与电力用户之间的沟通,全面了解客户需求,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和自身效益的双发展。第二,价格营销。由于各个电力企业提供的产品基本实现了统一化,因而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价格的不同便成为了最为突出的柴。所以,对于同一供电网络的各个电力企业来说,应针对电力资源制定统一的价格,从而实现整个电力市场的进一步扩展。另一方面,各个电力企业资源价格的制定也应从具体的市场情况出发,按照电力用户用电量、用电时间和人群特征的不同,实施差别定价,从而同时加大扩展力度和提高经济收益。第三,品牌策略。在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品牌策略应该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各个电力企业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才能给得到电力用户的支持和认可,从而提高市场份额。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要立足自身优势,扩展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同时,为电力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环保的电力产品,逐步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
3、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关键
首先,建立健全市场营销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现阶段,市场营销服务已经成为了各个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满足电力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各个电力企业应以行业规范为基础,建立健全能够体现自身特征的营销服务体系,从而逐步提高自身营销服务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技术服务管理体系应体现划账付费、电能表资产运行、电费、合同、流程、负荷,以及电力用户需求预测等多个方面。另一方面,电力企业还应对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具体分析,实现其市场营销策略与用户实际需求的相互契合,充分分析和了解电力用户的潜在问题、实际需求,从而最大限度满足电力用户的多方面需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进而增强自身综合实力。第二,保证电网的可靠、安全运行。不同电压电力资源的安全输送,是电力设备和电力供应网络可靠、安全运行的基础,也是电力用户获得良好服务的基本保障。所以,电力企业应在自身设备保养维护,以及电力运行和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范,避免出现违规违章操作现象,为电网的高效安全运行提供保障。第三,转变思想理念。电力企业生产运营的核心就在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各个电力企业应以自身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员工服务意识的增强为基础,为电力用户提供安全、快捷、方便、优质的服务,从而提高自身的信誉程度和综合竞争力。在电力企业开展市场营销过程中,优质服务的提供应符合国家制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原则,将自身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基础定位于优质、高效的服务。
4、优质服务对于电力企业电费核算的作用
一方面,更有效监管电费集中核算过程。供电企业传统的收费方式是由一人来完成,上下级电力营销系统的信息共享程度较低,不利于上级电力对下级电力企业的监管,导致了下级电力企业工作方式五花八门,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实行电费集中核算,一方面可以实现区域资源整合优化,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另一方面避免了工作中出现人为的主观性,对于提高抄录、核算的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最后电费集中核算使得电力工作者可以保留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电费数据的复核中去,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在发现数据问题时,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有力支撑电费集中核算营销决策。对电费各种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是电力营销取得好的效果的基础!如电费拖欠、电费收取、用户电费异常等问题,电费集中核算的实施,有助于供电企业对各种情况信息数据的查询,从而实施科学的营销决策,电费集中核算中各类信息数据的及时和准确性,也促进了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280-01
1、前言
在电力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中,电力客户处于中心地位,与电力生产者和电力经营者有机联系在一起,组成了利益的共同体,成为电力市场中牵动一切电力活动的源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供电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电力客户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宗旨的提出,也要求供电企业必须以优质服务促进产品的销售,使优质服务日益成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2、服务客户的基本特征
2.1 服务具有广泛性。
电力是特殊的商品,电力销售具有自然的行业垄断性。供电企业对需求服务的客户没有选择性,几乎面向全社会所有自然人和各行各业。因此,供电企业服务客户具有广泛性。
2.2 服务具有无形性。
服务的本质是抽象的、无形的。但服务既非完全不可感知,也非无关紧要的修饰,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产品,只是其存在的形态是无形的。在电力客户到营业厅申请用电、办理业务时,购买电能商品的同时,感受到的是供电企业人员提供的各项服务。
2.3 服务具有易逝性。
电力客户服务只存在于电能被销售的那个时间点,无法在销售前生产与储存。如果不对电力客户服务的产出能力及时利用,它创造利润的机会也会自然丧失。
2.4 服务具有不可分性。
电力营销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也是客户申请用电、办理业务的全过程。接受服务的客户,是电力服务的重要协作者。电力营销人员要以客户为中心,了解客户用电的基本情况,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保证提供服务的效率与效果。
3、服务客户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科学管理体系。
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全方位服务为原则,确立经营服务的新思想和经营管理体系。使电力客户认识供电企业的服务体系,明白供电企业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服务、如何服务,服务的精神是什么。同时,在每一位企业员工的心中,建立起优质服务的企业宗旨。
3.2 树立全员服务理念。
供电企业要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以各种方式向员工灌输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这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供电企业的决策者既要考虑客户的目前需求,又要考虑客户的长远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通过对企业员工开展全员培训,使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在企业营销目标贯彻实施中,将电力客户服务理念贯穿其中,在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3.3 重组企业内部流程。
在旧的经营思想指导下,企业内部流程实行层层审批制度,环节运行慢,信息传递不畅。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客户服务理念下,供电企业应建立一个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的整体工作流程,实施整体营销服务。在供电企业中,客户服务部门担负电力客户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接受客户需求,监督协调有关问题办理进度并向客户反馈处理结果,内外部信息传递快,审批层次少,工作流程简洁,办事效率高,形成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大服务格局。
3.4 坚持开展服务活动。
定期或不定期向客户提供供电企业的新产品信息,举办技术讲座或培训学习班,对客户进行技术培训与服务。帮助客户解决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使用消费等技术方面的难题,对客户申述的事项给予及时处理和指导。开展旨在加强与客户沟通的联谊活动,赠送产品样本、宣传品等,发放意见及建议卡,征询广大电力客户对供电企业产品及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3.5 强化有效沟通技巧。
沟通是一种信息交换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观点和理解的桥梁和纽带。客户服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并不断完善沟通技巧,从而提高供电企业服务客户的管理水平。
3.5.1口头沟通。口头沟通是用其他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交谈,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具有方便、直接、清楚、易于交流的优势。供电企业的服务人员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可以直截了当地向客户说明你要表达的内容,传递双方的思想和情感。
3.5.2书面沟通。书面沟通是用书面形式,让其他人理解你所传达的供电企业信息、规章制度、要求决定等。供电企业对外发放员工手册、商务信函、传真合同、新闻、表示祝愿、进行联络等,都可以用书面沟通方式。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1
一、企业文化建设在电力企业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文化建设是推进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纵观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构成企业竞争的各种传统因素逐步被削弱,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形成的竞争优势日益明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竞争的国际化,迫切要求电力企业紧跟国际经济发展的步伐,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因其不可复制性、价值优越性、稀缺性、持久性、整体性的特点,成为了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二)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企业及员工在一定时期内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企业发展目标是企业自上而下发展诉求与员工自下而上发展期盼的有机结合,是企业员工参与发展目标确立和为实现发展目标努力工作的过程。电力企业文化因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将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来,形成加快发展的共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转化成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内动力。
(三)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文化管理的必由之路。世界企业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以“人治”为特征的经验管理、以“法治”为特征的科学管理,步入到了以“文治”为特征的文化管理阶段。传统的管理理论没有把“人”作为真正的中心,而文化管理将“人”处于管理的中心和主导地位,是企业管理的新方法,而企业文化则是文化管理的有效载体。电力企业的文化管理就是要在企业文化的指引下,将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经营等活动,融入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念。
二、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必备的市场竞争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电力企业的垄断地位被动摇,昔日的风光已不复存在。但电力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所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定势,仍存在着“电老虎”的思想。在此影响下,部分员工比较缺乏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缺乏成本观念、效益观念,使得企业在市场中灵活性和竞争性不够,从而会失去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
(二)缺乏共同的企业文化建设。地域性的文化建设明显,共性的企业文化建设不足,是目前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基本按照辖区划分,各电力企业主要面向辖区内的电力用户和居民提供服务,这就决定了电力企业显然能够与地域文化较好地融合。然而,电力资源配置跨区跨省交易的有效开展,电力已不是一个省的电力、一个区域的电力,而是市场的电力,电力企业必须打破区域界限,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电力供应格局,并以此构建起一个共同、有机的文化网络体系。
(三)缺乏全面的文化内涵理解。企业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是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原动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好与坏不仅关系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关系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电力企业和职工对企业文化存在着模糊和片面的认识,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文体活动,是宣传口号,是规章制度等等。
(四)缺乏特色的企业文化熏陶。企业文化建设的“跟风潮”日益明显,电力企业没有将自身的发展特色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而是借鉴、引用别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也就必然导致企业文化不能生根发芽,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优秀的电力企业文化是在总结自身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具有原创性地高度凝练自身特色,而不是借鉴和引用其他企业的文化。
三、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一)培育企业精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激烈的市场竞争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电力企业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行业垄断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电力企业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以培育优秀企业精神为核心,不断增强电力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 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及经济的飞速跨越,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稳步提高,从而资源的使用频率与日俱增。然而资源的开采量已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因此资源的匮乏在各国均有表现,譬如我国的很多重煤矿开采区的煤炭资源已彻底枯竭。电力系统作为为人们提供电能的社会部门也面临着新时期的压力。在各国纷纷对智能电网这一新名词做出肯定并深入研发的同时,我国也在基于基本国情、社会需求及资源分配的基础上对智能电网做出了分析与探究。
2 我国智能电网提出的战略背景
由于新时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现代化生活设施的使用,导致了能源的消耗骤增。电能作为不可或缺的现代社会资源已成为21世纪信息得以飞速传播的力量,而电力系统部门作为电能的稳定供给者也因此奠定了其不可忽视的社会地位。但频发的电力事故及电能使用率下降等问题的出现为人们敲响了时代的警钟。在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背景下,面对资源匮乏的压力,我国迫切的想要改变现有的能源体系,创建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社会相结合的资源节约体系,以开发新的能源并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快速解决现代社会的能源危机。因此,在各国陆续对智能电网做出积极响应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综合分析了自身的电力系统弊端、资源开发现状、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人们生活与生产方面的电力需求,并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智能电网体系结构,制定了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成功开拓了电力资源在新时期的新局面。
3 智能电网的几个基本特征
3.1 数字化
一般而言,智能电网数字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将电力企业的各种有效信息用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这里的有效信息不仅指的是整个电力系统所处的状态分析结果,而且包括电力企业的各项管理数据及对系统所处外部运行环境状况信息的总结;另一方面指的是此电力系统是以数字仿真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实现在实践中高级运用并引领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可知智能电网数字化前一方面的内容是与信息化联系在一起的,而另一方面的内容则属于自动化的范畴。
3.2 自动化
作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智能电网中的自动化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自动:自动筛选电力系统中电网的控制策略并确定优先级用户;自动监测并控制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以便在系统运行故障时及时监测出来并加以更正;自主地将处于故障状态的系统加以修复使之运行正常。
3.3 信息化
智能电网之所以称为智能主要指的是其将所有可得信息搜集起来加以数据分析和总结,实现整个电力系统内部的资源共享,并将这些信息运用起来为系统的高速运转做出更多的贡献。
3.4 互动化
互动化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互动结果:一是电网和发电厂,另一个是电网和用户。在这里发电厂作为电力资源的源头,电网是传输媒介,而用户则为整个电力系统的最终服务对象。三者在智能电网中实现友好、和谐的互动,促进电网更好更快的为用户提供周到妥帖的服务。因此,可以说互动化是智能电网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相结合的根本结果,也是智能电网实现的最终目的。
4 智能电网在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及技术进展分析
4.1 电力系统的数字化在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及其技术进展分析
在现阶段电力系统的数字化进程出现的主要问题有:电力系统厂站侧与调度侧的数字化程度不同,厂站侧略低于调度侧的数字化程度,这必然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数字化程度达不到预计水平,这也是我国的智能电网处于初级阶段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隶属于调度侧的高级应用系统的功能虽然相比厂站侧的收集并传输信息功能已较为先进,但其缺乏的高度数据集成和模式统一标准却失去了智能电网的主要特色。此外,单纯的数字化的变电站仍处于萌芽时期,其规模之小完全不能满足我国本土人口众多的实际需求。现阶段的电力系统未考虑到其本身以外的外在客观影响因素,如风力,地壳碰撞等。因此,当这些因素发生时必然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状况。
鉴于电力系统数字化的进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我们首先要扩大电力系统厂站侧的数字化程度,促进输电元器件的协调、维护、输电的一体化进程,全面完成电力系统的数字生产、分发与传送过程。其次,增强调度侧高级应用系统的集成与统一功能,便于电力系统监测部门全面的观察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营情况,避免了在功能分散情况下系统与平台的高速切换。最后,全面考虑风力,地壳碰撞等自然因素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并将其纳入电力系统的运营范畴,尽量避免外在自然因素对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造成的不良影响。
4.2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在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及其技术进展分析
在现阶段电力系统自动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存在于调度侧的某些协调控制系统因其多样性缺乏统一的集成运行标准。其次,调度侧仍未实现完全的智能化。同时,各控制系统只是独立分散地控制各自区域,而电力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所以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合作是其持续运行的前提条件。
为了解决电力系统未实现完全的自动化的问题,电力系统应确立统一的运行标准从而对各控制系统的端口、数据库等进行集成协调控制。加强调度侧的智能化进程,替换人工参与的控制部分为计算机决策。促进各控制系统的团结协作,实现系统的功能优化。
4.3 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在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及其技术进展分析
在现阶段电力系统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信息分散率高,不利于各控制系统之间协调运作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综合经济效益。信息管理系统是区别于生产控制系统的特殊部分。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在生产控制系统的信息采集与集成运用方面投入了大部分精力,但忽略了对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的充分整理,导致信息的遗漏。
为了摆脱智能电网的初级阶段,电力系统应采用统一的标准将分散的信息集中整合,并注重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与控制系统的信息互通,尽早实现电力系统的一体化进程。
4.4 电力系统的互动化在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及其技术进展分析
在现阶段电力系统互动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发电厂商未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监督下确立电价,从而导致电网与发电厂从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互动。企业缺乏对潮汐等可再生能源挖掘以用来发电技术的深入探究。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的社会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因此,各国相继提出智能电网这一新概念,以更好地发挥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服务全体人民的职能。虽然智能电网在各国均没有统一的概念,但我国研发人员根据电力系统在本国的发展国情及低碳经济的要求提出了富有鲜明本土特色的智能电网概念,以期在新时期更好的完善电力系统。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提出智能电网的战略背景,重点分析了其基本特征及其现存问题和发展规划,为新时期实现这一历史跨越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智能电网;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统一
1 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及经济的飞速跨越,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稳步提高,从而资源的使用频率与日俱增。然而资源的开采量已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因此资源的匮乏在各国均有表现,譬如我国的很多重煤矿开采区的煤炭资源已彻底枯竭。电力系统作为为人们提供电能的社会部门也面临着新时期的压力。在各国纷纷对智能电网这一新名词做出肯定并深入研发的同时,我国也在基于基本国情、社会需求及资源分配的基础上对智能电网做出了分析与探究。
2 我国智能电网提出的战略背景
由于新时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现代化生活设施的使用,导致了能源的消耗骤增。电能作为不可或缺的现代社会资源已成为21世纪信息得以飞速传播的力量,而电力系统部门作为电能的稳定供给者也因此奠定了其不可忽视的社会地位。但频发的电力事故及电能使用率下降等问题的出现为人们敲响了时代的警钟。在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背景下,面对资源匮乏的压力,我国迫切的想要改变现有的能源体系,创建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社会相结合的资源节约体系,以开发新的能源并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快速解决现代社会的能源危机。因此,在各国陆续对智能电网做出积极响应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综合分析了自身的电力系统弊端、资源开发现状、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人们生活与生产方面的电力需求,并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智能电网体系结构,制定了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成功开拓了电力资源在新时期的新局面。
3 智能电网的几个基本特征
3.1 数字化
一般而言,智能电网数字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将电力企业的各种有效信息用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这里的有效信息不仅指的是整个电力系统所处的状态分析结果,而且包括电力企业的各项管理数据及对系统所处外部运行环境状况信息的总结;另一方面指的是此电力系统是以数字仿真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实现在实践中高级运用并引领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可知智能电网数字化前一方面的内容是与信息化联系在一起的,而另一方面的内容则属于自动化的范畴。
3.2 自动化
作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智能电网中的自动化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自动:自动筛选电力系统中电网的控制策略并确定优先级用户;自动监测并控制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以便在系统运行故障时及时监测出来并加以更正;自主地将处于故障状态的系统加以修复使之运行正常。
3.3 信息化
智能电网之所以称为智能主要指的是其将所有可得信息搜集起来加以数据分析和总结,实现整个电力系统内部的资源共享,并将这些信息运用起来为系统的高速运转做出更多的贡献。
3.4 互动化
互动化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互动结果:一是电网和发电厂,另一个是电网和用户。在这里发电厂作为电力资源的源头,电网是传输媒介,而用户则为整个电力系统的最终服务对象。三者在智能电网中实现友好、和谐的互动,促进电网更好更快的为用户提供周到妥帖的服务。因此,可以说互动化是智能电网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相结合的根本结果,也是智能电网实现的最终目的。
4 智能电网在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及技术进展分析
4.1 电力系统的数字化在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及其技术进展分析
在现阶段电力系统的数字化进程出现的主要问题有:电力系统厂站侧与调度侧的数字化程度不同,厂站侧略低于调度侧的数字化程度,这必然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数字化程度达不到预计水平,这也是我国的智能电网处于初级阶段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隶属于调度侧的高级应用系统的功能虽然相比厂站侧的收集并传输信息功能已较为先进,但其缺乏的高度数据集成和模式统一标准却失去了智能电网的主要特色。此外,单纯的数字化的变电站仍处于萌芽时期,其规模之小完全不能满足我国本土人口众多的实际需求。现阶段的电力系统未考虑到其本身以外的外在客观影响因素,如风力,地壳碰撞等。因此,当这些因素发生时必然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状况。
鉴于电力系统数字化的进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我们首先要扩大电力系统厂站侧的数字化程度,促进输电元器件的协调、维护、输电的一体化进程,全面完成电力系统的数字生产、分发与传送过程。其次,增强调度侧高级应用系统的集成与统一功能,便于电力系统监测部门全面的观察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营情况,避免了在功能分散情况下系统与平台的高速切换。最后,全面考虑风力,地壳碰撞等自然因素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并将其纳入电力系统的运营范畴,尽量避免外在自然因素对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造成的不良影响。
4.2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在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及其技术进展分析
在现阶段电力系统自动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存在于调度侧的某些协调控制系统因其多样性缺乏统一的集成运行标准。其次,调度侧仍未实现完全的智能化。同时,各控制系统只是独立分散地控制各自区域,而电力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所以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合作是其持续运行的前提条件。
为了解决电力系统未实现完全的自动化的问题,电力系统应确立统一的运行标准从而对各控制系统的端口、数据库等进行集成协调控制。加强调度侧的智能化进程,替换人工参与的控制部分为计算机决策。促进各控制系统的团结协作,实现系统的功能优化。
4.3 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在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及其技术进展分析
在现阶段电力系统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信息分散率高,不利于各控制系统之间协调运作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综合经济效益。信息管理系统是区别于生产控制系统的特殊部分。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在生产控制系统的信息采集与集成运用方面投入了大部分精力,但忽略了对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的充分整理,导致信息的遗漏。
为了摆脱智能电网的初级阶段,电力系统应采用统一的标准将分散的信息集中整合,并注重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与控制系统的信息互通,尽早实现电力系统的一体化进程。
4.4 电力系统的互动化在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及其技术进展分析
在现阶段电力系统互动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发电厂商未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监督下确立电价,从而导致电网与发电厂从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互动。企业缺乏对潮汐等可再生能源挖掘以用来发电技术的深入探究。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价体系,遵守三公原则,加快智能电网的实现进程。同时,加深对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究,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智能电网仍处于不成熟阶段,我们既要认识到其在我国国情下发展遇到的特殊问题,又要认识到智能电网对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从而提出可行性方案分析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development inherent law of the size of the power grid to coexist simultaneously, each with the emphasis on,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to the state power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national power grid give priority to local electric power and formed mainly small places power gri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size of the power gri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wo in the past, there is now, will have, treat correctly and properly handle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ower. Involve rural hydropower management departments and functional disposition, the county level of the power system and rural power supply system reform, and rural hydropower asset reorganization,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system innovation.
Keywords: rural hydropower, adjust,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V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农村水电现状
我国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农村水电资源1.2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根据我国农村水电量最新年报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水电年末装机容量达到5900万千瓦,农村水电年发电量达到2044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水电总发电量的30%。 据统计,“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村水电累计发电量突破8000亿千瓦时,年发电量由2005年的1209亿千瓦时增长到2010年突破2000亿千瓦时,增加了800多亿千瓦时,相当于新增一个三峡的发电量,相当于节约了2.7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9亿吨,减排二氧化硫240万吨,为改善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保障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小水电的开发率只有46%,与发达国家平均70%至80%的开发率相比,潜力还很大。
1、分布式供电是中国农村水电的特色与优势。
(1)我国农村水电具有突出的资源、区位和比较优势。农村水电分散开发、就地供电,规模适中、投资省、见效快,发供电成本低,适合农村兴建,在国家必要的扶持下,群众办得起、管得了、用得好。 (2)大力发展农村水电,采取分散布点、就地开发、就近成网、成片供电的模式,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电气化,比较好地解决了世界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和消除贫困的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评价。(3)我国农村水电资源分布与广大贫困山区、老少边地区区位分布基本一致,具有突出的资源、区位和比较优势。(4)分布式供电的农村水电实行地方办电与管电、管网的结合,建立和完善发供一体的地方独立配电公司,参与培育多市场主体有序竞争的电力市场,符合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适应解放和发展电力生产力和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合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性的举办经营特点,符合国际社会电力能源的战略发展方向。
2、当前农村电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
在农电体制改革中实施代管、上划,影响、阻碍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在农电体制改革中通过代管、上划、虚设产权控股农村水电资产,上划地方小电网,上收供区、市场和地方自,实行一家管网、独家经营、一统到底、独占市场。在减持国有股时实施违规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农村集体电力资产无偿上划,属于平调,侵占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中国目前水电产业正处于一个“开发主体市场化,上网电价仍计划”的畸形发展模式中。在2002年基本实现“厂网分离”后,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即嘎然而止。当初制定的“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目标至今无法攻破。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曾表示,“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就一定会影响到水电的建设”。
3、农村水电具有地方性、自主性、政策性、双重性和准市场竞争性的基本特征。
(1)地方性。发展农村水电、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2)自主性。开发经营农村水电要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所有权、行业管理关系、财税解交关系、使用权四不变。(3)政策性。农村水电是在冲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电力生产力中发展起来的,具有强烈的政策性。(4)双重性。农村水电既是水利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和极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作为可再生清洁、绿色能源,又是电力工业不可或缺与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农村水电具有这些特征,我国在能源结构上进行调整时,计划在“十二五”能源结构突出水电,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1亿吨标煤,其中非化石能源将占比11.4%,此目标的2/3要靠水电来完成。这次提出能源消费总量目标,是着眼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这是“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思路的重大调整。
二、农村水电改革发展的断想
1、加强领导,发挥政府在电力体制改革中的主导作用,克服改革阻力,加快电力体制改革。
2、科学开发、可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农村水电资源和更好地保护生态资源,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摘要:主要介绍我国电力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政策、营销特征等,同时也对我国电力营销的未来发展模式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电力;营销模式;特征;发展
1电力营销模式的基本特点
电力工业在改革过程中针对建立市场的体制形式进行了改革,即电力市场模式。电力工业主要包括4个重要环节,即发电、输电、配电、供电,此外电力市场主要有市场交易机构与监管机构,而电力市场模式就是指这些内容之间形成的关系。目前,电力工业的市场模式正逐步朝着管理集中化、经营垄断化以及市场开放化的方向发展。
通常衡量电力市场的营销模式与该国国情是否相符应以以下3个方面为依据:第一,一般商品市场的要求是否满足;第二,在营销中是否结合电力商品的实际特点,电力商品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在电力营销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供充分的保障;第三,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的持续与稳定发展是否能够通过该营销模式得到促进与保证。
2我国电力营销模式的发展历程
基于上述标准,可将我国电力营销模式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5—1985年,此阶段我国电网营销模式为垂直一体化垄断运营。国家实行这种模式长达数十年之久,而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问题,其中电力短缺与电价过高这一矛盾尤为突出与集中。第二阶段为1986—1997年,此阶段国家实行集资办电、开放电价的营销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短缺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电力工业发展的需求已经难以通过国家财政投资而得到满足。为了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改变电力短缺的困难局面,从1995年起我国就开始针对电力工业进行一系列改革,实行集资办电政策,电厂由民营企业家办理,而国家对电网进行集中管理,以此吸引社会投资,促进发电厂建设,并对原有的不计成本的电价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对新建电厂实行“还本付息”电价。第三阶段为1998—2001年,该阶段我国推行由国家电力公司提出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营销模式。1998年8月26日,国家电力公司向经贸委上报了《实行厂网分开,建立发电侧电力市场的实施方案框架(试行)》,并获得通过,随后在六省市进行试点工作。第四阶段为2002年至今,“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依旧是我国电力营销实行的政策,此次国务院高层基于试点工作的总结,对我国电力工业行业垄断的情况进行总体改革规划,并在2002年4月11日正式批准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根据该方案对我国电力体制进行调整,将电厂与电网的管理分开,并对发电与电网企业进行重组;同时采用竞价上网的方式,以电力市场运行规则与政府监管体系为依据进行管理与运营,这标志着我国电力批发市场的区域竞争性与开放性初步确定起来。
随着我国电力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电力供应足以满足居民和企业的用电需求,电力产出供大于求,这个时候厂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电力企业依靠自身实力改变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战略部署,转而去引导市场,将自己的发电产出销售出去,从生产主导转换为需求主导。但是到2000年,我国又出现了用电荒,电力企业的营销政策又发生了变化,回到了第一阶段,继而到后期又是供大于求。由此可见,电力企业的运营模式是根据用电需求而变化的,当然,其中少不了国家政策的调整。下面将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和用户需求,深入分析近年来我国电力营销的模式及其特征。
(1)垂直一体化垄断运营。自建国以来,由于技术及经济原因我国长期处于供电严重不足的状态,这也是影响居民生活、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个时候,国家将解决电力问题的重心放在电力生产上,电力营销在当时基本是零,更不要说服务了。有许多学者认为这个阶段我国电力发展是高度垄断经营,但笔者认为更多的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当时电力生产模式是计划生产、以产定销,至于营销,在这个时期基本是不需要考虑的因素。
(2)集资办电、开放电价。在这个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均有相当提升,电力供求关系上也发生重大变化,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过渡到供大于求状态。这个时候电力生产厂家需要考虑如何将多生产出来的电销售出去,加上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这就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市场化。于是各家电力企业纷纷成立市场部、营销部等,为自己的企业做营销。由于市场的竞争,各家电力公司也开始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服务质量均有所提升,2001年被认为是“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由此可见,在这个阶段,电力企业的运营模式已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
(3)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第三阶段出现过短时期的用电荒,国家在2002—2004年存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用电不足现象,该时期电力企业一方面想尽办法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另一方面也在千方百计地加强自身电力建设和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合理利用电力资源。此外,这个时期电力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基于原国家电力公司,实施资产剥离,主要针对发电资产和辅业务单位、“三产”和多经企业的资产进行调整与重组,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5家主要发电公司,即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国电、中国电力投资、中国华电,并且建设了4家辅助集团公司,即中国水电工程顾问、中国葛洲坝、中国电力工程顾问、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基于此,我国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并针对现有电力工业发展格局进行了深化改革,方案中指出,针对大用户发电企业可直接提供试点工作。
3未来电力营销模式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电力营销模式将得到进一步改进,大体趋势是将竞争引入发电领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电力建设与电力运营,具体可分为两种模式,即批发竞争与零售竞争。目前大部分人认为批发竞争模式仅仅是为了过渡,由于发达国家的电力系统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因此零售竞争模式更加合适,然而在采用零售模式之前,批发竞争模式的过渡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电力营销模式由批发竞争过渡到零售竞争时,用户就有权利进行选择,电力行业的各个环节都开始建立比较完全的竞争关系,包括发电、售电等。用户可以直接选择独立的发电公司,而发电公司也可选择用户,体现出营销过程中双方能够相互选择的特点。在这一模式下,电力行业的各个领域都具有完全独立性与开放性,并且供电零售公司开始出现在市场中,电网交易中心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从一个买电机构转变为拍卖商或者说是经纪人,电网输送成为双方签订交易的必要条件。
零售竞争模式被普遍认为具有先进性,对于一些电力系统较为复杂的发达国家而言,该模式可以说是明智之选。但该模式只有在具有相对完善的市场结构、政策和法律规范的条件下才适用,所以电力营销的未来发展趋势还要看国家政策和市场架构的完善程度。
[
参考文献]
[1]常康,薛峰,杨卫东.中国智能电网基本特征及其技术进展评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7).
[2]刘秋华.电力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3]刘思强.电力客户满意度调查与测评分析及对供电企业经营启示[J].大众用电,2004(12).
[4]刘思强,李湘祁.供电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探讨[J].电力技术经济,2005(1).
[5]刘秋华,韩愈.电力市场运营模式与市场结构研究[J].商业研究,2006(13).
[6]傅书逷,白晓民,张扬,等.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及运营方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9).
[中图分类号] F2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3-0018-03
[基金项目] 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北京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效用研究”(批准号:200507035)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铁山,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
杨进国,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投资和项目管理;
齐 园,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北京 100041)
高技术正以其无与伦比的威力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了各个国家发展的重点,而高技术只有通过扩散才能够发挥其影响力。那么高技术扩散的基本特征与模式有哪些?如何通过基本特征和模式研究来加快高技术扩散?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技术扩散的界定
由于技术扩散、技术转移和技术渗透之间存在着交叉和混乱。笔者对此进行了梳理,对它们的界定如下:技术扩散是指技术的潜在使用者采纳应用技术的过程,包括自主的传播和非自主的传播行为,并以最后一个潜在的使用者接受技术为技术扩散过程的终结。技术渗透是指技术被采纳以后对使用者产生改变和作用的过程,它是一种渐进的影响过程,包括对各种要素的改进,从而产生明显经济效果的过程。技术转移则是技术从供方向使用者的传播过程,可以是跨地区、跨国界的技术移动和传播过程,特别强调技术能力的转移,以技术接受方掌握技术为转移成功的标志。
技术扩散、技术转移强调的是技术在空间的运动和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行为;而技术渗透强调的则是技术对接受方主体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将集中研究技术的扩散行为,特别是从一个技术拥有者向其他使用者移动和传播的过程,但要略去企业内部的扩散行为。
二、高技术扩散的主要特征
高技术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渗透性等与一般技术不同的特点,因而它的扩散除遵循一般技术扩散的基本规则外,还具有自身特有的一些特征。这些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1.高技术的扩散条件要求相对较高。这与高技术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比如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就是一个很大的限制,会使一些潜在的技术需求者望而却步。更重要的,高技术也是高智力密度的,需要接受方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这些基础条件包括需求方研发能力、科技人员、工人的素质以及作业条件等。由于高技术扩散要求需方条件高,相对于一般技术而言,它的扩散难度要大一些。正因如此,高技术早期主要得到相关的技术爱好者的欢迎。
2.高技术扩散的早期对象主要是一些技术爱好者和技术远见者。技术爱好者也许并不是技术扩散的对象,他们也主要是对高技术产品感兴趣,但他们的支持对高技术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他们对技术远见者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些远见者恰恰是高技术市场早期主要的扩散对象,并且对高技术的扩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口头传播对高技术扩散的影响很大。对于口头传播与大众传媒来说,口头传播对于高技术扩散影响更大。虽然大众传媒传播面广,内容翔实,但它却没有口头传播具有针对性,所以高技术受广告影响较小,主要靠口头传播而扩散。并且由于高技术自身的复杂性,以及高技术需求者的“稀少性”,因此,对传统产品营销非常有效的广告,其作用非常有限。相反,这些需求者会排斥广告,转而寻求熟悉技术的人作为参谋,口头流传就成了高技术扩散的极为重要的媒介。
4.技术中介对高技术扩散的作用极大。虽然口头传播对高技术扩散有很好的作用,但毕竟他们只是民间性质的私人行为,对技术产品的购买作用较大,而对高技术的交易来说,就有些不大合适。由于供需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采用高技术需要较高的基础条件以及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因此企业在采用决策的过程中需要较长的学习时间。专业性和规范性的科技中介组织的存在,它会对技术及其市场化进行分析和预测,沟通供需双方的关系,对技术交易做出合理的评价,提供高技术相关方面的优惠措施等,尽可能减少扩散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从而促进高技术扩散的形成。所以,对于高技术的交易而言,一个合适的高技术中介机构的介入几乎就是必不可少的。
5.完善的市场环境对高技术扩散非常重要。高技术扩散是一个系列的过程,包括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高技术扩散需要发达的市场环境。这个环境能够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的自由流动,而这些条件对高技术的扩散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些市场的健康、稳定和有序发展,才能促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流通和流动,从而促进高技术扩散的进行。
6.高技术扩散能够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政府支持自然有利于技术扩散行为的发生。政府对高技术扩散的支持主要表现对高技术提供的优惠政策和政府采购两方面。政策方面,政府对于设立的高技术企业提供减免税收,给与政策性贷款等措施促进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如中国政府对TD标准提供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和国家开发银行无息贷款等以及对认定的高技术企业优惠10%的税收优惠。采购方面,对于很多高技术首先是用于军事方面,政府率先采用该技术,可以促进该技术的迅速发展,提高该技术的知名度,扩大其影响力,能够有效促进高技术的扩散。如美国军方最先采用半导体技术,就对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7.高技术扩散多发生在高技术园区。世界好多国家都有高技术园区,这些园区具有较强的集聚规模,产生了集聚效应。产业集群中企业由于分工协作、生产协作关系使得产业集群中企业所需要的技术、知识、资本、人才、信息等要素具有超流动性。在这流动和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带来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等,从而促进了高技术的扩散。这也是高新技术园区能形成产业集群并能不断衍生新企业的原因。如1997年,硅谷区内有2000家企业破产,又有3500家企业诞生,而硅谷当年500家生物科技企业,预计也会有200家倒闭,但又会有300家冒出来,由此可见硅谷的企业衍生能力十分强大。
8.高技术扩散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范围更广泛。高技术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它往往以群体的技术形式而不是独立的技术形式存在。它的这种群体形式体现在产品上往往是多种科学技术知识的集成。群体化特征是高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渗透性,适用于许多领域,并能与传统技术或产品有效结合起来,产生新的用途。高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推动一国的国防现代化、促进科技进步、改变生存环境、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体制改革,从而对一国的综合国力产生重大影响。如互联网技术的出现,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高技术扩散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政府在其扩散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高技术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作用,政府依据高技术的发展前景和不同的技术特征,往往采用不同的方式促进高技术的发展和扩散,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扩散模式。
三、高技术扩散的模式
依据政府对高技术扩散支持强度的不同,我们划分高技术企业扩散的模式为政府强制推广模式、市场自由扩散模式和政府支持与市场相结合扩散模式。
1.政府强制推广模式。政府强制推广模式主要使用于一些环保节能技术以及政府为达到一定目的实施的强制性标准。因为采用有些环保节能技术或强制性标准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有时甚至只增加企业的经济费用,虽然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或者节约资源以及人民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或者对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产生重大影响,从而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这种模式企业往往不情愿采用。此时,政府就常常采用强制性的法律或行政手段对高技术扩散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政府的预定目标。这种模式由于是政府主导,因此,具有扩散速度快、影响面广、社会效益明显等特点。如国家为了减少汽车污染物排放,到一定时期实施一定的排放标准,对于达不到标准的汽车不准上市交易,从而加快了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再如,中国信息产业部为了方便人民手机充电方便,强制执行手机充电器统一标准,使这种技术迅速得以传播。
2.市场自由扩散模式。市场自由扩散模式适用于比较成熟的高技术,由于存在巨大的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都会随着此技术的发展而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市场自由扩散模式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是企业为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这种模式包括2种形式:一种中心企业向扩散,它是由一个中心企业,是技术形成的中心,很多中小型企业是其系列化生产体系的成员或者是为它作配套服务的。在此情况下,中心企业的技术发展,很容易导致技术的自由扩散。这种方式比如微软公司,现在世界大部分的电脑的操作系统都是微软的视窗系统,具有很强的网络性,微软的操作系统的每一次升级换代,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相关作配套服务的企业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自己的系统进行更新。再如电信运营商的每一次技术升级都要求相关的设备制造商、技术服务商等相关配套服务的技术提升,从而使相关技术得以迅速扩散。
另一种是由于技术本身具有的特点,它并没有中心企业,但是由于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减少工作量等,使得这种技术得以迅速运用。如北京唐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5年发明的JK00430铁路机车车载检测(它是专门为保证铁路机车包括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城际交通车车辆、动车组等安全运行而研制的在线车载动态监测预警装置)。由于能够为状态维修提供准确的依据,推动修制改革、减少备品备件、降低维修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车辆的出车率,这种装置入选我国六大干线安全标准线建设的重点装备,年创造社会效益逾10亿元。再如E-mail发展,由于电子邮件的使用简易、投递迅速、收费低廉,易于保存、全球畅通无阻,使得电子邮件被广泛地应用,它使人们的交流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3.政府支持与市场相结合扩散模式。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一些产业关联性强、发展潜力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或者是一些涉及潜在用户众多的高技术,政府往往采用这种模式。它是企业由于经济利益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产生采用高技术的意愿和行动,从而达到高技术扩散的目的。对于政府来说,由于该技术能够在世界高技术竞争中占据一席之位或者能够改变产业结构、形成较强的产业链,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对于潜在使用者而言,这些技术的成熟能够带来较高的利润、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提高自身的市面价值或者是自身生产条件得以巨大的提升,企业乐意采用此技术。但是由于高技术本身的特性,实施过程或者形成规模化的过程需要巨额的投资,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实力,往往是无能为力,并可能使企业陷入不利的地位。此时,政府的支持是发展的重要保证,政府往往会采用一些经济手段如税收减免、政策性贷款、财政补贴等措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从而推动高技术的扩散。
政府支持和市场相结合模式是政府支持高技术发展运用最广泛方式。如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TD-SCDMA的发展。TD技术对中国的移动通信技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TD技术发展还会带动我国软件、半导体、芯片、微电子、精密仪器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因此,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TD技术的发展并在适宜的场合明确表示中国一定会采用此技术。在中国政府相关部分的协调下,成立产业联盟,采用知识产权共享并对于联盟的企业特别是大唐集团给与财政拨款、无息贷款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支持。使得TD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并进行了试验网建设,形成了1万亿元的产业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结论
由于高技术扩散条件要求较高,使得高技术早期主要受到技术爱好者的欢迎,通过他们的传播,从而使这种技术扩大了影响力。随着高技术影响力的增大,相关企业的利润较高,其他企业产生这种技术的需要,但由于技术交易是最经济获取技术的方式,那么专业化中介的存在就非常重要,为了避免相关纠纷发生,就需要完善的市场环境规范相关的行为。而国家为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一般都采取一些行政、经济等方式支持高技术发展并为高技术扩散创造良好的条件,导致高技术企业聚集,形成相关的高科技园区,加快了相关高技术扩散,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高技术只有通过扩散才能够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力,政府支持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发挥高技术作用的有利保证。而要充分发挥高技术的作用就应该根据高技术扩散的基本特征、高技术类型和它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不同,分别采用政府强制推广模式、市场自由扩散模式和政府支持与市场相结合扩散模式,以便更好的发挥高技术的作用,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盖文启,等. 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4,(2).
[2] 科技日报两会特刊.生命在于创造―――记中国故障诊断一奇人唐德尧[EB/OL]. http://省略/gb/2007lh/2007-03-13.
[3]蔡希贤,史焕伟.技术创新扩散及其模式选择[J].科研管理,1995,(6).
企业的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包括企业与政府、企业与投资者、企业与受资者、企业与债权人、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一、财务管理的特点
1、涉及面广。首先就企业内部而言,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资金不发生联系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其次,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涉及到企业外部的各种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上进行融资、投资以及收益分配的过程中与各种利益主体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包括:企业与其股东之间,企业与其债权人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企业与其客户之间,企业与其内部职工之间等等。
2、灵敏度高。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为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是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投入资本实现保值增值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所决定的。因为,企业要想生存,必须能蹦收抵支、到期偿债。企业要发展.必须扩大收入。收入增加意味着人、炯、物相应增加,都将以资金流动的形式在企业财务上得到全面的反映,并对财务指标的完成发生重大影响。因此,财务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管理的中心。抓好财务管理就是抓住了企业管理的牛鼻子,管理也就落到了实处。
二、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资金管理、成本管理、销售收入和利润管理。
1、资金筹集和管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推行了多层次、多渠道集资办电的政策及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这些措施对壬新建电厂和电力设施、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更新、电力企业的生产和建设、多种经营产业都带来了极强的推动力。也提出了开发资金、生产经营资金的筹措与管理的重要课题。
1.1、筹资渠道和方式。电力企业的筹资管理.赢按照电力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的需要,准确预测资金需要量,坚持合理运用筹资方式,讲求经济效益,熟悉并通晓国际、国家的方针有:国家拨给、银行借入、企业内部形成、社会集资、利用外资等。还可采用企业债券、股票、商业信用等。
1.2、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也是电力企业筹资管理的主要内容。由于电力行业的绝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有同时具有资金密集性、设备性特点,在短期金融市场上,必须加强票据的承兑、贴现、再贴现和银行同业拆借等业务的管理。
1.3、筹资决策。筹资决策是筹资管理的核心内容, 应注意方法和内容的配套。此外,还要考虑筹资结构的选择和还款方式的选择。不同的资金来源有不同的资金成本.筹资结构的最优组合才能始终资金成本率最低。对于不同的还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利息支出,子哟啊进行不同还款方式的测算,就能选择出最低利息支出的还款方式。
1.4、流动资金管理
1.4.1、电力企业流动资产的构成。电力企业流动资产由现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构成。
1.4.2、流动资金的特点。流动资金具有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形态多样化、其占用数量的波动性等特点。
1.4.3、流动资金的管理内容。流动资金的管理内容有现金的管理、货币资金及有价证券的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存货管理。
1.5、固定资产管理。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由于种类繁多、规格不一、金额大、较为分散的特点.如果不加强管理,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重要影响。固定资产管理要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归口管理与分配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做到谁使用,谁维护,谁保管。对设备管理要逐级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定期检查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卡物相符情况。
1.5.1、固定资产的基本特征。固定资产的基本特征有:使用年限长、单位价值大、价值转移与实物更新是分离的、周转时间长。
1.5.2、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内容。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内容有:固定资产需要量的核定、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加强资本支出预算、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建立固定资产的日常控制和管理体系。
2、成本管理。
电力产品成本概念及构成电力成本是指电力企业中发电、供电、输电变电等环节发生的全部劳动消耗.也就是说为了生存和销售一定数量的电能而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它包括发电成本、供电成本和售电成本。电力企业由于电热产品的特殊性如单一性,电力、热力产品成本项目一般划分为燃料、购人电力费、税费、材料、工资及福利费、折旧、修理费用和其他费用等,而供电局的成本项目中不包括燃料和水费。
2.1、成本管理的原则
成本管理的原则有:经济性原则、责权结合原则、全面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例外管理原则。.
2.2、电力成本管理的的特点
2.2.1、成本计算对象单一。
2.2.2、成本计算按生产经营不同环节分别进行。
2.2.3、电力成本的购成按要素与生产费用要素是不一致的。
3、销售收入与利润管理
3.1、基本概念
3.1.1、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它由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销售收入组成。
3.1.2、利润是指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
3.1.3、电力企业营遂收入构成。主要包括:售电收入、售热收入、修造产品销售收入,修造企业对外承担的修理、试验等工业性劳务收入、非公也行劳务收入、其他销售收入等。
3.2、销售管理
3.2.1、电力企业销售收入的原则:政策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盈利性原则。
3.2.2、收入管理的基本要求:编制和执行电力企业的营业收入计划、加强对营业收入的日常管理。
3.2.3、电力企业收入管理的内容。电力企业产品特点是产、供、销瞬时完成,没有中间产品,而且产品不能储存。电力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电力企业收入管理的复杂性。电力企业收入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四方面:电价及电力销售收入管理、热力销售收入管理,即售热收入的管理、修造产品销售收入管理、其他销售收入管理。其中其他销售收入包括材料及燃料转让收入、技术转让收入、治理三废产品销售收入、来料加工装配业务收入和其他工业性劳务收入。
三、电力企业应采取的融资战略
电网经营企业在制订融资战略时,既要使融资规模满足经营与发展的需要,又要控制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既要结合电网经营企业自身特点选择高效、快捷的融资方式,同时又要兼顾融资方式的选择是否有利于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既要考虑融资行为本身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又要关注其是否有利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信贷资金是电网经营企业资金来源的根本保证,以信贷资金为基础,加大债券与股票的融资力度,并结合电网自身特点,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融资方式与融资手段,建立电网经营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战略
四、结束语
从本质上讲.企业财务活动离不开相互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是运用价值形式,在一定的总体目标下,组织和协调公司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公司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以财务活动为基础,以财务管理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