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启发式教学优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认识
信息技术要确定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新的课程标准中,还规定了高中信息技术的基本理念和总体培养目标,其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实施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发挥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的优势,需要根据理论的指导原则将课件定位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等方面,以启发学生快乐生活、高效学习为中心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优化发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基础。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应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各阶段的教学和学习内容安排应有明确目标,并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各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和探索精神。
二、创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情境
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优势,实施科学而有效的辅助教学活动,是当前每一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必须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利用计算机作为主要教学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实践活动。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在电化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对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按照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与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根据校情和经济承受能力全面规划,在坚持“功能上的先进性,教学上的实用性,结构上的整体性”的原则基础上,每年划出一定的资金,完成相应设备的配置,保证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的软、硬件环境设施,需配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并均配有服务器与教师机,安装网络教室控制设备。信息技术为学生开创了一片新天地,教师要重视这样的机会,这不仅是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一种高尚社会责任的调整。教师要通过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最大限度地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为学生营造享受快乐学习、适宜趣味化学习的优美环境。
三、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各种先进的教育科技手段在不断更新和逐步完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是靠后天培养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的需要而引发的,有效运用计算机能使这些因素得到进一步优化,往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利用计算机为同学们进行形象生动的演示,有利于增强识记能力。正因为有了正确的依据、原则的指导,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通过动态的形象、优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婉转的歌唱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等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其中融合了浓浓的情谊、美好的向往,更是情谊、趣味、知识相融合相统一的完美结合体。教师运用计算机制作出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场景,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他们的兴趣,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且便于学生成功识记所学内容。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有些重点和难点往往很难理解和记忆,应用计算机教学形象生动的演示,比较容易被理解和接受,达到很好的识记效果。
【摘 要】本次炎症这一课内容,是整个《动物病理学》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学生们在学习炎症时的难点在于常常只认为炎症的红、肿、热、痛现象是致炎因子对机体入侵单方面作用的结果。这种认识忽视了机体反应性在炎症中的作用,这种片面的认识不利于树立正确的疾病防治观和合理用药。针对本次的难点,尝试利用网络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玩游戏中感悟炎症反应也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能,正确理解炎症的红、肿、热、痛现象是机体与致炎因子相互斗争才产生的现象。
关键词 动物病理学;炎症;网络游戏;启发式教学
一、背景
《动物病理学》该课程内容理论性强,中职生学习时感到枯燥乏味,抽象。
本次炎症这一课内容,是整个《动物病理学》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学生们在学习炎症时的难点在于常常只认为炎症的红、肿、热、痛现象是致炎因子对机体入侵单方面作用的结果。这种认识忽视了机体反应性在炎症中的作用,这种片面的认识不利于树立正确的疾病防治观和合理用药。实际炎症的红、肿、热、痛现象是机体与致炎因子相互斗争才产生的现象,代表着机体正在发生着防御反应。如果把炎症的红、肿、热、痛现象只当成是致炎因子对机体入侵单方面作用的结果,在治疗炎症时只是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减轻其症状,有可能会因为机体的防御功能减低导致感染扩散、伤口久治不愈。
二、过程
我首先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以人扁桃体发炎为例,让学生们先对炎症有个感性的认识:急性的炎症在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接着提出炎症的概念,用大量图片展示了不同类别的炎症。然后我用一个问题来检验学生们是否真正理解炎症的本质:同学们,炎症在机体局部常常表现为红、肿、热、痛,这些现象单纯是由致炎因子对机体的直接损伤吗?
问题一提出,很多同学都回答是致炎因子对机体的直接损伤。这说明学生们对炎症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理解的不透彻。这时,我让学生们先玩游戏。
一共选派两个代表上讲台来玩《人体防御战》的网络小游戏,听到玩网络游戏,同学们感到非常兴奋和好奇,踊跃报名。选定的两个代表依次在讲台上各玩了5分钟,第二个同学在第一个同学的经验基础上,明显闯关多,得分高。台下同学都非常认真观看,并且着急地指挥着台上的同学。接下来我让这两位同学讲讲玩这个游戏的闯关要点,以及对防御战的理解。
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先说了对防御战的理解:这个游戏当中,就是自己不能主动进攻,当细菌病毒来入侵的时候,才能作战。
第二个同学一开始不知道从何说起,在讲台上停顿了好一会,在我的引导下“你是怎么做到比第一个同学多得分的”,该生才开始回答。他认为这个游戏设计的非常有趣,人体器官就是一道关卡,可以在那建塔吞噬细菌病毒。这个游戏除了有游戏分,还有机体能量分。细菌病毒进入器官时,机体防御细胞吞噬入侵的细菌病毒,游戏得分,但是能量分会成负值。所以在作战时,还要同时及时捡取能量糖,以增加能量分。
我对两个同学的发言进行了表扬,并解说炎症的形成与这个游戏的关系:这个游戏的过程类似炎症的形成过程,游戏中进入机体的细菌病毒相当于致炎因子,如果机体不抵抗,游戏分减少,但机体能量值不会发生变化;机体防御细胞吞噬细菌病毒时,游戏分会增加,但是能量值会成负值。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量值成负值代表着红、肿、热、痛现象,你们回答我之前提出的问题“炎症在机体局部常常表现为红、肿、热、痛,这些现象单纯是由致炎因子对机体的直接损伤吗?”。这时有个同学站起来回答说不是直接损伤,并解释因为机体在不抵抗的时候,能量值并没有减少,而是在作战的时候才成负值的,炎症的形成就好像机体在打敌人的时候,既打伤了敌人,但是自己也受伤了,出现了红、肿、热痛现象。学生这样的回答这是我想要的,说明真正理解了炎症的概念。
教学反思:
1.挖掘游戏中生动情境,突破内容抽象形成的难点
本次课中的《人体防御战》游戏,是一款比较特别的塔防类游戏,游戏中的场景不再是我们所熟悉的风景,草地,战场等。它的场景被定义在了人类的身体中,各种各样的细菌和病毒就是人体的敌人,游戏解锁的关卡是一个个人体器官,不同的人体器官里建设防御塔,消灭来犯的病毒或细菌。在消灭敌方的同时,自身的能量值也会减少。在这样的情境中,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直观地感受炎症是一种防御性的应答反应,在抵抗致炎子时,同时机体才出现了红、肿、热、痛现象,从而突破内容抽象形成的教学难点。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学生不愿意学习,却每日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网络游戏之所以吸引人,主要是因为其中的参与感和不断升级、冲关所带来的刺激性、挑战性。水可覆舟,亦可载舟,充分挖掘游戏中的教学意义,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和学生理解,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2.利用游戏启发教学,体现学生为主体
在本次课中,让学生在游戏呈现的直观的情境中感悟。在游戏结束后,一步步引导,由学生们最终自己概括出了“炎症是机体在打敌人的时候,把敌人打伤的同时,把自己也打伤了,炎症的红、肿、热、痛现象是机体与致炎因子相互斗争才产生的现象”。在整个理解炎症概念的过程中,我只是充担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借助游戏呈现的直观情境,让学生们自己体体验,自己去总结,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结束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信息化,其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其发展势头之强,影响面之大。其中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网络游戏中,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发挥着巨大的潜能。
参考文献
[1]杨婧.情景式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联合应用于病理学实验课的实践与思考[J].2011,03:32
摘要: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存在学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差异大、所培训的电气应用专业知识更新快、专业应用覆盖面广,而培训时间有限的难题。通过对培训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达到了培训学员在职业教育理念、专业理论知识、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全面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 :中职;专业骨干教师;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国家级培训;教学方法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 2014) 02-0056-03
近年来,由于中职学校不断扩招,许多中职学校教师紧缺,尤其是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非常匮乏,多数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实践经验。一名合格的中职教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还须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及出色的教学能力(包含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的能力)。
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提出培养一支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又有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陕西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精心设计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安排专业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培训教学的管理水平,使受训的专业骨干教师在学习期间不仅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新知识、新技术,而且有机会思考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梳理自己的专业知识,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的培养,开阔理论视野,提高实践能力,从而达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基地的专业培训教师,针对遇到的培训问题和困难,根据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对中职电气技术应用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若干改革,以提升培训基地的培训质量。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培训任务重、时间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提出的骨干教师培训目标是为中职学校造就一大批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双师型”优秀教师和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专家。具体的培训目标是:“经过培训,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增强,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了解课程和教学改革方向,掌握相关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备初步的课程开发能力: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比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关键技能:经过国家级培训的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获得高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了解现代企业生产状况、技术水平、用人需求信息,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操作规范,加深对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这样高标准的要求,要让参训教师在短短100天的培训中完成,培训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参加培训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差异大参加培训的教师来自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和不同实力的学校,他们所采用教学方式和所具有的教学水平有所不同,每位参训教师的培训要求和预期目标不尽相同。参训教师在学历结构上分布于多个层次,有专科、本科、硕士和硕士研究生(近3期参训学员的学历分布为:硕士和硕士生占5.1%.本科生占66.5%.专科生占38.4%,以本科生为主),学员的职称(高级职称11.7%,中级职称69.6%,初级职称18.7%,以中级职称为主)和年龄(20—30岁学员占16.5%,30—40岁学员占38.4% ,40—50岁学员占45.1%,以中年教师为主)差别很大。参训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不同,专业实践能力层次不同。由于所在工作单位对参训学员的科研要求不同,参训教师的科研开发能力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此外,还有一些从事专业教育不到5年甚至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现代教学理念的跟踪能力。总之,较大的个体差异,给培训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直接影响培训效果。
电气应用专业的特点增加了培训工作的难度电气技术应用是一个强弱电结合的专业。该专业不仅具有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更具有专业应用领域广阔、基础理论覆盖面广且理论知识更新快、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实践性操作性强等特点。要在100天内将知识层次不同、实践能力不同、基础差异较大,尤其是从事专业教学方向各异的参训教师,培训成为具备初步的课程开发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专家.采用传统的培训方式难度很大。
培训缺乏统一的培训体系和成熟的培训模式由于我国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对中职教师培训方法和培训模式的研究相对孤立和分散,没有形成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调研和分析,研究也不够深入。因此,目前我国的中职教师培训缺乏统一的培训体系,尚没有形成成熟的培训模式,甚至没有可供借鉴的教学和培训模式和经验范例。这使得陕西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电气应用专业只能在摸索中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优化
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克服以上困难,高标准地完成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任务,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在培训工作中挖掘基地优势,围绕职业教育规律开发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探索培训方法和培训模式。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培训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和改进。
根据课程内在联系的课程内容交叉编排方式我们在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大多数培训基地所采用的“前半程集中理论培训,后半程集中实践培训”方式的基础上,认识到这种教学方式有可能造成偏重理论教学与偏重实践教学的不同教师群体。在集中式学习和集中式实践过程中,产生厌倦或者不自信的心理,从而难以达到满意的培训效果。在课程编排上,除了占教学比重1/8的“职业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教学在培训开始阶段单独进行外,专业理论教学、新技术讲座、综合实验及技能训练、企业实践等模块的各个环节,根据其内在联系安排在一起交叉进行。如技能训练环节中的“PLC水温控制系统的调试”单元和专业课程“电气控制与PLC”、“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中的PID控制算法单元以及技术讲座“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结合在一起交叉进行。
培训课程设置“点面结合”电气技术应用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有两个特点:一是参训教师作为骨干教师要求业务能力强,所带专业课程多,知识面要求广:二是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应用领域覆盖面广,参训教师来自全国,地域覆盖面广。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实践课程多,技能要求高。为此,培训基地在课程设置上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课程的覆盖面广,以项目方式开设“电气控制及PLC”、“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等课程,覆盖了电气技术领域的主要方向。课程内容不仅帮助学员梳理主要专业知识,而且重点介绍专业发展方向和电气领域的新技术,保证电气理论知识体系的完备性和全新性,突出培养参训教师的专业能力,而对专业技能不求面面俱到。针对如电气控制及PLC课程中以液位恒压控制系统、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中以水温控制系统等教学项目,以模块教学方式实现专业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并在电气电子综合实验与技能训练环节通过学员对这些项目的参与实践过程,提升学员的理论水平、实际技能和科研能力。
采用“系统前馈+反馈”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参训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科研能力,达到参训教师的不同培训预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自动控制理论中的“系统前馈+反馈”方法,以参训教师接受知识的效果为控制目标。开课前对参训教师进行摸底调研座谈,了解参训教师的基本情况与对本次培训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主体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的基础上,在授课过程中及时了解参训教师的反馈信息,对培训课程内容进行微调。预留20%左右的机动课时,在培训任务完成后根据教学和项目实施效果,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学员补课,对不同层次的学员安排不同的教师以“导师制”来完成辅导。特别优秀且对某一方向有浓厚兴趣的学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导师的科研团队,进一步参与科研过程。
实验、技能训练分层次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在电气与电子制作方面,对中职教师的实验设置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参训教师的实验课程开发和动手能力,培训基地根据参训教师的能力差异,制定了不同层次实训题目。如基础层次的“555声光报警电路制作”、提高层次的“51单片机交通灯控制系统制作”、高层次的“PLC水温控制系统的调试”等实训项目是对电工学、单片机原理、电气控制及PLC、工业自动化仪表、过程控制等多门课程知识的不同层次的综合训练和知识的融会贯通。
企业实习全面选择,实践形式多样为了达到教育部要求,让参训教师能掌握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和关键技能,了解现代企业生产状况、技术水平、用人需求的信息.培训基地对企业实践阶段的企业实习单位进行了全面筛选,以充分体现全面的企业实习。所选择的企业不仅地域分布广,从陕西西安、宝鸡到河南许昌:专业覆盖也广,有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这样的我国电力装备行业大型骨干和龙头企业,也有陕西群力电工电器这样的弱电设备的陕西省内知名企业:还有多层次的企业实习,有拥有国内最先进智能电气技术的西安交通大学电气自动化研究所,也有宝鸡啤酒厂的传统工业流水线:更有不同角度的企业实践,能在西电电力电容器分厂看到一个具体、完整的电气元件生产过程,也能够在西安软件园感受到西安乃至整个中国西部软件行业的整体发展的脚步。在实习过程中,为了克服参观过程容易出现的“走马观花”和“蜻蜓点水”现象,做好实习前的充分准备和规划,将培训基地实习过程分为5个环节:实习前进行企业和产品相关专业知识的准备(由培训中心专业教师以教学方式实现)——生产过程参观实习——专题技术讲座(企业技术专家承担)——交流座谈(与企业技术人员)——专业走访(走访企业管理人员),通过以上环节达到实习效果的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156-01
新课改形势下,启发式教学方法成为了众多学校和教师青睐的一种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通过实践证明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优点。高中生物科是一门单调枯燥的理科学科,提高其生动性和想象性能更加强学生对其的热爱,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1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启发式教学法是新课改形式下适应现代教学方式的一种新型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将枯燥的生物课变得生动而有趣,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独立思考的原则
独立思考一直是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一个弱点,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大多处于主导地位,硬性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这导致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方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非常不利。生物教学是一个理科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中要坚持独立思考的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出教学内容,然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1.2自主学习的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启发式教学提倡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而不是由老师一味的灌输知识,只有学生独立自主、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够真正热爱生物课、习惯生物课,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通过提出问题引入学习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相互交流,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1.3举一反三的原则
教学并不是仅仅教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看清事物的本质。启发式教学方法应该坚持举一反三的原则,教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坚持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并且能够将学习的理论和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学会学以致用,灵活地掌握知识,能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也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1.4情感互动的原则
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的友好往来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所以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坚持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2 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2.1培养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启发式教学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生对于生物课的热爱。首先,生物教学中有很多专有名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生动形象的把枯燥的定义转换成容易记忆的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其次,把学生当做一个平等的个体,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提高学生对生物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2.2开设生物实验课,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果学习生物而不开设实验课程,那么无异于纸上谈兵没有实践经验。复杂的生命活动和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实验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增加学生的印象。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到实验室操作实验,感受实验过程才能够真正了解实验课,真正学会生物知识,实验课的开设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设置对照组观察酶的活性,清晰明了的掌握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自身的实验能力和学习兴趣。
2.3丰富教学方法和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以及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将枯燥的生物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提高教学的技巧,更新课堂形式,这样不仅仅能够将枯燥的生物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能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方式将名词生动化形象化,此外,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生动形象展示生物学的知识、定义和名词。
2.4层层递进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学习高中生物的必备技能。尤其是作为一个理科性较强的学科,生物可谓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一步一步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生物学的理论和特性分解教学,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来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学习高中生物。
2.5规范化教学,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生物学的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精神。科学要求求真求实,学习高中生物也必须坚持求实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认真对待生物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严谨的科学作风,规范化教学,严谨实事求是的传授生物知识,坚持准备无误,精准的教授学生生物知识。例如,在讲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区分生物名词的大小写和名词的含义,解题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态度,从学习的开始就养成科学研究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生对于生物学的理解。
3 结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仅将枯燥的生物学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让学生爱上了学习生物,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激,即激趣,激活。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一阶段可直接作为新课导入,也可以设计在新课导入和新知识学习之间的过渡,但它绝不等同于导入过程,而是启发式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第一步,因为它直接牵动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这一阶段从教育教学目标上否定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变教师讲授知识为学生探求知识,把教学基点定在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方面;从教学内容上讲,教师创设的情境和呈现的社会实践必须与教学重点内容相关联,最好不是结论性答案,而是在基本结论的一定范围内留有余地,以便充分发展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从教学结构上讲,这一阶段以学生观察、联想活动为主,教师通过媒体显示或实物呈现,剌激学生的学习兴奋点。
启,即开导,启迪。通过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第一阶段,学生基本能进入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但千万不要以为直接讲授知识的时机已经成熟,否则,将截断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过程。教师应当承接第一阶段给学生呈现的与教学重点相关联的内容,通过精要、生动的讲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接近知识结构。教师讲授知识的高超艺术和水平不在于如何准确、完整、系统地把知识交给学生,而在于能否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沿着思维阶梯,在教师有效引导下,自觉地发现、掌握知识,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胆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在教学结构上,该阶段表现为通过教师的非定性讲述,勾勒出知识结构的模糊概貌。学生学习形式是被动的,但在思维活动中,仍然居于有意义的、主动地位。
发,即发散、发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地叩开知识的大门,但如何掌握知识的内涵,把握知识的构成,还要靠学生发挥认知能力,积极、努力地进行自我探索。在教学结构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关系,既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个别或群体讨论与对话,又可以表现为学生之间的个别或群体讨论与对话。这一过程是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灵魂,教师要尽可能有意制造认知过程中的障碍,如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立论,故意误导等,从而使学生在迂回曲折、历经坎坷的多向思维之后获取知识。在教学技巧上,教师要尊重持不同观点或者错误观点的学生,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
疏,即疏导,疏理。在经过激、启、发三个阶段之后,教师要抓住学生急于鉴别自己探索结果的心理,回到主导地位中,剖析错漏,归纳、推导出正确结论,具体、准确、系统地讲述知识的内涵和构成。这一过程带有总结性质,与传统教学总结不同的是,教师不是对自己的分段讲述进行自我总结,而是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疏理学生的认知结果,推导出结论。由于学生思维主动性的贯穿和渗透,教学结构表现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情况允许的话,教学结论最好能紧扣教学阶段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温故而知新。
运用“激、启、发、疏”的启发式教学,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从教师的功能看,教师必须转变备课只熟悉教参和教材,上课“照本宣科”的轻备课、重授课的教学思路,确立重备课、活课堂的教学思路。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仅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基本线索,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而且要着重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认知和能力培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广泛搜集现实材料,设定使用的媒体和教学方法,并使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扎实、科学、全面的备课将使课堂教学厚积薄发、游刃有余。从这个层面看,教师备课的工作量要远远超过上课的工作量。
2.“激、启、发、疏”的启发式教学是对“讲、记、背、考”的注入式教学在目标、内容、形式及手段上的根本否定和变革,但它并非一种机械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维模式。谈话法、讨论法、发现法、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有机穿插,将使这种教学模式更充实和丰满。
一、启发式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问,学员答”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所以教师大多通过提出问题、请学员回答的方式启发学员的思维,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当然,教师提的问题应该经过科学设计,具有启发性和质疑性,最好是开放式问题,让学员经过思考、分析、比较后达到心愤愤不能通,口悱悱不能达的程度,教师再加以指点,也就是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不是简单的“是非问”。
比如,在学习完青霉素G接着要学习半合成青霉素时,我们在两个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入新内容,第一种方法是直接面向全体学员提问窄谱、不耐酸、不耐酶是不是青霉素G的缺点?学员不需思考就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教师接着讲,为了克服青霉素的这些缺点,我们研发了半合成青霉素,这就是下面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第二种方法我们这样设计,首先请学员依据前面所学和自身经历说出青霉素G的特点,然后引导学员分析哪些是优点,哪些是缺点,这样即使学生加深了对青霉素G的理解,又为新知识的引入找到了切入点,即我们药学工作者能不能在保持青霉素G优点的同时克服这些缺点?如何克服?请说出理由。学员顺着思路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新内容的学习。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前者虽然是通过问答引出了新课,但说到底并没有启发学员的思维;而后者显然是在学员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其怀着解疑的欲望进入了新内容的学习。效果迥然不同。
二、启发式教学不是“学员回答后,教师直接总结出正确答案”
学员回答问题后,教师直接总结出正确答案不是启发式教学。大教育家叶圣陶言:“教师之为教,不再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以启发式教学应该是教师在学员回答问题后,对其所答进行分析,合理的地方给予肯定,不正确的地方加以解释,不全面的地方进行补充并层层深入,最终使学员自己归纳得出正确答案。
比如在学习局部盐酸普鲁卡因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时,我们先引导学员依据结构分析性质,再从性质中选取含量测定方法,学生的选择结果五花八门,有中和法、银量法、非水碱量法、亚硝酸钠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此时我们没有直接告知学员《中国药典》采用的是亚硝酸钠法,而是请学员逐一说出其选择的理由,教师逐一进行分析、解释,指出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列表请学员分析,最终确定最适当的方法。很显然,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直接告诉学员正确结果,一是缺乏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不到提高,二是很可能打击学员学习能动性。
三、启发式教学在突出学员主体地位时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教育理念之一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启发式教学也是要求充分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创设情境引导学员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质疑进而得到提高。但是学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教师应指导学员善问,围绕授课重点、难点提问,而不是乱问,当学员提出无关紧要的问题时,教师不能任其发展,也不能回避,更不能喝斥,而应巧妙地将其引导回正常教学思路上。为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教师更担任关键角色,应该全程发挥引导作用。
比如学习拟肾上腺素药麻黄碱时,谈到麻黄碱和冰毒的关系,学员思维很活跃,想到了王志文主演的电视剧《黑冰》,此时顺着学员思路走,他们感兴趣,但与教学内容无关;不理学员的反应,影响教学氛围。对此我们是这样做的,请学员依据电视剧谈一下制售的后果,大家一致认为是危害社会,自取灭亡。由这个学员自己得出的结论将其引导到麻黄碱的管理、使用上,也就是正常教学内容上,不用特别强调,学员自然就理解了麻黄碱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使学员获取的知识不仅仅是课堂或书本上的内容,更主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与原来“告知式地教,接受式地学”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和精髓,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否则,表面看是启发,实则仍是“注入式教学”的延伸。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方法,在世界教育学史上可谓历史悠久,其源头可上溯至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与特点可概括为:重视学生的地位和价值,尊重其兴趣、爱好、需要并鼓励其充分发展个体潜力和特长;强调教学互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民主商讨、教学相长;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演绎和归纳,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1 启发式教学的优点
首先,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力是个体不受成规束缚而灵活运用知识、经验产生新思想,或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①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因教育观念陈旧保守及方法单调往往对学生的创造力造成极大扼杀。启发式教学则强调知识的发现过程,通过训练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并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②启发式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兴趣,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探寻问题的答案。对学生实施“头脑风暴”,使其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一过程,无疑是对哲学家康德“人是目的”名言的践行。而学生的主体意识一旦被唤醒,必然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与动力,个体潜能因而得以充分发挥。在此状态下,学生更容易实现既定学习目标并由此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幸福指数亦随之飙升。
2 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分类
2.1 提问法
提问法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合理设计问题并要求学生作答。提问法旨在通过师生问答的互动交流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在教师指导下获得正确答案以实现既定教学目的。提问法的优点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锻炼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以本科生历史教学中的淝水之战一课为例,如果按照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平铺直叙地向学生讲述此次战役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过程、历史影响等问题,学生反应往往较为平淡,且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够深刻,容易淡忘。但是,这一课题一旦改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加以讲授,教学效果显著改善。笔者的具体做法是:在详细介绍战役的相关背景情况及主要人物后,暂不向下进行,而是出其不意向学生发问:如果你是谢安(谢安为东晋名相,淝水之战的主要人物),面对前秦大军压境,敌强我弱的形势会制定怎样的战略?问题提出后,立刻有学生主动回答:“诱敌深入!”还有学生回答先稳住敌人,然后夜间偷袭或通过打持久战拖垮敌人,等等。在这一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得相当兴奋,思维活跃,积极作答。然后,当笔者讲述历史事件的真实进程并揭晓谜底时,学生们听得也格外认真。接下来,在附带介绍谢安生平轶事时,笔者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发问:如果你是谢安,在不伤害小孩自尊的前提下,如何教导他改掉佩戴紫罗香囊的虚荣习惯?结果又得到学生们一番各抒己见的有趣回答。最终,这堂课在轻松、愉快、热烈的课堂气氛中圆满实现了既定教学目标,且教学效果极佳。
在具体运用提问法时,笔者认为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问题设计。笔者认为,应该选取那些饶有意趣、耐人寻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并设题发问,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二是要努力创设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基础薄弱和较为羞怯的学生也勇于回答问题、展现自我,从而得到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2.2 讨论法
讨论法又被称作“头脑风暴”,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形式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想法,然后由每组推荐一名代表集中发表看法。该方法的实质是鼓励学生参与讲课,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例如,在笔者为研究生讲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及研究方法时,就让学生按研究兴趣自由组合成“兰克学派”、“年鉴学派”、“后现代主义史学”等研究小组,并安排学生课前阅读指定的参考书目,找出问题。上课后,学生们在各组组长的主持下展开讨论,交流各自对问题的看法,记录讨论成果并加以整理,然后由各组推选一名学生代表全组上台发言。本组代表发言结束后,同组成员可进行补充,最后以代表为主回答本组以外学生的提问。最后,由笔者做评论及针对性讲解,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笔者认为,对于研究生教学而言,讨论法不失为一种极好的尝试:既有助于学生发现其自身的学术兴趣点,又有助于学生锻炼独立科研能力。
2.3 实践参观法
该方法是教师通过组织带领学生参观校内外历史文化展览活动,以实现帮助学生深化认识并开阔眼界的教学目的。例如,笔者的一位同事在为本科生开设《消失的文明》这一古代历史文化类课程时,就曾带领学生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并要求学生在参观完毕后提交参观心得。结果,学生参观兴趣空前高涨,所提交的参观心得亦体现出异彩纷呈的创造力:许多学生都以幻灯片形式记录心得,在设计编排上,不仅有精心拍摄的照片,还配以妙趣横生的文字说明。笔者的同事将这些由学生创作的“艺术品”一一上传 “教学互动”网页,以示表扬鼓励并供其他师生观摩。笔者这位同事所采取的实践参观教学法,根据课程性质,将单纯的课堂讲述与生动的实地参观相结合,既有助于深化学生的历史认识,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非常值得借鉴。
3 高校历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首先,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既要讲求科学性,也要讲求艺术性。现代高校课堂中的教师,应兼具演员与导演的双重角色定位:一方面,教师应视讲课为表演艺术,并努力将自己塑造为一名成功的“演员”,即充分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把精心构思的剧本——教案,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更应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演,根据授课内容及学生特点,灵活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艺术地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个体学习的掌控者,在充满幸福感的心态下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其次,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本质目的是培养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学生。教师应牢记:每个人在享受从事某项任务的时候,都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创造潜力。所以,教师在安排学生完成作业和课程任务的时候,应当给予学生足够自由的发挥空间,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发现乐趣。同时,教师也应当给予学生更多机会让他们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注释
①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上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6.
② 郑文樾.乌申斯基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13.
参考文献
[1] 曹长德.启发式教学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启发式思想政治应用
自从两千多年前我国教育家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的教育思想以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研究启发式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有人从教学理论角度出发,认为启发式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或教学原则;也有人从方法论角度出发,认为启发式是一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这些都反映了启发式的不同侧面,有其合理之处。1 启发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作为教学指导思想,是同“注入式”教学指导思想根本对立的。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学生观的对立。启发式教学要求我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而不能只把学生看作机械、被动的灌输对象;其二是学习观的对立。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智力的提高,强调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应该有机结合,“智”重于“知”,要让学生在“活学”的过程中“学活”,变得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让学生在一味地死记硬背后成了书呆子;其三是学习效果的对立。启发式教学强调学以致用,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紧密结合,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赵括式的空谈家。2 启发式教学法渗透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我们不能仅仅把启发式当着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或教学原则,而否认它是教学方法,这样一来就会使其缺乏可操作性,从而降低其生命力。启发式作为教学方法,首先要看到它是一种总的教学方法,它对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起指导作用,它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于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之中。在此仅以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为例,谈一谈启发式作为一种总的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2.1 启发式在讲授法中的应用。讲授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又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演法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用讲授法,必须贯彻启发式,避免照本宣科、一讲到底,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2.2 启发式在讨论法中的应用。讨论法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较常用的教学放方法,课堂上教师会经常组织和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问题或社会现实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求得正确认识。2.3 启发式在练习法中的应用。启发式应用于练习法时,要注意以下问题:要引起学生对练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练习的自觉性。为此,练习题的设计要巧妙;要使学生了解练习的意义,明确练习的要求;要注意指导学生练习的方法。3 启发式教学法直接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启发式既是总的教学方法,又是具体的教学方式。启发式作为具体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恰当运用。以下所述只是几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较常用的具体启发方式。3.1 动机启发。这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部诱因”,使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学好”的愿望,又有“学好”的追求的一种启发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向学生介绍理论当前发展的状况,对学生指明哪些山头值得攻打,突破口在哪里等等,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动机的诱因。3.2 设疑启发。这是教师有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质疑问题,使学生善于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启发方式。疑是思之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觅有疑,多做对“自明性”的分析,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一系列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难易度适中、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疑难问题,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提问等手段,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逻辑思路,步步深入,求得疑难的解答,完成教学任务。3.3 比较启发。这是通过比较揭示事物的矛盾,发现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启发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见真伪,比较见异同,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可开阔学生思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对事物的本质认识更深刻、更准确。除此之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用较多的启发方式还有情景启发、类推启发、研讨启发、提示启发、归谬启发、直观启发等。每一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需要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反复实践和总结。
参考文献[1]吕洪良.启发式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J].天津:学习月刊,2004(2).P43~50.[2]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杜海清.对启发式教学的思考[J].伊利:伊利师专学报,2004(3).P86~97.
[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采用启发式教学, 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 能增强其实效性,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首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不是课堂的主角。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接下来的知识讲解设置悬念,激起学生探究的好奇心。过程启发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所需要的高效思维方法,按照思维流程设计相应的启发式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进而对知识进行探究,以致达到学习目标。启发式教学做到了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热情更加高涨、更加自主、更加主动。
二、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为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应该一改以往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形象生动的画面、视频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解知识点,这样学生觉得更加贴合自己的生活就会保持学习热情。也可以采取小组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通过互相鼓励,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还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及巩固,让学生在学中有乐,进而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
1.1启发式教学概念界定。启发式教学法就是通过启发学生的主动性来进行教学的。启发这个词其实是个心理学的术语,它是指从某个特定环境中的物或者是人去感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则是指情景式的教学模式。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就是通过一些事物,比如音乐等塑造一种真实的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情绪,让学生的精神状态可以完全的放松,在思想高度集中的一种状态下进行高效率的学习。1.2启发式教学在声乐教学中应用情况。当前,我国的音乐教师的队伍整体的素质比较高,音乐教学方面的目标也很明确,这些其实都为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声乐的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开展很多种有趣的教学活动、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想象力,所以课堂的气氛也会变的活跃起来。与此同时,学生们通过一些演唱、歌曲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也因此使得学生获得更多音乐方面的体验,培养了积极的人生态度。1.3启发式教学在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声乐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它是理论和实践兼具的综合性的课程,是需要声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传授声乐演唱技巧。像是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实是更加适合一对一的授课模式,但是当前我国特殊的国情,受到了教学资源的限制,很多的学校依然采取的是班级集体授课的这种模式,所以这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启发式教学在声乐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性和创造力,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是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使用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声乐知识;三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启发式教学在声乐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路径
当前在我国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在上文中也分析了启发式教学法自身存在的优点,以及它在声乐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所以我们就需要来详细的分析一下启发式的教学法在声乐教学的哪些方面可以被运用。3.1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情感表达方面得以应用。我们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想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法,就需要从更加宽泛的角度去切入,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制定更加详细的方案。教学任务的完成只是我们分内的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学质量。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创作能力的持续提高。正常情况下,我们是通过为学生创设一种假象的情境,然后再来激发他们的感情,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学生们的情绪进行训练。但是在具体对学生情感的检测过程中,每个学生所具备的情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学生的情绪表现状况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控。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声乐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为了达到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能够对于不同的情感有着更加全面的体验,可以通过实物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情绪给他们带来不同的心灵体验。声乐教师可以做到的就是把学生带到一种更加真实的情境中去,让他们自由的选择不同的场景,然后再进行仔细的对比,最后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让学生们可以置身于一个更加真实的情景中去。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他们也需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3.2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咬文吐字方面得以应用。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也会被应用在咬文吐字方面。主要是可以通过体验和创造这两种方式来具体的进行落实的。但是我们在通过体验和创造基础上对于咬文吐字训练的时候,就应该明白这两种方式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彼此支持,相互协调的一种关系。我们一般会通过观看演出等来得到创意,然后再实际表现的过程中,调节自己的咬文和吐字方式。比如说在进行歌剧的演唱中,就可以不断的进行练习歌剧中的人物对白来练习自己的咬文和吐字,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再者,也可以通过观看和要学习的对白有关的影像或者是演出资料,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人物形象再一次对台词的咬文吐字进行相关方面的调整,这样最终就会达到最佳的演唱状态。3.3启发式教学法在歌唱气息连贯性方面得以应用。在正常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示范、观摩和和不停的练习这种方式来得以体现的。对声乐教师来说,一定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而且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也是需要不断的维持着,加强师生间的信任和了解程度,最终使得声乐教学更加的完美。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不但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主动性,也可以让他们的演唱比之前更加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就很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形成一种比较稳定和沉着的情绪。比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组织学生去看一些和划桨有关的资料,让他们深刻的意识到歌唱气息连贯性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然后再帮助学生做到正确的发生。当然声乐教师还需要注意自己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文化修养都需要不断的得到提高,帮助学生们练习好基本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表演更加的完美了。
4总结
在我国的声乐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少的问题。面对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在声乐教学中需要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声乐,启发式教学法作为一种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性的学习方法,被广泛的运用到声乐的教学过程中,并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作者:韩乌日汗 单位: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引言
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传统课程教学着重讲授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课程内容包括进程管理、处理机调度、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管理五大功能部件,其内容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多方面的知识,课程表现为概念多、内容庞杂、涉及面广、知识点难度跨度大等特点。高等教育的本根目的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因此如何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文根据积累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应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提高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探讨与总结。
2. 操作系统课程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2.1 操作系统课程的启发式教学思路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达到启迪思维、发展智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最终共同解决问题”的良性互动过程,使学生真正掌握操作系统课程的知识。
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授操作系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思路实施教学过程:首先要确认教学目标,明确该知识点要解决的问题;接着选择日常生活中与该问题有共通点的情境,并提出思考性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进行思考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之后后启发学生运用思考出的方案思路解决操作系统中的问题;最后进行反馈与总结[1]。
2.2 操作系统课程启发式教学的实施
本节以处理机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处理机调度算法为例,讲述如何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材列出的典型的处理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最高响应比调度算法、高优先权调度算法和基于时间片的轮转调度算法[3]91-97。教师在讲到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如果按照课本罗列出来的这些算法逐一讲述这些算法的实现过程、优点和缺点等内容,不管讲述得有多详细,都有枯燥乏味之嫌,学生是处于被动的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效果也不好。因此教师在讲授这部分的内容时,不应只是逐个罗列出各种调度算法,而是通过启发的方式,让学生主动逐步想出各种调度算法的思路。
首先,教师先介绍在内存中可同时有多个进程处于就绪状态等待获得CPU并运行,而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策略选择一个最适合运行的进程使其占用CPU并运行,这个“策略”就是本次课要讲的调度算法,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那么到底常用的策略(即调度算法)有哪些呢?”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与处理机调度有共通点的例子:顾客到银行去储蓄。可以假设一个储蓄窗口相当于一个CPU,为了与单处理机的调度算法相对应可以做一个限制性的假设,即假设只有一个储蓄窗口的情形。而要进行储蓄的顾客很多,多个顾客都想获得窗口的服务,用什么方法对顾客进行服务才显得比较公平呢?此时,很多学生自然会想到先来后到的办法,即排队,先到达的顾客排在队头先获得服务,后到达的顾客插入到队尾进行等待。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个思想用到进程的调度算法中就是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学生会觉得非常有道理,而且很容易就记住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的特点。
正当部分学生觉得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是比较公平的调度算法时(因为平时大家去银行储蓄的时候基本上都这么做),教师在原来的问题提出新的假设:如果排在队头的顾客(假设为A)需要储蓄的操作很麻烦估计用很多时间,例如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他后面的顾客需要服务的时间很短只需几分钟,如果你是后面的顾客自己需要服务的时间仅为几分钟,却为了几分钟等上几个小时,你乐意不乐意?不少学生肯定强烈的表示不乐意,此时他们已经完全投入问题的讨论中,他们迫切的想知道在这种情况怎么解决才能显得比较公平。此时,若学生答不出社么好的方法,教师还可以在等待时间上作提示,从而引导学生提出解决的办法:即让储蓄时间少顾客先获得服务,最后才是储蓄时间大的顾客获得服务,这样大家等待的时间就相对少很多。这个思想运用到进程调度算法中就是最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
介绍了最短进程调度算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储蓄的问题上:如果需短时间储蓄的顾客源源不断的到来,在刚才的策略上A是否获得服务的机会?此时不少学生会猛然发现,按刚才的策略时间短的都先获得服务的机会,如果时间短顾客不断的来“插队”,那A岂不是永远没有获得服务的机会了吗?最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肯定有缺限,那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和最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的折中办法,即最高响应比调度算法,并讲解响应比的计算公式,从公式中总结出最高相应比调度算法优先照顾小进程,但又不至于使的进程“饿死”,即大进程等待一定的时间后也会获得服务的机会。
此时,善于总结的学生就会有一个结论:最高响应比调度算法应该是最好的调度算法了吧?教师可以提出另一种假设:此时如果出现了一个VIP客户,怎么办?因为VIP客户有服务的优先权,其他的顾客就必须等待,此时就很自然的引出第四种调度算法,即高优先权调度算法。
讲了前面四种调度算法后,学生已经对进程的调度算法有了一定理解,此时教师可以提出另一种调度算法,它不考虑等待时间也不考虑优先权,而是把CPU的时间分成一定的时间片,各进程在时间片内轮流使用CPU,在时间片内没有执行完毕的进程必须放弃CPU并排到队尾重新申请CPU,这个算法就是基于时间片的轮转调度算法。
最后,教师对这几种调度算法的特点、优点和缺点进行总结,还可以举具体例子分别用前三种调度算法计算它们各自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3. 结束语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操作系统课程实际的授课过程中,除了处理机调度算法这部分内容外,其他很多内容都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例如:进程同步与互斥、有关死锁的问题和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等,都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讲课。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将从单纯的知识转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领导者,而学生也将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为自主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创新者,正确采用启发式教学将会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